最先发现大熊猫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的数量与现在大熊猫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的数量

现在大熊猫的数量是多少?仅在中国地区?
我也掉线了218
历时4年半的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已于日前由国务院新闻办向全社会公布了调查结果.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已达1590余只,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161只.分布范围有所扩大,种群数量有所增加,栖息地质量有所改善.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濒危野生动物,有“国宝”和“活化石”之称,具有极高的生态、科研、文化及美学价值,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大熊猫保护工作,1988年将大熊猫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92年批准实施了“中国保护大苊?捌淦芟⒌毓こ獭保?002年启动的“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又将大熊猫列为15个(类)重点保护物种之首,《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其列为附录I物种,世界自然基金会(简称WWF)则在成立之初,就将大熊猫选为会旗、会徽的图案物种.大熊猫已成为当今世界野生动物保护战线的旗舰和标志.为更好地开展大熊猫保护管理工作,国家林业局组织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及有关部门在1999年6月至2003年底开展了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以掌握和了解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分布范围、栖息地及保护管理、分布区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等现实情况.国家林业局和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对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领导小组和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专家委员会,专门制定了《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实施方案》、《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技术方法》,及《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检查验收实施办法》.抽调川、陕、甘三省57个单位的172名技术人员组成调查队,委托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负责调查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检查.野生大熊猫外业调查范围涵盖了川、陕、甘三省的57个县(市、区)以及辖区内的40个有大熊猫分布的自然保护区.调查总面积为2539789公顷,完成调查路、样线11174条.社会经济状况调查涵盖了三省的54个县(市、区)、223个乡镇.圈养大熊猫调查涉及全国23家大熊猫饲养单位.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分布在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凉山六大山系,行政区划包括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16个地(市、州)、45个县(市、区)、194个乡镇.全国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为2304991公顷.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为1596只(不包括1.5岁以下大熊猫幼体数量).分布面积约1398041公顷,占栖息地总面积的60.65%,当前主要受到放牧、采药、割竹打笋和偷猎的干扰.全国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为161只,其中70%为圈养繁殖个体.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已达40个,保护有约45%的大熊猫栖息地和约61%的野生大熊猫.调查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10余年间,我国野生大熊猫分布范围有所扩大,栖息地状况有所改善,种群数量有所增加.调查也发现,当前困扰我国大熊猫保护工作的突出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的形势依然严峻;二是人为干扰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影响依然严重;三是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野生大熊猫的数量急剧减少,你认为造成野生大熊猫数量减少的主要..
野生大熊猫的数量急剧减少,你认为造成野生大熊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大熊猫繁殖周期太长B.大熊猫的寿命太短C.由于气候变暖,大熊猫不适应高温环境D.食物短缺,隐蔽地太少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野生大熊猫的数量急剧减少,你认为造成野生大熊猫数量减少的主要..”主要考查你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向自然环境索取的资源越来越多,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根本原因。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3)环境污染。(4)外来生物入侵。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但目前人为的活动大大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将造成农业、医药卫生保健、工业方面的根本危机,且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野生动植物频临灭绝的原因我国越来越多的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的原因是人类的活动改变或破坏了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银杉(植物中的“活化石”“大熊猫”)、珙桐。
发现相似题
与“野生大熊猫的数量急剧减少,你认为造成野生大熊猫数量减少的主要..”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5584454207149017131611169501150341余姚首次发现数量比大熊猫还稀少的镇海棘螈_新浪宁波_新浪网
余姚首次发现镇海棘螈
余姚首次发现镇海棘螈
余姚首次发现镇海棘螈
  “它的皮肤像蛤蟆一样,长得有点像壁虎,但又不像壁虎。”近日,市民洪先生在余姚山区发现了一种“从没见过”的物种,经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的相关专家鉴定,原来是浙江独有的镇海棘螈,其数量比大熊猫还要稀少。
  洪先生告诉记者,他和家人上山时,看到一条类似四脚蛇的怪东西从石缝中窜出,长约7厘米,浑身褐色,皮肤像蛤蟆一样凹凸不平。因为从没见过这东西,洪先生害怕有毒,就拍了照片匆匆走开了,那小东西随之就溜进落叶跑走了。回到家后,洪先生就把照片发到网上,后来从网友口中得知他遇到的怪东西可能是濒危的国家保护动物镇海棘螈,非常罕见。
  这到底是不是镇海棘螈?记者根据洪先生提供的照片向有关专家请教,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调查评估室的主任刘宝权向记者揭晓了答案。刘主任所属部门专门负责浙江省的野生动物调查与监测的,他告诉记者,这的确是一条非常罕见的镇海棘螈。
  镇海棘螈又叫镇海疣螈,是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目前全球仅浙江省有,而此前浙江省内只有北仑和鄞州有,余姚是首次发现。“国家一级和二级的野生保护动种类较多,但两栖类的只有7种,而镇海棘螈就是其中一种!”刘主任说,镇海棘螈一般雄螈全长109毫米~139毫米,雌螈124毫米~151毫米。背和体侧均呈黑色,有蜡光,腹部朱红色,有不规则的黑斑,头部大,四肢细长,身体扁而宽,皮肤粗糙,全身布满大小不一的突粒。这些突粒看似平常,其实是腺体,主要作用是湿润皮肤,再就是分泌性激素,吸引异性。除口部、耳部、尾腹部呈桔红色外,通体均为棕黑色。
  镇海棘螈对栖息地的要求非常高,一般生活于海拔100米至200米的丘陵地区,常年栖息于溪流边。它的现身,说明余姚的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刘主任告诉记者,由于镇海棘螈对所在环境依赖性强,且行动迟缓,迁移能力很弱,因此数量稀少。刘主任提醒各位关爱野生动物的人们,保护野生动物最重要的方式是保护它的栖息地免受干扰和破坏,简单的说就是要保护生态环境。另外,如果在野外遇到它,最好不要去打扰它。当发现有人非法捕捉时,告知其这是违法行为,若不听劝阻,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或者报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非法捕杀或捕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全媒体记者 钟桑桑
04-16 07:41|分享
04-15 07:52|分享
04-15 07:47|分享
04-15 07:43|分享
04-15 07:36|分享
04-15 07:33|分享
04-15 07:30|分享
04-15 07:23|分享
04-14 08:04|分享
04-14 07:50|分享
新浪地方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熊猫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