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长沙县福临镇影珠山山

[转载]影珠山歼灭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攻城日军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伤亡惨重,于日从长沙全线败退,沿途遭中国军队围追堵截。敌为救其王牌师团突围,出动84架战机参战,左冲右突,仍不得脱身。日军尸横遍野,其高级指挥官全靠飞机掩护才得逃生。
  中国军队在长沙县影珠山,一举击毙日军2000余人,打了个漂亮的歼灭战!
   一、全歼日军第9旅团一个联队。
  影珠山高耸汨水南岸,在长沙县福临铺与金井之西,距长沙市40公里,扼日军北溃之路。日军独立第9旅团,奉命自山西赶来,企图抢占影珠山,掩护自长沙败退之敌北逃,可惜晚来一步,我第58军和第20军各一部抢先占领影珠山,严阵以待。敌发起冲锋,被击退。敌抢占制高点,偷袭我军指挥部。我军英勇抗击,敌抛尸累累。敌组织敢死队冲锋,妄图杀出一条血路。我部连长赵国发,不幸中弹腹破肠流,他把肠子塞入腹内,仍手持战刀指挥战斗。士兵见之,感动流涕,个个奋勇向前。敌指挥官谷川次郎,摇动太阳旗,指挥冲锋。我排长陈孔,一个箭步上前,一刀削掉其脑袋。敌电话线被砍断,敌步炮失去联系,敌炮无的放矢,炸中鬼子自己人。敌敢死队132人被全歼,队长大池龟雄等10余人被俘,一个联队被全歼。我军凭借影珠山,死死扼住日军北溃之路。
   二、围歼敌第6师团第23联队。
1月7日,从长沙败退的敌第6师团第23联队2000余人,溃逃到此,攻击影珠山西麓,被击退。8日晨,敌猛烈冲锋,我营长杨彪率部阻击,击毙大量敌人,敌惨败溃逃。时令正值严冬,山中寒风冷冽,我军官兵单衣草鞋,冻得瑟瑟发抖,只得剥下敌尸上的黄呢大衣和皮鞋穿上。国军装备之差可见一斑。敌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再次发起冲击,营长杨彪中弹阵亡。全营奋勇向前,居高临下,手榴弹雨点般飞向敌群,敌死伤惨重,第23联队大部被歼。
   三、敌森川联队长伏尸长湖。敌第6师团第40辎重联队从长沙逃来,窜入影珠山长湖地区。
我潘荣基连长,杀得兴起,他高举白刃,率部冲入敌阵,所向披靡。敌森川中佐,见势不可挡,率残部溃退到一山神庙中。我军跟踪追至,将庙围住,烧夷弹、手榴弹飞向庙中,冒着敌机枪火网发起冲锋。排长郭正华、吴学能壮烈牺牲,排长吴家祥直扑敌机枪火力点,中弹仆倒。潘荣基连长一跃上前,用手榴弹将敌机枪手炸死,夺取机枪扫射敌人。森川联队长以下500余人被击毙,骡马300余被击毙或被缴获。
   四、中国将士的英雄事迹。
在影珠山歼灭战中,我军将士个个奋勇杀敌。上士班长徐达先,在二战长沙中5处负伤,他从医院带伤赶来参战,率全班向福临铺攻击。入夜袭击敌人,用刺刀杀死20多个鬼子,占领福临铺一重要阵地,阻击败退之敌通过。上士班长吴朝祥,单身冲入敌阵,击毙敌中队长一人,敌兵2人。杨介凡连的三个班长,张水生、段欲文、张德,闯入敌第13联队,用手榴弹炸毙睡熟的23个鬼子,敌中队长高岛少尉丧命。
   影珠山歼灭战中,我军牺牲营长2人,连长2人,排长3人,官兵共300余人。战后我军在影珠山修建了抗日阵亡将士墓和纪念碑,以永远悼念长眠于此的民族英烈!第58军军长鲁道源将军书《血战影珠山长歌行》歌颂之。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共长沙县福临镇影珠山村支部委员会
  养静寺的住持释善良说,影珠山处处都有故事,他身后的战壕就是当年中国军队抗击日军所修筑的工事。
  影珠山上山野田园秀丽无限,层层梯田一直绵延到山顶。
  影珠山,这个熟悉的地名,几度在耳旁回响。
  影珠山,前后方圆几十里,各方英杰汇聚于此。
  影珠山是一个拥有浓重传奇色彩的胜地,绝壁仙人岩、千年白果树、莲池普同塔、九马奔槽、养静园大雄宝殿、豹子岩、狮子岩、小天池,每一个地名蕴育了一个传奇故事。优美的生态环境,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动人心魄的抗日故事,让影珠山闻名于世。
  现在的影珠山,山野田园秀丽无限,层层梯田一直绵延到山顶,间以石径农舍,竹篱瓜棚,池塘果树。林荫泉喧,蜂飞蝶舞,夏夜更为幽静宜人。
  更多的都市人选择在炎热的暑期和周末来到这里避暑休闲。游人的探访,将这里的传说故事和风土人情带往各地,为世人撩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A&隐居山,离天三尺三&人要低头,马要卸鞍
  初冬的影珠山,山高日暖,万木尽染。
  从长沙沿京珠高速,穿福临镇到影珠山不过1小时而已。影珠山上,养静寺的僧人打坐修行,前来虔诚膜拜的游客络绎不绝。
  影珠山又名隐居山,是长沙县四大名山之一,有两千余年历史,树木葱茂,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相传因名人贤仕来此隐居而得名。由于处在湘北丘陵,素有民谣相传:&隐居山,离天三尺三,人要低头,马要卸鞍&,当地也有隐居山&十二个岭,四十八庵&之说。
  11月26日下午,养静寺的住持释善良在暖暖的太阳下面说起了影珠山的传说故事,天上仙界之中,西天王母之寿宴最为隆重,各位神仙的贺礼都是天地间数一数二的奇珍异宝。然而让王母爱不释手的,却是两颗看似不起眼的明珠,据说这两颗明珠是当初女娲补天的七彩神石,它吸取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经亿万年炼成。于是,不论仙家凡人,都想见识见识这两颗传说中的明珠,然而西天王母对这两颗明珠珍爱有加,连仙家都难得一见,更别说凡人了。
  当时的周朝天子周穆王心想:&我贵为天子,一定要见识王母娘娘的这两颗明珠。&于是,周穆王开始骑着八匹骏马巡游天下,寻访王母的仙舍。周穆王虽然是人中龙凤,也有绝世宝马相助,却始终不得见两颗宝珠。年复一年,直至他离世。他死后幻化成一匹龙马,带领着八骏追月逐日,乘风御雨,不舍昼夜地继续追寻宝珠。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母深感其诚,终让其见得珠宝,并命其与八骏日夜守护两颗宝珠。不觉已到春秋战国,各国疲于混战,一片萧条,楚国水患最为严重,房屋良田被洪水所淹,到处一片汪洋。楚国国君目睹此情此景,倍加自责,于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弥补过错,王母见其有悔改之意,也不忍见黎民百姓受苦水深火热之中,便将这两颗宝珠赐予楚王。从此楚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时至六国纷争,楚国气数已尽,秦国日益强大。秦王对楚国这两颗王母所赐的&镇国明珠&虎视眈眈。楚王为了保存国宝,与群臣商议,决定由余皇后扮成道姑,携两颗明珠逃离王宫,路遇一山,备加感叹其险,却见东南方一望无垠的平原尽头,飞奔过来了毛色各异神采俊逸的九匹骏马。为首的一匹身高八尺五寸,长长的项颈,骨骼生成翅翼,飞翼的边缘有一圈彩色鬓毛,正是传说中周穆王幻化的那匹&龙马&。当九马奔至,便幻化成九座大山,顿时,一望无垠的平地消失了,眼前出现的九座大山呈&九马奔槽&之势,形成了一道不能轻易逾越的屏障。而这道屏障,在抗日战争时期,成了肆虐神州的侵略者永远不可逾越的关卡。
  B&倭寇未曾不片甲&英魂驻此障长沙
  &过了十二又十三,鬼子到了九龙湾。影珠山上把仗打,阴井坡中死骡马(战死者多)。两军血战石头神,机枪大炮响不停&&&
  福临镇影珠山村民徐顺强见到笔者时,正在自家场院里忙活,他和儿子儿媳热情招呼,徐老坐定之后说:&我84岁了,但是以前打日本鬼子的事情还记得清清楚楚。&
  1942年原国民党20军杨汉域所部在影珠山布防,扼守长岳古道之咽喉,痛击从长沙城外往北撤退的日军。1月6日,日本败军第3师第40师团亡命进攻我赛头铺、孙家桥防线,20军一面抗击,一面退守影珠山西麓正面,两军激战死伤严重。国军退守山腹凭险抵抗,敌仰攻山腹,逐山必攻,攻必求胜,尤其在影珠山腰子坡短兵相接,白刃格斗,双方伤亡极其惨烈。
  当时,我们的军队逐次抵抗,并向山顶转移,敌人沿途死伤很多,但鬼子不轻易罢休,跟踪追至影珠山顶老庙和双峰尖东尖,当时埋伏两侧的中国军队出击,杀得鬼子夺路北窜。刚溃逃到福临镇、左公岭一线,又被20军主力阻击,中央军轻重机枪专射敌人步兵,迫击炮专炸驼载的敌炮兵,逃敌被杀得人仰马翻,尸横遍野。
  主攻长沙的日军第三、第六师团由捞刀河北岸继续北退,沿途不断遭到中国军队截击、侧击。进至青山铺、福临镇,影珠山地区时遭到第73、第20、第37军的拦截狙击和第4、第26、第78军的追击,日军第3、第6师团被包围在该地区。日军独立混成第9旅团为接应第3、第6师团撤退,向影珠山发起进攻,当时就遭到中国第20、第58军猛烈反击。
  &那一年我父亲被拉夫当了向导,家里只剩下了老的和少的,我还是十来岁的小孩子。日本鬼子前后来了两次,放火杀人无恶不作。从新墙河那边过来的鬼子占领了麻布大山。&徐顺强用手比划,影珠山高山峻岭,地势险要。四面又有众山拱卫,一条长岳古道又顺影珠山麓逶迤而过,历来为兵家争夺要塞。那时候正好是冬天,天寒地冻。中央军把日军的退路完全堵死了。日军无路可退,于是从双河村走萝卜神上岭到了六家岭,那时候影珠山的中央军部队特别多,整个隐居山都驻满了杨汉域的20军和其他番号的部队。
  凌晨拂晓,日本鬼子从萝卜神上岭接连杀害了三个哨兵,摸上了新庙。庙里是师部,一个姓杨的排长去开门,猛地发现门外是日本鬼子,掏出枪就打。
  &战斗异常激烈,开始是枪战,双方互相扔手榴弹,打到最后就是拼刺刀的白刃战。杨排长全身都是弹孔,而参谋长被打中了腿部,失血过多,被部下从山下抬到了我们家里,抬回来他一直只是叹气,没有痛苦的叫喊,没有坚持到中午就牺牲了,我的爷爷当时毅然把这个为国捐躯的军人遗体放入了自己百年后用的棺木里。&
  &战斗从黎明打到中午,双方死伤都很大,但是最终鬼子还是被打退了。打完仗的那天下午,我还爬到山上去看,日本鬼子被打死56个,我数得一清二楚。&徐顺强说,阵亡的中国军人往山上抬,被击毙的日寇往山下拖。
  经过激战,独立混成第9旅团被击溃,一个大队被合围被围大队除一名军曹逃脱外,大队长山崎茂以下全部被歼,日军自称共死伤6003人,其中军官349名。战斗中牺牲的国军战士就被掩埋在了隐居山的山顶,后来还修建了烈士纪念碑。碑文两侧题写对联:&倭寇未曾不片甲,英魂驻此障长沙。&时光飞逝,纪念碑如今已不复存在。
  不过沿长岳公路北上45公里处,至今还保留有一块高2米、宽1.5米的花岗岩石碑嵌立在影珠山下。
  C&路通了,人乐了&才饮影珠水,又游影珠山
  影珠山隐人杰,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不少隐居山人纷纷走出国门,去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据不完全统计,隐居山周边25公里范围内,从晚清至民国时期留学海外的著名人士达60余人,留学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全国罕见。因此,影珠(隐居)人才不隐,人才辈出,可谓文化名山。
  现在,影珠山的景点已逐渐为人所熟知,山下的源冲、西冲、四清和响水坝水库以及影珠山上的小天池,让游客流连忘返。垂钓、游乐、观赏的人不断。
  如今,抗战的枪声依稀在山谷回响,英雄们的怒吼化作了中华民族崛起和走向复兴的号角和动力。
  影珠山上,抗日将士们曾经奋勇抗敌的战壕早已经长满了杂草和树木,为了今日后辈人的幸福生活,他们永远躺在这里,无怨无悔!
  &美好的传奇故事,艰苦卓绝的抗日事迹,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我们开发影珠山的优势条件。&福临镇副镇长陈军跃告诉笔者,在保护好旅游区自然资源、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我们重点要突出独特的自然景观以及名山宗教的优势,积极开展休闲度假、文化旅游、观光旅游项目,将影珠山旅游区建设成为大都市度假游览的重要基地,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甚至经济发展的支柱。
  从2002年开始,福临镇就开始与国家林业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和当地旅游部门联手合作规划,并着手开发影珠山。&到今年年底,到影珠山的公路将全部硬化,各个景点的修复和维护工作,正在进行中。届时,水体景观、生物景观、人文景观将连成一线,构成整个影珠山景区。&他介绍,各级主管领导对影珠山景区的开发前景十分看好,不过他也表示,影珠山自然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可圈可点,但打造这样一个旅游乐园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长期的规划管理。
  &观日出、赏夕照,远眺洞庭湖,近观秀美群山,应有皆有。&长沙县旅游局的负责人介绍说,影珠山旅游资源丰富,休闲度假、宗教朝圣、爱国主义教育、观光游览、民俗娱乐、水上游乐等项目既可为当地带来丰富的经济收入,同时还将改变这个以种植、养殖等收入为主的乡镇群众的收入结构。
  农民老吴告诉笔者,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深住影珠山上的山民不断地搬迁到了山下,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看中了影珠山优美的自然环境、优质的空气、水源和人文环境,影珠山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这里,到影珠山的路比以前更好走了,到影珠山上观赏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影珠山也正以崭新的笑容迎来国人观光和追怀。
  而今,影珠山上,前来观赏的游客,前来瞻仰抗日战场的学生,以及慕名而来的客商,才饮影珠水,又游影珠山&&
注册用户登录才能发表评论,或
2016年4月 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长沙县影珠山新发现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珍贵文物
张家界在线 
日 09:24:12
  影珠山附近杨汉域将军歼灭日寇立下战碑。本组图片均由长沙晚报记者 余劭劼 摄
  当年长沙会战时抗战将士和日军所用的刺刀等装备,其中还有日军的中日文字典。
  长沙晚报记者 任波 实习生 欧莫若
  日前,建设中的长沙县影珠山抗战文化遗址公园,正加紧整理修缮抗战指挥所遗址、战壕工事群、战时简易灶、阵亡将士墓等抗战文化遗迹。福临镇文化站同时展开了对影珠山抗战文物收集征集工作,前不久收集到的影珠山&倭寇万人冢&纪功碑最为引人注目。
  日军在此遭遇惨败
  前日,长沙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黄朴华在长沙县福临镇档案馆仔细端详该馆新收藏的一块抗战残碑。
  该残碑高约70厘米,宽约50厘米,残存文字94字,皆清晰可辨:&&&会战倏发,本军将士续歼顽敌于新墙、汨罗&&使夫彼土士庶暴骨,殊方悼念;残骸为之叹恨,爰为收瘗,筑万人冢&&&黄朴华即断定,该残碑为一件重要的抗战文物,即影珠山&倭寇万人冢&纪功碑。
  日寇从1942年元旦到1月4日攻打长沙城,遭遇顽强抵抗;预感即将被四面八方赶到长沙的中国军队包围,日军紧急撤军,终在1月8日溃退至福临铺影珠山前。此时,中国军队第20军和58军,在影珠山上布下阵势,扎紧&口袋&,准备在影珠山下福临铺全歼北撤日军。与此同时,日军亦从武汉派出救援部队,猛攻影珠山,影珠山中国军队陷入日军南北夹击中,最后,这场名为&影珠山阻击战&的恶仗,以中国军队打败南援北溃之敌大获全胜而告捷。
  黄朴华说:恶仗之后,清扫战场,仅在影珠山58军新10师阵地,即得敌尸数千具,守卫影珠山的抗日名将鲁道源将军修筑一高达数丈的&倭寇万人冢&于影珠山东麓,这一方面固然表示日本陆军遭遇有史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也永远纪念着第三次长沙会战的伟大胜利,同时亦表彰中国军人的功勋及仁义之风,这也是鲁道源将军撰写&倭寇万人冢&纪功碑碑志的由来。
  抗日战争期间,长沙地区曾筑有三处&倭寇万人冢&,如今遗址一无所存,遗物也仅存福临镇镇政府档案馆内收集到的唯一一块纪功碑残碑。福临镇文化站站长杨琮拜托记者,希望向读者征集影珠山倭寇万人冢纪功碑残碑下落的线索,力求使其能得完璧。
  《影珠山烈士碑歌》仍在流传
  影珠山雄踞湘北,高矗汨水南岸,控扼长沙通往长乐和新市的两条大道。影珠山在敌我均为必争必得之地。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蒋介石和薛岳均严令死守影珠山。
  第三次长沙会战影珠山阻击战,经过极其艰难的苦斗最终大获全胜,驻守影珠山第20军、第58军将官杨汉域、夏炯等在战后均饶有兴致地效法古人在影珠山勒石为铭。不过,今天影珠山仅保留杨汉域题写的&大中华民国卅一年一月聚歼倭寇于此&。
  在影珠山峰顶北麓烈士墓园中,我们发现新修建的抗战烈士纪念碑重新铭刻有鲁道源当年题写的&倭寇不曾留片甲;英雄驻此障长沙&的联语,但鲁道源为牺牲烈士特别撰写的那首《影珠山烈士碑歌》((又名《血战影珠山长歌行》)的石碑却已无从寻觅,此次重修墓园也未见重刻墓园之中。
  直到今天,家住影珠山的一些老人仍能为我们背诵鲁道源将军的那首《影珠山烈士碑歌》:&君不见三次长沙会战兮将匝月,顽敌惨败兮如豺豕之奔蹶。又遭我福临铺之堵击兮,如障狂澜而无阙。敌作困兽之斗兮,乃大战于影珠山之岩穴。云密密兮天雨雪,风怒号兮声悲切。血肉横飞兮,炮火掀天而狂热。前仆而后继兮,嗟我战士之英烈。鏖战七日兮,弹尽而粮绝。乃白刃以肉搏兮,齐冲锋而浴血。敌终不支兮,竟被我一鼓而歼灭。尸骨枕藉兮,既盈万而累百。俘获无算兮,快寇首之斩醎。完成三次大捷兮,振国威之赫赫。冀死事之不朽兮,爰作歌以记石。更希后死者之再接再厉兮,还我河山而登同胞于袵席。&
  抗战遗址群在腰子坡最为集中
  在影珠山腰子坡,长沙县福临镇副镇长游艳指点记者辨认抗战遗址,称:腰子坡附近分布着较大规模、较全种类、保存较好的抗战遗迹,有掩体、战壕、军事指挥所、行军灶、迫击炮阵地、机枪阵地等。
  日窜入福临铺的日军,陷入中国军队包围的天罗地网中。次日凌晨4时多,日军派出四百余名敢死队员携带手枪、战刀、无线电台、轻机枪,摸过三道岗哨,奇袭驻在影珠山腰子坡附近的新十师军事指挥所,妄图掩护主力突破影珠山难关。58军军长孙渡及副军长鲁道源指挥特务连拼死拒敌,又调尹然营等赶上影珠山,合力围击,20军杨汉域也派出步兵一营上山协助。
  经过从凌晨4时到上午11时的肉搏战、刺刀战,敌军大尉白夫谷口、池田中尉在中国士兵的枪刺下死去,腰子坡附近各隘路上敌尸横陈,丛林中积尸累累。中国军队以顽强斗志全歼该支敢死队。阵亡的中国士兵最后光荣埋葬于影珠山顶,日寇最初集中沉尸于腰子坡水塘,塘水为之染红,最后这批日军尸骨被老百姓抬到影珠山下埋葬到&倭寇万人冢&中。
  就在影珠山加紧整理修缮抗战遗址的同时,福临镇文化站也展开对影珠山抗战文物收集征集工作。在福临镇文化站文物收藏室,即看到该处收集到的近百件抗战文物,如日军掷弹筒、地图筒、钢盔、刺刀、饭盒、日文书籍、手摇式电话等。此外,福临镇也有数位抗战民间文物收藏家,福临镇杏园文物收藏馆即因收藏抗战文物在全国小有名气。
[作者:任波]
[编辑:章新平]
[来源:长沙晚报]
·····
·····
·····
······
········
8月12日,演员梁静通过微博晒和闺蜜蒋雯丽、那英、李静聚餐合影。照片中,四个人坐在餐厅中,似乎在享用美味的下午茶。每个人都笑容灿烂,果然,和闺蜜聚会,心情都变好了!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珠山抗战遗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