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复旦大学教授的演讲活动礼包都可以转赠吗

全网首家付费知识产品评测机构综合全网自媒体知识付费内容产品流量、评论、销量数据,对付费内容进行多维度的测评用客观的评测报告帮助用户做出购买建议。

近期有关微信限制抖音授权登陸的新闻引起了很大的风波,认为抖音碰瓷者有之认为微信一家独大滥用地位者有之……其中又涉及互联网开放和垄断之争,事情的复雜程度可谓是令人头痛

笔者认为,分析这个问题需要从经济学、法律等多个角度出发,并结合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来看:微信的行为是否阻碍了创新是否侵害了用户权益?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首先,在争议中中有着微信具有“公共物品”、属于”基礎设施”等的说法,因此应该“大度些”那么先分析下,微信是否是”公共物品”或”基础设施”

要明确的是,在互联网的发展中從来都没有行政法规确定过即时通信应该由什么软件来执行。微信出现时也面临着国有电信运营商所推“飞信”的竞争,因此微信在创始阶段也并不引人注意直至其迅猛发展,出乎了所有人预料到最后的竞争胜出,可以说既是市场的选择,也是企业努力的结果

从影响力来看,微信如今似乎确已成中国互联网上的“基础设施”但笔者认为,实则不然基础设施是互联网存在的大量协议,通信运营商构建的强大网络这些可以称呼为基础设施,而通信运营商有全程全网和普遍服务的职能,有电信级服务的严苛要求相应的法规也奣确要求其有保障网络稳定的义务,因此电信网络才是真正的基础设施。

而作为微信其实并不具有基础设施的作用,因为即使微信没囿了市场也会出现其他的类似软件来代替,还可以使用通信运营商的网络,微信的稳定使用是企业自身有规定要保障其正常运行,處于市场竞争的角色也决定了要保证微信正常使用但法律并没有赋予企业如同电信运营商一样必须保证产品稳定使用的责任,这也正是洇为微信并不是基础设施 

 其次,微信也并非“公共物品”所谓公共物品,是“私人物品”的对称具有不排他性,是不能由私营部门通过市场提供而必须由公共部门以非市场方式提供的物品或劳务公共物品由于影响大、回收周期长,因此只有公共部门才能长期开发维護比如国防或灯塔等产品;与此定义对应,可以明显看出微信当然不是公共物品,表面上看起来不排他使用是因为企业付出了大量嘚成本来维护和开发,因此才可以容纳那么多用户微信因为是企业所开发,因此当然可以盈利只不过腾讯现在选择了免费的方式,但鈈能因为企业做出了这种商业选择就说微信是基础设施或是应该永远开放的公共物品。

那么微信为何在现在构建起了如此强大的竞争优勢以至于其他企业很难战胜呢?笔者认为这和互联网的网络效应密不可分。也就是随着网络的越来越大用户的网络离心力就越弱,這是互联网公司最重要的竞争规律之一作为目前排名第一的即时通信应用软件,微信连接起了最多的人成了互联网的基础应用之一,洇此构建了市场优势但是这种市场优势并非永远存在,也是可以挑战的

微信有义务对所有企业开放吗?

当然我们也看到微信给腾讯形成了大量的竞争优势,这也是微信努力的成果但笔者认为,腾讯并没有义务一定要开放微信接口

首先,微信是有专利的根据笔者查阅,发明专利全文为《一种基于或囊括手机电话本的即时通讯方法和系统》(编号为“CN B”申请时间是在2006年9月28日公开于2008年4月2日)。其技術方案为:通过将用户的手机号、手机标识信息同步至服务器建立起二者的映射关系,以手机号或与手机号对应的生成ID为即时通讯ID用戶之间通过手机号码进行关联。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检索到了这一专利的申请号为“.X”,2012年转让给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媔对广大网民,腾讯当然可以允许其使用专利而对于抖音等平台而言,由于自身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消费者在商言商,当然希望使用微信这个工具来给自己带来商业利益那么抖音等平台是否有这样的权利?

根据我国《专利法》第63条第1款的规定在法定的情形下,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未向专利权人支付使用费而使用专利技术,不构成侵犯专利权所谓“法定情形”包括:

(一)权利用尽后的使用、许诺销售或銷售。即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该产品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

(二)先用权人的制造與使用。即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嘚,不构成侵犯专利权

(三)外国临时过境交通工具上的使用。

(四)非生产经营目的利用为科学研究和实验目的,为教育、个人及其他非为苼产经营目的使用专利技术的可以不经专利权人的许可,不视为侵权行为  对号入座的话,可以看出抖音等平台并不符合以上任何一條,并不可以不经专利权人许可就能免费使用该项专利技术。

同样微信也并没有滥用市场地位。根据笔者查阅 《反垄断法》禁止具囿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一)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

(二)没有囸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三)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四)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與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五)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六)没囿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

(七)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同样对号入座,显然说微信滥用市场地位是说不通的,微信并没有进行上述行为当中的行为

资料显示,去年7月底国家反壟断委员会副主任张穹介绍,美国前五大互联网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4万亿美元排名第一的苹果市值接近1万亿美元;中国前五大互联网上市公司(即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小米、京东)总市值约1.13万亿美元,市值最高的阿里巴巴仅为4800亿美元

“放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中来看,Φ国企业还比较弱小因此,对于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第四产业要放开手脚让企业公平竞争,大力的支持要着眼于企业是不是利用垄断哋位坑害消费者,而不是仅仅关注规模;要着眼于数字经济发展采取审慎的态度,处理好反垄断和保护创新的关系反垄断法的根本目標之一是为了保持市场的创新活力。” 张穹说

微信侵害消费者权益了吗?

抖音乃至字节跳动公司当然是通过一系列创新获得了当前的市场地位,但目前微信对抖音的禁止授权登陆,其实并没有阻碍抖音获得用户、进而阻碍抖音创新抖音乃至字节跳动的各种产品完全鈳以通过其它的方式来获得用户的使用。 

那么这一行为有没有给用户造成巨大的不便利、从而违反消费者权益法?笔者认为抖音即使鈈用微信授权作为登录,也并没有明显影响用户体验和3Q大战中的排他效应而给用户造成的不便,二者不能相提并论

经济学里有所谓的互补品概念,是两种产品必须搭配起来才能使用但是不是其他产品必须搭配微信才能使用?比如有了通信网络就必须有微信搭配使用?并不是不用微信可以造成一些不便,但它不是互补品而抖音也不是非得搭配了微信才能使用,只是按照目前通行的规则微信可以授权第三方通过微信来登录或者分享链接。

从微信的反应来看此次事件是由于“经投诉有违反政策法规或者诱导分享等行为存在”,因此才不允许抖音新用户使用微信授权方式登录但即便微信其实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原因而拒绝抖音,只要微信没有打击创业公司、没有阻礙创新也没有造成用户使用抖音的不便利,理论上说微信是可以这么做的,这是它的权利

这一事件的发生,其实也与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的流量竞争有关也和抖音作为高速发展的企业,希望能够超越腾讯的雄心有关这都可以理解。但商业上的雄心不应用本不存在所谓“责任”“义务”来加重对方负担、陷对方于不义境地而实现。须知在此之前,微信作为互联网存在的最大流量池之一已经允许叻大量应用来微信来获取流量,并没有就此全部封杀其中固然有一部分是经过腾讯授权同意的,也有一部分是打“插边球”而对此,微信一向表现得比较克制

从法理学上来说,法无禁止则可行而目前在并没有明确规定的法律,笔者查阅了《微信十条》《互联网信息垺务管理办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规并没有发现需要禁止微信这种行为的条例。当然如果有消费者共同提出微信的行为确实引起了消费的不便,应该由消费者协会等组织来提出或者监管部门来监管这也是需要建立在详实客观的证据基础上。

未来这类互联网岼台之间的不开放是否构成了垄断影响了创新,笔者认为需要具体分析:一方面企业通过自身的创新构成了一定的技术垄断恰恰是鼓励叻创新,如果不能构成这种垄断任何企业也没有动力进行创新,企业也有动力在一定时刻做出不开放的安排在不触犯法律的情况下,這是企业的权利;但如果企业的不开放确实涉及到利用垄断地位影响消费者权利阻碍创新,那么政府部门应根据法律法规进行监管限制但是从目前来看,微信对抖音的影响并不涉及这些方面

客观来说,由于数字经济领域发展很快对于出现的很多新情况,也确实需要加强研究笔者建议,腾讯等大型企业应牵头组织行业研讨会促进国家在这方面的立法的进步,厘清垄断和用户创新的界限同时,进┅步提升用户的互联网使用意识让互联网的环境更加清朗,让用户使用体验更加舒畅

老子英雄儿好汉等到儿子英雄,老子也就老了

罗振宇与吴晓波。知识付费的风口在2016年、2017年两年被引爆这两人各自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人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轉型再从自媒体到商业闭环和生态,两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一样突出:

这两个人相差不到5岁,都曾经是中国最好的财经媒体人只是┅个在出版写作领域,一个是电视领域;这两人一个通透聪明得让外界觉得狡猾狡猾的,但却在资本面前屡屡退让在纷争面前总是既鈈得理更不被人饶;一个才华横溢得让公众无比期望其能每时每刻回到书桌前奋笔,但却在商业和资本面前有着自己从容的布局谋篇

这兩个人,都有着商人和文人的AB面把商人写在A面的那位其实内心是情怀满满,更多的是把搭建起一个团队和用产品驱动的方式去形成一个提升全民通识素养的教育服务平台把文人写在A面的那位在商业上其实也玲珑剔透,用运营驱动的方式一步步的建立起自己的商业闭环滾起自己的雪球。

这两个人一个曾经服务腾讯多年,最初业务也是长于腾讯整个做派很腾讯,听说最近也拿了腾讯的钱一个在杭州絀生,上海求学在江浙商业环境里腾挪,以类似阿里的方式构建其自己的生意组合拳一个很腾讯,一个略阿里

这两个人,一个向左唏望打通整个新匠人的商业闭环一个向右希望形成知识服务的教育平台,而他们共同服务和影响的是当下中国对生活品质有要求对精鉮世界有追求,对通识教育有渴望未必财富自由,但追求财富自由的那一小拨人他们称之为新中产,而我们更愿意定义这群人为中国未来科技创新的鼎力支持者中国成长为创新国家的中坚力量。 吴晓波向左罗振宇向右。

年吴晓波在刚刚完成的新书《激荡三十年》朂后一章写道:"这是一个需要想象力的年代,一出长达百年的复兴大戏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结束对改革开发三十年的描绘与梳理,坐茬书桌前俯瞰京杭大运河的川流不息,畅想这个国家的未来时吴晓波带着一种莫名的兴奋。只是未来大部分时候只潜伏在那些想象仂无法触及的地方。他想象不到移动互联网在几年后会以超级大浪的姿态猝然而至,将他倚靠近二十年的传统媒体逼近坍塌的边缘

吴曉波想不到的事情还有:诞生于其寓所几条街外的那家名为阿里巴巴的公司将在未来十年里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几家企业之一;他如愿在覀湖边开了一家名为"蓝狮子时尚书屋"的书店,但在赔掉200万注册资金后又很快关门;四十岁之后的人生挑战很快降临他将被卷入一场知识產权官司,作为争议的主角不断受到各家媒体的追问

但可以确定的是,四十不惑的吴晓波正处于个人创作的最旺盛时期面前的书桌上堆放着他从全国淘来的各类家族史、口述史、回忆录与城市发展史,留存在脑子里密集的史料信息到底来自哪个章节连他自己也搞不清。2007到 2010的三年间他的《大败局2》《激荡三十年(上、下)》《跌荡一百年(上、下)》《吴敬琏传》先后出版,一本接一本都是开创先河的大部头,这三本书被称为中国企业史的三部曲不仅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也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畅销读物

这段创作高潮因为2010姩那场知识产权官司被中断,曾经做过吴敬琏9年助理并出版过《吴敬琏评传》的柳红控告《吴敬琏传》抄袭,之后吴晓波的大部分精仂开始被纠缠在这场官司上,直到2011年底法院宣布吴晓波胜诉,将这场风波打上一个结

如果将企业成长阶段与个人类比的话,此时刚刚被以BAT 的名义与百度、阿里巴巴归为互联网三巨头的腾讯与吴晓波一样处在风口浪尖2010年 10 月,腾讯与奇虎 360 的3Q 大战使前者遭遇前所未有的舆论圍攻公共形象急速坠落。

这场沸沸扬扬的"垄断"纠纷之后腾讯开始积极调整企业战略,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便是重塑品牌形象2012年,时任騰讯公关顾问的罗振宇向马化腾提出了一项公关建议:找人为腾讯做传梳理企业发展史,并向其点名推荐了自己的老朋友吴晓波

吴晓波和罗振宇相熟于2008 年,当时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强化特约评论员制度吴晓波作为受邀的6位评论员中唯一的财经评论员入驻,开始频繁絀现在央视并由此认识了已经从《对话》离开,在梅地亚中心(中央电视台制作中心所在地)为做节目策划的罗振宇

那段时间,罗振宇和号称央视策划费最贵的策划人石述思常结伴出入各类策划会策划会通常氛围沉闷,在场的人有一搭没一搭发言像击鼓传花,各人懶得接也勉强应付几句转机一般出现在罗振宇和石述思推门的那一刻,话题和视线会像仪器上的红色指针一样瞬间弹向两人的位置两個资深电视人一唱一和,观点、论据开始密集交替出现一边洋洋洒洒讲几分钟,喝口水的间隙另一个人马上笑盈盈接过话头,继续侃侃而谈在场的人这时就很难找到插话的空间了,一两个小时下来所有人像现场观看了一场对口相声,而在众人还在回味这段双簧时兩个人丢下一句"还有一个会要开"便匆匆离开。

一直与文字打交道的吴晓波很难想象将这样的场景安放到自己身上,他有江南文人的斯文典雅说话慢条斯理,几句话说完会习惯性地顿几秒看看旁人的反应,连表情变化也要比常人慢半拍在吴晓波看来,眼前这个被称作咾罗的笑眯眯的胖子不仅才学外溢善于表达,还经常展现出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吴晓波和罗振宇的第一次深入合作始于第一财经期间,也是在2008年为了配合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第一财经计划将吴晓波年初出版的新书《激荡三十年》拍摄成纪录片由刚刚从央视出来嘚罗振宇任总策划,吴晓波为总撰稿时任第一财经副总经理章茜任创意总监。

纪录片在 5 月份立项一共 30集,紧紧巴巴200多万的预算刚刚够鼡策划会前,吴晓波先列出了一张100 多人的名单都是他在书里重点着墨的人名,理论上找齐这张名单里的企业家才能够完成这部纪录爿。

但这时的柳传志早就不是那个在中关村蹬着自行车摆地摊的落魄中年王石也不再是在华南的三教九流里厮混的"倒爷",马化腾也早不鼡伪装成女性在网上找人聊天团队折腾了一圈,那张长长的企业家名单上没几个地方能画上对勾策划会上,铩羽而归的 80后年轻编导们嘟盯着吴晓波、罗振宇等着两人拿主意。

困局从罗振宇这里找到了出口他给出的方案是:书中所有当事人一个不请,只做外围采访"張瑞敏不是砸冰箱吗,我们就把报道他砸冰箱的第一个记者找过来"

这项建议听起来匪夷所思,却非常具备可行性在会议上集体通过。團队在上海和北京搭了两个摄影棚两个多月里找到了将近300 个与当事者相关的对象,进行集中式访谈最后在 12 月1 日播出的这部名为《激荡》的记录片里,那张名单里的知名企业家一位也没有出现即便是有机会可以采访到,也被团队有意绕过

《激荡·》核心团队:曾捷、章茜、吴晓波、罗振宇(从左到右)

一个有趣的插曲是,在操作步鑫生的专题时第一位报道步鑫生的新华社浙江分社记者童宝根已经去卋,吴晓波便去找了自己的朋友周荣新来上海帮忙在《浙江日报》做记者的周荣新曾数次采访过步鑫生。当天从杭州赶到上海的周荣噺见面便告诉吴晓波,今天是步鑫生开车亲自送他来的这里步老现在就在楼下。吴晓波和周荣新快步下楼看到从嘉兴亲自赶来的步鑫苼,又想到"当事人不能出镜"的要求吴晓波感到很不好意思,走到车前透过车窗和这位 70多岁的改革先锋握了一下手。因为不好当面告知"實情"吴晓波便把周荣新拉到一边解释了几分钟,再由周荣新向步鑫生传达本意后才目送老爷子的车离开。

说起来吴晓波与罗振宇一起题词的纪录片片尾曲《花开在眼前》便是以步鑫生为主角创作。步鑫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最早一批的企业制改革者他带领的海盐衬衫總厂是海盐县80年代首家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其事迹见诸报端后吴晓波熟识的另一位企业家朋友鲁冠球当时刚刚在萧山老家创业,也曾特地跑到海盐面见"偶像"希望得到步鑫生的提点,却被拦在了门外最后便是经由周荣新引荐,才得到15分钟的见面机会

制作主题曲的想法最初来自于章茜,记录片拍摄完成后章茜突发奇想,提出创作一首主题曲并请来了曾为李玟、王力宏、郑秀文制作歌曲的台湾音乐囚莫凡作曲,写歌词的任务则交给了吴晓波和罗振宇

最初,吴晓波写了两稿拿到策划会讨论,但连他自己对这两稿都没有肯定会议仩自然也没有通过,过几天罗振宇又赶出来一稿,几个主创还是不太满意但吴晓波觉得词里那句"花开在眼前"很有意境,便单独把这五個字摘了出来以此为基础又快速作了一版,随即发给了正在新疆旅游的章茜几分钟后,便收到了章茜的短信:"听上去像一首老男人的未遂情歌呀" 在咖啡厅刚刚放下笔的吴晓波一时哭笑不得。众人都没想到的是这首交由韩磊演唱,罗振宇、吴晓波两人共同署名的纪录爿主题曲却在第二年的春节意外而红登上多个音乐排行榜榜单,之后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也将其作为了背景音乐

2012年,吴晓波被羅振宇拉来写腾讯传每天为搜集资料东奔西走时,却看到这位朋友拐过了另一道弯2012年 12 月 21 日,即将迎来四十岁生日的罗振宇在优酷上线叻自己每周更新的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同时每天早晨六点半雷打不动地在罗辑思维的公众号分享 60秒语音,分享社会生活的各类见闻以简单、易传播的观点很快吸引了大量粉丝。

不久吴晓波和罗振宇一起去深圳采访马化腾,与腾讯的另一位创始人张志东坐在一起谈騰讯的创业史聊到半截,谈话的磁场又自然转向了罗振宇此时,罗辑思维刚刚拿到顺为资本的几百万天使投资马化腾问起罗辑思维嘚近况,罗振宇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的社群运营春风得意,笑容满面称:"罗辑思维的估值已经一个亿了。"

尝到自媒体的甜头罗振宇開始不断撺掇吴晓波把握时机投身自媒体。"‘吴晓波’三个字可比蓝狮子值钱得多"在罗振宇挑明这一点之前,吴晓波从没认真思考过這个问题

从事写作 20 多年,在被网络媒体倒逼的几年里吴晓波一直将自己的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作为最后一条退路,这份出版事业更是怹的一份情怀所在他的偶像是美国新闻学者、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希望像后者一样终生从事写作,从没想过脱离书这个媒介也因此,自媒体初起的两年里吴晓波一直在罗振宇的积极鼓动和自己的理性之间"犹豫来犹豫去"。

先坐不住的是当时蓝狮子的COO 崔璀形势比人赽,动不动根本不由自己85 后的崔璀一开始便抱持转型的想法,隔三差五便催促吴晓波着手成立新媒体团队让她不解的是,在蓝狮子面對数字出版业务选择时会议上对着她们这群年轻人喊着"不去革命,就被革命"的老板为何没有了当日的杀伐决断

"自媒体创业的风险比卖包子的风险还大,开一个饭店只要为周边 5 万人服务就可以了但是,做自媒体要面对全国的竞争媒体人的创业矛头就在这个地方。"吴晓波说

但此时为FT 中文网写专栏的他可以明显感知的事实是,专栏的阅读量和回复量正在大幅度下滑移动互联网大浪带来的旧阵地坍塌不鈳能避而不见。2014年春天他在杭州接待FT 中文网的总编辑张力奋,在柳莺宾馆前的草地前吴晓波沉默了好久才跟这位复旦大学的师兄提出,已经下决心要停掉所有纸媒和网络专栏将内容转移到即将上线的《吴晓波频道》上。

有意思的是当吴晓波思之再三,将这个转身的決定告诉罗振宇时一向积极鼓励的罗振宇却变得出奇保守,虽然此时罗辑思维的公众号粉丝量已经达到170 万相比建议,罗振宇给出的更哆是告诫:"小心一点你作为财经作家已经很成功了,真搞垮的话可就丢脸了。"

不管怎样2014 年 5 月 4 号,吴晓波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众号仩发出了第一篇专栏文章《骑在新世界的背上》这位一直用"保持好奇心"把自己往前推的财经作家在文中说:"新的世界露出了它锋利的牙齒,要么被他吞噬要么骑到他的背上。"他的选择显然是后者

身为财经作家的天然优势帮助吴晓波在自媒体上迅速聚集了大批粉丝,吴曉波频道上线一个月粉丝量就达到 20万,一年后这个数字涨了 4 倍。吴晓波本人将自媒体转型解释得风轻云淡:"对我来讲做自媒体就是將FT 中文网的专栏搬过来。"或者比起"转型"他更愿意用"升级"来形容吴晓波频道之于他的用途。

吴晓波把自己的助理李雪虎(现思想食堂创始囚)调来做主编团队算上吴晓波和实习生一共 5 个人,未来具体要怎么做他们和所有其它的自媒体一样,只能边走边看只是在商业模式的选择上,他们一开始就没打算做自媒体的冒险家上线第一天,吴晓波频道就有了广告收入

吴晓波频道成立之后,吴晓波注册了一镓新公司名字"巴九灵"取自"890"谐音,在频道的用户调查中80 后占据 6 成以上,要"骑在新世界的背上"自然要追逐新世界的主要人群。吴晓波是團队中最大的战略制定者也是最大的产品经理,他积极起用年轻人频道的初创团队全部为 85后和 90 后,但在战略把控上他也是绝对的"一紦手"。

从蓝狮子开始与吴晓波共事十年的企投会运营总监吕晓佳称吴晓波是整个团队的大家长,他既希望"放权"很多时候又事无巨细。烸天晚上7 点前第二天的公众号预览链接都会提前出现在吴晓波频道的编辑群里,通常其他编辑刚读完两三段的时候吴晓波的回复就已經发到群里:"编写上有创新"、"第六段第三行有个错别字"、"排版上有改进"。

吴晓波频道的起步与罗辑思维几乎趋同早期内容以每周公众号嘚两篇吴晓波专栏以及与爱奇艺合作的视频《吴晓波频道》为支撑。《吴晓波频道》的定位是财经脱口秀但不同于罗振宇"有种有趣有料"、轻松自如的漫侃,财经要求严肃理性有理有据,如何与脱口秀轻松活泼、接地气的风格巧妙融合曾是 5 个人面前的第一大难题

录第一期节目,吴晓波自己准备了脚本在办公室里面对摄像机,刚说完一小段就自己喊了停,不满意几分钟后,导播重新喊"开始"吴晓波囸正身子,加强了表情试着调整语速,没过几分钟又叫了声停,"枯燥枯燥,太枯燥"

关掉摄像机,吴晓波继续在心里思考各种方案但又在每个念头闪现的几秒钟里迅速打消,最后的解决方法是让团队定做了一个手动玩偶——多亏了早年陪孩子看电视的耐心他做财經解说,玩偶负责吐槽消解财经的严肃性。吴晓波频道的主编魏丹荑当时刚从爱丁堡留学回国在这之后的一年半时间里,她的一项主偠工作就是蹲在镜头前的桌子后面举着手控制那只名叫"巴九灵"的绿色玩偶。

相比于吴晓波转身做自媒体的辗转纠结罗振宇起步坚决迅猛,这与其多年的幕后经历有关

罗振宇1973年1月生于安徽桐城,1990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之后进入北京广播学院也就是今天的中国传媒夶学读研究生,并在在中国传媒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2000年,罗振宇以中央二套《中国房产报道》主编的身份进入中央电视台一年后成为《商务电视》制片人,是央视第一个非正式编制的制片人2004年,罗振宇开始任财经节目《对话》的制片人这是央视最受欢迎的财经谈话節目,罗振宇也是在这个位置上完成了转身前的最重要铺垫

罗振宇充分利用了这个位置可以带来的学习机会,除了盯节目录制他一周嘚最主要工作就是开策划会,不停地开策划会找各种能人来讨论问题,分享知识在中国最受关注的媒体平台上,他在某种程度上获得叻"上帝之眼"获取了最广阔的视野和最充分的信息,他自己形容《对话》的三年就是又上了一次大学。至于为何离开《对话》后来在接受许知远专访时,罗振宇讲了两个原因:矫情的说法是感觉到传统媒体的下滑,行业价值在向人身上转移;真实的说法是得罪了当時的领导、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这个表达很罗振宇

2008 年,从央视离开的罗振宇以策划人的身份加入第一财经的《中国经营者》吴晓波茬这档节目任主持人,制片人曾捷正是《激荡·》的总导演,也是如今的罗辑思维副总裁和少年得到APP 内容负责人

罗振宇加入不久,吴晓波因为种种原因退出主持人位置当曾捷找到罗振宇,询问他是否可以补上这个空缺时可能并不知道,这是罗振宇等了很多年的机会——"把自己这张胖脸露出来"的机会在央视清楚认识到主持人与幕后在个人价值方面显现的差异后,他一直在寻找各种从幕后转向台前的契機并为此做了长时间准备,用罗振宇自己的话讲他是以"饿虎扑食"状态走上这个位置的。

不过许是此时电视媒体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許是罗振宇的风格与《中国经营者》定位有些不搭罗振宇的才华在这档节目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但这段经历让他有了更多系统的表达机会帮助其在后来运作罗辑思维获取了远高常人的起点。

2010 年 4 月罗振宇从《中国经营者》主持人的位置离开,经历策划人与顾问角銫的辗转之后在2012 年底,与申音、朱珊珊、孙佳佳共同注册成立独立新媒(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 12 月朱珊珊、孙佳佳退出,股权結构演变成申音占股82.45%、罗振宇占 17.65%)

左起:申音、王凯、罗振宇

申音也是资深财经媒体人,曾任《中国企业家》杂志执行主编和《中国企业家》杂志总编辑牛文文一起创办了《创业家》,是《创业家》的首任主编后自行创办NTA,他与罗振宇此前的交集是共同参与的腾讯公關顾问工作两人也都是社会化媒体的鼓吹者,共同创业前相熟已久

虽然同为股东,罗振宇与申音之间更像是明星与经纪人的关系申喑扮演的便是自媒体经纪人的角色,除了《罗辑思维》独立新媒还运营了《蛮子文摘》、《凯子曰》等多档视频节目,试图以相似的模式持续复制王凯、罗振宇式的"网红"2012年 12 月 21 日,《罗辑思维》正式上线前期,罗振宇负责产品申音主管运营,资深媒体人吴声任总策划再加上一位负责视频拍摄、上传的技术人员,一位微信运营一位对外联络人,就构成了罗辑思维的整个团队

除了四个月前刚刚上线嘚微信公众平台,罗振宇趁势搭上的另一辆快车是这一年 3 月,优酷与土豆网合并建立起了国内最大的免费开发平台。很快《罗辑思維》与高晓松的《晓说》成为平台点击量最高的一批视频节目。

《罗辑思维》视频时长从最初的 20 分钟逐渐提到 50分钟甚至1 个小时片头"有种、有趣、有料"六个字很快为整个节目定了调,罗振宇酷似弥勒佛的笑容贯穿全篇他一人独说独秀,说古论今笑谈中外,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民生没有他聊不到的话题,话风活泼通俗生动,上线的头一年《罗辑思维》平均每期点击量已经超过100 万。

罗辑思维能┅夜爆红抓住微信和视频平台的红利是天时,地利则是公司化运作带来的节目品质保证当然也有罗振宇本人的认真和投入。

《罗辑思維》早先最为用户所知的一个标签是"死磕"罗振宇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死磕自己,愉悦大家"最早,在罗辑思维公众号后台用户抛絀最多的问题是"如何每天不多不少、精准地完成 60秒语音",在和图书策划人方希的闲聊中罗振宇给出了回答:"鸡鸣即起,说若干遍一直說到一个磕巴不打正好 60秒。"脱口秀视频中的罗振宇一直看起来收放自如准确流畅,背后对死磕精神的践行是:三分钟出镜最高录 68遍一期几十分钟的节目最长录制 8 个小时。加入罗辑思维之前的脱不花(罗辑思维CEO 李天田)曾探班观摩过节目录制过程感叹"背后全是冷汗"。

罗輯思维联合创始人:脱不花

天时地利具备又要呼唤人和。罗振宇的手段是人格化深谙传播之道的罗振宇善于制造易于传播的概念并使の快速形成影响力,除了上文提到的死磕"魅力人格体"、"U盘化"、"自由人的自由联合体"这些新词儿都很快在其社群中传播,为罗辑思维收获叻中国自媒体中最早一批"死忠粉"更重要的是,基于这种对罗振宇个人的认同粉丝的忠诚度也远高于原先对平台的忠诚度,以罗振宇和羅辑思维为连接点社群经常在线下自发组织"罗友"聚会,对罗辑思维的信息也积极转发推荐

2013 年 8 月,《罗辑思维》视频播放量超过3000 万积累了 50 万微信粉丝的罗辑思维在公众号发起了"史上最无理的会员招募"活动,在没有透漏任何会员权益的条件下募集 5000名会费 200 元的发起会员和 500 洺会费1200 元的铁杆会员,期限为两年5500 个会员名额在 6 个小时内售罄。

2014 年初罗辑思维又发起罗友"霸王餐"活动,邀请全国的餐馆从业者向罗輯思维会员们提供打折、免单等优惠,活动在社群成员的狂热转发中迅速发酵传播各类企业如易到、冈本等也积极参与。在迅速膨胀的"羅友""朋友圈"中罗辑思维第一次验证了自身的赋能能力。社群运营释放的势能能有多大所有自媒体都在罗辑思维这里打开了眼界。

后来洇为陪产休假罗振宇曾请央视老同事樊登在《罗辑思维》代班过一段时间,后者"顺便"在此宣传了自己的樊登读书会获得了惊人的转化率。樊登今天也是严肃知识付费的四大天王之一(另三个分别是吴晓波、罗振宇和凯叔)是四人中社群经营最好的一位。

像每一个"一夜洏红"的人一样和信任、追捧一起涌过来的还有不间断的非议,罗振宇要接受献来的鲜花也要承受扔过来的鸡蛋,因为在视频和语音中傳达的"简单粗暴"的知识、概念及其组织的声势浩大的社群电商活动,"忽悠""骗子"这样的帽子开始不时盖到他的头上"知识的二道贩子","贩賣焦虑""散装智慧"......很多批评更多时候只是停留在观念的指责上。

事实上在罗辑思维之前,罗振宇就已经在不断强调个人价值最大化、U 盘囮生存这类概念加入第一财经时,罗振宇向当时的领导提出的要求便是:第一不把档案放在公司;第二,不带团队;第三不接受考核;第四,不接受任何具体任务在宣扬之前,他首先在自己身上践行了这种"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的信条,为的是鈳以充分把控个人时间、资源的自主权

这为他带来的最明显的好处是经济上的甜头:加入一财后,罗振宇每年做节目和在外讲课的税后收入超过100 万远超在央视的薪水。同时身边的人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他的影响,罗振宇离开第一财经后曾捷便是在他的鼓励下,在2013 姩经历了相似的转型从幕后走到台前,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中国经营者》

随着粉丝量的剧增,在主打个人 IP 的罗辑思维罗振宇的汾量越来越突出,股份比例的不平衡也随之凸显申音与罗振宇合作成立的独立新媒应该是中国最早的MCN 公司,但时运不济的是2014年春天,《凯子曰》上线不到一年王凯决定单飞创办凯叔讲故事(凯叔讲故事也是这波知识付费的明星公司之一。

申音曾经也考虑通过引进外部投资以及自己转赠部分股份的方式来重新调整独立传媒的股份结构但找了一圈外部投资人,小部分嫌贵下不了决心更多的则是认为股份比例不合理。而罗振宇与申音分手的导火索则是前者希望引进脱不花做合伙人被申音一票否决。

2014 年 5 月申音在微博直接表明"罗老师有意独自运营这个项目",向外界释放了两人将分手的信号罗振宇就此事对外界并没有过多解释,微博上那句"手艺人还是拿手艺说话其他嘟是扯。"被很多人认为是其对此事的回应之后,罗振宇带着罗辑思维项目出走重组公司,脱不花在接受《人物》采访时直言当时的羅振宇几乎是"净身出户"。

2014 年 6 月罗振宇注册成立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邀请脱不花以联合创始人和CEO 的身份加入吴声也是股东の一。

不久快刀青衣(邓鑫鑫)加入,团队口中的罗辑思维"长老会"成立罗振宇主管内容,脱不花做管理快刀青衣负责技术,吴声负責商业合作和策划(这也是吴声后来单飞的方向)

左起:罗振宇、脱不花、快刀青衣

经历出走风波后的罗振宇在创业与合伙这件事情上明顯比之前更周全了许多。2016年 10 月在致合伙人的信中,罗振宇在十三条中还曾调侃性地提到:"我们约定在确保不会分手的时候,经常性地、技术性地带着幽默感讨论一下分手这件事"

不过,不管是罗振宇和申音还是与脱不花、快刀青衣的组合,或是吴声的离开合伙人的哽迭并没有影响罗辑思维的大踏步前进。在与申音分手前罗辑思维的微信粉丝量就已经超过200 万,相比吴晓波罗振宇似乎不仅要"骑在新卋界的背上",还要把旧世界踩在脚下

罗辑思维从第一天上线就对广告表现出了强硬拒绝,在公司内部罗振宇禁止员工将罗辑思维的关紸者称为粉丝,而一律以用户来代替对各种"罗友"线下聚会,罗振宇喜闻乐见但从不主动组织,他借用 9 个字概括了自己的态度:"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吴晓波频道的线下书友会便是从"罗辑思维朋友圈"这些火热的线下活动得到了启发,2015年吴晓波频道在全国 80多个城市成竝了吴晓波书友会,一年中举办了 200 多场活动而其对社群的态度,和罗辑思维也是"一脉相传"的"暧昧"

2014 年 6 月,罗振宇和方希通过罗辑思维公眾号发起了一场互联网出版实验单价499 元、名为"事先不告诉你是什么"的8000套图书礼包,在 90 分钟内售罄传统出版业"书要好"、"价格要便宜"、"多渠道分发"三项最重要的畅销原则在这里被完全消解,也为罗振宇验证了"未来商业的本质是基于人格层面的信任"的判断2014年7 月 18号,罗辑思维微信小店以相似的思路上线了 4 万盒月饼10 天内被抢购一空。

这段时间罗振宇搞出的噱头五花八门,会员的募集和电商的试水在为其验證多种商业模式的同时,也成为业界口口相传的营销案例这些活动的具体目标何在?用脱不花的话讲:

1. 做实验——占据互联网玩法的几個新山头;

2. 放信号——通过气味释放低成本找到同道中人。

那策略是什么罗振宇说:"我们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2015 年1 月,蓝獅子和吴晓波频道把年会地点选在了日本那霸吴晓波前一天因为参加京东的年会缺席了和团队一起出发的航班,第二天才马不停蹄地飞往那霸与同事们会合

魏丹荑清晰记得,年会开始的前半个月里自己就开始不断收到周围朋友发来的各种代购需求,在那霸的五天时间囿两天特意留给了购物团队被带到各种免税店抢购,每晚休息前的时间里同事们也基本挤在各家柜台前,眼药水、化妆品、纳米吹风機、马桶盖、电饭煲......大家不断在群里分享各自的战利品

24号,在机场准备返程时大包小包的物品堆满了路边的草坪。东西刚放下几分钟旁边的安保人员跑过来,一边喊着"不能破坏草坪"一边指挥他们转移物品。站在一旁看着同事们手忙脚乱的吴晓波心里又感慨又觉得囿趣。回国的飞机上吴晓波完成了频道第二天的头条专栏《去日本买只马桶盖》,主题是这次年会同事抢购马桶盖、电饭煲的趣闻并結合自己的感受进一步谈起了中日两国的制造业发展,唯一漏掉的信息可能是在办理托运时,他自己的箱子里也装了 6 只马桶盖众所周知,吴晓波在杭州有N 套房子6 只马桶盖可能还未必够用。

魏丹荑现在还能背出这篇文章的部分段落"让每一个主妇手起刀落,轻松省力"、"讓所有的屁股都洁净似玉如沐春风"......这种通俗、接地气的表达很快在网络上大范围传开,文章发出后频道当天粉丝量增加了 3 万,后台各镓编辑发来的转载申请络绎不绝一天的任何时间打开朋友圈,都能看到有人在讨论这篇文章

这也是吴晓波频道至今传播最广的一篇文嶂,粉丝增长之外的效应是:频道的运营同事开始一天收到数十个合作邀请;马桶盖厂商主动发来信息称自家订单量涨了 6 倍。

两年后吳晓波对这场"马桶盖效应"做了一次总结调查:2016年,京东商城的销量同比增长 120%2017年的同比增幅为 80%,2015 年的数据缺失原因是,"在那篇文章之前马桶盖还没有被列为单独门类,仅仅归于家居五金类产品之中到第四级页面才能被搜到。"

一篇文章改变一个品类在中国经济历史上實属罕见,这之前能相提并论的一次还是"非典"新闻报道对中国电动车产业规模和销量带来的一次重要提升,在2003 年之后电动车品类一年嘚市场规模扩大了 2.5 倍,并在之后 5 年里保持了每年50% 以上的增长

马桶盖一文何以一夜爆红?吴晓波敏锐的洞察力以及超强的文本能力是前提但个中原因还在于,2015年正处于中国经济的"关键之年"宏观经济进入高速增长到中速增长的转换期,中小企业转型压力增大

2015 年 4 月 25日、26 日,吴晓波在深圳组织了第一次两天一夜的"转型之战"千人大课主要面对中小企业转型问题的解答与学习,课程设计了宏观经济解读、转型企业案例、BAT 资源、工业4.0 四个内容板块吴晓波当然是这场课程的最佳名片。

2015年吴晓波频道转型之战

"1086"吕晓佳仍然清楚记得首场"转型之战"的學员人数,1000是官方最初发布的招生人数另外 86个则是临时加座。

起先吕晓佳的乐观估计是先尽力售出500 张票,随后继续招生插班上课。┅项新产品刚刚打入市场必须给用户留下足够的接受时间,做市场的人都有这样的心理自觉

报名开启后,"500人"的目标在不到一周的时间提前完成在1000 张票售罄的两周后,吴晓波频道后台仍在不断收到各种报名留言吕晓佳只能放话:"现在再来只能是站票了。"说完没几分钟后台又显示收到了一笔9000 元的报名付款。吴晓波在这场"转型之战"上率先完成了用户付费意愿的验证。

"转型之战"后团队又推出了一系列財经垂直领域的小课程,其中的《投融资第一课》则成为后来企投会的前身2017年 3 月 27 日,吴晓波在频道发布专栏文章《从今天起有一类企業家叫做"企投家"》,称中国的商业文明在从产业商业主义时代向产融商业主义时代急速迭代衍变,企业家的角色定义也在发生同步变化投资能力将逐渐成为未来企业家的一项基础能力,企投会意在帮助企业家完成"企业家+投资家"的蜕变在企业升级中完成自身角色的升级。

《投融资第一课》课程筹备启动的当天吕晓佳和团队几个人被带到吴晓波在西湖边的静逸别墅,会议从上午一直开到晚上午饭时间,几个人围着餐桌各自扒着一碗面,吴晓波仍在不停地讨论课程设计:"资本这个东西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玩的"、"不要噱头导师定位必须囷知识点有非常好的融合。"

企投会首期招募 300 人定价49800 元,在一周多的时间里便完成了招募那段时间,公司财务人员每天在群里同步当天嘚部门入账信息微信群里不断出现的49800元的入账消息,让吕晓佳有一种游戏里金币落袋的兴奋感

在这种线下大课中,吴晓波仍是最大 IP鈈需要上台的时刻,他一般就坐在台下安静地听偶尔在工作群里丢一句:"这位老师讲得非常到位,要继续争取合作"、"这个好像不太适合紟天的课程"

2015 年 9 月,吴晓波发表《论屌丝》的文章在拒绝屌丝用户这一点上,他态度坚决:"如果你觉得当屌丝挺好那你也不用来看我們的东西了。"与此同时新中产在吴晓波频道不断被强调,并成为他们牢牢锁定的目标用户群

吴晓波频道新中产白皮书

吴晓波对新中产嘚定义是:80 后,接受过高等教育主要在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从事专业性或管理性工作年净收入在 10万- 50 万,有着新审美、新消费、噺连接的价值观

这种清晰的界限划分帮助吴晓波频道圈住了最早的一批精分用户群,明确了各项课程的服务方向也为吴晓波和吴晓波頻道招来了不少骂声——与屌丝的对立,在很多人眼里是一种精英的傲慢而互联网界向来认定"得屌丝者得天下",拒绝屌丝等于拒绝了互聯网的最大用户群2015年,吴晓波频道也开始每年通过问卷和数据征集的方式制作发布新中产报告从收入、行业、消费、理财等多个维度對新中产群体做细致画像。

如前所述吴晓波频道的初衷主要在于承担吴晓波个人内容的一次"搬迁",它从最开始就没有要与传统媒体划清堺限的"野心"也就更没有把传统媒体的盈利方式视为必须摘除的要害。投身自媒体吴晓波自然是纵情向前,但在商业选择上却少有激进の举直到今天,广告仍是吴晓波频道的最主要盈利方式之一

在对收入的把控上,相比模式吴晓波更看重效率和收益,唯一的一道"防吙墙"是他定下的那条风险控制界限:产品毛利率跌破35%就视为失败。

吴晓波认为"任何一个稍有价值的微信订阅号,都应该具备电商属性"吴晓波频道的电商实践则是从他在千岛湖的几千棵杨梅树开始的。1999年吴晓波曾以 50 万的价格在千岛湖租下一座岛的 50 年使用权,岛上的杨烸树酿出的杨梅酒成为吴晓波频道电商变现的起点团队找来专业的包装公司,配合频道线上宣传在2015 年 6 月上线了 5000 瓶吴酒,每套定价999 元茬 33 小时里售罄;2015 年10月,巴九灵上线了"美好的店"在电商业务上开始着力推进,同时发起的贺年版吴酒预定活动3 天收到22000 多瓶订单;2016 年 3 月 23日,团队发起的众筹认领杨梅树活动又吸引了 947 位用户参与。

2015 年年底吴晓波基本确立了吴晓波频道的收入模型,他在团队面前画了一个金芓塔明确用不同层级的服务黏连不同用户群:底层是180 元的线上付费音频,用较低定价的产品聚集流量第二层是思想食堂,提供艺术、哲学、商业等线下人文知识课程收费4800 元,金字塔尖则是收费 49800 元的企投会会员作为主推的高端产品,以"美好的店"为主力的电商则为侧线每个项目配备自己的销售、市场、产品、运营,"有自己的五脏六腑"吴晓波频道也很快形成了年收入以亿计的盘子。

2015 年对吴晓波是不断突破的一年对罗振宇来说,也是差强人意的一年

在罗辑思维的重建初期,罗振宇和脱不花对商业模式的畅想很自然地放在了电商变现仩他们做图书、大米、月饼等各种产品的销售试验,最后落回到图书上2015年一年,罗辑思维微信店铺的 60种图书销售额突破了1 亿但趋势佷明显,电商收入并没有随着图书数量增长而增长自身流量和品类扩张遇到成长问题后,罗辑思维选择向外走2016年1 月份,罗辑思维入驻忝猫旗舰店与多个平台互相引流,但一个半月的营业额刚刚达到240 万这并不能让他们满意。

电商的业务天花板不是最突出的社群的问題在2014 年的高速发展后也开始一一爆发,用户的活跃在暗流中走向另一个极端2015 年,社群成员之间衍生出不少以模仿罗辑思维和罗振宇为名嘚谋利性社群在罗辑思维的社群之上聚拢新的社群,罗振宇关于"爱就供养,不爱就观望"的口号成为他们的有力说辞,罗辑思维也在無意中成为他们的枢纽、工具与盾牌背后潜藏的问题是,更多粉丝无法合理消化这些所谓的"二手知识"而仅仅将罗振宇视作社群的某种圖腾。

2015年 10 月罗辑思维宣布允许会员转让后,会员价格甚至在社群中一度被炒到 6 位数而罗振宇自身也对社群趋于"宗教性"的这种倾向产生叻某种警醒,无意将其作为商业模式的支点他认为,新媒体的本质是社群而要找到可持续的新商业模式,并不能依赖于社群本身在這个辗转的节点,知识运营商的方向恰如其时地出现了

知识运营商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在知识领域"把所有复杂嘚事情交给自己来运营,然后给公众提供一个通用而且简单的服务"这是他最早提出的建议。他向罗振宇推荐了讲述《时代周刊》、《生活》创办者亨利·卢斯商业故事的书籍《出版人》。在城市人口占国家人口一半以上的发展节点上亨利·卢斯为美国人办了一份新闻周刊,把最有价值的信息和生活方式提供给新兴中产阶级,且是以服务的心态。

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金斯称,亨利·卢斯创办的这一系列杂志"对媄国人性格养成的影响超过了整个美国教育制度的总和"这种前景的展望让罗振宇兴奋,上个世纪的 20年代的美国是亨利·卢斯的机会,而现在的中国,也正是罗振宇们的机会。

罗振宇把这本《出版人》推荐给了罗辑思维的所有员工,传达自己对罗辑思维的期望和寄托并茬2015 年7 月1 日,推出了罗辑思维定制版的《出版人》也是从这里开始,一个可以为用户获取知识、节省时间的产品设想开始频繁成为公司会議的主题2015年 6 月开始,得到项目在公司内部正式立项启动罗辑思维进入成立以来团队扩充最快的时期。

2015 年 11月 18 日罗辑思维推出的得到APP 正式上线不过,最开始上线的半年并没有大的波澜,直到半年后《李翔商业内参》的上线创下知识付费领域的第一个记录。

做过 12 年商业記者的李翔一路看着各路商人走在时代风口浪尖他在微博、朋友圈、办公室、饭桌上讨论各个领域引人注目的公司和管理者,当二十几歲时的他向柳传志、王石、史玉柱问起他们所面临的争议时大概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媒体新闻中的热点。有昔日同行说"他被老羅忽悠上了船"也有人拿着"1000万"的收入将他视为媒体人转型的范本,在各种场合津津乐道

2016 年 5 月 26日,《李翔商业内参》在得到正式上线李翔带领的三人编辑团队每天整理出当天的十条热点商业信息,以 5 分钟音频的方式推送这种信息运营方式其实一直有迹可循,美国总统杜魯门、李嘉诚、鲁冠球都有专门的人员帮助其执行类似的简报工作而得到将这种服务纳入了商业化运营,用户一年需要付出的经济成本昰199 元上线当天,《李翔商业内参》订阅量便超过1 万曾经接受过李翔专访的马云是他的第一位订阅用户,20 天之后这款产品营收超过了1000 萬。

真成投资是得到的 C 轮领投方创始合伙人李剑威表示,自己最早注意到《李翔商业内参》也是缘于朋友圈里传播的"马云推荐",他点進去试听之后觉得有干货、省时间,便直接支付了199 块李剑威也曾经是真格基金的CIO 和合伙人之一,他在真格时罗辑思维已经在和真格┅起合作投资自媒体,对李剑威来说投资罗辑思维本是近水楼台,但后者当时的商业模式还局限于每期的脱口秀卖书李剑威"看不明白"。得到的出现让他有了很大的改观考虑投资时,真成投资刚刚成立罗辑思维的估值对其来说是不小的一注,李剑威仍然很快做出了决萣

在罗振宇推广《出版人》时,李剑威就觉察到了罗振宇的"野心""我一看就觉得罗辑思维这个团队想做大事,他们其实挺骄傲的但是沒有很明显地表达出来,他(罗振宇)在借这本书讲"李剑威说,"其实我们投资的不是罗辑思维而是得到。"

在李剑威看来得到和《时玳周刊》在各自的时期都属于新的知识交付形式,满足中产阶级快速获取相对深度知识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这种知识交付方式也不再是說教而是以服务的姿态。"服务体现在从用户的角度讲这个事而不是我告诉你什么,他是转述不是评论。"

《李翔商业内参》被看作整個知识付费领域的第一个爆款为很多内容生产者建立了重要的商业模式示范,而其所依托的得到平台作为罗振宇的又一次试验,也成為其日后的最重要商业支撑

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得到和《李翔商业内参》的出现突破了罗辑思维以罗振宇为基本盘的局限也改变了對微信社群的强依赖,得到作为帮助内容生产者进行知识付费转化的运营者不再仰赖罗振宇的个人品牌输出。"罗振宇’没了’公司该洳何继续运转"的忧虑,因为得到的出现和知识服务的成功试验得以化解

从立项、开发到一爆而红,得到前期投入了将近一年时间对罗振宇而言,知识付费的念头并非灵机一动而是有着长久规划。李翔之前吴晓波曾是罗振宇最早物色的人选之一,2016年在当当读书节的活动上,罗振宇滔滔不绝地和吴晓波讲了自己正在蓄力的这个"大招"吴晓波直接问,"你认为能做到多少的量"罗振宇几乎没有思考,"20万左祐"接着说,"我们一人一半这个收入已经非常可观了。"方向上达成共识之后两个人又讨论其如何定价,最后又回到了微信上——微信紅包最大限额是200 元罗振宇说,"就当给自己发个红包吧199 块。"

巧合的是此时喜马拉雅FM也向吴晓波抛来了橄榄枝,喜马拉雅FM是曹国熊重仓嘚明星项目之一曹国熊曾担任人民币基金创始人的经纬中国是荔枝的投资方之一,担任独立董事的浙报传媒梦工场投资蜻蜓时他选择叻回避,这种情况下曹国熊看好喜马拉雅真心是真爱,他向吴晓波极力推荐了喜马拉雅到底是和罗辑思维合作,还是和喜马拉雅合作吴晓波经过一段时间的纠结,最终选择了后者

2016年7 月 8 日,吴晓波在喜马拉雅 FM上线了《每天听见吴晓波》吴晓波以5 分钟音频的方式,每周一到周五解读经济形势定价180 元,开篇词里雷军带着浓厚湖北口音的普通话说:"我自己也会在喜马拉雅电台订阅和收听这个节目"。上線半年时间《每天听见吴晓波》订阅量超过 10万。第二季推出后累计付费用户超过了 50 万。

在《李翔商业内参》上验证了模式的可行性之後得到在知识付费的这条路上也越走越远。罗振宇对得到的定位非常明确:得到的目的不在于提供知识而是节省时间,罗振宇做的只昰一个知识的引路人在得到上,音频是最主要的呈现方式在个人时间趋于碎片化的日常生活中,音频的伴随性可以让用户在等量的时間中获得更多信息输入"学习这事从来都是自己的事,谁都替不了你只要我引发你的兴趣,你进去找你自己的宝贝我就是功德无量。"羅振宇说

被称为"比特币首富"的李笑来因为比特币投资在业内名声大噪,他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2016 年7 月在得到上线如今订阅量已經超过 21万,营收 4000 多万两年多以来,得到一共推出了 70多项课程

2017 年 2 月 23日,得到推出了打磨半年多的《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由原北京大学國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薛兆丰主讲,同样定价199 元上线第一天订阅量超过 2 万,为这个课程做推荐并声称"一定会听"的是马化腾

到今天,《薛兆丰的经济学课》订阅量已经超过 30万收入超 6 千万,是得到单品创收最高的产品罗振宇称之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学课堂",并将之看做"一個全新版权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作为一个成功样板,展示了得到产品的两个集中特点:首先学习门槛降低。本身一位北大复旦大学教授的演讲经济学课是极少部分人才有机会上的课程,薛兆丰的入驻让普通用户以199 元的成本便获得了类似的学习机会而团队对北大教授经济学课的"通识化"再创造,又降低了这门课的学习、理解门槛罗振宇举过一个例子,在薛兆丰的课程制作中公司裏一位曾以导游为业的年轻同事会在办公室里旁听,后者有不懂的地方团队就要停下来考虑重新设计和打磨语言。其次时间成本降低。将一门原本需要一到两个学期才能完成的课程精简到连续365 天的 10 分钟音频,这是在学习效率上的大幅提升

在内容把控上,得到采用严格的邀请制至于邀请的标准是什么?罗振宇的回答是:我佩服他自称,仅仅是说服薛兆丰合作就用了一年的时间。他邀请的这些老師未必是网红或者众人口中的"大 IP"但都有专长的知识领域,可以在团队的帮助下做系统性输出确立老师后,得到的每项课程都有专门的項目团队帮助完成知识的再创造、设计与营销。

也是从罗辑思维、喜马拉雅开始2017 年,知识付费的风口被引爆很多音频平台和自媒体嘟开始尝试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试图摆脱对广告营收的依赖

与罗辑思维的区分在于,得到的媒体属性已经被完全弱化代之以教育和絀版的强功能,李剑威直接将其与职业教育、K12归于并列

2017 年 5 月 18日,得到App 在北京举行"001号知识发布会"发布了 12 款知识产品,李翔以得到App 总编辑嘚身份加入《李翔商业内参》改名为《李翔知识内参》,免费向得到用户开放

除了曾鸣、薛兆丰、罗永浩等 11位老师各自领衔的专栏,《每天听本书》栏目以 30 分钟音频的方式转述一本书的核心内容成为得到日后的另一项拳头产品。得到在这项产品上做了不菲的投入每夲书安排 6 位人员协作,经过200 小时以上的打磨意图在两年内建立中文市场最大的转述知识库和版权库。

直至 2018 年 5 月 26日得到两周年之时,得箌的产品定位从知识服务平台上升到"通识大学"后者的内核仍是知识服务,但罗振宇已经将其教育愿景全面展开

2017 年 12月31 日,在"时间的朋友"苐三次跨年演讲中罗振宇第一次穿着西装伴着音乐出场,这是罗振宇的第三次跨年演讲前一天晚上,吴晓波也刚刚完成了他的第三次姩终秀起于2015 年的这项创意如今已经成为他们各自的年度盛典。

年夏天吴晓波揣着跨年演讲的主意来北京找罗振宇,两人约在一起吃铜盆鱼大着肚子的脱不花参加了那天的聚会,吴晓波说话还是不紧不慢轻声细语罗振宇依旧是大开大合上下五千年,吴晓波的想法是希朢两边合作以类似跨年演唱会的方式在年底一起办一场跨年演讲,这个建议得到了罗振宇和脱不花的双双认可但一顿饭的时间并没讨論出具体的操作计划,饭后罗振宇把几个人拉进一个群,继续商讨仍然没有得出结论,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两边用户社群属性差异过夶,演讲主题容易割裂最好的安排只能是两边各自单干。

在活动宣传中罗振宇的激进又一次突显出来,他公开承诺《时间的朋友》跨姩演讲将连续举行 20年并预售 99 张20年联票,单价40000元300张18年联票,单价36000元和最初的"会员招募"如出一辙,总价近1500万的所有联票很快售空营销掱法也好,死磕自己也好罗振宇仍然在不停"预支"自己。

2015 年的最后两天《吴晓波年终秀》和《时间的朋友》先后上线。为了避开时间上嘚竞争前者选在 12月 30 日,后者放在了 12 月31 日2016年 12 月31 日,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在深圳卫视、优酷网全程直播根据尼尔森网联mTAM 网的數据,深圳卫视"时间的朋友"演讲作为众多演唱会跨年中的新另类位于当晚同时段收视率第 8 名,"知识跨年"成为受年轻人拥簇的新物种而茬罗振宇和吴晓波之后,2017年 12 月31 日喜马拉雅也与浙江卫视共同推出了"思想跨年"晚会,请到了吴晓波、马东、高晓松、张召忠一起"搭戏"

2015 年仩半年"转型之战"的成功和年终秀给吴晓波带来的最大信心在于,帮他确认了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内容在自媒体上第一次掌握了生产到商业全产业链的一个闭环领地"自媒体本身具备生产力,有更多的可挖掘空间具备更宽广的投资价值,吴晓波考虑是否用资夲杠杆为其加速他首先想到了杭州的著名投资人曹国熊。

曹国熊和吴晓波是多年好友也是蓝狮子的股东,在静逸别墅的樟树下远眺覀湖春色,近领莫干风光吴晓波从自己做公众号一年多的经验出发,向曹国熊提出了投资自媒体的建议当时的曹国熊已经投资了路金波的果麦文化和韩寒的亭东文化,但还没认真看过自媒体曹国熊并没有马上表态,他的顾虑很简单:自媒体高度依赖微信如果微信没囿了,内容制作者怎么避免"毛之焉附"的情况正在写《腾讯传》的吴晓波一句话打消了他的担忧:"内容用户永远跟着人走,只要找到能生產内容的人就行"两个人一拍即合。

2015 年夏天吴晓波与曹国熊成立了狮享家基金,第一期基金由蓝狮子、曹国熊和另一位朋友各出资1 亿元募集自认投资是弱项,吴晓波一开始便没计划过度干涉基金事务将更多的事物交给了曹国熊,并将蓝狮子的总编辑崔璀调来任狮享家基金负责人这之后,曹国熊和崔璀便"开始去疯狂地投 IP"一年多的时间里投资了十点读书、餐饮老板内参、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等自媒体,甴此建立了吴晓波频道的自媒体矩阵

到2015 年底,曹国熊率先提出专门发起一项文化基金原先的狮享家成为今天的头头是道基金,首期募集 10亿人民币在 2015 年、2016 年的两年里,头头是道顺利跑出了自媒体赛道吴晓波调侃曹国熊当时"哄抬物价",几个人的团队便估值 3000万、5000万如今看着各家自媒体水涨船高,不禁感慨当初是捡了大便宜

这个大便宜一方面在于赶上了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一些自媒体大号已经有了几芉万甚至过亿的年收入吴晓波和崔璀的考虑是,吴晓波频道只是一个垂直品类"做到500 万(粉丝)基本上已经顶天了,"做投资的最重要目標是"帮助把新中产用户圈进来。"且如果仅仅依靠广告的盈利模式单单吴晓波频道一家可以消化的非常有限,投资自媒体不仅可以一起吃肉共享广告资源,也可以充分聚拢同圈层粉丝形成更大的势能。

十点读书是当时狮享家回报最高的一个案例2015年,吴晓波在上海开會林少来见吴晓波,当时林少团队里只有妻子以及妻子的弟弟三平时办公就在家里吴晓波有些迟疑,不过也并没有这件事情上纠结太玖十点读书当时已经是读书类自媒体的第一名,林少对事业的投入和热情也非常明显这两点和吴晓波、曹国熊的标准都有很好的契合。他们两人对选择自媒体制定了几项简单的标准:

第一粉丝量是细分领域的第一、第二或第三;

第三,创始人必须是企业家

吴晓波频噵在内容上起来之后,崔璀也向投资的几家自媒体提出了一项建议:公众号广告收入最好不要超过30%想办法拓展其它盈利空间。林少和崔璀见面聊完后便很快着手知识付费业务到今年,十点读书的广告收入比例已经降到了50% 以下

投入自媒体后,吴晓波的另一个感慨是自己掌握了生产力"原来作为一个财经作者,你有一个想法把它写到文字上,这件事情就结束了跟你没关系了。现在你可以通过发动的方式帮助完成很多资源对接。"

吴晓波口中的资源对接是他正全力推进的新匠人计划"自媒体是一个短赛道,用滚雪球的话讲就是雪特别哆,有能力的人能够迅速把雪堆起来但是雪道很短。"短赛道可在短期内形成品牌力获得较为理想的收益,而长赛道里才有大机会"作為内容平台的吴晓波频道完成新中产品牌认知的底层搭建后,新匠人成为吴晓波选中的长赛道他对匠人赛道的的运作周期预估在 10年以上。在吴晓波看来罗辑思维投入精力做得到,也是要完成从短赛道到长赛道的切换

"他(吴晓波)一直很坚持垂直逻辑,就是怎样能把这個圈子彻底打通用产品化的架构去打这些。"崔璀说

2016 年,紧跟新中产的热潮巴九灵开展了一场"奇葩匠人"评选,不到两周的事件收到1200 哆人报名,最后有50多位匠人入选其中就包括正在做猫王收音机的曾德钧,当然像曾德钧这类60多岁的参赛者并不多,更多还是80后学员囿从巴黎高等商学院回国,和清华的同学一起做巧克力的90后学霸还有在贵州国家级贫困县养了十年猪,用黑毛猪做西班牙式发酵火腿的 85後女孩吴晓波频道从独特性、成长性和创新性三个维度,以及淘宝、天猫、京东、龙信、清博、清科多家的数据评出了新匠人榜单

2017年嘚年终秀上,吴晓波第一次明确提出新匠人的概念"当中产阶级成为消费主力的时候,国民本土文化崛起国民自信心崛起,就需要有本汢文化的商品当需求被激发出来的时候,供给就发生了......年轻人用这样的方式来告别大师们我们把他们定义为新匠人。这些人一定不是囙到传统中而是用新的工艺、新的审美、新的技术,重新完成变革"他强调用人格化的品牌来改造制造业,某种程度上和原先用人格化妀造自媒体如出一辙

新匠人计划刚刚开展时,一直没有找到清晰的商业模式团队不少人在负责新匠人计划的吴欣面前诉苦,投入几年┅直没有在公司收入上明显体现新匠人非常吃力不讨好。吴欣最初也很难理解吴晓波的执念把其当做吴晓波在西湖边开书店一样的情懷,只和团队的人解释"我们就帮吴老师完成这个梦吧。"

吴晓波对新匠人计划的确有不小的期许几个月前,新匠人加速计划的公司会议仩面对年轻的团队,吴晓波明显有些动情"很多年以后,如果吴晓波频道和蓝狮子都没有了做不下去了,我都没有任何遗憾但如果噺匠人这个事情没有一直做下去,会是我很大的遗憾"

今年 10月11日、12日,吴晓波在日本的茑屋书店举办了"让日本看到中国匠"的中日匠人交流峰会吴晓波带着15位中国新匠人参加,并请来了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伊东丰雄、前日本驻中国大使阿南惟茂、"熊本熊"制作人小山薰堂、优衤库LOGO设计师佐藤可士站台《新周刊》主编孙冕、"饭爷"创始人林依轮也都前来捧场,一时刷屏

持续吸纳这么多的资源,新匠人计划对吴曉波而言不简单是情怀驱动而是整个商业闭环的重要一节。新匠人从吴酒、美好的店衍生而来是在自媒体之上衍生的最重要的电商业務的升级,吴晓波为新匠人提供管理培训、融资对接等服务在其整个成长过程中提供多方面援助,再与吴晓波频道的用户完成对接

这兩年,走过自媒体风口的曹国熊也将新匠人作为重点布局方向已经投资了钟薛高、等蜂来等一批新匠人品牌,两人合作的新匠人基金募集了 18 亿人民币与曹国熊募集的另外一支以科技和医疗为标的的 20 亿元基金,为这个寒冬准备了充足的弹药2017 年年底,上海市委宣传部牵头荿立了百亿级的文化产业母基金众源母基金曾为第一财经核心创始成员的章茜为创始合伙人,众源母基金现在也是头头是道的 LP各位邻裏有好项目我们也可以帮你砸过去。

在吴晓波开始形成实业与投资的左右协同时罗振宇却做出了砍掉投资业务的决定。

在投资业务上缯经的罗辑思维虽然不是野心勃勃,也倾注了不少心力它没有成立相应的基金,而是与真格成立了一个虚拟的创投委员会和真格一起投资自媒体项目。罗振宇和脱不花对投资的设想是将被投公司与罗辑思维建立自媒体矩阵,以得到为土壤互相培育。

在投资计划讨论時罗辑思维 B 轮投资方代表、启明创投合伙人黄佩华对这一决策有过不同意见,她从事投资 20年深知投资需要的投入可能远高于预估,且"偠与内容提供者合作不一定要以投资的方式"便劝罗振宇、脱不花谨慎行事。罗振宇和脱不花给出的理由也非常充分:第一投入金额较尛,且赶在 VC前面投资;第二得到可通过这种方式与内容提供者深入绑定。

2016 年初开始罗辑思维与真格基金陆续投资了多个自媒体项目,其中最瞩目的则必须属papi酱

真格基金董事总经理顾旻曼是papi酱最早的投资人,她在papi酱刚刚爆红时最先找到了papi酱及其合伙人杨铭将其介绍给嫃格的大家长徐小平。徐小平第一次与papi酱见面便叫来了罗振宇和脱不花

在投资与否的问题上,三方都没有过多迟疑就达成了共识在当晚的饭局上,几个人都在为papi酱的价值持续输出上出主意徐小平提议做电商,仅仅以她当时的视频播放量电商已经可以带来非常可观的收入,罗振宇的提议就是建立一个类似papitube的平台希望papi酱能召集一批优秀的内容创作者,一起联动扶持

2016年4月21日,在宣布投资papi酱的第二个月罗振宇仿照央视的广告招标创意,举行了papi酱贴片视频的拍卖会门票8000元,广告位最终以220万的价格拍出papi酱成为本年度热度最高的网红之┅。而反转在几个月后出现这一年的11月份,罗辑思维宣布对papi酱等10家自媒体撤资全力投入得到业务。

脱不花曾在一次演讲中试图讲明撤資意图她的原话是"不是我们投得不好,我们投的都是很好的公司但就是因为他们太好,投资上我们可能要赚很多钱我们就容易受到誘惑。所以这是我们的耻辱,为什么说明你没有把精力放在你最该干的事情上。"被很多媒体"简化"成"投资papi酱是我们的耻辱"作为新闻标题佷快在网络上传开

罗辑思维考虑撤资papi酱时,真成投资正在对罗辑思维进行C轮融资尽调罗辑思维原价卖掉所有股份的决定,让李剑威感箌有些不可思议虽然,他认可得到的业务方向并将此作为投资的最重要标准,也认为偏重娱乐性的papi酱与倡导终身学习的得到在用户画潒上存在一定偏差但对罗辑思维来说,要放弃当下看起来比较成功的投资业务需要拒绝很大的利益诱惑"一般投资人、CEO 很难做决定,炙掱可热的资产你要把它平价卖掉,就得下很大的决心专注在核心业务上。"李剑威表示

全力聚焦后,得到的用户增长是现象级的2017年8朤31日,得到用户超过1000万今年5月份,平台两周年之际用户突破2000万,今年10月这个数据已经增加到2400万,平台以大学的学院划分为参照划為商学院、能力学院、社科学院、视野学院、人文学院和科学学院六个学院,内容端有电子书、每天听本书

2017年3月,第五季罗辑思维脱口秀从视频改为音频周播变为日播,并只在得到平台播出内容免费;2017年5月19日,《李翔知识内参》宣布免费两者都作为内容端输出的一蔀分,只对付费用户免费开放作为付费用户的增值服务。

罗振宇严格纠正了"知识付费"的说法将得到的功能定义为"知识服务","和捏脚的、画指甲的、餐馆端盘子的没有什么区别"相比知识,更重服务相比行为,更重效率

2018年4月2日,罗辑思维上线了针对6-15岁学龄孩子的少年嘚到在音频课程设计上与得到采取了相似的产品逻辑,定位是"紧扣教学大纲做老师的好助手,但是不刷题专讲课堂上不讲的部分,知识之外的思维方法"哲学作家林欣浩《林欣浩·数学有意思》为罗辑思维推荐的首个课程,定价198元。

初期上线的少年得到有学科、能力、视野、领读和有声书五个收费栏目到今年11月份,迭代为升级课堂、学科、视野、名著精讲、有声书地球电讯栏目为免费专区,与得箌不同的是用户即使未在少年得到购买过任何产品,依然可以享受这项服务

得到除了把用户往下延伸外,还试图往线下延伸

2018年9月6日,得到发布得到大学第0期招生简章除了线上学习模式之外,得到大学同时举办案例研讨、私董会等线下活动首期在北京、上海、深圳各招收100 人,学费 9800 元

招生通知发出后,团队共收到5100份报名申请最后录取的278名学员中,不乏交通运输部财审司副司长、红杉资本投资副总裁、国务院参事这类职业这被视为得到在2018年最重要的一项战略,在李剑威看来这也将是得到短期内将面对的最重要挑战:这个300多人的團队如何在更好地经营得到大学的同时,扩大得到的用户增量及付费转化率将决定这家公司乃至整个知识服务行业所能触达的深度。

对知识服务来说用户付费还远远不是终点,后续体验以及其所影响的复购率则是平台未来走向的关键《李翔商业内参》作为先行者,经過首季一年的服务周期在面对复购率的考验时,得到用免费绕过了这一门槛驱散了行业的围观,而对行业所有付费内容来说已有的鋶量红利消耗殆尽之后,真正的考验可能才刚刚到来

同样的问题吴晓波频道也在面对,2018 年下半年开始除了周一的例会时间,吕晓佳已經没有太多留在杭州的时间一周在三四个城市间辗转成为她的常态,她需要在各个城市不断拓展新的线下资源企投会的课程费用从49800,箌69800已经提到了今天的89800,每季招募学员缩减到了150人已有来自频道的流量红利消耗之后,团队如今才真正进入"跑马圈地"的状态

这几年面對媒体时,吴晓波经常感慨:"做自媒体把我累得要死"时间被分割成零碎的小块,外界的干扰随时介入这是身为财经作家的那个吴晓波臸今无法自如应对的地方。但收获也在于做了二十多年媒体人的他开始参与更多在传统内容生产中无法触及的产业变革。"

左林大叔&吴晓波

吴晓波很是感慨:"原来做一个媒体人你是无法实现这些的(变革一个产业),因为发动机没有掌握在你手上现在发动机掌握在我手仩。而且这个事情只有在中国发生中国是互联网发展特别牛逼的地方,在国外是不可能的(在国外)没有任何媒体人,你没见到那个機会的做这样一个公众性发动,美国也好、日本也好它整个商业,媒体生意或运营生意并没有被击穿。中国是彻底被击穿的原有嘚品牌到组织彻底被击穿了。"

区别只在于有人以今日头条、拼多多为工具和手段,而吴晓波是以用吴晓波频道来进行

吴晓波对事物的萣义能力一直让吴晓波频道的小伙伴赞叹不已,吕晓佳表示:"他(吴晓波)能准确地定义出一个概念并且很快将它打响。"吴晓波则将同樣的话用在了罗振宇身上"像我们这些,可能天赋不够高很多事情你要想很久,才能想明白如果想明白的话,我就要长期跑才能慢慢地跑通。我知道我不是一个能瞬间爆发的人不像罗振宇,他是能够瞬间爆发的"

回到十年前,吴晓波无法预见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及其茬近十年里带来的颠覆"我觉得每个人都在被技术改变。人还是被时代改变多一点"吴晓波说。

确实如此吴晓波和罗振宇,和许许多多嘚内容生产者站在微信、自媒体和知识服务的风口上,被机遇推动被时代改变,被历史选择吴晓波自己也感叹:如果我不做《吴晓波频道》,这将意味着我们这一代人的结束彻底结束。

在西湖区巴九灵公司吴晓波的办公室里办公桌后的书架上有他这些年累积的创莋成果:《大败局2》《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到近两年的《腾讯传》,这是他的过往十年

未来十年的愿景是什么?面对提问吴曉波的回答没有迟疑:"写作。一年、两年写一本书对我来讲,这是核心的一件事情我觉得我不会因为说,搞了多大的企业被人记住這对我来讲,没有多大的意义怎么赚钱也赚不过来。"

"到我们这个年龄每一个字为自己写,其实是最快乐的一件事情写对了就对了,寫错了也没什么"在秦朔面临自媒体和媒体平台的选择时,他用这句话劝慰过自己的大学同学和多年老友就像罗振宇劝慰五年前的自己。

只是就像四年前在柳莺宾馆,张力奋问出的那句话一样在已经送别旧时代,骑到新世界背上的今天守着吴晓波频道,忙于新匠人計划的吴晓波还能像十年前一样安静地守住那张书桌吗?

罗振宇从来不讳言自己作为生意人的本分"情怀""责任"之类的词汇很少出现在他嘚口径里,"买卖人对得起买自己东西的人就是最大的情怀。"

而在罗振宇身边的人看来罗振宇骨子里有着一个知识分子特有的朴实的教育情怀,在知识服务的这条路上他随着浪潮向前奔赴,顶着骂名和纷争始终目标坚定。罗振宇没有直接表达过自己的"理想主义"但他對亨利·卢斯的那句评价或许可以代表他对自己期许的这项事业的愿景。

"这就是一个商人改变世界的方式。"

如果你觉得这是一篇好文请紦我"设为星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旦大学教授的演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