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无形无相全体透空而相现 江无影而月来是什么意思

本站所有小说及章节均来源于网络,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个水池的艰辛程度。20年后来到东华寺三圣洞用水的人,可曾想到当年20几位信徒,汗流满面,湿透衣襟,累不堪言的场面,开山的人总是最艰辛的人。
日是东华寺狮子吼闭关中心大喜的日子,从2002年元月份就向政府申请办理闭关中心的土地,截止今日才把闭关中心的土地证拿到手,办完公证书。办土地原本是直接和政府交涉,可是县政府没有钱向农民手里征购土地,这样一来,万行就得和农民直接交涉,当地的土地全部分给农民了,政府没有土地。和农民达成协议以后,才叫县政府出面交涉。镇政府出面做证明人,甲方为石背大队,乙方是万行,丙方是县政府及龙仙镇政府。丙方的任务是负责协调甲乙双方的矛盾。土地办理的当中错综复杂及艰辛,别说有多难,好在是对方需要钱及县政府镇政府大力支持才把事情办成功。上围、下围、新屋三个村庄的村民百分之八十签了字,证明三圣洞周围的土地归闭关中心使用。闭关中心首期工程计划投资两千万人民币,预计五年建成,将面向四众弟子开放,闭关全部免费。
为什么万行出关后没有马上建东华寺,而是先创建了中国首座闭关中心(0751――67488)。建闭关中心也不是容易的事,首先要征地皮,给当地的农民交涉无数次,才把三圣洞这一片山谷买下来。三圣洞是公元五世纪,印度的智药禅师来东华山时,创建灵鹫寺之前所居住修炼的地方;到公元八世纪六祖惠能又在此洞隐修过,当地的信众都叫该洞为如珠岩、惠能洞。其实这座山看上去就像一个从山上往下冲的一头狮子,单从左边的山看上去是一头狮子,从右边看,还是一头狮子,从中间看更像是一头狮子,把三座山合并起来看只是一个狮子,真的如六祖惠能所讲的那样:“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原本是一身。”狮子吼闭关中心目前在国内尚属首创,在国际上也寥寥无几,闭关中心专为闭关人士免费提供一切,无条件的支持,只要是闭关修炼,来者不拒,无论是哪一种宗教都可以来闭关,一个人一个关房,初步设计90间关房,女众有30间。
目前国内外都是对寺庙大兴土木,建成后都是以营利为目的,不像是修行人的场所,出家人应以弘扬佛法为目的,首先加强自身的修炼,进一步明心见性,而后随缘度众生,了却宿缘超三界。
  闭关中心的宗旨:   
东华寺是新时期、新时代的新道场,在新道场之内融汇了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之精髓,是现化文明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场所,这里即提倡传统规范严格的修行方式方法,又提倡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思想镜界,这里为修行者提供了禅净密的各种修行方法,也为修行者提供戒定慧修学的机会和条件,但需具备下列前提条件:
1.从国家利益,维护人民利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既爱教又要爱国。
  2.遵守共住规约,念诵规约,闭关规约,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3.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不搞个人崇拜团体膜拜,我们顶礼膜拜佛是对佛陀的觉悟与智慧的崇尚与尊敬,佛教只有一位根本老师——释迦牟尼佛。
  4.不搞脱离社会团体和脱离家庭的行为与活动。
  5.我们的基本理念,信须深信,行必力行,理事圆融,道在红尘,空有不住,即心是佛的内在超越,才是修行人的理念。
  6.我们提倡融入红尘,服务社会,欲修天道,先修人道,人道修好,天道自成。
  7.我们要求做到安份守己,各尽其职,以人为本,借事炼心 。
  闭关中心是为修行者完成内在历程的场所,也是为社会培养完美人格的基地。
  释万行2002年9月于广东省翁源县东华寺而立楼
  通信地址:广东省翁源县东华寺
  东华寺电话:0751――2862395    2867488    邮编:512600
整个佛法离开“实践”二字便无佛法可言,也无佛法之价值。
说食不饱,看饼焉能充饥, 了事即归,无言道尽真如。
禅宗主张顿悟是指接引中根机的人,而上根机的人则明白:不待顿悟,如来智慧功德本来就是具足的,本来就是圆满的,本来就在佛地,如果不承认这点,纵然修三大阿僧祗劫也不会见到佛的影子。有修有证有次第,都是对接引下根机的人而言。能够找到房门的开关,刹那间就打开了,万年的黑暗刹那间就消失了,哪里还有慢慢消失一说呢?所谓:“到家都是亲人,途中总有亲疏”。密宗、禅宗、净土宗……若站在究竟意义上讲,是没有区别的,都是靠心在修行,还没有到家,站在门外就有千差万别了。
如果自认为可以修成佛,那么注定你成不了佛,你与佛无缘,为什么呢?因为众生本是佛还成什么佛呢?真是头上按头,成佛与不成佛皆是戏论,乃方便语,佛就是众生,众生本是佛,佛与众生一体不二,有凡有圣皆是妄自分别矣。“分明一片闲田地,过来过去问主公”真是多事。
“性命”二字古今都有人争来争去,真是邪见,如果丢掉性,那么命又将在哪里安身呢?如果没有命,性又将在哪里发挥作用呢?道家批判佛家:“只修性来不修命,万劫阴灵难超圣”,佛家批判道家:“只修命来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性命是一种不是东西的东西,但也不是不同的东西,此二者是一不是二,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翻来覆去只是一个东西。
你问万行七年闭关证得了什么?万行回答:老朋友再会,故地重游,不往前进,乃是后退。
有多少种类型的众生,就有多少种类型法门。
人生最痛苦的是,有了理想,而又无法达成。
最快乐的人生是没有理想,活在当下。
世上什么药都有卖的,就是没有卖后悔药的。
超越命运的人,往往是不执着后果的人,后果考虑的越多,越没有办法超越命运。
人生应该是以一个参与者的面目出现,而不是以一个旁观者存在。你想成长、成熟吗?那就做一个参与者吧!生活犹如百味调,酸甜苦辣都得来点儿。
本来就没有路,你敢冲过去,也就成了一条路。
生没有信仰,犹如没有航向。
十全十美的人、事、物、理,永远不存在,还是学会接受现实吧,一帆风顺是狗屁胡说,心想事成更是绝无可能,还是接受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的吧,弯弯曲曲就是人生之路。
修行与做人是一样的道理——理清路则明。理清楚不等于就不需要走路了,理清以后正是走路的开始。倘若没有实修,单凭理论永远不可能悟透自性,形而下的可以理悟,形而上的非实修不能悟透。
不看心,不坐禅,专心做事心坦然,倘若有事就有事,我心还是安安然,要是把事推两边,是非烦恼永不断。接受它,它消失,推却它,它更大,不取不舍方到家。
众生有烦恼皆因放不下,面子放不下,好胜心放不下,发财心放不下,理想之心更放不下……  
“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惟有孜孜不倦的任劳任怨才谈得上是行菩萨道,欲证得圆满的菩提圣果,唯一的办法便是行愿。三世诸佛如来所成就的路线都是这样——第一是见地,第二是修证,第三是行愿,通过行愿果位才能圆满,悟到的东西,证得的境界,通过行愿后才扎实牢固。
能够把三藏十二部经讲得天花乱坠,倘若没有明心见性,仍然是在六道轮回中,更谈不上是善知识,所谓善知识乃过来人也,走进去,再走出来方谓善知识,仅仅走进去,还没有走出来,则不名为善知识,只能说是一个有修行的人而已。
何谓参话头?首先明白何谓话头,然后才知道如何参话头。一念不生谓话头,若生一念叫做话尾(这是上根器人参的话头),若上上根器参的话头则又不然,一念相续,永不间断,看住念头,不紧不松,不冷不热,不取不舍,无形无相,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住它,最后融为一体才是上上话头也。
看话头和参话头有何区别?看话头是偏向于定,参话头是偏向于慧,看话头无疑情(也即看住它,把散乱心收摄回来),参话头则带有疑情在用功(“参”带有往里面深研的意思),也即在用心参究一个问题。
看话头也即看住它,但没有用心思维,通常是先看话头,抓住话头以后,再参话头。抓不住话头,头脑乱糟糟的,又如何参话头呢?
参话头是抛弃头脑,是抛弃文字、语言、形象,用心来参,用定来参,用觉照来参,用空灵来参,慧光一闪,答案出现,清楚明白。   
如果能提起觉照用功夫的话,那么,平时在吃喝拉撒当中也就是在用功,与吃喝拉撒并行也是在修道,和财色名利打成一片,也即和道同一体。一念不生是定非禅,但不是正定,是邪定,更不用说是能开智慧了。观照心存在才是正定,是正禅。
真正的观照又不是在心里自问自答,那是在语言文字上用功,是在形象上用功,是在心意识上用功,皆属外道,抛开心意识才谈得上用功,才能让觉照出现。
信要全信,行必真行,信佛无需体验,学佛就是体验佛,信佛只需要信有佛、有地狱、有天堂、有轮回、有报应……就行了,学佛则不然,学佛包含了信佛,信佛不包含学佛,信佛永远成不了佛,学佛将来也做佛,学佛将来必定是佛,学佛当下就是佛,就是佛在做。
你愿学佛吗!还是信佛吧,信佛容易,学佛难,学佛的心量,学佛的智慧,学佛的言行,学佛的悲心,学佛的精神……难、难、难。
何谓定力?不取不舍,不随不乱,是名为定力。
何谓定境?定中出现的现象——也即境界,故名定境。
参公案、看话头、念佛都是靠的定力,不被境转也只是靠的定力使然。
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的修行人,要想入定,最好的办法就是动中修定,在动中修出来的定,若面临事物时,还有点作用,若在静中修出来的定,一旦出现事物,这点定力早就被事物转进去了,也即进入了定境。定境能让人狂妄,让人散乱,让人发疯,让人傲慢,让人不信因果……
明心见性和出现神通及开智慧,靠的都是定力,而不是定境,倘若有了定力做基础,再深入定境,那又另当别论了,怎么论呢?百花丛中过,一点不沾身,酒色财气不碍菩提路。
你比别人坐禅坐的时间多,为什么功夫上不去呢?因为你的见地不清楚,理清路才明;因为你的心从来都没有集中过,以散乱的心在坐禅;因为你的信心不够,在用功的过程中,一直都在怀疑自己,怀疑老师,怀疑这个方法;因为你没有长远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你的私心太重,财色名利要得到,佛果更想得到;因为你有点小聪明,懂得的多,反应快,处处都表现的比别人强,从来不愿输给别人;因为你没有慈悲心,从来没有发过大愿,缺少这股动力;因为你见到师父才想到道,不见师父就想到功名利禄、想到儿女、夫妻、好衣服、好家具……
修行、做人、做事必须要去体验,当你全心经验她以后,才有资格去论述她,否则你所讲的都是猜测、估计、想像,但绝不是体悟。   
世界上动荡,那是因为我们的心在动荡。世界上混乱,那是因为我们的心在混乱。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内在的投影,因为内在有动荡,有混乱,有斗争,才投射到社会上也有这些。
真理不仅是在悟道者的身上,没有悟道者的身上也有真理,如果你一旦完全追随某位个人时,也就意味着不再追随真理,真理不该分种族,不该分宗教,真理是属于人类的,也就是为什么万行在著书时,在演讲时,总是在围绕着人在讲,而不是围绕着佛教在讲。
要想证悟到终级的真理,或是得到真正的快乐,你必须超越你的宗教信仰,宗教也是有局限性的,只有超出局限性,才能与浩瀚的真理合二为一,得到究竟的解脱。
权威是最容易误导子弟的,权威者大名鼎鼎,未必是明明白白。明师者,非大名也,大名者,非明师也,自古难两全,万行也无奈,好在是见怪不怪了。
开悟的人讲内在自己的心经,不需要讲释迦牟尼佛讲的话(也即佛经),只有没开悟的人才会死板地讲佛经,动不动就说是佛说的,其实自己没有一点见地,能够在经中找到出处的还不是属于自己的心经,真心经者,在佛经上找不到出处,但又暗合佛经之理。悉达多、耶蘇基督、穆罕默德等圣人能证悟真理,你我他为什么不能自己证悟真理呢?因为你依赖权威,而不自己去经验真理。
我是谁并不重要,先要把自己的习气毛病,欲望,妄念这些添加物,给彻底的剥光后,“真我”才能自然显现。要找到矿石宝藏并不难,得先把浮土刨光。
什么叫做无我呢?没有主观和客观意识了就达到无我的境界,本来面目也就出现了。主观、客观都是头脑的产品,正是这些添加物才掩盖了我们的本来面目。人往往都是活在——回忆过去、渴望未来、错过现在。
圣人的风范,禅者的风范都是不回忆过去,不渴望未来,只活在当下。活在当下的人,才是富有的人,反之都是在消耗心力,在消耗体力,最后变成一个穷光蛋,依靠名师,依靠佛……
活在当下,也不执著当下,三际尽空(过去、现在、未来)之时,身心内外才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这些添加物一旦空寂,宇宙的巨大能量便和你合二为一。
三际(过去现在和未来,即时间和空间的概念)都是头脑制造出来的,包括成功与失败,好与坏,对与错,爱与恨,贫与富……对于一个悟了道的人来讲,头脑在作用,就是本来面目在作用,六根在作用就是本来面目的显现。
人生最累的事情就是处理人际关系,人生有许多精力都是消耗在人际关系这方面,中国人更严重。过多的思考问题是最妨碍修行,思考问题会把体内的能量消耗殆尽,参话头、提起觉照、观想……并不会消耗能量。
宗教里的修炼人士为何要禁欲,拿火箭发射来比喻,人体就像一座火箭发射架,中脉则是火箭发射的通道,神识也好,灵魂也好,则是上升的火箭弹头。火箭为何会升上天空,因为火箭底部本身带有燃烧的能量,通过一种方法把火箭底部蓄存的能量点燃,并且让它燃烧到一定的程度,即能把火箭头发射到太空。倘若火箭底部没有能量燃烧,没有能量爆炸,或是力度不够,箭头根本无法上升。拿到人体来比喻,体内的精气神则是燃烧的能量,修炼的人纵欲过度,根本无法开顶。
体内的精气神充足到一定的程度,而且正在往上升的时候,身体会发烫(往下降则会性欲冲动),头顶会涨的似要裂开,有钟声、鼓声、琴声,有电光、雷鸣,有透视、远视……头顶打开后成为一个通道,睁眼闭眼都是晴空万里,浑然忘我的同一体,但在没开顶以前,彻夜彻夜都是梦,白天也是梦,尽是光影涟涟。当心这个时候别人说你是精神病,若执着不放,真的会变成精神病。
欲望永远满足不了,满足了一个欲望,马上又产生一个新的欲望,如此循环,为欲望活着,被欲望驱使着。让别人赏识或认可,只能助长自己的欲望,而失去真我,现代人换了个好听的名词,叫做理想,细分析理想和欲望有什么区别呢?
时时刻刻保持内在的觉知对事物清楚明了,而又不对事物加以分别——比较、衡量、算计……事物就是事物,它没有属性,你一旦给它下了定义,就有了好坏、善恶、是非……
人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对事物过多的分别造成的。
人之所以活的很累,还是因为对事物的分别造成的。
人要学会时时刻刻觉知事物,而又不分别事物,这样去生活试试看。
对事物觉知,而又不分别事物,就是一种单纯心,只有这种单纯心才能入道。财色名利占据了我们的心,怎么可能生活的不累呢,又怎么可能成为单纯心呢?
悟道后可以不迎不拒不相随,但是在未悟道以前仍须思维观,也即正念。如果不是通过思维观,定力则无法生起,也就不可能见到佛性。
对于悟道的人来讲,烦恼即是菩提,六根飞舞也即化身的显现,可是未悟的人,烦恼就是烦恼,六根就是六贼。佛门里有些话,简直把人害死了,现在学佛的人总是拿着祖师悟道后的思想往自己身上套,而不是把人家未悟前的话往自己身上套。所以万行不允许弟子看六祖坛经,看完坛经后人人都说六祖讲的好,“无戒可守,无戒可犯,无定可入,无定可出,无需打坐,无需入定,自性本自具足,本自圆满,本自清静……”,可是六祖未开悟以前老老实实打坐,老老实实修定,老老实实守戒,老老实实躲在东华山一带隐居15年,还吃锅边菜,不敢吃野味(山上的动物)。
一个未开悟的人,千万不可学开悟的人的思想行为,否则对自身学佛一点益处都没有。看祖师的语录,要把前后分开来看,未悟前是怎样修的,开悟后又是怎样做的,怎样讲的。
一念不生是定非禅,禅是有念才能修,一念不生的结果是什么?可想而知,是无心,无心又怎能观照呢?既无观照,又如何明心呢?“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数重关”。
何谓妄心?六根对六尘产生识别就是妄心,消灭妄心,就要关闭六根,六根一旦关闭,妄心息灭则产生定力,有定力,虽分别,也无分别,无分别则有觉知,有觉知,则不被境转。
觉知是不是心意识呢?是心意识。佛门里不是讲,“离开心意识来参”吗?无住为离,不觉是住。觉与离皆是妄,既是妄,又何谓道呢?道者,真妄同在,妄息真也无。“真”无能,“妄”有用。讲经说法度众生,真妄并存,并用。
妙明真心不是见闻觉知,但也不离见闻觉知,离是断灭,不离是妄,只有顺着见闻觉知,方能证到妙明真心。若言觉知是真心,四大散尽真何在?若言觉知不是真,离开觉知真何来?
坐禅、坐禅,禅岂能是坐的呢?禅是参出来的,定才是坐出来的,严格说来,定到一定的程度也无需坐了,也要借助事境上锻炼自己的定力,禅更是要借助人事物理的境缘中参。参禅是有观有照,有觉有知,定是一念不生,无分别,无拣择。
往往坐禅的人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怕吵闹的环境,不愿意接触人和事,究其原因,还是不懂何为参禅,实际上,在动中参禅要比在定中参禅容易悟道的多。在定中参禅只有一种味道,而动中参禅,则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悟道的契机(也即因缘)特别多。
参话头首先要提起话头,提不起话头又如何参话头呢?有时候提起话头,又未必是参话头,犹如止观,能止未必能观,止是定,观是慧,提起话头,而不参话头,光得定而不能开悟。所谓的放下,是叫你放下世上的功名利禄,而不是放下求道求悟的道心,倘若道心都没有了,还能超三界吗?超三界的就是这颗心。
这三天一直闷闷不乐,前天早上有二十分钟,为什么没有听到厨房里的豆浆机的声音,每天早上静坐中没有一次听不到早上打豆浆的声音,可是前天早上万行的真我跑哪里了?真正的入定并非什么也听不到,听不到的定,那是无记,临终时必落畜生道,悟道后的心性并非不需要觉照,更需要用觉照时时刻刻体会真如,这么多年来人在洞中,周围的一切动静听得清楚明白,从未像前天早上那样,二十分钟什么都不知道,这不是件好事,是偏差,是无明出现,是观照跑掉了,入大定的人,犹如一面镜子,万事万物都照的清楚,包括时时刻刻。
对于一个闭了七年关的人,竟然出现一次二十分钟什么也没听见,让我好伤心,这种心情没有人能理解,更不用说是体会了。平时在写作,在读书,在谈事,周围发生的一切没有一样听不到,如果万行没修炼还能理解,俗人常常说,我没听见,那是有情可原,因为俗人根本没找到“我”,平时都是头脑在作用,既是头脑,当然有来有去,有生有灭,有睡有醒,有昏有清,可“真我”绝对不存在这些。找到了佛性(也即真我)应该时时刻刻体验他,使用他,提起他,于四威仪中照看他,永不走掉,永不间断,多年来从未断过,从未散失过,可是前天早上打坐为何没听见打豆浆的声音。  
找到佛性的人何时能放下佛性?达到看佛性随看随在的时候才能小息一会,找到佛性后几十年如一日,从未走掉过,才敢放下。有好几次寺庙里因为土地的问题,把万行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随时看佛性,都是朗朗现前如明月,竟然前天早上有二十分钟什么都不知道,这还了得。
生死未了,智慧未开,永远要时时刻刻提起觉知,保住佛性永不间断,按禅宗的境界,三关未彻底破,真如佛性永远不能放下,一直提起觉知看着佛性,待三关通透才能放下觉知不需看着佛性。
禅是超越头脑后的产物,而不是头脑的作品,尤其是许多人总爱思考禅,参禅绝不是用头脑思考禅,而是抛弃头脑,用祖师的话讲:“抛开心意识来参”,如果一个人仅仅是看了一些禅学书,根本没有资格来谈禅宗,谈一些禅学还勉强。何谓禅宗?何谓禅学?何谓教?何谓宗?让大家帮万行参一参吧?
真如佛性真的不能传吗?“向上一路”真的不能传吗?这两者是一还是二?这两者是一不是二,的确不能传,传后,我佛断子绝孙,所能够传的只是些基本方法和理念,凡所传,凡所说皆非第一义,第一义者需自己去亲见、亲明、亲受用。禅门里的公案和机锋就是祖师对众生的慈悲才善巧设立的无门之门,无法之法。
见山是山,是凡夫,见山不是山,是处在参禅的过程中,见山是山,是从功态中走出来彻悟圆满。古人常讲,前十年见山是山,中间十年见山不是山,最后十年又是见山是山。在这里我们换一种讲法:前十年只要是用心,什么都听得见,中间十年,尽管用心也听不见什么,最后十年,即便不用心什么也都听得见。因为前十年用的是头脑,稍微注意下便产生头脑效果,听见声音;中十年是处在功态中,提起觉照,头脑已不复存在,所以外界声音干扰不了觉照(只有头脑才易干扰);后十年已经圆满,身心内外,八万四千毛孔全部变成觉照,变成一个透明体,不存在,用功觉照便出现,不用功,觉照便消失。如果在定中没有觉照,智慧永远不会现前;或者说真如佛性永远不会现前(前十年,中十年必须提起觉照否则便落入无记)。
在参禅过程中必须要有念才能参究(在禅宗里叫做疑情,也即提起正念),而且这个念还要相续不断才能参究。  
明师即是种子又是阳光和甘露,凡是被灌顶的人,已被明师种下了一粒菩提种子,一旦因缘成熟,种子逢上了阳光和甘露就会发芽结果。为什么许多众生听闻佛法后,或见到明师一眼,就会发菩提心,那是因为在前世曾经听闻过佛法,被明师种下过种子。皈依和灌顶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是和明师的力量沟通,也即是和历代祖师的力量,包括和佛菩萨的力量沟通,因为在世的明师身上有上一代明师灌过顶,法脉的力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续下来的,犹如每一个众生的身上都有自己的父亲、爷爷的遗传基因是一样的道理。没有经过灌顶,就没有办法和法脉的力量沟通,因为你的阿赖耶识里没有这个记忆(基因)阿赖耶识里没有储存这个信息,就是给你方法修炼,也不会产生效果。灌顶后在你心灵深处,会有历代祖师的信息和力量,师徒俩人犹如两杯水,在灌顶的一刹那,两杯水是彼此融在一起,成为一体,不分彼此。如此一来,虽然是师徒两人,实则是一人。为什么母子之间容易相感应呢?因为彼中有此,此中有彼,或者说,子女是父母亲的化身,经灌顶后的师徒也是如此。
常人的神识是随习气停留,生前好淫的人,其思想是停留在生殖器位,那么死后,神识也会从生殖器走出去,将会进入畜生道。生前贪吃的人,其神识多数停留在肚子上,在临终时,神识将会从肚脐上出去,进入饿鬼道。经灌顶时,是把神识唤醒提升到头顶上,是停在头顶上(大根器的人,在灌顶一刹那还会从头顶出去),那么临终时也必然从头顶上出去,将会进入佛国。对于一个学佛的人来讲,皈依和灌顶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参禅悟道靠见地,自了生死没出息。
明心可以解释给你,如果把见性功夫告诉你,只会让你落个不能见性。明心是理上,见性是功夫上,倘若你的功夫还不够,明师即便告诉你,也不能见性,佛性、六根都能见到,六根互通互用,古今有许多自称明心见性的大德,实则多为是明心之师,而少有见性之师,没有通过功夫上的修炼,永远不可能见性。当初六祖惠能见五祖之前,也只是明心而已,并非是大彻大悟的见性功夫,当五祖半夜三更为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六祖才彻见佛性,而后又再三打捞,在东华山一带隐修15年。
欲见佛性,唯一的路便是修定力,看话头、持咒、诵经、参禅……都是为修定力打基础。明心是通过善知识的开导,而见性必须通过自身的修炼,佛性是空、也是有,明心是苦空无常,见性是常乐我净,见性重要,明心更重要,倘若心明的不正不透,性也无法达到究竟。解悟和证悟的距离还有十万八千里,尤其是专搞佛学研究的人,各个都成了佛,而实修的人却被人们误认为都是业障深重、都是傻瓜蛋,真是不同的时代,流行不同的风气,这个时代流行吹牛皮,研究几本佛学都成佛了,研究佛学,充其量也只是个知解分子,道的边还没沾上。
有些人明心不是修来的,是听来的,是别人给的答案。见性是什么样的情形,也是别人讲给你听的,这种人既不能眼见佛性,又不能亲身体会真如。三界未超,生死不能了。口头理论讲的头头是道,但遇到一个过来人(走实修的路,而不是研究理论的)给他一个公案,或给他一首悟道偈,结果是哑口无言。玩理论的人,充其量只能明心,也即明白果子。见到果子,吃到果子,绝无可能。
开始第一步怎么用功?清清楚楚知道你每一个起心动念;第二步,远离一切幻相;第三步,明心;第四步,见性;第五步,先天的根本智与后天的后得智合二为一;第六步,过牢关,超三界,了生死,开山做祖渡众生。
整个修炼过程都是通过定力来完成,非定不禅,非禅不能证道,定力不仅是在静中修来,更要学会在动中也能保持定力不失(也即学会在动中修定)。修定力的目的是为了在动中使用定力,定中无需定,有定方有正念,有正念方能证道。
都说入道要门是慧,万行说入道要门是定。何谓定,不取境,不舍境方为定,有定不为境转,不为境转即是如来,如来即是智慧之人嘛!
何谓正念?精而不杂为正,醒而不寐为念。意思是说,专修某一法的人,不夹杂,不间断,心眼清醒,而不昏寐,昼夜一如,持续下去。
定力为什么修不起来?大家一听到修定力,总以为是在盘腿方为修定,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习气毛病太多,习气多,则烦恼也多,习气烦恼不除,再好的禅定功夫也没用。
习气不破,纵然见性,也无法超三界,破除习气,还是要借助习气,而不是躲避习气,躲避是压抑,因缘一成熟还是被习气所转。中下根器的人断习气,是靠躲避习气来断,上根器的人是和习气打成一片来断习气。
断除习气烦恼要守戒,守戒方能断习气。超越三界的修行人,无戒可守,无戒可犯,三界内、有戒要守,有戒可犯,三界以内是因果的世界,也即五阴的世界,破五阴(色受想行识)要守戒,之所以有习气烦恼,是因为色身未转变,是被物所转,要转物先守戒,戒清静,习气破。无习气,定力才稳。有定力不再造业,无业力,才不再往返三界。 
开悟的人会不会发脾气,古来开悟的祖师大德都会发脾气,而且比没开悟的时候发的还要大几十倍,甚至百倍,开悟的人发起脾气来如同狮子吼,百兽闻之皆丧胆,降妖除魔靠的就是这股爆发力,常人闻之,震耳欲聋,妄念顿消,顽固众生闻之,倾刻改变我执。前念发脾气,后念又嘻嘻哈哈,绝没有嗔恨、报复的心存在,柔顺的时候可以骑在他肩上,发起脾气则无坚不摧,怒目金刚正是如此。  
功德福报何时修来的?悟前修的是福报,悟时修的是功德,悟后是功德福报同时修,并非是悟后什么都具足,而是悟后什么都在修,所以悟后什么都能得,万行门中不舍一法,种种福报都会具足。
修行的人最怕做事情,实则是错误的认识,事情来时用心做。事情去时不恋它,用心做,就是禅,禅即一心不乱,专注一事,一心做万事,万事皆成,万心做一事,一事也不成。锄地放在锄尖上,砍柴放在刀刃上,交友放在真诚上,若能常此一往,即是无事道人。
开悟见性以后是不是大功告成?见性以后才算走完一半的路程,接着要走的便是继续修定力,通过借助人、事、物、理来修定力,借助定力来断除习气烦恼,生生世世阿赖耶识里储存的习气烦恼非明心见性一刹那能彻底清除。业力也即习气构成,业力牵引,实际是习气牵引。明心见性的人一样会有财色名利的念头出现,不同的是,前念起、后念觉而已。
明心见性严格来讲还是属于见道位,下一步才是修道位,最后是证道位。理论是顿悟,事情(功夫)是渐修,修功夫的时候,心不住在色声香味触上,绝不可能入魔境,多数着魔的人都是下意识里喜欢这些才着魔。
心理行为改变,功夫绝对能够做上去,换句话讲,之所以没有进步,
唯一的原因就是心理行为没有真正的改变,既然真修行,为什么心理还改变不过来呢,入道要门首先是改变心理行为,其次才是借助某个方法。
为什么明心见性以后才是修行的开始,一个高中生考入大学以后,便成了大学生,为什么还要学习四年,甚至更多年,最后才能获得大学文凭,大学在读生和大学毕业生,为什么都叫大学生呢?十年的老教授和刚刚被评上的教授是一样吗?是有区别的。
修学静坐的人当进入到一定的程度后,身体逐渐开始发热,甚至发烫,这是因为体内的精力充沛后的正常反应,人体的热能是由精产生,力能是由气产生,光能是由神产生,通过修炼后把体内的精、气、神变成热、力、光。就像冰块遇到高温后逐渐融化变成水,再继续升高温度,则变成水蒸气,远远望去,云雾缭绕,又像一团白光。
不解法身,不算悟道,报化非真佛,也非说法者。真说者,处处在,处处说,没悟者处处不见,处处未闻。
迷则是八识,悟则如来藏。
念无好坏,住即坏,
起而无住,念自灭。
圣人起念,能破念,
凡夫起念,被念转。
修而不解,邪见多,
解而不修,非真解。
妄起生境,境生妄,
妄是真心,生妙用。
是空非空,乃无住,
是相即有,不住空。
是空若住,空也有,
是有无住,有也空。
空有未生用,实为幻中生,
若是已生用,实为定中出。
妄念息处,是真如。
真如起用,需六根。
妄自本净,何需灭,
若言有灭,是有住。
度生者,生者从未生,度死者,死者从未死,那你在度谁?是自己需要,而不是他人需要。究竟需要什么?需要法报化三身。法有理集,报有悟,应化全凭功德修。
净土者,生者决定生,去者实不去,心中净土,实无来去,来去皆非真,本地风光,原不动。
不随念转,不被境迁,念起即知,就是禅宗所讲的“觉知”。
涅槃的意思是,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不在任何地方,又在任何地方,在也不在,没有特定的形相。时间、空间都是它,说它是什么都可以。
美与丑,好与坏都是头脑给强加的,美与丑,好与坏在某个国度,在某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定论,一旦进入内在的源头,一切都是一种存在。
有问必答的老师,不是高明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讲,有问必答,学生静虑的功夫永远不会出来。既不能静虑,智慧也就不可能打开。有时候在教学方面需要现金刚面孔,学生才会深思猛醒,也即菩萨心肠,金刚面孔。
修行人并不是不能发火,你可以发火,但心要把持住,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发火,知道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否则就是被境转进去。
心里妄想纷纷,杂念重重时如何?觉知不断,何惧它!灵明觉知的出现乃至最后的稳固,靠的就是妄想与杂念的磨练。
念佛、念经、念咒语,心若在散乱,念破喉咙也枉然。念起、念灭,念念分明,有念也无念。
种种善法皆是助行,惟有觉照是正行。
青山本不动,白云任去来,念念不停留,念念则自灭。
一本《圆觉》通诸法,无奈世人不愿读。《圆觉经》是修行人必读之经,不明圆觉,不知如何修道,不通愣严,不知如何是道。   
绵绵密密,相续不休是何意?绵是细长意,绵绵,是恒而持久意;密是不疏意;密密,是没有前后,无有间断,是一体,不是二体;相续不休,意为连续不止,行如云,流如水。
心是妄,性是空,三藏十二部经皆是对心性的注解。有了分别,对境集起为心,性又是心的根源,心是像,性为体,心性合二为一,又生用,实则体、相、用三者是一,不是三。
明妄心,见真性,生死根源顿时空。明者真明,见者真见,明其无形相,见其真性空。体无形相,用之即显。相无定形,动之即是。
明心离相,离相见性,见性相空,相空随缘,随缘无我,无我真空,真空寂寂,寂寂不动,不动如如,如如即佛。   
欲明心性,先明六根与六尘,对境生起,即是心性相见,生起者为性,见到者为心。六根六尘即是心性的投影,不明六根,不见性;不知六尘,不见心。根尘若分离,心性也无用。
心性是一,不是二,为明心性方便故,故把心性分为二,心是苗,性为根。无根,也无苗,无苗,不见根,这叫做:顺苗找到根,依根而生苗,根苗原本是一体。
性是生命的根源(苗),和光同尘,此灭,又生彼。生灭仅是现象,根(性)从未生灭,万物之母,即是性,逍遥法外,出生入死还是性。
性为体,心为相,体相合和,便是用。依用为相,
才显体,体、相、用不需分。不用,不见心(相),更不能见性(体)。处处用,处处见;时时用,时时见。会者,处处会;识者处处识。不会、不识者是理未通;能会,能识者还需用功。
心如明镜时,对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看得清清楚楚,既能看见起心动念,也就意味着能守住自己的心,能守住心,也就做得了主。
起心动念为影子,心如明镜,无影不镜,无镜不影;心性的关系犹如:镜与影的关系,镜外无影,影外无镜;佛与魔的关系亦复如是。
但用言说,皆非实义。心性本自空,何来体相用。说有说空,皆你需用。若能识镜遣影,宇宙万物皆我性之现也。   
禅宗法门,最适合这个时代修习,密宗仪轨繁多,投入的时间更多,净土宗亦复如是。唯禅宗,至简至易,于日常生活中每件事皆可修禅,一切事物的相用,皆是性的显现,也是六通齐发。禅虽顿悟,更重渐修,今日顿悟,乃昔日渐修;今日渐修,乃明日顿悟。
禅是无声之教,重在落实在日常生活中,若言顿悟,或言慧开,未能生用,皆非悟开。修在事物中,悟在事物中,用在事物中,体现在事物中,乃佛法之精髓也。
成功人事,是用事实体现出来,非言语,非智慧,非能干……
教不足以论禅,理不足以成功,禅是在用中体现,成功是在落实中干出来的。
善读理者,永不通理,更不通事;善读事者,事不圆,理事兼读者,方能透彻圆融。
佛门巨匠,是实修实证出来的;谈玄说妙者,只能放在茶余饭后以供众乐。
净土弥陀,乃无上禅法,“一心不乱,净念相续”,乃禅之觉照也;净念相续,觉照不失,岂非密宗即生成就吗?禅净密皆是即生了生死,何有贵贱之分?
先师所云:“迷时,法转人;悟时,人转法。”是人修法,非法修人也。人邪,修正法,正法也变成邪法;人正,修邪法,邪法也变成正法。
分别为著,著即有染,染有生死;无分别者为净,净即无著,无著者,即无佛魔——处无相大定中。
无名可为万物。
无体可为万体。
有名有体,是物非道。  
佛之一境,非来非去,有来有去者,是妄念所为,心地清净者,自然与佛相应。佛虽现前,实无来去,如天上月,是一,非千万也,心犹水,水清者月自现,千江水清,千江有月,而月实无分身来去。
“唯有家里人,方知家中事。
若语门外汉,无疑定遭谤。”
未能明心,皆是盲修,未能见性,皆是瞎练,明心方可见性,见性方为始修。学佛之人,待明心见性后,方可断尽习气。
过去圣贤皆是先悟后修,悟是理,修是事,理是顿悟,事是渐修,累世旧习,非悟能消,皆是依悟起修,依修而证。
总之,明者自明,迷者自迷;凡用言语,皆非实义。
进入内在的觉知就能了解肉身是虚幻不实的,百年之内即会消失,同时也感受到第二层意识身,第一层身体有内和外,第二层也是同样。佛祖讲,人有八层意识身,(实际上,远不是如此)每一层身体犹如一堵墙分为两面,穿越时空,也即穿越各个不同的意识层次,惟独第一层身体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体,实际上每一层身体,就它本身的时空而言,都是一个实体,比喻第一层肉身,就本身而言是一个实体,就第二层身体而言(也即第二时空)即是虚幻不实,第二层就第三层而言又是虚幻不实……
穿越第一个身体,见到第二身体(这个时候你在中间)就会有许多自由,像是晚上做梦一样,可以随便穿越第一层身体所在的时空(也即不受娑婆世界阻碍)静坐或是做梦能够离开身体的,能够出现在你面前的,能够教你学习的都是第二层身体在作用。
随着禅定的加深,自然可以进入第二层身体,只要你动个念头就可以离开肉身,因为念头本身单独就可达成,六根作用靠得就是念头。就修行的次第而言,第一层肉身的突破是很困难的,肉身也即物质,肉身想离开物质世界是非常困难的,因物质与物质之间会有强大的吸引力,第二层身体与第一层身体之间就不存在引力,通常身体休息后还在作用的,或打坐突然出现在你面前的,就是第二层身体。
影响第一层肉身的,比喻接受信息的,或是被暗示的,主要针对的是第二层身体,一旦第二层身体接受到,自然会反应给第一层的肉身。
贫穷与富贵,健康与病患,聪慧与迟钝都是第二层身体接受到的信息(多生多世接受的)反应给第一层肉身,这也就是为什么自信的人容易成就(真正的自信同时也是自知),因为自信的人,已经发动了第二层身体的力量来帮助第一层达成。通常所说的改变心态,转变观念指的就是第二层身体,然后再通过第一层身体体现出来。  
进入第二层身体里面后,第一层身体自然消失,当进入的时候,要把身体空掉全然的进入,当要出去的时候也是全然的希望出去。进入第二层身体,也就见到了第三层身体。第二层身体与第三层身体非常相似,都是透明的玻璃体。
第一层身体一直到第五层的身体大小几乎是一样的,因为它们是五根的再现。第六层(意识身)身体大如宇宙,第七层,第八层已经超越了宇宙的大小,已经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可比喻,大的时候包容太虚,小的时候连针尖也容不下。
前五层身体的进入犹如机械一样,靠一个固定的方法变化并不大。但是第六层身体已接近灵性的身体(只是接近),要把多生多世修来的力量用上才能超越第六层身体。
超越第七层就更困难了,多数修炼人都是停留在第六层上,会误认为是成就者,前六层通常是延伸四面八方,根本不会往上延伸(也即横竖关系)。
只有当你达到身心都空掉(也即前六根关闭空掉)才能进入第七层身体,而后灵性的力量才会向上升,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修行的法门要观想力量从头顶上出去的原因,但是要在观想力量从头顶出去之前首先要把前六层的功夫修完方可这样,否则会出现意外,很难处理。前六层的力量都是向下流向,第七层是往上流向,往往在这个层面上会出现问题,过此则无妨。
第七层是最大的我执,好坏善恶全部是有第七层在分别审查,超越第七层才算得上是一个圣人,凡夫俗人的气味及特性才逐渐消失,第七层的超越如同佛一样——希有难得。
前七层都低于人性,随时有可能变成异类、傍生。进入第七层还不够,走出第六层墙,见到第七层墙,进入第七层墙,走出第七层墙,见到第八层墙。必须要超越七层做圣人才有把握,穿过七层,慈悲、智慧、无我……圣人的品质都会出现,一切都平等无二、无别。
七层以前的我,都没有中心,都是被外物所转,用第六层的我执分别一切,与七层的择别,导致一个修行人无法进入灵性层次成为一个完整的圣人。
然而超越第七层实非易事,它是一个没有方法超越的时空层,稍一使用方法就加重我执,修行人通常所讲的顺其自然只有达到了第七层才能谈得上“顺其自然”。你可以通过努力,借助某个方法修完第六层,可是第七层已经超越了所有的方法,古人所讲的:“无法为法,无门为门”指的就是第七层阶段的修行。
第八层身体算是终极,它已经超越了因果世界,穷尽了源头,见到了本来,达到了来的源头,去的归所。在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现成的,无需再做什么,无备无用也无求。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宇宙万有既是存在它里面,又是消失在它里面,此时的觉与不觉都不重要了。
修炼的人必须突破三关才算究竟,初关、重关、末后一关。初关要明心,空掉世间的功名利禄,三界的无常要识透,乃至修行的路途也必须明了,了知真如,真心及祖师语录,俗称见地。功夫的成就全靠见地的正确与否,明心的人在理上已全部通透,只是没有验证而已。
重关要见性,是踏踏实实的做功夫,是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亲履本地风光,是见到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我”。重关靠的是定力,是实实在在修证,见性以后每天都能和功夫打成一片,天天在三摩地中,山河大地皆是如来,风声鸟鸣皆是法音,昼夜六时皆在受用。
末后一关(又称牢关)也即打破生死的牢笼,能生死做主,来去自由,不受业力的牵引,到此方能称得上智慧无碍,酒色财气不碍菩提路,才能接引众生,才应该去外边行菩萨道,锻炼自己的心性。不明心,不见性,又如何锻炼自己的心性呢?别骗自己了。
三关必须要证悟,若是解悟,自己一点受用也没有,也即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三关靠的都是定力,没有禅定功夫绝无可能透过三关,初关是明白果子,重关是见到果子,末后一关是摘到果子吃到嘴里,可以分享给众生,可以开山做祖,广施法果。
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的修行人多是狂慧,而不是在真修实练中产生的定慧。修道之人若慧多,虽见佛性,而不能了了分明,也不算究竟,定多而慧少的人也无法眼见佛性,只有定慧相等的人,才能无障碍地时时亲睹佛性。
学佛之人如果明心得透彻,很快就能眼见佛性。明心见性以后,要做的事就是走出山林,进入红尘,对境练心;六根对六尘,时时观照佛性,如此保护佛性一到二年,不被境转,随见随在,方可无观无照、任其自然。明心见性以后,若不做保任功夫,定力很快失去,而无法眼见佛性。修道,见道、养道,最后是用道。
行不退和念不退有何区别?在八地菩萨以前都是要有意提起观照,时时鞭策自己,以免分散思想而不在道中,当进入八地以后念念入道,永不间断。达到念不退,行才不退。在开始虽然没见道,念头也没入道,但在行为上应该勉强自己符合道。行为符合道,也能促进念头很快入道,由勉强进入安详,从有为进升到无为。
当进入第三禅中产生的喜乐,世间上所有的快乐都无法赶得上三禅的喜乐,尽管如此还得超越,不能贪恋它,心若有贪即入魔境,每一种境界皆是魔境,心若不贪,魔也非魔。
在禅定中能做得了主,在梦中未必能做主,在梦中能做得了主,在临终时又未必能做主,临终时的昏迷要比梦中更加昏迷,平时入定就是训练死亡,在临终时走,犹如在定中走。
修净土法门要懂方法。“阿弥陀佛接引我,阿弥陀佛接引我……”这是用一种有为的方法在修炼,与道不相干,不明心,不见性学法无益,仅仅是种点善因而已。
念佛就念佛,管她接不接引,那是佛的权力,我只管一心念佛,一心不乱,永不间断,能如是很快产生定力,何愁不能见弥陀?
念佛的目的就是声声念醒主人公——也即觉照,觉照非本来面目,但也不离开本来面目。
无念即念——也即念念分明,了了分明之正念。
有念即无念——也即无邪念,念念能入道之正念也。
念而无念——也即念念不停留,是非不分,过后无痕。
不念而念——也即不取不舍、不辨之念。
三界轮回,六道往返是何原因?乃是妄念不息,随境而入,若定力够,随便出入也无妨。念头起时不跟随,天上人间任你挑选,什么念?贪嗔痴……之念。
现在学佛的人,是在佛学上玩名相,入海算沙,永远无法知道佛的真意。佛学是学佛后产生的思想——也即佛学,不学佛,何来的佛学。
所谓的着魔,实际上是六根对六尘的贪恋执着造成的,不住六尘,一切魔境如何产生呢?
能够看住自己的身口意就是修行,也是最好的修行。
真正的修行就是看住自己的念头。
除魔境——先无住。
欲平天下——先平自己的心。
物不自物——因心生物。
性无形相——非用不露。
心不自心——因物见心。  
纵然有种子(因),如果不给它机会(缘)也不会成熟。好比种子不遇到阳光、水份、土壤绝对不可能开花结果一样。命里面有,但是不给它机会,若是机会有了,再躲开,事情也不会成功。有因,未必会有缘成熟。因是自己在有意无意当中种下的。
初显觉照——→养成觉照——→无所不照——→进入不动地
↓      ↓      ↓       ↓
初悟见道——→绵密养道——→炼心固道——→起大妙用
念佛的人,妄念出现,赶快提起佛号;持咒的人,妄念出现,赶快把咒语提起来;参禅的人,妄念出现,赶快提起觉照。觉照不断,乃是了了常知,念念分明。
真心本自无生,也无灭,有生有灭是头脑的妄念也。
了了常知,念念分明,乃是真无住,若真无住,天上人间任你自由遨游,阎罗王也拿你没办法。
生死的根源乃是妄念不息,随境攀缘。
功德圆满时,也即念念分明时,也即如如不动时。
念念分明时,也即无所不能时。
无所不能时,也即战战兢兢时。
战战兢兢时,也即功德圆满时。
何时无需修炼?亲见本来面目以后无需执着修炼,但还要保持觉照不失。何时觉照不失?进入八地菩萨以后就无需有觉有照,自然也不存在失与不失了。
通过第六意识修炼、念佛、念咒、诵经、观想就是把清净的种子传给七识,再传给八识收藏起来。一旦把第八识打开,生生世世收藏的种子都会利用上。
六识动了念头,五识就会去做,七识就要分别,七识喜欢的,就送给八识这个仓库收藏起来。
六根关闭,五识自然不会去造业,七识也无有东西去分别,八识自然空空如大千。
是是非非,你好他坏,爱你恨他,皆是七识的分别,把七识打死了,一切都变成平等性智,真正的打七,是把七识打倒,不分别,不执着,惟有降伏第七识,八识才能变为大圆镜智。
逆着修炼,五识变为成所作智……八识变为大圆镜智。
五识————→六识————→七识————→八识
↓      ↓      ↓      ↓
成所作智    妙观察智   平等性智    大圆镜智
如果不修炼,六识是造业的根,五识是造业的工具,七识是造业的策划者,八识是窝藏犯。
觉照功夫一旦培养起来便是无所不照,无所不照便是寂照,进一步达到如如不动地。
理事不二,那是针对圆满者而言。凡夫者,理还是理,事还是事,理事不融,也无法融为一体。会说者未必也会做,但要想做事通达,理一定要先通,理不通达者无法入事,事以理成,理以事显,如同《心经》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一样的道理。
性色真空,性空真色,色空不二,空色不分,不能分,本体是一,不是二。前后念断,照体朗然,灵明不昧,无处不是我,即如如佛,即无住处涅槃,即不生不灭,即唤醒主人公……
念佛、持咒、观想……无非是培养出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方能唤醒主人公,主人公没被唤醒者,皆是心外学佛。心外学佛者,皆有分别,有分别即造业。有业者,必然要轮回。
无念者,并非一念不生,而是念起无住,若有住,即是随念转,随念转,即非做主,倘若不随念转,虽在中阴,仍可自由,自主。   
如何让自己的心不随念转,不被境牵?上座时在心上锻炼,下座后在事上锻炼。心态的锻炼靠功夫,何为功夫?理通为学问,放下为功夫。耳听终难会,离言方能知,能知是什么?什么都不是。
能所双亡,根尘俱空,前后念断,了了分明,你道是个什么?佛也,人也,如是也!如是即如是——随缘任运,自在逍遥,和光同尘,过而无痕,有缘则显,无缘不见,不见非不见,而是见之不识。
若有能所,已偏差,(能觉与所觉)究竟是个什么?说了即不中,知道还不是,是万物,即非万物,从门(六识)入者不是自家财富,须自作自受。如何做?无情能入,何为无情?耳听终难会,眼(心眼)处方得知。何处是眼?昼夜不寐者是也。为何不见?
只怪相逢不相识,处处皆是,皆不识,到头还是——你是你,我是我。无中有路莫寻有,根尘交锋无需避,空有不住谁敢合?傻瓜半吊才敢做,精敏者永远无着落。
佛陀修行的历程犹如众生的根性是一样的,先历经小乘的境界、大乘的境界、圆教的境界。
小乘教、着有,有道可成,有涅槃,有生死……
大乘始教、着空,涅槃、生死、罪福皆空,一无所有。
大乘终教、着非空非有。
大乘顿教、着即空即有。
大乘圆教、着非空也非有,非有也非空,一切皆是圆融无碍,过后有而非有,空而非空,也有也空,有而无形,空而有物。   
修行喜欢找个清静的地方固然很好,但绝不是长久办法,真正的定力是在烦恼中修出来的,不能经受环境考验的定力不算定力。非境无心不算定,必须要做到对镜无心才算定。清静的环境犹如温室中的嫩草一样,根本无法面对旷野中的狂风暴雨及烈日严寒,温室中修行只是暂时性的,修行目的是为了将来(走出温室)能在红尘中起大用,不被红尘所转。
现在的修行人,不是经书读的少,而是读的太多,不是没有环境,而是环境太好,读外在的经越多,内在的心经越出不来,环境越优越,内在的潜能越沉睡。
总之,能否受用靠根基,见性不能告诉你。
通常大家都想闭关,试问大家,一个不能觉照的人如何闭关呢?“闭者”,闭身心;“关”者,关六根。闭关,并不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名为闭关。通常大家要么不见,要么是见而不照——也即见而即住。
不知不觉,能知能觉,能觉能照;能照能入,能入能出;能出入则无我,无我则自在;自在则无痕。   
时常听说有人在闭关,但是时间不长就出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的忍受力是有限度的,如果你对这一件事情没有产生乐趣,还没有生起法喜,却要继续做下去,其结果一定是一无所获,会自动放弃,终生厌倦。一旦和功夫打成片,产生法喜,乐不间断,身心内外一片光亮,日如弹指,而不是坐在洞中算时间,因缘成熟(法财侣地)都俱备了,才能闭关,闭关若是诵经拜佛,那仅仅是在皮毛上用功,如果什么方法都没有,根本不知道如何用功,还闭什么关,心理的素质,身体的素质都要很健康才能闭关,身体不健康的人,修到一定程度,很容易出现幻觉,再加上心理不健康就误以为是佛和魔来了,但大多数都以为是佛来。其实在闭关前应该早已明心了,不明心又如何用功呢?明心是理上,见性是功夫上,自古以来,理上都是顿悟,事上都是渐修,不存在理也是渐悟,闭关就是为了亲见佛性,在没有闭关以前早已经明了心性,对修行之途掌握在手,闭关之时,正是亲履本地风光,不是前进,乃是后退,回到最初的源头,回到老家,正是这个意思。
如果一个人真的发心修道,想要闭关的时候,必须外忘世界,内忘身心。法、财、侣、地不仅都要具备,还必须能够得心应手。所谓“得心”,也即明心;所谓的明心,也即明确方向。禅宗里面叫做“明白见地、确定方向”。
明心即因,见性即果;见性即因,入道即果;入道即因,无我即果。到究竟的无我之前,要把世间上的利、禄、情、爱全都放下。这些放不下,无论你每天用功办道多少,都与“道”不相干!你“用功办道”的越多,实际上对世俗的功名,情爱,贪恋的越多。因为你对这一面投入的越多,对另一面索取的也会越多。即便有一天你入了道,见到了自己的心性,你没有持续地修炼下去,一不留神,觉照还会被业力给拉出来。因为一个人的业力越大,越有力量,一旦降伏,入道的力量也就会越大。
如果在外边做事情能够全心全意投入的话,一旦我们走进另外一个环境——闭关的话,同样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相反,我们在外边做事情贪生怕死,不愿多做一点,不愿多付出一点,我们想闭关修炼,难道是一种享受吗?难道它不比在外面付出的更多、更艰辛吗?古人讲:智慧用了智慧在,力气用了力气在。一个不愿意布施智慧、力气的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修行人?
抛开学佛的角度来讲,你用了智慧,用了力气,从某种意义上讲确实好了对方。那么我问一句:你自已究竟丢失了什么?实际上,人的智慧,力气,是从布施当中、从供养当中培养出来的。也可以说是被逼出来的、是挖出来的。
我们都知道:人才,与先天的素质及后天的培养有关系。实际上,人的一半上天已经给你定型了,给你安排好了,无论你怎么蹦、怎么跳、怎么挣扎,谁也没有能力帮你改变这一半了!所谓的“改造命运”,只能是改造另一半。可是就一个凡夫而言,这另外的一半,你也无法改变!惟有在世的明师可以帮助你改变。就连过去己经住生了的明师,对你来说也是无济于事。就像现在的人有病,必须要找现在的医生,你去找古时候的扁鹊、华陀,根本医治不了你现在的病。你们在座的人,谁有了病会去找过去的华陀、扁鹊治疗呢?是不是都去找现在的医生呢?
人的福报、功德、智慧、承受力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从给予当中、付出当中、供养当中培养、训练起来的。为什么在“六度万行”中,要把布施放在第一位呢?我们看问题不要只看表面,要看到它的实质,看到核心。
当一个人的心态没有改变的时候,你所谓的学佛修道,就像一个齿轮每天按步就班地转动一样。你就是转一百年,也不会开悟。即使在修道,也未修道!因为你天天都是按步就班的这一套,并没有让你的身心有巨大的震撼,巨大的触动。
可怜之人,也必然有其可恨之处!   
要想知道自己能否修行,是否己经在修行,或是说修行到哪个程度了,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接触的每一个人,足以能够检验出我们修行的等级了,哪里还需要看经书,找明师印证呢?
菩萨之所以有悲心,那是因为他有一个难以形容的心量。如果他没有这个心量,如何来的悲心?即然没有悲心,如何来的智慧?既然没有智慧,如何来的神通?所有的一切,全部是建立在“量”上。有了这个量的存在,接二连三的智慧、神通、福报、功德,都会具足。人生很短暂,转眼间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你得到它也是如是,你得不到它也是如是。既然世间上的一切都是如是,大家何不找一个超越了如是的“如是”呢?
一个人尝试的越多,当他超越、放下的时候也就越多越快。这里所说的“尝试”,不是说你经历的很多,而是指你用心投入过。有许多人经历了很多,但都没有用心投入,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很深的尝试。因此在他的身上,也就不可能完全的超越。可是有几个人敢把自己的身心完全投入到某一件事情上呢?
因为他不知,所以就不觉;因为不觉,所以就不能够照;因为不能够照,所以就不能够入;既不能够入,所以就不能够出,既不能够出入,也就不能够自在。
音念为何这么重要?粗者为声,细者为音,声者闭,音者开。音流是一种超自然的音振(也即音波),通过音流的振动力,能够使身心的能量,即本身俱有的能量唤醒,从而能把被困在身心内的能量从中解脱出来。
比如:“阿”e弥陀佛的阿字,e音便是把身心内俱有的能量,沉睡已久的能量唤醒,进而从身心中冲出来,走出自我(小我)与大我合二为一。
小我本身就是大我中的一滴水,因此小我与大我本身就有一种互吸互应的渴望与功能存在。  
这种力量叫做佛性,也可叫做上帝、觉知、超灵,但都不重要,都可以,重要的是如何找到它,如何使用它。你可以通过一种方法(也即法门)来找到它,法门的名字不重要,关键是方法。你可以叫狗屎法门、也可以叫哦呀法门,还可以叫莲花法门……
声音和光都是修行途中不同阶段的产物,也即沿途风光,非宝所(目的地),切记,切记……   
比喻我们念诵“嗡”字,采用音念法,一旦掌握了这个技巧,就会很快和最高的力量沟通。它叫什么都不重要,关键要得到这个力量,万物源于它,必将也回归到它里面才算圆满,才算归源。
与灵性力量沟通,应该是先把恭敬心修出来,否则一切将免谈,当一个人的恭敬心真正生起时,应该是一个无我的人,即是无我,才有可能融入万物,与万物同一体。
恭敬心生不起来,等于白修。谦卑、无我的奉献将会见到真理,我执(凡夫之心)将无法与灵性世界的力量沟通,凡夫心中不可能体悟到绝对的真理。
佛门里常讲的把身口意供养给师父,实际上就是训练一个人的恭敬心、谦卑心、布施心、无我的境界,这种手段是唯一与灵性力量沟通的办法,得到加持力也就是通过这种办法。
连续闭关三次,前后长达七年之久,内在的境界不计其数,用禅宗的观点来论,此乃“门头光影”不可执着。人的习性,天生喜欢留恋美好的境界,恰恰美好的境界用文字又写不出来,语言也表达不出来,即便是写出来、讲出来、离那个境界还是相差甚远,有时根本就是词不达意,实乃背道。本来我是天生就不爱讲话,但是做了和尚,所到之处,信徒总是叫我讲开示,当讲到形而上的境界时,又总是苦于语言文字的缺乏,讲出来的既不能、也不是那个形而上的境界;只能说是接近它、相似它,但毕竟还不是它。也许用一种声音,或是一个图像,更能把那个形而上的境界给描绘出来,更能把自己的心声和形像给表达出来。出关以后的这种灵性的力量时常敲打着我的身心,叫我讲话、叫我写、叫我学琴、叫我学画。
因此出关后便到北京中国音乐学院学习古筝、水墨画,我并没有想成为琴画这方面的专家,也没有想成为这方面的能手,只是想把自己的心声给弹出来、画出来,作为一种再现的方式。若能这样,想必就是一种好的作品。至于说好不好听,好不好看,那都是次要的,关键是内在的境界给表达出来了就够得上档次。琴、画、道三者都是相通的,要专心,进一步专心到忘我,物我合为一体,近而两忘,作品的神韵才会闪现出来。画是由点、线、面三者构成的,筝是由二十一根弦构成的,筝和画练到一定程度都得达到雄伟而不野蛮,流畅而不轻浮,丰富而不臃肿。在佛学院学习期间,曾学过数年毛笔字,现在把它都结合起来,惊奇的发现,无怪乎古人讲:“一窍通,则百窍通。”百窍实际上是受一窍在指挥,如毛笔字,笔正则锋藏,笔斜则锋出,画也是这样,手指弹筝更是这样,否则棱角百出,既不圆润,也不丰满,流畅更谈不上。艺术是以“形”为桥梁,以“神”为目的。  
理论不能代替实践,只能减少弯路而已。道者,如盐入水中,视之不见,尝之有味。做菜、穿衣、居室摆设都是艺术,好的艺术就是一首诗,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才够境界。佛门里讲童心易入道,对于艺术方面来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童心的艺术才不会老,才有生命力。
圣人也一样会做错事情,不同的是,圣人不会把同一种错误继续犯下去,而凡夫则有可能把一种错误,一而再、再而三的继续错下去。圣人通过一件事情会明白许多事情,甚至所有事情的道理。做学问与做人是同一种道理,终生不会错是没有这种道理的。圣人那是因为他善于观察事物、善于总结经验、善于反省、善于不厌其烦......遇到事情自己尽力去解决,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毅力、思考力、承受力,倘若不经思考就做出决定,或轻易问人,自己内在的潜能很难开发出来。真正的思考是把身心静下来进入三摩地中,而并非是社会上所讲的苦思冥想。冥想到极限是无想,无想之中,智慧才会出现。
波涛起伏的人生,往往使人的心境更加开阔,一帆风顺的人生是不会有大的成就。逆境使强者更强,也能使弱者更弱。   
艺术家的心境,都是在他的作品里表现出来的,生活经历越多,其思想境界也会越高;思想境界越高,其作品的境界也会越高。艺术家的作品不能随着时代做,也不能随着环境做,要随着自己的思想境界做,只有这样,他的作品才有个性,才有生命力,才能走出一条路子。
为名、为利的艺术,不能称其为艺术,因为他的灵魂里没有真善美。艺术家必须为他自己的艺术献身,其作品才能达到一个完整的灵魂,否则只有灵魂的十分之一,甚至没有灵魂。学佛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艺术家的作品里必须要有种韵味儿散发出来,才能让人感受到他的作品是有生命的。我学古筝的时候每天练高达十来个小时,刚开始浑身疼痛,全部用的是僵劲,一个礼拜后,弹起来就轻松多了,渐渐地也就能够玩起味儿来了;当我学水墨画的时候,画出来的作品都是死的,连我自己都不满意,也不知画了多少,渐渐地才有点儿味道了,可见艺术品里必须要有味道才算艺术。
我常常羡慕老师得筝弹的好听,当时心里曾想,要是自己这一辈子能够象老师这样弹得好听,自己也就满足了。实际上,不可能弹得象老师那样的风格,也学不会老师的那种风格,只能说自己努力十年二十年也会有自己的一种风格,老师的风格不能说不学,但也无法完全学会,即使学会,也是外表的东西,内在的神韵是没法子模仿的。每个人的业力不同,经历不同,思想不同……注定了内在的神韵也不同。学老师的风格,关键在于参考老师的风格,而又能跳出老师的风格之外,形成自己的风格。凡是模仿出来的东西,都没有灵魂,上乘技艺不是通过模仿可以出来的,她是通过累世修炼出来的。模仿出来的作品,严格来讲不算是自己的作品,弹琴绘画,都应该走自己创作的路子,凡是用心创作的东西里面都有自己的灵魂。基本方法,非老师教不可,但神韵上的东西,非自己领悟莫属,学佛修道是一个道理。
在艺术上凡是善于模仿的,其内在的灵性力量永远不会出现,最后“灵魂”也会死亡。模仿意味着离不开拐扙,不能独立,不能随心所欲,不得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什么叫做艺术品,实在很难回答。
大抵说来,凡是艺术品不能缺少两个方面:一是形象(也即结构),二是神韵(也即内在的境界)。光有外在的形象,犹如躯壳或僵尸,光有内在的境界大多数人又认识不到,无法接受。一件好的艺术品,内行人能接受,外行人也能接受,这才叫做上档次的艺术品。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作品,能把观众由外在的形象带到形而上的境界里。
一幅艺术作品不外乎形象与神韵的处理得当与否。好比一个人很有文化,只能算是一个好老师,但绝不能是一位明师,文化是一种形象,但是一位明师,不仅要有内在的境界,而且还要有外在的形象(也即知识)。往往许多搞艺术的人,也包括学佛的人,过多的模仿外在的形象,自然也就失去了内在境界。模仿是某个阶段,但不应该当做全过程。
我从小没有学过音乐,乐理一点也不懂,所以学起古筝来很吃力,老师教得也很辛苦。对于现代音乐我并不喜欢,觉得很粗糙,古代音乐虽然也不懂,但我一听就喜欢。实际上节奏并不仅仅局限于音乐上,可以说,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中都会有“节奏”二字。
搞艺术的人比较讲究灵感,总误以为灵感是先天的,实际上,人的大部分灵感是来自于后天的知识、人生的阅历。   
随着知识的积累,生活的阅历,事物的观察,人的思想境界自然开阔,联想也自然丰富,内在没有这些做基础,其灵感也很难出现。一个没有知识的人,没有生活阅历的人,不善于观察事物的人,灵感是不可能出现的。
搞艺术的人可以说是半个圣人,因为搞艺术的人必须在高度集中忘我的状态下流露出来的作品才够得上档次,否则就是做出来的作品,头脑里是不会创作出好的作品,真正的艺术品是从自性里涌出来的,是有一股力量,不弹、不唱、不写、不画、不舞,身心都静不下来,心灵里没有这个东西是做不出来的,够神韵的诗词书画等等,都不是做出来的,是“修炼”到一定程度后,从自性里迸发出来的。凡是不朽之作都是神来之笔一气呵成。好的作品就是四不象,是没办法归类的。不同的根器见到后,则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认识。太像的艺术就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和“道”相通,她里面什么都有,什么都能在她里面发现,都有,又都没有;都是,又什么都不是。太像的东西,或是一模一样的东西,她只能是一种东西,而不是艺术,更绝不是道。
能讲出来的艺术,还算不上艺术;能讲出来的道,更不是道。只能说,相似她,接近她,但毕竟不是她。
道非定,也非不定,定是断灭,不定是散乱。
道非修,也非不修,修是妄,不修是放纵。
道者,有无相伴,是非并随,凡是有说,皆是假立。既是假立,何故要说?皆因无明。
远离,也非远离;超越,也非超越;不可道,也可道。能所双空,也非空。无取,也无舍。
明心容易,见性难证,若不明心,何以见性?心是明,性是见。见性就是见到自性佛,这个自性佛,原本就是现成的,不是修成的,只需找到即可。
美术之所以是美术,那是因为是艺术家的表现能力,是艺术家的生命,是艺术家的人格,是艺术家的形象。
下部 心法十论
* 大彻大悟的人就是一位彻底的平凡的人,正是因为平凡,才使其成为一位神秘莫测的人。平凡的人抛弃了所有不平凡的抱负,完全满足于现状,享受现有的生活,他没有什么想达成,做任何事都没有动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于平凡的人来讲,都是一种享受,他直接进入生活,面对生活,不加分别地生活,他不想知道何谓生活,只会去经验生活,让生活来充满他,他完全和生活同一体。
* 圣人就象太阳一样,不会在意人们对她是好是坏,有人说她好,必然也会有人骂她坏,有人需要她,也有人不需要她,然而圣人并不会因人们的谴责与赞叹而改变自己的行规。
* “一真法界”:得道的人可以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入一法中解众多法,众多法中解一法,法法相融,参而不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起必一切起,一落必一切落,万事万物皆是佛,皆是法,平等无二。
* 没有众生就没有明师,明师的功德是以众生为基地培养起来的,众生是土壤,明师是大树,是大树需要土壤,而不是土壤需要大树,大树的叶子和果子,最后又落在土壤上,众生的福报是以供养明师而来的。
* 成道的人融入了整体之中,“我执“的空间消失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处在整体之中,他没有得的感觉,也没有失的感觉,生死的空间早已不复存在了,他虽说是活在当下,可是连当下的概念也不存在,他也会努力,也会发火,也会骂人,但这些都又不存在他里面。
* 开悟的明师不追求任何东西,也不会畏惧任何东西,所做的一切都是随缘。她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她的眼中没有好,也没有坏,她是一个善恶不分,男女不分,天堂与地狱不分,生与死不分的圣人。在她的眼里没有一个众生,个个都是佛。超越自我的人,进入道里面的人,哪里还会有善恶美丑好歹之分呢?她证得了无分别智,她不讲信用,她不会再造业障,也不会再消业障,她所做的一切,既合人道,也合天道。
* 对于悟道人而言,爱和恨的心都已消失,他不爱某人,也不恨某人。然而你若来到他跟前却能感受到一种深深的爱散发着,那是一种单纯的品质在散发,你想他是什么,他就是什么,依你的根基而感受,而起反应,悟道者的心中始终是种单纯的存在,对他恨不值得,对他爱更不值得,但是你若想要爱,那么他就是全部的爱的化身。
* 成道以后的身体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形象存在,而内在的存在已彻底变了,我还是我,又不是以前的我,过去的我死了,又生出一个新的我——无量劫以前就有的我——现在重新出现。因为现在的我(头脑)死了,无量劫以前的我不得不出现。
* 不要认为修行人修到最后象个木头样,什么也不知,在修行的某个阶段固然象个木头,由于头脑不再向外追逐,这股力量返回来逐渐进入了内在的核心,完了这个过程后,所有的力量,所有的技巧都变成了觉知,天空中飞只小鸟,犹如在你的心头飞过,别人在地上行走,犹如踩在你的心头。当然这种境界里是种难受的境界,你太敏感了,你太容易受到影响了。从另一面讲,此时的佛菩萨、天堂地狱都和你在一起,和你同一体,你已到了家,再也没有任何事让你可做的了,你的整个旅程已完成,你的整个结果就是一个觉知,时时刻刻地觉知,梦和非梦都成了觉知,过去的一切,在你觉知的状态下都连接上了,都记忆上了。所有的方法都是一个提醒,提醒你内在的觉知,变成了觉知后,也就不需要方法了,过去的方法只能对后来者有用。明师什么也不会做,只会叫醒你的睡眠,然而由于你头脑的习惯势力,明师把你叫醒后,你还不愿起床,仍然赖在床上,顷刻间又开始做你的梦。什么时候头脑被明师打死了,觉知才会立即稳固,它不需要时间,瞬间的工夫就可完成,也许努力十年就是为了那一瞬间,明师只是掌握了如何切断你的头脑,而能让你立即与内在的觉知连接上,让你变成觉知,错过了这个瞬间,也许一年,十年,好几世才会出现下一个瞬间,一旦达成一次瞬间,你将变成永恒的觉知,瞬间足以铸永恒。
* 人类的痛苦几乎大半都是来自于比较,自己和周围的人事物比较,倘若能够进入内在使灵性开花,那么也就不会和外面的事物比较了。诸佛菩萨能够深入禅定,她喜悦,她宁静,她满足,她博爱,就是因为她内在的花开放了。
大开悟的明师所说的每一句话无不是教理,所说的所行的都是代表如来佛,供养明师就是供养三世诸佛,轻慢明师也即轻慢三世诸佛,明师是与三世诸佛心相通。
* 得道的人不需要借助外界的任何事物,自己的内在也一样活得很充实,他不仅能和自己为伴,也能和万物为伴,他外在看上去是孤独的,而内在实是与万物同一体,他没有任何欲望,他从不显示自己,他能承受别人给他的是是非非,他从不认为自己很重要,他从不努力奋斗,他看上去象个傻瓜蛋,象个无用的人,象个软骨头,他没有原则,没有立场,你跟他合作一定会气死你,他只能做圣人,这个圣人的头衔还是别人给他的雅称,实际上他什么都不是,千万别把他划分成是属于某一类型,否则你会失望。
* 佛菩萨无所不在,没有来去之说,只是众生没有摆好自己的“频道”,接收不到,所以不能和佛菩萨沟通,悟道明师正是懂得了架设频道的技巧,虽然众生皆有佛性,若不因明师的指导,终究不会悟道,一旦学会了频道的密码和技巧,即刻和佛菩萨沟通。
开悟的人若没有感情,又如何了解众生的感情呢?又如何帮助众生呢?生在人间就有人的特性,但又超出人的特性之上,犹如水中的莲花,生在水中,但又超出水面。
明师总是最难当的。来到明师面前的每一位信徒都抱有一种成见,“我心中的明师肯定是这样这样,只有这样才是我心中的明师,否则就不是明师”。来者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想象在塑造明师,没有给明师一点自由,本来是向明师学习,反而成了教导明师。如果你来到明师面前,不放弃以前所有的成见,那么你什么也不会学习到,你能把自己交付给明师多少,那么你便能从明师那里得到多少,交付并不意味着你交给明师什么东西,而是要对明师信任和敞开,惟有你所有的成见空掉后,明师的力量才能进去。来到明师面前就是要学会死亡,把过去所有的思想概念全部死掉,明师所能教你的,也就是教你如何把头脑死掉,惟有这个复杂的头脑死掉后,那个一尘未染过的亮晶晶的本来面目才会出现,否则就被你复杂的头脑给掩盖住了。由于我们轮回太多世,头脑里面的习气太多,把那个亮晶晶的东西给掩盖住了,那个亮晶晶的东西纵然掩盖得很深,但它始终不会变质,一旦把过去的概念抛弃,接受当下,本来面目也就出现了。
怀疑别人,就是在搜索别人的垃圾,信任别人是在给别人套枷锁。对于一个得道的人来讲,早已超越这二分性,既不怀疑,也不信任,而是实话实说,以真实的面目在表达一件事,惟有模糊的头脑才会留在二分性上,怀疑和信任,罪过和功德,成功和失败……超越的头脑就是一个清晰透明的头脑——也即无分别的头脑——透明的镜子。万事万物在镜子面前都是还给他本来面目,凡是所能够发生的,也该发生,发生归发生,不应该以头脑来给发生套上某种概念——是与非,善与恶。发生的事情既不能分辨也不能判定,依它本然的样子接受它,它有自己的属性,人为的就失去了自然的美。之所以给它套上某种概念,那是因为你有动机,有目的。面对脚下的泥土,谁会说它是好是坏呢?因为我们对它没有动机和目的。概念是人类欲望的投射,把欲望投射到事物身上,它也就变味了,分类了。记住,圣人是一面镜子,它没有分别,没有目的,没有欲望投射,所以在圣人面前永远能保持本来面目。
一位开悟的明师犹如一朵鲜花,也是有时间限制的,百年之内也会往生,然而他的加持力——也即能量场,三界以内的明师的能量场百年之内就消散了,超越三界的明师的能量场千年之内还不会消散,还有加持力。
上师只是一个手指,你顺着手指的方向可以看见明月,但你千万别模仿上师,只需相信上师就能达到你自己的目标。模仿上师则会忘记自己内在的佛性,上层技艺不是通过模仿可以得到的,只有肤浅的表象可以模仿到,而内在灵性惟有完全成为自己以后才会开花。模仿则意味着是把自己划分为七零八散,不模仿上师,并非不相信上师。实际上每一个开悟的人都是一个不同的方法,没有两个开悟的人是采用同一个方法,在起步的时候芸芸众生可以采用同一个方法,越往内在深入越产生分歧,越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进入内在的核心点里以后,又是同一个方法——没有方法。前几步可以有方法给你修,最后的那一步则是无法为法,无门为门。有方法——没方法——又有方法——又没方法。上师的思想只有一个思想——他达成的,也希望你达成。而他使用的手法则是千奇百怪,不要认为上师奇怪,因为你开悟的因缘适合这个奇怪的方法。只有在你觉得奇怪的情况下,这个奇怪的方法才有效用,明白时,也即你开悟时,也即奇怪不奇怪时,也即无法时。
爱明师就是爱道,明师就是道的化身,明师虽然是有肉身存在,但他们的振动韵律是和道一样的,接近他,自己内在的振动也会变。为什么那么多妖精都想吃唐僧的肉是有道理的。明师的一根头发,乃至所用过的一切,都是有同明师一样的振动力。如果你的敏锐很强,靠近明师完全可以感受到他的振动力穿透了你,你也会和明师具有同样的振动力。成道的力量如疾病一样具有传染性,感冒会传染,肝炎会传染,成道的力量同样会传染。明师成了海洋,什么都不需要,什么都能容纳,物质的、灵性的都能给,你敞开多少就能接收到多少,即便你不打开窗户,阳光也能照耀你的房屋,春风仍然经过你的窗前。母亲只能给你物质,不能给灵性,母亲给你身体健康,明师给你灵性成长,母亲给的是大树,明师给的是花果,见明师一眼就能使你沉睡已久的灵性苏醒,经明师灌顶后,过去世的业障永远消失,当下解脱。再造的新业由自己承担。
是是非非无定论,也不能定论。人类往往总是受先入为主的概念去评价一切,如果是先学了佛教,便无法接受基督教的思想,反之又无法接受佛教的思想,甚至互相攻击对方为歪理邪说,每一种宗教都有自己特定的定义和固定的概念,凡是不符合自己的都视为外道。门户之见,约定俗成决定了彼此格格不入。对于一个大彻大悟的人来讲,根本不存在正邪之分,一切言论皆是方便而说,无非都是使众生进入内在的核心。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没有文字)?如果说明师狂妄自大的话,那么今天的明师哪一个也没大过释佛,耶稣。悉达多一出生,便口出狂言:“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耶稣也说:“我和天父是同一体,我就是真理,我就是道路。”明师并非是自大,而是实话实说,真理就是真理,真理是不能用谦虚和自大来衡量的,真理必须依它本然的样子被表达出来,必须依它本然的样子存在。对于一个常人来讲,谦虚和自大是同一种心态,都是“我执”的表现,是同一种能量的正负极。小智慧的人善搞阴谋,大智慧的人善搞阳谋,开悟的圣人总是依它本然的样子出现。阴谋阳谋与谦虚自大是同一种性质,皆是“我执”的再现,当我执消失的时候,明师所说的一切都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既不是自大,也不是谦虚,而是把那个东西原原本本地表述出来,佛陀与耶稣都是实话实说。
*  功夫深的人没有德性便是道里的魔鬼,有功夫有德性才能为民所用。德是功夫的用,功夫是德性的体,功德二字不能偏修。
*  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人品的堕落在于追求。
*  真正的教徒应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拥护政府,团结一致,为国为民献身。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要时时刻刻记住众生,六道中的每一个众生都曾经是我的父母,我们本是同一体,只因他们未曾超越三界,故不能脱离轮回。六道中惟有佛道才不会轮回,余者皆难逃脱地狱、饿鬼、畜生之苦,即便是修炼成仙也还是属于三界之内的果位,终难免除轮回之苦。
*  空有不住业才空,若住还须还宿债。法执不尽,悟迹不除,宿业仍如影随身,此须亲证,非理悟即可。
达摩老祖讲:“若不见性,能说十二部经教,尽是魔说,不懂我说之意,宣我说之法,即是谤佛。”整个十二部经教尽是先祖们的修行体验记录,单从字面理解,三世诸佛都喊冤枉,若能深入禅定才能理解诸佛妙心。
思想观念没有转变,心性因此提升不上去,故不能和高层次的众生沟通,在思想方面突破得越多,放下的越多,心性方面提升得也就越快。要先把自己头脑里面装的一些不好的概念倒干净后,佛菩萨的力量才会进来。否则佛菩萨的力量也被复杂的头脑抵触在门外。
每层空间里都有它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倘若你超越了这层空间,就不会被这一层的空间和时间限制于你,所谓的超越三界,也就是超越每一层天的空间和时间,超越了时空,也就超越了三界,超越了因果。超越后没有因果报应,是针对超越者而言,但没有超越的人犹如还在大海中(因果的层次)作业,仍然还是被因果制约,所做的一切都还是要受果报。
人越是使用头脑,越是依赖物质,也就越离不开这层空间,而内在的功能也就越退化,倘若不及时醒悟修炼,最后也就完全消失,不仅不能返回上去,而且还会往下一层空间堕落为畜生或鬼,它们醒悟后修炼为人体,最少也得千年以上,而人体这一世直接就可以修炼到超越三界成为佛。
修炼的人要存正念,不可贪小神通,否则无形众生就会附体,隐态中的精灵鬼怪不会无缘无故地附体,也即所谓的不请不会来,来了以后,它给你鬼通来换取你的阳气,把你的阳气盗尽,人死为归,它有了阳气便可为人。
常人所讲的悟并非是彻悟,而是在道理上的一些知解,还是头脑的范围。彻悟者乃是指的在理事上穷到了源头,得到了根本智,犹如得到水的源头,从此再也不会饥渴,心灵中有了深沉的满足。倘若是理论上的顿悟,也即古人讲的,大悟十八回,小悟无数次,还得从功夫上老老实实地做起。
真修禅的人,世人根本无法理解,外忘世界,内忘身心,行无伴侣,人情断绝,泯灭人我,若能如是身能安闲,心能入道,故此禅者给世人的感觉则是冷酷无情,心无众生。殊不知,不如是又怎能入道成道返回人间度众生呢?
修要真修,悟要彻悟,不可做一个知解的修行人,要解行合一,更要把修行融入生活中、工作中,佛法离开生活也就无立锥之地,也就没有意义了。
顺其自然是大悟后的行径,凡夫顺其自然必然堕落。初修者一定是逆流才有希望成功,悟后的圣人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圣人无心即是佛,凡夫无心则是落在空上,死后沦为畜生。
一个修行人平时若能尽力做到不把空和有、是与非、好与坏、成与败、苦与乐、解脱与束缚看得那么重,分得那么清的话,在修行上也就象个样子了,太在意这些就是给自己设置一道无形的枷锁,制造一些额外的痛苦。
远离世上的财色名利固然是有修行,但是能和财色名利打成一片而又不被财色名利所转,那才是真正的有修行有功夫。小果罗汉是远离红尘修炼,大菩萨是红尘为我所用,前者是片面的,后者才是圆满的,惟有处在圆满之中,才能修成圆满。
多数修行人整天都在追求——有神通,有境界,有智慧,你那个“我执”没有消除掉,又如何会有神通,有智慧呢?惟有透过我执的消失,才会有某种在的出现,有是“真空”后的有,往往当“空”出现时,几乎每一个人都不敢面对它,人从无始以来,都是被有支撑着,一旦有消失,人就会发疯,空的境界比有的境界更可怕,空是种死亡,死去你的我执,死去你的存在,试问:你都不存在了,你还愿意活吗?人最渴望的便是我、我、我,希望别人心中有我,重视我。“无我”就是“真我”的存在,也即另外一个原本的我开始出现。
死亡之所以对人类是那么恐惧,是因为你从一个已知的世界,将要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倘若生前能脱离躯壳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那么临死的时候,死亡对于你来讲,已是变成了已知数。临终那一刹那的欲望将会决定你来生的去向,或者说:“临终那一点的记忆将决定你来生的去向。平时静心入定就是对死亡的训练,死亡跟入定没有什么差别,它们都是很清醒的从这个已知的世界进入另外一个已知的世界。入定(死亡)是达到佛国的一道门,是放弃这个世界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的开始。那个永远不朽的东西是最喜欢死亡,惟有借助死亡它才是最自由的。死亡对于生命来讲不是终点,而是这一阶段的结束和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开始。只有当一个人,生前全然地生活过,那么在临终的时候才不会留恋这个世界,否则还会留恋这个世界。内在的佛性(本来面目),它不需要你再去拜神拜鬼,更不需要你去拜佛,所需要这一切的,是你的头脑,因为你没有找到你的佛性,你是一个傻瓜蛋,所以才会以为你会死。当你透过觉知和醒悟将会了知没有人会真正地死亡。身体的死亡和生命的死亡是截然不同的,身体的死亡在百年之内谁也逃不掉,死亡是最民主的,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乞丐农夫,都要经历死亡。生命的死亡,不是遇到意外事故,几乎是不会死亡的,如飞机爆炸,其死者的灵体是魂飞魄散,将再也无法投胎。一个灵体的形成,从石头到树木到虫子需亿万年的进化才成为人身。当你试着把意识从头到顶抛向空中,时时刻刻观看着你下面的身体,有一天你将会突然发现,我已离开身体,我已和身体分家,我是一个观照者,我是一个觉知者,久而久之,你学会了如何出去,自然也会如何再回到身体内,那么死亡对于你来讲不会有任何畏惧和困难,说走就走。
生活是生命的一部分,死亡是生命的另外一部分,后一部分惟有通过静心可以享受到,静心就是死亡的感受,静心当中抛弃了功名利禄,抛弃了身体和思想,世界所有的一切你都抛弃了,死亡也是如是,有一点不同的是,静心当中是你自愿抛弃,因此走得很轻松,死亡是你不得不抛弃这个世界的一切,因此你会留恋。由会动的身体变得慢慢不会动,由很活跃的思想变得慢慢静下来,最后身体完全不动,思想离开身体——就是死亡——就是入定。首先坐下来静观你的身体,它在干什么就让它继续干,意识要清清楚楚地看着它干,而后再现你头脑里的每一个念头,有什么都让他出现什么,你只是一个旁观者,全然的旁观者,绝对不是一个参入者,一参入,观照的功夫便会失去,它爱想什么就想什么,你只保持一个观照者——也即旁观者,绝对不要跳出去,久而久之的观照下去,你将会和身体,头脑分开,死亡对你来讲还有什么难度和恐惧呢?你的观照只会成一面镜子,周围的任何东西都被你照的一清二楚,(这个时候别误以为得了神通,此乃小菜一碟,仅是修行的开始)整个宇宙都在这幅镜面里,山河大地尽在手掌中,万事万物来来去去,都不会在这个镜面上留下任何痕迹,来就让它来,去就让它去,来者不拒,去者不留,鬼神岂奈我何,你是一位百分之百的旁观者,是一幅完整的大圆镜,上照天堂,下照地狱,到了此时才能免除一切痛苦。下一步粉碎镜片,知者和被知者,照者和被照者,全部打破,溶入广袤的本觉之中。他就是你,你就是它,在也无在,知也无知,它做就是你做,做也无做,原本如是,细读心经中的六个字——观行照度空无。
死亡对于得道者而言,他不是一种知道,而是一种经验,是打开另一扇门的经验,进入另一扇门会使你变得再度年青,又开始另一阶段的生活,同样的道理,这一阶段过完后,又会再度死亡,生命轮回不息,春来花开秋又谢,秋谢春来花又开,生命河流永不息,死亡也是三摩地。
*  省吃俭用把财物供养给出家人,不如把财物施舍给孤寡老人,建寺安僧,不如创立慈善机构。
不管你是信仰哪种宗教,还是修哪种法门,还是东方人,或西方人,只要你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还没有和道沟通,你就是外道,反之,你就是真正的道。
*  凡是想证明佛法的,须先修学,修学最快的是从禅定开始。
修行必须先从有相上开始,到无相上为成就,最高的境界,就是即相而离相。不先有相,哪里会有离相之说呢?又岂能证到实相之果呢?
*  密宗中的观想,乃是用心理的力量影响生理起变化,达到某种境界。有气通的感觉,即是不通,真通是没有气通的感觉。
*  通过禅定把生命力升华到顶点,并能离开身体,也即所谓的出神入化,进而方能开悟。
密宗禅宗乃至所有的法门都不外乎从意识上下手,观想、参话头、念咒语……,都是意识的作用,在唯识学上称谓“作意”,无意识则无佛可成,也无众生可度,最后的成就又是转识成智。
道家、密宗是从身体上下手,更注重意识的修炼,修气脉的开始,首先就是作意。参禅止观虽然不从身体上手,但也从作意开始,专心致志地作意下去,就会成功。
参禅是从行门入手,也即先修后悟,止观是以慧门入手,也即先悟后修。现在这个时代的修行人多以慧门入手,结果个个都成了狂禅份子,悟了一点门外的道理,就误以为悟到了终极,仅此门外的道理也非自悟,乃是依明师的开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影之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