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机三国260魔王四马关

截至1895年3月,中日双方都希望议和。日本经过八个月的侵略战争,消耗殆尽,实际上已无力再战。清军的屡战屡败,致使一些主战派也丧失了抵抗信心。清廷决定按日本政府的暗示,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乞和。图为中日谈判代表在春帆楼会谈(画作)。
4月17日,中日双方签订了《中日讲和条约十一款》(《马关条约》)。不久,发生俄、德、法三国干涉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的事件。日本被迫让步,但中国以3000万两自银“赎回辽东半岛”。 中日谈判代表于3月20日至4月17日在日本马关(今下关)进行谈判。这是谈判地点春帆楼外景。
中日谈判代表在春帆楼和谈会议室。
中国谈判的全权大臣李鸿章。
日本谈判的全权大臣伊藤博文。
清朝许多官吏闻听中日议和消息后,主张在中国某地谈判。日,广西道监察御史高燮曾得知李鸿章被派为与日本谈判的全权大臣后上奏,反对赴日谈判,建议在中国烟台或上海开议,以免再被日本侮辱。图为高燮曾所上奏折。
李鸿章下榻的引接寺外部。
引接寺房舍。
日,中日全权代表第三次谈判完毕。清政府全权代表李鸿章在返回行馆途中,遭到日本人(名为小山丰太郎,即六之助)的枪击。子弹击中了李鸿章的左额骨并深入眼下边。图为小山丰太郎。
李鸿章返回引接寺并被刺地点示意图。
日,日本《东京日日新闻》对刺杀李鸿章事件的报道。
李鸿章被刺,日本迫于国际舆论压力,于日签订休战条约。图为部分条款。
以上图文选自《日本侵华图志》第二卷《甲午战争至日俄战争()》,关捷、关伟编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本头条号目的在于用老照片佐证历史事实,并祈愿中日永远友好,再无战争之残酷。历史真相的复杂性不是用数字或照片能够全部揭示的,期望读者能够独立思考,理性看待历史与现在。
《日本侵华图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学资深荣誉教授张宪文主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山东画报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项目,并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 2014 年度入库项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拒绝访问 | www.ggdoc.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ggdoc.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438cca03df743c5-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专家谈甲午战争:清朝如果坚持可能获得最终胜利_网易政务
专家谈甲午战争:清朝如果坚持可能获得最终胜利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895年1月,眼看甲午战局糜烂,不可收拾,清政府的主战派们也不得不考虑议和的问题了。1月底,清政府派特使张荫恒、邵友濂就赴日商讨议和事宜。没想到,日方嫌二人官阶太低,不跟他们谈。伊藤博文放话说,非恭亲王和李鸿章不谈。
“议和”免不了割地赔款。这注定是一件留下千古骂名的事。清廷怕李鸿章推辞,在电报中着意强调:“该大臣当念时势阽危,既受逾格之恩,宜尽匪躬之义;谅不至别存顾虑,稍涉迟回也。”
2月22日,李鸿章奉旨进京。在如何议和的问题上,君臣之间有一番计较。李鸿章深知一旦割地,自己免不了留下卖国贼的骂名,于是坚决表示:“割地之说不敢担承,假如占地索银,亦殊难措,户部恐无此款。”李鸿章这话其实是说给站在一旁的户部尚书翁同龢听的。翁同龢是朝中清流派之首,与李鸿章是一对政坛死敌。自1891年翁同龢接掌户部以后,就以国库空虚为名,规定北洋海军不得再向海外购买军舰。本来发展势头良好的北洋海军一下子断了炊,日本海军反而利用北洋海军发展的停滞期,后来居上。这件事上,翁同龢应该负很大责任。李鸿章为防止自己在谈判期间再受翁同龢掣肘,先把丑话说在了前头。翁同龢一听此言赶紧表态,只要不割地,赔多少钱户部都有办法。可李鸿章心里明白,想不割地就让日本人满意,是绝对不可能的。于是,他又表示:“割地不可行,议不成则归耳。”李鸿章摆出一副“谈不成拉倒”的架势,无非是为了让光绪授予他更大的权力。
“割地”必然留下千古骂名,光绪皇帝也担不起这份历史责任。于是他奏请慈禧太后决断。甲午期间一直隐身幕后的慈禧太后,这时候自然不肯替光绪承担责任。于是她传出话来:“慈体昨日肝气发,臂疼腹泄,不能见,一切遵上旨可也。”见慈禧一推六二五,光绪帝只得咬牙授予李鸿章“商让土地之权”。
日,李鸿章与儿子李经方、秘书罗丰禄等人抵达日本小城马关。3月20日下午,谈判在马关春帆楼开始。春帆楼是当地一家有名的饭馆,以烹饪河豚而著称。然而,在春帆楼的和谈中,被当作河豚任人鱼肉的只能是中国。
考虑到李鸿章已年逾古稀,日本人在他的座位旁边放了一个取暖的火盆。不过,谈判的气氛可不像火盆这般温暖。一上来,日方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就狮子大开口表示,如果要前线停战,中国应将山海关、天津、大沽三地交由日军占领,而且这期间日本驻军的费用要由中国负担。第一天的谈判围绕着停战问题展开。双方一直争论到下午4时20分,仍没有结果。最后,李鸿章表示要跟朝廷商议,才能给出答复。
谈判结束后,李鸿章立即给清廷发去了电报。可他不知道,他发的电报,以及清廷给他回复的电报,早就被日本人破译了。
日本人是如何破译中方电报密码的?这事儿还要从1894年6月日方递交给中国驻日公使汪凤藻的一封超长照会说起。当时,中日两国已成剑拔弩张之势。6月22日,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向汪凤藻递交了一份汉文照会。第二天,汪凤藻向总理衙门发了一封超长的电报。日本人断定,这封电报的内容就是照会无疑。于是,他们根据照会的文字,成功破译了清政府使用的密码。
密码遭到破译,清政府兀自不知。到了春帆楼谈判,李鸿章与总理衙门之间的电报往来,仍用的是这套密码。李鸿章怎么请示,清政府怎么回答,日本人全部了如指掌。谈判刚刚开始,就已经摸清了对方的底线,谈判桌上的伊藤博文占尽先机,不管李鸿章如何费尽口舌,他始终稳坐钓鱼台。
谈判桌上的李鸿章犹如在菜市场买菜一般,软磨硬泡,低声下气。对于一位身居高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而言,已全无体面可言。李鸿章豁出去这张老脸与伊藤博文讨价还价,无非是像他说的那样:“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可是任凭李鸿章博同情也好,拉关系也罢,伊藤博文始终不松口。国际政治从来都是赤裸裸地用利益说话,城下之盟也从来都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日上午11时40分,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春帆楼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内容包括: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签订的当天,李鸿章一行就乘船返回了中国。此后,李鸿章发誓再也不踏上日本土地。“马关”也成为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心地。
 李鸿章遇刺
日本人最初向中国提出的战争赔款是白银三亿两,《马关条约》签订时,这个数字缩减为白银二亿两。少的这一亿两白银与谈判期间李鸿章遭遇的刺杀事件不无关系。
3月24日,在进行完第三次谈判后,李鸿章乘轿返回不远处的住所——引接寺。走到半路,一个暴徒忽然从旁边的胡同里蹿出来。他左手按住轿夫肩膀,右手举枪向李鸿章射击。子弹击中李鸿章左眼下,嵌入颊骨,血流不止。李鸿章登时晕厥过去。幸运的是,这一枪并未致命。少顷,李鸿章便苏醒过来。据说,轿子到引接寺门前时,他是自己走进去的。
经查,行刺李鸿章的日本人名叫小山丰太郎,是个无业游民。他是一名狂热的军国主义者,听说中日两国正在进行和谈,他极为不满。他认为,“日本的战果还不充分,如果现在实现和平,当清国再度兴起时,迟早要重新反对日本。”为了破坏和谈,他决心杀死李鸿章。
李鸿章遇刺后,日本方面感到非常尴尬。陆奥宗光和伊藤博文在李鸿章遇刺当晚,就急忙赶去引接寺探望。对于完全掌控谈判节奏的日本而言,这次刺杀事件打乱了他们的步骤。他们既怕李鸿章借伤势严重回国,中断谈判;又怕西方列强乘机插手干预。陆奥宗光与伊藤博文商议,只有无条件同意李鸿章提出的休战,才能稳住他。得到奏报后,明治天皇也同意休战。为了安抚李鸿章,他特意派了两名军医总监到马关给李鸿章看病。日本皇后也送来御制绷带,并派两名护士前去护理。
李鸿章果然带伤留了下来。一方面是因为日本许诺暂时休战,另一方面清政府也深恐他借伤重而中断谈判。4月17日,纱布包着半边脸的李鸿章签下了《马关条约》。他曾自嘲道,一枪换回一亿两白银,值了。
 三国干涉还辽
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赚得盆满钵盈,引起了列强的不满。其中最为利益攸关的便是俄国。战前,李鸿章曾希望俄国出面调停,可当时俄国认为中国胜算较大,不想趟这趟浑水,选择了作壁上观。而今,中国一败涂地,眼看朝鲜落入日本手中,甚至连辽东半岛都要割给日本。俄国坐不住了。
日,沙皇在彼得堡召集特别会议,侍从武官长万诺夫斯基说:“必须使用外交方式使日本政府放弃满洲。如果这种企图不能成功,则须使用武力。”俄国财政大臣维特甚至表示,如果日本对俄国的要求置之不理,俄国不惜与日本海军开战,甚至轰击日本港口。
在《马关条约》签订的当天,俄国邀请法德两国共同参与干涉日本“还辽”行动。德国对此响应积极。一方面德国希望把俄国牵制在亚洲事务中,减轻其在欧洲事务上对德国的压力;另一方面他们也想通过干预“还辽”在中国攫取更多的好处。事实上,早在3月下旬,德国外交大臣马沙尔就曾致电德国驻俄代办齐尔绪基,表示支持俄国在东亚时局的观点,并愿意与俄国共同采取一致行动。
至于法国,自普法战争失败后,一直在寻求向德国复仇的机会。1892年,法国与俄国缔结同盟。“联俄制德”一直是法国外交的核心。看到俄国与德国在东亚政策上取得一致,法国自然不愿意置身局外。同时,法国也希望借着促成“还辽”有功的名义,包揽中国南方各省的贸易、筑路和采矿权。
出于共同的利益,4月23日下午,俄、德、法三国分别向日本外务省发出备忘录表示,日本占领辽东半岛不但直接威胁中国首都,而且不利于远东的永久和平。三国希望日本放弃占领辽东半岛。德国公使在发表声明后,还不留情面地警告日本外务次官林董:“日本必须让步,对三国开仗是没有希望的。”
三国的强硬态度,给正沉浸在胜利中的日本兜头浇了一盆冷水。陆奥宗光回忆,此时日本国内一片恐慌,好像日本就要受到三国炮击一般。即便平素属于对外强硬派的人物,也不敢轻言抵抗西方。
得知三国干涉“还辽”的消息,清廷上下一片狂喜。法国驻华公使施阿兰回忆:“自从我们把各自政府的行动通知中国政府以后,中国政府感到异常兴奋。中国一方面因西方三国的干涉而感到欣喜鼓舞,另一方面却害怕日本政府不接受这个友好的劝告。”
当时,朝中正在为是不是要接受《马关条约》而吵得热火朝天。“诸将或号泣谏言,愿决死战,不肯以寸土与人”。正在京中赶考的举子们游行示威,表示“拒和”。光绪皇帝正在为接不接受《马关条约》犹豫不决,三国干涉“还辽”可谓是“于和战两途之外,别辟新径。”
面对三个西方大国的威胁,日本软了下来。 5月10日,日本天皇发布诏书,接受三国忠告,放弃占领辽东半岛。不过,日本人不甘心把辽东半岛白白还给中国,又敲了清政府3000万两白银的竹杠作为赎金。甲午战争后中国对日赔款总额达到了惊人的两亿三千万两白银。
被迫放弃辽东半岛,让日本人心理上受到极大冲击。5月份,日本评论家三宅雪岭接连在报纸上发表言论。在一篇名为《我对辽东时局的看法》的文章中,他写道:“归还辽东既有损面子,又丧失一半胜利成果……百战百胜反而招致了外来的侮辱,其责任到底在哪里?”他甚至要求外交当局引咎辞职。
不过,当时的日本既没有与西方列强直接对抗的资本,也没有摆脱长期以来面对西方的自卑心理,只好归还了辽东半岛。不过,“忍字心头一把刀”。日本将此后的十年称为“卧薪尝胆的十年”,誓要卷土重来。
 白银两万万两
《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向日本赔偿“库平银两万万两”。该款分作八次交完,第一次赔款交清后, 未交完之款,加收5%的利息。后来,三国干涉还辽,中国赎回辽东半岛又赔给日本3000万两银子。再加上日军在威海卫驻军的费用150万两,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总共向中国勒索了2亿3000多万两银子。这是当时清政府3年的收入。实际操作中,日本又巧取豪夺,使用各种诡计,敲走中国不少银子。
所谓“库平银”是清政府国库收支使用的标准货币单位,起源于康熙年间。其成色约为93.5374%, 即每一千两纹银含有935.374两纯银。
按照《马关条约》条文规定,中国支付给日本的赔款以库平银作为计算单位。可是日本驻华公使林董却以库平银成色不足为由,要求清政府支付成色为98.889%的白银。迫于日本的压力,清政府只得就范。仅此一项,中国就多付给日本1325万两银子。
当时国际间的货币支付多用英镑结算。金融市场瞬息万变,日本提出“先划定一公平之镑价”。近代金融知识几乎为零的清政府,哪里参得透这其中的奥妙。结果,用银子兑换英镑一项,中国又亏了1494万两银子。
这样一来二去,日本通过发动甲午战争从中国勒索的战争赔款共计2.597亿两白银,是日本实际军费支出的2.6倍,日本年度财政收入的4.87倍。
 专家解析
  甲午战争打下去
  被拖垮的会是谁
甲午战争只打了9个月,如果继续打下去结果会怎样?这是几代历史和军事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
有人主张继续作战可能拖垮中国,其论据主要有两项:
一是清朝财政能力逊于日本。凤凰网署名“兰台”的文章认为,甲午战前日本的年财政收入接近中国,年度军费则数倍于中国;战争期间清政府仅仅筹措了不到日本战费的一半就已捉襟见肘,因此得出结论“日本就是用钱砸,也砸赢了清朝”。
二是清朝国内局势不稳。清末满汉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深,1894年至1895年上半年,除了孙中山和杨衢云已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外,还有湖南武冈州“会匪猖獗”,广东韶州“匪乱”,吉林“马贼”扰长春,关外会党首领孟毓奇等谋在吉林起事,甘肃“回乱”等等。日本间谍泷川大尉的报告也说:清国“人心动摇不定,军队中也常听到有人发泄不满情绪”。
但是,这种观点夸大了财政因素对战争的作用,也低估了清政府的稳定性。日本财力虽尚可支撑,但军队人数不足,即使临时征召,战斗力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在清军主力对日作战的情况下,国内并未出现大规模反清暴动。
历史学家迟云飞指出,甲午战争时,日本经济发展还很有限,它的经济实力以至国力还小于中国。比起抗日战争时,它的国力更难支持持久的战争。虽然中国的财政也会十分困难,但若战争时间延长,则中国的潜力就会逐渐发挥出来。
还原1895年春的军事形势,可见日军虽准备充分,突然袭击,占据上风,但疲态已现,占领区有限,后备兵力枯竭。清军则屡败屡战,获得了当地民众支持,进行局部反攻,初步具备持久战的条件。
日军伤亡减员达3万多人,其中死亡和残疾就达1.7万多人。1895年3月,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承认:“国内海陆军备殆已空虚,而去年来继续长期战斗之我军队人员,军需固已告缺乏。”
马关谈判时,日军除歼灭北洋水师,开战八个月占领的地区只有辽宁南部、山东威海卫和澎湖列岛,并未攻下中国任何一个省会。这对于准备充分的战争发动者来说成果并不大。
日军已接近倾巢而出,如果打算进攻中国当时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会继续分散兵力,还要冒触犯英法在华利益乃至引起国际干预的危险。如果日军进攻北京,实施“直隶平原决战计划”,只能从山东或辽东撤出,转而在山海关或大沽口登陆。北方清军主力云集京津地区,大沽口的防御当时属国际一流,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时,炮台守军曾击沉击伤多艘联军军舰。即使日军能打进北京城,只要清廷坚持抵抗,日本会陷得更深。
同时,在辽东和山东坚持抗敌的清军势必从侧翼威胁日军。1895年交战的清军主力是从南方调来的老湘军和东三省自己训练、保家卫国的军队,打了不少硬仗,如5次反攻海城之战,太平山之战。日方记载称“炮兵发射炮弹估计多达数千发……彼我死尸堆积成山,血流如注”,称赞清军“先攻凤凰城,后又攻海城……现在采取攻势,其志甚佳”。1895年二三月,山东清军收复牟平、文登、荣成等地,辽东清军收复宽甸、长甸、金厂等地。
日军攻陷旅顺后,屠杀平民两万人,全城只有36人幸免。此后,各地民众认清了日军的野兽嘴脸,对清军的支持和主动参军越来越踊跃。辽东清军在冰天雪地中奋勇作战,少有后方调兵补充的记载,宋庆、聂士成、依克唐阿等部队竟然越打越多。当时的前线将领、大部分封疆大吏都要求拒和再战,《泰晤士报》等外国媒体也大多认为中国仍有持久作战的潜力。
我的结论是,清朝如果坚持下去,很有可能获得最终胜利,至少可以获得不那么苛刻的和平条件。
(作者为重庆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
本版文字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 黄加佳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三国干涉还辽的事件经过_百度知道
该问题可能描述不清,建议你
三国干涉还辽的事件经过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睓瞙丸知道合伙人
采纳数:79
获赞数:172
日,《马关条约》签订的当天,俄国首先发难。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对德、法两国驻俄公使说:“俄国政府决定,立即以友谊方式,直接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领中国本土的请求。我们的计划是,如果日本不接受此项友谊的忠告,俄国正考虑三国对日本在海上采取共同军事行动——切断日军在中国大陆与本国间的一切交通。”同一天,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下令,将一艘装甲舰、一艘巡洋舰开赴远东。同时德国外交大臣马沙尔同其驻日公使哥特斯米德发出电训:“现在日本的和平条约(指《马关条约》)损害了欧洲和德国的利益,尽管后者的范围尚小,我们不得不抗争。日本必须让步,因为对三国斗争是没有希望的。”法国驻华公使蒙得培罗通知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法国决定参加俄国的计划。这样,三国联盟正式成立。当时英国没有参加联盟,因为英国政府认为《马关条约》对英国有利,中国进一步开放将给国际贸易带来好处,而且日本胜利将会阻止俄国势力南下。 日,三国政府向日本政府发出以下通知:“今日本国割占辽东,既有危害中国之首都(北京)之虞,也让朝鲜国之独立有名无实,有碍维持远东之和平,故今劝谕贵国确认放弃占领辽东半岛。”三国要求日本归还辽东予中国,并限定在十五日之内答复;三国甚至准备派出海军舰队前往东北。 日下午,俄、德、法三国驻日公使联袂至东京外务省送交备忘录。当时外相陆奥因肺结核病在播州舞子休养,由外务次官林董出面会见。林董将三国的备忘录一一收下后,便以为了事,不料俄德两国公使还发表了简短的讲话。俄国公使希特罗渥说:“日本永久占领辽东半岛,恐怕会招致冲突。希贵国政府善体此意,采取保全名誉之策。”德国公使哥特斯米德说:“日本必须让步,因为对三国开仗是没有希望的。”林董听了两人的话,有些惊慌,连忙问道:“如暂时占据辽东半岛,至赔款付清时为止,是否也要抗议?”三国公使没有明确答复。三国公使走后,林董将三份备忘录一一阅读,内容大同小异。俄国的备忘录全文如下:“俄国皇帝陛下之政府,兹查阅日本国向中国所要求的媾和条件,对辽东半岛归日本所有一节不但认为有危及中国首都之虞,同时亦使朝鲜之独立成为有名无实。以上实对将来远东永久之和平发生障碍。因此,俄国政府为了向日本天皇陛下之政府再度表示其诚实之友谊,兹特劝告日本政府,放弃确实领有辽东半岛一事。”当天,林董将三国干涉之事电告在广岛的伊藤博文和在播州的陆奥宗光,速筹对策。伊藤接到林董的报告,便决定在广岛召开御前会议,讨论对策。御前会议举行。因为天皇要驾幸京都,重臣大都去京都做准备工作,所以出席会议的要员不多,除伊藤外只有陆军大臣山县有朋和海军大臣西乡从道两人。伊藤经过一夜苦思冥想,在会上提出了三个对策:一是断然拒绝俄、德、法三国之劝告;二是召开国际会议,将辽东半岛问题交该会议处理;三是接受三国劝告,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会议就这三个方案进行讨论。伊藤首先设问:“如采取第一个方案,与三国开启战端是否确有把握?”伊藤见无人作声,只得自己回答道:“无论如何,现时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的舰队有12万吨,我方的舰队只有8万吨,而且一年来在海上作战大部分受了伤。”西乡附和说:“首相所说极是。据情报,俄国正在向远东边区派遣一支29500人的部队;海参崴已被宣布为临战区,黑龙江北岸一带正在进行战争准备,海参崴的日侨被集中在一个地方,等待撤退的命令。而我国海陆军都在外面,国内空虚,若敌人乘虚而入……”山县接着说:“看来不仅三国联合舰队难以应付,即使单独对抗俄国舰队也无把握。因此,目前不能与第三国失和,树立新敌。”伊藤说:“这样看来,第一个方案便可否定掉。那么第三个方案呢?”山县说:“该方案虽然足以表示我国气度宽容,但未免过于示弱,不可取。”三人讨论到中午也拿不出什么良策。天皇列席会议,听得有些不耐烦说:“诸位爱卿,那么采取第二个方案,怎么样?”伊藤说:“这个方案也非完善,待我与陆奥外相研究后再说。”天皇同意伊藤的意见,会议没有结果就草草收场。日当晚伊藤离开广岛,4月25日早晨赶到播州舞子山上陆奥的别墅。恰巧大藏大臣松方正义、内务大臣野村靖也在这里,便与伊藤围坐在陆奥的病榻前开起会来。陆奥的肺结核病经过一个时期疗养大为好转,抖起精神说:“我认为,先拒绝三国的劝告,然后看形势再作对策。”伊藤反对说:“断然拒绝三大强国的劝告是不明智的,这正好给他们以口实,其危险性更大。”松方、野村两人说:“首相的意见是正确的,一开头不能做得太绝对。”陆奥只得收回自己的意见,说:“断然拒绝当然不对,但我不同意召开国际会议,把问题复杂化,这样可能会使《马关条约》归于破灭。”四人经过反复讨论,得出一个基本方案:对三国可以让步,对中国则寸步不让。舞子会议以后,日本采取拉拢英国,瓦解三国联盟的方针,结果失败。英国照会日本说:“英国对日本抱有最诚笃之友情,同时也不能不考虑本国的利益。因此不能应日本之请而援助日本。” 日光绪帝批准和约的那一天,俄国公使来总理衙门说:“倭款(指和约)可商,可有电来,请少候。”日,法国复电也说:“倭事可商,我国可保护台湾。”同日俄国又来电说:“倭已允许,退还辽南地方,又有展期换约之议。”于是光绪帝便派荣仲华到各公使馆相商,美国公使田贝答应致电日本政府。然而光绪帝被身边的几个主和大臣(恭亲王奕欣、庆亲王奕劻)欺蒙了,一夜之间反悔,不顾三国调停,急于换约。这样,中国白费了白银3000万两作为日本交还辽东半岛的报酬。如不换约,这笔钱可以不付。再者,光绪帝准约后,又有一道谕旨交给军机处,其中说:“台民不肯服倭,俄、法、德三国都说不可割地。今此约虽经批准,将来如何办法,合应随时修改,可录入照会致倭。”但是这道谕旨军机处没有执行,反而表示:“我家皇上之言,威令怎能行于他国,岂不可笑?”翁同龢本想将此谕旨补一照会致日本,因众人笑他迂腐而作罢,否则此谕旨也可作为改约的根据。其实此时俄、德、法三国干涉日本归还辽东半岛之事快要成功了。 日,日本内阁及大本营重臣,在京都举行会议。会议决定,向三国提交以下的复文:“日本帝国政府根据俄、德、法三国政府之友谊的忠告,决定放弃辽东半岛之永久占领。”明治天皇宣布诏书,接受三国忠告,放弃辽东半岛之永久占领。日本内阁会议通过决议:“作为永久放弃辽东半岛之补偿,对清国要求之赎金,其数量限额为库平银1亿两。”后来,此数先减至5000万两,再减至3000万两。中国将3000万两赔款全部交清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日军实行撤回。日下午4时,《辽南条约》在北京签订。其主要内容是:一、中国让与日本国管理的奉天省南部地区及辽东湾东岸、黄海北岸、奉天所属诸岛屿,永远交还中国;二、中国支付3000万两酬报费,于日交清;三、酬款交清后,三个月以内,日本军队从该交还地一律撤回。日,根据《辽南条约》,中国收回海城、凤凰城、岫岩,12月10日收回复州,12月21日收回旅顺,12月24、25日收回金州、大连湾。至此,日军侵占的辽南诸城全部收回。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三国干涉还辽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三国干涉还辽
三国干涉还辽,发生于甲午战争后。日,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签署《》,割让辽东半岛予。六日后,、和为了自身利益,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清政府。日本为此深感屈辱,三国干涉还辽也是的原因。
三国干涉还辽列强反应
三国干涉还辽俄罗斯
自以来,早已对地区保有领土需求,先后占领原属清朝的外东北、夺得,更兴建,企图在满洲与朝鲜建立势力范围,夺取极具战略价值的。因此,俄罗斯与日本之争端势在难免。签署《马关条约》时,俄罗斯曾多次暗示日本不得侵占东北,然则日本要求清政府割让辽东,令俄国有感利益受损。俄军甚至打算远赴东亚,不惜以战争解决问题。
三国干涉还辽德国
中日开战初期,德国反应冷淡。但后来德皇眼见日本快将打败清军,有感德国应该染指东亚。早前俄罗斯与法国在1892年结成俄法联盟,令德国在欧洲之地位动摇。因此威廉二世尝试以干预中日议和,换取俄罗斯支持其在东亚的扩张。
三国干涉还辽法国
基于俄法联盟,德国拉拢俄罗斯后,法国同样想在东亚取得更多利益。得到后,法国开始觊觎台湾,因此支持与两国一起干涉条约之签订。
三国干涉还辽英美
俄罗斯与德国尝试拉拢英国,但英国认为对己有利,因为它规定中国开放更多条约港。而且,日本在华得到利益,可以阻挡俄罗斯向南扩张。因此,英国在最后关头拒绝加入“干涉集团”。另一方面,日本也想寻求英美的帮助,召开国际会议解决辽东问题。但英美不敢得失任何一方,又恐怕日本或三国在华之势力坐大,因此双双宣告中立。
三国干涉还辽日本
日本仍然尽努力保住在条约所得。日本提出只占领与大连两海港,加上一些赔款。但三国依然态度强硬,毫不退让。日本虽然战胜中国,但是中国的也使日本海军损失不少。它希望英国会提供支持,但英国也只是建议日本接受三国的“劝谕”。在如此的外交压力之下,加上签署条约的日方代表是主和派,日本惟有在宣布放弃对辽东半岛的永久占领。
日本与三国达成协议:日本归还辽东予中国,而清廷要付出三千万两白银作为赔偿。清廷赎回了辽东。
三国干涉还辽根本目的
西方列强从本国利益出发,对《》的签订既有一种危机感,又觉得这是向远东扩张势力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在德国倡导、俄罗斯响应下,拉拢法国,结成德、俄、法三国联盟,对日本进行干涉,要日本归还辽东半岛。三国的干涉不是出于公义,而是出于私欲。
德国要想从中国索取一个港口,借此机会与俄国接近,使俄法的亲密关系松动,以摆脱德国的孤立处境。俄罗斯则直截了当地说:“假如日本占领南满,对我们将是威胁。我们不能容许日本占领南满,假如不履行我们的要求,我们将采取适当的措施。这样,我们就成为中国的救星,中国会尊重我们的效劳,从而会同意用和平方式修改我们的国界。”法国参加联盟,一面是由于俄法同盟,一面是染指中国东南沿海特别是对台湾的野心还没有放弃。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经过
三国干涉还辽三国发难
日,《马关条约》签订的当天,俄罗斯首先发难。俄罗斯
外交大臣罗拔诺夫对德、法两国驻俄公使说:“俄罗斯政府决定,立即以友谊方式,直接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领中国本土的请求。我们的计划是,如果日本不接受此项友谊的忠告,俄罗斯正考虑三国对日本在海上采取共同军事行动——切断日军在中国大陆与本国间的一切交通。”
同一天,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下令,将一艘装甲舰、一艘巡洋舰开赴远东。同时德国外交大臣马沙尔同其驻日公使哥特斯米德发出电训:“现在日本的和平条约(指《马关条约》)损害了欧洲和德国的利益,尽管后者的范围尚小,我们不得不抗争。日本必须让步,因为对三国斗争是没有希望的。”
法国驻华公使蒙得培罗通知俄罗斯外交大臣罗拔诺夫,法国决定参加俄罗斯的计划。这样,三国联盟正式成立。当时英国没有参加联盟,因为英国政府认为《马关条约》对英国有利,中国进一步开放将给国际贸易带来好处,而且日本胜利将会阻止俄国势力南下。
三国干涉还辽干涉还辽
日,三国政府向日本政府发出以下通知:
“今日本国割占辽东,既有危害中国之首都(北京)之虞,也让朝鲜国之独立有名无实,有碍维持远东之和平,故今劝谕贵国确认放弃占领。”三国要求日本归还辽东予中国,并限定在十五日之内答复;三国甚至准备派出海军舰队前往东北。
三国干涉还辽日本反应
日下午,俄、德、法三国驻日公使联袂至东京外务省送交备忘录。当时外相陆奥因肺结核病在播州舞子休养,由外务次官林董出面会见。林董将三国的备忘录一一收下后,便以为了事,不料俄德两国公使还发表了简短的讲话。俄罗斯公使希特罗渥说:“日本永久占领辽东半岛,恐怕会招致冲突。希贵国政府善体此意,采取保全名誉之策。”德国公使哥特斯米德说:“日本必须让步,因为对三国开仗是没有希望的。”林董听了两人的话,有些惊慌,连忙问道:“如暂时占据辽东半岛,至赔款付清时为止,是否也要抗议?”三国公使没有明确答复。
三国公使走后,林董将三份备忘录一一阅读,内容大同小异。俄国的备忘录全文如下:“俄罗斯皇帝陛下之政府,兹查阅日本国向中国所要求的媾和条件,对辽东半岛归日本所有一节不但认为有危及中国首都之虞,同时亦使朝鲜之独立成为有名无实。以上实对将来远东永久之和平发生障碍。因此,俄罗斯政府为了向日本天皇陛下之政府再度表示其诚实之友谊,兹特劝告日本政府,放弃确实领有辽东半岛一事。”当天,林董将三国干涉之事电告在广岛的伊藤博文和在播州的陆奥宗光,速筹对策。伊藤接到林董的报告,便决定在广岛召开御前会议,讨论对策。
御前会议举行。因为天皇要驾幸京都,重臣大都去京都做准备工作,所以出席会议的要员不多,除伊藤外只有陆军大臣山县有朋和海军大臣西乡从道两人。伊藤经过一夜苦思冥想,在会上提出了三个对策:一是断然拒绝俄、德、法三国之劝告;二是召开国际会议,将辽东半岛问题交该会议处理;三是接受三国劝告,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会议就这三个方案进行讨论。
伊藤首先设问:“如采取第一个方案,与三国开启战端是否确有把握?”伊藤见无人作声,只得自己回答道:“无论如何,现时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的舰队有12万吨,我方的舰队只有8万吨,而且一年来在海上作战大部分受了伤。”西乡附和说:“首相所说极是。据情报,俄罗斯正在向远东边区派遣一支29500人的部队;海参崴已被宣布为临战区,黑龙江北岸一带正在进行战争准备,海参崴的日侨被集中在一个地方,等待撤退的命令。而我国海陆军都在外面,国内空虚,若敌人乘虚而入……”山县接着说:“看来不仅三国联合舰队难以应付,即使单独对抗俄国舰队也无把握。因此,目前不能与第三国失和,树立新敌。”
伊藤说:“这样看来,第一个方案便可否定掉。那么第三个方案呢?”山县说:“该方案虽然足以表示我国气度宽容,但未免过于示弱,不可取。”三人讨论到中午也拿不出什么良策。天皇列席会议,听得有些不耐烦说:“诸位爱卿,那么采取第二个方案,怎么样?”伊藤说:“这个方案也非完善,待我与陆奥外相研究后再说。”天皇同意伊藤的意见,会议没有结果就草草收场。
日当晚伊藤离开广岛,4月25日早晨赶到播州舞子山上陆奥的别墅。恰巧大藏大臣松方正义、内务大臣野村靖也在这里,便与伊藤围坐在陆奥的病榻前开起会来。陆奥的肺结核病经过一个时期疗养大为好转,抖起精神说:“我认为,先拒绝三国的劝告,然后看形势再作对策。”伊藤反对说:“断然拒绝三大强国的劝告是不明智的,这正好给他们以口实,其危险性更大。”松方、野村两人说:“首相的意见是正确的,一开头不能做得太绝对。”陆奥只得收回自己的意见,说:“断然拒绝当然不对,但我不同意召开国际会议,把问题复杂化,这样可能会使《马关条约》归于破灭。”四人经过反复讨论,得出一个基本方案:对三国可以让步,对中国则寸步不让。
舞子会议以后,日本采取拉拢英国,瓦解三国联盟的方针,结果失败。英国照会日本说:“英国对日本抱有最诚笃之友情,同时也不能不考虑本国的利益。因此不能应日本之请而援助日本。”
三国干涉还辽清朝反应
日光绪帝批准和约的那一天,俄罗斯公使来总理衙门说:“倭款(指和约)可商,可有电来,请少候。”
日,法国复电也说:“倭事可商,我国可保护台湾。”同日俄国又来电说:“倭已允许,退还辽南地方,又有展期换约之议。”于是光绪帝便派荣仲华到各公使馆相商,美国公使田贝答应致电日本政府。然而光绪帝被身边的几个主和大臣(恭亲王奕訢、庆亲王奕劻)欺蒙了,一夜之间反悔,不顾三国调停,急于换约。这样,中国白费了白银3000万两作为日本交还辽东半岛的报酬。如不换约,这笔钱可以不付。再者,光绪帝准约后,又有一道谕旨交给军机处,其中说:“台民不肯服倭,俄、法、德三国都说不可割地。今此约虽经批准,将来如何办法,合应随时修改,可录入照会致倭。”但是这道谕旨军机处没有执行,反而表示:“我家皇上之言,威令怎能行于他国,岂不可笑?”翁同龢本想将此谕旨补一照会致日本,因众人笑他迂腐而作罢,否则此谕旨也可作为改约的根据。其实此时俄、德、法三国干涉日本归还辽东半岛之事快要成功了。
三国干涉还辽最终答复
日,日本内阁及大本营重臣,在京都举行会议。会议决定,向三国提交以下的复文:“日本帝国政府根据俄、德、法三国政府之友谊的忠告,决定放弃辽东半岛之永久占领。”明治天皇宣布诏书,接受三国忠告,放弃辽东半岛之永久占领。
日本内阁会议通过决议:“作为永久放弃辽东半岛之补偿,对清国要求之赎金,其数量限额为库平银1亿两。”后来,此数先减至5000万两,再减至3000万两。中国将3000万两赔款全部交清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日军实行撤回。
日下午4时,《辽南条约》在北京签订。其主要内容是:
一、中国让与日本国管理的奉天省南部地区及辽东湾东岸、黄海北岸、奉天所属诸岛屿,永远交还中国;
二、中国支付3000万两酬报费,于日交清;
三、酬款交清后,三个月以内,日本军队从该交还地一律撤回。
日,根据《辽南条约》,中国收回海城、凤凰城、岫岩,12月10日收回复州,12月21日收回旅顺,12月24、25日收回金州、大连湾。至此,日军侵占的辽南诸城全部收回。
三国干涉还辽后继影响
三国的外交胜利,激起了世界各大强国在华实现帝国主义的野心。
1896年,俄罗斯以迫日还辽有功,同清政府签署。后来,密约泄露,列强争相迫使清朝划出势力范围、租界与。1898年,俄罗斯租下旅顺与大连两港口。德国则强占。三国在事件中各怀鬼胎,反映了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紧张的。同时,事件也开列强企图瓜分中国之端。
日本是刚刚崛起的新帝国,却遭到如此的外交屈辱。因此,日本一直怀恨在心,谋求“”,大力鼓吹发展军事工业,期待报仇之机。1904年,日本重整旗鼓,偷袭俄罗斯在旅顺的海军,引起。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日本趁机派兵侵占胶州湾。其实,与相比,日本也未尝不是帝国主义的国家。三国干预仅仅是帝国主义引起的典型纷争。
清政府虽然代表中国签署和约,却在上述事件中毫无发言权,默默让之条款中国。事件激起中国知识分子对国情的反思,开启之先声。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新浪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街机三国上线送vip9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