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里面渤海大陆的普通话等级划分分

已截团:【特殊】开始备年货啦:远离大陆来自渤海湾的海产品!标准粤0614
心开目明019
帖子270&精华&积分640&金钱640 &贡献0 &在线时间312 小时&
团品一: 8元/250克
团品二:80元/3斤;
团品三: 团价:22元/100克
帖子576&精华&积分2,866&金钱2,866 &贡献0 &在线时间1022 小时&
id:gqx197411
海带1斤&&30.8元
紫菜 100克&&22元
团10&&250克&&94元
团品14&&250克 35.2元
帖子72&精华&积分244&金钱244 &贡献0 &在线时间287 小时&
回复 50楼 JULY3721 的帖子
流水号:7288
流水号:8369
帖子72&精华&积分244&金钱244 &贡献0 &在线时间287 小时&
回复 50楼 JULY3721 的帖子
流水号:8369
流水号:7288
请假暂停开团
帖子615&精华&积分2,104&金钱1,904 &贡献200 &在线时间312 小时&
新浪id:baojieouyang
旺旺:baojieouyang
团2,海带,500g
团6,小虾米,1斤
团8,虾皮,半斤
团10,干贝,1斤
团12,蛤蜊肉,半斤
团17,鱿鱼,半斤
团18,墨鱼,半斤
标准团长粤0614
超团备案团长
帖子8,284&精华&积分29,661&金钱29,561 &贡献100 &来自广东清远&在线时间1821 小时&
填写显示名:
4到16个字符:中文,英文小写字母,数字或下划线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总经理级别_百度知道
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总经理级别
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总经理与渤海石油管理局局长二位一体,正局级。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中国海洋石油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喜欢中国,我以身为中华民族而自豪,大陆多数方面都比台湾先进太多了,但大陆也有一些现象让我费解。  一,飞机还没停稳,就开始取行李站过道里等。廊桥都还没接上,往往一等就是半个小时,看他们这样,我心里就有压迫感。拜托,优雅一些,从容一些,不更好吗?  二,择校费。大陆的小学,是按地段就近入学。如果你不想在你家附近的学校上学,而想到一家你认为更好的学校就读,就需要交一笔钱,有几万到十几万人民币不等,这明显不公啊。  三,看病超贵。其实多数大陆人都有医疗保险,也不是像台湾专家说的只能报销二三成,而是能报销九成左右,但门诊是不报的,只报住院。但看病太贵了,看个感冒花上2000台币是很普遍的。在台湾往往不到100人民币就搞定了。  四,编内编外。同样是清洁工,一个可能工资是5000元,一个可能是1500元,所做工作完全一样,只是一个是编制内员工,一个是编制外员工,人为歧视,赤裸裸地用制度来歧视,也只有大陆了吧?我也是醉了。  五,多数大陆人,工资只有几千,但开好车,住大房,常旅游,我很纳闷是什么在支撑他们的生活水平?  先送孩子上学了,另外五点回来再写。
楼主发言:3次 发图:0张
  火前留名  
  阿靓观察的真细致 我也感到奇怪
  关于最后一点我可以回答你,我有一个妹妹就是让你纳闷的人之一。她的生活就是旅游,然后各种消费。原因是她的父母很有投资眼光,早早的就购买了某处黄金商铺,她的老家还被拆迁了,又赔了几套房子。
  冒是会火,说的挺对,只是对择校费说的不太对,资源有限,很多人宁可交一大笔钱都进不了好的学校  
  大陆也有不好的地方,总会好起来,阿靓乐观点哈  
  没看在打贪反腐吗?让一部分  先富起来后产生了利益集团占  有者,不想均富还不想继续……  还是资源不够的深层问题。
  说说择校费吧。各地读书是自然摇号或抽签的,如果某人想特别选学校,当然要有择校费,要不然大家都跑一个学校去读书!  
  学校那个是由于城镇化进程过快,但配套教育设施没有跟上来,基础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且分布不均造成的。
  一,国人安全意识差!  二,择校费是因为望子成龙!  三,医保可以报门诊,病人承担20-30%。你的信息落后了。  四,编内编外就是正式工和零时工的区别。有不公平的地方,但也有公平的地方。比如政府机关单位,不能说随便请个零时工,他就是公务员了。公务员必须通过国家考试才能有编制。如果取消编制,那对于辛苦通过公务员考试的人就是不公平!
  至于最后一个问题,更简单。因为大陆整体物价低!人民币是被严重低估的货币,所以几千块收入,能过体面的日子。  我在大陆和香港都住过。香港工资1万港币工资的人,生活和内地3000人民币工资的人一模一样。
  帮你加几个:何时开车能不乱摁喇叭?何时电梯地铁能等到里面的人出来了再往里面挤?何时飞机不再次次晚点?  
  不错,选你当人大代表。
  @臺灣阿靚   一、人文素养还不够,年轻一代会好很多。总之,一代比一代强。  二、优质教育的学位稀缺、私下买卖学位。不过,政府是不允许的。  三、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完全可以在社区医院,门诊费很便宜,一般就三五块钱。  四、编制歧视,是个问题,很丢人,应该要改掉。  五、说大陆全民皆商有点夸张,但纯粹依靠工资生活的家庭不多。再说,工资一般只占劳动报酬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比如,工资只有2000,但奖金可能是6000甚至更多。
  嗯,说的还真是那么回事。继续
  @臺灣阿靚 前三项,说明中国的资源紧缺,造成中国人“争”、“抢”的意识。好学校、好医院,都是稀缺资源,所以,为了限制有限资源被抢完,钱成了衡量标准。而飞机上的情况大概是“争抢”的惯性而已。第四项,编制外和编制内的区别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小,进编制内也要代价的(特例除外),就代价而言,当然和编制内的收获成正比。第五项,有很多大陆人,不是只靠工资过活的,除了守工资的工作外,他们一有机会、时间就会搞个投机(叫短期投资也行),所以......
  1.没遇到过,一般都是到站后才开始拿,等10分钟。  2.十几万?非要读贵族学校么?  3.报销镇级医院95%县级85%到市级医院70%跨区50%(明明是小感冒自己吃个10块的药就好  了,非要跑到医院让医院宰。。。傻X吗?)  4.换个角度说吧,一个因工作需要招收进来的工资和你这在单位工作10年的工资一样,别  人怎么想?  5.因人而异  你在内地生活这么多年看东西还是这么肤浅?我也是呵呵了
  工资几千块,但是福利高,物价低,我的工资七千多,在二线城市买不了一平方房子,但是在三线城市够买一平方房子还能余到钱,每年会开十三个月工资。  
  一、长期的人口多资源少养成的“争抢”集体无意识根深蒂固。  二、参考一。另外很多城市已经取消所谓的“择校费”了,“就近入学”,但又会导致“学区房”价格上涨。人口多,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可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三、大陆的医院大多数医生的责任,不是救死扶伤,而是“创收”,也就是经济效益优先。
  大一的时候我老师说他们一家三口人得了流行感冒病了一个多月,花了一万多,我们说好贵,如果你知道他们是在我们省最好的医院,看的病,并且他们的孩子在医院住了一个月,你就明白为什么花这么多少了。前几天我一个亲戚不知道什么病,动了手术,在医院住了一个多礼拜,花费不过600块钱,因为他是在我们县第一人民医院做的手术住的院,一般情况下镇里的医院县里的医院能治的病他会让你在他们医院治,不能治的会推荐你去其他地方的医院
  @臺灣阿靚   "五,多数大陆人,工资只有几千,但开好车,住大房,常旅游,我很纳闷是什么在支撑他们的生活水平?"  对于这一点,我也很纳闷!
  一、这种现象基本不存在,我不知道你是在哪里看到的。事实上,当飞机没停稳前,空乘人员是不会允许你站着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  不过大陆人往往在飞机着陆后,就会解开安全带。当飞机停稳后,就会急着拿行李,如你所说,不够优雅,不够从容,让人有压迫感。不过这也没办法,我们新中国是建立在一片废墟之上,所以几十年来,我们必须飞速发展,才能尽早地使祖国回到她曾在历史上的位置。所以,大陆人急,急着超越,无法容忍等待。不过没关系,等我们这些中国人老了,未来的国人就可以优雅、从容、高贵而淡定,你会看到那一天,这是现在还需要等待...
  虽然有些是误解,但这才是真正的交流贴  谢谢指正,我们正在加油  临时工,正式工的问题是户籍双轨制的衍生物,会最终取缔的  基本医疗报销比例很高,基本药物零差率,价格很便宜,你要求奢侈是你个人诉求  工资收入低,玩的档次高,是因为大陆人收入多元化,高速发展给很多人带来了暴富机会  给很多人拥有大量固定资产,另外一方面,老年人收入可观,但他们节俭成为习惯,给了子女更多消费条件。
  不否认,我们大陆人毛病不少,因为自由散漫惯了。我们正在努力改正。00后长大你就知道中国的强大与可怕了,我儿子7岁,比我十几岁还懂事有礼貌。
  “三,看病超贵。其实多数大陆人都有医疗保险,也不是像台湾专家说的只能报销二三成,而是能报销九成左右,但门诊是不报的,只报住院。但看病太贵了,看个感冒花上2000台币是很普遍的。在台湾往往不到100人民币就搞定了。”  阿靓作为版内名人我也回答一下,门诊其实也不贵(起码在我这个生活水平),农村合作医疗的门诊时包括药费都有一定比例报销,城市的医保看地区和医保类别有的地区门诊全部自费没有统筹(也就是报销)有的是每年门诊达到一定金额进入统筹(也就是报销),比如我老婆的医保就门诊就没有报销,但是,,但是她们公司(外企)会全额报销她的门诊医疗费用连带家属(我的和小孩的)都有一定报销额度,而我的医保又属于省级公务员医保,每年门诊金额累计1500元以上就进入统筹报销(1500元以内自费),而我父母在农村老家属于农村医保,在社区门诊看病药费在结算时就有一定报销比例。  “四,编内编外。同样是清洁工,一个可能工资是5000元,一个可能是1500元,所做工作完全一样,只是一个是编制内员工,一个是编制外员工,人为歧视,赤裸裸地用制度来歧视,也只有大陆了吧?我也是醉了。”  这个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现在来说,正规体制内公务员或者事业编要进入编制非常难,逢进必考,对应聘报名者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我们单位现在普遍情况下对入编的学历要求大部分是博士学位(极少部分岗位要求硕士学历)还要参加面试笔试环节,所以你说的清洁工现在是不可能有编制内员工做这种岗位,也不可能由博士硕士干这样的岗位。现在低端的工作岗位比如门卫保安保洁物业等更多的是基于市场化运作(市场询价 招投标等),外包出去比如劳务用工公司或者安保公司 物业公司 保洁公司这样,至于这些岗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由相应的公司支付。现在只有管理岗位和一定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才会有编制。  “五,多数大陆人,工资只有几千,但开好车,住大房,常旅游,我很纳闷是什么在支撑他们的生活水平?”  工资低福利高,一部分人买房早,房价上涨收益高,比如我公司2000的时候就买过房子,涨了就卖了,又买了大的房子,反正是赚了。另外福利方面,住房公积金也是很大一块,你看不到,比如我每个月房贷还款6000元RMB,我和我老婆两的住房公积金就可以还款,但是这个钱你看不到。另外很多80后 90后年轻人,父母有资产,工资低,但是自己月光还有房有车很潇洒(不过我就没这么爽了),我部门很多年轻人比我收入低得多,但是他们IPHONE 等等比比皆是。
  第一,急急地拿起行李站在飞机过道里,这个比较普遍,可能和大家以前坐火车的经历有关,不提前拿行李赶紧下车就可能过站下不了车。我大部分时候是最后几个下机的,倒不是因为我优雅一点,而是我比较懒,能够坐着绝不站着。  第二,学校是按区划分,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确实对孩子的素质和学习状态培养有影响,现在择校在大多数地区是禁止的,择校意味着该校生源超编,花钱择校的家长只能说愿打愿挨。我的家乡目前的做法是,合并几个大的中学,按区设置分校,老师在分校间每年流动换岗。但是各地教育管理和教育资源严重不平衡,像我所在的城市,最好的中小学都不是公立的。  第三,医疗系统提倡分级收治,小病可以在社区医疗单位治疗,不必去大医院,像感冒之类小病,几十到百多元就治好了,除了国家医疗保险,很多企事业单位,每年还有2、300元医疗补贴。我们单位内部有医疗室(医职人员有职业资格的),小病基本百元内解决。  第四,编制内外有差别,但不至于像你说的那么大。编制外有临时的性质,工资是其工作的市场价格。而编制内含随服务年限增长的工资和各类津贴。但同区域一线清洁工待遇不会像你举例的差距那么大。基于节约财政的前提,很多工作都会走向市场化。  第五,你说的不是所有大陆人,而是二三四线城市和城镇人口,如果夫妻俩月收入共有,在没有其他收入的情况下,前几年买个100—120平方的房,也就30-80万,月供,车的首付也就6万多,月供2000多,1-3年付完。那么每年花1-2万去旅游1-2次也很正常。而且,大多过这种日子的人,别有收入,而且很普遍。  
  一、大陆人的确很多急性子,正因为这样我们才飞速发展  二、有钱上好学校,没钱上差学校,国内外都一样,国外优质的私立学校你不花大钱能进?  三、看病贵是个全世界的难题,美国都没解决。台湾所谓的健保看似很好,但是是建立在透支未来的基础上的,没有可持续性,台湾经济继续现在这个状态,健保用不了几年就会破产(当然并不会真破产,只是到时候必然会提高费用,你看病也会贵起来)  四、同工同酬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普遍实现,你觉得奇怪难道是刚从火星回来?  五、本人月入也不高,但生活水平秒杀一大半台湾人无压力,大陆就这样,你羡慕不来
  台湾要回归了,一定选你当人大代表。
  二、择校费。  中国大陆实行的是公益性质的九年义务制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并按就近入学的原则,让孩子们在自家所在学区的学校上学。如果你非要上名校,基本上有两个途径:1、在名校的学区买房;2、择校费,就是向国家的某某某教育基金捐献一笔钱,用于国家公益教育活动。  至于不公平的说法,这也很奇葩,大陆的做法不就是参照了英美港台等地的做法吗?台湾一样有学区房,所以不太懂楼主在说什么...
  海南公立学校今年开始不能择校了,初中划片,高中按分数录取。当然也不否认有一些学校的胆大妄为之徒胡作非为,不过一旦有人投诉估计也玩完了。
  是这样,医改,教改,住房改革,这三个是私有化和改革的重点....越改问题越大  
  六,人命按身份分不同等级。比如如果发生死人的交通事故,城市人的赔偿可能是农村人的几倍或十几倍。法理基础是按生前收入来计算,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无价的,也是平等的,每个人的收入也是不可预期的,这个划分显然是不合理的。  七,有一部分幼儿园是财政拨款的,却只允许直属机关单位的儿童就读。每个城市,都有省直属机关幼儿园,市直属机关幼儿园,城区直属机关幼儿园,这些幼儿园是有财政拨款的,也就是用税收来办学,所有的设施和费用,包括教师工资都有国家开支,却只允许机关干部的孩子入学,这显然不合理。  八,城市老人和农村老人待遇差距大。城市老人有退休金,如果没有退休金的就有低保,反正饿不死。但农村老人,如果没有儿子的,就算你99岁了,都还要下地种田,你不种就没饭吃,这就是农村人拼命生儿子的原因之一。  九,每个省的大医院都有高干病房,设施豪华,服务先进,但只用来给干部疗养,占用大量医疗资源。而与此同时,却有很多人在排队等床位,有些等不到床位,就死了。  十,  
  我也搞不懂,很多人也搞不懂,但是这些现象都存在。比如我在苏南发达城市,月薪3千能活下来还能每天上班逛天涯本身就很神奇。
  一个原因:人多  
  三,看病超贵。  中国大陆在改革以前,一直实行全民公费医疗,就是由国家出钱,个人近似免费。那时看病5分钱,拿药几毛钱,所以大陆深受公费医疗之苦,一直锐意改革。现在中国95%的民众建立了医保,我们一直在进步吧。  另外,在大陆看病没有那么贵。挂号看病,也就5元钱。现在主要是药比较贵,但如果有医保,至少可以报销80%吧...
  @臺灣阿靚
07:47:00  我喜欢中国,我以身为中华民族而自豪,大陆多数方面都比台湾先进太多了,但大陆也有一些现象让我费解。   一,飞机还没停稳,就开始取行李站过道里等。廊桥都还没接上,往往一等就是半个小时,看他们这样,我心里就有压迫感。拜托,优雅一些,从容一些,不更好吗?   二,择校费。大陆的小学,是按地段就近入学。如果你不想在你家附近的学校上学,而想到一家你认为更好的学校就读,就需要交一笔钱,有几万到十几万人民币不等  —————————————————  第一,这个的确有人很心急的,别说飞机了,看电影,片尾曲一响灯一亮大多数人就站起来往外走,好莱坞的片,片尾曲结束后都会做下一集的铺垫或者留悬疑结尾什么的,如果最早走出影厅的就看不到了,但是有些人才走到一半发现还有就停在走道上看。。。  第二,择校费,通常都说是赞助费(地方不同,讲法不同)说是因为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的不同,不属于指标内的学生会占用指标内学生的资源,所以会收取适当择校费(这是小学和初中的情况,具体原因各有说法)到了高中就是靠分数了,如果分数不够有钱百分之也不一定能进重点高中。  第三,关于医疗保险也是地方不同所以规定不同的!南宁的话是住院可以报销80%,门诊的话也是可以用医保的,只是那个钱也是你买医保是平时从工资里扣了存进医保卡里的,有点像银行存钱的形式,虽然那个钱不能体现,但是可以在药店买药,一天能刷300块。门诊也是用那个明面上的钱(市医保和区医保又有所不同,具体的太复杂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  第四,编制应该就是国企和事业单位的说法了,但除了编制现在也有合同工。这个了解不多,但是我知道和楼主不一样,朋友是房管局的合同工,她的待遇还比编制高一些呢,只是她是有期限的,编制只能在某种意义上算是铁饭碗吧!  第五,可能工资只有几千,但是不少人家庭条件不错和福利不错。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的话,除了工作他们还会理财买基金股票贵金属期货等 ,还有别的一些副业或者投资之类的。  反正只能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咯。。。  
  五,多数大陆人,工资只有几千,但开好车,住大房,常旅游,我很纳闷是什么在支撑他们的生活水平?  ——————————————  我比你还想不明白
  我可以回答八,我爷爷奶奶在农村有两亩多的地,村里承包了,一亩1300元/年,新农保60+30(80周岁以上加30),我爷爷眼睛有残疾,国家补贴1400+/季度,老人一年下来1W+养活自己非常稳妥,身体不适住院,农村医保报销比例50%-70%,大病比例会更高些,所以99岁还种地,是因为他愿意。我外公87岁了,还在种地,他有养老保险2000左右,子女也劝他不要干了,可他还是要干活,身体也很健康,平时不吃任何药物。  坐标江苏南通。
  1.飞机是这样,反正我坐过都这样,也没觉得什么不好,没看到过有挣抢的拿的,我认为基本礼貌是够了,大家都普通人,硬是你请我请的我倒觉得不好  2.择校费,学校资源有限,比较不存在两所一模一样的学校,即使存在,你还会想一个离家近,一个离家远,有竞争就这样,父母都是希望给孩子最好的  3.关于医疗保险,像我上小学时都是自己负责的,根本不会想还有这种事,不过上大学时就开始了,我妈就报过,小病还是村里的诊所,也规范了好多,稍微有点事就要你到医院,一般就看点感冒什么的  4.临时工没怎么遇见过,待遇问题不清楚,但正规编制都是要国考的,难不难自知  5.至于旅游,还是可以的,主要现在人都有富余了,普通农村家都是房是没问题的,车也很多有了,都没什么太大负担,再说现在消费群体变了了,现在是90和00了,就一个宝,做什么事家人都能给很大支持
  再答一个【五】:大陆人工资只有几千,但开好车,住大房,常旅游,我很纳闷...  其实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所谓的工资几千元,这一般是指拿到手的工资,是刨除了各种税费、保险、住房公积金(20%的工资收入)后的实际收入,住房公积金是可以取的,但大部分人不把它算成工资;  2、中国大陆的物价超低、超低、超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在北京,一瓶矿泉水只要1元人民币,一瓶可乐只要2.5元人民币,蔬菜1~2元一斤,水果也很便宜。  3、中国大陆房价相对较低,并且没有房产税、地价税,并提供极低的房贷,利率为2.75%~3.25%,所以大部分大陆人居住成本不高。  4、国家高速发展,让全民收益。以北京人举例,可能一个普通北京人的到手收入只有1万,但他(她)实际的可支配资产已经上千万了。  先想到这些,供楼主参考...
  大陆的收入不能够看正规工资。七七八八的收入比正规工资都高。大陆人是辛苦。什么事情可以找钱都做。但是大陆人的共性是不喜欢透露自己收入。只有政府来统计。个个叫穷。就是各级政府向上级都是叫穷。因为中央是照顾穷的。什么扶贫资金。困难补助。我们厂一个月才上税三千。报产值都隐瞒。我到刚启用的一个廉租房小区。惊奇的发现。贫困人口是开自己的小车来的。小区都塞车。叫穷凶都分得廉租房。其实房子是买的一平方500元
  很多单位有医务室。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看小病很便宜。去年春节我陪表弟去卫生院看病,当时看了30多元医药费,结账时表弟出示农村医保卡,总共只付了8块多人民币。  大陆人民收入很多元,有很多隐性收入,比如单位的福利待遇,投资理财,民间借贷,房租店租股份收益等等。。。
  @臺灣阿靚   第五条.  拼爹.  中国人的财富都是累积叠加的,父传子,子传孙.  买房买车都有家里长辈的重要支撑..  我是这样理解.  也许其他朋友有不同看法..
  只说第一点,你只看到排队的,还没看到没起身的,我是后者,基本都是最后下,不是优雅啥的原因,是自在,没那么挤。所以,不要从自己的角度对不习惯的就认为是迷惑的,别人的选择你可以不理解,但不能有优越感。
  @tiantianxuxu
10:26:00  五,多数大陆人,工资只有几千,但开好车,住大房,常旅游,我很纳闷是什么在支撑他们的生活水平?  ——————————————  有单位的人有给车开,有公积金,公司也组织旅游,有时候旅游还是公司报销。
  择校费。好学校人人都要抢,不拼钱就只能拼爹,拼爹还不如拼钱公平一点……  
  五,多数大陆人,工资只有几千,但开好车,住大房,常旅游,我很纳闷是什么在支撑他们的生活水平?  ——————————————  我比你还想不明白  ---------------------------  在中国保证基本生存的食品、日用品价格低,人工费低,二三四线城市房价也还好,在加上一些家庭早年的投资(买房、股票基金等),有富余的钱改善生活质量。例如在中国做个美容、随手打个的士、请个钟点工、干洗衣物都不会造成很大负担。在很多发达地区人工费贵,日用品也不便宜(除了美帝),即使工资看起来高也不见得过的惬意。  例如在法国,税后2000欧算是个中等小白领的收入,扣除房租水电交通食物采购等硬性消费(1200欧左右),按理说剩下800欧可以过的相当潇洒,但是打个的3、40欧,请个钟点工25欧/小时,干洗件大衣10几欧,做个美容、按摩50欧……在生活服务方面跟800人民币在国内的消费水准差不多。国内二线城市工资3,4000的小白领每月硬性花费也不会超过2000,剩下的一两千可以改善生活或存起来投资。
  阿靓比大陆人还了解大陆的实际情况,能体察到这些不容易啊!  这些不合理的现象,随着时代的进步应当逐步废除改进,否则会是影响到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希望我们的政府能跟随时代进步,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再说一个【六】吧,所谓的人命按身份分不同等级。  其实大陆的做法很好理解,因为当我们要量化一起交通事故中的人身财产损失赔偿时,不可避免地要结合这起事故中受害方的实际情况。这就好像一辆宾利被撞了,如果保险公司给你按一辆奥拓来定损,你能干吗?其实吧,我估计台湾人民看了我这段的话以后,民主的中二病又要集体发作了,所以天刀还是简单解释解释吧。  我们大陆目前的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包括以下项目: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康复费、后续治疗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精神损害抚慰金。在这些赔偿项目中,【大部分赔偿项目都是平等的】,只有误工费和赔偿金不太平等,因为它们必须结合受害人的收入状况。  不相等的结果,源于公正与公平...
  人口基数在作怪  任何奇怪的是,放在中国的人口基数下,再圈一个圈子出来,都会变得很畸形  例如你可以成立一个犬交协会,把全国被狗日过的搞个聚会  保守估计会有几万人
  前四条都是正确的,确实是存在这样的问题  第五条倒没有什么奇怪的,5000块的工资也足够做这些事情了,除了在一线大城市之外的。另外家庭条件的支撑也是有。不过未必每个人都有车,房子,我一月工资2W,也刚刚有了房子,车还没有,没有对车的紧迫感,可能还不着急有
  @臺灣阿靚 大陆确实有不足之处,需要慢慢改进。相信会越来越好。
  @臺灣阿靚 对于“飞机还没停稳,就开始取行李站过道里等。”这一条,我觉得没什么原因吧,因为老一辈,像是我爸妈那一辈,从小就看他们这样做,现在的我,不喜欢急着出去,所以都是等大家走的差不多了,我才会走。  对于“择校费。”在中国,你讲“公平”这个词,就表示你还不认识中国。在这个社会里,只要你有关系或是有钱,就有优先权。通常是有钱就会有权,有权就会有钱,其中的道理,自己悟吧。  对于“看病超贵”,中国的医院,现在很多都是靠买药赚钱,药费超贵,我觉得可以不在医院拿药就不要在医院拿。  对于“编内编外”,内容不太清楚,也许这就是大家都想抱编内公务员这稳定金饭碗的原因吧。我也很醉....  对于“多数大陆人,工资只有几千,但开好车,住大房,常旅游”真不知道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如果是事实的话,那有可能他爸他妈比较有钱,也有可能他不只是靠工资生存,可能还有做一些小生意之类的....暂时只想到这些解释了
  不解释,大陆不好的地方,就该勇于接受!!!
  一,飞机还没停稳,就开始取行李站过道里等。廊桥都还没接上,往往一等就是半个小时,看他们这样,我心里就有压迫感。拜托,优雅一些,从容一些,不更好吗?  ===================  这个是事实。看着很烦,其实乘客不太可能比飞机还先到廊桥。就算你第一个出飞机,行李也不可能必然是第一个出来。  看来由于资源缺乏,国人都有过度竞争强迫症。
  第一点,素质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二点,任何一个政策都会有两面性,推进就近入学,本想促进教育公平,但结果……大家都懂,诞生了所谓的“学区房”,相信这还有会更改。  第三点,不解释  第四点,编制是以前的产物,但目前明显和时代不相符,我预计以后肯定会对编制进行改革,这就如改革开放前的土地政策差不多。  第五点,我也纳闷!!
  七,有一部分幼儿园是财政拨款的,却只允许直属机关单位的儿童就读。每个城市,都有省直属机关幼儿园,市直属机关幼儿园,城区直属机关幼儿园,这些幼儿园是有财政拨款的,也就是用税收来办学,所有的设施和费用,包括教师工资都有国家开支,却只允许机关干部的孩子入学,这显然不合理。  =================  这个是直属机关工作人员的福利,本来就不对外的,上这样的幼儿园也要缴费。不过现在大多数机关幼儿园都对外了,我不过社会闲散人员,我孩子上的就是这样的幼儿园,跟机关的孩子都交一样的费用,只是他们好像不交建园费。
  建议楼主自己带着这些问题去找答案,这要比简单在台版提问更好玩。。。  话说,以前也有人抱怨大陆排队人挨着人,而不是像西方一样,人与人间保持着一定空间排队,是啊,为何大陆人排队要这么紧密捏?  直到不久前伦敦地铁罢工的新闻图片露面,呵呵,上面约翰牛也是紧密挨着的好不好。。。  大陆的确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在用下巴指责这些现象之前,能先了解一下所以这样的缘故。。。会更使人开心一点。。。
  阿靚提的几点均是问题,我也搞不懂,但是习惯了就接受了。
  这个现在诟病最多,有一种解释是农民一生拥有生产资料--土地,城市人口的退休金是跟自己交的社保挂钩的,交得多退休拿的就多。农民显然没办法算这个帐,不过不管怎么算,这个问题目前无解。除非中国农业实现工业化。
  我来回答一下。  第一条,和习惯、教育有关,你去幼儿园看就发现,吃饭,玩耍,走路,下课等都在排队等待,小学,中学莫不如此。  第二条,制度有关,资源分配问题,外国是公私分立,其实就是金钱择校,没钱读公立,有钱就读私立贵族学校。中国全是公立,学费是一样的,但是,问题来了,一样的学费,不一样的水平,就会产生分配问题,中国的制度不允许以收费高低来进行分配,那样就会使得优等资源成为有钱人的专享,于是采取了户籍分配,也就是住那里读那里,学校是好是坏也没得选,但是改革开放之初,到处缺钱,学校建设也却,而学费关乎民生不能涨,于是便有了一些灵活的政策,于是建设费,复读费,择校费便出现了,为那些最先富起来的提供优等的教育资源,同时收取钱用作学校建设,这些灵活的政策是缺钱时期的做法,如今已经不合适了,因此现在取消了,但是分配问题仍有,于是学区房又出现了。不过那里都有分配问题,你们以钱来分配,钱多读贵族,没钱就公立,中国不会这样做,因为这样会形成阶级固化,穷人更难出头,而户籍分配虽然限制了富人的利益,却让很多穷人得到公平的教育,完成逆袭,比如中国的总理就是农村出来的。  其他没时间说了  
  @臺灣阿靚
07:47:00  我喜欢中国,我以身为中华民族而自豪,大陆多数方面都比台湾先进太多了,但大陆也有一些现象让我费解。   一,飞机还没停稳,就开始取行李站过道里等。廊桥都还没接上,往往一等就是半个小时,看他们这样,我心里就有压迫感。拜托,优雅一些,从容一些,不更好吗?   二,择校费。大陆的小学,是按地段就近入学。如果你不想在你家附近的学校上学,而想到一家你认为更好的学校就读,就需要交一笔钱,有几万到十几万人民币不等  —————————————————  人民社会公德各地水平不一样,中国人为啥都争先恐后是因为三十岁之前的人都过过生活物资紧张的时代,不争就会没了,所以是个潜意识里的习惯,我老妈现在买菜都买一堆堆满冰箱,我老婆没这样的生活体验,总抱怨老妈用新鲜菜的价格,吃冰鲜品质的食物,这就是时代的不同。我老婆买菜都是刚好一餐的量。  择校费是因为顾名思义选择非学区的学校,如果你不选,基本享受九年义务免费教育。  中国人的工资结构是最低工资加一堆补贴,而且许多业务奖金制度支持,所以不要太在意统计局的数据,比如我,年薪不到15万,但是实际开支每月必须超两万,主要是工资外收入支撑,如业绩奖金提成,其他投资收益等支持。不然在深圳没法生活。  看病门诊是社保可选项目,有些地方公司抠门就会只买最便宜的,深圳基本普及门诊,所以各地福利差距还是有的,但是总比没有好,而且也会越来越完善。十年前很多人不愿意交社保,因为觉得扣钱会心疼,十年后你公司没有五险一金都找不到好员工。这就是时代的进步。  
  @臺灣阿靚
07:47:00  我喜欢中国,我以身为中华民族而自豪,大陆多数方面都比台湾先进太多了,但大陆也有一些现象让我费解。   一,飞机还没停稳,就开始取行李站过道里等。廊桥都还没接上,往往一等就是半个小时,看他们这样,我心里就有压迫感。拜托,优雅一些,从容一些,不更好吗?   二,择校费。大陆的小学,是按地段就近入学。如果你不想在你家附近的学校上学,而想到一家你认为更好的学校就读,就需要交一笔钱,有几万到十几万人民币不等  —————————————————  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的编外员工,工资低,但也抢破头,主要是人脉关系的积累,这里往积极面想就是先吃苦,然后再经过努力利用人脉关系合法致富(做生意或者经过报考公务员优先录取),往阴暗面看就是滋生腐败,为以后不法收入做基础  
  @臺灣阿靚 只能大概的跟你解释一下 人口还是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基数太大了,所以导致以上很多事还不是很完善。以后会慢慢变好,起码在往好的方向改变。
  @臺灣阿靚 我试着回答你问题,不全面。  一,飞机还没停稳,就开始取行李站过道里等。廊桥都还没接上,往往一等就是半个小时,看他们这样,我心里就有压迫感。拜托,优雅一些,从容一些,不更好吗?  这主因大概是中国刚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不久,在农业社会中人们什么事都要赶个早,愿意在阔天阔地自然中,不爱在狭小空间。在工业社会中人们什么事都讲究个标准,大多工时都在室内,这些行为都是余习无意识的。再说中国人大都不爱装,你在大街看大都是随性而为,我个人喜欢这样的社会氛围。显示社会有生命力。  二,择校费。大陆的小学,是按地段就近入学。如果你不想在你家附近的学校上学,而想到一家你认为更好的学校就读,就需要交一笔钱,有几万到十几万人民币不等,这明显不公啊。  大陆的学校资金来源两部分,一国家拨款。二是学校所在省、市、县,区财政按比率拨付,第一部分大都地平均的,但第二因中国大发展水平不一,甚至一个市的每个区发展水平不一,这样行成学校软、硬的不一,但人民什么东西都愿意趋好的,为了公平的只能来个“劫富济贫”将一定比率择校费补贴别的学校。这是无奈权宜之策。  三,看病超贵。其实多数大陆人都有医疗保险,也不是像台湾专家说的只能报销二三成,而是能报销九成左右,但门诊是不报的,只报住院。但看病太贵了,看个感冒花上2000台币是很普遍的。在台湾往往不到100人民币就搞定了。  这是医院商业化与大众医疗知识匮乏所至。医生收入一部分来源是绩效,为了收入医生也会有意做点事。再来就是大众医疗知识匮乏,一些小病医生开点便宜药病人会觉得医生没好好为他治疗。但然还一些别的原因。  四,编内编外。同样是清洁工,一个可能工资是5000元,一个可能是1500元,所做工作完全一样,只是一个是编制内员工,一个是编制外员工,人为歧视,赤裸裸地用制度来歧视,也只有大陆了吧?我也是醉了。  编内工资是政府拨付,编外是单位自己雇佣的工资从单位收入出或出政府拨付款挤出分配,这不是歧视。编制就是政府是根据政府任务来编制的人员。  五,多数大陆人,工资只有几千,但开好车,住大房,常旅游,我很纳闷是什么在支撑他们的生活水平?  大陆政府在管理上是有意粗放的,这也是外国人看不懂中经济原因之一,我有一远房表舅在农村开了个超市,年纯收入三十万有余,但当地税务所每年只收三千元税。这是大国才玩的管理小国是无法效仿与理解的。
  @臺灣阿靚 大陆也就是这几年才过上好日子,好多习惯还是过去的,什么事情都想争先。飞机还没停稳,就开始拿行李,确实不好又脑残,但是多年形成的习惯一下子改不过来,慢慢来吧。  顺着你说,还有排队,这些年大家慢慢养成了排队的习惯,但是还有极少部分的人,站队时习惯贴着你站,还时不常地会轻轻碰到你,让你感到非常难受。这些也是过去那个短缺年代过来的,生怕有人插队。  中国这么大,人口又这么多,这种坏习惯的纠正需要漫长的时间,作为个体,还是先体谅忍让吧。
  楼主的确是用心观察了!  一部分问题,的确是民众的素质不够,需要以时间来换取提升,如飞机上急性子,以及楼主没提到的乱穿马路、随地吐痰、不排队等等;一部分问题,是机制体制的桎梏,造成人为的社会不公,如择校费、双轨制、门诊贵等。
  确实是这样的,大家生活节奏比较快,什么都是快,都感觉很忙,哈哈
  @臺灣阿靚 六,人命按身份分不同等级。比如如果发生死人的交通事故,城市人的赔偿可能是农村人的几倍或十几倍。法理基础是按生前收入来计算,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无价的,也是平等的,每个人的收入也是不可预期的,这个划分显然是不合理的。  大陆的法律精神是“治病救人”,加之中国大、发展不一、才有这样现象。一般赔偿都是这样的,根据所在地经济水平+情节轻重+社会效应+当事人经济能力+法官自由裁量权,当然还双方当事人的社会能量,这也要理解,人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中,法官要不受到影响这是一种理想。  七,有一部分幼儿园是财政拨款的,却只允许直属机关单位的儿童就读。每个城市,都有省直属机关幼儿园,市直属机关幼儿园,城区直属机关幼儿园,这些幼儿园是有财政拨款的,也就是用税收来办学,所有的设施和费用,包括教师工资都有国家开支,却只允许机关干部的孩子入学,这显然不合理。  这是直属机关单位打财政擦边球,正常的是没有这笔财政拨款的。这也可以理解你家饭堂也是不太可能让别人来。  八,城市老人和农村老人待遇差距大。城市老人有退休金,如果没有退休金的就有低保,反正饿不死。但农村老人,如果没有儿子的,就算你99岁了,都还要下地种田,你不种就没饭吃,这就是农村人拼命生儿子的原因之一。  农村有五保户制度,每个地方做的好坏,那是个人问题。在制度设计上已经含盖了。  九,每个省的大医院都有高干病房,设施豪华,服务先进,但只用来给干部疗养,占用大量医疗资源。而与此同时,却有很多人在排队等床位,有些等不到床位,就死了。  这是人性问题,无解,也没好坏之分,
  凭自己的认识来答一点:  一,习惯问题。大陆人多,交通压力,总想让自己上下车时从容一些。  二,择校费是不主张择校,择校原因人多,而教育资料不够平均,还有很多家长的盲从  三,看病问题牵扯太多,建议阿亮多观察并,了解相关的资料  四,编制问题的确不公平,需改进,也正在改,比如提倡同工同酬,取消双规制等  五,1,大陆很多人有较多房产,可以出租和买卖,还有政府拆迁赔偿。2,很多人有第三产业,不靠死工资。3,工资不高,但补贴奖金之类的多。
  领导高兴就好,领导高兴我就高兴
  等级社会,权贵官员,官员享有资源的优先使用权,当然奴隶们会说无关紧要,领导过得好就好。怪不会社会不合理现象持续存在,有奴隶一样的国民,就有奴隶主一样的统治者。横者都是怂人惯的。不怕有问题,就怕回避有问题,对不公平现象麻木不仁,利益受侵犯不思反抗,还拼命替对方洗白,只能说这是一个病态的社会。  
  @臺灣阿靚   &&  一,飞机还没停稳,就开始取行李站过道里等。廊桥都还没接上,往往一等就是半个小时,看他们这样,我心里就有压迫感。拜托,优雅一些,从容一些,不更好吗?  1. 大陆很多人坐飞机次数不多,对飞机上的一些情况不熟悉,看到有人站起来拿行李就以为马上要下去了,不知道还要等一会儿.  2. 有的人性子急,飞机上坐累了,宁愿站起来排会儿队,好早一点出去.  3. 站着的人多了,有压迫感,觉得自己坐着怪怪的,还不如站起来排队.  这还是需要有一个慢慢习惯适应的过程, 时间长了就会好的.  &&  二,择校费。大陆的小学,是按地段就近入学。如果你不想在你家附近的学校上学,而想到一家你认为更好的学校就读,就需要交一笔钱,有几万到十几万人民币不等,这明显不公啊。  好的学校决定孩子好的前途,而好的学校总是有限的.物以稀为贵,符合市场经济的自然规律,没什么好奇怪的.据我所知,这好像也不是大陆独有的现象,其他国家特别是东亚重视子女教育的国家和地区都有这样的现象,只是形式不同罢了.  这方面,台湾是怎么样的呢?我很好奇.  当然,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对广大老百姓来说这的确是不公平的.同时,现阶段中国正处于一个城镇化的阶段,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也加剧了教育资源分配的矛盾.这方面的争论很多.  &&  三,看病超贵。其实多数大陆人都有医疗保险,也不是像台湾专家说的只能报销二三成,而是能报销九成左右,但门诊是不报的,只报住院。但看病太贵了,看个感冒花上2000台币是很普遍的。在台湾往往不到100人民币就搞定了。  这个问题和教育一样,根源在于资源紧缺.不过你上面说的这些不对,大陆门诊也是可以报的.其次,你说看一个感冒要2000台币,就是500 RMB?这好像不太可能吧?  我住在上海,门诊挂号费,三甲医院也就十来块钱.感冒一般不会去医院,就算去配盒感冒药最多也就是几十块.又不要做什么检查,怎么要花那么多?钱都花在哪儿了?  说到这个我还想起来,十多年前我读大学的时候,那时候去校医院看病.那真叫便宜.发烧挂水一次几块钱就可以搞定.不过现在应该涨价了吧.  &&  五,多数大陆人,工资只有几千,但开好车,住大房,常旅游,我很纳闷是什么在支撑他们的生活水平?  1. 收入又不只是工资.有的人靠拆迁,有的人靠炒股, 还有的人爸妈有钱....  2. 消费观念不同,月光族大有人在.  3. 开好车,住大房,常旅游的标准是什么?三线城市买套百来平米的房子,买辆二手的奥迪,经常去国内或者是东南亚旅游,这个好像也花不了多少吧
  楼主说的很对,大陆很多网站论坛都在讨论这些,讨论的很深入。  
  我们这择校费不让收了,最后钱只能花在学区房上。  
  第一点很正确,不但是车到站是这样,看电影也是,还没结束花啦啦全齐来了。
  很多问题是因为人口多 ,资源有限。你凡是有想不通的问题,都试着往这方面想。
  我坚信认为桃园阿亮是反串,甚至怀疑阿亮不是台湾人也不是大陆人。
  这10个现象,答案是2个字:国情
  楼主观察真细致,楼主真的深刻体验到了国内平民生活了。我在想那些领导也是从底层升上去的怎么就发现不了这些大家都知道的问题?
  你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用三点回答你,第一,中国人的竞争意识非常强烈,所以急,勤,省。第二,你说的很多问题,其实就是低端,中端,高端的问题,包括教育,医疗,物价,想要享受高端的资源就必须付出高的价钱,钱不够你可以使用中端,低端,实际上低,中,高的质量差距远比他们之间的价格差距要低,价格很大程度上是争抢造成的,是哄抬上去的,质量在价格中的因素其实不大,低端,中端其实没有看上去那么差。第三,中国地大物博,你所看到的只能代表一部分人,永远不能把他们身上的特点说成代表中国。最后这三点可以总结为一点,那就是人多,地大,风俗习性多元化,造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社会,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集中,有分散,等等,自然就会有相应的特点和现象。  
  感冒从没去过医院 从来都是去药店买个感冒药就好了
  一,这是个性差异,我报团去俄罗斯旅游,大家都是很本分的,没有迫不及待那样的,有个别现象应该予以体谅,毕竟是人口大国,以前资源少,中老年人都抢惯了,但年轻人已没有这种现象了  二,择校费。顾名思义,就是你不本地就不应该享有当地的教育资源,你想孩子进入不属于你地域的学校当然要收择校费了,这对于本地学生来说才叫公平。  三,大陆仔逐渐进入全民医保,目前城镇医保住院基本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拿着医保卡直接住院,费用全部在医保卡内结算,自己个人仅负担微少的一部分。  四,大陆有国企、私企、民企,国企以前有这种情况,现在基本取消了,都是聘用合同制,也许这人以前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等三金一险,单位当然没办法续交他的保险,这些聘用人员大部分是农村出来的,家里有地或是城中村改造的新的城市居民  五,一句话,节俭和储蓄,知道什么叫未雨绸缪吗?
  @臺灣阿靚
07:47:00  我喜欢中国,我以身为中华民族而自豪,大陆多数方面都比台湾先进太多了,但大陆也有一些现象让我费解。   一,飞机还没停稳,就开始取行李站过道里等。廊桥都还没接上,往往一等就是半个小时,看他们这样,我心里就有压迫感。拜托,优雅一些,从容一些,不更好吗?   二,择校费。大陆的小学,是按地段就近入学。如果你不想在你家附近的学校上学,而想到一家你认为更好的学校就读,就需要交一笔钱,有几万到十几万人民币不等  —————————————————  我试着回答一下:1.这习惯确实不好,怎么说呢,可能是中国人确实多,平时排队什么的都要挤个先。主要可能还是竞争环境引起的吧,尤其是老一辈的,受过教育的90后门这方面表现就要好些。2.因为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家长是宁可多花钱,也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城市这问题尤其严重,北京最新的政策是严格采取就近入学,各学校进行进行优秀教师流动,力争在未来数年内,北京公立学校资源均等化,但是你知道,要达成这一步没个十几年是做不到的,但自己孩子等不起呀,总而言之,这是个需要靠发展才能逐渐解决的问题。3.你这数据肯定不对,各地区不一样,北京是这样的,门诊报销起步费用大概是1800.超过这费用之后,社区医院门诊报销90%.三级医院报销70%左右。4  
  @一万只猫:知道你与阿靚的区别在哪里吗?他提大陆的问题,没有人骂他、喷他;并且大家还与他理性交流,获得了极大的尊重与礼遇。更没有沦落到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  
  @臺灣阿靚
看个感冒花上2000台币是很普遍的,兄弟,恭喜你生活在大城市,俺感冒,二十块钱不到挂号加药就好了。
  美国也有学区房,教育资源不均在全世界都一个样。难道在台湾入学可以自己随便挑学校?打死你,哥也不相信。看个感冒要花390多元?还很普遍?这个我还真的听都没听过。一百多元是普遍,超两百多估计都少。要是不吊瓶,估计最多也就几十块,也就那点药,能贵得哪里去。
  @臺灣阿靚   
  楼主,你的观察是准确的。佩服,相信今后一定会逐步消除不平等的制度。唯有希望这一天早日来到。  
  如果你是台湾人就不要管大陆的闲事~  你只看到大陆的不好~说明你还是看不起大陆~  你并不了解我们~所以不要在这里断章取义~  除非有一天你们台湾回归大陆~你才有资格发表你对大陆的言论~  如果你是大陆的领导人~你决不会把大陆治理的跟台湾一样~想想中国有多少人口~你们台湾有多少人口~如果我们大陆和你们台湾人口一样小~那就不可能出现那些所谓的问题~  人多的地方就容易出现问题~中国现在正在一步步改善~我们大陆人民坚信这一点~  所以请把你的疑问收回肚子~我们过的很好~  
  完全没必要解释··  既然观察的这么仔细·  挑选的这么细致·  很用心·很用脑!  继续观察自己往往就可以找到最终的答案!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