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伦通天塔高度哪能做?

5000多年前,在现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城以南约100公里幼发拉底河沿岸的巴比伦,曾矗立着一座无比壮丽的。传说它是古巴比伦国王为天上诸神前往凡间修筑的歇脚处。古巴比伦通天塔堪与埃及著名的金字塔媲美,形状也有几分相似,称得上是天路的“驿站”或“旅店”。
通天塔传说
在希伯莱神话中,巴比伦通天塔又叫“巴别”通天塔,与天神耶和华紧紧相连。据《圣经》记载大洪水退去后,诺亚的子孙在巴比伦一带建国。他们渐渐变得骄傲自大,想造一座通天巨塔来传扬自己的名声。耶和华惧怕凡人建造通天塔的力量,嫉妒他们的智慧和成功,于是暗施法术,搅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彼此之间言语不通,造成隔阂,无法完成工程。通天塔最早在巴比伦人中被称为“埃特曼南基”,意即“天地的基本住所”。但它并没有因为神人的阻止而宣告失败,它建成后就被破坏了。
巴比伦古城里最早的巴比伦通天塔,在公元前689年亚述国王辛赫那里布攻占巴比伦时遭到摧毁。新巴比伦王国建立后,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重建通天塔。他命令全国不分民族、不分地区,都要派人来参加修塔。尼布甲尼撒下令重建的巴比伦通天塔共有七层,一层垒叠一层,一阶高出一阶,总高90米,塔基的长度和宽度各为91米左右。在高耸人云的塔顶上,还建有壮观的供奉马尔杜克主神的神殿。塔的四周是仓库和祭司们的住房。
通天塔遗址
通过有关的零星记载以及神话传说,人们依稀知道,昔日的巴比伦通天塔可与列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齐名,它们一起被视做5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城鼎盛时代的标志。那时世界上多数民族还处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竟然竖立起如此气势磅礴、巍峨雄伟的通天塔,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遗憾的是巴比伦通天塔塔同空中花园现已荡然无存的厄运一样,经历过历次的洗劫,如今剩下的仅仅是一块长满野草的方形大地基的残迹了。
巴比伦通天塔既是世界上著名的古代奇迹,也是一个长期不解的谜团。几千年来人们一直都没有发现巴比伦通天塔的遗迹,有人认为它不过是个神话。在1899年3月,—批德国考古学家在今天巴格达南面100多公里的幼发拉底河畔,进行了持续十多年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终于找到了已经失踪2000多年,由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公元前605年改建的巴比伦古城遗址。
后来考古学家在古巴比伦遗址上发现了一个由石块、泥砖砌成的拱形建筑废墟,中间有口正方形的大井。开始考古学家以为这是空中花园的遗址。直到后来在附近出土了一块记载了通天塔的方位和式样的石碑,才知道这就是通天塔的塔基。它上面刻有古希腊地理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公元前460年游览巴比伦城时对已荒废的通天塔的赞美:“它有一座实心的主塔,1弗(201米)见方。上面又有一层,再上是第三层,一共有8层。外缘有条螺旋形通道,绕塔而上,直达塔顶。约在半途设有座位,可供歇脚。”他说8层,想必是把塔基的土台或塔圣所也计在基内了。他记下的塔基每边长约90米,高度也约90米。据考古学家查考塔基边长确切数为近91米,可见碑文的记载相当正确。希罗多德还记述,通天塔顶上“建有一座大神庙,里面有张精致的大睡椅,铺陈华丽,旁边有一张金桌子。神殿内并无偶像……神亲自进入殿内,躺在睡椅上休息。”尼布甲尼撒二世去世后,巴比伦又渐渐衰落。公元前484年,通天塔再次毁于战火。虽然人们如今已基本知道了它的外观,但整体的设计和结构仍是一个谜。
通天塔用途
人们分析巴比伦通天塔和美索不达米亚其他庙塔一样,都用砖构筑,因为当地缺乏良好的岩石。为使通天塔的巨墙外观不至于显得单调,工匠们聪明地建造了高大的斜桥和斜形阶梯,再用支墩作装饰,把巨大平面的墙巧妙地分成了有变化的几段。从现代的建筑技术的角度来看,这种巨大立面的处理手法是十分高明的,很合乎建筑艺术的手法。
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巴比伦通天塔应是一座宗教建筑。在巴比伦人看来,巴比伦王的王位是马尔杜克(美索不达米亚宗教众神之首)授予的,僧侣是马尔杜克的仆人,人民需要得到他的庇护。为了取悦他换取他的恩典,保障国家城市的永固,巴比伦人将巴比伦通天塔作为礼物敬献给他。在巴比伦通天塔里,每年都要定期举行大规模的典礼活动,成群结队的信徒从全国各地赶来朝拜。
巴比伦通天塔除了奉祀圣灵,还有另外两个用途。其一是尼布甲尼撒二世借神的形象显示个人的荣耀和威严,以求永垂不朽。其二是讨好僧侣集团,换取他们的支持,以便稳固江山。美索不达米亚是一个宗教盛行的地方,神庙林立,僧侣众多。僧侣不仅在意识形态上影响着人民,而且掌握着大量土地和财富。如果不在政治上得到他们的支持,恐怕王位也会风雨祺摇。后来随着巴比伦的覆灭,美索不达米亚的伟大文明也很快毁灭了。
当然对于通天塔的用途,人们也有不同的猜测。有人认为通天塔是古巴比伦人的天文观测台,有人则根据斯特雷波的记载,认为该塔是古巴比伦城之神马杜克的象征式坟墓,更多的人认为,通天塔不是神的坟墓,而是供诸神下凡的落脚之处。还有人认为它与埃及的金字塔一样,是古代帝王的陵墓,其中可能隐藏着陵寝和密室。这派人的代表是法国的考古学家弗雷斯·内尔。
19世纪中叶,法国政府派弗雷斯·内尔率队前往巴比伦考察,他在写给法国外交部长的一封信中说:“……进入通天塔内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地雷把它炸成两半,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塔的中心。日后我如能与统治尼姆拉德泉一带沙漠地区的阿拉伯人建立友好关系,并说服他们允许我试用这种方法,请问部长大人是否允许我这样做呢?”当时的法国政府竟然答应了他的要求。可是弗雷斯不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到达巴比伦一带不久就患了病,未来得及实行上述计划就与世长辞了。
进入20世纪,保护古迹已成为各国人们的常识。伊拉克一带战乱频繁,伊拉克政府也不可能再允许以炸毁的方式来研究作为其国宝的通天塔。直到如今,人们仍然未能进入通天塔废墟内部。因此通天塔内是否藏有陵寝与密室,以及建造巴比伦通天塔的真正用途,也仍然未能有一个准确的回答。
版权所有 &
-探索领域保留所有权.基本内容/巴比伦通天塔
又名:巴别塔、巴贝耳塔、通天塔、分音塔据《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记载,是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此故事试图为世上出现不同语言和种族提供解释。
宗教上的巴别塔/巴比伦通天塔
根据 犹太人的《圣经· 旧约》记载: 大洪水劫后,天下人都讲一样的 语言,都有一样的口音。 诺亚的子孙越来越多,遍布地面,于是向东迁移。在示拿地(古 巴比伦附近),他们遇见一片平原,定居下来。由于平原上用作建筑的石料很不易得到,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于是他们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又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由于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力,建成的巴比伦城繁华而美丽,高塔直插云霄,似乎要与天公一比高低。没想到此举惊动了上帝!上帝深为人类的虚荣和傲慢而震怒,不能容忍人类冒犯他的尊严,决定惩罚这些狂妄的人们,就像惩罚偷吃了禁果的 亚当和 夏娃一样。他看到人们这样齐心协力,统一强大,心想:如果人类真的修成宏伟的通天塔,那以后还有什么事干不成呢?一定得想办法阻止他们。于是他悄悄地离开天国来到人间,变乱了人类的语言,使他们分散在各处,那座塔于是半途而废了。那共同的语言被称为 亚当语,历史上曾有学者提出某种语言是原始语言,例如 希伯来语、 巴斯克语等(参阅犹太文献)。高塔中途停工的画面在宗教艺术中有象征意义,表示人类狂妄自大最终只会落得混乱的结局。
历史上的巴别塔/巴比伦通天塔
在 希伯来语中,“巴别”是“变乱”的意思,于是这座塔就称作“巴别塔”。也有人将“变乱”一词解释为“ 巴比伦”,称那座城叫“巴比伦城”,称那座塔叫“ 巴比伦塔”。而在巴比伦语中,“巴别”或“巴比伦”都是“神之门”的意思。同一词汇(“巴别”)在两种语言里竟会意思截然相反,着实令人费解。其实这是有缘由的。公元前586年, 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灭掉 犹太王国,拆毁犹太人的 圣城 耶路撒冷,烧掉神庙,将国王连同近万名臣民掳掠到巴比伦,只留下少数最穷的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巴比伦之囚”。犹太人在巴比伦多半沦为奴隶,为尼布甲尼撒修建巴比伦城,直到70年后波斯帝王居鲁士到来才拯救了他们。亡国为奴的仇恨使得犹太人刻骨铭心,他们虽无力回天,但却凭借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愤怒。于是,巴比伦人的“神之门”在犹太人眼里充满了罪恶,遭到了诅咒。他们诅咒道:“沙漠里的野兽和岛上的野兽将住在那里,猫头鹰要住在那里,它将永远无人居住,世世代代无人居住。”事实上,“巴别”塔早在 尼布甲尼撒及其父亲之前就已存在, 古巴比伦王国的几位国王都曾进行过整修工作。但外来征服者不断地将之摧毁。尼布甲尼撒之父那波博来萨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后,也开始重建“巴别”通天塔,他在铭文中写道:“巴比伦塔年久失修,因此马尔杜克命我重建。他要我把塔基牢固地建在地界的胸膛上,而尖顶要直插云霄。”但尼布甲尼撒之父只将塔建到15米高,尼布甲尼撒自己则“加高塔身,与天齐肩”。塔身的绝大部分和塔顶的马尔杜克神庙是尼布甲尼撒主持修建的。备受人称赞的“巴别塔”一般指的就是那波博来萨父子修建而成的那一座。这座塔的规模十分宏大。公元前460年,即塔建成150年后,古希腊历史学家 希罗多德游览巴比伦城时,对这座已经受损的塔仍是青睐有加。根据他的记载,通天塔建在许多层巨大的高台上,这些高台共有8层,愈高愈小,最上面的高台上建有马尔杜克神庙。墙的外沿建有螺旋形的阶梯,可以绕塔而上,直达塔顶;塔梯的中腰设有座位,可供歇息。塔基每边长大约90米,塔高约90米。据19世纪末期的考古学家科尔德维实际的测量和推算,塔基边长约96米,塔和庙的总高度也是约96米,两者相差无几。“巴别”塔是当时巴比伦国内最高的建筑,在国内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人们称它“通天塔”。也有人称它是天上诸神前往凡间住所途中的踏脚处,是天路的“驿站”或“旅店”。人们普遍认为,“巴别”塔是一座宗教建筑。在巴比伦人看来,巴比伦王的王位是 马尔杜克授予的,僧侣是马尔杜克的仆人,人民需要得到他的庇护。为了取悦他,换取他的恩典,保障国家城市的永固,巴比伦人将“巴别”塔作为礼物敬献给了他。在“巴别”塔里,每年都要定期举行大规模的典礼活动,成群结队的信徒从全国各地赶来朝拜。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塔的上下各有一座马尔杜克神庙,分别称上庙和下庙。下庙供有神像。上庙位于塔顶,里面没有神像但金碧辉煌,由深蓝色的 琉璃砖制成并饰以黄金。巴比伦人按照世俗生活的理想来侍奉他们的神灵。大殿内只有一张大床,床上“铺设十分豪华”(如同希腊和罗马贵族一样, 美索不达米亚贵族也是躺着进食),床边有一张饰金的桌子。庙里只住着一位专门挑选出来陪马尔杜克寻欢作乐的年轻美貌的女子。僧侣们使人们相信,大神不时地来到庙里并躺在这张床上休息。只有国王和僧侣才能进入神殿,为马尔杜克服务和听取他的教诲;这种超级神圣的东西是同老百姓无缘的,他们只能远远地敬拜心目中的神灵,因为如果近在咫尺,普通人经受不起大神的目光。据希罗多德记载,神像和附属物品一共用去黄金800泰仑,折合现价约值2400万美元。考古学家曾经在僧侣的一住处发现一只石鸭,上有铭文“准秤一泰仑”,石鸭约重29.68公斤。如果希罗多德的记载可靠,则照此推算,马尔杜克神像连同附件一共重约23700公斤,都是纯金所铸或制作!除了神灵,谁能享受如此高的礼遇?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巴别塔除了奉祀圣灵还有另外两个用途。其一是尼布加尼撒二世借神的形象显示个人的荣耀和威严,以求永垂不朽。其二是讨好僧侣集团,换取他们的支持以便稳固江山。美索不达米亚是一个宗教盛行的地方,神庙林立,僧侣众多。僧侣不仅在意识形态上影响着人民,而且掌握着大量土地和财富,如果不在政治上得到他们的支持,恐怕王位也会风雨飘摇。这种忧虑不是多余的,据历史学家研究,尼布甲尼撒之后,新巴比伦王国迅速衰落,以致波斯人不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了巴比伦城,这与失去僧侣集团的支持有莫大关系。公元前1世纪的希腊历史学家认为,“巴别”塔是一个天象观测台。新巴比伦人信仰拜星教,星体就是神,在他们的神话中,马尔杜克是木星。新巴比伦王国的僧侣们神秘地登上塔顶,难道真的是侍奉半躺在床上的马尔杜克大神吗?对此希罗多德颇不以为然,现代学者更不相信,说不定正是他们半躺在床上观测天象呢!而且,人类早期的天文知识直接产生于宗教和巫术之中,掌握这些知识的多是僧侣。新巴比伦人取得了当时世界最杰出的天文学成就,这座塔的功劳恐怕不可抹杀。也有人认为,“巴别”塔是多功能的。塔的底层是祭祀用的神庙,塔顶则是用于军事了望的哨所。
传说中的巴别塔/巴比伦通天塔
正是这座塔使得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公元前539年 波斯王 居鲁士攻下 巴比伦后,即被“巴别”塔的雄姿折服了。他不仅没有毁掉它,反而要求他的部下在他死后按照“巴别”塔的样子,在墓上建造一座小型的埃特门南基(埃特门南基是“巴别”塔的另一个名字,意为“天地的基本住所”)。然而,后来“巴别”塔终于毁掉了,波斯王 薛西斯怨恨巴比伦人民的拼死反抗,恨屋及乌,下令彻底摧毁巴比伦城,“巴别”塔厄运难逃,变成一堆瓦砾。即使如此,以热爱文化名垂青史的 亚历山大大帝还是爱慕它的雄姿。公元前331年,他远征印度时,特意来到了“巴别”塔前,英雄与奇观的对话大概只有彼此才能知晓。他一度要修复这座传奇般的建筑,下令全部拆除旧塔,一座更加宏伟壮丽的神塔眼看着有救了。然而,这只是让人空欢喜而已。据说,此时,一只患有疟疾的蚊子叮了他一下,这位文治武功盖世的一代天骄于是一命呜呼,“巴别”塔也就备受冷落了。事实是,这项工程实在是太大了,仅清理废塔就需要一万人工作两个月时间,于是,他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几千年下来,这座塔已变成了废墟,真的应验了犹太人的诅咒。即便如此,几千年后的考古学家科尔德维见到它时,仍由衷地发出了赞叹之声。科尔德维写道:“尽管遗迹如此残破,但亲眼看到遗迹是绝非任何书面的描述可比的。通天塔硕大无比,‘旧约’中的犹太人把它看作人类骄傲的标志,四面是僧侣们朝拜的豪华的殿堂,许多宽敞的仓库,连绵的白墙,华丽的铜门、环绕的碉堡,以及林立的一千座敌楼。当年这样壮丽豪的景象,在整个巴比伦是无与伦比的。”
电影里的巴别塔/巴比伦通天塔
直接关于那座 塔的:空缺
电影《巴别塔》(Babel)(2006)/巴比伦通天塔
别 名:通天塔/火线交错/巴贝塔导 演: 阿加多&冈萨雷斯&伊纳里多编 剧: 吉勒莫&阿里加主 演: 凯特&布兰切特 布拉德&皮特 [url]盖尔&加西亚&贝纳尔上 映:日地 区:美国语 言: 阿拉伯语 英语 日语 西班牙语颜 色:彩色时 长:142分钟类 型: 剧情片大场景的影片适合在电影院看。 《通天塔》这种在 摩洛哥荒山野岭的大场景与 东京人工化的 俱乐部,在阳光灿烂的室外与光线阴暗的室内,在外在与内心之间大幅度切换的电影,更是那种需要在大银幕上看的电影。你时而被带到人物的最近处,时而又被拉到大视野。我们被带到摩洛哥的荒山峻岭,乡民的生活被一只枪打破了宁静,这支 Winchester牌 猎枪, 美国制造,由一个 日本游客留下来送给当地导游。一个善意的举动引来的却是一个悲剧,这只枪的子弹被放羊的孩子练习着射出去,又射中了恰恰是来自美国的女游客。女游客和丈夫不久前丧子,出游本来是为了挽救婚姻。女游客在小村庄里等待救护生死未卜,同时摩洛哥警察怀疑有 恐怖主义行为,要保护国家名声,开始粗暴地追逐 牧羊人一家。女游客的丈夫打电话给美国加州 圣地亚哥家中的墨西哥 保姆,要她好好看管孩子, 墨西哥保姆要到边境对面的家中去参加儿子的 婚礼,找不到替补只好把两个孩子带了去,结果返回圣地亚哥的途中因为侄子冲动的决定,被警察怀疑绑架孩子,丧魂落魄地在野外度过了一夜,几乎把孩子丢了。在 地球的另一端, 日本警察则被照会调查猎枪的来历,结果我们知道日本游客有个正在青春成长期的哑巴女儿,在成长的痛苦中反叛着也渴望着,而后我们还知道这个家庭的母亲不久前自杀……倒霉事一桩桩,在观看时几乎觉得编剧有些强迫地把这些巧合安排在一起。但是无论是在摩洛哥等待救援的美国游客,还是东京万家灯火中的一对父女,还是北美荒地中惊慌失措的墨西哥保姆,都是人类处于困境中无助的写照。今天,仿佛人类也在造一座 通天塔,今天的通天塔就是 全球化,而全球化的通天塔也并非没有 代价。这部影片的手法能够吸引你观看,经常让你透不过气来。摄影是最无争议的部分,给我们难忘的画面,无论是美丽的荒山,还是人工化的东京,摄影的呈现都是那么强有力。表演方面,同时启用大明星与各国职业演员与非职业演员,没有感觉任何的不调和,也是影片为人称道的一大特色。 凯特·布兰切特, 布拉德·皮特的大明星身份正好符合剧情,因为在 第三世界的小地方,任何 美国人都象是明星。但是转眼之间他们也仍然可以如此束手无策。当然,这部分故事的结局终于转悲为喜,也许是美国观众需要的一点安慰。日本部分的剧情以那个日本女演员的出色表演而格外突出,最不落俗套,但是也最反映 现代化社会人的困惑。墨西哥保姆故事讨论边境关系:一方面, 资本主义需要 全球化, 墨西哥人是 加州 廉价劳动力的主力军,另一方面,疆界又必须存在,出入的规则永远由强势的一方来决定……什么是能让我们在绝境中保存希望的光芒?当 人类因为通天塔而被 上帝惩罚,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之间的人类还能靠什么来沟通?影片的创作者好像又绝望又希望。最暗的夜里,我们寻找着人性之光。父与子,父与女,夫与妻的亲情之外,也许是那个摩洛哥导游,那个摩洛哥老奶奶,东京的警察,墨西哥的保姆更能证明着 人性的纽带。《通天塔》的导演伊里亚图有才气,有野心,《通天塔》完全证明了他作为电影艺术家的才气,而他的野心是创作一部关于大想法同时又唤起大情感的电影。这个野心到底是否完全实现,还是见仁见智的事情。这部电影的好处在于它只是让你在细微的感受中思考,并不把结论强迫给你,也不对每种文化做类型化的简化,只是唤起对生命的慈悲之情,也许就是这种慈悲之情将是拯救我们于隔阂的光。可是同时,它的故事是否太牵强?费了半天劲并没有说清楚什么?虽然有很多有力的片断,但是这些片断的组合终归没有能够达到创作者想要达到的高度?这是一部让你看了以后愿意跟朋友争论的电影。《 圣经》里,记载了初始人类想要建一座通天的“ 巴别塔”,上帝为了防止人类到达天庭而让他们说不同的语言,最终人类的难以沟通造成高塔的坍塌,通天梦成为泡影。而影片《通天塔》借喻了这段隐喻,《爱情是狗狼》的导演亚里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执导了该影片。亚里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是讲结构的高手。该影片因有布拉德·皮特和凯特·布兰切特这两位巨星的加盟,而更加值得期待。影片《通天塔》带有强烈的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的独特风格,世界上恐怕很难找出什么导演能够把多线索交叉叙事手法运用得如此娴熟,俨然有超越上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撞车》的势头。而且,亚历桑德罗此次把握的故事以及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显得更加的宏大和 人性化。同时,这种多线索叙事技巧在他的手中也已经不再仅仅是表达的工具,而是极富 洞察力并具有深刻见解的表达出口,是其展现故事主题的必由之路。伊纳里图曾表示过,将一些故事线索编织到一起已经成为他工作的一种习惯。“当我坐在车里看到有人从路边经过时,我便开始觉得那个人肯定比我头脑中的任何东西都要有趣。所以探究他人的内心是我最大的愿望。与此同时,我们所拥有的现实中的一切也是如此的有限。我更希望探索更加广阔的外部世界,还有陌生的外部世界是怎样影响到我个人的等等,都将成为我作品中所要探寻的目标……”第59届 戛纳国际电影节上, 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凭借这部《通天塔》勇夺最佳导演奖,这也使得他在回到祖国墨西哥后享受到了 英雄般的欢呼,也许《爱情是狗娘》是纯粹的本土行为;《 21克》则是更加尖锐而 小众的,但前两次大胆的尝试之后使得如今的伊纳里图终于迎来了更加辉煌的成绩。在戛纳上《通天塔》呼声最高,甚至高过大师级人物 阿莫多瓦的《 回归》,也有人认为伊纳里图一直在自我重复,仅此而已,但他坚持自我风格的姿态正是具有独立精神的电影人最可宝贵的地方,而且他也确实找出了最合适自己的表达方式,《通天塔》与他的前两部作品比起来着实有着巨大的突破,在结构和主题上更加宏大与深化,也许它注定不会取得太高的 票房,但与观众得到的 心灵 洗礼相比,那也不算什么。第64届 金球奖,本片获得剧情类最佳影片奖。第79届 奥斯卡奖,本片获得7项提名。
巴别塔的故事/巴比伦通天塔
巴比伦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古城,它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交汇处。早在公元前1830年左右,阿摩利人就以巴比伦为都城,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在古巴比伦国最出色的国王汉漠拉比死后,巴比伦不断受到外族的进攻,历经了500多年战乱,直到公元前7世纪末,才在尼布甲尼撒领导下,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然而,88年后,新巴比伦王国又被波斯人彻底毁灭。随着巴比伦王朝的复灭,显赫一时的古城巴比伦,也日渐消失在荒草之中了。在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巴比伦也是古代两河流域地区最壮丽最繁华的都城,巴比伦古城有内外两道城墙,城里最壮观的建筑物,就是 通天塔尼布甲尼撒王宫[/url]通天塔和著名的“ 空中花园”,以及那座据说让上帝感到又惊又怒的巴别通天塔。那么为什么把巴比伦城又叫做“冒犯上帝的城市呢”?这个说法来自《圣经·旧约》。《圣经·旧约》上说,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他们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发现了一块非常肥沃的土地,于是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修起了城池。后来,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决定修建一座可以通到天上去的高塔,这就是巴别塔。他们用砖和河泥作为建筑的材料。直到有一天,高高的塔顶已冲入云霄。上帝耶和华得知此事,立即从天国下凡视察。上帝一看,又惊又怒,认为这是人类虚荣心的象征。上帝心想,人们讲同样的语言,就能建起这样的巨塔,日后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呢?于是,上帝决定让人世间的语言发生混乱,使人们互相言语不通。后来人们就把巴比伦叫做“冒犯上帝的城市”。巴比伦城墙的厚度,可以让一辆4匹马拉的战车转身。长达16公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城楼。城墙的两端起于幼发拉底河畔。河对岸是巴比伦的新城区,一座大桥横跨幼发拉底河,使新城区跟主城连在一起。所以,这座城墙不仅是巴比伦人用来抵御敌人的主要屏障,而且也是一道保护巴比伦城不受河水泛滥之害的可靠堤防。巴比伦城有100座铜做的城门,因此希腊大诗人荷马又把巴比伦城称为“百门之都”。巴比伦古城的大门叫典礼门,高4米多,宽2米左右。门的上部是拱形结构,两边和残存的城墙相连,门洞两边的墙上有黄、棕两色琉璃砖制成的雄狮、公牛等图像。这座城门建筑得十分牢固,公元前568年波斯人在摧毁巴比伦古城时,只有这座城门幸存下来。在千百年风雨剥蚀下,古城城墙已坍塌无存,唯独这座城门依然完好如初。穿过城门是一条广阔大道,上面铺着灰色和粉红色石子,大道两旁的残墙上现在还留着清晰可见的雄狮、公牛等图像。尼布甲尼撒的王宫就在大道西边。被人们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就在南宫的东北角。相传,它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为让他的米底妻子赛米拉米斯公主,排忧解闷而兴建的,可惜它早已不存在了。赫赫有名的巴别通天塔就耸立在大道的北面。巴别塔本是巴比伦古城里,一座供奉巴比伦人的主神马都克的神庙。塔的顶端是神殿。有一条石梯可以直通神殿,敬神时,穿着白色法衣的祭司在由乐器伴奏的合唱声中登上塔顶。这座巴别塔就是《圣经·旧约》里的巴别通天塔。“巴别”这个词是巴比伦文,意思是“神的大门”。由于它的读音跟古希伯莱语中的“混乱”一词相似,加上当时巴比伦城里的居民讲的远不止一种语言,《圣经·旧约》的作者也就很容易把“语言混乱”与上帝对建塔的惩罚相联系,编出上述的故事来了。巴比伦古城里最早的巴别通天塔,在公元前689年亚述国王辛赫那里布攻占巴比伦时就破坏了。新巴比伦王国建立后,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重建通天塔。他命令全国不分民族、不分地区都要派人来参加修塔。尼布甲尼撒下令重建的巴别通天塔共有7层,总高90米,塔基的长度和宽度各为91米左右。在高耸入云塔顶上,还建有壮观的供奉马都克主神的神殿,塔的四周是仓库和祭司们的住房。在5000多年前,人们能建起这样一座如此巍峨雄伟的通天塔,实在是人世间的一大奇迹。遗憾的是,巴别塔如今剩下的仅仅是一块长满了野草的方形大地基的残迹了。在波斯人彻底摧毁了巴比伦之后,人们对巴比伦通天塔仍然念念不忘。公元前331年,当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已经荒芜的巴比伦后,他曾经想重建通天塔。但是,单单清除废塔的砖瓦就需要一万人工作两个月。最后他只好放弃了这个计划。千百年过去了,不知有多少人一直想找到[/url]巴比伦古城遗址[/url]。1899年3月,一批德国考古学家,在今天巴格达南面50多公里的 幼发拉底河畔,进行了持续10多年之久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终于找到了已经失踪两千多年,由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公元前605年改建后的巴比伦古城遗址。考古学家们现在仍在巴比伦古城遗址上进行着发掘工作。许多宫殿、神庙、街道和住房已经渐渐露出地面。考古学家们正在和历史学家、艺术家们一起,根据发掘出来的文物,复制古城巴比伦大多数建筑物的原型,以便有朝一日能使这座人类宏伟的古城恢复旧观。
“通天塔”工程技术研究/巴比伦通天塔
参见 塔古 巴比伦人: ?现代 地球人:参见 天梯 绳系卫星 摩天大楼 世界贸易中心 脚手架 Internet 联合国 世界语 国际热核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
“巴别塔”名画Gallery/巴比伦通天塔
图1■作者:彼得·勃鲁盖尔(画于38岁时)■作品背景:1563年,勃鲁盖尔移居布鲁塞尔,同年,他便创作了这一幅以圣经为题寓意深刻的杰作《巴别塔》。正如我们前面所述,这种题材属于他的第二类作品。这类作品往往选用恰当的圣经故事以影射现实世界的纷争。■作品赏析:画家以宏大的构图来描绘通天塔,以云雾拦断显示通天塔之高,以风俗画手法描绘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画家以细密画的技巧功力,描绘了众多有情节性的人物活动,借以揭示人战胜大自然的力量。画家在这一幅圣经寓意画中表现了“天意”与人在改造世界时的不可调和性,人与自然的斗争具有英雄气魄,同时也充满悲剧性。为了表现通天高度的巴别塔,勃鲁盖尔以宏大的构图来处理这个富有幻想意味的场面。他不仅精心描绘了众多的人物,还在塔顶处用云彩拦腰截去一个顶部,并在云层上画了一个隐约可见的塔顶,以示塔已建到的可怕高度。塔身坐落在海边,右角临海滩处还有停靠的船只。远处是密集的房屋,它展现出一片豪阔畅心的平原风光。示拿人的建塔总监带领了一班卫士正前来督查停建的真相:吵个不休的工匠们都已散去,仅少数几个留守等候着总监的光临,其中一个向总监跪下,在说明事故的复杂性,但看来他的话也使总监和卫兵们无法听懂。在塔身的正前方,有一处“塌方”,局面显然是不堪收拾的。画家凭细密画的技巧,在塔身每一层上都画着密集细小的建筑工人与车辆形象。这座塔的每一层内部都是一个整体,彼此又挤得很紧。为了追求这种巨大与繁乱的绘画效果,勃鲁盖尔有意拉开了人物形象与塔身、大自然等的比例距离,从而显示出“工程”的伟大与艰巨,也更显示出人类的创造性力量。在揭示人战胜大自然的压力方面,画家强调的是狂想性色彩。这一幅圣经寓意画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它巧妙地突出了“天意”与人在改造世界时的不可调和性,实质上乃是旧瓶新酒,歌颂人类的新生活的代价,但它面临的是充满着悲剧的代价。这是这位画家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又一表现。此画为114×155厘米大,现藏于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图1 尼德兰画家Pieter Brueghel the Elder(ca.9) 1563年的油画 The Tower of Babel [114 x 155 cm]现藏于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Naturhistorisches Museum Wien)图1 The Tower of Babel, 1563图2 尼德兰画家Pieter Brueghel the Elder(ca.9) 约1563年的油画 The "Little" Tower of Babel [60 x 74.5 cm]现藏于鹿特丹博曼斯美术馆(Museum Boymans-van Beuningen)巴比伦通天塔图3 荷兰画家Maerten van Heemskerck() 1572年的世界奇迹系列里...找找看吧:图3 by Martin Heemskerck, 1572现藏于...图4 Lucas van Valckenborch() 1568年的油画现藏于巴黎 Galerie de Jonckheere巴比伦通天塔图5 Marten van Valkenborch() 1594年的油画巴比伦通天塔现藏于卢浮宫图6 Marten van Valkenborch() 约1600年的油画现藏于英国 Towneley Hall巴比伦通天塔图7 法兰德斯画家Abel Grimmer() 1604年的油画图7 by Abel Grimmer, 1604现藏于...图8 法国画家Gustave Doré() 1865年的雕版现藏于Internet图8 The Confusion of Tongues图9 以色列艺术家Ziv Qual(1982年生)的CG作品图9 Rage over Babylon现藏于Internet
相关文学/巴比伦通天塔
中篇小说《巴比伦塔》,特德 蒋的处女作,收录在《你一生的故事》中。蒋因此作一炮而红。(小说中文版以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曹谁的长篇小说《巴别塔尖》:/bardir-nov1624.html卡罗琳·帕克丝特的长篇小说《巴别塔之犬》:.cn/nzt/novel/lit/babietaquan/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7次
参与编辑人数:7位
最近更新时间: 12:04:48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巴比伦通天塔的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