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后书2章第三章指的当时的世界是指复造前的世界吗

海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精品课程 - 文章中心 - 教案第三章
&&您的位置:
 阅读文章
教案第三章
文章作者:政法来源:海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精品课程添加时间: 22:27:33字体: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 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军、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 , 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 社会基本矛盾 人民群众
教学内容: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机体,它的发展动力来自构成人类社会的各种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并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基本动力,并形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的基本规律。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中国所有制改革20年》一书中提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情况:在工业经济领域 (以产值计算), 国有经济由1978年的 78% 下降到1997年的26.5%, 集体经济由 21.8% 上升到 40.5%, 非公有制经济由0.2%上升到 33%,在商业领域(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计算 ), 国有商业由 1978 年的 54.6% 下降为 1997 年的24.3%, 集体商业由 43.3% 下降到 18.2%, 非公有制经济由 2.1% 上升为 57.5% 。
1997年 , 在工业总产值中 , 公有制经济占 67%,个体工商业占15.9% 。到 1997 年底 , 个体工商业固定资产投资达 3426.8 亿元 ,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13.5%; 私营企业 96 万户 , 从业人员 1399 万人。 1979――1997 年 , 外商实际投资 2201 亿美元。
分析这段材料,说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规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 , 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 一种是唯物史观 , 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 , 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列宁指出 : 以往的历史理论有两个主要缺陷。“ 第一 , 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的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 , 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 , 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 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第二 , 以往的历史理论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 , 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去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 " 。①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 , 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根本不同。唯物史观认为 , 人类社会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 唯心史观则否认这种客观规律的存在 , 而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精神决定的。第二 , 对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认识根本不同。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 唯心史观则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由理性、意志、观念等所推动的。第三 , 对历史的创造者的认识根本对立。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心史观则认为历史是由少数英雄人物所创造的。第四 , 最根本的对立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主要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山林、水系、矿藏资源、动物和植物的分布等。地理环境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物质前提,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地理环境只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和动植物的发展一样,都是受地理环境决定的,人类的体质和心理状态、人口和种族的分布、文化水平的高低、经济的盛衰、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前途等都受地理环境的支配。这种观点的创始人、著名的法国启蒙学者孟德斯鸠认为,气候是决定因素,“气候的权力强于一切权力”。酷热有害于力量和勇气,寒冷赋予人类头脑和身体以某种力量,使人们能够从事持久、艰巨、伟大而勇敢的行动,因此,“热带民族的懦弱往往使他们陷入奴隶的地位,而寒带民族的强悍则使他们保持自由的地位。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英国社会学家巴克尔则把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说成是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四个主要因素。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口因素也像地理环境一样,是社会物质生活的永恒的、
必要的条件。所谓人口,是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自我生产的社会主体――人们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995年版,第425页
的总和,它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的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范畴。人口因素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构成等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人口决定论”是错误的。马尔萨斯人口理论:英国的马尔萨斯在他的《人口论》中指出,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活资料却按算术级数增长。他认为这是一条人口发展的规律,想以此来解释资本主义的失业、贫困和饥饿,并得出解决资本主义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战争和灾难的结论。
在全部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只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首先,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机体的物质担当者。其次,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社会意识是与社会存在相对应的哲学范畴,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由诸多层次和因素构成。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它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两个层次;从社会意识形式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角度看,它可以分为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在阶级社会里具有一定的阶级性。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主要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它们不是特定经济基础的反映,自身没有阶级性,可以一视同仁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社会制度服务。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固有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观实际的反映。人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其原料来自客观实际。社会意识的内容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能从社会存在中找到根源。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新的历史条件的产生,要求有新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社会存在是具体的、历史的,相应地也就没有永恒不变的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着自身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这就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这种不同步性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社会意识的发展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当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但反映以往社会存在的旧的社会意识还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这种旧的社会意识往往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二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社会存在的现状,预见未来的发展,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精神力量。
其次,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从历史的纵向即从同一国家的不同时代来看,先进的社会意识不一定产生于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阶段。例如,英国18世纪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过了16世纪,但16世纪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戏剧,却不可比拟地高于18世纪英国戏剧。另一种表现是,从社会的横向即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先进的社会意识不一定产生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例如,18世纪的法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落后于英国,但在哲学方面却领先于英国,19世纪中叶的德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落后于当时的英国和法国,但在哲学上却高于英国和法国。
再次,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继承性。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同时,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除了反映该时代的社会存在外,还继承历史上先辈们留下的精神文化成果,并根据自己时代的社会存在的要求,去理解、改造和利用其优秀的思想材料,创造性地加以发展,形成自己时代的特色,从而形成正确反映和服务于自己时代的社会存在。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二是落后的或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延缓历史的发展进程。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通过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具体活动体现出来的。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人类要生存繁衍、要获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问题。“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 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 , 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①这表明 , 历史活动的第一要义 , 就是物质生产活动。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深入理解生产力范畴 , 需要把握生产力的水平、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等重要方面。生产力的水平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 ,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 , 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是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 , 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 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人类的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工具――“社会人的生产器官 ”不断改进的历史。 马克思认为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 , 不在于生产什么 , 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 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劳动对象分为两大类 : 一类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 , 如矿藏、原始森林、江河湖海里非人工养的鱼、空气等等;另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 , 如做衣服用的布,织布用的棉纱,纺纱用的棉花,炼油厂用的原油,炼钢用的铁等等。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叫原料。劳动对象是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
劳动者是人 , 但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并从事生产实践的人。劳动者一般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而且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 脑力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生产力中能动的、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只有与劳动者的创造活动结合起来,才能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所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在生产力系统中 , 除了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这些基本要素外 , 还有科学技术这样的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到生产力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无论是劳动者技能的提高、生产工具的变革、劳动对象的开拓,还是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配置、生产活动最优化的组织管理,都是通过科学技术的作用来实现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着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一个有着内在结构的整体或系统。从静态看 , 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三个方面所构成。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基本的、决定的方面,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划分历史上各种不同经济形式的主要标志。从动态看,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
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 可以把生产关系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 : 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包括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生产关系。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包括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 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一定的生产力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它相适应,一定的生产关系只能依据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才能建立起来。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4页。)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 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 , 而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本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便由新变旧。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 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一般来说,新的生产关系在总体上是适合生产力状况,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并不排除可能存在某些不完善、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方面和环节。同样,旧的生产关系在总体上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也不能排除在旧的生产关系没有根本变革的条件下,通过某些方面、某些环节的调整,可以局部地、暂时地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见,对“适合”、“不适合”必须辩证地去理解。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从动态的角度看,便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
的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
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基本适合。这个过程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以及矛盾运动,表明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条普遍规律,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依据它对生产力的适合与否,分别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或者阻碍作用,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应当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 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 , 对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和建设事业 , 特别是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就是以这一规律为理论依据的。
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基本规律,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同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 , 指社会的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 , 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 。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 , 包括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是:首先 , 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 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 , 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既定的现实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 ,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同原始氏族组织不同。它是按照地域来划分国民的 ,而不再以血缘关系来划分;它要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以及征收赋税来维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国家具有对内和对外对外两种职能。国家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依据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应地将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它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一般来说,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 , 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 这三项内容构成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表现在: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任何上层建筑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而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其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恩格斯指出 :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 , 每一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 , 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最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或快或慢的变化,而且规定着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要维护、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排斥和反对自己的对立物。上层建筑主要通过政治的、思想的力量来影响、控制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从而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这是一个川流不息、万古常新的的循环过程,而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较高的阶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根据这一规律 , 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规律是人们全面理解社会历史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历史经验证明,只有正确认识并且自觉掌握和运用这一规律,才能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引导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反之,若违背这一规律,必然会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危害和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基于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调整和改革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人类社会发展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同时,也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形式。
(一)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它明确指出组成人类社会各种要素在社会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国家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生产关系是构成社会形态的“骨骼”,是判断一定社会形态性质的标志;上层建筑作为“血肉”是构成社会形态不可缺少的要素。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表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 , 是指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 , 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条件下,按其自然历史过程 , 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生产关系体系,大致相同的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具体表现为五个方面:其一,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其二,各个国家和民族由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社会形态过渡采取的过渡形式是不同的。其三,历史上依次经历的每一个社会形态中都包含旧社会形态的残余和新社会形态的萌芽。其四,典型的社会形态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显示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其五,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其社会形态变更的顺序也不完全相同。例如,有的国家,可以超越资本主义阶段而走向社会主义阶段。列宁曾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①
&( 二 )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但是 , 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 , 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
第一 ,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例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 , 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而跨越了资本主义典型发展阶段 ,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就是由于具有建立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的基本的生产力条件、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存在及影响以及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等原因造成的。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总要受到自己目的的驱使和制约;另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又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们的历史选择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实现。
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历史的发展、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归根结底会通过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选择表现出来。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 , 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渐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 , 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但是,社会形态更替的进步性、渐进性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不排除在某些时期或某些方面发生倒退的可能性。列宁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①曲折倒退大体有三种情形:一是发生在新旧社会形态的交替时期;二是社会发展中的曲折和倒退,主要表现在旧制度的复辟;三是任何一种新社会形态的建立,一开始总是不完善的,它要有一个不断完善、成熟、发展的过程。但是,曲折和倒退只是暂时的,它终究改变不了社会进步的总趋势 ,否认社会进步的历史循环论和历史悲观主义都是错误的。
①&&&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995年版,第694页。
&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992年底,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有关规定,依法正式宣告:连续亏损6年,负债累累、资不抵债的重庆针织总厂从即日起破产,并成立清算组,对破产财产进行清算、处理和分配。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迄今最大的一桩国有企业破产案。国有企业,这个国之骄子,这个新中国成立后曾经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骄儿,在中国的改革大潮中怎样重现辉煌?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究竟是什么?从古至今这个问题始终是哲学家们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角度出发,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没有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并不否认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在支配人们行为中的作用,而是顺藤摸瓜,探究出了产生精神现象背后的物质根源,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奥秘: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是由多种要素构成,其中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自始至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全过程的基本矛盾,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受这一根本动力制约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和无条件性,无论在自然界、认识领域还是人类社会,矛盾都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人类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而各种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有大小主次之分,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之分,基本矛盾制约着非基本矛盾的发展,即所谓“动力的动力”。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是指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并决定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从根本上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制约着人类社会矛盾体系中其它矛盾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就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迄今为止无论是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还是封闭低效的自然经济或者是开放高效的商品经济都始终贯穿着这两对矛盾,决定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成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所以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还在于它们涉及人类社会的基本领域,涵盖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汇总了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囊括了社会基本结构的经济、政治和观念等基本内容,即社会有机体的骨骼和肌肉。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构成一定社会阶段的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生产力是最为活跃、最不稳定,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素,而生产关系作为制度化的经济交往关系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会引起连锁反应,进而引起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变革,这种变革最终使得在旧制度下被束缚的生产力获得解放,使人类社会发展从整体上跃上更高的层面,所以生产力的发展是一切社会进步的最终源泉,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人类社会首先是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推动着前进的。作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物质生产存在着双重关系:体现在生产力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体现在生产关系中的人与人的关系。这双重关系犹如社会历史的经纬网,构成了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生产力发展既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的地位是不一样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它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和发展,没有前一对矛盾则后一对矛盾就会化为乌有,因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水平呼唤与之相适应的特定的经济交往形式,而特定的经济交往形式又会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交往方式,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间的层层决定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因为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仅需要变革经济基础,也需要变革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是消极被动的因素,而是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力量,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提出在社会发展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面均衡的科学理念。
第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在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要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社会矛盾尖锐化,意味着代表不同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的阶级冲突白热化,其结果必然引发声势浩大摧枯拉朽的社会革命,导致社会形态的质变。在同一社会形态的发展中,社会基本矛盾通常是通过兴利除弊的社会改革的方式来解决。每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是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某一方面或某种程度的解决,从而推动社会量变。总之,无论是阶级斗争、社会革命、还是社会改革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自从进入到私有制社会以来,其历史从阶级存在的角度就可以说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离开了阶级斗争这条主线索就很难理解阶级社会的发展。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如同一切其它社会历史现象的出现根源于社会物质因素,阶级的产生也缘起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剩余产品的出现使阶级的产生有了可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则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阶级是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物。
阶级在实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革命导师列宁给阶级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列宁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①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在阶级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一般都是统治阶级,无论哪个阶级只要掌握了生产资料,就会控制社会经济命脉,在经济上占主导地位,并且在政治上执掌政权。而一个集团是否占有其他集团的劳动则构成了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区别。在这里,是否掌控生产资料是决定经济地位从而也决定政治地位高低的关键所在,也才会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极其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对抗的实质是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历史上,经济处于劣势地位的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摆脱受剥削、受奴役、受压迫的地位,而不断奋起反抗,阶级斗争绵延数千年。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客观存在的必然现象,并贯穿于阶级社会全部发展过程。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的发展从来都是通过人的活动来推动的,而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是人的最基本的社会存在形态。由于阶级是具有深刻经济基础的大的社会集团,它比任何个人或其他人群都有更强大的力量和更深刻的社会代表性,因而阶级的利益、阶级的目的、阶级的行动能够最直接、最有力地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先进的、革命的阶级的活动是改造社会、推动历史进步的强大力量。
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被压迫阶级为了争取自己应得的物质利益,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反抗剥削和压迫,无论是奴隶阶级的砸毁农具、消极怠工、逃亡还是农民阶级的大规模的起义和战争,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当时的统治阶级,迫使他们做出某种调整和让步,减轻剥削和压迫的程度,从而过多或少地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例如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都是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的打击之下,统治阶级被迫采取了“与民休息”政策,扶助农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仅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更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质变过程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时,各阶级之间的斗争便空前地激化起来,旧的生产关系的代表―腐朽的统治阶级不可能拱手交出政权,俯首帖耳地听凭社会变革,相反,他们会进行殊死的较量,他们不仅运用暴力,而且还要动用全部上层建筑的力量来维护旧制度,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和统治地位。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革命阶级,只有组织起强大的革命阵营,同样运用暴力,以暴抗暴,才能打败没落阶级的反抗,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借助于新政权的力量促进新的生产方式的建立,把被束缚着的生产力解放出来,把社会推向前进。例如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期间,曾经经历了数次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马拉、罗波斯比尔等或被旧势力暗杀或被封建势力绞死。经过长时期血雨腥风的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才最终宣告胜利,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进行阶级分析,一是要了解各阶级的客观经济、政治情况,二是要了解各阶级的现实关系,三是要了解各阶级的历史变化和动向。阶级分析方法为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阶级分析的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据。
三、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里,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发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是维护一定生产关系的最直接的力量。只有通过先进阶级的革命斗争,推翻反动阶级的国家政权,才能实现社会形态的全面提升。社会革命的主要任务是要对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即经济和政治领域,实行根本性的改造,实现的是整个社会形态的质变,而不是量变或局部的变化。一切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某一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变化,都不能算是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的条件分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是,只有当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引起的种种矛盾达到尖锐化的程度,形成了全国性的危机,即被统治阶级不愿照旧生活下去,而统治阶级也不能照旧统治下去,革命才能爆发,并取得胜利。社会革命的主观条件是,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已经形成足以摧毁反动政权的强大革命力量。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来说,其主观条件集中地表现在无产阶级政党是否成熟。比较而言,客观条件是社会历史变革的前提,但客观条件已经具备时,革命能否发生和取得胜利,则取决于主观条件是否成熟。
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即在于新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同腐朽的上层建筑矛盾的尖锐化。
(二)社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首先,社会革命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推翻奴隶制的新兴地主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的新兴资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这些革命都无一例外地发生在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旧的上层建筑极力维护旧的经济基础之时,革命的结果则是摧毁或扫除历史前进的障碍,实现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飞跃。其次,社会革命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历史上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奋起摧毁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斗争,由于社会革命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激发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和聪明才智,同时还教育、锻炼了人民群众,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在历史上,社会革命越是深刻,人民群众的发动就越是广泛;人民群众的发动越是广泛,社会变革也就越深刻。历史上的一切革命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发动了人民群众,发挥了他们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如果没有社会革命把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动员起来,就不可能摧毁腐朽的旧制度。在中国近代,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原因之一就是维新变法派人士孤军奋战,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敌我双方力量悬殊,革命被强大的封建势力所断送。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原因之一是资产阶级启蒙派人士在民众中广泛地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唤起民众,革命思想深入人心,革命成为千百万民众参加的事业 ,我强敌弱,革命终获成功。最后,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社会革命的形式通常是多样的,在阶级对抗的社会,社会革命往往采取暴力的形式。反动统治阶级不肯自动退出历史的舞台,他们会利用掌控在他们手中的庞大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工具来镇压被统治阶级,逼迫被统治阶级以革命的暴力反对反革命的暴力。除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是逐渐进入,没经过暴力革命,其它社会形态的更替基本上都是以暴力为手段,通过战争夺取政权,只是这种暴力有时表现的极端激烈,有时表现得相对缓和一些罢了。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社会改革同社会革命的区别在于:社会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中进行的,是同一社会形态的内部调整,不改变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而变更具体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是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社会革命则是以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较低级的社会制度,完成社会制度的新旧更替,社会形态的新陈代谢,使社会发展出现划时代的转变。社会改革发生于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的时候,它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是由统治阶级发动和组织的,借以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其原因或者是由于被统治阶级的反抗给统治阶级施加了极大的压力,迫使统治阶级不得不做出某种让步,被迫调整某些经济关系和政策,以缓和日趋激烈的社会矛盾。或者是因为内忧外患,社会陷入危机之中,统治阶级内部一些锐意进取人士出于对短期或长远目标的考虑而自觉地革故鼎新,以变法图存自救。统治阶级有统治经验可以借鉴,又有经济、政治实力做坚实的后盾,所以有能力进行社会改革。改革的幅度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既有推动社会全面转型,涵盖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变革,也有拯救危局的局部调整。无论如何,改革就是兴利除弊,改良社会,改善民生,富国强兵。而社会革命则发生在社会基本矛盾激化的时候。它是自下而上进行的,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和组织的席卷全国、摧枯拉朽的社会大革命,在社会革命期间,整个社会风起云涌,千百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常常会出现史诗般的战争场面,被统治阶级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表现出极高的政治热情。平时处于默默无闻的劳动群众如梦中苏醒的雄狮,腾挪跳跃,势不可挡。
社会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经常出现的,具有相当普遍性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不同时期的统治阶级都曾经采取过一定的改革措施,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而有利于社会进步。。在我国古代的战国时期,秦国起初不过是一个弱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最终由弱而强,成为诸侯国中的霸主,为秦灭六国,建立全国统一的秦王朝夯实了基础。汉朝初年的“文景之治”带来了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唐朝初期的改革促成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一举把中国封建社会推上最鼎盛的时期。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改革往往也带来了太平盛世:经济发展、政治开明、社会安定、民族团结、文化繁荣,使当时的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西方,公元前五世纪,雅典的最高统治者伯里克利,在经济政策、政治体制、军事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开创了民主体制,商业繁荣,城市自治,法律隆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长久的影响。在近代,彼得一世面对西欧国家的崛起,侠天皇之威以令天下,进行“西化”式的改革,使俄国走上强国之路,成为后起国家现代化的一个典范。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历史已经昭示: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改革是落后国家通向现代化的一座桥梁。我国自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思想观念上长期受僵化的教条主义的影响,计划经济体制捆住了人们的手脚,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开始拉大,因此改革成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抉择。正如邓小平所言:“不改革就没有出路”,“除了走改革的道路,中国没有别的道路,因为只有改革才能导致中国的发达。”社会主义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恩格斯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①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用新体制代替旧体制并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特色的现代化之路,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起新的政治体制、新的组织形式、新的活动方式、新的运行机制、新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还是这方水土这方百姓,已经是前后两重天,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发展史上,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飞跃和发展,人类社会一切文明和进步,都离不开科学的重大发现与技术的重大发明和广泛应用。科学技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物和自然规律的,体现为多种学科门类相互交织的多层次的知识体系,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三大门类。技术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科学是一种精神性活动;技术是人类的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科学和技术是辨证统一的整体。在今天,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日益融为一体。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历史并非全是充满着血与火的杀伐征战和险象丛生的政略谋算,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迄今为止,在生产力不断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的过程中,大体上经过了三个基本的历史形态:手工生产、大机器生产和自动化生产,这三个历史形态的依次更替的过程,在本质上就是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作用下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科学技术不仅把人类从蒙昧无知中解放出来,而且为人类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人类文明与发展的进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到了近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推动了历史的车轮。在近代,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三项成就被西方新兴资产阶级所掌握,确保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占有绝对的优势,成为促使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重要催生剂。从近代以来截止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共发生过四次科学技术革命。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在18世纪70年代,它以蒸汽机的发明为重要标志,推动了西欧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迅速过渡到机器大生产,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以电力的发明为标志。电力取代蒸汽机成为新的动力,使社会生产力又一次得到迅猛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它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为主要标志。第四次科技革命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它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高科技的出现为标志,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形态向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形态过渡。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不仅使社会生产力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而且由此及彼地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是智能革命,以电子技术武装的自动控制系统已成为生产的枢纽,人的劳动主要是脑力的付出而非体力的付出,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造就出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其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工具不断升级换代,机器设备由机械自动化升级为智能自动化,由局部自动化扩展为全局自动化,生产设备更加连续、精密、高速和自动化。全部社会生产都将成为科学化的生产,产品质量更优,功能更全。其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劳动对象变得日益广泛和多样化。过去劳动对象主要为“自然物质”,现在劳动对象则更多的是“人工物质”,如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材料革命方兴未艾。其四,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传统的农业,工业因为科学技术的大量介入固然面目一新,其比重也在逐步下降,而一些新兴产业如第三产业属于知识集约型产业或以科学为基础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这类产业不需要大量的能源或者不需要大量的材料,而主要是需要一定数量的信息和科学知识,就可以创造出大量的社会财富,与之相伴随的就是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比例迅速增加,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日益增长,造就出日益发展壮大的知识分子队伍。掌握科学知识成为现代社会劳动者的必要条件。这一切终将引起生产关系的新的变革。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借助现代化的通讯手段,打破了地域阻隔,实现了信息共享,使人们虽远隔天涯却仿佛咫尺相连,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更加方便、快捷。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是替代或延伸人脑的部分智能,是一场智力革命,电子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处理、储存和传递信息的手段,这是人脑的一次解放,使人类将精力投入到更加具有创造力的工作中去,提高了科学技术的原创力。伴随着科技迅速发展而带来的是“知识爆炸”,要求人们不断更新和充实知识,学习行为终身化,学习成为人们谋求自身发展须臾不能缺乏的重要内容。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意味着给人们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开辟了更大的自由天地,为人们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使人的价值得到全面提升。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科技革命首先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促使思维方式的发展,四通八达的交通、通讯网络,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的思维更趋开放性。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人的思维方式的变革,思维更趋系统性,整体性,灵活变通性。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人们具有了新的知识理论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能够运用新的理论工具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去研究一系列新现象、新领域、新课题,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二)对科学技术的一点思考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必须指出: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革故鼎新,但对它使用不当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高精尖的武器可以增强一国的国防力量,但假如这种武器控制在军事黩武主义手中,世界上就没有太平。不是吗,在科学技术高歌猛进的二十世纪却爆发了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人类在享受科学技术给自己带来的物质充裕,方便和快捷的同时,社会的道德沦丧,信仰危机,情感失衡,犯罪猖獗,种族歧视,贫富差距等也是前所未有的。科学技术并非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单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给人类带来普遍的繁荣,人类社会的发展要获得普遍的繁荣必须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伴随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梁启超说 :“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舍英雄几无历史 ”。胡适说 :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 , 一言可以丧邦”。
摘自《饮冰室合集》十六册和《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
黑格尔认为 , 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 , 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 。伟大人物是“ 世界精神的代理人”, 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 他“骑着马 , 驰骋全世界 , 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 ,“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
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和《精神现象学》
①&& &分别指出材料 1 和材料 2 的思想倾向。 
②&& &&材料 1 和材料 2 的共同点。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 , 社会形态的更替 , 阶级斗争的开展以及社会意识的进步等等 , 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活动的结果。没有社会的人 , 就没有社会的一切 , 就没有人类的历史。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社会的人创造历史的过程。那么,在历史上活动的一切人中 , 归根到底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 这个问题 , 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作出了科学的回答:人民 , 只有人民 ,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如何估价人民群众的作用 ,是一个重大的社会历史观的问题。
&&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 , 唯心主义英雄史观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它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 , 否认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 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观点。这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 主要表现为两种基本形态:
一种是唯意志论。它认为 , 少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的进程 , 人类历史就是由这些“大人物”随心所欲地创造的。至于广大人民群众 , 则被看作是“消极的”、“被动的”、“惰性的物质”, 是这些少数英雄人物的盲目追随者 , 是供他们使用的“材料” 。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在中国 , 历代王朝都推崇 " 圣人 " 的作用 , 群众必须在 " 圣人 " 的教化下才知道怎样生活。韩愈说 :" 有圣人者立 , 然后教之相生养之道 "," 如古之无圣人 , 人之类灭久矣 "( 《原道》 ) 。孔子视周公为圣人 , 后人又尊孔子为圣人 , 将中国以至世界的历史完全系于少数 " 圣人 " 身 上。 19 世纪英国的托玛斯?卡莱尔把世界历史看作是一部在地球上建立功业的伟人的历史 , 认为这些伟人的活动是 " 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 " 。 19 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尼采极力鼓吹 " 超人 " 哲学和 " 权力意志论 ", 认为极少数 " 超人 " 的权力和意志是决定一切的力量 , 而人民群众不过是一堆任人使用的无定型的材料。
唯心史观的另一种表现是宿命论。它认为 , 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是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 , 如“上帝”、 “天命”、“神、”“绝对精神”等等 , 而英雄人物则是诸如此类精神力量的体现者或受托人。这是历史观上的客观唯心主义。
同历史唯心主义相反 ,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基本原理出发 , 认为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 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劳动群众的历史 , 于是得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科学结论。毛泽东在写给延安平剧院的信中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 但在旧戏舞台上(在一切离开人民的旧文学旧艺术上)人民却成了渣滓, 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 , 这种历史的颠倒 ,现在由你们再颠倒过来 , 恢复了历史的面目 , 从此旧剧开了新生面。”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所谓现实的人是指在一定生产关系下从事物质生产的个人。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指出 :“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 , 而是现实中的个人 , 也就是说 , 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 , 进行物质生产的 , 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①现实的人是具体的 ,他们总是在一定物质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活动的 , 而这些前提和条件是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人们只要去考察这些物质的前提和条件就能掌握人们是怎样活动的。只有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72页。
人看作是现实的人 , 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 , 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 , 而且通过一定的创造物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 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 同样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创造过程和历史创造者的关键。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或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又一重要观点。从人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出发 , 不难发现 , 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人的本质不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 而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曾指出的 , 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 , 而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不是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 而是人的的社会特质。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 , 而不是永恒不变的。这一观点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 要求人们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包括阶级关系中去认识和把握一定群体和个人的本质和作用。在一定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上或者不同的社会关系中 , 具有不同社会属性的个人或群体 , 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唯物史观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 动。社会发展过程虽然离不开个体的人的活动 , 但整体的社会历史并非是个体的历史的简单堆砌。“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 , 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 , 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 , 就是历史。”①就每一个人而言 , 他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自己的“历史”, 即通过自己的人生谱写了自身个体的“历史”。但是这并不能与创造社会历史画等号。唯物史观把个体的历史纳入整体的社会历史之中来考察 , 并且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 , 是一定的群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48页。
的演进过程 , 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演进过程。创造社会历史的活动 , 就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活动 , 就是规定历史进程方向和基本趋势的活动。
其次,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历史必然性体现在一定的历史主体的活动之中 , 一定的历史主体是社会发展动力体系的载体。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是社会领域中各种力量交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在这些纵横交错的力量中 , 既存在着符合经济运动必然性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 推动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也存在着违反经济运动必然性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 阻碍历史前进的力量。只有代表前一种力量的人才属于创造者之列。唯物史观对历史创造者的考察 , 旨在进一步揭示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 说明人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不同性质。
最后,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 揭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唯物史观不是对历史表象的经验描述 , 而是对历史本质的逻辑把握。历史主体具有三个层次 , 即类 ( 作为总体的人 ) 、群体、个体。与此相对应 , 人与历史的关系也具有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这三层关系。当把历史主体当作类来看待,从最抽象的形式上考察历史主体的活动时 , 无疑应该肯定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 "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 的观点,并借此同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和超人创造历史等唯心史观划清界限。但是,唯物史观并没有停留在一般地承认 " 人 " 创造历史这一点上,而是更深入地考察群体与历史、个人与历史的关系,考察群体与个人的关系,区分了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力量与非决定力量、主导力量与非主导力量,从而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成员的总和。这一范畴既有量的规定性 , 又有质的规定性。从量的规定性来看,人民群众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 , 它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从质的规定性来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之所以能成为人类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说来,在于他们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一一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 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伟大的物质力量。人类和人类社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吃、喝、住、穿等必需的生活资料,这一切都是劳动群众创造的。人们若不首先获得这些物质生活资料,就根本说不上从事政治、司法、科学、艺术等其他社会活动 , 也就无所谓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同时,劳动群众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整个社会历史的进步。
第二 ,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为社会的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人民群众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作基础,就不可能有社会的精神生产或精神财富的创造。其次,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社会精神财富创造的惟一源泉。人类社会的一切科学文化成果,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所进行的生产斗争、科学实验和阶级斗争等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我国医药名著《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农业名著《齐民要术》 等,都是直接总结劳动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经验编写成的。许多文学名著,如我国的《诗经》、《楚辞》、《水浒》、《西游记》,外国的《荷马史诗》、《伊索寓言》、《天方夜谭》等 , 也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的。最后,在精神财富的创造中,劳动知识分子起到重要作用,他们作为人民群众中有文化的一部分,直接参与了精神财富的创造,例如,中国宋代发明活字印刷的毕升,英国发明高效率蒸气机的瓦特,美国电学理论家富兰克林和发明电灯、电影、留声机的爱迪生,俄国文学家高尔基等,他们都来自社会的下层,但都对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人类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一样,也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和集体劳动的结晶。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 , 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引起的。然而 ,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来不能自发地实现,总是要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来实现。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的变革,上层建筑的革新,整个社会制度的新旧更替,都是由人民群众发动的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实现的。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际上都是人民群众自己起来摧毁那些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斗争。在社会革命中,革命知识分子在制造革命舆论、创建革命理论、传播先进思想和组织革命力量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毛泽东把这种作用概括为 " 先锋的和桥梁的作用 " 。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他们在充当“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的角色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他们的创造活动和作用又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 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即经济条件的制约,受到以政治制度为代表的政治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制约。历史条件既为人民群众提供创造历史的基础 , 又使他们的活动受到约束。人民群众不断克服、冲破这种约束而使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每一个具体历史时代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是有限的 , 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世代延续活动是无限的。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是党的基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有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党的群众观点在工作中的体现,就是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 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科学地概括和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 这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历史观运用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的产物 ,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认为 , 无产阶级政党要以人民为本 , 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答应不答应当作制定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主张以人为本,都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事业 , 因而也是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完成的事业。正如邓小平所说,党之所以有力量,就因为始终扎根于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 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胜利 , 没有哪一项不是执行群众路线的结果,没有哪一件不是因为这些工作本身反映了广大群众的要求,并且变成广大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的结果。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唯物史观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基本前提出发 , 科学地说明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历史就是由各种各样的个人的活动构成的。历史上的每个人,都对社会历史多多少少起过一定的作用。作用有大有小,有的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有的则对历史有较显著的影响。
历史中活动着的每个个人,他们的意志都不尽相同,甚至是相互冲突的。究竟按谁的意志创造历史呢 ? 恩格斯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各个人的意志 “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 , 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 , 一个总的合力 , 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做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 , 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 , 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72年版,第478――479页。
从恩格斯这段话可以看出 : 第一,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历史上起一定的作用,在历史的总的合力中每个单个人的力量都不等于零;第二,这种作用的性质并不完全相同,有的是正数;有的是负数;有的是积极的动力;有的是消极的阻力。在分析或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时,要坚持历史的、具体的观点,不应简单化。
&( 二 ) 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存在着差别。按照个人对社会历史影响作用的大小,可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历史人物按其发挥作用的性质 , 可分为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杰出人物 , 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或推动作用的伟大人物 , 包括杰
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等等。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普列汉诺夫写道:“一个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 , 并不是因为他的个人特点 , 使伟大的历史事变具有个别的外貌 , 而是因为他所具备的特点使他自己最能为当时在一般的特殊的原因影响下所发生的伟大社会需要服务。卡莱尔在其论英雄人物的著名著作中 , 把伟大人物称呼为发起人…… 这是极其适当的名称。伟大人物确实是发起人 , 因为他的见识要比别人的远些 , 他的愿望要比别人的强烈些。他把先前的社会智慧发展进程所提出的科学任务拿来加以解决;他把先前的社会关系发展进程所造成的新的社会需要指明出来 ; 他担负起满足这些需要的发起责任。” 参《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第373页。
作为历史任务发起者的伟人有两个相互联系的本质特征:第一 ,他比一般人站得高 , 看得远 , 他解决历史任务的愿望比别人强烈;第二 , 他首先将历史发展进程所造成的新的历史任务指出来 , 并提出解决任务的可行方案。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 , 就在于此。
历史人物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与同时代的人相比 , 历史人物一般都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较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组织才能。他们善于总结群众斗争的经验 , 提出变革社会的、进步的理论思想、政治纲领、战斗号召以及争取胜利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 能够组织和领导本阶级和人民群众向反动势力进行斗争 , 他们在斗争中起着核心和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 , 某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 , 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成为 " 开明政治家 ", 他们的一些主张和改革措施 , 也能对社会发展起某种促进和推动作用。
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艺术家等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 , 对于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 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但是 , 必须明确 , 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 , 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 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 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 ( 三 ) 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曾经说过,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 , 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的确如此。 18 世纪末期,法国最迫切的社会需要是要推翻陈腐的封建政治制度而当时最有名望和最进步的社会活动家就是那些最能帮助满足这种迫切需要的人物。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拿破仑担起了挽救社会秩序的 " 宝剑 " 的使命。 而恰巧拿破仑充当了法兰西共和国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因为拿破仑排除了其余一切将官担负这种使命的机会,尽管这些将官中间也许有能像他那样或差不多那样执行这种使命的人。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特殊影响,但这些作用仅仅是历史进程中的偶然性现象,只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个别原因。他们凭借自己才能和性格的特点,虽然也能使具体历史事件的外貌或某些后果改变,但这些特点终究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方向。任何历史人物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历史人物无论多么卓越,也不能离开历史舞台而悬挂在空中。再杰出的人物也是凡人,他要食人间烟火,要穿时代的服装,要讲时代的语言,只能演出那个时代可能演出的历史活剧,即便是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也不例外。
&&&& ( 四 )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历史人物作为历史的人,受历史的局限;作为阶级的人,又受阶级的局限。因此,评价历史人物,就应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
一是历史主义原则。列宁说 :“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 ,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 , 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2页。
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 , 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加以具体的历史的全面考察 , 既不可把他们看得完美无缺 , 又不能过分苛求于前人。判断人物的历史功绩 , 不是根据他们是否提供了现代所需要的东西 , 而是根据他们是否比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二是阶级分析方法。坚持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 , 在阶级社会中就要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要求把人物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评价 , 从复杂混沌的社会现象中把握其主要线索 , 勾画出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背景和轮
廓。阶级分析不仅要求看到人物所属的阶级在当时所处的历史地位 , 而且要看人物的活动代表了他的阶级的那种倾向;不仅要对人物的阶级归属作出一般的分析 , 而且要通过恃定历史阶段复杂的阶级关系、阶级斗争环境对人物的特殊性格和特殊表现作出具体的说明。因此 , 阶级分析 , 应当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而不是简单地把阶级性当作套语来使用。
总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体系中,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是一致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偏废。这两个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同样也是我们评价无产阶级领袖的指南。
无产阶级领袖是无产阶级政党内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 , 担任最重要职务的并经历历史考验的杰出人物 , 无产阶级领袖的作用表现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在理论方面,他们创立并发展了克思主义学说 , 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解放全人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在实践方面 , 无产阶级领袖不断开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个国家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 为推动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绩。总之 , 无产阶级领袖兼有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的双重品格 ,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 超过了历史上任何其他阶级的杰出人物 , 是任何其他阶级杰出人物所无法比拟的。
因为无产阶级领袖在革命斗争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 所以他们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我们要热爱无产阶级领袖, 维护无产阶级领袖的权威。 同时也要认识到无产阶级领袖是人,不是神,他们有自己伟大的功绩,也不可避免地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 , 同样应该坚持历史主义原则和阶级分析方法。对于他们的功绩和失误 , 应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认识 , 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要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 , 还必须正确认识领袖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群众需要自己的领袖。如果没有领袖的组织和领导 , 群众斗争就会陷于自发、摸索和涣散的状态之中。领袖和群众关系的更为重要的方面是领袖必须依靠群众。如果脱离了群众,领袖的作用也就无从发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仍然需要尊敬领袖,发挥领袖的作用,但不要神化领袖,搞个人崇拜。
1. 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 卷, 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 第 427 页 ) 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 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 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2.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 促进经济发展。同时, 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 环境污染较严重。我们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 面临开发资源和倒户资源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 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 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3. 试分析: 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那么, 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 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 搞清这些道理, 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
4. 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 " 合力 " 造成的, 两者不矛盾吗? 这与 "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 是怎样的关系?
5.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 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6.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竖持群众观点, 做到以人为本。
l. 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 节选 ) 第一卷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2. 马克思: 《 ( 政治经济学批判 ) 序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3. 恩格斯: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四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4. 列宁: 《国家与革命》( 第一章、第五章 ), 《列宁选集》第 3 卷, 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5. 列宁: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 " 左派 " 幼稚病》, 《列宁选集》第 4 卷,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6. 毛泽东: 《关心群众生活 , 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选集》第 1 卷, 人民出版& 社 1991 年版。
7. 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选集》第 3 卷, 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相关文章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
 相关评论
当前没有评论
相关评论 0 篇,当前显示最新的 3 篇。&&&&
::::::::::::::::::::::::::::::::::::::::::::::::::::::::::::::::::::::::::::::::::::::::::::::::::::::::::::::::::::::::::::::
Copyright & 2010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页面执行时间:27.34MS&&海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精品课程&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牧师讲道 彼得后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