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领取归国家科技期刊管理部门哪个部门管理?

退耕还林归国家那个部门管理_百度知道请问市埸经营户的捐款是由个体协会组织,还是由物业管理组织。_百度知道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我打算为我家乡小学捐款,该找政府哪个部门?_百度知道股票/基金&
想给大学捐款该找哪个部门
东南大学举行的奖学金颁奖典礼现场。
  日前,东南大学举行了隆重的奖学金颁奖典礼。当天,近百家捐赠企业代表出席大会。共颁出各类奖、助学金160项,总金额1030万元,这也是东大一年奖、助金额首次突破千万元。记者了解到,迄今东大已经接受来自社会各界捐赠总额十余亿元,可谓成果丰硕。
  但与西方国家高校相比,这笔资金只是凤毛麟角。“当前,我国高校在慈善资金的募集、管理等层面还存在缺陷。”一位参与东大捐赠的企业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高校慈善事业的发展总体上仍有很多不足。
  谁保障我权益?
  中国捐赠者:害怕枪打出头鸟
  西方捐赠者:热衷向高校捐赠
  “中国毕业生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金额创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个人捐款纪录!”2010年,一条有关个人向学校捐款的新闻,在网络上引发热烈讨论。一时间,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建人,在网上遭到了中国网民的“人肉搜索”。据指,张磊在中国中部长大,曾是高考状元,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国际金融,在耶鲁获得了国际关系硕士学位。
  不少网友对“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材生帮着人家发展”,表现出不满甚至气愤。他们追问:作为中国人为何不捐款给中国高校?难道的高校比中国的更缺钱?当天,记者在东大现场采访时,不少企业家都向记者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来说明为何中国的企业家不愿意参与高校的慈善事业。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很多的慈善捐助都是通过引荐完成的。比如说,我给东南大学捐了一千万,可能其他的大学领导就会来问我,什么时候给我们学校也捐点?”在采访中,一位企业家告诉记者。
  “可能在我捐钱以后,政府慈善机构、中小学校,甚至是个人,也会找到我这里来要求捐赠。这样一来,主动捐赠就变味了。”
  而最让企业家们担心的,是因为捐赠而产生的种种误解和质疑。对于当前国内尤其是网络上,动辄就会拿企业家间的捐赠数额进行对比的行为,他们普遍感到很有压力。
  “在西方国家,动辄千万元的大额捐助比比皆是。”东南大学校长助理、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谢建明告诉记者,来自各种人情世故方面的担忧,在我国成为阻碍很多企业家做慈善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在西方国家,则几乎不存在这些问题,西方国家崇尚个人主义,在捐赠的问题上社会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不仅解决了大学经费紧张的问题,也成为大学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谁来管理?
  中国高校:慈善事业欠管理
  西方高校:透明公开每笔账
  “我父亲平时热衷慈善事业,前些年找到了江宁大学城的一家大学,希望给贫困的学子们捐点钱,最好是能够设立一个助学金项目,但是这所学校并没有对口的部门来管理这件事。”记者在采访中,企业家赵先生提出,不少高校的慈善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赵先生告诉记者,他平时也十分热衷慈善事业。但他这些年通过与江苏的一些高校接触发现,很多知名高校如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都设立有专门的教育基金管理机构,用于慈善爱心捐赠的接收,而一些普通高校则欠缺这种机构。
  “如果学校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想给学校捐一笔钱,可能需要自己大老远地跑到学校,找到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学生工作处,请他们推荐家庭贫困的学生。非常费力劳神!而且最终这笔钱能不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也是未知数。”东南大学校长助理、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谢建明告诉记者。
  “美国高校教育捐赠资金的使用都是透明化的,它有一整套制度。如果需要改变资金用途,校董都会征求捐赠者意见。捐赠费用的每一笔支出都会对外公开账目,做到真正的透明化和规范化。”
  而记者了解到,当前中国的很多高校都建立了校董会、校友会和发展委员会等机构,作为高校捐赠管理机构。但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分配情况等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学校缺乏系统的中长期规划,对捐赠的宣传力度不够,缺乏专业管理资金人才等,都导致这些机构在募集资金方面,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现在向东大捐赠,可按13%比例免除税收。”在采访中记者得知,而在美国,把和遗产税等税率叠加,税率往往高达52.5~94.6%,这迫使高达70%的富人不得不把遗产捐赠,而非盈利的大学在接受捐赠时是免税的,往往成为美国富人的捐赠首选。
  校长帮过世妻子捐8万元
  在东大,有一个特殊的奖学金项目,是用一对夫妻的名字命名的,这就是东南大学前校长顾冠群院士设立的“顾冠群、章玉琴奖、助学金”。
  2006年,顾冠群拿着8万元现金找到了东南大学教育基金会,要求以他刚过世的妻子的名义设立“章玉琴奖、助学金”。他与妻子章玉琴上世纪都就读于东南大学,在校期间也是靠着助学金,才完成的学业。
  一年后,顾冠群先生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病重期间,他嘱咐女儿把这件事继续做下去。随后,学校将这笔奖学金更名为“顾冠群、章玉琴奖助学金”。
  以科考英雄名字命名的奖学金
  “郝英立奖学基金”,是以东大郝英立教授命名的奖学金,基金总额19.2万元,主要面向研究生发放。每年奖励2人,每人一万元。
  2009年4月,东南大学与紫天文台进行合作,开发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南极冰穹A科考支撑平台”。郝英立教授担任技术负责人。
  当年国庆前夕,赴藏人员要把用于科研的平台拆卸装箱,运回南京,原本可以不去的郝英立,还是去了。但不幸的是,刚赶到观测站,郝英立就因在高原缺氧状态下疲劳过度,不幸牺牲。
  为了纪念郝英立教授,郝英立的夫人提议设立“郝英立奖学基金”,并捐赠人民币4万元。随后东南大学多名校友分别向基金会注入一笔资金,共同设立了“郝英立奖学基金”。
11/19 02:3311/16 08:1211/15 10:5210/24 17:1110/20 18:1210/20 07:50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网络管理部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