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和雷欧幻像的真名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机的各个功能你都清楚了吗?
   我个人是这样看“菜鸟”和“初学者”之间的区别的:“菜鸟”是刚接触相机完全不懂,而“初学者”则是具备一定的摄影知识,但还未了解和熟悉它的 全部。我自认为我已经脱离菜鸟级别了,但我依然是一个初学者,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彻头彻尾的初学者。这篇文章要做的,只是希望能帮助大家早日脱离菜 鸟级别。但我们要时刻怀着一颗谦逊的心,去学习摄影,去热爱生活。
用好手中的相机
  下边我就开始讲了:
  曝光的核心——三个参数:快门、光圈、感光度(这三者的知识都是最基础的,推荐给纯菜鸟。但请保证都明白并且熟悉这些内容!)
  一、曝光的核心——三个参数:快门、光圈、感光度
  1.曝光和摄影之间的关系
   你应该听过“摄影是用光的艺术”这句话。这句话在我看来讲的非常到位。摄影,或者说拍照,无非就是你拿着个相机,当你按快门按钮的时候,快门 (镜头外的世界和机身内部感光元件之间的门)会打开,过一段时间再关上。就在这一小段时间之内,光线会从镜头钻进来,照在长方形的感光元件上边,感光元件 上几千万的感光点就会记录照到它上边的光的色彩。于是,你就得到一张照片了。
  那么什么才是摄影最基本要做到的呢?那就是曝光正常!不过曝(拍的画面很亮),也不欠曝(拍的画面很暗)。(这是“最基本”的要点,若是你需要达到一定的艺术感,而故意要控制相机来过曝或者欠曝,请参照第三章的曝光补偿部分。)
不同的曝光形式
  从左到右,分别是——欠曝(你给相机的光线不够多)、曝光正常、过曝(你给相机的光线太多了)。
   那么,如何使得我们拍的照片“曝光正常”呢?这个貌似挺简单:你让光进来多,自然画面就亮了,让光进来少,画面自然就暗了。有个很好的比喻就是 接满一桶水,水放的多了就溢出了,水放的少了则不够满!那我们如何控制进入的光线的“量”呢?(这里所说的“曝光正常”的概念也被我简化了,意思是指我们 拍摄的画面中的主体明暗适中即可)。
  “曝光正常应该有一个量化的标准,看直方图是最简单的,如果左右不溢出就OK。”这个其实是要自己对照片做一个评判,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
  2.拿什么来控制光
  接上边的问句,我们如何控制进入的光线的“量”呢?答案包括了三个最最基本的参数,那就是——
  快门速度、光圈(值)大小、感光度(ISO)
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
  上图中1/200是快门速度,F2.8是光圈数值,ISO200是感光度
  这是三个摄影里边最基本也是最常碰到的参数,下边我要分两步了解这三个参数。
  第一步:
  你要理解这三个参数各自都是如何控制进入的光线量的。
   快门速度——其实也就是快门打开到关闭的时间,这个想想就知道:快门速度数值小,快门打开着的时间少,那么进来的光的量自然就少,被感光元件读 取的光量也自然很少;相反,快门速度数值大,则被感光元件读取的光量也多。快门速度一般的表示方法是1/100s、1/30s、2s。
   光圈(值)——我们知道镜头里边有很多镜片,光线是可以贯通到底的,而藏在镜头某个位置的多片金属叶片(收拢之后)则能在镜头上就控制光线进入 的量。光圈的样子如下图所示。这样我们也能知道,光圈(可以认为是光圈叶片围出来的这个光线能进去的圆孔大小)开的大,进光量就多;相反,光圈小,进光量 则少。
光圈的样子
   上图为光圈的样子。不过平时我们看不到光圈叶片,因为操作的时候相机是把光圈开到最大的,只有在拍摄的一瞬间会把光圈收到你设置好的那个值。如 果大家想看自己的光圈长啥样,可以把相机设置为AV模式,然后把光圈设为F5.6左右,然后按住相机上的景深预览按钮(如图,佳能不同的机子位置大致都差 不多,具体位置可以查询一下说明书),你就可以看到镜头里边的光圈叶片了。
   不过要注意的是:光圈数值和光圈大小是刚好相反的,也就是说:小的“光圈数值”代表了大光圈,而大的“光圈数值”代表了小光圈。比如 f/1.2、f/1.8、f/2.8这三组数值都表示大光圈(注意一般f/+一个数值特指光圈数值),其中f/1.2的光圈最大(f/1.2的光圈是很大 的,可以想象那么大的光圈孔,光线灰常容易就进来了!晚上光线不好的时候拍就更容易了);而f/18、f/22、f/32则表示小光圈,其中f/32最小 (可以想象光圈孔很小,就只有一丁点光线能进来)。
  之所以相反,是因为“f/数字”表示的是光圈直径等于焦距f除以2.8,因此在焦距一定的情况下,该数字就和光圈直径(代表了光圈大小)成负比例。
   感光度——感光度也称ISO,通常感光度值是直接在ISO后边加数值表示的,比如ISO100就算是低感光度,ISO6400算高感光度。所谓 感光度,其实就是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感光度高的,对光敏感,你只要给它一点点光线,它也能感受到并且曝光充足;感光度低的,对光线不敏感,也许你 给的光线完全不够曝光。
  所谓的“感光元件”,在胶片时代它就是胶片本身,胶片感光然后产生化学变化,使得底片上留有物体的影像;而数码时代的感光元件则是cmos或者ccd,总之就是一块用电子技术模拟胶片的可以成像的。
  话说回来,如何用ISO控制光量?其实这时候它不能说“控制的进光量”而是“控制感受到的光量”,那么ISO高则控制得到的光量多,ISO低则控制的光量少。
  第二步:
  在第一步了解这三个参数各自是如何控制进入的光量之后,我们还要了解一下这三个参数各自对照片效果的影响。
  为什么我们突然要说对照片效果的影响呢?好的,让我们回到最开始说的那句话:
  “什么才是摄影最基本要做到的呢?那就是曝光正常”——而我们现在知道,要控制光线使得一张照片曝光正常,我们只需控制3个参数就可以了。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假设我们身处一个花园拍一片阳光下的百合,我们需要设置3个数字来拍出一个曝光正常的照片,也就是说我们要同时设置3个未知 量!这听起来像是一件非常让人纠结的事情,因为感觉无从下手!为什么无从下手?因为按逻辑来说,似乎有无数种组合使得曝光正常(而且是曝光程度一模一样, 也就是进光量一样的多),就假设我们把ISO规定为200,只调整快门和光圈,那也有很多种组合啊!因为你完全可以把快门数值调大一点(进光量少了),而 光圈调大一点(进光量又大了),那你得到的光量和原来的是一样的!而且现在ISO还是确定的,要是ISO也是自己随意定的,这样来看就确实是有无数种组合 啊!怎么办?
  好的,你得知道那些牛逼的摄影师的牛逼之处就在于,他们知道在这么多(看似无数种)曝光参数的组合之中,哪一个组合才是他们想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明明是进光量都相同的各种组合为什么会有区别呢?那是因为这三个参数都有各自的特性,都有各自对照片效果的独特影响。
  下边便是这三个参数的特性,请牢记!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对照片的影响是非常直观的,快门值大,你拍到的运动物体(假设是飞在空中的鸟)是它和它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轨迹;而快门值小,它的运动轨迹很小你看不出,得到的照片就像是它凝固在空中一样。
  左图是快门速度快(1/250s),即使风在吹也能定格;而右图快门速度慢(1/20s),把被风吹起来的轨迹都拍下来了。
   很多人说自己拍的照片还不如卡片机清晰的原因之一,就是你使用单反的时候可能不小心把快门速度弄的太慢了,画面有抖动,自然就模糊了。而卡片机 是半智能的,它打死也不愿意把快门搞的很慢,所以拍出来基本都清晰。那么我们就要了解手持(无三脚架情况下)的最低快门速度(称为安全快门),这个看你自 己手持相机的稳重程度,像我的话一般1/80s还可以,到了1/50以上就不行了。而且你自己的安全快门也并不是固定的,如果你要拍的东西正在快速移动而 你要时刻跟着它,你得使用更高的快门速度比如1/1000s来保证画面的质量。
  光圈值——光圈大小最直观的影响是景深,通俗地说就是背景虚化程度(“景深”和“背景虚化”在最后一章会细说)。简单点说就是光圈大(注意是光圈大,也就是光圈值小,是反的,这点要时刻牢记),背景虚化能力强;光圈小,背景虚化能力小。
不同的光圈不同的效果
  左图可以看到小光圈下(F16)的背景也挺清晰的;而右图是大光圈(F2.8),背景明显模糊掉。
  光圈大小另一个影响不太直观,但是大家也要注意下,那就是光圈大小对画质的影响。记住: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时的画质是最差的,而中间某个光圈值拍出来的画质是最好的,至于是哪个值最好,每个镜头不一样,但通常认为它是f8左右就可以了。
   举个例子,小痰盂(EF 50 1.8mm镜头)最大光圈为f1.8,背景虚化能力相比套头当然好了不知多少倍,但你要知道在f1.8下拍的片子画质很不好(通常称这样的画质叫“很 肉”),但如果我们把光圈收一点点,收小点,比如f2.8,则画质会明显提高很多!收到f4则画质更好!而你要是收到f22去拍东西,则画质又会下降。
   感光度—— 这个简单,只要记住,感光度小的(比如ISO100)画质细腻噪点少;感光度大的(比如ISO6400、ISO12800)画质非常差,噪点很多。正常光 线下建议入门机的ISO尽量设置在800及以下;光线充足就用ISO100或者200;如果晚上光线实在太差了,你又想拍到东西,那也没办法ISO必须开 的很高。
感光度的不同表现
  左图是ISO100下的图,在相机上放大到最大的细节(拍的小玩偶本来就有点脏,见谅);右图是ISO12800下的图,看得出有很多蓝蓝绿绿的杂点(称为噪点)
   好了,知道了这三个参数各自有什么特性,你就知道该如何在无数种组合里边挑选最适合的那一组了!就比如刚开始提到的在花园里拍花,那么如果是下 午,又是在室外,光线充足,你就先把ISO给调到100,然后你没带三脚架,那快门速度必须控制在1/100或者更小的数值,而剩下的光圈大小就需要靠相 机测光来决定。
  3.三种曝光模式
   为什么会有曝光模式呢?好的,接上一节最后的思路,你是否会发现上边举的例子里边有点蹊跷:ISO是可以自己定个100,那快门速度和光圈之间 到底怎么定呢?因为定了这两个,那这张照片的曝光程度就尘埃落定了!下边就剩按快门了!那我胡乱定的快门和光圈心里没谱啊!OK,解决这个纠结的答案就 是:相机是智能的!
   怎么叫智能的?好的,如果你现在拍百合,你已经设定好了ISO100,快门速度1/100秒,那你现在不知道的是“究竟要定多大的光圈才能使得 我这整个三参数曝光组合拍出来的画面,不暗也不亮,刚好曝光正常?”——呐,如果你现在用的是快门优先模式(TV),你就不用担心这个咯,相机会自动帮你 设置好光圈值大小!而且拍出来的照片基本曝光正常!那是因为现在的所有相机(甚至包括手机)都自带测光装置,它能知道现在的光线是个啥情况,它知道该设置 多大的光圈值来使得曝光正常。
  相机在工作的时候需要我们半按快门去对焦,但是相机的测光却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
  因此我们当一开始我把相机对准室内的时候,相机觉得光太弱了,它给出了个F2.8的大光圈;当我把相机对准窗台的时候,光线比室内强了,于是它觉得光圈不用开的那么大了,给了个F7.1左右的光圈;
  当我直接把相机对着天空的时候,光线更强了,于是它觉得光线太多了必须关小一点光圈,给了个F14的光圈。
  ——这就是相机的测光和自动曝光表现。
  好的,下边就来介绍一下:
  任何单反的曝光模式都会包含最基本的三种曝光模式,他们分别是快门优先(TV)、光圈优先(AV)和手动曝光(M)。
  我们刚见识了快门优先(TV)的工作情况,无非就是我们来规定ISO(定个尽量小的)和快门速度(所以才叫快门优先!光圈要跟着它来定的!),然后相机帮我们设置个光圈值。
  那光圈优先(AV)的工作情况也类似,无非就是我们来规定ISO和光圈大小,然后相机(它也会根据现场光线情况)帮我们设置个快门速度。
   以上两种模式非常适合刚接触单反的人们!只要在TV的时候把快门固定成1/100s,或者在AV的时候把光圈开到最大,那你们就尽情去拍吧!基 本不会遇到太大问题!(注意:这两种模式很适合初学者的原因是它很好控制,但好控制不代表它低级!!玩摄影N年的大师也同样经常用这两种模式拍摄,只不过 他们会对曝光有更深刻的理解。)
   剩下的手动曝光模式(M)解释起来灰常简单,就是,三 个参数都自己去定吧!相机不会帮你设置任何一个数值的!那也许有人会问,这样M模式和另外两种模式相比有什么优势呢?好的,你是否觉得,在AV和TV模式 下,虽然只有一个数值交给相机去设置,但其实最终曝光成啥样也是由相机决定了。那么,如果你想拍个曝光程度独特的(或过暗,或过亮),M模式就是你的好选 择!而且虽然在M模式里相机不会帮你设置任何数值,但是它还是在测量现场的光线强度的!并且在屏幕上指示给你看:(看得出指示点在中心的左边)
手动曝光模式
   你可以设置M模式试试,会发现曝光补偿下边的那个点左右跳动,它是指示你调整参数的,如果你调的参数合适,它会在中点来回跳;假使你设置的参数 会导致过曝,它会指示在中点右侧(正向),表示过曝,那你就需要收小光圈,或者提高快门速度(降低快门数值)来使得它往左移,直到它稳定在中点。此时你按 下快门拍出来的照片便基本曝光正常.
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组合
在 摄影过程中,相机的光圈值和快门速度设置相当重要。光圈值主要用来控制光线穿过孔的大小,而快门速度则是控制光线投射到胶卷上的时间。只有将二者都设置得 恰到好处,才能达到最令人满意的曝光效果。遗憾的是许多摄影者在这方面都因为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而变得苦恼不堪。其实原因非常简单:他们总是使用完全不同 的方法来设置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结果当然就不能让人满意了。
   还是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如何选择合适的光圈值。选择不同的光圈值,允许光线穿过镜头的孔径就会有所不同。孔径越大,穿过的光线就越多,反之则越少。当你 将光圈值设置为最大时,光圈值的度量值F的数值为最小。而当你逐渐关闭镜头或缩小光圈值时,对应的数值就会越来越大。而这恰恰会让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为 什么孔径越大,数值越小;数值越小,孔径反而越大呢?其实F值的大小并不是全部光圈值的大小,只是部分而已。比如f-8的光圈值实际上要比8大一些。其实 只要接受这个观点,这一现象还是比较容易记忆的:数值越大,孔径越小;数值越小,孔径越大。
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
   关于快门速度的控制和选择,说得通俗一点,快门就相当于遮挡在胶卷前面的一张帘子,根据门帘打开的大小来决定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强弱,将这个大小控制用 时间来控制就是所谓的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和光圈F值一样只能表示部分参数,15的意思是1/15秒,而30则表示1/30秒,要比1/15秒快出一倍;相 应的,60代表1/60秒。在较慢的快门速度下,第一帘幕数值表示快门的打开速度,而第二帘幕使之则表示快门的关闭速度。但在较快的速度下(如1/125 秒或更高)两个帘幕一起移动,只让一道狭小的光线从胶卷的一端投射到另一端。快门速度越快,允许光线进入的裂缝就越窄,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就越少。在有些 相机上,快门帘幕为垂直移动设计,不过原理也是一样的。
同 一快门速度下,光圈F5.6时拍摄的图像  可能有很多读者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既然我们可以单独使用光圈或快门速度来控制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为什么我 们在每次拍摄时都要考虑到两方面的情况呢?”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对于一个希望能拍摄出更高质量图象的摄影师而言,不会仅仅满足于合适的曝光,还希望能够拍 摄出更高效果的图象。需要指出的是,光圈和快门总是一起工作的,两者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不改变外部光线的条件下,镜头所捕捉到的光线强度谁也无 法改变,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也是如此。而如果需要得到最合适的曝光效果,就必须很好的将两种调节结合起来,如果更改F值使光圈变小,就要将快门速度设置得 更慢。反之,如果光圈值变得更大,快门速度就要设置更快一些,我们可以将这种调节叫做“互惠”。
同 一快门速度下,光圈F8时拍摄的图像  光圈值设置为f4、快门速度为1/500秒时曝光效果和光圈值为f5.6、快门速度为1/250秒的效果一样。这 时可能又有读者出来认为“我的相机为自动设置,可以自动找到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的最佳结合点,所以不需要对它们进行设置”。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尽管你的相机 为自动设置,但你能保证它每次使用不会出现差错吗?所以大家在使用自动相机时,每次使用时都得注意相机的光圈值和快门速度。如果你能做到这点,相信你的摄 影技术一定会有很大提高,即使见了专业摄影师,也不用低声下气的讨教摄影技巧了!
  下面是拍摄照片时选择快门速度和光圈最佳组合的准则。
初拿起单反相机时,相信大家会留意到相机模式转盘上的英文字「AUTO、M、A、S、P」,他门代表不同的曝光模式。大家较常用的,多是完全自动曝光 (AUTO)或程序自动(P),又或者光圈优先(A)。相比之下,快门优先(S)比较冷门,其实善用快门优先模式,也可以拍出引人入胜的作品!现在将为大 家解构!
& &&快门「优先」
要认识快门优先(Shutter Priority),必先了解快门(Shutter)和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是什么。常言道:「摄影是光之艺术。」你的相机有如一个吸收光量的魔法箱,而快门就是一道决定光线进入相机与否和进入多久的活门。
相机的曝光模式上的「S」或「Tv」,即是快门优先的意思。
知 道快门速度和快门的角色后,不如讲解快门优先(S mode)吧!跟光圈优先一样,快门优先也是早期开发的自动曝光模式。当你选用快门优先时,是指用家可以自行和优先选择快门的速度,相机会根据你的选择, 自动根据现场光度的强弱计算出合适的光圈值,以完成整个曝光过程。透过改变快门的速度,一样可以拍到很多靓相,以下就教你7招快门运用绝技!
第1招:快门即曝光时间&
活用快门速度的快慢效果,也可以拍摄到精采的作品。
快 门速度有快慢之别,快门速度并不只是快门运作的速度,在数码摄影时代,是指景象暴露于图像传感器的时间;在菲林摄影年代,即菲林暴露的时间。简单来说,即 曝光时间的长短。快门速度以秒做单位,如它会以1/等数字来显示,「1000」和「60」是分母,分母的数值愈大表示快门的速度愈快, 曝光时间愈短。相反或,分母数值愈小,快门速度愈慢。快门速度可以慢至1秒、2秒、10秒等,慢到分母也扔掉了!既然快门有快慢之分,高速快门和低速快门 的表现就有分别,大家可根据主题所需来选择快慢的快门速度。
第2招:凝结动作捕捉瞬间
使用高速快门可凝住瞬间。
高速快门的应用可用于凝结高速动态、使用超远摄镜。例如在拍摄赛车时,若大家想凝结拍摄主体的动作和形态,你应该使用高速快门,如1/1,000和1/2,000秒,那么,你就可以捕捉到主体高速移动的瞬间。
& &第3招:营造模糊动感
左图是用1/20秒拍摄,而右图是用1/2秒,可见快、慢快门速度可对某些题材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在快门优先模式下,曝光时间长,即快门速度慢,拍摄移动的主体时,主体会变得模糊,这种模糊美营造了动态感。各位若想主体有一种动态感觉,可尝试用慢速的快门速度来拍摄,例如拍摄流水。
第4招:「安全快门」保质素
所谓安全快门,即在相机机身晃动的情况下,不会因晃动而使相片出现模糊不清的现象,保持相片质素的快门设定。
认识安全快门的概念,对提升你的拍摄技巧很有帮助!
那 安全快门的数值是哪一个呢?不同的焦距有不同的安全快门,焦距与安全快门有密切关系,一般而言,安全快门是「1/焦距」原则,但不同的相机系统有不同的情 况:例如135片幅的相机,根据所选用的焦距,例如选用50mm焦距的镜头,那它的安全快门便是1/50秒,选用200mm焦距,其安全快门便是1 /200秒,如想更安全,应使用快一些的快门,如以1/60秒为50mm焦距的安全快门,200mm以1/250秒为安全快门;APS-C片幅的相机,要 把所选用的焦距乘以「焦距转换因子」,如80mm的镜头,要乘以1.5,即120mm,故1/120秒是其安全快门,如想更安全一点,可选用再快一些的1 /125秒。把安全快门的概念记入心中,对你摄影有很大的益处!
& &第5招:脚架、快门绳防震荡
假 如你要使用低于安全快门的慢速快门拍摄,你必须使用脚架。使用脚架可以避免因机身晃动而造成照片的模糊。在长时间曝光的情况下(慢速快门),脚架是必备 的,例如在拍摄流水时,想强调流水的动态,把流水拍成丝质绵绵的感觉(Blurring),你就要使用脚架;否则,会把流水以外的固定景物,如山景和石头 拍得模糊不清。
一些需要长时间曝光拍摄的题材,就必须使用三脚架拍摄,例如夜景、流水或烟花等等。
另外,使用脚架后,应尽量避免与相机接触,防止晃动。这时候应使用快门绳或摇控器来按下快门,或可选择相机内置的倒数拍摄模式来拍摄。
第6招:B快门运用
有些拍摄题材,我们可能需要更长的曝光时间,这时就要利用到B快门,例如近期很流行的光绘,又或者天文拍摄等。
不 是说每部相机只有一道快门,而快门速度又以数字表示吗,那么B快门是什么来的?其实B是「Blub」的简写。B快门容许手动控制快门的速度,你按下快门键 不放,快门就一直打开,直至你放手,快门才关闭。这功能多在夜间光线不足的情况使用,如拍摄汽车的光轨。不过,现时很多单反和无反相机所提供的快门速度, 最慢可以到30秒,而且没有倒易率失效,一般夜景拍摄已绰绰有余,B快门已并非常用,除非曝光时间需长于30秒。
& &第7招:注意光线和过曝
使 用慢速快门拍摄时,应留意现场的光线情况。举例来说,在自然光充足的情况下在户外以慢快门速度拍摄瀑布的动态,很容易过度曝光,解决方法是尽量避免在自然 光非常充足的情况下拍摄,找一处光线较少的地方,并在构图时尽量避免拍到天空。如果当日天气为阴天,不为到户外拍摄慢快门速度的作品。必要时,可配上减光 滤镜作长时间曝光。
相机及镜头防震系统
其 实安全快门的技巧,某程度上而言是比较「传统」的技巧,因为现时很多相机或镜头,已经具备光学防震功能!现时的光学防震功能主要分两种,包括机身防震及镜 头防震,两者分别在于机身防震可以配合不同的镜头使用,也可拥有防震功能,然而镜头防震系统就必须使用拥有防震功能的镜头,才可获得防震效果。透过防震系 统,我们可以利用低于安全快门的快门速度来拍摄,也能够获得清晰的影像。现时的防震系统已可提供达3至4级的防震效果,举个例子,我们拍摄时需要 1/125秒的安全快门,防震系统如果能够达到4级的效果,理论上就算用1/8秒的快门速度,也能够拍摄到清晰的影像!
&&&&&& 第一单元:摄影基本功训练
训练1、全景深练习
被摄体:一般风景、花卉、城市建筑等冲击力较强的景物。
要 求:画面全部实焦。
建 议:首先使用广角镜头:24MM—35MM拍摄,光圈:F11—16,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2、单体对焦练习
要 求:只把焦点对在主要被摄体上,浅景深。
建 议:中望远镜头:85MM以上,光圈F5.6或更大,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3、定格练习
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行走着的汽车、火车、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 求:将激烈运动着的被摄体的瞬间动作或瞬间表情记录下来。
建 议:高速快门1/1000秒以上、快门速度优先AE模式。
训练4、动感练习
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动态的人、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 求: 运动员和动态人的身体的一部分虚化或动体实背景虚,流动着的水,瀑布等有流线感。
建 议:慢速快门1/15秒-11秒,先从1/30秒开始练习,然后1/15、1/8、1/4、1/2、1秒逐段练习,使用三脚架。&
训练5、取景练习
要 求:突出主题,画面简练,能传达出被摄场景的气氛,此项训练是构图训练的基矗。
建 议:望远镜头,大光圈。&
训练6、特写练习
被摄体:花卉、静物、昆虫等。
要 求: 被摄体占画面的比例尽量大,突出被摄体的形状和有趣的部分,高清晰度。
建 议: 使用微距镜头或微距功能及近摄接圈,最短摄影距离,镜头与被摄体保持平行,使用三脚架及快门线。
训练7、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的使用练习
利用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进行拍摄练习,借此了解镜头各个焦距的特点,理解画角及透视关系,活用各焦距段的不同景深。
标准镜头: 焦距50MM左右的镜头——极其自然,没有夸张。
广角镜头: 焦距35MM以下的镜头——强调远近感。
中望远镜头:焦距为85MM~135MM的镜头——与人眼最接近的透视(远近)感,能正确体现被摄体的形状,多用于人像摄影。
望远镜头:焦距为200MM以上的镜头——很少远近感,有压缩效果。(易抖动,尽量使用三脚架)
第二单元:画面构成和构图训练
练习8、横、纵位构图
被摄体:景物、山河、建筑、人物等。
要 求: 用横位构图表现稳定感和宽阔感,用纵位构图表现纵深感和高度感,画面不能有无用的空间。
建 议:1、对同一被摄体分别用横、纵位构图法拍摄,比较作品的不同感受。
2、横位构图表现安定感时使用标准焦点以上的镜头,表现宽阔感时使用广角镜头。
3、纵位构图表现纵深感与高度感时使用广角镜头,注意画面中近景与远景的位置配置,构图时应特别注意水平与垂直,使用三脚架。
练习9、三角形构图
被摄体:三角形或类似三角形的景物,建筑,人物造型等。
要 求: 利用三角形在画面中不同的位置配置,表现稳定感、跃动感、高度感和宽阔感。
建 议:1、画面中有容易识别的三角形造型,三角形构成的复数物体焦点要实,要有平衡感。2、高楼大厦和道路等高大细长的景物时使用20MM以下的广角镜头。3、使用景深预测功能。
练习10、对称形构图
被摄体:所有具有对称构图性质的景物、人物造型、建筑等。
要 求:利用上下左右对称构图,表现稳定感和超现实意境。
建 议:1、选择优美的对称形,对称形的两边焦点都要实,每个对称形表现要明显。2、尽量使用标准焦点以上的镜头,使用光角镜头时要注意相机与被摄体保持平行。3、拍摄岸边与水中的对称构图景物时使用偏光镜。4、求全景深不得不用小光圈时使用三脚架。&
练习11、垂直、水平构图
被摄体:风景、建筑等。
要 求:画面中表现由多条平行或垂直线条构成的单纯美。
建 议:画面构成的线条要保持水平或垂直,线条要美,水平或垂直线条造型要布满全画面,使用三脚架。
练习12、S形、斜线构图
被摄体:具有S形或斜线构成的道路、河流、山峦、都市内的桥梁和道路等。
要 求:用S形表现纵深感,用斜线表现外展的广阔感和动感,S形要通达画面的两端,中途断了的话前面要有空间构成。
建 议:S形及斜线的配置要有平衡感,要仔细感觉作品是否有纵深感和广阔感,被摄体是否清晰,主题要突出。&
练习13、黄金分割法构图
被摄体:任何均可
要 求:被表现的主体要处在分割点、线上或附近,构图要平衡,被摄体要突出,画面中不能有多余的部分存在。
建 议:首先按自己的想法构图,然后再活用黄金分割法。&
第三单元:用光训练1
练习14、昼间闪光灯曝光补偿
被摄体:人物、花卉、宠物、小范围自然景色、静物等近距离小范围景物。
要 求:当以上被摄体处于逆光、侧逆光并周围光线强于被摄体时或被摄体处于昼间阴暗处时使用。&
建 议:用闪光灯同步速度测光(平均测光)取得光圈值,然后用闪光灯的指数除以光圈值得到拍摄距离,就能得到曝光准确的照片。 例如:相机的闪光同步是1/125秒,用相机的自动测光得到的F值16,闪光灯的指数(GN)是40,即40&16(F)=2.5M,这时的拍摄距离为 2.5米。已知闪光指数(GN)和距离求光圈(F)时用闪光灯指数除以距离求得光圈(F)。 即:GN&距离=F。
练习15、利用闪光灯体现作品的立体感
被摄体:人物、花卉、宠物、静物等。
要 求:使用外置闪光灯并利用连线使闪光灯离开相机,从斜上方或背后投光制造立体感,也可以投到天花板或利用反光板制造折射的柔光,具体投光方法与方向按自己意图具体安排,但是要尽量避免重阴影。
建 议: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尝试各种投光方式及曝光补偿所制造出来的立体感觉。&
练习16、室内及夜晚灯光摄影
被摄体:室内灯光下的集会以及城市灯光夜景等。
要 求:利用色温在室内及夜灯下制造肉眼见不到的独特(泛红)氛围。
建 议:画面内的光线布置尽量均匀,镜头附近最好没有强光源并不能有强光射进镜头,拍静物时使用三脚架,抓拍时最好使用ISO400的胶卷。如果希望得到忠实于原色的作品,使用80A滤镜矫正色温,曝光不能有过。
参 考:色温:白日晴天=5500K,白日阴天=6500K,早晚=4500K,一般灯光=2800K。&
练习17、朝阳、夕阳、夜景
被摄体:朝阳、夕阳下的山峦、海岸线、自然风光及夜景。
要 求:要充分体现朝夕的氛围,再现朝夕夜景的绚丽景色,不能有多余的物体进入画面,最好没有晕光。
建 议:使用手动,基本上光圈为F8~11左右,AE光圈优先,远景时焦点调到无限远,10M以内对点光源等最容易看清楚的物体上对蕉,使用三脚架,可以考虑多次曝光。&
练习18、白色物体
被摄体:雪景、白色沙滩、白色花卉等白色物体。
要 求:清晰再现白色物体的质感与色调。
建 议:根据实测曝光量适当曝光补偿,补偿量根据白色物体占画面的比例和你要表现作品的意图一般为0.5~1.5EV之间,画面中黑白物体相间时根据各占比例调整。
第四单元:用光训练2
练习19、逆光(透射光)的运用
被摄体:光线从背后照射的人物、风景、花卉、静物及抓拍等。
要 求:充分利用逆光的特点制造透明感和立体感,注意被摄体与背景的亮度平衡及不能有创作意图以外的光晕产生。
建 议:使用曝光补偿以及反光板,曝光补偿量有+0.5、+1.0、+1.5、+2.0EV等,补偿越大,被摄主题越亮,如果把握不好曝光补偿量,可以分段补偿各拍一张以上以保证拍摄成功。
练习20、侧光的运用
被摄体:与此种光线有关的人物、风景、花卉、植物、宠物以及抓拍。
要 求:充分活用阴影的效果,使画面的氛围符合自己的拍摄意图,通过练习提高对光的敏感性。
建 议:拍摄时从顺光、侧光、斜策光、半逆光、逆光的顺序去观察被摄体,并注意侧光与逆光所制造出的物体立体感之差别,如利用强侧光可塑造男人的刚毅,弱侧光可营造女人的温柔等,使用遮光罩。
练习21、林中点光与泻光的运用
被摄体:具有泻光特点的林中、阴天下的风景如山峦、江和湖海的水面等。
要 求:充分利用点、泻光的特点营造出印象深刻和感动人的氛围。
建 议:注意光比范围及曝光量的掌握,明暗差要适当,用点测光方式测得明处与暗处的曝光量后取中间值进行最后的曝光。
练习22、极端曝光的应用
被摄体:想要高调表现(阴影淡的)或低调表现(反差大的)的一切被摄题材。
要 求:摄影意图以及主题要鲜明,要考虑采用高调或低调的必要性,被摄体的所具有的氛围要协调。
建 议:高调的曝光补偿从0~+2.0,低调的曝光补偿从0~-2.0,通过分段曝光,掌握在各种条件下的曝光补偿所带来的效果。
练习23、光的轨迹
被摄体:夜间流动的车、船、星空、焰火等。
要 求:流畅地表现光的流动,光的流线色彩、形状、大小与周围的气氛要协调,曝光要适当。
建 议:利用平均测光与中央部分重点测光模式,也可以把光圈设定为F4或F5.6,曝光为30秒至2分钟(可用B门),焰火一般使用ISO100胶片,光圈在F5.6~F11之间,星空的曝光时间最长可到1~2小时,以上均使三脚架。
练习24、有灯光照明的物体
被摄体:都市内夜间被灯光照亮的建筑以及植物等。
要 求:取景角度要体现被摄体的魅力,选择能够充分表现气氛的曝光,画面中主体的所占比例要适当。
建 议:使用三脚架、快门线,使用手动模式,B门或T门,使用曝光补偿+0.5—1.5EV。注意构图时画面中最亮部分与最暗部分,避免亮度相差悬殊,长时间曝光时注意倒易失律问题,使用广角镜头。
第五单元:强调色彩的训练
练习25、26、27、28、29、30 分别以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白色、黑色为主要特征的被摄体做表现主题的练习。
被摄体:具有以上颜色的各类物体及颜色着装的人物、花卉等。
要 求:要表现出以上个种颜色的鲜明特征,把握好色调、明亮度、饱和度这色彩的三要素。
建 议:注意冷暖色的表现,可能的话使用滤色镜,使用包围式摄影法体验曝光补偿对色彩表现的作用。
练习31、表现水的透明感
被摄体:与水有关的任何物体。
要 求:在表现水透明感的同时注意作品的整体表现。
建 议:注意水面的光反射,使用PL镜,使用时旋转PL镜找到最佳表现。
练习32、色彩对比
被摄体:各种颜色掺杂形成对比的田野、公园、建筑群等。
要 求:利用色彩对比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建 议:不要使太多的色彩进入画面,形成对比色彩的亮度差越大对比度越强,明亮色与形成对比的暗色容易醒目,同一颜色的实焦点处与虚焦点处可以形成对比。&
练习33、黑白摄影
被摄体:任何物体、人物等。
要 求:主题与背景的关系性,理解黑白摄影作品的特性。
建 议:有必要了解彩色变成黑白后的具体变化,既把红色当做浓黑、黄色当做灰色考虑等,并了解与灰阶的关系。
练习34、单色调的表现
被摄体:大自然中的群生植物、大面积单色花卉、色调统一的室内房厅等。
要 求:有效使用统一的色调,构图平衡,充分掌握色彩的浓淡度。
建 议:注意色彩的饱和度,使画面内的色彩表现有张有弛,使用色温滤镜。
第六单元:表现动感与感情的训练
练习35、动感的表现
被摄体:体育运动、动物、纪念活动、花草、河流等。
要 求:充分记录并表现运动的物体或人,表现出运动着的力量感和动态美,合理构图,掌握适合被摄场景的快门和按快门的时机。
建 议: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定格高速运动时使用快门速度为1/500-1/1000秒,表现流动感时使用1/15-1/4秒,追拍时可使用1/15或1/30秒。&
练习36、临场感的表现
被摄体:火灾及事故现场、祭祀活动、仪式、自然气象状况等。
要 求:尽量表现临场感,使人身临其境,即使是较平凡的被摄体,也要利用技术与器材制造出临场感。
建 议:尽量接近被摄体使用超广角或望远镜头,光圈使用F11、F16、F22求大景深。表现自然气象状况如台风、大雨、雾、急流时使用三脚架,快门1/8、1/4、1/2秒优先,并可使用包围式拍摄法。
练习37、寂静感的表现
被摄体:自然风光。
要 求:摄影者自身要宁静安稳,选择最佳的拍摄时间和天气,选择稳定简洁且容易传达静感的构图方式。
建 议:拍摄时间最好在黎明、傍晚、明月夜、雨天、雾、雪天等。选择对称、三角形等增加寂静感,构图要横平竖直,不能有倾斜以强调集中感和稳定感,使用三脚架。
练习38、感情的表现
被摄体:人、动物的脸部特写与身体(动作的瞬间抓拍)。
要 求:掌握最佳快门时机,做到与被摄人或动物心感相通,除脸部外也要注意其他肢体的表现与主题相吻合,注意构图的各个细节。
建 议:先从身边的人特别是小孩和宠物开始练习,平时多多注意他们(它们)的喜怒哀乐,并找出有趣的特点,然后利用望远镜头在被摄人或动物不注意的时候抓拍,开始练习时尽量利用自动模式。
下载地址:&&&提取码:5lbd2v73g1tv
时间,建立信念,也毁灭信念。
向往阳光明媚的晴天!
辛勤的蜜蜂
紫琪Jessie Luo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笑了,它也笑了!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幻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