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环电视剧中的梁山喜的原型是哪位,家属住哪里

清明怀想之三——《高山下的花环》梁三喜原型王发坤--湘阿阳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清明怀想之三——《高山下的花环》梁三喜原型王发坤
凤凰网友至诚大兵先生连发了《花环,在高山下》上下两篇文章,拜读之余,泪眼婆娑,令人动容。为那些烽火连天的岁月,为那个激情战斗的年代,为高山下花环中笼罩的英雄,为和平年代中英雄家属那些感人的细节。在此,湘阿阳用自己的方式,来描述这些英雄的群体,描述我的感动、感想和感悟。&&& 王发坤——《高山下的花环》中“梁三喜”原型&王发坤是《高山下的花环》中梁三喜的原型,来自于贵州威宁县海拉乡新村,烈士牺牲时已有家室。妻名李金花,生有二子,大儿子叫王远碧、小儿子叫王远昌。因为对英雄的爱,从26岁开始守寡,一直没有再嫁,李金花以中国农村女性的伟大,用柔弱之肩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担,侍奉公婆,养大幼子,其中生活的艰难也许只有上天知道,对英雄的怀念只有上天知道,那种心中的苦只有上天知道。至今,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仍居住在那个偏僻的小山村。&王发坤1978年本来已经奉命转业,还没有办好手续。但此时中越边境烽烟骤起,部队转入战备状态。组织上向他征询意见:“老王,现在要打仗,部队扩编需要大量军官,特别是炮兵干部缺乏,希望你能够放弃转业,留下来参战。”他毫不犹豫地表态:“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是参军多年的老兵,上战场义不容辞。”这样离别娇妻稚子,重新回到了部队。有战争就会有牺牲。在那场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王发坤中弹受伤,小腿肌肉炸开了花,但他依然冷静地指挥着战斗。当新一轮大炮轰击来临时,他用尽生命中最后的力气,将四班新兵罗顺良推至路坎下,罗顺良得救了,而自己却壮烈牺牲。在生命的选择中,王发坤用瞬间的时间,在战争中完成了一座永恒的丰碑。这座丰碑,是英雄用生命的代价所铸就的。33年来,梁三喜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但王发坤却被许多人所遗忘。这,太不应该。当然,最难以令人接受的是英雄王发坤的亲属,居然贷款到云南边陲的屏边烈士陵园祭拜英雄。2008年,李金花在梦见王发坤说“好冷”后,这个家徒四壁的家庭,决定贷款筹措路费。李金花带着两个儿子,一路艰辛,从贵州偏远的小山村来到英雄的长眠之地祭拜。祭拜的场景,我们无从知晓;李金花33年的思念和苦累在英雄面前是如何倾诉的,我们无从知晓。但我们从至诚大兵先生的描述中知晓,祭拜后的李金花无奈地哭诉:“我在他坟前,烧了纸钱,就是一小堆,烧了衣服就是一小堆,他人在里面,肯定也是一小堆。为国家卖了命,我们娘三个来看看他,都还要贷款呀。”这字字句句,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战争年代的创伤在和平年代,依然在王发坤这个英雄家庭里延续。33年前的那个春天,那场战争,王发坤用他的高尚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们;和平年代,王发坤的家庭却用另外一种方式拷问着我们的灵魂。在这个社会里,我们已经很难再被感动,但我们却被英雄的妻子这种无奈和心酸所感动。明天又是清明,不知英雄的妻子以何种方式去怀念英雄?但我想,这也许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长眠于地的英雄,应该幸福地生活在另一片天空;英雄的妻儿,应该幸福地生活在这个美好的和平年代。我们祈福着,湘阿阳也同样地祈福着。(图片来自至诚大兵先生,内容为英雄之妻李金花的心酸与无奈。至诚大兵的文章连接:31 花环,在高山下(上) ) &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畅游山水,悠闲心情;
阅读经典,宁静心性;
激扬文字,感悟心灵。 本人QQ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高山下的花环(1984年谢晋执导电影)_百度百科
?1984年谢晋执导电影
高山下的花环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根据李存葆的同名小说改编,由谢晋执导,吕晓禾,唐国强,盖克,何伟,王玉梅,童超,斯琴高娃,倪大红 出演的一部影片。影片塑造了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等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反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士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经受的考验,以及他们一心为国,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为己任的高尚品质。该影片引起巨大轰动,曾获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以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等共计八项大奖。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根据的同名小说改编,由执导,,,,,,童超,, 出演的一部影片。影片塑造了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等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反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士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经受的考验,以及他们一心为国,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为己任的高尚品质。[1]
该影片引起巨大轰动,曾获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以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等共计八项大奖。[2]
高山下的花环剧情简介
解放军某部宣传处干事、高干子弟赵蒙生,一心想调回城市;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他凭借母亲吴爽的关系,怀着曲线调动的目的,临时下放到某部九连任副指导员。九连连长梁三喜已获准回家探亲,他的妻子玉秀即将分娩;赵蒙生不安于位,整日为调动之事奔波;梁三喜放心不下连里的工作,一再推迟归期;排长靳开来对此忿忿不平,替连长买好车票,催他起程;可是,九连接到开赴前线的命令,梁三喜失去了探亲的机会,赵蒙生却接到回城的调令,全连战士哗然,梁三喜严厉斥责了赵蒙生临阵脱逃的可耻行为,舆论的压力迫使赵蒙生上了前线。
吴爽不顾军情紧急,动用前线专用电话,要求雷军长将赵蒙生调离前线,当即遭到雷军长的强烈谴责甚至责骂。九连担任穿插任务,在激烈的战斗中,一个个战友为国捐躯,雷军长唯一的儿子“小北京”因臭弹未发而身亡;靳开来英勇杀敌,为给饥渴的战友搞“战斗力”不慎踩响了地雷壮烈牺牲;战斗临近结束之时,梁三喜为掩护赵蒙生而牺牲……赵蒙生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经受了考验;战后,在清理战友的遗物时,梁三喜留下的一张要家属归还620元的欠帐单,使赵蒙生震惊不已。烈士的家属纷纷来到驻地,梁三喜的母亲和玉秀用抚恤金及卖猪换来的钱,还清了三喜因家里困难向战友借的债,这一高尚的行动震撼了包括吴爽、雷军长、赵蒙生以及战士的心灵;临别之际,赵蒙生和战友们含着热泪,列队向烈士的家属,举手致以最崇高的敬礼。[3]
高山下的花环演职员表
高山下的花环演员表
高山下的花环职员表
李存葆的同名小说《高山下的花环》
葛 炎(作曲)、过敏(拟音)、上海电影乐团(演奏)、王永吉(指挥)
以上资料来源[5]
高山下的花环角色介绍
正派人物的代表,他的大公无私与平易近人让战士们对他拥戴有加。九连的连长,热爱工作对下属很好,为人正直,深受下属爱戴。
赵蒙生,解放军某部宣传处干事、高干子弟。从一个心灵上的逃兵转变为刚强无比的战士,不安于位,整日为调动之事奔波,为调动工作尽心尽力。
靳开来是个普通的排长,上前线前夕才提升为副连长,战斗中冲锋在前,吃苦在前,最后踏响地雷,壮烈牺牲。喜欢发牢骚,讲怪话,很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角色介绍资料来源[1]
高山下的花环音乐原声
歌曲名称作词作曲演唱再见吧,妈妈 张乃诚  李双江那是我的祖国陈克正张乃诚王虹以上资料来源[7]
高山下的花环获奖记录
年份奖项类型接受方结果1985年
第5届金鸡奖
最佳剪辑奖周鼎文获奖最佳编剧奖李准李存葆获奖最佳男主角奖吕晓禾获奖最佳男配角奖何伟获奖最佳故事片奖谢晋提名最佳导演奖谢晋提名最佳女配角奖盖克提名1985年
第8届百花奖
最佳男演员奖吕晓禾获奖最佳故事片奖谢晋获奖最佳男配角奖何伟获奖最佳女配角奖王玉梅获奖以上获奖资料来源[2]
高山下的花环幕后制作
日,中国出动六十多万军队,数百辆坦克装甲车,数千门大炮,在广宁至莱州的整个北部边界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的全线进攻。战争分别由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作战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云南省作战由当时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广西壮族自治区作战由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
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部队作家李存葆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出版了,随即在全国引起了巨大轰动。小说红了以后,先是被改成同名话剧(据说当时全国一共有22个演出团体在同时排演这一出戏)和电视剧,在央视播出后轰动一时。
此后,《高山下的花环》被改编为话剧、舞剧、电视剧等艺术形式。1984年,由该作改编的同名电影《高山下的 花环》公映后感动全国。电影由谢晋执导、李准参与编剧,吕晓禾、唐国强、盖克等主演。[9]
高山下的花环影片评价
在80年代初大量涌现的取材于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文学作品以及影视中,《高山下的花环》引起了最强烈的反响。这首先是因为作品写出了那些平凡的人们崇高而伟大的心灵。最有代表性的,当然是梁三喜和他70岁的老母亲。但作家并没有因此把社会生活简单化、理想化。相反,他自觉地、大胆地表现了特定社会环境中部队生活的复杂性乃至阴暗面。吴爽及其儿子赵蒙生在战斗打响之前的种种表现就是最好的例证。靳开来那种“打起仗来还得靠咱这些庄户孙”的愤激之辞,不是没有道理的。对这种复杂性与阴暗面的揭示一方面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同时也反衬出梁家人和雷军长的崇高。
单从影片简介来看,《高山下的花环》似乎有些老套,但如果真的是看过这部影片,才会了解这部电影会带给观众多大的震撼。它不是一曲单纯的解放军颂歌,这部电影设置了一正一反两种对立的形象,解放军大都是英勇无畏的战士,但也有极个别的军人属于贪生怕死的类型,赵蒙生出场时就是个典型的养尊处优式的大公子,喝的是葡萄酒,抽的是中华烟,奢华的生活让赵蒙生完全迷失了军人的本性。《高山下的花环》采取的是双主角的叙述方式,梁三喜虽然显得形象高大全,但他来自一个革命烈士的家庭,所以他拥有这样崇高的精神是可信的。相对而言,赵蒙生这个人物更为引人注目,导演谢晋完整地表现出这个人物的转变历程,赵蒙生从一个心灵上的逃兵转变为刚强无比的战士,这个艰难的转变过程,在谢晋导演的处理下,显得环环相扣,这种完整的人物性格转变,让赵蒙生这个角色更富有非同一般的魅力。这部电影的成功,很大程度也是得益于原著的出色,同名原著的作者李存葆也参与了电影剧本的创作,他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整合在一起,所以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每一个章节都会有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精彩看点。电影很好地把握住了原著的精髓,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共和国军人。该片的主演吕晓禾在影片公映之后,获得了金鸡、百花双料影帝,梁三喜这个人物在当时也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解放军形象。(新浪网评[1]
高山下的花环发行信息
国家/地区时间中国香港日
以上信息来源[10]
这里空空如也,等待你来评论!
.新浪网&#91;引用日期&#93;
.时光网&#91;引用日期&#93;
.网易&#91;引用日期&#93;
.新浪娱乐&#91;引用日期&#93;
《高山下的花环》(谢晋版/1984年)0小时分6秒至 0小时2分8秒
.搜狐&#91;引用日期&#93;
《高山下的花环》(谢晋版/1984年)0小时分6秒至 0小时2分31秒
.时光网&#91;引用日期&#93;
.新浪.&#91;引用日期&#93;
.时光网&#91;引用日期&#93;铁血聚合阅读 &
《高山下的花环》
《高山下的花环》 相关信息
我想起了《高山下的花环》“雷军长”,热泪盈眶!
战场约定 勇猛无挡 如若去了 清明烧香 倘得生...
现在社会越来越浮躁,电影投资越来越大拍得却越来越差,对比老电影和新电影,发现,现如今的电影一切向...
当下的军旅题材电视剧和影片大多着重表现战士精忠报国的忠诚一面,对于军队中存在的战士们可能遇见的的...
高山下的花环,牢记最可爱的人。
转载于 原第一侦查大队 老山侦察兵
《高山下的花环》 热门文章
俺回来了,
  三天禁言,有什么大不了的?!
  还是因为“反动言论”!
  骂毛主席,骂共产党,骂社会主义的,也没见有几个因反动言论禁言的?
  《高山下的花环》这个情节,
  明显是作者编的,是假的!
  实际上,
  无后坐力炮,...
最大的特色是主角没有高大全,是个活生生的人
在中国的“三个突出”的伟大思想指导下,老片的英雄们看得都不像人类了都是圣人级别的。如果《高山下的花环》也像《亮剑》一样滚动播出,《亮剑》的轰动效应也许会少一点。
对于中国喜欢跟风的导演来说,《亮剑》是个标杆。
对于主角性...
据93岁高龄的民国驻印度新六军老兵袁详彬的回忆,抗战时期,与其同时参加远征的战友有杜月笙的儿子杜维生,有上海煤炭大王的三个儿子谢伯年、谢春年、谢永年,还有上海银行家的儿子,等等。(见《白纸黑字》第三期《最后的抗战老兵》,26页)。
看到这个记录,感到非常意外。先说这...
张伟欣与女儿李小璐
张伟欣(日出生)
张伟欣,上世纪八十年代最著名的女演员之一;主演过《飞来的仙鹤》、《乡音》等多部优秀影片,张伟欣的丈夫李丹宁曾是八一厂的导演、演员,参演过《高山下的花环》、《我的九月》。当然如今张伟欣最重要的一个身...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梁三喜的创作原型王发坤烈士,是威宁自治县海拉乡新村村人(本报曾报道)。近日,威宁县委县政府出资5万元,为王发坤烈士家属李金花一家修建了一幢80平方米的住房。
烈属已入住新房
据了解,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王发坤荣立二等功...
今天很找电影看很幸运的发现了,79年打越猴.我最感动的不是战斗,而是家属!我们的战士带着一身债上战场,死都不忘记还,家里穷,需要拿出仅有550抚恤金来还,这是用亲人的命换来的啊,让人心酸的想哭!让我想起网上流传的很广的一张照片,一个老奶奶站在烈士墓前大哭...
抗日的电影很多,从解放前拍到现在,我想就是下去500年还是有人会去拍的,因为我们说不要忘了国恨家仇。抗美援朝的电影不多,我觉得经典的不少,如上甘岭,奇袭,英雄儿女,但那都是七十年代以前拍的,后面就没有了,仿佛中断了几十年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电影,我的记忆好像就一部高山下...
最近一直再看战争片,但基本上找不到中国对越南的战争片,我查到的就几部《高山下的花环》这是我小时候看的最经典的中越战争片,还有《闪电行动》(也叫无影侦查队)、《中越战争纪实》《蛇谷奇兵》、《铁甲008》这个还有印象,其他的没找到。我还记得80年代初的时候还一直宣传英雄们呢...
热火朝天的双百评选,150位候选人的“建国以来百位感动中国人物”,没有一个候选人是以30年前开始,20年前结束的那场战争为主要事迹的。
79年2月17日开始的那场边境战争,持续10年,正逢爆发三十周年。然而由于政治的原因,纪念活动一直限于民间。而且这场战争多年来被刻...
10月18日凌晨,著名导演谢晋在浙江上虞去世,享年85周岁。 谢晋是我国著名导演,生于1923年,浙江上虞市人,主要代表作有《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牧马人》《天云山传奇》《鸦片战争》《芙蓉镇》等。
谢晋(中)与《芙蓉镇》原著作者古华(右)在摄制现场(1...
1、侦察连的编制:我从高山下的花环中得知,有连长、指导员、副连长,三个排加一个炮排,有炊事班,有菜地,但不知道侦察连的编制是不是跟这差不多;
2、侦察连的训练科目:从其他资料了解,侦察兵需要熟练使用各种型号枪支火炮,驾驶各种车辆坦克,10公里越野负重20公斤...
《高山下的花环》里梁三喜能那么穷吗?我看过这个电影后,一直想问李存宝,因为我父亲转业前就是连级,工资是90多元(是否有军龄补贴我不清楚),当时每月给奶奶寄10元生活费,除了全家吃饭,还能剩几十元。就算《高山下的花环》里梁三喜的老家是农村,每月寄40元,一家4-5口人生活...
中国某些人在炮弹瞎火上双重标准,敌人的武器瞎火一定是仓储保养有问题,我们的武器瞎火一定是批林批孔造成的。
李存宝写《高山下的花环》,说小北京使用的82无后坐力炮出现哑弹就是批某批某运动造成的,可缴获很多越南的美国苏联武器试打也有打不响的哑弹,难道70年代的美国苏联也在...
<dl class='dl01'《高山下的花环》主角原型在威宁 烈士妻子思夫30载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高山下的花环》主角原型在威宁 烈士妻子思夫30载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5594&&&&更新时间:
位于在屏边县烈士陵园的王发坤烈士墓
&&& 核心提示:上世纪80年代,反映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前线上平凡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为国奋战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与同名电影,点燃了无数中国人的爱国热情。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该文艺作品的主角梁三喜的主要原型,是一位来自贵州省威宁县名叫“王发坤”的烈士;或许更多人不知道,王发坤的妻子李金花至今仍在边远山村里苦苦思念着自己的丈夫。那场离中国人最近的战争已过去30载光阴,记者前往威宁探访李金花和她的故事,试图告诉读者,在胜利背后,战士妻子们所作的贡献和牺牲,她们所承受的巨大苦难和痛苦,是没有战绩的丰碑。
&&& “梦到他回来,就赶紧去村口望”
&&& 从威宁县城出发,汽车在破败不堪的乡村马路上重重地喘着气,时速只能维持在15公里左右。大约8个小时后,记者终于到达了从县民政局查到的王发坤烈士的遗属地址——威宁县海拉乡新村村大坪子组。“你们是不是要找丈夫打仗死的那个?她家就在……”在村里,“丈夫打仗死了”已成为“李金花”的代名词。
&&& 一座没有围墙的土房,破旧不堪,能够和周围漂亮房子相比的,只有门前还没有脱落颜色的对联。57岁的李金花站在门口,瘦小、驼背、腰有点弯,一头白发轻轻挽起,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衣裳。她和气地把记者引进家门,抬来一张一坐就会塌坑的沙发椅,然后自己坐在小板凳上。
&&& 听记者提起丈夫“王发坤”的名字,李金花愣了一下,接着开始轻声地哭,儿子王远碧和媳妇就在一旁静静看着,很长时间没人有说话的欲望……
&&& “现在偶尔还会梦到他,总以为他没死,天一亮就跑到村口坐着望。”在李金花心中,丈夫是个铁铮铮的男子汉,为家,能撑起重担,为国,能浴血杀敌。她说自己很难想象出战争的残酷,怎么可以这么轻易就让年轻的生命变成了黄土堆堆。
&&& 舍不得脱下军装的战士
&&& 1974年初,22岁的李金花经父母介绍,与28岁的同村军人王发坤结为夫妇。“我没文化,总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可他却说我善良、贤惠,是个好妻子。”李金花说,结婚时王发坤已入伍6年多,他们打算好等王发坤满15年军龄就全家随军,让孩子以后继承父业,也做光荣的军人。
&&& 大儿子王远碧与小儿子王远昌分别在74年底和76年初出生,王发坤常年随部队在四川省内江市训练,李金花就自己在威宁老家抚养孩子,照顾老人。“我每天干农活时都在盼,盼可以早点带着孩子随军,或者丈夫早点转业,总之不用再两地分居了。”
&&& 李金花的愿望原本是可以提早实现的。据王发坤昔日战友周光翔回忆,王发坤1968年入伍,两年后提干,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115团二营机炮连副连长,1978年初就确定了转业,并已联系好地方工作。然而就在他即将脱下军装的时刻,中越边境风烟骤起,部队转入战备。组织向王发坤征求意见:“老王,现在要打仗,部队扩编需要大量军官,特别是炮兵干部缺乏。希望你能够放弃转业,留下来参加打仗。” 王发坤毫不犹豫表态:“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是参军多年的老兵,上战场义不容辞!”
&&& “他是舍不得这身军装啊。”战友周光翔感慨道,当时就有不少与王发坤情况类似的战士从小家庭的角度考虑,没有赶赴前线。可王发坤坚持上了战场,并不幸在战争首日就被敌军的炮弹炸死牺牲。
&化掉的红糖就像丈夫的鲜血
&&& 王发坤上前线的消息,李金花毫不知情,她还满心欢喜地等待着丈夫转业归来。“哪晓得等来的是他牺牲的消息。”1979年5月,一位战士翻山越岭出现在李金花家里,留下了王发坤被追认为烈士的证明书,以及部队、县民政局和县武装部送来的1000元抚恤金。李金花“相夫教子”的生活梦想,在这一天轰然倒塌。
&&& “我怎么也不相信当家人就这样走了,不是说好要转业的吗?”李金花难以接受丈夫牺牲的现实,她固执地想,丈夫只是被越南军队俘虏了,很快就会被战友们救出,然后光荣转业回家,跟她和儿子过平凡日子。于是李金花每天带2个儿子坐在村口眺望,祈盼着丈夫突然就从土路的转角处大步走出。“我们连着望了1个多月,只见青山转,不见亲人归……”
&&& 3个月后,县邮政局通知李金花去领包裹。“那是他上战场前寄回家的10斤红糖啊!咋会这么晚才有通知。”李金花说她取到包裹时,红糖已化了不少,把装糖的口袋都染成暗红色,“就好像他在战场上流的鲜血,我一路哭喊着他的名字,把糖背回家。一点也舍不得吃。”
&&& 1980年的某日,部队把王发坤的遗物——一块手表寄到李金花手中,她终于彻底相信丈夫已经不在人世。李金花清楚地记得那天,自己去邻居家借钱买来肥皂,把表带里的泥土全部洗净,“这是他留下唯一的东西,也是我要一辈子保存好的宝贝。”
&& 我想看看《高山下的花环》
&&& 时光匆匆,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30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自卫反击战,早已简化为历史资料上一串串冰冷的数字。可王发坤昔日幸存下来的战友们,却一直在找寻几位烈士的遗属,希望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关爱,以慰战友在天之灵。
&&&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115团的军人周光翔、吴北平、张三光、彭志杰等告诉记者,在1979年3月至4月,军旅作家李存葆在115团体验生活,被王发坤等几位烈士的事迹深深打动,最终根据拿到的一手材料,创作了《高山下的花环》。王发坤就是其主人翁梁三喜的主要原型之一。
&&& 当记者问及李金花这部曾经家喻户晓的电影时,她表示由于乡村信息闭塞,对此一无所知。李金花和两个儿子于去年通过贷款筹足路费,到云南屏边烈士陵园王发坤的墓前拜祭。儿子王远碧把墓碑上父亲的简历一字不落地抄在小本子里,随身携带。“这是我唯一能了解爸爸的途径。”
&&& 李金花说,这30年来曾有人劝她改嫁,但自己始终不能放下对丈夫的思念。“当年我就想,这辈子都是他的人了。大不了娘三个饿死,去跟他团聚。”李金花一家靠烈士抚恤精打细算地过着日子,她说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能在还走得动路的时候攒够路费,再到云南去看看丈夫,给他烧点纸钱和衣物。“还有,我想看看你说的那部电影——《高山下的花环》。”
梁三喜捐躯扬名妻儿生存特艰辛
&&& 至诚大兵
&&& 自从大兵博文《下跪,向高山下花环的英雄》,在新华网推荐并引起了网络的关注后,社会上的好心人纷纷打听“梁三喜”原型王发坤遗属的近况。博文在新华网发出后,许多记者都很关注,比如北京网络导报记者联系我,做了电话采访,准备好好做一期专题报道。
&&& 特别关注此事的,新华博客的绿茶予班主,她不仅大力推荐博文,还将此情通报其贵州的新闻同行同学,并从中牵线,使得大兵与贵阳晚报记者刘流联系上,希望将烈属的情况反映出来,让更多的人关注烈属,帮助烈属。刘流记者在看到大兵博文后,他多次联系了大兵,探讨寻找“梁三喜”原型王发坤遗属的途径与方法,然后立即驱车奔赴“梁三喜”原型王发坤的家乡贵州威宁县,找到了烈士王发坤家地址,再赶到其家中,见到了烈士家属,连夜写出了感人至深的通讯。今天贵阳晚报在显著位置,刊载了刘流记者采写的长达2400字的通讯。
&&& 大兵在此稿件刊登之前,有幸最先看到了这一篇通讯。电话交谈中,刘记者几度哽咽落泪,大兵感受到了他与大兵的战友们一样的那种情怀,追忆英雄不易、感叹烈属艰难的情怀……
&&& 可以说,这文章是刘记者以血泪写成的。大兵在发给刘记者的短信中,是这样评价的:文章血写成,百感摧泪滚!
&&& 容大兵简要报告一下王发坤家人的现况吧:“梁三喜”原型王发坤烈士妻子名李金花,烈士牺牲之时才26岁多,30年来,谢绝了好心人劝其再嫁,含辛茹苦,一人独自将烈士的两个儿子拉扯大,现居住于威宁县海拉乡新村村大坪子组。王发坤烈士妻子李金花如今与大儿子王远碧一起,在家乡艰难度日,小儿子王远昌则在昆明打工,因家境贫困33岁了至今未能结婚。
&&& 王发坤烈士的妻儿一家现在生活比较困难,曾于去年贷款筹足路费到屏边烈士陵园祭拜王发坤烈士。这是李金花30年来第一次来到丈夫坟前。李金花见到记者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就哭了好几分钟。因为这些年,他们没有任何人关注,受了太多委屈了。他们连去拜祭王发坤烈士都需要贷款好几年的钱。李金花对刘记者哭述:“我在他坟前,烧了纸钱,就是一小堆,烧了衣服就是一小堆,他人在里面,肯定也是一小堆。为国家卖了命,我们娘三个来看看他,都还要贷款呀。”
&&& 王发坤烈士的两个儿子,他们对父亲的事情一无所知,因为父亲留下给他们的,就是家里有一张修补的遗照。现在两个儿子唯一了解的,就是去年扫墓从墓碑上抄下的父亲再简短不过了的简历。
&&& 王发坤烈士已经牺牲30年了,我们国家已经走向富强,我们不能眼看着“梁三喜”这样为国捐躯的英雄,其妻儿得到了一个无人问津、艰辛度日的境况!不能高山下的花环依然,英雄家庭却举步维艰!
&&& “梁三喜”王发坤的家庭境况,能否感染了您?能否让政府的官员们动容呢?
&&& 希望,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党,出台政策,爱抚“梁三喜”们的亲人,真正让他们过得有尊严一些,让他们的生活与烈士保卫的共和国那样充满阳光!
&&& 为此,大兵准备发起成立一个“梁三喜”基金,寻找适合的银行协助监管,由热衷关爱烈士的战友组成监管委员会,并定期在博客上公布收到的捐款(包括来自何地、卡号)以及用途去处,大兵希望这个“梁三喜”基金,不但能帮助王发坤家人度过难关,还能帮助其他的烈士家庭解决一些具体困难。希望届时广大网友给予捐助。
&&& 在适当的时候,大兵要与部分战友,慰问“梁三喜”王发坤的家人。
&&& 最后,再次感谢好心的贵阳晚报记者刘流、感谢新华博客绿茶班主以及许许多多的正义国人!
&&& 大兵说了一些废话,以下才是正话,即贵阳晚报刘流记者去了“梁三喜”王发坤家后采写的通讯。
英雄梁三喜的那妻那儿那破茅房
12600------9530
&197951000
文章录入:dzqwj&&&&责任编辑:dzqwj&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宜宾市民政局 承办:宜宾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技术支持:
电话: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山下的花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