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好,请问一下,杂合体为什么会发生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象?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作物育种教案.doc 11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作物育种教案.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育 种 学 部 分
计划学时:2学时
属累计学时:31-32学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的概念及任务,我国作物育种工作和良种繁育工作的主要成就,掌握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的概念及任务,掌握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我国作物育种工作和良种繁育工作的主要成就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A]组织教学
[B]讲授新课
一、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的概念及任务
1、概念: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2、任务:研究改良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搜集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品种以及生产优良种子,实现品种良种化,种子标准化,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性能。
3、育种和良种繁育的关系:是作物育种过程中两个连续的阶段。
当良种选育成功后,必须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良种繁育工作,以保证良种种子及时、大量地满足农业生产发展需要。而在良种繁育过程中,又会从中选出新的变异类型,从而推动育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4、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如:生物进化论是作物育种的基本理论,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变异、遗传、选择是作物育种工作中创造、稳定、选择优良变异的主要理论依据(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遗传学是作物育种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根据作物遗传变异的规律,可以提高育种工作的预见性和科学性。作物生态学是制定育种目标,进行品种资源搜集、研究和引种的重要理论之一。另外随着抗性育种、品质育种、株型育种日益受到重视,育种工作者还要熟悉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气象学、作物栽培学等方面的知识。近几年,由于育种方法已发展到诱变育种、倍性育种、体细胞突变、细胞杂交、基因工程等水平,这就要求育种工作者还要熟悉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和细胞学等,在对育种结果进行分析时,还要能应用数理遗传学和生物统计学等知识。
二、良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良种是指优良品种和优良种子两种含义。地位表现在:良种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生产资料,是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作物都是靠种子繁殖,没有种子就无法进行再生产。
生产实践证明,优良品种在一定的环境中,可以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耕作条件,克服各种不利的因素,发挥良种增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作用。具体表现在:
1、提高产量
据联合国粮食组织统计,近25年来,世界粮食产量翻了一番,75%来自提高单产,其中种子的增产作用就占30%-35%,而且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种子技术的发展,种子的作用将更为重要。
优良品种一般丰产潜力较大,如:近几年在楚雄中海拨地区推广的滇粳优1、2号,合系系列、楚粳系列等优良品种都表现出高产(500-600公斤/亩)的特性,从而保证了我州粮食生产的稳定。
2、改进产品品质
如:优质玉米品种的选育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显著提高了饲用价值,“三低”(低芥酸、亚麻酸和硫代葡萄糖甙)油菜品种的选育,甜菜、甘蔗和各种水果的含糖量的选育,使产品品质得到明显的提高,促进了我国由数量农业向质量农业的转变,也适应了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需求。
3、增强抗逆性,保证稳产
优良品种对减轻或避免某些自然灾害和抵抗病虫害方面造成的损失有着特殊的意义。如:南方稻区育成的矮秆水稻品种,对台风引起水稻倒伏所造成的损失有所减轻,杂交玉米新品种的育成对减轻西南地区大小斑病、黑穗病的为害有很重要的作用,北方育成的大批小麦抗锈病品种,在提高产量上也有明显效果。
4、扩大栽培区域
选育适应性广的作物品种,可使作物的栽培区域不断扩大。如:玉米原产南美洲,是喜温作物,由于育成了早熟、抗寒、高产的杂交种,使加拿大的玉米向北扩张了150公里,而在法国,50年代玉米只在南部和西南部种植,现已延伸到北部和西南部,面积扩大了7倍,由粮食进口国转为出口国。在我国水稻向北扩张,也是由于采用了抗寒、早熟的优良粳稻品种,并配合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使北纬50度的黑龙江省很多地区成功地成为了水稻高产地区。
5、改革耕作制度,增加复种指数
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解决粮食生产的途径之一就是要提高复种指数。这就要选育在熟期、株型、抗性、长势等方面与之相适应的新品种,才能获得理想效果。如:西南地区推行的小麦—玉米—甘薯耕作制度,对小麦、玉米不仅要求适宜的熟期、株叶型,还要求玉米在小麦共生期内苗势强,对栽培管理要求地弹性大,否则便达不到高产、稳产的要求。
三、我国作物育种工作的现状与成就
建国以来,我国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式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通过地方品种评选、新品种选育和杂种优势利用,主要农作物品种一般更换了4-5次,每次品种更换都使产量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4年高考生物(冲刺查漏补缺)学案《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人教版.doc 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014年高考生物冲刺查漏补缺全套学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人教版
一、基础扫描:
1、孟德尔:年,奥国人,天主教神父。
主要工作:经过8年的杂交试验,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
工作成就:
(1)提出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确定为基因)
(2)发现两个遗传规律:
(3)成功原因:
①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是首要条件(选用豌豆为试验材料:严格的自花传粉,自然界都是纯种;品种多差异大,相对性状明显)
②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相对性状先一对后两对)
③用统计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④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程序
启示:任何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不仅需要有坚韧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还需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研究方法。(对比: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的作用。启示:科学成果的取得,必需有技术手段做保证;技术的发展,需要以科学原理为基础。因此,科学与技术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
(4)评价:是遗传学的
2、基因的分离规律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①豌豆:
高茎╳矮茎(一对相对性状)
②F1为高茎(显性性状)
③F2:高茎:矮茎=3:1(性状分离)
(2)解释性状分离现象:①高茎DD╳矮茎dd(成对基因)②配子D、d(成对基因分离)③F1为Dd(等位基因),高茎(显性性状)④F1产生配子:D:d=1:1(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⑤F2:DD:Dd:dd=1:2:1,高茎:矮茎=3:1⑥遗传图解。
(3)测交:后代为高茎Dd╳矮茎dd=1:1,推测F1产生配子D:d=1:1
(4)分离规律:①等位基因在F1状态②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的行为
(5)应用:①杂交育种中选种:选显性性状,要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选隐性性状,直接选取即可(隐性性状表达后,其基因型为纯种)②优生:显性遗传病:控制生育。隐性遗传病:禁止近亲结婚。
二、重点难点突破:
1、不同概念的辨析
(1)相交方式:
①自交:植物自花受粉和同株异花受粉。基因型相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
②杂交:指不同品种间的交配。基因型不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叫杂交。
③测交:F1与隐性亲本类型相交。
④正交与反交:若甲♀╳乙♂为正交方式,则乙♀╳♂甲就为反交。
(2)性状表现:
①性状: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②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③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叫显性性状,F1没有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叫隐性性状。
④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呈现不同性状的现象。
⑤表现型和基因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叫表现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基因型。两者关系: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在相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则表现型也相同。
(3)基因组成:
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
②成对基因和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叫成对基因。成对基因控制的个体叫纯合体,成对隐性基因控制的个体叫隐性纯合体,成对显性基因控制的个体叫显性纯合体。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控制的个体叫杂合体。
(4)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验证及其遗传图解
杂交:DD×dd
测交:Dd×dd
(5)一对等位基因的各种交配组合
(6)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①杂交育种方面
②医学实践方面:白化病——常隐;多指——常显
如要获得显性纯合品种:将Aa连续自交、选择;自交、选择;……直到不出现性状分
离为止;Aa经n代自交(产生的aa不淘汰,也参加自交),后代中的杂合体为(1/2)n、
纯合体为1—(1/2)
如要获得隐性纯合品种:只需将Aa自交一代,就会分离出aa的品种,直接留种即可。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基础扫描:
(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①豌豆P黄色圆粒×绿色皱粒(两对相对性状)②F1黄色圆粒③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高中生物小高考一千道选择题自测(资源分享).xls16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20 &&
高中生物小高考一千道选择题自测(资源分享).xls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高中生物测试系统
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 A
氧气、甘油
脂肪酸、水C
葡萄糖、水
钾离子、氨基酸
在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内含有大量的A
酷暑季节,室外作业的工人应多喝: A
核酸型饮料 C
蛋白型饮料
吃进的马铃薯在人体内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主要是 A
二氧化碳和水
下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在圆形滤纸的中央点上叶绿体的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离,会得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四个色素圈,排列在外圈的色素呈 A.橙黄色
下列结构中含有动脉血的是 A.右心室
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脱水生成二肽,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来自于
D.羧基和氨基
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
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原因是 A.光反应需要光,暗反应不需要光
B.先进行光反应,后进行暗反应
C.光反应产生的O2和ADP用于暗反应
D.光反应产生H和ATP用于暗反应
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植物细胞中,水分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A.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细胞壁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C.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D.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
酵母菌进行需氧呼吸和酒精发酵分解葡萄糖。如果两种作用可产生等量的二氧化碳,那么两种作用消耗葡萄糖量之比是 A.1?2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1 普通遗传学A
2003年 1解释下列名词(每个2分,共20分)
单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 染色单体 加性效应 假显性 双单体 供体外基因子 颠换 内含子 母性影响 基因频率 2试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及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5分)。 3试述自交和回交遗传效应的异同点(15分)。 4一株有叶舌、红色蛋白质层玉米和一株无叶舌、白色蛋白质层玉米杂交,F1表现有叶舌、紫色蛋白质层。F1自交得到F2群体,表现如下:
有叶舌、紫色 211 有叶舌、红色 70 有叶舌、白色 无叶舌、红色 24 无叶舌、紫色 70 无叶舌、白色 94 31 试分析其遗传学原理,并推断两株亲本的基因型。(15分 5玉米正常叶(Nl)对窄叶(nl)显性,红叶(Lc)对绿叶(lc)显性。两株正常、红叶杂合株分别自交得如下结果: 表现型 植株1 植株2 333 53 53 61 正常、红叶 259 正常、绿叶 114 窄叶、红叶 116 窄叶、绿叶 11 问这两株杂合株的基因型如何?如果这两株杂合株杂交,子代中正常、绿叶株的频率是多少?(15分) 6普通小麦籽粒颜色受两对基因(R1和R2)控制,纯合隐性基因型r1r1r2r2表现为白色,植株基因型中只要有R1或R2中之一个显性基因,就表现为红色籽粒。用白色籽粒小麦与10个不同染色体单体的红色籽粒小麦杂交,F1代的单体植株再与白色籽粒小麦回交得到如下结果: 单
体 回交后代的 1A 1B 1D 2A 2B 5D 6B 6D 6A 7A 红色籽粒 32 40 45 21 35 27 53 24 37 43 18 8 12 13
表现型和株数 绿色籽粒 11 13 15 22 34 9 试问R1和R2在什么染色体上?为什么?(15分) 7假定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的直线顺序是12?34567,另一条的直线顺序是12?36547(其中“?”代表着丝点)。若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点与3之间和5与6之间发生三线双交换,试图解分析染色体的分离,并指出所产生的配子育性。(15分) 8 T4噬菌体某染色体区段内有6种不同的突变型。用不同突变型作互补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1 2 3 4 5 6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6 - + - + - - (“+”:表示互补;“-“表示无互补) 试分析指出这6种突变包括几个顺反子。(15分) 9某植物是一个复式三体AAa,假定A对a完全显性,n+1花粉都不能参与受精,参与受精的雌配子中,n配子占90%,n+1配子占10%,试问进行染色体随机分离时,该三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如何?如果进行染色单体随机分离,自交后代表现型又如何?(10分) 10用野生型大肠杆菌Hfrhisthrleu与Fhisthrleu混合培养,在F菌株内获得如下结果: histhrleu 7500
histhrleu 750
histhrleu 750
histhrleu 1800 histhrleu 750
histhrleu 350
histhrleu 1100 问三个基因的顺序和遗传距离如何?(15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论坛[考研同盟]友情提供
+---++++-+++-+---++-++++----- 2 11豌豆红花对白花显性,高杆对矮杆显性。两株红花、高杆豌豆杂交,F1全为红花、高杆,F1与双隐性豌豆测交,结果:
1/4测交后代:1/4红花、高杆,1/4红花、矮杆,1/4白花、高杆,1/4白花、矮杆 1/4测交后代:全红花、高杆 1/4测交后代:1/2红花、高杆,1/2红花、矮杆 1/4测交后代:1/2红花、高杆,1/2白花、高杆 问原始两株红花、高杆豌豆的基因型如何?(15分) 普通遗传学B
2003年 1解释下列名词(每个2分,共20分) 二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 核小体 非加性效应 位置效应 双三体 受体内基因子 芽变 外显子 延迟遗传 基因型频率 2试述植物雌、雄配子的形成过程(15分) 3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为什么倒位杂合体的重组率会下降?
(2)染色体组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如何?
(3)细胞质遗传的特点如何? 4 一株白皮、抗霜霉病黄瓜与一株绿皮、感霜霉病黄瓜杂交,F1代呈白皮、抗病。F1子交得到F2群体,表现如下: 白皮、抗病 281
白皮、感病 94
黄皮、抗病 70
黄皮、感病 23
绿皮、抗病 23
绿皮、感病 8 试分析其遗传学原理,并推断两株亲本的基因型。(15分) 5豌豆种子黄皮(A)对绿皮(a)显性,红花(C)对白花(c)显性。有两株黄皮、红花杂合株分别与绿皮、白花豌豆杂交 表现型 植株1 植株2 24 223 227 26 得到如左表结果: 黄皮、红花 135 黄皮、白花 15 绿皮、红花 15 绿皮、白花 135 问这两株杂合株的基因型如何? 如果这两株杂合株杂交,子代中黄皮、白花株的频率是多少?(15分)
6试述无籽西瓜的遗传学原理,它绝对无籽吗?如结籽,自交结籽的概率是多少?并指出个类种子的倍性。(15分) 7普通小麦抗锈性受两对基因(R1和R2)控制,纯合隐形基因型r1r1r2r2表现为感病,植株基因型中只要有R1或R2中之一个显性基因,就表现为抗病。用感病小麦与10个不同染色体单体的抗病小麦杂交,F1代的单体植株再与感病小麦回交,得到如下结果: 单 体 染 色 体 回交后代的 1A 2A 2B 3D 5B 6B 6D 7A 7B 7D 抗病 45 38 27 60 47 32 27 27 39 24 19 16 31 27 19 13 18 表现型和株数 感病 14 13 9 试问R1和R2再什么染色体上?为什么?(15分) 8 T4噬菌体某染色体区段内有6种不同的突变型。用不同突变型作互补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1 2 3 4 5 6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6 - + - + - - (“+”:表示互补;“-“表示无互补) 试分析指出这6种突变包括几个顺反子。(15分) 9番茄正常叶型(C)对马铃薯叶型(c)是显性,有一单式三体Ccc番茄,假定n+1花粉都不能参与受精,参与受精的雌配子中,n配子占75%,n+1配组占25%,试问进行染色体随机分离时,该三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如何?如果进行染色单体随机分离,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又如何?(10分) 10用野生型大肠杆菌metpropur提取出的DNA转化metpropur菌株,产生的不同转化子类型的菌落数如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论坛[考研同盟]友情提供
+++---3 metpropur6500 metpropur650 metpropur650 metpropur1700 metpropur650 metpropur400 metpropur900 问三个基因的顺序和遗传距离如何?(15分) 普通遗传学C
2003年 1解释名词(每个3分,共30分) 染色体组 不完全显性 复等位基因 核小体 缺体 臂内倒位 错义突变 颠换 遗传密码 粘性末端 2填空题(每空1.5分,共15分) (1) 一个隐性基因可以在
个体中表达。 (2) 光激活酶在有光的条件下可以切割
结构,使DNA恢复正常结构。 (3)
基因的传递不服从分离定律。 (4) 连锁遗传的最大特点是
。 (5) 一个细胞有46条染色体,性染色体为XY型,4号与15号染色体相互易位。其表达式是
。 (6) 高等生物在生长过程中,细胞主要以
分裂方式进行。 (7) 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力量有
。 (8) 对于二倍体生物来说,单体的表示通式为
。 (9) 如果三对基因A和a、B和b、C和c是独立分配的,而且A对a显性、B对b显性,AaBbCc个体中得到ABC配子的概率是
,AaBbCc与AaBbCc杂交,得到AABBcc合子的概率是
。 3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 什么叫显性基因?什么叫上位基因?两者有何区别? (2) 交换值、连锁强度和基因之间的距离三者的关系如何? (3) 通过杂交产生基因重组的途径有哪些?这些途径各具有什么特点? (4) 为什么植物中的多倍体比动物中更为普遍? (5) 杂合体是否发生分离现象?为什么?纯合体呢? (6) 在双链DNA分子中A+T/G+C是否与A+C/G+T 的比例相同?请解释。 4综合分析(每小题15分,共75分) (1)在一次遗传杂交实验中获得如下资料: 世代 P1 P2 F1 F2 F3 +++--+-+-+-++---++++-方差 1.25 1.55 2.25 9.65 12.44 试计算F2和F3的狭义遗传力,并说明为什么F2和F3的狭义遗传力有差异。 (2)已知ABCD四个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用AABBCCDD与aabbccdd杂交,F1与aabbccdd测交,获得如下结果: 表现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数
量 869 866 210 207 135 130 235 230 表现型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数
量 8 7 15 15 35 35 2 1 试分析这四个基因间顺序和遗传距离,并画出连锁图。 (3)一只长翅、朱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短翅、玉色眼雄果蝇杂交,F1雌果蝇表现为长翅、野生眼,雄果蝇表现为长翅、朱红眼。F1雌果蝇与F1雄果蝇杂交得到F2,结果如下表:
试分析其遗传学原理。 雄 长翅朱红眼 长翅玉色眼 长翅野生眼 长翅白眼 蝇 300 蝇 375 300 375 75 125 75 125 短翅朱红眼 短翅玉色眼 短翅野生眼 短翅白眼 100 100 25 25 雌 长翅野生眼 长翅朱红眼 短翅野生眼 短翅朱红眼 (4)某生物是一个单式三体Bbb,假定B对b完全显性,n+1雄配子都不能参与受精,参与受精的雌配子中,n配子占75%,n+1配子占25%,试问进行染色体随机分离时,该三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如何?如果进行染色体单体随机分离,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又如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论坛[考研同盟]友情提供
4 )概述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论坛[考研同盟]友情提供 (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胆酶分离现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