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梁博人生吴胜明的传奇人生

仁和精诚写大爱——百岁老中医度过的一生
&&&&&&&&&&&
&仁和精诚写大爱——百岁老中医度过的一生
(转载者按: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宝鸡市,日的《宝鸡日报》登载了一篇文章,读完这篇文章后,泪水湿润了双眼。全文转载如下。)
静悄悄地,一段稀有的传奇结束了。烛泪流尽灯方灭。熄灭了吗?没有!他的精神永存,像薪火永远代代相传,他把人间的大爱——医务工作者最善良的心,像种子一样播撒开来,开花结果,抚慰人们的心,庇护人们的身心健康。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百岁老人的生平。
2014年5月4日,马年四月初六,陕西中医界的泰山北斗,有着“儿童健康守护神”美誉的大医,刘云山老人走完了他99岁的人生。
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陕西省名老中医、宝鸡市中医医院中医儿科主任医师,刘云山老人有着怎样传奇跌宕的人生和高山仰止的人格品德?其精湛的医术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医术医德及中医师承工作对卫生系统产生了哪些巨大的影响?他的养生之道又是什么?今天,让我们在纪念这位大医的同时,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追忆大医的风采。
传奇一生多姿多彩
日,刘云山出生在山东省即墨县一个贫寒家庭,只读过两年私塾就辍学了,1932年年仅16岁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投奔青岛德华光学公司当学徒。青岛先后曾是德国人和日本人的租界,铁蹄下的人民饱受屈辱,他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艺。他自幼秉承中国传统的家庭忠厚、简朴、勤奋、踏实品质的熏陶,学到技艺超群,18岁时被公司派到开封市德华分公司担任经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刘云山随公司逃亡到西安,继续在公司任职。当时,抗日的烽火连天,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公司难以为继。26岁时被公司遣散,他只身到了宝鸡,在普济堂中医诊所开始从医。从医济世、救死扶伤,不仅是当时抗战的需要,也是他的志向。他的性格是,不学则已,学必有成;不做则已,做事必须利国利民。他刻苦学医,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当时他向往积极抗日的红色延安,几经结伴前往终未成行。他曾结识共产党人和爱国抗日志士,多次向红区送药品和医疗材料。
1949年7月,刘云山和苦难的西秦人民一道迎来了宝鸡的解放,随即投入到热火朝天的支援全国解放和国家建设的热潮中。1951年,他在宝鸡市十里铺中医第七诊所任中医师及所长;1953年公私合营后在宝鸡市中医医院的前身,中西医联合诊所任中医师,直到宝鸡市中医医院成立。1968年(送医下乡期间)曾在陇县东风公社地段医院工作,后来又到凤县、麟游、凤翔等县巡回医疗,历任中医师;1973年回到宝鸡市中医医院,先后任中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儿科技术顾问。1988年退休。
刘云山老人一生经历过北洋军阀、民国、八年抗战、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的各个重大历史时期。曾遭受过旧时代国破家难、被奴役屈辱的生活,他深深感到国家积弱、民族危亡,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他一贯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期盼国家民族的强大。
精研岐黄功勋卓著
在任职期间,刘云山先后兼任中华全国医学会陕西分会理事、陕西省儿科学会委员、《陕西中医》杂志编委、宝鸡市中医学会副会长等职。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过多篇专业论文。他毕生精研岐黄,刻苦实践,知行并重,他的经验和名字已分别载入《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中华名医特技集成》《名医验方录》《陕西验方新编》等书籍。指导弟子科研课题“小儿泄泻、痢疾电脑诊断系统”获市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科研课题“小儿发热、咳喘电脑诊疗系统”获省中医药科技成果进步三等奖。指导弟子出版《刘云山儿科密录》《刘云山儿科临床经验集》。
1982年,刘云山老人获“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获“陕西省白求恩精神奖”,1991年被人事部、卫生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作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2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9年刘云山师徒传承体系被中华全国医学会授予“全国名医优秀工作站”。
医德高尚大爱无边人性光辉无疆
刘云山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所形成的良好口碑,影响了宝鸡市及周边地区整整三代人。在三十年中形成了一号难求,为挂他的号,患儿的爷爷、爸爸、常要换着排队,从晚上排到第二天早晨。刘云山诊疗过程是市中医医院一道独特的风景,经常是保卫科要维持秩序,投诉部门要解决挂号纠纷、拒绝倒号;挂号、收费、取药人员要早上班、晚下班,高峰期还要增加人员。
刘云山治病的最大亮点就是治疗小儿疑难杂症简、便、验、廉,把中医药优势发挥到极致。其次是擅治未病,重预防。在宝鸡,如果小儿吃饭、睡眠不好或者咳嗽、流鼻涕抑或偏胖、偏瘦、偏矮,人们就会说到市中医医院找刘云山大夫调理。人们感触最深的还是刘老诊疗过程的细心、周到,充满了慈爱,对儿童、成人都充满着人性的光辉。他能推己及人,体谅到家长对自己孩子疾病的忧虑心情,总是不厌其烦地采用各种方式,打比喻、讲病理、解释治疗方案,解答家长的疑问、解除困惑、忧虑,增强家长配合治疗、周到护理的信心;还为他们讲解护理和育儿知识。他常说“治病也是治心,孩子听不懂的,家长会听懂,家长的配合也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对各种不同的病用药、煎药、加水、煎熬后的剂量,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取药后还要进行各种不同的交代。这是多么费事、劳神的事呀!患儿疾病在身,有各种痛苦不适的表现,尤其是婴幼儿不会说,靠得就是医生全神细致地观察、体验、家长的描述,一步不慎都是不可原谅的。刘老常常把听诊器用手捂热、用小玩具和糖果逗哄孩子不哭,其情节令人感动不已。
几十年如一日,刘云山老人视病人如亲人,不分贫富贵贱,一律平等对待,关爱病人细致入微,来者不拒。有一次刘老在门诊时,突然肝胆剧痛,大汗淋漓,但他面对凌晨三、四点就来排队的患者,仍然是镇定自若,没有表现出痛苦的表情,看完了最后一名病人才由学生扶着走向急诊室,这时他才对值班医师说:“胆石症急性…”一下子就瘫坐在靠椅上,汗珠如雨点般从头额滚落下来。他患的是胆石症,在手术后的病床上,一边打着点滴,还一边指导弟子为远道而来的病人诊断、口授处方,患者感动得热泪盈眶。
刘老在其一生的医疗实践中,感人事迹不胜枚举,最让人称道的是他的行医、治学、做人之道,心无旁骛、始终如一、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在平凡中所显现的伟大。从不吃请受礼,也不让病人为自己和家属、子女办事,这是他杏林悬壶70多年来一贯的准则。他一开始就给自己规定了“四不”:不论是门诊、出诊都不吃病家饭、不饮病家茶、不骑(山区)病家马、不受病家礼。他多次拒绝院外高薪聘请,还经常自己掏钱为贫困患者买药,向贫困和受灾地区群众捐款,他还自己捐款并以医院协助为基础设立“刘云山医德、医风奖励基金”,奖励那些在医德、医风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医生。汶川地震期间,恰逢他的93岁生日,当医院领导去看望他时,他提议向汶川地震遇难同胞默哀,并当场向汶川灾区捐款。“把金钱看得淡些、淡些、再淡些,把事业看得重些、重些、再重些!”这是他94岁生日时的致辞,也是对后辈的最好启迪。
言传身教甘为人梯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刘云山从1968年开始送医下乡期间,有长达四年多的时间在各县巡回医疗,密切地与山区、村镇的群众和当地的医务工作者接触,共同工作、生活,对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群众看病、治病难的处境深感忧虑,他每到一县、一镇、一村从事医疗工作,都必须带着几个当地的年轻医生,特别是对于村医更是要同他们一起工作,迫切地要把自己的医术、经验传授给他们,凡是他工作到的地方都有年轻医生亲切地称呼他为刘老师。在这期间,他为山区、乡村带出了大量的农村医生,直到他回到市中医医院后,还不断地有人上门求教,共同研究病例、交流经验共同提高。他说有位伟人说过一句精辟的话:“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应用到自己与人交流的医疗实践中,他说:“祖国中医药的宝藏在实际应用中展开来无边无涯,既不能执著古人的理论、经验,更不能以自己了解到的理论和经验偏住于一隅而固步自封;尤其是人体纳百食、经四季随大自然的律动而变化,自身内部以及自然环境的不调都会罹患百病。认识辩证疾病、选择汤头处方和其它的治疗方法,各个地方、每个医生都会有自己的特点专长;博采众长,互相交流学习,是达到最佳医疗效果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他从1973年回到市中医医院后,一边从事正常的门诊工作,又开始潜心钻研中医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在长期的研究和学用并重的医疗实践中,创建了具有特色的刘氏中医儿科,通过三代传承,刘云山儿科成为宝鸡市中医医院特色诊疗的一面旗帜,他的嫡传弟子分别都成为主任医师,再传弟子都成为副主任医师,还有分布在其他医院的名医专家早年也都曾深受刘云山的熏陶。他的关门弟子——孙子,是他刘氏家庭最后的、唯一的一名家传继承者,也是本市的知名儿科专家。刘老没有因为自己的名望、专长而优先从自己家祖中首选弟子,他认为中华民族的中医药宝库,是全民族的宝贵遗产,需要全民族代代相传、继承开发,只有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才能继往开来,振兴祖先数千年传留下来的这份宝贵财富,在他自己来说只不过是在通向万仞宝山的阶梯上才刚刚拾足迈步。刘老心底无私,甘为人梯,他将平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辈医生,言传身教,手扶心帮,知行合一,因人制宜;从发现学生的优点特长入手,即便有一点点进步都会肯定、鼓励;他决不直接批评训斥有缺点的弟子,而是从缺点、失误中发现弟子的可取之处,启发弟子自己发现造成缺失的原因,保护弟子自觉自省的信心,不遗余力地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儿科后继人才。对待子女,他是严格要求,从不骄纵。不允许有违法乱纪行为,不允许有违背道德良心的事情,不允许借自己的名声索取名利。
“家有良田万顷,不如秘方一首”老中医都知道秘方、验方的价值。刘云山把自己一生积累的秘方、验方都公布于众,让更多的人受益;他还自费翻印了珍藏多年的古书《舌鉴辩证》五十多套,分赠给省内外名老中医、研究机构,让传统医术发挥更大的作用。
淡泊名利安贫乐道
刘云山老人一生淡泊名利,简朴乐观,清心寡欲,乐善好施。但凡去过他家的人,无不为他的生活简朴而赞叹。一套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60平米的单元房,室内略显陈旧的家具和设施,普通得不合时代,简朴得令人心酸。两把年轻时开普济堂诊所时用过的木椅、一个方凳,70多年了一直不舍得扔掉。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看电视。粗茶淡饭,青衣布衫。工资够花就行,多余的都捐献了。对现代化的玩意不肖一顾,从不出门远行观光旅游。清晨起来锻炼修养,上下班途中走走路,闲暇时间翻翻医书,脑子里从来不装、不住留杂念妄想是非;对人直来直往,爽朗豁达,决不斗心眼、玩花样,没有任何私人恩怨;对他的学生、同事、领导、病人都是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与他交往不必有任何顾忌,他的谦谦君子之风,不笑不说话,就连一个最普通的百姓如保洁工、乡下老农等都会得到他的尊重。这就是他的达观人生,也是他的养生之道和长寿秘密。
中医名片医界旗帜
刘云山老人作为宝鸡市中医特色的一张金名片和全市卫生系统的一面旗帜,其大医风采和教育影响了宝鸡市中医医院甚至市卫生系统整整三代人。
1989年宝鸡市卫生局召开“刘云山医德暨学术思想研讨会”,授予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牌匾,并发起向刘云山学习的“三学一创(学白求恩、雷锋、刘云山,创佳)。
刘云山老人于退休之年60岁时决心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终于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实现了多年的夙愿。直到99岁高龄“蜡烛燃尽泪始干”圆满了自己“仁和精诚写大爱”的一生。
……刘云山老人生前收到的患者、婴幼儿家长和敬慕他的本地和外地群众、书法家、艺术家的书画、牌匾不计其数...
刘云山老人生前收到的患者、婴幼儿家长和敬慕他的本地和外地群众的褒扬信件、书法家、艺术家的书画、牌匾、等,选其中几件如下:
有一位慈善家的牌匾写到:
“佛心妙手,慈悲喜舍;入世贤人,出世菩萨。”
还有一位在南方已工作了八年的硕士毕业生,在2012年春节的贺年信中写到:
“亲爱的刘爷爷,36年来,我一直爱着您,一直没有忘记过您,您不必问我叫什么名字了,问了您老也联想不起来。我妈妈抱着我找您看病的时候,我有一个您听过的最普通的名字——狗儿,您还听到过很多叫做毛娃、康崽、健儿、三儿、雪儿的等等小名。我常常回忆起当时被您在处方上“写别”了小名又被爸爸、妈妈们纠正,引起你开心大笑的快乐时光,您笑得是那样的灿烂,像一个儿童。听到您的笑声,我也傻傻乎乎地拍着小手笑开了花,我当时的咳嗽、哮喘似乎一下子就好了。您开了几副小药,妈妈煎好了喂我喝,我说:“真苦啊,不吃行不?看看刘爷爷笑就会好起来的!”想起来真是好笑。如今我还是忘不了爷爷您的笑容。一晃就是30年过去了,我已当了爸爸,也有一个四岁的孩子,我当年年轻的妈妈也成了奶奶。听妈妈说,刘爷爷因为脊柱受了伤,一生第二次住院,我心里好难受啊!听说您除了因胆结石住过一次医院,就再没有生病住院,怎么会不小心让脊柱受伤呢?我好心痛呀!像您这样的好人为什么要生病呢?刘爷爷您现在还爽朗地笑吗?您多笑笑好吗?
听妈妈说您早年诊治过的儿童,现在也都有孙子了,孙子们身体不适还在找您。我想您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好起来的!祝愿刘爷爷早日恢复健康,这是我和当年无数小伙伴的期盼!为爷爷祈福!&”
&&&&&&&&&&&&&&&&&&&&&&&&&&&&当年的狗儿拜启于2012大年初一。
有一位书法家给刘老赠了一副五言律诗的墨宝,这样写道:
齐鲁育杰人,刘老寓其中。
酷爱小儿科,大医笃精诚。
勤奋不知倦,忠实为人民。
施药分量微,视之贵如金。
驾鹤西归去,懿德永芳存!
刘云山老人去世后亲临悼念的有省卫生厅、宝鸡市政府的领导和宝鸡市、县各级医院和其他相关单位的代表、刘云山老人生前各时期的同事、好友、内地学生、现今的老中青当年的婴幼少儿或者家长等500多人,还有外地患者以及刘云山老人家乡有关部门的来电、来函。随后听到刘老百年消息的人,信、电悼念也络绎不绝。
日,在省卫生厅、宝鸡市政府领导参加的刘云山老人遗体告别仪式上,凡是有机会赶来的就有200多人参加,大厅内外站满了戴着小白花的人群。这使人想起了一位伟人说的一句话:“一个人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过:“桃李无语下自成蹊。”
我们一时找不到更多更恰当的语言来总结刘云山老人99年的人生,以上两句话可以说是对他一生的勉为总结吧。
一个平凡而卓著的生命完成了他的使命升华了,无数个新的生命一代代地蓬勃地生长着,这其中灌注了多少本真善良的医务工作者的心血!一位为着别人的生命和健康而救死扶伤的好医生,一位一生为了大众的利益而贡献出自己一生的有道德良心的好人,会永远铭刻在人们心里!刘老,我们怀念您,大众感恩您,如果有来生的话我们还愿意接受您的关怀和庇护,您一路走好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好声音 中秋夜上演总决赛 黑马梁博夺冠-中国好声音-凤凰视频-最具媒体价值的综合视频门户-凤凰网
中国好声音 中秋夜上演总决赛 黑马梁博夺冠
将视频分享给站外好友,或嵌入到博客、论坛
选择成功,请使用ctrl+c进行复制
扫一扫分享更方便
下载客户端独家抢先看
已成功订阅
简介:中国好声音 中秋夜上演总决赛 黑马梁博夺冠
下载客户端
独家抢先看通过百度音乐客户端无限制下载
百度音乐客户端听歌,随时随地
感谢您使用手机百度音乐
下载会在几秒内自动开始,如浏览器长时间没有响应,请点击
您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下载百度音乐手机版
微信扫一扫精选音乐每日推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休老中医梁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