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龙稻2号二号

龙稻5号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北方水稻》2007年04期
龙稻5号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龙稻5号是适合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栽培的国家超级粳稻品种,2006年通过审定并推广。该品种株型收敛,剑叶上举,分蘖力强,抗冷性强,高抗倒伏,抗稻瘟病和纹枯病,产量潜力在10 t/hm2以上。现根据其特征特性提出适合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的种子处理、床土配制、精量播种、培育壮苗、本田整地、本田插秧、本田管理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单位】:
【分类号】:S511.22【正文快照】:
龙稻5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栽培所水稻育种室以牡丹江22为母本,龙粳8为父本杂交育成,原代号为哈99-774,2005年完成国家超级稻验收,2006年通过审定并推广。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粳稻,生育日数132 d,所需活动积温2 530℃左右。株高94 c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平;;[J];山西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张所兵;秦根基;林静;方先文;;[J];分子植物育种;2011年05期
张琳琳;叶清青;许佳斌;吴贻嘉;;[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唐锡华;刘日新;;[J];植物生理学通讯;1956年05期
祖德明,戴兰芳,陈善葆,宋宪斌,段晓岚;[J];遗传学报;1979年04期
冈岛秀夫;徐文征;;[J];湖北农学院学报;1982年03期
施能浦;[J];福建农业科技;1983年01期
王成瑗,张文香,杨仁阁;[J];土壤肥料;1992年02期
徐富贤,洪松;[J];西南农业学报;1994年02期
朱炜华;[J];安徽农业;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段俊;张伟;刘夏;张美;符稳群;吴克强;;[A];全国植物分子育种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宋平;曹显祖;梁建生;吴永宏;;[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廖金凤;;[A];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微量元素研究和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赵建华;王应;贺存;罗效良;;[A];第五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张启发;;[A];第二届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刘传平;李芳柏;刘新铭;王世华;;[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张瑛;宣红;佘德红;吴跃进;;[A];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杨文钰;马均;杨世民;袁继超;;[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苗琛;陈放;;[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金龙石;王海涌;郭振军;;[A];2004年全国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毛国强;[N];楚雄日报(汉);2007年
会泽县农业局
李德金 许国芝;[N];云南科技报;2008年
农技站;[N];四平日报;2007年
李源;[N];农民日报;2004年
陈玉珍;[N];楚雄日报(汉);2005年
东方;[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3年
张锐;[N];农民日报;2006年
卓尔;[N];上海科技报;2007年
刘志伟;[N];科技日报;2000年
会泽县农技中心
蒋雄;[N];云南科技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郎有忠;[D];扬州大学;2004年
祁碧菽;[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刘洪家;[D];浙江大学;2005年
程玉祥;[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李永夫;[D];浙江大学;2006年
刘红艳;[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
刘学群;[D];武汉大学;2004年
陈学峰;[D];武汉大学;2004年
段远霖;[D];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
何迎春;[D];湖南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孟宪梅;[D];安徽农业大学;2003年
方军;[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俞伟伟;[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吴桂成;[D];扬州大学;2007年
郝文媛;[D];吉林农业大学;2003年
魏峰;[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韦海宏;[D];广西大学;2003年
樊叶杨;[D];浙江大学;2004年
赵艳红;[D];广西大学;2005年
黄志华;[D];浙江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龙稻3号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龙稻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以上育397为母本,牡丹江19×中国91为父本,在杂交后代中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品种。
龙稻3号审定编号
黑审稻2004003
龙稻3号品种来源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以上育397为母本,牡丹江19×中国91为父本,在杂交后代中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原代号:哈99—88。
龙稻3号特征特性
粳稻,株高95厘米,穗长18厘米,平均每穗粒数87粒,千粒重26.5克,主茎叶片13片,分蘖能力强,抗倒伏,耐冷抗病,空秕率低于7.5%。品质分析结果:糙米率79.1—82.1%,精米率71.2—73.9%,整精米率68.9—71.5%,粒长5.2—5.6mm,粒宽2.8mm,长宽比1.9—2.0,垩白大小4.8—7.1%,垩白米率3—4.5%,垩白度0.2%,直链淀粉(占干重)15.79—19.01%,胶稠度74.5—76.3mm,碱消值6.6—7级,粗蛋白质7.91—8.87%。接种鉴定:苗瘟3—9级,叶瘟1—5级,穗茎瘟3—5级;自然感病:苗瘟0—7级,叶瘟3—5级,穗茎瘟3—5级。生育日数132天,从出苗到成熟需活动积温为2511℃。
龙稻3号产量表现
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476.7公斤,较对照牡丹江25增产4.7%;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085.9公斤,较对照垦稻10增产7.1%。
龙稻3号栽培要点
播种期4月10-20日;育苗期为4月10日-5月20日;插秧期为5月15日-25日。育苗插秧栽培,插秧规格为30×13厘米、30×20厘米、33×16.5厘米。公顷施纯氮120公斤,纯磷70公斤,纯钾50公斤,氮肥的一半,磷肥的全部,钾肥一半做底肥施入,其余做追肥施用。在培育壮苗的基础上,增施农家肥,氮磷钾配合施用。施足底肥,提早追肥,浅灌水,抢前施药除草。9月20-30日收获。注意不要单一和过量的施用氮肥。
龙稻3号适应区域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庆稻21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