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没儿童的想象力世界,世界会怎么样?

4被浏览121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想象力统治世界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把你打败,只有它能够使你一败涂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挡你登上天堂的步伐,只有它能够使你下地狱;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剥夺你的快乐幸福,只有它能够使你伤心哭泣,它是什么?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把全人类打败,只有它能够使人类死无葬身之地。它是什么?
  我研究拿破仑、斯大林等不是主要研究他们的军事谋略,而主要研究他们的心路历程。在对于成百上千的杰出人物的研究中,我发现,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最终走出自己,能够最终走出自己的想象力。即使再伟大再智慧的人也不例外。
拿破仑最大的失败是什么?不是兵败滑铁卢,而是败在圣赫勒拿岛上。
滑铁卢失败后,拿破仑被终生流放到圣赫勒拿岛,过着十分艰苦而又无聊的生活。一位密友秘密赠给他一件珍贵的礼物——一副象棋。这是一副用象牙和软玉制成的国际象棋,拿破仑对它爱不释手。在非常寂寞时,他就一个人默默地下棋,借以打发时光,直到死去。
拿破仑死后,那副象棋被多次以高价转手拍卖。后来,一个惊人的秘密被发现了:棋子里藏有一张手绘的地图,上面详细标注着如何从圣赫勒拿岛逃出的路径。可惜的是,拿破仑自始至终都没有想到过逃跑,所以也没有领悟到朋友的良苦用心,也就没有在玩乐中发现这一秘密。这恐怕是拿破仑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哀莫大于心死。当一个人心死了的时候,纵使有天大的本领,也一无所用了。而最令人可悲的是,拿破仑曾经说:“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字。”这样一个精神与天公比高的大英雄竟败在自己的心理上,可见人人都是肉身凡胎,人人都有局限性。今天的心理学的确可以使人更清晰地认识到精神因素的巨大作用,不仅硬的武器可以杀人,“软刀子”更可以杀人,并且不露痕迹,兵不血刃。也就是说,心、思想就可以直接用作武器。一个人要置对手于死地,其实并不用消灭其肉体,最厉害的办法是消灭其心,使其绝望,并进一步使其进行意念自杀。这种方法叫以心克心。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心如死灰了,想必即使活着,也是行尸走肉,如同死人一般。
可惜,战神拿破仑对于兵法运用得出神入化,而对于心兵法的运用最终却是不行。
让我们进一步详细剖析拿破仑的失败。
拿破仑为什么兵败滑铁卢?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路湿泥泞,大炮难行,而拿破仑起家于炮兵,钟爱大炮,致使这个果敢的军事家难以忍痛割爱,没有弃炮,结果部队行军缓慢,贻误了战机。
为什么一向能谋善断的拿破仑竟对于是丢还是不丢大炮而犹豫不决呢?因为以炮而胜、炮是至爱的想象、心像主宰了他,使他只能作出了错误的选择与决定。
所谓想象,就是思想成像,而心像是心灵的真正主宰。
一旦人们作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使人不能轻易走出去,生活中的这种现象被称为“路径依赖”。
路径为什么成为“依赖”?是因为我们在做某一事情时,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所产生的结果,就会形成一种“像”,进而形成一种“场”,并形成一个无形的“轨道”,存在于大脑,存在于客观世界中,使我们身不由己地沿着这一“轨道”前行。
拿破仑曾经是百战百胜的战神,是什么使他兵败呢?如果不从战略上讲,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路径依赖”。
拿破仑之所以能够屡战屡胜,是因为他打破路径依赖的能力远远超出了敌人,常常能够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而他的失败是因为敌人打破路径依赖的能力出乎意料地提高了。如俄国统帅库图佐夫发明了一个焦土战略,面对法军就一直撤退,并把所有他们认为有可能落入法军手中的房屋和补给品全部烧毁。
法军穷追不舍,而俄军一退再退,当法军追到莫斯科时,他们发现这个城市大部分在燃烧,连克里姆林宫也不例外。这时,正值严冬,法军饥寒交迫,补给上不来,在风雪中无处栖身,结果失败。
在这个战例中,库图佐夫是打破了路径依赖,而拿破仑是栽在了路径依赖上。
路径依赖理论被总结出来以后,人们把它广泛应用在选择和习惯的各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受到路径依赖的可怕影响,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的选择。
沿着既定的路径,不管是经济、政治还是个人的选择都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错误的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而这些选择一旦进入锁定状态,想要脱身就会变得十分困难。正所谓“一步顺了步步顺、一步蹭了百步歪”。
第一个使“路径依赖”理论名声远播的是道格拉斯·诺思,他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并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用想象力来解释“路径依赖”的优势在于,能够立即把握形成“路径依赖”的根本原因,且通过想象训练,尽快地形成优化的“路径依赖”,打破不好的“路径依赖”。
脑科学最新揭示,右脑的心像就是意志力,可以直接贯彻到行动上,这将会使人的行动力来一个大的飞跃。
  我关注过很多国际国内大事,留心观察过周围很多人,钻研过很多古今中外的成败案例,得出结论:失败,其实并不是最终的结局,败相很早就已经显露了。
过去的并未过去,未来的已经发生,这是我在提出一体全息思维概念中,阐明的认识事物的一个重要法则,用于察识人的成败得失,十分有效。
败相并不是什么神秘主义的怪物,而是失败的思像的显露。
世界着名的走钢索艺人瓦伦达曾说:“走钢索才是我真正的人生,其他都只是等待。”他就是以这种态度来走钢索的,每一次都非常成功。但是1978年他在波多黎各表演时,从75英尺高的钢索上摔下来死了,令人不可思议。后来也是走钢索艺人的瓦伦达太太说出了原因。那次有个重要的人士到场,是一场十分重要的表演,他在赛前不断地说:“我一定不能失败,我一定要成功。”然而就在他“一定要成功”的念叨中,他没有获得成功。
瓦伦达患得患失的心态就是失败的心态,失败的心像,就是在未失败以前已经显露端倪的败相。
许多谈论成功的文章、着作都提到这样一条法则:“要成为富翁,就要不断地说‘我一定要有钱’,想要成功,就要不断地说‘我一定要成功’。”然而,很多人如法炮制以后连连叫苦地说:我这样做了,不仅未能如愿,反而连连失利,这是为什么?为了弄明白这一问题,先让我们做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请过一座独木桥,你不断地暗自说:“千万不要掉下来,掉下来就会粉身碎骨,千万不能掉下来啊!”当你真正走上桥时,会发生什么?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里显然有一个悖论:我们一心要想做成的过于执着的事情,往往做不成,一心要求得最好的结果,反而出现了最糟糕的惨剧。为什么?
实验二:挑选20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有10名一心要考第一,若考不上第一则感到没脸见人,为了迎接这次考试,吃不香,睡不安,而另10个人像什么事情没发生一样,照常用功学习,仿佛考好与坏与自己毫无关系。最终看一看哪一组的成绩好?若追踪下去,10年后,看一看哪一组更有成绩更幸福?
以上两个实验案例告诉我们,我们的大脑是很傻很傻,很懒很懒的,你告诉它什么,它就照单接收什么,你向它里面输入什么信息,它就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比如,你一心想忘掉厕所里那臭哄哄的大便,你一再告诉自己,千万要忘记,决不去想它,可是,你越是要忘记它,就越是能记住,你越是要排除它,它却越是牢固地盘踞在头脑中,为什么?因为尽管你一直告诉自己,千万要忘记那臭屎,而实际上臭屎的形象已经进入你的脑中了,而且你每一次对自己要忘记的告诫,都是对屎这一画面的又一次描绘,线条更清了,印痕更深了。那么,你如何达到忘记臭屎的目的呢?你干脆往自己的头脑中输入鲜花盛开的画面,最好你干脆什么也不想,清零大脑,空灵自己,就可以了。
然而,恰恰相反的是,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急于做好的事情,我们就越是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出错”,本来以为这种对自己的反复忠告,有助于自己将事情做好,岂不知负面的图画连同无形的声音已输入了右脑,已在右脑中活了起来,你就只能乖乖地接受负面图画、影像、声音的主宰了。
千百年来,望子成龙的父母总是苦口婆心地告诉孩子:“不准打架”、“不准顶嘴”、“不要偷懒”、“不要早恋”、“不要对人无礼”等,种种不准不要,像童谣一样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儿童成长,其结果如何呢?
千百年来,呕心沥血的老师挖空心思地制定了种种不准不要,而且使学生像和尚念经一样地将几不准几不要背下来,结果如何呢?
伤心的父母老师不得不感叹:你越是不准不让,他越是要那样做。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为什么?
其实,这就是心灵运作机制在作怪了!你的思想、意念是以图画、声像的形式占据大脑的,驱动我们的是语言所表达出的图画、声像。因此,“不要吵”可以用请安静代替,“不要随地大小便”可以用“大小便一定要进厕所”代替;“不要欺负弱小”可以用“爱护同学,帮助弱小”代替。两种说法的差距或许微不足道,但最后的结果却有天壤之别。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证实了上述的观点。即: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老子说:道法自然。成功的铁律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功到自然成,人的状态应当是浑然忘我,如入仙境,游刃有余。这是成功的最高法则,必由之路。
拿破仑说:“想象力统治世界。”这是战神的箴言,是他留给法国的精神财富,也是留给全世界的精神财富。拿破仑一生战绩赫赫,虽然他没有留下任何军事理论着作,然而,只这一句话,就值得后人认真思考、研究,更值得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来身体力行。
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个历史人物的名单上,拿破仑和爱因斯坦名列其中。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席话振聋发聩,是留给21世纪的人们的最宝贵的财富。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一个概念管住你,一个概念重塑你,一个概念成就你,一个概念使你崛起,这个概念是什么呢?
你是一个领导者、管理者,有时候,过大的压力几乎把你压垮,怎么办?请允许我告诉你一个新的概念,一开始或许你不喜欢它,但是当你运用起来的时候,就会尝到甜头,就会喜欢它。它是什么?
当你的心中是一团乱麻的时候,“理”不清,“剪”不断,令你烦躁不安。怎么办?请运用这个概念,不要“理”了,不要“剪”了,想象你用一个硕大的包袱,把所有的乱麻统统地卷起来,包起来,系起来,扔掉了,你的心里一阵轻松,好不畅快。这个过程就是“思像”。也就是思想成为图像。
当你有一个难题迟迟找不到答案,令你一筹莫展时,怎么办?索性把它收起来,锁进你的心灵的抽屉里,不再想它,不再追问它,然后可以轻轻松松地去干别的,忽然在你刷牙的时候,或者洗脸的时候,或者是洗澡的时候,答案会不期而至。这个过程是什么?是“思像”,也就是思想成为图像。
我们的大脑具有这样一个功能,它可以把任何思想的过程转化为形象,而且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出任何一个你所需要的形象来,这个形象可以成为你的助手,成为你随时可以调控的万能的助手。
当然,在心灵中描绘出的图像,并不能够百分之百地成为现实,但是它却的的确确具有神奇的作用。因为我们的神经系统无法区分实际的经验和想象出来的经验。如果我们想象自己以某种方式行事,几乎也就是实际在这么干。心理实践可以帮助我们的行为臻于完美。心理学家R.A.凡戴尔证明:让一个人每天坐在靶子面前想象着他对靶子投镖,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心理练习几乎和实际投镖练习一样能提高准确性。
或许你不相信“思像”的威力,但是你想一想,当你在路上踩了大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擦不掉,鞋底还是有大粪的斑斑痕迹,你会老长时间想着它,甚至吃饭的时候都难以忘怀,为什么?其实你早已远离了那个环境,大粪也早已被你擦干净了,是那幅图像深深地烙印在你的脑海深处。这幅图像就是在思想成像的过程中画出的。
想一想,在你已经经历的人生中,心灵中还有多少没有擦干净的“大粪”呢?这些困扰你多年甚至困扰你一生的“大粪”又给你带来了什么呢?如何才能清除这些“大粪”呢?解铃还需系铃人,靠思像。你要在心灵中创造出新的美好的画面来,将这个“大粪”的画面覆盖掉,使得新的美好的画面彻底取代“大粪”,就成功了,就是如此简单。罗斯福夫人说,一个人如果不想伤害自己,就没有人能够伤害你。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想有“大粪”打扰自己,就没有人能够用“大粪”来困扰你,境由心造。心之所以能够“造境”,是因为心中“造像”。
思像是你的大脑的创造性的思想,是你的心灵的创造性的活动过程,是思想创造思想、思想管理思想的过程。你要养成把所有的意识、心理活动转化为栩栩如生的“图像”的习惯,养成随时随地都能够在大脑中“放电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需要放电影。这样,你可以更多地在心灵中创造出美好的生活图画,创造出成功的图画,并不断地演绎、编制出更为丰富多彩的图画,然后就会转化为你的思想习惯,转化为你的能力,转化为你的性格,转化为一种内在的成功的机制,取得“胜在头脑”的效果。
科学界泰斗钱学森说得好,全部思维的奥秘都在形象思维中,形象思维是打开思维科学之门的一把钥匙。
人无时无刻不在思想,包括在睡觉的时候都有意识活动,因而高质量的思想决定着你的生活重量、工作质量,而思像就是将思想意识转化为高质量的思想的过程,这是一种十分简单的训练,是心灵奥运最基本的内容,重在训练,贵在坚持。
我们要善于将想象、思像和心像这三个概念区分开来。想象就是心理学上所论述的想象,是一种自发的心理活动,是自人类有思想以来就有的;而思像指的是将所有的用脑活动尽可能地转变为以图像、画面,包括声像、影像等各种感官转化成的“像”来进行。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逼迫自己进行的思想和心理活动。它本身就包含着训练的意思;而心像当然是心灵图像的意思,经常用为名词。指的是人的思想意识中各种各样的图像。
我们之所以不用心像,而用思像这一概念,就是为了区别开来,使思像训练着眼于变以往的线性的理性的思维为主而成为直觉的图像的思维为主,变以使用语言、死记硬背为主,而成为以使用形象、运用照相记忆、图像思考为主。
思像训练不侧重开发特异功能,而是着眼于人们激活右脑,使用全脑,就是让每个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能学得会,做得到。
思像这种全脑用脑方式,要求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思考何种问题,都要运用图像、照相、摄像,把思想活动变成一种艺术化的操作化的活动,把难以捉摸的思想,变成一种可以具体化、操作化的工具,这样人们就可以运用这一神奇的工具去认识和改造自我,认识和改造世界了。
一个人被打败,往往是因为个人的智慧和力量不足;一个企业被打败,往往是因为决策失误或市场因素;一个国家被打败,则一定是因为这个国家的心灵出了问题;而如果整个人类被打败,则一定是被自己所打败的,又一定是被自己的想象力所打败的。切记——想象力统治世界!
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耶稣上帝;世上也没有什么能够束缚全人类的力量,唯有我们自己的想象力。能够拯救我们的唯有我们自己,唯有我们的想象力,就如同第一个从树上走下来的类人猿,促使类人猿进化成为人一样,想象力会使人类自身发生心灵的革命,从而超越机器人等一切“智能人”,超越自身的种种束缚,进化成为智慧、和谐的新的人类。
想象力将超越一切武力、思想力、文化力,超越一切边界,成为建设和谐人生、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的一种最为强大的内在的力量。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象力统治世界!
  我从小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读中学的时候几乎总是考班级、年级第一,只考过两次第二名。可是,说句实在话,我并不快乐,就是没有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而是当作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负担,我也像同学们一样,只要放长假,就会欢呼雀跃,感到一身轻松。
把学习当作一种将来考学、谋生的手段,学习成了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甚至对于不少人来说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这在莘莘学子中绝非少数。
如何学习才能快乐呢?如何才能大大提高效率呢?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促使我很早就开始了探索。记得我刚考入师范读书时买的第一本书是日本保坂荣之介的《如何提高记忆力注意力》,这本书至今已经20年了,我几乎都读烂了。后来我又接触了王维的记忆法以及很多介绍思维方法的书,买了数百本,读了上千本,而且自己反复操练,发现这些方法好是好,可是对于一般人来说,难以做到。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必要掌握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那么,有没有一种人人容易学会掌握,而且十分有效,又能够使学习变得十分轻松和快乐的方法呢?
人最难的一件事是如何管住自己,世界上95%以上的人管不住自己,所以就干不成大事。而只有5%的人能够管住自己,所以就能够成就大业。这是我在研究了20年之后,又在2004年通过拜访全国100多位知名学者、企业家、官员得到的一个结论。
如何才能管住自己又如何能够管住别人呢?也就是如何能够使自己按照自己的正确想法行事,如何能够使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呢?这是成功学、管理学、领导学的要义所在。
从1996年开始,我对脑科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买了大量这方面的书来研读,还反复研读了自我意象理论,这使我发现了一个天大的奥秘,其实,问题早被前人解决了,那就是右脑的成像功能也就是思想成像,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思维的效果,速度快,质量好。
其实,所有的记忆法,无论怎么翻新,都是离不开借用形象,保坂荣之介的方法就叫形象控制法,世界上记忆圆周率的冠军就是运用形象转化的方法,把成千上万的数字牢牢地记在了脑海里。
快速阅读、快速记忆都是借助于形象,都是训练使大脑能够立即把一切数字、文字、事件等转化为形象,使得形象的组合具有意义,越离奇越有效。天长日久,这种化一切为像的习惯就变成了一种能力,就是思想成像的能力。也就是无论是思考、记忆,所有的右脑活动、精神活动,都以像来进行。
“心像”是个大宝藏
其实,古人早就发现了心像的威力并开始运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如,纪昌学射,训练自己目不转睛地盯着一个虱子大小的东西,不断地想象放大,放大,再放大,终于能够将之看成牛一样大的东西,这时,一射就中,箭无虚发。
在中华文化中,有很多成语典故就是讲“像”的巨大威力的。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画地为牢;不敢越雷池一步;捕风捉影、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等。
在禅宗的修炼中,普遍运用观想的方法,就是运用想象训练来控制自我,开发潜能。
中国的汉字就是象形字,无论是孔子、老子、庄子还是慧能,历代的先贤圣哲都是善于以寓言、故事等方式来表达深刻的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华智慧本身就是一座开发不尽的“像”的宝藏,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是中国人的一大优势,因此,我们不能不认真研究、发掘。可以说,使得中国人聪明、智慧的密码就藏在这里。
想象把人变成“鬼”
你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你就是什么。你的自我意象是你的生命的根。这是马克斯威尔·马尔兹的自我意象理论的核心。自我意象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震动西方心理学界,其书畅销全球,发行在千万册以上。
以催眠为例,催眠的过程就是运用心理暗示,借助语言和形象使人产生幻觉、幻想,继而感觉这些幻觉、幻想就是真的,于是奇迹就发生了。
这是台湾游伯龙教授经常讲的一个案例,对我的震撼非常大,几年来,我每每想起这个案例时,就产生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1992年密苏里州有位牧师的女儿贝丝将父亲告上了法庭,控诉父亲强奸她,使她怀孕、堕胎,引起轩然大波,人们无不谴责那个衣冠禽兽的父亲。然而,贝丝接受身体检查后,仍为处女,从未怀孕,时年她22岁。
原来,1992年的一天,贝丝向一个教堂的咨询师求助,咨询师向贝丝头脑里输入了这样的图像——她父亲在她7岁到14岁期间常常强奸她,使她怀孕两次,并迫使她堕胎。
事情真相大白后,贝丝控告那个咨询师,于1996年获法庭判得100万美元的赔偿。
暗示和催眠竟使人产生幻觉和错觉,使人的头脑中产生虚幻的影像,而且这个幻象牢牢地控制了人的大脑和心灵,使人对之深信不疑。想象力能够使人变成鬼啊!
我曾经读到一本书提出了这样一个新的观点,当时就使我的心灵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就是心理学家认为,希特勒是被催眠了。希特勒曾经从军并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次战斗中他受了伤,眼睛看不见了。就是在这个时候,他被催眠了。或者是他被医生催眠了,或者是他鬼使神差地自己催眠了。反正是这一次打击使希特勒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他坚信不移地认为自己就是超人,是能够主宰世界的超人。这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有人说,你研究希特勒这个战争贩子居心何在?是的。一个人不仅变成了魔鬼,而且能够使整个德国变成魔鬼,使整个世界一时间变成人间地狱,他使用的是什么魔法?这难道不值得研究吗?研究这种魔法,以避免灾难重演,难道还没有价值吗?
我对希特勒这个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买了《希特勒之谜》、《希特勒的魔鬼口才》等反复研读。发现希特勒是一个非常懂得想象魔力的人,他对于想象力的呼风唤雨、颠倒乾坤的魔力有着天才的感悟。是他发明了纳粹的标志,而这个标志曾经是人类心中的一个图腾,在世界多个古老文明的遗址上都有发现。而被希特勒使用后,它就成了魔鬼的象征。
标志,一如商品的商标,它是一个产品,一个组织的灵魂的载体,是具有核心力、统治力的图腾啊!
希特勒的演讲具有催眠一般的力量,即使是墨索里尼这样的战争狂人,当因为战场上的节节败退而丧失信心的时候,一旦听了希特勒的一番话,就立即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勇气倍增。
想象力,一种主宰人的身心的力量,一种决定人的思考方向的力量,一种意志品格的“钢筋骨骼”,应该说是所有的高明的统帅、智慧的领导者都会认识到这一点的。只是想象力统治世界——拿破仑的这句话最有概括力而已!
当然,想象能够把人变成鬼,也能把人变成天使。米兰姑娘很自卑,直到32岁还没有交过男朋友。她向一位心理学家请教,心理学家说,运用“想象造心法”即可。米兰一脸迷惑,她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心理学家邀请她参加星期二在他家举行的晚会,并请她帮助招待客人,越自然越好。
这天晚上,米兰穿着得体,笑容可掬,落落大方地招待来宾,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她成了晚会上最受欢迎的人。当晚,有三个英俊的青年争相送她回家。
米兰为什么转变得这么快呢?原来心理学家提前跟每个朋友打了招呼,说有一个重要的女客人将在晚会上帮助他招待客人。他又给米兰打气说,所有来的客人都会十分尊重你的,你尽管放心地做事。这样,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米兰发挥出了很好的水平,进入了自然而然的境界。
事后,心理学家忠告她,要把晚会那天所有她成功的体验,经常在头脑中“放映”,千遍万遍,直到那种感觉体验、那种成功的“图像”真正成为她的“心灵软件”为止。米兰言听计从,后来成为一个很有魅力的姑娘。
想象使人成了天使。
用实验来说话
想象力是如此神奇,具有魔鬼一般的魔力,又具有天使一般的魅力,那么,其科学依据在哪里呢?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不少实验。
实验——精神与肉体的较量
美国曾经做过一项这样的实验——精神与肉体的较量。
一次,美国费城一家医院发布一则广告:招收一名健康的中年男子,除给予优厚的酬金外,医院还免费供应吃喝,但是每天要供给医院一定量的血液。告示发布之后,流浪汉比尔被选中。
比尔被安置到一个小房间,医院每天送来他喜欢吃的食物和各种营养品,但不准他随便外出。每天早上,比尔将胳膊伸出房间里唯一的一扇直径不到20厘米的小窗口,窗口挂着布帘,看不见窗口外面,这是为献血者特设的窗口,以便于让隔壁房间的医生隔帘抽血。
一个月过去了,尽管院方给比尔提供了丰厚的饮食营养,比尔还是明显地消瘦了,体重由原来的80公斤降到70公斤,而且面容憔悴,目光呆滞,性情忧郁。
第二个月开始了,医院告诉比尔,以后不抽他的血了,但一切物质待遇不变,而且还允许他到室外走走。一晃又是一个月,比尔的体重增加了15公斤。最后比尔被告知这是一个实验,实际上医生们根本没有从他身上抽去一滴血。他第一个月的消瘦,完全是想象因素所致的。
想象有着不可抗拒和不可思议的巨大力量。心理学家普拉诺夫认为,想象的结果使人的心境、兴趣、情绪、爱好、心愿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又使人的某些生理功能、健康状况、工作能力发生变化。
想象式暗示是影响潜意识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它超出人们自身的控制能力,指导着人们的心理、行为。暗示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假思索地接受一定的意见和信念。
“想象”的作用还影响人的情绪和意志,经历中出现的不良暗示信息,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替换掉。不良的想象和消极的想象,对于导致失败都有着直接关系。
实验——想象变成实际的力量
再让我们来做一个试验。
第一步,双脚站立,与肩同宽,全身放松,双手握拳,重叠靠在鼻子上,面向正前方。
第二步,双脚不动,身体尽量向右转,记住我们眼睛正视所能见到的地方。
第三步,向左转,回复原来放松姿态,放下双手,闭上双眼。
第四步,用心转,想象向右转(身体不动),且所转角度是原来第二步实际所转角度的两倍,然后再转回来。
第五步,用心转,想象转成原来第二步实际所转角度的三倍大,再慢慢回复原来的位置。
第六步,再一次用心转,想象转成原来第二步实际所转角度的四倍大,再慢慢回复原来的位置。
第七步,现在睁开双眼,按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方法实际再转一次。
第八步,恢复自然姿势。
当你认真做完以上实验,你是否发现第二次实际所转的角度比第一次大了许多?据统计,90%的人做完了以上实验都发现第二次所转角度比第一次大了许多。
这就是想象力的作用。想象可以变成实际的力量,产生实际的行为,这是这个实验的结论。
角色定位你的前程
世界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要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一个角色,且不说你扮演的这个角色是否符合你生命的本质,是否符合你的性格气质,是否适应你的兴趣爱好,只要某种因素赋予了你某种角色,这种角色就具有“模子”一般的巨大的塑造力量,而你往往只不过是这个“模子”的复制品而已。而背后的控制者、操纵者不管是什么力量在起作用,都是通过你的想象力来产生的。或许你很不服气,我才是我的主宰,我才是控制我自己的决定力量,我才能决定我自己的方向,我怎么会被别的力量所控制和操纵呢?让我们用实验来说话。
齐姆巴多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的地下室建立了一个模拟监狱。他把一组心智正常、情绪稳定、知识丰富的年轻人带进“监狱”,以扔硬币的方式决定各自扮演的角色。一半当“犯人”,一半当“看守”。彼此各自按照所扮演的角色生活。还不到一个星期,齐姆巴多就不得不终止实验。因为所见的情景太可怕了:无论是“犯人”还是“看守”都不能分清自我和所扮演的角色,其行为、思想和感情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看守”把犯人当作最可恶的动物,以对别人施加残暴为乐。“犯人”则变成了奴隶般的恶人,他们想的只是逃跑以及对看守的憎恨,这实在是触目惊心!
这个实验结果太令人震惊了!这能够很好地说明,运用想象训练,在短时间内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思想、情感乃至于一切。齐姆巴多让志愿者扮演的是“犯人”与“看守”的不同角色,在一个星期内就可使他们“不能分清自我和所扮的角色”,扮演犯人的人真的成了“犯人”,扮演“看守”的人真的成了“看守”。由此可以推断:如果扮演的是伟人,那么不就真的成了伟人吗?扮演的是英雄,那么不就真的成了英雄吗?一个星期不行,那么一个月、一年、数年……只要你认认真真地去演,时间一久,“真实的我”与“角色的我”,“旧我”与“新我”之间的界线就会烟消云散。所以说,运用“想象训练”完全能够使人在短时间内变成目标中的人物,变成理想中的人物。美国的社会学者马顿和凯特合着的《美国士兵研究》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经常模仿军官的士兵,有不少人后来真的被提升为军官。
由此可见,想象训练完全能够使人进行全方位的重新塑造:仪表的重塑、风度的重塑、形象的重塑,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重塑、精神的重塑、人格的重塑……使人在外部形象与内部心灵上发生巨大改变!
你一定要注意,你要成功,要度过美好的一生,你最初选择的角色非常重要,选择什么专业、什么职业、什么单位、什么领导、什么同事、什么朋友、什么老师,这一切都会在你不知不觉、天长日久中,由你自己以及你周围的环境和人,塑造成一个“模子”,而这个“模子”就成为了你的“心灵软件”,能够主宰你、控制你,使你身不由己、做不了自己。如果你的选择是正确的,那这个模子会使你受益终身,而如果这个模子开始就是错的,那么它会将你带入歧途的。
所以,一定要慎重初战,在自己能够选择的权限范围内,做出最佳选择,以创造一个最初的成功“模型”,这对于你的一生至关重要。
“纸上谈兵”也能行
让我们想一想,诸葛亮未出山就预知天下三分,这是不是纸上谈兵?诸葛亮还是个二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子的时候,就自比于管仲乐毅,这是不是纸上谈兵?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时候,靠的是想象和纸笔,根本没有实验,相对论是后来的物理学家才以实验证明的,这是不是纸上谈兵?
是的,这种纸上谈兵但却是“谈”对了的案例,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还是科学史举不胜举。
为什么赵括纸上谈兵一败涂地而诸葛亮纸上谈兵就成为事实?为什么爱因斯坦纸上谈兵竟能够发现相对论而我们一般人则不行?差距在哪里?
  差的就是“像”。诸葛亮也好,爱因斯坦也好,是进行了预演的胜利,就是孙子所说的“胜算在庙堂”。他们的胜算是基于他们看到了事物的“真像”,实实在在的未来将要发生的,本质上讲是已经存在的事物的“真像”。
实际上,这个世界本没有什么过去、现在、未来,之所以有,不过是人为的观念区分所致;这个世界本没有什么根本没有的事情,人能够创造发明出来的都是已经潜在的“信息团”,人的创造发明不过是发现而已!在一个事物以具体的看得见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前,智者看到的是它的潜存的“真像”。我在我的另一本书里称为原型。这个我称为“原型假设”的理论模型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充分肯定。
人之所以能够超前思维,之所以能够预知未来,之所以能够创造发明,是因为你所要预知的,所要创造发明的,已经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不过它是以看不见的潜在的方式存在的,在一定条件下,我们的思想可以感应到它,可以捕捉到它。这种思想方法,心理学上称为“超感觉”、直觉,还有称为“第三只眼”的。
千万别小看了这个“原型假设”,掌握了它可以使人干任何事情都增加成功的机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不是天才伟人的理论,而是普通人的可以操作的方法。
那么,为什么赵括的纸上谈兵就不行呢?是因为赵括尽管对兵书倒背如流,那只是文字游戏,只是限于知识层面的东西而已。兵书思想的本质,并没有在他的头脑、心灵转化为“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能力、素质、本领。
说穿了,人之所思所想,最终形成的是“像”,是以像的形式储存在人的右脑里的实体,这是被脑科学所揭示的,后面我们要详细阐述论证。
为什么诸葛亮、爱因斯坦能够让未来的事物在头脑里“先生”,使得自己先知先觉、先知先对呢?诸葛亮出山时才27岁,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时才26岁。无论是从政的经历经验还是科学探索的经历经验,在他们来说几乎都是一张白纸,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起初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瞧得起他们。如果不是这样,势力弱小的刘备怎能有机会请到诸葛亮呢?而爱因斯坦在相对论问世之前连个工作都很难找到,以至于今天的人们还一直感叹,为什么在相对论问世以前竟没有一个人赏识过爱因斯坦呢?
诸葛亮比赵括真高明
为什么同样是年纪轻轻,诸葛亮一出山就能够一鸣惊人,而赵括却一败涂地,导致赵军被坑杀40万人呢?
我们可以将两个人作以比较:
一是从学习上看,诸葛亮是“独观大略”,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掌握大意、要害。而赵括则对兵书倒背如流,且辩论起来,无人能敌,连赫赫有名的老将赵奢,也就是赵括的父亲都不是他的对手。赵括颇为自负,满足于纸上的功夫。而诸葛亮则四处拜师访友,时时刻刻洞察天下大事,对局势的发展了如指掌。他是在做好书本知识与现实相结合的文章。
二是从人生经历上看,赵括一帆风顺,而诸葛亮则十分坎坷,早年丧父,多次迁居,飘泊不定。也就是说,他所受到的刺激是非常之多的。这会导致实际能力的天壤之别吗?据统计,在总人口中,只有8%的人,在16岁以前失去父亲或母亲;而在着名科学家中,这个比例是26%;在历史上的天才人物中,这个比例是30%;在着名的英语作家和诗人中,这个比例上升到55%。
此外,还有34%的美国总统和35%的英国首相,早年经历了丧父或者丧母的痛苦。(叶川编着《潜能再现》第78页,四川大学出版社)
这说明,幼年的挫折可以使人早熟,也有可能使人开发出巨大的潜能。
三是从个人的修养来讲,诸葛亮是时时处处谦虚谨慎,而赵括则目中无人,连他的母亲都看不过眼。
由此可见,诸葛亮尽管在出山之前,也如同赵括一样,没有从政从军的实践,但是,他的早年的挫折、坎坷,他的不拘泥于书本,而向他人、向生活、向实际学习的方法,使得他经历了头脑的演练,正是这种演练切切实实地开发出了他的实际能力。
什么叫实践?不是你亲自去做了这件事就叫实践,而是你无论是以“想”还是以“做”来实现目的、目标,就是实践。做了能够达到目的、目标,那么不做只想行吗?行。以实践为证。
春山茂雄在他的研究成果——畅销东南亚的《脑内革命》一书中介绍,他无论学什么,都用大脑制造形象。学骑自行车时,先在脑子里反复出现自己骑自行车的形象,形成熟练的骑自行车的形象后,才开始接触真正的自行车。骑上去后,很快就得心应手,轻松自如。
学医时他第一次给患者做盲肠手术就做得非常漂亮,令人大吃一惊,许多人认为他决不是第一次做手术。
他为什么第一次做手术就出手不凡呢?是因为他在观看高年级同学手术实习后,自己执刀之前,先反复进行形象练习,脑子里清晰地浮现出自己执刀给患者动手术的自始至终的全部形象,想象着可能出现内脏粘连等各种复杂疑难的症状,在脑子里描绘着有条不紊及时判断处理的全过程。
“想”也能够达到目的、目标,而且有时候“想”比做的效率还高,效果还好。“想”更能省时省力,那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这里的“想”不是空想,不是只有想象而没有实践,而是说想象训练一旦与要做的事情结合起来,效果就会格外好。
这就告诉我们,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得来的,甚至像拿破仑、诸葛亮、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也都是经过了想象训练,只不过他们的这种训练是那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以至于他们自己都几乎没有感觉到他们是经历了这种训练,这其实正是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的原因。
命运的雏形是信心
“潜意识是人的守护神,从前世带来的灵魂会帮助你成就事业,潜意识中有了明确的愿望,就能唤起自己的守护神,或者是我们所谓的灵魂。”这是《生命的本质》一书中的一段话。第一次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惊呆了,愣愣地盯着书不忍心往下读,一种奇异的感觉涌遍了全身,我品味着,咀嚼着,思考着。又把它记在了本子上。
后来,我又发现了与这段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一段话。这是《信念的魔力》一书中写的。
“你所做的任何一件事,在你的心灵之中都有个相应的副本。”据称这是美国文明之父爱默生的观点。
就是这样短短的话语像电光石火一样照亮了我的心,唤醒了我的灵魂。它使我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所作的探索和研究,所独创的理论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原型论是正确的。
什么是原型论呢?就是说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其未来发展的轨迹,都潜在地在心灵之中有个副本即原型存在,你只有发现这个原型,才算是真正认识了自己,认识了事物。而这个认识过程的完成无时无处不依赖于人的想象力,因为只有想象力才能超越三维时空,才能推动人睁开心灵的眼睛,发现自己的本质,发现未来的事物的“真像”。
好了疮疤忘了痛。想得到就是做不到。晚上妙计千条,早晨就什么也没有了。这是一般人的表现。但是古往今来,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英雄豪杰,有那么多企业家、创业家能够想得到做得到,百折不回,直到成功呢?他们的非凡的意志力和过人的精力来自哪里?他们的思想方法与常人有什么不同?我研究了成千上万个案例,发现了他们身上共同的一个东西——信心。他们是真正相信自己的人。正如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所说的:“信心是处于心念世界中的命运雏形,而在这个世界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来自于这个雏形之中。”
哈佛大学着名行为策划学家皮鲁克斯有一段精彩之至的论述:
“认识自己、依靠自己、相信自己,这是独立个性的一个重要成分,所有的伟大人物,所有那些在世界历史上留下名声的伟人,都因为这个共同的特征而同属于一个家族。这个家族就是正确认识、依靠、相信自己的观念世界。一句话,认识自己的人,必须要有自信与自尊,才能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其作用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而那些软弱无力、犹豫不决、凡事总是指望别人的人,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他们体会不到也永远不能体会到,自立者身上焕发出的那种荣光,因为认识自己的目的就是自信和自立。”
那么,这种“信”的力量其心理基础是什么呢?皮鲁克斯还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
“在人的表面之下,还有一个自我心像存在。这个抽象的自我心像,是你心灵的真正面目,规划着你的生活。它与你的心灵连为一体,使你无法逃离。不管你是否了解,这对双胞胎始终控制了你的生命,你的一切作为都得听从它的命令。自我心像就是我们内心的陌生人。它是心灵的跳动,内心的时钟,能否剔除快乐或哀伤的时光,全看自己是否了解它。假如你想利用往日成功的优点,你必须将信心、勇气和自信运用于目前的工作,这样才能改变或增进你的自我心像,内心的陌生人才会变成你最好的朋友,并且鼓励你迈向尊贵与充实之路。”
“自我心像”是你认识自己的起点之一。记住最重要的一点,这个陌生人并不控制你,而是由你控制“他”。能够使“他”具有创造力,你就能从有限的生命中,获得更充实的生命。
梦想成真为什么
梦想成真是一个人人熟知的成语。但是,为什么想象具有那么大的威力?为什么想的事情竟能够成为真实的?
科学是这样解释的。世界主要是由物质、信息、能量组成的。人的意识是信息的一种高级的存在形态,一种高级的表现形式。连接物质与精神的是波动。感情是波,思考是波,肉体是波,物质是波,而将它们一个个连接起来的还是波。宇宙的能量是所有这些波的根源。当宇宙的能量与人体的能量达到一体,我们就可以看到奇迹的发生。其实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什么奇迹,从宇宙能量的观点来说,这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奥地利哲学家鲁道夫·斯泰那认为,全部的宇宙能量都包含在人类的精神中,这里所说的人类精神与现在物理学所说的人类精神是完全不同的,它所具有的能力与物理学的人类精神之间的差别有几个数量级。人类的精神可以包容全部宇宙,由此我们应该想到人类具有多么大的能力。明白了这一点,所谓的奇迹就不再是什么奇迹。
波的时代已经到来,人类的能力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人类的心智与身体的结构进行研究,推进人类与宇宙一体化系统的进程,是当前人类最为重要的课题。
复合电磁场理论认为:世上有一个看得见的世界和一个看不见的世界。在看不见的世界里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意识在发挥着作用。由于意识的存在,人类的各种各样的能力得以更好地发挥。在不可见的世界里,物质等于能量等于意识,三者是一体的,可以相互进行转换。换句话说,意识可以与物质、能量相互发生作用,物质也好,能量也好,其源头都是意识。一直以来,意识都没有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但是在意识里却隐藏着巨大的能量。七田真在《如何培养儿童右脑》一书中写道:“物质和精神是根源于一个世界而产生的,原本并没有分为两个概念。在波动的作用下,人可以通过冥想和想象,进入到这个本源的世界。”
那么,思想的来源是什么呢?是统一场。根据统一场理论,当人的思维由粗浮变精微,进入“一无所有”的状态,就具有无限的能量,无限的创造力,无限的潜能……具体说来,“思维”是一种能量形式,每当大脑产生思想的时候,脑细胞就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化学、磁电变化。而这些变化都必须通过统一场才会达到平衡和完美。也就是说,思维的来源是统一场。
现代物理学认为,层次越精微,所产生的能量越大,原子弹之所以比化学弹威力大,就是因为原子比分子精微;而中子弹比原子弹威力大,也是因为中子又比原子精微。据此推论,思维的层次越精微,所产生的能量越大。
想象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训练使人的思想由粗浮变精微。
我们的偏见就在于,一直以来,我们认为意识似乎是与物质分离的,是物质的附属,是被物质决定的。而实质上是,意识、物质、能量本是一体,而且三者可以互相转化。这正是意识具有巨大能量的原因。
脑科学认为,右脑中存在“心灵感应通道”和“想象通道”。它具有一种想象机能,能够将收到的信息进行快速转换。右脑是通过图像进行思考的脑半球,所以在听到语言后能够将它变成图像,或者能够把图像变成语言。但还不止如此。右脑还具有如下功能:它能够把图像变成数字,或者把数字变成点的集合;能够把声音变成图像或乐谱;能够把声音变成颜色,把气味变成图像。
一般来说,人的思想千头万绪,就如同汹涌澎湃的大海,是难以显出多大能量的。但是,想象就不同了,想象是思想成像的过程,而“像”正是会聚、化为能量的利器。
变“思”为“想”显神威
汉字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和仿造,汉字本身装载着天地宇宙、万事万物的信息和大道。因而,有时候,破译了汉字的密码就能够破译“道”。
什么是思想?两个字组成,前者为“思”,就是“耕心上之田”;后者为“想”,就是“心之成相”、“心之成像”,也就是“境由心造”。思想的威力和密码关键就在于这个“相”,实际上就是“像”。
在人们没有发现这一奥妙的时候,往往注重逻辑思维,而忽视了形象思维,尤其是受西学的影响,以为形象思维是落后的,直觉思维是幼稚的。这其实正是一种幼稚的想法。
思想的威力既然关键在“像”,在于想象、心像、自我意象,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将所有的思想活动统统变成思想成像的过程呢?
自我意象侧重的是人对自我形成的形象;想象侧重于发明创造或者说是对于物质世界的想法成像过程;心像则侧重于人对自我、他人、万事万物、天地宇宙,一切的一切想象而成的相片、底片存于心灵。
由此说来,我们创造出思像这样一个新的概念,目的是强调将思想、精神、心理活动的整个过程变成形象思维、图像思维,形成心像。
思像,思像,思之成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词汇本身就是强调思想感情活动要像摄像、拍照一样,聚焦、成像、取像。又能够像放电影、录像一样,逼真地再现出来。
思想,思想,边思边想,是言与像的合一。我们突出强调将言也转化为像,是谓“思像”。于是,思像就不仅是一种思维方法,更是一门科学。运用想象力,脑海中能够出现清晰的图像,像看电影一样,这叫做IMAGERY。这个名字是由加拿大的西安大略大学的教授希尔克命名的。作为一门新学科,全世界对IMAGERY的研究越来越广泛。
享誉世界的日本右脑教育专家七田真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无不论述想象的威力,在他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无不运用想象训练,且产生了令世界瞩目的效果。
我们在此论述思像,不仅仅限于教育,而且包括科学、决策、领导、管理、人才等一切领域和学科,因为世界上凡是有人在的领域,都有离不开思想。
  关于思像,我已经撰写了大量的论文,曾经在中国发展与领导决策高层论坛、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未来研究会组织的学术会议上交流,并多次获奖,在我撰写出版的《心兵法》一书里也专门论述过。
功到自然成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越是想成功,越是难以获得成功的例子:运动员想获得奥运会金牌,平常发挥自如,到了大赛时连平常的水平都达不到;厨师想表现出自己的最佳手艺,却在调料中出了差错;主持人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到了台上却错误百出……是什么阻碍了我们“一定要成功”呢?不是别的因素,而是自己的心理。因为你专注于“一定要成功”,所以你的心思就不够集中,失去了正常而又可能的反应能力。
着名法国科学家费尔说,实际上,他的一切有益的想法都是自己没有积极考虑问题的时候产生的。而且当代科学家的绝大多数发现,都是在他们离开工作岗位的间隙完成的。
爱迪生在一个问题卡住的时候总是躺下来打会儿瞌睡。达尔文曾经说过,有一次,他苦苦思索了好几个月,也没整理好《物种起源》中需要表述的一些想法。忽然,有一种直觉在脑海掠过,“我现在还记得我坐在马车里赶路所经过的那个地点,答案一下子出现在脑海里,使我高兴极了。”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前总经理雷诺克斯·里莱·洛尔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谈到他如何产生有助于发展企业的一些想法。“我发现,当你正在做一些不太紧张的事而使思路最敏锐的时候,有很多办法就在头脑里应运而生。例如在刮脸、开汽车、锯木头、钓鱼或者打猎的时候,或者是同某位朋友聊天时寻找话题的那一瞬间。我的一些最重要的想法是在与自己的工作完全无关的、偶然收集的信息中产生的。”
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室主任苏伊茨说,实验室里的一切发现,几乎都是先经过一段紧张思考和收集事实的过程,然后在一个放松的时期里像产生一个预感一样完成的。
罗素说,“我发现,如果我要写一篇题目比较难的文章,最好的计划是努力加以思索——尽我一切可能努力思索,用几个小时或者几天,最后再命令工作转入潜在状态。几个月后,我有意识地再回到这个题目,发现工作已经完成了。我在发现这个技巧之前,往往因为毫无进展而连着几个月忧心忡忡。解决问题并不能靠忧虑,那几个月的时间等于白费。现在,我可以将这几个月用在其他的追求上了。”
什么是成功呢?成功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无为而无不为的状态,就是功到自然成,自然方成功。它包含两种意思,一是工夫下足了,自然能够成功;二是功夫到了自然而然、随心而发的程度,就会成功了。前者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个人技能形成的必然过程;后者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它是对个人心理素质稳定的要求。一个好的技师工匠,必须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把技艺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这样的技艺能否不受外来条件、环境的影响,完美地发挥出来呢?这就要看他是否具有“无他”、“忘我”的心理境界,达到自然而然、天成其事的地步。华伦达的技艺不可谓不精,但面临重要人物、重要演出时却产生了“一定要成功”的心理,无法发挥到“自然”的境界,出现了严重失误,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一定要成功”,对于尚在技艺磨练中的徒工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他才会鼓足信心,精益求精,然后必然地通向成功。
“一定要成功”对技艺很精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害的。有了这种心理,他的心思就会游离于技艺的发挥和成功的追求两者之间,因为不专一而失败。
这就告诉我们,梦想成真,想象成“行”,这是努力的结果,但是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想象训练所结出的每一个果实都离不开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这个规律,也就是说功到自然成。
另外,心想事成也不是说,想什么就能干成什么,想当总统就一定能够当总统;想当将军就一定能够当将军;想当亿万富翁就一定能够当亿万富翁。而是说,想你应该想的,做你应该做的,想得对,做得对,而且不想则已,“想”必正确,“想”必成像,想必成行,直至成功。因此,在本书中,不仅提倡想象训练、想象成习,而且在明确地阐述了思像这一新的概念,并进一步论述了自我意象理论后,又以专门章节,论述了发现事物“真像”——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潜在的规律,发现自己的“黄金位”——自己的本来面目、本质的自己等,强调一定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道法自然,顺其自然,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这样,就把自我意象理论、心像论、IMAGERY等关于这个课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避免了使人产生想象万能的误解。
心放效应创奇迹
你为什么叫心放?心放训练的要害是什么?时常有人这样问我。其实,我的书中就有答案。
思想成像不是说,我们全部的精神、心理活动都是成像的过程,除了一心想着成功就没有放松了。恰恰相反的是,本书的要义之一就是要做到心放。也就是把一切统统放下,连“像”也放下,什么包袱也没有,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下面讲一个不经意间超过阿基米德和牛顿的案例。
177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两道数学题。他发现导师今天多给他布置了一道。前两道很顺利地做完了,可是,最后一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解不开,直到次日凌晨他才找到了答案。
当导师看到他的答卷时,大吃一惊,并激动得不能自已!因为他解开了一道有2000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而他竟只用一个通宵就解出来了。
原来,导师是不经意间把一道自己正在研究的千年数学难题夹在了给他布置的作业中。
每每谈起这一有些传奇色彩的事情时,青年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一个晚上就解开它。”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当高斯不知道难上加难的真像的时候,他头脑中就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成功的按钮就容易打开了。而通常每个人的心灵都有一把观念的锁,锁住了人的智慧。只有在忘我的状态下,锁才能打开。正如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思像论在论述人们要胸怀大志、描绘理想画卷的时候,特别强调还一定要把这些乃至一切放下、空掉,也就是做到“心放”、“放心”。南怀瑾先生在讲《大学》时说,亚圣孟子都认为,一切学问无非是放心而已!
也就是说,思像训练与心放训练是一体的,统称心兵法训练。也只有二者合而为一,才能取得实效,成为真正的战胜自我、超越他人的“心兵法”。
相关链接——
创造性想象是你腾飞的翅膀
创造性想象是运用想象力来创造生活中的一切,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自觉而不自觉地运用它。它是人成功的羽翼、腾飞的翅膀。
什么是创造性想象
你生活的每一个时刻都充满了创造性,只要你提出一个清清楚楚的要求,你内心向往的每一样事物都会来到你身边。
创造性想象是运用你的想象力来创造你生活中需要的一切的技巧。关于创造性想象,没有什么新奇或异常的地方。在事实上,你每时每刻都在运用它,这是你的想象力的自然力量——这个世界中你经常使用的基本创造性能力,无论你意识到还是意识不到这一点。
过去,我们中许多人是在一种相对的无意识状态中运用了创造性想象的力量。因为我们自己关于生活的深层否定性概念,我们自发地、无意识地期待着并幻想着种种匮乏、局限、困难和问题就是我们的命运,在一定的程度上,这恰恰是我们为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
要学习怎样在一种越来越有意识的方式中运用你自然的创造性想象,作为一种技巧去创造你真正需要和内心所向往的一切。创造性想象的运用给了我们一把钥匙,去打开生活自然的美好与丰富。
想象力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在创造性想象中,运用你的想象力去创造你希望去实现的一件事物的清晰形象,接着,继续不断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思想或画面上,给予它肯定性的能量,直到最后它成为客观的现实……换句话说,直到最后获得你一直在想象中的事物。
你的目标可以是在任何一个层面上的——身体的、情绪的、内心的、精神的,你可以想象着你自己身处在一个新的家庭中,或从事一个新的职业,或拥有一种美妙的爱情,或感到平静自在,或获得一个改进了的记忆或能力。也许你可以会想象着你自己毫不费力地处理一个困难的局面,或看到你自己作为一个辉煌的人物,内心充满光明和仁爱。你可以在任何一个层面上工作,并且都会取得成果……在经验中你将会找到那对你最有效的独特的形象和技巧。
例如,你与某人相处有困难,而你想创造出一种与那个人更和谐的关系。
首先是放松,进入一种深沉、安宁、入静的状态,于是你在头脑里想象你们两人正在一种开诚布公、轻松和谐的方式中交谈。努力在你身上获得一种感觉:你头脑中的形象是可能实现的,就仿佛这一切正在发生似的来经验它。
经常重复这一短小简单的锻炼,一天也许两三次吧,或每当你想到的时候就重复一下。如果你的愿望和意图是诚挚的,真是向变化敞开了大门,你将很快发现这种关系将变得更容易和更流畅,另外的那一个人也变得更和蔼可亲,容易推心置腹地交谈了。最后你将发现这个问题将会在这种或那种方式中完全自动消失了,这使所有有关的人都将获益匪浅。
这里应该指出,这种技巧不能用来“控制”其他人的行为,或使他们做些违背他们意愿的事。创造性想象的效果是消除我们通往自然和谐与自我实现道路上的内在障碍,使每个人都能在他自己最具肯定性的一面中表现出来。
运用创造性想象,并不一定是要去相信什么形而上或精神上的思想,虽然你必须愿意把某些概念作为是可能实现的概念来维持着。这并不需要你对自身之外的任何力量“抱有信念”。唯一需要的是你要有丰富你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欲望,需要有足够开放的头脑,在一种肯定性的精神中去尝试一件新的事物。
用开放的头脑和心灵学原则,试一试技巧,然后你自己来判断它们是否对你有用,如果是有用的,就继续运用和发展它们,很快你自己生活中的变化将会超过你原先所能梦想的……
创造性想象是“魔幻”一词的最真、最高意义上的魔幻。这里涉及理解并进入那统治我们宇宙的运转的自然原则,并在最具意识和创造性的方式中学习使用这些原则。
假若你先前从未见过艳丽的花朵或壮观的落日,一个人向你作了这样的描绘,你也许会把它视作是奇妙的(也确实如此!)。一旦你自己看到了一些,并开始学到一些有关的自然法则,你就会理解它们是怎样形成,因此就在你眼中自然显得不再是什么特别神秘了。
创造性想象的过程同样如此。那最初对我们理性的头脑所受到的有局限性的教育显得惊奇或不可能的事,在我们学习并练习了有关的根本概念后,就变得完全可以理解了。
一旦你这样做了,就仿佛你在你的生命中创造了奇迹……而且你真是会创造奇迹的。
如何在创造性想象中学会肯定
肯定是创造性想象的最重要成分之一。肯定意味着“使之坚定”,一番肯定是关于某种事物已经如此有力、积极的叙述,这是一种使得你正在想象的事物坚定的方式。我们大多数人都感觉到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在头脑中,有着几乎始终不断的内心“对话”。头脑忙着与自己交谈,对生活、世界,我们的情感,我们的问题以及其他的人进行着无穷无尽的谈论。
流过我们头脑的言语和念头是十分重要的。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并不是有意识地去感受这种思想流,但我们自己的一切是形成对现实经验的基础。我们头脑中的评论,影响并感染着我们的情绪以及我们对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一切的感受。正是这些思想形成最终吸引了、创造了那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
任何一个练习过入静的人都知道,为了接触到我们更深的、更理智的直觉思维,要平息这种“内心谈话”有多困难。一种传统的入静练习就是去尽可能客观地观察这种内心对话。
这是相当有价值的经验,因为它能让你意识到习惯的思想方式,这些思想就像老式录音带,它们是我们很多年以前捡起的旧计划,但仍影响今天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
进行肯定的练习,让我们能够用一些更积极的思想概念来替代我们过去陈旧的、否定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强有力的技巧,一种能在短时间改变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期望的技巧,它能全盘改变我们为自己所创造出的一切。
肯定可以默不作声地进行,也可以大声说出来,可以在纸上写下,甚至可以歌唱或吟诵。一天只要有十分钟有效的肯定的练习,就能抵消我们许多年的思想习惯。自然,你就能超越自己,选择积极的、扩张的语言和概念,你就会创造出一个积极的现实来。
肯定可以是任何积极的叙述,它可以是很普通的或者很特殊的。能作的肯定在数量上是无限的,这里是几个给你启发的例子:
每天我在每一方面都越来越好、越来越好、越来越好。
每一样东西都是轻松容易地来到了我的身边。
我是个辉煌的存在,充满了光明和仁爱。
我是有天赋的。
我的生命正在怒放,一片灿烂。
我有着此时此地所需要享用的一切。
我是我生命的主人。
我需要的一切已经在我身内了。
我的心中又完美又充实。
我热爱并欣赏现在的我。
我把我所有的感情都作为自己的一部分来接受。
我爱我爱的人,也为人爱。
我越爱自己,就越有更多的爱给别人。
我现在自由自在地给予爱并接受爱。
在我的生活中拥有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
我与……的关系每天都在越来越好,越来越完满。
我现在有一个完美的、满意的、报酬很高的职业。
  我热爱我的工作,我的报酬丰厚,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我是创造性能量的一个敞开的渠道。
充满活力是我的自我表现。
我总是清晰地、有效地表达自己。
我现在有足够的时间、能力、智慧和金钱去实现我所有的欲望。
我总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成功地从事合适的活动。
我要获得我需要的一切是那么容易。
这是一个丰裕的世界,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都是足够的。
我自然的存在状态是多么丰富多彩!
无穷的财富正源源流入我的生活。
我越多给,越多得利,越感到幸福。
我放松了,思想集中,我对每一件事都有足够的时间。
我现在从自己做的每一件事中得到乐趣!
活着,我感到无比幸福。
我身体健康、充满活力。
我敞开胸怀接受这丰裕的世界的所有幸福。
(你自己填上),轻松容易地来到了我的身边。
所有的因素都一起在为我生活中的美好之处工作。
我现在适宜于我生命的神奇的计划。
我现在认识接受并跟随我生活的神奇安排,随着这种安排一步步展开自我。
关于“肯定”,这里有些重要的事要记住。
1.始终要用现在时态而不是将来时态进行肯定,不要说“我将得到一个了不起的新职业”,而是要说“我现在有一个了不起的新职业”,这不是对你自己撒谎。
2.始终要在你所能及的最积极方式中来进行你的肯定。肯定你所需要的,而不是你所不需要的。不要说“我再也不在早晨睡过头了”,而是要说“我现在每天早晨都按时醒来,充满精力”。这就保证了你在创造着最积极的思想形象。
在某些时候,你也许会觉得否定性地进行肯定是有助的,尤其是当你努力消除情绪障碍或坏习惯时,例如“为了使目的得到实现,我不需要变得紧张”。
3.一般说来,肯定越简短就越有效,肯定应该是一番传达出强烈情感的清晰的陈述,传达得越多,给你的印象越强,那冗长、充满理论性的肯定丧失了情感的冲击力,变成了一种“头脑把戏”。
4.始终选择那些你感到完全合适的肯定。对一个人有效的肯定,对另一个人也许压根儿无效,一番肯定应该带给你积极、扩张、自在或是支撑性的感受,如果不是那样,就试另外一种,直到感觉合适为止。
当你最初进行肯定时,你可能会感到情感上的抗力,尤其是那种对你真正有力,并将在你的意识中造成真正变化的肯定,更是如此。这是自我对变化和成长的最初的抗力。
5.在进行肯定时,始终记住你在创造新的事物,而不是试图取消或改变已存在的事物,否则将是去抵抗那存在着的事物,这将带来冲突和挣扎。
采取这样一种态度:你正接受并处理你生活中已存在的一切,与此同时,每一个时刻都在创造你确切希望的事物,并因此使你获得最幸福的新的机会。
6.肯定并不是意味着要去抵触或努力改变你的感受或情绪,接受你所有的情感是重要的,包括所谓“否定性”情感,而不要试着改变它们,与此同时,肯定会帮助你创造一个新的生活观点,这将使你从此有越多、越满意的经验。
7.在进行肯定时,努力创造出一种它们可能是真经验的感觉;暂时(至少是几分钟吧)中止一下,把你全部的思想和情感投入肯定中去。
与其机械地进行肯定,还不如去努力获得那种你真正有能力创造这一现实的感觉(事实上你也是那样做!),在有效性这一点上,这会造成巨大的区别。
肯定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结合着想象与创造性想象一起运用,你应该始终把肯定作为你经常的创造性想象的一部分。
怎样进行创造性想象
有些人说当他们闭起眼睛想象什么东西时,就能看到十分清晰的形象;另一些人感到并没有真正见到什么东西,仅仅是想着或想象着自己正在注视这一形象或感觉到一种强有力的印象。我们其实都是在不断地运用我们的想象,不论你发现自己在什么想象过程中都是好的。
如果你依然感到无法肯定什么是创造性想象,读一读下面的练习,然后闭上你的眼睛试一试:
闭起你的眼睛深深放松。想着某个熟悉的房间,如你的卧室或起居室。记着其中某些熟悉的细节,如地毯的颜色,家具安置的样子,光线有多亮多暗。想象自己走进这个房间,在舒适的椅子、长沙发或床上坐下或躺下。
现在回忆你最近几天里有过的愉快经历,尤其是一件有着愉快身体感觉的经历,如享受一顿美餐、接受按摩、游泳或作爱。尽可能主动地记着这一经历,从这愉快的感觉中再一次得到享受。
现在想象你在某一理想的乡间,也许是在一条凉爽的河旁,在松软的草地上全身松弛或漫步走过一片动人的茂盛树林,这可以是你到过的一个地方或是一个想去的地方。想一想细节。用任何一种你愿意的方式来创造它。
不管是什么样的过程,让这些场景浮上你的脑海,都是你的“想象”之道。
事实上在创造性想象中涉及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接受性的,另一种是主动性的。在接受性模式中,我们仅仅就是放松,让形象或印象来到我们的脑海,不去选择其中的细节。在主动性模式中我们有意识地选择和创造我们希望看到的或想象的一切。这两种过程都是创造性想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你的接受性和主动性能力都将通过练习得到加强。
创造性想象有哪些特殊问题
偶尔,一个人会完全堵塞了他随心所欲的想象力,感到他就是“不能那样做”。这种障碍通常来自恐惧——对他自己不承认的情感和情绪的恐惧,这其实是可以设法消除的,如果这个人真希望消除的话。
有一个人经常不能进行创造性想象。他老是在入静中睡着,因为他曾在一次创造性想象过程中有过一番剧烈的情感体验,担心在其他人面前难堪。
事实上,我们内心中没有什么东西是能伤害我们的,只是我们的经验、我们自己感情的恐惧使我们裹足不前。
如果在入静中,一些不寻常或不曾料到的事情浮现,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注视个够。一旦我们愿意全部地、深深地注视一个恐惧的源泉,恐惧也就丧失了力量。
幸运的是,创造性想象中这样的问题是不多见的。一般说来,创造性想象很自然地来临。你联想得越多,也就变得越容易。
一位旅行者在他的游记中,提到这样的趣事:
一个人在偷窃的时候当场被逮住。但是他面不改色,反而理直气壮地说:“带着东西逃跑才算偷窃。我只是拿着它而已,怎能算小偷?把东西放回原来的地方,不就没事了。”被偷的人愣了半天,居然无词以应。那个小偷就这样大摇大摆地走了。
我们无意称赞这个小偷的辩才,但是不得不感叹的是,在客观上处于绝对被动的局面下,还能充分发挥他的逻辑力量。
一般而言,我们在客观上还不致完全绝望的时候,主观上很快就认为“无计可施”,于是无意做一次冲刺以扭转乾坤。现代年轻人的这种倾向尤为显着。根据高考、中考的一些监考者的经验,在考试时间截止之前,离座的人越来越多。年轻人就业后,能够在一家公司好好呆上三五年的人越来越少。
这个现象或可解释为,对事业的向心力极脆弱。另一方面,也可以解释为:缺少“定力”,稍不如意就起了溜之大吉的念头,急急忙忙就去另觅职业。
从心理学上来看,还有一个理由,也就是预先准备保护自己的托词:“我并没有全力去做,如果公司没那么差劲,我一定会专心好好干,那就另有一番境况了。”
可要知道,漫长人生,并非事事可以“想溜就溜”。某些情况下,就是“非留在那里不可”。
当你“非留在那里不可”的时候,最要紧的是,千万不要自以为一切已经“绝望”。
当你认为“绝望”,主观的“心理界限”就变为无计可施的“生理界限”,那时候意愿锐减,斗志也丧尽,回生有术也会变成百药难治。
创造性想象的一种简单练习方法
首先,想着某种你喜欢的事物。可以是一个你愿意获得的物体,一件你愿意发生的事,一种你愿意看到的场景,或你希望能加以改善的生活境况。
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或是坐着,或是躺着,在一个你不会受到打扰的地方。身体完全放松,从你的脚趾开始,一直到你的头顶,想着一步步地放松每一块肌肉,让所有的紧张从你的身体中流出。用你的腹部又深又长地呼吸。慢慢地从10数到1,每数一下都觉得更放松。
当你感到自己深深地放松了,开始想象那与你愿望中一模一样的事物。如果那是一样物件,就想象着你自己拥有那一物件,在使用它、赞美它、享受它,并把它显示给朋友们看;如果那是一个情景或事件,就想象着你正在其中,每一件事都像你希望的那样发生。你可以想象任何更真实的细节。
你也许只要一段相对短的时间用来想象这一切,无论是什么,只需是你感到最好的一切。在其中找到乐趣。那应该是一种十分悦人的经验,就像一个孩子梦想着他到底要什么生日礼物似的。
现在把这个念头或形象保持在你的头脑里,在内心对你自己作一些十分积极的、肯定的陈述(出声或不出声,随你喜欢)。例如:
“我正在群山中度过一个美好的周末。多么美好的假期啊!”
“我现在与……有着美好、幸福的关系。我们在学习相互理解。”
肯定是创造性想象十分重要的部分,我们在下面将作更详尽的讨论。
在结束你的想象时要对自己说一段坚定的话。
“这,或更好的事物,
在令人满意与和谐的方式中,
正向我显现,
为了所有有关的人的最高利益。”
这就为一些与你原先想象不同的、甚至更好的事物的产生留出了余地,同时也提醒自己,这一过程只是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而起作用。
如果怀疑或相反的思想浮起,不要试图阻止它们,这很可能会给它们一种原来不会有的力量。就让它们流过你的意识,然后回到你肯定性的陈述和形象上去。
只要你觉得这一过程欢快有趣,就做下去,可以是五分钟也可以是半小时。每天都反复做,或尽你所能地经常去做。
就像你看到的那样,基本的过程相对简单。然而,要有效地运用,通常还需要一些理解和改进。
创造性想象中放松很重要。你的身体和头脑都深深放松了,你的脑电波就会真正产生变化,变得慢了下来,这种更深、更慢的水平称为“阿尔法水平”(alpha-level),而你通常忙碌的、醒着的意识称为“贝塔水平”(beta-level)。人们当前正在对此进行研究。
人们发现阿尔法水平是一种十分健康的意识状态。这是因为它给头脑与身体带来的放松效果。十分有趣的是,人们发现,在所谓的客观世界中创造真正的变化,通过创造性想象的运用,阿尔法水平要比更主动的贝塔水平远为有效。这意味着,如果你学会深深放松地进行创造性想象,你就能在生活中发生有效的变化,比你通过苦思、焦虑、筹划、勉励去操纵事件而作出的变化有效得多。
如果你有什么习惯了的深深放松或进入入静状态的特殊方法,那就一定使用这个方法。或者你也许希望继续使用这种方法——慢慢地深呼吸,一点点地放松每一块肌肉,缓缓地从10数到1。要是你身体上有什么麻烦,不能放松,你也许会想找到有关入静的专门教导。这些教导将会有所帮助。不过一般说来,稍稍练习一下放松,就能有明显效果。
同时你将发现,深深的放松无论在精神上或身体上都是有益于健康的。
夜间入眠前或早晨刚醒来时进行创造性想象特别有效,因为此时头脑和身体已是深深放松的、容易接受的。你也许喜欢躺在床上进行创造性想象,但如果你这样会睡着,最好还是坐在床上或椅子上,背要直、要挺。背挺就能帮助你的能量流动,容易获得深深的阿尔法电波。
中午时分,稍做一段入静和创造性想象,会使你放松且重新充满精力,使你在白天过得更舒畅。
创造性想象的四个基本步骤
1.确定你的目标
选定你想拥有的某样事物,努力为之工作或创造。那可能是任何一个层次上的一种职业、一幢房子、一种关系、你自己身上的一种变化,无论是什么。
最初要选择对你来说是相当容易实现的目标。如此你不用太费力地对付你身上的否定性抵抗力,能最大程度地扩展成功的感觉。以后,当你有了更多的练习时,你可以去处理更困难或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2.创造一个清晰的念头或图像
按你所需要的那样,创造一个事物或场景的念头或内心图像;你要用现在时态完全按你所希望的方式来想象,能包括多少细节就包括多少细节。
你也许还希望得出一幅真实物质上的图像,例如绘一张珍宝图(下面将详谈这一点),这是一个选择性的步骤,并非必不可少,但常常有用(而且有趣!)。
3.经常集中精力去想象它
经常使你的念头或内心图像浮上脑海,既在安静的冥想时刻,也随意在白天某个时刻。这样,它成了你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了一个真实,而你也将更成功地将它投射出去。
清晰地集中思想,但又在一种轻松随和的方式中,重要的是不要感到在努力谋取,投入了过分的能量将会造成阻碍而不是帮助。
4.给它积极的能量
当你全神贯注于你的目的,用一种积极的鼓励方式来想它。向你自己作出强有力的积极的叙述:它存在着,它已来临了,或正在来临。想象着你正在接受或获得它。这些积极的陈述称为“肯定”。当你进行肯定时,试着暂时中止你可能会有的任何怀疑或不信任。
继续这样想象着,直到你达到目的为止,或再没有这样做的愿望时。记住,目的在达到之前常常会改变,这是人的变化和生长过程很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当你对此再没有能量可给时,就不要试图延长它——如果你失去了兴趣,那也许就意味着该是看一看你到底需要什么的时候了。
如果你发现对你来说一个目的已变了,一定要承认这一点,在头脑中想清楚:不再全神贯注于先前的目的,结束旧的一圈,开始新的一圈。这能帮助你,免得你觉得自己“失败“了。
当你达到一个目的时,一定要有意识地承认那已经完成了。常常地,我们获得了想象着的事物,却没有注意到我们已成功了!因此给自己一些赞叹,一定要谢谢上苍,因为你的愿望实现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最有想象力的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