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推荐一个和女好友一起玩的手机游戏戏啊,就是两个人相距很远,然后可以一起用流量玩游戏的。谁能推荐一个

头图加载中...
想不到这篇游记是在火车上写的,刚从回来不久,照片刚刚整理完,便动身前往拍秋色了。到的火车要开48小时,偏偏出门后才发现事先准备的书和ipad都忘在家里的沙发上了。随遇而安吧,幸好蚂蜂窝这一版本可以用手机写游记,断断续续的手机信号也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也可以静静地码字。
&&&&&&&&位于祖国西南部的是个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旅游大省,而且是个多民族聚居之地,所以同时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元素可供品味。以地貌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秀丽古朴、风景如画,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随着近些年的不停推广,越来越多人到旅行,今年朋友圈里已经不下十位在发的旅行照了。
&&&&&&&&这次游比较特别,并无事先详细的策划路线,朋友猪嘴的餐厅大岗仙庙烧鸡在新开了间分店,他一家三口安排好前期的工作后,叫我和另一位朋友老邹一起兜一圈回。现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说走就走的旅行是那么简单,路上手机看攻略,购票,定住宿,找餐厅,全都轻松搞定。
&&&&&&&&由于的景点也比较分散,所以是比较适合的游览方式。不同以往的专走国道边走边玩几乎很少去收费景点,这次我们全程选择了高速公路,只去比较有名的景点,来一次颠覆自己习惯的旅行方式。虽说后遗症就是暑假期间很容易遇上人山人海的情况,但庆幸尚有些冷门景点人少景美,一路以来还航拍了不少感觉满意的视频和照片。
Day1南宁—百色
这辆国民哈弗H6是猪嘴的车子,也是我们此次的座驾,并不名贵,但相当舒适和实用,空间也很大,四个大人一个小孩坐得很宽敞,后面还放着大堆我们的行李和吃吃喝喝的一大堆。我们亲切的叫它小六子。
猪嘴是此次游的司机,几乎一个人开了全程,而我是坐在副驾座的专职摄影师,途拍是我的最大爱好之一。一不开车,坐在车上就容易昏昏欲睡,还不如拿着相机记录沿途的风景。高速公路不能停车,一切只能在零点零几秒拍下,错过的风景固然不少,却也有不少意外收获。人生的旅途何尝不是如此?你永远不知前面有什么美景等着你,但你时刻要准备着迎接未知的美好,才能在它到来之际抓住那一美丽瞬间。
阳光明媚,向着云贵高原出发,感觉云朵就飘浮在头顶不高处。
夏末秋初的时节,高速公路从城郊的大片稻田经过,车窗外的稻谷正是青黄交接之时。
从东高速出口进入我们第一个休整地——,这是出口旁边的变电站,颇有几分变形金刚场景的感觉。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听说这个地方都是通过起义。高速口下来就可以见到这座高大的红色雕像矗立在正前方。
还是住在过年时,我去拍油菜花回程时住过的酒店,感觉比较舒适,而且周边吃的也很不错,用俗语讲就是“食过返寻味”。这是酒店外的景象
Day2百色—黔西南
今年过年时去拍油菜花,回程曾从汕昆高速公路上的马岭河大桥上经过,不经意看了桥下一眼,一条壮丽的大峡谷猛然跃入眼帘。峡谷因为水的沁润显得青黝,短短数百米间,七八条细长的瀑布如轻风撩动的纱帘,悬挂在两百多米深的崖壁上,瀑布从峡谷两侧落到谷底的激起浓重的水雾以及汇成一条清流。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偷窥了仙境的爱丽丝。
回来后一直对这条被称为“地球最美伤疤”的马岭河大峡谷念念不忘,这次朋友约上的游,我说什么都要推介他们一游马岭河大峡谷。作为旅行达人的他们,竟然还不知道这个地方有个马岭河大峡谷。真可谓是不为世人所知的仙境。
高速公路两旁的大山虽然不是特别高,却在早晨云雾缭绕,说明这一片树林比较多,清晨的湿气被蒸发成为云雾。
马岭河大峡谷
马岭河大峡谷位于黔桂两省交界的一个盆地,闻说国道324上的一座老桥是俯瞰峡谷的最佳观赏点。跟着导航去马岭河大峡谷景区的路上,我一直在寻找桥。
如果说之前匆匆而过的惊鸿一瞥是在门缝外偷窥一眼,那仙境的窗口就是我寻找的这座桥,它六七十米长,横跨在峡谷上。已经被定义为危桥,上面禁止停车。我们把车停在桥头,走回到桥面俯拍了两侧的峡谷全景,并且在桥上放飞了无人机拍了一段视频。
另一边是高速公路的马岭河大桥,就是我去年经过一窥这神秘仙境的地方,比起旧公路这边的桥要高大有气势得多,但离峡谷也稍远,也无法停车拍摄。
我们把车停到桥头的路口,走到桥面上俯视谷底行走的游客,小得像星星点点。
马岭河大峡谷是典型的箱型峡谷,两壁直立巷道。很久很久以前马岭河是条地下暗河,后来由于地壳变动,上层的砂页岩崩塌后被冲走,才形成现今这个深切的大峡谷。这个70公里长的峡谷,河流落差竟达到1000米,平均每公里落差有13米多,难怪峡谷中激流奔腾,河水就像奔跑着下楼梯一样,跑得气喘。
这条最大的瀑布叫万马奔腾瀑布,气势磅礴。虽然这个季节的由于雨水把山上的泥沙都冲进河流显得混浊,但胜在瀑布水量都十分大。马岭河大峡谷的瀑布数量也比往日要多。
马岭河峡谷最让人称叹的就是瀑布奇观。两岸众多支流因下切速度不同,滞后于主流,形成了上百条瀑布,坠入数百米的深谷之中。瀑布最密集的地方1.7公里内竟然有20条瀑布。石灰岩具有透水性,按照水在喀斯特地区的运动规律,河流在向深切的喀斯特峡谷汇流的过程中,进入石灰岩不远即会潜入地下,而马岭河峡谷上层地表恰好分布着隔水的砂页岩,形成隔水层,这才是这里的河流一直流淌到峡谷上方,形成大量瀑布的原因。
我们从大桥附近的景区北门进入峡谷,没有去门搭那坑爹的30元一位的垂直电梯,因为轻轻松松徒步十来分钟边玩边拍就到了谷底。况且电梯离景区大门还有很远一段距离,既然还要走,何必花这冤枉钱呢?如果不是有腿脚不便的老人家,完全不建议乘搭。而且耸立在峡谷中的玻璃电梯,真的是个败笔,如此奇妙的大自然美景,如此硬生生地不加修饰建个垂直电梯确实是毁景。
峡谷两侧崖壁形成钙化壁,远看像层层鱼鳞,“鱼鳞”上覆盖着厚厚的青苔,泛着惹人爱的绿光。青苔在这成了最佳培植土,上面生长着不少小植物。当水从绝壁穿越而出时,骤然降低的压力和雾化作用,使它将水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来,落在植物上形成有趣的钙化植株。
悠悠闲闲,十分钟便到了峡谷深处。抬头仍可见刚才在上面拍照站的桥。
本篇游记共含24220个文字,517张图片。帮助了名游客。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阅读《中国五千年地理之谜全集》李津 - 免费试读 - 手机阅读 - 书评
手机扫描阅读
  青藏高原在“大碰撞”前就存在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因此有“世界屋脊”之称。  青藏高原面积240万平方公里,海拔大多在3500米以上,包括西藏和青海的全部、四川西部、新疆南部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高原周围大山环绕,南有喜玛拉雅山,北有阿尔金山、昆仑山和祁连山,西为喀喇昆仑山,东为横断山脉。高原内还有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  科学界以往把它的形成归结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强烈“大碰撞”的结果,而中科院专家最新研究认为,在那次大碰撞之前就有了青藏高原的雏型,它是由原先的历次大陆小碰撞后逐渐形成的高大山系。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丁林说,现阶段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为5023米,主要由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等巨大山系构成。科学家根据在这些山系间发现的洋壳残余痕迹、海洋生物化石等,判定它们之间深部有大小不等的海洋分隔,并把它们划分为昆仑、松潘——甘孜、羌塘、拉萨、冈底斯及印度板块;地质上又把这些残存痕迹分别叫做金沙江缝合线、班公湖——怒江缝合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等。  “缝合线”都是陆地板块多次碰撞的证明。而冈底斯板块的厚地壳和高地形大约形成于1.3亿年~1.4亿年前,比6500万年~5000万年以来的印度大陆快速向和欧亚大陆俯冲“大碰撞”早1倍多的时间。所以,青藏高原是在原先高大山系上长出的“巨人”,不像通常理论认为的是在“大碰撞”后才平地拔起的。丁林说,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大碰撞前,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大约就有3000多米。  青藏高原的移动之谜  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在GPS卫星定位系统的帮助下,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  尽管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仅仅属于毫米级,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是很可观的。那么,人们是如何观测到这种移动的,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移动,它会给地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亚欧大陆的中南部,南起喜马拉雅山,北抵西昆仑-阿尔金-祁连山,东自横断山脉,西连帕米尔,面积达250多万平方公里。它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享有世界屋脊和地球之巅的美誉,常被科学家们与南极、北极相提并论,称作地球的第三极。  青藏高原无论是在地理位置上,还是在地球科学的重要性上都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由于它位于地质历史上古地中海大洋岩石圈消亡地带,是研究洋-陆转换、陆-陆碰撞、造山过程、全球变化和全球大陆动力学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建立地球科学新理论、新模式的关键地区,故而也被喻为“打开地球动力学大门的金钥匙”。  对青藏高原的监测吸引了许多国家的科学家。  监测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谭凯博士说,青藏高原在中国其地壳活动幅度相对比较大,而且这个高原地区的隆升、漂移活动是比较激烈的。地震活动也比较多。这种现象在中国其他地区或者其他高原是少见的。  从20世纪八十年代起,各国地球科学工作者争先来青藏高原作考察研究,法国、英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瑞士、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各国学者纷纷与我国科学家合作,对青藏高原进行考察研究,使这一地区成为地球科学新理论国际竞争的交点地区。  尽管各个国家都争先恐后地对青藏高原进行实地研究,但中国在卫星监测青藏高原的地壳活动方面却走在世界的前面。事实上从1991年起,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GPS研究室开始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青藏高原地区进行监测。从1991年至今,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GPS研究室组织了50多次青藏高原GPS观测,在高原及其周边地区设置了340个观测点,全国共设置了1056个GPS观测点。研究者是如何观察到青藏高原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的?  谭凯说,根据他们最新研究,青藏高原南部的拉萨地块以每年约30毫米的速率向北东38度推移;中部的昆仑地块以每年平均速率21毫米的速度向北东61度推移;再向北到祁连山地块,以每年7-14毫米的速率向北东约80度推移。也就是说青藏高原整体正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  谈到监测方法,谭凯说,他们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中国大陆地壳运动进行了长期监测,从中获得了在国际地球科学领域内最为丰富的青藏高原GPS数据;并使用独自研制的高精度GPS数据处理软件,获得了中国大陆现今最为精细的地壳运动图像。  具体方法是,首先利用诸多卫星进行定点的测量,再通过仪器进行接收;之后对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再把结果与以往结果进行比较。  监测有自己独立进行的,也有和别人联合的,大大小小共有四五十次。他们与美国阿拉斯加大学、美国普度大学保持了常年的联系,是友好合作单位,双方在监测活动中的仪器、经费方面,进行了交流和合作。  监测点位哪都有,并不局限于中国大陆,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像天山、蒙古、印度等地都有。而青藏高原上的观测点则是关注的重点。  移动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引起的挤压。  青藏高原向北向东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谭凯认为,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到地球动力学各方面的因素。不过据推测,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引起挤压,除此以外还有像地幔动力学、地热等多方面的因素,不能简单归结为一种原因。  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席、中国工程院赵文津院士在今年的早些时候,曾发表一篇文章对移动的原因进行解释。文章的名称为《破解青藏高原的东移之谜》。  赵文津院士从球面数学的角度出发,他认为,处于高纬度的两个相邻地块分别沿其重心所在经度线向低纬度做南北方向的离极运动时,由于经度线间的距离不断增大而逐渐相互分离。反之,处于低纬度的不相邻两地块分别沿其重心所在经度线向高纬度做南北方向的向极运动,由于经度线间的距离不断减小而逐渐相互靠近,最终导致青藏高原向东移动。  那么,青藏高原向东和向北移动并且速度也不一样,这会不会造成高原自身的解体呢?谭凯说,青藏高原本身就是由许多地块构成的,例如昆仑地块、拉萨地块等,每个地块的方向和活动性都不一样,它的动力传输也不一样,这也就造成了速度不一致的情况。另外,高原本身就是断裂的,所谓高原解体也是无从谈起的。  这种运动的影响,可以造成地块触动和断裂以及造山运动等多方面影响,而与老百姓生活更为直接的则是地震活动的增加。  至于这项研究成果对于地震和地质学的意义,谭凯认为,这项研究可以使人们研究地球动力学、地球深部结构和浅部变形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有利于地震预测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如果青藏高原一直运动下去会怎么样呢?是否会产生新的地形地貌?它会给这个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大陆的生态和气候环境带来什么变化?谭凯说,这与地热活动增强,应力积累现象不同,这个问题太复杂了,不能轻易地下断论。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所研究员张纪淮也表示,从板块移动的角度来说,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洋板块和东亚板块底部相互挤压形成的。如果板块向东向北移动,肯定会对喜马拉雅山的高度产生影响。至于这种缓慢的移动对于气候的影响,应当把它放在一个很长的气候年代里去表述,短期内是观察不到什么变化的。  四川盆地的形成与恐龙灭绝有关  从立体地图不难看出盆地的地貌不仅外形似盆,而且较圆,很有规则,同周围山脉的高度比较接近一致,呈西高东低的态势。假如从来就没有四川盆地,那么该处的地形就应该是与其四周的地形相接近的整体山形地貌,即:盆地之西是青藏高原的东臂,盆地之北是秦岭山脉的南枕,盆地之南是云贵高原的北部后背,盆地之东是大巴山西依的靠山。如此说来,整个西部高原原来本是一个完整的群体,以至于正好合乎逻辑规律——能量均衡则形状均衡、能量突变则形状突变。  然而,四川盆地的实际情况却是很久以来就形成的。能量巨大的梯级变化的表现为盆地规律性的高低突变,这个突然出现的巨大能量所导致的地貌梯度的显著变化的原因,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小行星的撞击。而且,在小行星撞击之前,此地原本是中国西部大片高原的东部边缘地带。所以撞击才会形成四川盆地以及周边的外貌特征。  众所周知,月球上有许许多多的、大小不一的环形山。月球环形山是由太空中的天体碎片(陨石)撞击而成,这早已是一种公论。月球环形山周围之外没有什么其他的山脉与之相连,显然是由月球表面原本就比较平坦的地貌所决定的。所以,撞击的冲击力量所掀起的尘土就在撞击点周围的表面形成四周分布较规则的环形山。  然而,撞击四川盆地的那颗小行星,其对地球的撞击点(着陆点)不是在平原,也不是在海洋,而恰巧是在一个巨大的整体高原的东部边缘的斜坡地带——四川盆地。所以,撞击形成的环形山就不可能像月球环形山的模样,而只能是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貌这个模样。  自贡位于四川盆地的中部,是恐龙化石出土的地方。  关于恐龙的灭绝,考古学家们提出了四种推论。其中,“小行星撞击论”比较占优势。  有人因此得出结论,四川盆地的成因是小行星撞击所致,而恐龙灭绝的成因也是小行星的撞击所致。有趣的是就在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同一地方正巧又是恐龙灭绝后其化石出土的地方,而且出土时化石距地表很浅,以至其中一块化石露出地表,而被路经此地的考古学家董枝明先生(中科院古脊人类研究所教授)发现。进而人们挖掘出大量完整的恐龙化石,并在挖掘地原地建起一座世人瞩目的“自贡恐龙博物馆”。  把小行星撞击地球而形成盆地与恐龙因小行星撞击而灭绝这两个事件统一分析,就不难看出:撞击在前并形成盆地,同时撞击又灭绝了恐龙。恐龙灭绝在后且又埋没于盆地中心位置的地表浅层。显然,这是一对矛盾,一对极大的矛盾。然而,正是这一对从表面看起来的大矛盾,才会预示着一个必然,一个超乎寻常的必然。多个看起来似乎是独立的事件的原因均来自于一个事件,即:  一颗小行星的撞击是形成四川盆地和恐龙灭绝的共同原因。因为在撞击的当时,埋没于自贡的这群恐龙原本就不在这里,而是在整个撞击地边缘的西部高原的山坡上生活着。然而撞击掀起的巨大泥石层洪流(或许是高温的)从空中倾泻而下,片刻间就把大片的坡地覆盖,尔后顺着西部高原西高东低的自然山势,以及撞击之后形成的巨大低洼地势,包裹着地表上原来的一切物体汹涌澎湃地流向低处、流向东部、流向撞击点的中心部位,以致自贡恐龙发掘地所埋没的恐龙化石群形成漩涡状的埋没态势。  位于四川盆地地貌边缘的西南部的巩县境内,有一个叫漏斗山的旅游地。那里确有一个四面环山的漏斗形山地,斗径约1000米,斗深约100米,圆形斗顶四周有约30米高垂直的峭壁,显然不是火山形成的。或许,它是由与撞击四川盆地的那颗小行星同伴而行的另一颗行星碎片所致。  全球发现恐龙的地域越来越广,其中美国的俄克拉荷马州、南极半岛、日本的石川县等均发现恐龙化石。可见,恐龙化石在全球的分布是非常广泛的,远远超出人们以前的估计。然而,地球上的恐龙又几乎是同时灭绝的。如果恐龙灭绝的原因真是小行星撞击所致的话,那么在小行星撞击四川盆地而灭绝自贡恐龙之际,就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小行星或许是小行星群同时撞击地球上的其他不同地域,从而导致地球上的恐龙群同时灭绝。  综上所述,小行星的撞击是形成四川盆地和导致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这也是自贡恐龙化石漩涡般聚合状埋没一地的根本原因。  行星撞地球,撞出个猿王洞  九寨沟旅游环线的北川县境内,有一座险山,近山顶处有一个天然溶洞,这就是声名鹊起的龙门山猿王洞。2000年“五一”节这天,慕名而来者就达数千人。不少人到此旅游以后,除了赞叹山势险要、溶洞奇特、设计神巧外,免不了有些有心人就要追根问源:猿王洞是怎么形成的?  有种说法是: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四川盆地,巨大的冲击力把原本在地下的石灰岩溶洞提升到山腰,海水退去,海底龙宫变成了现在的洞穴。  人们不仅要追根刨底地问:四川盆地真是小行星撞击形成的吗?猿王洞真是从地下提升到山腰的吗?  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说法基本被地质学界所证实,是确有其事。地质学家研究认为:这次地球的大灾难,导致中生代统治地球达1亿2500万年的恐龙全部灭绝,除此之外,陆生动物中体重达25公斤以上的全部绝迹,海洋中浮游生物如有孔虫和超微体的种属灭绝的达80%以上。但那颗“惹事”的小行星并非撞向现今的四川盆地。据报道,国外的地质学家们在墨西哥湾找到了那颗小行星撞击的证据:主要是在附近的相当年代的岩层中有几厘米左右的过渡层中“宇宙元素”Ir铱的含量特别高?是正常值的30-300倍。据认为,该种物质主要是来源于地球外。也有科学家分析计算,造成那次地球灾难的“小行星”直径约10KM,落在地面形成175KM左右的大坑,其粉末进入平流层,使光合作用停止了3-5年,致使生物大量灭绝。而四川盆地的直径绝非只有175KM,而且盆地内的地层、地貌等,都非一般的陨石坑。  至于猿王洞是那次事件中,从地下“提升”到山腰的说法,则是一个“猜想”而已。从地质学的观点来看,形成溶洞的条件是:第一,岩石是可溶性的,而且还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猿王洞的石灰岩是4-3.5亿年前晚古生代泥盆纪时代海洋环境中沉积形成的化学岩,它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CaCo3。泥盆纪在长达5000万年的时间中,在龙门山猿王洞一带形成的地层,沉积连续完整,厚度大,没有缺失,而且化石种类丰富,可作为与世界同时期的地层作比对的标准,因而被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定为在中国的泥盆系标准剖面后来,猿王洞所在的地区海水退去后,演变为陆地,原来在海底时呈水平状的岩层,又因为受地质构造运动的作用而发生褶皱形成向斜,在向斜岩层的下部,容易形成开放性的张裂隙。这些张裂隙有大、有小,而且大多是贯通的,这就为形成溶洞的第二个条件即地下水的作用提供了通道。地下水是由地表渗透到地下的,其中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Co2,水与二氧化碳作用,形成碳酸,碳酸又离解为H+和HCO3-离子。CO2+H2O?H2co3H+Hco3-氢离子和重碳酸根离子对石灰岩都有溶蚀作用;因此,在石灰岩地区,因不同的条件而形成了漏斗、溶洞,石林、石芽、峰丛等,被称喀斯特地貌,而饱含碳酸钙溶液的地下水也会在合适的条件和环境下沉淀析出碳酸钙,这就是我们在猿王洞中看到的钟乳石、石笋、石柱,还有石花、石帘、石幔等,这些都是地下水的作用而形成的。  形成溶洞还需要相对稳定的时间,有一个资料说,碳酸钙的沉淀速度很慢,每100年才长10毫米,就是说一根1米长的钟乳石,要经过1万年才能形成。  我国现今的地貌,基本形成于新生代的晚第三纪时期,距今2500万年,从那时起,海水已全部退出大陆,当时,印度古大陆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靠拢乃至碰撞时,我国的地形渐渐形成西高东低的格局,板块运动和地质作用,使地形隆起,而外力作用如风化作用和流水作用,又使地形趋于平坦,表现在地貌上,当地壳强烈抬升,上升运动速度大于风化、剥蚀运动时,地形就隆起,也称为造山运动,这一时期,河流向下切割的作用强烈,河流在山区形成“V”型河谷,当地壳处于相对稳定时期时,原先耸立的高山,受到外力作用,渐渐被削平,时间越长,则相对的形成一个基本平坦的面,称作夷平面,而这时河流向两侧侵蚀,河流就比较开阔,河两岸就形成阶地。而溶洞就好比是埋藏在地下的河流,它也是受地壳运动影响的,在第三纪时期的后期,即始新世和渐新世,约距今万年,地壳运动表现为休止期,当时形成了一个范围较广的准平原(也称为山原期夷平面)。后来在中新世和上新世(约距今万年)时期,地壳又一次抬升,原先山原期的准平原开始上升,河流切割又加深发展(龙门山地区在喜马拉雅运动时期上升幅度很大,切割深度达2000余米),根据对猿王洞周围的23个溶洞群的统计,相对河面高程在1000米左右的溶洞有5个,600米的1个,500米的2个(猿王洞是其中之一),350米1个,300米2个,200米4个,5米左右的8个;据资料显示:猿王洞附近的五级阶地相对高程为180米左右,时代为早更新世,而猿王洞的高程为500米,应该是属上新世时期形成的(距今约300-500万年左右),后来由于大家都知道的板块运动:喜马拉雅山在不断增高,青藏高原也被抬升,而处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过渡地带上的猿王洞也随着地势的升高而抬升,而河流却不断向下切割,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相对高程500M的高差,实际上是地壳不断抬升和河流不断下切,趋于向最低侵蚀基准面看齐这么一对矛盾的结果。  随着猿王洞的声名远播,日,中法洞穴学考察组的专家,在完成了他们对重庆奉节县的“天坑地缝”的长达6年研究之后(现“天坑地缝”已成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他们又对猿王洞的洞穴产生了兴趣,中法二国的学者经过现场踏勘和听了县政府的情况介绍后,已决定把北川县以猿王洞为首的溶洞群作为考察研究的对象,因此,在不久的将来,猿王洞的科学价值将不断得到挖掘,来猿王洞旅游、探险、考察的人员将不断增加;九环线上的龙门山猿王洞这颗明珠将会更加璀璨。  广东佛冈的“冰臼”是古冰川遗迹吗  山谷冰川是陆地上形成的大冰块,在自身重量下缓慢向山下移动。冰川移动时汇集大小由颗粒到巨砾的冰岩屑,对冰川底部的岩石不断造成侵蚀,当冰川融化后,抛下冰和岩屑以及漂砾(孤立的一个个漂石),形成形态各异的层状冰水沉积平原和“冰臼”。  在广东佛冈境内就有这样一处奇特而珍贵的“冰臼”地貌,但目前正面临泥沙的湮没,由于其有较大的地质科研价值,所以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尽快采取保护措施加以开发利用。  在广东佛冈,沿黄花湖东上,约3公里车程就可到达奇异的“冰川奇观”。它沿一条不知名的溪谷展开,长约一公里左右,当地旅游部门一度将此处列为“黄花洞赏石漂流”景区。  这里流急石奇,水绕岩壁,与周边其他地貌极为不同的是,溪流两旁的灰色岩石出现了一个个形似锅底的洞穴,遍布于岩层上的冰臼都呈圆碗形,内壁很光滑,大的直径数米,小的只有汤碗那么大,放眼望去,大大小小的坑星星点点,把一段峡谷装饰得玲珑剔透,直让人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然而由于峡谷中的河流近年逐渐干涸,这片奇特的地貌面临泥沙淤积和两边山石崩塌淹没的威胁,一些典型的“冰臼”可能会遭到破坏。  尽管几年前省地质勘测工程人员到此地进行过粗浅的勘查,认为形成于数百万年前,不过直到目前地质人员仍未最后得出结论,这片“冰臼”是否说明在广东地质史上曾出现过冰川遗迹。  而赞成“冰川遗迹”的人士认为洞穴是标准的“冰臼”,显然是远古冰川活动研磨地表形成的。当地人也十分乐意把这些巨大石头上出现的神秘洞穴称为“冰臼”,因为它们看来很像农村家庭早期用来捣米的一种原始石质容器。  而另外一种说法否认洞穴是“冰臼”,而是被流水长期冲刷而成。  因此当地政府正准备再邀请有关地质权威人士前来考察勘探。  据佛冈旅游部门的工作人员透露,目前除河源市发现小规模的类似冰川遗迹外,就只有佛冈黄花湖的这个遗迹最成规模了,它的出现是否说明清远乃至广东在远古时候曾经有尚不被了解的地质活动?相信它将成为广东古地质地貌考察研究的珍稀标本。  据了解,目前,已有多家国内外旅行社对“冰川遗迹”表示出强烈的兴趣,为了保护好这片奇特而珍贵的地貌,当地政府已着手征用周边山林和土地,建设保护性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冰川遗迹”的旅游科普资源。  世界上最大的冰臼群在哪里  内蒙古克什克旗青山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冰臼群为主的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通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博物馆等单位多位专家学者实地考察后认为,该地区分布的冰臼,实属国内外罕见,勘称“世界奇观”,是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冰臼群,在青山北面分布有冰斗和冰蚀洼地,在青山东西两侧还分布有两条u型谷,说明大兴安岭地区确实广泛发育过多期冰川,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它是全球古气候、古环境、古地质变迁十分难得的证据和重要的历史见证。  青山冰臼群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东部,距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25公里。保护区地处新井乡大耗来村。东与关东车村相连,西与顺义隆村接壤,南依西拉沐沦河北岸,北与蒙古营子村交界。地理坐标为:东经117°46′,北纬43°15′,总面积9200公顷。  从1997年开始,克什克腾旗青山发现大规模冰臼群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大学等有关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多次来青山进行考察研究,专家们最后得出结论:称“青山冰臼群是截止目前所发现的最大的冰臼群,可以说是世界第一。”  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于1998年在北京联合召开学术会议,专题探讨赤峰市冰臼的成因,会议一致认为:赤峰市北部的冰臼是“奇观”,而且是“世界奇观”,要求对这一“奇观”要保护好,将这“奇观”向联合国申报“自然遗产”名录。为此,克旗环保局向克旗人民政府提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建议,1998年3月克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青山冰臼群自然保护区”,批准成立了青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  在海拔1574米的青山山体的山顶顶峰分布着的各种各样的冰臼,其平面上多数呈圆形、近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的形状。有的像葫芦,有的像梅花,有的像瓜子。一般冰臼口稍小,中下部较大,底多较平或呈锅底微凹。形体“似臼”、“似盘”、“似盆”、“似匙”等,可以说应有尽有。其中较深的冰臼多呈口小、肚大和底平特征。口部上缘带有缺口(或开口),缺口有大有小,有深有浅。一般臼口宽约0.3~2米,深0.1~2米左右。最大的直径达10.5米,深4.5米;最小的只有几公分,似一般钮扣大小。据调查统计,在方圆不到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大小不一的冰臼1000多个。有的冰臼光洁如洗,无任何残留物和充填物,但很多冰臼中,都填满风尘黄土物质,已长满花、草或乔木、灌木,形成大小不同的“天然盆景”,置于坚硬平坦的花岗岩山脊上,十分壮观,给人极大的神奇感和奥秘感。  由于当地群众保护意识较强,这一大型自然遗迹保存完好程度出乎专家们的意料,历史这么久远,那个遥远的年代留下的自然遗迹仍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山上的植被也保护得那么完好,几乎没有水土流失,山杏、油松、古柏、山杨长势生机盎然,这对长久保持自然遗迹全貌起到了特殊作用。  海螺沟冰川分布为什么如此之低  提起冰川,人们总觉得那么神秘而遥远,它要么位于远不可及的南北两极,要么位于偏僻的内陆高山,除极少数登山家、探险者和科考人员外,一般都很难亲睹冰川奇观。然而位于我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为数极少的低纬度、低海拔且最易接近的现代冰川之一。  海螺沟是亚洲海拔最低、规模最大的海洋性现代冰川地区,它全长30.7千米,风景区面积约197平方千米,位于贡嘎山东坡。在藏语里,“贡”是至高无上,“嘎”为圣洁无瑕,意即至高无上的圣洁雪山。在贡嘎山主峰周围,林立和放射状分布着74条冰川,其中超过10千米的冰川有5条,海螺沟内的冰川面积便是其中最大的一条。这条冰川的顶点海拔6750米,而底线仅2850米,比贡嘎山雪线还低850米。海螺沟内的冰川面积达31平方千米,包括3条山谷冰川和其他8条悬冰川、冰斗冰川,其中海螺沟1号冰川是最大、最长、最壮丽的一条,总面积23.2平方千米,跨越于海拔6750米至2850之间,自高而低由粒雪盆(海拔4800米以上)、大冰瀑布(海拔米)和冰川舌(海拔3700米以上)三级阶梯组成,全长13千米。冰川舌厚达40米~150米,其上有体态各异、造型奇特的冰川景观:冰川弧拱、冰面湖、冰塔林、冰蘑菇、冰川裂缝、冰湖、冰洞、冰桥、冰面河、冰川城门洞等。冰川舌长5千米,全部伸进原始冷杉带,形成举世罕见的冰川与原始森林交错共存的自然绝景。  为什么海螺沟冰川分布如此之低呢?  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大雪山南端,既能受到来自印度洋西南气流的影响,又能受到来自太平洋东南气流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量很大,雪线附近年降水量可达2000多毫米,冰川的补给量很大。只有较高的温度才能使冰川的消融量等于补给量,因此,冰川一直向下滑动到海拔很低的2850米时,冰川才逐渐消融完毕。冰川融水通过海螺沟、磨西河注入大渡河。当然,因冰雪补给量和消融量比值大小的变化,冰川是有进有退的,海螺沟的冰川舌末端位置一般在海拔2850米~3500米之间。  海螺沟最壮观的景色当属大冰瀑布,它是海螺沟1号冰川的重要组成部分。贡嘎山东坡规模巨大的粒雪盆是海螺沟冰川的形成区,冰川从粒雪盆溢出后,沿盆前缘的冰舌形成由许多级冰坎组成的气势雄伟的冰瀑布。冰瀑布凌空飞悬,晶莹洁白,映衬着蓝天白云,巍巍山峰,任你思绪驰骋,想象飞越。  大冰瀑布上终年都有频繁的冰崩雪崩发生,夏秋季节,小型冰崩特别多,每天可达数千次。在冰雪崩危险区外的黑松林,长草坝等地,人们可以安详地静观发生在冰瀑布上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每当大型冰雪崩发生时,蓝光闪耀,冰雪飞舞,隆隆响声,震撼天宇,数千米之外都可耳闻目睹。  由于沟内高差范围达6000余米,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的不同气候、地质、地貌以及珍稀动物、植物等不同景观都汇集到这块宝地上了。莽苍苍的大冰川,犹如一条白色巨龙静卧在巨大峡谷中,这条冰龙把5千米长的“龙头”伸进森林,翠绿的山林镶上银白色的冰川,景色更加迷人,冰龙硕大无比的龙身,倾斜着翘入雪山,插向蓝天。  更奇妙的是,人们走在这条巨大冰龙的身上,并没有寒冷的感觉,两边山上,各种野生观赏植物争奇斗艳,鲜花醉人,莺飞草茂,风光旖旎。  海螺沟还有70平方千米的原始森林,不同海拔与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奇花异树,组成了海螺沟独有的植物王国:康定木兰、天麻、贝母、中华猕猴桃等珍稀植物都在这儿生长繁茂。猕猴、盘羊、腹角雉、小熊猫、羚羊、野驴等近20余种珍稀动物在这里生活繁衍。数千米高差所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将海螺沟装扮成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海螺沟虽然是冰雪世界,但分布着多种温泉,从泸定县磨西镇沟口到冰川末端,有众多的温泉、热泉、沸泉和冷泉。目前已开发为疗养中心的温泉有杉树坪温泉、窑坪温泉及二号营地温泉等,这些大流量的温泉晶莹透明,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在毗邻冰川之地拥有如此众多的大流量的热矿泉,在国内外甚为罕见。  巍巍壮观的现代冰川,大流量的热沸矿泉、众多的温泉,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景观生态多样性很强的原始森林,以及古冰碛湖等类型众多的珍贵资源汇聚在197平方千米的范围内,使海螺沟成为一处不可多得的综合性高山旅游胜地。还有每年络绎不绝的朝山者,他们对被誉为“蜀山之王”的贡嘎山顶礼膜拜,也给海螺沟——中国奇异的冰川旅游胜地,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是山崩让翠华山改变了模样吗  山崩爆发的时候,山体突然裂开,大量巨石脱离山体,一瞬间崩落到山脚下,巨大的气浪把重达上千吨的石块推到了很远的地方。7000万年以来,这样的场景在翠华山出现过无数次。千万年轰轰烈烈的地质历史造成了今天翠华山的自然景观,眼前静谧的山水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改变了模样。  世界罕见的山崩地貌:翠华山  “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西周山川皆震,”文中的“岐山”,据推测,就是陕西省西安市城区以南约20公里处的翠华山。  翠华山是秦岭终南山的一条支脉,位于秦岭北麓,山体大致呈南北走向,整个山体与秦岭山脉一起由一条东西向的深大断裂与北边平坦的关中平原相隔。  这条深大断裂(也称“秦岭断裂”)是新生代(距今7000万年前)以来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结果,直到今天,造山运动仍然没有停止——秦岭山脉在缓慢地抬升,关中平原在缓慢地下沉。  位于断裂带上的翠华山如同坐在了一条蠢蠢欲动的巨龙的背上,地壳运动的巨大能量使得翠华山经历着一次次的摇动和震撼。  2000年,奥地利地质学家J·T·威登格尔博士和H·J·艾尔斯格博士在考察了翠华山之后惊叹道:“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个强烈吸引地质学家科普考察的景点……我们考察了世界上50多个国家,看到这样巨大的山崩堆积物还是第一次!”日,翠华山被中国国土资源部授予“陕西山崩地质灾害国家地质公园”的称号,成为了中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之一。  翠华山在历史上并不平静  当翠华山附近的村民们历尽千辛万苦在水湫池南边的巨石堆里跋涉的时候,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块块形状峥嵘、有棱有角的大石头竟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年以来从旁边的山上崩落下来的;他们也没有想到,那些忽高忽低、幽深曲折的石洞其实是崩落的石块在山脚堆积时互相搭构而成的;他们更没有想到,四周山上那些垂直的光滑的崖壁和尖锐的山峰原来是山崩后残留的断面。  他们心安理得地住下了,有人巧妙地利用了巨石间的大缝,有人挑了一块平坦的大石头,在上面盖了几间房子,还有人干脆在巨石上连凿了数孔窑洞。  然而在这里,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日子其实是建立在岌岌可危的临界点上的。  科学家们在翠华山地区只发现了两套岩石体系,一是距今19亿年前的变质岩,二是距今1.5亿年前的花岗岩,翠华山的主峰就是由花岗岩体组成的。由于花岗岩性脆,一遇到构造运动就会产生节理、断裂和破碎,所以,自从秦岭断裂形成以后,翠华山的山体也在无数次的构造运动中发育了大多呈直立状态的节理和破碎带。  由于翠华山所属的地壳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所以太乙河对它的切割是以垂直侵蚀为主的,在河的两岸形成了陡峻的谷坡,在有的地方,由于河流的侧蚀以及受岩石的节理和破碎带的影响,谷坡变成了上凸下凹的反坡。  上述原因使得翠华山的山体变得十分松脆:到处都是裂缝,到处都有潜在的摇摇欲坠的石块,只要受到地震一类的外力影响,这些石块就会像积木一样脱离山体,崩落下来。  这就是历史上曾经在翠华山发生的一幕幕场景:地动山摇的时候,随着一声声巨响,翠华山的山体像是被突然炸开了,巨石冲天飞起来,又在瞬间降落,其间产生的巨大气浪把上千吨重的巨石推到了很远的地方。这些巨石在降落的时候互相碰撞,有的干脆自身就崩为两半。它们降落在山脚下时,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如果崩落下来的石块很多,山崩的规模很大的话,山脚下就会形成一片石头的海洋。很多时候,崩落下来的石块会在山谷中形成一座天然的石坝并堵塞河道,石坝的下游就会断流,石坝的上游则会形成“堰塞湖”。  不幸的是,位于秦岭断裂带上的翠华山同时也处在地震多发的地段,正如本文开篇所说的,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地震就发生在这里,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断定,翠华山区发生的地震和山崩是从公元前780年开始的,在此之前,也就是秦岭断裂带形成以后的几千万年时间里,翠华山区也许已经有过无数次类似的经历了。  我们所能找到的地震史料中至少还有4次地震与翠华山的山崩有关。唐代天宝年间(公元742-755年),西安一带发生的大地震使翠华山谷两侧的谷壁崩塌,巨石堵塞山谷形成了太乙池(水湫池)、风洞和冰洞;公元793年发生在西安以东的6级地震、公元1487年发生在临潼的6.2级地震、以及公元1556年华县发生的8级地震都对翠华山的山崩产生过影响。  地质科学家们认为,翠华山如此大规模的山崩地貌一定是多次山崩造成的,但是目前还不能确定各次山崩的年代,这还是一个无人涉足的课题。  虽然自公元1556年以后,翠华山的山崩一直处于停滞的状态,但是谁也不敢保证这里再也不会发生石破天惊的事件了——这里的平静十分脆弱,你永远不知道地下的巨龙什么时候会翻身,用它神秘莫测的力量瞬间改变大地的面貌。  尽管如此,人类还是愿意用现世的眼光来看待眼前的世界。人类的存在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瞬而已,如果把地球的地质时代比喻成24小时的话,那么人类的出现则只是最近30秒钟发生的事情。所以,当地球把亿万年缓慢的演变过程瞬间呈现在朝生暮死的人类面前时,后者所能做的就只有赞美和感激了。  翠华山变成了地质学大课堂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地质学者才发现翠华山中的巨石是山崩的产物,也就是从那时候起,翠华山才作为西安附近的一处风景旅游区渐渐被现代人注意。山崩造成的地貌给人以奇特、险峻、壮拔的感受,在嶙峋的山石背景之上生长着北温带郁郁葱葱的森林,水湫池0.14平方公里的水面给四周雄壮的山体增添了无限灵气,浩荡的石海里隐藏着奇怪的洞穴,太乙谷中的太乙宫记录着汉武帝祭祀太乙神的盛况……  游人可从太乙峪口进入翠华山山崩地貌国家地质公园。沿着“V”字型山谷向南走,一路都能听到太乙河潺潺的水声,转过几道山湾之后,迎面可见两道白练从陡峭的山崖上飞悬而下,水柱打在下面的岩石上击起漫天的白色水雾,这里是人工修筑的“正岔水库”,因为水流从35米高的坝顶顺着两条溢洪道泄下来,形似瀑布,所以这里有“翠华山第一景——人造瀑布”之称。  离正岔水库不远,山谷展开形似“U”字,有一个高约200米、宽约350米的由巨石和粘土堆砌而成的大坝塞住了太乙谷,坝壁上有一条陡峻曲折的小路“十八盘”盘旋而上,坝顶则豁然开朗,碧波荡漾的水湫池如同镶嵌在群山中的一颗明珠,空气顿然湿润流动起来。水湫池就是山崩形成的堰塞湖,刚才看到的大坝则是由崩塌下来的巨石、碎石和粘土堆积起来的,大坝的坝顶约有1000米宽,其上除了水湫池之外遍布巨石。站在坝顶往两侧的山上看,只见山谷两侧犹如刀削过一般光滑陡峻,这就是山崩形成的垂直崩塌面。  在水湫池西南方向有一个宽广的谷地,谷地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小到1立方米,大的可达7.2万立方米,这就是石海。石海里的巨石形态万千,有的巨石还可以看出它是山崩前风化的局部山峰。无数巨石相互叠置,远看如同波澜壮阔的海洋。石海的上方则是状如犬牙的山峰,经过了多次山崩的打击,这些山峰仿佛被乱剑削过一般,参差不齐,疤痕累累,有的地方还可以看到山崩时飞石的撞痕。据说,整个翠华山的山崩堆积物总体积达到了3亿立方米,山崩遗迹的分布范围大约是5.2平方公里,目前初步开发的范围约1.5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水湫池周围。  在石海里还有上百个洞穴,它们是巨石崩落后相互搭构而成的。其中有两个极具特色的石洞,一是风洞,二是冰洞。  风洞其实是翠华山规模最大的山崩大裂石,它原是一块长约70米、宽约30米、高10多米的巨石,在山崩时它破裂为两块,下落时两块石头顶部相靠、底部叉开,形成了一个宽约1米、高10米、长达40米的狭长岩洞,由于洞内终年照不到阳光,所以洞内外温差较大,再加上狭管效应,能形成“过堂风”,从而使洞里常常凉风习习,故名“风洞”。  冰洞是由山崩时体积大小不等、运动速度不同的石块在堆积时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由于它深入地下,常年不见阳光,所以洞内气温原本比较低,再加上冬季时,山上的冷空气下沉,挤走了洞里的暖空气,使得洞里滴水成冰,而夏季洞外温度升高时,暖空气较轻又不容易进入洞中,所以洞内在夏季都能见到结冰的现象,故名“冰洞”。  翠华山的山崩地貌是“中国少有、世界罕见”的,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山崩形成的各种地貌,并进而追溯这些地貌的形成过程,在追溯的过程中,人们便能明了地球的面貌是如何在地球内力与外力的交织作用下缓慢而显著地改变的。  云南腾冲,为什么“十山九无头”  在云南腾冲,历年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好个腾越州,十山九无头。”  “无头的山”便是指腾冲的火山群。腾冲因为地处欧亚大陆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当剧烈的地震发生时,山崩水涌,岩溶喷出地表。待地震停止,岩溶冷却,就形成了一座座形状独特的火山。腾冲火山群位于横断山系两段的高峰贡山西侧,主要集中分布在和顺、马站一带,为我国西南最典型的第四纪火山。  在县城周围1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分布着大大小小70多座火山,而腾冲县城即坐落在来凤山火山流出的熔岩上。在县城西北10多公里的马站村附近,火山较为集中,黑空山、大空山火山群自北向南呈一字形排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据科学工作者的考察,腾冲是欧亚大陆板块的边缘部分,自古以来就是地壳运动特别活跃的地区之一,地震频繁。自公元1512年至年间,腾冲共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30余次,包括6级和6级以上的地震11次。强烈地震发生时,在震中区“山崩水涌”,“禾田尽没”,道路断裂,间有塌陷,人畜伤亡。至今,在这块土地上,轻微地震仍常常发生。  从大空山下来,再登上黑空山,形状基本一样。不过,这座山的相对高度仅80来米,而火山口的深度,却近100米。底部比腾冲坝子平面还要低十来米,真可谓名符其实的“空山”了。  在马站稍南,王家坝附近,有一座双孔火山,锥体大小、形状几乎一模一样,火山口的深度两孔均约50米,两个火山之间仅隔一条三四米宽的过道,像是在山顶上并排放着两口巨型铁锅,故称为“铁锅山”。东南侧,有一火山喷口,有泉水涌出,积为火山湖,直径为100多米,水深约10米,据当地群众介绍:这个火山湖旱年不干,雨年不溢,水色四时变化,景色秀丽,且近在公路边,来往方便,吸引了不少游客。  火山喷发,虽然给人们带来过严重的灾害,但也给人们留下了一些宝贵的财产。火山灰可作水泥的原料,制成的产品拉力好,隔间隔热力强。火山灰内含有丰富的磷、钾等成分,土壤特别肥沃,适宜于各种作物生长。那漫山遍野的香果树,是一种油料植物,当地群众称之为“摇钱树”。那鲜艳夺目的红花没茶,是著名的云南茶花的祖先,是一种既可供观赏,又可收果榨油的木本园林树种,至今仍有大片繁殖。利用火山附近的温泉灌田,水稻每亩可提高100至200斤产量。一些石矿已开始利用地热蒸煮原料,成本低,效果好。  腾冲的火山群,周围有强烈的水热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腾冲的汽泉、温泉共有80余处,其中有11个温泉群,水温高达90摄氏度以上。火同群北端滇热田、石墙热泉,南端的硫磺塘、黄瓜箐、澡塘河泉群和攀枝花硝塘热泉,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县城西南荷花乡的派温泉,涌水量丰富,每秒达4立方米,县城北面的表院温泉变与此相近。而县城南新华区太和乡硝塘卜高河床中的热泉,长达半公里,时有时无,涌沸时隆隆有声,水柱可迸出一米多高。县东北曲石附近有一个汽泉,名为“扯雀塘”。据说,鸟飞过这里,往往被“扯”下来跌死。科学工作者用五斤重的大公鸡,放在塘口附近试验,活跃的鸡仅两公钟便奄奄一息。经采样测定,证明这里放出的气体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这种气体毒性很强,雀是被毒气所熏而摔下来的。这是火山活动后期的一种低温放气现象。  这些温泉、汽泉,按化学成分来分,又可分为碳酸泉、硫磺泉、硫酸泉等。在碳酸和硫磺泉区,草木茂盛,一片青绿;而硫酸泉区,一片长约80米,宽约40米地面内,热气腾腾,到处是嘶嘶的响声,地表砂石裸露,寸草不生,人们不敢涉足,成为天然“禁区”。在这些地热景观中,最吸引人的是黄瓜箐、硫磺塘一带的热海沸泉。  热海的温泉明澈洁净,据说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因此在此泉中洗完后的肌肤滑爽舒服。  地名“五大连池”由何得来  五大连池位于黑龙江省北部,是国务院1983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旅游名胜风景区“四十佳”之一,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地理座标为东经126°00‘-126°20’,北纬48°34‘-48°48’。平均海拔高度为250-300米,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本区夏季较炎热,最高日温可达34°C,多见于6-7月份;冬季较冷,气温一般在-20°C左右,最低日温可达-36°C。年日照时数在小时,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  五大连池曾在不同时期先后爆发过十四座火山,早期火山距今已有130万年,近期喷发的火山也有280年的历史,目前仍保留着完好的火山爆发时的壮观遗迹,素有“火山公园”、“天然火山博物馆”之美誉,是火山地质科学考察和研究基地。最后一次火山爆发是发生在年间,因火山熔岩阻塞了当时的河流,形成了五个串珠样的自然湖泊——火山堰塞湖,故得名“五大连池”。  在五大连池火山地质公园境内,错落有致地排列着14座互不相连的火山——药泉山、卧虎山、笔架山、东西焦得布山、东西龙门山、影背山、莫拉布山、尾山、南北格拉球山、老黑山和火烧山,其中老黑山和火烧山,是新期火山,这些火山的分布给山环水绕的地理格局增添了无限魅力,五大连池火山群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火山地质现象最齐全,是我国不可多得的火山地质公园及旅游胜地。  老黑山,喷发于200多年前,《黑龙江外记》、《宁古塔纪略》中有清楚记载,地质学家上称之为新期火山,老黑山是五大连池火山群里火山锥体较高的也是较大的,海拔515.9米,高出地面165.9米,火山口呈漏斗状,内壁陡峭,深145米,寸草不生,只有紫红色、黑褐色的火山岩石和松散的火山碎屑物,从火山口的上缘向下看时,陡峭森严,使人头昏目眩,壁上边缘的岩石有的部分塌落,危崖耸立,参差不齐,底部堆积着塌陷下去的岩石,火山口边缘微有起伏,但没有明显缺口,另外还有两个塌陷的小火山口分布在旁边,由于火山碎屑物的堆积,使得山脊和锥体显得比较宽阔,火口垣高低不一,在老黑山火山锥体北坡有两条向北延伸呈“V”字形熔岩沟谷、这里是火山喷发时岩浆溢出的通道,西侧的溢出通道规模大。多为淳岩及火山弹,烙岩在出口处形成扇形台地“V”形,谷下部有一塌陷坑,呈长方形展布,坑内碎石遍布,坑壁陡峭,在坑的南侧底部有一向南延伸的熔岩洞,洞底有积水,洞口块石堆砌,洞内漆黑幽暗,在老黑山火山锥体南坡布满了火山砾,火山砂、在北坡布满浮石、火山弹。  火烧山海拔390.3米,高出地面73米,外观呈残缺状,远远望去像一口倒扣的如来佛打破的金钵,山体呈东西两瓣状,火山口大而浅,深70米,呈南北长的椭圆形,火口壁裂隙纵横,边缘高低不平,西南、西北各有一个溢出口,西南较平缓呈U形,西北侧较陡,呈V形,北部溢出口的底部保留一条塌陷后暴露出来的熔岩暗道,地面上可见熔岩外流形成的熔岩舌,顺溢出口北行为溢出谷,两侧谷壁陡峻,高差约30米,谷底宽约4米,谷底向北倾斜坡度3~10度,在出口处,谷底变宽达20余米,地势平缓,熔岩流动构造清晰可见,似熔岩河奔向远方,呈现石洪奔流的景观,火山口底部地热平缓,分布着熔岩块石及破碎的火山群、火山锥体由火山碎屑及层状熔岩组成,浮岩遍布,堆积松散,间有外壳光滑的火山弹,火山弹有球形、椭球形、卵形、条带形,纺锤形、馒头形等,火山锥坡度一般为30°较陡处可在50°左右,内壁接近山顶时有的可达70°~80°。局部呈直立状、火烧山的东及东北仍堆积了100多米长,高达8米的浮岩堆,浮堆上部岩丘矗立,丘顶破损成两瓣,内壁陡峭呈直立状,该岩丘为寄生火山、其中部兀立一巨岩,顶部突出似蘑茹状,高达7米,岩性直径3.5米,是寄生火山风化崩塌而成此状,在岩丘内侧陡立岩壁上可见集块熔岩及条带状熔岩,中间有烘烤成砖红色砂岩,老期火山十二峰座落其周围,山上树木从生,杂草遍地,冬夏常为一片葱绿。  药泉山又名极乐山、位于火山群的南部,在五大连池市区内,山上松木葱绿,山下矿泉处处,水流涓涓,火山口内有复建的钟灵宝刹,古香古色,终日香火缭绕,钟声幽扬,进香朝拜者落绎不绝,是五大连池火山地质公园的一大景观,因山脚下有终年流淌可医百病的矿泉故得名药泉山,药泉山在火山群中最低,规模最小,它的海拔只有357.7米,高差65米,火山口外部形状为圆丘形,火口垣呈向西南开口的马蹄形,火口底部向西南方向倾斜,像一把圈椅,东南坡石阶直通山顶,山顶处建有一庄绿树掩映中的红色八角凉亭,古朴典雅,西南坡人行甬道直达钟灵宝刹庙门,真可谓直登云天,药泉山坡度一般为20°,东南坡度为25°左右,火山锥底直径约约550米,火山口内径230米,火口深度37米,药泉山下药泉湖碧波荡漾、水波粼粼,清晨风平浪静,座座山岳倒映在湖中,构成一幅极美的画图。  卧虎山位于火山群的西南,是由四个火山锥集合而成的复合火山,锥体由黑褐色、红色的浮岩和火山碎块组成,每个锥体都有各自独立的火山口,四个火山口分别朝向东、北、西北和东北,呈不规则圆状,火山口形态保存较差,最西可见火山口原貌,火山锥体底座直径分别为600、1450米,卧虎山海拔498.5米,相对高差最大为108米,四个火山锥体形成北东~南西向分布呈长条形,形似一只猛虎卧伏在地,故得名卧虎山、其形成时代早、布满了树木。  笔架山位于老黑山和卧虎山之间,是有三个山峰的破裂状火山锥,因此而称。“三角山”火山口南端缺口较大,地势较低,火山口底部向南倾斜,火山垣北侧最高海拔为507.8米,相对高差为108米,北东及北西侧火口垣呈马蹄形,由于整个火山锥体恰似一个笔架,所以形象地称其为笔架山,火山锥表面被土壤覆盖,生长茂盛的树林及灌木从,山坡羊尼状冲沟发育,锥体由浮石、火山灰、火山砾等火山碎屑物组成。  南格拉球山和北格拉球山,两山并肩屹立在火山群的西北部,相距只有百余米,近南北方向分布、南高北低、南大北小、在地形上构成了明显的双山地形。南格拉球山是五大连池火山群海拔最高的火山锥,高602.6米,相对高差115米。  火山口呈圆盆状,北部有不甚明显的缺口,火口深度50米,火山口内径470米,火山锥座直径为1000米,火山锥坡度为30°左右,昔日火山口内积水成湖,形成小巧玲珑的天池全景,湖中生有奇特的倒鳞鱼,实为一绝,现火口底部低洼处有千余平方米积水,站在山顶望火口、酷似一个露天运动场,平坦的火山口底部绿草如茵,景观别致。北格拉球山无明显的火山口,海拔高度543米,相对高差37米,北坡有一缺口,为当年岩浆溢出的主要溢出缺口,平坦的火山口积水成沼泽湿地,锥体由黑色,红色浮岩及杏仁状玄武岩组成,南北格拉球山都布满了树木,成群结队的野生动物在这里栖息,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因而也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这里有著名的“鸟语”和“鹿鸣谷”。  东焦得布山和西焦得布山,位于火山群的东南部,两山相距7里,虽熔岩台地连为一体却隔溪对称而立,酷似“牛郎织女”遥遥相望,火山结构保存完好,均呈圆截顶戴锥状,东焦得布山又名普陀山,海拔为545.3米,火口深38米,由黑色浮岩组成,火山锥的南侧缺口为熔岩溢出口,西焦得布山又名朝天鼎,海拔482.0米,呈圆台状,溢出口朝向东南,火山锥主要由黑色浮岩,少量紫红色及褐色浮岩,褐色火山砾和玄武岩火山弹组成。  东龙门山和西龙门山,分布在火山群的东部,两山相距150米,是一对孪生姊妹,形影相随互为陪衬,地形上呈显著的双山结构,火山锥保存完好,东龙门山海拔578米,相对高差138米,锥体呈椭圆形,溢出口朝向东南方,锥体底座直径为900米,火山口深101米,火口内径380米,锥体由黑色浮岩组成,顶部有紫红色块状熔岩,西龙门山海拔548米,溢出口朝向东南,锥体坡度为25°~40°,底座直径为900米,火口深134米,火口内径300米,锥体主要由红色浮岩组成,南部由黑色玄武岩组成,东西龙门山锥体及其周围树木密布。  小孤山又名影背山。位于火山群的最东部,火山口近似方形,溢出口在北面,海拔为459米,相对高差90米,锥底直径650米,火口内径400米,火口深31米,火山结构保存比较好,呈截顶圆锥状,锥体由紫色、黑色浮岩及火山砾组成,布满树木,从火山口溢出的熔岩向东南西北八个方向流淌,从空中俯瞰酷似一只蜘蛛山。  莫拉布山又名禄爵山。位于五大连池火山群的东北部,由两个火山并排而成,海拔为524米,相对高差140米,火山口呈方形,溢出口在北面,底座直径780米,火口内径250米,火口深44米,锥体主要由黑色、红色、淡紫色俘岩和玄武岩组成,山体上布满了树木。  尾山位于火山群的北部,海拔518米,相对高差89米,火山口呈卵形、溢出口朝向北西,火山呈东陡西缓,剖面穹隆形,如同一条向西延伸的长长的马尾,故得名尾山,火山锥底直径为700米,火山口内径350米,火口深89米,远望山体呈圆台状,山体布满了树木。  奇特的敦煌雅丹地貌如何形成  雅丹地貌,天下奇观!只要是到过敦煌雅丹地貌的人都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就连中科院院士李吉均、著名沙漠学家杨根生等一批学者都感叹道:“这么大规模,这么集中的雅丹地貌,确是世界奇观,是大自然和环境变化的一个奇迹。”她不仅是一片鲜为人知的旅游景点,还是一片正在开发的处女地。  莫高窟这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鸣沙山、月牙泉交相辉映,妙曲天成;阳关和玉门关则像两位守边的将军千百年来傲立边陲,形象地记载着中华民族烽火狼烟的沧桑岁月。正因为它们的出现,敦煌才成为一座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成为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如今,就在敦煌城西北约180公里的大漠深处,又开发出一个奇特的自然景观——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雅丹地貌最早是在罗布泊荒原中被发现的,在中国,雅丹的最大分布区却不是在罗布泊地区,而是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西北部,但像本区这样集中连片、规模宏大,而且交通条件又较好的雅丹地貌却绝无仅有。它对于研究风成地貌的动力和演变机制有重要的科研价值,通过对沉积地层的研究,还可以恢复古罗布泊地区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对于普及自然地理学、地貌学、地质学的知识也有重要意义,因此敦煌雅丹地貌是极其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走进敦煌雅丹,仿佛走进了一座天然迷宫。蓝天白云,苍穹掩映四野,黛青色的戈壁瀚海中隆起一片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20公里,总面积400多平方公里的不规则的黄土沟壑,其间岗峦纵横,峰林叠嶂,怪石嶙峋,气象万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西部大漠中雄浑壮丽的奇特画卷。  敦煌雅丹地貌,可谓历经了历史的风云和岁月的沧桑。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罗布泊地区旅行,对此类地貌早有文字记载:“沿途尽是沙山沙谷,无食可觅,行人夜中骑行,则闻鬼语。”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瑞典人斯文·赫定和英国人斯坦因到中国西部探险,发现了敦煌的雅丹地貌,并借用维吾尔语“雅尔丹”,将这种风蚀地貌命名为“雅丹”。雅丹因其奇特诡秘怪诞的地貌、道路无法辨认,地势低洼地磁强大、罗盘无法正常使用和夜间鬼哭狼嗥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风声,被当地人俗称为“魔鬼城”。  掀开魔鬼城的神秘面纱,敦煌雅丹地貌就是一座奇特的地质博物馆。据科学考证,敦煌地区原来是一个巨大的断陷盆地,与西部塔里木盆地连成一片,大约在240万年以前(早更新世),这里气候寒冷潮湿,沉积了冲洪积和冰水相融的砾石层。到了大约73万年以前(中更新世),这里气候湿润多雨,水量丰富,盆湖面积渐渐扩大,从而形成了东至安西、西至罗布泊以西浩淼的淡水湖泊,即古罗布泊。到了大约30万年前(中更新世晚期),气候转为炎热干燥,湖泊面积大幅度缩小,湖泊中心沉积了多层石盐砾石层。随后湖泊逐渐消失,气候更趋干旱,原先入湖的疏勒河受南部山区的振荡隆升,随之向北改道,古罗布泊从此断流干枯,使原先湖泊中的沉积物逐渐裸露地表,具有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和柱状节理的沉积物,在暂时性水流和长期强大定向风力的作用下,松软的沙砾被卷走,地表被侵蚀成颇有规则的沟壑,而坚硬的土石则成为高矮不等的土岗,强风又刀刻斧凿般把土岗雕刻成一个个似人似物,似禽似兽的造型,日积月累,演化出了如今这样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雅丹地貌景观。  走进敦煌雅丹,宛如走起了中世纪的古城堡,这座繁华的城市有高大的城墙、纵横的街道,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有开阔美丽的城雕广场,而且还可以发现许多世界上著名的建筑缩影,如北京的天坛、西藏的布达拉宫、断壁长城、烽火台,以及埃及的金字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置身其间犹如进入一个宏大的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走进敦煌雅丹,就像误入了波澜壮阔的海战中,那闪着鳞鳞波光的黑戈壁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那一排排的风蚀垄槽就是出征的舰队,而氤氲蒸腾的雾气就是迷漫的硝烟……规模如此壮观,战争如此残烈,这是哪朝哪代的战争呢?  走进敦煌雅舟,似乎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美丽的孔雀开屏、高傲的雅丹公主、久经沧桑的西部伟人、戍边的将士,还有埃及的狮身人面像、缓行的乌龟、望月的蟾蜍……一个个造型逼真、惟妙惟肖,使你不能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尽享美仑美奂的艺术熏陶。  藏在深闺人未识,一朝出阁天下闻。敦煌雅丹地貌,以她那大漠戈壁的壮阔胸怀和奇特美丽的自然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不远万里前来观赏,而且还成了影视广告拍摄的绝佳外景场地,《英雄》、《齐天大圣孙悟空》、《天脉传奇》、“七匹狼”等多部影视广告就在景区内进行过拍摄。中央电视台、《旅游中国》、《甘肃日报》、《兰州晨报》、《酒泉日报》等众多媒体都对敦煌雅丹进行了报道,一时间她的美景到处传扬,成了人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丹霞山为什么是红色的  人类居住的地球,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地表形态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有流水地貌、冰川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丹霞地貌等等。其中丹霞地貌即以丹霞山为命名地。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霞”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由于20世纪20年代我国学者以丹霞山为基地率先对红层地貌开展科学研究,因而红层地貌也就被命名为“丹霞地貌”。  世界上丹霞山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而以我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具有雄、奇、秀、险、幽、奥、旷等特点。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在比较了解国内外的丹霞地貌之后,认为丹霞山“无论在规模上、景色上”皆为“世界第一”“中国第一。”  丹霞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又是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215平方公里,地跨仁化、曲江两县、由丹霞山、大石山、韶石山三大景区组成。其中韶石山景区距市区仅十多公里。开发较早的丹霞山景区目前是主景区,距韶关市区50公里。它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桥380多座、岩洞36处,由三级绝壁和三级平坎构成三个景观层:下层是锦石岩景观层。这里的石壁五色交错,四时变化,丹霞山“三十六洞”中最大岩洞“锦石岩”就悬挂于临江的百丈峭壁之上。北宋时僧人法去为这里的奇洞妙景所吸引,遂将此地开辟为佛家净土,共建庵堂18座,这便是丹霞山风景建筑的开端。如今,当年的修筑大多不在,现存的一座尼姑庵,是1981年重修的。这次重修,除修复原有佛象外,还新塑了观音菩萨及其三十二“应身”(即变化身),其神态各异。赵朴初先生曾赋诗赞:“抟泥造像无疲厌,驰想敦煌叹昔贤”。该层沿途还有梦觉关、通天洞、一线天、马尾泉等景点。中层为别传寺景观层。别传寺建于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为明末抗清义士、高僧澹归和尚所建,是岭南十大丛林之一。该层的主要景观有杰阁晨钟、松涧涛风、竹坡烟雨、双池碧荷、鸳鸯树、别有天等。山上摩崖石刻,年代最早且字体最大者为南赵汝耒所书“锦岩”二字,每字大逾五尺;字数最多者为明末李充茂所书《丹霞山记》,全文1344字。  从别传寺出来,在二关门后沿铁索攀登上一道几乎是垂直的石级小路,便来到了丹霞山的最上层——山顶景观层。这里不但是观日出的最佳去处,而且还有螺顶浮屠、乳泉春溜、玉台爽气、虹桥拥翠等古今称颂的景观,澹归和尚墓地也建在这里。丹霞山下,有一座狭长形的水库“翔龙湖”。环湖有三岩、六洞、一十八峰、山光水色,十分诱人。  不远处,即是新开发的轰动海内外的著名阳元山景区。这一带我们看到的建在悬崖峭壁之上的古山寨,则是当年山民百姓为避战乱或匪乱的临时居所。  丹霞山西部是大石山景区,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该区是丹霞山地势最高的地方。丹霞山最高的几座山峰如巴寨(海拔626米)、海岩(615米)、平头寨(584米)、茶壶峰(572米)、扁寨(516米)等都集中在这里,该区较好地保持了原始的山野风光,那雄伟险峻的岗丘,遮天蔽日的森林,长年不断的溪流,十分适合开展登山、野营等体育性、探险性活动。  纵贯丹霞盆地的河流叫“锦江”,自北而南在区内蜿蜓38公里,从阳元石到丹霞山之间8公里的河段,风景格外秀美,分布着春江烟树、玉女拦江、群象东渡、仙翁钓江、雄狮回首、童子牧象、天屏挂帘、巨轮远航、白虎俯首、锦水滩声、金龟朝圣、姐妹双峰、榕荫竹影等二十余处景点。  丹霞山风景区东南缘的韶石山景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美丽的神话和古老的传说,为这块土地抹上了神奇的色彩。相传距今4000多年前,舜帝南巡经过此地,登山而奏韶乐,美妙动听的乐曲,令周围的山石亦为之动容,变成形状奇异的“三十六石”,韶石山因此得名。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又取韶石之名改东衡州为韶州(即今韶关市前称)。韶石山从此声名大振,唐宋时期成为著名的风景胜地,历代南下文人政客来此游览一番,凭吊抒怀。唐韩愈、宋苏东坡、杨万里等都曾在此挥毫题诗。  在丹霞山,还有大理的摩崖石刻、悬棺墓葬、石窟寺遗址等文化景观。此外,诸如某洞有土匪藏的金块;某山寨有藏着金碗的棺材……等传说,又使丹霞山平添了一分诱人的奥秘。丹霞山不仅风景奇秀,而且生物资源丰富。这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年平均温度20度,年降雨量1640毫米,植物种类繁多,生长茂盛,主要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经鉴定树龄一百年以上的名树古木有28株,其中三百年以上的有14株,“丹霞梧桐”更是世界上丹霞山最为著名的花卉,其品种有春兰、寒兰、白兰、墨兰、剑兰、蕙兰、二叶兰等数十种,又以白墨、绿墨、凤尾、报岁等最为名贵。1987年,这里发现的一株“达摩兰”更是稀世珍品,当时世界上只发现两株(另一株是在台湾达摩庙发现,“达摩兰”的名字即由此而来)。这株丹霞达摩兰,当年在香港年花市出时标价高达100万港元。每到花开季节,丹霞兰满山飘香,游人循香觅迹,别有一番情趣。丹霞山区出产的“白毛尖茶”则是久负盛名的特产,是绿茶中的珍品,清代嘉庆年间曾为宫廷贡品。其茶芽粗壮,密披银白色的毫毛,茶汤清澈黄亮,味甘醇,有一股天然的兰花清香,为我国三大白毛名茶之首,曾在林业部“林业名优物新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贵州为什么“地无三里平”  浙江文士王世性在《黔记》中,曾把贵州的地理和气候特征概括为两句话,也就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地无三里平”其实是一种艺术的夸张,因为在万山丛中,还散布着许多山间盆地和河谷阶地,贵州人把它称为“坝子”。贵州各地分布着2000多个大小坝子,超过五千亩的有90多个,万亩大坝有23个。不过,贵州的确是个“开门见山”的地方,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2.5%。  举目望去,贵州到处翠峰如簇,山石怪异,如狮如虎,如蛇如凤。这里还有由石灰岩组成的岩溶地貌,国际学术界把它称为“喀斯特”(Karst)。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集中的有三个区域:一是地中海沿岸,二是拉丁美洲,三是中国的华南。论分布面积,中国华南喀斯特地区最广,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贵州、广西和云南,而它的核心部位,就在贵州。贵州是中国最大的一片喀斯特分布区,占全省总面积的61.9%。广西喀斯特地貌占全省总面积的33.85%,云南约占29%。要看喀斯特景观,最理想的地方是贵州,这里有地上和地下两条奇异的风景线。地面上,有石牙、溶沟、峰林、峰丛、盲谷、槽谷、溶石、天生桥、穿洞、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溶盆,还有瀑布、迭水、悬挂泉、多潮泉、喀斯特湖、喀斯特潭。林草葱郁,清泉流水,山回路转,疑为仙境。进入地下世界则更加奇妙,有溶洞、阴河、伏流、暗湖及千姿百态的钙质沉积形态,如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瀑布、莲花盆、卷曲石等等。走进这个喀斯特王国,你会被那许许多多的奇观异景所吸引,感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奥妙。  山因水而灵,水因山而秀,山水相依才显得出“天地之灵秀”。贵州的山,总是与绿水相依,贵州的水,总是与青山相伴,每座山都有灵性,每条水都有秀色。山水依恋,情景交融,阳刚之气与阴柔之美,便构成了千古不移的绝唱。贵州镇远的舞阳河峡谷,蜿蜒35公里,两岸青山相对,怪石林立,如开屏的孔雀、高耸的驼峰、纵身欲跳的海豹、引颈嘶鸣的金鸡……山崖上飘逸而下的瀑水,流入河中,好像山水依恋的绝唱。舞阳河峡谷的青山、飞瀑、奇峰、灵崖、秀水,构成了一幅世间奇绝的“真图画”。这幅“画”的神韵,隐含在清秀与奇险之间。驾起一叶扁舟,悠然划进舞阳河,船头拨开水面,但闻双浆击水的声音,霎时进入了“烟销日出不见人,乃一声山水绿”的境界。贵州北部边缘的赤水,是又一个国家级风景区。这“赤水情”由丹霞地貌、瀑布、竹海、桫椤组合叠加而成。十丈洞瀑布高72米,隐匿在层峦叠嶂之中,宛如天幕高垂、云霞堆烟。被称为“没有败笔”的四洞沟瀑布,似云海波涛、新月流光、云中落雾、高山流水,任凭人们去想象。最能表现中亚热带风光的是那片广布27万亩的楠竹林,“修竹万竿成绿海,风来凤尾罗拜忙”,给人以高雅、清凉、苍翠的美感。金沙沟的桫椤林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到达了桫椤分布的最北警戒线,还有世界少见的“三头桫椤”。桫椤是恐龙时代的古老植物,它与蕨类同一家族,但在赤水却长成了高大的树。走进桫椤林,仿佛回到了侏罗纪时代,一切都是那样离奇而古怪。万峰丛中的兴义马岭河峡谷,像是一道“天沟”,一条“地缝”。河流在壁立千仞、飞崖陡峭的山中蜿蜒,惟见一线天光。轻舟顺流而下,两岸青山环绕。虫鸣鸟语,鹧鸪声声,把人带入了“鸟鸣山更幽”的画境。进入长达15公里的漂流线,要转过20个弯,渡过18滩,漂过30潭,航程波涛翻滚,惊心动魄。漂流其间,闯激流,过险滩,不仅可以体会与大自然抗争的豪气,锻炼意志和胆识,而且有惊无险,其乐无穷。  来到清镇的红枫湖,一泓碧水静处于群山环抱之中,碧波万顷,水光粼粼,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红枫湖水面宽阔,达57平方公里,湖中港汊歧出,蟹屿螺洲,仿佛来到了“水泊梁山”。北湖烟波浩淼,群山在茫茫雾湖中时隐时现,有如海市蜃楼。南湖水涌山叠,水色天光,山外青山,湖外有湖。“桃花源”里散落着布依人家、苗家山寨。这里还是鸟的天地,鱼的乐园。清晨百鸟纷飞,黄昏千鱼腾跃,好一幅与世隔绝的“桃花源”的景色。这里是民族风情的集锦,侗族的鼓楼、风雨桥,苗族的吊脚楼,布依族的石头寨,都在这里展现。它是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在贵州大地,可以说举目皆山、皆水,一处处山水,构成了一道道美丽的景致。像赤水、马岭河、红枫湖这样的国家级风景区有8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就有40处之多。  贵州因何被称为“千瀑之省”  中国文士喜爱山水,常以此为题,抒发情怀。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著名的诗篇《望庐山瀑布》,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乃千古绝唱,诗意磊落清壮,回味无穷,读后使人心灵震撼。李白曾被流放夜郎,但途中遇赦,没能见到这神秘、梦幻般的“夜郎天”和壮美无比的贵州黄果树大瀑布。倘若他能有幸畅游黔中,目睹令人惊心动魄的黄果树大瀑布,想来定会激扬诗兴,展开想象的翅膀,留下精妙绝伦的诗章。大旅行家徐霞客于明朝崇祯年间“万里远游”,有幸亲临黄果树大瀑布。他在著名的《徐霞客游记》中写道,一过镇宁,便看见陡坡塘瀑布,“白阔数丈,翻空涌雪”,“恨不能一抵其下”。当挑夫告诉他,前面还有更大的瀑布,他又“恨不能一当其境,心犹慊慊”。过了白虹桥,他听见水声雷鸣般的轰响,心中暗喜,“余意又奇境至矣”!在他眼前的黄果树瀑布,“一溪悬捣,万练飞空”,“如绞绡万幅……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  黄果树大瀑布从汩汩滔滔的白水河飞奔而来,犹如天河倒悬,骤然从74米的高崖上坠落。站在宽达81米的瀑布上端,侧身向下俯瞰,只见水势汹涌,有如万马奔腾,不觉心悸神悚。正面观看,飞流迎面直扑眼帘,奔腾喷薄之状,如雪崩,似海啸,激起阵阵浪花,一泻千里般冲入17米深的犀牛潭。在黄果树瀑布背后,有条小路通向“水帘洞”。水帘洞有6个洞窗、5个洞厅,还有从岩中飞泻而出的清泉。悬崖上布满草木、青苔、藤萝、古榕树和仙人掌。透过瀑水向外张望,雨雾蒙蒙,晴空万里时,飞瀑四溅,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七色彩虹,瞬息万变,霎时显现“雪映川霞”的美景。夕阳西下时,飞瀑在余晖中泛起金光,漫天的水雾如细雨挥洒,笼罩对岸的市街。“夜雨洒金街”的景致如梦如幻,更加迷人。大瀑之水天上来,奔流而下,在全长132公里的打邦河上,形成了960米的落差。黄果树大瀑布上下20余公里的范围内,有将近500米落差,形成了9级15瀑、50余处迭水、70余处华钙滩坝的壮丽景观。沿河有20多处岩溶湖泊和深潭,有23个水洞和旱洞。宏伟的气势,给人以巨大的震撼。  坠入重渊的黄果树大瀑布,在犀牛潭中渐渐平静下来,从山湾中向东南流去。大约流出2公里,有一个螺蛳滩瀑布,它被山岩分成两股,一大一小,一缓一急,如一曲男女声二重唱。顺流而下,就进入了天星桥景区。天星桥景区的山水宛如画卷,移步皆景。有石林立于水中,有瀑布轻盈下坠。最著名的银链坠潭瀑布,从河床岩石上冲泻而下,水流如千丝万缕,银光四射。缓缓流去的河水,在下游接纳了几条支流,水量骤然增大,在强烈深陷的峡谷中陡然跌落,构成了总落差141米的三级瀑布——关脚峡瀑布。瀑布冲刷而下,咆哮奔腾,惊涛翻卷,有如黔龙出山之势,山河欲动之感。贵州的河流,源于高山之上,穿行于山谷之间,由于河床岩性的差异,形成许多瀑布,贵州于是就有了“千瀑之省”的美誉。  千瀑之省,瀑布有千般模样,万种风情。有高悬72米的赤水十丈洞瀑布,有被称为“没有败笔”的赤水四洞沟瀑布,有穿越悬崖与险滩的贵定“云泉飞渡”,有潜行于地底又突然从陡岩上泻出的三都雪花洞瀑布,有在河段上猛跌三次吼声如雷的瓮安“震天动”,有千百条飞流悬挂的黄平江峡瀑布,还有周期性忽大忽小的重安江间歇瀑布等等……它们风貌不同,形态各异,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去揣摸,去探寻,去感悟。  “织金归来不看洞”之谜  贵州的地下,隐藏着一条奇妙的风景线。在只能用松明、火把照明的古代,人们是很难见识这条风景线的。洞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阴暗、幽深,神奇莫测的,于是产生出种种神话。然而,在神话的背后,贵州确实存在着一个光怪陆离的“地下世界”。贵州是一个“溶洞王国”,洞多、洞深、洞广、洞奇、洞美,集中表现了“自然的大写意”,是开展“洞穴游”最理想的地方。贵州有多少溶洞?谁也说不清楚,因为在历年的统计表上总是一个变数,不断有新的发现。江口白水洞长达22公里,水城的吴家大洞深达430米。就单个洞厅而言,紫云格穿洞的“苗厅”最大,面积11.6万平方米,在世界上仅次于马来西亚穆鲁洞穴的沙捞越厅。  贵州的溶洞,“洞中有洞”的现象极为普遍,常由主洞、支洞、岔洞构成一座座“迷宫”。洞有旱洞和水洞,有的是水、旱洞几层重叠,还有一种上下沟通的“层楼状”溶洞。有的洞仿佛是在山峰上开启一扇天窗,称为“穿洞”。镇宁的双明洞,昼见太阳,夜见月光也属于“穿洞”。安顺龙宫是最富有神秘感的溶洞,它能让旅游者在水中游洞,洞中游宫。而贵州的溶洞,最著名的还要说织金洞。  织金洞又名打鸡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城东北23公里的官寨乡街口。  它被勘察发现于日,1988年8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评选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4年10月在欧洲西班牙第三届国际旅游洞穴协会总部加入国际旅游洞穴协会;1997年“中国旅游年”,国家旅游局推为16条旅游专线、35个王牌景点“奇山水游”之一;1998年12月,贵州省委、省政府授牌为“贵州省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单位。  织金洞博大深邃,被人称为是“行星上的一大奇观”,总面积在70万平方米以上,长约12公里,游洞“走马观花”也得半天时间。  洞内岩溶沉积形态千姿百态,应有尽有。有的像巨狮,像玉蟾;有的如劲松,如蘑菇;有的如钟磬,如鼓瑟;有的似神女,似罗汉……人们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飞翔,在“似与不似”之间去找寻真正的美感。洞内神奇的“银雨树”,亭亭玉立,高约17米,玲珑剔透,闪闪发光,令人瞠目结舌,真不知大自然如何会有这样的造化。它侧边倒下的一根比它更高的“银树”,暗示在这地下世界里,也有“生老病死”,也有新陈代谢。洞内的“卷曲石”是世界珍宝,它不受地心吸引力的束缚,自由地向四方卷曲发育,晶莹剔透,洁白无瑕,有弹指欲破之感。洞内还有“霸王盔”,形同西楚霸王项羽的头盔,高高耸立,庞大壮硕,令人啧啧。真不知这点点滴滴的岩浆水要滴多少年,才铸成这样的庞然大物。这一尊尊“具象而又抽象”的雕塑,能使人产生无限的奇思遐想,享受无穷无尽的美感。多少墨客骚人也难以道尽它们的神奇与美妙。  这是一首首永远写不完的诗,是一支支响彻天地人间的畅想曲。如果说,“黄山归来不看山”的话,那么,这里便是“织金归来不看洞”。  长在石头上的森林之谜  “石头开花”,是形容那些难以实现的事。可是在贵州黔南荔波的茂兰,由于大自然的特殊“关怀”、人类的珍惜和保护,这一“天方夜谭”居然异乎寻常地变成了人间现实。茂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2万公顷的岩石上,不但布满苔藓,长出花草,生长灌木,而且在裸露的石山上还覆盖着茂密的森林。这些树根能伸进石缝,顺势将岩石挤裂,看上去好像“石包树”。树根又能攀越岩石,延伸到很远,寻找适合生长的地方,又形成“树包石”。据统计,茂兰的森林覆盖率达91.58%,堪称世界奇观。1988年,茂兰喀斯特森林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是地球同一纬度上惟一的绿洲,如一块翡翠镶嵌在中国西南,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它不但是“国宝”,而且是地球上的无价之宝,加入了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荔波的龟背山和地峨宫原始森林,是世界级的自然生态保护区。  据专家考察,这里有752个树种,珍稀的有翠柏、短叶黄杉、黄叶油杉、南方铁杉、南方红豆杉、穗花杉、香果树、鹅掌楸等等。珍稀动物有锦鸡、林麝、猕猴、香獐、小灵猫、苏门羚、华南虎等。有一种稀有的壁虎是在这里首先发现的,科学家们把它定名为“荔波壁虎”。还有一种奇怪的蛙,脚上长着吸盘,爬上树不会掉下来,被称为“锯腿树蛙”。  山清则水秀。荔波的樟江河清澈见底,风景秀丽,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樟江漂流享誉海内外,是世界级的旅游胜地。凡到过荔波的人,都赞誉这里的小七孔景区景致天成。清泉在石上流淌,发出“叮咚叮咚”的响声。岩壁上与河床中形成六七十处瀑布和迭水,飞洒注入深潭。小七孔的水上森林,是不可多得的好去处。森林长在碧水中,碧水在林中流淌,水中荡舟,丛林对抱成荫,一堆堆茂密的双扇蕨争相涌出。岸边的古木弯曲地伸向水面,用枝叶不停地戏水,划出道道波纹。伸进河底的树根,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将巨大岩石掀起。更有屹立水中的参天大树,傲然挺立,直指苍穹,根部紧紧抱住岩石,居然不被洪水冲走。一些倒在水中的大树,依然枝繁叶茂,充满勃勃生机。  在小七孔鸳鸯湖700多米长的“水上林阴道”放舟,水中低垂的树枝不时碰着船头,仿佛要与游人亲近。这里是一片净土,四时湖水绿如蓝,幽静极了。荔波的野竹巢森林,长在“漏斗”里。漏斗又称“天坑”,是一种喀斯特地貌类型,低于地面,四周封闭如斗,形成碟状,常有落水洞通往地下。在这样低洼、阴湿的环境里,同样布满森林,层层密密,枝叶交错,形成独特的景观。  荔波喀斯特原始森林、水上森林和“漏斗”森林,合称“荔波三绝”。它们虽然生长在不同的空间,有的在山上,有的在水中,有的在“天坑”里,但都存活在贫瘠、脆弱的喀斯特环境中,都是石头上长出的森林。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奇迹。当我们把视线由黔南一角的荔波转向黔西南另一角的兴义的时候,我们又见到一片苍翠的“绿石林”。在长200公里,宽30~50公里的狭长地带上,展露着形形色色的峰林,称为“万峰林”。它不但气势磅礴,而且上面长满植被,苍翠碧绿,与喀斯特森林一起形成贵州独特景观。  人间仙境大青沟的形成之谜  素有“沙漠绿洲”、“沙海明珠”和“天然野生动植物基因库”等诸多美誉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青沟,以奇特的地貌、茂密的原始森林、清澈的溪流、湖泊和周边地区广袤的沙漠,以及当地蒙古族独特的接待礼仪和饮食习惯构成的自然生态和民俗旅游产品,不仅在内蒙古享有盛誉,而且在大半个东北也名声鹊起。  在本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区,在干旱少雨、土质疏松的北方沙漠地带,何以出现这样大的沟壑?沟内又何以天然生长着如此众多的“非本地”树种?是先有沟后有树,还是先有树后有沟?这些千古之谜不知引得多少专家学者竞相前来考察、论证,但结果依旧莫衷一是,难以定论。  为解开这些谜团,保护区自己的林业工程师潘树文先生也进行了长期的考察和潜心研究。他在2001年7月发表的《大青沟的成因及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来源探讨》一文,以翔实的论据和严谨的推理论证,阐述了他先有树后有沟,而沟又是由于地震造成地壳断裂,地表下陷而生成的这一目前最有说服力的见解,得到普遍认同。  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通辽市科左后旗境内,距旗政府所在地甘旗卡镇25公里,总面积8183公顷。保护区境内分布着成“丫”形交汇的两条沟谷,即大青沟和小青沟,沟长24公里,宽300—400米,深50—100米。在两条沟谷内由泉水汇集成两条溪流,常年不结冻,两条溪流汇合后进入柳河流域。  这里地貌怪异,沟深林密,景观奇特。沟外是连绵百里的半固定沙丘,气温干燥,植被稀少,沟内则绿树繁茂,冬暖夏凉。沟底水源丰富,上千眼泉水汇集成小溪、小河,四季常流,更有小青湖面积较大,宛若世外桃源。“五月杏花六月桑,八月山里红到家,”这里到处闪烁着生命的灵光。春天百花齐放,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枫叶似火,冬天云雾蒸腾。大青沟的气候十分宜人,是一处理想的旅游、避暑、消闲、度假的胜地。每到盛夏季节,八百里沙海热浪翻滚,可一步入大青沟则暑气顿消,心旷神怡。若在冬季,北国千里冰封,雪花飘舞,沟底却温暖如春,泉水叮咚,沟里沟外,两种气候,两个世界。  大青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发现植物709种。其中木本植物122种,草本植物587种。在两条沟壑内分布着天然珍贵阔叶林、国家二级珍贵树种核桃楸、水曲柳等树种。沟壑外坨甸地带是人工针叶和天然阔叶混交林。由于具有保存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多种动物和鸟类在这里栖息繁衍。目前发现的野生动物有野猪、狍子、狼、梅花鹿、狐狸等。据考察,大青沟境内仅食虫益鸟就有9目17科38种,如啄木鸟、杜鹃、云雀、山雀、伯劳等。  大青沟保护区是科尔沁沙地中仅存的一块原始森林植物群落,它包括三大植物群落:大果榆植物群落、蒙古栎植物群落、水曲柳植物群落,依次分布在大青沟的沟上、沟坡和沟底。它的存在对研究我国北方古地理、古植被、古气候以及科尔沁沙地森林演绎规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原始森林内,奇花异树,溪流潺潺,纯乎自然。“夫妻树”、“五兄弟”等自然景观更是天作之美。  大青沟沟美,陡峭俊秀;水美,沟谷之内泉水潺潺,山水之间灵光闪动;雾美,清晨团团云雾时远时近,或浓或淡,山水在云雾间增添了朦胧之美;花美,一年四季花开不断,粉白的杏花,名贵的大花芍兰,素有北国梅花之称的南蛇藤等应有尽有;树美,树木种类繁多,有的苍翠挺拔,有的形态怪异,英姿绰约,尤以枫林秋色而闻名。金秋时节,站在沟头,放眼远眺两岸沟坡层林尽染,色彩纷呈,似两幅巨大的画卷展现在眼前,真可谓不是香山,胜似香山。  总之,大青沟地形地貌的形成并保持至今,大青沟及大青沟地区原始完好的自然生态状况,是亿万年来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生态衍进、人类活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自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情侣一起玩的手机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