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人马在刚能露出头为在雪地上行走的设计里行走

[转载]【兰西诗苑】搀扶〔2015第49期同题诗周刊总第102期〕
谢谢孙继先老师选编,祝福,存谢。
☆【兰西诗苑】&#同题诗第49期
(周刊总第102期)搀扶
兰西诗苑出书通知
兰西诗苑2015年同题诗,正在准备集粹成书。
1、时间跨度:2015年全年跟帖同题诗。
2、资金来源:由参与作者实行AA制,视投稿人数预计总页数,由出版社预算总成本后定每人分摊金额。决算超出预算由诗苑拉赞助解决。
3、具体要求:凡在本诗苑参与写同题诗的诗友均有资格参加。各位诗友对2015年全年跟帖的同题诗,按照质量先后顺序投稿15首,择优选用10首,投稿至我〔静观天下〕QQ邮箱,传送后再到我博客发纸条告之,以免漏收,现在数量不够的补写跟帖还来得及。①诗长不得超过18行;②横行不得超过20字;③正文用楷体小四号字;④标题用逍∪抛旨哟郑⑤句中可以加标点符号;⑥句尾不得有标点符号;⑦靠左排版;⑧附近期生活照一张〔不接收免冠寸照〕。入选作者简介200字以内,写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月,居住省份,文学方面尤其是诗歌方面的成果,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等。不合乎具体要求的不予收录!
4、投稿时间:2016年元旦至3月末。
&&& 5、书名征集中…
兰西诗苑2015年同题诗精粹《X X X》
6、诚请社会各界赞助。
&&&&&&&&&&&&&&&&&&&&&&&&&&&&&&&&&&&&&&&&&&&&&&&&&&&&&&&&&&&&&&&&&&&&&
=============================跟帖诗人:&&&&&&&&&&&&&&&&&&&&&&&
傲雪寒梅 &&&&&&&&&&&&&&&&&
〔按跟帖先后顺序排名〕不断添加中&&&&&&
=============================
整理好我的河山
相思搀扶我上路
脚下踩碎千里冰霜
梅花的歌声耳边脆响
西风瘦马,独来独往
没有了星斗灿银河 没有了最美的月亮
我无法想象
没有你在我身旁
谁来陪伴我的苟延残喘
谁来搀扶我的一世忧伤
岁月在,眺望在,思念在
听!远方传来了”春暖花开“
我幸福走过的路
是你搀扶的步
直到头发雪白,牙齿脱光
走不动了,摇摇晃晃
你是我的拐杖
我是你的拐杖
依然诗歌乐天真
忘忧含笑样
为了博得台下的喝彩
你剑破长空
硬生生向牛连刺连击
受伤的牛疯狂逃逸
台下震耳欲聋的喝彩声
令你趾高气扬
不可一世的英雄非你莫属
令你志昏得意
流淌血迹的斗牛游戏
总伴着悲伤和哭泣
场上的喝彩
是欢呼你的死期
你忽然感觉疲惫
高傲的头重重低垂
胜利的红披风
在这个悲惨的世界里
只有人为你成功叫好
没有人为你倒下哭泣
倒是那只牛——
被你刺杀而逃命的牛
带着遍体鳞伤
默默走向你
为你流下泪滴
理解铁石心肠的主人
不计你的残忍
懂得文明的含义
它想把你搀扶起
这是怎样一个传奇
贴近&再贴近
叠复重重暖
捧出丝丝新绿
搀扶梦寐的
不只是阳光
雪花也融入了根
走一里路&再走一里
倦怠了&有风景鼓舞心灵
芸芸苍生&最需要搀扶灵魂
一如&挣脱一个冷血的坚持
一如&老宅推开窗门望见流云
不是父母搀扶
咿呀学语的孩童
不是子女搀扶
蹒跚步履的父母
不是相濡以沫
夫妻恩爱的搀扶
也不是朋友相助
一路携手搀扶
有一种力量
高大无比&&&&相随相伴
在灵魂深处一直搀扶
那就是精神和斗志
搀扶我们每个人
走过千山万水
走过人生四季
并且诗意的栖居
一如一棵小草&&&
一朵最小的花朵
都有自己的内涵和精髓
小草依附于大地
牵牛花依附于篱笆
白云依附于风
月亮依附于太阳
我依附于你
生命中有一种难忘
是在苦涩的大海里挣扎时
有一双温暖的手向你伸来
无缘无悔,不计回报的搀扶
给你力量,给你安慰
帮你走出滴血的峡谷
它是世界上最美丽而璀璨的搀扶---
那年,在我人生最低风口时
行走在粉碎性骨折的伤痛中
是我的父亲,没有血缘关系的伟大父亲
每天陪护在身边
搀扶着我一步一步前行
无怨无悔演饰人间
最难忘的特殊父女之情
有一天,父亲突然倒下了
还没来得及让女儿搀扶
就匆匆离我而去,留下的
只有女儿无尽地思念与心痛……
诉衷情▪搀&扶&【兰西诗苑】同题诗周刊总第102期&&2015第4…
人间盛世尽春阳。
处处降吉祥。
文明相爱高尚,
皆是正能量。
感恩真善,
你我搀扶,
再抒华章!
既然选择冬天
就要一如既往走下去
任何一种严寒
都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
为了实现理想
首先得把根扎向深处
别老是在乎落到身上的
是阳光还是风雨
茂盛的枝叶是梦想的摇篮
啁啾的鸟鸣只是点缀
深浓的绿才是大自然的标价
请亲近奇妙的天空
让它来操纵自己的走向
就让时间来搀扶一下
那一刻,便注定了
这一生,互相搀扶
在路上,互相搀扶
跨过一道道沟沟坎坎
黑夜里,互相搀扶
点亮心中的一盏明灯
风雨中,互相搀扶
挺起一副坚强的身板
迷茫时,互相搀扶
始终向着家的方向
互相搀扶,人生的和谐与共鸣
真正的搀扶,不在手上,在心里
那条时光的甬道
搁浅在峰回路转的经年
尽情地触摸&妈妈
曾经娇美的容颜
婀娜的身姿
尽量拉长夕阳
有妈妈搀扶我走路的影子
和牙牙学语的萌动
有无尽的关怀和疼爱
在渐行渐长中
成为记忆和思念
起伏的光阴
落满了沧桑
用无情的苍老和疾病
夺走了妈妈的康健
我也成为夕阳西下里
最动人的美景
搀扶着妈妈
一时会有一时的快乐
一天会有一天的幸福
陪伴着妈妈度过晚年
【兰西诗苑】搀扶(2015兰西诗苑同题第49期)
柳含烟&·&岁末吟歌
词文:全总社员
花前岁,阵香图,满目诗情四季。
远林春上翠搀扶,艳红珠。
鸟语鸣欢歌晚暮,汀岸阁亭白鹭。
归舟小唱坐渔鸬,醉金湖。
人世间有多少搀扶被定格
春雨搀扶旱情中的一切
河流搀扶饥饿中的村落
田野搀扶摇曳中的庄稼
荒野搀扶疲惫中的花朵
思乡心搀扶渐渐消瘦的月
生命被母亲搀扶着学会走路
然后被社会搀扶着走进校舍
被祖国搀扶整整,整整一生
也被时钟搀扶无尽岁月
而幸福始终搀扶着,搀扶着
仿佛诗歌,仿佛众星捧月
搀扶是一种怎样的给予
搀扶是一种怎样的哲学
你感到阳光般的温暖了么
你体味出雨露般的滋润了么
其实,搀扶是暗里的护佑
是血管里不停跳荡的血
风曾牵着我走过甬道
一双炽热的手掌
揉搓着月光垂下的银丝
比棉线更加柔软的灯芯
引燃了一盏盏,眨着眼睛的油灯
蛙声变换着节奏,呱呱
虫鸣,陶醉于岸边的亲昵
半亩见方的碧波,从这头
荡漾到那头,守望
总有一只顽劣的猴子
在夏荷盛开的塘岸,抬头
沿着斑白的胡须,爬上月梢
——挑选着落单的星星,数落
天空的白云,一朵朵阴沉
大地的苍莽,一寸寸沉睡
绽放于江北的冬雪
清瘦了,岸堤上的杨柳
一絮絮,寡言的孤雁
搀扶着春风,涌入江南
递给你一只援手
深情地把你搀扶
问你,想去哪
你说,就那么一直往前走
无关霜降的霜
无关小雪的雪
无关雨水的雨
无关白露的露
剪切一片云的光彩
粘贴一片我的温柔
无关月圆的喜
无关日落的愁
打印一份爱的承诺
谁也不在半道撒手
找不到约定的理由
就这样一路走来
心甘情愿地做着彼此的
护花使者,无怨无悔
天色已然黄昏
却未坠落各自心中坚守的
那份祥和,依旧搀扶着守望
用尽一生编写相知传奇
自从母亲走后,父亲话少
背也渐渐驼了。一次我和父亲上街
不知不觉,把父亲落到身后
望着父亲蹒跚的步履,我赶紧上前搀扶
我的印象里,父亲并不寡言少语
可现在,即使朗读他喜欢的唐诗宋词
也调动不起他兴奋的神经
父亲果真老了
当年的父亲,出色的语文老师
也是英俊的白面书生
据说,和我母亲走到大街上
会收走许多行人羡慕的眼神
至于父亲的脚力,别提多神了
上初中时父亲领我们哥俩上山割架条
两支有力的大手搀扶累得走不动的我们
父亲矫健的身姿聚焦儿子多少仰视的目光
如今的父亲,看天气预报是每天的保留节目
并且6点准时走上健康之路,有幸成为
父亲的拐杖,我要用理解和呵护
搀扶老人家走完人生的旅程
年轻时,手挽住手,肩挨着肩
那是身心的搀扶
那是相互爱慕的搀扶
那是深情的搀扶
那是力量的搀扶
那是心心相印的搀扶
那是心灵相随相伴相溶相通和谐美满的搀扶
年老了,手挽住手,肩挨着肩
那是完美无缺的搀扶
那是互为拐杖的搀扶
那是恩和爱的搀扶
那是灵与肉的搀扶
那是相濡以沫的搀扶
那是漫漫人生最后一段路程无怨无憾的搀扶
父母搀扶孩子,教他们学走路
一次次跌倒,一次次扶起
是疼爱,是希望,是辛苦
儿女搀扶父母,起床,遛弯
人老了,需要亲情和关怀
是孝道,是回报,是义务
老夫妻相互搀扶,相依为命
互敬互爱,不离不弃
是缘分,是深情,是爱护
路人搀扶弱者,送过人行道
怕其跌倒,避开危险
是善良,是公德,是帮助
搀扶,是奉献,是人间大爱&&&&&&
温暖人心,感动世界
使社会和谐,让生活充满幸福
孩童之初,那碗小米粥何等幸福
花季旅途,可曾找到依靠的大树
人生,人生,人的生活定有深度
一帆风顺,只是美好的祝福
前路看不清楚,小路荆棘无数
走过小路,大路便是阳光坦途
群峰的起伏,诞生了清幽的峡谷
清幽的峡谷还有迷雾
时光的过渡,造成了生命的低谷
生命的低谷把你搀扶
孤独,并不是你的错误
上苍开的玩笑有点过度
无助,不过是小丑独舞
从此它将迎来彻底落幕
凄苦,更不是没有出路
伴你穿过暗夜阳光炫目
幸福,就在前方不远处
繁花卷土采撷芬芳晨露
清晨,小米粥甜的适度
把你的饥饿全部扫除
中午,玫瑰开满了花圃
半年为你写一份情书
傍晚,给你披件厚衣服
当作送你一天的礼物
夜幕,一曲舒缓的音符
睡梦中与你轻轻共舞
日出,红日抚摸着大路
陪你踩出丰满的蓝图
搀扶,继续搀扶你上路
不小心踏入终生归宿
风磨砺了流年
相互摩挲的耳鬓
语厚了光阴
手掌的经纬
纵横一条很深很深的潭
一层层的涟漪
拧着痛和甜蜜
从日出走进日落
一抹晚霞挤满眼角的皱纹
你的上眼帘触摸我的下眼线
站在彼此的瞳孔里
相互遮挡着风雨的栏栅
夕阳的泥印
暖着同起同落的脚步
你是晨钟敲醒我的黎明
我是暮鼓走进你的梦乡
星河里你是舟
一同摇橹着寒来暑往
划向春天的彼岸
放慢疾驰的步伐
送别匆匆不回首的昨天
守着这棵连体老树
蓬勃出一个又一个的星光灿烂
那条悠长悠长的茎路
搀扶的影子
开出美丽的并蒂莲
一个冬日的清晨,走在街上
沐浴着,薄如披肩的暖阳
一双母女的背影,牢牢的
攥紧了,我的目光
年轻的母亲,疼爱的搀扶着病残的女儿
豁然,一股暖流,
瞬间,揉皱了心的海洋
目送她们步履维艰,渐行渐远
多想说,孩子,你知道吗
你就像一只折翅的雏鹰
无法冲入蓝天,练习翱翔
为此,你的妈妈已忘记快乐的滋味
尽管,阳光晴好
却无法晒干,她心里那湿漉漉的哀伤
为了康复你伤痛的翅膀
寒来暑往的岁月里
你们彳亍的脚步,烙印在大街小巷
那单薄的双肩,擎起
你的身躯,你的生命
连同,你振翅欲飞的希望
也许,她很害怕,害怕有一天
她年迈的双手,再也托不动
你的未来,你的梦想
搀扶,是最美的肢体语言
亲情,是笔墨无法描绘的大爱无疆
无论前方的旅途,多么崎岖
只要心中抱紧坚强的信念
昂首,挺起不屈的脊梁
不管乌云有多厚
无论黑夜有多长,我坚信
总会有阳光穿透云层
绽放出,璀璨的万道光芒
一次误入,便是一生。
弯弯曲曲的小路
通往时光深处。
几多风雨,几多坎坷
洒下一路风景。
风语过处,树叶泛黄。
你喜欢的远山
披上了晚霞。
无言的日子,相守
两片紧靠的叶子
彼此搀扶,度过
最后的日子。
夜在路上,倾斜
倒伏的思念,月光挽扶不起
树与影子对视,孤独的密码无法破解
寂静,被一只猫头鹰啼破
我的心,企图打开寂寥的黑暗
这些年,冷暖自知
一个人像一片飘零的叶子
被岁月的风雨抽打的遍体鳞伤
依旧在生活的围困中,左冲右突
笑容掩藏起泪水,独自疗伤
跌倒,没有一双手可以挽扶
唯有诗歌,挽扶着我行走在尘世
风雨中,饮下苦涩
霜雪天,种植下梦想
期待,春天来时拥抱鸟语花香&
父母搀扶我们学走路
把希望和爱一步步传递到未来
我们相互搀扶
曲曲折折把爱情进行到底
我们搀扶父母
怀着感恩一步步把爱永藏
我们彼此搀扶
歪歪斜斜把生活进行到底
从搀扶开始到搀扶结束
因为贯彻一生的始终是爱
两只手牵住,支撑着两个人的时光
一条道路,担负着同一个世界的苍茫
夕阳西下的路上,踏碎了生命的浓雾
步履踉跄,道路踉跄,不管风吹浪打
何惧乱云飞渡,一个足窝一支歌
玉婚瓷婚不是婚,两人同谋太阳婚
少年是夫妻,老年做老伴,一对鸳鸯
搀扶行走在通往秋天的大路上
你以拐杖的方式呈现给我骨骼
顺着上帝的手指向前行走
记得你花季里妩媚得没了骨头
一回回月亮圆了,我却瘦了
挖坑育苗的时光磨损脚力时曾牵手传递能量
已不见了熟悉的小树,他到哪里去了呀
只能靠自己的躯干做依仗支撑对方
任凭风雪拍打秋霜,压弯腰脚
在通往西天的路上思念天良
在永不生锈的时间里蹒跚行走
乘枫叶还未落尽,光线也明媚
两个生命就是两只行走的拐杖
支撑两个生命走完最后一公里
轻轻地走了,正如轻轻地来
一个朋友三个帮,相互搀扶过大洋。
炎黄子孙紧凝聚,万众一心改革忙。
人类步入新时代,习总引领去远航。
教育先导送奇才,科研猛进妙法创。
人才高科兴百业,中华复兴展梦想。
巨龙腾飞惊九州,银河星际凯歌扬。
文/傲雪寒梅
手与手的距离,拉近了
心与心的间距
我们用爱把彼此的手牵起
给搀扶两个字,赋予更美好的意义
当我们,搀扶起跌倒的孩童
就已经把希望托起
当我们,搀扶起弱者的同时
无声的温暖已把爱传递
当我们,搀扶起耄耋的老人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正在我们身边演绎,延续
在路的尽头
一对老人手牵着手
相互依偎温暖着
走着每一步
想起父母手温的力量
牵着我的手
走向人生的辽阔
给了我的爱的信念
想起风霜雨雪的路途
响起无数鼓励的掌声
展开紧蹙的双眉
担负起感恩的责任
跨过中年的栅栏
不回头的步伐
在迭宕的时间
你我搀扶着走进一粒尘埃
左手牵右手
一路跋涉不知不觉白了头
灵魂搀着蹒跚的脚步
相搀相扶夕阳红
是您把我带到这个世上
从此我的童年梦就降生在
挂满泪珠杂草丛中的小路
是您用生命血的甘露,哺乳着
微弱的小生命
在您慈爱睇视的眼神中成长
从咿呀学语的蹒跚学步
到背上书包
您用殷切的目光和千万个叮咛
搀扶着我从人生的第一步启程
穿过没有童话的童年
您用柔弱疲惫不堪的身躯
支撑着这个清贫的家
让我风雨的童年,依然享受着
您掌心里爱的温度
母亲啊,五十个春秋,您走的匆忙
还没等女儿用爱,搀扶您的鬓霜
您却猝不及防的跌倒在一场风雪里
任女儿怎样肝肠寸断的呼喊
搀扶起您的,只有落在掌心里
的一把惨白的雪花泪
二十六个飘雪的季节
每一朵雪花总会带着
女儿的悲伤漫天飞舞
每一朵晶莹的雪花泪,
都会思积成河,在女心涧
母亲啊!今夜又一场飞雪降临
女儿的灵魂,栖息您的时光深处
泪眼模糊的看见了您
拖着病弱的身子,深深浅浅
的行走在雪地上
步步踩疼在女儿的心口
母亲啊!今晚就让女儿在雪花呢喃
的童年梦里,紧紧的拥抱着您
用一颗滚烫跳动的心,包裹着您
躯寒的身体,轻轻的搀扶您
走进女儿洒满泪水的诗行。
步履蹒跚但坚定
从牵手那一片
从未再离开过
婚礼上彩烟飘远
婚宴喜庆喧哗渐寂
平凡而琐碎
从新娘洗刷盘子开始
平凡而平凡
孩子降生了父母也老了
肩上的担子一天天
牵手机会少了
但心贴更近了
何曾不是搀扶
孩子长成雄鹰飞远了
自己也老了
走过多少年的那条路
一个很简单的动作
却有很多人不会做
还有许多人不愿意做
在街上在职场甚至在家里
现实绘出了许多不应该有的画面
生活的交响曲中掺进了曲谱上没有的
一个很复杂的动作
考量着一个人道德高地的海拔尺度
只要你积攒了足量的爱心氧气
你都会成功地登顶
并向世界送去无数个温暖的搀扶
冬天的风影,割伤了只影
我的手上留有余香
一个蛇魅的女人,跌倒于山路
月亮穿透梅蕊
所有的爱情失去海誓山盟
我在山顶上
碰见蹒跚的伉俪
飘飞的银丝,不正是多年祈求
他紧紧地搀扶
每一次生日,都来山顶
等日出,或者等风雨
我似乎想起千里之外的窗户
妻不懂,语言的共鸣
却是日日夜夜的搀扶
老人和小孩
甚至惆怅袭来的醉酒
我在温暖的被窝
呕吐黑白腥臭
我不能在她韶华逝去
撤去留有余香的手
蛇魅的女人,昙花一现
妻的手,粗粗糟糟
才是桑榆美好无限的夕阳
一直搀扶到老
搀扶是义举的化身
闪耀着道德的光辉
父母老了,需要有力的搀扶
从物质到精神,高品质的生活不掉队
夫妻互爱互帮,产生的风力
推动生活之舟前行
儿女也需要搭把手
喜看子孙成群,传承更加澎湃
有时,搀扶要揣着胆识
和平时期的雷区,也胆战心惊
没有了搀扶,狼们都会嘲笑
南极与北极,也要夹击人类
寂然的池水
涟漪,轻轻荡漾
枝桠上荡秋千
街头,一个陌生
搀扶另一个陌生
寒冬,亦不再冷
此刻,万物共荣
我们的灵魂
银杏叶凋零了绿色
躯体成熟的金黄色蕴藏
冬雨、清晨、萧瑟的站台
一对老夫妇在远处手牵手漫步而来
顿时初冬的空气里,弥漫暖意融融
上车了,大爷那双青筋凸显的
手拉搀扶着大妈的手
车开了,大妈的白发在冬日里很是醒目
这个冬天来的太早,要不
他们仍旧青春常在,无需搀扶
爱,其实就在手上
年轻的时候拉着
老了,相互搀扶着
当时间催促年轮前行,渐渐我们也跟着老去
那些树叶随我们落了一茬又一茬
叠加起来足以盖过山川河流
我们就这样老了,在岁月里老了
虽然月没有变,水没有变
我们却是满头白发,步履蹒跚
即使如此,也要相互搀扶一直不离不弃
直到黄土没头,永不相离
清风扶起枝条
敲打着消逝的童年
在歪歪扭扭中长大
白雪挂靠屋脊
映射着渐行渐远的青春
扔掉蹩手的拐杖
牵手有温度的臂膀
在人生的大海上找到方向
有冰流生成
一双苍老的手
我站立在瑟瑟北风中
而那双老手却已垂下
却是残阳夕照
但愿有情人相互搀扶到老
没有搀扶哪有世界?
没有搀扶哪有人类?
搀扶看似容易,
实则情重意深。
一个幼儿长大成人,
不知得到过多少人搀扶,
一个人一辈子也会遇到
需要你搀扶的人。
和平年代的扶老携幼是责任,
是善良是本分。
然而战争年代的相互搀扶,
情比山高,恩比海深。
长征途中,
皑皑雪山,茫茫草地,
没有战友的搀扶,
哪能从冬走到春?
抗战八年,
没有军民的相互搀扶,
怎会打败日寇的入侵?
她使家庭更温暖,
亲友更亲近,
她给人类增添了希望与温馨!
苍老的背影
拄着弯下去的岁月
缓慢从时光走过
两个自己像一幅对联
心和心靠近手与手相挽
蓝天做了横批
搀扶起蹒跚的日子
把风雨推出晴空之外
留下两行阳光的脚印
父母甜蜜的唠叨像糖球
随时就能掏出来几颗
扔进笑语咀嚼
走进沧桑的季节
才组成完整的“人"字
一撇一捺,拒绝使用草书
再也回不到雨巷
却开满了最后的丁香
落叶归根,一尾
闪烁的星光,散落
一隅喧闹的街市
而掌灯的老者,捏取
未眠的诉求,意者
一行遗留俗世的文字
逼迫,墙外的尘土
搀扶的低吟,碾过
一声流年的呐喊
一则残旧的布告
推向了远方,方言
不顾心灵的晦涩
念着,方絮的排版
笔画间的著色
一幅童稚的印象
年华述说的心念
搀扶的春风,伫立
微言吹去的鸟鸣
黄昏的马路上
车水马龙声簇拥着寒冷
还有冬天的冷漠左冲右突
一对白发老人
相互搀扶着走过
穿越岁月的苍茫
走过一生的爱情及所有
白发耳鬓厮磨着
他们一脸的幸福和坦然
让远山肃立,让黄昏沉静
让世间的爱恨情仇尘埃落定
搀扶,古典的美
在寒冬的黄昏上演
一对天鹅在蓝色的冰面上
完成对爱和亲情的最高礼赞
夕阳下,一切如此静美
那对相互搀扶的老人
被夕照镀上一层薄薄金辉
他们的身影被无限放大
犹如两棵高高的树
让人懂得什么叫相濡以沫
什么叫不离不弃
其实。有些爱,不必说出口
有些情,不要等来生
一辈子说长也不长
说短也不短,唯有珍惜
才为宝贵。那些天天挂在嘴上
说永远的,我不知有多远
也许它只是一转眼
或者一转身
=============================
每周一诗活动,现代、古体、散文诗均可,每周五晚八点前公布下周同题诗标题,周日晚八点前发表下期同题诗。诗长控制在18行以内,以发表后在我博客评论中跟帖为准,注意发表时在标题前冠以【兰西诗苑】字样,诚邀诗词爱好者加入【兰西诗苑】QQ诗群进行交流,这里是一片文学净土,诗人的家园。感谢支持,诗园有您更精彩!
=============================
【兰西诗苑】更多同题诗:《终南遗梦&须臾荼蘼》
&——不为人知的终南山主人和“神仙谱”传闻
介绍下吕尚,也就是众人所说的姜子牙。
  姜子牙是炎帝的后代,厉害吧,但你要是出去介绍自己,也可以介绍自己是伏羲、神农、轩辕黄帝、炎帝的后代,虽然别人听不懂,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说一下具体的:
  炎帝为岷羌神农氏族分支——烈山氏族之后,后代神农氏族,后主要生活在今天的陕西宝鸡到西安一带,以渭河南岸为主。以羌为姓,但后世传着传着,就成姜了。
  受炎黄争帝炎帝败落的影响,轩辕黄帝禁止炎帝族人以羌为姓,直到颛顼(轩辕黄帝之孙)继位。
  因颛顼为轩辕黄帝的次子昌意所生,轩辕黄帝之位,本应由长孙蟜极继承。因此,他继位以后需要更多大的部族的支持才稳固,因此团结炎帝后代,是最位要紧的任务。
  因此,他从所属炎帝的众部落中,选择了名望最高、最有权势、负责祭祀上天的太岳部族,赐予他们复姓祖姓的权利,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个姓,我们便称作是姜(实为羌)吧,太岳部族分为四支,(分别姓以吕、许、齐、申为姓),称为四岳。
  四岳部族就是后来便好心做坏事,极力推荐鲧(gun,禹之父)去治水,最后害得鲧被杀的那四大家族。
  当时尧觉得让鲧治水不可行,但四岳坚持,尧只得同意,结果,鲧治水失败导致问责被杀。就连尧要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丹朱时,也因为遭到四岳的强烈反对,不得不传位给四岳推荐的候选人,也就是尧的女婿,也就是舜。足可见当时四岳的影响力。
  大禹治水之时,四岳族人中的吕族为旺族,共工氏的堂孙伯夷协助有功,再加上舜还欠四岳一个辅佐得成帝位的人情,便封地给伯夷,将其地称为吕,即是后来的吕国。
  吕国最早的封地在陕西陇县和甘泉山之北,周朝时南适到河南南阳,吕尚(姜子牙)便是炎帝姜(羌)人之后,吕姓族中人。
&到了大禹当位时,涂山会盟之后,禹开始大举征讨南方的三苗之族,恰在这时,伯夷的孙子长齐在随大禹军队征讨过程中,喜欢上了三苗之族中有苗氏的女儿,并将其伪装成吕国的族人,直至带到了吕国。
  伯夷知道后且惊且气,惊的是孙子长齐竟然瞒着大家干了这么一件惊天大案,将敌人的女儿给带到自己国中来,这早晚会像定时炸弹一样会被引暴,并且成为惊天大案。气的是自己身为四岳尊长,专司祭祀,并且得封吕地,这么有头有脸的人物,偏偏遇上了这样的丑事,以后还怎么有脸去祭祀山川,在众人面前立威。
 还没等伯夷有太多反应时间,大禹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因二人是至交,且四岳之族有大恩于舜,禹也不想为难伯夷,如果这女子只是有苗氏的普通女子倒也无妨,跟大家说一声这是男欢女爱,情有可原,不能过于追究也就罢了。但向女子问身份之后他们才意识到,没那么简单。
  这名女子为有苗氏族族长的小女儿,有苗氏是三苗之族所属几十支分支中,最强悍的一族,打仗之时拼死向前,绝不后退,当然,绝不后退不代表这支队伍是多么的勇敢,反而是说,如果退后,会有比死更可怕的结局等着他们。
  中国奴隶和封建社会中最恐怖的五种刑罚,均源出自有苗氏,分别为刖(断足)、刵(割耳朵)、劓(割鼻子)、琢(击残击废男女生殖器,后变为宫型)、黥(脸上、身上打浅洞,施以墨,使其变色,后演变为剌字)。
  所以在当时,临阵后退属于命不受之罪,轻者会施是刖刑,重者会处于琢型,换作是任何一个正常人,为了躲后面的刑罚,也会拼命往前冲的。
  按大禹的政策,是只要先灭掉其它弱小一些的部族,再动有苗氏,谁知道这样一来,长齐犯的错不只是娶了敌人的女儿,而是影响了整个战争的进程策略。
  大禹的决定是,逼有苗氏的这个女子回到有苗氏,以免影响其他的进行,其他的事,倒都好办了。
 伯夷明白大禹的用意,他了不愿意和三苗的后人再有任何来往,炎帝之族的几场大祸都与三苗之族有关,但这个族群对他来说是惹不起也躲不过。
  炎帝曾与轩辕黄帝一起争夺黎山和盐池,打败了蚩尤。但这之后的轩辕黄帝的反目成仇,让三苗之族的祖先九黎之族把账都记在了炎帝头上。当时是轩辕黄帝想要蚩尤的盐池,却把用炎帝的名义发动的战争,因为炎帝是神农氏的后代,名正言顺地继承了神农氏的帝位,轩辕黄帝虽然实力雄厚,却在渭河平原上缺少号召力。战争打赢之后,蚩尤部族的人为了复仇,源源不断地从华阳道到达炎帝的地盘上来寻仇。眼看轩辕黄帝成天想着坐岸观火,炎帝不得不转被动为主动,主动南下攻打古荆州一带的九黎之族。
  待两败俱伤之时,轩辕黄帝突然起兵,抢占原属炎帝的地盘,炎帝前后受敌,客死湖北。炎帝部落的人些时才恍然大悟,转过头来联合九黎的后代,三苗之族共同抗击轩辕黄帝。
  而此后几十年中,炎帝的部落也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与三苗之族在南方的,融合成了新的一族,百越(吴越)之族,另一大族为颛顼所拉拢,在陈仓建立了新的根据地。
  此后的数百年中,从轩辕氏到舜,对三苗之族的征讨一直都没停止过,只是到了舜时更讲究策略一些。舜说,你们既然强调自己是昆仑黎羌的后代,那么,我给你们个机会,让你们再迁回到祖地去。你们的祖地附近,三危山下,有古羌人在活动,你们可迁去。
  这话说得温和,但和三峡移民一样,你移不移,都得移,迁到三危山之后,三苗之族的这些人长途跋涉,死的死,伤的伤,在后世的近百年中,众人将其称为西羌。
  但是舜高兴得过早了,三苗之族的人假装认命几十年后,他们知道自己的祖仙生活的地方在羌海(青海湖)不远处的日月山(在今天的青海省湟源县青海湖边,有座日月山,宣传是古代的日月山,其实真正的日月山在离它几十公里的地方,当地人管它的名字叫阿妈索日格),便一路东南迁移。
  因日月山旁不适合居住,他们便顺着积石山一路东南迁移,其中有苗氏族到达了终南山西南角的漾水之旁。漾水出嶓頉山,嶓頉山是轩辕氏族的祖地附近,而在它的东北角,便是炎帝的范围。也就是今天汉中勉县一带。
  这就意味着,如果真惹急了有苗氏,他将顺着褒河谷,翻过终南山,半月左右,即可轻松到达四岳之地,到时谁都别想安宁,受害的将先是四岳的封地。
  要有苗氏的女子还家,这无疑是最好的办法,这点他比大禹显得更为积极。
伯夷公开召见那女子:“前日事务烦杂,未能及时相见,有苗氏与我古族曾多有交往,喜忧参半,今禹王征讨三苗,天下皆知,我为四岳之首,实难违背。我已年迈,长齐为我长孙,如今已然长成,我有意传四岳之主的位与他。我知长齐心疼你非常,亦知你决意跟随他之难。今日之事,最为难者非你我,而是长齐。”
  那女子因生在漾水之畔,其父因喜欢漾柔波涟漪之形,便为其起名为若央(与漾同音),若央答道:“我随长齐而来,为众甫倍添操心,令长齐若烦忧,若央亦知,若央年少,思量不足,若甫有所知,请告与若央,定仔细听从。”
  伯夷轻笑缓语道“孩子,我知世间有情爱之理,亦知离别之苦,更知生计之简。然世有千人,必有一爱,世有百人,必有一和,世有十人
,必有离别,若央可知?“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伯夷说,我知道这世间有非常美好的爱情,有自己喜欢的爱人,但孩子你不知道,一千个异性中,肯定会有一个人是你的爱人。客观上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你想想和你接触过的同龄有多少?但很多人在其中发现了自己最爱的人。用伯夷的话来说,就是一千个人中,肯定能找到一个你所爱的人,他在给若央和长齐的爱情降温。
  世上一百个人中,你肯定能找到一个和你过日子的人,世上你认识的十个人中,肯定有一个将来注定要和你分别,断了音讯的。这都是世间的常事,若央,你怎么看?
若央道:伯甫年长识广,心胸自是开阔,若央自小依随父母兄长及众姐妹,除此之外别无可亲近之人,伯甫为四岳之长,有容万人之量,若央拙陋,心胸之中,除了长齐,已无空余,又何能容得下他人。对伯甫您来说,天下广野,是因有了四岳万民,对若央而言,世间方寸,却唯有长齐。您为尊长,望能体谅我的无知,在你的脚下,容我与长齐尊长护幼。
  伯夷叹道:长齐现年少,心中自有你一人,来日他做了四岳之主,怎能心中亦有你一人?长齐注定是四岳将会达济四岳苍生,尊效于禹王,你可曾想过?
  不等若央答复,长齐行至伯夷身前,急言道,长齐有众般,四岳之主,可另选他人,然若央世间却只有一人,我又怎能错过-------
  没等长齐说完,伯夷呵道,住口!四岳之主,岂是儿戏,容得了你推三挡四。
伯夷又转头和颜悦色地对若央说到,若央依你看,此事该当如何解决?
  “若按若央之意,自是要长齐相伴,但我族与轩辕黄帝之后世代交恶,我亦自知不可,前几日我与思齐商定,我愿说服父兄,放弃有苗氏身份,改名换姓,只求您能容纳。“
  “你父兄如何依得?“
  “若是不依,若央将以死相告“若央话还没说完,长齐插话到“我与若央已商量好了,若是不依,我亦放弃四岳之主的位置,若是爷爷您还是不肯依,我愿从此放弃吕姓,被吕国驱逐-----”
  伯夷一气之下,下令将二人全都绑了起来,关入暗室。
这事传到了大禹的耳中,他最初十分生气,但静下心来一想,谁说坏事中没有好事存在呢。
  大禹召集四岳如开了一个绝秘会议,会议上,大禹说服众人同意了他的一个计谋,事已至此,那就是借和亲之名,索性将有苗氏一族迎头一击,使其再无心力与自己对抗。
  但这一对年轻人却被满在鼓里,欢天喜地在准备婚礼,大禹告诉伯夷,一切要按最正式的礼俗来看,务必细致辞周到,以防众人起疑,
除了四岳长老、启和禹之外,不能有第七个人知道这件事。 若央在伯夷的要求下,拟定了一份尽可能详尽的有嘉宾出席名单,如果按现在婚礼的标准来说,应当叫红请贴,如果以战争杀害来定义,应当叫做黑名单。
  若央、长齐二人看到伯夷的转变,对禹王更是感激不尽,若央也在吕国人的护送下,回到有暂居汉中西北部的有苗氏部族当中,同行的还有吕国委派部族长老,商议和亲。
  和亲时间定在了一月之后。
  长齐喜不自胜,在部族长老的带领下,前往拜访各族族长,邀请各族长老参加,大禹也下达命令,未来四岳之主的婚礼,当举国隆重举办,一时招来众人诸多猜测。
  和亲地点定在了设在了褒水流经的现在名叫咀头镇的地方。
  咀头镇这个地方,正好处在二者领地交接的地方,是穿行终南山褒谷后的一块平原,这个地方的正西有烈山,是烈山氏族(炎帝)的祖地,西偏北方向,今天陕西凤县一带,是风姓氏族之后女娲部族的地盘,西南方向,便是有苗氏的暂居地。
  若央的父亲听到吕国人的和亲的消息,担心有诈,私下与众人商议应对之策,一种意见认为,可以谢绝婚事,以免中计,另一种认为,吕国为炎帝之后,近百年来与有苗氏并无过节,若能和亲,说不定是和四岳修好的机会,四岳地位崇大,也是禹的得力重臣,有望和好。
  后来第二种意见占了上风,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有苗氏的军队分为两队,一队守故土,一队随和亲队伍前往咀头镇。
和亲的那天,正是三月初的时节,还没从褒谷出来,便可看到古原上新开的点点杏花,绚丽至极。
  两支和亲队伍刚相近百余米时停住,对长齐来说,他的新娘就在离他一百多米远的对面,这个盛大的婚礼便是为她所准备的,这场婚礼,连禹王也来了。
  当有苗氏的长老间接间试探为何来了这么多人时,吕国使节的回答是禹王亲自出行,自是隆重,亦要提防各种意外。
  但双方的和亲仪式进行了半个小时左右时(双方队伍都未动,先为祭天地告鬼神),若央的父亲收到一条消息
,他们来时的山谷两边山上,多了好多大禹的军队,并且有巨石从山上落下来 ,堵住了来时的路。
 若央的父亲立时大喊,命人举箭,这时只见远出的山上突然有大禹的旗帜在晃动,是临战的警旗,双方立时剑拔弩张。大禹站起身来,宣读有苗氏的罪状。
  长齐快速冲到伯夷的车前,连声问到,到底为何?到底为何,伯夷不语。跟政治家谈男女私情,就如同和小女子谈政治一样,都是惨淡无色的。
  对政治家来说,男女私情永远是政治的附加筹码或棋子。
  长齐一看爷爷没有任何反应,迅速跑到两军中间,张开臂大喊,今天是长齐的日子,所有与无的东西都走开,都走开。
  纹丝不动,没有人听得见他的话,除了偶尔落下的花辦。
  长齐跌跪在地上:让我们走,我们什么都不要,让我们走。
  没有人回答。
  “长齐孩儿,快快回来,若不回来,我亦救不了你。”
  长齐起身,拭掉脸上的泪珠,整理好衣衫,转着对着远处有苗氏阵营中的若央大声说到:若央,我没有更的话要表白,如若你信我,把你的手给我,我带你离开。
  说完,他在众人的注视之下,朝着若央走去。
  若央的弟弟喊到,欺瞒我等至此,竟敢前来,再不停步,箭无虚发。
  长齐不紧不慢,继续向前。
  箭身中大腿处,长齐继续移步向前。
  若央推开众人跑将过去,远远地扶住长齐。
  长齐额头上大粒汗珠往下掉落,看到若央近前,惨白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若央,向、向族人行礼,行过、行过这个礼,我们走!
  二人相互的搀扶,向有苗氏众人行礼。若央父亲不忍相看,挥手示意离去。
  长齐转身向大禹等人到,今日有苗氏众人因我而来,我不量力,求禹王能放过他们-----
  禹王道:念你为伯夷之后,故不为难,你当弃了那女子,四岳之主的位仍留与你,若不弃,当以有苗氏同族论之。
  若央流泪冷言道,大王你有地方千里,民众万千,为何要对我族这般赶尽杀绝,你食有饱暖,家有众妃相侍,为何又容不下我二人孤苦相依?
  大禹道,三苗之乱,祸坏天常,不伐无以显天道,长齐你可速归,否则乱箭之下难有保全。
  长齐道,我知禹王之心硬如圆石,眼里只有贪念。我长齐发誓,我今日死亦无撼,今日若禹王执意要灭有苗氏族,我死后将永不迷灭,将来一定要坏了
  你的基业,赶走你的子孙,让他们永远无法继承你的帝位。
  大禹示意人挥旗,后军之中万箭齐发,破空而来。
  如若,相爱,不需要表白
  浅草漫花,你的手掌,放进我的手心
  默然相顾,风吹发梢,是有影相随。
  如若,相爱,不怕受伤害
  杏花开时,我定穿过万千人群,只为寻你而来
  无所惧畏
  如若,相爱,无论亲近或是远离,
  你的身影,始终都印在我的心底
  相互依随。
  如若,相爱,需要等待
  待那门环生了铜锈,石间长满青草
  定有夜雨,化做青苔,引你前来
  如若,相爱
  终南山下 吕尚可在?
待长齐睁开眼来,却看自己在一山洞之中,那洞中有积水滴落的声音,洞的一角,有一干瘦的老头,蹲在那儿独自抽泣。
  长齐问到,你是谁?若央在哪?我要见她。
  那老头见他醒了,扭过头来扶住他,带着哭音说到,你们这些混蛋(是原话,这个词在当时便已有了的,代指不明事理的人,但这里其实是夸奖的意思),弄得这般感人,我好久都没哭过了,太感人了。对了,你那若央姑娘,被她的父兄救走了,你不必担心。
  长齐一下子站了起来,便要往洞外走,老头问到,年轻人你要去哪?
  我要去找若央!
  那你看地上躺的人是谁?
  长齐一转身,突然发现地上还躺着一个满身重伤的人,那个人正是自己。这时他才意识到,其实自己已经死了。
  长齐失神地坐在那里,那老头还在边喝洞中的水,边自语道:唉!太感人了,好久没有遇到这样感人的事了,我得好好哭一场,说罢,倒真抽泣了起来。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共公,是长齐的祖先,但不是前文中的共工氏,而是共工氏的祖先,传说中怒触不周山的那位。
  长齐问到公共为何在此时,公共答道:唉,别提了,你娶若央,经过褒谷,我一看有大场面,便来凑热闹,便一路跟了来,谁知道越看越生气,两帮人巨人打了起来,我一气之下发了威,好像发得有些过了,可能会被怪罪的。
  公共指的发威,是当大禹部族和有苗氏血拼在一起时,突然众褒谷中窜出山洪来,将两班人马悉数冲散,死了很多的人,他“发威“过后,似有怯意,要知道,共工是一等一的元老级大神,有什么会让他这么担心被怪罪。
  长齐意欲离开,去寻找若央,共工道,人鬼有别,你找到若央,她也看不到你的,还有,你只要离开这三石室,过不了七日,便会魂消气散而没。长齐问到,那为何你能出去行走,你在此呆了多久?
  共工道,我在此已呆了200余年,有洞内灵气滋养,出去时间不超过21日,皆是无妨的,但老在这儿呆着,憋坏我了,说话的人也没有。
  长齐问,是谁要你呆在这儿,你若要走,何人会阻栏。共工叹口气,唉,你不知道,1300年前,这终南山的主人,将他从昆仑山上带来的一宝物,隐于此地,然后自己便睡觉去了,只留一名看守。
  这洞府原来的看守,称作开明兽,在昆仑山上专伺看守之职,被终南山主人唤了来,代为看守,直到天吴接了他的差事。后来我惹下大祸,天吴救了我,说我脾气暴戾,宜在此洞修养心性,并说终南山主人离世之时已吩咐过,要由我来守石室,要我配合九天玄女保护好神仙谱。
  长齐的嘴张得大大的,他终于见到传说中的神仙了!而且这个神仙不是别人,是自己爷爷的爷爷。
  长齐问到,是不是住这个洞里的鬼或神仙,都可以长生不老?将来若央是否也可以到这儿来?
  共工笑道,傻孩子,要是谁都能来这儿,我还保护什么?这儿只有神仙谱上的神仙得到准许后才可以来,否则会在我这儿丢了性命的。
  这神仙谱又是什么东西?
  唉,共工叹口气道,我也是听天吴和九天玄女说的,这终南山的主人,1300年前原本是轩辕氏(注意,不是轩辕黄帝)的师父,生在那昆仑山上,因反对轩辕氏对炎帝和蚩尤的征战,便有意要取消传给轩辕氏的法术。轩辕氏苦求不成,便邀天下众神相聚,让众人推他为王,并为各神排定座次,用来拉笼各神。后来这排定的座次,做了记录,这些座次便被称作神仙谱,凡是神仙谱上有名字的,大家相互照应,给个方便,凡是不在神仙谱上的,都被当作是妖,众神皆可围而诛之。
  终南山主人知道后,十分生气,运用生化之法,使得轩辕氏无法再调动各山脉的气灵,这样就不会产生新的神仙,以免众人斗法争座次。又委托女祸门下九天玄女保护神仙谱,以免众神产生排位争斗之心。
  终南山主人是谁?为什么他不直接毁了神仙谱?
  昆仑山中,有一尊者龙马氏,法力无边,他有三位弟子,终南山主人便是他的第三位弟子,天下法术,皆由他而来。他不能毁了神仙谱的,那些神仙,都修了好几百年,才有些基业,要是毁了,会出大乱子的。所以主人才将神仙谱交给九天玄女保管,言说等他二千多年后再闪醒来时,将毁掉那封神榜。
  为什么要等2000多年?
  孩子有所不知道,那普通地鬼寿命,最多不过几十年,普通神仙的寿命,最多不过四五百年,像一些大山的寿命,长的也只有两千余年。两千年一过,什么事都过了。去掉神仙谱,也是极为自然的事情。
  那几千年中不会有新的神仙产生?
  有的,神仙靠什么活?靠的是灵气,有灵气滋养,便可活。且说那昆仑山上有灵兽,食之可长生(不是永生),但众神哪敢去犯昆仑福地。日月山上有仙桃,吃了也能增加气灵,但只是能起到维持生命的作用,吃一次能撑一年,明年还得求取,不能断掉。所以能长久存活下来的神仙,少之又少。
  但终南山中,终南山主人离世时将自己的元灵存于山中,用山川之气来滋养,众神也可沾一些光,借终南山的气灵来修行。所以这里聚的各路神仙和妖怪为多,须有人看护此洞。
  洞中有什么,为何要人看护。
  共公笑道,这洞府,由龙马氏的水器幻化而来,龙马氏曾说,此物可润泽万物,也可淫损万物,藏着造化之机。
  长齐问到,我可以存在多久,能否等到几十年后若央到来。
  共工说,在这个洞里面,活个千年也不成问题,但事实情况是最多只能存在十二年,原因是十二年为一纪,长期生活会被水器记录下来,最终被终南山主人察觉,怪罪下来共工吃不消。除非你上了神仙谱,那活几百年也没有人管,但这神仙谱是九天玄女在管,别说登入,就是想要查看一下,也是难上加难。
长齐问道,我全然无神仙的本领,如何做得了神仙,入不入神仙谱,可有分别?
  共工叹口气,反问道,我的子孙都这么笨了?你入了神仙谱,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在终南山呆下去,也可以前往日月山品尝仙桃。虽然你的本领并没有变化,但做神仙,论的是辈份而不是本领。你可以一样法术都没有,只要你的辈份够高,众神自然都会让着你。念在你是我曾从孙的份上。我可以求一下九天玄女。
  过了几天,九天玄女果然来到了终南山,九天玄女受终南山主人委托,照看封神谱,所以和共工一样,有着超出一般神仙的寿命,可以得到洞内气灵的滋养,延长寿命。
  共工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九天玄女断然拒绝。
  共工道,我与你有近200年的交情,从未有事求过你,你今天不答应,我会生气的,下次你再来,看谁招待你。
  九天玄女知道共工脾气执拗,便笑着说到,怪不得文真尊者要留你在洞中看守千年之久,是因他已知晓你的坏脾气大概需要1000年才能改好。我若依了你,如何跟文真尊者交待。
  一听九天玄女的话有松动,共工开心得怪笑了起来,不由分说,拉着长齐便要拜师。
  九天玄女言道,长齐不急,你到先急了。
  长齐在整个过程中还没反应过来,他看不出当神仙有什么好,共工氏道,她为风后的后人,在仙族中地位极高,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活千年以上的神仙,你拜了他,将来有事,只要报她的名,谁都得给个面子,定能逢凶化吉。像我要是那天忍不住跑出去惹个祸,也少不了她来帮衬。
  九天玄女听了,心中生出几分快意来,言说道,我代为掌管神仙谱,任何大仙,都休想动得,你们平日所请的那些鬼神,都是孙儿辈,极为不入流的,你们却把那些话,当作了天意。
  共工看九天玄女心情好,便接着说到,她的权力是极为大的,她把谁写上去,谁就是神仙,他要是去掉谁,那谁便是妖怪。
  九天玄女打断他的话说,事实虽如些,但不能乱说,这神仙谱岂是能故乱改的,长齐之事,不是不帮,而是不能帮。
  共工并不甘心,走到近前和九天玄女低语道,你那神仙谱上500年便要换掉一大批神仙,你只要把长齐写上去,主人不会知道的!
  九天玄女道,如何不知?
  你想想,主人醒了之后,他会去除了神仙谱,估计他看都不会看一眼,便去除掉了。就算他看,也有办法的,你先将长齐的名字写上去,待主人要醒时,你两再除掉长齐的名字。要是还不放心,多少给长齐做点事,也方便有个功劳,万一主人问起来,也好有个说法。
  九天玄女不言。
  共工道,我这里有一宝物,名叫阴阳石镜,日久天长,可生幻化,变梦为实,我是粗人,留着容易若出祸端来,也一并托你保管了吧。
  九天玄学笑道,什么东西都要我来保管,我注定便是那操心的命,一件两件都是管,我替你收着便是,长齐的事也不是没有办法,这一千年倒不会有事,大不了从神仙谱上写了又删,但必须得在主人醒来之前,要他投胎人间肉身,万一被主人查觉,也好有个保全。
  九天玄女又言道,你有何心愿,可在将来投胎时一并了却。
  长齐道,我愿与若央再次成婚。共工道,你这孩子,想都别想,那若央是普通女子,如何与你成婚,我们这般安排你,已是强求,仙凡不同,就算若央再世,也不是这一世的若央,与你又有什么干系。
  长齐想了想:既然不能在一起,就让我死前发下的誓言,我要坏掉禹王永世的基业,赶走他的子孙,让他们永远无法继承禹王的帝位。
 九天玄女道,这禹的祖上,原本是高辛(即帝喾,轩辕黄帝的曾孙,蟜极的儿子,颛顼将帝位让给了他)时的水官台骀。高辛王原将帝位传于挚,后因挚不堪用,便将这帝位让给了其弟放勋(即帝尧,与挚是同父异母的,放勋又将自己的帝位让给了女婿重华(即帝舜)。
  挚有个女儿,名叫女志,嫁给了台骀的儿子鲧,生的儿子便是你们说的禹王,他相当于是挚的外孙,因此才获得了神族的血统,得以在人间为王。
  若你要坏了他的基业,需要等到千年之后才可。(看到这里,有人会说,不对啊,商汤不是灭了夏么?怎么会是等到千年以后?商汤是灭了夏,但商汤的妻子是谁?是有莘氏古族女,而禹的母亲,便是有莘氏,是同一族的,所地商汤灭了夏,但坐桩的,仍是禹的后代,只是换了一牌而已。)
  九天玄女道,千年之后,我便如了你的愿,要你下得山去,得成心愿,你还有何求?
  长齐道,我与若央不得成,只因生在四岳之主家中,我愿生于寒门,我今世竟无力保全若央,来世定要权倾天下,不受今日之困。
  九天玄女笑而不言,只说道,将来若有人问你谁教了你诸般神通,为何仙何位,且不可说于他人,一千年后终南山主人将醒,你切记不可贪恋神仙之位,否则容易招来杀身之祸,无人敢保你。
  一千年后,长齐生在了终南山下一户贫寒的人家,这家人亦为四岳之后,这时长齐的名字叫吕尚。就是后世所说的姜子牙。
 在周王伐纣的过程中,姬姓家族的意见是有两个:首先,保护性侵略,姬姓家族为了保证日后不被殷人所灭,要做的事情便是想方设法地蚕食殷人附属于诸候的地盘,以方便殷人将来无力灭掉姬姓家族,如果真想灭殷人,季历
(周文王父亲)时便动手了,根本不用让姬昌娶帝辛的妹妹为妃。
  姬姓家族长吕尚做太师,是要稳固和扩大自己的地盘,而不是灭商。
  其次,殷商是神族的后代,纵然你的一千个不愿意,但是不能被推翻的,否则会惹怒于鬼神,吃不了兜着走。
  但这里面,有一个人,他表面上也尊敬鬼神,但只是为了应和当时的社会众识(当时谁要是敢表现出不敬鬼神,那便是万恶不赦之罪,别说当众军统帅,连给别人提鞋,也没人愿意要的),他心底是不怕鬼神的,或者说,是轻视那些世人口中的鬼神的。另外,这个人,决意是要灭商的。
  所以,当暴雨狂风至,武王车上的顶盖也被掀翻,众人更加惶恐,私下窃语,意欲先走时。吕尚并没有走,而是坚持继续向前,灭商。
  其实,武王伐纣,准确点来说,该叫吕尚伐纣,武王只是沾了个名。
  吕尚低声对武王说,你已公开聚集众族要迫进朝歌,帝辛岂有不知之理,若今日队伍一散,人心亦散,想要再聚,恐是难上加难。时日一长,我辈必为殷人所灭。
  吕尚的意思十分简单,现在你不灭他,大家一看原来连上天也反对你灭殷人,那么将来殷人打你,再也没有人敢帮你了。我们早晚会灭亡的。不如我们今天硬拼一回,多少也是个胜算。
姬发本来只是通过聚集其他部落的方式,告诉帝辛,不要想着灭我,我是有群众基础的,就跟实弹演习一样,仅是炫耀实力,防止发生战争。可军事演习的总指挥却有意要弄出一个擦枪走火的事件来,逼着姬发玩大的。
  军事演习,往往是起告诫意味,就是告诉对方,谁也别先动手,动手谁也讨不着便宜,所以军事演习从来就没有挑畔的意味,而且告诉对方,我们目前最好谁也不要惹谁,否则都会很惨。
  所以对于姬发的军事演习,帝辛根本没放在眼里,只派了3000老弱病残用远距离围观的方式表示关注,自己却在朝歌继续吃烧烤。但这3000人,也算是给姬发面子,不然人家在军演,你都不当回事,姬发脸上会挂不住。
  就相当于中国去太平洋海域军演,要是美国说我们表中国的行为表示关切,中国政府再发表一个我们的军演不针对任何国家和组织,这事就圆满了。要是美国理都不理,那面子上很难过得去的,得通过外交通途径进行提示——我们正军演呢,给点面子,关注一下。
  所以姬发要的,只是帝辛和全天下的关注效果,而不是要灭纣,这点,帝辛和姬发都心知肚明,配合默契,来参加聚盟的各部族方国,都是平时不被殷人放在眼里的,正好也参加一下军演,作为在野党,表达一下自己的存在,并告诫执政党,以后别欺负,我是有同伙的,所以这次聚盟,本来就是众人各得所求的表演秀。吕尚却假戏真做,装愣,破坏了这种默契。
  说一下帝辛的意见,帝辛在位其间,先灭掉了北边威胁他的黎人,因为黎人的祖先是九黎之族(与三苗之族同祖)他灭黎人是祖上的惯例,因此是不但巩固了北面,而且得到了殷民的支持,之后他按顺时针方向,转而去攻击东夷,东夷人位于山东和江苏徐州一带,但与夷人的战争远比他想的要惨烈,使得他深陷泥潭。
  按当时的军事、经济、人口综合实力排名,第一名,殷本部,也就是帝辛本身;第二名,姬姓家族;第三名,东夷,第四名,黎人。
  姬姓家族对帝辛来说,最大的威胁仅是有可能不听话,但对自己的统治没有威胁,因为帝辛的祖先轩辕黄帝的后代,一脉相承的神族,帝辛是代表上天(神族)来统治人间的,这是整个姬姓家族的共识,你可以否定他的为人,但要取代他,是打死他们也都不敢想的事。凡人杀神仙,别说是做,就是动一下这个念头,都是莫大的罪过。
  因此,姬姓家族对帝辛的王位是没有威胁的,影响的只是他的权威,在他实力强时,他可以直接灭掉姬姓家族,如果实力不强,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黎民却不一样,黎民的祖先是蚩尤,他们心理认真的神族是蚩尤之后,而不是轩辕黄帝的后代,所以,他们是敢直接推翻帝辛统治的人。
  东夷人比较复杂,他们是蚩尤和炎帝部落的后代,心底认不认可辕黄帝后代的统治的基本持平,是虽然敢反,但轻易不造反的那伙,远不如黎人那么激烈和明显。
  对帝辛来说,他的战略自然是先灭黎,再灭东夷,再灭姬姓家族,但灭东夷的过程中,已是元气大伤,一二十年内无望再灭姬姓家族,欢歌笑语,休养生息,才是他最要紧的事。
  但偏遇上一些不懂事的大臣,主要他伐姬姓家族,这不是惹事添乱么,所以纣王一概不理,不但不理,还严惩这一提法的人,用来安抚姬姓家族。
  千算万算,他没有算出吕尚,吕尚是不怕鬼神的。
  前去围观军演的殷人军队一看对方是玩真的,吓了一跳,掉头往朝歌退却,上的牧野之战,何来的惨烈与伟大,和志愿军出兵朝鲜一样,是场天大的误会。
  吃着烧烤的帝辛的一直不能相信这个事实,姬发居然敢进犯朝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便登上高台查看,没错,战火到了家门口。
  战争结束,除了一个人外,没有一个人欢庆,因为帝辛死了。就像你平时对某个作威作福的人不满,便纠集几个人壮声势,意思是你以后别欺负我了,我是有组织的人。但组织中有个人冲出去打了那个人一拳,你觉得好解气,冲上去围观。围观到一半,就听有人喊了一句,他被打死了。这时你的反应不是高兴和欢呼,而是吓傻了,这下子玩大了。
  杀死了神族的后代,这个罪责,谁都承担不起,接下来干嘛,一哄而散,只余下一个领头的,没跑,因为大家都知道是你带人先打的,跑哪都没用。
  姬发当时面临的就是这种情况。
 后来传出的消息说,帝辛是自杀的。一个人自杀的可能性是,1、我不自杀,也会被他杀,自杀还体面些;2、我要不自杀,将生不如死;3、绝望。
  1、对于第一种可能性,基本众人都可以排除,杀掉帝辛是不能想象的事,因此在帝辛的眼中,自己的江山都没人敢动,何况自己的性命。
  2、“将生不如死“的理由不存在,他是上天之子,谁也虍待上天之子?
  3、绝望,这一条将不可能,姬发只是攻下了朝歌,殷人的实力并没有受损伤,整体上仍然强于姬姓家族,他的任务只是逃出去,如果逃不出去,请参考上述两种情况。
  因为第三种情况的存在,所以,姬姓家族是想杀他的,只是不敢杀而已;帝辛没有自杀的理由。
  但他死了,不是自杀,是死在了一敢杀他的人手中。
  纣王是被人乱简射死之后,焚尸的。谁敢杀帝辛?谁敢触犯天条!
  二、狐族涂山氏
  众人一说到帝辛,便会想到坏他江山的狐狸精妲己,但我要说的是,商汤与狐狸精的源缘并非如此。
  先说一下,狐狸这个词中,狐和狸并不是一种动物,狐气质高贵、体态优雅,狸身体轻小,行为机警。
  所以本书要说的是狐族,不是狐狸,也不是狐狸精。
  那狐族,本是昆仑山上的九尾灵狐之后,但后世说他是有九只尾巴,一百年的修炼,便生出一只尾巴来,直到最后,通体毛发变成银白,成为千年银狐。
  但这是世人以讹传讹的误会,首先,九尾灵狐并非有九只尾巴,而是他们的尾巴特别的蓬松宽大,甚至远超出常人想象,尾巴有好几种颜色够成,并且呈条状,打眼看上去,像是有好几条尾巴聚在一起,其实只是尾巴过于宽松和和条状毛色问题。
  我最初看到时,也一下子觉得他有好多条尾巴,但近距离看清时,才会确认其实是一条。
  另外一点,狐族原本生活在昆仑山上,在距今12000年前,他们是昆仑山上很有实力的灵兽一族,他们主要以吃人为生。
  是的,以吃人为生。
  这对人类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但在他们的眼里,他们吃人,和我们吃鱼同样正常,余下的只是要不要吃人和想不想吃人的问题。并不会产生罪恶感,最多,只是内心感激一下人类为自己提供了食物。
  当时狐族中最强大的是九尾灵狐这一族,既然世人给他们起名叫九尾灵狐,我就这样称呼吧。
  九尾灵狐一族因体形高大(站立时一米二左右),生灵凶猛而著称,在大型动物中,人奔跑的速度相对较慢,族群发展速度却快,这给九尾灵狐一族提供了强大的食物来源。
  距今12000年时的无极生化之后,人类开始受到山川气灵的滋养,开启了人神共居时期,族群中开始出现了“神“,也就是智者,而对智者的重要介定条件,便是降伏灵兽,九尾灵狐一族的首领,便是首选对象之一。
  九尾灵狐被龙马氏的弟子法藏(终南山主人的二师兄)收伏之后,与陆吾、毕方一道成为昆仑山众灵兽之一,并且极富威望。这之后,九尾灵狐一族除了一两个实在忍不住嘴馋偶尔会吃掉人外,吃人对他们来说已然是很遥远的事。就像大熊猫原本是吃腐肉的动物,后来慢慢变得吃竹子了。
  距今9000年百智出昆仑后,九尾灵狐一族与岷羌神农氏族同行,后有一九尾灵狐,历经数百年修炼,可幻化为人形,与一智者结合,感而受孕,后来这一族人最初生活在川汶川、北川一带,成为涂山氏族的祖先。
  这一族因源女昆仑古羌族,九尾灵狐又是法藏收伏的灵兽,因此威望极高。大禹的母亲虽然是轩辕氏的后代——挚的女儿,有着神族的血统,但仍需要强大后盾的支持,他便娶了涂山氏族族长的女儿女娇为妻。得到了涂山氏族在支持,使得自己在整个南方有了强大的部族支持。
 涂山氏族的地位一直非常含糊,因为是九尾灵狐一族与人的结合,即非纯粹的狐族,也非人族,更非神族,不为当世人所接受,便自己离群不与众人同行,相当于过了与世隔绝的隐士生活。正是这种隐士般的生活,在轩辕氏绝地通天灭众神时,得以幸免。后来世间难见神族时,他们一族以非神非人的面目出现,各个部落对他们的态度可以用敬畏二字来形容。
  大禹当位后,涂山氏族为了不为世人打扰,搬离祖居之地,不知所终,因在神仙谱上无名,被灵界一直当做“妖“来看待,“妖”这个字,从一开始,就用来代指以狐族涂山氏为代表的不在神仙谱之上的各路神怪。
  此后千余年中,涂山氏族对外人来说,无影无踪,对内来说,潜心修炼,修炼有两个方向,一是待灵力增强后,死后投胎转世为人,拥有人的体质和身份;二是修炼成为灵狐,修炼后的灵狐没有实体,只有看得见的相,就像投在电影幕布上的图像一样,或者说就像能让每个人都看得到的鬼一样。
  纣王死后,涂山氏族长派了自己的三女儿去接纣王的灵魂,纣王死不心甘,向
  她开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条件,如果她能帮自己杀死杀害自己的周武王姬发,他便把在灵魂散却之前,自己祖上传下来的神仙谱上的名额让给灵狐,这样,便可脱离妖的身份,拥有正统神族的位置。
 这名女子,出生之后,老族长(其祖母,涂山氏族的真正控制者),因其出生的涂水之畔,又多加怜爱,为其取名为涂涂。
  涂涂时年十七,出生之后有人之形而无人之体,也就是你能看到她有人的样子,而没有人的肉身,以灵物的形式存在着。涂涂长大之时,便问祖母,为何族中的很多人都有身体,我却没有,我也要身体。
  祖母笑道,你可知,这事件之物,无要比有好,有存必有所坏,如人那身体,终就是装你七情之魂的皮囊,数十年中,必有破坏。你无皮囊,便无坏败,故可以存活数百年之久,有何不好。
  涂涂道,涂水虽多,然不在腹中,必不解渴,岁月虽久,然不知五味之实,其久何谓。
  她的祖母听明白了,涂涂这孩子思想怪异,她认为如果不品尝世间各种滋味,时间长短并没有意义,与其做灵狐,不如在世间为人。
  后祖母多少依了她的心愿,凡事多派他去办,她办得细心周到,从无疏忽。
  对涂涂来说,这世间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她的兴趣,一是进入神仙谱,好不受太多拘束地活动,二是像人一样拥有肉身,可以感受喝水、吃饭的滋味。
  帝辛的话,让她看到了第一个希望。
  她问帝辛,姬发杀了你,自是得罪了神族,神族自然会有使者问罪于姬发,姬发恐难逃一死,你又为何求助于我?
  帝辛道,我在世之时,对神族亦有不敬之言行,就算神族讨伐姬发,也是因为他冒犯了神族的威严,并非因我。况且,如果有人杀了你,你是希望看着他因你而死,还是病死?所以,我要姬发因我而死,而非其他“。
  涂涂冷笑:姬发一族,自由不敢冒犯神族威严,由来已久,这次却硬是害了你性命,定有人背后支撑,并且这个人,必定不是十分害怕神族,若真是如些,我一小小灵狐,岂能强过神族,岂能抵得住背后支撑姬发的人。
  帝辛仔细思索一番,姬发敢发兵犯我,多是吕尚之意,我生前听胥余讲(即箕子,纣王的叔父,本书此后以箕子相称),吕尚其人,不畏鬼神,原因是他与终南山恐有源缘,但无法知晓详情。另有一年轻人,自言来自终南山,曾授八方八风之法于姬昌,我曾因此事囚禁姬昌多年,恐有得罪,当时不曾在意,现在想来,肯定与此二人有关。
  涂涂凝神思考良久:若你的离世与终南山一族有关,涂涂自是有心无力,哪些妄动!
  帝辛笑道,放心,我要的只是姬发的性命,不是其他,你只管取了他性命即可,他事不碰为妙。姬发身边有吕尚、姬旦(即周公旦,世人俗称周公)护佐,你不可硬碰,定要巧取。
  涂涂道,即然如些,我自有法,取了那姬发性命。
 涂涂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并没有想好怎样才能要了姬发的性命,后来她为了打探详情,先跑到了歧山邑,还未来得及接近姬发的住所,便被十多名灵兵灵将拦下。
  那群灵物中有人一边轻笑一边问道,何处来的灵物,又要到何处去,想要做何事。若是找不到家,可与我回去,日月共渡。
  说罢,众人皆嬉笑不已。
  涂涂不快道:容不得你问,闪开便是。说罢继续向前。
  便有灵物伸手来挡,涂涂宁神定气,周身仿佛多了个保护罩,使得对方的诸般器物均无法靠近。就在此时,她发现前面站着一个人,自己的面罩也仿佛消失了一般。
  这人眉精面黑,犹如烧火工一般,喝道,此处为王之寝宫,我等为看守之职,未经允许,任何灵物不得入内。你为何人,竟敢硬闯。
  涂涂一看今天要想进去,已是不可能的了,反而打草惊蛇,不如先退下去,以后再说。便言道“女子初来岐山城,见此处甚为独特,前来往视,谁知有人调笑,才起了硬闯之意。既然为王之寝宫,我亦不多加造访。这便离去。
  说罢,便有意要离开,刚走了几步,便听里面有人大喊一声“慢着,岂有来了就走的道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见在雪地上行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