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牛村长打天下辅助,反手挡乾坤,打一个字

毛泽东的中国梦——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毛泽东的中国梦——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什么是“中国梦”?习近平在日,带领新一届常委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在参观过程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历览中国近代史,杰出的“中国梦”追求者不泛其人。有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孙中山、毛泽东、等,以及“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然而,像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主席毛泽东这样杰出而卓越的追梦者却为数不多。他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毛泽东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中国梦”追求者中最杰出的代表!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
   一、毛泽东的少年中国梦
1.长鱼之梦
  “天井四方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井赞》)
  毛泽东在这里,借写井而写鱼,借写鱼而写人,进而抒发了作为儿童时代的毛泽东的人生梦想。他用否定的语气,从反面表长鱼之志,抒长鱼之情,吐长鱼之气——要想养长者,必须要喝河水,喝湖水,喝江水,喝海水。长鱼者,非井中之鱼也。我毛泽东不愿做井中的小鱼,我毛泽东要做江河湖海中的长鱼!要做“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之鱼!
  2.虎踞之梦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咏蛙》)
  毛泽东在这里,以虎喻蛙,以蛙喻人,借蛙说话,以虎喻人。虎者,兽中之王也。以虎喻蛙,此蛙,定是蛙中之王也;以虎喻人,此人定是人中之王也。“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是何等的口气!这岂止是王者的口气,这简直就是霸王的口气。以虎喻蛙,描绘了青蛙威武轩昂的形象。同时又以蛙喻人,抒发了毛泽东人小志大,藐视天下的气概和胆略。看看以后的毛泽东,这毛泽东诗中的青蛙,虎蛙,就是毛泽东,特别是晚年毛泽东的形象写照!
  3.成名之梦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赠父》)
  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借助亲戚和同族长老,说服一心要把他送到县城一家米店当学徒以继业发家的父亲,同意他到离家五十里的湘乡东山小学堂继续读书。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乡,临行前,他根据前人的诗略加修改写了这首诗献给父亲。诗中表达了毛泽东远大的抱负和志向。
  这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有志者,事竟成。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出乡关求学,1927年秋,34岁的毛泽东出乡关革命。从此,一出就是32
年。1959年6月,毛泽东才回到了离别已久的韶山。而此时的毛泽东,早已经名扬天下了。
  二、毛泽东的青年中国梦
  1、报仇之梦
  “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题《明耻篇》)
  这首诗现在所见有一幅手书,无标题,无标点符号,写在《明耻篇》封面上,有“毛泽东”的署名。
  日,日本政府向民国总统袁世凯提出签订“二十一条”的最后通牒,限袁世凯政府两天内作出答复。5月9日,袁世凯除对条款第五号的一部分声明“容日后协商”外,公然承诺日本的要求。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袁世凯政府的卖国罪行,激起了中国人民大规模的反日爱国运动的浪潮。在这股浪潮中,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教习石广权,集录日本帝国主义在数十年中,祸我中国的大量事实,以及朝鲜、越南亡国后的悲惨状况,编成《明耻篇》一书,意在教育、激励学生和民众勿忘国耻。毛泽东读后,十分激动,在封面上题写了这首诗。
  如果说,毛泽东的少年中国梦,还只是个人的人生梦想,那么,青年毛泽东的中国梦已经跟“中国”直接联系起来了。此时的人生梦已经不是纯粹的个人的“毛泽东梦”了,而是真正的,实实在在的“中国梦”了。作为学子的毛泽东,已经立志要为国报仇了。从此以后的毛泽东,已经将个人的人生梦和民族的强国梦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2、鲲鹏之梦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七古·游泳》)
  这两句写于1917年的七言古诗和写于1906年的《井赞》以及写于1925年的“恰同学少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所表达的是同一梦想——毛泽东不做井里之鱼,要做“浪遏飞舟”的游泳健儿,要做“水击三千里”的“北冥之鲲”!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大鹏鸟从北海飞向南海,翅膀拍击起三千里的浪花。毛泽东在他的诗句里引用这个传说典故,抒发他的鲲鹏之梦。
  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而且喜欢到大江大河里游泳“万里长江横渡……胜似闲庭信步。”(《水调歌头·游泳》)跟其鲲鹏之梦密不可分。
  3、沉浮之梦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沁园春·长沙》)
  1925年,时年毛泽东32岁。但词中内容写的却不是32岁的毛泽东,而是同学少年的毛泽东。同学少年,虽一介布衣,却早有问鼎天下沉浮之势;同学少年,虽一介书生,却早已成了领导同学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视当年万户侯为粪土的学生领袖了。同学少年的毛泽东,就领导了驱逐校长张干的运动;同学少年的毛泽东,就领导了驱逐两任湖南督军张敬尧和谭延恺的运动;同学少年的毛泽东,就领导了长沙人民反对袁世凯的斗争运动,并都取得了胜利。
  4、换天之梦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西江月·秋收起义》)“红旗卷起农奴戟,黑主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七律·到韶山》)
  毛泽东换天的高招、秘笈是搞运动。毛泽东是一个运动高手,是一块天生搞运动的料子。搞任何运动,他都能成为领袖。搞学生运动,他是学运领袖;搞工人运动,他是工运领袖;搞农民运动,他是农运领袖。这些运动,在全国,有的虽然不是他第一个带头搞起来的,但在全国,他却是搞得最好的。他人到哪里,他的运动就会带到哪里;他的人到了哪里,哪里的运动就会搞得有声有色、轰轰烈烈、热火朝天。而在这些运动中,农民运动,他尤其拿手。可以说,他的换天之梦是从搞农民运动起家的,时间起点是1927年。建立农村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道路,是他换天的自由之路,必由之路。经过22年的努力奋斗,他终于在1949年换天成功。而1927年34岁的毛泽东,还处于他人生的青年时期。他的换天梦,还应该属于他的青年中国梦。
  三、毛泽东的中年中国梦
  1、大同之梦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念奴娇·昆仑》)
  这个梦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相距两千多年。
  这个梦,抒发了无产阶级的最高理想,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这个梦初露了毛泽东对于世界革命的整套思想体系的光芒。
  这个梦后来演变成了第一、第二、第三世界学说。
  这是毛泽东的梦,这是中国的梦,这也是全世界的梦!尽管这个梦的实现还是很遥远的事,但是有这个梦,就是一件伟大的事。大同梦也好,世外桃源梦也好,乌托邦梦也好,共产主义梦也好,都是人类美好愿望的梦。这个梦,全世界的人已经做了几千年。这个梦,全世界的人也许还要做上几千年。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坚信,天终究会亮的,“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梦,一定会实现!
  《念奴娇·昆仑》写于1935年。此时42岁的毛泽东,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已经进入中年时期。大同之梦,是毛泽东一生中最大的梦想,它是换天之梦的继续,它是中国之梦的扩展与延伸。这些,在《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七律·冬云》、《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和《念奴娇·鸟儿问答》中都有所表达。特别是《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的“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所表达的梦想,跟“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可以说是异曲同工。
  2、英雄之梦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这里的英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英雄。这里的英雄是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为杰出代表的英雄。这里的英雄是有特殊含义的英雄。这里的英雄,是比这些英雄还英雄的今朝“风流人物”!
  英雄之梦,是毛泽东中年,也是毛泽东人生梦中最崇高、最伟大的梦想。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中国梦”中最崇高、最伟大的一座丰碑,是一座标志性的纪念碑,是毛泽东诗词的灵魂,是毛泽东诗词的神品!
  这首词发表于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此词中,毛翁之意不在雪,在于英雄帝王也;毛翁之意不在史,在于英雄之志也。写景为论史,论史为抒情。毛泽东这是借词发挥呀!然而,毛泽东的目的却随心所欲地达到了。此词一出,立刻轰动了重庆,轰动了整个国统区,横扫了二十世纪中国的词坛。此词一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毛泽东之梦,国人皆晓。用国统区人的话说,就是此人有帝王之心!蒋介石很惊慌啊。早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毛泽东在国民党内任宣传部代部长时,蒋介石就预见到,将来在中国,唯一能跟他争夺江山的只有毛泽东。但那时,毛泽东的锋芒还未毕露,而今天已经是暴露无遗了,并且咄咄逼人。于是蒋介石立刻叫陈布雷去把重庆的诗人、作家都叫来,让他们连夜创作和毛泽东斗词。结果,令蒋介石很失望,举全国之力,就是弄不出一首能与毛泽东抗衡的词来。毛泽东以一首词打破了蒋介石的帝王之梦,动摇了蒋家王朝的统治根基,征服了国统区无数的文化人,改变了国统区文化人的领袖信仰——他们不得不在心里暗暗地考虑要如何另择明主贤君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毛泽东凭这一首词就把重庆谈判给搞定了。1949年,中共召开新政协会议,那么多的国民党人士以及民主人士趋之若骛,就是冲着毛泽东来的,就是冲着这首词来的。
  英雄毛泽东,一词定乾坤,一词梦成真!
  毛泽东的英雄之梦还可以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里找到佐证:“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毛泽东进驻北京以后写的第一首诗。如果说,《沁园春·雪》中毛泽东的英雄之心还只是借景抒情,借古论今,那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毛泽东的英雄之心就是直抒胸臆了。“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不学霸王学谁?学汉王。汉王是谁?汉王是刘邦。刘邦是谁?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刘邦做汉朝的开国皇帝,我毛泽东就做共和国的开国领袖吧!作为诗,还需要比这解读得更明白的吗?
  “一唱雄鸡天下白。”(《浣溪纱·和柳亚子先生》)
  日,曾自诩向朱元璋学习缓称王的毛泽东,在重庆还没有解放的时候,在蒋介石还在广州的时候——蒋介石到1949年12月才逃到台湾的——就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1936年言梦,1945年宣梦,1949年圆梦。中国的历史,如意地沿着毛泽东的“中国梦”的心路历程顺利地前进着。俗话说,皇帝是假,福气是真。他毛泽东就是有这样的福气!天意?人为?人为?天意?个中玄机,谁又能解得破呢?
  陈胜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孟子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孟子·公孙丑》记载“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战国时期的孟子不但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历史规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而且就是在他身后的2000年的封建历史中,历史也同样验证了“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历史规律的准确性。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这个思想流传到后世,有很深的影响。由尧舜至汤五百年,由汤至文王五百年,由文王至孔子五百年……从朱元璋到洪秀全刚好五百年。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毛泽东,一个从乡村里走出来的农民的儿子,却成了书法家、诗人、哲学家和思想家;一个从没有上过军校,却成了掌上千秋史,胸怀百万兵,八牛打天下,反手掌乾坤,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军事家、战略家。他是当中华民族处于历史上最灾难深重的时候,上帝赐予华夏神州的一个拯救民族灾难的大英雄,大救星!
  四、毛泽东的老年中国梦
  1、大桥之梦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水调歌头·游泳》)
  1956年,中国早已“换天”、“换了人间”7年了。但是,天虽换,国仍穷。1956年,63岁,已经进入老年行列的毛泽东,仍然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把他的换天梦变成了强国梦。大桥之梦,是我们从他的诗词里看到的第一个强国梦。
  《南史·孔范传》:“长江天堑,古来限隔南北。”在长江上建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
  解放前的四、五十年间,建桥之议六起六落,终成泡影。
  1950年开始大桥勘测设计,日毛泽东登上黄鹤楼,视察设计中的大桥桥址线,1954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决定修建,1955年9月正式开工,同年12月毛泽东亲自视察了工程。日、2日、4日毛泽东连续3次横渡长江,并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此时,大桥正紧张施工,从零号桥墩向水面架梁。1957年10月正式通车。终于圆了毛泽东的大桥梦,终于圆了中华民族的大桥梦。
  武汉长江大桥,是长江第一大桥。现在,可以告慰毛泽东的是,如今,长江上已经有几十座大桥了,整个长江,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变通途”了,将来还会更通途。
  2、三峡之梦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水调歌头·游泳》)
  1956年,毛泽东畅游长江时,武汉长江大桥已经正在紧张地施工,大桥梦很快就要变成现实了。而此时的毛泽东又更高瞻远瞩地做起了三峡梦。“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短短十七个字,却勾勒出了气势恢弘的景象,使得这个曾经诞生过屈原和王昭君的地方扬名海内。
  古往今来,地球上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莫过于洪水。人类与洪水抗挣的历史久远,并在抗挣中催生了人类的早期文明。华夏民族尤重治水,且在治水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胆量和智慧。治水者名垂千古,水利工程福泽万代,古代大禹和李冰父子及古都江堰工程就是很好的例证。世界第三长河长江,源于世界屋脊,上经“天府之国”,中贯“鱼米之乡”,下串“人间天堂”,给两岸以灌溉之利和舟楫之便。然而,它一旦暴怒,便为浩劫,沃野成为泽国,民众或为鱼鳖,是中华民族一大心腹之患。
  1919年孙中山先生所写的《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一文,其中第一次提出在三峡建造大坝的设想。
  1944年,受国民政府邀请,世界著名的坝工专家萨凡奇冒险考察三峡,中美两国水利专家用生命和汗水换来了三峡的第一手资料。经过十天勘测之后,轰动世界的“萨凡奇计划”面世,该计划肯定了在三峡建设大坝的理论,并且出于发电等经济效益考虑,提出三峡坝址应选在南津关。
  但是当时饱受军阀割据和战争摧残的中国贫弱交加,大量百姓流离失所。孙中山兴建三峡的梦想变得遥不可及,而远在美国的萨凡奇对此也无能为力,三峡建设就在国民政府的内忧外患中,被搁浅下来。
  长江洪患自古有之,1954年那场持续时间特别长,危害特别大的洪水,更坚定了毛泽东“欲治国必先治水”的决心。同年12月毛泽东听取了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的汇报,决心上马三峡工程。但是这个浩大工程,真的能解决长江的水患问题吗,在毛泽东的心里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毛泽东先后6次会见林一山,与他讨论三峡工程和长江水利建设问题。
  然而,遗憾的是,毛泽东生前并没有看到“高峡出平湖”的盛景。
  可以告慰毛泽东的是,毛泽东的后任者们继续圆着他的“三峡之梦”。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届五次会议(即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从1919年孙中山的第一次设想,到1992年的投票通过,历经70多年坎坷岁月,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终于迈向了实施阶段。
  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向全世界正式宣布三峡工程开工。
  日全线建成。
  经国家防总批准,三峡水库于日零时正式启动第四次175米试验性蓄水,至18日19时,水库水位已达到160.18米。
  今天,他老人家当年的梦想终于在中华儿女几代人的努力之下,在三峡建设者的手中化作了美好的现实。
  如今,人们在乐天溪大桥检查站处可以看到江南高高入云的山顶起伏的轮廓线,好像一个人仰卧在高山之巅:由银白色山石组成,头东脚西,安详仰卧,其头发、额头、眉眼、鼻嘴、中山装衣领、胸腹惟妙惟肖,清晰可见,极像一代伟人毛泽东。这就是毛公山。毛公山原名黄牛岩,因山顶酷似毛泽东卧像而得名。正巧,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三峡工程破土动工之际的1993年,毛公山被发现。无论是天意还是人为附会,都反映了兴建三峡工程应了天时、地利、人和,是利国利民的大业。在“一江万里独当险,三峡千山无比奇”的黄牛顶的毛泽东安卧像,如此巧合令人拍案称奇。
  3、揽月之梦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水调歌头·重上井》)
  1965年,相隔38年,已经72岁的毛泽东重上井。用诗词写下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中国梦”。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从建国之初就在毛泽东的心中充满期望的飞天入地梦,在两句豪迈诗词中得到了充昂的体现。毛泽东用诗词语言劈空而下,声势不凡。从这里,人们形象地体味到毛泽东深厚的宇宙感和深邃的历史俯视感,博大情怀,溢于言表。毛泽东借诗词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即将到来的前景再抒大无畏的壮怀之志:可以飞升到九天摘月亮,也可以深潜入大海捉鱼鳖。毛泽东对神天的向望,对海洋的情感,在这里抒发得酣畅淋漓。
  毛泽东的揽月梦,是在国际地位竞争中得到的。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苏联还很快与中国签订了火箭和航空方面的合作协议。同年11月,毛泽东第二次访问苏联,苏联又发射了第二颗卫星,毛泽东用兴奋的语气说:“苏联抛了一个5百公斤的小月亮,我们大家要督促苏联同志一下,希望你们以后抛的卫星要重于5百公斤,搞一个5万公斤的抛上去,我看事情更加好办了。你搞个5万公斤的抛上去,就有可能订立和平协定了。”但是,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承诺的对中国的援助成了一纸空文。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中国人的创造力。
日,也就是苏联专家撤走后的第17天,中国发射了第一颗近程弹道导弹,导弹在空中预定轨道飞行了7分钟,准确命中目际。11月5日,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发射升空,准确命中目际。从此,中国的飞天揽月梦走向了谁也阻挡不住的轨道。日凌晨,在毛泽东、周周恩来的亲自关心下,“东方红1号”卫星顺利升空。一时间,“东方红1号”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响遍全球,震动了世界。这颗被命名为“东方红1号”的人造卫星,重量超过了苏、美、法、日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的总和,完全实现了毛泽东要搞得大一点的愿望,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日,毛泽东正式圈阅、批准了我国发展载人飞船的报告。该报告提出,我国第一艘飞船于1973年年底发射升空。至此,中国载人飞船的研制工程全面启动。由于这一计划是7月14日由毛泽东亲自批准的,因此该计划被命名为“7·14工程”。
  毛泽东生前,他的揽月梦虽然并没有真正实现。
  但是,毛泽东去世后,他的揽月梦却一步步成为令人骄傲的现实。
  日,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
  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
  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日,“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据权威部门发布,“嫦娥三号”将于2013年下半年择机发射,并首次着陆月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揽月”!
  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创造了世界同类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毛泽东“可下五洋捉鳖”的梦想同样实现了!
  我们不仅可以从毛泽东诗词里看到毛泽东的“中国梦”。我们还可以从毛泽东诗词里看到习近平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最近的两次讲话中引用了三句毛泽东诗词,向国人诠释了他从毛泽东诗词里了看到的“中国梦”。
  第一次引用是在日他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中。
  习近平在讲话中在谈到“中国梦”时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第二次引用是他在日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
  在讲话中他说道:这里,我想起毛泽东同志当年写下的词句:“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辉煌成就已载入民族史册,美好未来正召唤着我们去开拓创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他在参观《复兴之路》的讲话中,在谈到中华民族的明天时,引用的是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他在2013年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在谈到美好未来时,引用的是毛泽东的诗句“风景这边独好。”那么,我们把他的两次讲话结合起来,重新整合一下,他从毛泽东诗词里看到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风景这边独好”。
  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让我们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为实现“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吧!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圣地之恋(三)_中国作家网
圣地之恋(三)
作者:月照水心
此时,坐在前排的蓝苹和众多学员一样,手捧笔记本,静坐在党校礼堂里。
屋里人虽多,但不暖和,不时响起学员跺脚祛寒的声音。
两点整,李维汉在门口带头鼓掌道:“欢迎毛主席来讲课! ”
全体学员刷地站起来,拍手。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毛泽东精神奕奕地走进来。
蓝苹转脸向同伴使了个得意的眼神,“怎么样?我说是曹操来就是曹操来。”说着,食指朝毛泽东指了一下。随着那只在空中一闪的手指,毛泽东下意识地朝她看了看,然后,微笑着面向全体学员:“同志们好!”他抬手示意,“请大家坐下。”
学员纷纷坐下,掌声渐渐零落,最后,只剩下一个人的掌声,毛泽东循声而望:还是那位亮丽的女演员。
毛泽东打开手稿,朗声宣讲起来:“关于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前几天,我在鲁艺筹备工作会议上顺便作了简要阐述,今天在这里,我要重复讲一讲。这个报告提纲,从三七年十一月提出起,一直遭到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反对,但越是反对,我越要说清楚,因为这个问题很重要。”他的脸上显现出一种自信和执拗,“早在洛川会议时,我们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统一战线中,是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尖锐地提出问题呢?下面,我分两个方面谈谈。”
坐在底下的蓝苹暗想:原来那次在洛川,他们是讨论这个问题。这样想着,毛泽东下巴上那颗显眼的痣又闯入她的眼帘。
她细致地打量起台上人来:这个人带讲稿没有用嘛!带看不看的。那一个个术语,他怎么说得这么流畅?是不是天天琢磨这些问题?他的眼睛多深邃,好像能洞察一切。他身上好像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东西,是什么呢?让人感到又威严又亲切,又庄重沉稳又激情澎湃。呀!我开什么小差,赶快听。
蓝苹连忙集中注意力,竖起了耳朵,只听毛泽东说:“由于上述两方面的严重情况,必须尖锐地提出谁领导谁的问题,必须坚决地反对投降主义,拒绝国民党派遣他们的党员来当八路军干部的要求,坚持共产党绝对领导八路军的原则。中国前有陈独秀、后有张国焘,都是投降主义者,我们应该大大地反对投降主义。”毛泽东的手用力在空中一挥,充满了豪气和勇力。
掷地有声的“投降”二字叩击在蓝苹的心上,一下子勾起了她对往昔生活的回忆:这个人怎么和我的想法一样?我在《唐纳和我为什么分手》一文中好像说过意思差不多的话,我是怎么写的?哦,想起来了!当时唐纳打骂我,他的哥们也帮着他攻击我,我反击说,“我必须尊重我自己,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遇到什么样的对手,我从来不会让步,这是我一生值得自豪的一件事。我绝对不会像阮玲玉,因为畏惧别人的闲言而走上绝路,我不会。我一寸也不让步。他们把我当作一只可怜虫,认为可以任人践踏。不!我不是。蓝苹是人,她永不投降,永不退缩,特别是在这些阴谋诡计面前。”对,是这样写的。哎,怎么又开小差了?再听听他底下怎么说。
毛泽东在继续慷慨陈词:“蒋介石代替孙中山,创造了国民党的全盛军事时代,他视军队如生命。有军则有权,战争解决一切,这个基点,他是抓得很紧的,这点,我们应向他学习。共产党不争个人的兵权,但要争党的兵权,人民的兵权,在兵权问题上患幼稚病,必定得不到一点东西。延安的一切就是枪杆子造出来的,枪杆子里面出一切东西。谁想夺取国家政权,想保持它,谁就应有强大的军队。有人笑我们是‘战争万能论’,对,我们是革命战争万能论者,这不是坏的,是好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只有用枪杆子的力量,才能战胜武装的资产阶级和地主。我们可以说,整个世界只有用枪杆子才可能改造。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我们是不要战争的,但是只能经过战争去消灭战争,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
蓝苹不再东想西想,用心地听着,她一时左手托腮,满脸天真地盯着台上人出神,一时又低头提笔,快捷地记下几行,一时又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毛泽东的余光注意到了她,另一个声音在心里私语:这个女演员听得蛮认真。
蓝苹漫不经心地吃着晚饭,胸中依然涌动着一股激情:今天来讲课的这个人,是延安最有权力的一个人,我应该争取让他认识我,也许,将来需要的时候能帮助我。再说,他那么有才华,长得也很帅气,是个有魅力的人,我以后若想在延安立足、发展,认识这个人很重要!但我怎样才能认识他呢?直截了当地去找他?显然冒昧之至。托人引荐?又没有得力的介绍人。那就写信,对!写信最妥,既避免了直面的唐突,又能较好地表达自己,还富有神秘性、刺激性,让他生出对写信者的一种好奇心。
想到这,她嘴角闪过一丝玩童般调皮的笑意。
一钩弦月,几点疏星。
蓝苹静坐在桌前铺纸骋笔:
“敬爱的毛主席:
恕我冒昧地给您写信!
我是从上海来延安投奔革命的女演员,在洛川、在《血祭上海滩》的晚宴上,我曾荣幸地见到过您,不知您能否忆起?
今天听您的讲课,心情非常激动。您对革命战略鞭辟入里的分析、对抗战时局高屋建瓴的把握,使我对您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我是平生第一次听到这么有个性、有见地、有感染力的政治报告。我被您的讲课深深打动了。
我虽是演员出身,但也是一个革命者,而且我一直认为演戏也是政治,能促进社会的改良。早在一九三三年,我便在青岛入了党,参加了进步的‘左翼’剧联和作联,以戏剧艺术为武器为抗日呐喊,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我曾怀着革命的理想主义,参加了陶行知领导的、没有报酬的、送知识下乡活动,主演过伸张正义的《杀害婴儿的凶手》和《湖上惨案》等话剧以及鼓舞抗战士气的《狼山喋血记》、《王老五》等电影。为了革命,我还坐过几个月的监狱。在狱中尽管受尽了敌人的折磨,但我一直没有改变信仰,追求着真正的共产主义。
到达延安后,我有幸拜读了您写的文章,聆听了您的讲课,使我获益匪浅。由于我年轻幼稚,政治觉悟不高,对很多革命理论一时还不能透彻理解,十分想当面向您请教,因为这些问题,只有面对面交谈才能弄清楚。您说行吗?我想您会欢迎我的,因为您是一位善于联系群众的伟大领袖。如果准见,我将于后日(星期日)下午三时登门拜访。
    & & & & & & & & & & & & &盼您指点迷津的十二班学员 蓝苹 敬草”
窑洞里烛光闪闪,小小的烛影印在斑驳的墙上。
毛泽东坐在藤椅里读了两遍署名“蓝苹”的来信,思绪缓缓在心中流动:这个女演员我有印象,但到底长得是什么样子,倒记不真切了。好像很年轻、很有艺术气质。看这封信,她的文字水平还不赖,革命思想也很端正、坚定,字写得也挺娟秀、工整且柔中有刚,遣词造句虽很谦虚得体,但可以看出她很勇敢大胆,个性很强。一个年轻的女演员,能这样积极思考政治问题,而且不懂就问,倒也难得。她会有什么问题搞不懂而要与我当面交谈呢?
毛泽东伸手揭开桌端的烟罐,燃起一支大前门烟。
黑暗中,传来其他学员轻细的鼾声。
蓝苹躺在被窝里,睁着大眼,琢磨自己的心思:他会不会觉得我冒昧写信的举动很失礼、没有涵养?如果是那样,就太糟了!不过,这不大可能,我只是表达一份崇拜的心情、一个请教的要求而已,也没说其它。我在上海每次收到崇拜者的来信,总是那样快乐。将心比心,他也不会例外。有谁会因为被别人崇拜而生气呢?还是不要瞎猜吧!不管怎样,我反正一定要让他认识我蓝苹。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一吃完午饭,毛泽东便坐在办公桌前,起草下午开会的发言提纲。
一位二十五岁左右的年轻人,拿着厚厚一迭文件轻轻走近桌旁。他就是毛泽东的秘书周小舟。“主席,这是您要的会议文件,请过目。”
毛泽东向周小舟点点头,便拿过来逐张翻阅,不时,圈圈点点作摘要。
终于捱到了星期天。
这天,蓝苹把自己收拾得比往常更青枝绿叶,且显得十分自然,让人看不出丝毫的刻意。
下午,蓝苹向凤凰岭走去,那步态透着几分优雅,几分忐忑,几分自信,几分急切。
快近窑洞时,蓝苹看见门口站着警卫员,那警卫员手持毛瑟枪,满脸稚气中透着英武。
演员出身、见过大世面的蓝苹毫不怯惧,她从容大方地招呼道:“你好!请问毛主席在吗?我找毛主席有事。”
那警卫员上前一步拦住走道:“口令! ”
蓝苹愣了一下,“什么口令? ”
警卫员警觉起来,“对不起,你是谁? ”
蓝苹笑答:“我是蓝苹,毛主席知道。”
警卫员疑惑地上下打量了一番,“我怎么没见过你?这样吧,你在外面等着,我进去禀告主席。”便转身进窑洞。
警卫员轻轻走近毛泽东的办公桌前,见他正专注地工作,便迟疑了片刻,低声说:“主席,外面有人找你有事。”
“哦,谁呀?”毛主席随口应道,眼睛仍盯在文件上。
未等警卫员作答,就听得一声清脆的问候:“毛主席,您好吗? ”
毛泽东惊讶地抬头一看:一位苗条、美丽的女同志走了进来。
“我还没有通报,你怎么就进来了?”警卫员生气道。
蓝苹笑而不答。
毛泽东这才想起那封署名蓝苹的来信,他夹烟的手在空中微微一抬,制止了警卫员的责备。
警卫员退了出去。
蓝苹伸出右手,柔声地自我介绍道:“毛主席,我是蓝苹,很高兴能见到您。”
毛泽东礼节性地立起身,伸出右手与之相握,然后,手指着对面一张凳子说:“请坐,你就是蓝苹同志? ”
蓝苹妩媚地笑着点头,顺便打量起窑洞来:一张办公桌、一把土布躺椅、几张木椅木凳、两个堆满书的书架、一张五尺宽的木床,里面也堆着一尺多高的书。墙上挂着一张地图,上面画满了用红蓝铅笔作的记号。陈设极其简单、普通。
毛泽东坐下后,又拿起了文件,他边看边说:“你的信,我收到了……”
蓝苹一听高兴起来,“啊,主席,是这样,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长时间得不到解释,只有大胆来向您请教了,请主席原谅!我的问题是,蒋介石既然不抗日、假抗日,我们为什么还要争取他,与他合作,形成统一战线呢?主席,我革命资历浅,政治水准很低,请您多指教!”
一席话,她说得又流畅又柔婉,毛泽东不禁被她清清甜甜的声音所吸引,眼光从文件上转向了她。只见眼前这个女演员的一张脸白嫩细致,双眸明亮如星,鼻子挺挺秀秀,嘴唇红红润润,整个人看上去灵活而可爱。
毛泽东望着她思忖片刻,“关于这个问题,你可以去读我写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等文章。你自己去读,自己去找答案,比我直接告诉你更能有所收获。另外,你若想全面提高政治素养,我建议你去读读《共产党宣言》、《自然辩证法》、《社会进化简史》等书……”
这时,周小舟走进来,“主席,三点半快到了,参加会议的同志已到齐。”
蓝苹一听,暗想:怎么这样不凑巧?刚开个好头,就要结尾。
毛泽东应和周小舟道:“你先去,我马上就来。”说着,站起身整理文件。
蓝苹也随之站起身,面带激动之色,“毛主席,今天能得到您的指教,我真是太荣幸了!下次我再来拜访您。关于文艺方面的问题,我今天还没说透自己粗浅的观点呢!”
她的目光,再次触到毛泽东下巴上的痣。
在党校第十二班教室,一位中年男教师正在给学员上着党课。
蓝苹的眼睛虽盯着教师不断张合的嘴,心神却已不在课堂,不知老师所云了:天天坐在这儿,被动地听老师纸上谈兵,真没劲!我从上海跑到这儿,难道就是为了过这种生活?不!不能再这样下去。我一定要改变环境,重新掌握自己生活的主动权,但在延安,哪儿才最适合我发展呢?……
忽然,周围同学纷纷起身离座,蓝苹才豁然回过神来:下课了。
走出屋外,寒气扑面。蓝苹小跑着向宿舍走去。
一位体态潇洒、气质不俗的男子急匆匆地迎面走来,蓝苹觉得颇眼熟,待走近,不禁大惊大喜,“徐一新! ”
那人愣了片刻,脸上放出兴奋之光,“蓝苹!是你?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我倒想问问你呢!什么时候离开上海的?”
徐一新握了一下蓝苹的手,回答说:“已有几年了,还干老本行。今年四月,鲁艺要成立,上级打算安排我到那里作艺术老师,你呢?也在从事艺术工作?”
蓝苹脸色顿然灰黯下来,“唉!别提了。”稍停片刻,“一新,咱们不是外人,我跟你说实话。我现在在党校,整天看的、听的全是政治,把我的脑袋塞得直发胀,枯燥极了!我真想再回到舞台上去,从事自己喜欢的表演艺术。”
“那完全可以嘛!”徐一新忽然眼睛一亮,似想起什么,“哦,对了!最近,袁牧之等上海的一帮同事组建起了延安电影团,他们没来请你?”
蓝苹一听有这回事,生气地摇了摇头,“在上海,他们就和我不对劲,他们不会请我的,同行从来是冤家。”转而又打听道:“你知道谁在那儿当台柱子? ”
“听说是陈波儿等人。”
“陈波儿?”蓝苹嘴角露出一丝轻蔑,“在上海,陈波儿哪是什么一号红角儿?”
徐一新默然不应,眉头微皱了一下,又舒展开来,“那你心目中的一号红角是谁?”
“阮玲玉。”蓝苹不假思索道,“在上海的女演员中,我最喜欢她。我觉得她非常会演戏,而且能够扮演的角色很广,可惜,死得早了些。另外,王人美我也比较喜欢,她那像野猫般的姿态和表情,非常有表现力,而且给人感觉非常自然,不像陆丽霞比较做作、扭捏。至于胡萍和蝴蝶,我认为她们只是修养、功夫比较好,但演技一年一年就那样,看不出有什么进步。唉!不说她们了,我自己现在还没有着落呢!”
徐一新想了一下,“你赶快想办法调到鲁艺来算了,好歹总与艺术能沾上边,而且听说第一任院长将由毛主席亲自担任。”
“徐一新!”传来一声洪亮的叫声。
徐一新回望,见远远地有一个人在办公室门口向他招手,便转脸对蓝苹说:“我今天到党校来办点事,时间不早了,过几天我再来看你,再见! ”
蓝苹挥手望着他离去。
蓝苹不再小跑,她不紧不慢地边走边想:一新说得对,袁牧之那帮人既然不请我,我就到鲁艺去,而且鲁艺是毛主席亲自关怀新建立的,肯定大有前途,但那里不是纯粹的剧团,艺术和政治扯在一起,我去能干什么呢?我还能像在上海那样风光吗?
一朵云彩在西天徘徊,不知何去何从。
土路两旁的白杨,早已凋谢了往日的葱茏,只剩下一根根光秃的枝杈。
蓝苹、徐一新在一片夕照中肩散步。
徐一新说:“你今天怎么好像有点闷闷不乐? ”
静默须臾,蓝苹才开口:“一新,最近,延安要上演一台话剧《被践踏的人们》,排这出戏主要是为了纪念上海‘一?二八事变’六周年。昨天,我舞台瘾复发,跑去试演,得了一个角色。”
“这不是好事吗?你应当高兴才是。”
蓝苹撇撇嘴,“有什么高兴的?他们没让我演主角,只让我演一个配角。”
徐一新一听是这么回事,便打趣安慰她:“你大明星当惯了,就演不惯小角色了?这里不是上海,你就服从革命的安排嘛!再说,舞台上从来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小人物好好演,照样能出彩。”
蓝苹依然不悦。
“那这出戏的主角是谁?”徐一新又问。
“孙维世。听说,她是烈士的后代,周恩来的干女儿。”
“是吗?她戏怎么样?”
“她刚从苏联进修回来,学的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当然不会差喽!”
两人无言地走了一阵。
一弯弦月已悄然挂在树梢。
蓝苹忽然停住脚,望着徐一新说:“一新,你说得对,我觉得到鲁艺可能比较适合我,只是我心里又有点拿不准,不知自己到那里能否胜任愉快。”袅袅柔柔的声音中,夹杂着几分迷茫。
徐一新怜惜地望着她,月光在她的发际镶上了一丝银色。“蓝苹,凭你的才华和钻劲,我想你的疑虑绝对多余。”说着,伸出右手轻轻揽住蓝苹的左肩,蓝苹没有拒绝。“相信自己吧!你这颗上海滩的明星一定也会照亮延安。是金子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会发光,你说是吗?”
“一新,看来你还像过去一样,会给女人喂赞美诗。不过,对于我来说,有好话听总比没有好。”说着,蓝苹嘴角浮起一抹微笑。
“今晚终于看到你笑了。”徐一新温存道,“蓝苹,我特别喜欢看你笑,你笑起来的样子很迷人。”
蓝苹凝望着徐一新英俊的面庞、深邃的双眸,撒娇道:“是吗? ”
观众们缓缓地从礼堂里鱼贯而出,他们的心绪仍沉浸在刚刚看完的《被践踏的人们》中。
徐一新也夹在人流里,他听得旁边三三两两的议论声:
“今天孙维世演得太棒了! ”
“听说她才十六、七岁。”
“是吗?那真是天才!”
“那个蓝苹,我听人讲在上海是个红角,今天我看,演技也不怎么样。不过,也许这个角色不适合她。”
“就算是这样,她相貌也不如孙维世,孙维世长得那才叫俊哪! ”
徐一新随着人群慢慢地向前挪步,脸上若有所思。
毛泽东写完讲稿最后一个字,已是黄昏时分。
他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然后,走至窗前。
窗外的大地斑驳陆离,积雪已融化了大半。月亮孤独地游弋在一片片灰云中。
毛泽东重新坐回藤椅,感到有点乏,便顺手拿过桌上一本古诗词,想换换脑筋。翻到明朝诗人高启的《咏梅》篇时,他停了下来,低低沉吟起来:“琼姿只合在琼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品味片刻,自语道:“景语情语,相交相融,好诗好诗!”便即兴润墨提笔,在白纸上龙飞凤舞起来。
写着写着,脑海不断浮出杨开慧、贺子珍微笑的形象来……
书写完,他仰靠椅背,望着冷清清的窑洞,不由长叹了一声。
这时,周小舟走进来,“主席,你昨天给贺姨的电报,我已经发了。她已到了新疆,她说……她不想回来。”
毛泽东神色黯然地点点头,眉宇间皱出“川”样的竖纹。
周小舟一眼望见桌上的书法,便转移话题说:“主席,你的书法逸气飞扬,真是令人叹服! ”
“哎,小舟,你这个出身诗书之家的才子,怎么也学会奉承了?这幅字,你要是喜欢,就送给你吧!”
周小舟喜逐颜开,“谢谢主席!”便拿过桌上的书法细细观赏,赞道:“主席,您的翰墨功夫的确非凡,有吞吐天地之气。少年读书时,我就听父辈讲,井冈山流行一句谶语,‘八牛打天下,反手定乾坤’,说这‘八牛’暗指朱总司令,而‘反手’则暗指您毛主席。现在想来,此言不虚,您的字确有‘定乾坤’的大家气度。”
“定──干──坤?”毛泽东脸上掠过一丝凄清的苦笑,自嘲地说:“我现在连自己的家都没能定好。”
在紫燕北飞的呢喃声中,萧索的寒冬悄然逝去。
一身春装的蓝苹手提行李,口哼小曲,向组织部部长陈云所在的办公室走去。一路上,她看见野外已远远近近地绽放出片片新绿。
蓝苹轻步走进狭小、素洁的窑洞,见陈云正埋首办公,便在脸上攒足笑意,上前启口:“陈部长! ”
陈云闻声抬头。
“我是党校十二班的蓝苹,在那里我已学了好几个月的马列,现在想申请到鲁艺去,为革命的文艺事业做点事情。”说着,递上一张纸,“这是我的申请书。”
陈云接过,速阅了一遍,又打量着蓝苹手中的行李,沉缓地说:“蓝苹同志,鲁艺不是上海的商店,想进立马就能进。那里所有人员的进出,都要由组织上开会研究,统筹安排。你也太性急了! ”
蓝苹怏然不悦地往回走,心中愤愤骂道:这个人真是死脑筋!哼!反正不管怎样,我一定要离开党校,但找谁帮忙呢?徐一新?他只是鲁艺教师,也不管行政。找毛主席?鲁艺是他倡议创办的,但我能请动他吗?
蓝苹紧锁秀眉,缓缓行至党校门口,一位身材精瘦、戴眼镜的中年人从里面出来。两人不经意地互看了一眼,又几乎同时惊呼起来:
“张校长! ”
“蓝苹! ”
被称作张校长的便是张少卿。
蓝苹欣喜地说:“张校长,青岛一别,已经多少年没看见你了。”
张少卿感慨道:“是啊是啊!我刚从苏联回来。”
“是吗,你在苏联干嘛? ”
“我在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哦,对了!我现在改名康生,就是俄语КаН ШеН。”
“真的?那我得改口称你为康校长了。你回来分在哪儿工作?”蓝苹询问道。
“中央安排我担任中共中央社会情报部部长,代理李维汉党校校长的职务。这不,刚报过到。方才我翻学员名单,看到了你的名字,我想不可能是同名同姓,肯定是你。”忽然发现蓝苹手中提着行李,甚感奇怪,“哎,你拎着行李干什么? ”
蓝苹脸色一灰,直言道:“康校长,今天我去申请到鲁艺工作,陈云部长没批。无奈,只好打道回府。”
“哦,是这样。”康生思虑少顷,“蓝苹,你先回去,有空我帮你找找陈部长。”
柳暗花明。蓝苹顿时恢复了好心情,“那我先谢谢您了! ”
“谢什么?老乡遇老乡,有事多帮忙嘛!”他扬了一下手中的文件,“我要去找毛主席汇报一些工作,我们过几天再谈。”
“好好,你去忙你的。”
柳树上新生的柔枝,在春风的摇曳中风姿翩然。
一注阳光从窗口泻进,党校办公室里春光融融。
蓝苹坐在椅上,捧看着手中的调令,激动地说:“康校长,你帮我这么大的忙,让我怎么感谢你呢? ”
康生抑制住心中的自得,“蓝苹,你说这话就见外了。”他喝了一口茶,侃侃而谈,“应该说,我们之间有缘,有缘才会相帮嘛!记得我第一次见到你时,你才几岁,你妈妈带着你到我家来帮忙做事。后来,你到诸城小学读书,我恰好又在那里做校长。再后来,我们在青岛相遇。现在,又在延安相会。蓝苹,这就是缘分啊!”
蓝苹愉快地应道:“是啊,是啊! ”
康生继续聊道:“我还记得你小时候的模样,当时诸城小学的女学生一般都扎一个辫子,而你却扎了两根,很引人注目。你那时,好像不大开口,却常有人来向我报告你和人打架的事。”
蓝苹不禁陷入回忆之中,伤感地解释说:“康校长,你也许不知道,那时,我爸爸老是毒打我妈妈,我妈妈便背着我离开了家。我们母女的处境十分困窘。我上学时,从来没好衣服穿,全穿同父异母哥哥的旧衣服。同学们得知我是个没父亲的孩子,便常常欺负我,取笑我穿男孩子的剩衣服。记得读二年级时,我穿着又大又破的鞋子去上学,同学们就嘲笑说,我前边露出的大脚丫是‘老大哥’,后边露出的脚后跟是‘大鸭蛋’。我受不了他们的讥笑,就和他们打了起来。”
“原来如此。”康生燃了根烟,又说:“后来,你好像转学了?”
“是的,因为我妈妈要转到另一家做女佣。我上的第二所小学,是专门为富人子女办的,我因为是免费生,同学甚至老师便都有意无意地欺负我。那时,我妈妈出去做女佣,深夜才回来,我就一个人呆在黑屋子里,孤零零地等她。等啊、等啊……”不知何时,蓝苹的双眼已蒙上了一层泪影,“我常常睡得很晚,有一次,我上课不小心睡着了,老师就狠狠地打了我五板子,我的手肿了好几天。由于他们老是欺负我,我就气不过,后来,我就不顾一切地开始了反抗。读完一个学期后,那所学校就不许我再上了。尽管如此,我不后悔,我那时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不许任何人再欺负我。”说着,她轻轻拭去眼角的泪痕。
康生听完蓝苹的叙述,点头感慨道:“你从小就很有斗争精神。”
蓝苹纠正道:“康校长,我不是天生就有什么斗争精神,我是被逼出来的。后来,我得出一个结论:要想不被人践踏、欺负,就要不停地斗争。我让一让二不让三。”蓝苹品了一口茶,语气一转,“还是康校长好,总是热心地帮助我。记得在青岛遇到你时,你引导我参加了‘左翼’活动,使我在政治上得以不断进步。”
康生右手微扬,谦虚道:“哪里,哪里!哎,说到‘左翼’,我倒想起了俞启威,你们两人的情缘,还有我的一份功劳呢!小俞现在还好吗?”
蓝苹顿时一脸怅然,“康校长,我和他已经分手了。不过,我们还是好朋友。”
康生微微一怔,“这……怎么会分手呢? ”
<span style=\"font-siz
电话:010-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网络工作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牛生两尾反手定乾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