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11对战平台逃跑率我比对方跑的远为什么他胜利了

中越战争死亡人数对比 最后谁赢了 - 武林网
>> > 中越战争死亡人数对比 最后谁赢了
公元1979年,不一样的年代,爆发了一场旷世大战,中越战争,在这次战争中双方死伤无数,相当惨烈,我们就来说说这场战争,中越战争死亡人数对比,最后是谁赢了。
为什么会爆发中越战争?
1979年的世界还是个冷战的世界,当时的苏联和美国两大超级大国对立,形成东西方阵营。中国自命为第三世界弱小国家的代言人,但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还远不足以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匹敌。相反,由于中苏交恶,苏联又拼命拉拢中南半岛小国越南,从战略上对中国形成了一种合围的态势。
70年代的乒乓外交为中美恢复正常邦交拉开了序幕。中美相互靠拢无疑令苏联和越南感到担忧和恐惧。越战结束后,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开始在中南半岛扩张势力,推翻柬普寨波尔布特领导的红色高棉政权,试图建立印度支那联邦。这当然为中国所不能容忍,并且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北京政府当时是支持红色高棉政权的。中国领导人认为,是到了该制止苏联的&亚洲古巴&、教训教训这个越南&小霸王&的时候了。
当时也是形势紧逼,苏联想与越南联合整死中国,进而瓜分中国大片土地,中国只能主动发动战争,不惜一切力量,将越南打一顿,让他不再有能力嚣张。而苏联那时候正和美国对峙,很难抽身出来全力帮越南。
中越战争死亡人数对比图1
/ / / / / / / / / / / / / / / / / / / /帖子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德陆军战力的比较
共&14949&个阅读者&
军号:3075491 工分:1803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德陆军战力的比较
文章提交者:真相在哪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172-0-1.html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德陆军战力的比较在古今中外的战史中,经常有所谓“精兵”的出现。像恺撒时代的罗马军,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军,拿破仑时代的法军,往往在战场上都是每战必胜,所向披靡。他们不仅是精兵,而且也是一种远比其同期的其他军队较为优越的军事组织。虽然胜利对于军事组织的优越与否为一重要考验,但并非惟一的标准。一支小型兵力,无论它是如何精锐,也还是可能被较多兵力所压倒,尽管后者并不太优越。面对着恶劣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即令是素质优秀的兵力也还是难免于战败,但那决不是其本身的过错。所以要断定军事组织的优越程度,必须对其内在素质作比较深入的研究。决定一个武装部队军事价值的因素不是人员的数量,也不是装备的数量和品质,而是其整个组织的“战斗力”(Fighting Power)。战斗力是建立在心理、知识和组织的基础之上,它是软件而不是硬件。其表现为纪律、团结、士气、主动、勇敢、坚毅。换言之,乃是部队有战斗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故部队必须先有旺盛的战斗精神,然后始能作有效的战斗。虽然战争中的武器和方法常有改变,但战斗力的本质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大致说来是没有什么改变。诚然,优良的装备的确常能补战斗精神之不足,不过也自有其一定的限度。如果部队过分缺乏战斗精神,那也就无异于乌合之众,则即令给予最佳的装备,也还是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战斗效率。历史(包括最近的战争)曾一再显示,若干装备精良的部队,常由于缺乏战斗力,在战火的强烈冲击之下往往溃不成军。造成部队战斗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战斗力的秘密究竟在那里?从希腊古代的克塞诺丰(Xenophon)开始到今天,曾有不少的人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人把战斗力的根源归之于民族性,也有人认为那是受到宗教或思想信仰的影响。此外,也还有人提出其他的解释,真所谓见仁见智,不一而足。不过,对于这一问题的认真分析实在是很不容易。以色列的战史专家克里费德(Martin van Creveld)曾写了一本名为《战斗力》的专著,其内容为一种个案研究,通过对德美两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比较,以求发现战斗力的真正秘密。他这本书的确写得相当精彩,其一切分析也都有科学化的根据,是很值得加以介绍的。由于篇幅长达200页,所以我才决定把该书中最重要的部分加以浓缩而写成本文,以供国内读者参考。·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军假使说名誉是衡量军队素质的标准,则德国陆军的确可以算是天下无双。即令到今天,无论哪一国的军事专家对于德军的评价仍然是极高的。假使说胜利也是一种衡量标准,则德军的成就更是极为卓越,其在法国(1940)、俄国(1941)和北非(1941)到(1942)的作战都被世人认为是军事史上的杰作,甚至几乎变成流传千古的神话。其在挪威(1940)和克岛(1942)的较小型胜利也都能在千钧一发的时机中获得,令人拍案叫绝。至于在波兰和巴尔干,因为他们享有优势,则更是轻取胜利,易如反掌。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德国往往并不具有物质优势,其后勤准备也经常不适当。战后经过许多专家的研究,发现纳粹德国对战争并未作充分准备。举例来说,其陆军单位的80%都还依赖马拖的运输工具。甚至作为先锋的装甲师,其战车约有2/3都是以训练为目的而设计的,根本缺乏坚强的行动能力。所以,德国陆军从一开始所打的即为一种“穷人战争”(poorman's war)。尽管德军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居于劣势,但凭借其高度战斗力,仍能在6个星期内击败法国,后来联军虽享有压倒优势,还是花了4个月的时间才把他们逐出法国。在俄国方面也是一样,数量远在劣势的德军只花了5个月的时间就到达了莫斯科城外,而俄军却整整花了两年半的时间才把德军逐回到其原有的战争发起线。但是我们绝不可以成败论英雄。德军在打败仗时的表现可能比在打胜仗时更令人钦佩,当他们面对着3倍、5倍,甚至于7倍的敌军强大优势时,仍能挺身而战。他们不逃不溃,始终服从其上级的命令。甚至到了战争末期,德国人已明知胜利无望,其国内也被轰炸得残破不堪,而许多将领都已感觉到希特勒已近于疯狂,但德军在战场上还是继续奋战不屈,直到正式休战为止。到1945年4月,德军已经死了180万人,被俘者约为此数之一半。许多单位仅剩下其编制人数的20%,但他们仍继续维持其团结力和抵抗力。这种成就真乃天下第一。·德军的战争思想德军之所以如此英勇善战,其根本原因并非出于民族性,也非由于其军人在社会中享有特殊地位。要解答这个问题,最佳的途径就是应先了解德国陆军的思想,此种思想可以从 1936年定名为“部队指挥”(Truppenfuuhrung)的教范中直接获得。这一教范(Manual)措辞非常简明扼要,可以代表德国军事思想的精华。现在就将其“导言”(Introduction)中的重要部分分别摘举如下:1.战争是一种艺术,一种位于科学基础上的自由创造活动。它对于人的整个性格(personality)作最高度的要求。2.战争艺术是在经常发展的状态中。新武器使战争呈现经常改变的形式。这些武器的出现必须能提早预知,并对其效力作正确的研究判断。同时能迅速投入使用。3.战争中出现的情况有无限变化。此种改变常出乎意料,而且很少能事前预知。往往正是那些不能量度的因素具有最大重要性。我方的意念受到敌人独立意志的对抗、摩擦和干扰每天都会遇到。4.不可能把战争艺术详尽地列为规则(regulations)。后者只能作一种指导,必须依照环境来应用。在行动中的简单(simplicity)和一贯(consistency)为获致结果的最佳方法……5.虽然技术进步,但个人所扮演的角色仍具有决定性。现代战争的流动性更增加了人的重要性。战场的空旷,要求独立思想和行动的战士用一种思考的、坚决的和勇敢的方式来利用每一种情况。吃苦耐劳的习惯、意志力、自信和勇气,使人能控制最困难的情况。6.指挥官和兵员的素质决定单位的战斗力(德文为 KampfKraft),而又必须有高品质的补给持续补充,来提供适当支援。强战斗力可以抵消数量劣势。此种素质愈高,则战争的行动自然也就愈能机动而有力。优秀的领导干部和部队实为胜利的安全基础……7.从最年轻的军人开始,必须要求他们独立运用其精神、智慧和体力。必须如此始能把部队的全力充分发挥出来。每个人必须如此,始能使他们在危险时发挥勇气和决心。所以,决定性行动仍为战争中成功的第一先决条件,从最高指挥官到最下层士兵,都必须认清消极无为和丧失机会要比选择手段时所犯的错误更较严重。在说明这些基本观念之后,德军教范又说明制胜之道如下:8.在决胜点上的兵力应尽量加强。分散兵力或把他们用在次要任务上都是大错。利用速度、机动、较长的行军、黑夜和地形、奇袭和欺敌,较弱的兵力亦可能在决胜点上击败较强的兵力。9.空间与时间必须作正确的使用,应迅速认清有利情况并决心予以利用。抓住敌人的每一种弱点都能增强我方的行动自由……10.奇袭是获致成功的一项极重要的手段。不过,仅在不让敌人有时间采取有效对抗措施时,奇袭的行动始能产生预期的效果。敌人也会作奇袭的企图,这一点必须经常防范。以上这些引述即可充分表现德国陆军的基本思想。此外,还有一点必须说明,德国地理位置在欧洲的中央,这就时常迫使他们必须同时面对占数量优势的联合敌军作战。因此,德国人也就特别重视“作战”(operation)的艺术(即兵力在战场上的运用),至于其他一切的工作都被视为支援性的,有时甚至还会故意地予以忽视。而在战斗行动中,则又特别重视攻击,并认为那是达到速战速决目的的惟一手段。·德美思想的比较美国陆军在1941年颁发的“野战教范”(FM 100—5)与上述德军教范很相似,甚至有许多地方是抄自德文。不过,在详细对比之后,仍能发现两国思想之不同,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也很有趣的研究。在其教范的“导言”中即谓:“虽然战斗行动的基本准则 (doctrines)不多也不复杂,但其应用却时有困难。”有关这些准则的知识及其应用的经验对各级指挥官在特殊情况中的行动提供一种坚实基础。此种知识和经验使指挥官能用最适当的弹性组织来完成其任务。固定的规律和方法必须避免。它们限制想像力和主动精神。它们还对敌人构成一种固定的作战典型,使他们比较易于应付。指挥的功能为协调不同军种及兵种的战术和技术,以求对指定任务发展必要的合作(teamwork)。除导言以外,下列各条也值得加以引述:1.人为战争中的基本工具、其他工具可能改变,但人的因素却很少改变。必须了解其行为和本性,否则在计划作战和领导部队时将铸成大错。2.简单而直接的计划和方法并配合迅速彻底的执行对于成功的获致往往具有决定性……美军的思想虽然有许多地方都与德军教范相似甚至雷同,但双方对战争的基本观念,仍有若干微妙的差异。德国人认为战争是一种“位于科学基础上的自由创造活动”;美国则认为那是一个对“准则”有适当了解并作适当应用的问题,其目的为使指挥官能用“弹性组织”以完成其任务。从这些语句中可以显示美国人对于科学管理之重视。德国人认为在行动中的“简单和一贯”为制胜秘诀,而美国人却把它改译为“简单而直接的计划”,显示其思想比较缺少弹性。德国教范强调“不可能把战争艺术详尽地列为规则”,美国人虽也认为有避免“固定的规律和方法”之必要,但又希望能对指挥官“在特殊情况中的行动提供一种坚实基础”。可能正是由于这种原因,美国规程并未像德国教范那样强调独立行动 (那也是德国教范真正精神之所在),几乎对每一点都作了较详尽的规定。虽然双方都同样强调个人的重要,但德国方面对人的“整个性格作最高度的要求”,而美国方面则仅视其为“许多工具” (instruments)中之一种而已。反而言之,美国人重视“合作”(teamwork),而在德国教范中则几乎找不到与其直接相当的名词,这又进一步暗示美国人对于协调和控制的重视。概括言之,美国人具有一种“管理主义”(managerialism)的心态,他们比较重视准则、计划、控制。其原因之一是美国军队中的大多数人员来自民间,比较缺乏经验,所以很难独立行动而需要较多的监督,连许多军官也不例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代表他们的传统经验。美国人通常都享有绝对的物质优势,所以不必像德国人那样依赖战斗力。因此,美国人比较不重视德国人的那种“作战”观念,而宁愿注重组织和后勤以求对物质资源作最有效的使用。简言之,美国人打的是富人战争 (rich man's war)。·指挥的原则指挥系统的重要毋庸解释。德军之所以能有高度战斗力,其指挥系统的灵活有效是主要原因之一。与一般流行的传说恰好相反,在德国陆军中绝无所谓“盲目服从”或“普鲁士纪律”之存在,至少从老毛奇的时代开始,德国陆军即经常强调个人主动和责任的重要,甚至连最低阶层也无例外。早在1906年,德国陆军的教范就指出:“战斗要求有独立思想的军官和能独立行动的部队。”1908年的教范又进一步强调:“从最年轻的军人开始,所有一切官兵都必须将其全部体力和心力完全独立地使用。只有这样始能充分发挥全军的力量。”为了鼓励各级指挥官敢于负责作独立的思考和行动,老毛奇又发展了一套所谓“任务导向指挥系统”(missionoriented command system,德文原名为Auftragstaktik)。在此种系统之下,各级指挥官必须养成一种习惯,只告诉他的部下应该做什么 (what to do),而不管他们怎样去做(how to do)。简言之,在一个整体架构之内,给予各级指挥官以非常宽阔的行动自由,让他可以独立地拟订和执行自己的计划。当然,这种权力自然也增加了他们所负的责任。不过要有效地实行此种制度并不容易,那需要彻底的训练和长期的经验。最重要的条件是上级与下级之间彼此都有完全的互信,这样始能保证思想的一致性和行动的可靠性。从1936年的德军教范中可以找到许多证据足以证明下级指挥官的独立地位和此种“任务导向指挥系统”是如何受到尊重。现在就摘要引述如下:1.指挥的基础是由任务和状况所形成。任务由所应达到的目标所构成。对任务负责的人,其眼光应永远不离开目标。一个含有许多部分的任务容易使注意力偏离主要目标。状况的混乱是常态。能知正确详细的敌情是非常罕见的。虽然企图发现敌情是事理之常,但在困难状况中等待消息则为大错。2.决定(decision)的作为是以任务和状况为基础。当任务已与状况不适应时,决定必须要考虑已经改变的环境,当任何人改变任务或未能执行任务时,必须向上级报告,并对其后果承当一切责任。他永远是在全体架构之内行动。决定必须指出一个明确目标,并使用一切可用兵力去追求它。这必须用指挥官的坚强意志来彻底执行。往往意志较强者胜。一旦形成决定,除非有真正重要理由,原则上不可改变。不过,由于战争环境瞬息万变,顽固地坚持已作的决定也可能导致错误,领导的艺术在于能适时认清需要重新决定的环境和时刻。在其本身目标不受危害的限度之内,指挥官应容许其下级指挥官保有充分行动自由。但这并非说他可以授权下级代作他自己所必须负责作成的决定……3.一份命令所应包括的内容为下级在独立执行其任务时所必须知道的事情,并且仅以此为限。所以,命令必须简明、具体而完整,为受命者所能了解,而在某些环境中,更应适合其性格。下命令的人应永远记着要替受命者设身处地着想。4.指挥用的文字必须简单和不会引起误解。任何疑惑都必须澄清,这比正确的格式更加重要。不可因为求简而使含义不清。5.仅当环境可以先知时,命令始应有拘束力,但状况却时常使指挥官必须在黑暗中下命令。6.假使执行时状况有改变可能,则命令尤需避免涉及细节。在较大规模作战的状况中,命令必须早几天下达,这个问题尤其值得注意。在这样的状况下,全面目标特别重要,命令必须对此特别强调,至于执行方法则不必提及。以上所云乃德国教范中所陈的指挥原则,现在再就美军的情形来作一对比。美国人从来不曾发展任何与“任务导向指挥系统”类似的观念。巴顿将军曾指出许多美国指挥官根本不了解这种原则,其理由并不难解释,所谓“科学管理”是首先发展于美国,并且也是在该国作了非常普遍的应用。此种管理系统对每一个层面的执行者的一切行动都是事先有详细的设计,而事后也加以严密的控制。简言之,人在这种管理系统中是被当做一种工作机器。因此,美国的“野战教范”虽然有许多地方都是照抄德国人的文章,但在基本精神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其中有许多详细规定,而那正是德军教范警告其指挥官所不应该做的事情。譬如说,它企图预知许多不同情况,对于行动的细节作相当详尽的说明。反而言之,对于下级指挥官的独立责任则一字不提。现在为了简捷起见,不拟再引述美国野战教范的原文以为对照,而改用另一种资料来显示美德两国在指挥观念上的重大差异。1953年,美国陆军修订其FM 100—5,并企图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纳入新版之中。为了慎重起见,曾邀请一批前德国军官组成一个小组来对其草稿提供意见和批评。这个小组由前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主持,他们所提出的主要意见可以简述如下:1.教范的任务,除传达有关指挥和战斗的基本信息和观点以外,即为教育。2.我们有意把这个问题的教育方面列为第一优先。3.德国高级指挥部(German high command)曾经指出下列五点对于任何教育均为主要目标:(1)在各级指挥层都要保持高度的独立性。(2)需要一种任务导向的纪律,即内部工作一律依照所给予的任务来开展。(3)自由创造力。(4)作成“完整”(Whole)的决定(即明确而不模糊),并集中一切力量来执行它。(5)经常照顾部队并维持他们的战斗价值。在表示了这些正面的意见之后,这个小组逐对美国的教范作了毫不客气的批评,其要点列举如下:1.若与德国的战争观念作一比较,则美国教范经常表现出一种企图预料状况,并对行为模式作详细规定的趋势。这种办法限制指挥官的行动自由,使他不能依照实际状况来处理问题,也使他丧失一种制胜的重要先决条件。2.美国教范对个别战士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不曾给予应有的重视。3.由于享有历史性的物质优势,美国教范表现出一种轻视奇袭、运动和紧急应变措施的显著趋势。4.由于企图事先预知每一种情况,美国教范遂有流于刻板化的趋势。5.美国教范对于战争的心理方面和体力方面的作用都有低估趋势。6.最后,哈尔德特别郑重建议应在教范中加上这样一句话:“在战争中,性格(character)的素质要比心智(intellect)的素质较为重要。”上述最后两点,当然即为德国教范中基本观念的重述,而前面四点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陆军的指挥系统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理由。·综合评比根据历史记录来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陆军应该算是超级的战斗组织,从士气、精神、团结和弹性等观点来看,20世纪任何国家的陆军也许无一点能出其右。以色列陆军也许可以勉强和它比较,不过以色列陆军在1967年所打的只是“6日战争”,而德国陆军却曾苦战达6年之久。德军之所以勇敢善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在上文中曾详细分析的两大主要因素(战争思想与指挥原则),可能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不过我们无法在此逐一予以分析。一位普通的德国军人并非天生的勇士,他也不是为政治思想或社会地位而战。他之所以能够挺身而战,是因为他属于一个特殊团体(组织)。这个团体即为德国陆军,那是一个有良好整合和良好领导的组织,所有的成员都能获得公正和平等的待遇。德国陆军的思想基础为克劳塞维茨的观念:战争为独立意志的冲突。德国在地理上经常面临着两面受敌的困境,在经济和物质上也受到严重限制,所以德国人不得不打穷人的战争。德国陆军是把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战争的“作战”方面,而对于其他一切问题则不重视,甚至完全忽视。德国陆军的思想、训练、组织都是完全配合此种战斗至上的路线。他们只把少量的资源用在后勤、行政或管理方面,有时也许实在是太少。他们是有系统地和有计划地把最好的人员送上前线,而对于后方则几乎故意置之不顾。其一切有关筹饷、升迁、勋奖等项安排都以鼓励战斗为目的。毫无疑问,这许许多多的因素加在一起即足以揭穿战斗力的神秘。由于专心致力于作战,德国陆军并不像美国人那样重视科学管理。若用现代标准来衡量,那只能算是相当原始化的组织。德国军人很少利用统计资料,甚至也不懂数学模式。这种落后现象的形成可能是由于保守主义和纳粹思想,但也有其正面的意义。德国陆军内部是尽量简化行政手续和减少文书数量,这样才能使军人一心打仗而不至于案牍劳神去处理许多不急之务。在许多状况中,美军司令部所认为必不可缺的信息,对于德国人而言,根本不存在,而且即令有那些信息,他们也没机械化的数据处理工具,所以也不能作有效的利用。反而言之,德军各级指挥官都已养成把握要点不管细节的习惯,所以那些繁琐的信息对他们也的确并无太多价值。这种差异可以从双方的思考步骤和所用语言上表现出来,当德国军官面对着某种任务时,他会问:“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什么?”而一位受过管理教育的美国军官则会问:“这个问题包括哪些部分?”德军的组织原则是不惜一切成本以保持他们认为对战争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互信、勇于负责,以及各级指挥官作独立决定的权利和义务。要鼓励独立,则又必须给予自由;要训练人的负责精神则必须建立长久的共识和互信,此种逻辑的直接后果,即为德军教范显示的要言不烦,绝不牵涉细节,也不事先说明答案。这样也就把一切随机应变的责任都加在指挥官的肩上。假使再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美军拿来作一对比,则更可以显示两国陆军在思想和行动上的差异。从1940年到1945年,美国陆军由官兵总数24.3万人,扩充到总数超过800万人的大军。这是一种打破历史记录的成就,甚至可以说,除美国以外,任何其他国家都不可能有这样的成就。美国不仅建立了这样一支庞大的兵力,而且还要远越重洋把他们送到旧大陆战场上,然后再凭借强大的物质力量把敌人压倒并终于获致全胜。此种胜利可以称之为“组织的胜利”,表示美国人长于组织,善于运用科学管理,所以才能如此迅速有效地动员其资源以击败对方。但这又必须有一先决条件,即不仅拥有巨大的国力,而且还有一个安全和安定的后方,可以容许其动员不受干扰。简言之,美国的环境和德国完全不一样,所以,前者有资格打富人战争,而后者只能打穷人战争。富人的战争也就是物质的战争,美国军队不仅有巨大的生产工厂做他们的后盾,而且其本身,实际上,也等于是一座生产巨大火力的工厂。所以从美国人的观点来看,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物质,是机器,是火力,而不是战士。因此,在他们的军事词语中并没有一个与德文“operatiy”意义完全相当的名词。他们所重视的是管理而不是指挥。诚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是最后的胜利者,但从战斗力的观点来评分,德军应该考第一名,而美军则瞠乎其后。所以德军虽然战败,他们却很有理由说:“非战之罪也!”·结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已经50余年。假使对于历史的研究仅仅只是为了解或解释过去,则似乎并无太多的现实价值。但事实并非如此,研究过去也正是为未来着想。所以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三个问题作为结论:1.军事组织应具有何种性质。2.现代技术会产生何种冲击。3.战斗力是否仍然重要。现在就分别检讨如下:1.首先必须郑重指出,军事组织是一种特殊组织,有其特殊任务,所以与其他的非军事组织有其本质上的差异。军以战斗为主,换言之,建军就是为了备战。假使不是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那国家又何必劳民伤财去建军呢?把军事组织视为一种大企业或官僚系统,那是完全错误的。诚然,现代军事组织由于科技的进步,社会形态的改变,已经变得非常复杂,所以管理的技巧是绝对需要的,否则那样庞大的组织根本无法行动(运作)。但又必须认清管理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军事组织的目的(或任务)还是打仗(战斗)。军队若不能打仗,则管理得再好也毫无用处。一般组织都是假定在正常情况中运作,所以其管理的原则也就完全“合理化”(rationalization),换言之,即以“成本效益” (cost-effect)的计算为基础。这种原则在平时对于军事组织尚可以作某种程度的应用,但一到战时,而尤其是战场上或战斗中,其效用就会大打折扣。军事指挥官所面临的问题远比企业管理家更艰巨。后者所要考虑的只是赚钱或亏本,前者所要负责的则为“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因此,军事组织不能完全合理化,因为战争本来就不是完全合理的,在平时被认为合理有效的组织到战时可能完全瘫痪,或错误百出。所以军事组织必须具有充分弹性,能够应付奇袭和变局。2.现代技术对于战争形态和军事组织都已产生重大冲击,此乃无可置疑的事实,但战争的本质并未因此而发生改变。战争仍为独立意志的冲突,打仗的仍然是人而不是机器,或较严格地说,是人用机器来打仗,所以,尽管有一切的科技进步,军人的身份依然是战士(fighter)而不是技师(technician)。尤其是军官还必须维持其传统专业精神,他对于部下负有领导和教育的双重责任。诚如德军教范所云:“虽然技术进步,但个人所扮演的角色仍具有决定性。”尤其是现代化的工业社会中,培养战士远比培养技士较为困难。人类的文明愈进步,合于战斗条件的人也就愈少,所以向未来看,文明社会可能会面临“无可用之兵”的危险。从此种观点来看,德国陆军如何养成高度战斗力的经验不但不会由于技术的进步而变得无意义,反而会因此更提高其价值。3.战斗力是否仍然重要?本文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过,也许有人要说,假使能像美国那样拥有巨大物质优势,则战斗力就会变得不重要。这种想法实乃似是而非,我们可以分为几个层面加以分析。首先要指出的是世界各国情况都不一样,有的国家有资格打富人战争,凭物质优势取胜,有的国家则只能打穷人战争,凭战斗力取胜。就整个世界而言,当然是后一类的国家要比前一类的国家较多。穷人绝不可企图打富人战争,因为他没有充足的本钱,如果不自量力,则必然失败。反而言之,富人却可以学穷人之所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如果美军有较佳的战斗力,则其获胜就可能会远较迅速,而所付出之成本也会比较轻微。其次,假使有两个国家物质力量在伯仲之间,而其中某一方面之军队战斗力较佳,则在正常情况之下,它也就享有优势或较大之成功把握。最后,在某些特殊之战争情况中,物质力量的效用会由于种种原因而受到减弱。于是高度机械化和技术化之兵力反而无法击败穷人的军队,美国人在越南的经验即为现成的例证。如果当年在越南作战的美军能有较高的战斗力,则历史可能要重写。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德陆军战力的比较 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7962 工分:2371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thomasronsu
在第4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湘潭红花小帅哥
在第41楼的发言:......
看来大哥认为德国人的管理很不够,尤其是45年3月南方集团军群的后勤军官,我不知道这个职位是否真的让人羡慕,不知大哥有什么办法让他的工作上新的台阶,是学美还是学苏。学美的话可以在诺曼底熬52天,德国人有那样的条件吗,学苏吧好像每次都是走走停停,而且德国人怕是不能一次炮火准备就9.8万吨的当量。
根本上的改变已经很困难了,这个计划本身就瞎掰,而且德军此战倒确实不是输在后勤补给上的。由于战线已经非常靠近德国,德军此时的后勤甚至很病态的得到了充分改善,比如发动冬季春醒攻势前,参战各部队已经飞速补充完毕,跑回奥地利之后部分丢失了重装备的部队也得到了很快补充。苏军的后勤压力此时要大得多。
德军的管理问题是个死结,这倒不是个别德国后勤军官做得如何不好,也不是他们的自身缺陷有多大。我早提过,引文极为片面的理解了德国的军事思想,其实各国的军事思想是大同小异的,近代最先做出探索的恰恰是德国人。德国人军事管理上的劣势并非主要因为主观上不重视,具体到每个德国军人,主观上其实非常重视管理,但放到整体来看,经济、社会的客观条件就限制了他们,再发挥也就那样了,毕竟再精明的经济学家和军事家跟纳粹混到一起也结不出什么好果来。在西方和苏联的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正式成型的时期,德国却因为各种极端思潮混杂,社会失去了发展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环境,尤其还存在一个极具欺骗性的国家社会主义。管理和经济不分家,同样是希望摆脱经济危机,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成了拯救美国经济的妙药,虽然说这个理论的弊端到了70年代全面暴露,但至少当时把陷入经济危机的美国拉了出来;苏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际上就是宏观经济学),率先发展了计划经济,尽管它的问题非常多,但至少苏联初期的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关键贡献;纳粹德国却让纳粹党搞出了个扩军计划,经济管理看似有道理,但多数是瞎掰,于是造成虚假繁荣。除军工外的社会投资和消费产品并没明显增长也就算了,国债倒是高达600亿帝国马克,这还没算挪用的社会福利,幸好二战让德国给赖掉了,否则1939年到1940年时德国经济自己就能崩溃掉。
在这种环境下德国人能怎么办?他们能像美国人那样安心找企业做试验发展科学管理吗?他们能不断试验将IBM的机械计算机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吗(不过也确实用了,用来管理要屠杀的犹太人……而美国人二战中是用来辅助管理后勤和人事的)?他们能像苏联一样越来越熟悉如何有效统一调度资源吗?更别提他们把一票的数学家给赶出来了,其中有的人为美国人率先发展管理学运筹学派提供了很大帮助。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能拯救德国的历史拐点在1932年,只有德国人理智的抛弃纳粹,德国才能得到逐步恢复,而不是经过二战后变成东西方两边的炮灰。自此以后,很多具体的历史现象其实已经被注定了。德国人能根本上改善军事管理水平吗?我认为是不可能的。您后面的我就不太好置评了,我想这个话题太大了,我自认为不好怎么来归总这方面的看法,而且说得多的话牵扯得太多也不好。如果您实在要进行沟通可以另外开一贴探讨。小弟还是舍命陪君子到还不怕丢脸。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7962 工分:2371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thomasronsu
在第4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湘潭红花小帅哥
在第41楼的发言:......
看来大哥认为德国人的管理很不够,尤其是45年3月南方集团军群的后勤军官,我不知道这个职位是否真的让人羡慕,不知大哥有什么办法让他的工作上新的台阶,是学美还是学苏。学美的话可以在诺曼底熬52天,德国人有那样的条件吗,学苏吧好像每次都是走走停停,而且德国人怕是不能一次炮火准备就9.8万吨的当量。
根本上的改变已经很困难了,这个计划本身就瞎掰,而且德军此战倒确实不是输在后勤补给上的。由于战线已经非常靠近德国,德军此时的后勤甚至很病态的得到了充分改善,比如发动冬季春醒攻势前,参战各部队已经飞速补充完毕,跑回奥地利之后部分丢失了重装备的部队也得到了很快补充。苏军的后勤压力此时要大得多。
德军的管理问题是个死结,这倒不是个别德国后勤军官做得如何不好,也不是他们的自身缺陷有多大。我早提过,引文极为片面的理解了德国的军事思想,其实各国的军事思想是大同小异的,近代最先做出探索的恰恰是德国人。德国人军事管理上的劣势并非主要因为主观上不重视,具体到每个德国军人,主观上其实非常重视管理,但放到整体来看,经济、社会的客观条件就限制了他们,再发挥也就那样了,毕竟再精明的经济学家和军事家跟纳粹混到一起也结不出什么好果来。在西方和苏联的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正式成型的时期,德国却因为各种极端思潮混杂,社会失去了发展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环境,尤其还存在一个极具欺骗性的国家社会主义。管理和经济不分家,同样是希望摆脱经济危机,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成了拯救美国经济的妙药,虽然说这个理论的弊端到了70年代全面暴露,但至少当时把陷入经济危机的美国拉了出来;苏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际上就是宏观经济学),率先发展了计划经济,尽管它的问题非常多,但至少苏联初期的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关键贡献;纳粹德国却让纳粹党搞出了个扩军计划,经济管理看似有道理,但多数是瞎掰,于是造成虚假繁荣。除军工外的社会投资和消费产品并没明显增长也就算了,国债倒是高达600亿帝国马克,这还没算挪用的社会福利,幸好二战让德国给赖掉了,否则1939年到1940年时德国经济自己就能崩溃掉。
在这种环境下德国人能怎么办?他们能像美国人那样安心找企业做试验发展科学管理吗?他们能不断试验将IBM的机械计算机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吗(不过也确实用了,用来管理要屠杀的犹太人……而美国人二战中是用来辅助管理后勤和人事的)?他们能像苏联一样越来越熟悉如何有效统一调度资源吗?更别提他们把一票的数学家给赶出来了,其中有的人为美国人率先发展管理学运筹学派提供了很大帮助。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能拯救德国的历史拐点在1932年,只有德国人理智的抛弃纳粹,德国才能得到逐步恢复,而不是经过二战后变成东西方两边的炮灰。自此以后,很多具体的历史现象其实已经被注定了。德国人能根本上改善军事管理水平吗?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大哥说的我有很大的不认同,从实际来看德国人在45年3月还有什么我想很多的资料都有详细的描述,就是最优先整补的党卫军,你也可以看看补给也不是很理想,在春醒中的党卫军中没有一个是完全良好的作战状态,最好的也才有有限进攻能力,SS6装甲集团军1月和美国人干仗,2月和乌克兰2方面军对战,3月作战怎么可能后勤好得起来。而这样的战略战术机动还不出色吗,要知道缺一大堆东西,头上的飞机还不是自己的。反过来我们看苏军从44年5月解放克里木后到解放罗马尼亚再到匈牙利,时间上应该是非常从容的,突击的距离也不是很长,战略上家里不缺物资即使不够美国阔佬也会送过来,比如铁轨啊,机车啊。而且不会有燃料不够的困扰也没有游击队的袭扰烦心,还有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这样的新小弟还有南斯拉夫这样的铁杆,还有完全的制空权,我还真看不出苏军比德国人困难在那个方面。此外苏军还有至关重要的情报资源,比较而言我还是看不出苏军的管理后勤有多出色,要知道德国人41年6、7、8月的工程部队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41095 工分:1540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湘潭红花小帅哥
在第4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thomasronsu
在第3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湘潭红花小帅哥
在第21楼的发言:
我想说的是军事管理方面来讲美国并不一定比德国好,美国的军事管理也有缺陷和不足,即使是现在我们所了解的来看也有核武器的乌龙而引起的沸沸扬扬,即使在二战中到9月的红球快运损失的车辆都到了9000辆,我想美国人的条件是德国人比不了的,德国人的缺陷不是管理能够克服的,没有车、没有货、没有安全的后方、还没有道路,头上还要顶着飞机炸,甚至没有油、配件。我觉得德国人已经干得很不错了。这方面美国人的优势是羡慕不来的,但是我也认为不是德国人不好而美国人就干得好这样非此即彼。我想如果......
德国人的问题不在于他们做到了最好,输在了客观条件。而在于他们自己做得很臭,结果本来就不怎么样的客观条件更悲剧了。
斯大林本人军事水准并不怎么样,可他手下的元帅和将军们在啊。统帅部和参谋部连战役推演都做不好那干脆都自己辞职算了。进入二战后,随着概率论等先进学术工具的引用,战役推演的客观性已经相当高了,甚至可以很准确的预测战役结果。而在二战时,一种对战役推演极为有用的工具——战棋,早就被德国人率先发明了,我们见得最多的比如像台湾的汉光演习每次都得来回战棋推演。苏联人不会用这个,但他们懂得司令部推演的道理。让人愕然的是,恰恰是对战役推演发展最早,曾经也最快,最拿手的德军进了二战就好象把这吃饭手艺给忘了,苏联人只是拿红蓝铅笔在地图上画都能把懂得当时最全战役推演技术的德军比下去,可以想想当时德国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冬季春醒战役最后德军是跑了大半,那是因为大伙丢了重装备就跑路,同时苏军自己倒是被泥泞路况郁闷上了。德军丢弃的大量坦克,缺油、故障等其实都是表面的,直接原因是后勤部队先行跑路了。
看来大哥认为德国人的管理很不够,尤其是45年3月南方集团军群的后勤军官,我不知道这个职位是否真的让人羡慕,不知大哥有什么办法让他的工作上新的台阶,是学美还是学苏。学美的话可以在诺曼底熬52天,德国人有那样的条件吗,学苏吧好像每次都是走走停停,而且德国人怕是不能一次炮火准备就9.8万吨的当量。如果是说春醒战役的话,苏军很明显在后勤上做的更好,这个你可以去看看卫队写的巴拉顿湖战役系列,俄国人甚至在多瑙河上架设索道向对岸运送补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92510 工分:5919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湘潭红花小帅哥
在第4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thomasronsu
在第3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湘潭红花小帅哥
在第21楼的发言:
我想说的是军事管理方面来讲美国并不一定比德国好,美国的军事管理也有缺陷和不足,即使是现在我们所了解的来看也有核武器的乌龙而引起的沸沸扬扬,即使在二战中到9月的红球快运损失的车辆都到了9000辆,我想美国人的条件是德国人比不了的,德国人的缺陷不是管理能够克服的,没有车、没有货、没有安全的后方、还没有道路,头上还要顶着飞机炸,甚至没有油、配件。我觉得德国人已经干得很不错了。这方面美国人的优势是羡慕不来的,但是我也认为不是德国人不好而美国人就干得好这样非此即彼。我想如果......
德国人的问题不在于他们做到了最好,输在了客观条件。而在于他们自己做得很臭,结果本来就不怎么样的客观条件更悲剧了。
斯大林本人军事水准并不怎么样,可他手下的元帅和将军们在啊。统帅部和参谋部连战役推演都做不好那干脆都自己辞职算了。进入二战后,随着概率论等先进学术工具的引用,战役推演的客观性已经相当高了,甚至可以很准确的预测战役结果。而在二战时,一种对战役推演极为有用的工具——战棋,早就被德国人率先发明了,我们见得最多的比如像台湾的汉光演习每次都得来回战棋推演。苏联人不会用这个,但他们懂得司令部推演的道理。让人愕然的是,恰恰是对战役推演发展最早,曾经也最快,最拿手的德军进了二战就好象把这吃饭手艺给忘了,苏联人只是拿红蓝铅笔在地图上画都能把懂得当时最全战役推演技术的德军比下去,可以想想当时德国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冬季春醒战役最后德军是跑了大半,那是因为大伙丢了重装备就跑路,同时苏军自己倒是被泥泞路况郁闷上了。德军丢弃的大量坦克,缺油、故障等其实都是表面的,直接原因是后勤部队先行跑路了。
看来大哥认为德国人的管理很不够,尤其是45年3月南方集团军群的后勤军官,我不知道这个职位是否真的让人羡慕,不知大哥有什么办法让他的工作上新的台阶,是学美还是学苏。学美的话可以在诺曼底熬52天,德国人有那样的条件吗,学苏吧好像每次都是走走停停,而且德国人怕是不能一次炮火准备就9.8万吨的当量。根本上的改变已经很困难了,这个计划本身就瞎掰,而且德军此战倒确实不是输在后勤补给上的。由于战线已经非常靠近德国,德军此时的后勤甚至很病态的得到了充分改善,比如发动冬季春醒攻势前,参战各部队已经飞速补充完毕,跑回奥地利之后部分丢失了重装备的部队也得到了很快补充。苏军的后勤压力此时要大得多。德军的管理问题是个死结,这倒不是个别德国后勤军官做得如何不好,也不是他们的自身缺陷有多大。我早提过,引文极为片面的理解了德国的军事思想,其实各国的军事思想是大同小异的,近代最先做出探索的恰恰是德国人。德国人军事管理上的劣势并非主要因为主观上不重视,具体到每个德国军人,主观上其实非常重视管理,但放到整体来看,经济、社会的客观条件就限制了他们,再发挥也就那样了,毕竟再精明的经济学家和军事家跟纳粹混到一起也结不出什么好果来。在西方和苏联的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正式成型的时期,德国却因为各种极端思潮混杂,社会失去了发展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环境,尤其还存在一个极具欺骗性的国家社会主义。管理和经济不分家,同样是希望摆脱经济危机,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成了拯救美国经济的妙药,虽然说这个理论的弊端到了70年代全面暴露,但至少当时把陷入经济危机的美国拉了出来;苏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际上就是宏观经济学),率先发展了计划经济,尽管它的问题非常多,但至少苏联初期的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关键贡献;纳粹德国却让纳粹党搞出了个扩军计划,经济管理看似有道理,但多数是瞎掰,于是造成虚假繁荣。除军工外的社会投资和消费产品并没明显增长也就算了,国债倒是高达600亿帝国马克,这还没算挪用的社会福利,幸好二战让德国给赖掉了,否则1939年到1940年时德国经济自己就能崩溃掉。在这种环境下德国人能怎么办?他们能像美国人那样安心找企业做试验发展科学管理吗?他们能不断试验将IBM的机械计算机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吗(不过也确实用了,用来管理要屠杀的犹太人……而美国人二战中是用来辅助管理后勤和人事的)?他们能像苏联一样越来越熟悉如何有效统一调度资源吗?更别提他们把一票的数学家给赶出来了,其中有的人为美国人率先发展管理学运筹学派提供了很大帮助。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能拯救德国的历史拐点在1932年,只有德国人理智的抛弃纳粹,德国才能得到逐步恢复,而不是经过二战后变成东西方两边的炮灰。自此以后,很多具体的历史现象其实已经被注定了。德国人能根本上改善军事管理水平吗?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7962 工分:2371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thomasronsu
在第3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湘潭红花小帅哥
在第21楼的发言:
我想说的是军事管理方面来讲美国并不一定比德国好,美国的军事管理也有缺陷和不足,即使是现在我们所了解的来看也有核武器的乌龙而引起的沸沸扬扬,即使在二战中到9月的红球快运损失的车辆都到了9000辆,我想美国人的条件是德国人比不了的,德国人的缺陷不是管理能够克服的,没有车、没有货、没有安全的后方、还没有道路,头上还要顶着飞机炸,甚至没有油、配件。我觉得德国人已经干得很不错了。这方面美国人的优势是羡慕不来的,但是我也认为不是德国人不好而美国人就干得好这样非此即彼。我想如果......
德国人的问题不在于他们做到了最好,输在了客观条件。而在于他们自己做得很臭,结果本来就不怎么样的客观条件更悲剧了。
斯大林本人军事水准并不怎么样,可他手下的元帅和将军们在啊。统帅部和参谋部连战役推演都做不好那干脆都自己辞职算了。进入二战后,随着概率论等先进学术工具的引用,战役推演的客观性已经相当高了,甚至可以很准确的预测战役结果。而在二战时,一种对战役推演极为有用的工具——战棋,早就被德国人率先发明了,我们见得最多的比如像台湾的汉光演习每次都得来回战棋推演。苏联人不会用这个,但他们懂得司令部推演的道理。让人愕然的是,恰恰是对战役推演发展最早,曾经也最快,最拿手的德军进了二战就好象把这吃饭手艺给忘了,苏联人只是拿红蓝铅笔在地图上画都能把懂得当时最全战役推演技术的德军比下去,可以想想当时德国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冬季春醒战役最后德军是跑了大半,那是因为大伙丢了重装备就跑路,同时苏军自己倒是被泥泞路况郁闷上了。德军丢弃的大量坦克,缺油、故障等其实都是表面的,直接原因是后勤部队先行跑路了。看来大哥认为德国人的管理很不够,尤其是45年3月南方集团军群的后勤军官,我不知道这个职位是否真的让人羡慕,不知大哥有什么办法让他的工作上新的台阶,是学美还是学苏。学美的话可以在诺曼底熬52天,德国人有那样的条件吗,学苏吧好像每次都是走走停停,而且德国人怕是不能一次炮火准备就9.8万吨的当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72526 工分:2358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保罗章鱼
在第3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thomasronsu
在第10楼的发言:此文极为片面的理解德国的军事思想。
德国在军事史上最重要的革命性创举不是二战中的闪电战思想,而是发端于克劳塞维兹,成熟于老毛奇的近现代国家军事指挥动员体系。德国统一的三大军事利器是后装步枪、铁路网和电报,其中后两者与国家动员能力、后勤组织能力、战略指挥能力紧密相关。可以说,德国的军事优势就是来源于文中所谓的美国式优势,尤其是在普法战争中,老实说等兵力一摆开,法国人不输都没天理。
德国自从统一运动开始就是欧洲陆军第一大国,1870年时工业品产量就已经超越了法国,而1848年时各邦的经济实力之合......
老兄的见解非常的独到,很有启发作用。
既然扯到一战的情况就顺便多扯两句。
感觉一战前的技术变革对德国的军队改变同样存在严重的后勤短板,德军在二战所犯的后勤跟不上战术和武器发展的问题,在一战其实更为严重。
这些问题的肇端是由于武器射击效能和速度的提升,使得弹药的消耗大大提升(与枪炮的射速提升相比,反倒是枪炮的实际数量提升不大),与1870年普法战争的后勤部门给每支步枪的弹药储备数量是200发,结果6个月的战争期间平均每支步枪消耗的弹药只有56发,而每门火炮的弹药消耗数是199发。而1914年每个军给每个步兵准备的弹药基数是280发,每门火炮的弹药基数是2000发,却在战争开始后的一个月内消耗殆尽。
而由于弹药的消耗大大增加,又造成了在野战军队中服役的马匹不断增加,德军中马和人的比例1870年约为1:4,40年后增至1:3。但是,马的食量约10倍于人。所以各单位的粮食消耗增加了约50%。
以上问题造成了各军事单位后勤运输量比普法战争翻了一倍还多。于是每个军的运输马车编制数增加了一倍多,由1870年的457辆增至1914年的1,168辆,这还不包括后勤部门专用的更庞大的运输车队。而即使在运力方面投入了如此大的努力,部队的“临界距离”,即部队作战时可以离铁路终点站的最大距离,却从1860年代的100英里减少到了1914年的50英里。
而在这个时间点由于汽车数量少而且还存在大量问题(第1、2集团军有18个汽车连162辆汽车,第3集团军有9个汽车连81辆汽车,第4、5集团军有5个汽车连45辆汽车,一个连总载重能力54吨),无法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德国人不得不依靠铁路来解决问题,而铁路的装载和卸载时间在缺少重型吊装机械的年代也是相当繁重的工作,使得低于100英里的铁路运输被认为是得不偿失的。而由于铁路运载中的装备和人员很容易被攻击,使得铁路运输无法非常接近战场。所以铁路总归不是一项非常灵活的后勤手段。
因此施里芬计划虽然实现了利用13条铁路在10天内将150万人送至德国西部边境的宏大部署,却在其后的作战中达成25天内穿过敌占区奔袭300英里的的行军目标时遭到了极大的困难——大家都知道比利时阿登地区的路况不足以支持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而高速的行军速度也使得军队迅速甩开了后勤的车队。结果就是小毛奇在执行计划时,臃肿累赘的克鲁克第1集团军和比罗第2集团军从8月11日到9月5日跑了300英里后终于气喘吁吁地到达了马恩河一线——这也是小毛奇计划中的终点——时,军中不少营的实力已经减少一半,而第1和第3集团军司令官均报告说,他们的部队已疲劳到临近崩溃的边缘。
而造成上述问题在于施里芬象鸵鸟一样不肯正视那些经过40年和平时期之后本来可以预见到的问题。小毛奇为改进这方面的事态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德军终于能走完从阿登到马恩河的路程,靠的并非是事先的周密准备,而是大量的临机应变措施。建议章鱼另开一贴,详细介绍德国陆军后勤体系的变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94731 工分:2816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thomasronsu
在第10楼的发言:此文极为片面的理解德国的军事思想。
德国在军事史上最重要的革命性创举不是二战中的闪电战思想,而是发端于克劳塞维兹,成熟于老毛奇的近现代国家军事指挥动员体系。德国统一的三大军事利器是后装步枪、铁路网和电报,其中后两者与国家动员能力、后勤组织能力、战略指挥能力紧密相关。可以说,德国的军事优势就是来源于文中所谓的美国式优势,尤其是在普法战争中,老实说等兵力一摆开,法国人不输都没天理。
德国自从统一运动开始就是欧洲陆军第一大国,1870年时工业品产量就已经超越了法国,而1848年时各邦的经济实力之合......老兄的见解非常的独到,很有启发作用。既然扯到一战的情况就顺便多扯两句。感觉一战前的技术变革对德国的军队改变同样存在严重的后勤短板,德军在二战所犯的后勤跟不上战术和武器发展的问题,在一战其实更为严重。这些问题的肇端是由于武器射击效能和速度的提升,使得弹药的消耗大大提升(与枪炮的射速提升相比,反倒是枪炮的实际数量提升不大),与1870年普法战争的后勤部门给每支步枪的弹药储备数量是200发,结果6个月的战争期间平均每支步枪消耗的弹药只有56发,而每门火炮的弹药消耗数是199发。而1914年每个军给每个步兵准备的弹药基数是280发,每门火炮的弹药基数是2000发,却在战争开始后的一个月内消耗殆尽。而由于弹药的消耗大大增加,又造成了在野战军队中服役的马匹不断增加,德军中马和人的比例1870年约为1:4,40年后增至1:3。但是,马的食量约10倍于人。所以各单位的粮食消耗增加了约50%。以上问题造成了各军事单位后勤运输量比普法战争翻了一倍还多。于是每个军的运输马车编制数增加了一倍多,由1870年的457辆增至1914年的1,168辆,这还不包括后勤部门专用的更庞大的运输车队。而即使在运力方面投入了如此大的努力,部队的“临界距离”,即部队作战时可以离铁路终点站的最大距离,却从1860年代的100英里减少到了1914年的50英里。而在这个时间点由于汽车数量少而且还存在大量问题(第1、2集团军有18个汽车连162辆汽车,第3集团军有9个汽车连81辆汽车,第4、5集团军有5个汽车连45辆汽车,一个连总载重能力54吨),无法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德国人不得不依靠铁路来解决问题,而铁路的装载和卸载时间在缺少重型吊装机械的年代也是相当繁重的工作,使得低于100英里的铁路运输被认为是得不偿失的。而由于铁路运载中的装备和人员很容易被攻击,使得铁路运输无法非常接近战场。所以铁路总归不是一项非常灵活的后勤手段。因此施里芬计划虽然实现了利用13条铁路在10天内将150万人送至德国西部边境的宏大部署,却在其后的作战中达成25天内穿过敌占区奔袭300英里的的行军目标时遭到了极大的困难——大家都知道比利时阿登地区的路况不足以支持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而高速的行军速度也使得军队迅速甩开了后勤的车队。结果就是小毛奇在执行计划时,臃肿累赘的克鲁克第1集团军和比罗第2集团军从8月11日到9月5日跑了300英里后终于气喘吁吁地到达了马恩河一线——这也是小毛奇计划中的终点——时,军中不少营的实力已经减少一半,而第1和第3集团军司令官均报告说,他们的部队已疲劳到临近崩溃的边缘。而造成上述问题在于施里芬象鸵鸟一样不肯正视那些经过40年和平时期之后本来可以预见到的问题。小毛奇为改进这方面的事态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德军终于能走完从阿登到马恩河的路程,靠的并非是事先的周密准备,而是大量的临机应变措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94564 工分:178594
/ 排名:529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个人观点,不喜勿拍,直接54就好了。美军作战原则和规范,其着眼点在于不犯错误,或者少犯错误。因为美国人拥有人力和物力优势,组织和后勤强大,只要自己不犯愚蠢的错误,赢的肯定是它。美军很多战斗总结,尤其是打得不太好的战斗,其总结必然归结于某人在某个时间里,作出了明显违反某个原则的决定,因而导致了什么结果,最后结论是: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尤其是在已经有既定作战原则的前提下,依然犯这种错误。尽管楼主文中批评美军有把所有可能情况都预见到的倾向,而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但也必须承认,在战争迷雾普遍存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做好一些必要的准备,并不是多余的,即使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根据历史积累的战争经验制订的一些简单作战原则,也并非是无用的。德军由于资源有限,非常强调短时间内解决对手,因而更重视战机扑捉,因此非常强调基层军官甚至士兵的临场判断和行动能力,德军作战原则可以认为是,抓住任何可以抓住的机会。然而,由于战争迷雾的存在,一线军官和士兵并非总能正确的抓住战机,他们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也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而随着战争进行时间拉长,有经验的军官和士兵的损失,作出错误决策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而且由于对战场全局的把握程度各不相同,即使是优秀的高级指挥官,也可能犯下抓住局部机会而对全局造成不利影响的错误。比较典型的如隆美尔,他抓住机会把英军驱退2000公里,但是却不顾全局的追击了2000公里,结果导致德国在非洲的彻底败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92510 工分:5919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另外,德军在二战初期绝对一流的战斗力不是凭空变来的,也不是所谓的“钢铁意志”导致的,这东西有几个人相信真的值得玩味。德军的战斗力,其实来自战前的训练。首先是德国的飞行员,战前通过大力推广飞行俱乐部一类的团体,德国培养了一批飞行爱好者和滑翔机飞行员,他们在二战中都成为了出色的空军飞行员,这就保证了初期德国空军的战斗力。再看国防军陆军。凡尔赛条约后,德国只能保留10万陆军,且不能装备重机枪,这样看来德国陆军是不再有什么指望了。但是与美国人不同的是,德国人将陆军变成了一个大军校。在一战后,非容克出身的军官被逐步清除出军队,至1933年时容克出身军官已经占到了90%,这些人有着对军事指挥的偏执倾向,使德国军官保留了贵族气。第二步,德国国防军曾经是那时代最特殊的军队,士兵的服役期限长达12年,军官的服役期限按军衔有不同,但至少是20年,从1919年算起,刚进军队的或者进入军队不久的军官们都能直接熬到二战前的扩军,我们可以找一找德国那些名将有多少是这样的情况。第三步是关键的一步。德国国防军一直坚持按士官的标准训练普通士兵,按初级军官的标准训练士官,而所有军官都要接受战役法的训练,军官团就是专干这个的。德国国防军的演习中,经常让一名士兵代表一个班或一个机枪组,其他军人依次类推,而指挥官们要经常更换和相互评价。这样一来,任何一名军官对指挥一个团级单位作战都不会陌生,士兵们至少都清楚一个排在战场上该怎么做。这一切导致的结果,就是尽管经过了三十倍的大规模扩军,德国国防军陆军仍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出色的军官,这也成就了德军当时最自由的指挥原则,因为那些硬性的东西他们没必要老强调和规范了,这些老手都知道该怎么做,他们更需要的是创造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92510 工分:59190
左箭头-小图标
对于战役推演还可以说些戏剧性的东西,当然其中有些是演绎的,只是可以说明当时的军人对战役推演的重视。纳粹德国巴巴罗沙计划的情形,之前朱可夫和巴甫洛夫的司令部演习中就已经由双方“玩”出来了,悲剧的是担任苏方指挥官的巴甫洛夫在之后的实际战役中却没吸取演习的教训。传说他就是因此丢命的。中途岛海战中,不但推演时被强行干预了结果,而且边推演那些战队参谋、舰长们就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一大堆问题,这些问题大部分没得到妥善解决。于是实战结果跟最初推演结果差异不大,日军惨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06031 工分:5810
左箭头-小图标
这正是我想要的东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41095 工分:1540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thomasronsu
在第10楼的发言:此文极为片面的理解德国的军事思想。
德国在军事史上最重要的革命性创举不是二战中的闪电战思想,而是发端于克劳塞维兹,成熟于老毛奇的近现代国家军事指挥动员体系。德国统一的三大军事利器是后装步枪、铁路网和电报,其中后两者与国家动员能力、后勤组织能力、战略指挥能力紧密相关。可以说,德国的军事优势就是来源于文中所谓的美国式优势,尤其是在普法战争中,老实说等兵力一摆开,法国人不输都没天理。
德国自从统一运动开始就是欧洲陆军第一大国,1870年时工业品产量就已经超越了法国,而1848年时各邦的经济实力之合......赞!建议版主直接加精!本文内容于
22:21:41 被bskhalen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41095 工分:15405
左箭头-小图标
春醒计划不要扯淡什么德军的后勤怎样困难,最好是去研究下苏军是怎么解决部给的困难。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92510 工分:5919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湘潭红花小帅哥
在第21楼的发言:
我想说的是军事管理方面来讲美国并不一定比德国好,美国的军事管理也有缺陷和不足,即使是现在我们所了解的来看也有核武器的乌龙而引起的沸沸扬扬,即使在二战中到9月的红球快运损失的车辆都到了9000辆,我想美国人的条件是德国人比不了的,德国人的缺陷不是管理能够克服的,没有车、没有货、没有安全的后方、还没有道路,头上还要顶着飞机炸,甚至没有油、配件。我觉得德国人已经干得很不错了。这方面美国人的优势是羡慕不来的,但是我也认为不是德国人不好而美国人就干得好这样非此即彼。我想如果......德国人的问题不在于他们做到了最好,输在了客观条件。而在于他们自己做得很臭,结果本来就不怎么样的客观条件更悲剧了。斯大林本人军事水准并不怎么样,可他手下的元帅和将军们在啊。统帅部和参谋部连战役推演都做不好那干脆都自己辞职算了。进入二战后,随着概率论等先进学术工具的引用,战役推演的客观性已经相当高了,甚至可以很准确的预测战役结果。而在二战时,一种对战役推演极为有用的工具——战棋,早就被德国人率先发明了,我们见得最多的比如像台湾的汉光演习每次都得来回战棋推演。苏联人不会用这个,但他们懂得司令部推演的道理。让人愕然的是,恰恰是对战役推演发展最早,曾经也最快,最拿手的德军进了二战就好象把这吃饭手艺给忘了,苏联人只是拿红蓝铅笔在地图上画都能把懂得当时最全战役推演技术的德军比下去,可以想想当时德国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冬季春醒战役最后德军是跑了大半,那是因为大伙丢了重装备就跑路,同时苏军自己倒是被泥泞路况郁闷上了。德军丢弃的大量坦克,缺油、故障等其实都是表面的,直接原因是后勤部队先行跑路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94731 工分:2816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湘潭红花小帅哥
在第2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保罗章鱼
在第26楼的发言:
说希特勒前后不一致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希特勒无论是坚持的信念,对于战争的看法还是其策略,在整个战争时期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必须说他是个相当固执,甚至是偏执的人。
德国的军事传统就是克劳塞维茨所推崇的所谓“决定性战争”。这是利用一场或数场决定性的战争行动达成军事目的的战争策略。从普鲁士时期到二战德国都以这种军事理念作为自己整个军事思想的指导。而这种军事思想的局限在于只有拥有压倒性的军事力量才能保证在短时间内获得决定性胜利。而要长期保持军事上的压倒性优势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这种军事思想......
希特勒的前后还是有区别的,在前期还是对于军队的干涉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但是在莫斯科后对于博克、古德里安、龙德施泰德等清洗后,不但是对集团军群司令下命令,甚至是集团军或者军下命令。到柏林之战时甚至是连戈林有私人卫队来搜罗可以参战都下命令,想想这前面有多少人。老希在威悉河演习时就已经强势干预军事行动了,区别只是在于前面打的是胜仗,在胜利光环的掩盖下当然希特勒对军队的干涉就显得没那么要命而已。更早之前老希也不是不想干,只是因为有OKH和陆军总参谋部那帮大拿在,希特勒不好干预而已。当希特勒的威望上来了,自然就要动手了。你可以看到希特勒的行动是有清晰的脉络的——先搞出个OKL来分OKH的权,然后搞出个OKW来管着OKH,接着在威悉河演习后开始以OKW的名义干涉军队指挥。在莫斯科战役失败后撤换大批的老派军事将领,将他们换成一批新的更听希特勒话的的将领——比如保鲁斯。希特勒架空OKH和总参自己指挥军队的想法和行动是一个处心积虑的行动,并不是偶然因素或一时兴起的产物。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7962 工分:2371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保罗章鱼
在第26楼的发言:
说希特勒前后不一致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希特勒无论是坚持的信念,对于战争的看法还是其策略,在整个战争时期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必须说他是个相当固执,甚至是偏执的人。
德国的军事传统就是克劳塞维茨所推崇的所谓“决定性战争”。这是利用一场或数场决定性的战争行动达成军事目的的战争策略。从普鲁士时期到二战德国都以这种军事理念作为自己整个军事思想的指导。而这种军事思想的局限在于只有拥有压倒性的军事力量才能保证在短时间内获得决定性胜利。而要长期保持军事上的压倒性优势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这种军事思想......好了章鱼兄,今天时间不够了下次再和你来抬杠,下次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7962 工分:2371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保罗章鱼
在第26楼的发言:
说希特勒前后不一致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希特勒无论是坚持的信念,对于战争的看法还是其策略,在整个战争时期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必须说他是个相当固执,甚至是偏执的人。
德国的军事传统就是克劳塞维茨所推崇的所谓“决定性战争”。这是利用一场或数场决定性的战争行动达成军事目的的战争策略。从普鲁士时期到二战德国都以这种军事理念作为自己整个军事思想的指导。而这种军事思想的局限在于只有拥有压倒性的军事力量才能保证在短时间内获得决定性胜利。而要长期保持军事上的压倒性优势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这种军事思想......希特勒的前后还是有区别的,在前期还是对于军队的干涉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但是在莫斯科后对于博克、古德里安、龙德施泰德等清洗后,不但是对集团军群司令下命令,甚至是集团军或者军下命令。到柏林之战时甚至是连戈林有私人卫队来搜罗可以参战都下命令,想想这前面有多少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94731 工分:2816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说希特勒前后不一致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希特勒无论是坚持的信念,对于战争的看法还是其策略,在整个战争时期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必须说他是个相当固执,甚至是偏执的人。德国的军事传统就是克劳塞维茨所推崇的所谓“决定性战争”。这是利用一场或数场决定性的战争行动达成军事目的的战争策略。从普鲁士时期到二战德国都以这种军事理念作为自己整个军事思想的指导。而这种军事思想的局限在于只有拥有压倒性的军事力量才能保证在短时间内获得决定性胜利。而要长期保持军事上的压倒性优势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这种军事思想在长期的总体战争条件下事实上是不适用的。不得不说德国人正是中了克劳塞维茨的毒,才企图利用施里芬计划短时间解决一战,或者利用巴巴罗萨短时间解决二战,从而导致了整个战争的胶着和失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7962 工分:2371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保罗章鱼
在第2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湘潭红花小帅哥
在第2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保罗章鱼
在第22楼的发言:
富勒认为战略指导战术,但战术决定战略。因为战略的制定必须考虑到自身的能力和可行性,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空中楼阁。而很明显地第三帝国的政治目标定得过高而远超过其力量所及。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略就是为达成政治目的而对军事力量的合理使用。而德国对其军事力量的使用并不合理,甚至可以说是滥用。而如果按照利德尔的说法,战略不止包括对军事力量的合理使用,而是对所有力量的合理使用。对已这个论点来说,企图靠武力解决所有问题的德国错的就更厉害了。
而就我个人认为,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是一个整体部分,而要赢得......
我更愿意用一个团队来比喻,这个团队有好的传统和企业文化,有精干的业务队伍,有好的策划和市场部门。来了个很棒的CEO,但是没有对他进行很好的制约和监督,最终企业破产了,但是即使这样我也不想去否认整个团队,这只队伍还是有吸引我的光辉。
很棒的CEO是怎么界定的呢?
一个由于制定了错误的企业战略使得企业破产的CEO算很棒的CEO吗?
一个只会揽权不会分权的CEO是好的CEO吗?
一个喜欢插手干预下属具体工作,对下属指手画脚的CEO是好的CEO吗?
一个用空头许诺欺骗员工的积极性,将员工当牺牲品和消耗品使用的CEO是好的CEO吗?
一个好的传统和企业文化是怎么界定的呢?
挑起世界大战和穷兵黩武算好的传统吗?纳粹主义算好的文化吗?
精干的业务队伍,好的策划和市场部门是如何界定的呢?
如果要求一个几十号人的装修公司去接三峡工程,那么这个装修公司的业务队伍再精干,策划和市场再好,有用吗?即使是康熙、乾隆这样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华盛顿的伟大是可以在巨大的权力诱惑下选择更加的崇高,相反希特勒的前期和后期是不同的体现,将它的优点和缺点彻底而完整的展现出来,总之这不是一个可以深入探讨的话题,而罗斯福和丘吉尔就要受这样的制约所以比希特勒就比他们要多犯更多的错误。德国的传统不是发动世界大战,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他们要做的是让这个工具表现更加出色。很多事情不是他们可以改变得了的,如果军事素质不过关的话,看看法国、波兰还有靖康之耻。芬兰人如果自己不给力的话,无论是39年还是44年的两次突击也就没有这个国家了,自己强有力才有政治的资本,至于资本的运用就是政治家的事情了。军人痛恨战争但是随时准备投入战争。德国的市场部是不是健全和完善就不是我们考虑的了,是不是人多或者少,够不够用有效与否我想历史会做出适当的评价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94731 工分:2816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湘潭红花小帅哥
在第2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保罗章鱼
在第22楼的发言:
富勒认为战略指导战术,但战术决定战略。因为战略的制定必须考虑到自身的能力和可行性,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空中楼阁。而很明显地第三帝国的政治目标定得过高而远超过其力量所及。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略就是为达成政治目的而对军事力量的合理使用。而德国对其军事力量的使用并不合理,甚至可以说是滥用。而如果按照利德尔的说法,战略不止包括对军事力量的合理使用,而是对所有力量的合理使用。对已这个论点来说,企图靠武力解决所有问题的德国错的就更厉害了。
而就我个人认为,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是一个整体部分,而要赢得......
我更愿意用一个团队来比喻,这个团队有好的传统和企业文化,有精干的业务队伍,有好的策划和市场部门。来了个很棒的CEO,但是没有对他进行很好的制约和监督,最终企业破产了,但是即使这样我也不想去否认整个团队,这只队伍还是有吸引我的光辉。很棒的CEO是怎么界定的呢?一个由于制定了错误的企业战略使得企业破产的CEO算很棒的CEO吗?一个只会揽权不会分权的CEO是好的CEO吗?一个喜欢插手干预下属具体工作,对下属指手画脚的CEO是好的CEO吗?一个用空头许诺欺骗员工的积极性,将员工当牺牲品和消耗品使用的CEO是好的CEO吗?一个好的传统和企业文化是怎么界定的呢?挑起世界大战和穷兵黩武算好的传统吗?纳粹主义算好的文化吗?精干的业务队伍,好的策划和市场部门是如何界定的呢?如果要求一个几十号人的装修公司去接三峡工程,那么这个装修公司的业务队伍再精干,策划和市场再好,有用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7962 工分:2371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保罗章鱼
在第22楼的发言:
富勒认为战略指导战术,但战术决定战略。因为战略的制定必须考虑到自身的能力和可行性,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空中楼阁。而很明显地第三帝国的政治目标定得过高而远超过其力量所及。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略就是为达成政治目的而对军事力量的合理使用。而德国对其军事力量的使用并不合理,甚至可以说是滥用。而如果按照利德尔的说法,战略不止包括对军事力量的合理使用,而是对所有力量的合理使用。对已这个论点来说,企图靠武力解决所有问题的德国错的就更厉害了。
而就我个人认为,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是一个整体部分,而要赢得......我更愿意用一个团队来比喻,这个团队有好的传统和企业文化,有精干的业务队伍,有好的策划和市场部门。来了个很棒的CEO,但是没有对他进行很好的制约和监督,最终企业破产了,但是即使这样我也不想去否认整个团队,这只队伍还是有吸引我的光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94731 工分:2816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富勒认为战略指导战术,但战术决定战略。因为战略的制定必须考虑到自身的能力和可行性,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空中楼阁。而很明显地第三帝国的政治目标定得过高而远超过其力量所及。克劳塞维茨认为战略就是为达成政治目的而对军事力量的合理使用。而德国对其军事力量的使用并不合理,甚至可以说是滥用。而如果按照利德尔的说法,战略不止包括对军事力量的合理使用,而是对所有力量的合理使用。对已这个论点来说,企图靠武力解决所有问题的德国错的就更厉害了。而就我个人认为,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是一个整体部分,而要赢得一场总体战争需要动员的必然也是整个国家的所有力量而不只限于陆军或装甲部队。所以和我扯什么德国陆军天下无敌,德国装甲战无不胜,就等于一个卖汽车的人和我说这汽车上螺丝性能如何如何强大一样无聊,对于我来说,我只关心汽车的总体表现,不会特别去关心某颗螺丝有多精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7962 工分:2371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回19楼我想说的是军事管理方面来讲美国并不一定比德国好,美国的军事管理也有缺陷和不足,即使是现在我们所了解的来看也有核武器的乌龙而引起的沸沸扬扬,即使在二战中到9月的红球快运损失的车辆都到了9000辆,我想美国人的条件是德国人比不了的,德国人的缺陷不是管理能够克服的,没有车、没有货、没有安全的后方、还没有道路,头上还要顶着飞机炸,甚至没有油、配件。我觉得德国人已经干得很不错了。这方面美国人的优势是羡慕不来的,但是我也认为不是德国人不好而美国人就干得好这样非此即彼。我想如果德国人如果能够有每天7000吨的补给的话,无论是西线和东线闹出的动静应该比美国人响得多。还是一句中国的俗语来注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春醒作战和库尔斯克作战,斯大林就是战神知道德国人会投入什么样的力量,能够推进多远吗。那他比拿破仑还要牛啊,在库尔斯克地区连草原方面军都不是参战序列,更别说其它的预备队了。苏联这样牛知道哪场战斗需要什么样的防御力量,哪场战斗只需要多少进攻力量就可以了吗,或者还是苏联太富有了在一开始就明确哪只部队进攻、防御、机动、迂回和担任预备队吗,或者苏联根本就没有预备队的概念。如果斯大林真的是这样的战神,又或者苏联真的这么牛那么我承认苏联的春醒作战只有乌克兰第三方面军,我也恭贺苏联改写战争理论来取消预备队来走向新高。如果你依然算德国在春醒有优势的话我也无话可说,德国人是有近900辆不过我好像记得只有580多辆可以投入战斗,南方集团军群也就53万人而德国人也就40来万,投入进攻的也就16.9万算上E集团军群也不比乌克兰第三方面军有优势,但是苏军还是要付出3万多损失的代价,另外德国人确实损失了很多坦克,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油一炮没有开就不得不放弃的,苏军并没有给德军以重创,大部分的德军还是撤回来了,很多人是在5月才投降的。比起朱可夫三天就在泽洛高地就损失3万多,守军只是两个师而已,我想德国人没有理由直不起腰。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13176 工分:152
左箭头-小图标
美国越战失败最主要原因是越南背后有二个大国,苏联,中国撑腰,否则,越南早已战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92510 工分:5919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湘潭红花小帅哥
在第1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thomasronsu
在第16楼的发言:......
法国战役、挪威战役等德军获胜了,但并不是说他们执行作战计划有多出色,实际上德军的胜利更多来源于训练有素的一线作战指挥官、士兵,以及运气。比如法国战役中,德军的俯冲轰炸机被作为空中榴弹炮使用,起到了良好效果,但是反过来看,原计划用于攻击的炮兵却因极恶劣的运输没跟上来,即便是北线!突破阿登森林完全出乎法国人意料之外,可就是叫曼施坦因自己都不敢说突击很顺畅,后勤的难度也同样出乎德国人意料之外,得要叫一线的装甲师在缺粮少弹的情况下靠着豪气往前攻。
二战中苏联的后勤补给条件和德国半斤八两,但就补充速度而言苏军确有优势,别忘记了苏军每次战役的弹药消耗几乎都是德军的1.5倍以上,其他军需品半点不少。其实德军的后勤问题并不在于硬件,而是软件,尤其是缺乏统筹计划和过于片面偏执。比如党卫队的部队不断的在休整,可国防军的装甲师在东线的第一次全面休整(1、6、8是回大后方休整的)竟是在库尔斯克战役前!说实在的,就把美国的物资、交通工具、油料统统给德军他们也没办法像美军这样用好的。管理首要的是目标,只有明确目标才有之后的计划,而如果这两样都没有做好,那完全就说不上有效管理。德军在这个方面的马虎放二战各强国已经是非常令人惊讶了,因为苏联41年的天气情况尽管是比较特殊,但却不是什么历史罕见,德军竟完全没有应对的预案。要知道瓜岛战役中美军刚上岛时只来得及卸了一半的弹药补给也能基本保证作战。说到底,德军的后勤计划是按最低限度能打仗做的,容不得差错,这跟其他国家要保证较大胜利几率,尽量留足备用差异很大,就是在赌。
现代大家都知道,战斗力倍增器是C3I,情报工作是绝对重要的,而二战中的德军在这方面水准相当低下,这就直接导致其有的作战计划之幼稚都能把对手吓一跳。比如库尔斯克战役和巴拉顿湖战役这两大苏军防御经典,都是苏军在发觉德军不切实际的进攻意图后索性防守反击,在防御中消耗德军有生力量,为之后的反击做铺垫。而神经的是,德军竟都对苏军的应对表现麻木。“堡垒计划”和“冬季春醒计划”按实际情况分析都是没实现可能的,除非上帝是德国人。但德国人好象并没意识到这点,哪怕前方的将军们都打退堂鼓了总参谋部也没反应。德国人搞不清楚苏军的兵力分布,搞不清楚苏军阵地配置,一次两次还就算了,回回这样也太说不过去了吧?也就欺负开战初期苏联指挥官没经验吧。没情报优势、计划不周密打了败仗,就相当于上课不带眼镜看不清板书,说起来也确实是个事,但这不是客观因素。
另外多提下冬季春醒。选择攻击时间和攻击地域的是德国人自己,当地较提前化冻这种问题都没考虑到,而且是投入大部分德军残存精锐的绝地反击计划,我们可以想见此时的德军哪还有什么战略思维可言。说起来德军是跟乌克兰第二、第三方面军战斗,但是在最关键的防御阶段却只有乌克兰第三方面军托尔布欣的部队在战斗,其中还有一个保加利亚集团军。而剩下的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精锐部队却给留来打反击和之后的维也纳战役了。这样进攻阶段实际上德军是占全面优势的,不论是兵力、火力还是装甲突击力量,尤其坦克和自行火炮方面是苏联防御部队的2.1倍。当然,防御战斗中苏军却只投入了100辆左右坦克。结果防御战斗中德军损失4万人和50%的装甲突击力量,部队濒于崩溃,无力组织有效防御;而苏军只损失了3万3千人,绝大多数还是普通步兵部队,精锐的装甲部队正准备投入彻底摧垮德军残存精锐的攻击。
反攻阶段,苏军仅用三天时间就将德军当面的防御全部打垮,匈牙利部队彻底丧失战斗力,德军大部分部队,包括被看做是精锐的国防军装甲师和党卫军部队,都已经全面崩溃,许多部队丢弃车辆和辎重后溃退入奥地利,只有国防军的几个装甲师还能做到稍微体面的撤退。此战后,希特勒下令“阿道夫"希特勒”师和“希特勒青年”师取下带有他名字的袖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是肯定的,如果古德里安等待炮兵和步兵的话我相信可以做到计划中的一样,但是这样违背了更重要的作战精髓。所以我认为炮兵没有按计划赶到算不上军事管理的问题。另外40年的曼施坦因对于装甲战的理解并不深刻,另外一个优秀的装甲元帅克莱斯特也是一样,但是德国人的精细和严谨还是可以得到体现。至于美国人和德国人在于资源方面的管理运用,我想德国人感叹的是美国人的资源数量之大以及运用之奢侈。美国人更佩服德国人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到极致,那样一点资源都可以来进攻,而美军和英军即使有红球快运和红狮快运都不能满足前线的要求,至于总后勤官将飞机私用,巴黎拥有庞大的人员、臃肿的机构和大量的车辆私用,是和戈林的挥霍有一拼的。一句话美国人后勤好的根本是总量多并不见得是管理好。,中产阶级和阔佬比富方面来看德国人是没有前途的。
还有在战争中很好的解决后勤的应该是成吉思汗,包括拿破仑在内都为之苦恼不已,即使是2003的伊拉克战争中,老美的前线部队也出现一天也只能吃一顿饭的情况,可见后勤是非常重要,但是怎么样你也很难保证完美的,为了后勤的事情不应该过分的指责他们,没有他们不可能4个月的时间狂飙上千公里直指莫斯科了。
关于春醒的作战,通常是乌二和乌三都是参战的,德国人也不都是党卫军。苏联是把德国人的预备队都算参战部队,到自己的时候投入反攻的部队都不算更不用说预备队了,在库尔斯克不要说预备队了,连草原方面军都不算。在柏林白俄罗斯3方面军的两个集团军很自然的无视。所以我也能够理解你只算托儿布欣了,至于德国人6月22日才开始调动的预备队都是参战部队,而同样的5月调动的大本营预备队就不是苏军的参战部队了。没有办法只能理解有苏联特色的统计学,我可能是学不来了。后勤管理中随物资输送量的提高,管理难度是成倍提高的,这不是说物资多就能多运,而是必须有配套的一整套先进后勤体系。现代物流管理的发端就是二战时期的美国物资运输。美军物资可以说运输过程是最复杂的,首先要从产地运送到本土各地的物资转运港口,集中打包并附上运输票据后装船,送到各战区的转运港口,再统一按票据标明的地点运送到前置的分配站,再由各单位后勤部门输送到前线。总物资需要是从一线部队那里获得的,由此为依据安排运输,这样可以保证部队最快、最充足的物资供应。与你想的相反,德国人非常佩服美军后勤之高效,从产地到前线士兵手中的时间,美军是最短的,而且短得其他国家都有些诧异。美军后勤所达到的程度也是德军根本比不了的,像我国甚至带有很强烈嫉妒意味的称他们为“少爷兵”。比如,美军的野战口粮之精良让其他各国军人眼红不已,这使美军士兵能够保持更旺盛的精力投入战斗,同时前线部队也不需要在火线上为吃饭问题发愁。通过V型航空邮件(先将信件拍成微缩照片,回国再翻晒放大),远在意大利、英国的美军士兵可以保持与本土基本正常的通信。就连可口可乐公司都跟着美军的脚步在世界各大战区开设了66个罐装厂,可口可乐可以基本参照野战口粮配备。这一切,都有助于虽然经过训练,但还未经历实战就被投入主要战场的士兵们缓解压力,保持旺盛士气。要是按LZ的引文,我们可以发现,美军借以大幅度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手段恰恰是德军不重视的方面。都是后勤运输,但“维持战斗”的标准可是有天壤之别。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可以吃着炒面打敌人,但有多少夜盲症?多少脚气病?非战斗减员又有多少?德军兵进莫斯科是以一些实际上必需,但按可怜的输送能力而言已经可以考虑暂缓运输的物资被大量留在后方为代价的,比如冬装、燃料防冷却添加液、低凝固点液压油等等,莫斯科战役结束时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一线部队不得不放弃几乎所有重装备撤退。同时,美军后勤管理的先进之处体现在各个方面。像前面提到的瓜岛战役,陆战一师刚来得及卸下一半的物资运输船就走了(日本海军来了……),但由于在装船时,通过科学的舱位布置,他们将作战最紧要的武器、弹药、口粮等放在最先取出的上层货舱,其余重要性不是很高的物资放在下层,这样仅用一半时间卸货他们就维持了半个月的战斗。关于德苏参战部队的计算,要注意的是德国人往往只算进攻计划的,而苏联人却是防御和反击阶段一起计划,但也明确分开。比如库尔斯克战役,德国的堡垒计划只是进攻计划,怎么能不计算预备队呢?但苏军的所谓庞大“预备队”实际上却是反击部队,按苏军战术要求是不允许此类部队参与防御的,以免减弱攻击力。库尔斯克战役对苏联而言可以认为是整个从突出部防御到收复哈尔科夫的大战役,也可以分开成为库尔斯克突出部防御、奥廖尔战役和哈尔科夫战役三个相对独立的战役。冬季春醒战役中苏军反击阶段才3天就基本达成作战目标了,所以巴拉顿湖战役没分开,但也明确分为由乌克兰第三方面军独立承担的防御阶段和以乌克兰第二方面军为主力,乌克兰第三方面军辅助的反击阶段,在防御阶段中斯大林明令乌克兰第二方面军不得参战。我只提到了防御阶段的双方损失,因为在反击阶段已经成了一边倒,进攻时投入的877辆坦克到底有几辆跑回了奥地利恐怕德国人自己都不清楚了。另外我从没提出全是党卫军的问题,恰相反,我认为正因为国防军第1、3、6装甲师等精锐部队投入战斗,冬季春醒才能成为一场绝地反击。在战果和损失统计方面,苏联人其实比德国人地道多了。比如很少有人注意到,党卫军的部队在撤回后方时通常是将所有重装备全部丢给还在战线的部队,而在计算损失时,这些部队却是计算开战时的装备数和战役结束后的装备数再一减,中间倒腾装备的过程华丽无视,半路撤掉的部队不提就得了。在计算党卫军部队的战果时,国防军的精锐部队经常非常“客气”的将战果让给他们,有什么救火任务完成了,宣传时也没他们什么份。比如第二、四、五装甲师就成就了党卫军两个装甲军“救火队”的名声,相当大公无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7962 工分:2371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thomasronsu
在第1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湘潭红花小帅哥
在第1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thomasronsu
在第10楼的发言:此文极为片面的理解德国的军事思想。
德国在军事史上最重要的革命性创举不是二战中的闪电战思想,而是发端于克劳塞维兹,成熟于老毛奇的近现代国家军事指挥动员体系。德国统一的三大军事利器是后装步枪、铁路网和电报,其中后两者与国家动员能力、后勤组织能力、战略指挥能力紧密相关。可以说,德国的军事优势就是来源于文中所谓的美国式优势,尤其是在普法战争中,老实说等兵力一摆开,法国人不输都没天理。
德国自从统一运动开始就是欧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1对战平台洗逃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