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召唤师云霄仙子省仙石村生态林

您当前的位置: & 欢迎光临
  下河乡位于云霄县西北部,处于漳江上游,是一个山区水果大乡。南与县城接壤,北与平和县交界,东与马铺乡毗邻,西与和平乡相望。全乡土地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共辖有23个行政村,136个自然村,总人口4.5万人。全乡设有32个党支部,1096名党员。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饶、人杰地灵、民风纯朴,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素有云霄西面宝地之称。  下河乡的交通便捷,通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距云霄城关仅1公里、厦深高速铁路中转站5公里(建设中,09年建成)、5万吨位港口15公里(建设中)。省道坂云线、县道下曲线贯穿全乡,南面有云陵110万千伏变电站,向东饮水渠流经乡政府旁。  沿革区划  1957年置下河区,  1958年分置下河、车山公社,  1966年并置下河公社,  1984年改乡。  1997年,面积133平方千米,人口4.
下河乡  2万,辖世坂村、上窖村、新陂村、孙坑村、下洞村、上河村、后坑埔村、外龙村、内龙村、下洞村、坡兜村、后山村、石屏村、车圩村、龙透村、陂下村、曲溪村、金坑村、仙石村、梅林村、三星村、七高礿村、新湖村23个村委会。  发展概况  下河乡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加快下河乡工业集中区建设,建成经济发展、生态优美、社会和谐的山区大乡。大力实施“主动接受经济特区辐射,加快云霄西面腹地发展”的战略,充分发挥四大优势,加快下河乡经济的发展。  ——载体优势  工业区是一个良好的载体,是下河乡经济发展的驱动器。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该乡在世坂村建立下河乡工业集中区。该区离城关仅为1公里,是下河、和平、马铺三个山区乡镇13万人口及平和通往云霄城关的必经咽喉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区内交通便捷,水电充
下河乡  足,优势明显。工业区的发展将带动三个乡镇的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区规划总面积5000多亩,主要在省道云平线两侧。第一期规划268亩,址在原县罐头厂对面,已有7家企业进驻,完成土地征收、土地平整、地质钻探,进入厂房建设施工阶段。第二期未规划面积达4000多亩,址在罐头厂两侧及后面,土地基本为山坡地,开发成本轻,已完成地形测绘,可以进行地块分割。  ——资源优势  一是林业优势。全乡总面积约为21万亩,其中林地面积约为17万亩。山地多数是丘陵,海拔不高,土地肥沃,适合种植经济速生林,规模形成快,产出效益大。加上附近乡镇种植7万多亩。目前,全乡已建立了11个巨尾桉速生林基地,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是工业用材与木材加工的天然供应厂。二是果业优势。全乡水田总面积约为1.3万亩,园地面积约为0.5万亩。我乡视园如宝,吃透政策,倡导农民“户种百株果”,引导农民种植“早钟六号”优质枇杷,大力发展软枝杨桃,打响下河杨桃品牌。全乡建成了孙坑北坑、龙透大沙岗二个千亩优质枇杷基地,种植面积约2万亩;建立了下河片杨桃基地,杨桃年产量达50万吨。三是矿产优势。下
下河乡  河乡石屏村蕴含着丰富的锡矿资源,可供企业联合开发;坡下村有丰富的高岭土资源,可用做企业加工的原料;孙坑村有山地温泉,可以开发乡村风光,建设集旅游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下河村拥有全县唯一的原始森林——五斗山森林公园。在这里,物种繁多、景致别样、鸟语花香,可满足游客回归自然、远离尘嚣的忘我境界,可建成一个集观鸟、探幽、休闲、娱乐、避暑为一体的风景区。  ——气候优势  下河乡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地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气温21.1℃,常年最热的月份(7月)年均气温28.2℃,最冷的月份(1月)平均气温13.3℃,多年平均降水量1727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十分适宜种植茶树、药材等经济作物。目前,仙石“叮咚坑”和梅林、七高示的“岩子山”两个茶业生产基地已初步形成,将带动内片13个村的茶业发展。  ——劳动力优势  下河乡是山区乡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尤其是外出务工的人数多,他们均是掌握一门专业技术的人员。多年来,该乡加强后招商服务,做好劳动力转移,建立了电车缝纫技术、电子加工技术等培训中心,提高了劳动力的技能水平。
下河乡  特产  下河金枣:属芸香科金柑属,亦称金桔,学名罗浮。金枣果树需经嫁接,方能保持其优良性状。下河金枣皮薄肉嫩,色香味俱佳。过去下河金枣远销新加坡、香港等东南亚各国,广东潮汕地区和诏安县作金枣精制品的原料。金枣制品有咸甜等,咸金枣可作药用,甜金枣则为喜庆时节上乘佳品,金枣种植面积1.22万亩,总产2259吨。  下河杨桃:杨桃是云霄传统的拳头产品之一,一度曾以粒大、果甜、色亮泽等优点,畅销港澳东南亚市场。下河乡下河村种植杨桃己有148年的历史。乡里聘请省农科院专家建立品种改良实验园,在下河规划建设了500亩杨桃种植示范基地,选出当地品种“虎尾种”进行推广种植,牵头引进马来西亚水晶杨桃,台湾软枝杨桃等品种,进行高接换种,并在全乡
下河乡  试验推广种植,他还注重帮助果农提高疏花、疏果、套袋等方面的技术,使杨桃在色泽、颗粒、甜度方面进一步提高了品质。  行政规划  代码:  辖23个村委会:~201_上窖村、~202_新坡村、~203_世坂村、~204_孙坑村、~205_新湖村、~206_下河村、~207_上河村、~208_后坑埔村、~209_外龙村、~210_内龙村、~211_下洞村、~212_坡兜村、~213_车圩村、~214_石屏村、~215_后山村、~216_龙透村、~217_梅林村、~218_七高示村、~219_坡下村、~220_仙石村、~221_金坑村、~222_曲溪村、~223_三星村  下河金枣  :“下河金枣”历史上又称“霞河金枣”,于明万历时期开始引进,是下河乡的主种水果品种之一,主要供鲜食和金枣精制品的原料。“下河金枣”果树种植需经嫁接(土柚子当砧木,金枣枝条作接穗),方能保持其优良性状,“下河金枣”具有皮薄柔嫩,橙黄泛金,枣皮质如幼桔,色香味俱佳,金枣制品有咸、甜等,咸金枣可药用,甜金……  下河杨桃  下河杨桃杨桃是云霄传统的拳头产品之一,一度曾以粒大、果甜、色亮泽等优点,畅销港澳东南亚市场。下河乡下河村种植杨桃己有148年的历史。乡里聘请省农科院专家建立品种改良实验园,在下河规划建设了500亩杨桃种植示范基地,选出当地品种“虎尾种”进行推广种植,牵头引进马来西亚水晶杨桃,台湾软枝杨桃等品种,进行……
名称:福建漳州云霄县下河乡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中长期计划 >>正文
索&取&号:GA805002
内容分类: 中长期计划
发布文号:
发文日期:
铜陵市旅游中长期总体规划
第一章 规划总论 一、总则 二、规划区概况 第二章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类型 二、旅游资源评价 三、旅游资源分布特征 四、旅游资源优劣分析 五、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分析 六、优先开发的旅游资源 第三章 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 一、旅游市场现状 二、旅游市场结构分析 三、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 第四章 旅游发展战略 一、旅游业发展情景分析 二、旅游业发展战略目标 三、旅游业发展战略模式 第五章 旅游产品与线路规划 一、旅游产品策划 二、旅游线路规划 第六章 旅游功能区划与项目配置 一、总体发展定位 二、旅游功能区布局原则 三、旅游功能区布局策略 四、旅游功能区构架 五、旅游功能区建设与项目设置 六、旅游项目建设时序安排 七、旅游开发投资规模测算第七章 旅游商品开发规划 一、旅游商品问题诊断 二、旅游商品开发原则 三、旅游商品开发设计 四、旅游商品开发生产实施措施第八章 旅游交通发展规划 一、交通现状. 二、旅游交通规划 第九章 旅游环境保护规划 一、旅游环境现状分析 二、旅游环境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三、旅游环境保护措施与整治方案第十章 旅游接待设施规划 一、旅游饭店规划 二、旅行社规划 第十一章 旅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一、旅游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二、旅游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三、旅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第十二章 实施旅游规划的对策与建议 一、理顺管理体制,推进机制创新 二、发挥政府主导功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三、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投资多元化 四、打造旅游品牌,提升城市形象 五、力争区域合作,旨在错位发展 六、做好旅游统计分析工作,推进旅游信息标准化建设 七、分步实施总体规划,积极筹划主要景区规划 图件目录图 号 图 名 01 &区位与空间联系图 02 &旅游客源市场图 03 &旅游资源分布图 04 &优良级旅游资源评价图 05 &旅游功能分区图 06 &和悦洲-大通“白暨豚生态与古镇观光“旅游区项目建设图 07 &凤凰山-金牛洞铜文化与民俗旅游区项目建设图 08 &太阳岛绿色休闲度假区项目建设图 09 &铜都工业旅游与商务游憩区项目建设 10 &旅游线路图 11 &主题旅游线路图 12 &旅游交通规划图 &旅游资源分布图 & (点击放大) &旅游线路图 & (点击放大) &第一章 规划总论 (一) 规划目的 & & 充分发挥铜陵市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为铜陵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蓝图;培育和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使之成为铜陵市第三产业中具有带动性的龙头产业;提升铜陵在安徽旅游中的地位,使之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华东地区旅游目的地之一;发挥旅游业在铜陵市域协调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增强旅游业的关联带动效应,提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水平。 (二) 规划范围 & & 本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铜陵市,铜陵市现辖铜官山区、狮子山区、郊区、铜陵县,代管普济圩农场,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0.8%。 (三) 规划年限 & & 根据铜陵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与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适当衔接,本规划年限为2004年至2020年,具体分为三个阶段:近期为年,中期为年,远期为 年。 (四) 规划原则 坚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坚持需求导向与资源禀赋相结合的原则 以人为本、利于参与的原则 坚持资源配置重点明确与综合开发的原则 (五) 规划依据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199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正本)》,199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 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2000年 安徽省旅游局,《安徽省旅游业“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2001年 北京大学,《安徽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2年 世界旅游组织,《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总体规划》,2002年 铜陵市人民政府,《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2001年 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铜陵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及实施意见》,2003年 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 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 国家旅游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旅游规划通则》,2003年 国家旅游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2003年 国家旅游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2003年 国家旅游局,《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2003年 (五) 规划框架 图1-1铜陵市旅游规划流程图 二、规划区概况(一)区位、面积、人口和交通 1.位置、面积和人口 & & 铜陵市是皖江开发的重要地区之一,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东经117°42′00″~118°10′6″、北纬30°45′12″~31°07′56″之间。东距芜湖市91千米,西距安庆市105千米,东北接芜湖市繁昌县,东南接芜湖市南陵县、池州市青阳县,西南与池州市贵池区毗连,西北与巢湖市无为县、西与安庆市枞阳县隔江相望。 全市总面积1113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27平方千米,辖3区(铜官山区、狮子山区、郊区)1县(铜陵县)。2003年末,全市总人口70.91万人,其中市区人口39.02万人。 2.交通条件 & & 铜陵水路、公路、铁路交通比较便捷,具备发展中转旅游、“搭载”铜陵旅游产品的交通条件。铜陵港上通武汉、重庆,下连南京、上海。S103省道沟通南北,连接合肥和太平湖、黄山、屯溪等地;S321省道横贯东西,沟通芜湖、池州等地。随着合铜黄、芜大、宣铜高速公路的建设,铜陵又是三条高速公路的交汇点。宁铜铁路把铜陵与长三角连成一片,有始发列车通达上海、杭州等地。 (二) 自然环境状况 1. 地质条件 & & 铜陵地处扬子准地台的下扬子台坳,境内出露地层自奥陶纪上统至第四系,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变质岩零星分布于侵入岩体周围。独特的地质条件,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2. 地貌条件 & & 铜陵位于长江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的交接地带。南部低山、丘陵纵横交结,北东—西南向延伸,一般海拔300~500米,多褶皱型山丘,少数为断层山。中部以剥蚀丘陵为主,地面切割比较破碎,发育了一系列冲、坳谷地。北部平原地势坦荡,由长江及其支流的冲积作用发育而成。地面海拔小于15米,大部为8~10米,地面坡降多小于1/5000。天门山海拔577米,为境内最高峰。市区南部的铜官山,海拔491.3米,连绵10余千米。 3. 气候条件 & & 铜陵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230天,日照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370毫米,年平均气温16.2摄氏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4. 水资源 水资源:铜陵滨临长江,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水资源丰富。长江由西南而北再东折,流经铜陵境内长达55千米。注入长江的主要支流有青通河、荻港河(又名黄浒河)、钟仓河、顺安河、钟鸣河、朱村河、新桥河、羊河等。 5.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铜陵以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矿种多而闻名,具有悠久的铜矿开采历史。已探明的矿种主要有铜、硫、铁、金、银、煤、石灰石等,其中铜、金、银、硫铁矿和石灰石储量均在全省名列前茅。大理石、灰硅岩、膨润土、铅锌矿、珍珠岩、钾长石、石英石等也有一定储量。四大优势矿产铜、金、硫铁矿、水泥用灰岩是铜陵开发利用的主要矿种,产量占全市的77.9%。 6. 生物资源 铜陵市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条件适宜于动植物生长,生物资源丰富。 林地面积有365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32.8%,森林畜积量为11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32.7%。全市有各类树种88科600余种,以松、杉、竹等树种为主;有各类草本植物15科650余种;有各类野生动物125种,多系陆栖脊椎动物,其中鸟类71种,兽类21种,两栖类野生动物6种,爬行类动物22种。代表性生物有凤丹、生姜、蒜子、汀洲大豆、麻、白暨豚、江豚等。 (三)历史沿革 & & 铜陵是中国古铜都。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铜陵地区的矿冶活动始于商代早中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夏、商、西周,铜陵地属古扬州。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秦朝属彰郡。西汉时属丹阳郡,东汉时期设铜官镇,三国时期属吴国丹阳郡。东晋时期侨置定陵县,县治设在今顺安镇,铜陵市的区域大体由此时确定下来。隋朝属宣城郡,唐朝设置义安县,南唐改义安县为铜陵县,县治迁至铜官镇(今铜陵县城关镇)。元朝属江浙行省池洲路,明朝属池州府,直隶于南京。清朝属安徽省池州府。民国时直属安徽省,解放后划归皖南行署池州专区管辖,后隶属安庆专区。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铜官山市,属省直辖。1958年撤销铜陵县建制,市县合并,改名铜陵市,属省直辖。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保留铜陵市建制,仍属省直辖,恢复铜陵县建制,属安庆专区。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铜陵市改为铜陵特区,实行政企合一,为省直辖。1971年经国务院批准,改铜陵特区为铜陵市,属省直辖,1974年铜陵县改为铜陵市辖县,1980年代管普济圩农场,一直延续至今。 (四)历史文化 & & 悠久的采铜冶铜铸铜历史,丰富的古代铜文化遗存,铸就了铜陵内涵丰富的铜都文化。铜陵古代铜物质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境内先后发现商周至唐宋采冶遗址几十处,分布范围达600多平方千米,不仅点多面广,而且在规模和时间跨度上均属国内率先。金牛洞古采冶遗址能够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重要组成部分,就在于其悠久的铜采冶历史和丰富的铜物质文化遗存。凤凰山铜矿遗址的发现,不仅为寻找历史上著名的“丹阳铜”产地提供了重要线索和物证,而且为探索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青铜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研究中国古代采矿、冶金技术的历史等,提供了相当丰富的资料。 & &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文物征集和考古发掘,铜陵已出土近百件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窑藏青铜器,除了安徽省博物馆等收藏外,铜陵市文物管理所收藏有国家一级品饕餮纹青铜爵、饕餮纹青铜斚,国家二级品凤首长柄盉、饕餮青铜鼎等。这些珍贵的铜文物,品种繁多,工艺精美,造型生动,富有地方特色,充分反映了当时铜陵高度发达的青铜冶炼、铸造技术。发现于市郊罗家村的一块方形大炼渣,直径约1.2米,厚达0.8米,是唐宋时期冶铜放渣的遗存物,其体量之巨,被国内冶金史专家称之为“中国之最,世界奇观”! & & 铜陵古代铜精神文化遗存很多,古代诗人对铜陵采铜和炼铜的宏伟场面的描述,无不令人兴奋。唐宋时期是历史上铜陵采铜冶炼铸铜最鼎盛的时期。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唐天宝十三年(754年)前后在《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诗中咏道:“铜井炎炉高欠九天,赫如铸剑荆山前。陶公矍铄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炼铜场火光冲天、紫烟蒸腾的宏伟景象,诗人将炼铜场盛况比喻为黄帝在荆山铸鼎,冶铸大师陶安公带来了火神,火神回禄掀起了紫色的烟雾。李白《秋浦歌》之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生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的“碧矿不出土,青山凿不休。青山凿不休,坐令鬼神愁”(《过铜官山》)等,都以传神之笔,忠实地描绘了当时铜陵采铜冶铜盛况。 (五) 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1. 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 & 改革开放以来,铜陵市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发展主题,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稳步的发展态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3.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2.5%,较上年增幅提高2.1个百分点,三大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08亿元、59.74亿元、38.22亿元。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593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全社会劳动生产率23176元/人,按可比价计算,分别比上年增长11.5%和12.4%。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由2001年的6.8:55.6:37.6调整为4.9:58.0:37.1。 & & 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财政实力进一步提升,金融运行平稳有序,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一批有影响、牵动力大的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或扎实推进,螺丝山广场工程顺利建成,冬瓜山铜矿、海螺水泥三期工程、天然气利用等在建项目顺利推进。 2. 人民生活水平 & & 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7109元,比上一年同比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2791元,比上一年同比增长5.1%;城乡居民生活方式逐步现代化,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质量都有明显提高。 第二章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类型 & & 根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行业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规划组对铜陵市具有开发价值或潜力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考察,铜陵市目前的旅游资源分属于7大主类,19个亚类,38个基本类型(见表2-1): 表2-1铜陵市主要旅游资源类型表 主类 &亚类 基本类型 相应资源点 等级 主要特色 A地 文 景 观 类 综合 自然 旅游 地AA山岳型AAA凤凰山景区 四 铜陵唯一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太阳冲景区 三 奇峰怪石,风景秀丽 天门山 二 铜陵市最高山,蔚然深秀 莲台山 一 山体形似莲花 狮子山 二 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兼备,天然山泉 沉积与构造AB矿点矿脉与矿石集聚地ABF铜官山铜矿 二 铜陵开采时间最长的矿区 地质地貌过程行迹AC岩石洞与岩穴ACL双龙洞 二 神秘洞穴,目前尚未完全探明 水龙洞 一 景观奇异,石林耸立 岸滩ACN太阳岛沙滩 二 天然沙滩,与太阳岛其他景观融为一体 岛礁AE岛区AEA白浪湖五岛 一 五岛高低大小不一,分布错落有致 B水 域 风 光 河段BA观光游憩河段BAA长江水上观光 三 一览长江秀丽风光 天然湖泊与池沼BB观光游憩湖区BBB白浪湖 二 铜陵市市级风景区, 湖光山色 天目湖 一 湖面广阔,景色迷人 天井湖 三 市区主要的休闲游憩场所 瀑布BC悬瀑BCA滴水崖 一 变幻万千、四季景异的巨大天然壁画 C生 物 景 观 树木CA林地CAA叶山 三 省级森林公园,植被状况良好 独树CAC相思树 四 铜陵最有知名度的旅游资源 千年紫藤王 一 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古树,形态各异,风格不同,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千年银杏树 一 憩仙石 一 桂花王 一 草原与草地CB草地CBA老洲太阳岛 三 大片天然沙滩草场,意杨树遮天蔽日 疏林草地CBB多处 一 比较散落 花卉地CC草场花卉地CCA牡丹山 四 盛产牡丹,千亩牡丹园,极具价值 野生动物栖息地CD水生动物栖息地CDA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 五 国家环保局长江重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中心,铜陵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E遗 址 遗 迹 类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EB历史事件发生地EBA葛仙洞 一 &晋代葛洪修道炼丹的遗址 废弃生产地EBD金牛洞古采矿遗址 四 铜陵唯一的国家级文保单位,也是我国第二个正式对外开放的古采矿遗址 铜官山矿区 二 铜矿开采多年,现已基本废弃 F建 筑 与 设 施 综合人文旅游地FA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FAB东湖休闲娱乐中心 二 市内休闲度假场所 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FAC大士阁 三 九华山的南天门,目前铜陵最大的寺庙 西明寺 一 历史悠久,有株500年桂花王 上下清凉寺 一 上下呼应,目前均处于建造状态 大明寺 一 历史名寺,文化价值较高 园林游憩区域FAD天井湖公园 二 市区居民休闲场所 育秀山公园 一 工人公园 一 螺丝山公园 一 棋盘山 一 桥南公园 一 文化活动场所FAE铜文化博物馆 三 拟建,将集中展示铜陵悠久的铜文化 赵氏戏楼 二 铜陵仅存的反映地方文化的古戏楼 建设工程与生产地FAF金隆铜业 有限公司 二 现代工业基地,展示现代铜工业生产过程 铁板洲绿色蔬菜基地 二 铜陵市重要的蔬菜基地 新桥农业园 二 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区 动物与植物展示地FAH皖陵珍稀动物养殖场 一 养有多种珍稀动物,是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基地 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FC广场FCI铜都广场 一 现代城市市民休闲广场 笔架山广场 一 建筑小品FCK市区内众多的铜雕塑 一 数量众多,具有铜陵特色 居住地与社区FD特色街巷FDB大通古镇 二 曾有“小上海”之称,建筑保存较完整 和悦洲古街 二 昔日繁华,建筑特色鲜明,现已破败 特色社区FDC江村 一 古民居,破坏严重,现存古建筑不多 水龙缪村 二 古民居,有“中央空调村”的美誉 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FDD金榔乡张家冲“皖南行政专员公署”旧址 &一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书院FDE王安石书堂 一 王安石曾留诗于此 特色市场FDH铜商品市场 三 国内首家铜系列产品的大型专业市场 归葬地FE陵寝陵园FEA笠帽山烈士陵园 一 重要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墓(群)FEB陈翥墓 一 世界上最早的林业科学专著作者之墓 交通建筑FF桥FFA铜陵长江大桥 二 八百里皖江第一桥 港口渡口码头FFC铜陵港 一 国家一类开放港口 G旅 游 商 品 地方旅游商品GA菜品饮食GAA和平、齐松生姜 三 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有铜陵生姜的记录,白姜远近闻名 月亮牌茶干 一 地方特产 农林畜产品及制成品GAB&野雀舌茶叶 &一 &地方土特产 中草药制品GAD凤丹系 列产品 三 药用,铜陵牡丹与洛阳、菏泽牡丹并称天下三大牡丹 手工艺品GAE铜系列 工艺品 三 具有铜陵特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H人 文 活 动 现代节庆HD文化节HDB&青铜文化节 &三 &已成功举办七届,有一定影响力 二、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的类型丰度及其构成 & & 自然与人文资源兼备,比例大体为21:17,大体相当。旅游资源的8大主类中铜陵拥有7个,占87.5%;31个亚类中铜陵有19个,占61.29%,总体上具有一定的全面性,但基本类型比较少,只占全国的24.52%。 自然旅游资源以地文景观和生物景观为主,尤其是生物景观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叶山省级森林公园、金榔乡太阳冲景区和凤凰山植被保护良好,古树沧桑,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和老洲太阳岛的资源独特性突出。 人文旅游资源中铜文化是铜陵最大的特色,金牛洞古采矿遗是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遍布城市的各种铜雕塑和作为工业支柱的铜产业都体现了“铜都”的文化内涵。 从资源单体的数量来看,建筑与设施类最高,占总资源单体数目的47.69%,其余单体拥有量从高到低排列为:地文景观类、生物景观类、旅游商品类、遗址遗迹类、水域风光类。 (二)旅游资源的品质 & & 区域旅游资源的品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内所有旅游资源单体的平均品质,二是所有旅游资源单体的等级构成。前者可用旅游资源的平均品质分加以表征,后者可用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的数量及其占总量的比重予以反映。 & & 根据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资源价值评价项目有资源要素价值(占85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资源影响力(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为正分和负分,每一个评价因子根据其质量又分为四个档次。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此外还有未获等级旅游资源,资源综合得分≤29分。其中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 & 规划组对铜陵市域范围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的定量评价,根据其综合得分将各资源单体相应的划分为五级(见表2-1)。 旅游资源平均品质及其分类差异 & & 将各等级旅游资源的单体数量分别乘以10(五级)、7(四级)、5(三级)、3(二级)、1(一级),再将其总和除以各等级旅游资源的单体总数,即可算出旅游资源的平均品质分。通过计算,铜陵市旅游资源的总分为180,平均品质分为2.77,但各类型旅游资源的平均品质之间存在着差异,自然旅游资源的平均品质分要高于人文旅游资源。从7大主类来看,高于全市资源平均品质的有6个,依次为:人文活动、生物景观、遗址遗迹、旅游商品、地文景观、水域风光,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只有建筑设施类(图2-1)。 & & & & & & & & & & & &图2-1 铜陵市旅游资源类型及其重要性比较 表2-2 铜陵市旅游资源各主类平均品质评主类 地文景观 水域风光 生物景观 遗址遗迹 建筑设施 旅游商品 人文活动 单体数量 1051033151品质总分 3015391163175平均得分 3.033.93.72.03.452. 优良级旅游资源及其分类构成 & & 在铜陵市65个资源单体中,属于优良级旅游资源的单体有17个,占总体的26.15%,在7个主类中按拥有的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生物景观类、建筑设施类、旅游商品类、地文景观类、水域景观类、遗址遗迹类、人文活动类(表2-3);属于普通级旅游资源的单体有48个,占73.85%。 优良级旅游资源中,属于特品级旅游资源的五级单体有1个: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四级单体4个,三级单体11个。其中,1个五级资源单体属于生物景观类;4个四级单体分属地文景观(1个)、生物景观(2个)和遗址遗迹类(1个);12个三级单体分布在个主类中。按单体数量依次是建筑设施类、旅游商品类、生物景观类、水域风光类、地文景观类、人文活动类。 48个普通级旅游资源单体分布在6个主类中,按单体数量依次是建筑设施类(28个)、地文景观类(8个)、生物景观类(5个)、水域风光类(3个)、遗址遗迹类(2个)、旅游商品类(2个)。 表2-3 铜陵市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构成主类 五级单体数 四级单体数 三级单体数 优良级单体数 地文景观 0112水域风光 0022生物景观 1225遗址遗迹 0101建筑设施 0033旅游商品 0033人文活动 0011三、旅游资源分布特征 (一)资源地域分布 1. 资源丰度的地域差异 铜陵市地域范围为一市一县(铜陵县),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铜陵县范围内,市区有24个资源单体,占总数的36.92%;铜陵县有31个资源单体,占63.08%。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角度看,市区以人文资源为主,特别是建筑设施类资源众多,资源单体的文化内涵较高;铜陵县以自然资源为主,地文景观和生物景观占绝对优势。 表2-4铜陵市旅游资源数量地域分布主类 地文景观 水域风光 生物景观 遗址遗迹 建筑设施 旅游商品 人文活动 市区 12111621铜陵县 939215302. 资源品质的地域差异 & & 从资源的平均品质来看,市区24个资源单体的平均品质为2.59分,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铜陵县资源单体的平均品质分为3.7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这说明市区资源的平均品质较低,资源独特性不足,主要适合于市民节假日休闲;而铜陵县的资源相对品质较高,是整合打造的重点。 从优良级资源单体的分布来看,17个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中市区有6个,仅占35.29%,主要是铜文化产品;铜陵县占到了总数的64.71%,自然和生物景观具有观赏性。 (二)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 & & 从整体上看,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是一个扇型结构,以铜陵长江大桥为中心向三个方向辐射。铜陵长江大桥、大通古镇、和悦洲为扇型的起点,古今交融,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并重,大通古镇文化和铜陵淡水豚保护中心都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这将是铜陵旅游重要的增长极;中心城区组团式带状城市游憩带,包括众多的公园、广场,铜商品市场等,主要是市民闲暇场所,也是铜陵旅游的集散地;西南面金榔、凤凰山景区带,自然旅游资源质量较高,是铜陵旅游业的第二个增长极,也是资源整合的重点;滨江旅游观光休闲带,老洲太阳岛是重要的节点,景观具有独特性。这种点、轴、面结合的布局有利于彼此联合、互动发展,各种资源间既有个性特征、又可以互补,实现核心旅游资源、休闲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绿色旅游资源有机组合。 四、旅游资源优劣分析 (一)优势 1. 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化,具有较强个性化特征 & & 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个性化特征明显。山水兼备,生物景观独具魅力;铜文化是铜陵的城市名片,“中国古铜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大通古镇以及和悦洲古街都具有很强的地方文化特色,资源之间的互补性较强;泡桐、相思树等植物资源也很有特色。 2.具有垄断性和较高知名度的品牌资源 & & 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又是国家长江重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中心,拥有珍稀的水生动物资源,白暨豚作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很高的知名度,江豚、河豚养殖基地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和垄断性;老洲太阳岛的大片草场也是周边地区难得的天然景观;相思树历史悠久,是安徽省知名的品牌资源;铜文化的历史已经延续了好几千年;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关于铜陵生姜的介绍,这些都是铜陵开发旅游重要的基础。 3. 易与周边地区互补,实现联动发展 & &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南部,西距安庆市、东距芜湖市均在100公里左右。南接青阳县和池州市,东与芜湖南陵县毗邻,北与繁昌县交界,西与无为、枞阳两县隔江相望。在进行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时应考虑到和周边地区强势旅游资源的关系,特别是和“两山一湖”重点区域的合作关系,以自身的独特性和周边地区形成联动发展,互相提供客源,吸引周边地区的游客延长旅游线路,增加旅游收入。 (二)劣势 1. 旅游业处于起步阶段,配套设施和相关政策尚显不足 & & 铜陵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基础相对薄弱,全市范围内只有国家AA级和A级景点6个;旅行社10家、星级饭店11家,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和定点单位12家;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不到位,招徕游客的能力还很弱。 2. 高品质的旅游资源不多,难以吸引游客的眼球 & & 铜陵普通级旅游资源较多,“星星满天,不见月亮”,这些资源很难对中远距离的游客产生吸引力,品牌效应不够,优秀级旅游资源太少,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市场宣传不利。 3. 资源单体规模较小,分布散乱,各景点联动性差 & & 许多资源点规模过小,而且零星地分布在市域范围内,单体难以构成旅游吸引力,不利于旅游者长时间停留。例如赵氏古戏楼虽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是唯一展示铜陵地方戏的场所,但一个孤点难以开展旅游。在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这些零散资源点的整合和重组,部分单体可以通过迁移等方式组合到一起,增加资源的积聚效应。 4. 部分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较差,交通条件有待改善 & & 铜陵县的一些景点道路条件欠佳,多为石子山路,崎岖颠簸的景区道路还有不少。 5. 核心资源可观性不强,参与性不够 & & 铜文化作为铜陵最有文化内涵和知名度的资源,现实载体很少,金牛洞古采矿遗址虽然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赏性不强,游客停留短,而且周边还在开矿,旅游环境与旅游氛围都受到严重破坏;淡水豚保护中心的白暨豚对旅游者有很强的号召力,但现在却很难见到。参与性项目严重不足。 (三)铜陵市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比较 & & 在重点分析和评价铜陵旅游资源的同时,也需要对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及同类资源进行横向对比,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底。借鉴成功经验,避免盲目、重复建设。 表2-5 铜陵市周边地区主要旅游资源特色 核心旅游资源 主要特色 发展评价 合肥 蜀山、古逍遥津、包公文化、三河古镇、紫蓬山 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历史上名人众多,文化价值高 省会城市发展旅游条件得天独厚,旅游业基础较好 安庆 天柱山、浮山、花亭湖、司空山、黄梅戏文化 人文山水,自然资源突出,文化底蕴丰厚,条件优越 近年来发展较快,目标打造省内核心旅游区,潜力大 芜湖 广济寺、天门山、西山、马仁奇峰、乌霞洞、镜湖 交通便利,城市风光优美,水景是亮点,但奇特性不强 建设风景花园旅游城市,但核心产品吸引力不够 宣城 鳄鱼湖、敬亭山、广德太极洞、江村、宣纸 徽文化氛围浓厚,山清水秀,资源类型丰富,互补性强 起步较晚,但“两山一湖”旅游区门户的区位条件将为其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池州 九华山、牯牛降、升金湖、齐山、杏花村、秋浦河 九华山佛教文化的龙头作用,生态条件优越,全国首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两山一湖”旅游区的重要部分,基础扎实,旅游业将成为池州的支柱产业之一 巢湖 巢湖、姥山岛、天门山岛、汤池、冶父山、紫薇洞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水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发展较慢,开发不够,短期内难以与其他地区相抗衡 五、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分析 (一)以展示和提升文化内涵为核心的深度开发策略 & & 以展示历史文化资源为途径,提升资源文化内涵为核心,拓展开发层次,加大游客对历史文化资源内涵的感悟,使其认识到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是各类历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首要问题。铜陵作为中国的古铜都,有着许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文化产品的打造是开发的重点,但现存的文化资源观赏性不强,参与性项目不够,形式单调。因此,应注重展示和提升文化内涵为核心的深度开发策略,配合文字解说、图像演示、歌舞演出、导游宣传、原物展示、古景重现等多种手段,使单调的展示向体验旅游方向发展。 (二) 实施资源整合策略 & & 要不断提升铜陵旅游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对市域范围内众多分散而小规模的资源点实施整合,有机组合。可以按照两种方式进行整合:一是功能导向型整合,扩大原有景点的范围,向与原产品相关的功能方向扩展,如相思树作为远近闻名的资源点,应整合周边的其他资源,以爱情为主题扩展产品,设计一系列游客能够参与的项目;二是空间导向型整合,包括以知名品牌为核心的极核辐射型整合和以地理邻近型为依据的近邻扩展型整合,将距离较近、又没有太高知名度的小资源点组合到一起,而部分优秀级旅游资源则应发挥极核辐射作用,形成一个以其为核心的游览区。 (三) 实施综合开发策略 & & 从以一种资源为主体的开发模式向多方位资源开发转化,进而在小区域内营造具有多种观光、游览、休闲功能的产品。例如和悦洲的开发就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的综合,淡水豚保护中心不仅仅是科研场所,还可以延伸教育、观赏、休闲、度假等功能,与和悦洲古街以及铁板洲绿色蔬菜基地连为一体,再引进一些野生动物,打造一个高品质、多功能的旅游区。 (四) 实施精品资源品牌化策略 & & 铜陵淡水豚保护中心、老洲太阳岛、铜都文化等资源虽然品质较高,但缺乏品牌运作和营销推广,没有转化为市场价值,在开发过程中尤其需要注重品牌管理。旅游产品品牌管理包括品牌规划、品牌设计、品牌保护、品牌推广、品牌监督、品牌提升六个方面,六者是相互影响的一个互动过程。实施品牌策略有利于提高产品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加值。 (五) 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 & & 正确处理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关系,铜陵优秀的文物资源是发展旅游的有利条件,但一定要遵守有关文物的各级保护法规。文物资源具有有限性、不可再生性的特点,众多铜文物、采矿遗址需要文物单位分别采取维护、加固、修复、重建及开发利用等措施。自然资源的开发要注意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考虑景区游客容量,发展生态旅游。 六、优先开发的旅游资源 & & 发展旅游既要依托资源的客观实际,也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应优先开发条件比较好、投资回收快的旅游资源;对于投资强度大、回收周期长的旅游资源,应慎重开发。综合铜陵市各旅游资源的区位交通条件、生态环境、比较优势、配套设施、市场价值和开发成本等因素,铜陵旅游资源应按下列时序分阶段开发。 (一) 优先开发和重点建设的旅游区(点) 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 凤凰山景区(包括金牛洞、相思树、滴水崖、凤凰落脚石) 老洲太阳岛休闲度假区 牡丹山(包括数棵古树) 铜文化(包括铜商品市场、采矿遗址、铜博物馆、雕塑、青铜文化节等) 和悦洲古街风情 滨江观光游憩带(包括铜陵长江大桥、桥南公园) 铁板洲绿色生态蔬菜基地 新桥农业生态示范园 天井湖景区 (二) 积极鼓励开发的旅游区(点) 大士阁 大通古镇特色文化旅游区 金榔太阳冲景区 叶山省级森林公园 大明寺(包括王安石书堂) 狮子山景区(包括陈翥墓、上下清凉寺) 皖陵珍稀动物养殖场 铜官山采矿体验旅游 金隆铜业现代工业旅游 东湖休闲娱乐中心 白浪湖、天目湖景区 (三) 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旅游区(点) 双龙洞 水龙缪村 和平、齐松冰姜厂 葛仙洞 水龙洞 天门山 莲花山 古镇顺安 西明寺 铜陵港 流潭乡赵氏戏楼 金榔乡张家冲“皖南行政专员公署”旧址第三章 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 一、旅游市场现状 (一)旅游市场在稳步中求发展 & & 近年来,铜陵市旅游业发展较快,海外旅游者人数从1996年的1850人增至2003年的3580人,国内游客则从1996年的40万人次,增至2003年的82万人次,均翻了一番(图3-1)。 图3-1 年铜陵国际国内旅游收入 (单位:亿元人民币) (二)客源不充足,市场发育仍不健全 1.市场知名度低 & & 观光市场以本地居民为主,外地游客比例较少。铜陵作为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市场知名度不高,尚未引起旅游开发商的关注。 2.交通便捷,但旅游资源开发尚不到位,旅游大环境还未形成 & & 铜陵位于长江旅游热线,又是进入“两山一湖”的北大门,与合肥、芜湖、南京的交通联系极为便捷。 由于旅游资源开发不到位,接待外地游客的数量小,从铜陵一些主要景区的接待情况中可以发现游客主要以近程为主。金牛洞古采矿遗址是铜陵唯一的国家级文保单位,也是我国第二个正式对外开放的古采矿遗址,但因可观性不高,交通不便,加之附近露天开矿造成视觉污染,导致了旅游接待水平长期偏低。长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的独特性很强,但开发利用不足,接待人数始终在低水平徘徊。天井湖公园和铜都森林公园是市区居民休闲场所,铜陵长江大桥是“八百里皖江第一桥”,这些景区开发后的环境较好,市民占较高比例(图3-2)。 图3-2 年铜陵主要景区接待人次 (单位:万人次)3.旅游市场范围十分有限 & & 铜陵市2002年末人口70.3万,是安徽省人口最少的一个市,本身又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流动人口不多,旅游市场比较小。 (三)旅游市场服务评价 & & 2002年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有70.8%的游客对铜陵整体印象的评价是“较好”或“好”。对主要旅游要素质量评价较高,超过60%的游客认为铜陵的交通“好”或“较好”,;认为住宿“好”或“较好”的也超过一半。参与购物消费的游客达到86%的较高比例,但有49.6%的游客的满意程度只是“一般”。“景区、景点”、“娱乐”的“未使用”人数所占比例很高,而“导游”的未使用率更是高达99.6%,这说明铜陵旅游业尚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市场发育还处于初级阶段。 (四)受“两山一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客源稳定度低 & & 铜陵南靠以九华山、黄山为核心的皖南旅游区,西邻皖西南旅游区,北连皖中旅游区,其中有省会合肥和以商贸旅游为主的芜湖市。铜陵虽不乏山水、宗教,但知名度不高,开发有限,且商贸腹地小。铜陵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省内偏低,受“两山一湖”旅游区及周边主要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客源不稳定。其主要经济指标均落后于周边的黄山、合肥、池州、芜湖和安庆(表3-1)。 表3-1 2002年安徽省各市国内旅游情况一览表(%) 地域 入境旅游接待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接待国内旅游收入全省459051人次位次12381.96万美元位次3883.97万人次位次202.92亿元位次合肥10.7221.91213.12116.592芜湖3.0244.6147.4557.975铜陵0.94102.0282.08161.5616安庆1.5762.57610.81311.223黄山68.86146.95112.18220.921池州6.1236.3536.2668.304资料来源:根据安徽省旅游局统计资料整理 二、旅游市场结构分析 (一)国内旅游市场的地域结构 1.客源市场地理分布 & & 铜陵游客以周边省市居多,其中四成来自安徽本省的客源市场,近四成来自邻近的经济发达的江浙沪地区。此外,5%来自湖北省,广东省占到4%,江西省2.4%,四川省、山东省均2%,福建省、湖南省、陕西省各占1.6%,贵州省1.2%。 2.出游市场地理分布 & & 从铜陵市民出游的目的地来看,活动范围多是以居住地为中心形成的一个近程的娱乐活动空间。其中近七成的旅游者是在省内开展旅游活动,另四分之一的市民选择江浙沪三省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其中江苏省占18%,上海和浙江分别占5%、2%;少量居民选择了中远途旅游,例如湖北、江西、福建、广东、云南等省。 (二)旅游市场人口结构 1.人口的基本特征:年龄、性别、职业 & & 从游客的年龄分布来看,25-44岁这一年龄段占的比例最高,占64%,其次是45-64岁段,占23.4%,再是15-24岁占10.7%,65岁以上和14岁以下旅游者人数较少。旅游者的年龄分布呈现“纺锤体”的态势,中青年在旅游者人口结构中占有突出地位。 & & 从性别结构来看,男性游客数量是女性游客的两倍多,可能是男性商务客居多,而适合女性旅游的项目较少的原因。铜陵应该注重各细分市场的开发,加强对女性旅游市场的关注。 在2002年安徽省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的汇总中,铜陵被抽样的308人中,企事业管理人员占25.3%,公务员占12.7%,工人和服务销售人员分别占16.2%,15.3%,农民5.2%,专业及文科教人员7.1%,离退休和学生占3.9%、1.9%,还有其他人员。 2.旅游者行为特征 (1)出游目的及出游方式选择 & & 从旅游者的出游目的来看,近一半属于观光为主的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为一身的经济实惠型游客,多数来自于省内,甚至就是本市居民的休闲游憩活动。还有五分之一是商务旅游,而由“铜文化”衍生出来的“文化/体育/科技”一类旅游产品被选择的仅占3%。 & & 从游客的出游方式看,选择旅行社占少数,“个人与亲友结伴”旅游的人数明显高于“单位组织的”。面对大量的散客市场,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图3-3)。图3-3 旅游者出游方式的选择(单位:人) (2)游客停留时间及消费特征 & & 从年游客在铜陵人均逗留时间的变化曲线中可以发现“不稳定”的特点:1997年的人均停留时间只有一天半,五年中最高的状态也不到三天,且停留时间还有减少趋势。人均旅游消费水平不高,1996年仅252.5元,2000年人均消费额382.18元。 & & 从旅游业六要素来看,“长途交通”、“住宿”、“餐饮”三项要素在消费总额中占的比重大,而娱乐、游览等活动在消费支出中占到的比重却非常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业的收入。 “购物”的消费份额较高,表明铜陵的旅游商品开发工作值得肯定(图3-4)。 图3-4 2002年铜陵市旅游消费情况 (单位:元) 三、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 (一)市场开发的战略目标 & & 铜陵市旅游业十五发展规划中指出:“拓展两个市场,本着选准方向,循序渐进,积极开拓的原则。实施‘巩固和扩大国内市场,发展国际市场’的市场开发战略。结合国情、省情和市情,逐步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国内外旅游市场。”在“十五”规划的指引下,铜陵旅游业的发展要瞄准主要市场,兼顾一般市场,不断发掘潜在市场,力争利用5-10年的时间,在旅游者心目中树立鲜明且亲切的形象,在特定的目标市场中占据稳定且乐观的份额,并不断予以新的拓展。 & & 按照日本学者田豪提出的市场竞合圈的理论,在一个规划区的外围还分布着其他不同的旅游地和作为客源地的市场。规划区外围由近向远依次为市场补充圈、有效市场吸引圈、市场竞争圈。以此为指导,理性分析铜陵旅游业市场开发的战略目标。“两山一湖”旅游区在一定时期内是铜陵的市场补充圈,阶段性的有效吸引圈仍在安徽省内,这是规划区大规模吸引游客的范围。长江三角洲旅游市场构成了规划区的市场竞争圈,能否被开发成规划区的主要市场,要看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大小。 市场补充圈——融入“两山一湖”旅游区,互补互利,区域联动。 有效市场吸引圈——成为安徽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市场竞争圈——立足于铜文化、白暨豚生态,以特色取胜,在与长江三角洲旅游圈的竞争中获得自己的“蛋糕”。 (二)市场定位 根据铜陵旅游市场现状,结合旅游资源的价值、开拓条件和潜力,确定铜陵旅游市场: 以国内旅游市场为主体,以海外旅游市场为补充 以安徽市场为主体,以长三角等省外市场为补充 以铜陵本地及周边市场为重心,以外围市场为补充 以专项特色旅游为重点,以观光旅游为补充 以一日游市场为主体,以中转旅游市场为补充 以都市居民、学生市场为主体,以农村市场为补充 以中青年和少年市场为主体,以老年市场为补充 以重复消费市场为主体,以一次性消费市场为补充 (三)市场营销策略与方案 1.营销原则 & & 产品——市场反馈原则:对旅游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对新的旅游倾向的敏感捕捉,是旅游地发展的关键。目前铜陵市在旅游市场相关的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方面做的还不到位,利用不足。必须逐步建立数据库,建立完善、高效的“产品-市场”反馈体系,根据市场变化选择主打产品,确定产品和市场的营销组合。 形象一体化与产品多样化原则:将多种产品包装为统一的目的地形象,既保证产品的多层次、系列化,又围绕统一、协调的形象加以宣传。在产品多样性的同时保持铜陵旅游形象的稳定性,注重打造精品、塑造品牌。 政府主导与企业运作原则:铜陵旅游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必须借助于政府的引导与协助,凭借宣传、对外联系、公众诚信等方面的优势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以增强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政府通过部门监督管理,对市场营销予以引导和规范,保证旅游市场秩序井然,为企业运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2.营销策略——构建系统化、立体式的综合营销网络 (1)营销主体:地域联合的一体化 & & 从城市规模、旅游产品以及区位分析来看,铜陵市目前很难成为长途旅行中的单一目的地。因此,必须与邻近的九华山、黄山、芜湖、安庆等旅游城市组成区域营销网络,进行联合促销: 在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铜陵与周边城市要注重互补性,避免出现雷同的开发设计。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形成主题鲜明、富于特色的专题旅游线路。 & & 在旅游设施和提供服务方面,一方面要加强联系与合作,以提高各个城市的接待能力和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在旅游设施和服务的提供上,要突出网络的观念,要提供同样标准的服务,但在设施和形式上铜陵要有自己的特色,注重古朴、典雅的服务氛围营造,烘托古老而凝重的铜文化,从而进一步强化“铜都”这一旅游目的地形象。 (2)营销对象:市场细分的差异化营销 & & 由于每个细分市场在目标市场规划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对它们的营销力度自然有所区别。针对特定细分市场的心理、行为特征、区域社会文化背景,适宜于采用不同的营销手段。 按地域细分,国内和国际市场 国内一级市场定位于安徽省内市场,这是最基本的市场,以铜陵为中心120公里内的周边城市为主,距铜陵80公里的九华山、91公里的芜湖、105公里的安庆、120公里的黄山等,也不能忽视省内一些重要城市的市场,如省会合肥。 二级市场定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它是未来铜陵旅游业的核心市场,因为这一区域人口众多,市场广阔,且经济发达,出游条件好,开拓的潜力巨大。 三级市场则是国内其他城市和地区。由于铜陵便利的水路条件,上通武汉、重庆,下连南京、上海,因此,长江沿线尤其是上游城市成为三级市场中的重点。同时关注环渤海和珠江三角洲等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客源市场。 铜陵市的国际旅游市场部分现在还处于萌芽状态,外国游客人数很少,消费量也不大,没有相关市场数据的搜集与整理。针对国际市场,铜陵应采取分步走的方针,以近距离的日本、东南亚、韩国市场为基础和优先拓展空间,逐步进入远程市场,走向欧美国家。 按职业细分市场 白领市场:这类市场上旅游者的消费具有两大特征,第一是由于经济状况良好,消费水平较高,第二,多数要求旅游活动的过程“放松”、“本真”、“自然”,因此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类产品以及部分注重可参与性的特色旅游产品,如探险旅游为白领们释放平日工作的压力提供了机会,比较适合于这类市场。 工薪阶层市场:以工人、农民为主体的经济实惠型市场,在这类市场推荐的产品价格不易过高。考虑到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在一定的时期内,这一市场群体仍将是主要关注的对象之一。 专业人员市场:包括铜文化专业市场、以及水文、地质、生态、动植物等方面的专业市场。可以借助于专业学者的考察、交流、研讨会以及科研人员流动来带动这一市场的繁荣。随着铜陵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这一市场将进一步做大做强。 学生市场:开发科普旅游,铜工业流程参观、淡水豚以及生物知识的学习等,寓教于乐,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好奇心理。这一细分市场的开发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同时也有助于铜陵旅游目的地形象和声誉的广泛传播。 按年龄细分市场 中青年市场:是主力市场,主推休闲度假产品、生态旅游产品,爱情主题的产品。 银发市场:要突出铜文化主题产品,让老人在历史的积淀与沧桑中有所感悟。同时要体现对老年人的关爱,宣传铜陵旅游服务周到便捷的特点,提倡良好的生态和文化氛围。还可将组织老年旅游者或者老年俱乐部作为淡季促销的重点。 青少年市场:推荐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操作性为一体的旅游项目。 3. 营销内容:旅游六要素的整合式营销 旅游者对交通、宾馆、饭店等设施的品质和导游、信息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突破过去仅仅营销旅游线路的做法,将铜陵“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营销,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档次。要关注娱乐活动和游览项目产品的建设与营销,同时要提高旅游商品质量,加强促销力度。 “铜都”应以统一的形象展现给游客,餐饮氛围、住宿环境的特色化设计,在古朴典雅中渗透出铜文化的底蕴;游览、娱乐、购物项目中也应相应的体现铜文化的精髓。 政府应统一组织,由景区景点、宾馆饭店业、旅行社业、旅游管理机构等单位组成营销主体,共同承担营销费用,执行营销规划。在利益分割过程中,必要时也需要政府的协调。 4.营销方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多样化营销 (1)传统方式 人员促销:促销人员同重点客源市场的代表性单位、团体、企业建立长期的联系。如,针对铜陵旅游产品巨大的学生市场,可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团体到江豚基地开展科普教育游,通过大量学生的口碑传播,带动旅游热的兴起。 节事活动:根据需要与可能,适时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事活动。 中国古铜都:青铜文化节 铜工艺品博览会 顺安民俗文化节:三月三庙会 铜文化研讨会 和悦洲珍惜动物保护年会 大通古镇老街开街暨老街旅游节 牡丹婚典 媒体宣传:利用与客源重点城市合肥、南京、上海等地旅游组织和新闻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之间的合作,对外传递信息,进行宣传招徕。大众媒体广告既包括全国性的电视台、电视台相关频道和报纸栏目(中国旅游报、旅游时报、中国旅游杂志等报刊),也包括本省、本地及周边省份的电视台栏目和广播节目。注意采集权威媒体对铜陵的“铜文化”、“江豚养殖”等方面所做的报道,整理后,采用制作录像带、专题报道、专题片、专访的形式进一步宣传铜陵。 (2)现代方式 & & 除了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还应该广泛应用其他新型手段,从听觉、视觉、感受、行动等多方面对潜在旅游者进行影响与引导。 互联网营销:具体营销措施有:建设并逐步完善铜陵旅游网页;各主要旅行社和旅游景区都要建立自己的主页,如金牛洞古采矿遗址、长江水生动物保护中心等,已有的网站如“青铜故里——了解青铜的窗口”等要进一步强化突出铜陵的地方特色,主办方“铜文化研究会”在充实网站内容的同时要加大宣传铜陵的力度;以上网页应力争进入主要搜索引擎和一些热门旅游站点的友情链接,如中国旅游网、携程旅游网等;利用E-mail发送用于广告目的的电子刊物;建立网上预定服务系统。 公共关系:具体做法有:邀请参观,对象包括旅行社(旅行公司)的高级主管、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新闻媒介的记者、相关大型企业的管理人员等,其专题报道或新闻消息往往比广告更令人信赖。 依靠铜文化研究会和长江水生动物保护协会等机构邀请有关方面最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德高望重的社会人士等来铜陵度假,以此可以提高铜陵的声誉。通过授予代表性游客(名人、记者、专家等)铜陵“荣誉游客”、“荣誉市民”称号,扩大铜陵的知名度。 特色营销: 组织展销团:在铜陵市周边地区及省内外主要客源地开设旅游办事处,建立代理点,与不同市场的旅游批发商、零售商与媒体以及旅游管理部门紧密合作,开辟从客源市场直接招徕、组织客源的渠道。 交易会:组织全市各类旅行社、旅游涉外饭店、旅游商品定点生产厂家参加国家旅游局组织的大规模的国内旅游交易会和其它宣传促销活动,以扩大联系和推销铜陵。 5.营销方案 表3-铜陵市旅游市场营销方案设计 标准 市场 类别 市场特征&开发对策 重点产品推荐 主要营销方式 地域细分 一级市场:省内 “铜文化”、“豚类天堂”等铜陵的特色项目在区域市场内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以“铜都铜陵”为主题的铜文化综合体验游与商务游憩活动 人员促销、媒体宣传、销售激励 以野生动物保护和江豚基地为依托的湿地生态旅游产品系列 以都市公园和市郊参与性项目为载体的绿色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系列 以“与民同乐”为精神状态的乡野民俗旅游产品系列 二级市场:长三角地区 由于杭州这一“爱情天堂”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所以爱情系列产品不易成为这一市场中的营销主题,但是铜文化、江豚基地的特色仍具有较强的号召力。 以淡水豚自然保护区、长江重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和悦洲湿地资源为基础的生态旅游项目 互联网营销、公关促销活动、展销团与交易会等特色营销 铜矿采炼体验旅游和现代铜工业游,铜商品市场购物游,铜都博物馆、城区景观要素中的铜艺术展等精品铜文化观光游 三级市场:国内其他城市、地区 湖北大冶、广东阳春、江西鹰潭以及江西德兴等都打出“铜都”的牌子,铜陵必须塑造特色鲜明的形象,借铜文化打造有力的城市名片,唱响“中国古铜都”的旋律。 围绕“中国古铜都”这一目的地形象而设计的系列旅游产品 节事活动、其他间接促销方式、互联网营销 国际 市场 处于萌芽状态,人数少,消费量不大。在国际市场拓展进程中要着重强调铜文化——悠久的历史,文明的见证,以古老的中华文明、神秘的铜文化来吸引海外的游客。 围绕“水中熊猫――白暨豚皖江保护基地”这一目的地形象而展开的系列生态旅游项目 互联网营销、节事活动、其他间接促销方式 铜文化精品游中的参与活动和体验项目 职业细分 白领 市场 收入水平较高,渴望亲近自然,追求健康、有品位的生活方式,乐于结友、交流。可以向白领阶层提供高文化品味和高质量服务的旅游产品以及截然不同的自然经历体验。 以老洲太阳岛度假区为龙头的休闲度假项目 人员促销、互联网营销、媒体宣传 融观光、休闲、野营、烧烤、农家乐、牡丹节等功能为一体的绿色生态旅游项目 以长江重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为主题的融观光、水上运动、湿地运动为一体的主题湿地公园项目 铜文化探密、寻踪 工薪阶层市场 市场规模较大,对价格敏感度较高。适宜经济实惠型的旅游产品。 铜陵生态湿地公园活动 媒体宣传、其他间接促销方式 太阳岛绿色休闲系列项目 现代铜都观光游览 专业人士市场 依托科研、学术等交流活动展开附加的旅游项目,专业性较强 珍惜动物保护 公共关系 长江水生野生动物科考项目 “工业之旅”:古今中外冶铜业生产技术流程展示;“五金之旅”:金、银、铜、铁、硫(锡)的生产故事 学生 市场 市场巨大,适宜于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旅游活动,社会效益明显。 “与白暨豚共游长江”的铜陵水上生态旅游 人员促销(学校团体) 珍惜动物观光科普游 以“铜都铜陵”为主题的工业旅游系列 年龄细分 中青年市场 中青年精力充沛,出游愿望强烈。各类旅游产品如休闲系列、生态系列、爱情主题系列等都会受到欢迎。 以野生动物保护和江豚基地为依托的生态湿地旅游产品系列 媒体宣传、互联网营销、其他间接促销方式、节事活动 “丹凤朝阳说相思”的浪漫民俗旅游产品 铜文化寻踪系列产品 银发 市场 讲求旅游产品的生态性和文化性,同时要求周到便捷的服务以及医疗保障。 铜陵“五老”长寿保健之旅 媒体宣传、其他间接促销方式 “与白暨豚共游长江”的铜陵水上生态旅游 青少年市场 青少年“阳光”、“活泼”,注重旅游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参与性,尤其喜爱户外运动项目。 民俗采风乡野之旅 媒体宣传 现代生态农耕观光之旅 一、旅游业发展情景分析 (一)旅游业发展总体概况 1. 发展速度快 & & 近年来,铜陵市旅游业发展很快,年年平均增长率中,入境旅游接待达到9.89%,旅游创汇达到10.72%,国内旅游接待达到10.82%,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8.98%。在“非典”不利因素影响下,2003年旅游业总收入仍相当于GDP的3.58%。 表4-1 年铜陵市旅游业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铜陵市统计局指标单位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海外旅游者人18502129268336503465330036483580海外旅游者人天80601025915227182701520010832116731074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 102126.31273.24297230197219.2208旅游商品出口创汇万美元 4544.468.281.19889.194.186.3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 4059.7141.7545.564.897584.8982.1国内旅游收入亿元1.011.921.942.082.483.013.433.41旅游总收入亿元1.132.062.222.392.753.173.623.58人均逗留时间天1.851.42.92.11.991.952.381.98人均消费额元252.5229.68464.67457.14382.18401.33404.05415.34GDP总值亿元51.9558.0164.3468.5473.3080.0188.27100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GDP%2.23.553.53.53.753.964.13.58《铜陵统计年鉴(2004)》等 表4-2 年铜陵市主要旅游景点接待情况(万人次) 景点名称 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天井湖公园 20.522.120.725.424.323.326.922.66金牛洞古采矿遗址 2.12.52.62.82.59.413.410.6铜陵长江大桥 101113141716.51812.5长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中心 1.451.61.81.751.952.012.60.5铜都森林公园 1.82.12.252.52.895.612.820.6资料来源:铜陵市旅游局 & & 至2003年末,全市有星级饭店13家(其中三星级饭店3家,二星级饭店6家,一星级饭店4家);旅行社12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国内旅行社10家);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8家。 2. 旅游经济总量小 & & 由于市域面积小,人口总量少,虽然铜陵市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在全省属于中游水平,达到3.58%(表4-3),但铜陵市旅游经济总量在全省属于第三梯队(表4-4)。旅游产业是铜陵市的弱势产业。 表4-3 2002年铜陵市经济实力及其在安徽省的地位 地域GDP人均GDP财政收入国内旅游业收入相当于GDP单位亿元位次元位次亿元位次%位次合肥412.8119212429.1218.153芜湖245.51411074314.4136.595蚌埠190.19955421010.2953.3911淮南152.1213724058.09103.0013马鞍山154.591212661111.0144.547淮北118.114587096.99122.2616铜陵88.42161257824.98163.58(含国际)8安庆285.21247211214.8927.984黄山96.7515658675.491543.881阜阳209.77623371710.1275.246宿州207.4173529147.76112.3315滁州280.833652289.4582.1017六安196.23829381610.2063.3012宣城182.610662866.50143.539巢湖222.7354921118.2393.4110池州66.97174326133.471725.152亳州172.46113225156.78132.8314资料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2003(国内旅游业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根据安徽统计年鉴相关资料计算) 表4-4 2002年铜陵市旅游业在安徽省的地位(%) 地域 &入境旅游接待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接待国内旅游收入全省459051人次位次12381.96万美元位次3883.97万人次位次202.92亿元位次合肥10.74221.91213.12116.592芜湖3.0244.6147.4557.975蚌埠0.81111.35124.8493.1810淮南0.81111.36112.85142.2515马鞍山1.3383.7254.52123.468淮北0.27160.52151.97171.3217铜陵0.94102.0282.08161.5616安庆1.5762.57610.81311.223黄山68.86146.95112.18220.921阜阳0.27160.83144.57112.9112宿州0.28150.37178.2845.416滁州1.5952.1373.05132.3914六安0.52131.03135.3383.199宣城1.1791.9895.3673.1810巢湖1.3971.87104.59103.757池州6.1236.3536.2668.304亳州0.31140.43162.74152.4113资料来源:根据安徽省旅游局统计资料3. 景区景点小而散,品牌旅游资源少,但资源特色突出 & & 如果从景区景点类型看,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从名木古树到珍稀动物,从文物古迹到现代建筑,从工业生产到乡村田园,从山川到田畴,铜陵市样样都有,但多数点小点散,集群分布差。铜陵牡丹虽然有近万亩,但百亩以上的成片牡丹园少,而且是药用牡丹,花期太短(10天左右),缺乏视觉震撼力。 & & 国际组织和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标准、条例,评选出了一系列可以用于旅游开发的品牌资源,如联合国的世界遗产、国际地质公园,中国的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村(镇)、水利旅游区、国家等级旅游区(点)等。铜陵市品牌资源少,等级低,国字号品牌的资源只有国保1处(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其余都为省级品牌资源,共有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1处(大通古镇-和悦洲),省级森林公园1处(铜都森林公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陈翥墓),2A级旅游区(点)3处(天井湖公园、金牛洞古采矿遗址、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A级旅游区(点)4处(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公园、东湖休闲娱乐中心、螺丝山青年公园)。 & & 铜陵市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与周边主要景区景点差异性明显。如铜陵市的铜文化系列景观在许多号称“铜都”的城市中独树一帜,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声名远扬,凤凰山一带的白牡丹、相思树、相思河及其传说优美动人。 & & 但也必须指出,铜陵有些旅游资源看似潜力很大,但不确定因素很多。如和悦洲、太阳岛是江中沙洲,每当长江特大洪水时,随时存在着被洪水淹没的威胁,大规模旅游开发受到诸如洪水、血吸虫、地质条件、交通、空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 & 品牌旅游资源少,视觉震撼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旅游资源开发,如果开发不够,创新不力,难以成为周边市场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4. 开发力度不够 & & 从目前开发情况看,在铜陵诸多旅游资源中,虽然有说法的不少,但是有看头的不多,有的有资源无产品(如凤凰山、相思河、相思树等),有的有说法无载体(如白暨豚),有的有载体无看头(如大明寺),总体上开发力度不够,文化内涵发掘不够。 & & 由于开发力度不足,现有旅游景观没有特色,以至铜陵纵然拥有位于“两山一湖”旅游区北大门的显赫区位,却只见客流,不见客留。 (二)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1. 具备打造品牌旅游产品的三组资源 中国铜都 & & 铜陵有“中国古铜都”之称,适宜发展以铜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的条件,打“中国铜都”牌。 & & 铜陵有3000多年的采铜、冶铜、铸铜历史,有丰富的古代铜文化遗存;新中国第一炉铜水和第一个特大型中外合资铜深加工企业诞生在铜陵;铜产业是铜陵四大支柱产业之首,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是铜陵的形象产业,铜经济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是铜陵最重要的经济;铜陵青铜文化节是安徽省5个省定旅游节庆活动之一,铜旅游商品市场初具规模,铜陵旅游部门曾经推出过很有创意的“点石成金”工业旅游;铜文化(包括城市雕塑、具有铜文化特色的铜陵地名和企业名称等)建设成就斐然;基于丰厚的铜文化底蕴,铜陵城市总体规划中把“铜文化”定位为铜陵特色文化,把“山水铜都”定位为铜陵城市视觉形象,把“中国铜都”定位为铜陵城市经济形象。 白暨豚和江豚 & & 白暨豚系脊椎动物哺乳纲鲸目淡水豚科的白暨豚种的唯一现存代表,已有2000多万年的历史,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白暨豚原分布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和钱塘江一带。20世纪60年代以后,钱塘江已经不见白暨豚的踪迹。1979年以来长江相关区段的生态调查表明,长江中的白暨豚总量已经不足100头。白暨豚是世界上所有鲸目动物中数量最少、处境最危急的一种。如今,不仅白暨豚命在旦夕,就是江豚也岌岌可危。 & & 1985年,国家环保局批准在铜陵市大通镇和悦洲与铁板洲之间夹江上建设淡水豚养护场,用于科研和保护淡水豚。2000年,铜陵淡水豚养殖场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养护场是世界上首座半自然条件淡水豚异地养护场,是中国最重要的江豚研究、繁殖、保护中心,已经成功地救护和繁殖了多头江豚。目前,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正在申报国家及自然保护区。 & & 利用人们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做大做强淡水豚和其他珍稀水生野生动物文章,开展生态旅游和科普旅游,前景广阔。 & & 安徽省皖陵珍稀动物养殖有限公司饲养的珍稀动物比较多,也有一定的观光意义。 凤凰山、相思河、相思树与牡丹园 & & 凤凰山、相思河、相思树、滴水岩、牡丹园是铜陵市分布较为集中的一组景观,每个名字都情意浓浓,充满着亲情、友情、爱情,具备发展以爱情为主题的专项旅游的条件。 2. 地处“两山一湖”旅游区的北大门 & & 铜陵地处“两山一湖”旅游区的北大门,旅游区位比较突出。南距黄山120千米,西南距九华山80千米,北距省会合肥130千米,东距长三角西缘城市南京约200千米,是合肥方向游客以及利用轮船、火车作为交通工具、把九华山作为“两山一湖”旅游首选目的地或最后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游客的必经之地,具有中转旅游、“搭载”铜陵旅游产品的区位条件。 3. 交通比较便捷 & & 铜陵是皖中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水路、公路、铁路交通比较便捷,具备发展中转旅游、“搭载”铜陵旅游产品的交通条件。 & & 铜陵港上通武汉、重庆,下连南京、上海,长江沿线游客在铜陵港中转旅游“两山一湖”地区非常方便。 S103省道沟通南北,连接合肥、青阳、太平湖、黄山、屯溪等地;S321省道横贯东西、沟通芜湖、池州等地。随着合铜黄高速公路、芜大高速公路、宣铜高速公路的建设,铜陵又是三条高速公路的交汇点。 宁铜铁路把铜陵与长三角连成一片,有始发列车通达上海、杭州等地。随着铜九铁路的建成,铜陵将成为东通长三角、西连华中的重要通道。 & & 便捷的交通是一把双刃剑,客流来得快,走得也快。随着铜陵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如果铜陵旅游没有新创意、新主题、新动作,不把自己建设成为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铜陵旅游有可能继续目前的局面:“只见客流,不见客留”。 & & 由于合铜黄高速公路从城南通过,芜大高速公路、铜九铁路从狮子山以东经过,合铜黄高速公路与芜大高速公路在城南新建乡境内互通,将来距离九华山最近的火车客运站不再是铜陵站而是青阳站,随着快速交通的改善,如果没有特色产品出炉,铜陵“中转旅游”有可能难以为继,铜陵有可能成为被游人“遗忘的角落”。 4. 旅游商品特色明显 & & 铜陵盛产八宝,“金银铜铁硫,生姜蒜子麻”,以铜和生姜为基础的旅游商品生产成绩显著。 & & 铜陵铜商品市场覆盖范围广,几十家企业进场销售,年销售铜工艺品几十万件,在周边地区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省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铜陵三佳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铜工艺厂”生产的“马踏飞燕”、“龟鹤齐龄”等特色产品备受青睐。 & & 铜陵冰姜生产始于明代,历来为佛民供品。采用铜陵董店、新建生产的鲜姜加工而成,色白肉嫩,嚼之无渣,故名。铜陵冰姜香甜辣俱全,食之能生津开胃,驱寒解毒,清痰正气。依托地方特色资源,铜陵生姜制品企业多达几十家,其中有省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和平糖冰姜厂”、市级旅游产品定点生产企业“齐松姜制品厂”等。“和平糖冰姜厂”生产的“和平”牌生姜系列制品获“中国(芜湖)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交易会特别推荐商品”光荣称号。 & & 铜陵凤丹、铜陵茶干、野雀舌茶、顺安酥糖、大通小磨麻油、博隆地毯等,也是非常著名的特色旅游商品。 5. 国内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大好形势 & &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未来国际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远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国际旅游接待将占世界的8.6%。 & & 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国家旅游局提出了《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安徽省旅游局提出了《安徽省“十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充分展示了中国和安徽旅游业发展的光辉前景。两个纲要提出的旅游业发展的具体目标(表4-5,表4-6),既鼓舞人心,又客观可行。 表4-5 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 年 &入境游客(亿人次)年均增长(%)旅游 创汇 (亿美元)年均增长(%)国内 游客 (亿人次)年均增长(%)国内 旅游收入 (千亿元)年均 增长(%)旅游业 总产出 (千亿元)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GDP%20051.12-1.206-8240-2608-1011-11.511-130.535-0.58511-130.734-0.85.5-620101.43-1.725-7320-3806-815-177-80.86-1.0310-121.125-1.3456.1-7.320151.74-2.34-6430-5606-821-257-81.39-1.8310-121.75-2.36.6-8.920202.1-3.04-6580-8206-829-368-102.04-2.938-102.5-3.67.9-11.4表4-6 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 年 &入境游客(万人次)年均增长(%)旅游创汇(亿美元)年均增长(%)国内游客(万人次)年均增长(%)国内旅游收入(亿元)年均增长(%)旅游业总产出(亿元)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GDP%20054511214.8470010295133108201588.5276121001089161296510202011861011129005147510155812& & 中国旅游业、安徽旅游业以空前的速度稳步前进,旅游活动更加大众化、社会化,这为铜陵旅游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6. 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 & 铜陵市政府重视旅游业发展,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鼓励、促进旅游业发展。 & & 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金牛洞古代采矿遗址等管理部门,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高涨,依托自身优势,千方百计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7. 旅游正在成为消费热点 & & 根据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对2003年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调查,旅游已经成为新世纪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支出的教育、医疗和旅游“三件大事”之一。 旅游成为消费热点,为铜陵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潜在客源。 (三)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 经济实力弱 & & 虽然铜陵市人均GDP排在全省第二位,但铜陵市市域面积小、人口少,GDP总量、财政收入在全省排在第三梯队(见表4-4),地方政府缺少足够的资金来发展旅游业。 2. 区内市场小 & & 铜陵市2002年末人口约70万,是安徽省人口最少的一个市,目前本身又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流动人口不多,虽然人均GDP居全省前列,但区内旅游市场比较小,没有大制作或新创意,很难把市场半径做大,把旅游经济做强。 & & 由于经济实力弱、重复消费市场规模不大,必须注意设施的多功能性:第一,旅游设施建设时要注意它的生产功能(如观光农业园的生产功能等),以降低维护和经营成本,避免设施闲置和资金浪费;第二,生产性设施建设要注意它的旅游功能(如生产功能与旅游功能结合、科研功能与旅游功能结合、科普功能与旅游功能结合等,生产设施要有方便的观光通道),以发挥同一设施的多种功能,提高生产性设施的效益;第三,文化设施、市政设施的旅游功能,如铜博物馆的观光功能等。 3. 区内旅游交通条件有待改善 & & 铜陵市外部大交通条件较好,但区内旅游交通条件有待改善。例如,大通渡口、老洲渡口设施差,渡船破旧;金榔至凤凰山、凤凰山至相思河、相思树、滴水岩的道路等级低、路况差,远远不能满足旅游要求。 4. 少数景区景点环境状况差 & & 例如,受移民建镇的影响,和悦洲老街已经人去楼空,视觉环境破败凄凉。 & & 另外,铜陵市东依狮子山,西滨长江,城中有山有湖有河,是一座山水城市。由于历史等原因,铜陵长江岸线基本上是工业岸线,缺少生活岸线,滨江城市难见长江,城市建设中遮山掩水现象也非常突出,城区个别地方人居环境也比较差。 5. 其他制约因素 & & 受气候的影响,铜陵主要旅游景区景点季节性明显,淡旺季突出。和悦洲、太阳岛是江中沙洲,大规模旅游开发受到诸如洪水、血吸虫、地质条件、交通、空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二、旅游业发展战略目标 & & 通过5~15年不懈地努力,把铜陵建设成为安徽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一)指导思想 & & 以产业化为方向,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重点,以规划为龙头,以包装为手段,实行政府政策引导、多种经济成分积极参与、六大要素协同发展和集约经营的大旅游发展战略,通过旅游开发打造招商引资的品牌,坚持科学发展观,在规模和效益上推进旅游经济全面增长。 & &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正确认识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发展旅游业。鉴于铜陵市情,不能为了发展旅游而发展旅游,而要把发展旅游与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把发展旅游与城乡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和带动作用。 (二)产业定位 & & “十五”打基础(重在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十一五”出形象(重在形成铜陵特色旅游产品),“十二五”大变样(重在形成铜陵旅游形象),努力使旅游业成为铜陵市第三产业中具有带动性的龙头产业。 2005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89亿元;2010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9.38亿元;2020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8.76亿元,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旅游业成为铜陵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详见表4-7中方案)。 表4-7 铜陵市旅游业发展2005年、2010年、2020年规划目标 年 &方案 入境游客(万人次)年均增长(%)旅游创汇(万美元)年均增长(%)国内游客(万人次)年均增长(%)国内旅游收入(亿元)年均增长(%)旅游业总收入 亿元 相当于GDP[4]20032003年实绩[1] 0.3589.89 20810.72 82.110.82 3.4118.983.583.582005参考方案1[2]&11&14.8&10&13&&参考方案2[3]&6~8&8~10&11~13&11~13&&低方案 0.41882521099.34104.51154.723.63中方案 0.4331026112101.16114.67174.893.76高方案 0.4411127014104.83134.83195.063.892010参考方案1&6.5&11.5&6.54.7511&&参考方案2&5~7&15~17&7~8&10~12&&低方案 0.523539110145.9688.31138.653.70中方案 0.5936.544412155.6498.99149.384.01高方案 0.619750214168.84109.711510.164.342020参考方案1&6.5&11.5&6&11&&参考方案2&4~6&6~8&8~9&9~11&&低方案 0.77457006287.13723.591124.214.32中方案 1.06369588336.02827.911228.765.13高方案 1.2177142611399.69932.971334.236.10说明: [1]2003年资料据铜陵市旅游局统计资料,2003年增长率为年平均增长率。 [2]增长率参考方案1为《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制定的发展速度。 [3]增长率参考方案2为《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的发展速度。 [4]《铜陵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提出了铜陵未来GDP年平均增长速度:年为14%,年为11.3%。据此计算铜陵市未来GDP总量:2005年为130亿元,2010年为234亿元,2015年为400亿元,2020年为561亿元(按年GDP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计算)。 (三)功能定位 & & 以文化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城市旅游、爱情旅游为主线,促进科普旅游、家庭旅游、友情旅游的全面发展。 (四)形象定位 & & 根据铜陵市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特色,结合精品战略、错位发展等理性思考,铜陵市旅游形象应该围绕“铜”和“豚”做文章: 中国古铜都,世界白暨豚 浪漫铜都,豚类天堂 铜陵——中华白鳍豚绿色家园 铜陵——白鳍豚的最后家园 & & 依托铜陵城市历史、特色文化、主导经济部门、特色景观形象和文化遗存,发展铜文化旅游、工业旅游、城市旅游和铜旅游商品,打造“中国铜都”一级旅游形象。 & & 依托国家环保局长江重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以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为载体,以江豚养殖和保护为重点,结合其它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和科普,把铜陵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淡水豚类养护天堂,发展生态、科普旅游。 & & 另外,无论凤求凰,还是凰求凤,无论恋爱、新婚,还是银婚、金婚、钻石婚,爱情都是永恒的主题。以凤凰山、相思河、相思树、滴水岩、牡丹园为载体,以白桐花、梨花、白荷花(荷花仙子)、银桂为补充,以爱情为主题,把相思河、相思树、滴水岩、牡丹园一带打造成乡村田园型爱情旅游天堂。 (五)产品定位 & & 铜陵具备打造多种旅游产品的条件,以金色旅游产品、绿色旅游产品为最。 1. 金色旅游产品 & & 铜陵以铜业立市,以铜业兴市,从古代采矿遗址到现代铜产品深加工流水线,从古代坑道开采到现代露天开采,从古代大炼渣到现代巨型铜雕塑,从珍贵的一级文物到琳琅满目的铜工艺品市场,从特色文化“铜文化”到城市视觉形象“山水铜都”、城市经济形象“中国铜都”,铜陵一应俱全,适宜打造铜工业旅游这一金色旅游产品。大力开发金童子(四喜铜娃)等系列铜工艺品,做大做强铜工艺品贸易文章。 2. 绿色旅游产品 & & 绿色象征着生态、环保、生命。以水生野生保护动物为中心,以江豚养护为重心,以淡水豚自然保护区为载体,以水族馆为科普阵地,以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为拓展空间,发展生态旅游、科普旅游。以山水铜都城市风光为游览对象,登螺蛳山,游天井湖,享受铜都山水。徜徉太阳岛洲头约300公顷的沙滩、草地、意杨林,品味田园风情。以铜陵“凤丹”为基础,引进洛阳、菏泽、宁国等地白色观赏牡丹,发展百种千亩药用与观赏相结合的牡丹园。 & & 另外,铜陵还可以发展“白色旅游产品”。白色象征着纯洁、爱情。凤凰山上凤歌凰舞,“凤丹”花、白桐花、梨花、白荷花(荷花仙子)的洁白无瑕,相思树的长相依,相思河的长相诉,滴水岩的长相思等,适合打造爱情旅游产品。 三、旅游业发展战略模式 & & 根据铜陵市情,铜陵市旅游业发展应该强调精品带动模式、错位发展模式和区域联动模式。 (一)精品带动模式 & &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者出行距离不断增加,旅游者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加之铜陵目前没有特别枪眼的旅游产品,旅游者对铜陵的旅游感知不甚理想,创建精品,实行精品带动战略是铜陵旅游在安徽旅游、皖江旅游“板块”中争地位、抢地盘的必然选择。 & & 铜都品牌和白暨豚品牌是铜陵市发展旅游的两个精品,各有依托。 “中国铜都”已经有很好的市场知名度。我国有五个地方叫铜都(铜陵——中国古铜都;湖北大冶——千古铜都,广东阳春——南国铜都,江西鹰潭——南国的铜都,江西德兴——铜都),但以铜陵采铜、冶铜、铸铜起始最早,延续时间最长(从西周至今一直没有中断),铜经济特色最为鲜明(2002年铜产业产值已经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9.6%,精炼铜产量亚洲第一,特种漆包线全国市场占有率40%;电子级超细漆包线全国市场占有率10%),反映铜文化的城市景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晋江市陈埭镇仙石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