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是否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参与国

大国外交: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
&大国外交: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
在本书中,我力图描述那些我所认为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中最重要者,只要它们是与国际事务相关的。
我没有任何大胆的新解释要提供,也不持任何历史目的,抑或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或弗洛伊德学说作什么新颖的倒转。然而,从头到尾,我的压倒性关切集中在“维持和平”这一问题上。在19世纪初,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折磨之后,奥地利国务家梅特涅亲王曾宣称维持和平是一个文明人的最高责任。如今,在我们这个核生化武器的时代,维持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武装起来的各国之间的和平已不止成为一项文明责任;它已成为地球上生命存续的一大条件。
本书主要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至今的这100年间,大国关系与世界格局的深刻演变,阐释大国的外交政策,聚焦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如两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过程,中国的抗日战争与内战,朝鲜战争,苏联的崛起与美苏争霸,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海湾战争,
“9·11”事件等,讲述各主要大国在历次战争和重大国际事件前后,如何应对国际局势的危机,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为读者呈现20世纪错综复杂的世界政治演变史。
诺曼里奇,美国布朗大学历史学荣休教授,历史学家,国际关系专家。1949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布林茅尔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和布朗大学,并协助指导布朗大学的国际关系研究项目。主要著作有《民族主义与变革时代》、《希特勒的战争目的》第一卷《意识形态、纳粹国家和扩张过程》与第二卷《新秩序的建立》、《为什么会爆发克里米亚战争:一个发人警醒的故事》等,同时是多卷本《德国对外政策文件》的编者之一。
  第一章第一次世界大战(上)
  主要交战国的战争计划
  西线战事
  东线战事
  加里波利(达达尼尔)战役
  海上的战争
  战时政治与宣传
  战时外交
  日本参战
  奥斯曼帝国参战
  意大利参战
  巴尔干各国卷入
  协约国成员间的战时秘密条约
  土耳其海峡
  对阿拉伯人的互相抵触的许诺
  赛克斯皮科协定
  与俄国和意大利的协定
  贝尔福宣言
  英法阿拉伯宣言
  关于德国的法俄协定
  中欧两强的战争目的
  第二章俄国革命和《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
  三月革命
  布尔什维克革命
  列宁的和平创议
  俄罗斯帝国的瓦解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
  《布加勒斯特条约》
  从《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看德国的战争目的
  第三章第一次世界大战(下)
  和平提议
  美国干涉
  威尔逊的“十四点”
  德国战败
  停战(1918年11月11日)
  第四章缔造和平(1919年)
  理想主义的销蚀
  封锁问题
  巴黎和会
  1919年的和平缔造者:克列孟梭、劳合·乔治和威尔逊
  国际联盟
  “十四点”的命运:殖民地、山东和种族平等
  南蒂罗尔和阜姆
  德国问题
  出示和平条件
  第五章和约
  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
  对奥地利、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的和约
  对奥斯曼帝国的和约
  少数民族条约
  条约批准问题
  1919年时的列强
  第六章帝国之后:俄国和东欧
  俄国:内战与布尔什维克巩固权力
  布尔什维克的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
  新生的和重建的东欧国家
  捷克斯洛伐克
  南斯拉夫
  第七章帝国之后:中东
  土耳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的领导
  亚美尼亚问题
  与法国和意大利的外交解决
  驱逐希腊人、查纳克危机和废除苏丹统治
  《洛桑条约》
  希腊—土耳其人口迁移
  凯末尔的社会革命
  非土耳其领土
  沙特阿拉伯
  叙利亚和黎巴嫩
  外约旦
  美索不达米亚(伊拉克)
  巴勒斯坦:犹太复国主义—巴勒斯坦问题
  石油因素:波斯(伊朗)
  美索不达米亚
  巴林和沙特阿拉伯
  第八章东亚:到华盛顿会议为止的日本和中国
  1914年前的背景
  日本、中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二十一条”
  日本和盟国在西伯利亚的干涉
  华盛顿会议(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
  裁减海军军备的协定
  第九章东亚:从华盛顿会议到“满洲危机”
  中国: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布尔什维克的关注
  中国政治形势;孙中山
  国共伙伴关系
  莫斯科的对华政策
  蒋介石的崛起
  蒋介石与莫斯科的关系
  旨在统一中国的北伐
  日本因素
  “满洲危机”前夕的中国
  华盛顿会议后的日本国策
  大萧条的影响
  第十章“满洲危机”
  日本的利益
  日本侵占
  中国和苏联的反应
  西方的反应
  国联的反应和史汀生主义
  建立傀儡国家“满洲国”
  李顿调查团
  日本侵占热河与《塘沽停战协定》
  第十一章东亚:从“满洲危机”到中日战争
  日本政府与其政策
  “满洲危机”后的中国
  卢沟桥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的开始
  国际反应
  日本政府内的变动
  第十二章西欧:从凡尔赛到希特勒
  法国对安全的追求
  以赔偿为武器
  俄德《拉巴洛条约》
  法国、比利时占领鲁尔;德国通货狂胀
  通货狂胀结束;道威斯计划
  《洛迦诺公约》
  白里安和斯特莱斯曼
  裁军问题
  凯洛格白里安公约
  裁军谈判的失败
  赔偿、杨格计划和莱茵兰撤军
  马奇诺防线
  白里安的欧洲联邦计划
  大萧条的来临
  大萧条对德国的影响
  德奥关税同盟
  赔偿的终结
  德国民主制的终结
  第十三章西欧:到西班牙内战为止的墨索里尼和希特勒
  战后意大利
  墨索里尼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
  墨索里尼的帝国主义
  希特勒
  纳粹意识形态
  1933年时德国的国际处境
  埃塞俄比亚危机
  德国牵制:萨尔公民投票和德国重新武装
  斯特雷萨阵线和法俄同盟
  英德海军协定
  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和世界的反应
  莱茵兰重新军事化
  埃塞俄比亚的终结
  第十四章西班牙内战
  政治背景
  反共和国的阴谋
  外国干涉的作用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长枪党
  外国干涉的国际影响
  法国和英国的不干涉
  德国的不满
  第十五章从西班牙内战到欧洲的二战前夜
  意大利、德国与奥地利问题
  绥靖政策
  希特勒兼并奥地利
  出卖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危机和慕尼黑协定
  “水晶之夜”和希特勒破坏慕尼黑协定:占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
  德国兼并梅梅尔
  纳粹种族战争
  第十六章二战在欧洲:从德国进攻波兰到俄国战役
  波兰问题白热化
  纳粹—苏联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德国进攻波兰
  第四次瓜分波兰
  西线进攻的决定
  苏联的扩张:兼并波罗的海国家与苏芬战争
  德国对丹麦和挪威的进攻
  丘吉尔接任首相
  德国的西线战役
  希特勒与英国的对抗
  墨索里尼的干涉
  西班牙牌
  北非战略
  巴尔干困境
  对南斯拉夫和希腊的进攻
  对苏联的进攻
  第十七章二战在亚洲:从中国泥潭到珍珠港
  苏联威胁、德国背叛和美国经济压力
  欧洲事态与亚洲事态的互动
  采纳南进战略
  走向与德国结盟
  三国条约与其国际反响
  日本与德国对苏进攻
  从南进战略到珍珠港
  珍珠港事件争议
  外交后果
  第十八章希特勒对美宣战,太平洋战局,态势逆转
  希特勒起初的谨慎
  美国的压力
  希特勒的最终回应
  日本奇迹的六个月
  态势逆转:珊瑚海战役和中途岛战役
  日本人的胜利的遗留影响
  第十九章到墨索里尼垮台为止的大同盟
  大同盟的开端
  《大西洋宪章》
  西方对苏援助
  美国加入大同盟
  三巨头: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
  战争进程:总体概貌
  斯大林的战争目的与1942年5月26日英苏盟约
  在北非的第二战场
  卡萨布兰卡会议:西西里与无条件投降
  战争进程: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
  攻入西西里和意大利,墨索里尼垮台
  第二十章为战后世界奠基
  莫斯科会议
  首次开罗会议(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
  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
  波兰问题
  欧洲战争进程
  摩根索计划;1944年9月11
日至16日的魁北克会议;
  参谋长联席会议1067号指令
  1944年10月丘吉尔艾登赴莫斯科使团,百分比协议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日至11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联合国的建立
  第二十一章在欧亚两大洲的胜利
  罗斯福去世和杜鲁门继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结束
  杜鲁门初入国际政治
  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
  太平洋战局进程
  原子弹的使用
  原子弹与苏联对日宣战
  日本投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十二章大同盟的瓦解
  1945年时的强国
  武器系统的革命
  缔造和平(1945年):伦敦会议和莫斯科会议
  斯大林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宣言”与凯南的遏制理论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和苏联的反应
  缔造和平(1946年),关键性的德国问题
  与意大利和德国卫星国的和约
  杜鲁门主义;对希腊、土耳其的援助;希腊内战
  马歇尔计划
  第二十三章敌对阵营的形成
  苏联势力在东欧的扩展;共产党情报局的创建
  捷克斯洛伐克1948年二月政变
  铁幕的裂口: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
  柏林封锁
  迈向北大西洋同盟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德国的分裂
  一个超国家经济组织的创建:欧洲煤钢联营
  西欧联盟
  华沙条约
  第二十四章日本:从投降到最后和约
  日本投降详情
  美国设想的在日管理当局
  美国占领与日本政府改组
  对日和约(1951年9月8日)
  苏联对日媾和(1956年10月19日)
  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协定
  第二十五章超级大国与中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朝鲜战争
  日本投降前的美国对华政策
  史迪威的失败
  赫尔利使团
  美国未能结交共产党人
  美国战后对华政策
  马歇尔使华
  苏联对华政策
  外蒙古成为苏联卫星国
  中国内战:国民党人
  中国共产党人和毛泽东
  中国内战:冲突进程
  毛泽东倒向苏联
  美国国内对中国共产党人获胜的反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50年2月14日中苏条约
  第二十六章遏制在亚洲:朝鲜战争
  朝鲜的战后分治
  苏联治下的北部朝鲜
  美国治下的南部朝鲜与李承晚
  分立的南北朝鲜政府的建立
  美苏撤军与朝鲜人民军出兵南朝鲜
  朝鲜战争:责任问题
  冲突进程
  罢免麦克阿瑟
  走向停战的漫长道路
  诸多不同解释
  第二十七章帝国的终结:印度和巴基斯坦
  甘地革命
  甘地的领导作用
  甘地的首次争取自治运动
  印度社会内的分裂
  甘地的食盐进军
  印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克里普斯使团
  英国的屈服和印度分治决定
  实行分治
  印度和巴基斯坦作为英国自治领获得独立
  甘地的遗产
  朱纳格特、海得拉巴和克什米尔
  葡萄牙和法国飞地的终结
  尼赫鲁的对外政策与中印战争
  尼赫鲁的遗产
  印巴不宣而战的战争与孟加拉国创立
  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核国家
  第二十八章北非和中东: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苏伊士运河危机
  法兰西帝国在中东和北非的终结
  英国人与埃及
  巴勒斯坦问题
  英国委任统治的终结
  阿以冲突与以色列国家的建立(1948年5月14日)
  1948—1949年阿以战争
  外约旦变成约旦
  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命运
  埃及:从1948—1949年战争到苏伊士运河危机
  第二十九章冷战的发展:从朝鲜战争到古巴导弹危机
  领袖变更
  艾森豪威尔杜勒斯对外政策
  斯大林之后的接班人:尼基塔·赫鲁晓夫
  斯大林之后的苏联对外政策
  对奥和约(1955年5月15日)
  德国问题上的持续僵局
  赫鲁晓夫对和平共处的重新呼吁和他对斯大林的谴责
  非斯大林化在东欧的反响:波兰
  1956年10月匈牙利暴动
  苏伊士运河危机
  欧洲走向较大程度的独立;欧洲原子能联营和共同市场
  洲际弹道导弹和首颗人造卫星
  赫鲁晓夫柏林最后通牒(1958年11月)
  肯尼迪继任
  维也纳峰会(1961年6月)
  柏林墙(1961年8月)
  第三十章古巴导弹危机
  菲德尔·卡斯特罗
  卡斯特罗革命
  卡斯特罗与美国
  卡斯特罗与苏联
  猪湾入侵
  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决定
  美国的反应
  危机的解决
  卡斯特罗的反应
  第三十一章进行冷战:从古巴导弹危机到赫尔辛基协议
  戴高乐迈向更大程度的独立
  肯尼迪的“我是柏林人”演说(1963年6月26日)
  禁止核试验条约(1963年8月5日)
  保护人变更
  约翰逊继任
  废黜赫鲁晓夫(1964年10月14日),勃列日涅夫继任
  维利·勃兰特和“东方政策”
  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1968年)
  尼克松继任
  军备控制: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
  勃兰特重启德国“东方政策”与莫斯科条约(1970年8月12日)
  关于柏林的四国条约(1971年9月3日)
  两德关系基础条约(1972年12月21日)
  赫尔辛基协议(1975年7月30日至8月1日)
  第三十二章东亚:从朝鲜战争到中美外交革命
  中苏关系
  中美关系:金门、马祖和台湾问题
  中印战争
  中苏分裂
  美国未能就东亚形势的变化作出调整
  中美外交革命
  中日实现和平
  中美外交革命的最后各阶段
  第三十三章遏制在亚洲:越南(第一部分)
  战后分治
  历史背景
  胡志明与越南的共产主义—民族主义革命
  中国国民党军对北越的占领
  英国对南越的占领和法国卷土重来
  越南对法战争
  日内瓦协议(1954年7月)
  东南亚条约组织
  美国、南越和吴庭艳
  越盟对拒绝举行全越普选的回应
  老挝问题
  肯尼迪升级
  吴庭艳垮台
  约翰逊坚持既定路线
  “春节攻势”对美国政策的冲击
  约翰逊的最终和平提议与1968年总统选举
  第三十四章遏制在亚洲:越南(第二部分)
  尼克松的越南政策
  战争扩大到柬埔寨和老挝
  外交突破?
  西贡政府的崩溃
  美国撤出后的东南亚
  华人的命运和中国的反应
  柬埔寨的浩劫
  越南占领柬埔寨
  中国攻入越南
  共产主义者在老挝的胜利
  第三十五章冷战的发展:从赫尔辛基协议到戈尔巴乔夫垮台
  卡特的对外政策
  巴拿马运河条约(1977年7月9日)
  军备控制和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
  罗纳德·里根上台
  里根自相矛盾的对苏政策
  里根、核武器和“战略防御倡议”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继位
  里根戈尔巴乔夫关系
  戈尔巴乔夫削减苏联军事义务和对外承诺
  里根与中美洲: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
  格林纳达
  利比亚
  布什继位
  布什戈尔巴乔夫关系
  布什、戈尔巴乔夫和海湾战争
  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
  第三十六章中东:从苏伊士运河危机到戴维营协议
  苏伊士运河危机后的埃及政策
  六日战争(1967年6月5日至10日)
  联合国242号决议
  巴勒斯坦问题
  赎罪日战争(1973年10月)
  阿拉伯石油武器
  基辛格的穿梭外交
  吉米·卡特的中东政策
  戴维营协议(1978年9月)
  第三十七章中东:从伊朗伊斯兰革命到1991年海湾战争
  伊朗、国王和伊斯兰革命
  伊朗人质危机
  苏联入侵阿富汗
  两伊战争
  黎巴嫩悲剧
  武器换人质
  尼加拉瓜因素
  两伊停战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0年8月2日)
  海湾战争
  第三十八章苏联帝国的解体
  波兰、团结工会和一个非共政府的组成
  共产党在匈牙利统治的终结
  匈牙利对共产党民主德国的打击
  民主德国危机和柏林墙被打开
  德国重新统一
  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鹅绒革命
  斯洛伐克的分离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不确定的未来
  苏联的解体
  鲍里斯·叶利钦的作用
  族裔民族主义和宗教:两大解体力量
  戈尔巴乔夫的挽救努力与1991年8月政变
  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
  第三十九章南斯拉夫的解体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战争和种族清洗
  欧共体的反应
  马其顿局势
  波黑的浩劫
  克罗地亚出牌
  代顿协议(1995年12月14日)
  科索沃危机
  在马其顿的反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外交部长解码2015中国大国外交
2015年03月09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王丕屹)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2015年中国外交的“一个重点、两条主线”
  王毅说,2014年是中国外交的丰收之年、开拓之年、创新之年。中国成功举办上海亚信峰会和北京APEC会议,积极参与全球热点问题解决,“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广泛响应,走出一条结伴而不结盟的对外交往新路,基本形成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
  王毅说,2015年中国外交的关键词是“一个重点、两条主线”。“一个重点”就是全面推进“一带一路”。重点推动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陆上经济走廊、海上合作支点建设,促进人文交流合作,加快自贸谈判进程。“两条主线”就是做好和平与发展这两篇大文章。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办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中国将以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积极参与联合国发展峰会和国际气候变化合作,推动制定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的2015后发展议程和新的应对气候变化安排。
  “中国脚步”走到哪里,“中国保护”就跟到哪里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王毅说,去年中国公民出境首次突破1亿人次,成为海外最大的流动群体。还有2万多家中国企业、数百万中国同胞生活和工作在世界各地。海外维权任务之重前所未有,责任之大前所未有。
  王毅说,去年,外交部设立全球领事保护应急呼叫中心“12308”热线,不管同胞们身处海外哪个角落,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拨通这个电话,就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的帮助。
  王毅表示,海外民生工程只有进行时而没有完成时。“中国脚步”走到哪里,“中国保护”就要跟到哪里。我们会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中国护照的“含金量”,让同胞们更直接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尊严。
  “一带一路”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王毅表示,“一带一路”比“马歇尔计划”既古老得多,又年轻得多,两者不可同日而语。说古老,是因为“一带一路”传承着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代丝绸之路精神;说年轻,是因为“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化时代,是开放合作的产物。
  王毅介绍说,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将坚持奉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平等协商,充分尊重各国的自主选择。我们将注重照顾各方舒适度,注重保持透明和开放,注重与各国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注重与现有地区合作机制相辅相成。“一带一路”的理念是共同发展,目标是合作共赢。它不是中方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
  合作共赢是最大公约数
  王毅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十分丰富,比如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坚持履行正确义利观等等。就当前而言,我认为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合作共赢”。
  去年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一倡议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是对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创新。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利益日益融合,国家之间也许文化不同,信仰不同,制度不同,但合作共赢却是最大公约数。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代替的是单打独斗的老做法,摒弃的是赢者通吃的旧思维。
  总之,与历史上的大国不同,中国自身已经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的新路。现在,我们还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再走出一条合作共赢的新路。
  延伸阅读
  热点问题 外长答问
  中俄关系不受国际风云影响
  中俄关系不受国际风云影响,也不针对任何第三方。由于中俄双方已经建立起牢固的战略互信,两国关系更趋成熟、稳定。作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中俄之间有着相互支持的好传统。两国人民的友谊也为加强战略合作提供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中国是国际秩序建设性力量
  中国历来是国际秩序的建设性力量。如果把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比作为一艘大船,70年前中国就曾经亲手参加了它的设计和建造。而且,中国还是当时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今天,我们和190多个国家同在这条船上,我们想的决不是要把船打翻,而是如何和各国共同努力,让这艘大船沿着正确方向开得更稳更好。
  期待中美两国元首再续佳话
  习近平主席将于今年秋天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我们期待两国元首继瀛台夜话之后再续佳话,为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只要双方拿出诚意,守住“不冲突不对抗”的底线,筑牢“相互尊重”这个基础,就能做好“合作共赢”这篇大文章。
  日本战后70年勿再输掉良知
  历史问题一直困扰着中日关系,我们要问一声,究竟原因何在?我想起一位中国的外交老前辈在这一问题上的主张,他认为,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其实,这句话既是人与人的交往之道,也是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日本当政者在这个问题上做得如何,首先请扪心自问,世人也自有公论。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是继续背着历史包袱不放,还是与过去一刀两断,最终要由日本自己来选择。
  中国积极参与热点问题斡旋
  去年,中国积极参与了一系列热点问题的斡旋,中国也在不断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解决热点之路,注重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如同博大精深的中医之道,对待热点问题,首先要把准脉,二要综合施策,三要标本兼治。
  南海岛礁建设不针对任何人
  中国在自己的岛礁上开展必要的建设,不针对也不影响任何人。我们不会像有的国家那样跑到别人家里去搞“违章建筑”,也不会接受在自家院里施工时被人指手画脚。只要是合法合理的事情,我们就有权利做。
  国际追逃追赃决不会松懈
  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国际追逃追赃也决不会松懈。外交部将与世界各国加强沟通协作,将反腐败国际合作这张天罗地网织得更密,让再狡猾的狐狸也无处可逃。
  MH370航班搜寻仍将继续
  去年的今天,马航MH370航班失联。一年过去了,飞机还没有找到,但搜寻仍将继续!对于MH370航班的乘客家属,今天是艰难的一天,我们的心和你们在一起。马航的理赔工作已经启动,我们愿向每一位家属提供一切需要的服务,协助大家维护好正当和合法权益。
大国外交:从拿破仑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内容简介
  在19世纪及20世纪相当长的时间内,欧洲一直是世界的权力中心,世界上主要大国基本上都是欧洲的国家:英国、法国、俄国、奥匈帝国、德国等,它们是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主要角色,几个大国的博弈左右着世界政治的格局。本书主要描述1814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这100年间,大国关系与世界格局的深刻演变,阐释大国的外交政策,聚焦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如拿破仑战争、1848年革命、克里米亚战争、美国内战、意大利和德意志的统一、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讲述各主要大国在历次战争前后,如何运筹帷幄、纵横捭阖,应对国际局势的危机,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
  作者简介
  诺曼里奇(Norman
Rich),布朗大学历史学荣休教授,国际关系专家。1949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布林莫尔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及布朗大学,并协助指导布朗大学的国际关系研究项目。普林斯顿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和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都曾给予他研究员职位,他还曾因在英德两国进行的研究工作,被古根海姆基金会和富布莱特计划给予过资助。
  主要著作有《弗里德里希冯霍尔斯泰因:俾斯麦和威廉二世时代的政治与外交》、《民族主义和改革时代》、《希特勒的战争目的》、《为什么会爆发克里米亚战争?》;与人合编《德国对外政策文件》多卷、《霍尔斯泰因文件:回忆录、日记和书信》四卷;在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文章和书评。
缔造和平(1814—1815年)
  战时同盟条约在战后媾和中的作用
  和平的缔造者
  与法国的和约(1814年)
  塔列朗的作用
  第一个《巴黎条约》
  美国与拿破仑战争:路易斯安那、佛罗里达与1812年美英战争
  维也纳和会
  《维也纳条约》
  拿破仑的“百日王朝”
  第二个《巴黎条约》
  神圣同盟与四国同盟
  对1814—1815年和平进程的总体评价
维护和平(1815—1823年):欧洲协调
  和平的维护与变革的力量
  民族主义
  1815年后的维持和平行动
  法国问题
  艾克斯拉沙佩勒会议:国际集体保证与法国的“入伙”
  特洛波会议与莱巴赫会议:革命与外国干涉
  坎宁接替卡斯尔雷
  维罗纳会议:对西班牙的干涉(1823年)
  门罗主义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与列强的反应
  希腊革命与外国干涉的危险
  梅特涅和卡斯尔雷为防止外国干涉进行的努力
  沙皇尼古拉一世即位、穆罕默德·阿里的干涉与坎宁的政策
  1828年的俄土战争和《亚得里亚堡条约》
  对希腊独立的承认
1830年革命与葡萄牙及西班牙的革命
  法国七月革命
  比利时革命
  波兰革命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革命;帕默斯顿的政策
  英国和葡萄牙
  英国和西班牙
  西班牙婚姻事件
东方问题的延续
  埃及危机(1831—1841年)
  土埃战争再起、列强的干涉与1840年国际危机
  1841年《海峡公约》
  沙皇有关签订一个处理近东紧急事态新协定的提议(1843—1844年)
  阿尔及利亚问题
1848年革命
  法国革命
  哈布斯堡王朝的革命
  德意志革命:普鲁士
  革命时期普鲁士的对外政策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革命
  法兰克福议会
  1848年革命与列强的对外关系
克里米亚战争
  冲突的背景
  危机的发展
  奥地利维持和平的战略
  战端终开
  同盟国及俄国的战争目标;奥地利对俄国的最后通牒
  战争进程
  奥地利结束战争的努力
  媾和(1856年)
  战争的最后结局
意大利的统一
  撒丁的领导地位
  加富尔
  撒丁与克里米亚战争
  法国与撒丁的同盟
  为战争所做的外交准备
  1859年的战争与《维拉弗兰卡和约》
  撒丁的兼并与萨伏依和尼斯的割让
  加里波第与南意大利的征服
  接管罗马的失败
  夺取威尼西亚和罗马
大国与美国内战
  战争的降临
  欧洲干涉问题
  外交战的最初回合
  封锁问题和承认问题
  “特伦特号”事件
  承认与调停(1862年1—10月)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1862年10月法国的调停倡议
  为南部邦联海军建造的舰船
  1863年1月的法国调停倡议与罗巴克动议
  第10章
大国与墨西哥:拿破仑三世的宏伟设想
  拿破仑三世的想法
  墨西哥的政治局势
  美国的威胁
  欧洲三国的干涉
  美国的反应
  法国的单方面干涉
  马克西米连大公的候选人资格
  南部邦联与拿破仑三世的宏伟设想
  美国的政策与墨西哥帝国的终结
  第11章
德意志的统一
  普鲁士的立宪斗争
  俾斯麦
  波兰起义
  1863年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危机与丹麦战争
  从丹麦战争到奥地利战争
  普奥战争
  媾和与法国干涉问题
  卢森堡危机
  北德意志重组与南德意志问题
  霍亨索伦家族的候选人资格
  普法战争
  阿尔萨斯洛林问题
  第12章
寻求新的国际稳定(1871—1890年)
  第一次三皇联盟
  1875年德法战争危机
  巴尔干危机(1875—1878年)
  1877年的俄土战争及其后果
  柏林会议
  1879年的德奥同盟
  第二次三皇联盟
  奥地利的巴尔干政策
  保加利亚问题
  德国与法国
  1882年的三国同盟
  英国对埃及的占领
  俾斯麦的殖民政策
  1884—1885年的柏林西非会议
  俾斯麦同盟体系的高潮
  威廉二世的继位
  对俄国关闭柏林货币市场以及对德英结盟的寻求
  俾斯麦的解职
  第13章
俾斯麦同盟体系的瓦解
  废除《再保险条约》
  三国同盟和英国(1890—1893年)
  暹罗危机
  三国同盟和英国(1893—1894年)
  法俄同盟
  帝国主义和德国的政策
  第14章
“新”帝国主义
  第15章
为控制尼罗河的争斗
  埃及和上尼罗河的重要性
  阿比西尼亚的作用;意大利的溃败
  走出刚果的路;法国、比利时与德国的政策
  法绍达危机
  英国的胜利;德国政策的失败
  第16章
争夺南非主导权的斗争
  布尔人和英国人
  塞西尔·罗兹及其对英国利益的促进
  绊脚石保罗·克鲁格
  詹姆森袭击事件
  克鲁格电报
  通往战争之路
  葡属殖民地的回报
  布尔战争及其后果
  第17章
列强对中国的争夺
  鸦片战争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内部的困境
  列强对中国领土的蚕食
  日本崛起为世界强国
  日本的帝国主义:朝鲜、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欧洲列强的反应与《马关条约》的修改
  19世纪晚期列强在中国的租借权之争
  中国的愤怒:义和团运动
  美国的“门户开放”照会
  俄国的长期威胁:英国、德国与1902年英日同盟的形成
  俄日关系的紧张;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及其后果
  第18章
东方问题的重现
  亚美尼亚问题
  英奥协约的终结;1897年的奥俄协定
  克里特岛革命
  马其顿问题
  巴格达铁路
  第19章
美国进入大国舞台
  美国海军复兴和马汉的理论
  委内瑞拉危机
  古巴与美西战争
  巴拿马运河
  第20章
注意力回归欧洲
  第一次和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
  第21章
德国的世界政策
  威廉二世与海权
  比洛的作用
  提尔皮茨的作用
  提尔皮茨计划得以成功的国内因素
  第22章
英国的防御性战略
  保持英国的海上优势
  支持结盟政策
  与美国的特殊关系
  英德结盟谈判
  相互间的错觉
  德国的敲诈;葡萄牙和萨摩亚岛的代价
  德国得罪了张伯伦
  “班德洛思号”邮轮事件与俄国的干涉建议
  英德两国的涉华条约
  英德谈判的最终破裂
  英日同盟
  第23章
  法国的外交攻势
  意大利的中立化
  拉拢西班牙
  英法协约
  德国的反击
  流产的亲俄计划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德国皇帝的外交倡议:《比约克条约》
  比约克的结局;德国外交的失败
  英俄协约
  第24章
对抗性外交
  奥俄对抗再起
  塞尔维亚因素
  奥地利、俄国和青年土耳其党革命
  波斯尼亚危机
  波斯尼亚危机的影响:土耳其、波斯及俄德波茨坦协议
  英德关系、《每日电讯》事件与比洛的下台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霍尔丹使团
  第25章
欧洲病夫的崩溃
  的黎波里战争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伦敦条约》和未来冲突的发端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奥地利、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问题
  利曼·冯·桑德斯使团
  不断加剧的军备竞赛
  奥地利处境的不断恶化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第26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来临
  奥地利请求德国支持与德国的“空白支票”
  奥地利的开战决定及其对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
  俄国的政策
  塞尔维亚的答复与奥地利的宣战
  德国为退让进行的努力
  俄国的动员
  德国对俄国动员的反应:施利芬计划
  法国的政策
  英国的政策
  走向深渊
  奥地利、德国与战争罪行问题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这本有关历史上大国对外关系的通史实际上是一部纯粹的外交史:一种为描述过去一个半世纪以来的政治家们怎样实施对外政策、怎样应对危机局面以及怎样成功或失败地解决危机而进行的尝试。本书主要关注大国的对外关系,因为在本书考察的历史时期中,大国的政策不仅决定了本国人民的福祉与不幸,同时也常常会影响到,而且一般是非常严重地影响到,世界上其他地区大多数人民的命运。
  对大国外交的研究必然要以欧洲为中心,因为在整个19世纪及20世纪相当长的时间内,欧洲一直是世界的权力中心,世界上的大国也就是欧洲的大国: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1867年改称奥匈帝国)和普鲁士(1871年改称德国);在19世纪60年代,意大利跨入了大国行列,但徒有其表,并不具备一流强国的实力。
  欧洲大国是通过使它们能够比其他国家更有效地利用本国的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发展从而取得优势地位的。它们的实力非常强大,到19世纪末,它们已经将自身的权威和影响直接或间接地扩张到世界大部分地区。在欧洲以外,只有两个主要国家逃脱了被欧洲奴役的命运,即美国和日本,而它们都是以采取欧洲做法的方式来摆脱控制的。在美国,一波接一波的欧洲移民毫不留情地将土著居民驱赶到一边,美国的欧洲化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移植。更具革命性的则是日本,在这里,一群非常杰出的政治家认识到,摆脱被欧洲奴役的命运的唯一方式是欧洲化。这些人在按照欧洲方式重建日本的各项制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日本不仅保持了自身独立,而且到20世纪初期已经凭自身力量成为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大国地位基于实力,而实力的最明显表现则是其陆海军的规模和质量、经济生产力以及为战争动员军事资源和经济资源的能力。然而,除一国的军事设施和经济设施外,实力还取决于士气、意识形态、国民教育水平以及诸如气候和地理之类的非人格化因素。除这些条件外,我们还能够加上其他许多要素,但即使是最全面的衡量标准也可能产生致命的误导作用,美国在越南的经历可谓是一个突出例证。
  当考虑到一国实力的另一个内在而且常常是决定性的因素——领导人才能——时,衡量标准则更为扑朔迷离。因为权力的真正有效性,与其他任何工具一样,都要取决于怎样明智和良好地使用它们,因而也就取决于那些行使这些权力的领导人的自身素质。这一点非常明显,即政治领导人从来都不是绝对自由的主体。即使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摧毁这些结构,他们也必须在自身所处的社会及政治体制的结构内采取行动,他们还不得不应对各种各样现存和未知的问题及竞争者和对手们采取的各种各样的行动和反制措施。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即某个领导人如何在既定的结构性限制内采取行动)应该是同样明显的。在对外政策领域中,情况尤其是如此,因为在这个领域中,一国的安全与核心利益常常会处在危险之中,因此在这个领域,有缺陷的领导人可能将非常严重地削弱即使是最强大的国家,或是使国家陷入彻底的灾难中。
  本书的开头部分主要是讨论拿破仑战争结束时的大国外交——拿破仑战争,若从其涉及那个时代所有大国(包括新生的美国)的意义上说,乃是一场真正的世界大战。那些在1814—1815年期间缔造了和平的政治家为一个将持续整整一个世纪的国际秩序奠定了基础。这个秩序中虽然曾经发生过许多变化,有些是通过谈判,更多的则是通过革命和战争,但1814年和平的缔造者及其继任者们,都设法竭力防止这些冲突发展成为一场全面战争,而且成功地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了许多严重的危机。本书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对这些危机的记录,本书中虽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这个历史时期中的革命与战争,但更着重于考察那些为维持和平而采取的策略。
  1814年以后,和平总是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而且常常被那些强劲并且在塑造欧洲的全球主导地位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打破。然而,引发了这个时期中的许多最严重的国际危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惊人地似曾相识,这似乎也印证了塔列朗对人类经验做过的一句刻薄评价:事物的变化越多,变化就越是老生常谈。当时与现在一样,和平受到宗教与种族的狂热及民族主义引发的革命热情的威胁。与现在一样,当时也有对国家安全的病态关切,也有被捍卫国家安全之必要性证明为合理的军备扩张,也有为反击或破坏对手的同盟从而与其他大国建立起的同盟。还存在是否需要对那些被认为威胁到本国的安全与利益的外国革命进行干涉的问题,但在这方面,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则根本算不上是一件大事,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不干涉美国内战的决定即是如此。还有东方问题,这个时期的东方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围绕一个即将崩溃的奥斯曼帝国的遗产而展开的争夺,在19世纪早期,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包括了巴尔干、北非和中近东的大部分,这些地区迄今仍然是国际冲突和国际危机的中心。还有庞大的俄国巨人,它始终威胁着那些沿着其漫长边界线分布的众多邻国的生存,它同时是那些大国竞争对手的一个潜在威胁——除美国外,其他大国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资源上(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都要比俄国小得多。
  除19世纪经济革命和社会革命导致的变化外,还出现了许多政治发展,这些发展对未来产生了深刻影响:美国成长为最强大的经济强国;德意志诸邦国实现统一以及随后蜕变为最强大的军事强国;日本的欧洲化及其进入全球政治的舞台。
  还有帝国主义:美国与俄国的领土扩张。美国对西半球主导地位的觊觎及美国利益拓展到加勒比海和太平洋;欧洲人对非洲的强占与瓜分,这些行为塑造了当今非洲绝大多数的政治结构;布尔人和英国人为争夺南非及建立白人主导地位而展开的斗争;欧洲人与美国人对东亚的渗透;法国对印度支那(越南和柬埔寨)的占领;俄国以中国为代价获得的领土扩张及列强为瓜分曾经非常庞大的中华帝国的其余部分而展开的争夺。其中最重要的还有:欧洲的文化帝国主义;欧洲式意识形态(民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出口;欧洲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的构造——实际上,欧洲的文化帝国主义包括了现在被统称为现代主义的所有文化现象,即使在摆脱了欧洲的政治统治后,世界上的其他地区仍然要么是主动采用要么是被迫采用了所有这一切。
  这也是历史的讽刺之一:德国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间开始走上的全球政治道路及其为支持这种政策建立的庞大舰队,竟然使德国的大国竞争对手们逐渐开始将注意力转回到欧洲。因为英国人从德国舰队中看到了对他们本土岛屿的威胁,而大英帝国所有的关切都要服从于本土安全的需要。为对抗德国舰队的威胁,英国人不仅加强了舰队建设,而且与昔日在殖民领域中的主要对手(法国与俄国)缔结了同盟。这些同盟及德国对这些同盟的看法(德国人认为它们的建立乃是为包围和摧毁自己刚刚建立的帝国),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准备了舞台,这场战争可以更准确地称为一场欧洲内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实际上加速了欧洲的全球性主导地位的终结。
  本书中探讨的这些及其他议题构成了所有那些仍然困扰着现代世界的问题的背景。对这种背景及以往的政治家们怎样处理危局的研究,并不一定会有助于解决当代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并且在当代情境中加以处理——但对这些问题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以及以往处理经验的了解,应该有助于提高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的确,背景知识的缺乏长期以来一直都是我们在处理当代危机时存在的一个显著弱点。然而,除这些知识可能具有的实用价值外,国际关系史本身也极为引人入胜。我所能够希望的就是,我已经设法成功地将这种魅力传达给了读者。
  本书的结尾部分讨论了大国外交的失败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来临,这场战争加速了世界政治权力格局的转变,并且为新的全球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大国外交:从1914年到当代》将探讨之后的这些变化,并且将故事一直讲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直至最终可能证明是欧洲的最后一个“殖民大帝国”(苏联)的瓦解。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次世界大战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