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恩寺琉璃塔的传说的琉璃塔是琉璃还是玻璃

大报恩寺琉璃拱门,为啥“造型”不同
来源:扬子晚报
原标题:大报恩寺琉璃拱门,为啥“造型”不同南京市博物馆复原的拱门。南京博物院展品缺狮子。  被誉为“世界第七大奇迹”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如今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它当年的“模样”只能在历史图片中追寻。不过,大报恩寺琉璃塔的拱门,在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馆都能看到。但是眼尖的观众发现,南博复原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上,白象、飞羊是屁股对屁股;而南京市博物馆复原的拱门上,白象、飞羊则是头对头。究竟哪个才是对的呢?近日,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后、西安美术学院博士金萍通过调查后,发现南京市博物馆把拱门的朝向弄错了,而南京博物院的则少了狮子。
扬子晚报记者 朱姝  同是大报恩寺琉璃拱门,为啥“造型”不一样  在南京博物院老大殿负一楼,观众可以看到一个高大的琉璃拱门。说明牌上写着:大报恩寺塔琉璃拱门。拱门正中的玻璃上还雕刻着600多年前大报恩寺琉璃塔的模样。一共9层8面。记者发现,拱门正中是大鹏金翅鸟,两边龙子龙女,紧接着是长翅膀的飞羊和白象。在这扇拱门中,所有动物的身体都是朝外的,看上去就是屁股对着屁股的造型。  巧合的是,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的龙蟠虎踞展厅中,也有大报恩寺塔琉璃拱门。细细看去,拱门的琉璃构件中,多了一对狮子。但所有动物的朝向都是朝内的,也就是头对头而砌起来。
相关搜索:..五光十色映亮老城南大报恩寺“九级琉璃宝塔”回来了(组图)_网易新闻
五光十色映亮老城南大报恩寺“九级琉璃宝塔”回来了(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五光十色映亮老城南大报恩寺“九级琉璃宝塔”回来了 塔身最快年底建成,目前处于灯光调试阶段,你也可以去瞧瞧晚上宝塔流光溢彩,闪耀夜空 现代快报记者 赵杰 摄  这几天,夜幕下的中华门一带十分靓丽。除了明城墙、中华门城堡,金陵大报恩寺的“轻质保护塔”也亮灯了。红、黄、蓝、紫……青奥期间,这座塔仍处于灯光调试阶段,它频繁地变换色彩,不少人都好奇,昔日的五色琉璃塔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重建后能否重现当年流光四溢、闪耀夜空的盛景。实习生 金鹏
  现代快报记者 余乐
  “轻质保护塔”已经封顶
  在中华门内便能遥望到高耸的塔身。出城门,经长干桥过秦淮河,往左拐便是神秘的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地。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进入施工工地后发现,“轻质保护塔”看起来很壮观,目前已经封顶,竖起了尖尖的塔刹。塔身上半部,外面的材料是玻璃,依稀能看到里面的建筑工人。依次往上看,每个塔层的间隔并不一样大。记者在底层看到了一座塔门,是坐北朝南的,由混凝土浇注。塔的下半部全被围挡罩住了,像穿了件“绿裙”。
  这座塔何时能建好?现场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暂时停工了,塔身完全建好开放,至少要等到今年底。”记者看到,“轻质保护塔”面前,还有一处地下施工工地,也由钢筋混凝土浇注。塔身外围,也有一系列施工项目。绕着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地走一圈,足足花了十五分钟。
  “到了晚上,塔身很漂亮。”一位附近的居民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塔刹和塔身闪耀的颜色并不一样,塔刹一直是白色,在夜空中熠熠发光,而塔身巧妙地变化出各种颜色。
  为保护遗址,重建的塔北移
  金陵大报恩寺,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寺庙之一。原址有建于吴赤乌三年(240年)的长干寺及阿育王塔,史称“江南佛寺之始”。明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朱棣下令重建金陵大报恩寺,要求“造九级五色琉璃塔”。此后,它成了明清时期南京最负盛名的标志性建筑和佛教中心,也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该塔后在太平天国时期毁于战火。
  重建大报恩寺塔,一波三折。早在2004年,便有相关规划方案亮相;2007年,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正式启动建设;日,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的铁函中发现了七宝阿育王塔,内藏“佛顶真骨”,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1年底,设计遗址保护规划的专家提议,将“轻质保护塔”北移几十米进行建设,避开地宫,不破坏原金陵大报恩寺的格局。
  再现五色琉璃效果
  这几天,有市民发现,“轻质保护塔”一到夜间就变得五光十色、绚丽无比,他们好奇,塔身也是由五色琉璃砖做成的吗?文献记载中的大报恩寺塔十分神奇:塔高78.02米,9层8面,高耸入云,五光十色,异常壮观。该塔门框均用饰有飞天、飞羊、狮子、白象、金翅鸟、莲座、昙花、蔓草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做成;全塔悬风铃152个,设置大型油灯140盏,每天耗油32公斤,白天金碧辉煌,夜晚则灯火通明,风铃日夜作响,声闻数里。
  在南博的明代文化展区,有一处复原的拱门玻璃门券,上面的五色琉璃砖饰有雄狮、白象、飞羊等形象,十分精美。不过,一名相关人士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个建筑不是复原或恢复大报恩寺琉璃塔,“我们只是按照原先的概念和格局打造,塔身是轻钢和玻璃结构。”他强调,新塔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建成的。夜晚通过声光电展示五色琉璃的效果,共有18种颜色组合。
  “目前还处于灯光调试阶段。”他表示,当年的五色就是指五种颜色,但现在却意味着塔身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形象。“青奥期间,这座‘轻质保护塔’将频繁地变换颜色,平均每30秒变换一次,以后如果不是节假日,塔身颜色就不会这么频繁地变化了。这名相关人士透露,塔身最快要到年底才建成;公园本体外围还将建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南京佛教文化博物馆和汉文大藏经博物馆。预计明年6月将完工。
  塔身最终高79.531米?
  当这座重建的塔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大家都禁不住好奇,它到底有多高?
  历史上,这座被世人称作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琉璃宝塔,“身高”一直有争议。塔高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78米,一种是85米,专家们比较认可的是78米。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汪永平教授,综合明清史料、西方游记和近现代的考古成果,认为真实的高度应该是78.2米。“那个年代由于没有高层建筑,这座塔远在数十里外长江上也可望见。”他说。
  2008年4月,专家最后提交的复建方案上,塔身高度是108米。“600年过去了,老城南的建筑都在‘长个’,大报恩寺塔被加高了30米。”他说,原定的高度后来又有了变化,塔高有可能最终定为79.531米。他透露,而这个新“身高”的每个数字都是奇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味着“阳”。至于塔身到底从哪算,包不包括塔刹,只能等待塔完全建好后才能揭晓。
本文来源:现代快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 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官方网站
 |  |  |  |  |  |  |  |  |  |  |  |  |  |  |  |  |  |  |  |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字号:&&】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于日举行开园仪式,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17日起,公园正式向社会开放。
图片来自网络
下面,让我们带你将“江南佛寺之始”金陵大报恩寺先睹为快!
长干里是江南佛教圣地,素有“佛陀里”之美誉。自东吴建初寺始元,晋代长干寺继起,并以供奉舍利而名闻天下。宋初长干寺再兴,不久改名为天禧寺,供奉佛祖顶骨真身舍利、感应舍利、诸圣舍利及玄奘大师顶骨舍利。
图片来自网络
至明永乐年间弘拓旧址、度越前代,兴建皇家寺庙大报恩寺,尤以琉璃塔巨构殊型,壮丽东南,长期被西方作为中国建筑的标志,被誉为“世界中古七大奇迹”。
世界中古七大奇迹
意大利的罗马大斗兽场
亚历山大地下陵墓
中国的万里长城
英格兰巨石阵
中国南京的大报恩寺琉璃宝塔
意大利的比萨斜塔
土耳其的索菲亚大教堂
说起大报恩寺琉璃塔名扬整个欧洲,就不得不提到下面这两个人了。
第一位——约翰尼霍夫,荷兰人(),专业素描家。
1656年,尼霍夫随使团前往中国,拜会大清帝国的顺治皇帝,回国后,约翰纽霍夫根据访问中国的经历出版了《东印度公司荷使晋谒鞑靼大汗》一书,并配有中国画150幅插图,这本书在西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此欧洲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中国有座美轮美奂的佛塔,他们称之为南京瓷塔,虽然这个翻译并不准确,因为琉璃是一种带釉的陶器而不是瓷器,称作南京陶塔可能更加适合,但是伴随着这个不准确的译名,南京瓷塔风靡世界。
尼霍夫在游记中这样写到:“那些异教的和尚们为我们打开庙门,并让我们参观了一个约有一万尊佛像的大殿,寺庙的正中央建有一座瓷塔,是在鞑靼人到来700多年以前建造的。经历多次战乱,迄今安然无恙,他的光辉业绩完美地证明了那句关于‘不朽’的古谚。站在塔的最高层可以俯瞰全部城区和市郊,一直看到长江对岸。我要以诗将它凝固,将这座宝塔与世界七大奇迹并置。我,一名基督徒,竟然会对一座异教的庙宇如此折服。”
尼霍夫游记的出版和大量发行,使得大报恩寺塔成为最为欧洲人熟知的中国建筑。直到19世纪40年代,尼霍夫的游记和插图仍是欧洲人了解中国的重要知识来源。
而第二位,大家一定不陌生,他就是丹麦的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
1839年,安徒生在童话《天国花园》中写道,一位叫东风的少年穿了一套中国人的衣服,刚从中国飞回来,关于对中国的印象,东风是这样告诉他的妈妈:“我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安徒生笔下的这座东方瓷塔,并不是他所幻想的,这正是南京大报恩寺中的琉璃宝塔。
如此宏伟的建筑到底如何建造?
公元1408年,南京城外的天禧寺被一场大火烧成灰烬,四年之后,永乐皇帝朱棣决定重新修建天禧寺,他要依照大内样式,扩建殿宇,建造一座皇家规模的寺院,同时还要修建一座九级琉璃塔。
在整个大报恩寺和琉璃塔的修建中,征调了超过10万名夫役,共耗费大明国库250多万两银子,由于工程浩大工艺复杂,整整修建了12年,到朱棣临终之时,这座琉璃塔依然没有竣工。
公元1428年,已是明朝宣德三年。到这一年的三月,大报恩寺琉璃塔已经整整修建了16年,但是仍然没有完工,宣德皇帝对琉璃塔的工程进展十分不满,他责令要在当年八月之前完成,此时负责督造琉璃塔工程的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宝太监郑和。
自从永乐十九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归来之后,他就投入到了琉璃塔的工程之中。据说郑和的部下一万多人,以及舰队结余下来的100多万两银子,也都投入了修建。终于在宣德皇帝的限期之内,报恩寺塔竣工了。整个工程前后历时17年之久。
何谓堪比日月的不夜之城?
大报恩寺占地面积400余亩,四周总长号称“九里十三步”,规模十分庞大,气度颇为恢宏,在同时代的佛寺中出类拔萃。再加上其特殊地位及皇家规制,令其他佛寺望尘莫及,而寺中的琉璃宝塔更是晶莹夺目,宝塔共9层,相当于26层楼高,高耸入云,当时在南京城的任何一个地方,人们只要抬头南望,就能看到它雄伟的身姿。
昼&琉璃塔共有八面,塔身由白色瓷砖和五色琉璃瓦组成,晶莹剔透,每块外砖上都镌刻有用金箔裹身的佛像,塔身上下镶嵌有上万座,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烁,灿烂无比。黄绿相间的拱门上有飞天、金翅鸟、龙、白象等图案,造型生动,制作精美,塔顶和每层飞檐下都垂悬风铃,共计152只,数十里外就能听见风铃清脆的声音。
夜&塔内144盏佛灯昼夜通明,“白天似金轮耸云,夜晚似华灯耀月”。而每当暮色来临,无论是在钟山脚下的丛林之中,还是大江之上的渔舟之内,人们都能够看见这座灯火通明璀璨夺目的高塔。报恩寺内还有100名僧人轮流值班,专门负责给油灯添油剪芯,一年耗灯油数万斤。
图片来自网络
可惜,太平天国期间,大报恩寺不幸毁于战火。
自2007年始,历经数年,大报恩寺遗址考古取得重大发现,是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报恩寺遗址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誉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寺庙遗址”。
让我们一起看看
当年地宫里挖出了哪些宝贝?
佛顶骨舍利
出土自南京
阿育王塔中
七宝阿育王塔
以檀香木作胎
表面银质鎏金并镶嵌454刻七宝珠
通高1.18米,底座0.46米
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出土的体积最大的一座
2010年考古工作全部结束遗址共出土文物高达两万余件,内包括不少明代建筑构件,各种质地的明清时期的佛教造像,而地宫中则出土了种类丰富的各类供养器物,包括金银铜水晶玻璃玛瑙丝绸等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
如今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坐落在南京中华门外,北邻外秦淮河,南接雨花台,东至1865园区,西至雨花路,整个园区占地面积约200亩。
图片来自网络
来到园区,您可探寻600年前的香水河、香水河桥、永乐碑、宣德碑、御道、明代水工设施、三大殿遗址、画廊遗址、油库遗址、义井以及烧制琉璃构件的官窑等,当年大报恩寺的“宫阙规制”一目了然。 & &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的雨花路1号
电话:025-
您可通过乘坐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或自驾方式前往:
可乘坐地铁1号线至中华门站,沿应天大街向东步行约400米至雨花路可到;或乘坐地铁3号线至雨花门站,沿养虎巷、扫帚巷步行前往。
乘坐公交2路、16路、49路、63路、202路、701路、706路等公交线路至“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建初寺)”站(即原“雨花路”站)。
自驾游客请将车辆停在雨花路西侧指定停车场。
经物价部门核准,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门票价格为120元/人。
?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享受免票的游客,可免费入园参观;
? 景区同时向所有游客推出120元购买全年年卡的活动;
? 建初寺将全年向公众免费开放。
上一篇:下一篇:
版权所有(C)南京夫子庙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25-&&
技术支持:EPSO
南京市秦淮区旅游局咨询电话:025-&&&&&&&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管委会行政执法监督电话:
咨询投诉电话:025-:00-21:00) &&&&& 紧急救援电话(夫子庙派出所):025-历史沿革/大报恩寺琉璃宝塔
江南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全图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是朱棣为纪念其生母贡妃而建,高80米,9层8面,周长百米。这项工程耗时近20年,使用的匠人和军工达10万人,耗资248.5万两银子。据传,塔建成后,9层内外共设篝灯146盏,每盏芯粗1寸左右。 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为南京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被称为“天下第一塔”,更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是当时中外人士游历金陵的必到之处。清代康熙、乾隆来江南时均曾登临此塔,康熙帝作诗云:“涌地千寻起,摩霄九级悬,琉璃垂法相,翡翠结香烟。缔造人功巧,流传世代迁。旷然弥远望,万象拱诸天”,乾隆帝还逐层题写匾额。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在南京的土地上屹立了近400年后,1856年毁于战争中。如今,明代永乐帝与宣德帝先后御制的大报恩寺碑尚存遗物。据史书记载,建造此塔烧制的、琉璃构件和白瓷砖,都是一式三份,建塔用去一份,其余两份编号埋入地下,以备有缺损时,上报工部,照号配件修补。1958年在附近出土了大批带有墨书的字号标记琉璃构件,现分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馆。大报恩寺琉璃塔与、、中国万里长城等一道被称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并被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不过,直到20世纪前期,中国人自己才知道这样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正是西方对此长期推崇的信息的传入,才重新唤起了20世纪中国人对琉璃塔的历史记忆和现实思考。大报恩寺琉璃塔在欧洲享有的盛誉,首先要归功于荷兰人()。165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决定派一个使团到中国访问,并要求随团的素描画家把沿途可能见到的景象以及奇异的建筑物以它们本来的形象描绘下来,作为资料保存。当时担任此职的正是约翰·尼霍夫。约翰·尼霍夫有关大报恩寺及其琉璃塔的描述虽然平实,但评价很高。让大报恩寺琉璃塔名扬欧洲的,并不是这份报告,而是由之兄整理的。在尼霍夫游记中,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已被称作是可与“世界七大奇迹”相提并论的伟大建筑,其独特的造型和无与伦比的美丽,通过文字和版画,被大肆渲染和热情推崇。尼霍夫游记的出版和大量发行,使得大报恩寺塔成为最为欧洲人熟知的中国建筑。游记在1665年以法文出版后,激发了欧洲第一个中式建筑的灵感,这就是由路易十四授命,于1670年在凡尔赛建成的特列安农瓷宫。尼霍夫游记和插图,被其他有关中国或亚洲的各类书籍不断引用或广泛改编。直到19世纪40年代,尼霍夫的游记和插图仍是欧洲人了解中国的重要知识来源。大报恩寺琉璃塔之所以在欧洲家喻户晓,还得益于文学等作品的宣传。1839年就在《天国花园》中提到:“我(东风)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这里的瓷塔,就是大报恩寺琉璃塔。也正因为如此,尽管中国在近代的整体形象已不断下降,但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却仍然能获得西方人的尊敬。1841年,前来与清廷签订《》的英国“纳米昔斯”号军舰在抵达南京后,舰上英军纷纷上岸“游览”大报恩寺琉璃塔。1854年,美国驻华全权委员到达江宁(南京),其随员法斯等也慕名参观了大报恩寺琉璃塔。他们也许是最后一批见到该塔的外国人。尽管当时的琉璃塔已是面目全非,但法斯等人的描述仍充满着敬意:“面对这个巨大而无比壮丽的建筑物的毁灭和破坏,人们不免感到悲哀。”
建筑形制/大报恩寺琉璃宝塔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地基上先钉入粗大木桩,然后纵火焚烧,使之变成木炭,再用铁轮滚石碾压夯实,木炭上加铺一层朱砂,以防潮、杀虫。寺内有殿阁20多座,画廊118处,经房38间。历时19年,耗银250万两,征调工役10多万人。位于大殿后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建造于永乐十年(1412年),宣德三年(1428年)竣工,九层八面,高达78.2米,甚至数十里外长江上也可望见。塔身白瓷贴面,拱门琉璃门券。底层建有回廊(即宋代的“副阶周匝”)。塔室为方形,塔檐、斗拱、平坐、栏杆饰有狮子、白象、飞羊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由于各层传递,所以使用的砖瓦尺寸不一。刹顶镶嵌金银珠宝。角梁下悬挂风铃152个,日夜作响,声闻数里。自建成之日起就点燃长明塔灯140盏,每天耗油64斤,金碧辉煌,昼夜通明。塔内壁布满佛龛。该塔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明清时代,一些欧州商人、游客和传教士来到南京,称之为“南京瓷塔”,将它与罗马斗兽场、亚历山大地下陵墓、比萨斜塔相媲美,称之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也是中国的象征之一。
建筑特点/大报恩寺琉璃宝塔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如果将大报恩寺比喻为一顶璀璨的皇冠,那么琉璃塔无疑是这顶皇冠上最熠熠生辉的明珠,在它存在的400多年中,中国没有其它任何一座建筑可以与之比肩。当年,在南京城的任何一个地方,人们只要抬头南望,都能够看到它擎天巨柱般雄伟的身姿。建大报恩寺花了17年时间,而同时期工程量数倍于它的北京紫禁城,用时不过3年半。大报恩寺工程如此费时,主要因为琉璃塔的建设难度极大,不得不屡屡延期。据后人估算,仅修建琉璃塔一项所耗用的钱粮,折合白银就高达248万余两。明成祖给琉璃塔御赐了“第一塔”的塔名,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三绝”:第一绝:巨构殊形,高耸云日。琉璃塔是有确切记载的中国古代最高的建筑之一。塔为八边形,共9层,通高78.02米,相当于26层楼房的高度。琉璃塔最顶部是用纯金制成的宝珠,直径约为4米,据说重达2000余两,每层的檐角下都悬挂铜制的风铃,从上至下共152只,即使在轻轻的微风之中,清脆的铃声也可声闻数里。第二绝,通体琉璃,独步古今。琉璃塔的主体为砖砌,除了塔顶有一根“管心木”之外,整个建筑当中“不施寸木”。其内、外表层全部用各种造型、各种颜色的琉璃构件榫合而成。这种独特的装饰艺术让琉璃塔赢得了“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的美誉。琉璃塔所用的各种琉璃构件几乎每件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纹饰都有差异,因而制作和烧制极为不易。这是琉璃塔建设时间长达17年的重要原因。据记载,当时每个构件都烧制了三套,一套当时安装,另两套藏于地下。建国以后,南京的窑岗村、眼香庙一带,先后出土过大量的与琉璃塔有关的琉璃构件,背后大都有墨书的编号和标记,证明了历史记载的可靠。第三绝,长夜深沉,佛灯永明。每当暮色来临之时,琉璃塔上就会点燃144盏如火炬般明亮的油灯,彻夜不熄。无论是月落星稀的傍晚,还是风雨如注的黑夜,无论是在钟山脚下的丛林之中,还是大江之上的渔舟之内,人们都能够看见这座高塔上永不熄灭的灯光。九层琉璃塔的每一面墙壁之上,都有2扇窗户,共计144扇。这些窗户全部用磨制得极薄的蚌壳进行封闭,144盏油灯就分别安置在窗户之内。这些蚌壳制成的窗罩名叫“明瓦”,是平板玻璃引进之前中国最好的建筑采光材料。自宣德三年琉璃塔建成之日起,大报恩寺就安排了100名僧人轮流值班,负责给油灯添油、剪芯,擦拭明瓦,确保夜夜塔灯通明。在琉璃塔旁边,建造了一座油库,用于储存燃灯所需的灯油。根据一份明代官员向皇帝提交的账单记载,琉璃塔上每盏油灯每夜所需的灯油为六两四钱,整个琉璃塔每月所耗用的灯油总量为1530斤。 令人痛惜不已的是,琉璃塔这一旷世杰作毁于太平天国的“天京内讧”。1856年,北王因为担心翼王占领城外的琉璃塔,架炮攻击城内,派兵一面在塔下挖地道引爆炸药,一面用火炮直接轰击塔身,最终使琉璃塔化作一堆瓦砾,而大报恩寺的其他建筑也被由此引发的大火全部烧毁。
建筑地位/大报恩寺琉璃宝塔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西方的和商人则称金陵大报恩寺塔为“南京的表征”,是“东方建筑艺术最豪华、最完美无缺的杰作”,认为其可与罗马大斗兽场、土耳其、英国、意大利比萨斜塔、埃及和我国的万里长城并称为当时的世界七大奇迹。据明朝《金陵梵刹志》载,大报恩寺“琳宫栉比,名胜所萃,而规摹宏壮,罕与此俪。至浮图之胜,高百余文,直插霄汉,五色琉璃,合成顶冠,以黄金宝珠,照耀云日。海外蛮夷、重译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一些到过南京的欧洲商人、游客和传教士称之为“南京瓷塔”或“中国瓷塔”。因此,大报恩寺塔不仅在我国的《儒林外史》等文学作品中频频出现,还被外国使者、传教士、商人等传到外国,盛名甚至远扬至欧洲,这从《安徒生童话》中可以得到证实。1839年安徒生在《天国花园》中提到一位名叫东风的少年,穿了一套中国人的衣服,刚从中国飞回来,告诉他的风妈妈:“我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 在这个充满想像力的童话里,安徒生通过风妈妈四个儿子的叙述,描绘了世界各地的旖旎风光和独特的景物,其中的瓷塔即表示着遥远东方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充满向往之情。
传说轶事/大报恩寺琉璃宝塔
传说朱棣“”前曾向马皇后发誓,如果当上皇帝后,便建一寺塔报答。在兵渡长江时,江中忽然涌出一座宝塔,朱棣一惊,忽然想起了起事前的誓言。在当了皇帝后第二天,出现了一起怪事,天禧寺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火灾。有人报信给朱棣,朱棣听说后让人不要救火,结果大火把寺烧得一干二净。火灭后,朱棣命人把寺址上所有的灰烬杂物全部铲净,扔到长江里,在原址重新建寺建塔——此即大报恩寺和大报恩寺琉璃塔。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8次
参与编辑人数:9位
最近更新时间: 16:28:20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您目前的位置:
国宝密码之大报恩寺琉璃塔
十七世纪荷兰版画师尼霍夫的作品《南京大报恩寺》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蓝月亮与九层轻质塔日周日,央视综艺频道(CCTV-3)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将聚焦于一座值得江苏人骄傲的、保存中华文化和江苏地域文明的宝殿---南京博物院。在这一期节目中,南京博物院将向全国观众亮相三大国家宝藏: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坤舆万国全图》、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今天我们就来解析其中一宝: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大报恩寺琉璃塔始建于明太祖朱棣永乐十年(1412 年)。以国家之力,历经明仁宗朱高炽洪熙时期,至明宣祖朱瞻基宣德三年(1428 年),历时十六年建成。历经400多年后,于太平天国时期消亡。1931年,西方近代学者恩斯特·布尔希曼在他的《中国宝塔》一书中这样写道:“以前被人们所称为著名的琉璃塔座落在南京。琉璃塔被欧州人赞誉为世界奇迹。中国人认为只有它才可与长城一样被看作是伟大的工程。”公元1520年,欧洲人陈爱(Tschen I)来到南京,在看到了大报恩寺琉璃塔之后写道:“白天闪耀着金黄色和翠绿的光辉,夜间 144 盏吊灯如同从天而降的火龙一般,它的光亮可照到几里以外。环视四周,可以见到山和大河,险要关隘向侧面延伸而去,所有远景尽收眼底。近处可见有着官方建筑的宫庭城市,远可见陆路和水路、小巷和市场、民宅、人与物的往来。所有的一切都清清楚楚,还可见下边斜飞而去的鸟和流动的云。”&琉璃塔拱门复原最新一期的《国家宝藏》中,南京博物馆展出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便是琉璃塔的一部分。1949年以后,南京市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城南出土过大量琉璃塔砖构件。南京市博物馆利用这些出土的构件,成功地拼合出琉璃塔的壸门。据了解,原南京博物馆院长梁白泉先生,当年用车子拉回了许多琉璃构件进行复原。因为它们尺寸是差不多的,本身就几乎可以复原。梁白泉先生参考北京居庸关的明代长城和戚继光修的夯土所做的瓷塔,就把它恢复了。琉璃塔前生大报恩寺琉璃塔是明太祖朱棣敕建。据记载明成祖朱棣当年修建大报恩寺时,对外宣称的是报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抚育之恩。但民间流传,明成祖朱棣修建大报恩寺是报其生母碽妃的恩情。碽妃来自高丽(朝鲜),入宫不久便身怀朱棣。朱棣是早产儿。当时明代宫中法律规定,妃嫔没有足月生产会被处死。朱棣的生母被处死之后,他被马皇后收养,并抚养成人。成为帝王之后,朱棣从多方了解自己身世后,不忘生母的生育之恩,特地为她修建了皇宫寺庙和琉璃塔,破格地按照皇家宫殿的“大内式”来建造。但由于工期过长,朱棣没能够等到建成的那一天。琉璃塔位于大报恩寺中。大报恩寺位于明代南京聚宝门外,南临雨花台,北面是秦淮河。在吴敬梓所著的小说《儒林外史》里,南京大报恩寺是文人必去之处。这里离城很近,交通方便,环境幽静。当时大报恩寺的范围很大,寺庙的僧舍很多,僧人便将多余的僧舍用来出租。因为环境安静,价格又便宜。所以很多文人往往选择将这里作为写作、休息及会友的场所。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为南京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被称为“天下第一塔”。在19世纪中叶,大报恩寺琉璃塔不幸毁于太平天国战火。精湛的琉璃技艺根据梁思成的考证,用琉璃砖做塔的面砖,始于宋代。比如河南开封的“铁塔”,就是通体敷以琉璃砖,因其色如铁而得名。但是像大报恩寺琉璃塔这样通体砌着五彩斑斓的琉璃砖,则是绝无仅有的。琉璃塔之所以能够使用如此高水平的琉璃建材,是因为明初南京拥有规模庞大的琉璃烧造业,琉璃制品的烧造工艺精湛绝伦。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考古挖掘,证明了南京的琉璃窑就在雨花台外。2008年3月至10月,南京市博物馆在雨花台窑岗村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多座明代琉璃窑遗存。琉璃塔今生2015年,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园,琉璃古塔重回大众视野。不是复建,而是再造。在古塔消失100多年之后,为保护千年地宫,大报恩塔采用四组钢管斜梁跨越遗址土方。地梁落脚点位于整个塔基遗址的外侧,形成“覆钵型”新地宫。塔基上方再造轻质九层塔,其规模、形制、长细比与古塔近似。古塔用琉璃,新塔用艺术玻璃。通过手工雕刻、上釉、烧制和合片,呈现琉光塔影。在结构上,内核由两个正方形旋转交错构成莲花瓣状,通过逐层收分,塔顶重构。(责任编辑:王颖)
您的支持将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感恩
信箱;qq.com
@qq.com
news@pusa123.com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5 沪ICP备号
copyright [@]
www.pusa123.com,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森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菩萨在线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报恩寺琉璃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