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 骑兵连进攻骑兵在团队起什么作用

《亮剑》骑兵连用的是什么刀呢?重点是要长
《亮剑》骑兵连用的是什么刀呢?重点是要长
西柚罐头郎
亮剑,骑兵连为了掩护李云龙撤退,面对多于自己几倍军力的日军,往返冲锋三次,与敌交锋,反复的一句“骑兵连!进攻!”与敌血战到底,每看这一段,都会让人血脉偾张这大刀这么长,战士拿着有一股狠劲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该刀为抗日名将彭雪枫所设计,1941年新四军第4师组建骑兵团,战术、技术师法苏联红军骑兵,称为“红色哥萨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西柚罐头郎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一个罐头一杯茶,一个人生一声呼唤
作者最新文章[团队管理]从《亮剑》看团队建设之四——谈如何放权[修订] - CSDN博客
[团队管理]从《亮剑》看团队建设之四——谈如何放权[修订]
所有的人都知道,要做事情,必须有一定的权力,中国有句古话,明正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
在企业里更是如此,如何给项目管理者放权,应该放些什么权力,这都是企业管理者需要考虑的。而项目经理如何给开发组的组长放权,让下面的组长也好做事情,也好有一些可以控制的权力,这是很多企业管理者都感到头疼的事情。另外,给了权力,如何控制,这更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权力放大了,可能造成项目经理一人独大,而团队涣散,而权力小了,项目经理又无法处理事情,团队成员不听指挥,那就是一盘散沙。
这里,我们可以看看《亮剑》中的386旅的旅长是如何给李云龙放权的,而李云龙又是如何给下属的营长连长放权的。
本文有一些相关文章,排列如下:
[团队管理]从《亮剑》看团队建设之三&&什么才是创造性团队:
[团队管理]从《亮剑》看团队建设之二&&PM如何与组员合作:
[团队管理]从《亮剑》看团队建设之一:
&看电视谈故事
搞骑兵营的故事
看过电视连续剧《亮剑》的都应该不会忘记李云龙高骑兵营的事情,就是从在万家镇驻防的黄协第八混成旅下的骑兵营的装备搞到手的故事,然后就是386旅旅长找李云龙打劫骑兵营装备的事情。从这两件事情的大量对话中(李云龙与赵刚的第一次正面冲突的对话和386旅旅长与李云龙在电话里的对话)可以看出,当时386旅旅长是如何给李云龙放权,并控制这个权力的使用范围的。
赵刚听李云龙说派了一个营过去牵马回来,立刻就急了,说这是擅自调动部队。李云龙急了,说了一大堆话,这里就不用重复那么多了,重要的几句话就是:
1、旅长说,我有装备我要你干什么,你既然能当团长,就有能耐去搞枪,要不然就回家抱孩子去,别在这儿给我丢人现眼(要知道李云龙连老婆都没有,自然没有孩子可抱了,所以就只能有能耐去搞枪了,否则,当时的世界上他就没得混了)。
2、让我搞枪,没问题呀,可是你不能给我戴紧箍咒呀,对不对,你总得给我点自主权吧,不能什么事儿都让你大旅长占了,又想让我搞枪,又想让我当乖孩子,这叫不讲理呀。
3、旅长说,去去去去去(电视上只打了三个去,而实际上说了5个去),自己想办法,我什么都不管,我什么都不问。我警告你,李云龙,你少拿这些屁事来烦我
好,这就是386旅旅长给李云龙的放权过程。
我们在开发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采用的技术团队内没有人掌握。
怎么办?这时候怎么办?
让公司人力资源部去找么?呵呵,找个行政人员,人力资源部或许有办法,但是如果技术人员都让人力资源部去找,大概这个公司也就离死不远了。
让领导去找?领导也未必说得清楚你具体需要什么样的人,而且,这些人拿来后是否能给帮助你解决问题。
这就存在一个矛盾:自己培养人,还是招人?
这时候,就存在一个资金使用权和招人培养人的权力问题!
而实际上,在国内,很少有公司给项目经理放权到可以让他使用一些资金来提高团队战斗力和效率的,这也是国内很多项目遇到开发人员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很多项目严重滞后的时候,高高在上的领导们是否需要考虑一下:你有没有给这些可怜的项目经理有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激励权力,既不给他们权力,还要求他们必须做到,那岂不是不讲理么?这就是让人家当乖孩子,还要让人家去搞&枪&。
结果,386旅旅长的放权是正确的,允许李云龙擅自调动部队来搞副业,不追究他的任何责任,只要他不闹出大问题,就不管了。这样,一年的时间,新一团什么都有了,歪把子,九二式,掷弹筒,迫击炮,就靠这这些家底,他才敢和坂田联队[1]硬碰硬的去干。
一个联队的编制和团是同等的,在当时抗日战场上,从来都是一个日本联队至少需要中国一个旅乃至一个师才能对抗,团对团的对抗从来都是必死无疑的,比如:晋绥军358团曾经就被坂田联队击溃过。
看完了放权,下面我们要说说限制权力的使用,不能说给你权力,你就随便了,那给了资金使用权,人家自己拿钱去开个公司,对于原来的公司来说,岂不是亏大了么?
如何限制权力的使用,往往比放权还困难,因为一旦你加以限制,就好像给下属难堪,如何才能委婉的做到,同时又能不影响项目组的积极性,还能有有效的保证收权后项目组的进度不受影响。这里我们看看当时的386旅旅长是如何做的。
李云龙搞到了一个骑兵营的装备,而他自己只有一个团的编制,下面设一个骑兵营其实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整个386旅都没有骑兵团,这个旅长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不好的,所以,他就必须考虑在下面的团级建制之间进行一下平衡,必须收一些装备上来,否则,他这个旅长就难了点。
于是,在李云龙搞到装备的第二天,旅长的电话就来了:
你这一次捞了多少好处呀?
不多,不多,(这里也是两个不多,汉语中,重复往往代表制减弱语气的意思,下级对上级么,而字幕中只显示了一个不多)就一个骑兵营的装备,我准备组建一个骑兵营。
看把你能的,你一个团就想闹一个骑兵营,那老子这一个旅,是不是该农一个骑兵团?
应该,应该,应该(三次重复,意思与上面同),冲你旅长的名声,配个骑兵师都不多(李云龙知道领导要从他那里抢东西,所以,他开始耍滑头,糊弄事情,说旅长下面应该配个师&&这不明摆着胡扯八道么,呵呵)
你废话少说,你留下一个连的马匹装备,剩下的统统给我送到旅部来。(正式的打劫开始了)
干嘛呀,旅长,打劫呀,你干脆枪毙我得了,不行不行不行(重复三次,只显示两次),坚决不行(李云龙发现不好,只好考虑强行抗命,希望能够混过这一关,他心里也知道,旅长是真得要抢,自己不好过关,但是,总归是自己抢来的东西,拱手送上去,实在是心有不甘)
不行?那好吧,那咱们俩就得说道说道了,你未经请示擅自调动部队,这罪过可不小吧?(旅长一看,说好话要不过来,只能施加压力了,而且,要往重的地方说,越重越好,否则,这小子不会轻易就范的,旅长心里也清楚,他想:老子如果不是从你口中抢食物,是有点不好意思,前面才不会说那么一大堆客套话,你小子居然敢顶撞起我来了,想吃独食,有了好处,至少要给我分点么&&这也是当时的腐败现象之一)
(李云龙一听要追究他擅自调动部队的罪过,这个实在是太大了,比战场抗命可能还要严重,弄不好再被撤了,别说这一个营的装备了,一个连自己也留不下了,自然着急了)我以前可是(有点说不下去),哎,旅长你同意过呀
我同意过?谁能给你证明啊(继续施加压力,适当的时候,言而无信还是有好处的,另外还好当时没有留下字据,旅长心里暗自庆幸,施加的压力效果达到了,心说:你不给,我就让你小子多着急着急,我看你给不给)
旅长啊,这红口白牙,你可不能不认账啊
少跟我扯淡,啊,现在两条路由你选,要么你把马匹装备给我送来,要么我就上报总部,追究你擅自调动部队的事,李云龙,你打算怎么办?(要么你就范,让我限制你的权利,分窝点好处,要么,我就拿大帽子压死你,让你小子什么都得不到,结果这个营,我连个连都不给你留,全拿走)
唉呀,官大一级压死人哪,行行行,旅长,我认了,你要想打劫你就明说,找这些借口干啥呀。(只能认了,否则,自己又是什么都没有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电话里传来的笑声),我不找借口你能给我吗?我说你小子怎么学得跟山西土财主一样,就这么仨核桃俩枣的,你还给我抠抠嗖嗖的,像个男子汉么?(好了,目的达到了,再给你加个帽子,让你舒服舒服)
剩下的对话内容就不在上面添加了,总之,经过上面的博弈和对抗,旅长的目的达到了,李云龙也高高兴兴的上交了多出来的装备。
我们的企业管理者也应该考虑考虑到底如何放权,又如何限制的问题,如何合理的限制,而不要什么事情都板着脸来做,那样,可能适得其反,效果不会很好的。
骑兵连训练的故事
搞到了骑兵装备,下面就是训练,其实这也就是项目组中的各个小组工作的管理问题,小组负责人应该有些什么权力,这里可以看到李云龙与赵刚之间的第二次正面冲突:营连长打骂体罚战士的权力问题,也就可以看到李云龙是如何给下面的小组负责人放权的。
上面的内容比较多了,这里就不添加对话内容的分析了。
大家看看《亮剑》第三集就可以看到本文的全部对话内容,还附送精彩的动画演示效果,比文字,精彩多了,呵呵。
骑兵连的训练,连长孙得胜有体罚战士的习惯(惩罚,这是一种管理措施,当时八路军没有军饷,所以,也没有其他办法,训练必然有人好有人差,如果不给小组负责人惩罚的权力,那就会有人根本不听他的指挥,在软件开发中也是一样,如果没有惩罚权力,只靠着像上面打报告作惩罚,一个是时间长,效果不好,另外还会让别人认为你打小报告,引起更多的人的不满。可以说,打小报告,是&人神共愤&的事情,呵呵,说得严重了一点,但是,对于这个观点,相信大家都是深有体会,或者心有戚戚的)。
赵政委就说,不许他体罚战士,要做思想教育。
明显,如果不允许惩罚,只能靠说教,往往很难有明显的效果,毕竟很多时候,处罚在管理中是必须采用的手段,有奖有罚才能激发团队的积极性,而不是混日子的主动性。
八路军没有军饷,没有装备,人有不多,不能说,你不好,我就开掉你,让你回去当步兵。那剩下的手段是什么?不让你吃饭?那饿坏了,就更不能好好训练了,就只有上鞭子了,给你一下子,让你知道疼,下次,你就会小心,小心第二鞭子还会疼的。同时,这鞭子下去,不会伤筋动骨,你还能训练,也不影响其他的,可以认为是当时最好的惩罚措施了。
说教是不行的,就像李云龙说得,对于不好好训练的战士就说,我求你了,老哥,我给你跪下了,行不行?&&这肯定不行,一个管理者如果随便就给人跪下,那算是什么事情?而且,又不是因为你管理者的责任。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你只要让骑兵连两个月后能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其他的,你看着办。
孙得胜最终获得了自己应有的处罚权力和对自己团队的控制力。所以,在后面的战斗中,才会以全员牺牲的方式,给主力部队(步兵)赢得了撤退的宝贵时机,而不至于被鬼子的骑兵追杀!
这里附加一句:在军事作战中,最怕的就是追杀,一旦建制丧失而撤退,哪怕再多的军队,都会面临灭顶之灾。三国史上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南北朝时期的淝水之战,英法半年战争中的阿尔库金战役等等[2]。
&[1]补充一点关于编制的东西:
日本军队编制概况
&1、师团平时编制:
指挥官为:& 中将&&&& 11340人
步兵2个旅团、炮兵1个联队、骑兵1个联队、辎重1个大队、弹药纵列1个大队、军乐队;战时:增加大小桥梁纵列各1个大队、野战卫生部
2、旅团编制:
指挥官为:& 少将&&&& 5690人
2&4个联队,包括骑、工、炮及其他兵种
3、人员计算:
(一)分队:
(二)小队:(排)三至四个分队;骑兵为50人;步兵为70人;指挥官为:中、少尉
(三)中队:(连)三至四个小队;骑兵为150&200人;步兵为210&280人;210人为:大尉指挥官
(四)大队:(营)二至四个中队;骑兵为300&600人、400&800人;步兵为420&840人、560&1120人;630人为中佐、少佐指挥官
(五)联队:(团)三个大队;骑兵为900&1800人、人;步兵为人、人;1890人为大佐指挥官
参加1936年度第3期&讨伐&的关东军主力部队&(仅包括步、骑、炮、工、电讯,不包括宪兵、航空、铁道、汽车队)
1、步兵第1、9、12师团&&&&&&&&&&&&& 共约45000人
2、步兵独立混成旅团&&&&&&&&&&&&&&&& 共约6000人
3、独立守备队第1、2、3、4、5队&&&& 共约25000人
4、骑兵集团第3联队&&&&&&&&&&&&&&&& 共约3800人
5、电讯大队&&&&&&&&&&&&&&&&&&&&&&&& 共约600人
共计80400人
[2]以少胜多的战役
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转自:军神论坛[]
以多打少,不算本事,只有以少胜多,才是最妙的。
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数不胜数,而这样的战役在西方却少得可怜,因为他们让为这是不可想像的,所以偶尔有个战役,便被吹捧的无以复加,仔细一看,双方加起来不过几万人,居然也敢称会战。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淮海战役胜利后,斯大林一听解放军用60万打败国民党军80万,而且歼敌55.5万后,连说奇迹。因为在整个二战中,也没有哪个战役是以少胜多的。在西方,能真正意义上称得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只有奥斯特里茨战役、坎尼战役和哈勒哈河,包括苏沃洛夫在阿尔卑斯山的行军也非常经典。
以下举一些中国战争史上比较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做一下比较,因为资料有限,所以难免会有出入,其中还有一些空缺,网友若有资料,可将其补上。
名称 主要指挥者 双方兵力 结果
牧野之战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 全军覆没
柏举之战 孙伍、伍员、磕闾 3万&&20万 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阴晋之战 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
伊阙之战 白起 12万&&24万 全歼
即墨之战 田单 不详 将燕军逐出齐国
鄗代之战 廉颇、乐乘 20万&&60万 大败燕军
巨鹿之战 项羽 2万&&40万 歼灭
彭城之战 项羽 3万&&56万 歼20万
井陉之战 韩信 3万&&20万 灭赵,俘赵王歇
潍水之战 韩信 数万&&20万 灭齐,
昆阳之战 刘秀 不足2万&&42万 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
祝阿、临淄之战 耿弇 数万&&20多万 灭张步,平齐
赤亭之战 虞诩 3千&&数万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兖州之战 曹操 数万&&数10万 迫降30万
官渡之战 曹操 2万&&10余万 歼7万余人
赤壁之战 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合肥之战 张辽 7千&&10万 大败吴军
夷陵之战 陆逊 5万&&数10万 蜀国从此衰落
凉州之战 马隆 3500&&数万 平定凉州
前秦灭前燕之战 王猛 6万&&30万 歼敌近20万
淝水之战 谢玄 8万&&97万 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
沙苑之战 宇文泰 数万&&20万 伏击战,歼8万余人
玉壁之战 韦孝宽 不详&&15万左右 城邑保卫战,歼7万余人
金乡之战 于仲文 8千&&10万 全歼敌军
隋唐五代时期
浅水原之战 李世民 不详&&10余万 消灭薛仁杲
虎牢之战 李世民 3500&&10余万 歼灭窦建德
唐平萧铣之战 李靖 不详&&40余万 平萧铣
碛口 李靖 3千&&不详 歼数万
蔡州之战 李愬 9千&&不详 平淮西叛军
奉天、灵台之战 郭子仪 不详&&30余万(一说数十万) 歼敌近10万
太原之战 李光弼 不满万人&&10万 城邑保卫战,歼敌7万余人
雍丘之战 张巡 3千&&数万 城邑保卫战,不详
睢阳之战 张巡 6800&&13万 城邑保卫战,歼12万人
嘉山之战 郭子仪、李光弼 不详&&5万余 歼敌4万
象牙潭之战 周本 7千&&数万 俘5千
六合之战 赵匡胤 2千&&2万 歼5千
宋辽金夏蒙元时期
西夏、吐蕃攻宋之战 刘舜卿 不详&&20多万 击退夏蕃联军
达鲁古城之战 完颜阿骨打 不详&&27万 大败辽军
护步达冈之战 完颜阿骨打 2万&&70万 大败辽军主力
和尚原之战 吴玠、吴璘 数千&&10余万 俘万余,大败金军
顺昌之战 刘锜 1.8万&&10余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郾城之战 岳飞 数千&&1.5 大败金军精锐
陈家岛海战 李宝 3千&&10万 海战,全歼金军
采石之战 虞允文 1.8万&&17万 水战,大败金军
海州之战 魏胜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六合之战 毕再遇 不详&&1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庐州之战 杜杲 不详&&号8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边堡寨之战 成吉思汗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纳忽山、不黑都儿麻之战 成吉思汗 4万&&8万 全歼
迦勒迦河之战 哲别、速不台 不足3万&&8万 全歼
赛约河之战 拔都、速不台 不足5万&&10万 全歼
鄂州之战 伯颜 20万&&60万 大败宋军
丁家洲之战 伯颜 10万&&13万 大败宋军精锐
厓山海战 张弘范、李恒 数万&&20万 海战,全歼
虎啸山之战 张庭瑞、焦德裕 5千&&数万 大败宋军
鄱阳湖之战 朱元璋 20万&&60万 水战,全歼
白沟河之战 朱棣 1O余万&&60万 死伤10多万
上峰岭之战 戚继光 1500&&2千 歼敌倭寇300余人
台州之战 戚继光 不详 9战9捷
浑河之战 努尔哈赤 4人&&800 奇迹
萨尔浒之战 努尔哈赤 4.5万&&约11万 歼敌约5万人
宁远之战 袁崇焕 不满2万&13万(或五六万,或10余万)
贵阳之战 王三善 2万&&10万 扭转了平叛战局
清征达瓦齐之战 阿五锡、巴图济尔噶勒 22&&2千余人 奇迹
浑河之战 长龄 4万&&10多万 收复南疆西四城
近代、现代时期
南京之战 徐绍桢 约万人&&约2万人 攻坚战
第一次反围剿 毛泽东、朱德 约4万&&约10余万 歼1.2万
第二次反围剿 毛泽东、朱德 3万&&20万 歼3万
第三次反围剿 毛泽东、朱德 3万余人&&30万 歼3万
第四次反围剿 朱德、周恩来 约7万&&近40万 歼万余人
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徐向前 近3万&&不详 歼6万余人
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 徐向前 近8万&&20万 歼8万人
黄桥战役 粟裕 7千&&1.5万余人 歼敌1.1万余人
苏中战役 粟裕 3万余人&&12万 歼敌53700人
鲁南战役 粟裕 不详 歼敌53530人
莱芜战役 粟裕 不详 歼敌56800人
孟良崮战役 粟裕 不详&&约45万人 歼敌32680人
晋中战役 徐向前 6万余人&&约13万人 歼敌100370人
豫东战役 粟裕 不详 歼敌93970人
淮海战役 粟裕、刘伯承 60万&&80万 歼敌555570人
九连山战斗 不详 不详 5战5捷,歼6个连又1个排
1.第一次打长沙. 彭德怀8000对何键三万. 此战由伏击到连续进击再到追击,再到城市外围肃清作战,再到攻城战.结果一鼓作气拿下了长沙. 2.陕北作战,彭2.5万对胡宗南24万.一年一月又三天.收复延安.胡部被消灭一半,其余拖垮.
3.红25军徐海东长征.3000人对10万.其中最重要的一战.打垮东北军4个师,光机枪就得了200多挺.
以上这些战役,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像伊阙之战、巨鹿之战、虎牢之战、纳忽山和不黑都儿麻之战、迦勒迦河之战、赛约河之战、黄桥战役为全歼敌军的歼灭战。用少数兵力去围歼多数敌军,指挥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像白起、成吉思汗、粟裕都是善于打歼灭的人(我个人认为他们三人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打歼灭战的统帅),项羽则是以勇猛闻名的,李世民则是以疲敌取胜的。这种战役以蒙古时期最多,这也充分体现了其军事思想。
像即墨之战、赤亭之战、玉壁之战、太原之战、雍丘之战、睢阳之战、顺昌之战、六合之战、庐州之战、宁远之战为城邑防御战。这种战役对指挥员的要求有两条:一是沉着,二是智谋超群。此外,军民同仇敌忾也是非常重要的。像韦孝宽守玉壁歼敌7万、李光弼以不满万人守太原歼敌7万、张巡以3千守雍丘屡败叛军,以6800人守睢阳则歼敌12万,虽然最后寡不敌众,睢阳被攻占,张巡被杀,但这并不能否认张巡的军事才能。这样的战役,看后会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像台州之战、萨尔浒之战、第一&&第四次反围剿、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苏中战役、晋中战役、淮海战役、九连山战斗为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役。这样的战役,也是解放军最拿手的。值得一提的是九连山战斗,此战虽小,却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像鄗代之战、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为集中兵力,围歼敌军一部的战役。这种战役也是解放军的拿手本领。
此外,柏举之战、井陉之战、潍水之战、祝阿、临淄之战、唐平萧铣之战为连续灵活用兵的战役;夷陵之战、浅水原之战、嘉山之战为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战役;赤壁之战、陈家岛海战、采石之战、厓山海战、鄱阳湖之战为海战和水战;其他的战役也各有各的特点,像彭城之战、浑河之战、清征达瓦齐之战都是靠勇猛精神获胜的,特别是后两个战役,只能用奇迹来形容。
在上面放权一节中应该增加如下内容:
李云龙得到了上面的放权,同时,他对下也采用了放权的方式进行,这里有两个实例:
1、对骑兵连的放权
他对骑兵连连长孙得胜说,孙连长,骑兵连就交给你了,怎么训练是你的事儿,一句话,我要得是能打硬仗的部队,两个月之内骑兵连没有任何战斗任务,你得把部队给我训练好,两个月之后,骑兵连应该像一把出鞘的利剑&&
放权,一个要选择合适的人,一个要对这个人进行全面的放权,同时集体还必须为此付出一些应得的利益。这里大家看到了李云龙的放权,那付出应得的利益其实也在这里做出了表示:两个月,两个月的时间就是一个付出。当时,八路军因为不发军饷,那就是这些人的吃用和时间,他不能在这两个月内就要求骑兵连如何如何。这就是对部队的培养和付出,对新人的付出&&国内绝大多数的老板,都看不到这点的作用,都担心这点会让自己一无所得,都担心下面的人跑了,当然,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你看错了人,那就是你选人的责任,而你对一个错误的人进行了投入,那就是你的问题了。选对人,对选对的人进行足量的投入,这是必须的,企业团队要发展,必须有新人和新的技术的融入,不能只依靠原来的技术进行。毕竟技术的发展和变革是很快的。
2、李云龙对步兵营的放权
两个营长居然敢互相真得打了起来,这也是训练中的投入,而李云龙能站在后面看&热闹&,注意:这个热闹不是一般的热闹,这是在看到了两个人真心的投入到了训练(工作)中,才看,才协调,虽然有些协调没有表现出来,比如说没有上去制止一些危险行为,但这都是必须的,毕竟战场上的对打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没有人会假打的。真正的战场环境的互打,没有人会手下留情的,而也就是这种真实环境的真实对打(毕竟这种对打是不会真正死人(战斗减员)的,受伤是难免的),锻炼了队伍,在真实的战斗中,减少了战场减员。
这也就是他的军队能作战,能打硬仗的真实原因。
这些都应该是我们国家所有的公司和企业管理者深思的事情。
本文已收录于以下专栏:
相关文章推荐
《亮剑》 是一部不错的电视连续剧,不知道看过的朋友是否很多?
最初我并没有太注意这部片子,我注意的片子也的确不多。
后来,是在2006年元旦的全程建模技术培训中,三个来自总参的学员给我拷贝...
作者:项目管理者联盟 联盟会员:项目管理者联盟 转载
发布时间:
点击: 456
PMB: 0 【收藏本文】
最近很多人都问我,有没有适合的人可以推荐给他们公司,...
博客出自:http://blog.csdn.net/liuxian13183,转载注明出处!
All Rights Reserved !
做过团队管理,知道团队管理的麻烦,所以收集资料加上个人...
前面说完了项目经理——领头人、责任人,或者叫协调人,那是相当重要的角色(其实我更想说每个人都很重要,这也是我第一次担任这个角色时就已经有的观念,而项目经理只是稍微更重要一点点)。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高效团队建设与管理----培训心得
企业文化:
高效团队首要特质就是具有灵魂,灵魂在企业内部可以被定义为企业文化;一群人如果具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未来,共同的思考问题的途径和共...
团队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出现在体育、军事、经济领域,几乎成了将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统一、从而实现组织高效率运作的理想工作状态的代名词,也成为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石,依靠团队推进,理清团队建设与管理,...
他的最新文章
讲师:何宇健
讲师:董岩
您举报文章:
举报原因:
原文地址:
原因补充:
(最多只允许输入30个字)看《亮剑》学团队管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看《亮剑》学团队管理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亮剑骑兵连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