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对第二次 第二次世界大战 苏联的影响

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_百度知道
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提问者采纳
,让德国人专心占领欧洲其他部分)也正是有了斯大林因为有了斯大林的存在更加促进了希特勒的侵略(早期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如果当时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失败的话苏联就完蛋了,苏联太好了,把德国人打回了老家苏军在亚洲一直和日本关东军对峙从而拖住了日本人的腿让他们无法全力投入太平洋和中国战场从这一点上来说
提问者评价
幻灯片有料了!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并最终打败德国,与德国结为拜把子兄弟,苏联通过4年与德国的战争拖垮了德国,使其放胆发动侵略战争。德国入侵苏联后,极大地鼓励了希特勒,在东欧划分势力范围苏联在二战爆发前与德国秘密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在)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美国的加入,从此决定了20世纪历史的面貌。——霍布斯鲍姆材料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0年底说,我们现在竭尽全力支援保卫自己、反对轴心国进攻的国家……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有三种趋向。一种是以苏联为首的世界人民同西方民主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止法西斯侵略,推迟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第二种法西斯势力同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不断蚕食中小国家,并在向英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第三种是苏联孤立自保,希特勒实现声东击西,在进攻苏联之前首先进攻西欧国家。——王斯德《世界通史o第三编》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美国在两次战争中的态度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6分)(2)分析上述态度的变化对两次战争的进程和对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6分)(3)结合美国在两次战争中的表现谈谈你的认识。(言之有据,条理清楚可给分)(4分)(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趋向相吻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外两种趋向未能最终出现的原因。(4分) - 跟谁学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题库>&高中历史>&试题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在)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美国的加入,从此决定了20世纪历史的面貌。——霍布斯鲍姆材料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0年底说,我们现在竭尽全力支援保卫自己、反对轴心国进攻的国家……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有三种趋向。一种是以苏联为首的世界人民同西方民主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止法西斯侵略,推迟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第二种法西斯势力同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不断蚕食中小国家,并在向英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第三种是苏联孤立自保,希特勒实现声东击西,在进攻苏联之前首先进攻西欧国家。——王斯德《世界通史o第三编》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美国在两次战争中的态度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6分)(2)分析上述态度的变化对两次战争的进程和对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6分)(3)结合美国在两次战争中的表现谈谈你的认识。(言之有据,条理清楚可给分)(4分)(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趋向相吻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外两种趋向未能最终出现的原因。(4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在)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美国的加入,从此决定了20世纪历史的面貌。&&&&&&——霍布斯鲍姆材料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0年底说,我们现在竭尽全力支援保卫自己、反对轴心国进攻的国家……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有三种趋向。一种是以苏联为首的世界人民同西方民主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止法西斯侵略,推迟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第二种法西斯势力同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不断蚕食中小国家,并在向英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第三种是苏联孤立自保,希特勒实现声东击西,在进攻苏联之前首先进攻西欧国家。&&&&&&&&&&&&&&&&&——王斯德《世界通史o第三编》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美国在两次战争中的态度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6分)(2)分析上述态度的变化对两次战争的进程和对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6分)(3)结合美国在两次战争中的表现谈谈你的认识。(言之有据,条理清楚可给分)(4分)(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趋向相吻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外两种趋向未能最终出现的原因。(4分)科目: 高中历史难易度: 教材: 高中历史人教版最佳答案(1) 原因:一战后期。交战国双方都已精疲力竭,美国夺取战利品和世界霸权的时机已经成熟。(2分)二战爆发后,随着法西斯的疯狂侵略,导致他们与美国之间的矛盾激化;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损害了美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利益。(4分)(2)影响:一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大战结束的进程;形成了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而美国成为其主导国家之一。(4分)二战: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为打败法西斯作出巨大贡献;(2分)(3)认识:美国两次参战都以自身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但美国的参战都客观上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结束,增强了自身的实力,并推动了战后世界格局的调整。(4分)(4)与第三种趋向相吻合。(2分)第一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英法等国与苏联由于各种矛盾未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英法等西方大国对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由于自身力量有限,又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援,导致法西斯的扩张非但未能得到及早遏制,还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任意2点,2分)第二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使自己放松了警惕,使希特勒德国有机可乘;法西斯国家鉴于苏联的强大,不敢贸然进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任意2点,2分)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中美国对“一战”的态度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即可得出;美国对“二战”的态度着重依据材料二的信息;第(2)问中美国的参战对战争的进程的影响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美国参战对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从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美国的地位即可看出;第(3)问关于对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的表现认识,可以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对战争进程、战后国际秩序的调整方面分析;第(4)问关于3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趋势,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是第三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国际关系分析其他两种趋势不出现的原因。考点:本题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参战情况和美国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点评:关于美国对两战进程的影响和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着重把握其对外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知识点: 高中历史综合库,其他,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试题大家都在看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英国通过与法国的第二次百年战争才奠定世界霸权,德国通过与法国的战争才统一,试图崛起又引发两次世界大战,最后是美苏崛起。美国又通过50年冷战才战胜苏联。中国才从美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4:36:34&)
2189字(1137/20)
( 10:48:50)
46字(13/0)
( 10:36:36)
74字(18/0)
( 10:00:05)
88字(289/0)
( 20:42:08)
14字(13/0)
( 20:35:14)
( 17:20:26)
45字(26/3)
( 17:59:23)
106字(21/0)
( 17:57:11)
30字(12/0)
( 17:55:40)
85字(17/0)
( 16:26:26)
14字(26/0)
( 16:12:26)
26字(13/0)
( 16:14:30)
( 16:10:25)
17字(15/0)
( 15:20:23)
85字(32/2)
( 21:47:11)
67字(15/1)
( 01:31:10)
73字(11/0)
( 16:06:56)
( 15:15:20)
78字(21/0)
( 15:14:32)
164字(22/0)
( 15:13:41)
28字(28/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第二次世界大战
&&&&&&&&&&&&&&&&
/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参战国家之多,战 场之辽阔,战役、战斗之频繁,经验教训之丰富,均为历次战争所无法比拟。 战后世界各国都竞相研究,各种机构林立,其书真可谓“处则充栋宇,出则 汗牛马”。但是,在这些著作中,不少持有偏见,特别是两个超级大国竭力 鼓吹“欧美中心论”,处处以“救世主”自居,企图为称霸世界制造理论根据。
当前国际形势动荡不安,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认真分析第二次世界大 战当时与现今国际形势的异同,总结和吸取这场大战的经验教训,以反对霸 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推进人类进步事业,仍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军 队而言,战史是军事学术的渊源,加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研究,对于军队 建设、军事训练和战备工作,以及未来反侵略战争的战略战术,都会有所启 迪和借鉴。军委领导同志都很重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研究。徐向前副主 席曾作过多次指示。他在 1979 年 2 月 10 日给军事科学院和军事学院领导的 一封信中指出:“军事学院设战史课,应视为一门主课之一,我军中高级指 挥员不懂或不精通中外古今典型的各种或各个战例,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史,即不可能深入地熟练地掌握战争的规律和知识,对于以后的指挥作战 大为不利”。徐副主席的指示言简意赅,说清了学习和研究战史,特别是第 二次世界大战史的重要意义。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对加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研究的提案也十分重视和关心,及时作了重要批示。这对我国进一步开展第 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向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的青少年进行 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是一个强有力的推 动。根据国务院的批示和徐副主席的指示精神,军事学院外军教研室的几位同志,结合教学工作,编写了这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教学参考材料, 并可供我军指挥员参阅。这丰书的作者力求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秉笔直书,秉公立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各个战场虽有主次,但它是一个 有机的整体,故书中对亚洲、太平洋、欧洲、非洲诸战场的叙述努力做到详 略得当,如实反映当时战况。各国对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的贡献虽各有大 小,但都是二战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这本书的作者对参加反法西 斯斗争的各个国家,都给予应有的地位和评价。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 最早、作战时间最长的国家,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歼灭和箝制了大 量日军。这对制止日军北进,迟滞南进,鼓舞世界反法西斯人民起了极其重 要的作用,为战胜德、意、日法西斯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在国外的一些著 作中,对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不予重视,或一笔抹 煞,甚至加以歪曲污蔑。为了恢复历史的真相,作者把中国抗日战场列为第 二次世界大战东方反法西斯的主战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敌后战场 和国民党政府军队进行作战的正面战场,都作了实事求是的论述。第二次世 界大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考虑到这本书的阅 读对象主要是军队干部,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侧重于军事,对交战双方 的战前准备、战略企图、作战过程和主要的经验教训着笔较多,这对于我军 干部研究和掌握战争规律和知识或许有所裨益。现在国内、国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许多问题看法颇不一致。这本书也只是“抛砖引玉”的“一家之言”。期望广大读者,特别是从事史学研究的 同志,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对各种学术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究讨 论,写出更多更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专著。段苏权1983 年 5 月 2 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概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形势变化很大。其特点是:第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苏联的诞生和逐步强大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两种社会制度的矛 盾对国际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更加突 出,争夺霸权的斗争日趋尖锐;经过战争浩劫而更加贫困的各国人民和被压 迫民族日益觉醒,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进一步加强。这些矛盾和斗 争复杂尖锐,特别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使第一次 世界大战后政治风云变幻急剧,局部地区的战火从三十年代开始连绵不断, 最后终于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目的。但这一政策只能助长法西斯的侵略 气焰。苏联在帝国主义国家虎视眈眈之下,它的政策和策略主要服从一个目 的,即保卫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而法西斯主义者则以消灭共产主义为幌子, 对内实行镇压,对外扩大侵略。它们利用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纵横捭 阖,以达其各个击破的目的。上述两种制度、三种力量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 使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国际形势更加纷乱和恶化。  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军事发展的不平衡,在第一次 世界大战后更加突出了。一战结束后,在巴黎召开了和会,缔结了《凡尔赛 和约》。这个和会是帝国主义国家分赃的会议。英国和法国是两个老牌帝国 主义国家。英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法国则是欧洲的霸主。它们在战争 中虽然打得精疲力尽,但仗着头上戴着一顶“胜利者”的桂冠,不仅继续霸 占着大量原有的殖民地,而且还各自从战败者手中夺得了新的殖民地。美国 参战较晚,虽没有取得新的殖民地,却在战争中发了横财,成为肚界上最富 有的“金元帝国”和最大的债权国。这三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利最多的 国家力求保持既得利益,并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意大利和日本,虽然也是 战胜国,但在这次分赃中,仅仅分到了一杯残羹:意大利只获得非洲东部约17 万平方公里的贫瘠的土地,日本只是在太平洋上获得了一些岛屿的委任统治权。对此,意、日帝国主义极为不满。德国由于战败,不仅失去了所有的 殖民地,还被迫割去了本国的一部分土地。德、意、日三国力图打破这种局 面。从二十年代开始,意大利、德国和日本先后走上了法西斯化的道路。三 十年代初,德、日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扩军备战的速度大为加快。随着实力 的增强,它们和英、法等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不平衡, 要求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就更加激烈起来。而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虽 然仍保有大量的殖民地,但在政治上、经济上却在走下坡路。它们在法西斯 国家的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采取守势,并企图牺牲小国、弱国和他国的利益 实行绥靖。但法西斯国家的欲壑难填,它们不仅要重新瓜分世界,而且要称 霸全世界。因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和争夺霸权最终导致了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一节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经济危机总是有规律地、周期性地 发生。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垄断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过去。严重的危机使各种矛盾更加激化, 使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尖锐。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资本主义世界于 1920 年到 1921 年发生了第 一次经济危机。1929 年到 1933 年,发生了第二次经济危机。第二次危机空 前严重,震动了整个资本主义体系,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这次危机从 美国开始,迅速地席卷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各国生 产大幅度下降。危机期间的最低点同危机前的最高点相比,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的工业生产总值下降的幅度是:美国为 46.2%、英国为 23.8%、德国为40.6%、法国为 32.9%、意大利为 33.1%、日本为 32%。这些国家的工业 生产水平都倒退了 20 年以上,英国甚至已退回到相当于 1897 年的水平。大 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骤增。美国倒闭的企业达 13 万家以 上,失业人数在 1933 年达到 1,400 万人,占美国全部劳动人口的四分之一 左右。英国在 1929 年到 1933 年中破产的工商业达 32 万户,失业工人在 1933 年达到 300 万人,失业率达 22%。德国失业卒更高,1932 年完全失业的工会 会员占会员总数的 43.8%。危机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共有 4,000 余万工人 失业。经济危机期间,购买力下降,大批商品卖不出去,生产过剩,物价暴跌。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缓和生产和消费的矛盾,阻止物价进一步猛跌,大规 模地破坏生产力和销毁产品。美国仅在 1933 年就有 640 方头猪被抛入密西西 比河,有 2,300 万头牛羊在屠宰后被抛弃,1,400 万英亩的棉花被毁坏在地 里,甚至出现把粮食当燃料烧掉的现象。有的资本主义国家把咖啡投进海里, 牛奶倒在河里,水果烂在地里,棉花用去铺路,高炉被破坏,矿井被淹没。 而劳动群众的生活却是饥寒交迫。据不完全统计,仅 1933 年就饿死 240 万人 之多。在经济危机的剧烈震荡下,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经济战。它们为了转嫁经济危机,一方面加紧压榨本国劳动人民和殖民地,另一 方面又力图控制旧的市场和夺取新的市场,形成排他性集团的经济壁垒。1930 年,美国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宣布提高关税,其他国家相继效尤,关税壁 垒愈筑愈高。同时,各国又相继降低汇率,贬低币值,企图以自己的廉价商 品去冲击别国的关税壁垒,抢占市场。那些汇率较高的国家立即予以反击, 对汇率下降国家的商品课以更高的“汇兑倾销税”以保护自己。关税战、货 币战越打越激烈。1933 年 7 月,英国在其殖民地范围内组织“英镑集团”。 同年 12 月,美国在美洲组织了“美元集团”,接着法国也在欧洲组成“金本 位集团”。各集团在内部实行互惠的关税制度,在其所属的传统市场中,不 准他国插手。这种排他性集团国的经济战就是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争夺市场、 争夺势力范围的明显表现。  经济危机的深刻化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国内阶级矛盾尖锐起 来,罢工运动显著增加。美国在 1930 年春天有 125 万失业工人举行示威游行。 德国自 1930 年到 1932 年发生罢工 1,000 多次。英国 1930 年罢工人数为 20 万人,1931 年增至 50 万人,还发生了水兵暴动。法国 1930 年爆发了 1,700  多次罢工,约有 50 万人参加。日本工人同资本家的“劳资争议”1931 年达2,156 起。 帝国主义国家竭力向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转嫁经济危机。它们大量倾销商品,压低原料进口价格并削减进口额,使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陷于绝境。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加剧。这一时期,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民 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潮。  1929 年—1933 年的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英国和法国 的力量进一步衰退。德、意、日帝国主义为了摆脱危机,走上了国民经济军 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日益法西斯化,终于成为亚洲和欧洲的战争策源地。  第二节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日本帝国主义是发动第二次肚界大战的元凶之一,是亚洲为战争策源 地。  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面积约 37 万平方公里,当时的人 口约 6,000 多万,资源贫乏。1868 年实行明治维新,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成 为一个军事的、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1876 年,日本开始侵入中国的领土台 湾。1894 年,在甲午海战中打败了中国清朝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在 这个不平等条约中强迫中国正式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赔款 2 亿 两白银。1895 年,俄、德、法联合进行干涉,要求日本退出辽东半岛。日本 因当时实力不及,被迫暂时退出辽东,但向中国勒索“赎辽赔款”3,000 万 两白银。日本榨取巨额赔款之后,进一步加强其军事实力。1896 年,日本伊 藤内阁制定的十年扩军计划,所需资金共 7.8 亿日元,40%来源于中国的赔 款。1900 年,美、英、德、法、俄、日、意、奥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强迫清 朝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日本取得在北京、天津和北京至山海关之间重要 地区的驻兵权,在“庚子赔款”中,又勒索了一笔赔款。1904 年,日本在英 国支持下,同沙皇俄国在中国的辽东半岛打了一场“日俄战争”,从沙皇俄 国手中将辽东半岛夺了过去。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趁西 方列强在欧洲鏖战之机,对外进行经挤扩张。在
年期间,日本对 欧洲输出增力 060%,对亚洲输出增加 125%,对非洲输出增加 1,002%, 出超总额达 14 亿日元。战争期间还向英国和沙俄提供贷款 5 亿日元。1919 年底,日本黄金储备超过 20 亿日元。此外,日本还乘机出兵中国山东,占领 了驻有少量德军的青岛,同时得到了太平洋上原由德国霸占的若干岛屿。战 后分赃中,日本得到了太平洋上的加罗林、马绍尔、马里亚纳三个群岛的委 任统治权,还抢夺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省的权益。日本在亚洲和太平洋的扩张,打破了远东的均势,威胁到英、美的利益。英、美自然不会容忍日本的扩张。1921 年 7 月,在华盛顿召开的会议上,与 会国通过了海军公约,规定英国、美国、日本的海军,其战列舰吨位的比例 分别为 5:5:3。日本的海军力量既得到英、美的承认,又受到他们的压抑。 但日本的扩张野心并没有受到所谓“华盛顿条约体系”的制约,它的既定政 策是独占中国,把英、美势力排挤出亚洲和太平洋。1927 年,日本田中内阁 召开了“东方会议”,讨论和制订侵略中国的计划。会后田中在上奏天皇时 公然宜称:“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① 这个臭名远扬的“田中奏折”,赤裸裸地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吞并中国 争霸世界的狂妄野心。
年的经济危机,使日本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早在
年,日本已发生过一次较小的经济危机。1923 年受到东京大地震的破坏,1927 年又发生了金融危机。在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日本由于先天 不足,资源缺乏,它所受到的打击,较之其他国家格外严重。日本在 1931 年就达到了危机的顶点。这一年日本工业总产值比 1929 年下降 32%,对外 贸易输出额从 1929 年的 21 亿日元减少到 11 亿日元,输入额从 22 亿日元减 少到 12 亿日元。国际收支赤字从 0.7 亿日元上升到 2.9 亿日元。企业大批倒①
日本历史学研究会编:《太平洋战争史》,商务印书馆 1959 年版,第 1 卷第 224 页。闭,银行大部歇业,仅采矿业和其他重工业就有 40—50%厂矿停业,失业工 人达 300 万以上。虽然 1930 年农业获得丰收,却出现了“丰收饥谨”,粮价 惨跌。危机期间,生丝出口锐减,丝价暴跌。1930 年蚕茧价格比 1929 年降低 65%。日本的一般农民本来就债台高筑,而 1931 年的债务比 1929 年又增加 50%,因而纷纷陷入破产境地,生活十分凄苦。 经济危机使日本国内动荡不安。在城市劳资纠纷日趋严重,1929 年为 1,400 次,1930 年增至 2,294 次,1931 年达到 2,415 次。1929 年 12 月,东 京的电车、公共汽车职工发动了 2.5 万人的大罢工,1930 年 4 月再次举行为时 6 天的罢工,造成东京市电车、公共汽车全部停开的严重局面。与之相呼 应,大阪、横滨的电车、汽车工人也展开了斗争。曾被工贼控制的钟渊纺织 公司所属各厂的数万名工人,以及东洋布厂的 3,000 多名女工也进行了罢工 斗争。各地工人互相支持鼓励,有些甚至发展成为地区性同盟罢工。  日本的贫苦农民,提出了“把土地交给农民”的要求,并组织起来,以 铁锹、镰刀、石块、竹枪为武器同前来镇压的警察和地主的暴力团展开斗争。 在日本占领的朝鲜和中国台湾,抗日斗争风起云涌,此伏彼起。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在政治上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在经 济上加速国民经济军事化,把国民经济纳入战时经济轨道;在军事上则连续 发动侵略战争,企图以武力扩大势力范曰。日本的法西斯组织在二十年代就已出现。1920 年到 1929 年出现了“国本社”、“一夕会”等 120 多个法西斯团体;到 1936 年初,扩增到 350 多个。 日本法西斯团体的大本营就是以垄断财阀为后台的日本军部,许多高级将领 都是法西斯组织的重要成员。东条英机、冈村宁次和山下奉丈等都是法西斯 组织“一夕会”的主要成员。1930 年成立的法西斯组织“樱会”的骨干,则 是日军参谋本部、陆军省、宪兵队、步兵学校的一批军官。这几个法两斯组 织活动猖獗,竭力鼓吹以“国家主义”来“维新”日本,实行“彻底的大日 本主义”。在日本人民尤其是军队中大肆灌输法西斯思想,为对外侵略和对 内镇压制造舆论和培植法西斯鹰犬。1930 年 9 月,“樱会”制订了政变纲领, 鼓吹军备第一,要求尽快建立法西斯军事独裁政权。1930 年 11 月,法西斯 分子在东京车站行刺,滨口首相受重伤。1931 年 3 月,“樱会”的一批法西 斯分子在前陆军大臣宇垣一成的支持下,阴谋发动政变未遂。1932 年 5 月 15 日,部分以海军下级军官为核心的少壮军人闯入首相住宅,枪杀了犬养毅首 相,同时还袭击了警视厅等机关。事件发生后,军国主义势力公然要求戍立 举国一致的军人内阁。1936 年 2 月 26 日,法西斯势力策动陆军举行军事政 变,袭击首相和大臣的官邱,大藏大臣、内大臣(负责掌管皇宫内的政务)、 教育总监等人被杀。政变分子要求成立军人政府。当天,日本统治集团更换 内阁成员,同军阀关系密切的前外相广田弘毅出任首相,组成了以法西斯军 阀为核心的新年阁。广田内阁较前届变本加厉地推行侵略和战争政策。  日本统治阶级在政治上实行法西斯化的同时,在经济上也加速了军事化 的步伐。从 1931 年起,日本的军事预算年年上升,1936 年达到 10.78 亿日 元,占财政支出的 47.2%。日政府还颁布和修订了许多法令,加强了对主要 经济部门的控制,逐步将国民经济纳入战时轨道。日本的军事工业急剧膨胀, 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畸形上升。构成军事工业基础的化学和钢铁工业,在 年间增长约 2.5 倍。生铁产量,1931 年不足 16 万吨,1936 年增至 200 万吨以上。1934 年初,日本统治集团以国家垄断企业八幡钢铁厂为中心,把属于三井等五大财阀的钢铁公司合并,组成庞大的日本钢铁公司。日 本经济军事化的过程也是垄断资本扩大的过程。到 1936 年,大垄断企业特别 是重工业部门,一般都控制了各该部门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从 1932 年至 1936 年,财阀控制的企业接受政府军事订货达 55 亿日元之巨。经济军事化促进了 财阀同军部的勾结,为扩军备战创造了条件。日本军队得到大力扩充,装备 有了很大改善。1930 年,日军人数为 23 万人,到 1936 年达到 38 万人。海 军总吨位超过 150 万吨。  日本强化法西斯统治和实行经济军事化的目的是为了对外实施侵略扩 张,它的侵略目标首先是中国。1931 年 9 月 18 日,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 关东军,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沟的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袭击”日军, 并以此为借口,向中国军队发动猛烈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 事变。在日军进攻面前,蒋介石密令不准抵抗,30 万东北军不战自退。在事 变后 4 个月里,日军侵占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白山黑水间的大好河山 全部沦于敌手。  1932 年,日军又在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中国军队第 19 路军 在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奋起抵抗,粉碎了日军占领上海的企图,史称“淤沪之 战”。同年 3 月 1 日,日本帝国主义炮制了伪“满洲国”,并要国际联盟承 认。翌年,日本以国际联盟拒绝承认伪“满洲国”为借口,宣布退出国联。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全境后,逐步向热河省(今内蒙、河北省之一部)和 华北蚕食。1933 年 1 月初,占领了中国东北和华北之间的咽喉要地山海关,3 月又侵占热河省,并逐步扩大在华北的侵略活动。1936 年 11 月 25 日,日本与德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结成了侵略联盟。1937 年 7 月 7 日, 日本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制造“芦沟桥事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 华战争。就这样,日本帝国主义逐步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首先对中国发动 了侵略战争。第三节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德国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是欧洲的战争策源地。 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根据《凡尔赛和约》,德国丧失了全部海外殖民地,面积约 300 万平方公里,还被迫交出了面积约占四分之一、 人口约占十分之一的本国领土。和约规定,德国需支付 1,300 亿马克的赔款, 同时还要受到很多限制,例如:不得进行战争动员,不得拥有空军(1926 年 正式取消空军),陆军不得拥有重炮和坦克,不准成立军校,军队不得超过10 万人,海军不得拥有潜艇,舰只总数不得超过 36 艘(轻型战舰 6、轻巡洋舰 6、驱逐舰 12、鱼雷艇 12),来因河非军事区不得驻军,等等。 德国虽然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和限制,但其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基础,却根本末被触动。统治阶级又将《凡尔赛和约》强加于德国的种种经济重担转 嫁在劳动人民身上。和约的苛刻限制,容易伤害民族感情,在当时的条件下 很容易借此煽起民族复仇主义。希特勒及其纳粹党上台后,正是利用这种民 族情绪,为其侵略和战争政策服务。同时,和约也未能限制住德国的垄断资 产阶级。如和约规定不准在国内生产重武器,德国便在国外继续研制,在荷 兰制造潜艇,在瑞典制造飞机。就是在德国国内,表面上履行和约规定,暗 地里仍然可以秘密地研制重炮和坦克,甚至继续生产化学毒剂。同时还利用 发展民间体育组织等办法,保存并有计划地培养军事骨干力量。总之,第一 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尽管严重地被削弱了,然而它的根基未被摧毁,军事和 经济潜力仍然存在,一旦条件成熟,就会卷土重来。德国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力量,曾提出取消赔款或延期偿付的要求,但遭到法国的坚决拒绝。法国和比利时还出兵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然而, 英国为了不让德国过度削弱和不使法国在欧洲更加强大,采取了扶德抑法的 政策。法国占领鲁尔工业区后,英国表面上不公开谴责法国,但暗中鼓励德 国对抗,以坐收渔利。德、法冲突虽未扩大,但法国的行动引起了德国人的 强烈不满,鲁尔区的德国人拒绝执行法国占领者的命令,实行消极抵抗,工 矿企业实行怠工、停工。马克飞速贬值。1923 年初,马克同美元之比为7,000:1,到年底竟成为 40 亿:1。由于德国通货膨胀和生产下降,法国期望得到的赔款完全落空,还得支付沉重的占领军军费开支,在国际上也处于孤 立地位,最后不得不接受英、美提出的条件,即德国的赔款应按照英、美两 国的意见重新审议并撤出鲁尔区。1924 年 1 月 10 日,美国银行家道威斯领 导的专家会议在伦敦召开,拟订关于整顿德国的经济和向德国征收赔款的计 划,即“道威斯计划”。计划规定给德国大量贷款,第一批贷款为 8 亿马克, 主要是英、美的贷款。“道威斯计划”并未确定德国赔款的总额,却减少了 每年的赔款额。这一计划给德国的经济输了血,也给大量外资流入开了路。从 1924 年到 1929 年,流入德国的外资总额达 210 亿马克(长期贷款 150 亿, 短期投资 60 亿),其中美国占 70%,英国占 22%,欧洲其它国家占 8%。 在同一时期,德国共支付各种赔款 110 亿马克,这就使德国的垄断资本有可 能更新工业装备,提高生产能力。1924 年,德国经济开始恢复,1925 年出现 了工业高涨,1927 年工业生产超过战前水平。到 1929 年,德国的工业产量 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量中,已超过英国和法国,仅次于美国。1932 年正 式取消了德国的赔款,更加有利于德国经济的发展。由于经济力量的复苏重 振,德国的垄断资产阶级日益感到战后受压抑的地位与经济力量强大的状况极不相称,于是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1929 年至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德国受到的打击较之其 他资本主义国家更为严重。1932 年,德国工业生产下降 40.6%,退回到 19 世纪的水平,失业工人达 750 万人,占德国工人总数的一半。危机期间倒闭 的中小企业达数十万家之多,有 1.3 万个农庄破产。人民生活困苦,工人、 职员的总收入,1932 年比 1929 年减少 42.4%。农民为生活所迫,纷纷拍卖 田产,仅 1932 年就拍卖 14 余万公顷的土地,同年农民债务高达 130 亿马克。 在整个危机期间,德国国内动荡不安,罢工、示威游行不断发生,甚至还出 现了武装冲突。德国共产党的力量和威望急速增长,党员人数增至 36 万人。 德国垄断资产阶级惊呼,1918 年 11 月革命的“幽灵”又在德国的上空徘徊 了。他们认为,只有对内实行法西斯统治,走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对外 实行扩张,用战争手段打垮英国、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才能摆脱危机,重新 实现德国称霸世界的目的。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应 运而起。1933 年 1 月,希特勒被德国垄断资产阶级捧上了台,当上了德国的 总理。  希特勒登上政治舞台,是德国垄断资产阶级重新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的 一个重大决策,也是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的一个重要标志。希特勒上台 后,立即实行法西斯的极权政治,血腥镇压德国共产党和劳动人民,疯狂推 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大力扩军备战,制造舆论,准备冒险发动战争。希特勒就任总理后的第 28 天,即 1933 年 2 月 27 日,精心策划了国会纵火案,嫁祸于德国共产党。6 周之内,逮捕了德共领导人和积极分子 1.8 万 余人,取缔了德共在议会中的 31 个者席。随后,社会民主党及其他资产阶级 政党也相继被迫解散。希特勒还禁止在德国成立新的政党。1933 年底,希特 勒宣布“党和国家合”,使国家政权完全成为纳粹党的权力机构。1934 年 8 月,德国总统兴登堡病死,希特勒兼任总统,自称元首,实行了法西斯独裁 统治。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后,立即把国民经济纳入战争的轨道,提出“大 炮代替黄油”的口号,加速国民经济军事化。军费迅速上升。从 1933 年齐始的 6 年半时间内,德国军费支出高达 900 亿马克,占同期国家预算支出的五分之三。 德国为了扩军备战,必须逐步和最终完全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1933 年 10 月,希特勒以要求“军备平等”为理由,宣布退出裁军会议。1934年 8 月,希特勒秘密下令把陆军限额从 10 万人扩充到 30 万人。1935 年 3 月, 正式宣布建立德国空军,德国飞机的产量迅速增加,1934 年生产飞机约 2,000 架,1938 年增至 5,200 架。1935 年 3 月,德国还正式发表了重振军备 的宣言。他们一方面制造苏联赤色“威胁”的谎言,表示德国重振军备是为 了反对苏联的“威胁”,另一方面又假惺惺地宣称,德国增加军备是为了“维 持和平”,并表示,德国的军事力量,“绝不愿为战争上攻击之用”,以取 得英、法的支持。与此同时,德国宣布实行国防军法,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并将军队和军队中的警察扩编为 12 个军,36 个师,约 50 万人。  1935 年 6 月,德国以放弃同英国在海上争夺优势,愿意把德国的海军限 制在相当于英国海军力量 35%的限额之内为诱饵,同英国秘密签订了《英德 海军协定》,进一步破坏和约,排除了扩军备战道路上的障碍。  1936 年 3 月,希特勒宣布废除《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派兵 进入来因非军事区。这是一项带有很大风险的行动,因为此时德国实力虽有  增强,但希特勒羽毛未丰,尚不足以同英、法一战,正如希特勒以后所供认 的那样,在进军来因区以后的 48 小时,是他一生中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 法国人向来因区进军,德国只好忍辱撤退。然而,法国对德军进驻非军事区 没有采取任何认真的措施,而英国则采取纵容的态度。就这样,希特勒以区区 4 个旅的兵力探明了英、法的虚实,摸到了底细。德军进占了来因非军事 区,《凡尔赛和约》所给予德国的限制和束缚也就荡然无存了。同年 7 月, 德国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至此,地处欧洲心脏地区的法西斯德 国就变成了最危险的世界战争策动者,成为欧洲的战争策源地。第四节 意大利对外扩张,德、意、日结成侵略“轴心”  意大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个用武力向外实行侵略的欧洲国家, 又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帮凶。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濒临地中海,二十世纪初进入帝国主 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以战胜国的资格参加巴黎和会,一直对分赃 太少不满,力图夺取英、法在非洲的殖民地,在地中海建立一个“大罗马帝 国”。但意大利的经济、军事实力与英、法相比虚弱得多,无法与之抗衡。 意大利本上资源比较贫乏,缺乏煤和铁,石油几乎全靠进口,其海外殖民地 主要在北非和东非,约有 250 万平方公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意大利国 内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失业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在苏联十月革命胜利的 影响下;1920 年 8 至 9 月,意大利的工人展开了夺取工厂的行动,农业雇工 罢工规模很大,很多乡村组织“劳动法庭”和“红色联盟”,整个意大利处 于革命形势高涨的阶段。但是,当时社会党和总工会未能正确加以领导,使 革命运动遭到挫折。  意大利的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防止革命运动再起,看 中了法西斯党党魁墨索里尼。墨索里尼曾是社会党党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初期被开除出党。他以社会党党员这张“社会主义者”的标签为掩护,钻人 工人阶级内部,组织了一个名叫“法西斯”的党,成了法西斯主义的鼻祖。 他以狂热的民族主义进行煽动宣传,抨击意大利当政者软弱无能致使意大利 在第一次大战后没有取得应有的胜利果实。他又利用当时不稳定的经济状 况,宣传保护小私有制,反对发了战争财的“资本主义豺狼”等,以此来盅 惑人心,迷惑群众。在 1920 年 9 月以后,墨索里尼把他的法西斯党的武装组 织,交由垄断资产阶级支配,用以殴打、暗杀、迫害政治家和积极分子,一 时全国处于恐怖和暴力之中。1922 年 10 月,意大利发生了法西斯政变。墨 索里尼上台出江首相后,陆续颁布了一些反动法令以铲除残存的资产阶级民 主制度。1926 年 4 月 3 日,他下令对工会进行监督。同年 10 月底,发生了 企图暗杀墨索里尼的事件,11 月 5 日墨索里尼颁布解散一切“反民族”政党 的法令,完成了法西斯一党专政的过渡。意大利经济基础薄弱,在 1929 年经济危机之后,预算出现巨大赤字,全国失业人口超过 100 万。为了摆脱危机,墨索里尼极力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加紧扩军备战,企图通过武力进行扩张,掠夺市场和原料产地,进一步同英、 法抗衡。意大利为了重新分割东非与北非的殖民地,独霸地中海,控制红海 通向印度洋的航路,以削弱英、法与亚洲殖民地的联系,发动了侵略阿比西 尼亚(今埃塞俄比亚)的战争。1935 年 10 月 3 日,意大利出动 30 万大军, 从北、东、南三路侵入阿比西尼亚。阿比西尼亚奋起反抗。1936 年 5 月,意 大利占领了阿比西尼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阿比西尼亚皇帝海尔·塞拉西流 亡英国。意大利侵略军以历时 7 个月,死伤 14 万人的代价占领了阿比西尼亚, 并将其与意属索马里、厄立特里亚合并,组成意属东非帝国。在意大利侵略 阿比西尼亚过程中,由英国控制的国际联盟对意大利实施了有名无实的“经 济制裁”,也没有进行石油禁运和封锁苏伊土运河。意大利占领阿比西尼亚 之后,国联迅速撤销了对意大利的所谓“经济制裁”,实际上是对侵略的承 认。对此,阿比西尼亚进行了公开的谴责。意大利侵占阿比西尼亚全境后不久,又伙同德国对西班牙内战实行了公开的武装干涉。 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西邻葡萄牙,北濒比斯开湾,东北与法国、安道尔接壤,东和东南临地中海,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 摩洛哥相望,扼地中海和大西洋航路之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英、法、 美在西班牙有大量投资,拥有各自的势力范围。西班牙资源丰富,早为意大 利所垂涎。西班牙本为王国,1931 年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共和国, 民主力量逐步增长。1932 年 2 月,有共产党人参加的人民阵线政府上台执政, 这使国际法西斯势力大为惊慌,也引起西方各大国的严重担心。在德、意暗 中策划下,西班牙在西属摩洛哥的驻军头目佛朗哥于 1936 年 7 月 17 日发动 武装叛乱,德国和意大利随即给以公开支持,先以飞机从西属北非地区空运 叛军到西班牙本土各地,继而公开派遣军队参战,进行赤裸裸的武装干涉。 西方各大国,尤其是英、法统治阶级,既害怕西班牙民主力量的胜利,又害 怕严厉的制裁将触怒法西斯强盗而引火烧身,乃以表面“公正”的态度,策 动欧洲 27 个国家于 1936 年 9 月签订了不干涉协定。接着又在伦敦成立“不 干涉西班牙事务委员会”。名义上对作战双方实施军火禁运,事实上只是使 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军得不到武器供应,而叛军却能自由地从德国和意大利得 到源源不断的供应,其中包括从英、法等国转卖的武器和物资。世界各国人 民则积极声援和支持西班牙人民,苏联政府对西班牙人民也给予了包括飞 机、坦克和粮食等物质支援。从 1936 年 10 月至 1939 年 1 月,苏联提供飞机648 架、坦克 347 辆、火炮 1,186 门,赴西班牙参战的志愿人员约 3,000余人。全世界 54 个国家的一些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组成了著名的“国际纵 队”前往西班牙参战,中国海外侨胞数十人也参加了该纵队。由著名国际主 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率领的医疗队也奔赴西班牙战场进行医 疗活动。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军在力量悬殊的条件下,坚持了近 3 年的艰苦斗 争,于 1939 年 3 月在首都马德里被叛军攻占后失败。在联合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中,德国和意大利两个法西斯国家正式结盟。本来,德、意之间存在着矛盾。1934 年希特勒企图染指奥地利,遭到英、 法的反对,意大利也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一度陈兵意奥边境,使希特勒不得不 知难而退。事后,意大利感到在争夺殖民地势力范围的斗争中,主要对手是 英国和法国,需要有德国支持,以对付英、法。而德国在意大利侵略阿比西 尼亚时也给予了积极支持,希特勒还曾访问罗马,当面吹棒过墨索里尼,两 国关系已有重大改善。在武装干涉西班牙时,两国关系更加密切,并在 1936年 10 月签订了共同协定,结成了“柏林一罗马轴心”。  德、意与英、法、美争夺的重点是在欧洲及其翼侧——非洲地区,但是 它们需要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一个同伙,使英、法、美陷入两面受敌的不 利态势。而日本帝国主义,凭借迅速增长的实力,正企图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独占中国,称霸亚洲,因此也希望在欧洲能找到盟友。经过密谋磋商,德国 和日本于 1936 年 11 月 25 日在柏林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 年 11月 6 日,意大利也加入了《反共产国际协定》。至此,三个法西斯国家结成 了“柏林一罗马一东京”的侵略轴心。第五节 德国对外扩张和西方的绥靖政策  1938 年春到 1939 年春,德国向外扩张,相继吞并了奥地利和挂克斯洛 伐克,英、法两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希特勒的侵略扩张。  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位于德国的东部,原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第一 次世界大战之后,奥匈帝国瓦解,奥、捷两国成为独立的国家。奥地利居民 主要是日耳曼人。捷克斯洛伐克境内有 300 多万日耳曼人,大部居住在苏台 德区。一次大战之后,英、法为防止德国东山再起,在对奥、对德和约中都 明文规定德奥不得合并。法国还同德国东西两侧的各国缔结了军事同盟,策 动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三国之间缔结军事同盟,形成一个所 谓“小协约国”集团,事实上是在德国的背后布置了一条反德战线。而德国 一旦吞并了奥、捷两国,不仅可以扩大领土、人口和资源,增加经济和军事 潜力,并且可以突破英、法的反德战线,楔入东欧,从三面包围波兰,从而 大大改善自己的战略态势。所以希特勒迫不及待地要实现其吞并奥、捷的野 心。希特勒上台后,委派亲信任奥地利纳粹党的督察,以加强控制,奥纳粹 党在 1934 年 7 月 25 日,暗杀了总理陶尔菲斯,但暴动阴谋未能得逞,德国 吞并的企图也未能实现。1937 年 5 月,张伯伦担任英国首相,英、法的绥靖思潮更加发展。希特勒认为英、法不会干涉德国的行动,吞并捷、奥时机已到,便于 1937 年 11月 5 日召集了秘密会议,制定了侵吞奥地利的计划。正在这时,张伯伦于 11 月中派遣不管部大臣哈里法克斯到柏林,同希特勒进行了秘密会谈。哈里法 克斯代表英国阐明了英、德协调以求得“欧洲总解决”的设想,准备在殖民 地问题上满足德国某些要求,但要德国避免公开使用武力。希特勒对英国的 态度当然很高兴,表示在短期内不会认真提出归还殖民地的问题,竭力给哈 里法克斯一种不会使用武力的印象。美国驻法大使在途经柏林时,也会见了 戈林,对德国将在东欧扩张的意愿表示“完全理解”。法国总理在同希特勒 的特使谈论欧洲问题时,当面表示赞同德国的要求。英、法、美三国政府都 企图将德国的扩张矛头引向东方,这就更增强了希特勒吞并奥、捷的决心。 希特勒摸到英、法在德国吞并奥、捷时不会出兵干涉的底细之后,就在1938 年开始实施它的扩张计划。希特勒重施故伎,指使奥纳粹党徒到处制造事端。2 月 12 日,希特勒在与奥总理许士尼格会谈时反咬一口,斥责奥政府 奉行对德国“不友好”的政策,扬言“不管用什么方法”也一定要解决所谓 奥地利问题。下午,德国提出了一个协议草案,要求取消对奥纳粹党的禁令, 释放全部被监禁的纳粹分子,由亲德分子赛斯一英夸特任内政部长,另一名 纳粹分子格拉斯一露尔斯特瑙任国防部长,并要奥地利纳入德国的“经济体 系”,还指定了财政部长。这样的“协定”无异于最后通牒。但在希特勒的 压力下,许士尼格只好屈服。  1933 年 2 月 15 日,许士尼格通知德国“协议将于 18 日前实施”。16 日,奥政府宣布对纳粹分子大赦,公布了改组后的内阁名单。对此,希特勒 并不满足。20 日,他在国会演说时,又扬言“保护”捷、奥两国国内 1,000 多万日耳曼人是“德国的职责”,发出了直接并吞捷、奥的信号。3 月 9 日, 许士尼格宣布将于 13 日就奥地利独立问题举行公民投票。11 日,德国向奥 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命令立即取消这次公民投票。于是,许士尼格辞职,由 赛斯一英夸特接任总理。与此同时,德军已在边境集结。戈林要赛斯一英夸  特以奥政府名义,向德国政府发出紧急请求,要求德国政府尽快派遣军队, 以建立奥地利的“安宁和秩序”。12 日晨,德军越过边界,兵不血刃地占领 了奥地利。希特勒也随军到达维也纳。3 月 18 日,签署了“德奥合并”的法 律。希特勒实现了在中欧扩张的第一个步骤。  德国吞并奥地利,英、法两国政府完全听之任之。法国政府对此无所表 示。英国则认为所发生的事“只不过是两位政治家商定了改善他们两国之间 关系的某些措施而已”,为了装装样子,才由其驻德大使向德国外交部提出 照会,表示了一下“抗议”。  3 月 12 日,苏联政府谴责这次侵略,并建议召开国际会议来研究制止德 国侵略的措施,但遭到了西方国家的拒绝。  德国并吞奥地利后,其领土扩大了 17%,增加了 670 余万人口,5 万奥 军并入德国国防军,从而加强了德国的战略地位,而捷克斯洛伐克则已处在 德国两面夹击之中。  接着,希特勒加紧了侵吞捷克斯洛伐克的步伐。在有大量日耳曼人聚居 的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德国早就通过纳粹分子组成了“第五纵队”,即1933 年成立的苏台德区日耳曼人党。德国吞并奥地利后,他们便蠢蠢欲动。3 月 28 日,该党头目汉莱因赶到柏林,同希特勒进行了密谈,希特勒指示他 “应当提出捷克政府所不能接受的要求”,汉莱因心领神会,把希特勒的旨 意概括为,必须向政府老是提出永远无法使我们满足的要求,以便制造事端, 使德国在时机成熟时可以借口“保护”日耳曼人的“民族自决权”,达到肢 解和侵吞捷克斯洛伐克的目的。4 月 24 日,汉莱因提出一个“八点纲领”, 要求实现“充分的自治”,并指责捷政府的外交政策将国家“置于与日耳曼 国家为敌的地位”。捷政府一面准备同汉莱因谈判,一面照会法国,希望法 国支持捷克政府,在必要时履行法捷条约的义务。4 月 28 日,法国新任总理 达拉第访英与张伯伦会谈,张伯伦对捷克斯洛伐克一旦遭到德国进攻,英国 将采取什么行动这一关键问题,不作明确表态。没有英国的保证,法国也不 愿单独承担援捷的义务。5 月下旬,捷克斯洛伐克得到德军集结的情报后, 实行了局部动员。英、法也对德国施加了一定的外交压力,而且当时德国只有 12 个师可动用,所以希特勒未敢贸然行动。  6 月初,捷政府同汉莱因在布拉格举行会谈。英、法政府建议捷总理贝 奈斯向汉莱因让步,并通过外交途径向德国表示,英国正在促使“公正地” 解决,希望德国要有耐心,德国的要求可以通过和平的途径来达到。8 月初, 英国特使去捷,名义上是在汉莱因和捷政府之间进行“调解”,实际上是在 德、捷之间为苏台德区的割让开道铺路。随着英国的“调解”,汉莱因要价 也逐步提高。8 月 28 日,英国驻德大使奉命回国述职,张伯伦要大使为他同 希特勒的秘密接触作好准备。这是张伯伦走向慕尼黑会议的重要一步。  9 月 5 日,捷总理召见了苏台德区日耳曼人的头头,通知他们政府将接 受其所有用书面提出的要求。在德国的指使下,这些头头以所谓“警察的过 人行动”为借口,在 9 月 7 日中断了谈判。同日,伦敦《泰晤士报》刊登一 篇社论,公然要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日耳曼人聚居的苏台德地区“割开”。13 日,法国内阁开了会议,认为德军的进攻已迫在眉睫,但对要不要履行法 捷条约的义务,无法取得一致意见。当晚,英国驻法大使晋见法国总理达拉 第,进行紧急磋商,达拉第要求英国首相同希特勒谈判。于是,张伯伦向希 特勒发出急电,要求希特勒同意他去柏林进行谈判。15 日,张伯伦赶到德国,与希特勒会谈。在谈判中张伯伦表示:他个人可以承认苏台德区脱离捷克斯 洛伐克的原则,但必须得到本国政府的批准。至此,慕尼黑阴谋最重要的步 骤已经完成。  9 月 18 日,英国内阁通过了张伯伦的建议。同日晚,法国外长到伦敦同 英国磋商,共同建议捷政府将苏台德地区交给德国,英、法“保证”捷新边 界不再受无端侵略。9 月 19 日,两国将正式建议书送到布拉格。捷政府对此在 20 日的复照中予以严辞拒绝。9 月 12 日凌晨,法国大使紧急晋见捷总理, 要求捷政府收回拒绝英法建议的照会,否则捷克斯洛伐克只能单独对德作 战。苏联虽然一再表示将承担苏捷条约义务,但因条约中明文规定,只有在 法国出兵支援时,苏联才能出兵。法国在英国支持下背约了,苏联的保证也 无济于事了。9 月 21 日下午,捷总统贝奈斯被迫接受英法建议。22 日,捷内 阁宣布辞职。捷克斯洛伐克被英、法绥靖主义者“卑鄙地出卖了”。  9 月 22 日,张伯伦到来因河畔的戈德斯堡同希特勒作第二次会晤。他满 以为英、法商定的建议定能获得德国的赞同。岂知贪婪的希特勒又提出了苛 刻的要求:苏台德区必须立即由德军占领。23 日晚,希特勒以备忘录形式提 出了新建议并附有地图,限定捷政府于 9 月 26 日上午 8 时开始撤出,28 日 撤完。最后,张伯伦同意将德国的要求转告布拉格。24 日,张伯伦的意见在内阁讨论时遭到反对。英国政府被迫表示,如果法国履行法捷条约与德交战,英国将予以支持。但是,张伯伦还不死心,在 当天下午又派特使赶去柏林,劝说希特勒不要把文章做绝。希特勒坚持只有 接受戈德斯堡建议,他才同意与捷谈判细节问题。否则,不惜和英、法一战。 希特勒为了继续利用张伯伦,压服捷政府交出苏台德地区,给张伯伦写了封 信,要他“继续努力”迫使捷政府接受德国的要求。希特勒所以这样做,是 看准了张伯伦政府在当时条件下,是不敢以兵戎相见的。在希特勒的信件还未到达伦敦时,张伯伦已在 9 月 27 日两次电告捷总统贝奈斯,建议捷政府在 10 月 1 日前,让德国占领捷军防御工事之外的几个地 点,然后由德、英、捷三方组成委员会,迅速确定其他应转交的地区,并且 威胁贝奈斯,捷政府如不接受英建议,除遭到入侵和武力肢解以外,将别无 出路。不久,张伯伦收到希特勒的来信,他又马上复电希特勒,告诉他。德 国不需使用武力即可得到想要的东西、并说他准备立刻去柏林讨论捷政府有 关“移交”的安排。1938 年 9 月 29 日,英、法、德、意首脑在慕尼黑召开会议,捷政府代表被带进会场旁边的一个房间里等待对他们的“判决”。30 日凌晨,希特勒、 张伯伦、墨索里尼和达拉第依次在慕尼黑协定上签字。在希特勒、墨索里尼 离开会场之后,张伯伦把协定和附图交给捷政府代表,法国外交部秘书长莱 若告诉捷政府代表:捷政府必须在当天下午 5 点钟以前派出正式代表到柏 林。参加国际委员会的会议。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被迫在当日中午宣布接受协 定。按照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从 1938 年 10 月 1 日起的 10 天之内从苏 台德区撤出,所有军事、交通设施、厂矿企业和物资均不得破坏,一并“移 交”。由于苏台德区的割让,捷克斯洛伐克有山地环绕可作天然屏障的边疆 地区丧失了,剩余部分更加暴露在纳粹德国的炮口之下。1939 年 3 月,在亲 德分子的密谋策动下,斯洛伐克州宣布“独立”,请求德国“保护”。3 月15 日,德军进入布拉格,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一个独立的捷克斯洛伐 克就这样被断送了。第六节 英、法、苏谈判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希特勒在侵吞捷克斯洛伐克后,又于 1939 年 3 月 23 日占领立陶宛的濒 海城市梅梅尔,并向波兰提出领土要求:归还但泽市,通过波兰走廊修筑通 往东普鲁士的公路和铁路,沿线要享有治外法权。这是希特勒扩大侵略,决 定用武力侵占波兰的重要步骤。3 月底,西班牙内战结束,德、意的盟友沸 朗哥执政。4 月,德国伪法西斯盟友意大利跨过亚得里亚海,侵占了阿尔巴 尼亚。5 月 22 日,德国和意大利又签订了军事同盟,即所谓“钢铁同盟”。 法西斯势力为实行武力扩张进一步加强勾结,欧洲风云突变,形势更加紧张 起来。  面对德、意咄咄逼人的侵略扩张,英、法政府迫于本国及世界舆论的压 力,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在策略上有所改变。1939 年 3 月 31 日,张伯伦在 下院宣布,如果波兰受到进攻,英国和法国将“全力支持”。4 月初,英、 波宣布准备缔结永久性军事同盟,法国也重申忠于法、波同盟的义务。英、 法通过互换照会的形式,正式结成同盟,并发表对比利时、荷兰、希腊、罗 马尼亚等国予以援助的声明。与此同时,英、法开始与苏联进行外交接触。 英、法在反对侵略、维护欧洲安全的旗号下,要求苏联单方而保障东南欧国 家的安全。苏联建议,英国、法国、波兰、罗马尼亚、土耳共和苏联六国举 行会议,商讨反对侵略的共同行动。英、法政府以“条件尚未成熟”为由加 以拒绝。1939 年 4 月中旬,苏联又向英、法提出缔结互助条约,由三国共同承担以下义务:1.三国签订一项为期 5 至 10 年的协定,相互承担义务,当任何一 个缔约国在欧洲受到侵略时,彼此立即给予一切援助,其中包括军事援助;2.三国承担义务,当波罗的海和黑海之间同苏联接壤的东欧各国遭到侵略时,给予这些国家一切援助,其中包括军事援助,3.三国承担义务,为履行第 1、2 条,在短时间内商定给予这些国家中各国军事援助的规模和方式。但 是英、法政府未表同意。为打破僵局,苏联于 6 月 2 日根据上述建议草拟了 互助条约草案送交有关国家,并建议在签订互助条约的同时,签订一项军事 协定。苏联新任外长莫洛托夫并建议英国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去莫斯科参加 谈判。哈里法克斯托辞不去,前外交大臣艾登自告奋勇去莫斯科又为张伯伦 所不允,只派了一个次要官员威廉·斯特朗作为代表团团长于 6 月 14 日到达 莫斯科。英苏双方进行了 11 次谈判,没有取得任何明显进展。7 月 17 日,苏联拒绝了英国政府关于立即开始军事谈判但不同时签订政治协定和军事协定的建议,认为如果政治协定和军事协定不能一揽子解决, 就失去继续谈判的必要。英、法迫于形势。于 7 月 25 日答复苏联同意开始军 事谈判。苏方派出了以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为团长的军事代表团,而英 国军事代表团团长只是一名接近王室实际上已列入退休名单的德拉克斯海军 上将,法国代表团团长是法国最高军事委员会的一名成员,没有实权的杜芒 克将军。在欧洲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英、法军事代表团既不乘飞机,也 不坐快速战舰,而是乘坐一艘低速邮船到列宁格勒,8 月 11 日才抵达莫斯科。 英、法、苏军事代表团(军事使团)的谈判于 1939 年 8 月 12 日至 21 日在莫斯科举行。在谈判中,苏方代表团成员、苏军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 叙述了当欧洲遭到侵略时,苏军在西部边界进行部署的计划,苏军准备派出 的兵力共计 120 个步兵师、16 个骑兵师、5,000 门重炮、9,000 至 1 万辆坦克、5,000 至 5,500 架作战飞机,并就三种不同情况(当侵略集团向英、 法进攻时;向波兰、罗马尼亚进攻时,德国利用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的领土入侵苏联时)提出了三国武装力量的共同行动方案。英国代表团表示 目前英军只能出 5 个步兵师和 1 个机械化师,预期在战争初期第一批可派出16 个师,以后第二批再派出 16 个师。英、法代表团对于波兰一旦遭到侵略 能否允许苏军进入以抗击德军这一根本性问题,主张由苏联政府向波兰提出 请求,苏方坚持应由英、法政府向波兰政府提出。由于英、法统治集团不想 与苏联合作,无意解决在缔约后与共同敌人斗争中实行战略协同的问题,英、 法代表团只是按照他们接到的本国政府的指示行事,三国军事谈判没有取得 具体成果。  在张伯伦绥靖政策指导下,英国政府对苏谈判消极,但同德国的秘密外 交接触却很频繁。这种外交接触以英国议员在柏林同德国外交官员接触为开 端。6 月上旬张伯论会晤了德国外交官特罗特。中旬,张伯伦的亲信顾问威 尔逊,内阁成员、对外贸易大臣赫德森先同希特勒的经济顾问沃尔塔特在伦 敦继续进行秘密接触,尔后这种接触改为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同德驻英大使 狄克逊之间进行。哈里法克斯在 6 月 29 日曾发表演说,表示准备就他认为“引 起世界不安”的问题同德国达成协议。他说,在新形势下,英、德可以讨论 殖民地问题、原料问题、贸易壁垒问题、“生存空间”问题、限制军备问题 和与欧洲人有关的许多其它问题。英、德之间的秘密接触几乎延续到德、波 战争爆发之前。希特勒在绥靖政策纵容下,在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相继得手后,不仅战略态势大为改善,经济、军事潜力大增,而且对英、法怯战的老底也摸得 更清楚了。希特勒的战略目标是争夺世界霸权,无论是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还是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都是他准备侵略的对象。东进还是 西进,只是他实现征服世界的狂妄企图中孰先孰后的步骤而已。但在当时的 情况下,德国与英、法的矛盾却超过了它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矛盾。因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使德国处于屈辱地位的是英国和法国,霸占德国殖民 他的也是英国和法国。英、法还掌握着欧洲和世界霸权,并企图维持这种局 面。英、法所作出的种种让步,总还是局部性质的,这些让步远远满足不了 希特勒称霸世界的欲望。希特勒在吞并奥、捷之后,已下定决心对波兰动手, 不惜与英、法一战。希特勒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的不利态势,主动调整和改善 对苏关系,竭力利用英、法与苏联的矛盾,分化和阻挠英、法、苏三国结成 同盟。  1939 年元旦,希特勒以元首身份接见各国使节,有意同苏联大使进行了 较长时间的谈话。1 月 10 日,希特勒执政 6 周年,在讲话中没有对苏联进行 谩骂,而且发出了一个谨慎的、试探的“外交信息”。3 月 10 日,联共(布) 召开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斯大林发表了长篇讲话。德国驻苏大使舒伦堡在给 德外交部发回的报告中指出,斯大林的讲话对英国的讽刺和批评要比对德国 的讽刺和批评尖锐得多。联共(布)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后,苏联仍然积极就 欧洲集体安全的共同措施同英、法谈判,但由于英、法的拖延而无成效。此 时,德国却逐渐加快了调整和改善对苏关系的步伐。  苏德之间从 1938 年末开始就在进行着贸易谈判,至 1939 年 5 月谈判陷 入停顿状态。7 月下旬,贸易谈判又在柏林恢复,但苏德关系未见明显改善。 而德国决定不迟于 9 月 1 月即发动对波战争,日子不多了,希特勒迫不及待  地采取了进一步行动。  1939 年 8 月 14 日夜,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给其驻苏大使舒伦堡一封“特 急”电报,要他立即会见莫洛托夫“一字不改地”照本宣读一封长信。15 日 晚,舒伦堡按德外交部的指示会见了莫洛托夫并宣读了信件。信里说,里宾 特洛甫准备到莫斯科作短期访问,向斯大林先生提出元首的意见,通过直接 的讨论为德俄关系的最后解决奠定基础。当天夜里,舒伦堡给柏林的报告说, 莫洛托夫“以最大兴趣”听取了陈述,并且热烈欢迎德国想改善对苏关系的 愿望。8 月 16 日,舒伦堡又奉里宾特洛甫之命再次进见莫洛托夫,陈述德国 准备同苏联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并准备同苏联一起对波罗的海沿岸国家 作出担保,德国愿意发挥影响来改善并巩固苏日关系。舒伦堡转告苏联政府, 里宾特洛甫准备在 8 月 18 日以后飞赴莫斯科,以便签订相应的条约。  8 月 17 日晚,莫洛托夫向德国大使提交了一份对德方 8 月 15 日信件的 书面答复,说明如果德国改变政策,准备改善苏德关系,苏联政府表示欢迎, 并且准备在自己这方面修改政策,以便改善对德关系。然而苏联要求通过认 真而实际的步骤来达到这一点,首先缔结一项贸易和贷款协定,其次在不久 以后缔结互不侵犯条约。8 月 18 日,苏德贸易协定在柏林谈判达成协议。8月 19 日,苏联政府同意德国外长在贸易协定签字后一星期,即 8 月 26 日或27 日到达莫斯科。  8 月 20 日,希特勒致电斯大林表示愿意与苏联政府改善关系,并希望尽 快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希特勒要求,斯大林能在 8 月 22 日,最迟 23 日接见 有权签订条约和议定书的德国外长。8 月 21 日斯大林复电柏林,表示希望互 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将成为改善苏德两国关系的一个决定性转折点,并通知德 国,苏联政府同意德国外长在 8 月 23 日到达莫斯科。于是,里宾特洛甫乘飞 机在 23 日中午到达莫斯科。双方经过会谈,就在当天——1939 年 8 月 23 日 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双方保证决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 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 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将不给予该第三国任何支持;缔约任何 一方将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条约还规定双方 政府今后保持联系,对共同利益有关的问题交换情报,对某些问题产生分歧 时,双方通过和平方法,友好地交换意见,以资解决。条约有效期为十年, 除非缔约一方在期满前一年通知废止,条约将被认为自动延长五年。据 1946 年 5 月 30 日英国《曼彻斯特卫报》所载,苏德条约附有秘密议定书,该秘密附加议定书内容如下: 在签订德苏互不侵犯条约时,双方上述全权代表就互相确定双方利害范围问题在绝密的情况下交换了意见,结果达成以下各点: 一、属于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国的地区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就自动构成德国、俄国利益 范围的疆界,同时双方承认立陶宛对维尔诺地区提出的领土要求。  二、波兰国家的领土如发生疆界和政治变动时,德国和苏联的利害范围 将大体确定在那累夫——维斯瓦——桑线上,保持一个独立的波兰国家将是 适宜的,这是否符合双方的利益,这一问题仅在政治事态进一步发展过程中 才能确定,不论如何,两国政府将本着友好谅解的精神去解决这一问题。  三、在东南欧方面,俄方强调在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方宣布同该领土 完全无关。  四、双方把本议定书看作绝密文件处理。第二章 日本向中国全面进攻,抗日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开辟东方反法西 斯主战场第一节 抗日战争爆发前概况
一、日本的侵略企图与侵华作战简要追溯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封建的军事的帝国主义国家,走上对外侵略道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企图是,吞并中国,征服亚洲, 向南在太平洋和东南亚驱逐英、美势力,向北进攻苏联,进而称霸世界。在 实现上述企图的步骤上,日本的一贯方针是,先吞并中国,以图掠夺中国丰 富的资源,补充其本国之不足,并作为其征服亚洲与世界的物力基础。这也 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根本国策”。日本的侵略企图与方针,在统治集团内部, 无论其天皇、内阁和军部(包括陆军与海军)都是一致的。但在侵略的手段 与步骤上,则有不同的主张。比如:是用强大军事力量一举征服对方,或者 叫做“鲸吞”,还是用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结合,逐步使对方屈服,或 者叫做“蚕食”;是先向北进攻苏联,还是先南进驱逐英、美势力:在进攻 中国的方向问题上,是把进攻的重点指向平(北平)、津(天津)和华北, 还是指向上海和华东等。总之,只有侵略手段与步骤的不一致。虽有上述不 一致,并不影响日本对外侵略的行动,当按某一种主张的侵略行动一开始, 其它主张也转而支持了。中国长期受封建主义的统治,鸦片战争以后,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都很落后,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瓜 分的对象。日本要把中国变成它的独占的殖民地。从 1894 年起,日本就不断 地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1694 年 7 月,日本向中国发动突然袭击,爆发中、 日甲午战争,结果,中国失败,赔银二亿两,割台湾、澎湖及辽东半岛给日 本。1900 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作战后,取得在中国北京、天津和北京 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驻兵权,日本“华北驻屯军”长期侵占上述各地。1905 年,日俄战争后,日本从帝俄手中夺取了在中国辽东半岛的一切特权。1909 年,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伊藤博文在哈尔滨为朝鲜勇士所刺,日本乘机吞并朝 鲜,并在大连开没关东军司令部,成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同时,日本在中 国东北三省各重要城市与铁路沿线驻兵“防守”,使东北三省完全处于日军 控制之下。1931 年,日本经过阴谋策划与周密准备后,制造“九·一八”事 变,发动突然袭击,炮轰沈阳北大营。东北军奉命不抵抗。9 月 19 日,日军 占沈阳。1932 年初,全部占领东北三省;3 月,建立伪“满洲国”,强迫中 国当局予以承认。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三省人民,展开了抗日武装 斗争。东北人民、国民党政府东北军部分爱国军队组成成百的大小战斗单位, 统称“抗日义勇军”;在抗日救国的目标下,抗日游击战争迅速开展。1934 年,在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各抗日武装领导人发表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 建制宣言(实际上并未统一组织与指挥,东北的抗日武装未统一起来)。抗 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字)、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和第三路 军(总指挥李兆麟)各部抗日健儿在白山黑水之间英勇战斗,粉碎了日军无 数次的“讨伐”,长期坚持了东北抗日武装斗争,有力地打击了日军,配合  了反法西斯抗日战争。部分朝鲜同志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在艰苦卓绝的斗 争中,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宇,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 王德泰,第 6 军军长夏云杰,第 7 军军长陈荣久,人民革命军第 1 军参谋长 李红光(朝鲜人,中共党员),人民革命军第 3 军第 2 团政委、抗日女英雄 赵一曼等不幸光荣牺牲。  1932 年 1 月 28 日,日军 4 个师团及陆战队等共 10 万余人,在上海租界 向闸北进攻。在全国人民抗日高潮推动下,驻守上海的中国第 19 路军等部在 蒋光鼐、蔡廷锴、张治中等指挥下,奋勇抵抗,坚持抗战一个多月。中国共 产党动员人民大力援助第 19 路军抗战。国民党政府坚持不抵抗政策,与日本 谈判解决,签订《上海停战协定》。协定规定,划上海为非武装区,并规定 中国不得在上海、苏州、昆山一带驻兵,日本却可以在上述地区驻兵。“一·二 八”事变后,日军大批主力调往中国东北三省,企图加紧“讨伐”抗日义勇 军,进一步扩大侵略占领热河省(1956 年撤销),并进而窥取平津。1933 年,日军向山海关进攻,中国驻山海关的部队坚决抵抗,后因伤亡大又无后 援而失守。日军占山海关后,就进兵侵占热河省及察哈尔省北部,并继续向 长城各口进犯。  面对日军的步步侵犯,中华民族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中国人民的抗日 义愤愈益强烈。日军向长城各口进犯时,受到中国军队的抵抗。第 29 军在喜 峰口作战中,曾组织 500 余人的大刀队,利用夜间袭击日军阵地,大刀队冒 着日军机枪、大炮的猛烈火力,用大刀与日军拼杀搏斗,毙日军千余人,大 刀队勇士生还者也仅数十人。第 17 军在古北口进行抵抗,使日军进犯连受挫 折,这就是有名的“长城抗故”。以后,蒋介石命令停止战斗,国民党政府 与日本谈判。1933 年 5 月,签订《塘沽协定》,承认冀东为非武装区,中国 军队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县、香河、宝坻、林亨镇、宁河、 芦台之线以西及以南地区,同时还接受其它屈辱条款。这一协定受到全国人 民与国民党内爱国人士的强烈反对,许多人纷纷要求抗日。冯玉祥将军与中 国共产党合作,在张家口组成民众抗日同盟军,冯玉祥担任总司令。宋哲元、 于学忠、万福贼等 47 名将领,联名发表通电要求抗日。国民党政府队“不影 响领土主权”为理出,进行种种压制。日军占领长城各口后,继续向关内进犯,陆续占领中国河北、察哈尔(1952年撤销)、绥远(1954 年撤销)诸省各一部。日军进犯冀、察、绥省过程中。 中国当地驻军实施了一些局部抵抗,如在绥远省,傅作义将军的部队进行反 击,夺回百灵庙,毙伤日军千余人,打击了日军。  在上述日军侵华作战过程中,仅“九·一八”事变后的短短六年,日军 侵占了中国辽、吉、黑、热四省全部及冀、察、绥省各一部分。中国丧师失 地、丧权辱国,根本原因是当时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只顾一党专制私利,不 顾国家与民族存亡,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力,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 错误政策,对日本的进犯采取“绝对不抵抗”政策。蒋介石幻想“国联”来 “主持正义”,制止日本侵略,还幻想日本满足侵略胃口后能停止侵略,“悬 崖勒马”,而把国民党的全部军队,用于内战,进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 的工农武装。二、双方基本力量对比和军事态势  日本,是个岛国,面积 37 万余平方公里,资源很少。本国人口约 6,000 万,连同受共控制与奴役的朝鲜、台湾在内,人口也不足 1 亿。日本科学技 术水平与生产能力都比较高,1936 年产生铁 309 万吨,钢 640 万吨。在战争 初期可以动员使用的军事力量共约 448 万人,其中常备军约 38 万人、陆军17 个师团、海军舰艇约 190 万吨、空军与海军飞机共 2,700 余架。当时, 日军用于侵华作战的师团,每师团约 2.2 万余人、马 5,800 余匹、步骑枪约9,500 余支、轻重机枪 600 余挺、火炮 108 门、坦克 24 辆。日本的军火生 产能力较高,能制造战列舰、航空母舰、巡洋舰、飞机、火炮、坦克等。1937 年日本飞机生产能力约 600 架、坦克约 200 辆,在作战中可以保障军火源源 补充。芦沟桥事变前,日军主力驻在本土、朝鲜、中国东北各地,处于临战 状态,可以通过受其控制的北宁铁路迅速运抵中国华北,通过海运抵达中国 华东沿海各地。“华北驻屯军”当时兵力包括 1 个步兵旅团及骑兵、炮兵、 坦克兵共约 6,00 余人,司令部在天津。此外,由汉奸、民族败类组成的伪 冀东保安队约 1.7 万余人,驻通县等地:察北伪蒙军约 4 万余人,驻德化(今 化德)、张北各地。上海驻有日军海军陆战队一部。  中国领土广大,超过日本数十倍,资源丰富。战前人口约 4.5 亿人,超 过日本 6 倍多。当时,掌握全国政权的国民党政府军事力量计有陆军步骑兵191 个师、52 个旅、海军舰艇 5.9 万余吨、空军飞机 300 余架,总兵力约 200多万人。国民党政府军队每师编制 1 万余人、步骑枪 3,800 余支、轻重机枪300 余挺、火炮 46 门。中国经济落后,战前年产生铁不足 10 万吨、钢不足 千吨,有一点军火工业,可以生产少量步兵武器、小口径迫击炮、小炮、小 型艇船,难以满足战争需要。大型武器装备如飞机、火炮、坦克、机动车辆、 舰艇都不能制造,完全依靠向外国购买。战争过程中,难以得到补充。国民 党政府军队数量虽不少,但内部矛盾很多。国民党发动了十年剿大战争,消 耗了巨大资财,造成国家贫穷,人民生活苦难重重,大大削弱了中国抗击外 来侵略的能力。芦沟桥事变前,驻守河北省及平、津的是第 29 军,军长宋哲。 元,非国民党中央军嫡系。第 29 军辖 5 个步兵师(每师 4 个旅 9 个团)、1 个骑兵师及保安部队,全军兵力约 10 万人,军部在北平。该军分驻于北平、 天津市年及西苑、芦沟桥、长辛店、北苑、南苑、廊坊、良乡、涿县、保定、 固安、任邱、河间、大名、沧县、马厂、易县、宣化、张家口等广大地区, 既无与日军决战的充分准备,也无确实的防御部署与计划。受国民党“不抵 抗”政策影响,一面讲抗战,一面又希望与日军妥协,和平解决事端。第 29 军的爱国官兵,受华北人民抗日热情影响,抗战情绪高,决心与日军一战。 全国人民抗日要求高涨,愿支援军队抗日作战。但国民党政府不愿动员与组 织、武装民众进行抗战,反而多方进行压制,使人民的抗战热情和伟大潜力 无从发挥。  总之,当时中、日两国相比,日本的军事力、经济力比中国强,日军的 武器装备较国民党政府军具有很大优势。但中国地方大、人口多、资源丰富, 战争潜力比日本大。日本侵略,中国反侵略,中国进行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能得到中国及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援。中国在本上作战,有利条件很多,月 本则相反,日军远涉重洋,对异民族作战,虽有汉奸伪军为虎作伥。但仍困 难重重。  这里应当指出,当时中国还有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即中 国工农红军。这支军队从南昌起义开始,经过十年内战、二万五千里长征。  它与国民党政府军或日军比,人数很少,装备很差,毫无外援,但它的素质 很高,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的革命精神。在日 军侵略、民族危亡之际,它具有坚定的抗战意志,一旦开上抗日战场,在人 民的支援下,必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