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个房子能落几个户主和户主及电视三者是否有诛连九族生死关联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专委会专栏当前位置:首 页 - 专委会专栏 盘锦市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时间: 来源:文史学习委员会 文字大小: 打印: 盘锦地域文化寻踪(续) 编委会及编辑人员 编委会主任:刘宝凯 编委会副主任:贾伟志 王 兵 杨根华 陈继禹 杨宏英 编委:(以汉语
&专委会专栏
当前位置:首 页 -& 专委会专栏
盘锦市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时间: 来源:文史学习委员会 文字大小: 打印:
盘锦地域文化寻踪(续)
编委会及编辑人员
编委会主任:刘宝凯编委会副主任:贾伟志 王 兵 杨根华 陈继禹 杨宏英编委:(以汉语拼音排序)&&& 陈绍辉 陈 君 崔再民 郝晓云 蒋文夫&&& 李春明 孙桂芬 田玉武 王丽娜 王明雪&&& 吴东瀛 吴大立 朱常清 张晓月主&&& 编:王 兵 王 颖副 主 编:陈绍辉执行编辑:张臣驰
1、家族村社 (1)家族  家族构成  家族活动  家庭管理 (2)村落  村落类型  村落管理 (3)邻里  邻里交往  邻里结社 (4)家谱  家谱结构  纂修年限  宗规家训  家谱价值2、信仰习俗 (1)民间信仰 & 大自然信仰 & 祖灵信仰 & 诸神信仰 (2)占卜活动&&& 卜卦  看相  算命  符咒  测字  批八字  求签& (3)民间吉祥物  吉祥动物  吉祥植物  吉祥器物  建筑装饰物& (4)民间禁忌  生活禁忌  礼仪禁忌  节日禁忌  行业禁忌3、饮食文化 (1)饮食阴阳说 (2)分餐制 (3)工作餐 (4)菜名趣谈 (5)饮食民谣 (6)古今宴席& (7)酒?酒德?酒与诗  酒的称谓  酒具种种  酒礼与酒德  酒的禁令  名人与酒  酒与诗文  酒与戏曲  酒令杂说  酒联韵味浓  酒谋与酒事  酒旗高悬  交杯酒& (8)茶?茶馆?茶与诗画  茶的起源  茶的种类  茶的鉴别  茶馆  咏茶诗联  茶与书画  名人与茶  中华名茶  关于饮茶& (9)豆腐?豆腐诗?豆腐热  制作方法  豆腐家族  豆腐食疗  豆腐诗文  豆腐热潮& (10)羹汤?糕?面条  羹汤  糕  面条& (11)点心?饼?馒头  点心  饼  馒头& (12)粥?元宵 (13)火锅史话 (14)食盐小史& (15)筷?筷艺?筷之俗4、生肖文化 (1)子鼠  种类及习性  鼠的害与利  人能吃鼠  民间传说 (2)丑牛  牛的品种  牛的“精神”  牛与人之缘  牛入典故  民间传说 (3)寅虎  虎种与虎性  虎的家庭  虎与人类  打虎与护虎  有关“虎事”  民间传说 (4)卯兔  求生天才  浑身是宝  家兔驯化  兔与戏曲  民间传说 (5)辰龙  龙的种类  龙入史籍  龙的文化  龙的节日  民间传说 (6)巳蛇  蛇靠什么走路  蛇的生活方式  蛇的感官  蛇的妙用  游入诗文中的蛇  民间传说 (7)午马  马的特征  马的优劣  马与军事  从诗文中奔出来的马  民间传说 (8)未羊  羊字起源  关于食羊  羊入典故  民间传说 (9)申猴  古人释猴  猴与人之缘  话驯猴  民间传说 (10)酉鸡  史籍载鸡  咏鸡诗联  以鸡名物  鸡的奉献  民间传说 (11)戌狗  狗的起源  狗的习性  名人与狗  狗的典故  狗入诗文  民间传说 (12)亥猪  “猪”字和猪的渊源  猪与人类关系密切  猪的饲养  为“笨猪”平反  “猪联”撷趣  民间传说5、旧时行当 (1)堂倌 (2)酒保 (3)窑匠 (4)石匠 (5)铜匠 (6)锔匠 (7)更夫 (8)媒婆 (9)喜娘 (10)梳头娘 (11)接生婆 (12)剃头匠 (13)装裱匠 (14)油漆匠 (15)磨刀剪 (16)裁缝匠 (17)修理钟表 (18)屠夫肉贩 (19)账房先生 (20)修理雨伞
家& 族& 村& 社
  家族和村社都是人类社会进入原始社会后的产物。在母权制氏族公社时期形成了母系家族,进入父系氏族公社后,又形成了父系家族。家族的长期存留,自然而然地便产生了一整套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和习俗,世代相传,延续至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为私有制所支撑的父系大家族中的小家族或个体家庭,逐渐从封建家长制下解放出来,组成了若干较为单纯的以血统关系结合的家庭。他们却有各自的祖先,血缘关系将他们牢固地联系在一起,虽有贫富差异,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共同居住在同一块土地之上,即使是战争或各种自然灾害,也不能将他们分开。包括由他们分别组建的村落,正日益显现出新面貌。
  中国的家族是父系的,以父宗而论,凡是同一始祖的男系后裔,都属于同一宗族团体,概以族人。其亲属关系只从父亲方面来计算,范围包括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谓之九族。这些家族也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正是这些单位在不断维持着最直接的人类社会的延续性。从而才形成了家族体系,发展了社会。家族无论大小,它都负有维持共同生计的使命,即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家族经济职能,以提供一个家族物质生产与消费的保证。对内,要配偶成家,生儿育女,不断促进家族成员间的感情融和,以维持家族的延续和扩大。对外,还要有承担向社会提供劳动力、智力、财力等职责,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或纽带。总之,家族的内外职能,使得家族内部成员、家族与家族之间、即家族与整个社会都能产生物质生活的相依性,同时也必然产生精神生活的相依性。可见,家族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是多么重要。  家族构成 家族的核心是亲属网络,构成家族的亲属主要有宗亲、外亲、妻亲。  宗亲 历来遵从传统的家族制所限定的范围,主要包括同一祖先所出的男性亲属以及未嫁之女和嫁来之妇,亦称“血亲”。其范围,以本人为支点上溯4代,下延4代:上有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下有儿子、孙子、重孙、玄孙,即所谓的“九族”。这种直上直下的血亲关系也称直系亲属,俗称“一支儿”、“一门儿”。对于同一血统但无直上直下连系者,称旁系亲属,俗称“旁支儿”。本人和父亲的兄弟姐妹三代子孙分别称第一旁系、第二旁系,俗称“近支儿”、“近门儿”;祖父、曾祖父的兄弟姐妹三代子孙则称第三旁系、第四旁系,俗称“远支儿”、“远门儿”。父辈之上者统称为“长辈”;己辈之下者统称为“晚辈”。  外亲 血亲中列为宗亲以外者称外亲,包括母亲、祖母的本生亲属和女儿、孙女、姐妹、侄女及姑母的子孙。由于长期受父系大家族重男轻女的思想制约和影响,外亲中虽有血亲,但其范围仅上下推及两代,如外祖母家,除了外祖父母、姨、舅及其子女以外,其他关系不密切,来往很少。  妻亲 范围更小,除妻子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往来关系频繁外,其他往来较少。不过,近些年妻亲的往来要比某些宗亲还要密切得多。  在诸亲族中,域内民间尚存区别亲疏远近的尺度,即以丧服为准。旧时,亲属之中,近亲要为死者穿戴粗麻布做成的重丧服;远亲则穿细布做的轻丧服,此法源于古代的丧服制。古人用“斩”、“齐”、“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的丧服,标志九族血缘世系的关系,俗称“五服”。这五种不同丧服用料和穿戴时间的长短,可区别诸亲族的远近亲疏,并依此划分自家的“五服圈”。  旧时,域内民间家族观念较为深厚,多以族大人多为荣,族小人少之家往往被人歧视。同一家族要受本族族规、族训的制约。每个家族都有最高的主事人,民间称“族长”。族长多由同一家族中辈长年高、颇具声望者担任,但也有为本族中富家大户所窃据者。族长对外,有组织本族对付外族以维护本族利益的权力;对内,有贯彻执行封建礼教和宗法族规及组织族内重大活动的权力,如祭祖、排世系、料理族内诸家婚丧大事、主持解决族内纠纷和惩处违犯宗法族规者。这种族权曾经为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的支柱,和政权、神权、夫权一样,代表了全部封建社会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新社会,随着宗法制度的废除,家族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族长的权力也随之改变。民间同族中仍将年纪大、有威望的老人尊为一族中的长者(多已不称“族长”),有事请教和征求意见,但其含义已和旧时的族长权力有了根本的不同。  家族活动 排字辈 域内民间,在同一家族之中讲究世系辈分的排列,由家族定时进行排定,载于家谱之上或分发给族人。辈字开列有同辈人名字选用同一偏旁部首的,如统用言字旁“讠”、草字头“艹”等;有以开联语、诗词佳句,依辈次选取其中一字为名,如“旭路长远望,清秀树芳春”,每个字都有祝福本族兴旺发达的意愿。家族中各代人便根据自己所在的辈分,选取辈字作为正式名或大名中之一字使用。辈字的排列,维护了封建宗法制度的长幼有别,辈分不乱。现在排辈之俗仍行于民间,但大多已不再由大家族共同所列的辈字。一般家庭为诸子女命名时,选取自己认为应时,有意义且读之上口的字便可,其范围不受同族的限制,一家一户各自为之。  讲门第 门第,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旧时,民间“门第观念”甚重。因为门第也是家族世系主要职业特征所标志的社会地位。一般家庭认为务农人家再有一两个识字人的,则是最好最理想的“正统”家世。所以许多人家的大门横额上常常见到“耕读传家”、“耕读之家”等字样。一些小康人家世代都有读书或为官者,则以“书香门第”、“官宦人家”自诩。具有专业技术的家庭,如医生、各种匠作,多以“祖传”来表述自己的家世。如“医药世家”、“祖传匠作”等等。在民间,对于古代曾出过名将、名相、名医的家族,往往倍受方圆数十里人的崇敬和赞扬;对于曾出过奸臣、贪官、恶霸、地痞的家族,则受到人们的鄙视,甚而其后人改名换姓以避之。新社会,门第观念受到冲击,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对各种家庭出身的人讲究“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表现”等新的门第观念。  明族规 旧时,域内民间都有“家有家法,族有族规”的传统观念。各个家族都有自己制定的族规,它是家族活动中反复宣示的主要内容,族人必须牢记和遵守。族规内容主要是强调忠君爱国、孝敬老人、友爱兄弟等忠孝节义之礼和对族人禁淫、禁赌、禁盗等规定。族规大多不成文,有些比较讲究之家也有书之以文或载于家谱之上,或挂于祠堂中。对于族规,如有违犯者,要由族长或家长予以惩处。常见有将犯规者执于宗庙祠堂或家中供奉的祖宗牌位前,焚香祭祖。视其触犯族规的情节轻重,或罚跪、或杖者、或逐出族籍家门、或遣送官府惩办。对屡教不改、情节严重、遭族人痛恨者,有按族规予以活埋、沉河、打死暴尸于野外的。这些族规主要是维护封建宗族制度服务的,新社会,随着封建家族制的瓦解,旧的族规也随之废弃,代之而起的是社会主义新家庭的道德观念,如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和眭相处,社会安定,爱国爱民等新的村规民约。  行家祭 家祭,是祭祀祖先、祭祀宗祠的活动。民间十分看重奉祀祖先的家祭活动,主要场所大多设在家庙或祠堂里,也有在族长家中。大型的祭祀活动,除全族在家人丁参拜,还要提前通知远在外地做事的族人按期归来,这样的活动多三年举行一次,也有一年一次的。一般安排在农历正月十五或清明节、十月初一进行。逢祭日,要备好供品,由族长主持,并代表全族人表述追远报本之心。祭祀礼按长幼辈分排列,依次拱揖叩头,不得混乱。行过诸礼,全族人要行族食,俗称“吃祭祖饭”。家祭宴饮为宣传族规、修续族谱、论辈分提供了机会,同时,族长多利用契机解决族人纠纷,处理族内违规者,重申封建宗法制度的人伦之道。行家祭,其实是封建家族发展世系的重要信仰形式,它利用祖灵观念与祖先崇拜作为家族体系的精神支柱。随着宗族制的瓦解,祠堂家庙多数已拆除或改作他用,聚族行家祭者日渐减少,只是寻根问祖之风日渐兴盛。  家庭管理 家庭 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家族中分解出来的最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民间一般的家庭均以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为主,家庭的规模按人口计,多为5口之家、6口之家,也有10来口人的大家庭,还有数十口人之家者多为殷实富贵之家。家庭规模大小按辈分计算,一家多为两辈人或3辈人组成,一家之中4辈见面或5辈见面的家庭,称之为“四世同堂”、“五世同堂”。新中国成立后,城乡家庭结构渐渐由大变小,尤其60年代以后,许多人家儿女结婚后便另立炉灶,追求多代同堂者所见甚少。80年代以后,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3口之家日见增多。  家务 俗称家事、家政,是指一个家庭日常生活事务的习俗而言。除饮食外,衣着、起居、家务劳动的管理,社交往来的安排和应付,都在其中。家务是家庭习俗中最具有普遍性的内容。一个家庭的家务管理水平高低,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着这个家庭内部成员的关系和外部的声誉影响。  旧时,家庭是封建伦理道德的规范执行单位,每个家庭中的成员都依据自己的地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持一家事务的称“家长”,由一家中辈分最高的男人承担。家长在家中有财产支配权、婚姻干涉权和各种处罚权,是一家之中地位最高者,且享有特殊待遇。民间,家长住必居于上房,坐必居于上位,说话要说上句。无论忙闲季节,家长外出或者劳作未回,一般是不准开饭就餐的。所以说,家长既是“家权”的执掌者,又是家庭中的辛劳者,他要为家庭的兴盛而谋划,还要亲自带领家人奔波操劳。待其年老体弱难于肩负家庭重担时,多由其长子或有理家能力的次子接任。家中年幼者及未嫁之女多为父母宠爱者。娶来之媳,在家中的地位最低,既要服侍丈夫,抚养子女,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有公婆者,还要照料公婆饮食、起居和听从其指教,不得有违公婆之意或不恭之言,否则便会受到打骂斥责。新社会,国家提倡男女平等,家庭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大多数家庭民主空气渐浓,婆媳关系转好,一般情况下是男主外、女主内,老人照管小孩,家务共同分担。那种“娶到的媳妇,买到的马,任人骑来任人打”的观念,已一去不复返了,家长一言堂之风也不多见了。  家教 是家中长辈对幼辈子女的教育所形成的惯俗,是教养子女保证世系相续成材的主要手段。民间常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至理名言要求自己。传统家教包括育德、育才两个方面。在家教中历来以育德为首,这是家长教育子女如何做人的重要课题。封建社会的育德,受儒家思想统治,多侧重封建伦理道德及遵守礼法的教育。仕宦家族往往用成文的“家训”、“家范”等作为家族内部德育教材。在平民百姓中,多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对子女进行诱导和训诫。一般家庭对幼辈采取教儿歌、念童谣、猜谜语、讲故事的方法,以启发其智慧,训练其语言和培养其认识辨别事物的能力,灌输伦理道德,传授一些生产生活知识。进行幼儿启蒙教育的除其父母外,还有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尤其是祖母和外祖母,这些大多不识字的老人,脑海里装满了从老祖宗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各种启蒙歌谣、谚语和故事,引导幼辈要勤劳、勇敢、诚实、善良、不懒惰、不做恶。从日常待人接物到言谈笑貌和举止行为,都可以找到实行家教的适当场合。及至幼儿七八岁以后,就开始教他们照料门户、侍奉长者、洒扫庭院等一般生活知识。稍长,便强调子女以孝为本,行勤俭,再创业,和为贵等育才教育。民间家教中,还包括祖籍祖源的教育。  家教的育德育才是社会教育的基础,实践证明,社会风气的好坏、先进与落后、文明与愚昧,首先要看家教的质量。因为家教是培育家族继承人德才兼备的重要手段,也是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必经阶段,所以,忽视不得。  家风 是指一个家族的风习而言,是家长或主要成员影响下自然形成、潜移默化的传统习惯和生活作风。民间又称“门风”。这种家族内部的风习,往往世代传承,具有极大稳定性。旧时封建家族内部讲门风,除了封建礼教的内容外,还有许多至今仍有可取之处。如提倡尊老爱幼,互谦互让,勤俭持家,邻里和睦,戒赌,戒嫖,戒酗酒,戒殴斗等等,都应当看做是好的家风。  好的家风对家族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同时也有影响社会民风的好作用。千家万户的门风融汇起来,成为社会风尚的主要源泉。家长制的衰落在新社会代之以家庭的民主化,但是家族成员中起主导作用的某些风习对家族成员影响极大,这种影响对后辈子女尤为重要,因此,新家庭应当树立新家风,社会主义的新民风也应当先从新家风兴起。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村落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单元。近代城市及其工商业的起源和发展,均从村镇开始的,村庄历史和现状,就是中国社会起源、变迁、发展的缩影。村落分自然村落和行政村落。在家族亲族的发展中形成的居民点,称“自然村”,随着历史上村制管理的建立,往往将几个、十几个自然村落结合起来的行政区划联合体为“行政村”。村落规模及其分布的疏密差别甚大,规模大一些的村落多依高、跨路、傍水而设,三里一村、五里一屯的,住户一般由几十户或百十户组成。规模小,居住稀疏的村落,多散布在壕坡、洼地、水塘附近,或单家独户,或三五户,也有方圆几十里,只住七八家的。  村落类型 域内村落溯源,可分作远古村落、移民村落、驿站村落、屯垦村落和新建村落,这些村落中又有同姓村落、亲族村落和杂居村落之分。  远古村落 域内远古村落为古人“逐水草而居”之后形成的稳定村落,有的起于夏、商时代或秦汉、唐宋时期,这类村落虽几经战乱和变迁,但始终不失为人们居住和生息的好地方,至今人们仍乐于居住。如域内发现的一百多处聚落遗址周边。  移民村落 盘锦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几经沧桑,尤其宋元以来,战乱频繁,灾害不断。历代统治者在战乱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发生后,大多采取一些恢复措施,其中包括移民。明清两代,先后从晋、冀、鲁、豫迁入大批移民,移民到域内后,有不少在已无人居住的古代村落上定居下来,也有傍老村而住的,还有一些在沿河地区选点开荒种地,人口渐稠。这些新建的移民村落在现有村落中最多。  驿站村落 域内村落中还有一部分是由历代驿站发展起来的村落。古代驿站设置,重视交通位置,且注意地势的安全。大多建于高岗之地以不受水害的侵袭,它们或傍路,或跨路,因其交通方便且又安全,往往成为后来人们贸易往来的重要场所。  屯垦村落 这类村落由历代统治者在和平年代组织军队屯垦、庶民屯垦或犯人屯垦而形成,以明清时期的最多。明代修筑的长城,经二百多年才基本完成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的万里长城。全线划分九个防守区段,称之为“九边”。辽东边墙经域内全长59公里,设4座边堡,53个墩台。每个边堡与墩台均有官兵驻守与屯垦,计有守军几千人。他们随着战事的平息,便在边墙和墩台周围安家落户,屯垦自给,人口渐稠,遂成村落。  近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多,一些村落难于容纳,许多家族逐渐外迁,选择合适地点另立炉灶,建立不少新的小村落,其中有些住户是从外地投亲靠友而来的。  域内各类村落按姓氏又可分三种:一为同姓村落,即同一家族发展起来的村落;二为亲族村落,有二三个姓或四五个姓者,且多系有亲族关系的诸家族组成的村落;三为各种姓氏杂居的村落。  村落管理 管理体制 与家族、血缘关系紧密结合的自发管理体制,是村落管理的明显特点。这种自发管理体制为历代统治者所承认和利用,并不断地加强村落组织的领导层次和隶属关系。如宋代王安石创立的“保甲”制,规定村落中10家为保,有保长;50家为大保,有大保长;10大保为都保等。之后各朝也作了类似规定。清代保甲之法,户给门牌,书其家长之名与丁男之数,每年一换,10家为牌,牌有头;10牌为甲,甲有长;10甲为保,保有正,统以“诚美识字有身家者充任”。民国时期推行《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规定“保甲之编组,以户为单位,户设户长,10户为甲,甲设甲长;10甲为保,保设保长”。实行各户互相监督,以图巩固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地行政村落内设村长,多由本村有威望的人担任,大多为族长或有权势之人。一般村长下设“掌籍”、“账房先生”各一人,负责村民的登记,掌管向村民摊派所收之用于祭祀祠庙及村内公用开支的款项,并负责纳粮征税。自然村设甲长,有的村落还发挥“耆老”、“村夫子”(教书先生)的作用,以对村民进行封建伦理道德观的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设行政村,以村建制。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政社合一,行政村改称生产大队,下分生产队。1985年后政社分开,生产大队又称村民委员会,一村有数个或十数个村民小组(原先的生产队)。村有村委会主任,俗称“村长”,村民小组有组长。村委会设会计、治安主任、妇联主任、民兵队长。各村均设有中国共产党、共青团组织,村设支部,村党支部书记就是一村的主要领导人,负责村中生产、文教、法纪、保卫和村建等项事宜。  乡规民约 乡规民约是村落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传统习俗。乡规民约古称“乡约”、“村例”、“村规”等,指同乡人共同遵守的规约,形式多样,涉及的内容也很多。比如清代和民国时期许多村就订有《五知条例》:1、知业,村民必须从事正当的职业。2、知教,其中包括知三礼(家礼、学礼、乡礼)、通三乐(指各种祭祖娱乐活动)、重品德(孝道、守节、行善、贞操)、遵五行(敬老、爱幼、和睦、团结、敬贤)。3、知禁,要不背伦,不犯义,不游手好闲,不坑害别人。4、知防,自觉防盗、防疫病、防害。5、知工,义务进行各种修路筑桥、修祠堂等公益活动。“五知”是每个村民必须熟记和遵守的,一些大村还设立“讲约所”,每月初召集村人请“耆老”或“村夫子”讲解村规民约内容和意义,回答村民不明白的问题。也有少数大村将所订的村规民约刻在石碑上,作为永远之徵考,并立于村公所院内或公共场所。  盘山县农务会始建于清宣统初年,设立正副会长各1人,常务会员16人,轮流驻会,协助会长办理会内一切事务。会长及常务会员均由民众推选而出,正副会长任期3年或5年不等。至民国20年,改正副会长为正副干事长,全县八区共有会员2260人,由各会员先行组织乡农会。大同元年6月,奉会就原有正副干事长改为正副会长,一切会务照常。盘山县乡农会每个村设立一处,会长由各村村长担任,组织制定乡规民约,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变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新的社会公德具有爱国主义的特点,诸如在中小学开展爱社会、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物的“五爱教育”;村民们争先恐后地帮助军烈属耕种土地;把自己仅有的积蓄捐给国家支援建设,送子参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蔚然成风。合作化时,热爱集体,以社为家,人人争当“五好社员”。在社会公德方面“路不遗失,夜不闭户”,“尊老爱幼,尊师爱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等等倍受称赞。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安居乐业,改善了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积极开展建设文明乡(场)、文明村活动,以“五抓五治五变五好”(抓思想教育,治旧变新,精神面貌好;抓文化科学,治愚变智,普及教育好;抓社会秩序,治乱变安,村风民风好;抓生产发展,治穷变富,物质生活好)为内容,实行两个文明一起抓,逐步把农民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型农民,把农村建设成文明、民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日,全国总工会农村工会和国家农牧渔业部农垦局联合在大洼县召开《全国农垦系统文明村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大堡子村、中央屯获得“文明村”光荣称号。附:大堡子村制定的“五好、五新”文明村标准,“五好家庭”标准,“四提倡、四反对”原则
五好五新文明村标准遵纪守法秩序好, 文化阵地内容新。互助友爱团结好, 致富养农气象新。助人为乐风格好, 文明礼貌语言新。大干四化劳动好, 移风易俗风气新。关心集体思想好, 村屯规划面貌新。
五好家庭标准      关心集体, 工作学习好。      家庭和睦, 邻里团结好。      遵纪守法, 执行乡规民约好。      劳动致富, 勤俭持家好。      计划生育, 教育子女好。四提倡、四反对原则  提倡节俭,反对大办婚事。  提倡男女平等、敬养老人,反对歧视虐待妇女、老人。  提倡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  提倡健康的文化娱乐,反对赌博。
  盘锦农村普遍建立了以中共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为主的村级管理机构,根据各个时期不同的形势特点和利弊,对乡规民约进行不断地修改和补充,逐步发展成为比较完善的、群众自己教育、管理自己的社会主义的乡规民约。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乡规民约的修改和重新制定以及实施,为安定团结做出了很大贡献。如1998年5月,双台子区高家村制定的村规民约,不仅内容详尽,而且也有法律意识新高度。
高家村村规民约  一、为了加强文明村建设,促进社会风气根本好转,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村情特制定高家村的村规民约:凡是居住在高家村境内的高家户口和外地户口的居民也包括驻村的企事业单位,都要执行此村规民约。  二、加强村民委员会的廉政建设,充分发扬民主,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即村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村里的一切事务,都在村民的监督之下。建立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村委会定期向村民代表报告工作,重大事宜均由村民代表讨论决定。  三、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做到知法、守法、懂法,村民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四、讲究社会公德,搞好环境卫生,不允许乱倒垃圾、脏水、脏物。住在路两旁的居民,要实行门前承包,要经常保持沟、道、路面卫生,环境整洁。特别屠宰户垃圾及脏物要自行处理。不允许在公共场所乱堆放杂物,不要在路面上长时间停放车辆及各种物资,保持村路畅通。新出路,补修路,采取村办民助办法,邻里的边界纠纷,要依房屋产权执照及宅基地使用证等为法律依据。影响村屯规划超占的要自觉退让和拆除,经教育不改的强行拆除,经济损失自负。  五、坚决禁止乱挖、乱建、欺街占道的现象发生。村民建房、翻建、扩建、修围墙等,必须先通知村委会,并且由村委会派专人勘查现场,合理定位,履行审批手续后方可实施,翻建面积按建筑面积算,扩建和新建房可按占地面积算。高家村户口的每平方米收费5元,外地户口的每平方米收费10元。  六、村委会在主要路面、居住人口较稠密的位置分别设放垃圾箱,群众必须往垃圾箱内倒脏物,村有专人专车,每天清理垃圾。村委会根据区政府的文件精神,凡是居住在高家村的居民,每年每户收20元的卫生费,以使村屯环境有个良好的改善。  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严禁打架斗殴、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对横行乡里的村霸坚决打击。防火、防盗,鼓励村民敢于和善于同各种违法犯罪分子做坚决斗争,对于检举揭发犯罪分子、提供重要线索破案或当场抓获入室盗窃等各类犯罪分子(够公安机关立案的)有功人员,村委会奖励200―500元。发动村民除恶扬善,弘扬正气。  八、坚决制止黄、赌、毒、流氓奸宿、卖淫嫖娼等丑恶现象的发生,一经发现移交公安机关处理,情节较轻的处罚500―1000元,使高家村的社会风气有一个根本好转。  居住的暂住人口,必须持有身份证明,自觉主动地接受村委会工作人员的登记造册,并交纳管理费,水、电、路等设施配套费,每人每月20元。特别是对18―35周岁之间,没有身份证明的单身外来人员,一律清除,决不允许出租房屋的户主包庇、袒护。容留超生、抢生的外来人口,一经发现将按照辽宁省计划生育条例、盘锦市计划生育细则进行处理。  九、认真贯彻执行辽宁省计划生育条例,要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生育一胎的夫妻,必须采取节育措施,对应结扎而拒绝结扎者每年罚款1000元,直至40周岁,并一次性交款。严禁非法同居,违者罚款1000元。对抢生、超生、偷生者,除按上级有关政策处罚外,在处理期间,工作人员的车费、食宿、工资等一切费用,一律由当事人自负责任。  十、有承包合同的村民,按合同规定,耕种集体土地,有保护土地资源的义务,在承包期内认真履行承包合同协议,未经允许不准私自将土地转包他人,或者以其它名义,由他人代种,否则坚决执行合同协议,将土地收回,损失自负。病故及迁出户口的承包户,村里将土地收回,终止合同,按政策由村里另行转包他人。  十一、根据国务院日颁布的第九十二号《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的文件精神,村民每年应交合理的人口负担费,也就是上一年人均收入的百分之五,收来的这些费用,用于村办学校、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改造村屯面貌等民办公助事业的款项。它是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改革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收益分配的一种新形式,因此村民应自觉积极履行。  十二、大力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对丧失劳动又没有固定收入的父母,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提倡喜事新办,丧事从简,一律火化,不留坟包。反对封建迷信活动,讲文明、树新风,邻里家庭要和睦相处,村民委员会积极参与争创“五好家庭”和“奔小康户”活动,促进双文明建设。  十三、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村民委员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组织”。村民委员会的全体成员,是全村村民民主选举产生的,必须办事公道、公开、公正、公平、廉洁、高效、严格自律、勤政务实、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也要积极履行村委会决议及村规民约。如果村委会成员有违背党的方针政策及国家法律法规,损害村民利益的行为,村民可以联名提议,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村委会成员,以促进村委会成员,甘当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十四、村规民约应用的具体问题,由村委会负责解释。本村规民约是经第五届村民委员会第一次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执行。日制定的村规民约同时废止。双台子区高家村村民委员会 日   
  域内民间称村中住处接近的人家为邻里,亦称“邻居”,城镇人也称作“街坊”。同村邻里多系世家老户,许多人家甚或同出一个家族,因此民间邻里称谓大都以上三代之间的称谓依辈排之,一如亲族,即使新迁入人家,也都视其年龄以排长幼。邻里称谓和亲族称谓所不同的是,邻里之爷、奶、伯、叔、兄弟、姐妹称谓之前要冠以其名或姓,如某某伯、某某叔等,也有去掉名字、姓氏而直接呼娘叫婶,以示亲热。邻里间大多认为“急人所急,为人所需”是理所当然。日常的邻里交往和钱物互借时,大都抱着积极的态度,被借者只要可能则有求必应,借用者也以“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告诫自己,借用的款物,一旦用过,便想尽办法及时归还。未能按时归还者要向被借者说明情况,请求谅解。平时谁家如有病人,邻里之间必登门问长问短,甚而帮忙请医生、送医院。邻居外出,家中无人,便主动帮助其照看门户及小孩子,认为这是份内之事,义不容辞。平日相见,都主动打招呼,虽为门面语,但问者情意恳切,闻者不觉俗气。  邻里之间如遇婚、丧、生、寿或建房、乔迁之事,大多爽快相助,并以“一家有事百家忙”、“一人有事百人忧”自勉。如遇邻里要办婚嫁生寿喜事,俗称“红事”,除了备礼相贺外,还要热心相助,帮忙筹备。如邻里要办丧葬“白事”,则要争先恐后去帮忙,安排葬礼,招待客人以及掘墓、抬棺材都要抢先去干,不怕脏,不怕累,不索报酬,视作应尽义务。一些往日不和甚至有“仇”的,也多借此机会,消除前仇,言归于好。逢年过节,邻里之间要相互贺喜,礼拜祖宗是不可少的。每到收获季节,种有新鲜水果等鲜品的人家还要请邻里“尝鲜”。  民间衡量一家邻里关系的好坏,多看这一家在发生红白事或建房大事时邻里相帮人数的多少,所谓“邻居是杆秤”、“主善客人多”。善于待人,乐于助人者,人们多侧目以视;对于待己护短,对人苛刻、翻嘴饶舌者,则少与其交往;对于吃喝嫖赌、偷鸡摸狗者多看不起,大多邻里均处而远之,此类家庭遇有大事,往往门前十分冷清。  邻里交往 境内农村,至今还保留一些古朴的交际风气,比如人与人之间交往,大多数都要面子,讲厚道。吃了亏,上了当,受到损失,并不感到怎么难过;得了好处,受到恩惠,也不用当面表示如何如何感激,只是深深地记在心里,日后加倍报答而已。  农村的生产、生活较为繁杂琐碎,就说日常所用的农具、各种器具吧,多且大小、贵重不等,大的价值几百、几千,小的只需几元、几角。有的在这家常用,在那家用得不多;有的在那家常用,在这家只偶尔用一两次。因此,不论什么样的家庭,也很难把一切用具购买齐全。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互借互用的习惯。“谁用不着谁呀!”人们经常这样说。  借钱借粮,要如数偿还。借用值钱不多的物件就无所谓了。如园子里的菜,主人在家时可以去要,主人不在也可以去摘;地里的瓜果,可以随便去吃;一根棒啦,两捆草啦,自己缺了,看见谁家有都可以打个招呼将其拿走。这些都不要付钱,也不要偿还,一个村子的人,何必斤斤计较呢。倘若谁当面付钱,或者以后偿还,就显得薄气,交往的人就少了。至于一些常用的小工具和小家具,如锄、镐、锹、木凳、水桶等,那就更加随便。如自己家锄不够用,就到邻家去借,邻家有人在,喊一声称呼说:“锄借我用用?”邻家人赶快拿出来交给你问:“干啥去?”,“锄玉米”。“坐会儿再去吧?”“不啦,趁凉快!”在这一问一答中,蕴含了朴素的情分。如果邻家没有人,门又没锁,你可以进去找。找着就拿去用,用过再来交还。倘若用过忘了还,过段时间,邻家人要用找不到时,就会沿街喊:“谁用我家的锄头了?”借用的人听到喊声,猛然想起,立即应一声:“在我家里!”同时拿着锄走出来,抱歉地说:“我拿时你家没有人,用过忘还给你们了!”邻家人也不生气,笑着说几句闲话,拿着锄走了。由于这样,比较大的村屯,时常能听到这种呼喊声。  大的工具,如牛、马、车、拖拉机等,则要郑重其事地去借,得到主人允许才能使用。不过有人来借,这些东西只要闲着,主人一般都会同意。即使个别人不乐意借,人面贵似金,面顶着面,也只好笑着答应。目前,农村私人购买拖拉机的比较多,小手扶、小四轮、大铁牛,大大小小,样式不一。平时不说,插秧麦收两季,抢收抢种,争分夺秒,这些机动车只要没出去跑运输,留在村里几乎日夜不闲,这家用了那家用,一家接一家,虽然累,可他们都乐呵呵的,个个情深义重,不计报酬。  工具不论大小,在劳作时坏了,借者悄悄地给修好送还时说明情况,其主人就会真诚地说:“要你修什么,坏了我们自己会修!”若没空修就送回来,主人不但不生气,而且还要宽慰你说:“坏了就坏了,不算回事,得闲我修修就行!”  一个村子里的人,不但东西可以互借互用,而且活儿也可以互相帮着做。谁家有活儿干不完,邻居都来帮忙。主人只需买盒香烟,烧壶茶,干完活儿各走各的,不取任何报酬。重要的活儿如盖房子,要稍微讲究一些。事先,主人要想一想谁有空儿,谁能干啥活儿。决定下来,就买上一盒好烟,到各家去请人,见面先递上一支烟,然后说明来意,被找的立即表示同意。第二天,他就带上所需要的工具,或赶着自己的牛车,或驾着自己的机动车去帮工。干活时,他们不藏奸耍滑,象干自家活那样实实在在。干上三五天,直至十天八天,他们也不埋怨,不溜号,自始至终。主人家招待,一般是中午摆酒席,早晚备四菜一汤。  冬去春来,从夏忙到秋,年复一年,人们相互之间就是这样你帮我,我帮你,从不计较,这种淳朴的交际之风,相沿至今。  邻里结社 社 亦称“里社”、“乡社”,类似如今的社区,但不等同。社以民间信仰――崇拜地方保护神(即土地神)为主要纽带,联系社内居民,并举办社仓、社学、社产等公共事业,救火守夜等安全保卫措施,从而形成一种以户为单位松散的社会联合体,也是一种民俗遗存,至解放初期尚有存在。  社,始于周代。《周礼》曰:“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二十五家即为里社”。《左传》又称:“一里八十户,以有治事才能者为里正”。汉代成为最基层的行政单位或乡民自治单位。元代,凡十家立一社,择一人作社长,其位低于里正。明代,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下的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故里社又称里甲。清录明制。里社范畴由于人口繁衍或减少,亦随之或大或小,但不受人为隔阻或行政范围变动而有所变动。  职能 社有行政职能与社会职能二类。其行政职能大多为“排年应役,督摧税粮,追摄公事,传达官府命令等,凡祭祀、宴飨、营造、馈送等费,均由里社供应。这种行政职能,为后来的保甲制所取代而逐渐消失。  职事 社的主持者,春秋时称里尹、里宰、里吏、里君等。汉代称里正、里长,沿至明清,清中后期称地保。当年应役的称“当年的里长”或“当年地保”。明制,里长必须由丁财两旺者充任,如果败落,则在一百一十户内另选补任。并设“老人”若干名,称之为“耆老”、“耆民”、“绅耆”。还可推举“有齿德者一人为约正,有德行者二人为约副”,以监督乡约的执行,也有一正一副或一正无副者。  社庙 源自古代社稷之祀。明制,“里社每里一百户立坛一所,祀五土五谷之神”,此为社庙由来。社庙正称“福德神祠”,民间俗称社神庙、社公祠、土地庙、土地祠等。社庙或大或小无定规,大者殿堂几进,小者砖瓦数片为之。解放前,民间小庙难分佛道,里社附焉。  社神 古有“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地也;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也。”所祭五土五谷之神,形象多为矮胖和气的白胡子老头,或有姓名,或有姓无名、有名无姓。其身份有帝王将相,也有官有民。社神虽异,生日相同。民间皆以二月初二为土地生日,也有清明节的。土地神为地方保护神,俗称“当方土地”,既管风调雨顺,春祈秋报;又管生死祸福。社内人口丧亡,必须当天到社庙焚化尸衣报丧(俗称报庙),土地神的上司为州县城隍。民谚有“城隍不急,急煞土地”。  社祭 古代社祭之日称社日,简称为“社”。汉以前只有春社,谓春祈秋报。汉以后有春秋二社,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适当春分、秋分前后。民国年间社祭简单,以猪头、公鸡、鲤鱼三牲、酒醪及糕点上供,主祭者祷告,念念有词:“天地三界,大王土地,今年稻谷蚕桑,求取上上胜利,人口太平。”社祭之日,演戏酬神及游艺杂耍、踩高跷、跑旱船、跑竹马、扭秧歌、舞龙、舞狮、大头宝宝等称“社戏”或“社火”。庙会三日,热闹非凡。诗人杨万里《观社》有生动描写:“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忽然箫鼓来何处?走煞儿童最可怜!虎头豹面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王侯将相饶尊贵,不博渠侬一晌癫!”  社饮 又称会饮、乡饮酒。一般在社祭当日举行。社饮礼仪由里长主持,并当场致辞:“举行社饮非为饮食,凡我长幼各相劝勉,为臣竭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外和乡里,无或废坠,以黍所生。”颂毕,众人举杯痛饮至日暮。另有“入社酒会饮,凡新迁入客户,例行请酒,全社每户出一人到其家内小聚,只需二荤二素就可,名曰“半席”,目的是联络感情,免受歧视,可得全社帮助。也请里社居民多多照应。不管是大饮还是小酌,村民们都会兴高采烈地喝得醉醺醺地互相祝贺,正如王驾的《社日》诗所描述的生动场面:“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  社仓制始于宋代,孝宗颁朱熹《社仓法》,天下效法。明嘉靖年间置社仓,劝谕“本处得过乡民输过三五石、十石、二十石,不拘多少,俱听其愿,不许逼迫,每仓以百(石)为率,不及则以官钱买补之。遇春间民缺食,听本处民借用,春簿秋偿。每石加息谷三斗放收。委之乡约保正看守,责之甲长乡夫,待三四年后所积息谷,过其本者,仍将原劝借谷石照数退还各主,如不愿领者,以出谷多寡行赏,或以尚义匾其门。”清承明制,建社仓,积粟谷以备凶荒。至解放初,乡间仍有少数社仓以济饥荒。  社学 “乡社既定,然后立社学,设教读,以训童蒙”。教读即教师,每社一人。明代官府规定,凡民间幼童年十五岁以下者,送社读书,类似现在的小学义务教育。乡间学校,统称社学。清代诏文:“各州县于大乡巨镇,各置社学。凡近乡子弟,年十二以上,二十以下,有志学文者,皆可入学肄业,入学者得免差役。”同时,民间还有低龄幼童就读的私塾、义塾等类初级学校。  打更守夜 里社设更夫守夜,巡行社内村坊里弄,边敲木铎边喊话:“木铎木铎,金口木铎,前门撑撑紧,后门关关牢,水缸挑挑满,柴仓掳掳清,火烛要当心!”民间也有用梆子小锣者,敲三下梆子,再根据几更天敲几下锣,喊话内容各社大同小异,目的在于提醒居民警惕,防火防盗。更夫自筹捐款,捐款者墙上刷有石灰圈为记,失窃由更夫负责破案或赔偿。集镇在街口巷口均设栅门,日启夜闭,各户轮流值班。栅门修理由店铺摊派或各户捐助,绝无推诿和失管现象。  公产及互助 社内公置大型农具,主要有人力及牛力水车、磨、碾、风车等;并有公用水井、水渠等。社内置有公田,用于公益事业。也有专项者,用于修桥称桥田,用于办学称学田等。公产公款由社内有资产、有德望者管理。社内邻里相助,完全出于自觉,主动上门帮忙,事毕道声“谢谢”,毋须报酬。  解放前,境内民间各种自发自愿的组织多为经济互助性,俗称“兑社”、“兑会”、“吃会”、“随会”、“写会”等等,是旧社会农民为摆脱高利贷所采取的一种经济自救组织。其目的是“有灾救灾;无灾济贫”。邻里结社少则数户,多则十数户、数十户。领头者称“会首”、“社首”,其余人称“投会人”或“坐会人”。全体投会者共同商定投会办法,包括投会的金额或实物以及使用办法、期限、是否付息等,然后轮换使用。所投现金或实物称“份子”。使用者称“得会”,一般情况下,第一年多由发起人先得会,或根据兑份子的多少决定提会者,也有用抓阄、抽签之法决定得会者的先后次序,然后依次轮流得会,故也称“车轮会”、“摇会”。兑社者一年聚会一次或半年聚会一次,聚会时,得会者要设宴招待投会人。也有一月一投的兑社,称“月月红”。民间结社组织名称花样甚多,有以人数命名的,如“十美会”;有以结社内容命名者,如兑现金的称“钱会”、“互助储金会”;兑粮食者称“粮会”;为儿女婚嫁集资者称“喜神会”、“花红会”;用于婚丧嫁娶各项开支者叫“红白互助会”;用于修房盖屋的叫“建房基金会”;用于购置生活或生产器具者,直接以其器具命名“吃车子会”,“吃牛会”等。  邻里之间,为解决劳力不足,有许多相互协力者。50年代前后,邻里之间在生产上互耕互种、互管、互收者甚多。还有一种群众自发组织的协力开荒活动。每年开荒季节,方圆数十里的乡邻聚集在一起,按照各家参加人数,轮流为每家开垦一定数量的荒地。沿河的许多村庄,秋收季节,邻里各家出人,分工包片护秋,以防“偷青”、“吃青”者,称作“护秋组”。其报酬由参加护秋的乡邻按自己秋作物面积的多少付给。也常见邻里两家共养一头牛、一匹马或一辆大车的。  旧时,为了能在劳动之余或农闲季节得到一些娱乐,乡里文艺结社也非常普遍,常见的有“舞龙会”、“高跷会”、“舞狮社”等,均由乡邻集资而办。前清及民国时期,封建迷信结社也是邻里结社的内容之一。解放后,迷信结社被取缔,经济性的结社也随着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渐趋衰落。  进入80年代以后,各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性的乡里结社又为人们所重视,许多地方又出现了“互助基金会”、“生产合作社”等民间结社。这种经济性的民间结社形式,为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发挥出一定的积极作用,深为民间所喜爱。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逐渐演变而来。它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记录家族的来源、迁徙轨迹,还包罗了家族的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训等内容。它产生于上古时期,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就成为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从官方流行于民间,盛行于明清两朝。编修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表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注重亲戚之道;控制家族成员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为后世的祭祖上香制定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和仪式;通过不断重复的祖先祭拜,达到敬宗收族,社会稳定的目的。我们的祖先,编制出难以数计的各类家谱,虽经岁月的浸蚀,流传至今的仍有3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传承。  古往今来,在我们国家广袤的土地上,散居着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家族。民族是一个大家族,国家是个最大的家族,国王或皇帝则是家族的总族长,百姓是这个家族的子民,总族长利用各种手段和血缘关系的纽带,维持和统治着自己的国家。为了能使统治得到延续和稳定,权力更替和财产继承不落入外人之手,他们十分重视血统的纯净,为此,记录血缘关系和血统世系的谱牒就应运而生了。  从文献角度看,早在进入奴隶社会初期的夏朝,王室就有了记录自己世系的谱牒,这就是夏王室的家谱。商周王室也都有自己的家谱,后人整理,编成《五帝德》、《帝系》、《五帝系牒》、《世本》、《帝王诸侯世谱》等通代谱牒。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就曾参考并仔细研究过这些资料。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文字并不是最早和唯一用于记事的方式。人类的祖先曾采用结绳和口述的形式来记述各种大事,其中就包括家族世系。这些原始形态的结绳与口述家谱,在一些文明程度相对较低的民族中,一直沿用或残存到近代和现代。  家谱文献的起源很早,可家谱专词的出现却晚了许多。古代典籍上称:家牒、族谱、族系录、族志、宗谱、家乘、家史、家志、家记、世谱、祠谱、通谱、世家、宗世谱等等。家谱的命名,通常是在家谱之前冠以姓氏、地名、郡望(发祥地与望出地)、堂号(祠堂名号)、几修等内容。如《汾湖柳氏第三次纂修家谱》、《倪氏报本堂重修家乘》。家谱的样式主要有叙述式、图表式两种。叙述式的记录成文较详,序跋、列传齐备。父系祖先的排列都加配偶姓氏,嫡庶分明。有些族谱、家谱于立谱或几修时便确定家族世系命名的辈分序列,事先标定字号,行辈清晰。象孔、孟、曾三个古代大家族,都已经做到全国一姓同谱,对记录三族的血族宗亲及其旁系分支有“万世一系”的原意。  民间家谱多用图表式,文字部分只限名号,叙述从略。表即世系简表,以世为经,以人为纬,五代一个单元。父以统子,祖以统孙,只注字行,不书生卒。图解世系,提纲挈领,一目了然。行辈承上继下。行辈,又称行第、字辈、班辈、字派、班派、排行等,这是家谱中比较受人关注的核心部分。家族中同辈人为了体现宗族关系,通常在起名时需找一个共同用字,不同辈分的共同用字排列起来,就形成了这个家族用以标明世系次第的字辈,字辈所用字会载入谱中,每个辈分的家族子孙名字中轮流用一个字,这样就能分尊卑、别长幼。字辈都是由喜庆吉祥的单字组成,一般是5的倍数连接起来,朗朗上口,成为带有一定意义的,反映一定情怀,体现出对子孙殷切期望的特殊的五言体诗。不同时代的字辈取字,所追求的内容多不相同,因此,字辈的取索就有了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比如封建时代就有“忠厚传家久,孝廉布四方”、“光昌兴宗德,富贵古流传”等;又如《韶山毛氏族谱》的字辈为:“立显荣朝士,文方运济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孝友传家本,忠良振国光,起元敦圣学,风雅列明章。”毛泽东为十四世“泽”字辈。《武岭蒋氏宗谱》的行第歌中自二十五世为:“祁斯肇周国,孝友得成章,秀明启贤达,弈世庆吉昌”。蒋介石谱名周泰,为第二十八世;子经国、纬国,属“国”字辈;孙孝文、孝武、孝勇、孝章为“孝”字辈。如今,人们的追求有了更大的变化,也就有了全新内容的字辈用语如:“华光普照明,科学振嘉兴,庆恩育英杰,承先世代荣”,反映了时代特征。字辈虽然承载了许多文化的、价值取向上的、伦理的内容,但究其本质还是一个家族的内部机密,不可外传的。  家谱,对于一个家族来讲,是细节化的历史,但对于个人,也许更大的意义在于解决了人们内心深处“我从哪里来的?”终极追问。历史上,并不是每个家族都有资格拥有家谱,也不是拥有家谱的家族中每个人都有资格撰修家谱。想修家谱,一定要推选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来撰修,可这工作又不是一辈人能完成的,一辈人中也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要记住,一部家谱的完成,是要凝聚众多人的金钱与心血的。  家谱结构 一般包括谱序、谱例、图、祠堂、世系表、世系录、传记、仕宦录、宗规家训、文献、修谱姓氏、五服图、余庆录等。  谱序 亦称“谱头”、“谱铭”、“谱券”。系追述本族根源、演变、迁徙、修谱目的、修谱人员构成、修订年月等。如果本谱是续修之作,除收载新写的序外,还要将以往历次修谱的旧序也一并收入。序的作用是宣扬本谱主旨,颂扬祖德,使子孙读后能敬祖向善。  谱例 亦称凡例,主要是介绍本谱的纂修原则与编写体例,收录范围,入谱与不可入谱人物的标准,行文要求等。主要是强调家族血缘的重要性和本谱记述的真实性。  图 明清时代家谱的卷首,多数都有图版,内容不完全相同。一般有祖庙、祖茔、祠堂、水源、住宅等图,不宜过多。  祠堂 主要记录家族祠堂的历史与现状、规制、神位、祠匾、管理,以及祠产、义田的管理,牌坊、祖茔及各房墓地的分布与坐向等。  世系表 亦称“根图”、“世系图”。是以图表形式反映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这是家谱的主要内容,通常是五代为一表。  世系录 亦称“传实”、“行实”。是对世系表的解释,即记录一个人生、老、病、死、葬的简历。  传记 与世系录有点相似,不同的是世系录是本家族每个男性成员均有,而传记类则是家族中有功名贤能、丰功伟业、名可行世之人方可入传。  仕宦录 亦称“科第录”。用以记载族中历代及第入仕族人的名单、履历、科名、政绩、功勋等。  宗规家训 是各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和教化家族成员的法规,内容广泛,基本上为修身、齐家、忠君、敬祖、互助、守法等方面。  文献 收载的均为本家族先人的著述,其中包括各种家规、家训、家范、墓志、行状、诗文、帖简等。  修谱姓氏 一般包括两项内容,一是领衔、编纂人姓名,二是捐献经费人姓名,均列在谱末。  五服图 五服是封建家族法规的重要依据,很多家谱后附有五服图,目的是为了令族人重视和了解行状,不得混乱。  余庆录 凡家谱修成,末尾照留几页空白纸,上书“余庆录”,意为子孙绵延,留有余庆。  以上所说的家谱结构的各种格式,并不是每部家谱都完全具备的,排列次序也不一致,但总体说来,基本上还是按上述排列的。  纂修年限 家谱的纂修和续修年限的长短没有统一的规定,民间一般是30年大修一次,15年一小修;也有60年一大修,10年一小修的。不管时间长短,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续修,以保证家族血缘延续记录的完整。家谱纂修的资料来源,是日常积累,一般每年正月,家族成员都要到祠堂聚集,将过去一年中各家人口变化情况,登记上谱,新生儿在各自支系下,登记出生年月日时、行第;有娶妻者即在其名下登记娶于某地、某人之女、姓名及出生年月日时;嫁女者注明嫁于何地何人;死亡者注明死亡年月日时、寿数、葬地等。除了日常积累之外,旧有资料的来源还有前代遗留下来的旧谱资料、口碑资料,实际调查所得资料,各支系所修的家谱资料。此外,还可以利用各种宗祠契约、文书、文件、族人所撰的诗文、存稿和各种著作,以及族人的墓表、墓志铭、行状、小传等,传记资料则可抄录各种史书、方志、碑传文等,加以修订即可。  宗规家训 是每个家族自己制定,要求所在家族成员共同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通常是由父祖长辈、族内尊长为后代子孙和族众规定的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规范、训语和禁戒。它是建立在传统伦理道德和宗法制度之上,借助尊长权威,加之于子孙族众之上的各类约束,有些甚至还带有法律效力,其目的是为了使子孙后代永远存续家族、光大族望,不致因行为失当而败坏家业,灭宗绝祀。  宗规、家训的内容很广泛,来源也不一致,因而,名称很多,仅在家谱中大致就有:家训、家诫、家教、家规、家传、家箴、家政、宗规、宗训、宗政、族规、族约、庭训、祠规、祖训等数十种。宗规、家训的最早出现,并不在家谱之中,而是以独立的形式单本行世,它伴随着封建宗族制度的发展而形成和完善的。训语、禁戒等内容出现较早,宋代以前基本成熟,而家族规范、行事原则等内容,则是在明清时期逐步定型的。这就是说,家训早于宗规,也多于宗规。早期的家训大致包括家范和家书两个方面,即被后人记载下来的非文献活动和文献形式的训诫文书。被记录的可以认为是最早的训诫活动,当推《吕氏春秋?序意》中记载的黄帝“诲颛顼”文,还有孔子对儿子孔鲤的庭训、鲁国贤母敬姜对儿子的训诫、孟母的断机和三迁择邻等,都是非常著名的训诫活动。汉代以后,文献形式的训诫文书开始出现,开始是以书信的形式出现,然后出现遗书、遗言的形式,最后出现正式以家诫、家范、家训命名的训诫文书。其中著名的有汉高祖刘邦的《手敕太子》,刘向的《戒子歆书》,马援的《诫兄子严?敦书》,曹操的《诫子植》、《诸儿令》,诸葛亮的《诫子书》、《诫外甥书》等等。最著名的还是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它的形式和内容,一直影响着后世的家训文献。大约到了元代,这种家训类文献才被收进家谱之中,成为新修家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家书 具有训诫意义的家书,是家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书因人而异,随事而写,有感而发,尽管不很系统,但富有情感。在流传下来的家书中,有的直接点出了训子、诫子的题,如曾国藩的《谕子纪泽书》等;也有的家书则是在书信中隐含劝谕训诫之意,如颜真卿的《与绪汝书》等。  与家训的板起面孔的训诫相比,家书更富于感染力,更能启发、教育和鼓舞下一代。家书中不乏文情并茂的动人之句,如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纪昀的“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等,都是家书中的训子名言。今天读来,仍使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  封建士大夫历来重视对子孙后代的人格教育,如勉子立志、勖子气节、教子为学、饬子修身等内容在家书中占绝大部分。其中“志当存高远”、“有志者当勉学以就业”、“作人要立决裂志,奋刚大气”、“聪明当用于正”、“君子忧天不忧个人”等,足以让人奋发;而“为人当以贫富贵贱为末”、“清白之家,当以家声为要”、“风波之来,先问有愧无愧”等,又足以让人守定气节,义不受辱。  修身也好,齐家也好,从政也好,与人相处是必然要碰到的难题。如何才能搞好与他人的关系,古人的家书中就有:谦虚为立世之本、交接贵协与礼、巧伪不如拙诚、处世之道树德不树怨、做人须有宽和之气、交友贵在得贤、不可妄议褒贬他人等名言,即使在今天,仍可以作为我们立身处世的准则。  家训 作为封建时代思想文化的积淀,有其长处和不足,那是必然的,但它不失为一笔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其中的立家以勤俭为本的思想、安贫乐道的思想、耕读传家的思想、齐家以和的思想、忍让兴家的思想、教子以正的思想,都是今天应该加以弘扬的。且看清代著名学者兼医师傅山的十六个字家训:静、淡、远、藏、忍、乐、默、谦、重、审、勤、俭、宽、安、蜕、归。静,不可轻举妄动;淡,消除世外利欲;远,离俗人远,眼看得远;藏,一切小聪明不可卖弄;忍,内嫌与外侮当自解;乐,闭门而读书;默,谨言而静思;谦,一切有而不居;重,气岸  威严;审,不失其可,又改革其非;勤,读书勿怠;俭,衣食不饥不寒足矣;宽,度量宽宏;安,常以自勉;蜕,求学在变化中长进;归,博后而约,有所归宿。这是从传统的家训名言中汲取教子、治家、处世、为学的教益,也是我们提倡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宗规 可以说是家训的扩大化,即由对一个家庭子侄的训诫扩大到整个家族之中,同时还增加了许多需要共同遵守和强迫执行的规定性内容。宗规的出现,大概不晚于东汉末年。明代以后,普通家族也开始制定自己家族的宗规,并与家训合并,刊入家谱之中。随着封建宗法制度的加强,宗规、家训的形式已基本定型,内容也十分完善,除了包括前代所有的内容之外,很多家谱还增加了遵圣谕、圣训等内容,可见,宗规、家训在当时家谱结构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宗规、家训的制定方式& 通常情况下,由族长或宗子制定;族内尊长或贤达制定;全族共同讨论制定;由某个单独家庭的家规之类发展而来。不管用哪种方式制定,都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在封建礼教的范围内,与国家法律、法规不冲突;在圣谕上谕的指导下,与地方乡约相吻合;服从于社会舆论。在此基础之上,再体现家族和时代特点。明清两代,家族制定的宗规、家训,有很多还要向当地政府申报,请求审查批准。由于族权和政权联手,有利于地方稳定,政府一般都持肯定和支持态度。得到政府批准的宗规,在颁布和实施时权威性更强。  宗规、家训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早期和后期也有所不同,越到后期越完善,且十分注意文字表达形式,一般以2―5字为题名,整齐上口易记。明清时代家谱中的家训、宗规,大致有遵圣谕、敬祖孝亲、和宗睦邻、祠墓祭祀、冠笄礼仪、忠君急公、尊师重学、肃闺训媳、婚嫁延嗣、居家治生、宗族事务、职业选择、制御仆从、劝诫和禁戒等项目。每一类之下,又可有许多详细内容。近年来,许多在新修的家谱中,把传统的宗规、家训被更名为“行为守则”,并增加了当代内容,反映了时代特色。  所有的宗规、家训都要族人严格遵守,如有违犯,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一是警告,包括训斥和记过,这是最轻的;二是解除或部分解除与家族的关系,如停米、革胙、革祭、出族等;三是刑罚,即通过强制手段惩罚,如罚银、罚跪、锁禁、笞杖等;四是处死,如活埋、淹死等;五是鸣官,即送官府,依国法惩治。在历代各家族的宗规、家训中,虽然存在着大量的封建性糟粕,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它也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维持地方治安,宣传民族美德,打击陈规陋习等作用。因此,宗规、家训在当今社会仍有存在的价值。只要摒弃了封建性糟粕,还是能为当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  据史料考证,湖南韶山毛氏自1341年从始祖毛太华公发脉,至今已发展到第23代,毛泽东属于第20代。一本《韶山毛氏家训家劝家戒》,世代相传,规范了毛家人的理想、伦理、道德、行为及人生追求等。这里仅举毛泽东的家族谱谍之序及毛氏家戒、家劝、家训、百字铭训为例,供读者参考。毛氏二修族谱《序》  我族始祖太华公,元至正时人也,避乱由江西吉州龙城迁云南之澜沧卫,娶王氏,生子八。明洪武十三年庚申,以军功官入楚省,惟长子清一、四子清四与之偕行,解组时居湘乡北门外绯紫桥。十余年后清一、清四两公卜居湘潭三十九都,今之七都七甲韶山家焉。时同宗人命传公之子全山,亦以军功拨楚,卜于七都五甲石犭羊& 焉。乾隆二年丁巳,族尔达彝生诸公创修宗谱。毛氏家戒十则  游荡 人有耳目能听能睹,人有手足能蹈能舞,具此官体,不农不贾,饱食暖衣,逍遥过午,弃尔诗书,荒尔田圃,家什萧条,基业易主,自此嬉游,有玷尔祖!  赌博 人惟懒惰,遂交赌友,赌尽家资,一无所有,三五成群,将为盗薮,且引匪徒,钻墙窥牖,非盗即奸,中构亦丑,博棋好饮,不顾父母,不此之戒,祖岂尔佑!  争讼 争长竞短,都是客气。讼到公庭,大爹小的。出与人言,扬扬得意。不知当官,吁天抢地。倘或理亏,受刑系累。幸而胜焉,也要破费。莫逞雄心,免贻后悔!  攘窃 冥窃暗偷,谓莫予见。一朝败露,捕拿到县。招认受刑,皮穿肉颤。差役起脏,辱及女眷。饱捕亡家,东逃西窜。死不入祠,生有何面。凡我子孙,莫拈钱断!  符法 法打包身,磨拳擦掌。打降行凶,强牵强抢。犯法遭刑,捷如影响。为首为从,那个漏网,大则抵伤,小则笞杖。不思肌肤,父母生养。忘身及亲,你去想想!  酗酒 世上是非,多起于酒。加以贪杯,愈丧所守。乱语胡言,得非亲友。甚至醉时,胆大如斗。酗酒放风,裂肤碎首。醒后问之,十忘八九。何如节饮,免致献丑!  为胥隶 人在乡村,闲言存养。一入衙门,便如魍魉。一票一签,几斤几两。只讲盘子,不思冤枉。少不得意,一索三掌。怒气冲天,报施不爽。快活赚钱,休作此想!  为僧道 邪说异端,莫如僧道。高者谈元,卑者应教。昔圣昔贤,辟佛辟妙。倘非虚无,何故抹倒。人有五伦,僧归一扫。尽如此辈,人类绝了。邪正两途,各宜分晓!  谋风水 既有天文,必有地理。得之有缘,非可妄取。近听术人,动谋风水。他人祖茔,恃强破毁。或牵或骑,连讼不已。死既不安,生何利益。戒之戒之,牛眠在迩!  占产业 凡人产业,各有抵址。窥其唇联,奸谋顿起。得寸思尺,造契造纸。曾不数年,弃如敝屣。向所越占,几能到底。拱手让人,落魄而已。何如守分,免受嗤诋!  右家规家训家戒,不惜苦心苦口,撰写成言,厚望同宗循其规,听其训,守其戒,共为一族之孝子慈孙焉。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知其道不远矣。毛氏家劝十则培植心田 一生吃着不尽,只是半点心田。摸摸此处实无愆,到处有人称羡。不看欺瞒等辈,将来坠海沉渊,吃斋念佛也徒然,心好便膺帝眷。  品行端正 从来人有三品,持身端正为良。弄文侮法有何长?但见天良尽丧。居心无少邪曲,行事没些乖张。光明俊伟子孙昌,莫作蛇神伎俩。  孝养父母 终身报答不尽,惟尔父母之恩。亲意欣欣子色温,便见一家孝顺。鸟尚知报本,人子应念逮存,若还忤逆悖天伦,只恐将本雷震。  友爱弟兄 兄弟分形连气,天生羽翼是他。只因娶妇便参差,弄出许多古怪。酒饭交结异性,无端骨肉喧哗。莫为些小竞分家,百忍千秋佳话。  和睦乡邻 风俗何以近古,总在和族睦邻。三家五户要相亲,缓急大家帮衬。是非与他拆散,结好不啻朱陈。莫恃豪富莫欺贫,有事常相问讯。  教训子孙 子孙何为贤知,父兄教训有方。朴归陇亩秀归庠,不许闲游放荡。雕琢方成美器,姑息未为慈祥。教知须如窦十郎,舐犊养成无状。  矜怜孤寡 天下穷民有四:孤、寡最宜周全。儿难母苦最堪怜,况复加之贫贱。寒则予以旧絮,饥则授之馀粮,积些阴德福无边,劝你行些方便。  婚姻随宜 儿女前生之债也,宜随分还他。一时逞兴务繁华,曾见繁华品谢。韩侯方歌《百两》,齐姜始咏六珈。大家从俭莫从奢,彼此永称姻娅。  奋志芸窗 坐我明窗讲习,几曾挥汗荷锄。驱蚊呵冻志无休,诵读不分昼夜。任他数伏数九,我只索典披图。桂花不上懒人头,刻苦便居人右。  勤劳本业 天下有本有末,还须务本为高,百般做作尽糠糟。纵有便宜休讨,有田且勤尔业,一艺亦足自豪。栉风沐雨莫乱劳,安用许多机巧。毛氏家训八条孝悌乃百行之原。凡子逆父、弟犯兄,必有先见之端,亲房自能觉察。如有此种子弟,亲房会同房长,登门晓谕。倘仍不化,传祠惩治其分居。卑幼忤漫尊长者,亦一体究治。  夫各有妇,妇各有夫。如有贩卖异性生妻,从中渔利掠为己有者,传祠惩治。族内如有夫故,妻顾守节者,兄弟不许逼嫁,亦不许转房。其或从戎多载未有确实凶信,毋得擅行改嫁。  女婴不许溺送,幼媳不许磨凌。如有悍妇丧心,轻视女婴幼媳,责在家长,处治不贷。  士农工商各居一业。如有毫无执业,游惰好闲,衣食不给,势必流为盗贼,甚或放飘诱众,酿成巨祸。此种子弟无迹者,房长带祠惩治;有迹者,捆解,父兄毋得袒护。  近来教匪、会匪邻县邻族往往多有。族中无知者,倘入教匪会匪,察知其实,重行惩治。  宰牛相会、聚赌抽头、吃食洋烟等事,不独有违宪禁,实为败坏风俗、废弛执业之由,招惹歹人之薮,族中有此,一经发觉,分别究治。  遇事聚众行凶坐拼,强牵强掘,碎毁什物,甚至投塘溺水、放火焚巢等事,无论与同姓异姓相争,传祠究治,以翦横蛮。  房族之内,无论何事肇衅,致启争端,由房族首拨人排解。论理不服,舍理论情不服,再论亲亲之谊,毋得越族成讼,恃刁者,公同禀究。毛氏家族《百字铭训》孝悌家庭顺, 清忠国祚昌。礼恭交四海, 仁义振三纲。富贵由勤俭, 贫究守本良。言行防错过, 恩德应酬偿。正大传耕读, 公平作贾商。烟花休入局, 赌博莫从场。族党当亲睦, 冤仇要解忘。奸谋身后报, 苛刻眼前光。王法警心畏, 阴功用力禳。一生惟谨慎, 百世有馨香。  家谱价值 中华民族修家谱的历史已经3000多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家谱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曾发挥过一定的作用。家谱的编修主要是为记录家族历史,纯洁家族血统,继而尊祖、敬宗、睦族;团结、约束家族成员,教育后代,提高本家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望。这些既能传播封建伦理,稳定社会秩序,又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正如国父孙中山所指出的:“由家族合成宗族,由宗族合成国族,由国族合成世界大同。世界大同必先治国,国之兴不可忽视族之旺,族旺不可全然否定家规族训。”国家在宪法的总体指导下,制订了各种相关的法律来约束人民,以保国泰民安。家族亦然。当今时代,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对于我们了解过去仍有重要作用。它的价值有如下几方面:第一,对于古代人物研究具有相当权威的资料价值。研究古代人物,主要通过正史中的传记,古代的文集、笔记和地方志等。一些不太有名的人物,在这些资料中很难查到。家谱的特点是记录家族人物,在世系录中于每人之下均注明属于何支、何房及名、字、号、行第、生卒年月日时、享年、妻室、子女、墓地,尤其对功名、官阶等记载较详,通过家谱,不仅可以知道所要了解的人物本身情况,还可以了解他们的世系,即祖先情况和子女情况,纠正很多疑点。第二,对于人口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家谱中的世系,是家谱中最基本的部分,对于族人的出生和死亡,都有详细记载,比官方记录要详细而可靠得多。通过家谱,我们能了解到本家族各个时期的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的增减速度和原因、人口的社会构成、职业、文化状况、婚姻状况、寿命等等。第三,为封建时代宗族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料。家谱中全面记载了有关宗族的构成,祠堂的组织、规模、结构、职能、管理范围与官府的关系等,还记载祠产的类型、数量、形成、经营方式和收入用途,族学的规模、收录学生的范围、资金来源、维持方式、奖励等项内容。  家谱中的族约、宗规、家训,是用封建的伦理道德来约束族人的思想观念,封建的神权、族权和夫权在家谱中都有很明显的体现,这些资料,在其他类型文献中是很难如此集中地出现。第四,为移民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中国历史上,各朝代人口的流动是很频繁的,而任何一部家谱都要记录族源和迁徙情况,本家族的始迁祖由何处而来,迁居原因,经何处而定居此地等等,都须一一交待清楚。此外,家族定居后又有哪个支房迁出,迁移的原因、数量、迁居何处、移民生活、移民与当地土著的关系、迁居与本房的关系等,都有详细记载。第五,是联系团结海外华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祖敬宗、追根溯源的文化传统,目前,在海外的炎黄子孙已有6000万之多,分布在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尽管有部分人加入所在国的国籍,但民族与文化认同并没有改变。在世界近万个华人社团中,以宗亲会、同乡会为代表的亲缘性社团占了很大比例,并在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在海外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中,回大陆寻根的浪潮日益高涨。此外,每年举行的祭祀黄帝、炎帝陵仪式,都有相当多的海外华人参加。这一切都大大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和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其中,家谱的作用功不可没。第六,是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反对台独的有力工具。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台湾人民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也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古代大陆移民台湾共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次是明末天启年间,泉州、漳州一带贫民迁居台湾3000多人,崇祯年间又移数万人,这是一次有组织的移民。第二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跟随郑成功而去的。第三次是清康熙年间,清政府统一了台湾郑氏政权,开放海禁,移民人数多达几十万。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交往的增多,大批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寻根,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在台湾的国民党先后有几名领导回大陆访问和寻亲祭祖,这表明,海峡两岸要统一,利用家谱资料联络亲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除此之外,家谱资源还为地方史、家庭结构与功能、社会结构、妇女地位、优生学、民俗学、经济史、科技史、宗教史、中外关系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大量的可信资料,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梁启超在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族姓之谱,实重要史料之一,例如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无数问题,恐除宗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  一个中国人,任凭他在什么地方,漂泊多远,能编进宗谱,列入门墙,祭先祭祖,托庇于列祖列宗的福荫下,是他最大的心愿。这种生生不息的寻根意识,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同化力以及认同感。  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各家族姓氏的繁衍迁徙,悲欢聚散,记录着中华民族祖祖辈辈感人至深的创业历程,折射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之光。  附:双台子王氏族谱简介  双台子王氏族谱简介 该族谱主要修订者之一王宝石先生,边翻阅族谱边说:“269年前的双台子王家街现在有了多少后人,在这份王氏族谱上一查就能知道。”  据了解,民间曾经流行着一种说法,先有王家街,后有盘山城。可以说,王家街的王氏家族是来到盘锦这片土地最早的族姓之一。大约公元1736年前后,王氏三兄弟来到这里落脚谋生,人口逐年增多,附近的乡邻便习惯地称这块住地为王家街。经过269年的发展与变迁,当年的三兄弟已经有了十几代后人。1999年,家族里几个长辈商量后,决定修订族谱。由于原来的族谱只有一张纸,因此,修订工作十分困难。为了把王家街王氏家族的后人都能找到,他们专门成立了族谱修订委员会。开始的时候,他们采取打电话的方式,来了解对方是不是王家街的后人。后来发现,有些年轻人根本就不太清楚王家街。于是,他们便开始走访,向一些长辈了解情况。除仍居住在本地的王氏后人外,还有许多族人早年就搬迁到了南方,甚至海外。为了确认他们是不是王家街的后人,修订委员会开始到这些地方走访或咨询。就这样,经过6个春秋的努力,王氏族谱终于修订完毕。在经过邬丙安等多位民俗专家的认定后,族谱终于和族人见面。在这份族谱上,不仅记载了王家街王氏家族2100人的情况,还按照各个分支进行了排序。目前,已经排列第13代。在考察采访中,他们确认269年前到双台子落脚谋生的王氏三兄弟,是由山东迁来的移民。  王宝石介绍说,这是一份现代的族谱。它在版式上和传统的族谱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族谱都是竖排版,而这份族谱上不仅有男子的情况还有女子的情况。在修订这份族谱时,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考察到哪一代就写到哪一代,而没有去特意和名人挂钩。另外,族谱里2100人中,有35%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信& 仰& 习& 俗
  民间信仰,指的是旧时民间的原始宗教信仰和习俗信仰,它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产生和演变的时间跨度也很大,从古至今始终纵横交错地渗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这些信仰习俗的形成大致有两个方面的源头:一是远古时期人类在与自然界斗争时发生的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种种崇拜,虽然产生它的社会条件在今天已经消失,但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仍然沉积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并受到信奉;二是人类社会进入开化文明时期后,在各个历史朝代里产生和形成的各种各样的信仰形式,已成为支配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无论在行为上、口头上、心理上都被保留下来,直接或间接地在民间流传着。  旧时,民间家家户户皆信神,敬奉天、地、日、月神,龙王、财神以及祖宗神灵等。当人们遇到天灾人祸和难解之事,就会选取自己所信服的神或自认为有用的神,去祈祷祝福,即使不十分灵验,拜神者也认为这样做必然是“心到神知”。普通人家多写“天地三界十方万灵之全神位”的牌位供奉之。逢年过节摆设供品上香烧纸,跪拜祭奠;也有人通过占卜、算命、符咒、祈祷等方式去求灵验,寻吉利。这些就是传统和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民间信仰,它是人类创造,并在民众中传承,成为对人们生活产生很大影响的一种精神活动方式,绵延不息。  随着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一些民间信仰中的自然现象逐步得到了科学解释,不少带有迷信色彩的习俗被革除或被新俗所取代,许多信仰都发生了变化。不过,80年代以后,一些地方尤其是乡村,修庙拜神,祭祀祖灵之风日盛,甚至对大自然的所有事物和现象,都可成为其顶礼膜拜的对象。这些都说明民间信仰是一种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循环往复,不断得到广大民众认同的,并且成为群体文化标志的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明进步。当然,文明不是人类的根本属性,只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在民间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信仰风俗的修养之下,渐而凝成的一种生活文化。  大自然信仰 我国古代是一个自给自足和自然经济为主的传统农业国家,大部分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依赖的是风调雨顺的自然环境,否则灾害便会降临,使基本生存发生问题。于是,人们对最有威力的、最惠于人类的、具体的自然力和自然物产生了信仰与崇拜,充分展现了古老的“万物有灵”的观念。大自然崇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对天的信仰 天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是人类可以感知的无边无际的宇宙。天高居于人类生活空间之上,是产生大地万物的原动力,变幻莫测。因而民间称天为“老天”、“苍天”、“上天”。天是神灵的居所,它总管三界(上、中、下)、十方(四方、四维方、上下方)、四生(胎生、卵生、润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饿鬼)。俗话说,天是神鬼世界的真正天帝,故又称“老天爷”、“天公”(与地母相对应),他下辖各路神灵,分管风雨雷电,山川草木及人间鬼界;还能主宰万事万物和每个人的生死祸福。所以,自古以来人类对天的信仰不仅产生了畏惧和祭祀,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派生的习俗文化,给历史文化增添了新的色彩。  相传,天有十八层,地有十八层。人在阳间多积德行善,死后就能升入天堂,来世仍能转生为人;若生前作恶或坏良心者,死后要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层层过关,最后也只能转生为牛马猪狗等动物,任人驱使与宰杀。这些迷信传说,无非是告诫人们,在对天崇拜的同时,也要有自身约束,只有与人为善,才能四邻相安,社会和谐。  民间崇拜天,还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如男女婚嫁时首先要拜天地;盟誓时为表诚信便指天作证;遇灾难时习惯呼天求救等等。旧时境内民间几乎家家供奉天神牌位,每逢年节都要焚香跪拜,传说农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家家要煮食面条,有先供后食的习惯,祈求老天爷保佑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今拜天之俗已淡薄。  对日月的信仰 《尚书?尧典》中有“宾日”于东,“饯日”于西的记载。《礼记?月令》载:“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日于东郊”;立夏、立秋、立冬之日,也都有迎日于南、西、北郊的礼俗。”北京现存的日坛和月坛,就是帝王祭祀日月神的地方。  遇到日蚀、月蚀的现象,民间便以为是“天狗”吃掉了日月,会给人间带来灾难,于是,男女老少齐出动,敲锣打鼓、拍击脸盆吓唬天狗,以祈福禳灾。上了年岁的老人还要聚在一起,用肉眼观察日月蚀的形状来预测当年的庄稼收成:他们认为日月蚀后复明,是天狗把它们屙出来的,兆歉年;偏蚀后复明,是天狗吃不完又吐出来的,兆丰年,人们就欢天喜地庆贺一番。50年代后,随着科学文化的普及与提高,年轻人已不信此俗,只把它当成是一种传说而已。但月中嫦娥、玉兔、吴刚的故事却为家喻户晓,并且民间仍严格遵守“男不拜月”的习俗,因而每年中秋节,女性皆要摆桌,上面放些瓜果、月饼,然后焚香对月作拜,称“拜月”。  对星辰的信仰 民间对星辰崇拜之俗古已有之,《星经》记有织女、牵牛、玉良、造父等星。星空不仅是对古人,即便是对现代人也是最令人遐想的。当人们将星星与人类社会相对应,星君的传说和拟人化形象便产生了。如北斗七星、二十八星宿等。相传星辰是人的本命,星的升起与陨落以及明暗变化等都预示着人的生死吉凶。夜空若有流星划过,以为将要有一人死去。若是大而亮的流星,就会说那是皇上驾崩或大人物要去世。故民间有“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人丁”的俗语。相传三国时期,蜀魏连年征战,诸葛亮曾几进中原,终因劳累过度,伤了元气,司马懿曾夜观天象,发现西南有一大星昏暗且摇摇欲坠,便知诸葛亮将不久于人世矣,遂大举进兵。又如妇孺皆知的牛郎织女二星的故事,传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喜鹊都要搭桥让牛郎织女渡过银河相会。待初八以后,人们发现喜鹊头上真会脱毛,那是二人渡鹊桥时踩的。  木星和三煞星在民间也很受崇拜。木星,古称“岁星”,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古人用以纪年。俗称“太岁”。旧时民间兴建土木工程或迁徙,都要躲避太岁和三煞星的方位,否则就要遭受灾祸。民间至今还有“太岁头上不宜动土”之俗语。  文昌星 又叫“文曲星”或“文星”,民间以为此星是主宰功名禄位的神灵,多为读书人祭拜。  彗星 俗称“扫帚星”,被视作不吉利星兆。民间以为彗星出现或有人看到彗星划过,便会倒霉,要有灾难。如果认为发生的祸害是由某人带来的,就骂某人是“扫帚星”。  老人星 又叫“南天极星”、“寿星”。境内民间视其为主人间寿夭之神,在一些寺庙中有此星神供奉,称作“南极仙翁”。  民间常把日常生活中的事与星辰相联。如旧秤一斤等于16两,人们把镶在秤杆上的16个小圆点秤星,比作天上的南斗六星、北斗七星与三星。在16颗星中,三星兆示“福、禄、寿”。买卖人在给买主称东西时,少一两被咀为缺福,少二两为缺禄,少三两则为短寿。  今天,在现代人中还残存着星命、星相等信仰和观念,都源于古代的星辰信仰。  对风雨雷电的信仰 刮风下雨打雷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民间却把风雨雷电诸神拟人化了。认为风雨皆由玉皇大帝的部下风神和龙王掌管,平常若遇见狂风暴雨连续几天不停,人们就会说某某地方屈死了什么人,老天爷发怒了。而对旋风,人们特别忌讳,以为旋风是鬼风,遇之不吉,如遇到赶紧向地上吐三口唾沫,再跺三下脚,口中还念念有词:“旋风旋风你快走,我是神,你是鬼,走慢了,踢你腿。”这样就可禳解。如果几天都是风雨雷电交加的坏天气,人们就会认为是有人得罪了神灵,惹怒了上天,天神要对人间进行惩罚,恰巧有人被雷电击中,且尸体焦枯弯曲,人们就会说此人做了坏事,被雷神抽了筋骨。还有不少关于不孝子孙被雷神惩罚的传说,民间还说雷神是个男的,与之相配的是电母,即闪电神。  对大地的信仰 地与天是相对应的,是最具威力的自然物之一。由于它顺时而使万物生长,就像母亲哺育婴儿一样,给人类带来食物和生命所需的一切,故民间称它为“地母”并加以敬奉。大地的胸怀博大深远,不可预测,民间形成许多信仰习俗。如不得随意掘土的禁忌,特别是发展成阴阳五行说后,不易动土的风水信仰普遍存在。境内民间至今还有兴修土木或挖掘墓地时,请风水先生定位的风俗;每逢春播秋割时,也要先进行祭地活动。  民间认为保护一方乡土的神灵是土地神,俗称“土地爷”。旧时供奉土地神的土地庙遍及乡村,一般在祭奠、破土之前都要先祭拜土地神。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土地爷生日时,人们多用猪头、鸡蛋等供奉,以求五谷丰登。许多地方还把自然形成的地理环境当作本地的“地脉”加以保护,如果有人在地脉上掘土挖坑,那就冲了脉气,会有灾难发生,由此往往发生纠纷或械斗。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不会忘记对大地的崇拜,如婚嫁时,新娘下楼(出屋)时,不准脚沾地,要由新郎抱上车(轿);举行婚礼时,先行拜天地礼,以求天地证明婚姻美满幸福;初生婴儿刚会迈步走路时,要穿一双由姑姑买的新鞋,以示落地生根,不忘大地滋养;人死后,其子孙需一路哭叫亲人称呼直到土地庙,早晚各一次,俗称“报庙”;下葬后,子孙要从墓地带回一扌不& 土放到粮仓下,以求大地保佑粮食丰收,连年有余。  对山石的信仰 崇拜大山是原始信仰的一种形式,民间认为大山是通往上天的路,其间有不少神灵的住所或宗教圣地,各路山神居高临下,护佑四方平安,掌管人类狩猎、采药等事宜,因而值得崇拜。  本境无山,但每年农历四月十八,许多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前往医巫闾山朝拜。虽然没有达到三步一行礼,五步一叩头,叩得头破血流的程度,但人们皆信“心诚则灵”,以为虔诚便能消灾解难,保佑万福。  对石的信仰源于新石器时代,在神话传说中,有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的故事和精卫衔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传说等,都显示出石的魔力。据说有人得一块石板,上面刻有“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昌”字样,认为它不是凡石,是镇邪宝物。于是,民间凡宅院门庭面对路口或高大建筑物,就要在大门外竖一长方形石块,上刻“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以避鬼邪。这种埋石镇宅的习俗沿袭至今,尤其在满族聚居地。  民间至今还崇拜石制的器具,称石磨、石碾、石滚为“青龙神”,忌人坐在石器上,免得庄稼歉收。民间传说正月初十为石头生日,说人的祖先是猴,猴的母亲是石,故祭石为念,至今还有“难道你是石珂里蹦出来的?”俚语。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有石磨的人家还要用磨塞子将石磨上扇支起来,让两磨眼之间凿刻的“龙”抬起头来,才能使磨出的粮谷豆浆长流不息。  对水火的信仰 水有江、河、湖、海、井、泉等,因而有诸多水神受人们供奉。对于人类来说,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水,水给人类的恩惠和水加于人类的祸患,都是人们信仰水的依据。水存在于各种不同环境,似乎并不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但是当水汇聚成一种江河巨流,尤其是发洪水时,它的力量却是相当惊人的,故而形成了上自帝王下至百姓心态各异的诸多信仰。民间流传有“河伯娶亲”、“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  旧时,人们普遍认为管水的是龙王,俗称“龙王爷”,乡间除修建土地庙外,数量最多的神庙当推龙王庙,人们常到庙中烧香叩拜,摆放供品,旱天求雨,发洪水时求其消涨,保佑庄稼丰收,人畜平安。  民间对火也十分崇拜,俗称司火之神为“火神爷”,供奉火神爷的“火神庙”、“火神台”随处可见。民间以农历正月初七为火神生日,是日多在院中烧一炷香祈祷太平。  灶神,是民间信仰的专司一家烟火的火神,被当作“一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户主过世房子怎么处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