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90: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措施
我的图书馆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90: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措施
微专题90: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措施
【考点命题规律分析】
[考点趋势剖析]
3年考情统计
3年12考,分值146分
2015安徽卷,35,34分
2015山东卷,5、6,8分
2015上海卷,31~33,18分
2014新课标Ⅱ,7,8分
2014新课标Ⅰ,36,24分2013海南,18~20,9分
2013重庆,9、10,4分
2010年——2015年全国课标卷必考本考点,区域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为高考必考内容,侧重考查区域环境问题的成因及措施。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难度系数0.6左右
根据对近5年来对这个考点考查的统计来看,以中国政区图或热点生态环境事件为背景考查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成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考点分层透析]
【典型例题1】(2015·山东卷,5、6,8分)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答案】⑴C&&&⑵D
【考点透析】西北地区荒漠化
一、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2)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来源。
(3)多大风天气(动力因素):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若多年持续干旱则会加速荒漠化进程。
2.人为原因: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二、荒漠化的防治重点及措施[来源:学|科|网Z|X|X|K]
荒漠化的危害
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荒漠化的防治内容
一是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三是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荒漠化的防治原则
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荒漠化的防治重点
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荒漠化的对策和措施[来源:Z,][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合理利用水资源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内陆地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干旱地区的绿洲地区
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
绿洲前沿地带
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组成一个多层防护体系
缺乏水源的地区
利用柴草、树枝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应该作为防护林的一部分,不能再毁林开荒
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
不能盲目开垦,主要用于种树种草,发展林业与牧业
对已经造成荒漠化的地方,
应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采取综台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解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的途径:如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对荒漠化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荒漠化防治的现状
建立了一批融科学实验、治理和开发利用于一体的防治荒漠化实验推广站,创造出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许多成功的治理措施。我国政府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典型例题2】(2016·邯郸市曲周中学一模)读贵州省某流域石漠化景观分布概率与坡度、坡向关系图,完成⑴~⑵题。
⑴目前,该流域石漠化严重的地区位于
A.坡度5°,坡向西北坡&&&&B.坡度15°,坡向南坡
C.坡度40°,坡向西南坡&&&&D.坡度50°,坡向东南坡
⑵该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毁林开荒&&&&B.城市建设&&&&C.修筑公路&&&&D.旅游开发
■图形解码
【答案】⑴B&&⑵A
【考点透析】水土流失的危害、成因及治理措施
1.危害: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的过程,黄土高原正是在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如下图所示:
2.成因:水土流失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造成的,其中人为原因是决定性因素。
3.治理措施:黄土高原地区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实行“保塬、护坡、固沟”方针,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具体措施如下图所示:
【典型例题3】(2015·上海卷,31~33,18分)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
&&&&材料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理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1)分别写出甲、乙、丙、图所示黄土地貌的名称。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
(2)简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简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
【图形解读】
【答案】(1)甲为黄土塬、乙为黄土梁、丙为黄土峁。
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多暴雨,易于形成冲沟,原始地表被破坏,形成黄土塬。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少,变成长条形的黄土梁。黄土梁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逐渐破碎,演变为黄土峁。
(2)黄土地貌塬、梁、峁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的过程,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短缩减耕种条件越来越差,土壤逐渐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后三点任答一点即可)
(3)平整土地可以使黄土高原地表不易形成径流,或减少地表径流的形成,从而减少冲沟和沟壑的形成,有利于减少和防止地表形态破碎,有利于耕地面积扩大,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有利于农田灌溉。(后三点任答一点即可)
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的耕作层。(任答一点即可)
【考点透析】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1.我国不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和防治2.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考点规律揭秘]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区域发展会对生态环境施加压力,从而产生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是区域自然和人文双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就是当地干旱缺水的自然环境和人类对草场资源的过度开发共同造成的,因此分析一个地区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要分析当地的自然背景、分析当地人类长期的生产方式,找到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才能找到问题产生的症结,对症下药。区域生态与发展问题的研究思路如图:
【示例】【2015·长春外国语学校期中】阅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各题。
⑴从耕地利用状况分析,山西省和陕西省可能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⑵春旱是威胁渭河平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试分析春旱频发的自然原因。
⑶判断山西北部省界的走向特点,并分析说明该界线两侧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
【答案】(1)该区域耕地比重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该区域主要为旱地,水资源少,灌溉引发水资源短缺。
⑵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力大,蒸发大;雨季末到,降水少。
⑶东北-西南走向(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东南部为黄土高原降水大于400毫米,适宜耕作业(旱地)发展;西北部为内蒙古高原降水小于400毫米,适宜畜牧业发展。
【考点经典试题训练】
&[3年高考真题]
1.(2015·安徽卷,35,34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衍。
⑴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
⑵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⑶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7,8分)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2题。
2.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  )
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
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6,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2013海南地理,18~20,9分)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4~6题。
4.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
5.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水分&&&&C.坡度&&&&D.温度
6.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
(2013重庆文综,9、10,4分)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7~8题。
7.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A.气温分布图&&&&&B.降水量分布图&&&&
C.工业分布图&&&&&D.旅游景点分布图
8.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流域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9.(2013重庆文综,9,4分)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创新预测试题]
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回答1~2题。
1.造成黄土高原地区形成如此地貌特征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 (  )
A.露天采矿
&&&&&B.黄土质地特殊
C.夏季暴雨集中&&&D.植被破坏严重
2.黄土高原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
A.平整土地,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封坡育林育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C.修建水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D.改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
【2015·泉州五校联考】下图是某研究所机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丛、水管等材料设计制作的一个人工湿地系统示意图。据图完成3~4题。
3.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
①防风固沙&&②净化水质&&③涵养水源&&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4.若图示意某真实的湿地生态系统,则在去除湿地植被的情况下,可以检测到(  )
A.湿地下游的含沙量增加&&&&B.湿地下游流速明显减慢
C.湿地下游的排水量减少&&&&D.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2015·陕西联考)读贵州省典型石漠化治理区特征对比表,完成5~6题。
5.三个石漠化治理区中,鸭池的治理效果最差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口密度大
B.石漠化程度最严重,治理难度大
C.坡地比重最高,水土流失严重
D.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短
6.下列关于表中所示地区石漠化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治理手段
B.重点治理石漠化等级高的土地,以种植经济林和发展牧业为主
C.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减小人口压力
D.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改善该区域水环境
【2015·泉州质检】万公顷)。读图回答7~8题。
7.图示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为(  )
A.二氧化碳减少&&&&B.全球降水增多
C.冰川体积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
8.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信的是(  )
A.伐木与深加工&&&&B.开发矿产资源
C.从毁林到造林&&&&D.禁砍伐森林
【2015·河北省唐山一中期中】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省重要的保护对象。读下图,回答9~10题。
9.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④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A.涵养水源&&&&B.调蓄洪水&&&&C.美化环境&&&&D.保护生物多样性
【2015·西安一中模拟】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的地区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图回答11~13题。
11.湿润系数可能指
A.降水量&&&&&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
C.蒸发量&&&&&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12.材料中提及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属于
①土壤退化过程&&②土地退化过程&&③生态系统退化过程&&④荒漠化过程
A.①②&&&&&&&&&&B.③④&&&&&
&&&D.②③④
13.在我国,与湿润系数空间分布规律最接近的是
A.人口密度&&&B.植被密度&&&C.交通线密度
&D.湖泊密度
二、综合题
【2015·江苏四市联考】生态环境恶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M、N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M地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的原因。
(3)提出治理M地土地荒漠化的一条措施,并说明理由。
考点经典试题训练参考答案:
&[3年高考真题]
1.【答案】⑴(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
⑵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层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⑶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2.C&【解析】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本身不适合发展水田;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分少,植树造林会消耗大量水资源,不适合发展;覆膜种植农作物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成活率,增加植物蒸腾的部分;梯田是降水较多的低山丘陵区改造地形的做法。
3.【答案】
4.D&&5.B&&&6.C
7.B&&&8.D&&&【解析】第7题,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坡度较大)、降雨(降水集中多暴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差)四个方面,因此需收集水土流失调查区的地形图、降水量分布图、植被分布图等。第8题,题意指出“流域产沙量是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总沙量”,选项A、B只强调时间内,没涉及流域的范围,故排除A、B;选项C在流域源头受不到流域内的总沙量,C选项错误;D选项符合题意的要求。
9.A&【解析】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单位面积产沙量就越大;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当坡度4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相同降水量条件下,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创新预测试题]
【解析】第1题,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过度垦荒、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都使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第2题,陡坡地段,水土流失最严重,需实施封坡育林育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实验可知测得进水管和出水管的水量和水质变化,进而可以模拟的湿地功能有净化水质和涵养水源的作用。第4题,由于植被可以减缓水的流速,使得河流泥沙沉积,所以在去除湿地植被的情况下,湿地下游的含沙量会增加。
【解析】第5题,该地主要是进行粮食种植,生态环境效益差,且治理时间短,因此治理效果最差。第6题,石漠化主要是由植被破坏而导致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所以治理石漠化要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解析】第9题,扎龙湿地所处的纬度高,气温低。气温低会使蒸发量少,气温低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加上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形成湿地。第10题,湿地具有选项中所列的四项功能。扎龙湿地是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其重点保护的是生物多样性。
11.B&&&12.D&&&13.B
【解析】第11题,根据图中数值的大小和变化趋势,我国东部地区湿润系数大,西北地区湿润系数小。我国越往西北地区降水量越来越少,而根据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判断,湿润系数不是指降水量,而应该是指降水量和蒸发量的之比。第12题,根据题目叙述: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所以生物多样性下降属于生态系统退化过程,更属于土地退化。再根据荒漠化过程过程也是指土地的退化过程。第13题,由图可知,湿润系数较大的地方,年降水量较多,植被覆盖率也较高。
(3)发展立体农业;搞好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建设水电站,开发利用本区丰富的水能资源;切实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等;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解析】本题以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1月等温线分布图为背景,考查了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措施等知识。第(1)题,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地形、洋流、大气运动、海陆位置等。根据地理位置可推断,影响该区域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地形,M、N两地分别处于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第(2)题,荒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短期内的变化应重点考虑人为原因。第(3)题,治理措施应根据原因提出,特别是人为原因。而理由的阐述应考虑该措施的作用。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松嫩盐碱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缓冲作用及其响应--《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10期
松嫩盐碱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缓冲作用及其响应
【摘要】:湿地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效益,对维持自然界自然生态过程和平衡以及减缓地区、区域的环境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也具有明显的响应。本文从湿地对洪涝和干旱的缓冲作用、湿地对周边环境的净化作用、湿地充当着CO2的源和汇,湿地植物的生态效应以及湿地对植物对盐分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等方面论述了松嫩平原盐碱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缓冲作用,指出对生态脆弱带的盐碱湿地进行保护和优化管理是维持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X171.1【正文快照】: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效益,对维持自然界自然生态过程和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湿地被誉为“自然之肾”、“储水库”和“调节器”,具有调蓄洪水、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对地区、区域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及人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董云社,章申,齐玉春,陈佐忠,耿远波;[J];科学通报;2000年03期
白军红,邓伟,朱颜明,栾兆擎,张玉霞;[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9期
余国营;[J];生态学杂志;1999年01期
白军红,邓伟,余国营,王国平,徐小峰;[J];中国环境科学;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凤娟,刘吉平;[J];长春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钟华平,樊江文,于贵瑞,韩彬,胡中民,岳燕珍,梁飚;[J];草地学报;2005年S1期
赵志春,邹红菲;[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王维芳,李国春,吴素丽,周华;[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梁福源,宋林华,王静;[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齐玉春,董云社,耿元波,杨小红,耿会立;[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刘立新,董云社,齐玉春;[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白军红,欧阳华,杨志锋,崔保山,崔丽娟,王庆改;[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刘杏认;董云社;齐玉春;;[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宋玉祥;[J];地理科学;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纪远;于贵瑞;王绍强;岳天祥;高志强;;[A];中国地理学会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宋博;马建华;;[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赵先丽;周广胜;周莉;吕国红;贾庆宇;谢艳兵;;[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四清;[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张明如;[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邹建文;[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刘艾;[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杨金艳;[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田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04年
满秀玲;[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王迎红;[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5年
刘殿伟;[D];吉林大学;2006年
陈为峰;[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金恒;[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吴东丽;[D];山西大学;2003年
胡玮;[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刘丽艳;[D];山西大学;2004年
谭伟君;[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邹丽敏;[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耿会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祁彪;[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赵志春;[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赵晋;[D];南昌大学;2005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家楫;[J];动物学报;1977年02期
徐振康;[J];动物学杂志;1988年03期
何芬奇,David Melville,邢小军,任永奇;[J];动物学杂志;2002年03期
桂远明,祝国芹,何志辉;[J];水产科学;2001年05期
白军红,欧阳华,杨志锋,崔保山,崔丽娟,王庆改;[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高华中,姚亦锋;[J];地理科学;2005年03期
何志辉,刘冶平,韩英;[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何志辉,蒋响生;[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赵文;[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2年Z1期
何志辉,秦克静,王岩,赵文;[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耿远波,章申,董云社,孟维奇,齐玉春,陈佐忠,王艳芬;[J];地理学报;2001年01期
傅国斌,李克让;[J];地理研究;2001年01期
恽才兴,益建方,任友谅,卞鸿翔;[J];海洋与湖沼;1987年02期
董云社,章申,齐玉春,陈佐忠,耿远波;[J];科学通报;2000年03期
白军红,余国营;[J];农村生态环境;2001年01期
尹澄清;[J];生态学报;1995年03期
余晓鹤,朱培立,黄东迈,阮妙增;[J];中国农业科学;1991年01期
张新时,高琼,杨奠安,周广胜,倪健,王权;[J];Acta Botanica S1997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肖海丰;薛滨;姚书春;吕宪国;;[J];湿地科学;2011年02期
董建伟;赵爽;;[J];吉林水利;2011年08期
袁瑞霞;叶洁琼;王兆慧;柳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王晓红;;[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李勇;赵军;付微;谢叶伟;;[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8期
;[J];人与生物圈;2011年03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春雨;王跃武;龙显助;;[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姜明;吕宪国;;[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龙凌;刘加海;徐广军;刘彦君;孟庆斌;龙显助;;[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陆继龙;郝立波;时艳香;周永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赵文焕;;[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于凤华;钱喜友;王治富;;[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王树清;;[A];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肖世强 玄长有;[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柳震;[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傅刚;[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通讯员 石明山 李宏 记者 张兆军;[N];科技日报;2006年
王淮志;[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邓海平;[N];工人日报;2008年
本报记者王翰林;[N];科技日报;2002年
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N];中国水利报;2007年
王文辉;[N];吉林日报;2006年
聂大海;[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杜崇;[D];吉林大学;2005年
李昭阳;[D];吉林大学;2006年
王晨野;[D];吉林大学;2009年
斯蔼;[D];吉林大学;2007年
靳英华;[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李兴春;[D];吉林大学;2006年
刘丽艳;[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占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时秋月;[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梁喜波;[D];吉林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