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阴明证局打的,他明知该找70.竟跑了,

查看: 8656|回复: 58
分享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主题精华0好友记录帖子日志相册UID411275积分1538经验1042 点金币4962 枚元宝0 个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七品, 积分 15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62 积分
UID411275积分1538经验1042 点金币4962 枚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气势磅礴定山高
  蟠居在云亭、周庄、山观3镇之间的定山,高273.8米,面积1.9万亩。山势迂折 盘旋,雄 峻磅礴,冈峦回合,面各异形。定山林木葱笼,泉石绮丽。峰高地广,堪称江阴诸山之冠。
定山是唐代法响禅师驻锡之地,旧传山上有定光佛示现,故名定山。定山周长30余 里,主 峰为五峰顶。峰顶有定峰庵遗址,建于明万历年间,状元孙继皋题“水月东 来”。主峰西下有 玉蟹潭,汇集涓涓泉水,以清澈如镜闻名。潭下有石碛,呈鲤鱼状的鲤鱼宕和九湾十三跳石涧。
定山寺始建于唐代,由上、中、下三庵组成。唐贞观年间(627-649),南通狼山法 响禅师 来到这里,募化于定山东麓建飞锡庵。唐人薛逢有《定山寺》诗云:“十里 松萝映碧苔,一川 晴色镜中开。遥闻上界翻经处,片片香云出院来。”
宋代,定山山腰龙冈上兴建砖木结构的七级浮屠,名普照塔,又称黉塔。陈文纬游 黉塔湾 有诗:“烟霞何处认轻痕,郭外青山斜抱村。幽谷风清醒蝶梦,乔松鳞动引龙魂。翠 凝秀竹凌 霄汉,云拥丛林锁寺门。诗酒清狂天亦小,何妨五岳视如墩。”
黉塔旁有虎跑泉,传闻法响禅师驯伏一虎,跑地得泉故名。该泉又名玉乳泉,泉水 莹白甘 腴,徐注入杯,高于杯沿而不外溢,用来烹茶,质味醇厚,取之制酒,称为 佳酿,该泉号称“ 天下第五泉”。宋邑人葛胜仲有诗咏此泉:“於菟挟乙旧传闻, 清溜因跑出岭云。玉梵下流声 带雨,银床轻护气含云。酌烹北苑滋茶叶,饮助中山破酒醺。从此清漪观水面,微风不爱舞绡 纹。”山南湾有女仙台及双林庵。女仙台 系太守女入山修道得名,双林庵为明清古刹。北麓有 千泾井,水面约80亩。每当大 雨磅沱,山冈涧水汇集此井,终年不涸不溢。旁边有宝苍庵。定 山以泉水清冽,山 涧曲折及古刹众多而著称。
唐宋以来,定山就成为文人墨客的游览题咏胜地。宋代,葛氏在黉塔湾依山势溪流, 凿石 辟景,筑亭楼,造榭台,广植树木花卉,建成36景。至明代成化、弘治年间,葛氏后裔葛维善加以整修,起名定山园31景,有玉泉山房、虎跑泉、白云坞、三峰堂、小桃源、紫霄峰、鸣玉亭、清风径、苹香沼、翠云屏、仙人洞、归庵、旌节桥、石船、 望江台、濯缨涧、云香坡、舜 田、起廉亭、修禊亭、熙春台、绿漪精舍、医俗亭、 曲曲池、琼坞、平艇、栖凤所、凝翠屏、 夹花溪、菜畦、棕竹。当时的缙绅名公常 常来此聚会,赋诗作文,累积成厚厚一巨卷。可惜的 是,这一《定山杂咏》巨卷流落 到石桥赵氏手中,被用来糊鞋衬里,只留下侍郎徐主一所题的 跋语:
“葛为徐姻,予侄女归时,尝一至定山,时维善君年尚富,从予游山中,林壑参差,青松白石 而已。兹予从子统将维善意持此卷欲乞题于予,感念今昔,为之怅然。噫! 山中景致,因天造地设,非人力可为,然酌量品题,模写风物,必因人而起,此《定 山杂咏》之所由作也。今余年迈古稀,维善亦将耳顺,倘得暇,当再游山中,以续 九老会辞章云乎哉!”
,明末清初,江阴还出了一名自号定峰的文学家沙张白。沙张白原名一卿,字介臣,周庄镇东街人。明崇祯年间,沙定峰入郡学,有神童之誉。后入京师太学,以布衣身份三上宰相书, 而魏相国手书三次答复,因此名闻京师。清康熙八年(1669)、十一年(1672)两次应试未中,沙 定峰便绝意仕进,回江阴钻研学问,兼做塾师。沙定峰 与隐居定山的李寄成为至交,沙曾写书 劝李寄恢复其父亲霞客的徐姓。沙定峰的著 作很多,有60卷《读史大略》、10卷《定峰乐府》、2卷《定峰文选》,还有《定峰诗钞》等。他的散文《市声说》,被胡朴安编入与《古文观止》衔接的《清文观止》一书,他成为有作品收入该书的唯一的一位江阴籍文学家。
澄锡毗邻河塘桥
河塘镇僻居江阴之东南,西与文林镇连接,东以东清河与长泾镇分界,北通祝塘镇, 南与锡山市毗邻。古老的富贝河横穿镇境,河两端分别同东清河和西河相接。
昔时,这里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元代至正年间(),有姓姜的江西人避 兵祸来此定居,垦荒种田。无奈地势高亢,水利不善,广种薄收,故姜家村有西荒田之称。
明代天顺年间()江阴知县周斌召集民工,疏浚富贝河,垦荒屯田,土肥 条件逐渐改善。四方士民陆续从各地迁来大河两岸安居,便形成了规模不大的集镇。
何宕桥原是一座木桥,后来,人们又称作河塘桥。清光绪三十年(1905),当地人严 翼清集资改为石桥。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河塘新集镇的规划建设,原有石桥已经 拆除,在原址西移百步改建了新桥。
& &这一带,明代以前属西舜乡。何宕桥原是富贝河沿岸的村庄,明末清初形成小镇, 属当时的文林镇。民国时期始设河塘镇。河塘镇地势略显高亢,三面为水环绕,范 庄滨横流于北境,东清河纵经于境东,富贝河曲折蜿蜒于南部。这里由于河道淤浅, 历史上不断受到干旱威胁,农业严重减收。
很久以前,江阴东南乡有“舜城八景”,“范庄烟云”是其中之一。明人邵承有《 范庄烟云》诗:“范家义宅经几年,芳名籍籍人争传。至今流泽尚不泯,郁葱佳树 高参天。野云模糊夕阳暝,仿佛山房画中景。东风二月乱莺啼,时见游人系吟艇。”
建国后人民ZF重视农业,大兴水利建设,组织民工疏浚了范家浜,并将范家浜延 伸至协进村,称长文河。此后,又从长文河向南沟通富贝河,同时疏理整治了其他 河道,这里的农田水利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河塘镇舟楫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蚕丝、蚌珠蜚声国外。河塘还是历史上有 名的“瓜码头”。方圆数里普种西瓜、香瓜,集镇上设有山货行,经营西瓜和香瓜。每年盛暑期间,来这里装瓜的船只众多,瓜市成交活跃,河塘瓜源源不断地运销锡、 苏、沪诸地。
清末民初,一苏北农妇嫁到河塘镇荒田里村,带来了加工芦花靴的技艺。一传十,十传百,远近许多村落都做起芦花靴来。芦花靴加工是江阴的传统手工业之一,以 草绳作经,稻草作纬,夹以芦花,冬天穿有轻软、透气、保暖的特点。与澄西地区 不同的是,此间加工工艺经过改进,选用锤软的稻草纬底,选用沙洲白芦花绯帮, 质优耐穿,成为隆冬季节暖足御寒之佳品。
河塘镇有蒲市里村,古时这里以种植蒲草、编织蒲席负有盛名。金寿岩写有《打蒲歌》,记 叙了古时打蒲人的艰辛和苦涩:“东方欲曙霜皑皑,砰匐剥啄喧如雷。黑甜乍醒惊人耳,云是邻家打蒲起。参差蒲叶坚且修,隔宵湿水声飕飕。千槌万槌不歇手,槌来化作绕指柔。寒风凛凛肌肤裂,蒲痕犹带斑斑血。方规圆折密复匀,幼女孤儿泪湿咽。明晨负荷来市头,市头大贾身重裘。双眸一瞬且抛去,易钱到手无停留。东市易柴薪,西市籴米谷。肩柴囊米归作餐,整理青黄忙碌碌。君不见去年除夕犹舂 杵,元旦逍遥能几许?终年打蒲勤复勤,世人谁知打蒲苦。”
河塘镇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这里曾是澄锡虞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抗日战争 时期,谭震林同志率领的新四军第六师师部,曾经设在蒲市里村河边的一幢小木楼 里。在这里,谭震林同志运筹指挥过苏南如火如荼的抗日斗争。
过去单纯依赖水路交通的河塘镇,如今已辟建了长河公路,北接云顾线通往江阴、 常熟,南可通达锡山市张泾、东湖塘镇,交通的便利带来了经济的发展。
龙砂起伏屏华士
清代文学家赵翼有一首题为《华墅》的七律:“近游百里览郊原,柔橹来过华墅村。山势不高犹翠色,江流虽近少潮痕。朽株叶借藤牵蔓,倾岸泥缘树络根。东去相传多古迹,暨阳城控海为门。”此诗虽为即兴之作,但今天读后也可领略一番两个世纪前华士的地形和景观。
华士镇位于江阴市境东隅,距江阴城区22公里,东北与张家港市接界,东连新桥,南达长泾,西倚周庄,北负砂山,市河横贯集镇,为东乡之重镇。砂山为集镇屏障, 登峰北眺,长江隐约可见。山坡佳木葱笼,四季常青,风光宜人。邑人张自汉有《 华墅感怀》二首:“石径荒凉草自萋,且休庵外水连漪。子荆去后风流歇,惟有春 禽宛转啼。”“垂杨深处赵嘏家,小巷停车日正斜,却怪画楼岑寂甚,山童闲扫紫藤花。”
  江阴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沿江沙质土壤适宜载种棉花。很久以前的华士,是个 具有一定规模的棉花、布匹市场,大江南北的农民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进行棉花和 土布交易,故名花市。我国古代“花”字与“华”字可以通用,所以这里明代嘉靖 年间建华墅镇,属清化乡,为邑东大镇。因集镇位于砂山、白龙山(又名龟山)南麓,所以华墅又有龙砂之称,是江阴通向常熟的门户。集镇规模在澄东地区已首屈一指。
现在,棉花已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其实,我国棉花种植是从国外引进的。我国是世界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利用蚕丝织绸已有三、四千年历史。棉花从印度方面传来始于汉代,至南宋末已广植江南,江阴东北部地区包括华 士一带广种棉花,土布生产也从此兴起。
到了元代进入了棉花种植的大发展时期,元至元十三年(1276)江阴路总管府设织染 局,为官营手工业,利用当地工匠,从事织染生产。元世祖还“诏置浙东、江南、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从此以后,棉花与丝、麻并驾齐驱,逐渐成为江阴人民穿着的主要原料。
棉花之所以能够替代蚕丝,是因为棉花的生产过程比蚕丝简单,单位面积产量也高于蚕丝。 另外,棉布比丝绸易于织制,质地也较坚牢,是比丝织品大众化的衣被原 料。明代统治者更重视植棉,由南向北,迅速扩种到黄河流域。江阴种植棉花的记 载可见《嘉靖江阴县志•卷之六•土产》:“草之属木棉,有白、紫二种,种宜高 地。元熊涧谷《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
从明代起,华士、周庄一带民间纺纱织布盛行,多以本纱所织,叫大纱布,几乎家家可闻机杼声。从事纺纱织布业的,由毗邻产棉区的华士、周庄扩展到东南乡的祝 塘、长泾、璜塘、峭岐、长寿、云亭、顾山及南乡的青阳、月城、南闸,还有山观、石牌等 地,西乡亦有少量发展。土纺织成为农村主要传统副业,小土布成为江阴的 传统产品,“销行各省,衣被苍生。”& &&&
晚清时期,华墅镇出了一位纺织技术革新家,叫黄煦,字哲卿。秀才出身的黄哲卿潜心研 究纺织技术,将传统的手投梭机改革成手拉梭机,脚踏提综,手拉打纬,减轻劳动 强度,提高产量质量,引起江阴手工织机的变革,江阴华澄布厂首先采用,很快在江阴各乡 推广开来,大江南北竞相仿效。江 阴各地土布交易集市明清逐渐形成,有10镇16市。其中华士镇为东乡布市,濒江各乡的棉、 纱、布交易大多聚集此处。《江阴志略》对华墅作如是描述:“市街东西广三里, 南北袤二里,列肆繁盛,百货皆备,濒江各乡贸布者,午夜坌集,率明灯列市,习 俗已久,为东乡之布市。故棉织业之盛,握乡区各镇之牛耳。”
四季长流璜塘水
璜塘河又名璜溪、黄塘河,位于江阴南部。璜塘河北接应天、长寿两河,西流南屈,东回北转,注入锡澄运河。10公里长的河道,蜿蜒呈半圆形。璜塘河溪深水广,至为清澈,支港曲绕,溉田千顷,交通利便,为澄锡水上通道之一。璜塘镇临河而建, 因水得名。古时候,璜塘、马镇一带属金凤乡。相传南朝梁大同元年(535),有凤栖息于慈云 寺(在今杜典村附近)的树上,所以称金凤乡。宋元明三代,金凤乡设有黄塘市,该市座落在璜溪两岸。清康熙以后建镇,称作璜塘镇。
璜塘河水四季常流。每年春夏,水势尤大。遭逢大雨,水位暴涨,溢岸而过,溪旁田畴,汪洋一片。经过历代整治,变害为利,以资灌溉,璜塘河已成为江阴最能发 挥水利效益的河流之一。河道两岸,绿树烟村,恬淡静穆,景致幽美。
地理学家王维屏1935年编撰的《江阴志略》,把璜塘一带的地理环境称之为璜溪平原。他这样写道:“邑之南境,有水曰璜溪。璜溪四周,旱潦稀少,马镇、璜塘二 乡向为产稻名区。溪滨芦塘弥望,名蟹佳虾,产量甚富。金爪团蟹,著名邑中。两 岸桑田?望,叶厚而润,故平原之内,家家种桑,户户养蚕,为农民一大利源。璜 塘西瓜亦是著名,夏日南乡瓜产咸集于此,远销无锡云。”这段颇为耐读的文字, 向我们展示了璜塘水乡极为丰富的地方特产。
清代徐方高写了一首《璜塘镇上即事》诗,阅读这首诗可以了解当时的一些景况: “萧然一水石桥横,市小稀闻鸡犬声。近览并无乔木古,遥瞻惟见野烟平。艰难编 户渔商业,狼藉丰年醉饱情。送客河干心恻怆,居夷浮海叹吾生。”同是清代的徐瑞成也有一首《璜塘村》诗:“托迹寒村草树荒,篱编枳棘傍回塘。一丸落日云霞淡,几迭平冈紫翠长。心远不悲时?晚,地偏仍爱景苍凉。萧然曳杖柴门外,未信 尘环底事忙。”从诗中看,璜塘村只是一番乡村景象,并无繁华市井。邑志中说, 这里旧有流黄市,后废。清代临大河建桥,形成市集。清代邑人曹淝还有《须茅村 居》诗:“几点栖鸦逝远休,一湾流水抱寒岑。长?如毕西畴事,应许泉明共此心。”
江阴历史上出现了一批望族,如青阳葛氏、夏港吴氏、伞墩曹氏、梧塍徐氏等,而 塘头桥薛氏、璜塘张氏也颇有名气,而张氏尤盛。当地有“十里洋洋一片薛,不及 璜塘一角张”的说法。璜塘有夏家庄,据说夏姓人都是明代夏良惠的后人。这一带 有夏良惠“呒铜钱造金山寺”的传说。
明代嘉靖年间,江阴富商夏良惠与人打官司失败,加上住宅遭遇火灾,家业败落下去。他贩运粮食到镇江,长江刮起大风,两船白米翻江沉底,夏良惠好不容易游上江滩。金山寺里,僧人正在为修观音殿设宴化缘,当地乡绅已到齐,可谁也不敢坐 当中的首席。此时,饥寒交迫的夏良惠闯进殿门,看到当中空位,顾不得客套,随即坐下开始用餐。宴请已毕,小和尚捧出化缘簿,夏良惠这时已有几分醉意,他提 笔写道:“常州府江阴县璜塘镇夏良惠捐银三千两。”老方丈连连道谢。不久,金山寺四名和尚雇船来到江阴璜塘夏家庄,找到夏良惠家,看见一间破草房,有个妇 女在织布,便问:“女施主,夏良惠家在何处?”妇人说:“我家就是。”和尚看到夏家一贫如洗,顿生疑窦,便问道:“你家施主告诉我们,家有一宅四庄,高屋盘门,筛锣吃饭,油盐船两只,难道骗我们?”妇人说:“你们来看,草房是一宅,四角钉木桩拉住屋顶,茭白叶子编成 屋顶,屋内无桌,用筛子箩筐替代,河里有两只鸭子,生的鸭蛋拿去换油盐。三千两银子实在是拿不出。”和尚听了,面面相觑,长叹一声,说:“原来夏良惠是呒铜 钱造金山寺──空许愿。”
春秋遗址垒璜土
如今璜土镇的名称,是由古时的“黄土”演变而来。悠悠上下五千年,虽然中国的 朝代不断更替,但一直是农业社会,劳动人民对生长五谷的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 情。古代的神话传说将黄土人看作是富贵者的代表。《太平御览》卷七八引汉应邵 《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为人。”
古汉语中的“黄土”有坟墓的含义,璜土镇的出典也在于此。璜土集镇西南的西贯村境内有 座姬墩山,高仅18.8米,周长282米。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个土墩。出生于璜土镇西贯村 的晚清诗人、楹联家金武祥在《姬山考》一文中说:“吾邑西偏邻武、阳两邑境,率田野平旷,见有土阜隆然而高者,辄以山名之,实皆古墓之即于湮没者也。”据金武祥考证,姬山俗称姬光太子墓,吴王阖闾有四个儿子,太子终累,未立先卒,葬于此地,终累的弟弟夫差后来接替了王位。姬墩山就是吴太子终累之墓。
姬是周朝王室的姓氏。周人祖先黄帝,相传所居姬水,以此为姓。在距今3200年前的商代晚期,周太王古公父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从陕西岐山下的周原,远奔江南荆蛮之地,创立吴国,定都梅里(今锡山梅村)。
周景王十八年(公元前527),馀昧死,按传统应由其弟季札接替王位,季札礼让,由馀昧子僚继承王位,称为王僚。吴公子姬光是馀昧大哥诸樊的儿子,他认为,季札叔不受王位,理应轮到自己,不应由老三的儿子王僚接替。他在伍子胥的帮助 下,收买了刺客专诸。专诸将匕首藏匿于宴席上的鱼腹中,突然取出,刺死王僚, 姬光自立为吴王,称为阖闾,迁都姑苏。
据考古资料证实,土墩葬是古代吴国的一种独特的葬法。墓地一般选择地势高爽的 地方,如高坡、丘陵、平地的高处,一般不挖圹穴,只是对地面以上加以平整,将死者及随葬品置于地面,然后用土加以掩埋,平地加封,形成馒头状的土墩。如周庄伞墩的吴王八子墓也是如此。
当时,吴国人之所以采取土墩墓葬制,与这一带所处地区雨多、潮湿、水患严重的 自然环境有一定关系。为了防止水淹,自然要将墓置于高处,不用木质棺椁,只用石板隔潮。虽然如此,土墩墓中的尸骨经过千百年来的风吹雨浸,早已腐朽无存。这样的土墩墓,远大船去,只是一堆“黄土”而已。
姬墩山南麓有姬光庙,殿宇巍峨,较为壮观,清咸丰十年(1860)毁于兵燹。光绪 三年(1877)这里重建庙宇,前后各10间,侧厢2间,庙内祀姬光太子神像以及 关帝、城隍等菩萨。庙前有戏楼。清明节为庙会日期,至今沿用下来。
地方史志记载:璜土镇境域周灵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属吴季札封地延陵;楚考烈王十 五年(公元前248)属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秦属会稽郡延陵乡;汉属毗陵 县;晋改属晋陵郡;南北朝时属利城县;隋代并入江阴县。宋、元、明江阴分成17个乡,黄土属良信乡。
金武祥曾留下了不少咏吟家乡风物的诗篇,如《咏大岸蟹》:“玉爪金脐物产殊, 水乡清绝一尘无。月明露冷风初定,白水如银吐连珠。”《篁村归》:“篁市人归 路向西,沿溪斜上绿柳堤。行行一片浓荫里,惯听黄莺不住啼。”《过五桥》:“ 溯回泳鲤乘东风,水郭烟庄接大通。遥指如虹又如月,青山在望有无中。”《碗墩 山》:“一丘荒翠剩苔斑,覆坡居然也称山。始信搜神干宝记,有时金碗出人间。”
古时,黄土设立传递公文的急递铺(驿站),集镇跨桃花港有黄土桥。1927年,当地 士绅高尔康等倡议黄土的黄加斜王旁,意思是以美玉饰其土。同年,邮政启用“璜 土”邮戳。从此,璜土镇名一直被沿用下来。
昭明遗风金顾山
“暨阳三十三山半,历尽三三半未来。入寺政逢浴佛日,听经还上讲僧台。林中赛 社金轮拥,树里呜钟宝殿开。笑与茶花宿缘浅,兹行犹及牡丹杯。”这首明人季科 的《游顾山》诗,除了叙写顾山寺的听经、呜钟,以及山茶花外,主要还讲江阴三 十三座半山,其中占半座位置的就是顾山。
江阴滨江而多山,旧时号称有山33座半,其中的半座,指的是江阴东南隅的顾山, 因为顾山界于江阴、锡山、常熟三邑之间,所以亦称三界山。
从地形上看,顾山向东南有常熟虞山、昆山玉山,三点形成直线,山势如同一脉。 顾山面积不大,有大小两岗,远大船去,宛如西行乌龟回首顾盼,眺 望东海。顾山之名由此而得。此外,也有人称之为灵龟山。很久以前,顾山山坡上 普生蕙兰芳草,香气弥漫山间,所以也称为香山。清邑志记载:“顾山,在县东八十里,镇以山名。市廛当山西北隅,独隶江邑。故风物犁美,习尚褒捷,染于熟风,居多山麓。元朝风雅此其嗣晋矣。”
明人徐有贞认为,江阴顾山同苏州虎丘山、镇江的金山和焦山比起来,泉石没有它们的清丽,而气候温润、土壤肥沃则胜过那里。顾山南有太湖,北有长江,东趋沧海,堪舆家认为是处胜地。相传南朝梁代,昭明太子曾在顾山建造七楹文选楼, 并在此召集一批饱学之士读书编文。
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今常州)人。萧统是梁武帝的长子,南朝梁天监元 年(502)立为太子。他3岁读《孝经》、《论语》,5岁读《五经》,都能成诵。萧统后来出居东宫,东宫藏书3万卷,他引纳贤士,与他们商榷古今,一时才人荟集。他又招纳文学名士,编成《文选》30卷,世称《昭明文选》,对后世创作颇有影响。 这位才华横溢的皇太子未等及位便早早过世,谥昭明。由于年代久远,顾山文选楼已湮灭无 存。
南宋建炎年间,有静观法师游历顾山,觉得这地方不错,便卓锡开山,建造了顾山 庵。元末该庵毁于兵燹。明洪武三年(1370)顾山重建寺院。天顺初,僧玉峰扩建寺 院后请朝廷赐额香山观音禅寺。当时,此寺与常熟破山寺、常州天宁寺齐名。
寺内原有一株山茶树,传为昭明太子手植。经历数百年茂盛不衰。天气晴朗时,山 茶花开,十里开外都能看见,人称“十里红”,明人顾潜有《味山茶》诗:“造化厚培何代物?崔巍直供佛楼高。柯如蜀相祠前柏,花胜刘郎观里桃。壶尚期他日往,斧斤闻说有人操。叮咛地主勤?护,莫遣灵根恨所遭。”当地传说,乾隆帝屡 下江南,想来观赏山茶。当地人不希望皇上来打扰,香山寺僧人便用煮沸的桐油将 山茶树浇死,乾隆闻讯便不再前来顾山。
顾山集镇在山之西北里许,明以前这里属东顺乡,称顾山市。清代起改称顾山镇。 镇区李岸河上有单孔石拱桥一座,名犀带桥,清乾隆年间当地人孙培统等为纪念昭明太子萧 统而集资建造的,至今,犀带桥还保持着古朴、雅致的风貌。
地处澄东南的顾山一带,土地肥沃,物产丰茂。董巷一带水质好,种出的大米香糯 粒重,同样斗米要重斤半。它地苜蓿一般结子两盘,唯香山苜蓿却要多结半盘。铁 杆青芹菜曾运销沪上,名闻遐迩。省渡桥蟹,八爪毛黄,肉实有力。清水大虾,善 跳壳薄,肉嫩味鲜。街上烧饼,精制芥菜馅心,油松可口。本地春卷,包有韭芽肉 丝,风味独特。
顾山镇境内,水路北有张家港,南有陈市河,古塘河、北大塘纵贯南北。陆上公路 四通八达,成为澄、锡、虞、沙四地往来之要冲。
0 T5 d( h0
瞰江对淮君山秀
突起平野、俯临大江的君山,位于江阴市区北端,高72.5米,面积40.4万平方米。 此山旧名瞰江山,后因春申君改为君山。湖南洞庭湖中也有君山,不过那君山是以 湘君(舜之 二妃)之所游处而得名,与春申君无关。
旧志称江阴君山“隆起平畴,横枕大江,邑中诸峰,四面环拱。北眺淮扬,南挹姑 苏,东 望海虞,西眄京口,为一方之大观,列郡之雄胜”。自古以来,君山儒、释、道并存,被文人 雅士所称颂,留下众多遗址古迹。
黄歇(?-前238)即春申君,战国时楚大臣。楚顷襄王时,黄歇出使秦国,说动秦国 退兵, 又巧施计谋,使作为人质的楚太子完(即考烈王)脱险回归楚国。楚考烈王即位后,立黄歇为相 ,封春申君,赐淮北12县。后改封江东,以吴(今苏州)为都邑。春申君黄歇与齐国孟尝君田文 、魏国信陵君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 君子”。春申君门下有食客三千,上客皆 蹑珠履。黄歇任楚相20多年,楚考烈王死后,在内讧中黄歇遭门客李园所杀。
据《史记•春申君列传》记载,李园将妹妹嫁给春申君作妾。没过多久,李氏便对 春申君 说,楚王待你赛过兄弟,他至今无子,而妾有了身孕,外人并不知,你如能 将我推荐给楚王, 那么将来你的儿子就可以成为楚王了。春申君觉得有理,便将李 氏进奉给楚王,果然生下男孩,立为太子(楚幽王),李氏被立为皇后,李园怕内情泄漏,便密谋杀黄歇灭口。
楚考烈王病重期间,春申君门客朱英对黄歇说,楚王将死,太子还小,你应代立当国。不 然的话,李园将会害你。黄歇不信。朱英见黄歇执迷不悟,恐怕将来祸及自己,便离开了春申 君。十多天后,楚王死,李园将黄歇杀害,并抄斩全家。司马迁写完春申君黄歇的传记后,不 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太史公曰: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初,春申君之说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归,何其智之明也!后制于李园,旄矣!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春申君失朱英之谓邪?”
相传黄歇死后,葬于君山西麓。孙吴赤乌年间,这里建成东岳庙。明初,该庙经过重建正中有“龙飞驻跸”石坊,山门上有“东岳圣境”石额,左右边门上有“钟灵” 、“毓秀”字样。庙阶之下即黄歇墓(一说衣冠冢)。清乾隆年间知县蔡澍立碑于大殿右侧后壁,碑文为“楚春 申君黄歇墓”。后来大殿拆除,墓碑散失。
千百年来,历代文人都爱作君山之游,并写诗作文提及春申君旧事。明江阴处士季 蓉《过 春申君黄歇冢上》诗云:“珠履三千客满庭,平原使者见皆惊。杀身不听朱英策,空负当时好 士名。”清人卞存廉有《春申君墓》:“无梁殿冷海门秋,黄歇豪华剩古丘。自昔英雄皆一梦 ,满天星斗照寒流。”
顺着东岳庙而上原有玄天宫,因屋无梁,俗称无梁殿。西坡有盘陀石,盘石流泉为古“澄 江八景”之一。泉边原有亭,亭中有对联:“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横额题:“澄江第一泉”。有楼面江,名望江楼,登楼俯瞰大江,确是气象万千。清人史有光有《君山 怀古》诗:“芙蓉城北大江头,削出孤峰踞上流。春 草未忘珠履恨,寒潮犹诉棘门愁。风帆岸 柳啼鸟集,戍阜军笳牧马游。闻说仙人遗 旧迹,螳螂曾画岳阳楼。”
至今,君山原有古迹大部分已湮没。重建的乾明广福禅寺大雄宝殿矗立山巅。一侧有著名 爱国高僧、佛学教育家巨赞法师纪念堂。根据南宋《乾明院五百十八阿罗汉 图录》雕刻的五百罗汉巨壁,弧形壁长60米,平均高4米以上,樱花红花岗岩雕刻而成,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罗汉群雕石刻。与之配套的是重刻的《江阴宋乾明院五百罗汉尊号碑》,两者相得益彰,堪称佛教文化的“双璧”。
古吴水道称利港
位于江阴西部的利港镇,东与申港镇相接,南与西石桥为邻,西隔天生港与石庄镇为界,北滨长江,与靖江夹港遥遥相望。
利港镇因利港河得名。利港本名渔浦,因渔民打鱼能获利而更名。关于利港(渔浦)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时代。吴平、袁康所著的《越绝书•吴地传第三》中说:“吴古故水道,出平门,上郭池,入渎,出巢湖,上历地,过梅亭,入杨湖,出渔 浦,入大江,奏广陵。”意思是古时苏州通往扬州的水路,出平门,上郭池,入运 河,出巢湖,北上历地,经过梅村镇入阳湖,经利港入长江,向扬州。由此可见, 渔浦在两千多年前已是苏锡地区至长江的水上通道之一。
利港河位于桃花港和芦埠港之间,南自璜土镇汇头上水井口入境,向东至居家湾转北经利城、丁墅、利港等村入江,全长16.3公里。宋天禧四年(1020),江阴 知军崔立疏浚利港河,以河水灌溉农田。乾道二年(1166),漕臣姜诜和知军徐蒇又疏浚利港、申港。此后明清两代共疏浚12次,民国疏浚4次。1976年老利港河口子拓宽,动工开挖全长9公里的新利港河,新建了节制闸,有效地改善了澄西地区4镇 的水利、交通面貌。
宋、明、清三代,官府在关隘要地、荒远地区或各地接连之处设置巡检官,皆以武官担任,属县 管辖,主掌训练甲兵、巡逻地方、维持治安等事宜。明洪武十一年(1378)利港置巡检司,设司吏1人,额管弓兵百人。明天顺元年(1457),利港河废塞,水路不通,利港巡检司迁 移至夏港西。
明代利港河入江处已有士民聚居,清咸丰二年(1852),黄丹由渔民栖息聚落,逐渐形 成集市,清同治年间()形成集镇,出现店面。利港河自南而北贯穿集镇中心,有桥沟通东西。清代利港属丁墅镇。王家栋有《丁墅道中》诗:“极目沧江上,萧萧霁色寒。远洲残雪在,野渚暮云漫。旅食悲秋雁,卑栖忆考盘 。行吟归路黑,何处不忧端。”光绪年间,利港以江银泉为首的富户,兴建老新街,有店面数十家。利港港口和黄丹港口设义渡。芦埠港口由渔民居住点逐渐形成集市。
春秋时期的周灵王二十五年(前547),季札受封于延陵,利港属其封邑。秦朝置 会稽郡,利港地属会稽郡延陵乡。汉代,延陵乡改置毗陵县,设暨阳乡。晋代利港 属暨阳县。梁代,利港地属江阴郡利城县,隋代起并入江阴县。利港镇境域宋至明代属永陵 乡,清代属丁墅镇。利港镇设置,始于20世纪30年代。
利港镇沿长江有10.6公里江面,这一带水域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春季有刀鱼、河豚 ,夏初有鲥鱼,秋冬有鳗鱼和蟹,还有其他各种鱼类。沿江农民驾船下江或在江滩搭 棚架网,捕捞鱼虾。河豚鱼古名赤蛙,“立春出江中,盛于二月”。李时珍《本草 纲目》中称河豚“今吴越最多,状如蝌蚪,大者尺余,背色青白,有黄缕文。无鳞、 无胆、腹下白面不光,甘温有毒,余在江阴,素见一儒者因此丧命。”所以民间有 “拼死吃河豚”的说法。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记述:“河豚,余邑中之所惯食, 余亦爱之。近入城,闻一家人哭声甚哀,问之,则以误食河豚之有毒者连死四人。” 李诩说,从此,他不再食河豚,还常常规劝人们说,世上美味很多,缺了河豚不能算少,还是不要食用,以免酿出祸事,追悔莫及。
6 n&&h! F& E' O
八字洋口陆家桥
明清两代的江南地区,尤其是太湖流域及沿长江三角洲各地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一批批商业市镇应运而生。当时,“民聚而居,交易其所”称为市,“市大而形胜会 焉”则称镇,镇的规模大于市。据统计,明成化年间,江阴仅有6市,过了数十年至嘉靖年 间,就有11镇21市。到了清道光和宣统年间,江阴的镇分别达到36和42个。
古时江阴的市镇一般都是临水而建,除了需要生活用水外,还有舟楫运输的便利。 所以,一些镇名都与当地的河流或桥梁有关,陆桥镇也不例外,该镇以明代所建的一座石拱 桥而得名。
明天顺七年(1463),当地村民赵瞻民在应天河上造了一座小木桥。后来由于年久失修,行人上桥一步三摇,很不安全。天启年间(),地方富户陆观舍捐出银钱,召集工匠,将桥址南移,新建了一座花岗石的环洞桥。桥身宽4米多,东西 各25级台阶,桥面呈梯形,桥身总长15米,结构谨严,呈现了古朴庄重的明代石桥 风格。时人称“陆观舍桥”。后来,干脆叫成陆家桥,简称陆桥。
清《光绪江阴县志》有这样的记载:“陆家桥(在)八字河口,金家桥南,又名陆观舍桥。天顺间赵瞻民建。天启间陆琼易木以石。雍正元年玉子文、陆觐侯修。”由 于交通的便利,桥脚下便渐渐形成了市集。清韩《江阴城守纪》一文载入了一段陆桥人抗清的事略。文中记叙清兵“分掠陆官舍桥,有徐玉杨者,富膂力,望清兵蜂拥而来,遂匿桥洞中,见二卒引一将过。状甚伟,跃出登岸,均杀之。称将之首,重十八斤,悬于树上。后兵多畏避,其树至今尚存”。到了20世纪80年代,陆桥镇开通了新河,老桥作用不大,这座明代风格的石拱桥终于被拆除。
陆桥镇地处江阴的东南部,镇境北和东北为周庄、华士两镇,东南为新桥、长泾两 镇,西为长寿镇、祝塘镇,全境似三角形,面积25平方公里。镇境宋时分属清化、西舜两乡,清初属华墅、祝塘两镇辖区。建国后分属陆桥、瓠岱、启长、祝南等乡,后陆桥、瓠岱两乡合并为陆桥乡,今称陆桥镇。
追溯到宋末元初,风雨飘摇,战事频繁。有一缪姓宋代官员从汴梁南迁江阴,来到 陆家桥北面的瓠岱桥隐居。据《缪氏宗谱》记载,缪鉴为江阴缪氏一世祖。缪鉴好 读书吟诗。见到宋廷日益腐败,加上纷乱的时世,他对政治已不感兴趣,在佛老无 欲无为的思想影响下,形成了一种但求安适的人生哲学。因此,便退出仕途,在瓠 岱桥这一偏僻乡村生活,常常以诗酒自娱。缪鉴的诗很有功力,受到时人推崇。
缪鉴爱梅花,他在瓠岱桥的住处,自号梅花别墅。他的作品颇有情韵,如《端居》: “修竹垂杨映户栽,清风长送午阴来。门因好客时时扫,窗为看山面面开。此乐恐 于儿辈觉,长贫能免俗情猜。儒衣不似牛衣好,分付山妻放窄裁。”又如《春题》 诗:“江水漠漠水悠悠,望断春风燕子楼。书寄碧云千里雁,镜分明月半奁秋。来 时杨柳阴连陌,归路萃花雪满洲。遥想琐窗桃锦字,泪珠如粉冷银钩。”另有《围 棋》诗写奕者栩栩如生,笔下有神:“午香廉影静浮华,对面机心万里赊。夹骑倒 戈窥虎穴,乱乌横阵占鸥沙。当人不让争先着,袖手须饶老作家。欲访烂柯山下客,洞深春染碧桃花。”
元代江阴诗人陆文圭对缪鉴的诗作评价甚高:“渡江初有诚斋(杨万里)、放翁(陆 游)、后村(刘克庄)三大家,江西诗派人物中,澄江人独无。噫,今有人矣,翁名 鉴,字君实。”缪鉴的诗被编成《苔石效颦集》一卷。可惜的是,诗集已在元至正 年间的兵祸中散失。后人张宣遍访缪家后代和当地故老,将外传的30多首诗收集起 来整理刻印,使之得以流传下来。
驿递要冲马镇路
江阴南端的马镇镇,与锡山境域仅一界河之隔,境内低田芦荡散处,河浜水塘错杂, 是典型的泽国水乡。清邑志记载:“马镇,地势高下错置,南滨大河,与梁溪接壤。 旧市明季毁于倭,今贸易多涉青、璜塘诸邻镇。”.
当今马镇镇区,原来叫马公桥,1974年马镇人民公社从原驻地北渚迁移到这里,后改为乡、镇,这一带逐渐形成市集,成为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马镇南岐村,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的家乡。明代徐氏从祝塘大宅里分支至南岐。作为“南州高士”之后和江阴望族,徐氏诗礼传世,广交贤达,当时 有著名的“西亭雅集”。卞荣题《徐氏西亭雅集》诗云:“桂花太晚菊花迟,同在黄杨受厄时。秋色未迎重九日,天香聊折两三枝。满斟彭泽归来酒,高咏小山招隐辞。 应被嫦娥笑青女,今年何事失佳期。”在马镇全镇范围内,有前马、后马、新马、马巷等很多含有马字的地名,据笔者考 证,与我国古代驿传制度有一定关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已见诸记载。陆路交通乘车传递曰,曰传;骑马传递曰递、曰驿。西周 时期,为了适应周王同诸侯间联系的需要,大道每隔30里设一?置,备良马固车,负责传递官府文书、接待来往的官吏和运送货物。秦汉时期,全国各地建立驿站,由各级官吏管理,还制定了邮驿法令。到了隋唐时期,驿传制度已经相当完备。
由于资料限制,目前能够看到古代江阴关于驿递方面的记载始于宋代。志书中言:“ 宋澄江驿在新津门,元仍之,增建光阳楼。”新津门即江阴东门,知军叶篑始建 于宋庆元五年(1199),绍定二年(1229)知军颜耆仲重修。宋代实行了驿递军事化,驿递事业交给兵部管理,邮驿人员由军人担任,提高了传递效率。
宋代的邮驿机构,分为步递、马递和急脚递3种。步递传送一般文书,马递传送紧 急文书,急脚递专门传送紧急的军事要件。宋廷规定,凡是朝廷命官,不论职位高 低,都可以经递铺投寄书信。臣民凡有事关重大的情报、建议也可由递铺转送朝廷。在这个意义上讲,递铺有点像近代邮局。
当时全国的军事要道上都设有急递铺。江阴位处大江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 宋代设急递铺13个。西路往常州有7站,东站往常熟有春晖、后黄、潴陂塘、孔市、后马、杜店6站,其中后马、杜店两个急递铺就在今马镇镇境内。
急递铺的行程,起初规定为日行400里,后来提高到500里。急递的驿骑领项上系有 铜铃,在道上奔驰时,驿丁白天持枪鸣铃,夜间举着火把照明,铺铺换马,数铺换 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驿丁行到路狭的地方,就用力振铃,让路上车马行人让开。急递铺人员远远听到铃声,立即派驿丁备马路口等候,接到公文后立即驰送下一个急递铺。
元代中国境内,就设驿站1500多处,急递铺约2万处,驿递网络四通八达。元明两 代江阴设急递铺11个,其中东路在今马镇地区的有后马、寺庄二铺。由于这里是江阴、常熟两邑驿马交接之处,马匹群处,频繁往来,日久形成市集,清代起建为镇,命名为“马镇”。
到了清代末年,清ZF于1896年创办新式邮政,逐渐替代驿站。
1913年,北洋ZF宣布驿站全部撤销,古老的驿站制度终于成为历史。原急递铺所在地杜店(今杜典) 附近形成了湖塘街和马镇街,往西有北渚街,早年这些街镇都有茶坊酒肆,货铺客 栈,市井小有规模。镇ZF迁移至马公桥后,这些老街镇还保留着若干旧日风貌。
水陆津要占南闸
南闸镇地处锡澄运河北段,离入江口十余里,是江阴城区的南大门,也是澄锡水陆 交通的必经之地。
锡澄运河是连接太湖和长江的水运干道,古代为漕船往来之通途,亦称运粮河。运河自南而北进入江阴境内,折东假道九里河直达城邑,西通蔡泾、夏港注入长江。当时,河面35.7丈,经蔡泾有90度急转弯。每遇夏季江潮暴涨,往往泛滥成灾。
北宋天禧年间(),知军叶延平在蔡泾建造水闸,节制来自夏港的江潮,取名蔡泾闸。皇六年(1054),知军葛闳开凿九里河 。此后蔡泾闸逐渐形成集市。蔡泾闸与当时县城北面的定波闸遥向呼应,为江阴江潮吞吐之两大咽喉。后来,人们称黄田港的定波闸为上闸,又名北闸,将蔡泾闸称为下闸,又名南闸。历朝地方ZF都 在此设立闸官,司管闸门启闭。元代江阴人丘元镇有《蔡泾闸》诗云:“客行泾口上 危桥,北望城十里遥。港汊不容三尺水,舟航全藉两番潮。蚕苗半起桑迷眼,雉 子深藏麦到腰。暮宿前村杨柳渡,买鱼沽酒慰萧条。”数百年来,随着世事沧桑, 水闸也屡修屡废,南闸之称却沿用至今。
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多次从海上进入长江,经内河登陆,侵扰江阴,南闸地区深受其害。当 地 人民奋起保家为国,与倭寇展开了英勇无畏的斗争。嘉靖三十四年(1555)六月,数以千计的 倭寇从长江进入夏港,由蔡泾登陆,直扑江阴城。江阴知县钱鹤洲率兵迎战,于磨盘墩 一带冲入敌阵,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由于江阴兵民的奋勇抗击,倭寇后来不敢频频 来犯了。
南闸集镇南1.5公里有涂镇,古名耿庄、荼镇,因“荼”、“茶”两字形近容易混淆,后来人们改为涂镇。早在唐代,涂镇就形成市 集,建有横跨运河的石拱桥,古名龙津桥,又名耿庄桥,是东西往来必经之要道。唐宋元诸 代这里集市贸易形成一定规模。有街道和南北平行的对门,境内有紫金桥、白玉桥、黄土金 桥。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涂镇街设有江阴最大的茧行之一——昌顺公茧行。镇上寺庙就 有观音院、福海庵、寿山庵、真武庙等,并有宝塔一座。清嘉庆元年(1796),龙津桥倒塌,交通受阻,商贸从此渐渐衰落, 集市逐步移向南闸。南闸镇境内,东部和西部蟠居着花山、秦望山、观山等山丘,群山环抱,很有气势。元代文学家、书画家朱德润坐船从锡澄运河经涂镇转入黄昌河,沿着白石山、观山、 秦望山尽情浏览两岸景色,西行至武进境内。他的《三山歌》云:“秦望山,秦皇 何所望。卢敖去不返,海水白茫茫。观山亦何高,山上仙人卧石床。至今枕头痕, 草苦苔自香。驱之不成羊,炊之不成粮。白石白石,徒焉彼方,山灵夜出喷务花, 白石蜿蜒飞白蛇。”朱德润还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散文《游江阴三山记》。游记中写道: “复自湾河过佗村(涂镇)而北,皆美田沃壤,斥堠相望,迤?青山迎棹,樵歌牧 唱,相与应答。舟人回牵,沿山前小河而行。村墟相接,岸柳交映。两山之间,浦 溆萦带……其间,民居辏集,屋瓦参差;稻秸堆委,连衢比巷,如墉如栉;风俗熙熙,翁呼 儿荛,妇饷姑汲;牛羊在山,犬豕在圈,鸟噪于林,鸡登于屋,蔼然太平丰稔之象,若古朱陈村焉。”.
一叶扁舟在山间河道中缓行,这里不是著名胜地,并无奇山异水,但作为一名丹青 高手的作者,善于作细致入微的观察,用白描笔法抒写山水村落,把江南水乡的恬 静秀美和农家民居的质朴纯真,写得栩栩如生。作者认为,这一带山水充满灵气, 但由于地处偏僻,又没经名贤游览,所以没有什么名声。其实,江阴的诸山,比起 苏州灵岩、无锡惠山来并不逊色。/ c# L, j+ z, n) I, _4 O6 z
荻苇丛生觅峭岐
查看《江阴市地图》,可以看出,峭岐是位于全市地域居中的一个镇,它的位置几 乎在东西、南北的中心点上。旧邑志称:“峭岐镇在县东南二十里。旧无市,今集 参桥,四方贸布者踵接,他货亦饶足,村居联属阡陌沃衍,颇称乐土。”
峭岐镇位于江阴市区南约10公里处,宋代起属凤戈乡。古时邮驿通信事业兴起,驿 道通过此地。元朝在此建急递铺,为江阴东路第二站。
当时从县邑到峭岐,交通不甚便利。水道要从东西向的冯泾河入界,两岸荻苇丛生, 一片萧森。陆路要经过花山,小径依山,崎岖不平,故名“萧崎”。清代建为镇,称“萧岐”。后来地方绅士商量,认为无山不富,更名为“峭岐”, 此后或乡或镇,几度变更。古人有《萧岐村居》诗云:“野绿原青雨后天,梅花亚竹接山泉。呜鸠乳燕声相应,啼破林梢百五烟。”元人俞远,字之近,峭岐人,自号空谷人。被人们称为空谷先生的俞远:“身癯,神骨秀竦,目光烨烨,好著小冠,戴方山棕笠,衣白绮裘,俨然神仙中人。行出,一市人尽惊。”俞远读书隐居,“笃行古道”。他学问很深,诲人不倦。一般读书 人有问题向他请教,他总热情作答。俞远擅长写诗,长吟短咏,语出惊人,如《龙门桐歌》、《小石湾行》、《澄江八景》等,传诵人口。他的文章也很有名气,编有《豆亭集》、《 学诗管见》流传后世。
俞远《澄江八景》诗流传很广,包括蓉城晓烟、巫门夜雨、海门宾日、孤山钓月、石湾春霁、扬子秋涛、沙屿晚渡、淮甸晴眺。清乾隆初,江阴知县蔡澍对《澄江八景》进行了修改。删去了景地已不在江阴的海门宾日、孤山钓月、沙屿晚渡、淮甸晴眺4景,换上了鹅鼻积雪、奎阁层云、前湖漾月、盘石流泉4景。
峭岐的北面是花山,山之两峰相依,古称妯娌山,又名由里山。山之东嘴,形似西 岳华山,所以也称华山。
明末,徐霞客妾周氏方怀孕而嫡嫁到李家,生一子李寄。李寄由于介于徐李两姓,历明 清两朝,所以自字介立。李寄博学能文,应童子试考得第一,但他无意求取功名和 利碌,不再去参加府试,而是淡泊明志,与老母亲来到定山隐居,后转移到由里山 的山居庵。
“棋罢溪行万虑空,得闲心与远公同。幽兰非草先春绿,短叶如枫待腊红。曝背不妨松里日,煮茶自有竹边风。出山便是风尘客,别梦还应恋此中。”李寄的这首诗,就是他花山隐居生活的写照。与他的父亲徐霞客一样,李寄常常要外出游览。李寄好学能文,诗作也很有功力。由于身世的曲折,境遇的坎坷,形成了他愤世疾俗、傲岸不群的性格。他生活困苦,却不肯接受友人的帮助。他以元代画家倪云林自比,向往一种笑傲林泉的生活。但是他又不能完全忘情世事,他的内心是矛盾的。为了把父亲的游记整理出来,他徒步来到宜兴寻访,搜集散失的遗稿,亲手辑订成册。 李寄终身不娶,72岁去世,葬于花山南钓台村。李寄的诗文有咏史、感时、叹世、记 游、赠答、随感、杂吟等,共200多卷,其中包括《天香阁集》、《艺圃存稿》、《历代兵鉴》、《舆图集要》等。
清代江阴县志中记载着有关峭岐地名的一件佚事。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大军压 境攻打江阴城,屡攻不下,南乡百姓也聚居起来进行自我防卫。清兵冲至峭岐境界询问地名,告知是萧崎,他们顿时感到吃惊。原来,萧崎与消旗同音,他们以为当时的回答表现出江阴人要消灭旗人的决心。
峭岐镇境除北部靠山地势较高外,其余地势平坦,河塘密布,水产众多。历史上,峭岐所产的香粳稻较为著名。现在,古驿道上建起锡澄高速公路,峭岐镇已同偏僻 和闭塞彻底告别。
烟火千家青阳镇
位于江阴市南部的青阳镇,处在锡澄运河、锡澄公路的中段,南面与锡山堰桥隔河 相望。青阳镇交通便利,市集繁华,工商并茂,素有“小无锡”之称。
青阳旧名青旸,是个历史悠久的鱼米之乡。1974年至1976年,境内南楼村一带出土 石刀、石?、石斧、石凿等磨制石器,以及黑皮陶、碳化稻谷等属良渚文化的文物,证明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先民聚居生息。北宋淳化年间(990-994),从北方迁来的葛氏在芙蓉湖边垦殖,流民便来聚居,青阳集市形成,当时称“江阴军下草市”。关于青阳的命名,当地自有一种传说,叫“先有道成墩,后有青阳镇”1彼胃鹗ぶ?有《道成墩》诗叙述了其中的来龙去脉:“??一羽翁,奇骨两目方。乃以贫自乐, 餐霞辟谷肠。混世人莫识,结茅居僻荒。一墩仅十亩,培?萃彼疆。惠峰作南屏,秦望横北墙。隐此不记年,悟仙号青;翩然仙道成,陟墩神远翔。指墩名道成,人以许仙扬。岂无缑山人,吹笙云锦裳。令威去千年,归来赋歌章。青得仙去,千古传此乡。讹而为柳跖,吴鲁路渺茫。柳为横行盗,安肯城此旁。不知何愚人, 鱼鲁昧审详。至今传名误,使志来其将。吾为正斯谬,百世流余芳。”
解读这首诗可以了解到,魏晋时汝南人许逊是位道士,后来被封为“神功妙剂真君”。他担任过旌阳(今湖北枝江)县令,又称许旌阳。许逊弃官东归,周游江湖,来到青阳西北处结庐炼丹。他看到近湖一带地势较低,就运来泥土填高地面,形成道成墩,离这里不远处慢慢形成了青阳镇。还有一种说法青阳地名是由旌阳音演变而来。也可参见《乾隆江阴县志》记载:“许旌阳宅在青阳镇西,运河之南,有阜名道成墩,上建旌阳祠。”
古代青阳的文化教育源远流长。北宋时,士大夫设塾授徒之风已盛,人才不断涌现。 宋江阴望族青阳葛氏,世代儒学,簪缨相继,一门出了33位进士。仅被唐圭璋收入 《全宋词》的就有葛胜仲的《丹阳集》、葛立方的《归愚集》、葛郯的《信斋词》, 葛立方还有《韵语阳秋》被收入《历代诗话》。葛氏的词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 位置。后人评价宋代父子两代皆为填词名家者,有前晏殊、晏几道,后有葛胜仲、葛立方。地方文化教育源远流长,明正德十年(1515)青阳办社学,清代设义塾,《乾隆江阴县志 》载:“青川原清旷,多秀民文士……为一邑之最。”青阳镇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现代有地政学家祝平、出版家李小峰、地理学家李旭旦、气象学家朱炳海、教育家谢家玉和薛 绍清、农艺学家谢家驹等,并有知名民族工商业者薛福基、葛凤池、刘永康、叶吉廷等。
明清两代,青阳镇集镇夹锡澄运河为市,是往来船舶的停靠地。长期寓居苏州 的江阴人王稚登有《夜泊青有怀》诗云:“赛灯浊酒伤神,流水浮云自亲。珠斗阑干碧汉,金风萧瑟青苹。半圆半缺明月,江南江北美人。何处一声长笛,相思各自沾巾。”清王士桢《青桥》诗云:“门对青桥,家近芙蓉湖。与郎不相见,为郎歌拔蒲。黛色连天际,苍苍秦望山。东巡殊不返,留恨此山间。白舫烟中树,青山水上楼。澄江风物好,残腊只如秋。修竹被晴川,沧漪映空曲。日夕雪初消,人家在绿寒。”
青阳镇成为江阴、无锡、武进3地10多个集镇联系苏锡常的纽带。清代 青阳的粮食、棉布、烟酒、杂货、药材、饭铺等行业交易活跃,为江阴南乡主要棉 市、布市,远近棉花也在此集散。光绪年间先后开设6家茧行,形成江阴最大的茧 市。此后,米行、竹行、猪行、棉布店、盐栈相继开设,至1936年,集镇商号超过五百,青阳成为无锡北外的米麦、蚕茧、纱布、食盐的主要集散地。至今,青阳已建成文明 、富庶的现代化新型城镇。
群峰环绕山观图
江阴东北境有山观镇。山观镇西以白屈港与要塞镇为界,其他三面众山毗连:北有 蟠龙、凤凰两山。东有香山,是江阴、张家港两市的自 然分界。东南有稷山,南有 定山、耙齿山,分别与周庄、云亭镇接壤。集镇东南有售山(也称寿山)。站在集镇 高处抬头远眺,山势连绵,起 落有致,环抱着一方水土,确是一幅气势恢宏的“山 观”图。
山观镇原名三官镇,因当地有三官殿得名。所谓三官,就是天官、地官、水官,是 道教信奉的神。数千年来,农民种田靠天吃饭,五谷要 丰收,天、地、水这几个要素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江阴和各地的三官殿、三官庙、三官堂比比皆是。
道教以三官配三元,认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说上元天官于正月十五生,中元地官于七月十五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生。明 归有光有《汝州新造三官庙记》:“按三官者,出于道家。其说以天、地、水府为三元,能为人赐福赦罪解厄, 皆以帝君尊称焉。”
东汉后期,由于政治日趋腐败,宦官外戚竞相争权,豪强地主肆意兼并土地,水旱蝗灾连年发生,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爆发。冀州巨鹿(今河 北平乡县)人张角作为太 平道的首领,以“三官手书”传道治病为名,组织和发动了有名的黄巾大暴动。在 我国历史上,以借兴宗教之名起义 ,张角为始作俑者。以后,步其后尘的有元末红巾军起义、清朝的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等。
这个三官殿建于何时已难查考,元代诗人王逢的诗《怀故园时寓隐乌泾十有七年》, 记录了这一带的景观:“薇花空复故园情,梧树犹标 里舍名。山抱墓田巡兽白,天流江浦去鸥清。瓶仿亓獒剑笫盖扒砬洹K展豆楹谓蹇冢幻盼揄Χ 书声。”现山观镇境域宋至 明时分属宝池、顺化两乡,清代起称三官镇。《乾隆江阴县志》称:“三官镇在县东十五里,距城较近,故无大市。南望定、敔两山,北枕蟠龙、凤凰诸崖,蜿蜒若入云深处。更北则黄山、石牌诸墩堡,直接大江,帆樯 点点,在浩渺中,为眺望佳胜。孔道间有三官殿,镇名取此。”;
清代,山观一带有3个自然集镇。咸丰年间,因香山庙影响,三官、仓廪渐成集市。至光绪年间,随着土布业兴起,三官、仓廪、金童成为土布集散地。1914年,乡董杨干庆 集资在三官镇建街道数十米,铺设宽3米的石板道路。1936年,三官、仓廪、金童3个集 镇有南北杂货、 布庄、颜料、国药、糟坊、油坊、肉庄、粮店、银行、锯木行、饭店等130余家。建国后设三官乡、公社。1965年10月,经省批准,取其谐音,更名为山观人民公社,现为山观镇。
以山丘众多而闻名的山观镇,北侧有蟠龙山、凤凰山,再北还有长山。民间有俗谚 称“龙无骨、凤无毛、长无靠”,指的是蟠龙山泥层厚 ,凤凰山植物难以生长,长山滨临大江。蟠龙山又名蛟山,高60米,东临石牌港,南俯东横河,西归大河港, 北则有蟠龙河直通长江。王时 霖有《蟠龙山望江》诗:“夭娇蟠龙入画图,青林红 树两模糊。晚来岸帻江天望,几点云帆淡欲无。”凤凰山与蟠龙山相接,昔传在这里开石得玉凤凰而得名。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蟠龙山、凤凰山之间的仓廪桥村望海墩曾发掘到古遗址。出土磨制石斧、石(石奔)、石凿以及轮制红陶鼎足等 。数千年前,这里已有先民生活。氏族部落的男子用磨制的石斧、石(石奔)等开辟农田,用双孔石刀、鹿角镰等工具收割 庄稼,并且懂得 了灌溉、施肥和田间管理。这一带还出土过汉代炊器青铜鸡首(钅焦)(礻几)、礼器孔乳钉玉璧、钱币大黄布千等。(礻几)是商代后期开 始盛行的一种青铜酒器,圆口、 深腹、有盖、有流、下有足,是青铜器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古时人们在祭祀之前,需以(礻几)浇 水洗手,以示对祖宗和神灵的尊敬。祭祀时,常常将酒倒入(礻几)中,加水调制。
延陵古邑春申港
处在澄常公路沿线的申港镇,系申港河流经的一大市集,集镇以河命名。
申港古名申浦。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有如下记载:“申浦,县西三十里,一名申港。相传春申君所开,导江南流,置田,为上下屯。又南经武进界分为二:东入无锡五泻河,西入武进三山港,俱达于运河。”清代《乾隆江阴县志》称申港 “廛肆比密,墟落郁葱。当郡行之半道,俗尚耕读”。
申浦相传为战国时楚相春申君黄歇所疏凿。黄歇治政有功,楚考烈王将包括江阴在 内的江东吴地封给他,垒建城廓,营造宫室,开辟了“吴市”。
黄歇相楚25年,曾将兵援赵,北伐灭鲁,联六国合纵对付秦国,使楚国逞强一时。春申君黄歇门下招纳食客三千,多蹑珠履。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死,黄歇被他 的门客李园谋害,全家灭门,李园夺取了他的令尹职位。明高启有《春申君庙》诗云:“封吴开巨壤,相楚服强邻。名重三公子,谋疏一妇人。画帏留古像,珠履绝 遗尘。箫鼓时迎祭,还怜旧邑民。”
据传,申港镇境东南的舜过山下,是春秋时吴季子为避让王位耕种自给的地方。吴季子名札,是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寿梦有四子:长子诸樊,次子馀祭,三子馀昧,季札最小。季札明礼仪,有德行,才智过人。按照当时吴国的制度规定,王位应该 传给长子。但吴王寿梦很器重季札,想让季札继承王位,季札坚决不肯接受。
吴王临死时规定,今后王位四个兄弟要依次相传,这样能使季札有机会担任吴国的 国王。在吴王寿梦死后的34年中,三位兄长曾相继要把王位让给季札,季札都辞绝 了。季札为避王位,来到长江南岸,耕于延陵,称为“延陵季子”。死后葬于申浦 (申港)西畔,墓前有传为孔子所书的十个古篆大字的墓碑,碑铭是“呜呼有吴延陵 君子之墓”,世称十字碑。据明代都穆考证,十字碑是唐开元年间由玄宗授命拓刻 的。大历十四年(779)润州刺史萧定重新刻石于延陵庙中。宋崇宁三年(1104)常 州知事朱彦再刻。
季札的品行和才德,广受人们称道。为了纪念这位先贤,当地建造了季子庙。元代 诗人萨都剌有《季子庙》诗云:“公子不来春草绿,故宫禾黍亦离离。沸原尚有千 年井,古篆犹存十字碑。让国一行轻似徙,躬耕数亩足如茨。李家兄弟成吴越,羞 见延陵季子祠。”申港集镇中心区条条道路通往季子墓,以便人们谒墓。相传农历 四月十三是季札逝世的日子,每年农历四月十二至十四,申港形成颇具规模的集场。 从西横河至缪家店一里多长的河道里泊满了船只,彻夜灯火通明,盛况空前。集场 规模从江阴西门至常州北外一线各镇首屈一指。
唐永泰元年(765)申港置市,兴元元年(784)韩罢蚴厝笾荩ㄕ蚪炻ゴ 舰30多艘,率领舟师5000人,由海门检阅至申浦而还。宋代,申港为江阴境内四个 大镇之一,并设寨,置巡检司。
申港是太湖水流入长江的通道之一,明张简《重浚申利桃三港记》称:“江阴在常郡地最下,邻封武进、无锡之水必趋。若震泽之水,溢晋陵,则由戚墅过石堰入申港;溢梁溪,则由五泻河趋漕港,会于石堰……”由于申港河道多弯,泥沙沉积 易淤,蓄泄不畅,历代曾多次进行疏浚治理。宋隆兴二年(1164),“议开申、利二港,上通运河。”乾道二年(1166)“漕臣姜诜等请造蔡泾闸及开申港。上流横石,次 浚利港,以泄水势。”此后,明代疏浚5次,清代4次,民国3次,建国后又疏浚过 多次。今日申港北起长江,向南流经申港集镇与西横河汇合,过西横河蜿蜒流入武 进直至三河口镇,为江阴澄西地区通江引排河道之一。
桃花港畔立石庄
万里长江,波涛滚滚,从南京、镇江奔流而来,一过扬中南北汊会合后,随北汊主 流东下。到了桃花港口,就进入了江阴西北端的石庄镇境内。
石庄镇北滨长江,西与武进圩塘镇毗邻,东、南分别是利港镇、璜土镇。《中国古今地名大 辞典》收有“石庄桥”条:“石庄桥镇,在江苏江阴县西桃花港滨,接武进县界。”
石庄镇悠久的历史可以从高城墩村良渚文化遗址得到印证。从1977年到1999年,该墩陆续出土玉琮、玉璧、玉圭、玉斧、玉环等珍贵文物,经鉴定,属大型贵族土坑墓陪葬品.工艺精湛的玉器制作,是江南地区史前文化的重要成就之一。高城墩出土的玉琮,系透闪石琢制,呈筒形扁方柱体,外方内圆,通体精磨抛光,上节刻人面纹,下节刻兽面纹。雕琢精美,纹样丰富,这些技法开创了后代商周青铜器纹饰的先河,对后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经考证,这些玉琮、玉璧等具有奴隶制时代“礼器”的性质。《周礼》记载:“以 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说明璧、琮、圭等在古代是祭祀天地的礼器。江南吴地史前文化的爱玉、制玉、用玉风尚,远远超过中原和其他地区。
根据当代考古专家研究发现,江阴的原始文化可以上溯到距今7000多年前的远古时 代。现代沉陆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曾经遭受过大规模的海侵。距今7500年前的海岸线在江阴黄山、福山、梅李、安亭、佘山、石湖荡、石门、双林、戴山一线。到了距今7000年到6500年间,江阴等地开始出现了原始聚落。当地先民择高而居,选择山坡或土墩建造村落,从事农耕和渔猎生产,创造了具有江南特色的原 始文化。
专家经过考古发掘证明,早在5000年前的原始社会,石庄高城墩已是一个人类居住密集区, 社会文明已达到一定程度。这里的先民已从渔猎生活进入稻作农业时期,从母亲氏 族社会进入父亲氏族社会。5000年前,高城墩是块平地,人类在这里生活过,也可以说,这里曾是江苏地区的居住中心之一,也是太湖流域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江阴古时是长江入海口,老桃花港是长江连接内河的便捷通道,往来此港的船舶较 多。石庄是沿港的贸易市集,停泊处有石桩系船,早年称这里为“石桩”,至宋代改为“石庄”,石庄便作为地名沿用下来,宋至明朝此地属永陵乡,清改设桃花镇,现称为石庄镇。宋人戴复古有《江滨晓步》一诗,记录了这一带景观:“津头晓步 落潮痕,行尽蒲根到柳根。雁影参差半江月,鸡声咿喔数家村。求鱼看下连筒钓,乞火听敲隔舍门。料得锦城无此景,欲将图画寄王孙。”
桃花港是江阴最西的通江河道,也是“海运故道。”《乾隆江阴县志》载:“桃花 港县西六十里,夹岸多桃花,故名,又名剩粮河,谓此道运粮不亏而余剩也。”清人 许容曾以《过桃花港》诗描绘过这里的景色:“水滨红映一重重,笑倚风前夹岸逢。为语渔人宜早出,清时莫蹈避秦踪。”老桃花港口在江阴、武进交界处,1966年改道天生港,向南经石庄、璜土两镇,穿越镇澄公路至胡家桥折东,经汇头上与武进 北塘河相接,全长17公里,是澄西地区主要灌溉河道之一。
石庄镇全境地势平坦,港道淤浅,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土质砂性大,适宜稻麦生长。桃花港老河曲折多弯,河窄水浅,泥河沉积易淤,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以来的600多年中,先后疏浚20次。老港口有大片淤积沙滩,水流不畅,现已改道 天生港入江。新老桃花港呈犄角之势纵贯全镇,给这一带数万亩农田带来了灌排之利。
澄东米市数北(氵国)
北(氵国)的(氵国)字,在现代汉语中属于一个较为冷僻的字眼,在一些小型辞书和电脑中文 字库中往往难觅踪影。
为此,笔者特地查阅了部分大中型辞书。除《辞源》外,在《汉语大词典》、《汉 语大字典》、《康熙字典》、《辞海》中都查找到了这个字。标明出处“(氵国),古获切, 水名,见《广韵•入麦》”。有的还说出自《唐韵》、《字汇》。看来(氵国)是一条古 代河流的名称,它的命名至晚在唐宋时期,因为《唐韵》、《广韵》分别是在唐 宋时编纂的工具书。(氵国)的读音是古入声,可以推定这条河在南方,但究竟在哪里则 无从查考。
这个字除了用作地名外,几乎很少有人用它。但还是有人在用,现代四川籍作家 李?人在他的长篇小说《死水微澜》中,说水“流得的(氵国)(氵国)响”,(氵国)被用作了象声字。 江阴北(氵国)的命名,时间应在清代。早在唐宋时期,今北(氵国)镇域大部属东舜乡,当时 就有了村落北角墅,与相隔10里的南角墅分别为东舜乡的南北两端,所以以角相称。 明代建立了民众聚居并进行货物贸易的北角市。这一带地势低平,河渠纵横,原应 天河、东新河、谷渎港、南长河等水道交汇其间。古时由于水利设施不善,遇到雨 季,泄水不畅,竟成泽国。明北(氵国)赤岸人李诩在随笔《甲辰岁荒》中写道:“嘉靖 二十三年甲辰,春雨淋漓,二麦萎黄,十无二三。”“米麦之价腾贵,何不幸而亲 见之哉!”想来北(氵国)的得名,与水患有一定关系。
《东兴缪氏宗谱》卷三十七有清同治辛未(1871)秋缪敬持撰写的《北角志略》载:“邑之东偏,地名北角,为水所潴。西自江阴,东之常熟,南通无锡,北由谷渎抵杨舍入大江。四水汇于是居,人聚焉。”该文还说,最初,有朱刘二姓世居此地,后来 缪氏也迁居北角。宋元时有大可三四抱的银杏树一株。这里还建有太平、聚秀两 石桥。横港桥至北角一里路原是泥路,逢下雨十分泥泞。后新安潘充耀购石铺路,行人称便,起名为潘公路。
北(氵国)是著名的水稻产区,昔时所产的“上海白”粳米晶白香糯,曾经遐迩闻名。清末民初到建国前后,北(氵国)有东西南北四条街道,南北货、棉布、百货、酒酱、药品等商品集中在西街,米行米店有30多家,分别集中在东、南、北街。抗战前,北(氵国)集镇就通了电,拥有米厂10多家。各米行门前陈放着米样,供人批发选购。苏北、上海、安徽等地客商蜂拥而至,运米船只挤满码头,成交十分活跃,北(氵国)成为江阴东乡的粮食集散地,这里“米码头”的规模,仅次于无锡三里桥,在苏南诸乡镇中首屈一指.
这一带民间还有练拳习武的乡俗,堪称江阴的“武术之乡”。晚清时北(氵国)人许太和, 就是一位有名的水乡镖师,曾任沪苏许多学校的武术老师,是国内南拳的著名代表。 1923年春出席上海第一次全国武术大会,张学良在他的拳击照片上题词。许太和后来著有《南拳入门》一书。
北(氵国)风行一种具有水乡特色的船拳,属南拳的一种,进退起落,纵跳窜打,动作迅猛有力,可以在船上进行。当地人还喜欢在船上操舞刀、枪、棍、戟、钢叉等武术器械,壮体强身。
农历三月十七、十八是北(氵国)镇一年一度的民间体育盛会。东清河里,客船停泊两边,十余艘“当船”披红挂彩,敲锣打鼓,摇 动橹把,由西向东中速行驶,水乡健儿登船劈拳弄刀,当众表演。后面有十几条昂 首翘尾的龙船,每条船上有两排青年挥臂划浆,在紧锣密鼓中穿行于“当船”之间, 犹如十余条蛟龙在水中翻腾。其时远近百姓扶老携幼,摩肩接踵,聚集在东清河两 岸和太平桥堍,争睹这一水上盛会。日寇侵华期间,划龙船停办。抗战胜利后的 1946年,北(氵国)划龙船恢复举行。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此后便偃旗息鼓,一 直没有举行过。
树青水绿桐岐岸
桐岐镇位于江阴西南一隅,北面是月城镇,西境与南境分别同武进芙蓉、锡山玉祁、 前洲接界。
古时这一带(包括月城、芙蓉、玉祁等)是个很大的湖泊,称芙蓉湖。芙蓉湖又叫上 湖、射贵湖,是长江与太湖之间湖泊群的总称。《太平寰宇记》载:“芙蓉湖东西 四十五里,南北四十里。”这里湖流浩衍,澄波千顷,葭Υ陨苫ú欢稀
芙蓉湖的风光,令许多文人流连。唐代诗人李绅观赏湖景,留下这样的诗句:“丹树村边烟火微,碧波深处雁初飞。萧条落叶垂杨岸,隔水寥寥闻捣衣。”“水宽 山远烟岚迥,柳岸萦回在碧流。清昼不风凫雁少,却疑初梦镜湖秋。”宋代江阴人胡宿也写下了《芙蓉湖泛舟》诗:“小湖香艳战芙蓉,碧叶田田拥钓蓬。岚气欲飞山隔岸,秋光不定水摇空。翩翻雪鸟争投浦,拨剌霜鳞对掷风。正是沧浪濯缨日,一竿多谢紫溪翁。”
从宋代开始,人们就致力于治理芙蓉湖,围圩造田。他们在浅湖周围筑起堤坝,中 间泄水为田,耕种作物。元末明初,一些外乡人纷纷来到今桐岐一带落户,居住在 河道两岸,河上建起了石拱桥——万安桥。这里桐青水绿,人们把这条河称为“桐溪”。后来,这儿居住的人越来越多,河边的村落也因河为名。清嘉庆年间,桐岐人吴谨 仪中进士,吴氏宗祠门首竖旗杆4根,道口巷门上书“桐溪里”三字,以进士之父 桐溪公命名。桐溪里流传下来,后来有人取其谐音写成“同岐”。若干年后,就慢 慢演变成了“桐岐”。
桐岐镇一带的低田,古时属芙蓉湖的支湖马家湖。北宋以后,这里开堰设闸,湖流 渐塞,初步治成农田。但圩区地势仍低,一遇大水,就被淹没。圩区灾荒连年,农民饱受饥馑之苦。明宣德五年(1430),宣宗因江南赋税积欠情况严重,想派遣一 个有才力的重臣到那里去任职。经大学士杨荣推荐,江西吉水人周忱以工部右侍郎 巡抚江南诸府,总督税粮。他任江南(即南直隶)巡抚一职,前后共21年,是明朝任 期最长的封疆大吏。在昆曲《十五贯》里,周忱被描绘成一个典型的因循守旧的官僚,其 实历史上的周忱是一个著名的好官。周忱上任以后,锐意兴利除弊,着手兴修吴中 水利,治理芙蓉湖。他经过周密调查,采用北宋单锷《吴中水利书》主张,立足三 吴全局,对芙蓉湖、马家湖实行通盘治理。首先在高淳修筑东坝,挡住上水。同时 疏浚黄田港,以泄下流,于是湖中浅处陆续露出。周忱又以工代赈,发动农民筑堤 开河,围圩成田。圩区终于田塍罗列,港汊纷错,桥坝层排,村落显现。江阴境内 成田7300亩,称马家圩,每年亩产粮食“一钟”(640升)。
正统元年(1436),周忱又命常州知府莫愚重建江阴黄田、蔡泾两闸。水闸分日启闭, 调节水流。为防江潮挟带的泥沙壅塞运河,又造双橹刷沙快船,尾绑铁扫帚,趁潮 落时在河中棹船急行,沙随潮去,有效地治理了泥沙沉积河底的弊病,节省了疏浚 费用。此外,周忱还疏浚了吴淞江、五泻河等水道,为江南综合治水作出了贡献。 周忱主持的改革,大大改善了江南的农田水利状况,发展了农业生产,保证了赋税 收入,因此得到了朝廷的嘉奖。他任巡抚9年后,朝廷把他的官位由工部右侍郎(正三品)升为工部尚书(正二品)。周忱死后,有人咏诗赞道:“文襄抚吴廿一载,吾 乡水利最心劳。两闸轮开铁扫帚,河工不费一丝毫。”《十七圩修堤志略》记述了 周忱治湖经过,称周忱“开辟斯土其功德无竟,而衣食斯土其歌功德更无竟也”。
多少年来,桐岐人民一直没有停止过战天斗地,向圩区要粮的努力。建国以来,通过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和综合整治,曾经多灾多难的圩区终于化“洪波为乐土,弃地 为膏壤”,今日桐岐镇已成为江阴商品粮生产的重要基
舜城故地文林风
文林镇位居江阴东南,它南滨崇村、古庄两白荡,与锡山八士、长安两镇隔水相望。据江阴《宋志全境图》载,文林一带古时属西舜乡。西舜乡包括门村、富贝、塘石 堰等18个村坊。富贝河边有西舜城,相传虞舜曾居住过此地。
舜是传说中我国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贤明首领。姚姓,号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历史上流传着尧舜禹禅让的故事。据《史记•五帝本纪》载,尧是传说中 的五帝之一,原始时代部落联盟领袖。尧在考虑由谁来接替他的位置时,有人提出 尧的儿子丹朱,尧认为丹朱是“顽凶”,不能用。尧接受四岳的推觯运次坛? 人,经过3年考核后,命舜摄位行政。尧去世后,舜替尧的位置,历史上称为禅让。
舜曾巡狩四方,统一度量衡,整顿礼制,减轻刑罚,除去共工、兜、三苗、鲧等 “四罪”。舜接受四岳的推荐,任命禹为司空。禹在九州治理洪水、分别田地等级、制定贡赋等,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舜又任命弃、契、皋陶、垂、伯夷、夔龙治理 各种民事。舜不立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而传位给禹。相传舜在位39年,后南下巡 狩,死于苍梧(今广西梧州)郊外。禹即位后,便建立了夏代.
据志书记载,舜在江南有不少行迹。如锡山境内有历山,山下有历村,那里有舜田, 有“舜耕历山”之说。舜有庶子7人,分别名叫圭胡、负遂、庐浦、卫甄、潘饶、番传和邹息。这些人散处在江南繁衍生息,如余姚、上虞、衡山、长沙、常熟、锡山、江阴等地。所以,江阴、武进两邑交界处有舜过山,江阴除了东西舜城外,还有舜河、 舜庙、舜井巷等与舜有关的地名.
西舜城东面,有一个仅数十户人家的村坊,叫富贝村,与城址一河之隔,看上去就像是舜城的门户,所以又称为“门村”。由于这里较为偏僻,交通不便,历史上仅有规模不大的小集市。清代江阴志书记载:“文林,在县东五十五里,贸易集江村,小市也。绿野平畴间,茅墟鸡声,板桥流水,颇擅野趣。”
现在,一到枯水季节, 富贝河里西舜城古老的青石墙脚依稀可辨。古时有“舜城八景”之说,分别是梁堰 松楸、西墩樵唱、斗峰飞翠、申浦来潮、东里书声、范庄烟树、黄墅晴霞、舜城旌 表。这些景点分布在今文林、长泾、河塘镇一带。其中,沈愚有《舜城旌表》诗云: “烟草茫茫水枕沙,乡人犹为说重华。从来遗迹经千载,今见高风在一家。古柏凌 寒含晚翠,疏梅傲雪吐冰花。朝堂旌表荣华重,二母佳名远近夸。”
“文林”的命名,相传与南宋门村人包天麟有关。包天麟字仁甫,本是门村的一名穷书生。他发奋攻读,咸淳四年(1268)“举博学宏词(翰林官),曾注《诗》、《书》、《易》、《春秋》,手不释卷”。包天麟做官以后,为家乡捐书,兴办学堂,培育人才,门村学风大盛,一段时间竟有数十人考上了秀才、举人。
此事轰动了朝廷,皇帝派官员到门村实地看个究竟。官员奉命微服私访,一进村口, 就听得学堂里书声琅琅。富贝河里,渔民们在船头捧出了书本。碧草滩上,年幼牧 童骑在牛背上读书。百姓家里,纺姑织女膝上机旁放着《三字经》或《百家姓》,不时念上几句。集镇街上,店堂内伙计也翻着书读得津津有味。全村上下,不分老少,读书求知,学风诚朴。
官员回京汇报了门村见闻,皇帝听了赞叹不已,就对包天麟讲,你家乡真是文人如林的文化之村,还奖掖了包天麟。后来,包天麟手书:“文人如林”、“文化之村” 的题匾挂在门村社学堂门前,人们便把门村改名为“文林”。包天麟去世后,朝廷 还追封他为“江浙儒学提举”。
紫气东来西石桥.
汉武帝时,江阴属毗陵县的暨阳乡。南朝梁代设江阴郡江阴县。梁敬帝萧方智是南朝梁元帝的第九子,公元555年即帝位,是萧梁的末代皇帝。梁太平二年(557), 陈武帝陈霸先篡夺了梁的皇位,封萧方智为江阴王。萧方智死时年仅16岁,追谥敬帝,葬于苍墩。
苍墩在今西石桥东北2公里。墩高约20米,墩围面积225平方米。清江阴县志记载: “俗传有发之者得大花瓶数十,有巨蜂群出螯人,乃不敢发。”原有护陵河,南面河上有石桥,通往墩西南的苍山寺。这里“峰岚耸秀,嘉荫萧疏。鹊噪杂沓其间, 浅河曲渚环亘其旁,虽无群峭壁立之观,悬崖坠石之险,然四顾平旷,村舍疏落, 林壑烟霞之趣,恍然有以寓于此山寺者。”(《苍山寺田碑记》)从宋、元至明 代,驻锡苍山寺的虽有名僧,可惜已查不到记载。清初由牧悦、南苍两法师坐禅宣 戒。雍正年间,达来、清源法师继之。乾隆年间,这里复建殿宇。道光年间,又增 置寺田,焕新佛像,修葺倾圮的寺房,一时香火很盛。如今,苍山寺已不复存在,仅存部分护陵河、苍山寺砖额、苍山寺田碑记及古银杏树1棵。梁敬帝墓已被江阴 市人民ZF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石桥集镇宋代属良信乡后梅村。宋淳熙四年(1177),这里建起了报恩寺,寺院元末毁损。明洪武五年(1372)和清道光十八年(1838)重修,又名后梅寺。后梅寺规模 较大,有大殿、罗汉堂、观音堂、猛将堂、三茅堂等,加上地处澄西地区的中心位置,常年香火不断,后梅村渐渐形成了市镇。明万历年间(),当地人梅 怀楼、夏爱山出资在集镇西芦埠港上建造了一座石拱形阶梯桥,方便士民往来,石 桥起名太平桥,俗称西石桥,后来集镇也因桥定名为西石桥。
清雍正五年(1727),任江阴知县的陈陛垂枋稣庖淮缜榈摹缎胁壳爸堋 诗:“机支棂牖亩南东,矮屋垂杨处处同。不似冶游塘上景,闲随弱絮舞东风。” 古时这一带还有一个贸易中心,在西石桥西北的球庄。球庄处于数乡交界,较为偏僻,有人在此开设赌场,赌风日盛。于是典当、客栈、酒店、药铺、粮行等商号 蜂起。清代中期,球庄就有店铺近30家。十字街道,筑有4个圈门。咸丰十年(1860) ,太平天国调遣英王叔陈承琦、忠二殿下李容发数万军到常州,加上护王陈坤书军,从常州西门排至东北30余里,其前哨到达西石桥。太平军与李鸿章率领的清军 在江阴激烈交战,两军在球庄、苍山等地鏖战数日,后来太平军退守常州,球庄成为一片焦土。此后,球庄的一些店铺都移至西石桥来开张。官府也在此建谷仓,储存西乡十镇的赋粮。
西石桥集镇东西向的旧街原宽3米,用花岗岩条石铺设路面。东西两端建有圈门,上书“紫气东来”、“吉星西集”。镇内赵家弄、徐家弄、章家弄等均有弄门。东街有一棵古老的槐树,年代难以查考,当地流传着“先有槐树后有街”的说法。
该镇东南地势偏低,片片荒滩,蒲草丛生,所以民间有编织蒲席、蒲包和蒲扇的传统手工业。邓钦文有《织蒲扇歌》:“桃花雨余蒲叶长,江风猎猎春渚香。渚边小舟绝轻快,竞翦绿云绕村卖。村庄女郎巧思多,织成花样胜越罗。湘波一片凝寒碧, 应手微风动瑶席。采系双缕缠柄枝,题作鸳鸯寄所思。”
农历四月初八,是西石桥 的传统集场,俗称“灯草节”。民间组织出会表演有旗伞、武术等项目。旗伞有各 色绣龙旗、万民伞、飚伞等。武术有三节棍、舞马叉、甩流星、舞大刀等。民间艺 术有舞龙灯、调狮子、掮云车、荡湖船、提花篮等。三宝村的走高跷、程家丹的八 音班尤其有名。出会队伍每到一村,边唱、边表演,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一派欢快、热闹景象。
禹迹所经名夏港
夏港旧名夏浦,距江阴城10里,是江阴城以西第一条通江河道。老夏港口东百余步曾有夏王庙,志书记载:“夏港,祖传禹迹所经,故名。”“市跨港东西,向为渡江舟航所集。”9 Y+ O'&&约在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王朝夏代,所以又称大禹、夏禹。夏禹是中国历史上领导人民治理洪水有功的英雄。夏禹治水南达今天的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经过治理,“三江既入,震泽致定。”三江是指长江下游的 江水,震泽就是太湖。史书记载,夏禹曾到过裸国。裸国就是今天的苏、锡一带( 包括江阴)。当时,这里居民有“断发文身”的习俗,把头发剪短,身上刺有花纹。 夏禹来到这里尊重当地习俗,“禹之裸国,解衣而入,衣带而出,因之也。”由于 年代久远,夏禹在江阴的行迹难觅记载。在禹的领导和努力之下,最终平服了洪水,“天下于是太平治。”不过,从夏港东部青山南麓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鹿角镐和 磨制石器,属良诸文化遗址,反映了夏代社会的经济文化面貌,当时,这里也是全 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旧夏港河北起长江,向南流经夏港镇、葫桥、观山,东行至蔡泾经过闸口入锡澄运 河,全长约12公里,是古代江阴重要的通江引排河道。《光绪江阴县志》载:“夏港南引五泻堰水,自运河西岸蔡泾闸为入口处,西行折北十余里入江。”徐再思《 澄江旧话》称夏港为“我邑干河。由夏港到南闸,分为二支。一支北流入九里河, 以至城河。一支南流经月桥而至青阳。夏港河在宋代是(江阴)第一大水,跨夏港 河之葫桥,共有环洞二十个,长数十丈,为全县各桥之冠。据此,可知夏港河水较今黄田港宽阔几倍也。”从古至今,夏港河的疏浚整治一直没有间断过。清代康熙至同治的128年内共疏浚13次,平均10年疏浚1次。1975年,夏港河改道西移,从黄泥沟进口,向南另开新河直达黄昌河。老河尚保留入江口至西横河一段,西横河南一段自然淤塞。
元邑人陆文圭有《夏港道中》诗云:“微暖背曝日,轻寒面受风。人行官路侧,鹊起野田中。细草陈根绿,疏林病叶红。故人云水隔,来往愧衰翁。”明人吴惟岳有《夏港西村路作》诗云:“涧水闲通碧树阴,几家同往蔚萝深。桑麻过雨添新色,鸟雀穿花送好音。信美东南多种作,恐经秦汉少追寻,身名尚愧樊笼里,偶尔行春惬远心。”:
夏港集镇老街东头的夏港河上,有一座万安桥,又名延陵桥,是江阴迄今为止保存得较为完好的一座古代桥梁。宋代绍定年间这里建成木桥,曾被江潮冲毁。清顺治年间建成一座三孔石桥。桥长50多米,桥面有石阶近百级,桥身用青石铺砌而成,气势雄伟,古朴壮观。桥中央券板上,还有莲花瓣纹饰。东西两个券洞现已淤塞。 桥东尚存孝子石坊一座。
夏港吴门是江阴望族之一。上古时吴姓源出姬姓部落,泰伯、仲雍兄弟从北 方来到荆蛮之地江南,在锡山梅李定居,纹身断发,创立吴国,以国为姓。至仲雍 第19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吴县,辖境相当于苏、沪大部和皖、浙一部分地区。寿 梦第4子季札不肯接受王位,耕于延陵(江阴、常州一带)。此后,吴氏后裔分为 两支:一支是僚、阖闾、夫差等称孤道寡的国君。另一支是季札及其后裔,不断繁 衍,便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所以吴氏家族人士多以季札为始祖。也许是诗 书礼义的薰陶,夏港吴门士子中举中进士做官的为数不少。当代夏港吴门又出了个吴文藻(),清华学堂毕业,留学美国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燕京大学教授、社会学系主任,致力于民族学和社会学“中国化”的研究和实践。 建国后吴文藻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培养了一批社会学方面的人才,为中国的社会学、民族 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东坡名胜在新桥
新桥镇地处江阴市东境,与张家港塘市、杨舍镇相邻。境内有蔡港河、太清河、华 塘河诸水道纵横相交,贯穿南北东西,水系成网,河渠密布,南入太湖,北注长江。 蔡港河北面通长江,东横河以南一段又称南蔡港河。南蔡港河上从北至南分别有北新桥、陶 家桥、苏墅桥、马嘶桥、南新桥等。传说吴王曾在此狩猎,射得白鹿,故宋至明代这里属 白鹿乡。
元末明初,有张姓人来到这里垦拓成村,名新桥里。明代形成集市,称南新桥市,隶属于白 鹿乡。清代属马嘶镇。建国后建新桥乡,后改称公社,现为新桥镇。这里 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灌溉方便,粮桑均宜。
蔡港河是新桥镇也是江阴东部地区的一条水上干道,原来航道蜿蜒弯曲,河窄水浅,引泄不畅,明、清、民国和建国后多次进行疏浚治理。蔡港河流经的一些地方,颇与一些历史名人有关。蔡港入江口原有龙王庙,明永乐十四年(1416)由航海家三保太监郑和重修。白龙山东南的苏墅桥,因清代出了个陶孚尹而得名。陶孚尹字诞先,曾任安徽桐城训导等职。陶孚尹工诗善文,他写的《澄江竹枝词》清新不俗,描绘了江阴的风俗史事、地理和特产:“长江如带绕城偎,四野青屏锦作堆;千载延陵陵谷变,居人犹说让王碑。”“柳岸烟汀钓艇疏,河豚风暖燕来初;尚方尽却扬州贡,贱杀江头子鲚鱼。”“花关??槿篱斜,姹紫嫣红入望赊;争说古泾花事足,洛阳三月不须夸。” “霜落风高坠叶黄,木棉如雪满江乡;原头多少携筐女,不爱猗猗陌上桑。”“横河东去接雷沟,侵晓行人抱布稠;珍重寸缣休浪掷,寒山龟手数更筹。”“编蒲不似治丝难,巧制团团比素纨;一缕花纹新样好,桃笙冰簟等闲看。”“芙蓉湖边紫蟹肥,白苹红蓼秋烟霏;采菱歌罢日初夕,青箬绿蓑相送归。”明万历年间,曾在苏墅桥岸上拆得“东坡田舍”石碑。相传北宋文学家苏轼晚年在此结庐,清幽静谧,无车马喧闹,一派田园风光。一日, 苏东坡骑马在这一带观景。适逢江南春回大地,艳阳高照,看到麦苗青青,菜花金 黄,不觉游兴骤增,策马向南疾行。突然来到蔡港河边,该马前足腾起,长嘶一声, 差点把苏东坡摔下马背。苏东坡定睛一看,眼前一条大河,河面上架着一座烂木板 桥,行人走上去,摇摇晃晃令人担忧。苏东坡不能过河,很是扫兴。他便跳下马背,进了村子,把当地士绅全部叫来,下令让他们把烂木板桥拆除,重新建造一座大石 桥。很快,一座新的石板桥造好了。百姓们为了纪念苏东坡,就把这座桥命名为马嘶桥。
苏墅桥也属一个村镇,邑人苏滨有《苏墅》诗,记录了一些与苏东坡有关的事:“ 流水斜阳外,村墟杳霭间。何年遗片石,终古爱眉山。阳羡田空没,兰陵宅易还。耦耕吾所乐,风雅自相关。”清初陶尚虞率子孚尹移居此地,出资在蔡港河上重修桥梁,“通商贾行李之往来”。当时正逢灾荒之年,民不聊生。清人史有光《新桥 叟》一诗,记下了受灾农民盛夏挑水命丧瓜田的悲惨情景:“新桥老叟七十七,白发蓬松面 黧黑。一儿已死孙早孤,出外萍飘觅衣食。伶仃孤苦迫衰年,活计惟存半亩田。去年种瓜收 倍利,今年种瓜瓜脱蒂。火云覆地如炉烘,讹言上天降赤龙。此翁担水新桥畔,曲 背辛勤手浇灌。黄尘扑面恶热侵,力尽心忧魂倏断。噫嘘欷!此翁可怜不惜命,半亩瓜田竟身殉。”桥修成后,陶氏便在桥堍搭建棚舍,并煮粥赈助饥民,四方农民 闻讯都赶来食粥。人们称之为“活人桥”。陶公煮粥赈饥,被百姓传为美谈。桥上 有石刻对联:“桥跨东西,别墅遗碑传苏老;港通南北,活人厚泽溯陶公。”“活人桥”又称苏墅桥,当地村子也叫苏墅村,后称苏市村。
锁航要塞镇天堑
要塞镇位于江阴市区东郊,北滨长江,因境处江阴黄山炮台军事要塞之地,民国以来即以要塞为乡、镇名。
江阴黄山滨江而立,高91.7米,东西连绵3.2公里,是茅山余脉颠连向东,在长江南岸起伏的山脉之一。黄山与靖江孤山隔江对峙,俨如扼守大江咽喉的两名卫士。长江自京口折向东南流到这里骤然紧缩,然后放宽,滔滔入海,所以这里素有“江海门户”、“锁航要塞”之称。& & 黄山西衔鹅鼻山、君山,东接萧山、长山、巫山,临江逶10余公里,构成了江阴古城“枕山负水”、“水环峦拱”的天险形势。江阴是地处大江南北的军事要津,历代战事频频发生。# F- Q& 南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北魏太武帝率步骑数十万南抵瓜步,声言南渡长江。宋文帝命将士沿江防守,不敢懈怠,每户出丁男服役,从江阴黄山到安徽采石矶,大军百万陈舰列营六七百里,阵容十分壮观。
南唐时始建江阴军,宣州罗晟率战舰屯驻江阴,自此历代都有水师战舰屯守江 阴。南宋建炎三年(1129),江东安抚使刘光世将水师从江州移屯江阴,闻报金兀术 将从海道进犯江浙,浙西制置使韩世忠也驻守江阴。淳中,蒙古兵从海道来犯,进入长江,接近江阴要塞。江阴军签判赵良珂率领水师,利用要塞有利地形,备火筏攻之大胜,俘获主帅,烧毁其战舰一千多艘。元末,朱元璋攻取南京后,以江阴为江海要津,命定远侯吴良镇守。割据苏州的张士诚屡次来犯,朱元璋率兵督战,追至巫子门,俘获无数,凯旋班师入江阴城。
从明代中叶起,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常常受到倭寇侵扰,江阴百姓也深受其害。为了防御倭寇侵扰,江阴分别在黄口港口和春晖门外设靖海、朝阳两关。明崇祯八年(1635)开始在黄山的大、小石湾修筑炮堤,配置红夷大炮。倭寇来犯时,便发炮轰击,给倭寇以沉重打击。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殖民势力屡屡来犯,江阴黄山成为从东海进入长江,继吴淞江 以后的第二道门户,其江防兼海防的战略地位为国内外所瞩目。
1937年,中国军队依托黄 山炮台,在长江江面展开了持续两个多月的对日海空之战。以黄山为主体的江 阴要塞区域,此时包括靖江八圩、南通狼山、常熟福山和江阴花山、秦望山等及其 附近地域。解放战争时期,划出狼山、福山和八圩港,划入黄田港、夏港,以及在 黄山与长山间纵深的凤凰山、香山、定山、花山,皆列为要塞军事区的核心区域。
现要塞镇境明以前属顺化乡,清时属三官、双牌镇。唐代江阴人包何有《东郊即事诗》记 叙当地风情:“郎官体浣怜迟日,野老欢娱为有年。几处折花惊蝶梦,数家留叶待蚕眠。藤 垂宛地萦珠履,泉迸侵阶浸绿钱。直到闭关朝谒去,莺声不散柳含烟。”清人王学琦有《春日郊居》诗,描写的也是这一带景观:“田家几日晴,江上有莺声。对酒野花落,闭门春草生。溪流清复浅,村径曲还平。不用买山隐,吾兹老钓耕。”:
由于紧靠军事要塞黄山炮台,民国时期设要塞乡,建国后江阴设要塞区,下有要塞乡。后 来,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沿江的黄山、要塞等村先后划入西郊公社和澄江镇,但要塞镇的名称仍沿用下来。
要塞镇环居市区东南,东以白屈港与山观镇分界,南以花山、绮山与南闸、云亭镇 接境,西至锡澄运河,北面是澄江镇和经济开发区。境内地势南部较高,中部和北部平坦,应天河流经中部,东横河横亘北部,白屈港纵贯东境,锡澄高速公路、澄张 公路、澄鹿公路穿越镇境,四通八达,由于江阴市区的不断扩大,原是邑城东郊的 要塞镇,现已是市区一个组成部分,正逐步与澄江镇连成一体
卧龙南望月城桥
说起月城,不能不先提起夏城。夏城是南朝陈至德元年(583)修筑的,为当时江阴 郡的所在地,又名舰浦城。夏城的方位在哪里?由于年代久远,难觅痕迹。宋《太 平寰宇记》称:“夏城在县西十八里。陈倪启徙江阴治夏浦时所建。”一般人以为, 夏城的位置应在今天的夏港镇一带,其实不然。
夏城的实际位置是在今月城镇境内的秦望山脚下。当初的夏城南面是芙蓉湖,北面 是秦望山,负山枕水,风景优美。夏城东南是卧龙镇。卧龙镇因该地西北有卧龙 山得名。卧龙山即秦望山,山脉东起时家山,西至武进焦溪镇,蜿蜒起伏十一二里, 状如卧龙,成为这里的天然屏障。从宋朝至明朝,卧龙镇百姓越来越多,商业也兴 旺起来,但一度兴盛的夏城却渐渐败落下去了。
所以,当地百姓一直有“先有夏城,后有月城”的说法。宋元两代,夏城、月城一带都属太 宁乡,明代分设夏城镇、月城镇,清代、民国和建国初期,夏城乡、月城乡(镇)并设,1955 年夏城乡并入月城乡。今天,我们还是 可以从志书上读到有关夏城的诗。如清人王时霖的《夏城望三山》这样写道:“水田渺渺乱 鸦飞,独倚轻舫望翠微。近水绿萝藏客店,傍岩红树护僧扉。采香往事疏烟冷,泛 宅人归旧径非。向晚澄湖烟霭净,三山依约对斜晖。”这里的三山,是指芦岐山、 秦望山、茶岐山,今统称秦望山。
秦望山,又名小茅山,主峰高189.3米,东起月城镇双桥村,西至武进焦溪镇境内, 全长6公里,是月城、南闸两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阴明思教育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