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面前挺身而出的人物有哪些

【图文】高中历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学课件人民版必修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历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学课件人民版必修1
大小:3.2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明治维新知识点 & “(17分)改革是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的...”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17分)改革是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的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和最坚强的人,却开始团结起来,互相激励,不要在这些富人的侵害面前屈服,要选出一个可靠的人,作为他们的领袖,去释放那些已被定罪的负债者,重新分割土地,并对政治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在这个时候,雅典人中最明敏的人都把眼光盯在梭伦身上。他们认为,他是唯一和当时罪恶最无牵涉的人物;他既未曾插手于富人们的不义,也没有连累在穷人们的困苦之中。因此,他们请他挺身而出。结束当前的纷争。 ——《梭伦传》(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梭伦“挺身而出”后是如何去“释放那些已被定罪的负债者”和改革“政治制度”的?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4分)材料二、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奇不意地创造神话。——《作坊里的日本》(2)结合材料二与日本19世纪下半期改革的相关史实,说说日本人是如何“‘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8分)材料三 (王安石)于是上万言书,以为:“自古治世……患在治财无其道尔。”……青苗法者,以常平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均输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免役之法,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市易之法,听人赊贷县官财货,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加罚钱百分之二。保马之法,凡五路义保原养马者,户一匹,以监牧见马给之,或官与其直,使自市,岁一阅其肥瘠,死病者补偿。方田之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一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3)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为解决财政危机,王安石在“治财有道”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与富商争夺利益的措施?(3分)(4)从上述改革的成效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江西上高二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17分)改革是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的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和最坚强的人,却开始团结起来,互相激励,不要在这些富人的侵害面前屈服,要选出一个可靠的人,作为他们的领袖,去释放...”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抓住题干要求“释放那些已被定罪的负债者”和“改革政治制度”,可得出颁布“解负令”; 推行权力机构改革(或公民大会、四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第二小问特点直接联系教材知识可得出改革具有革命性、中庸性。(2)心灵紧闭,即保留日本的传统,眼观八方,即向西方学习,结合材料信息和明治维新的措施分别归纳其表现即可,如心灵紧闭:保留天皇制度或武士道精神,专制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眼观八方:学习西方,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3)抓住题干要求“与富商争夺利益”,结合王安石变法在理财方面的措施来归纳,可得出青苗法、市易法、均输法。(4)启示紧扣材料得出认识,从 梭伦改革,王安石变法中,我们可以得出改革是为了缓和矛盾,解决社会危机;从明治维新中,我们可以得出改革是富强之路;从以上改革中可得出改革一定程度上能解放了生产力,改革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7分)改革是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的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和最坚强的人,却开始团结起来,互相激励,不要在这些富人的侵害面前屈服,要选出一个可靠的人,作为他们的领...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17分)改革是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的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和最坚强的人,却开始团结起来,互相激励,不要在这些富人的侵害面前屈服,要选出一个可靠的人,作为他们的领袖,去释放...”主要考察你对“明治维新”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17分)改革是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的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和最坚强的人,却开始团结起来,互相激励,不要在这些富人的侵害面前屈服,要选出一个可靠的人,作为他们的领袖,去释放...”相似的题目:
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最突出的是A掌握政权的人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B不少垄断资本家由旧式特权商人脱胎而来C垄断集团与军阀集团相勾结,推行军国主义政策D天皇是国家元首兼国家最高统帅,拥有专制权力&&&&
(15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材料一&&& 中国近代关于日本的漫画材料二& 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日本长期扮演着一个急需全中国人认清其本质的角色。依中国人不同的需要,日本以不同的面目出现:要么是一种丧心病狂,打中国主意的、凶险变态的生物,要么就是一个齐备了一切优点、专门让中国人汗颜并发奋图强和榜样。就像同一个人,在书店里一边是批判此人罪恶的书,另一边却是各种成功学书籍的主角,日本就是这么奇怪的存在。——黄章晋《体温日本》(1)根据材料一,分析“日本艺术”特色从18世纪过渡到20世纪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7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采取的“发奋图强”活动的历史背景。(8分)&&&&&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的文件——《学制》。《学制序文》中说:“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止,以遂其生者,此无他,端赖修身,开智,长其才艺也。而修身,开智、增长才艺又非学不可。故有学校之设立”。同时指出改革教育的目标是“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政府将全国划分成学区,设置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1890年10月,日本明治天皇签署颁布了《教育敕语》。——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材料二& 1867年奕訢回顾说:“洋人敢入中国肆行无忌者,缘其处心积虑在数十年以前,凡中国语言文字,形势虚实,一言一动,无不周知,而彼族之举动,我则一无所知。”……1863年广州同文馆开始筹建时,清廷上谕再次强调:“惟该馆学生专习外国语言文字,不准西人借端影射,将天主教暗中传习,该抚仍当随时稽察毋令滋弊。”奕訢曾说:“招考天文、算学,请用洋人,原欲窥其长短以收知彼知此之效也。并以中国自造轮船、枪炮等件,无从入手,若得读书之人旁通其书籍、文字,用心研究,译出精要之语,将来即可自相授受,并非终用洋人。”此事遭到监察御史张盛藻的首先发难:“若令正途科甲人员习为机巧之事,又籍升途、银两以诱之,是重名利而轻气节,无气节安望其有事功哉?”——杜文钿《洋务运动与教育改革》(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提炼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洋务运动中教育改革的主要信息。(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两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共同之处。(6分)&&&&
“(17分)改革是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的...”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7分)改革是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的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和最坚强的人,却开始团结起来,互相激励,不要在这些富人的侵害面前屈服,要选出一个可靠的人,作为他们的领袖,去释放那些已被定罪的负债者,重新分割土地,并对政治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在这个时候,雅典人中最明敏的人都把眼光盯在梭伦身上。他们认为,他是唯一和当时罪恶最无牵涉的人物;他既未曾插手于富人们的不义,也没有连累在穷人们的困苦之中。因此,他们请他挺身而出。结束当前的纷争。 ——《梭伦传》(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梭伦“挺身而出”后是如何去“释放那些已被定罪的负债者”和改革“政治制度”的?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4分)材料二、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奇不意地创造神话。——《作坊里的日本》(2)结合材料二与日本19世纪下半期改革的相关史实,说说日本人是如何“‘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8分)材料三 (王安石)于是上万言书,以为:“自古治世……患在治财无其道尔。”……青苗法者,以常平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均输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免役之法,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市易之法,听人赊贷县官财货,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加罚钱百分之二。保马之法,凡五路义保原养马者,户一匹,以监牧见马给之,或官与其直,使自市,岁一阅其肥瘠,死病者补偿。方田之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一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3)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为解决财政危机,王安石在“治财有道”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与富商争夺利益的措施?(3分)(4)从上述改革的成效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7分)改革是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的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和最坚强的人,却开始团结起来,互相激励,不要在这些富人的侵害面前屈服,要选出一个可靠的人,作为他们的领袖,去释放那些已被定罪的负债者,重新分割土地,并对政治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在这个时候,雅典人中最明敏的人都把眼光盯在梭伦身上。他们认为,他是唯一和当时罪恶最无牵涉的人物;他既未曾插手于富人们的不义,也没有连累在穷人们的困苦之中。因此,他们请他挺身而出。结束当前的纷争。 ——《梭伦传》(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梭伦“挺身而出”后是如何去“释放那些已被定罪的负债者”和改革“政治制度”的?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4分)材料二、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奇不意地创造神话。——《作坊里的日本》(2)结合材料二与日本19世纪下半期改革的相关史实,说说日本人是如何“‘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8分)材料三 (王安石)于是上万言书,以为:“自古治世……患在治财无其道尔。”……青苗法者,以常平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均输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免役之法,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市易之法,听人赊贷县官财货,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加罚钱百分之二。保马之法,凡五路义保原养马者,户一匹,以监牧见马给之,或官与其直,使自市,岁一阅其肥瘠,死病者补偿。方田之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一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3)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为解决财政危机,王安石在“治财有道”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与富商争夺利益的措施?(3分)(4)从上述改革的成效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相似的习题。当今中国国情应注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的一、二、四辩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当今中国国情应注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的一、二、四辩稿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p&&b&读书太少,没干货,就只能当当搬运工咯&/b&&/p&&p&关于古巴国想了解它到巴国博物馆就好了
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巴国城&/p&&p&上图吧:&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a0de3a5ce994aadcd487e_b.jpg& data-rawwidth=&4000& data-rawheight=&22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a0de3a5ce994aadcd487e_r.jpg&&&/figure&&/p&&p&巴国出土的带钩(曾经救过齐桓公小白一命的那玩意儿) &/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66b93dd9b13a76e45cca2_b.jpg& data-rawwidth=&4000& data-rawheight=&22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66b93dd9b13a76e45cca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c8d922a0dbb3bcd8bb54ace9a1eb0fd8_b.jpg& data-rawwidth=&4000& data-rawheight=&22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0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c8d922a0dbb3bcd8bb54ace9a1eb0fd8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676d6bd6a_b.jpg& data-rawwidth=&2250& data-rawheight=&4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676d6bd6a_r.jpg&&&/figure&&br&&br&&p&《海内经》中的这样一段话: &/p&&p&  “&b&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b&&b&。&/b&” &/p&&p&  单看这句话,一点文采也没有,平白、直露,但又语气从容,勿庸置疑。也正因为它没有文采,我们才可以痛快地排除当初那位不知名的作者可能存在的其它动机,而更多地相信这句话的真实——西南某地有“巴国”,它的臣民是“巴人”! &/p&&p&  《山海经》里关于巴国的记载,其实还不止这一句。《大荒北经》里记录了一个怪异的形象:&b&“西南有巴国,有黑蛇,青首,食象”&/b&。《海内南经》里还提到夏帝“启”的一个臣子名叫“孟涂”,曾经“司神于巴”,更是一个身份明确的巴人。 &/p&&p&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在确切的文献中提到“巴国”。&/p&&p&&b&巴人之谜 &/b&&/p&&p&“巴人之谜”,正在成为当代中国最为引人关注的历史谜团。 &/p&&p&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巴蜀铜器”出土,巴文化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近些年三峡地区和鄂西清江流域丰硕的考古成果,更使巴人之谜再度成为众目睽睽的焦点—— &/p&&p&  巴人从哪里来?跟我们有关系吗?他们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搅起那么大的风浪,却又最终选择了沉默?曾经的巴国与中原文明之间究竟有过哪些纠缠?它的强盛和衰落又寓示着什么? &/p&&p&  所幸的是,这个古老的方国并不像亚特兰蒂斯那样虚无漂渺,反而留下了不少线索。它神龙见首不见尾,在公元前316年就已衰亡,为强大的秦国所灭。这一年,孟子57岁,庄子54岁,屈原25岁,西方的柏拉图刚去世31年。从那时起,中国开始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记录历史的制度。因此,《山海经》以后,不论是在晋代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还是在《左传》、《世本》、《史记》、《后汉书》等著作中,我们都能找到巴人的身影。 &/p&&p&  从有限的典籍中我们得知,在公元前人类启蒙时期的漫长岁月,古代的巴人集团至少存在了2000年,他们的足迹可以上溯到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夏禹问鼎中原之前即已立国。由他们所建立的巴国曾经雄踞中华,一度“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盛极一时。如果说大西洲的传说还令人将信将疑的话,那么东方的巴人却是真实地存在于远古的中华大地。 &/p&&p&  说也奇怪,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民族,却没有自己的文字记录。是他们的文字没有形成系统,还是对自己的历史没来得及进行书面记录,拟或是有过自己的文字和记录却因为其它的原因没能流传于世?不得而知。古代的巴民族早在秦汉时期就已随着巴国的灭亡而四分五裂,其民族的早期历史在先秦时期的记载中也大多被忽略。散录于其他古代文献中的早期巴族事迹,或只言片语、吞吞吐吐,或怪异离奇、传闻追述,使得巴人的来龙去脉依然迷雾缭绕。 &/p&&p&  巴文化就是这样。它不属于我们熟知的炎黄文化和周天子的嫡系,也和书本上经常提到的那些游牧和农耕文明没有太大关系。它时而臣服,时而叛逆,若隐若现,若即若离。当我们沿着所谓的中原正统文明向上追溯,我们看到,在武王姬发的封神榜上,在牧野之战的战车辕前,在商王武丁和王后妇好的包围圈里,在“夏后启之臣”孟涂的家乡丹阳,在大禹治水后会盟诸侯的会稽,不管走多远,都能找到巴人的身影!从这个意义上说,破解“巴人之谜”,就等于找到了弄清中华民族早期历史的一条暗道。 &/p&&p&  事实上,巴文化最终也没能真正融入中原正统文化的体系,因而成为华夏文明板块上一块巨大的暗影。这样看来,所谓的巴人之谜,倒有点像我们身边不远的另一个世界发生的故事,由于难以言明的原因,他在另一条大致平行的小路上与我们同行了五千年,而我们却始终看不清,或者说从来就没有用心去端详过他的真实面貌! &/p&&p&  可能,这也是巴人之谜能引人入胜的另一个原因。往小里说,它是想弄清一段说不太清楚的历史,找到那些曾经多少年都没能看清的缄默的面孔。往大了说,它是在还原一段被王权思想有意忽略的真实,是充满好奇的当代探险者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一次集体叛乱,是察觉到一丝野性基因的华夏后裔对所谓“蛮夷”的一次探亲之旅! &/p&&p&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桀骜不驯的巴民族是一个尚武的民族。从古籍的零星记载和古代器物残存的铭文中我们发现,古代巴国从立国到灭亡的两千多年,至少发生过六次规模较大的战争。巴国的历史,从头到尾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而这六次战争彼此之间,又似乎存在着某种关联。在巴国和周边列强的恩怨里,应该还有更为复杂的原因——它是如此的引人入胜,以至于多少人为之呕心沥血,为之扼腕长叹。 &/p&&p&  虽然我们不敢妄言去解开这些谜团,但至少可以拾起巴人留下的短剑,点燃熄灭已久的火炬,跳上独木舟,做一回真正的探险者:到丛林深处去寻找河的上游,到“臷民之国”去膜拜*黑蛇,到“血流飘杵”的战场,到前后六次惊心动魄、剑拔弩张的对峙中,去寻访失落已久的巴国! &/p&&p&&b&忧伤的神女 &/b&&/p&&p&这是一个实在太古老的故事,古老得不知道该从哪儿说起。 &/p&&p&  就在巫山山脉南麓的清江中游,有个叫盐阳的地方,在古代巴国的先民走出石穴、开疆拓土的最初阶段,曾经出现过一个年轻貌美的“神女”,她就是与巴国创始人廪君有过一段情缘,后来又死于非命的盐水神女。巧的是,她也曾向廪君“自荐枕席”,两人有过短暂的恋情;她甚至曾为挽留廪君而化为飞虫,遮天蔽日、如云似雾,以致“天地晦冥”! &/p&&p&  在巴人的创世传说中,盐水神女是巴国立国前夕的殉难者和殉情者。而当盐水神女死后两千多年、托梦于楚怀王游高唐的时候,正值巴国刚刚灭亡不久。我们因此产生一个奇异的联想:会不会是盐水神女的一缕幽魂,时隔两千年后,在用最初遇见廪君的方式,到楚怀王父子的梦境里作最后的谢幕?毕竟也只有楚怀王君临一方的身份,才堪堪够资格和廪君相比。 &/p&&p&  说起来,李白那句“无心向楚君”,也许无意间揭开了神女的心事:她既怀念两千多年前暗恋过的那位英武的廪君,又感伤他所创立的巴国的最终灭亡。这位美貌的神女托梦给楚怀王父子,不论是谢幕还是召魂,必然另有深意。可叹楚王糊涂,还真以为是自己交了桃花运!后来,楚怀王不明不白客死他乡,也被怀疑与此有关。此是后话,按下不表。 &/p&&p&赤黑二穴 &/p&&p&在三峡周围,分布着几条重要的支流。这些支流的名称,我们在后面的文字里还会反复提到。正是这些支流的注入,无形中改变了长江,使她多了一些特异的成分。 &/p&&p&  因为,它们都和巴人有关。 &/p&&p&  第一条支流是嘉陵江。嘉陵江古称阆水、渝水,自北向南流向,在重庆注入长江。重庆古称江州,曾是巴国强盛时期的都城。地图上嘉陵江有点像个站着的“丫”字:它有东、西两个源头,西源于白龙江,东源是和汉江(古汉水)的源头相邻、发源于秦岭的西汉水(因在汉水以西而得名)。虽然白龙江更长一些,但人们习惯上都把西汉水作为正源。 &/p&&p&  第二条支流是汉江。汉江古名汉水,与嘉陵江同样发源于秦岭以西,源头还相隔不远,只是水流的方向不同:嘉陵江是径直向南,汉江则是面向东方,沿着秦岭与大巴山之间切割成的河谷,东望伏牛山而出襄阳,之后折向东南,在汉口(古称江夏)注入长江。 &/p&&p&  嘉陵江和汉水都在长江北岸。它们大致从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汉中附近发端,首尾相连,像一条天然的护城河,屏蔽成一个半圆形的山区。而在长江南岸,又有源自云贵高原东端的乌江和沅江左右包抄:其中乌江自南向北在涪陵(古称枳)入长江,沅水(今沅江)则是自西而东在黔东、湘西流经武陵山脉东南,入洞庭湖后与长江相连。 &/p&&p&  这样,嘉陵江、汉水和乌江、沅水以长江为轴几乎对称分布,四条水系顿时组成一个巨大而完整的包围圈,把大巴山脉、巫山山脉、武陵山脉和整个长江三峡地区都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包围圈内这个群山紧迫、峡谷曲窄的地带,就是古代巴人活动的大致区域。 &/p&&p&  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告诉我们,上面提到的这些地方在不同的时代,都和巴人有过极为密切的关系。其中涪陵还曾是巴国的中心——“其先王陵墓多在枳”。嘉陵江上游活动的巴人史称板楯蛮,沅水上游活动的巴人史称五溪蛮,武陵山区活动的巴人史称武陵蛮,汉口一带活动的巴人史称江夏蛮,甚至,遥远的洞庭湖边也出现过巴人的身影: &/p&&p&&b&“&/b&&b&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因曰巴陵也&/b&。”(六朝o庾仲雍《寻江源记》) &/p&&p&  羿就是传说中那个一怒之下射掉九个太阳的神射手。他的真实身份,应该是上古时期“有穷氏”部落的首领。看来,远古时期巴人的分布地域,已经遍及两湖平原。 &/p&&p&  如果说四条水系大致确定了巴人活动的空间范围,那么有没有可以标注时间的呢? &/p&&p&  有!三峡南部的丛山深处,仿佛在巫山山脉的裙摆上,长江秘密地隐藏着一组生命的密码——这就是长江的第五条著名的支流,它几乎和北纬30°纬线重合,古称夷水,现名清江。 &/p&&p&  这条在地图上看起来并不惹眼的河流,却在巴人的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记录了巴人活动时间的起点。 &/p&&p&  夷水后来改称清江。清江这个名字,据说是后来蜀王开明氏(战国后期)东征楚国,路过这里的蜀人起的: &/p&&p&  “&b&夷水即佷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昔廪君浮土舟于夷水,据捍关而王巴&/b&&b&。&/b&”(北魏o郦道元《水经注o卷三十七》) &/p&&p&  后面这句话引人注目:曾经有个“廪君”在此称“王”,建立的国家名叫“巴”! &/p&&p&  在嘉陵江、汉水、乌江、沅水构成的巨大包围圈里,清江正好位于心脏部位。狭长的清江河谷,自古以来就是出入巴蜀之地的交通要道。放眼人类历史的时空,这里“冬夏激素飞清,傍多茂木空岫,静夜听之,恒有清响,百鸟翔禽,哀鸣相和”(《水经注》卷三十七),秀丽的河谷孕育了无数的自然奇观,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生命气息的神秘通道! &/p&&p&  人们深信,解开历史之谜的钥匙,或许就埋藏在清江边几个沉寂了无数岁月的洞穴里。 &/p&&p&  虽然在湖北境内是长江第二大支流,但在长江的水系里,清江只能算是一条小河。它发源于利川齐岳山,全长仅423公里,中途还有一段潜入地下。清江边有名的洞穴很多。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当属位于鄂西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大堰乡钟家湾的龙骨洞。 &/p&&p&  1956年,当地文史工作者发现了一件古人类头颅的化石。虽然只剩下左上颌骨和两颗臼齿,但经过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教授实地考察,认定它来自万年前,是一枚极为罕见的早期智人遗骨化石,并正式命名为“长阳人”!这一发现,证明在旧石器时代中期,这片区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人群——古代三峡地区和中原地区一样,是中华文明当之无愧的源头之一。而这一结论,作为二十世纪的中国在长江流域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从此写进了中学历史教科书。 &/p&&p&  龙骨洞地势并不高,在山坳一处平台上,有一左一右两个对开的深洞。洞口之间的平台约十米见方,有点像个舞台。站在这里,望着前面宽广的原野,身边吹过阵阵山风,心里品味着19万年前的氛围,仿佛冥冥之中正有无数双眼睛凝望着你,感觉很有些古怪:当初这个舞台上,曾经上演过些什么? &/p&&p&  19万年——多么漫长的演出啊!试想,如果把19万年算作一昼夜,我们有文字记载的整个历史,还只经历了不到半小时而已! &/p&&p&  一个新奇的念头跳出脑海:放下从书本上已经知道的历史,在这里,我们有机会找到更早一些的故事吗?哪怕再提早半小时,让我们面对面看看四千多年前的廪君? &/p&&p&  这是一个诱人的想法!离开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也离开古老得有些离谱的龙骨洞,我们一个猛子扎向清江。等探出头来,已是公元6世纪,清清浅浅的河面上,远远漂过来一条船,船上文士羽扇纶巾,正是北魏的鹂道元在游历山川,准备写他的《水经注》——此君也皱着眉头,象在寻找什么。且不理他,匆匆一个照面,继续潜行。这次回到了公元4世纪、南北朝时期,遇见的是额头上有块伤疤的范晔。运气不错,此人新编的《后汉书》墨迹未干: &/p&&p&  “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 ” &/p&&p&  ——(南朝/宋o范晔《后汉书o南蛮西南夷列传》) &/p&&p&  又是洞穴!只是换了个地方——武落钟离山。山上,住着最早的巴人。 &/p&&p&  抬眼一看,物是人非。文明的曙光,正丝丝缕缕映射着清江鳞鳞的细浪。 &/p&&p&  古老的清江和现在相比,山水差相仿佛,景观并无多大改变。所不同的,也许只是山更青翠,水更澄澈,树更粗壮,林更茂密而已。《后汉书》并不难懂,它用古代浅显的白话文,颇为生动地讲述了巴人创世早期一个五姓争胜、务相夺魁、奉为廪君的故事。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清江边的武落钟离山;时间,是四千多年前——年轻的巴务相和樊、瞫、相、郑四姓儿郎“未有君长、俱事鬼神”,分别居住在赤穴和黑穴两个阴暗潮湿的山洞里。 &/p&&p&  史前多以血缘为核心形成氏族,再由多个氏族组成部落。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五姓,可能就代表着五个大小不同的氏族,而“巴氏之子”和“四姓之子”,则是五个氏族的首领。至于赤穴和黑穴,应该是区分他们领地的标志,也可能是祭祀或宗教场所,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标志性建筑。几个首领是否住在里面,其实并不重要。对这两个山洞,鹂道元很感兴趣,但在《水经注》里,却没有写清楚到底是赤穴或黑穴中的哪一个: &/p&&p&  “夷水……东径难留城南,城即山也。独立峻绝,西面上里余,得石穴。把火行百许步,得二大石碛,并立穴中,相去一丈,俗名阴阳石。阴石常湿,阳石常燥。”(北魏o郦道元《水经注o卷三十七》) &/p&&p&  除鹂道元以外,没有人提到过阴阳石。这事很让后人迷惑,是真是假先不管它。且说五姓兄弟刚开始的时候,打打猎,摸摸鱼,拜一拜鬼神,日子倒也过得滋润。时间一长,也不知从哪里听到些消息,开始坐不住了—— &/p&&p&  要知道,当时的中华文明已经开始跳跃式前进,工具的发展已到了铜石并用的阶段。四五千年前的山川大地上,各处文化群落如春笋,如繁星,花团锦簇,欣欣向荣。北方渭河流域和汾河河谷已经有了早期的城邦和各自的军队,正大肆扩充势力,打得热火朝天;南方人住进了“干栏”式建筑,结束了巢居的历史。平原上各地的先民已经普遍开始种植水稻,个别地方粮食多得吃不完,也学会酿成酒来糟蹋。更重要的是,人家那里女人当权的时代已经过去,男人翻身做了主人。反过来看看自己,住在岩洞里饥一顿饱一顿不说,婚姻关系也不能保证——还处在原始的母系氏族控制的“走婚”时代!走婚虽然刺激,但毕竟仰人鼻息,已经落后于潮流。 &/p&&p&  务相和他的“走友”们都是血气方刚的新青年,有头脑,有胆识,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大背景下逐渐意识到,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发展才是硬道理,清江边的历史舞台,该轮到他们站出来了!为了氏族的繁衍和壮大,他们需要一个首领,于是,比武开始了。 &/p&&p&  “…&b&…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b&(《后汉书o南蛮西南夷列传》) &/p&&p&  比武的结果,是“巴氏子”务相胜出,得到了廪君的称号。谁也不会想到,这场看似游戏的比赛,决出的胜者将开创一个时代。 &/p&&p&  掷剑和浮舟的点子不知道是谁出的。掷剑,大概是比准头,比武力;浮舟,大概是比技巧,比勇气。比赛项目虽然不多,却能反映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比赛的内容没有选择去深山打虎、水底抓鱼;比赛的器材,也没有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扛大木举石头之类。显然,他们对首领的要求,绝不仅仅是力大勇武这么简单。特别是土船浮舟,后世的研究者认为很能体现当时制陶工艺的高超水平:想象一下,务相和朋友们的比赛规则,也许是禁用木材,只能用无数个密封的陶罐缀连成船身。用这样的“船”去渡过水流湍急的清江,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无疑有着相当的难度。 &/p&&p&  更重要的是,透过《后汉书》里简短的文字,我们还分明看到一些军事要素的影子:“掷剑”和“浮舟”的比赛,似乎已经从武器装备和交通工具两方面作好了物资和舆论的准备——务相和他的兄弟们胸有成竹,磨刀霍霍,准备要干些大事!隐约之间,我们似乎听到山雨欲来、战鼓催征,甚至能闻到一丝血腥味儿。 &/p&&p&  ……难道,是战争即将来临了吗?&/p&&p&一箭定乾坤 &/p&&p&还有一个问题——五姓兄弟为什么要把选出来的首领叫做“廪君”? &/p&&p&  “廪君”的称谓,显然和粮食有关。“廪”的本义,就是“仓廪”、“粮仓”。从字面上来讲,“仓有屋曰廪”(《广韵》)。《礼记o月令疏》说:“谷藏曰仓,米藏曰廪。” 古语“廪食”,意思就是公家发给粮食。“廪”通“禀”字,“禀”即“受”,禀命、禀赋,就是天命所归的意思。 &/p&&p&  看来当初确定“廪君”这个名称,人们还是很动了一番脑筋。只有两种可能:它要么反映一种事实——夸耀当时已有米有谷、仓廪殷实,武落钟离山的人们酒足饭饱、很有面子,他们的老大也风光气派;要么表明一种期待——人们尚未温饱,更遑论小康,希望选出来的首领能带领他们干点实事,多屯点粮食。 &/p&&p&  很显然,这是饱受饥饿之苦的人们才想得出来的名字! &/p&&p&  尽管那时获取食物的主要来源还是依靠渔猎、采集和畜养,但是已具雏形的原始农业,正在成为人们食物来源中最稳定的补充手段。到“先夏”时代,五谷即已齐备。陕西西安半坡村出土过六千年前的一罐小米粒和一罐白菜籽,河北省的武安县发现的同期窖藏谷物达两三米深、十余万斤之多。史前的中国还培育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七千年前的南方人已经普遍吃上了大米,杭州湾的河姆渡遗址就挖出了上百吨的稻子壳和稻米粒。 &/p&&p&  可是,和这些地方相比,武落钟离山显然不是一个种粮食的地方。 &/p&&p&  五姓兄弟多半还是见过些世面的。长江流域种植水稻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住在深山老林里的务相他们即便没吃过大米,也肯定闻过米香。到了四五千年前,山区的人口虽然还比不上目前这么稠密,但人们依山而聚、傍水而居,村村寨寨星罗棋布,那些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已经都有常住人口。由于山中之果不能四季采摘,林中的猎获也不稳定,青黄不接的时候,人们就常常饿肚子。 &/p&&p&  随着山中野兽越来越少,水中鱼儿越来越小,务相和他的朋友们有些急了:为了温饱,必须找到粮食。寻找一个“百谷所聚”的理想国度,才是选举“廪君”的终极目标! &/p&&p&  这让人一下子想起了前面提到的那个“臷民之国”。也许当时这个人间天堂还并没有出现,但对于务相他们来说,一切已经义无反顾。 &/p&&p&  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出现了:离开武落钟离山,去寻找更广阔的空间! &/p&&p&  我们实在难以想象,大约在4500年前某一个春夏之交的夜晚,当廪君和他的部落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火光映照的赤黑二穴是怎样一幅情景。妇女们忙着把仅存的食物和种子装进陶罐,把积攒多年的兽皮和衣物卷成行囊;年轻的探险者们踌躇满志,拾掇好弓箭、长索,再磨一磨石斧和竹矛,眼里满是兴奋。尽管前途难测,但总是充满希望。 &/p&&p&  人们在等待着廪君——巴务相占卜的结果,它将最后确定族人前进的方向。 &/p&&p&&b&“&/b&&b&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明,积十余日。……”&/b&(《后汉书o南蛮西南夷列传》) &/p&&p&  不知道务相是怎样注意到“盐阳”这个地方的,是占卜而来还是慕名而去?是偶然路过还是早有预谋?总之朝着那个方向,务相带着人们出发了。 &/p&&p&  危机四伏的史前时代,野兽出没,怪蛇横行,也只有这样聚众越野,才能保证安全。随着行程中不断经过其他部落的领地,越来越多的人群聚集到“廪君”的旗下,很快,务相的队伍象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庞大。务相的身份,也从最初那群更像是逃荒者的首领,慢慢变成一支武装力量的统帅。他们穿荆棘,跨丛山,艰难地行进在广袤的原始森林里,遇上河流深涧,就用务相发明的土船(密封陶罐)绑在腰间,泅渡而过。 &/p&&p&  短暂的迁徙中,年轻的巴务相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他与四姓兄弟及各路饥民的首脑订立了严格的攻守同盟,使那些乌合之众迅速成长为一支能战斗的队伍。当时形成的盟约,也有可能就是后来巴方军事制度的雏形。这支饥饿的队伍所到之处,就连壁垒森严、令人生畏的盐阳,这时也不得不避其锋芒。 &/p&&p&  人们普遍认为,历史上盐阳所在的位置,就在如今清江中游、湖北长阳县西渔峡口镇伴峡附近的盐池温泉一带。因为拥有盐泉,加上依山傍水、渔猎颇丰,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人类理想的栖息之所。近几十年的清江考古发掘证实,在这个略嫌狭小但自然条件绝佳的谷地,竟然连续发现旧石器中期、晚期洞穴和新石器大溪文化遗址、早期巴文化遗址,以及商、周文化遗址多处(王善才《清江考古》,科学出版社)。换句话说,在这弹丸之地,曾经有人类不间断地繁衍生息了长达十万年之久! &/p&&p&  盐阳盘踞已久,资源丰富,是一个人口稠密的聚居区。这是个依然延续着女性统治的地方,它的最高统治者是“盐水神女”,级别要高于务相的宗教身份——“巫”。关于这位盐水神女,后世有很多说法。有人说她是盐阳地区的原始宗教人员,是位人神一体、政教合一的女性,因而能调动“掩蔽日光”的飞虫,自己也能隐身其中组织进攻。也有人认为,当时巫风炽盛,祭祀活动中常由女巫扮演女神,这些事奉神社的“尸女”或“巫儿”不事生产,但在当时地位很高,她们的工作,就是常年守候在社中,满足人们的宗教要求(杨琳《巫山神女原型新探》)。 &/p&&p&  从地理上看,盐阳占据着清江要冲,廪君要想溯江而上,盐阳是必经之地。盐阳无疑是当时远近最富裕的地方。但面对这群来势汹汹、数量如此之众的史前“盲流”,盐阳也有些犯难。吸纳他们没有这个能力;拒绝他们恐怕立刻就起争端。给点人道主义的援助,又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p&&p&  最好的选择是:将其首脑廪君收归帐下,其他人等则先行安抚,再予遣散,愿意留下的不妨用作奴隶。只要稳住头领,然后各个击破,其他人群龙无首,事情就要好办得多。然而谈判过程中,盐水神女没有想到,廪君不仅断然“不许”,理由还很堂皇:“我当为君求廪地,不能止也。” &/p&&p&  其实很多人到今天也不太理解,廪君为什么要摆这个架子。《晋书o李特载记》说他是为了去找条件更优越的“廪地”,似乎不止这么简单。但可以肯定的是,象务相那样出类拔萃的人物,是有能力在举手投足间俘获女人的爱情的。这位神女自己,在我们的想象中,恐怕也正是春情萌发、云雨思慕的时节。 &/p&&p&  我们宁愿相信,盐神与廪君相邀“共居”,更多的是出自她一见钟情的爱情。然而,世间的爱情总是来得不是时候。此时的盐水神女虽然一心想留下务相,可动武强抢又怕坏事。廪君虽然“不许”,也不敢硬来——盐阳殷富,在弱肉强食的蛮荒时代能够长期存在,证明它有足够的防卫能力。而且随着廪君迫近,盐阳的防御力量也已经充分调动起来。要知道,这里虽然是一个以女性为首的地方,打起仗来却不乏男人,况且即使是女人上场,廪君的队伍也不一定能占到便宜。当时的女性,远非现在打着遮阳伞、涂着指甲油的纤细女生可比,残酷的自然环境磨练了她们的意志,她们的体力也和男人相差无几。据说远古有一些女性氏族的战士,发育一成熟就割掉左乳,目的仅仅是为了方便拉弓射箭。面对如此悍勇的女性,恐怕任何男人都会有些心虚! &/p&&p&  双方僵持的时候,盐阳方面为了避免正面冲突,采取了软硬两手。现在看来,这两手实在是善意的成份居多:晚上,盐水神女亲自作为盐阳方面的谈判代表,不惜孤身犯险,以女儿家的装扮来到廪君阵营,“暮辄取宿”,自荐枕席,对务相施以美人计。她带着盐阳的利益诉求,或许还有直接的爱情表白,并以“此地广大,鱼盐所出”相诱,希望能说服廪君。而到了白天,这位情窦初开的女性则又脸色一变,故作凛然,祭起遮天蔽日的飞虫,严严实实地挡住廪君前进的道路。 &/p&&p&  看来,盐阳是一个以虫为图腾的部落,“诸虫群飞”,可能就是无数个涂着飞虫符号、或者戴着虫形面具的盐阳战士在阵前舞蹈。这种绵里藏针的军事威慑,挡住了廪君前进的道路,廪君的队伍被迫停顿下来,前后“积十余日”。盐水神女这一招其实颇有名堂,后世称之为坚壁清野、铁索横江,不战而屈人之兵。实际效果也很不错——廪君这支缺乏后勤保障,全靠着沿途渔猎和掳掠来补充给养的队伍,一时濒临绝境。 &/p&&p&  一般来讲,此时廪君有两种选择:一是率领虚弱的队伍不惜伤亡拼死一战,鱼死网破之余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二是率部臣服于盐阳。如果务相此时选择屈服,也没有人会指责他:他自己佳人得抱,说不定还能混个盐阳二当家干干;他带来的臣民饥肠碌碌,断粮已久,能很快填饱肚子,运气好的或许还能拿到令人羡慕的盐阳绿卡。 &/p&&p&  出人意料的是,此时的廪君作出了一个颇受后世争议的决定: &/p&&p&&b&“&/b&&b&……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b&”(《后汉书o南蛮西南夷列传》) &/p&&p&  时至今日,我们已无心责怪廪君的绝情。也许,年青的务相想干点大事,不甘心寄人篱下。或者,这是伤亡最小,而双方利益却能得到最大保全的一种选择。想一想,他如果是个阴险小人,事情会好办得多:因为在白天“射杀”盐神的难度,要远远高于晚上同榻而眠时的谋杀。同样一个盐水神女,务相对晚上前来约会的情侣,和白天阵前对峙的敌方首脑,态度截然不同。显然,廪君对盐水神女,毕竟还是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 &/p&&p&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在两军阵前当众杀死敌方首脑来打开局面,哪怕这人是他最不愿意伤害的情侣。选择用战争的手段“射杀”盐神,更明白无误地表达了廪君的态度:他必须彻底破除这里的女性权威,以征服者的身份君临盐阳! &/p&&p&  为了实现这一残酷的目标,廪君费尽心思,所使的计策不可谓不妙,只是让人想起来不是滋味,很是替神女不平。对于这段细节,范晔可能心中不忍,只是一笔带过,但在更早一些的《世本》里,我们找到了其中的详情: &/p&&p&&b&“&/b&&b&廪君……使人操青缕以遗盐神曰:‘缨此即相宜,云与女俱生,宜将去’,盐神受而缨之,廪君即立阳石上,应青缕而射之,中盐神,盐神死,天乃大开。” &/b&&/p&&p&  ——《世本卷七下o氏姓篇下o姓无考诸氏(清o秦嘉谟辑补本)》 &/p&&p&  《世本》成书于公元前230年左右,有人考证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史书,原本在宋代就已失传。至于北方赵国史书中为什么会提到南方的事迹,颇有些耐人寻味。很有可能,这些材料都来自更早的商周国书或王室档案。 &/p&&p&  目前流传下来的《世本》的各种辑本中,对“廪君”的记述内容基本一致。其中不约而同地提到这一情节:为了白天能在“遮蔽日光”的群虫里准确地指定狙击目标,务相利用了盐神对他的痴情,送给她一缕青丝(头发),在她身上秘密地留下一个标记! &/p&&p&  可以想象,傻傻的神女拿到廪君的定情信物之后,一定乐得心花怒放。果然不出廪君所料,第二天指挥战斗的时候,盐神还是忍不住偷偷把它带在身上。于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斩首行动”开始了——说时迟那时快,年轻的务相转身跳上一块巨石,弯弓搭箭,目标正是云雾中若隐若现的那缕青丝! &/p&&p&  此刻的务相想了些什么,我们无从得知。唐初,太宗李世民组织房玄龄等人编过一部《晋书》,提到下面这个细节: &/p&&p&  “&b&廪君立砀石之上,望膺有青缕者,跪而射之,中盐神。盐神死,群神与俱飞者皆去,天乃开朗&/b&&b&。&/b&”(唐o房玄龄等《晋书o载记第二十o李特/李流》) &/p&&p&  “跪而射之”——而且是先“立”后“跪”! &/p&&p&  试想,当时弓的制作还十分原始,&b&“弓者,揉木而弦之以发矢”&/b&,在烤弯的木棍两头绑上动物筋腱就是弓了,其长度几乎和人等高,一般需站姿才便于观瞄和发力,命中的精度也更高。务相采取跪姿发射,是很不方便而且也没有必要的。《晋书》写到这里,似乎话中有话。我们不妨大胆想象:廪君这一“跪”,是否也眼中含泪、心中有愧呢? &/p&&p&  被爱情冲昏头脑的盐水神女,做梦也想不到务相会有如此绝情的举动。利箭穿心,这位痴情的女子迅即香消玉陨。突如其来的变故,沉重打击了盐阳守军的士气,随着主帅陨落,盐阳一方的防御顿时土崩瓦解。在溃逃的人群后面,廪君率领的勇士们如影随形,兵不血刃,迅速占领了盐阳的各处要塞。 &/p&&p&&b&“&/b&&b&廪君复乘土船,下及夷城。夷城石岸曲,泉水亦曲。廪君望如穴状,叹曰:‘我新从穴中出,今又入此,奈何!’岸即为崩,广三丈余,而阶陛相乘,廪君登之。岸上有平石方一丈,长五尺,廪君休其上,投策计算,皆著石焉,因立城其旁而居之。其后种类遂繁&/b&&b&。”&/b&(《晋书o李特载记》) &/p&&p&  廪君杀死盐水神女,如果只是为了抢占她的地盘,然后取而代之,那么仅仅凭他背叛爱情这一条,可能就没有多少人愿意记住他。但廪君到底没让人们失望——有了盐阳这块根基,廪君没有停留,随后在“夷城”这个地方,建立了巴国最早的政权:“&b&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b&。 &/p&&p&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湖北省考古队的王善才先生以雄辩的文物资料证明,夷城就在盐阳下游不远、以早期巴文化遗址——香炉石为中心的渔峡口一带。后面的故事,《晋书》、《世本》、《水经注》和《后汉书》所记大同小异。不同的是,《后汉书》和《水经注》简略交待了一下廪君与*的渊源: &/p&&p&&b&“&/b&&b&……廪君死,魂魄世为*。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b&&b&。”&/b&&/p&&p&  ——(《后汉书o南蛮西南夷列传》) &/p&&p&《水经注》和《长阳县志o古迹》(道光版)互为印证,都提到过一件事:廪君死后,葬在夷城的“*垅”。这就是后世巴人“*崇拜”的由来。廪君曾经活动过的湖北清江流域,很可能就是后来商周时期“虎方”。 &/p&&p&  —————————————————————————————————&/p&&p&  时间和江水一样,静悄悄地向前流淌。“未行而亡,封巫山之台”的神女,在云雾中留下一双哀怨的眼睛,注视着廪君和他新建的方国。 &/p&&p&  山中无甲子,寒暑不知年。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耳听得外面的世界越来越喧闹,终于有人忍不住爬上高山之巅,去远眺山外的风景。这一望不要紧,他惊奇地发现,原本贫瘠的黄土高原,此刻已是旌旗遍野,风云突变。 &/p&&p&  此时的黄河正是最热闹的时候。四千多年前的中原大地上,各种势力此消彼长、竞相圈地。蓄势已久的炎黄二族被推到风口浪尖,文明的发展正在加速。炎帝和黄帝经过阪泉大战结为同盟,已开始建立中国最古老的城邦。 &/p&&p&  当初巴务相占领盐阳以后,似乎过了不久就“君乎夷城”,从此偃旗息鼓。这让一些人十分遗憾:廪君为什么不组成强大的军团,冲出群山,纵横四海,做一个史前的成吉思汗,让后世的巴人也跟着风光风光?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廪君时代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还是一片权力真空,任谁胆子大,就能打天下,其实是大错而特错。 &/p&&p&  我们来看看那时长江中下游的情形。 &/p&&p&  当时的江汉平原一带,已经是三苗族的地盘。三苗是传说时期的南方氏族部落集团,分布在“江、淮、荆州”和“左洞庭、右彭蠡”之地,是巴人的近亲,是后来南方苗瑶民族的先民。由于三苗和巴人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以至于不少学者在阐述广义的巴人时,也把三苗纳入其中。顾铁符等人认为,巴人本来就是三苗的一支。从早期农耕时代开始,自炎黄二帝到尧舜禹汤,三苗不断与北方武装对抗,双方势同水火。 &/p&&p&  尧舜禹三个时期,对付三苗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方法。最初是硬干——帝尧时期,一支以“修蛇”为图腾的三苗族生活在今湖北北部的丹水流域,首领叫驩兜,经常侵扰中原。尧率中原部落联盟在丹水岸边大败驩兜,迫使三苗求和。 &/p&&p&  帝舜时期,三苗南移到江、汉一带。“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郭璞)。帝舜击败了不愿臣服的三苗,为根除隐患,还把他们移民到边远的三危(今甘肃敦煌东南),使之远离故土。和尧相比,舜以土地换和平,策略有所进步,但做得不够彻底,三苗大部仍退至南方地区。帝舜穷追不舍,终因水土不服,死在湖南苍梧。 &/p&&p&  到了帝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生活在南方的一些三苗部落再度发展起来,帝禹再次率部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征讨。战前,帝禹率众誓师,激励士气,宣布三苗“敢行称乱”(《墨子o兼爱下》),然后与之决战,大败三苗。“三苗”的称谓从此消失。 &/p&&p&  尽管史前的南方在文明发展的整体进程上并不落后于北方,但根深蒂固的王化思想,却让古人形成了明显的民族歧视。古代中原对外族的称谓,一开始还是很规范的。《礼记o王制》中记载:“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 《吕氏春秋o召类》中说,“尧战丹水以服南蛮”,可见所谓的“蛮”,就是指三苗、巴人和南方的土著。 &/p&&p&  到了后来,所谓“蛮夷”的概念越来越混乱。三苗和巴人,连同所有南方化外之民,都被北方“礼仪之邦”统称为“南蛮”。看看字典上对“蛮”的定义,其中包括“粗野、凶恶、不通情理”,是“野蛮”的简称。对于巴人,先是和三苗一起被称作“蛮”,中间一段时间直接称“巴”,秦汉以后则又常常称之为“夷”。 &/p&&p&  古代的巴蛮二族虽然在汉水和荆襄互有交融,但大体以汉水为界,巴族固守汉水以西和以南的山地,三苗则盘踞在江汉平原,双方各有其势力范围。廪君冒冒失失冲出河谷,无异于以卵击石。选择在蛮荒山野白手起家,寻找生存之道,倒不失为明智之举。 &/p&&p&  我们甚至怀疑,历史上这些被统称为“南蛮”的早期巴人和三苗,为了对付步步紧逼的中原势力,彼此之间应该有些心照不宣的默契,暗底里或许还有物资和情报的往来。 &/p&&p&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到了夏禹时期,巴人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大,已成为一支足与三苗抗衡的力量。而此时大禹对付三苗的手段,也隐约有了一些远交近攻的味道。“远交”的对象,就是巴人。 &/p&&p&  其实在很早以前,北方文明就对长江上游以岷江为中心的古蜀国,以及长江中游以三峡为中心的古巴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黄帝时代开始,南北之间就已有了比较密切的交往。对此,司马迁在《史记》开篇的“五帝本纪”中曾有记录: &/p&&p&&b&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b&&b&西陵之女,是为嫘祖&/b&&b&。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是为帝颛顼也。&/b&”(《史记o五帝本纪》) &/p&&p&  “西陵之女”的娘家,有人说在西陵峡一带,也有人认为在四川省的盐亭县,距嘉陵江中游的阆中不远。嫘祖的两个儿子,一个居若水,一个居江水,都和巴蜀有关,二儿子昌意再与蜀山氏联姻,更是亲上加亲。昌意的儿子高阳,即五帝之一的颛顼,算起来也有四分之三的南方血统。难怪后来就连清高的屈原也未能免俗,顺着这条线索把自己的身世和黄帝一族扯上关系:“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 &/p&&p&  对巴国的怀柔和渗透,到帝舜时代也没有间断,甚至还派他的儿子无淫去当了卧底:“有臷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山海经o大荒南经》)后来,因治水而进入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大禹,也注意到巴蜀这两股不能忽视的力量。试想,如果能使新兴的巴国为己所用,就等于在三苗的西方山岭和江水上游伏下了一招杀棋,在将来征伐三苗的战役中形成钳形攻势,大大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聪明的大禹随即在重庆娶了涂山氏为妻,也做了巴人的女婿,不费一兵一卒,就与巴国结为盟友。 &/p&&p&&b&“&/b&&b&……及禹治水命州,巴、蜀以属梁州。禹娶于涂山,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b&&b&。”(&/b&晋o常璩《华阳国志o巴志》) &/p&&p&不仅如此,大禹还在丈母娘家举行过联盟大会:“禹合诸侯于涂山”(《左传o哀公七年》)。这样,大禹与巴蜀结为姻盟,再次征伐三苗,于是就有了前面提到的誓师和决战。 &/p&&p&  取得治水和伐苗双重功绩的大禹,志得意满,将天下划为九州(《尚书o禹贡》),其中巴、蜀属梁州(“梁”就是桥梁的意思),后来又改称益州。此时的中华大地,已是炎黄独尊的单极世界。为了感谢各诸侯国的捧场,大禹以华夏宗主的身份,在会稽召开了第一次“联合国全会”(约4100年前)。这次非同寻常的会议,传递出一个让人振奋的信息:古老的中国,即将开启虞夏王朝的先河! &/p&&p&&b&“&/b&&b&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b&&b&。”&/b&(《华阳国志o巴志》) &/p&&p&  在热热闹闹的会场上,巴蜀两国的使者无疑占据着显赫的位置。而且从夏禹时代开始,古代巴国与中原文明的关系开始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蜜月期。这段交情,在巴人后来的记忆里保留了很长一段时间。巴国作为夏王朝南部的友好邻邦和战略盟友,在当时享受着很高的礼遇。双方亲如兄弟,不仅经贸互通、政治互信,有时甚至还交换干部: &/p&&p&  “帝启八年,帝使孟涂如巴莅讼。”(《竹书纪年 》) &/p&&p&  《竹书纪年》据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西晋太康年间有人盗墓得到它的原稿。原稿为竹简,因此称为《竹书》或《竹书纪年》,是我国最古老的史书之一。“帝启”是大禹和涂山氏生的儿子。这位童年时代只见过治水工地上父亲忙碌的背影的孩子,就是后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第一位国君! &/p&&p&  几乎同样的内容,在《山海经o海内南经》中还有更为详细的记载。 &/p&&p&  “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执之。是请生,在丹山西。丹山在丹阳南,丹阳居属也。”《山海经o海内南经》 &/p&&p&  《水经注o江水》引郭璞云:“丹山在丹阳,属巴。”不少人认为,此处丹阳应在如今的秭归,这位受命于启而“司神于巴”的孟涂,原来家在三峡,和大诗人屈原还是同乡! &/p&&p&  沧桑变幻,时过境迁。屈原时代的巴人,早已退隐川东,国破家亡。而孟涂的家乡、神女的阳台,也已沦为楚地多年。屈原生在巴乡而不自知,跑去做了楚怀王的贤臣。历史绕了一个圈,仿佛又回到起点,让人依稀听到廪君那一声叹息—— &/p&&p&  “廪君望如穴状,叹曰:我新从穴中出,今又入此,奈何!”…… &/p&&p&&b&历史,有时就像一台戏,充满了诗意和巧合,甚至还有些宿命的味道。&/b&&/p&&p&&b&来历不明的剑 &/b&&/p&&p&考古学家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巴务相的“剑”,究竟从何而来? &/p&&p&  这把剑的确有些蹊跷:“乃共掷剑于石穴”,这剑一定是金属质地。可是找遍所有早期巴文化的遗址,始终没有发现金属器物的痕迹。四千年前巴人的土地上,并不产铜! &/p&&p&  这柄来历不明的“剑”,难道是来自南方? &/p&&p&  过去我们一直以为,只有黄河流域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北方的华夏族始终站在历史发展的前列,代表着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现在看来,这些观念有些不大对头。 &/p&&p&  对于中国人的起源,向来争议很大。西方历史学家依据20世纪中叶以前的考古资料,形成一个基本理论,即中华文明源自炎黄,炎黄源自西北的氐羌,而氐羌来自西亚。“西来说”曾一度雄辩地主导过国内的学界,也是我们思维惯性的根源。但随着近几十年来中国境内人类遗址不断被发现,古文化的链条趋于完整,这一观念开始受到冲击。云南“元谋人”、鄂西“建始人”、重庆“巫山人”相继面世,加上上个世纪发现的“长阳人”,使西南一带成为我国远古人类遗址最为密集的地区。由此,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等一批学者响亮地提出:“长江流域大三峡,人类演化的摇篮”! &/p&&p&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地理学意义上的大三峡,甚至有可能是所有东亚人最早的家园。 &/p&&p&  距今五到七千年前,是史前文明大爆发的时期。农业的发展和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促进了原始部落的迅速融合,中华大地上的人口分布已经和现在十分相似。我国夏代以前的这段历史(史称先夏)虽只剩下传说,但随着考古的深入,结合上古神话传说的研究,历史学家逐渐形成三大族系的概念,即&b&中华民族的三个主要来源——华夏集团、东夷集团和苗蛮集团&/b&(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其中华夏集团以仰韶文化(陕西)为中心,人文始祖是炎黄二帝;东夷集团以大汶口文化(山东)为起点,人文始祖是太昊和少昊;苗蛮集团以屈家岭文化(湖北)为代表,人文始祖是伏羲和女娲! &/p&&p&  在苗蛮族群的传说中,伏羲是创世之祖,被列为“三皇”(伏羲、神农、轩辕)之首,史称“人皇”或“羲皇”。传说他和女娲兄妹通婚,繁育了苗蛮的先民(闻一多《伏羲考》)。这一族群起源于三峡,演进于西南,逐渐繁衍到长江中下游流域和华中、华南,甚至整个东南亚地区。&b&留在三峡一带的原住民,成为巴民族的前身和基本群众。 &/b&&/p&&p&  苗蛮的主体,作为长江下游平原地区原始农业的开发者,据说还一度越过淮河,北上进入黄河流域。因为受到北方民族的打击而南迁的苗蛮人,虞夏以前以洞庭湖、鄱阳湖为中心,聚为三苗。到商代以后,才进一步分裂为百濮和百越族群。 &/p&&p&  这样一说有些令人难以置信:难道务相的身世,居然和如雷贯耳的伏羲有关?&/p&&p&大泽生龙蛇 &/p&&p&这并非空穴来风。从远古人们的原始崇拜中,我们似乎也能找到些端倪——巴人以及整个苗蛮族群,其图腾崇拜惊人的一致:他们都崇蛇! &/p&&p&  先看巴人。最初,巴人崇虎之风不盛。和“巴”字联系最多的是“蛇”。蛇,简直就是巴人的形象标志: &/p&&p&  “&b&西南有巴国,有黑蛇,青首,食象&/b&&b&。&/b&”(《山海经o大荒北经》) &/p&&p&  “&b&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b&&b&。”(&/b&《山海经o海内南经》) &/p&&p&历史的断想 &/p&&p&  远古时期的中原,曾经和巴蜀地区交往密切,这是有依据的。&/p&&p&  廪君的事迹不是戏说,而是录自《世本》。《世本》文风之严谨,连司马迁也很佩服。和《后汉书》对照,《世本》还多出一句话:“廪君之先,故出巫诞。” &/p&&p&  对于这句话,人们到现在还争论不休。不少人认为,“廪君之先”和三峡地区的“巫”有些关系,原因是古代的三峡地区,巫风极盛—— &/p&&p&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幅神秘而壮观的景象:远古时期的夷水河畔、峡江之滨,群山屹立,云雾升腾,时而阳光普照,时而霁雨霏霏。在春花烂漫的山坡上,在阴森肃穆的丛林里,虔诚的人群聚集到一起,正聆听着巫师们的吟诵…… &/p&&p&  廪君,不论是龙的传人,还是虎的精魂,总之是在这里开创了历史。巴国,一个蒙着面纱的谜一样的国度,也从此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p&&p&  历史,有时也需要一些想象。虽然想象无法代替历史,但可以续补散轶的章节,增添唯美的诗情。廪君,带着他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记忆碎片,离我们已经越来越遥远。 &/p&&p&&b&铿锵妇好 &/b&&/p&&p&一千年过去了。 &/p&&p&  这年秋后的一天,就要落山的太阳,把血色的霞光抛撒在秦岭以南的大巴山脉。靠近汉水的峡谷中,一支队伍队形散乱,正沿着干涸的河床向西退却。在山坳的空地上,战士们口干舌燥,筋疲力尽,终于三三两两地躺倒在树荫下。 &/p&&p&  突然,一支响箭划破死一般的寂静,山腰上突然响起雷鸣般的战鼓,两边高地上赫然出现大群的武士,张弓搭箭对准了散乱的人群。 &/p&&p&  被围的队伍顿时大乱。他们虽然有数千人之众,但伤病满营,元气大伤,兼且群龙无首,早已无力再战。这些濒临绝境的汉子无处藏身,剽悍的脸孔顿时流露出求生的惶恐。短短数日之前,他们在汉水中游与商王武丁的主力大战,终于寡不敌众。为了保存实力,他们且战且退,好不容易摆脱追兵,退入巴山,满以为已经逃出生天,不想,却在这里中了埋伏! &/p&&p&  伏兵树起的玄色大旗上,冷森森绣着巨大的“商”字。旗下,一位三十岁左右的青年女子手执青铜战钺,戎装肃立,神情锐利,血红的眼睛里已经看不到半点女性的妩媚,取而代之的是弥漫的杀气…… &/p&&p&  她,就是中国历史上曾有明确记载,并有确切墓葬的第一位女军事家,也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妇好虽然只活了33岁,却在她生命的最后十年,亲自带兵征服了20多个小国,并且曾经独立指挥过商王朝最大的军团作战,成为武丁南征北战的左膀右臂。 &/p&&p&  陷入伏击的,是来自商王朝西南部、远在大巴山以南的巴方战士。在这场有人类文字记载以来的最早的伏击战中,妇好率领的商军给了古代巴人致命的一击! &/p&&p&  关于这场战争,尽管历史家们对此言之凿凿,尽管武丁和妇好的仗打得干净利落,但稍一细想又令人疑虑丛生:殷商明明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游的巴方远隔千里。难道,南方丛林中巴人的存在,竟然能危及到华北平原强大的商王朝吗? &/p&&p&  究竟是什么矛盾,迫使商王朝放弃近在咫尺的边患,舍近求远去打击遥远的巴方呢?&/p&&p&考虑了很长时间,你终于选定了一样东西:盐。&/p&&p&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也是人类进化的动力之源。 &/p&&p&  民以食为天。获得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围绕食物有不少里程碑式的进步。 &/p&&p&  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在有意识地食用盐之前,体内所需的盐分只能从兽肉、鱼介、草木中取得。后来,猎手们跟踪动物的足印和舔咸的痕迹,首先找到了盐泉。他们无意中发现:在有咸味的泉水中浸泡过的肉类,不仅吃起来更加美味,而且储存时间更长! &/p&&p&  人们欣喜若狂:这可是宝泉啊!时隔不久,聪明的古人就从泉水中得到了固态的盐。而且随着经验的逐步积累,煮、晒等提取方法的日渐成熟,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古人惊喜地发现:盐不仅能增加食欲、调节膳食、改善营养、提高体能,还能消炎疗伤、止血解毒。以前极易腐臭的鱼类和肉类,用盐腌制熏干以后,就能储藏数月甚至数年。 &/p&&p&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它意味着,以肉食为主的远古人类,因为有了盐的帮助,就可以一举突破淡季的食物瓶颈——在漫长的冬春季节,人们将从此告别饥饿。 &/p&&p&  盐,对于生活环境恶劣、食物丰俭由天的史前人类来说,起着平衡仓储、促进繁衍的重要作用。人类的人口总量和平均寿命,很可能仅仅因为盐的出现,而出现过一次爆炸式增长。甚至,我们的思维还可以更大胆一些:由于地壳运动等原因,这种在北纬30°附近分布特别广泛的物质,会不会参与到人类进化的某些关键性环节? &/p&&p&  在远古人类看来,这样神奇的泉水,无异于上天的恩赐!当盐成为仅次于空气、食物和水的一种生命必需品,盐泉也顺理成章被赋予神的光环,并安排了专门的祭司来管理。人们在此定居,围绕盐泉展开各种宗教活动。盐泉周围因此成为早期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p&&p&  然而,盐能给他们带来财富,却不能给他们带来安宁。随着农业逐渐发达,当食物和水源不再紧缺,上帝的第三根手指,就成为弱内强食的理由和竞相争夺的目标。盐也和今天的石油一样,成为血腥杀戮的导火索!最终垄断盐源的部族在与周边部族的兼并与融合中占尽先机,不断地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强盛、文化发达、人丁兴旺的强势民族。这种现象在地理上一经放大,几乎就成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成长的轨迹—— &/p&&p&&b& “&/b&&b&……人类文化,总是从产盐地方首先发展起来,并随著食盐的生产和运销,扩展其文化领域。”&/b&(任乃强《说盐》)
&/p&&p&  地理知识告诉我们,盐也是一种矿藏。只有盐矿分布较浅的地区,才有可能随泉水溢出地表。我国盐矿资源虽然丰富,但分布极为不均,只集中在青海、四川、湖北、云南和山西等少数几个地区,其中青海的湖盐占全国总储量的80%。有趣的是,考古学家发现,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最繁荣的地区,也在青海一带。 &/p&&p&  从形成特点来看,我国大致是东部海盐、西部湖盐、中部井矿盐。东部海盐在山东省,西部湖盐在秦岭以北的山西运城至青海湖一线,中部井矿盐则以湖北、重庆、四川为主。假若我们把地理、地质和历史放在一起分析,结果会让人大吃一惊—— &/p&&p&  这分明与我国上古时期的炎黄、东夷、苗蛮三大族群的分布遥相对应! &/p&&p&  这不是毫无根据的凭空猜想,也不是牵强附会的主观臆断。青海虽有盐利,但因为农业条件太差,很早就退出了文明之源的争夺;东部的海盐区,则是商周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后起之秀。四川自贡以西的井盐,也是战国末期李冰任蜀郡守以后才组织开发的。这样,先夏时期的长江流域能够找到的有盐的地方,就只剩下川东鄂西的大三峡地区! &/p&&p&  古代南方的人们,怎么会不明白盐的重要性?从伏羲时代开始,他们就不断向四方派出盐探,进行着中国最早的地质考察。这些人三五成群,以经商的名义,象鸟儿一样四散飞去。他们的名称或身份,也许就是《山海经》中提到过的“咸鸟”;他们得到的情报,后来极有可能成为《山海经》一书最早的原始素材。 &/p&&p&  这样的工作,前后可能经历了很漫长的岁月。然而和北方相比,南方苗蛮人的运气实在不怎么好——他们始终没能找到像晋南解池那样交通方便、产盐集中的地方。其实他们不知道,就在汉水下游的湖北应城、云梦一带,竟然埋藏着大片与石膏伴生的盐矿,其矿床分布约140平方公里,岩盐储量达280亿吨,氯化钠含量最高达95%!这里的盐矿直到近代才被发现和开采,不能不说是古人的悲哀。 &/p&&p&  也不知过了多少年,这些风尘仆仆走遍古代中国山川大地的“咸鸟”,历经艰辛、九死一生,终于陆续归巢,返回自己的部落。由于没有文字,在漫长的旅途中,他们只能依靠记忆、感觉和经验,记录每天的行程,以及当地的资源状况。遗憾的是,他们得到的信息绝大部分都和盐无关,甚至光怪陆离、不太可信。直到有一天,或许是一个名叫“乘厘”的人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这条线索,被记录在《山海经o中山经》中的“中次九经”: &/p&&p&&b&“(&/b&&b&隅阳之山)又东二百五十里曰岐山……减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b&” &/p&&p&  温少峰先生断定:“经文之‘减水’,即《水经》……之‘盐水’”,本意即咸水。 &/p&&p&  ——这是一条关于盐的信息! &/p&&p&  方飞先生考证:“九经为岷山山系,载川西到鄂西诸山。”《中次九经》以岷山居首,从经中所叙山系的走向,我们依稀看到,当年的乘厘从长江上游岷山出发,迎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自西向东顺江而下,走了大约二千五百里,来到一个名叫岐山的地方。 &/p&&p&  《山海经》中曾提到过三处岐山,这里显然和我们熟知的陕西岐山无关,而应该是与“江”(古代专指长江)相邻,位于大三峡地区的群山之中。 &/p&&p& 
古老的三峡,也从此成为南北势力的必争之地。这样的争夺,从三皇五帝开始,直到巴国灭亡之后,竟然一直持续了近三千年! &/p&&p&  乘厘经过的路线,其实并不平静。这时的长江上游,也已经开始出现北方盐探的谍影。神农氏打着采药的幌子,曾在汉水北部至神农架—带出没,黄帝的血脉也渗透到长江上游。那位稍后便要出场的瑶姬,虽然说不清是被哪一位炎帝封于“巫山之台”,但或许已是北方势力介入的信号。 &/p&&p&  已经陷入被动的苗蛮集团,开始酝酿一个绝秘而长远的计划。由于群山险阻,不明底细,他们决定派出一位名叫“后照”的首领,带着他的族人向西进入莽莽群山,秘密潜伏到巫山南麓的清江。他们不能明目张胆地打出蛇的旗号,又生怕丢掉自己“龙”的使命,于是辗转以“巴”为姓,对外则以“巫诞”的后代自居。他们来得如此突兀,以至于连《世本》也坦率地承认:“廪君种不知何代。” &/p&&p&  他们的目标,其实就是三峡地区的盐泉。清江,成了他们的第一个突破口。 &/p&&p&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由后照率领的这支神秘的巴姓族人,终于在清江边武落钟离山上的赤穴站稳了脚跟。廪君死后,他们索性进一步掩盖崇蛇的本来面目,改奉“龙”为尊。这一切做得天衣无缝,拥有北方背景的盐阳居然毫无察觉! &/p&&p&  有人记得,廪君在到达夷城后发表过一句感叹:“我新从穴中出,今又入此,奈何!”这让人很不理解:务相生在赤穴,夷城“望如穴状”,应该感到很亲切才是。实在不满意,换个地方不就得了,怎么会如此沮丧呢?尽管如此,廪君仍“立城其旁而居之”,无奈中又显得十分匆忙。也许在他攻打盐阳的时候,东南方向的故土,已经被南迁的三苗族占据;虽然同为伏羲后裔,但物是人非,昔日的家园,已经回不去了吧! &/p&&p&  廪君占领盐阳,完成的是父辈们精心策划后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可盐阳虽好,毕竟产盐太少,廪君并没有在此停留,甚至连夷城也不太留恋,他们继续西行,把目光投入更大的盐场。随着对三峡地区盐泉的陆续开发和廪君族对盐泉产地的一步步蚕食鲸吞,廪君建立的巴国羽翼渐丰,开始成为周旋于三苗与北方炎黄势力之间的一股新的力量。两枚陶印章 &/p&&p&1988年6月的一天,鄂西清江流域,长阳香炉石考古发掘现场。 &/p&&p&  香炉石地如其名,还真像一具站立的香炉。中间状如炉灰的凹地里,湖北清江隔河岩考古队的队员们正在仔细而又麻利地筛选着土层。在一个长方形探方内的不起眼的角落,考古人员找到了两截拇指大小的条形陶片。刚开始,人们并没在意,还以为这是哪件陶器上的残留。可是经过清理,陶片的一端竟意外地出现了文字的痕迹!负责现场发掘工作的考古队长王善才教授闻讯赶来,经过认定,这是两枚极为罕见的远古陶制印章! &/p&&p&  早期巴文化遗址发现陶印章的消息,顿时轰动了整个考古界!因为此前类似的发现,是公元前30世纪古巴比伦地区苏美尔人使用过的陶印章。我国文献记录玺印的最早使用,是《周礼》反映的西周时期。国内发现最早的古玺印实物,则是从古董商那里得到的、据说是来自安阳殷墟的三方铜印。陶印是铜印的前身,学者们分析,香炉石出土陶制印章,说明早在殷商之前,古代巴人就已经开始拥有了成熟的印章制作技术和陶器钤记制度! &/p&&p&  如今,除了文件、账本和书画作品以外,我们能看到印章的地方很少。有心人会问:这两枚陶印章,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 &/p&&p&  印章起源很早。最古老的印章的功能,一是封泥,二是钤记,后来才有权信、佩印、殉葬、烙马等。封泥制度源于西周,兴于汉代,用于货贿封存,史称“玺节”。汉代以前,印章的主要功能则是钤记,是制作工具、器物、兵器时进行标注的一种工具。这种最早的厂家认证和责任追究方式,首先就用于陶器的生产。 &/p&&p&  制陶是古代器物制作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制作陶器时,古人先是在上面刻上族徽或部落名称,后来发展为用印章铭记制陶产地、作坊及制作者的姓名,既方便又快捷,这就是中国古代流传已久、并推广到其它器物制作中的“物勒工名”制度。已经出土的大汶口陶文证明,这一制度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 &/p&&p&  因为陶印章的出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四千年前古代巴人聚居的地方,人们已经开始大批量地制作陶器。这一职业,甚至有可能就是最早的手工业萌芽! &/p&&p&  ——第二个问题接踵而来:&b&巴人制作那么多的陶器干什么?难道也和盐有关? &/b&&/p&&p&  “君乎夷城”的巴务相,此后再也不见踪影。这其间早期的巴人在干些什么,一直是一个谜。1988年任乃强先生在《盐业史研究》上发表《说盐》,揭开了“盐”促进最初的商品流通的特性:在硬通货尚未出现之前,盐就是和黄金、白银等价的交易筹码! &/p&&p&&b&巴人的身影,逐渐清晰:他们掌握着当时那个时代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战略资源——盐!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为云雾遮蔽的古代巴国,勾勒出大致的轮廓。&/b&&/p&&p&  廪君击败盐水神女,依靠盐泉资源,迅速发展成为清江中上游乃至渝东和整个三峡地区最大的部落联盟首领。在密密匝匝的丛林里,务相的子孙秉承着“廪君”的称号,吹着他们的号角,带着他们的子民,把一个又一个“鱼盐所出”的原始河谷,变成了理想中的“臷民之国”。他们成批地烧制陶器,实际上是为盐这种白色的金子订做统一的包装! &/p&&p&  由一个个行盐部落组成的巴方,更像一个经营盐业的庞大的集团公司!随着廪君“种类遂繁”,到夏禹时期,巴方军事同盟逐渐成熟,巴人的足迹东至汉水、西抵乌江,控制着大巴山与武陵山之间的大片地区。这种兼有军事和商业性质的联盟体制,一直延续到商代。 &/p&&p&  廪君之后几百年的巴国,因为先前与夏禹的特殊交情,也因为巴方与北方民族频繁的盐贸往来,一直与夏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古代的巴人沉浸在与“有夏”友好相处的氛围里,没有人注意到,昔日的强邻已大厦将倾,和谐的氛围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p&&p&  终于有一天,这种令人羡慕的平静,被一群不速之客打破。 &/p&&p&夏耕之尸 &/p&&p&《山海经o大荒西经》中,记载了一则简短的消息: &/p&&p&&b&“(大荒之中)有人无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b&” …… &/p&&p&  荒诞的传说,往往蕴藏着历史的真实。先秦典籍中的“尸”字,说的并非尸体,而是特指“接受祭祀的活人”。这则消息,实际上向我们描述了古代三峡某地举行过的一场宗教活动:有人在用当地最常见的巫术,追悼先世,祭祀亡灵。 &/p&&p&  “无首、操戈盾立”,是对巫师的形象描绘。很明显,巫师是在扮演某种角色——“名曰夏耕之尸”。那么,这个神秘的“夏耕”从何而来? &/p&&p&&b&“……故成汤伐夏桀于章山,克之。耕既立,无首,走厥咎,乃降于巫山。&/b&” &/p&&p&  简练的文字,为我们揭开了一段血腥的历史:公元前1600年前后,强大的夏朝在商汤的打击下走到了尽头。在章山战役中,夏代最后一任君主夏桀率领的农耕部族战士,终因首脑被斩而四散溃逃,其中不少人来到长江三峡的巫山一带。多少年后,这些夏朝遗民、农耕余部仍念念不忘先主杀身之仇,总要“立尸”祭灵,这就是“夏耕之尸”的由来! &/p&&p&  夏代末年,夏王桀政治*,暴虐无道。精明的成汤看到了商族问鼎中原的良机,于是吊民伐罪,逐一剿灭了夏朝的各个盟国,最后在鸣条决战,一举歼灭了夏军主力,夏朝灭亡。夏桀带领数百人仓皇逃走,后来死在“南巢”。 &/p&&p&  《山海经》中提到的章山(一说商山,在丹江下游)战役,可能就发生在夏桀逃往南巢的路上。 &/p&&p&  有人要问,这些中原难民为什么别的地方不去,偏偏选择位于巴国腹地的巫山?原因其实很简单。商汤清理了夏朝东南方向的属国,却因鞭长莫及,在其西南留下了缺口。这些夏耕遗民种惯了粮食,知道北方气候并不适合他们,为了不做商王的奴隶,唯一的选择就是南下巴蜀。 &/p&&p&  其实他们投奔巴方,除了巴、夏两国世代交好之外,还看中了巴国的富裕。 &/p&&p&  巫山不是一座孤立的小山,而是一条连绵起伏的巨大山脉。此地不仅群山险阻、沟壑深切,易于避难逃生,更重要的是拥有盐泉资源。经过巴人的世代开发,这里的盐场星罗棋布,盐道遍布巴山。其中产量最大的一处盐场,就位于巫山腹地的巫溪上游! &/p&&p&  这批来自中原地区的夏耕移民,虽然人数不多,却无形中改变了巴国的历史。因为,这些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应该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普通的农民。他们虽然带来了北方先进的农耕文明,但也带来了夏桀与商汤的宿仇,成为巴方与新兴的商王朝之间沟通的障碍。 &/p&&p&  很多年了,随着“夏耕之尸”之类宗教活动的继续,那些仇恨的种子仍然顽强地生长在巴方的土地上,代代相传。沉迷于巫术的人们不明白,光靠诅咒是不能让敌人降伏的。 &/p&&p&  直到有一天,商王武丁的部队长途奔袭,从天而降,古老的巴方这才如梦方醒! &/p&&p&&b&虎!虎!虎! &/b&&/p&&p&武丁出生,已经是三百年后的商代中期。 &/p&&p&  武丁于公元前1250年继位,是商朝的第二十二任国君。传说他即位三年,不发一言。然而三年之后的公元前1247年,武丁一鸣惊人,将民间一个筑墙的奴隶破格提拔为宰相,轰动朝野,此人就是鼎鼎有名的傅说。武丁在傅说和甘盘等贤臣的辅助下,修政行德,励精图治,使商王朝得以飞速发展。 &/p&&p&  当时商王朝周围,只有一些城邦性质的蕞尔小国,力量小而分散,与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政权、拥有两万人以上常规部队的商王朝相比,就好像散兵游勇遇上了正规军,很难组织起像样的抵抗。也难怪大多数时候,武丁能够摧枯拉朽,无往而不胜。 &/p&&p&  随着武丁的南征北战,殷商的周边环境已经基本稳定,短期内很难有什么力量能威胁到王朝的安全。然而,让雄才大略的武丁一直牵挂的,却是名不见经传的南方诸国。 &/p&&p&  在甲骨文中,人们发现一个陌生的国度——“虎方”,给商王朝制造了麻烦。 &/p&&p&&b&贞,令望乘暨举途虎方,十一月。□举其途虎方,告于大甲,十一月。□举其途虎方,告于丁,十一月。□举其途虎方,告于祖乙,十一月&/b&&b&。(&/b&《甲骨文合集》) &/p&&p&  这条卜辞,记载的是武丁为了征伐虎方,先后向先祖大甲、祖丁、祖乙举行告祭、请求庇佑的活动。“兵者,凶器也”,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武丁是人不是神,但凡用兵,也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次对虎方的战争,一向勇武的武丁居然也要求列祖列宗给予保佑——即使在甲骨文中,这样的仪式也很少记录,仅见于征伐土方等少数劲敌。这说明虎方也很强大,商王对此非常慎重,甚至并无必胜把握。 &/p&&p&  虎方,一个文献上从来没有记载过的名字,成为破解武丁南方行动计划的重要线索! &/p&&p&  一开始,人们搞不清虎方的确切位置,只是隐约联想到“廪君化*”的故事,觉得虎方应该与巴人有关。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说虎方应该在淮河南岸或两湖之间。 &/p&&p&  可是,随着对武丁行军路线的分析,这个神秘的虎方终于渐渐明朗。 &/p&&p&  这和商代的军事制度有关。武丁的常规部队—— “王师”只有左、中、右三军,总数不到三万人。每遇有重大军事行动,一般以王师为骨干,再沿途调集附近的方国友军作为补充。甲骨文中说“令望乘暨举途虎方”,实际上向我们透露了虎方的真实方位——“举”、“望”是参加虎方之战的二个氏族,“望”在淮河上游北岸,“举”则位于湖北中部的举水流域。根据武丁的军事部署,以及几百年后西周铜器铭文中对周王*虎方的记载(详见第四章),人们开始确信:武丁亲率举、望二部“奋伐荆楚”,兵锋所指,就是长江上游和荆楚腹地,大致在今天的荆襄以西、三峡以东的这片区域! &/p&&p&  从地下文物反映的文化类型来看,荆襄一线似乎成为一条分水岭:这条线以东的汉南各地,多见商代文化遗存。反观荆州以西出土的文物,形态特征却跟商代器物大相径庭,虎文化的符号明显增多:这一带地下发掘出来的戈、剑等,普遍铸有虎形纹饰,再后来,最具代表性的巴人器物“虎钮錞于”,其出土范围基本在如今的渝、鄂、湘、黔之间。 &/p&&p&  这一带,正是三千年后的土家族居住最为集中的地区。 &/p&&p&  结合巴人虎图腾崇拜的记载和当地土家族至今尚有奉虎为家神的民间习俗,人们相信虎方所在的位置,应该在湖北西南部,在巴东一线与巴国互相纠结,向南可能延伸到湘西。后世还有 “楚人既克夷虎,乃谋北方” (《左传o哀公四年》)的说法,证明后来崛起的楚国也是在征服这里的虎方以后,才真正走上强国之路。 &/p&&p&  巴方和虎方,同宗同源。虎方所处的区域,明显以巴文化为主:“有红花套、荆南寺、中堡岛、杨家咀、白庙、朝天咀、路家河、三斗坪和鲢鱼山等有早期巴文化遗物出土的遗址或遗存不下30处”(王善才《香炉石遗址与香炉石文化》)。这片区域,是古代巴文化向东冲出清江河谷和长江三峡、在江汉平原的延伸。原来,正是千年的*、不死的廪君,支撑着虎方的精、气、神! &/p&&p&  然而,此时的虎方毕竟尚不足以威胁强大的商王朝。武丁的劲敌,究竟在哪里呢?&/p&&p&&b&风雨盘龙城 &/b&&/p&&p&即位后不久,年轻的武丁就得到一个令他坐卧不安的消息:商王朝很早就设在南方、历代商王苦心经营的重要据点——盘龙城,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变得不大听话了。 &/p&&p&  一个小小的南方小城,居然让殷商朝野振动,虽然蹊跷,却事出有因。 &/p&&p&  说到这里,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殷商时期的青铜文明。商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几乎一夜之间就发展到顶峰,那些美仑美奂的商代青铜器仿佛从天而降,令人叹为观止。起初人们以为,青铜文明源自殷墟,其缔造者自然非中原群众莫属。可是五十年前一个偶然的发现,让人们对此又有了新的认识。 &/p&&p&  195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将一座神秘的古城裸露在湖北武汉近郊的盘龙湖畔。闻讯而来的考古人员惊喜地看到:在这座三面环水的盘龙古城里,竟然保存着三处大型宫殿的基址,以及酿酒、制陶、冶铜等手工作坊——这座功能完备、在历史上曾屹立过两三百年后又豁然倒下的古代城池,在黄土中至少已掩埋了三千年之久! &/p&&p&  随之而来的发现,让考古人员目瞪口呆:盘龙城的夯筑技术,宫殿布局和建筑方法,城外墓地的丧葬习俗,甚至同为北偏东20°的建筑方向等,都与千里之外的北方商城一模一样。更令人称奇的是,盘龙城出土青铜器的种类、造型和装饰花纹都和北方极其相似,两件同类的青铜器摆在一起,连专家也很难凭肉眼分辨出它们来自南方还是北方! &/p&&p&  毫无疑问,这是一处和商王朝关系极为密切的城池。可问题是,商王朝煞费苦心,在遥远的南方通衢之地修建这样一处堡垒,目的是什么? &/p&&p&  带着太多的疑问,历史学家从盘龙城出发,去寻找早已湮没于黄土的历史之谜。他们深邃的目光穿越时空,洞察古今,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很快,他们有了新的收获! &/p&&p&  前面说过,在铜料中加入锡和铅,是冶炼青铜的基本方法。细心的科学家发现,无论是铜矿、锡矿中伴生的微量金属铅,还是作为青铜生产原料之一的金属铅,都由四种稳定的同位素204Pb、206Pb、207Pb和208Pb组成,其中常见的是204Pb,但在殷墟和盘龙城发现的青铜器中,206Pb、207Pb和208Pb同位素含量却特别高。 &/p&&p&  这种异常的“高放射成因铅”,全世界都十分罕见,我国也仅仅在四川南部、云南东部及云贵相邻的地区有发现。换句话说,殷商时期黄河下游的青铜生产,勿庸置疑地使用了来自中国西南,也就是长江上游附近地区的金属原料! &/p&&p&  这些添加剂的用量虽然不大,但武丁以前的每一件青铜器中几乎都有。打开地图我们赫然发现:它们不仅来自巴山蜀水,而且从产地到商王朝所在的黄河下流地区,运输路线只有三条:长江、清江和嘉陵江。显然,不管从哪条路走,都必须经过巴国的控制地带! &/p&&p&  科学,有时会直接告诉你真相,却又把过程搞得更加扑朔迷离。科学家甚至还发现: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民族危机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