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简介是战士吗?

《古意 千金募战士》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陆游_古诗词鉴赏_古诗词名句网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作者陆游简介《古意》【宋】陆游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 这首诗的释义是什么?急_百度知道
《古意》【宋】陆游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 这首诗的释义是什么?急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asdfzxcvbn9知道合伙人
asdfzxcvbn9
获赞数:95
重金招募战士征讨敌人,修万里长城抵御外敌。曾经照着昭君墓地的月光,现在正照着汉军的军营。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关注后回复「悄悄话」,送你一个特别推送
△歌曲:《那个远方》 来源:网络
才是真汉子
原来陆游是一心要做战士的诗人
编辑| 慕新阳文 | 安宝儿妈妈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展开剩余95%
①僵卧:直挺挺地躺着;②戍轮台:指的是在边疆防守,轮台是新疆的一个县,汉朝的时候曾经在这里驻扎有部队;③夜阑:夜深了;④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⑤冰河:北方冬天结冰的河。
陆游一生写过很多诗篇,他自己就说“六十年间万首诗”,六十年里写了一万首诗。在陆游的这些诗篇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写爱国的,所以后来的人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爱国诗人”。
陆游生活的宋朝,发生过一场“靖康之变”。东北的女真族建立的金朝侵占了宋朝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宋朝的首都不得已从河南的开封迁到了临安,就是今天的浙江杭州。因为迁到了南方,所以人们就把之前的宋朝称为北宋,之后的宋朝称为南宋。
“靖康之变”的时候陆游才刚刚出生,他的父亲便带着还是小婴儿的他,一起过上了逃难的生活。一路逃难,陆游也慢慢长大。
九年逃难的路上,陆游经常听到大人们讲战争的情况,看到很多人由于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而痛哭流涕。
因此陆游年轻的时候就写过一句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意思就是骑上大马去跟金人作战,下了马就去书写作战的资料。可见,他少年时代就很想去参战,做一名战士。
二十八岁的时候,陆游参加了浙江省的考试,考了第一名。但是当时秦桧的孙子秦埙恰好也参加了考试,因为比陆游差些,只得了第二名。
秦桧是当时的大宰相,他一看到自己的孙子居然被排在陆游后面,就非常生气。等到第二年,陆游再去首都参加考试,秦桧就直接让当主考官的亲信把陆游的名字从录取名单上画掉了。
因为得罪了大宰相,陆游一直没有得到国家的重用。直到几年之后,秦桧死了,陆游才被任命了官职。但是因为陆游始终坚持抗击金朝的主张,一心要收复大宋的失地,便总是遭到主张讲和、投降的官员们的排挤和打击,几次遭到贬官。
那一心想做一名战士的陆游究竟有没有参军呢?有!那是在陆游四十多岁的时候,他到了南郑,就是今天的陕西省汉中市,这里是当时抗击金朝的前线。他被当时负责四川、陕西一带军事的将领王炎招来当了参谋。
当参谋期间,陆游提出了很多抗击金国的策略,还亲自穿上军服、骑着战马到了大散关去体验军营生活。陆游一心想着终于能够有机会参加抗金的战争了,可是仅仅过了八个多月,朝廷就召回了王炎,不同意他抗击金国,而陆游短暂的从军生涯也就因此而结束了。
陆游一生都不甘心只做一个诗人,也不愿意别人把他看作诗人,他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一名战士,连做梦都常常梦见自己身披战甲、驰骋沙场、杀敌报国。
他老了,闲居在家乡,快七十岁了,有一天夜晚刮大风下大雨,他已经躺在了床上,却被窗外呼呼的风雨声吵了起来,心想:现在自己的国家也像在风雨中一样,飘摇欲坠,一直受到金国的欺负,却不敢起来抗争。他越想越激动,便起床写下了一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虽然已经年老体衰,可是陆游依然想为国家守卫边疆,当一名征战沙场的战士,而这样的愿望在现实中没法儿实现,他就希望能在梦里实现。
《 示 儿 》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①示儿:给儿子看;②元:原来,本来;③九州:在这里指中国大地;④同:统一;⑤王师:指宋朝的军队;⑥北定:把北方平定;⑦家祭:祭奠家里的祖先;⑧乃翁:你们的父亲,在这里指陆游自己。陆游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时候,得知了一个好消息。南宋的平章军国事韩侂胄,为了洗刷国耻,收复宋朝失去的土地,准备出兵与金国大战一场。
平章军国事是一个特殊的官职名称,在南宋的时候,它是比宰相还要大的一个官职,是权力最大的中央政府最高官职。
陆游听到了这个消息,特别兴奋,非常激动,觉得自己还能够上战场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他立刻写了一首诗,这首诗中有一句“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他的意思是:一听说朝廷要出兵打仗了,
我就马上意气风发、精神饱满,别看我都八十多岁了,仍然可以上战场为国家出力,一直打到收复燕赵地区为止。燕赵地区是指古时候燕国和赵国的地盘,包括现在的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北部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南部的地区。
这场战争开始没多久,宋军便一举收复了几块失地。但是由于韩侂胄没有用对人,军中出了内奸,之后就连连战败。没过多久,就连韩侂胄都被政敌杀害了,大宋这场收复失地的战争也就以彻底失败而告终了。
在家乡的陆游得知了这个消息,十分悲愤,一下子气出了一场大病,而且越病越重。这年冬天,八十五岁的陆游躺在床上,病得已经没办法下地了,他知道自己就快不行了,便把儿子们都叫到自己的床前。他让孩子们拿来纸笔,一句话也没有说,用最后的力气写下了一首诗——《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说:虽然我知道死了以后世间的一切都跟我没关系了,但是没能亲眼看着祖国统一我十分悲伤。
如果我死了之后大宋收复了北方失去的土地,你们可一定要在祭奠的时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啊。
这首诗就是陆游的绝笔诗,也是陆游留下的一份遗嘱。他一直到死都念念不忘要抗击金国、收复失地,足见他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国家,所以后人都叫他“爱国诗人”。
为什么“九州”在古时候会代表整个中国呢?这还要从远古时期大禹治水的故事说起。
在远古的时候,洪水滔天,洪灾十分严重,有一个夏族的首领叫禹,他接受了帝王的任命来治理水灾。他先到了全国各个地方考察地势地貌,穿山越岭,测量数据。然后用了十三年的时间,疏导了全国九条大河,开通了全国九条山脉,使得全国上下的老百姓都可以安居乐业。
他也因此得到了当时各个部族首领的尊敬和爱戴,最终继承了帝位。大禹就依照他治理水灾时考察的数据把当时的国家划分成了九个区域,叫作九州,他们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后来,大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皇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朝代——夏,还派人把全国九个州的名山大川、风物特产画成图册,然后选派著名的雕刻工匠,将这些画刻于九个大鼎之上,用一个鼎代表一个州。
九鼎就象征着九州,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从此,“九州”也就成了古代全中国的代名词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给孩子的古诗故事》:原来陆游是一心要做战士的诗人
关注后回复「悄悄话」,送你一个特别推送
△歌曲:《那个远方》 来源:网络
才是真汉子
原来陆游是一心要做战士的诗人
编辑| 慕新阳文 | 安宝儿妈妈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①僵卧:直挺挺地躺着;②戍轮台:指的是在边疆防守,轮台是新疆的一个县,汉朝的时候曾经在这里驻扎有部队;③夜阑:夜深了;④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⑤冰河:北方冬天结冰的河。
陆游一生写过很多诗篇,他自己就说“六十年间万首诗”,六十年里写了一万首诗。在陆游的这些诗篇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写爱国的,所以后来的人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爱国诗人”。
陆游生活的宋朝,发生过一场“靖康之变”。东北的女真族建立的金朝侵占了宋朝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宋朝的首都不得已从河南的开封迁到了临安,就是今天的浙江杭州。因为迁到了南方,所以人们就把之前的宋朝称为北宋,之后的宋朝称为南宋。
“靖康之变”的时候陆游才刚刚出生,他的父亲便带着还是小婴儿的他,一起过上了逃难的生活。一路逃难,陆游也慢慢长大。
九年逃难的路上,陆游经常听到大人们讲战争的情况,看到很多人由于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而痛哭流涕。
因此陆游年轻的时候就写过一句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意思就是骑上大马去跟金人作战,下了马就去书写作战的资料。可见,他少年时代就很想去参战,做一名战士。
二十八岁的时候,陆游参加了浙江省的考试,考了第一名。但是当时秦桧的孙子秦埙恰好也参加了考试,因为比陆游差些,只得了第二名。
秦桧是当时的大宰相,他一看到自己的孙子居然被排在陆游后面,就非常生气。等到第二年,陆游再去首都参加考试,秦桧就直接让当主考官的亲信把陆游的名字从录取名单上画掉了。
因为得罪了大宰相,陆游一直没有得到国家的重用。直到几年之后,秦桧死了,陆游才被任命了官职。但是因为陆游始终坚持抗击金朝的主张,一心要收复大宋的失地,便总是遭到主张讲和、投降的官员们的排挤和打击,几次遭到贬官。
那一心想做一名战士的陆游究竟有没有参军呢?有!那是在陆游四十多岁的时候,他到了南郑,就是今天的陕西省汉中市,这里是当时抗击金朝的前线。他被当时负责四川、陕西一带军事的将领王炎招来当了参谋。
当参谋期间,陆游提出了很多抗击金国的策略,还亲自穿上军服、骑着战马到了大散关去体验军营生活。陆游一心想着终于能够有机会参加抗金的战争了,可是仅仅过了八个多月,朝廷就召回了王炎,不同意他抗击金国,而陆游短暂的从军生涯也就因此而结束了。
陆游一生都不甘心只做一个诗人,也不愿意别人把他看作诗人,他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一名战士,连做梦都常常梦见自己身披战甲、驰骋沙场、杀敌报国。
他老了,闲居在家乡,快七十岁了,有一天夜晚刮大风下大雨,他已经躺在了床上,却被窗外呼呼的风雨声吵了起来,心想:现在自己的国家也像在风雨中一样,飘摇欲坠,一直受到金国的欺负,却不敢起来抗争。他越想越激动,便起床写下了一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虽然已经年老体衰,可是陆游依然想为国家守卫边疆,当一名征战沙场的战士,而这样的愿望在现实中没法儿实现,他就希望能在梦里实现。
《 示 儿 》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①示儿:给儿子看;②元:原来,本来;③九州:在这里指中国大地;④同:统一;⑤王师:指宋朝的军队;⑥北定:把北方平定;⑦家祭:祭奠家里的祖先;⑧乃翁:你们的父亲,在这里指陆游自己。陆游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时候,得知了一个好消息。南宋的平章军国事韩侂胄,为了洗刷国耻,收复宋朝失去的土地,准备出兵与金国大战一场。
平章军国事是一个特殊的官职名称,在南宋的时候,它是比宰相还要大的一个官职,是权力最大的中央政府最高官职。
陆游听到了这个消息,特别兴奋,非常激动,觉得自己还能够上战场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他立刻写了一首诗,这首诗中有一句“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他的意思是:一听说朝廷要出兵打仗了,
我就马上意气风发、精神饱满,别看我都八十多岁了,仍然可以上战场为国家出力,一直打到收复燕赵地区为止。燕赵地区是指古时候燕国和赵国的地盘,包括现在的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北部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南部的地区。
这场战争开始没多久,宋军便一举收复了几块失地。但是由于韩侂胄没有用对人,军中出了内奸,之后就连连战败。没过多久,就连韩侂胄都被政敌杀害了,大宋这场收复失地的战争也就以彻底失败而告终了。
在家乡的陆游得知了这个消息,十分悲愤,一下子气出了一场大病,而且越病越重。这年冬天,八十五岁的陆游躺在床上,病得已经没办法下地了,他知道自己就快不行了,便把儿子们都叫到自己的床前。他让孩子们拿来纸笔,一句话也没有说,用最后的力气写下了一首诗——《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说:虽然我知道死了以后世间的一切都跟我没关系了,但是没能亲眼看着祖国统一我十分悲伤。
如果我死了之后大宋收复了北方失去的土地,你们可一定要在祭奠的时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啊。
这首诗就是陆游的绝笔诗,也是陆游留下的一份遗嘱。他一直到死都念念不忘要抗击金国、收复失地,足见他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国家,所以后人都叫他“爱国诗人”。
为什么“九州”在古时候会代表整个中国呢?这还要从远古时期大禹治水的故事说起。
在远古的时候,洪水滔天,洪灾十分严重,有一个夏族的首领叫禹,他接受了帝王的任命来治理水灾。他先到了全国各个地方考察地势地貌,穿山越岭,测量数据。然后用了十三年的时间,疏导了全国九条大河,开通了全国九条山脉,使得全国上下的老百姓都可以安居乐业。
他也因此得到了当时各个部族首领的尊敬和爱戴,最终继承了帝位。大禹就依照他治理水灾时考察的数据把当时的国家划分成了九个区域,叫作九州,他们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后来,大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皇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朝代——夏,还派人把全国九个州的名山大川、风物特产画成图册,然后选派著名的雕刻工匠,将这些画刻于九个大鼎之上,用一个鼎代表一个州。
九鼎就象征着九州,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从此,“九州”也就成了古代全中国的代名词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赏析:陆游《关山月》
赏析:陆游《关山月》
【www.ruiwen.com - 陆游】
  导语:《关山月》充分地体现了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陆游《关山月》赏析,欢迎阅读!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属于西域军乐中的横吹曲,一半用来表现边塞战士的怀人思乡之情,声调悲凉哀怨。陆游却运用来抒发爱国愤世的思想感情,内容丰富充实,情调悲壮激越,在艺术上表现了很大的创造性。  陆游是一个胸怀强烈爱国热情的伟大诗人,曾经在宋孝宗乾道八年到达陕川交界处的抗金前线。他感到这正是他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大好机会。然而,由于南宋朝廷内部政治原因,排挤主战派,所以不到一年,陆游便被南调至远离前线的内地成都。从南郑前线撤到成都,本来心中就十分苦闷,加上在写这首诗的前一年,当时在嘉州(今四川乐山市)任知州的陆游又被指斥“燕饮颓放”而被免官,改为主管台州桐柏山的崇道观。在这样残酷的打击面前,诗人并没有消极颓放,沉溺于个人的不幸之中,而是更深切地关心国家,关心人民,怀着更强烈的爱和恨,发出更加高昂的爱国主义歌唱。这首《关山月》就集中地反映了诗人的这种崇高的思想感情。他在题作“初自南郑来成都作”的《汉宫春》词中,发出了“何事又作南来”的沉痛感慨。又由于陆游一直坚持抗金的主张,不断触犯着主和势力的忌讳,紧接着在淳熙三年又被强加以“燕饮颓放”的罪名而免去官职。《关山月》就是陆游遭受这次政治打击后的第二年,也就是淳熙四年春天在成都写下的,诗人这时已经五十三岁了。这是一首七言,全诗十二句,四句一段,一段一意,共分三段。  前四句为第一段,从大的方面来写统治阶级屈膝投降政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对比的手法,对只知享乐、屈辱苟安的统治阶级提出愤怒的谴责。因张浚北伐失败,宋孝宗于隆兴元年(1163)下诏与金议和,签订了屈辱投降的“隆兴和议”,到此诗写作时正好是十五年。“和戎诏”三个字从思想上统摄全篇,点出一切问题和后果都由此产生出来。全诗一开头就鲜明地把揭露和谴责的矛头指向最高统治者,由此可见陆游当时反对妥协投降路线的锐气和无所畏惧的精神。戍守边疆的将军本来是应该进行战斗的,如今却没有机会,一个“空”字包含着无限的感慨和愤怒。醉生梦死的投降派们在高楼深院里歌舞作乐,而战马却因不战而肥死,弓箭因不用而朽坏。这种景象对一个一心想为国戍边和恢复中原的战士来说,是多么的沉痛。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宋孝宗或许是南宋最杰出的皇帝,登基后,定年号“隆兴”,立志光复中原,收复河山,并且恢复民族英雄岳飞谥号“武穆”,追封岳飞为鄂国公,剥夺秦桧的官爵,并且命令老将张浚北伐中原。这一切,让人们似乎看到了中兴的气象,似乎看到了汉武重现。如果当时真能够北伐成功,推此即彼,也许中华的历史将会改写。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事情啊!  北伐伊始,连克数州县,形势大好,中原震动,人们纷纷响应,只可惜前线将领不和,各自为战,张浚又没有及时处置,导致功亏一篑,败走符离。张浚未免志大才疏。北伐失败给主和派留下了攻击主战派的口实,他们再度活跃起来,纷纷上书弹劾张浚,要求与金人重开和议。  迫于压力,宋孝宗不得不屈从主和派,甚至重新起用秦桧余党汤思退为相,向金人屈服退让,签订了和约,于是将军们虽然统帅兵马驻守边境,可是长期不战,无事可做。  南宋失去的不仅仅是一朝一代的机会,失去是是整个中华的历史机遇。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乾道年间,由于没有战事的干扰,宋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一改高宗朝时贪腐的局面出现了“乾淳之治”的小康局面。  主和派的贵族官僚们,终于可以居住在高楼深院里,欣赏着轻歌曼舞,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既然对金的屈辱合约已经签订,“天下太平”了,不用打仗了,还有谁去关心那些沦陷区同胞的死活呢?大宋太祖的威名被当成了谈笑。  中间四句为第二段。边防线上,戍楼里传出刁斗的悲凉之声,一次又一次催促着月亮西沉,战士们由壮年入伍,如今已是白发苍颜,然而既不能为国建立战功,又不能回乡与亲人团聚。这样的苦闷和悲愤,无处可以诉说,只有从悲凉的笛声里传达出来,可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为国捐躯的战士们的白骨,在清冷的月光下依然横陈在沙场上。“谁知”跟“空照”相呼应,把壮士们悲愤难言的心情表现得十分强烈,同时与前一段相关联,又包含了对投降派得愤怒谴责。  “戍楼刁斗摧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前方战士的心情无疑是苦闷和悲愤的。由于南宋政府的投降政策,北方失地不能恢复,战争没有终结,他们也就长年累月地驻守戍楼不得与亲人团聚。这里也包括了留在北方沦陷区的亲人,正不知此生还能不能与他们相见。他们迫切地要求驱逐敌人统一祖国,可这愿望却长期不得实现,只得在刁斗报时的声音中,让时光白白地流逝。于是,每当明月之夜,他们就情不自禁地怀念故乡和沦陷区的亲人。然而朱门之中的统治者们,还在依照他们自己的乐曲去载歌载舞,哪里会听到前线的声音呢?活着的战士熬白了头发,愧对着那千万名死去的烈士和同胞百姓。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一个伤心失望的战士漠漠地吹着笛子,明月徒然照着战场上露出尸骨的沙丘。往日兄弟的鲜血难道就这样白白地流淌了吗?难道我中华不再有马踏大漠的豪情了吗?  最后四句为第三段。诗人在这里将视野扩大到沦陷区得中原大地,写出了苦难中人民悲痛的感情和盼望恢复的殷勤期待;同时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表达了对收复失地的坚强信念和对入侵者的强烈仇恨。作者一方面表现了不能容忍异族统治者侵占祖国大地的坚定信心,同时也沉痛地提出一个问题:沦陷区的人民正含泪等待恢复,可是这样的愿望何时才能实现呢?诗人没有做出问答,但与第一段遥相呼应,作者强烈的爱和恨,他的批判的锋芒所指都是十分鲜明的。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中国自古以来就经常遭到外来游牧民族族的侵略和屠杀。匈奴被打汉打垮了,突厥被打唐赶跑了,难道大宋就没有这样的可能吗?大宋不是没有卫青、霍去病、李靖和李勣,岳飞、韩世忠、刘琦、虞允雯这些名将现今有在何方?诗人怎么能够忍受五胡乱华的重演,怎么心甘中原继续任外族蹂躏。  金侵占中国,侵占中原至今,已经传过四世,统治者只顾自己苟安,早把沦陷区的人民给忘了。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令宵垂泪痕!”北方中原的遗民们深受异族蹂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支持他们的精神力量,就是盼望宋军能够挥戈北上,恢复祖国统一的局面。然而遗民们期待北伐,盼望恢复的愿望无法实现,他们只好空望着南方,伤心落泪。  多少遗民,含恨终老,“王师北定中原日”只能是梦中奢侈品,只能是镜花水月,可望不可即………  这首诗的内容概括了陆游爱国诗歌思想内容的所有方面。内容丰富深厚,而艺术表现则凝练集中,将多方面的内容融聚在一起,浑化为一个严整而又富于变化的整体,声情苍凉激越,风格沉郁悲壮。
本文来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示儿陆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