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论笔记本触控板怎么关都关不了

答案:解析:
(1)作者在本句中,加上了“据现在研究统计”加以限制,因为1907年前,距现在的时间已很久远,当时实际人数有多少,不能确切地了解。加“据现在研究统计”一句,只能说明根据现在的研究统计,得出的数字是1万人,不一定是确切的数字。
(2)“1600年前后”,作者没有确切地点明是哪一年,只说了一个大体的时间,因为作者不了解具体的时间。
这都体现了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是“准确”。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 有媒体让我举出青少年时期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两本文学作品,前提是只举两本。一本中国的,一本外国的。这要求有点苛刻,尤其对于写作的人。这是一个谁都怕说自己不深刻的时代。但最后我还是决定说实话。
&&&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我的少年时代。正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那是一个鄙视知识、限制阅读的文化荒凉的时代。又因为出身的灰色,内心总有某种紧张和自卑。我自幼喜欢写日记,在那个年代紧张着自卑着也还坚持写着,只是那时的日记都是“忏悔体”了。当然,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我们所能看到和听到的文艺作品更多的是愤怒、仇恨以及对个体的不屑。
&&& 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读到一部被家中大人偷着藏起来的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上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受到深深的感动。一时间我觉得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说连英雄也可以有卑下的情操,更何况我这样一个普通人呢。更重要的还有后面一句:“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正是这两句话震撼了我,让我偷着把我自己解放了那么一小点又肯定了那么一小点,并生出一种既鬼祟又昂扬的豪情,一种冲动,想要去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所以我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个特殊年代,对我的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初次领略到文学的魅力,这魅力照亮了我精神深处的幽暗之地,同时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 另一本书是《聊斋志异》。在那个沉默、呆板和压抑的时代读《聊斋》,觉得书中的那些狐狸,她们那么活泼、聪慧、率真、勇敢而又娇憨,那么反常规。作者蒲松龄生活在同样也很压抑的中国清代,他却有那么神异、飞扬、趣味盎然的想像力,他的那些充满人间情味的狐仙鬼怪实在是比人更像人。《聊斋》里有一篇名叫《婴宁》的小说当时我读过不止一遍。在中国古代小说里,如果哭得最美的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那笑得最美的就是狐仙婴宁。她打破了中国封建时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甚至不会笑的约束和规矩,她是天生爱笑,笑起来便无法无天,率性自由,哪怕来到人间结婚拜堂时也可以笑得无法行礼……正是这样一些善良的狐狸洒脱而又明亮的性情,她们的悲喜交加的缠绵故事,为我当时狭窄的灰色生活开启了一个秘密而有趣味,但又不可与人言的空间。我要说,这就是在我的青春期文学给我的恩泽和“打击”。这“打击”具有一种宝贵和难忘的重量,它沉入我的心底,既甜蜜又酣畅。
&&& 我的文学之梦也就此开始。1975年我高中毕业后,受了要当一个作家的狂想的支配,自愿离开城市,来到华北平原的乡村当了四年农民,岁月会磨损掉人的很多东西,生活是千变万化的,一个作家要有能力打倒自己的过去,或者说不断打倒自己,但是你同时也应该有勇气站出来守住一些东西。三十多年已经过去,今天我生活在北京,那些醇厚的活生生的感同身受却成为了我生活和文学永恒不变的底色。那里有一种对人生深沉的体贴,有一种凛然的情义。我想,无论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无论我们的笔下是如何严酷的故事,文学最终还是应该有力量去呼唤人类积极的东西。正像大江健三郎先生的有些作品,在极度绝望中洋溢出希望。文学应该是有光亮的,如灯,照亮人性之美。
&&& 文学是灯。这样说话在今天也许有点冒险。文学其实一直就不在社会生活的中心,特别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但我仍然要说,我在文学和文化最荒凉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爱上了文学,今天,当信息爆炸——也包括各种文化信息的爆炸再次把文学挤压到一个稍显尴尬的角落的时刻,我仍然不想放弃对文学的爱。毫无疑问,我们正在目睹世界很多大都市的繁忙。这里所说的繁忙特指对财富孜孜不倦地追求,但实现经济大国的目标,并不意味着现代公民就一定出现。而一座城市的神圣,从广义上也可以理解为高尚信仰的自觉,道德操守的约束,市民属性的认同,以及广博的人性关怀。
&&& 我想一座城市如香槟泡沫般璀璨的灯火里,一定有一盏应该属于文学。文学是灯,或许它的光亮并不耀眼,但即使灯光如豆,若能照亮人心,照亮思想的表情,它就永远具备着打不倒的价值。而人心的诸多幽暗之处,是需要文学去点亮的。
在第二段中,作者在回答媒体提问时,首先回顾了自己少年时的社会状况。当时的时代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写到这些内容?
作者在文中说:“文学其实一直就不在社会生活的中心。”试整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结合全文,如何理解“文学是灯”这一标题的含义?它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入学摸底考试语文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文学是灯铁凝有媒体让我举出青少年时期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两本文学作品,前提是只举两本。一本中国的,一本外国的。这要求有点苛刻,尤其对于写作的人。这是一个谁都怕说自己不深刻的时代。但最后我还是决定说实话。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我的少年时代。正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那是一个鄙视知识、限制阅读的文化荒凉的时代。又因为出身的灰色,内心总有某种紧张和自卑。我自幼喜欢写日记,在那个年代紧张着自卑着也还坚持写着,只是那时的日记都是“忏悔体”了。当然,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我们所能看到和听到的文艺作品更多的是愤怒、仇恨以及对个体的不屑。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读到一部被家中大人偷着藏起来的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上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受到深深的感动。一时间我觉得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说连英雄也可以有卑下的情操,更何况我这样一个普通人呢。更重要的还有后面一句:“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正是这两句话震撼了我,让我偷着把我自己解放了那么一小点又肯定了那么一小点,并生出一种既鬼祟又昂扬的豪情,一种冲动,想要去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所以我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个特殊年代,对我的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初次领略到文学的魅力,这魅力照亮了我精神深处的幽暗之地,同时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另一本书是《聊斋志异》。在那个沉默、呆板和压抑的时代读《聊斋》,觉得书中的那些狐狸,她们那么活泼、聪慧、率真、勇敢而又娇憨,那么反常规。作者蒲松龄生活在同样也很压抑的中国清代,他却有那么神异、飞扬、趣味盎然的想像力,他的那些充满人间情味的狐仙鬼怪实在是比人更像人。《聊斋》里有一篇名叫《婴宁》的小说当时我读过不止一遍。在中国古代小说里,如果哭得最美的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那笑得最美的就是狐仙婴宁。她打破了中国封建时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甚至不会笑的约束和规矩,她是天生爱笑,笑起来便无法无天,率性自由,哪怕来到人间结婚拜堂时也可以笑得无法行礼……正是这样一些善良的狐狸洒脱而又明亮的性情,她们的悲喜交加的缠绵故事,为我当时狭窄的灰色生活开启了一个秘密而有趣味,但又不可与人言的空间。我要说,这就是在我的青春期文学给我的恩泽和“打击”。这“打击”具有一种宝贵和难忘的重量,它沉入我的心底,既甜蜜又酣畅。我的文学之梦也就此开始。1975年我高中毕业后,受了要当一个作家的狂想的支配,自愿离开城市,来到华北平原的乡村当了四年农民,岁月会磨损掉人的很多东西,生活是千变万化的,一个作家要有能力打倒自己的过去,或者说不断打倒自己,但是你同时也应该有勇气站出来守住一些东西。三十多年已经过去,今天我生活在北京,那些醇厚的活生生的感同身受却成为了我生活和文学永恒不变的底色。那里有一种对人生深沉的体贴,有一种凛然的情义。我想,无论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无论我们的笔下是如何严酷的故事,文学最终还是应该有力量去呼唤人类积极的东西。正像大江健三郎先生的有些作品,在极度绝望中洋溢出希望。文学应该是有光亮的,如灯,照亮人性之美。文学是灯。这样说话在今天也许有点冒险。文学其实一直就不在社会生活的中心,特别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但我仍然要说,我在文学和文化最荒凉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爱上了文学,今天,当信息爆炸——也包括各种文化信息的爆炸再次把文学挤压到一个稍显尴尬的角落的时刻,我仍然不想放弃对文学的爱。毫无疑问,我们正在目睹世界很多大都市的繁忙。这里所说的繁忙特指对财富孜孜不倦地追求,但实现经济大国的目标,并不意味着现代公民就一定出现。而一座城市的神圣,从广义上也可以理解为高尚信仰的自觉,道德操守的约束,市民属性的认同,以及广博的人性关怀。我想一座城市如香槟泡沫般璀璨的灯火里,一定有一盏应该属于文学。文学是灯,或许它的光亮并不耀眼,但即使灯光如豆,若能照亮人心,照亮思想的表情,它就永远具备着打不倒的价值。而人心的诸多幽暗之处,是需要文学去点亮的。【小题1】在第二段中,作者在回答媒体提问时,首先回顾了自己少年时的社会状况。当时的时代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写到这些内容?(4分)【小题2】作者在文中说:“文学其实一直就不在社会生活的中心。”试整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小题3】结合全文,如何理解“文学是灯”这一标题的含义?它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6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3届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中秋的中国含义中秋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已成为当今的一个舆论热点。由中国新闻网、白沙飞翔公益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网络投票活动,签名投票者竟近百万之众,留言万条之多。回顾近年来,除了每年一度的央视春节晚会,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大节日,中秋、端午、清明、重阳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中秋,在忙忙碌碌中,除了一夜之间发现商铺里摆出花样繁多的各色月饼之外,传统中那“夕月”、“团圆”的色彩,已被割裂得支离破碎了。淡淡月光下那种中国式的亲情与祝愿,是否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呢?其实,就在中国人自己逾行逾远、逐渐过起了“洋节”的同时,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中国文化热。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在国外庆祝得有声有色,并且被别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背后反映出来的,也许正是时下我们这个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所以,在我看来,中秋“申遗”是重要的,但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即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首先得明确这些节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本质。中秋文化在我看来,就是“和文化”。不管是民间传说称中秋源于嫦娥奔月,还是民俗专家考证认为周朝先民对月亮的崇拜,演绎的都是一个“和”字。无论怎样的心境,“和”都是中秋永恒不变的滋味。中秋的月饼化不开浓浓的乡愁。中秋,为奔忙于事业的人编织了一个借口:再怎么忙,也该回家团聚,家和才能万事兴;中秋,也让游子乡里愁绪飘飞得莫名心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亲人的日子可否和善如昔?如今的中秋,是海峡两岸无数个家庭的不眠之夜,隔着一湾浅浅的海水,诉说祖国和平统一的梦想;中秋,也是游走异国的海外赤子们遥望祖国的时刻……要将传统中秋佳节“升格”,就要改变当前节日商业文化中的落后与庸俗,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当然,中秋佳节并不排斥现代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它们完全可以增添传统节日的时尚元素,让传统农耕文化孕育出来的节日更多一些时代色彩。顺便说一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可传承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以及被世界认可的程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标志。截至目前,中国只有昆曲和古琴两项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在公布的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在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去年已被蒙古国申报成功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也被印度尼西亚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长期以来,作为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源头的中国并没有给予许多民间节日以应有的重视,而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这些节日都被列为法定假日。其实在这些差距面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恢复几项传统活动,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为这些节日申遗,其实就是在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关注的就是“人类文化”,是站在人类和世界的角度上的。从这个层面来讲,文化是世界共享的。建立申报评定机制也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各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日本、韩国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出台了类似民间文化保护法,个中原因正在于此。所以,往大里说,世界遗产就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属于中国的世界遗产,就是中国区别于其他文化国度所特有的不凡的价值所在,是中华民族立足世界的身份证。中秋的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到今天,我们对历史文化遗存,当然应该怀着一份敬畏,一份呵护。(摘自《中国新闻周刊总第245期》) 【小题1】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A.之所以要进行中秋“申遗”活动,是因为中秋节留存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立足的身份证。B.随着人们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中秋“申遗”等活动将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理解和支持。C.由于现代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中秋佳节的传统色彩已经荡然无存。D.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国在对待中秋节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上,还不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积极。E. 文化是世界共享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也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对待中国传统文化。F. 中秋佳节带有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烙印。【小题2】下列对“中秋的中国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把中秋节与西方的“洋节”区分开来,使之更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B.剔除中秋文化中的商业文化,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C.通过中秋“申遗”活动,在全社会重塑对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敬畏与呵护之心。D.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中秋文化仍应体现我们民族与国家对自身的认同和自豪感。【小题3】作者为什么说中秋等传统中国节日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4】在文中,作者就如何对待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明确提出了哪些具体主张?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年广东省陆丰市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中秋的中国含义
中秋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已成为当今的一个舆论热点。由中国新闻网、白沙飞翔公益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网络投票活动,签名投票者竟近百万之众,留言万条之多。
回顾近年来,除了每年一度的央视春节晚会,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大节日,中秋、端午、清明、重阳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中秋,在忙忙碌碌中,除了一夜之间发现商铺里摆出花样繁多的各色月饼之外,传统中那“夕月”、“团圆”的色彩,已被割裂得支离破碎了。淡淡月光下那种中国式的亲情与祝愿,是否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呢?
其实,就在中国人自己逾行逾远、逐渐过起了“洋节”的同时,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中国文化热。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在国外庆祝得有声有色,并且被别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背后反映出来的,也许正是时下我们这个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
所以,在我看来,中秋“申遗”是重要的,但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即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
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首先得明确这些节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本质。中秋文化在我看来,就是“和文化”。不管是民间传说称中秋源于嫦娥奔月,还是民俗专家考证认为周朝先民对月亮的崇拜,演绎的都是一个“和”字。
无论怎样的心境,“和”都是中秋永恒不变的滋味。中秋的月饼化不开浓浓的乡愁。中秋,为奔忙于事业的人编织了一个借口:再怎么忙,也该回家团聚,家和才能万事兴;中秋,也让游子乡里愁绪飘飞得莫名心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亲人的日子可否和善如昔?如今的中秋,是海峡两岸无数个家庭的不眠之夜,隔着一湾浅浅的海水,诉说祖国和平统一的梦想;中秋,也是游走异国的海外赤子们遥望祖国的时刻……要将传统中秋佳节“升格”,就要改变当前节日商业文化中的落后与庸俗,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当然,中秋佳节并不排斥现代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它们完全可以增添传统节日的时尚元素,让传统农耕文化孕育出来的节日更多一些时代色彩。
顺便说一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可传承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以及被世界认可的程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标志。截至目前,中国只有昆曲和古琴两项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在公布的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在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去年已被蒙古国申报成功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也被印度尼西亚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
长期以来,作为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源头的中国并没有给予许多民间节日以应有的重视,而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这些节日都被列为法定假日。
其实在这些差距面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恢复几项传统活动,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为这些节日申遗,其实就是在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关注的就是“人类文化”,是站在人类和世界的角度上的。从这个层面来讲,文化是世界共享的。建立申报评定机制也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各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日本、韩国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出台了类似民间文化保护法,个中原因正在于此。
所以,往大里说,世界遗产就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属于中国的世界遗产,就是中国区别于其他文化国度所特有的不凡的价值所在,是中华民族立足世界的身份证。
中秋的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到今天,我们对历史文化遗存,当然应该怀着一份敬畏,一份呵护。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总第245期》)
1.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之所以要进行中秋“申遗”活动,是因为中秋节留存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立足的身份证。
B.随着人们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中秋“申遗”等活动将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C.由于现代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中秋佳节的传统色彩已经荡然无存。
D.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国在对待中秋节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上,还不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积极。
E. 文化是世界共享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也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F. 中秋佳节带有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烙印。
2.下列对“中秋的中国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把中秋节与西方的“洋节”区分开来,使之更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
B.剔除中秋文化中的商业文化,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
C.通过中秋“申遗”活动,在全社会重塑对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敬畏与呵护之心。
D.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中秋文化仍应体现我们民族与国家对自身的认同和自豪感。
3.作者为什么说中秋等传统中国节日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作者就如何对待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明确提出了哪些具体主张?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入学摸底考试语文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学是灯
铁凝
有媒体让我举出青少年时期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两本文学作品,前提是只举两本。一本中国的,一本外国的。这要求有点苛刻,尤其对于写作的人。这是一个谁都怕说自己不深刻的时代。但最后我还是决定说实话。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我的少年时代。正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那是一个鄙视知识、限制阅读的文化荒凉的时代。又因为出身的灰色,内心总有某种紧张和自卑。我自幼喜欢写日记,在那个年代紧张着自卑着也还坚持写着,只是那时的日记都是“忏悔体”了。当然,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我们所能看到和听到的文艺作品更多的是愤怒、仇恨以及对个体的不屑。
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读到一部被家中大人偷着藏起来的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上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受到深深的感动。一时间我觉得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说连英雄也可以有卑下的情操,更何况我这样一个普通人呢。更重要的还有后面一句:“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正是这两句话震撼了我,让我偷着把我自己解放了那么一小点又肯定了那么一小点,并生出一种既鬼祟又昂扬的豪情,一种冲动,想要去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所以我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个特殊年代,对我的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初次领略到文学的魅力,这魅力照亮了我精神深处的幽暗之地,同时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另一本书是《聊斋志异》。在那个沉默、呆板和压抑的时代读《聊斋》,觉得书中的那些狐狸,她们那么活泼、聪慧、率真、勇敢而又娇憨,那么反常规。作者蒲松龄生活在同样也很压抑的中国清代,他却有那么神异、飞扬、趣味盎然的想像力,他的那些充满人间情味的狐仙鬼怪实在是比人更像人。《聊斋》里有一篇名叫《婴宁》的小说当时我读过不止一遍。在中国古代小说里,如果哭得最美的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那笑得最美的就是狐仙婴宁。她打破了中国封建时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甚至不会笑的约束和规矩,她是天生爱笑,笑起来便无法无天,率性自由,哪怕来到人间结婚拜堂时也可以笑得无法行礼……正是这样一些善良的狐狸洒脱而又明亮的性情,她们的悲喜交加的缠绵故事,为我当时狭窄的灰色生活开启了一个秘密而有趣味,但又不可与人言的空间。我要说,这就是在我的青春期文学给我的恩泽和“打击”。这“打击”具有一种宝贵和难忘的重量,它沉入我的心底,既甜蜜又酣畅。
我的文学之梦也就此开始。1975年我高中毕业后,受了要当一个作家的狂想的支配,自愿离开城市,来到华北平原的乡村当了四年农民,岁月会磨损掉人的很多东西,生活是千变万化的,一个作家要有能力打倒自己的过去,或者说不断打倒自己,但是你同时也应该有勇气站出来守住一些东西。三十多年已经过去,今天我生活在北京,那些醇厚的活生生的感同身受却成为了我生活和文学永恒不变的底色。那里有一种对人生深沉的体贴,有一种凛然的情义。我想,无论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无论我们的笔下是如何严酷的故事,文学最终还是应该有力量去呼唤人类积极的东西。正像大江健三郎先生的有些作品,在极度绝望中洋溢出希望。文学应该是有光亮的,如灯,照亮人性之美。
文学是灯。这样说话在今天也许有点冒险。文学其实一直就不在社会生活的中心,特别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但我仍然要说,我在文学和文化最荒凉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爱上了文学,今天,当信息爆炸——也包括各种文化信息的爆炸再次把文学挤压到一个稍显尴尬的角落的时刻,我仍然不想放弃对文学的爱。毫无疑问,我们正在目睹世界很多大都市的繁忙。这里所说的繁忙特指对财富孜孜不倦地追求,但实现经济大国的目标,并不意味着现代公民就一定出现。而一座城市的神圣,从广义上也可以理解为高尚信仰的自觉,道德操守的约束,市民属性的认同,以及广博的人性关怀。
我想一座城市如香槟泡沫般璀璨的灯火里,一定有一盏应该属于文学。文学是灯,或许它的光亮并不耀眼,但即使灯光如豆,若能照亮人心,照亮思想的表情,它就永远具备着打不倒的价值。而人心的诸多幽暗之处,是需要文学去点亮的。
1.在第二段中,作者在回答媒体提问时,首先回顾了自己少年时的社会状况。当时的时代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写到这些内容?(4分)
2.作者在文中说:“文学其实一直就不在社会生活的中心。”试整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3.结合全文,如何理解“文学是灯”这一标题的含义?它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6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怎么设置自动关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