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神器修理什么都修理了,为什么还有红人显示

关于对天龙红人浩浩的一些个人看法
  从没写过这些东西,只是每天打开17173想看着感兴趣的东西,总会看到浩浩纵横的发些这样那样的视频,我是许愿树区的,关于浩浩,半年的了解,感受颇多。
  首先,关于人品。记得刚合区的时候,很多人说浩浩卖号找回,咱不是很清楚。此事若为真,浩浩人品,恶心到底;若为假,写在纸上,付之一炬吧。记得前段时间没合天外以前,浩浩在yy说的最多的是:谁能给我发个满6号啊,我这5544的号在天外根本撑不住。
  很少见浩浩参加集体的活动,浩浩心里只有他自己。你没有朋友,所以,你出去打架只有自己。到现在,其实至尊敌人也不算少。终极,紫绚的一堆,他们谁也不帮你。从来都是你自己跑来跑去,即使一对一的情况下,也没见谁飞着去帮你打架。你只是想自己拍个厉害的视频,发到网上提高点击率罢了。
  你心里只有自己,想的也只有自己,这就是浩浩的人品。
  再一个,关于装备石头的问题。浩浩自己发的,属性5500,血量40w多,你不管你自己说自己是4433也罢,5544也罢,其实这样的配置已经和一些没上新石头的满6号差不多了。前段时间你发的虐刺客天山逍遥的那些视频,确实很厉害。但是那天山和逍遥,只是6级石头评分高,但是在至尊的强力打压下,心法估计110也没到,修炼也不用说。众做周知,装备差不多的情况下,心法修炼高的完全可以秒心法修炼低的那些号。刺客那逍遥现在在卖,血量40w,属性5500,心法4400,修炼不清楚。
  很重要的一点你知道为什么你打他们的时候,自己手法如此高明?当时你在至尊,我们是你坚强的后盾,你知道,你在yy或者帮里喊一下,不论是圣火还是福地还是塔克,10秒我们就可以飞到;而刺客当时本身就心虚,怕有人来支援,这一切,才成就的你那所谓牛B的视频!
  最后,说一下手法的问题。确实,丐帮现在很牛B。15秒一次的狗头,对那些不抗封穴的职业来说,就是噩梦。没有哪个职业强化的技能的伤害是持续性的,除了横扫乾坤。即使满3的号增强横扫,伤害也能到一万七八两万的样子。现在进阶很重要,进阶同生的天山,可以打出移花接木全部的伤害。确实,浩浩手法好,去打那些不抗丐帮进阶的人,很牛!一个高肉墙,两个满6号打你,你宝宝都不死?这也是手法问题吗?
  忍不住在说一个,你一天玩12小时的游戏,拍下十二小时的视频,从里面抠出3分钟发出来,有意思吗?
我是一个峨眉,下面这图怎么解释?
// 获取评论内容
(function(){
var handle =
var times = 0;
var run = function() {
clearTimeout(handle);
if(times > 10) { }
var tweets_area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weets_area');
var comment_count = [];
if(tweets_area && tweets_area.contentWindow) {
if(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 {
comment_count = tweets_area.contentWindow.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total-count');
var SPAN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weets_area').contentWindow.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pan');
if(SPANs.length > 0) {
var oRegExp = new RegExp("(^|\\s)total-count(\\s|$)");
for(var i = 0; i
document.getElementById('share-comment-total').innerHTML = comment_count[0].innerHTML.replace(/\((\d+)\)/, '$1');
times += 1;
handle = setTimeout(run, 500);
handle = setTimeout(run, 500);
(function(){
var box = document.getElementById('fixbdshare');
var default_offsetTop = box.offsetT
var default_style_exp = 'position:'+box.style.position+';top:'+box.style.
var move_top = 100;
var get_scroll_top =
var change_style = move_style_exp =
if(window.innerWidth) {
get_scroll_top = function() {return window.pageYO}
change_style = function(el, exp) {
el.setAttribute('style', exp);
move_style_exp = 'position:top:'+move_top+'px';
} else if(document.documentElemen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 {
get_scroll_top = function() {return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
change_style = function(el, exp) {
el.style.cssText =
move_style_exp = 'position:top:'+move_top+'_position:_top:expression(eval(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move_top+'))';
} else if(document.body.clientWidth) {
get_scroll_top = function() {return document.body天龙八部怎么增加装备修理次数?_百度知道
天龙八部怎么增加装备修理次数?
增加装备修理次数如果可修理次数显示为零了也就是说你的当前装备只有最后一次使用寿命了.当耐久度用完时.此装备在人物属性栏里会变红.带了和没带一样,不增加属性效果如果还想使用就要用商城元宝道具润物露进行点化增加可修理次数增加装备修理次数下图是润物露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元宝商店中的南北杂货-奇珍异宝中第二页有个 润物珠(180YB)然后在苏州欧治子那可以增加1次可修理次数
其他5条回答
元宝商店中的南北杂货-奇珍异宝中第二页有个 润物珠(180YB)然后在苏州欧治子那可以增加1次可修理次数
YB店里 的润物珠能增加
润物珠 YB买的
元宝商店里卖的有润物珠、好像是60元宝一个.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天龙八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网络江湖之“天龙八部”
2008年第9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草根博主郭一平:别叫我网络英雄 中国论文网 /1/view-219424.htm   文/李肖含      他曾是个作家,如今却钟情于博客。   时间倒退半年,他甚至连互联网都没上过几回。现在可不一样了,自从年前在新华网上开了博客,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就已经成了互联网上的红人。   在谷歌中输入“郭一平”三个字,在0.36秒的时间内一共能搜出5640个网页。而如果直接输入他的网名“不想说的话”搜到的则更多。他平均两个星期才更新一次博客,但每一篇文章差不多都能进入点击率的TOP10。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他的博客点击量已经超过了44万。   “这说明我写得还不赖,是吧老弟?”年近40的他说起话来还颇带着几分孩子气。      忍不住为张平叫屈   2008年春,北京。   当新任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全国“两会”上亮相时,郭一平正一个人坐在位于北四环逼仄的办公室里忙着新书的策划。他是一家图书工作室的负责人,同时与国内数十家出版社有着业务关系。   张平的当选,引来了诸多争议。焦点只有一个,就是张平的中专学历。在张平当选的第二天就有网友在网上公开质疑张平的能力:让一个中专生去掌管一个正部级单位,这也太离谱了吧?   随后,在全国的各大网站、论坛上都开始了对张平当选的大讨论。网上的留言和跟帖铺天盖地,郭一平当时的总体感觉是贬多于褒,质疑多于肯定。   “改革开放都已经30年了,国人却还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清。”郭一平猛吸一口烟,然后慢慢地吐出来,眉头皱着,一脸的不解。   “毛泽东上的是长沙一师,也是中专学历,很多人都比他的学历高,但有几个人能成为毛泽东?要我说没有一个!”他觉得,“自己必须得站出来说点儿什么了。”   郭一平自己也是中专学历。1980年代中期,从一所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他进入了当地的一家政府部门工作。当时,他在单位的学历还算是高的。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见证并亲自参与了单位里的学历“大跃进”。从1990年代初开始,单位里好多同事的学历都摇身一变成了本科,而单位领导则大多成了研究生。当然这些学历绝大多数都是“注水”的。据他自己称,在来北京之前他还帮当地20多名领导干部考过研究生。   2000年,他辞去公职来到北京。只有中专学历的他凭着过硬的能力闯进了中关村的某著名出版公司,还当上了部门领导,据说在他手下工作的大多数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生。   “我相信张平,就像我相信我自己一样。那个年代的中专生,绝对要比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金贵的多。”在他看来,他自己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正是反击网上那些“学历决定论”者的利器。   在工作室助手的帮助下,他又把这些曾经对自己的朋友讲过N遍的经历用键盘敲了一遍,然后配上一个个诱人的标题发到自己的博客上。《一个中专生带出26个研究生》、《晒晒我的丢人事儿:假文凭,骗来一个大姑娘》……他知道,借助互联网的强大传播力,他的博文很快就会被千千万万的网民看到。   “在网络时代,对付这些问题就要用网络的办法。这叫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要不然那么多的人让我找谁去辩论?”   果然,渐渐地,他发现网上关于张平的质疑声音少了,甚至有网友直接打电话过来和他交流对此事的看法。网上也开始有人赞扬张平的诚实――至少他没有去办“注水”的假证。“我不知道我的文章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但看了它们在网上的点击量你就知道了。”      开发商最恨我   张平事件之后,郭一平在互联网上已经小有名气,但真正让他声名远播的还是他关于房地产的评论。   在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使得国人对买房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人人都想有一个家,但买房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却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对此,郭一平有着切肤之痛。   在出版公司时,他一个月有6000多元的收入,但只能在四环外租房住。后来自己搞出版收入更高,但还是买不起房子,一家三口挤在狭小的出租屋里。   他感觉中国的房价肯定出了问题。于是,他便在业余时间搞起了房地产分析。   虽然不是职业分析师,但他对自己的分析相当自信:“去年房价一片大涨的时候我就预测到今年肯定会降下来,许多人还不信。但你看,北大的徐滇庆不也道歉了吗?那些所谓的专家根本就不了解实际情况,都是在纸上谈兵!”   年初开了博客,他便将自己的几篇分析文章贴了上去。结果经过网编推荐,他的博文竟迅速地登上了新华论坛的头条,接着就是被各地网友疯狂转载。   针对某些开发商和所谓的专家鼓吹的合理高房价他写了《一个开发商:房价无论怎么狂跌,都不会合理!》。看到开发商自我炒作、捂盘惜售,他就在网上号召广大市民联合起来对抗开发商。他甚至还呼吁在北京成立“不买房工作委员会”,并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相当正式的委员会声明。   他还提出了应对房价上涨的几项对策:对炒房者征收高额税费,严格限制房产投资,限制购房面积,对违规者课以重税甚至予以法律制裁。许多网友看了大呼过瘾,有的网友还在网上留言希望温家宝总理也能看到这篇文章。   但博文的迅速传播也给他带来了危险:曾不止一个房产商给他打来电话威胁过他,还曾有一个陌生男子打电话说想和他见一面。为了安全起见,他赶快取消了原本挂在博客上的电话号码。   青联刊(以下简称青):未来还会继续写这样的文章吗?   郭一平(以下简称郭):会,当然会。他们在明我在暗,况且还有这么多的网友支持我。我怕什么?   青:你觉得那些建议会被政府采纳吗?   郭:这也说不定啊,现在政府正努力控制房价,你看现在社会上关于对闲置房屋征收高额物业税的呼声有多高。有的网友在我的博客上留言:“希望温家宝总理能够看到这篇文章,这样就省了您不少的劲儿啊。”这说明我的建议还不错,是吧?(笑)   青:现在写博客与以前写书有什么不同?   郭:写作与发表的自由度更大一点,而且看到的人也更多,影响力也就更大一点。   青:你引导了网络舆论?   郭:只能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舆论。   青:在网络时代,发表和评论某些信息是自由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网络民主时代的到来?   郭:就我个人来讲,我并不这样认为。这可以分几个方面来说,首先,且不说现在还有多少人没有电脑,不能上网,就是那些买得起电脑,上得起网的人中又有多少整天泡在论坛、博客上?也就是一些网虫罢了,在参与上就是不平等的,这就是网络民主?再者,以现在某些大的论坛或网站的发言制度来看,只要几十个人就能制造出千军万马的气势来,有人说要提防网络上的多数暴力,而我想说的却恰恰相反,要提防的正是少数人,那些整天泡在网上的网虫,防止他们以网络的名义强奸民意。   青:那您觉得自己是属于那些多数人还是少数人?   郭:您看呢?   青:许多网友称你为网络英雄,你自己认为呢?   郭:别叫我网络英雄,这些东西大家都知道,只是我把它说出来而已。      呙中校:网络时代没有意见领袖   文/本刊记者 陈晰      提起呙中校,人们总会想起他那篇著名的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2002年11月,在深圳一家证券网站任编辑的呙中校以“我为伊狂”的网名在互联网上发表了这篇万字长文,引起全国震动。      《深圳,你被谁抛弃》从深圳大企业迁都上海、人才北上发展说起,结合深圳的人才引进、投资环境、行政效率、国企改革以及文化氛围等诸多方面问题,试图解读深圳特区何去何从的问题。   借助网络媒体的强大影响力和互动方便的特点,该文引发了上百万网民参与讨论。有媒体称,该文“终结了网络灌水只有调侃和宣泄的浅层次价值的命运”。更有官员称赞其“文章洋洋万言,充满忧世伤时之怀”,“读后感慨万千,一夜未眠。”
  2003年,呙中校可以称得上是全国最“红”的网民。在媒体的撮合下,当时的深圳市市长于幼军与呙中校见面,引起全国各大媒体广泛关注,不少海外华文媒体也大量报导,称此举“开创了中共省市长级高官与网上批评者当面交流的先河”。“一位市长因为一篇网文与一个普通网友进行一场面对面的对话,畅谈一座城市的今天与未来,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这是“一场注定要写入深圳历史的对话”。   现在,呙中校任香港《亚洲周刊》编辑。      “我的生活因网络而改变”   青联刊(以下简称青):今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通过强国网人民论坛和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作为强国论坛的老网友,你对此有何感想?   呙中校(以下简称呙):其实在2003年SARS期间,我就知道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上网,也都成了网民。对于胡锦涛总书记这次上网和网友直接交流,不在于他本人或本身,更重要的在于其指标性意义,也就是正式认可了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把网络政治提上日程。这也有助于在体制内树立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对于那些把网络视为洪水猛兽的官员,无疑是一个观念的更新和鞭策。   青:你是什么时候开始上网的?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在网络上发表言论的?   呙:确切地说是在1997年4月,我的MSN帐号上还有当年注册免费hotmail邮箱的记录。不过那时候几乎没有什么中文网站,1998年以后,中文网站、网页才大规模出现。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也应该就是这时候开始,那时候还没有BBS、即时聊天、论坛,更没有社区,而是通过一种叫“牛屎铺”(newsgroup)的新闻组来交流。   青:现在,网络是否是你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   呙:是的,报纸、电视都几乎可以不看了。不过呢,我对网络的依赖性也不是太大,我也可以外出旅游一两个礼拜不上网。   青:《深圳,你被谁抛弃》那篇文章为什么会选择在网上发布?发表之后巨大的轰动效应之前有没有想到?   呙:在网上发表是比较自然。因为那个时候(2002年)有大量讨论各种话题的论坛和BBS,我也经常上网。至于在传统媒体发表,也想过,一是别人是否采用不知道,二是时间也不好说,再者文章太长也不适合在报纸刊物上发表。不过,这篇文章上网后,后来还是有人剽窃到一个刊物上发表出来了。   文章在网上能够引起一些强烈反响我是有心理准备的。只是后来发展到与市长对话,海内外舆论关注,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青:现在是否仍然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主要阵地是哪里?现在你最关注的是哪些方面的问题?   呙:在网上发表言论主要是在自己的个人空间(http://gzx1975.spaces.省略/)上,主要关注的问题在深港合作、珠三角地区经济等。   青:在网上引起轰动效应之后,你还陆续开创了一些“先河”,比如与国务院调研小组的座谈,这些事件给你的生活和心态带来了什么影响?   呙:生活自然因此改变,包括现在到香港这家媒体来工作,都是因为当时采访我而结缘。我自己觉得心态一直比较平稳,没有大的起伏。      “我不是网络意见领袖”   青:在网上成名之后,是否收到很多网友的来信?内容都是哪方面的?   呙:当时是有不少来信,主要是探讨问题的,不仅有深圳的,还有外地的。他们对所在城市和地区的发展都有很多想法,只是苦于没有发表的空间,因此对我的境遇很是羡慕。西安有一个网友,也一直在网上探讨西安的发展,当地媒体也想策划与官员见面,不过没有成功,不过他还是一如既往,这几年与当地政府有了不少沟通。   青:今年4月17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与包括你在内的26位网友面对面,欢迎网友的当面“拍砖”。这次座谈有哪些成果,你又“拍”了哪些“砖”?   呙:具体的成果很难说,还需要时间去检验。我的看法是,除了探讨广东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之外,在政治层面有积极意义。从大的方向看,确立了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模式,那就是汪洋书记系统论述的网络民主。在策略层面,把体制外的网民声音纳入体制内,让进一步的改革出现外部压力,对体制内形成改革动力,比如此后广东各地各部门官员都纷纷上网对话,或者直接会面对谈,在网上公开征集意见等等,就是这样一个推动作用。   我的意见主要在于粤港合作要“大三通”,要打破改革中“宁守勿进”的消极心态等。   青:你如何看待自己在网络上的影响力?   呙:我就是一个普通网民,一些观点有价值,影响力就大一点。   青:你认为网络上有意见领袖吗?你是否觉得自己是意见领袖?   呙:“领袖”这种思维还是传统式的,不是网络时代的。因为网络去中心化的。在某一个问题上,某人的观点可能有价值,有权威性,但是后起之秀总会起来取而代之。如果一直是某一个意见领袖在说话,那就不是网络话语模式了,那是传统的精英话语模式。我不认为自己是网络意见领袖。网络的本质意义在于,不断地颠覆所谓的话语权威,并转移中心,这也是网络的价值所在。       网络民意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新渠道   青:现在,很多网民在互联网上由“信息接受”转为“信息发布”,甚至有“一人一媒体”的趋势,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呙:这是网络时代的必然趋势,平民化,草根化,去中心化,多元互动,看似无序,但实际上在按自己的规则有序演进。“一人一媒体”、“个人写作时代(博客)”、“公民记者”都是这种演进的产物。   青:最近,网友陆续推动了一些热点社会事件的进展,比如许霆案、抵制家乐福事件等等,您如何看待网络民意对政府部门产生的影响力?您是否认为网络民意是中国式民主政治的新渠道?   呙:网络民意对政府部门的影响力,其实在2003年的孙志刚案、刘涌案中是最典型的。2003年因此也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的公共元年。网络民意的这种作用其实是舆论监督在网络时代的反映,而且是更加利用了互联网的一些特殊优势,比如传播快、可以集群搜索,可以互动,难以为个别势力操纵等等。从这个意义来说,网络民意的确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新渠道,新平台。   青:有人说,网络舆论有盲目从众的趋势,甚至有媒体将在网络中发泄暴力情绪的部分中国网民冠以“网络暴民”的称号,您如何看?   呙:盲目从众的趋势不仅仅网络舆论才有,文化大革命时代没有网络,那时的盲从是什么情况?关键不在于网络如何,而在于我们的社会是不是理性的,开放的,容许多元声音的。在网络上发泄暴力情绪的确有,国外也有,比如韩国也比较严重,以至于要搞实名制来追查。   青:你认为如何在确保网络民意畅通的同时避免非理性化言论和恶意攻击?   呙:对此,我认为应该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将网络言论纳入法治轨道,侵犯隐私、侮辱人格等言行要查处;另一方面,需要网络自律,要让网民自己管理自己。其实网络与其它系统一样,也有内生机制,会在无序状态中酝酿有序。不然的话,整个环境破坏了,劣币驱逐良币,对网民都是损失。   青:现在你在香港工作,你觉得香港和内地的网络媒体和网民现状是否有差异?   呙:很大差异。香港的网络媒体中似乎没有什么大的门户网站、社区等,我都举例说不出一两个来。有个“高登论坛”,因为今年初的“艳照门”事件而非常热络。总的状况是,香港的网络媒体远没有内地、台湾发达。香港网民是各成圈子,很分散,对西方网站的新东西接受很快,比如最早的ICQ,到后来的MSN,以及现在的facebook等。与内地交往密切的一些网友会用QQ,会上天涯。不过总体来说很少,因为两地的语言文化背景差异很大。
     天涯朴素、新浪沈笑、搜狐洪错被众多网友称为“网络三驾车”,他们是网络江湖中的大侠,演绎着虚拟世界中的“三国演义” 。   天涯朴素:天涯社区员工、天涯社区读书频道总管、著名图书策划人。天涯朴素人如其名,从不轻易显山露水,置身于错综复杂的网络虚拟人际关系中,他戒骄戒躁不温不火不亢不卑。近年来,天涯朴素在网络中声名雀起,有网友评论说,他在“网络三国”中当属安居东吴的孙权。      天涯朴素:版主“亮剑”网络江湖   文/梁伟      互联网刚开始出现BBS时,只是让大家有个可以贴各种个人信息的公告栏。后来随着网虫们越长越肥,他们吐字结文的能力越来越强,一个公告栏根本就容不下众网虫的七嘴八舌。于是,就出现了按照讨论内容分类的专题BBS,这样专题性的BBS被称为论坛……   有了论坛,就要有管理者。这样,类似“掌门人”的人物在网上诞生了,他们被叫做“版主”,顾名思义,就是一版之主的意思。   网络发展到今天,版主大多都是义务的,只有极个别的公司是由员工担任版主的。天涯朴素就是这种极个别群体的一个。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由义务版主演变为专职员工的一个例子。”   2000年之前,天涯朴素一直是报纸编辑,主要负责文学副刊。2000年10月开始接触网络,五个月后,朴素坐上天涯社区关天茶舍版主的宝座,开始体会版主的辛酸苦辣。      红脸推荐“9?11”   日,美国纽约的世贸中心连续发生撞机事件,世贸中心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导致3000多人丧生。   撞机后不久,第一篇关于“9?11”的热帖就发进了关天茶舍,朴素在第一时间将这个帖子做了“红脸推荐”。   那时候互联网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上论坛也只是小范围内的,但天涯朴素“红脸推荐”的这个关于“9?11”的帖子仍旧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每天都有上万名网友涌入论坛发表言论。这一点是天涯朴素事先没有预料到的,看着大家在论坛里各抒己见,他开始意识到做版主的魅力和挑战。   与现实生活相比,论坛里的情形更为复杂,“棒子”们的反应综合了社会上的所有的表现和言论,就在论坛里争论不断,各位“棒子大侠”风起云涌、群雄争霸的时候,天涯朴素这个版主的影响力也在霎那间凸显出来,作为版主的他自然也有自己的感情和立场,因此他偶尔也在论坛里发表自己的言论。但这些带有主观倾向的言论很快就被网友质疑,很多人认为版主应该保持中立,不应该站在某一边。因为版主的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言论上,还要表现在思想里。天涯朴素终于明白,“版主的立场会影响一些网友,而且我们给帖子打红脸,也是一种立场,会对网友产生一种暗示,我们支持什么?我们会站在哪边?所以在论坛里,我不能只考虑到自己”。   “9?11”之前,关天茶舍只是一个小圈子的学术论坛,但“9?11”却促使关天茶舍风生水起,点击率日日攀升,甚至海外媒体对天涯关天茶舍的这种论坛纷争也做出了相关报道。“9?11”之后的关天茶舍一举成为大众的思想论坛,越来越多的网友喜欢进关天茶舍发发牢骚,灌灌水,聊聊自己的见解。   网友越多,点击率越高,关天茶舍的火热度就越高涨,作为版主的天涯朴素也被众网友所追捧。但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却让天涯朴素有了顾虑,论坛里的巨大反响促使他必须关注思想方面的争论,他知道没有思想的版主是没有话语权的,一个版的版主倘若没用话语权,那么这个论坛就没有精神和生命力。所以在关天茶舍知名度陡然提升的时候,天涯朴素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决定――将关天茶舍版主之位让贤,选择去思想杂志《天涯》做一名普通的编辑。在谈及自己的选择时,天涯朴素表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参与一些文化思想交锋的活动,让自己得到全面的提高,以便将来可以做一个有思想的版主,让版主的影响力得到全面彻底的发挥。      从“范跑跑”到“姚抄抄”   2004年年末,做了三年编辑的天涯朴素再次回到天涯社区做版主。2008年天涯朴素接管人文情感社区的运营。造就了2008的众多网络大事件,他的每一次“亮剑”都掀起了网络江湖的震动,连带揭起了现实社会讨论的热浪。   日,当全国人民都沉浸在“5.12”大地震的悲痛中时,天涯知名网友范美忠在闲闲书话版发表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的帖子,这就是“范跑跑”最初的版本。   “虽然我可以理解人危难时有本能的自救欲望,但作为一个老师,丢下学生一个人跑出去了,我还是比较震惊。”那一刻,天涯朴素决定将这篇文章首页推荐,范美忠的对与错,他不评价,而是交由众网友进行评判。   这篇帖子出来后,立刻在网上造成了强烈的“网络大地震”。众网友争议很大,有支持他说“人性自私论的”,有骂他不配作老师的,有在道德上批判他的。当然也有理解范美忠但不赞同他做法的。这个事件也由网络天涯波及到现实媒体,“范跑跑”的大名一夜之间传遍整个中国,成了最热的网络话题,一时间,“范跑跑”成了网络红人。这个帖子在天涯有26万多的点击,3400多个回复。天涯朴素的“亮剑”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   “范跑跑”事件,让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在天涯,天涯里的网友却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天涯朴素的身上,大家不自主地认为高手出招,绝不是一招半式,必有后续。   果然,半个月后,天涯再次爆出“姚抄抄,文坛小天才,竟是抄袭大专家”。“90后”高二女生姚牧云抄袭事件迅速在天涯等各大论坛引发强烈反响,随后,《新京报》、《长江商报》、台湾《联合报》、中央电视台纷纷跟进报道。一时间“姚抄女”、“姚抄抄”成了天涯里又一个热点。   从“范跑跑”到“姚抄抄”,天涯朴素掀起了网络里一个又一个的热点新话题,并由此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用天涯朴素的话来说,“不要忽视论坛的力量,不要小看版主的影响力”。      青联刊(以下简称青):你心目中的论坛是什么?   天涯朴素(以下简称朴素):网络是个比较自由的空间。好的论坛应该是一个大家有理性的畅所欲言的平台。这个平台没有身份的高低与贵贱。   青:为什么会选择天涯?   朴素:因为我最先接触的论坛就是天涯社区,对天涯有份感情。而且我人在海南,选择天涯,顺理成章。   青:你觉得论坛版主的职责是什么?   朴素:版主最主要的是能够很好维护版面的内容和人气,处理好与网友的关系。当然自己能写一手好文章那就更佳。   青:你觉得版主的权利和影响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朴素:天涯的不少版主都很有号召力,除了给网友的帖子打红脸,不少版主都具有意见领袖的特色,一呼百应,有一大批的粉丝。   青:你认为你做版主和其他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朴素:版主要有责任心,网友是来玩的,版主可以玩,但版主首先要干活。   青:怎么看待自己现在这个虚拟世界中的职位?   朴素:虽是虚拟名字,但在某种程度,其实也是你的真实形象的一部分。   青:当版主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朴素:有成就感。但版主泛滥的时候,大家的感受也越来越淡了。       “芙蓉姐姐之父”陈墨:我要做网络营销权威   文/本刊记者 陈晰         几年前,陈墨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职员,兼职摄影家。喜欢泡论坛的他,业余时间在搜狐、天涯的摄影频道做版主。   2005年,伴随着芙蓉姐姐的迅速蹿红,陈墨也成了公认的“网络第一推手”。   芙蓉姐姐成名于校园网,蹿红于天涯论坛。而当时的天涯版主陈墨,正是发现千里马的伯乐。    但这些都是过去式了,如今陈墨已经成立了自己的网络营销公司。“我并不希望和芙蓉姐姐过多地联系在一起。我更希望人们知道,我是服务于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网络营销专家。”
      “芙蓉姐姐之父”   最初,芙蓉姐姐的帖子被清华网友转到天涯论坛,担任版主的陈墨觉得这个女孩会在论坛上火一把。但是转发来的帖子质量不高,“照片拍得不好,文字也写得很烂。”陈墨找到芙蓉姐姐,在清华校园里给她拍了一系列以“S型”著称的照片,又专门找写手配上煽情的文字,后来同样在网上广为流传:“我那妖媚性感的外形和冰清玉洁的气质……”总而言之,“让人看了就想抽她”。   陈墨坚信这会成为一个热帖,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帖子发布6个小时,点击量竟然达到6万,回帖1200多篇。他更没想到:“两三天的时间,传得满世界都是,连国外的网站都有了!”   除了芙蓉姐姐之外,陈墨成功推出的网络红人还有“二月丫头”、“流氓燕”、“上海第一美女”等等。   虽然被称为“网络造星专家”,但陈墨自己却说:“我从来没有‘造’过人。芙蓉姐姐也好,二月丫头也好,她们之所以红,靠的是本色,我做的只是发现和放大。”   网络红人的走红,网站成了最大受益者。芙蓉姐姐走红后的三个月,天涯论坛的用户增加了近一倍,更不用说知名度的急剧攀升。   陈默仍旧做他的版主,但他开始意识到,网络的影响力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商机。      在网上搜“黄金甲”,搜出来的却是床垫广告   陈墨声名远播之后,一些企业开始主动联系他,“能不能像炒红芙蓉姐姐一样,也在网上炒红我们的企业和产品?”   从一个业余版主到专业的网络营销顾问,似乎没有一个十分清楚的时间界限。但陈墨记忆犹新的第一个成功案例,是个床垫广告的帖子。   2006年,“喜临门”床垫花了近千万元请巩俐代言产品,企业的公关经理委托陈墨,将这个消息在网上传开。   “如果只是发个消息,根本没人会感兴趣。后来我们想了个办法,在巩俐拍广告的时候去现场拍了很多花絮照片。然后在网上连续7天每天发一篇帖子:巩俐是如何拍广告的,怎么化妆,怎么摆姿势,替身是什么样的,等等。”   结果,网友对这个帖子很感兴趣,不断地复制、传播,“那几天一到我们发帖的时间,甚至有很多网民在线等待。”这个成绩让陈墨很满意:“几乎你数得出来的门户网站都把它放在网站的首页、头条,看不见的转载估计有数千万。”   陈墨说,这篇帖子之所以被“疯传”,是因为充分迎合了网友的心理。“因为当时《满城尽带黄金甲》正要上映,又是床垫广告,我们标题起的是‘黄金甲迎喜临门,巩俐床戏大曝光’,还把很多当时的热门词汇比如超女、李宇春都融进去,你在网上搜索这些热门词汇时,都能搜出来这篇帖子。”   结果,这7篇连载帖子,使得“喜临门”的搜索结果在互联网增加了50多万条。“你在网上搜‘黄金甲’,排在最前面的不是有关电影的信息,而是我们的这个帖子。”    有人让我在网上散布股票消息   2006年,陈默成立了专业的网络营销公司,有策划人员、客户经理、媒介主管……专业的团队使得战斗力增加了不少。“现在我们的执行能力、策划能力、媒介投放能力都在不断加强。我们现在可以做到同时在几百个网站投放一个内容,也可以一天发几十万字的网络评论。”   据陈墨介绍,现在每天都有客户来咨询,包括网站、企业、甚至政府部门,服务范围包括广告宣传、危机公关、维权,还有很多“千奇百怪”的要求。   “比如搜索引擎的页面优化,这应该算是危机公关的内容。有时候你搜索一家企业或者单位的名称,搜出来的都是一些负面的消息。这时候我们就会发布一些新内容,让这些内容在搜索结果中前置,把负面的内容冲到几页以后。”    陈墨说,在这个新生行业中他也面临很多诱惑和风险。“去年,朋友介绍了一个客户给我,他想让我们做股票消息,在网上散布某几支股票会涨的消息,承诺一年保证我500万元以上的收入。”那时候,陈墨的企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这样一笔巨额资金,吸引力很大。陈墨考虑再三还是拒绝了。“如果我们散播的是虚假的信息,那是触犯法律的。”   陈墨相信,随着互联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网络营销对传统的广告公关行业会造成相当的冲击,“很多传统的广告公司比如奥美都开始介入互联网领域,但是做得成功的并不多。”不久前,世界五大广告公司之一的灵智向陈墨抛出了橄榄枝,提出要入股他的公司。但陈墨觉得,现在并不是最佳时机。“我还是希望先把公司做强做大,积累更多的成功案例。我们今年的目标是两三千万的营业务,明年希望能达到一个亿。”      青联刊(以下简称青):网络营销的概念是什么?   陈墨(以下简称陈):应该说网络营销的范围很广,包括电子商务、广告、公关。目前我们主要是做网络公关,附带有网络广告、营销策划。   青:网络公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陈:比如在网上发布新闻、发帖子、做专题、搞网络活动,这些都算网络公关。   青:网络公关跟传统的公关相比有什么优势?   陈:传统的广告公司、公关公司大多是单向的发布。几万字的宣传见报、见刊就算完成任务了。究竟有多少人看?不知道。网络公关更以效果为导向。我们会计算发布了以后,有多少人去点击,多少人去参与评论,如果没有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就继续投入。   青:网络公关适合什么样的公司或群体?   陈:应该说所有面向消费者的企业和产品,都有网络公关的需要。因为网民的数量非常庞大,网络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现在很多企业对这方面感兴趣,但是找不到门路,不知道怎么来做这方面的营销。这时它就需要领门人,给它提供一个整体的方案,把它的产品推向消费者。   青:你认为目前这个行业处于什么样的发展状况?   陈:这个行业刚开始出来,很多东西还不是很专业。有些公司就是单纯发点帖子,按帖子数量收费,对人员素质要求也不高。现在市场还不规范,正是迅速建立品牌的时候。   应该说互联网事件炒作造成很大影响的,我们是第一家。我们之前也没有发现市场有这么大。两年前,来找我们咨询的都是网站,没有传统企业。2006年才开始有传统企业,而且越来越多,现在甚至有政府都来找我们,希望我们为他们做形象公关的工作。应该说这一行业的潜在市场非常大。   青:网络营销和你以前推“红人”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陈:芙蓉姐姐属于自然火起来的事件,你只要把她放上去,网民会自发推动,形成“病毒式”的传播。但企业想做营销,想推出一个品牌,这个就比较难,这是逆水行舟。因为人对广告都有抗拒性。看出来你是广告,不会自发为你做宣传。这个是比较难的,要更讲究技巧。   比如为百事公司做宣传,我们就搞了一个网络视频大赛。你可以制作任何内容参加比赛,但是必须要用百事的主题曲来做背景音乐,我们通过传播主题曲来宣传百事。颁奖典礼的时候,我们请了很多网络红人到场,包括芙蓉姐姐、小胖,来制造一种轰动效应。   青:你还会继续推网络“红人”吗?   陈:我们现在主要服务于企业。娱乐经济行业远远不如网络营销市场大。像天仙妹妹的经纪人,他的公司已经倒毙了。而芙蓉姐姐呢,主要靠一些商业活动的出场费,现在赚钱也很少,因为她的形象比较负面。网络红人就像鸡蛋,而我是那只下蛋的母鸡,红人总有不红的一天。现在很多找我们的企业、网站、甚至政府,都是冲着我们这个团队,这不更实在吗?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龙八部神器怎么修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