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l6年精准扶贫政策宣传手册农业专业合作社

市农业局四大举措推进精准扶贫
您现在的位置:
市农业局四大举措推进精准扶贫 发布日期:信息来源:枝江市农业局信息作者:陈祥敏浏览次数:字号:[
]  11月24日,市农业局局长余瑞华带领局领导班子成员及二级单位负责人在仙女镇召开了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与精准扶贫联系村烟墩包村、五通庙村、向巷村、桃店村、屈店村和高峰桥村共商扶贫工作。针对6个联系村210个贫困户的不同特点,研究制定了突出产业扶贫为重点的精准扶贫措施,发挥农业部门行业优势,实行一村一计、一户一策,长短结合,责任到人,务求实效。
  一、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扶得有力&。根据《枝江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宣传工作方案》精神,一是制定印发了《枝江市扶贫攻坚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专项工作方案》,将联系村的产业发展、增收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生态环境优化落到实处。二是包户到人,明确责任。农业局及时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包村扶贫责任,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领一个团队,实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三是完善考核机制,把扶贫工作纳入包村单位和包村干部年度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扶贫任务未完成即工作任务未完成,年度考核不合格。
  二、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扶得精准&。扶贫攻坚重在精准贵在落实。一是树立精准意识,优化扶贫工作措施。局领导带领包村单位和干部多次深入实际,摸清联系村贫困户的村情户情,全面掌握联系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情况和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况,针对每个村每个贫困户制定具体的扶贫工作规划和扶贫措施,真正实现精准扶贫。二是找准致贫原因,解决扶贫瓶颈问题。据统计6个联系村因病致贫134户,因残致贫62户,因灾致贫2户,因劳动力不足致贫7户,其他5户。三是研究精准对策,确保精准发力。针对扶贫对象的不同特点,实行产业扶贫&改穷业&、基础扶贫&换穷貌&、科教扶贫&挖穷根&、保障扶贫&兜穷底&的扶贫模式,做到对象识别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投入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务求取得成效。四是整合部门资源,发挥联动协作作用。通过争取政策、整合资金、拓展社会帮扶等形式,借外力&造血&,帮助联系村、贫困户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三、突出产业扶贫,确保&扶得长远&。针对6个联系村有五个村地处丘陵岗地,适宜发展柑桔产业的特点,坚持以发展特色产业重点,做大做强柑桔产业,一举实现自我&造血&、长期发展,扶贫治本。一是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实现龙头带动扶贫。结合农业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382&人才工作重点创新等项目,大力培育以柑桔产业为主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通过兴办经营主体带动与贫困户的帮扶功能。二是大力推进柑桔基地建设,实现提高效益扶贫。农业局计划在仙女镇6个联系村为210户贫困户按照每户2亩的标准免费提供脐橙果苗20000株,免费赠送柑桔专用肥21吨,免费发放农业技术资料240册,帮助其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柑桔品种结构、提高科学种植技术和改善柑桔品质,积极推进柑桔基地建设。三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转型升级扶贫。大力推广&互联网+特色农业&,全面提高联系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促进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发展。
  四、强化精神扶贫,确保&扶得自信&。精神扶贫重在观念引导,是提升其素质,激发其主动性、自觉性和内在动力的重要方面。市农业局深入了解到联系村不仅存在生活贫困,部分贫困户更是存在精神贫瘠,没有健康自信的生活意识,为帮助贫困户彻底脱贫致富,我们按照&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思路,一是加强思想引导,鼓励贫困户树立脱贫致富信心。帮扶要与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有效结合起来,通过政策学习、思想教育、宣传典型等措施,鼓励村民树立起脱贫奔小康的信心。二是开展技术培训,提高贫困户就业能力和创造力。根据联系村农业资源优势和贫困户的意愿要求,有针对性、切合实际地开展一次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实用技术和农业农村政策大培训,增强贫困户自主发展的&造血功能&。
  &【】 【】 【】 【】 【】 【】错误(可在服务器上查看具体错误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省精准扶贫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