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战机被击落有多少战机安装相控阵雷达

俄罗斯空军将在2014年列装米格35战斗机[图]-俄罗斯空军 俄罗斯米格 战斗机 列装 有源相控阵雷达-东方军事-东方网
滚动新闻:
>>>>>>正文
保护视力色:
俄罗斯空军将在2014年列装米格35战斗机[图]
来源:人民网 作者:刘旭 选稿:王笑
  米格-35型战斗机具有一定隐形能力。其机体采用了大量吸收雷达波材料,远程雷达很难发现它,改写了米格战机隐形能力不佳的历史。图片:俄罗斯米格飞机公司(RAC
MiG photo)
  东方网8月15日消息:据俄媒体消息,俄罗斯米格飞机制造厂总裁谢尔盖?科罗特科夫11日在参加俄罗斯空军百年庆典活动中表示,根据俄罗斯国家武器装备发展计划,俄罗斯空军将从2014年起列装米格-35型战斗机。
  他指出,为保证按时向空军供应新型战机,俄罗斯米格飞机制造厂正在与俄罗斯军事部门进行前期的文件准备工作。
  他还表示,俄罗斯空军接收的第一批经过现代化改良的米格-29SMT战机性能良好。他说,现在正在考虑增加该系列飞机的采购。
  米格-35战机被列为第4代半战机,它的功能是在不进入敌军的反导区域时,对敌军的地上和水上高精准武器进行有效打击。机舱内不仅配备了“智能化座舱”,还装有液晶多功能显示屏。它完全适应在夜间飞行。
  米格-35的另一个亮点是安装了“甲虫”-AE有源相控阵雷达。该雷达最多可以跟踪30个空中目标,并同时对其中6个最危险目标进行打击。中俄战斗机雷达对比 只能羡慕中国了 - 突袭新闻
当前位置&:&&&&中俄战斗机雷达对比 只能羡慕中国了
热门标签:&
中俄战斗机雷达对比 只能羡慕中国了
来源:战略网
发帖:战略军事网评论:
传播复兴中华的思想 做理性的爱国者!请注意:本文转载自战略网,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网联系:QQ:,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俄罗斯苏-35战斗机相对于传统的苏-27,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中国市场对其真的有需求吗?答案是否定的。苏35本身来说,还是一款典型的三代战斗机,只是在设备上进行了升级,而这些升级本身却很难形成对中国方面有吸引力的卖点。苏-35战机的雪豹无源相控阵雷达虽然采用了相控阵天线,但是相控阵天线本身的旁瓣抑制和天线增益也不如平板裂缝天线,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依靠低噪声、大功率和先进的数字波束成型来压倒传统机械扫描雷达。但是无源相控阵雷达固有的弊端却根本无法解决,其复杂的天馈系统使得其的内部噪声相对于有源相控阵天线要高出7到8分贝,而其发射机还是传统的液冷行波管,功率受到很大限制。同时考虑到俄罗斯孱弱的半导体工业水平,其后端数据处理能力也较为薄弱,雪豹雷达的性能比起中国歼11B战机上的使用大口径平板裂缝天线的机械扫描雷达来,除了波束成型方面略有优点外,在其他方面反而是全方位落后。美国空军的选择就是一个具有说服力的例子。美国军方历来重视技术预研,对多种雷达都有深入研究,在战斗机雷达升级的选择上,美军直接跳过了无源相控阵雷达。F-22、F-35战斗机配备的都是有源相控阵雷达,F-15C、F/A-18E/F、F-16等三代机升级也是选用有源相控阵雷达。  美军宁愿多花钱,选用造价昂贵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也不愿使用较为廉价的无源相控阵,说明比起采用平板裂缝天线的机械扫描雷达,无源相控阵雷达性能提升有限。那么中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究竟怎么样呢?  从照片上看,中国为歼-10研制的机载雷达使用固定式天线,与美国机载雷达一样。而欧洲“台风”歼击机有源相控阵雷达则使用移动式天线。网友们开始热议上述两种机载雷达的区别,最后得出结论,认为使用固定式天线的中美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重量更轻,能耗更少,可靠性更高,而使用移动式天线的欧洲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扫描范围更大,下半球扫描能力更强。(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网络上一张歼10B战机露出黄色倾斜固定雷达天线的照片表明,歼10B应该是装备了三代改型战斗机首选采用的相控阵机载火控雷达,这标志着我国的相控阵雷达技术已经完全能够工程实用。不过该型雷达究竟采用的是军迷们最为希望有源相控阵技术还是无源相控阵技术,一直众说纷纭。  随着我国国防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军工技术信心的增强,我国战斗机型号和分系统研制情况公开程度越来越高,最近在网络上又新出现了一型天线外形与装备歼10B原型机雷达几乎无异的雷达整机照片,为分析歼10B机载雷达提供了新的关键信疑似装备歼十B的机载火控雷达从外观体积来看十分轻巧,天线厚度应该在200毫米-400毫米区间内。令人注意的是雷达后端设备体积极为小巧,整个设备组建只占了天线高度的一半略多。天线阵面为橙黄色,并且带有箭头状寄生天线,天线表面似乎是金属印刷天线,单从颜色和阵面形态来看,和俄罗斯多种采用铁氧体相移器技术的无源相控阵雷达阵面更为相似。  但是由于观察角度的原因,无法看到天线后面是否布置了用于馈电的波导,而且整个天线厚度很薄,后端设备和天线之间有一根黑色细电缆相连,这些技术特征又更加与有源相控阵更为相似。笔者认为该型雷达若为无源雷达,那反映出的我国机载火控雷达技术水平则极为令人兴奋,因为该型雷达体积远小于俄罗斯和法国同类产品,已经在体积上和有源雷达极为相似。  该型雷达无法排除是有源相控阵的可能,毕竟从总体设计上来看实在是小巧,与西方先进有源雷达的总体设计更类似。而中国买苏35根本不是为了雪豹雷达,俄国的电子工业比中国落后至少10年以上,俄罗斯面对中国电子工业飞速发展只能“羡慕”,他们的产品我们不可能看上的。(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中俄三代战机争夺伊朗订单 中国或更有优势  今年8月初,伊朗核问题出现前所未有的转机后,俄罗斯媒体最先曝料称,伊朗将向中国提出军购意向,购买中国生产的三代战斗机歼10,购买数量从最初的24架最后攀升到150架。至于支付方式都说得很清楚,是用伊朗最大的油田阿扎德甘油田的使用权等值抵顶。俄媒和中国军事论坛分析认为,伊朗将先于巴基斯坦成为中国歼10战斗机的首位海外用户。不过在炒作过后却没有了下文。  伊朗有意向为其空军购买俄罗斯苏霍伊公司制造的苏-30“侧卫”战斗机。据伊朗媒体报道,在8月举行的莫斯科航展上,一个伊朗代表团同俄罗斯官员商讨了此事。当时伊朗国防部长侯赛因?达赫甘对黎巴嫩广场电视台记者说:“我们正在讨论购买苏霍伊战斗机。”  伊朗媒体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和负责科学技术事务的伊朗副总统索雷纳?萨塔里讨论时在场。目前还不清楚伊朗对苏-30的哪个版本感兴趣,但据推测是其较先进的型号,与印度、马来西亚、阿尔及利亚和俄罗斯自己使用的型号类似。但伊朗也有可能选择基础型的苏-30M2,该型号也在俄空军服役。由于这个型号的价格较低一些,因此也更符合伊朗的经济承受能力。  专家分析称伊朗空军目前主力战斗机主要是为数不多的F14A型“雄猫”战斗机。这类战斗机目前很多已经出现严重的“飞行疲劳期”。  另外伊朗空军还装备有大约100架左右的F5E战斗机。这种美国制造的早期产品。目前伊朗空军还只能把它作为“次主力作战战斗机”。  但是现在的空战领域里。面对波斯湾云集的大批美制,欧制现代化作战战斗机。F5E已经显然难以胜任它的主要任务。作为临时的“解决方案”伊朗仅能够修改F5E部分系统作战暂时作为所谓“国产替代机型”,实际上伊朗十分看中的是俄罗斯制造的SU27重型战斗机,米格29轻型战斗机。(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当然中国制造的歼10轻型歼击机也是伊朗的选项之一。歼10战斗机售价大约是万美元。这对于伊朗这个国家来说的确不是一种“十分优惠”的战斗机。很明显购买一架俄罗斯的苏30战斗机可以购买数架中国的歼10战机,可是为什么伊朗会放弃这款质优价廉的中国货,而转购俄罗斯的苏30战斗机呢?  军事问题专家高峰指出,第一个原因可能与伊朗空军先入为主的观念有关。到目前为止,中国空军装备给伊朗空军的印象仍然停留在二代战机歼7的水平。另外众所周知的是,中国战斗机技术至今不能完全脱离苏俄技术体系,而且歼十战斗机仍然在使用俄罗斯提供的航空发动机。而且相比歼10战斗机,中国空军自己也更重视由苏俄苏27侧卫平台衍生而来的歼11系列战斗机。  第二个原因是,伊朗空军对单发战斗机缺乏信任度,很明显伊朗空军现役的美制F14A雄猫战斗机和苏俄米格29战斗机,乃至已经落后的美制F5轻型战斗机都是双发体系。而中国的歼10战斗机和中巴合作研发的枭龙(JF17雷电战斗机)都是单发模式,其安全性不符合伊朗空军的装备传统。虽然歼10性能被指比肩美国F16战斗机,但是同样是单发动机,美国的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公认要比俄罗斯好得多,而且多次经历实战检验。  结伊朗空军不应该只盯着战斗机的型号,何况中国的歼10战斗机是空军的主力装备之一。而且歼10的性价比更高,省下来的钱还可以从中国购买先进的空警200或者ZDK03预警机,作为空中力量倍增器。这样配置要比单纯购买俄罗斯苏30重型战斗机更有利于提升伊朗空军的优势。(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伊朗手握中国一神器 美国航母不敢轻举妄动  近日伊朗公开展示了"鲸"(波斯语"胡特")的高速鱼雷。该鱼雷从一艘水面舰艇上发射,入水后以极快的速度(100米/秒)成功击沉一艘靶舰。从该鱼雷的外形、速度、发射尾焰和气泡轨迹来看,也采用了超空泡技术,有外国专家说,伊朗拥有该项技术极有可能来自于中国。  其实早在2006年,在有关伊朗军演的电视画面中就展示过该鱼雷,在演习中“鲸”鱼雷入水后命中了一艘废弃船只,伊朗军方称任何潜艇和战舰如果被这种鱼雷锁定,都将难逃被摧毁的命运。伊朗海军副司令阿里?法达维称,这种“鲸”式鱼雷具有躲避声纳追踪的能力,爆炸威力巨大的鱼雷弹头是专门针对大型潜艇,其航速达到每小时360公里,这一航速比普通鱼雷快3到4倍。  正是这一非同寻常的超高速度引起了分析者的怀疑,他们猜测,所谓的“鲸”式鱼雷就是中国独有的超空泡鱼雷,或者是其在伊朗的“翻版”,目前中国有能力制造该种鱼雷,而之前传闻俄罗斯也能生产该型鱼雷被证明是不可能的,因为生产该的鱼雷饿的工厂根本不在俄罗斯境内而在哈萨克斯坦,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购买了该款鱼雷的技术进而仿制而来。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服役的鱼雷中,航速最高的是美国海军的Mk50鱼雷(60~70节),超空泡鱼雷航速高达200节(380公里/小时),远超当时各种鱼雷的速度。超空泡鱼雷能够达到这一速度,有赖两种技术:火箭助推和“空化”现象。“空化”是物体在水下高速运动时,固体外表与液体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局部的水沸腾形成气泡,这些气泡在周围水压作用下急剧爆裂,便是‘空化‘现象。超空泡鱼雷鱼雷则利用火箭发动机,在鱼雷头部喷嘴生成大量气泡层,使得鱼雷完全被气泡包围,雷体不与水直接接触,大大降低水的阻力,从而实现高航速,这便是“超级空化”。超空泡鱼雷是世界上第一种超空化武器,产生超空化现象的部件是空化发生器,这是“暴风”的核心所在,在什么部位产生多大密度、多大尺度、多大压力的气泡,都是苏联时代的不传法宝。该型鱼雷有效射程6~12公里,战斗部装药250公斤,主要装备俄“阿库拉”级和“塞拉”级核潜艇。迄今为止,只有中国超空泡鱼雷鱼雷能达到如此高速,这自然而然让外界将两者联系到一起。另外,模糊的电视画面并不影响对“鲸”式鱼雷外形的辨认,用肉眼不难辨认出,它有着和“暴风”非常相似的外形,特别是鱼雷瘦长的前半身和头部的空气发生装置,该装置是超空泡鱼雷的典型特点。  由于认识到超空泡鱼雷对航母有着巨大的威胁,长期依赖航母在中东地区“作威作福”的美国对伊朗试射“超空泡鱼雷”的举动感到颇为紧张。尽管美国军方故作镇静地对伊朗“超空泡鱼雷”的作战能力提出了怀疑,美军称伊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军事力量,在隐形材料和技术的研制方面还可能取得了长足进展。  直接负责中东地区海上作战的美国海军第5舰队方面却对此表示了深切担忧。因为伊朗试射新型鱼雷对美国航母产生了巨大威胁。因此,如果使用这种急速鱼雷,伊朗即便是最为原始的卡迪尔、征服者级潜艇,都可以在必要海区实施拦截,更不用先进的基洛级潜艇。因为这种鱼雷目前,在任何一个国家海军防御手段中,对于他都是处于“拦截空白”。(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东风-26也能打美国航母!美军:想静静  在刚刚结束的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我们首次展示了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在导弹通过天安门时,解说词中提到,该型导弹为核常兼备导弹,且具备打击大型水面舰艇的能力。这意味着东太平洋上的敌对大型水面舰艇的“安全范围”将进一步后退。这是中国东风-21D导弹之后的第二代反舰弹道导弹。  有意思的是,日媒曾在2013年6月刊文《为什么说中国或许会限制“航母杀手”的射程?》,认为“中国或许不会意识到提高‘航母杀手’射程的必要性,并且满足于该国军力在各个领域的不断增长”。  我们的东风-26导弹最早在国外媒体上出现是在2014年3月。当时《华盛顿自由灯塔报》引用美国国防部官员提供的消息称,美国方面在当时几年前就已经了解到东风-26导弹,当时认为这是一种射程超过4000公里的中远程弹道导弹,主要设计目的是取代东风-4中远程弹道导弹,主要携带核武器,可以攻击关岛。2014年时则首次确认了东风-26导弹具备精确制导能力。美方参照此前中国将东风-21的精确制导改进型称为东风-21C型的“惯例”,认为这种精确制导的东风-26应该是一种改进型导弹,称之为东风-26C型。然而,从今天通过天安门广场的东风-26导弹来看,东风-26导弹从一开始就具备精确制导能力。  对于“核常兼备”能力而言,精确制导其实也是有意义的,因为当需要使用核武器攻击坚固地面目标的时候,精度越高所需要的核弹头当量就可以越小,对提高导弹射程、突防能力都有益处。  中国2009年开始具备作战能力的东风-21D导弹射程约2000公里,主要使命是利用天基、海基、空中的侦察系统提供的海上目标位置信息,实施打击大型水面舰艇的任务,具体而言,就是攻击航空母舰编队。  在东风-21D导弹形成作战能力后,美国海军重新制定了“台海有事”情况下“驰援台湾”的预案,2009年前,他们计划将航母开到距离台湾东海岸200海里的地方,这样航母上的F/A-18E/F战斗机将可以有效在台湾上空飞行作战,甚至可以深入中国大陆实施攻击。然而到了东风-21D导弹出现后,美国航母的活动区域被限制在距离台湾东海岸1000海里外的区域,此时F/A-18E/F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就不足以对台湾实施有效掩护,需要进行空中加油才能实施作战,这将大大降低航母作战能力。(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而当东风-26出现后,美国航母即使在距离台湾4000公里的关岛附近海域活动也不安全,这意味着甚至美国航母连掩护舰队在台湾以东洋面实施反潜作战的任务也无法完成。  此外,东风-26导弹的常规精确打击能力也有重大意义,美国原本认为东风-26导弹要使用核弹头才能威慑关岛,而中国和美国之间发生冲突的话,双方谁也不敢首先使用核武器,因此关岛是安全的。然而现在看来这种想法也是不可靠的,少量东风-26导弹即可摧毁关岛的雷达系统、防空导弹系统,并可能短时间压制安德森空军基地的起降能力,后续到来的轰-6K轰炸机发射的空地-20导弹将可以补充完成后续任务,例如摧毁安德森空军基地的机堡和停机坪上的飞机,油库,各种保障设施。从而导致关岛完全丧失为美军提供后勤保障的能力。早先在网络上流传的东风-26导弹发射车照片,这可能是在试车阶段拍摄的,因此上面的发射、包装桶似乎是空的,一度引起误解认为东风-26采用裸弹发射,平时用发射车上方的盖子保护。  从阅兵式上公开的照片来看,东风-26导弹采用了包装桶包装,冷发射方式,这一点类似东风-21导弹。这与此前根据模糊照片得出的该导弹采用裸弹+保护罩保存,热发射方式的推测完全不同(东风-16采用这一设计)。意味着东风-26导弹的外场保存条件更好,发射准备时间更短,具备更强的生存能力。  此外,东风-26导弹的头锥长度很长,这意味着它可能采用类似东风-21D导弹的大气高层“拉起”减速的设计,在降低速度到7马赫左右后使用弹上的雷达扫描地面目标,并实施攻击。(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惊!别神话东风-21D威力 美国不怕解放军  过去20年里,北京的防务投资有很多意在限制华盛顿对中国称为“核心利益”的地区展开干预的能力。但是华盛顿对此究竟应该在多大程度上感到担心?这无疑是个好问题。不过,答案并不像许多人可能希望的那样黑白分明。而且,未来美国究竟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准备与此类“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力量展开抗衡呢?  让我们从一目了然的事情说起:尽管各种假想的A2/AD作战场景可能会描述美国及其盟国一旦与中国发生冲突时面临极其惨烈的情景,然而也有许多理由可以证明这样的战争决不会成为现实。  尽管历史上巨额的贸易往来并没有阻止过战争,但鉴于目前美中双边贸易额超过5500亿美元而且仍在增长,这一重要统计数字很可能成为在走向某种大规模强力冲突时,双方战略考量中的一项重要因素。不过,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具有掌握霸权优势潜力的新地区大国的崛起,可能诱发安全竞争甚至战争。这是亚太各国指望华盛顿提供抗衡中国的对冲或“缓冲器”的关键原因之一。  人们还必须考虑这样一个简单事实,即在军事方面有许多可以追溯到人类历史之初的所谓“革命”。尽管中国版的A2/AD战略号称拥有不少名字很吸引媒体关注的武器,例如“航母杀手”导弹(这无疑值得引起担忧)但是人们必须回顾历史,考察一下其他国家曾如何致力于抵消战争进行的方式,以及新技术对现代战争影响的潜在变化。中国的东风-21D,“航母杀手”本身就是一个例子。  历史上各个时期美国海军在全球公海的主导地位都面临过挑战,这一次美国将如何处理类似的挑战?据一名消息人士称,通过分析东风-21D(许多人认为东风-21D是当前美国及盟友部队面临的最强大的A2/AD挑战),此类威胁以前遇到过,今后也能再一次解决。  尽管东风-21D体现了中国军事能力的重大进步,但它并不是美国海军抑制或抵制的第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装备。水雷、自行鱼雷、潜艇、飞机和巡航导弹均对水面舰艇构成同样的潜在致命威胁。尽管海军领导人应当尊重这种武器装备的威力,但没有理由赋予其超自然能力或任由它单方面限制战略思维。像过去一样,不可避免的技术进步会找到一个有效的反制措施或抑制技术来应对这种装备。东风-21D只不过是威胁美军战术优势一系列内在威胁中的又一个威胁而已。  下面我们把这种思维延伸到整个A2/AD(具体来说就是中国的A2/AD)。此类战略的内在理念(限制敌人的自由活动能力,或在广义上说,寻找弱点),无疑根植于以往的战略和军事思想。实际上,许多其他国家都使用过A2/AD战略――苏联和日本就是两个经常被提及的例子。战略思想家不断寻求抵消和尽量减小新技术、战略和武器装备对战局的影响。A2/AD本质上是今昔诸多潜在颠覆性军事战略的一部分,而如今世界各地的决策者正寻求改善、模仿或挫败它。  总而言之,华盛顿必须对中国的A2/AD挑战采取一种平衡的方案――不夸大威胁,但肯定也不贬低挑战。在不久的将来(一些人甚至说就是现在),美国战略家必须要考虑到不断壮大的中国军事力量所构成的挑战――中国军队在太平洋大部分区域拒止美国部队的能力不断增强。美国防务专家已经开始认识到这种挑战,并正在研究对策。华盛顿清楚地意识到,A2/AD武器和战略正在全球扩散,这种局面使美国和盟友部队陷入危险境地,除非它们不断进化或适应新局面。(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半个多世纪前,艾森豪威尔总统曾指出,“制造的每一支枪、下水的每―艘军舰、发射的每一枚火箭都是……对饥而无食、寒而无衣者的一次偷盗……这完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方式……人道主义被挂在了铁十字勋章上。”显然美国现代的军事策略军事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弱国无外交,然而事实证明,中国已经站起来了。  近年、中国一批又一批新型装备交付部队,其中正式交接的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已经量产的歼-15舰载机、直-10、直-19武装直升机等。尽管外界声音五味杂陈、多种多样,尽管少数国家对世界关系的狭隘判断,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不会减慢中国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步伐,更不会动摇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的决心。1、辽宁舰  “辽宁舰”以4台蒸汽轮机为动力,4轴4桨双舵推进,总计20万马力,最高航速可高达32节,在航速30节时续航力为4000海里,在航速20节时续航力可达12000海里。舰上的电力系统可提供14000千瓦的电力,燃油储量为7800吨,航空汽油储量为5800吨。舰首使用滑跃式起飞甲板,舰艇中部设有4道飞机降落阻拦索及1道应急阻拦网。舰桥岛式建筑位于飞行甲板右侧,前后各有一台甲板/机库升降机。  虽然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中最后一个拥有航空母舰的常任理事国,但对一支从未有过航母的舰队来说,这也是非常令人自豪的事情;虽然一段时间内这首航母还不会满额配载战机或做好战斗准备,甚至在短期内还不能搭载大量飞机或是投入战斗,中国在掌握如何有效使用“辽宁舰”和舰载机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再次显示出中国要做领先亚洲的海洋强国的抱负。(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2、歼-20战斗机  歼20战斗机是成飞集团研制的我军第五代战斗机(按英美旧标准为四代机),与美国的F22和F35以及俄罗斯的T50同属当今最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歼20的整体架构特点是单人驾驶,双发动机,全动双垂尾,同时具有DSI鼓包式进气道、整体则采取鸭式气动布局。歼-20能适应多种角色和任务,具备多功能性,既可作为攻击机、防空拦截机、反卫星武器发射平台,还可安装电子战设备和电子侦察设备。对于任何一款战斗机而言,隐形能力都如同男人爱爱要用上泊籁士忑一样是必备品。而歼-20其隐形能力要明显优于俄罗斯T-50的原型机和已经投产的美国F-35。  它的尺寸与美国F-111相似,是重型战斗机。其首架原型机配备了大尺寸的上反鸭翼和全动差动垂尾,主机翼采用大边条和翼身融合方案,机动性和操控性极佳。“毫无疑问,歼-20所采用的设计方案可保障其在超音速飞行时的稳定性和机动能力。”歼20全长约20米,翼展近13米,高4米多,飞机空重17吨,能搭载12吨燃油和11吨武器。预计它的最大巡航速度为1.83倍音速(时速约2240公里),而最高速度达2.5倍音速(时速3060公里)。最大高度为2万米,航程6000公里,最大作战半径为1800公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歼20是保障我国领空领海安全的杀手锏。(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3、歼-31战斗机  歼-31外形与美国的F-22“猛禽”相似,与中国已经试飞的另一款隐形战斗机歼-20也非常相似。歼-31由生产歼-11的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研发,具有某些与美军F-35相似的技术指标。歼-31有可能正在与歼-20竞争,虽然还没有试飞,但是显示了中国生产本土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决心。  歼-31结合隐形战机外形,具有低成本,可负载重武,及作战半径大等特点。歼-31采用单座、双垂尾、双发,机长16.9米,机高4.8米,翼展11.5米。最大马赫数1.8,起飞重量为17500kg,起飞距离400米,着陆距离600米。(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4、歼-15舰载机  中国自行研发的歼-15“飞鲨”舰载机因为在“辽宁舰”上顺利完成首次起降,而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军力再次刮目相看。正是因为歼-15,才标志着“辽宁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也正是因为歼-15,全中国再次刮起一股狂热的航母风,以“航母style”为代表的中国航母地勤指挥起飞姿势更成为广大军事迷争相模仿的经典动作。  歼-15是中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能好、载弹量多等特点,可根据不同作战任务携带多型反舰导弹、空空导弹、空地导弹以及精确制导炸弹等精确打击武器,具有全海域、全空域打击能力,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  歼-15虽然以前苏联时期的苏-33为基础研制,但却装备了更为完善的航电设备、着陆尾钩、尺寸较小的垂尾和更为强固的起落架。因为该机具有良好的推重比和低翼加载,所以近距格斗是歼-15的强项。(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5、东风-41战略导弹  在年7月24日,中国测试了其新型“东风”-41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东风”-41导弹可以移动、竖立并通过特种卡车发射。射程1.5万公里的该型导弹可以覆盖美国全境。导弹的第三级携带了3到10枚弹头,每枚弹头的爆炸当量至少为10万吨TNT。“东风”-41导弹似乎与美国重36吨的“民兵”-3导弹很像。中国二炮部队洲际弹道导弹种类因为“东风”-41的出现而增加――目前二炮拥有老一代的“东风”-5A导弹以及移动性更强的“东风”-31和“东风”-31A导弹。  针对外媒对“东风”-41的揣测,中国国防部回应说“没有相关信息可以提供”,同时表明,近期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些正常的武器试验,这些试验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中国发展武器装备是为了满足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中方将始终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6、直10武装直升机  极受关注的明星国产直-10武装直升机在今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虽然首次亮相仅持续了20分钟,但武直-10在飞行预演中做出了倒飞、莱维斯曼翻转等动作,表现出了卓越性能。  武直-10官方绰号为“霹雳火”,它发展自直-9B的中型专职武装直升机,全机净重约5543公斤。武直-10未来配合设有顶置瞄具的Z-11轻型直升机取得目标,可完全在接敌隐蔽处发动进攻,故战场生存能力极强。该机除部分光电瞄准系统可见于武直-9外,更配有FLIR(红外热像仪),具有有限复杂天气和夜间作战的能力。  武直-10型攻击直升机的纳米隐身材料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任务为反坦克反装甲作战、消灭地面固定目标和机动有生力量,并具备相当的空战能力。中国国产重型攻击直升机武直-10已经装备了红箭-10反坦克导弹,加上之前已经开发成功的机炮、火箭弹和空空导弹,武直-10的主要武器已经配齐,在一些重要指标上并不逊于美军列装的阿帕奇,在一些领域甚至还有超越。  美国航空国际新闻在线网站则称,武直-10是中国武装直升机领域的又一最新力作和重要补充,同时也是中国开拓国际市场的又一款里程碑式武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7、直19武装直升机  武直-19比武直-10吨位要小一半(编注:从上下文数据看显然不对,武直-19为4.5吨,武直-10为5.5吨),这就形成了“高低搭配的格局”,而其“黑旋风”的绰号,也显示出与同为“梁山好汉”的“霹雳火”武直-10一样,拥有非凡的本领。  武直-19武装侦察直升机于两年前开始试飞,最近开始采用军用涂装。武直-19最初被称为Z-9W,是中国根据欧洲的“海豚”(过去二十年,中国一直在根据许可生产)改进而来。武直-19重4.5吨,是一种双座武装直升机。它能够携带一门23毫米机关炮和1吨弹药(通常是导弹),巡航速度可达到245公里/小时,航程700公里。武直-19基本上可以视作Z-9W的改进型。(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8、052D新型驱逐舰  与052C量产型导弹驱逐舰相比,052D驱逐舰的变化主要涉及到武器和设备的配置,其中艇艏设备变动较大,100毫米舰炮被更换成130毫米PJ-38舰炮,拆除了30毫米730型小口径近防高射炮,用来安装FL-3000N防空导弹系统,另外还增加部署16具与俄制S-300F类似的“海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垂直发射管,使其数量增加到64具。之所以能够额外增加导弹发射装置,主要是因为其发射管配置更加紧凑。  052D垂直发射装置应能同时控制和使用4种不同类型制导导弹的发射,包括防空导弹、反舰导弹、反潜导弹和对陆攻击导弹。如果将10到15艘052D型这样的先进驱逐舰投入战场,其他装备不变,那么中国将成为亚太地区继美国海军之后的第二大海上作战力量。(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9、056型新型护卫舰  056的舰艏配备一门中国在本世纪初仿自俄罗斯AK-176的PJ26型单门76MM隐身舰炮,这是一种全封闭式自动舰炮,由俯仰部分、炮架部分、供弹系统、瞄准随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该炮主要用于对海上和空中的目标进行攻击,初速980米/秒,射速分30发、60发、120发三档可调,最大射程17000米,特点是射速高,可靠性好,不仅具有较强的对海射击能力,也具备较强的防空能力。舰舯主桅杆与烟囱之间设置两组双联装鹰击83反舰导弹发射器,该型导弹为海军驱护舰在21世纪前十年的标准配备,最大射程150-180千米。056的上层结构前部两侧各装有一座H/PJ-1730mm遥控机炮武器站,该型炮首见于2010年中完工试航的中国海军新型电子侦察舰853天王星号上,装备有光电射控装置,可全自动遥控射击,也可以在炮旁人工操纵。据悉其射速为320~350发/分,待发弹数量为100发。属于低成本、中/低威胁强度使用的轻型近距离武装,主要用于水面巡逻护航、近接与驻泊自卫等任务;除了打击近距离小型水面目标之外,也具备有限度的防空能力。炮身右侧整合有一个可旋转俯仰的光电射控仪,炮弹箱挂在武器站左侧;炮位右侧设有人工操作席,以动力控制操炮,以操作席前方的直接瞄准仪目视射击,后甲板两侧安装有两门89式12.7mm重机枪。  056型护卫舰由于具备强悍的近程防空反导能力,巡航时能够具备有效的防空自卫能力,在脱离航空兵防护执行巡逻护航任务时,可以具有更高的效率,也将主战舰只从琐碎的日常海上勤务中解脱出来,从而保证了海军远洋主力舰队的战斗力,不愧“远洋海军强力后卫”的称号。(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10、“天网”北斗导航系统  日晚,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顺利升空。这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区域导航系统建设全面完成,“天网”将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此刻距离2000年第1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已经12年。  12余年来,中国在卫星导航领域通过不断创新与拼搏不断赶超世界最先进水平。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明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到2020年,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时,30余颗卫星提供的服务将实现全球覆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按照实验系统建设、区域系统建设、全球系统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将一步步走向世界。  严格说来,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武器装备,但外媒却更多的将关注的目光放在北斗系统的军事用途上。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称,“纯粹从能力方面来看,有了基于太空的侦察系统的支持,中国显然正在取得更大的能力,不仅能够防御入侵的航母,而且能够投放军力。”该系统还可以与其他卫星、无人机以及相关技术联合使用,帮助追踪美国舰船、定位自己的潜艇以及其他船只,并引导反舰弹道导弹对目标进行打击。  英国《简氏防务》也撰文称,“北斗”系统将于2020年形成一个35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将可能“被用于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以及精确制导的滑翔炸弹提供制导”。但中国国防部早就表示过,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北斗系统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与互操作,共同推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有关人士担忧的“军事威胁”只是多虑。结语:无论如何,技术总是在不断进取,决定战争核心力量依旧是人。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武器先驱应当受到人民的爱戴。"(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相关阅读:
疯狂的无人机:小米和数百创业公司将围剿大疆
放弃随习近平访英的贾跃亭,过去16个月过得怎么样?
申通拟借壳艾迪西 做“民营快递第一股”
本网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罗斯战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