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与狼里面的猎人一头熊掉进陷阱自己挖的陷阱里与咋晚的那场大雨有什么关联

  解放前,祖上是大地主,斗地主老财那会,我爷爷被村里一群地痞绑在地上,身上还压着个石板,用一匹壮马拖了差不多三里路,停下来的时候爷爷后背都磨光了,已经断气了,奶奶本来也要被烧死,但凑巧赶上下大雨,躲过了一劫,连夜带着四个儿女逃走了,路上遇到一好心的猎人,便随了人家,落户在太行山脉的深山里。  60年代初期大荒的时候,没吃的,方圆几十里连兔子的毛都见不着,干爷爷没招了,带着我大伯和父亲两人,去了深山里打猎去了,没曾想,几天后,只有我父亲和大伯两人回来了,说爷三在追一条受伤的狼时,干爷爷突然发疯似的乱跑乱叫,还跳下了一个山崖里,兄弟俩下去的时候,已经死了。  1966年,我出生的那年,公社派来两个人,说是上头派下来的狩猎工作组,为响应国家“四化”建设,合理开发国家野生动物资源,特地来这,打算组建一支捕猎队,带领大伙正确、规模化的捕猎,来提高人均收益。  这两人都姓王,年纪大点的有四十多岁,是个经验丰富的老猎人,年纪稍小的只有二十多岁,狩猎经验不高,但人家读过书,在狩猎方法和狩猎工具的见解上,有着科学独特的眼光,而且他此行还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写工作报告。  按他的话说:一条成年狼,一天按吃三公斤鲜肉来算,一年就是1000多公斤,它的寿命如果为15年,它这一生就要吃掉各类野生动物一万五千多斤,这就造成了野生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消灭一条狼,就能保护千万只野生动物,狩猎队的组建,是绝对有必要的。  父亲和大伯,就是当年捕猎队的成员。
楼主发言:25次 发图:0张 | 更多
  火!快更,刘翔
  当时公社里还是有不少经验丰富的老猎人的,有几个还是职业猎人,他们虽然对远道而来的老王小王比较热情,但在狩猎的经验上面,却不太相信他们,尤其是老王,嘴里冒着一股子东北味,这里是太行山脉,不是大兴安岭,在东北他们或许是个捕猎好手,但在太行山,就不一定行,尤其是太行山里,还有很多诡异的传说,不会点歪门邪道,进去了一个不小心,就再也出不来了。  当然这些因素,小王也是考虑到了,所以捕猎队成立后,并没有着急上山,而是进行了几天的集训,也算是让互相之间先了解下,增加点默契度,同时也让捕猎队的人,熟悉一些较先进的捕猎工具,这就包括1965年齐齐哈尔造枪厂新产的立式卧式双管猎枪,口径有多种选择,最强劲的,可以打死灰熊。
  当然了,在太行山里,是没有熊的,听我父亲说,有些年老的猎人,说小时候在深山里见到过一种熊,他们称呼为:瘦熊!这种熊的体型不像东北那边的灰熊黑熊的体型壮硕,偏瘦长,而且跑起来非常快,曾经有人就丧命于这种熊的利爪之下,但我父亲在这之前是从来没见过的。  比起熊来,大伙更怕的,其实是狼,太行山的狼,是成了精的,父亲说当年抗日战争的时候,这里的狼吃了不少的人肉,沾了死人气,都会学着人走路,有时候还会躲在草丛里学婴儿叫,引诱人们过去,解放前这一带闹过一场较大规模的狼灾,波及很多村子,村里年老的人提起那狼灾来,脸色都是极难看的,虽然现在也经常有狼下山攻击家畜或者儿童,但数量明显比较少了,不足以成灾。
  你的经历是真的吗  
  但一想到,打死一条狼,就能省一万五千斤的鲜肉,捕猎队的成员们还是挺兴奋的,小王也把大家这几天提供的一些捕猎技巧捕猎工具分成类,写进了本子里,好比捕猎的目标,分为肉食类,皮毛累,有攻击性和无攻击性,捕猎工具为:猎枪,猎犬,猎禽,套,夹,窖,网,笼,压木等,捕猎的方法,也叫捕猎手段,有围猎,巡猎,伏猎,引诱等等,具体的咱们日后再细说。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这个由老王当队长,小王当副队长的,一共13人组成捕猎队,就带着各种工具,猎犬进山了。
  然而进山没多久,就出了问题,队里有个叫栓娃的年轻猎人,在去一边解手的时候,不小心掉进了一个“阎王窖”里。  阎王窖是一种明令禁止的捕猎法,方法比较简单,就是在地上挖个坑,坑里全是竖着的尖木,这种陷阱是用来捕捉大型猎物的,比如野猪等,一旦掉进去,必死无疑,就是因为他的杀伤性较大,隐蔽性强,经常出现伤人的情况,所以才禁止使用这种捕猎方法。  也算是栓娃命大,这个阎王窖挖的时日有些长了,里面的木头大多已经腐烂了,他掉进去后,并未伤及肾脏和大脑,仅仅是大腿被戳破个洞,疼的他哇哇直叫,没办法,老王只好派了一名猎手,搀扶着栓娃下山去了,至于这个阎王窖是谁整的,没有人承认,或者是山下的老猎人整的吧。
  不错,加油。  
  小说还是经历?
  没了?
  也算是出师不利,一个猎物没逮着,倒损失了两名猎手,老王提醒大家小心点,咱自己本身就是打猎的,让陷阱给伤了,那就让那些动物们看笑话了。  此次进山的目的,主要就是打狼,所以沿途也碰到一些山鸡黄鼠狼子啥的,不过都没人去捕捉,一来浪费精力,二来怕打草惊蛇。  在半山腰上,有个水坝,水坝的后面积了大片的溪水,形成了一个小湖,在湖边,大家伙就发现了一串较明显的狼爪子印,看印记,应该是一条成年公狼,因为很大,形成的时间不长,队里最年老的一个猎人叫旺叔,他凭经验判断,应该是在一个小时前留下的。  这条印记消失的地方,是一片山林,九月份的山林,杂草丛生,你压根就不知道有什么危险藏在里面,如果就这样搜山找狼,很可能狼找不到,还会惊了草里的蛇,虽说太行山的毒蛇不多,但谁也不想被蛇咬不是?  所以经过讨论,大家伙觉得这里靠近水源,狼来这里饮水的几率较大,便就地扎营,并在附近埋伏陷阱,设下了诱饵,同时还在附近的草丛上,隔着几米就绑一个红布条,用无数的红布条,围成了一个包围圈,旺叔说如果狼被追赶到红布条围成的包围圈里,基本上是不会跳出去的,至于这是什么原理,他自己也不知道,只说是从老一辈那里学来的。
  不播了?  
  顶,快点写。  
  差不多准备妥当了,大伙就回营地休息了,同时在湖边下了一些绳套,用来套野鸭,傍晚天黑的时候,收获还算不错,套到了两只,也算有点东西打牙祭了。  吃剩下的鸭子残骸,旺叔也搜集起来,装到了附近枯树下的树洞里,还在树干上掏了几个小洞用来透风,为的是让鸭子的香味更容易随风传出去,旺叔说这气味能传好几公里呢,用来引诱狼再好不过了。  我父亲后来回忆说,这天晚上他睡觉的时候,就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慌,不知道是为啥。  深夜的时候,营帐外的猎狗突然叫了起来,叫醒了整个捕猎队。
  加油!  
  猎狗共有六条,首领是其中一条纯黑色的猎狗,是旺叔的爱犬,有着七年的猎龄,经验丰富,曾经同时斗过两条狼,救过旺叔的命,这时候叫的最欢的就是它了,其他的猎狗虽然也在叫,但是明显底气不足,旺叔光是听狗的叫声,就判断出有麻烦了。  老王也是个颇有经验的老猎人,自然也明白,赶紧让大家拿起猎枪,装填好子弹,谨慎的盯着着四周。  我父亲当时拿着的是一杆立式的双管猎枪,口径稍大,近距离的杀伤力是比较大的,但是超过50米的话,打出去的散弹,就成片状了,对狼这种大型猎物来说,根本就构不成杀伤力。
  小王拿着手电筒照了一番,就突然让大家静了下来,在湖所在的那个方位,有块大石头上,正站着一条狼,在手电筒的照射下,身子泛白,两个幽绿的眼珠子格外的明亮,那确实是一条狼。  出发头天就见着了狼,大伙还是格外兴奋的,但是旺叔这时候却高兴不起来,他的情绪也在这时候突然有点反常,喃喃自语说:它来寻仇来了,它来寻仇来了!  大家伙不明白他的意思,问他咋了,为啥这么说,旺叔却只是一个劲的摇头,父亲说,看他那样子,就好像是认得那条狼似地。  而那条狼,也很平静的盯着这边,压根没有跑的意思。
  有前途。留名。  
  怎么不更新了?撸主,加油!
  我大伯当时拿着的是一杆枪管比较长的单管猎枪,里面装的是独弹,射程远,准确率高,他也没多想,瞄准了冲着那狼就是一枪,砰的一声之后,那狼往旁边的草丛里一跳,不见了,也没听见狼叫啥的,我大伯赶紧就跟几个人过去寻了一番,连狼影也不见了,看来是跑了,后来又放开猎狗,但除了领头的狗敢四处搜寻外,其他的猎狗就跟见了天敌似的,一个个都蔫了,不停的哼唧着,围着猎人们转圈圈,明显是怕了。  很显然,旺叔隐藏着什么秘密不愿说,几个人问了他也没吭气,我父亲说当时他觉得人家不愿意说就不说吧,反正就是一条狼而已,这么多人和狗呢,还有猎枪,还能让它害了不成?
  又搜寻一番无果后,大家就回营休息了,不过留了两个人在外面放风,这期间所有的狗都是解开锁链的,如果没什么异常,它们是会很老实的呆在这的。  后半夜,突然一阵狗叫声又把众人吵醒了,而且狗叫声越来越远,很明显是领头狗一边叫一边追什么东西去了,至于其他的狗,依然在营帐旁边卧着,一个个的都没吭气。  旺叔这时候就跟生病了一样,整个人的状态都不太好,那毕竟是他的爱狗,他现在却一点不担心,很反常。
  至于跑出去的那条领头狗,很快就没了动静,其他的狗又跟废了一样,一点作用不起,只能大家出去找了,当时留了一个人陪着旺叔看着大本营,其他的人分成两路,出去找线索。  我父亲当时和我大伯还有小王三个人一组,找了十来分钟吧,就在一棵树下找到了领头狗的尸体,已经死了,身上没有一点咬痕,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死了,又找寻一番,没有狼的影子后,他们三个就回去了,这时候,旺叔和那给留着看大本营的猎人,就已经不见了。
  而那几条狗,却还在旁边卧着,三人觉得可能是两人自己跑走的,就叫唤了半天,但是没有回音,又大声叫了老王他们几声,也没音,这时候,三人才感觉这事情越来越玄乎了,无奈之下,我大伯就朝天开了一枪,过了一会,老王和另外的几个猎人就匆匆赶回来了,问咋了,谁开的枪。  我大伯这才把事情说了一遍,老王也是一头雾水,又让人开了两枪,希望能给旺叔他们条信号,可是枪声响了好半天,周围一点动静也没有,两个大活人,就这么消失了。
  光顾着看了,都忘了顶帖了,楼主,还有么?  
  @biyanmin66 30楼
22:30:00  光顾着看了,都忘了顶帖了,楼主,还有么?  -----------------------------  恩恩,再写会就睡觉
  赶紧的,就喜欢看动物的  
  感谢楼主!  
  也就这时候吧,很远的地方,传来了狼的嚎叫声,老王说这是狼再召唤同类的声音,果不其然,没片刻功夫,深山里头就传来了很多的狼嚎声,与其呼应着。  这下几个人慌了,如果这个捕猎队依旧是出发时的那种状态,就算遭遇了狼群,有猎狗有猎枪,也是压根不怕的,可现在明显猎狗已经没任何作用了,虽然还有猎枪在手,但旺叔这段时间的表现,让大家觉得那条狼已经不单单是狼了,所以有点难对付,如果随后赶来的狼群都这么厉害,八成今晚谁也别想活着回去了。
  不写的时候说一声啊,还等着你呢楼主大大!  
  吼吼,赶上直播了。  
  当然了,这些都是猜测,没有事实依据,毕竟领头狗的死因还没闹明白,旺叔的反常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和那条狼有关系,大家伙心里慌归慌,可都没打算就这么撤退,而是决定原地等待旺叔二人,如果等到天亮还没见二人就分头去寻找,毕竟那是两条人命。  差不多过半个钟头,就会有人放一枪,一方面是想给旺叔二人发信号,另一方面也是想吓唬狼群,按照正常的逻辑,狼是怕枪声的。  我父亲跟我说,他那时候就隐约觉得,旺叔和那个猎人怕是遇害了,回不来了,起码旺叔是回不来了。  事实证明,他的猜测是正确的。
  @风景不错81 36楼
22:45:00  吼吼,赶上直播了。  -----------------------------  对呀,直播~
  就这样一直等到天亮,也没有等回二人,这时候其余的猎狗,也一个个的又精神抖擞,完全没有昨晚的那副窝囊样,估计它们都还不知晓,它们已经没有头领了。  出发时13人的捕猎队,此时已经剩下9个人,大家怕再有意外,就没有分头寻找,而是一同寻找。  两个小时左右,才在一处山崖旁找到了那名猎人,他看到大部队的时候,忍不住哭了,满脸惊恐的告诉大家,旺叔跑出来了,他就跟着出来了,一直追到这里,他就一头跳进山崖了,是死是活,现在还不知道呢。  当时恐怕最震惊的,就属我父亲和大伯二人了,我干爷爷当年的死因,也是这样,而且跌入的山崖,也是这里。
  不得不顶,好看,续更  
  这显然已经不仅仅是巧合了,父亲和大伯当时别提多恐慌了,但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两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因为这件事带给他两的,只有恐慌。  等众人爬下悬崖的时候,旺叔的尸体早就凉透了。  至此,捕猎队这次的行动,也就到此为止了,众人回到山下后,老王小王二人也走了,本来以为村子就这样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殊不知,这才刚刚是开始。
  好看的故事,顶起来。  
  旺叔的死,和当年我干爷爷的死,在村里传的邪乎的很,大家说当年我干爷爷追的那条受伤的狼,可能就是捕猎队那晚碰到的那条,这条狼,八成是成了精的,惹不得。  之后村子里有一段时间都笼罩着恐怖的气息,晚上各家的门都紧闭,小孩子更是吓得白天都不敢出门,这年的冬天来的特别快,十一月份就下了大雪,气温也低的要命,但父亲这时候很高兴,因为这时候是捕捉臭鼬的最好时候,只需要打几个“倒毙洞”每天晚上就可以捉好多条臭鼬,这玩意的毛皮是可以换钱的。  倒毙洞跟阎王窖一样,都属于陷阱,但倒毙洞这种陷阱,要小的多,只针对臭鼬田鼠啊这类小动物,制作起来也非常的简单。  找一根十厘米到十五厘米粗细的木棍,一头消尖,以近乎垂直的角度,在地上钻三四十厘米深的洞就可以了,然后在洞壁上泼水,由于天气寒冷,水很快就结冰,傍晚在洞里放入诱饵,晚上臭鼬只要一钻进洞里,身体便打不了弯,洞壁光滑,是根本爬不出来的,第二天早上只管揪臭鼬的尾巴就好。
  今晚就到这吧,大家晚安,谢谢帮我顶贴的朋友~~
  顶一下,楼主写的好看啊!加油更啊~~~
  记号  
  打了不少的倒毙洞后,父亲就回家了,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就去了,这也是怕猎物被别人给盗走了,说来也怪,父亲到了那之后,一只臭鼬也没有,倒是雪地上有很多爪子印,他寻思可能是村里的流浪狗给吃了,暗骂了几句,就在他打算回家的时候,突然就感觉有点不对头,地上的爪子印很大,明显不是狗爪子印。
  那是狼!  虽然倒毙洞所在的地方,离着村子并不远,但父亲这时候是只身一人过来的,若真的碰见狼了,恐怕是没机会跑回村子的,所以他赶紧四下观望一番,觉得没什么危险了,才赶紧一路小跑,朝着村子跑去。  快到村口的时候,父亲才松了一口气,也就这时候,村口的永春家里突然有人叫喊了出来,说是有狼,紧接着他家的大门吱呀给开了,我父亲说他当时看的真真切切,永春他爹,胡老汉瘸着腿一拐一拐的出来了,神色很慌张,我父亲还赶紧上前问他:怎了叔,家里有狼吗?  胡老汉一句话也没说,推开我父亲,匆匆的走了,永春家的叫喊声还是不断,父亲一边吆喝着附近的相亲,一边赶紧进了永春家院子,想看看究竟是咋回事。
  进了屋,才知道,永春家的一个两岁的小孩,被狼咬了,脸上都咬穿了好几个窟窿,分明就是狼咬的,永春媳妇说刚才听见有动静,一睁开眼,就见一条狼咬着她孩子的脑袋,正打算跑呢,她吓得赶紧一手就抓住了狼的腿,防止它逃跑,永春也被惊醒,一边夺孩子,一边抓着狼腿往炕边使劲一钝,就听一声响,那狼腿八成是断了,这才松开孩子,朝外面跑了,夫妇两担心孩子,并没有急着去追。  我父亲赶紧让永春带着孩子去县城的医院,同时也问了句:刚才见胡老汉匆匆忙忙的出去了,他是追狼去了吗?  永春一听,眉头一皱,说:我爹早一个时辰前就出去了啊,说是去看看下的套,有没有套到啥东西。
  听到这,我父亲的后背都凉透了,就感觉脑袋嗡嗡的,刚才明明看见胡老汉瘸着腿出去了啊,难不成那不是胡老汉?  因为着急救孩子,我父亲也没多问,赶紧帮忙推出永春家的摩托车,让永春夫妇两抱着孩子去了县城。  之后父亲回到家,这心里就慌的不行,他确定他没看错,那就是胡老汉,可仔细一琢磨,永春不是说把那条狼的腿给磕断了吗?胡老汉可是瘸腿出去的?难道是狼变的?这怎么可能?
  楼主,快点哪
  超喜欢看丛林狩猎之类的小说 希望楼主别太监 我会一直追看的 顶你  
  加油,很好看!  
  顶  
  @六打 54楼
12:20:00  听到这,我父亲的后背都凉透了,就感觉脑袋嗡嗡的,刚才明明看见胡老汉瘸着腿出去了啊,难不成那不是胡老汉?  因为着急救孩子,我父亲也没多问,赶紧帮忙推出永春家的摩托车,让永春夫妇两抱着孩子去了县城。  之后父亲回到家,这心里就慌的不行,他确定他没看错,那就是胡老汉,可仔细一琢磨,永春不是说把那条狼的腿给磕断了吗?胡老汉可是瘸腿出去的?难道是狼变的?这怎么可能?  -----------------------------  60年代山民就有摩托车了吗?
  好看  
  直播,第一次遇到!  
  记号  
  好贴要顶
  很好看!楼主快更~  
  马  
  写的很好。
  千斤顶  
  还更不更了?  
12:20:00  听到这,我父亲的后背都凉透了,就感觉脑袋嗡嗡的,刚才明明看见胡老汉瘸着腿出去了啊,难不成那不是胡老汉?  因为着急救孩子,我父亲也没多问,赶紧帮忙推出永春家的摩托车,让永春夫妇两抱着孩子去了县城。  之后父亲回到家,这心里就慌的不行,他确定他没看错,那就是胡老汉,可仔细一琢磨,永春不是说把那条狼的腿给磕断了吗?胡老汉可是瘸腿出去的?难道是狼变的?这怎么可能?  -----------------------------  @红旗迎风飘P 63楼
20:52:00  60年代山民就有摩托车了吗?  -----------------------------  同问啊
  怎么就一页怎么看全部
  需要打猎用品加微信mtong778899  
  怎么没了
    QQ: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第五章    微型小说表现技法举隅
我的图书馆
第五章    微型小说表现技法举隅
第五章&&& 微型小说表现技法举隅
第一节& 写小说要注重技法&&&&
&&巴金说过,写作的最高技巧是无技巧。这是对文章大家而言,而对于一般的写作者,特别是初学写作者,学习一些写作理论、写作技巧,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和写作要领,还是很必要的。相对于较长篇幅的写作来说,小小说因为短,更要注重技巧。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别小看微型小说,它不应该是作家们用砚中残墨写的。愈短就得愈精、愈巧、愈绝。长有长的讲究,短有短的讲究;没有讲究,不能成为艺术。”小小说的写作技巧、表现技法是多种多样的,并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它的写作技巧也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一大批有志于小小说创作的作家、文学青年作者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吸取,以提高自己的小小说写作的水平。小小说的表现技法,撮其要者如下:
&&&&&&&&&&&&第二节& 表现技法举隅
& &一、突转法
&&& “突转”是叙事性文学作品情节建构和刻画人物的一种艺术手段。所谓“突转”,是指情节和人物性格在发展过程中突然的转折和变化。在小小说创作中,为了使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在结尾处异峰突起,掀起读者感情上的波涛,常常采用“突变”手法,作为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要手段,以此使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得到充分的揭示和升华。美国作家欧·亨利运用突转手法成就突出,所以突转被人们称之为“欧·亨利手法”,如有的《麦琪的礼物》,运用突转手法闪烁出艺术的光芒,蕴含着强大的思想力量。
&&&小小说很讲究一个发人深思的有冲击力的结尾,它把最好的东西放在后面,往往是正面着笔,反面结尾;反面着笔,正面结尾,最后摊牌亮底,爆出一个读者难以想象的结局,令人拍案叫绝。这种结尾具有揭示全文宗旨的作用,既妙且奇又机智。如《泥活》中的泥人冯,对自己新捏成的《武松打虎》非常喜爱,可是,当他的孙子要用这个佳作去给管市场的胖老刘溜须时,冯兰瑞竟一掌压坏了这可爱的泥活。这出人意外的一掌,就将一个不趋炎附势的老艺人的耿直性格鲜活地勾勒出来。这最后的一笔,不能不说是一种妙笔。
&& 在运用突转手法时,必须注意的是,“突转“应以渐变为基础,交代或暗示出突变的根据或内在因素,比如,《河豚子》因等丈夫回来,河豚子煮烧多时,毒性消失了,这才有了意外的结局,否则就会使读者赶到不真实。
&&& 运用“突转法”写作小小说,常常采用“欧·亨利式”的结构。但是,这二者有者本质的不同,“突转法”是刻画人物的一种艺术手法,而“欧·亨利式”一般指小说叙述过程中的突然转折,指的是结构的艺术。
&&& 再请看谈歌的《桥》:
&&&&&&&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挡。
&&&&&&&& 工地,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 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但,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 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 人群里喊出一嗓子:“党员也是人!”
&&&&&&&&&&& 有人响应:“这不是拍电影。”
&&&&&&&&&&& 老汉冷冷地:“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伍,依次从老汉身边跑上木桥。
&&&&&&&&&&&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 老汉突然劈手从队伍里拖出一个小伙子,骂道:“你他妈的还是个党员吗?你最后一个走!”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 小伙子狠狠地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一边。
&&&&&&&&&&&& 队伍井然有序。
&&&&&&&&&&&&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终于,只剩下了他和那个小伙子。
&&&&&&&&&&&& 小伙子竟来推他:“你先走。”
&&&&&&&&&&&&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手把小伙子推上了木桥。
&&&&&&&&&&&& 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小伙子被吞没了。
&&&&&&&&&&&&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但,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 白茫茫的世界。
&&&&&&&&&&&&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 她来祭奠两个人。她的丈夫和儿子。
&&&&&&&&&&&&&&&(此作曾获《小小说选刊》1989——1990年度优秀作品奖)
&&&谈歌是一位以写主旋律见长的作家,他的这篇小小说《桥》,只有几百字,却写得惊心动魄,荡气回肠,令人过目不忘,称得上是微型佳作。
&& 这篇小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黎明,雨像泼、像倒。山洪咆哮,势不可挡。一百多号人呼喊着,惊慌逃命。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作者对时间、地点的选择,气氛、情势的营造,都很见功力。紧接着,作者让主人公出场,并简要地交代了他的身份:“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把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人群中有些人提出不同意见,但在老汉人格魅力的感召下,“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伍,依次从老汉身边跑上木桥”。
&&&至此,故事疾徐有致地向前发展着。就在这时,突然出现转折,“老汉突然劈手从队伍里拖出一个小伙子,骂道:‘你他妈的还是个党员吗?你最后一个走!’老汉凶得像头豹子。”这是为什么?这个小伙子是谁?老汉这个突如其来的动作,也使读者感到意外。当所有的人都通过之后,老汉对小伙子吼道:“少废话,快走!”但为时已晚,洪水冲垮了木桥,老汉和小伙子双双被吞没了。答案在五天之后——“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这个答案,聪明的读者或许已经猜到,但仍然会激起人们心灵的震颤,会对一个即将退休的老党员肃然起敬!&&
&&&这篇小小说的突转,使老汉的形象顿时高大起来,充分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闪光的思想境界。
&&&这一转折,精彩!这一转折,有力!这个转折点就是“劈手从队伍里拖出一个小伙子”。这一转折,是在叙述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水到渠成,自然精妙!&&&&&&&&&& &&&&&&&&&&&&&&&&&&&&&&&&&&
&&&&& 二、暗示法
&&&有评论家说过:小小说的暗示的艺术。由于小小说情节单纯,篇幅有限,它往往利用精炼的意象的排列组合,来暗示作者对无限时空中生生不息的大千世界的某种“顿悟”,力图以“可说”表达“不可说”,将“不可见”包孕在“可见”之中,使作品具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思考的广阔艺术天地。于是,小小说借助暗示而达到了对自身的超越。
&&&小小说应该避免空洞的政治说教,乏味的议论,切忌直奔主题,要讲究含蓄,把作者对宇宙、人生、历史的感慨或洞见蕴含在语言之外,又能让读者得之与语言文字所触发的意境之内,做到潜移默化,从而收到“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或写一件小事来暗示大事,或写一个片断暗示整体,或写一瞬间而暗示过去或未来。总之,它是通过“小形象”暗示“大形象”而达到“意义”上的升华的。小小说《油漆未干》,讲的社会生活中极为普通的就件事:公园里的一条长椅由于挂着一块“油漆未干”的牌子,使许多游客想坐而不敢坐。而几个捉迷藏的小朋友却没有被这块牌子迷惑,而是亲手摸一摸,发现油漆已干,“抢”到一个座位。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屡见不鲜。这个现象,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有些长期悬而未觉的问题只要亲自查一查,问题很容易解决,可有些人就是不喜欢动手,结果的自己卡了自己,自己在捉弄自己。同时也反映出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习惯心态。
&&&毛志成的《悟》(《北京晚报》 1984年5月10日)的主题也是采用暗示手法表现的。这篇小小说,通过对几个昔日的大学同同窗好友久别后欢聚的情景的描述,批评了那些在事业上不求上进的庸人,提出了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优裕而顺心的生活埋葬了一些曾经是有理想、有志向的青年。《悟》所悟出的道理,是通过对女主人公谭佩兰等形象的具体描绘体现出来的。她在学生时代,曾是一个“有理想,有志向,很想干一番事业的”人,但随着时光的流矢,她却放弃了所学的专业,满足于一种“优裕”]“顺心”,但实际的庸庸碌碌的生活。同窗好友对学生时代“趣事”的回忆,无意之中触动了她那早已被时间埋没了的情感和“未泯”的心灵,她在一瞬间所流露出的那种“急切]失神”的样子,“迷惘、戚然的神情”和“脸儿酸酸的”表情,都表现了她对平庸生活的醒悟。这篇小说的主题是积极的,含蓄的,是在场面和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具有“隐秀”的艺术风格和“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的艺术魅力。
&&&有些小说一看就清楚明白,一读就完,没有思考回味的余地,这与作者写得太直太露有关。把什么事情、什么意思都正面地写出来,没有一点引人思索的弯子,读来当然乏味了。小小说总是“隔”一点,“隐”一点,“间接”一点好,这才能引起读者思索的兴味。契诃夫的《食客》,写一个孤寡老人,虽然穷得要命,他还养着一匹瘦马、一条老狗,这两个畜生已经不能为老人做什么了,只是老人的两个“食客”,两个累赘,老人不得不老着脸皮去赊一升燕麦去喂老马。现在老头儿要到一个转弯的亲戚家去养老(因为老头儿还有一点房子,他去世后,那亲戚可以继承。)那还能带着这两个“食客”去吗?他不得不依着朋友的劝告,把它俩领到了屠宰场去。看着两个畜生被打倒,“那一整天,他的眼睛给一层雾蒙着,他连自己的手指头也看不见了。”很显然,这篇小说是写孤寡老头儿晚景的可悲的,但是只写了他的两个“食客”瘦马和老狗的下场。(这下场还是老头儿自己给它们的)老头儿自己的下场将是如何呢?他自己到那拐弯的亲戚家,也是当“食客”去的啊!
暗示性是造成含蓄的必要条件,事物是复杂性,给作家提供了运用暗示的广阔田地,小小说作家应该努力寻找新颖、独特的暗示的方式。运用暗示法,或写一件小事,暗示某些大事,或写一个片断暗示整体,或写一瞬间而暗示过去或未来。总之,它是通过“小形象”暗示出“大形象”而达到意义的升华。
&&&& 请看谌容的《总统梦》:
&&&&“胖胖,快起来!”
&&&&&“天还没亮呢!”
&&&&&“你昨晚保证了,早晨起来把作业做完呀!”
&&&&&“嗯——嗯,人家刚做了一个梦……”
&&&&&“别说梦话了,快穿衣服,看你爸打你!”
&&&&&&“妈,我真的做了个梦嘛!”
&&&&&&“好,好,好孩子,听奶妈的话,快着,抬胳膊!”
&&&&&&&“我梦见,我当了总统了!”
&&&&&&&“算术不及格,还想当总统呢?伸腿儿!”
&&&&&&&“不骗您,我还下了一道命令呢?我……”
&&&&&&&“伸脚丫儿!”
&&&&&&&“管理学校的大臣跪在我面前,我坐在宝坐上,可威风了!我命令:给老师的孩子作业留得多多的!”
&&&&&&&&&&&&&&&&&&&&&&&&&&&&&&&&&&&&&&&&& (《选自〈微型小说三百篇〉》
&&&&&这篇小小说不足两百字,可是有情节,有场景画面,还有丰富的言外之意。
&孩子们作业负担重,简直就是生活在题海中。课余时间几乎全被作业占去,没有时间玩耍,没有时间做游戏、看电视,阅读课外书,甚至连正常的睡眠也无法保证。超负荷的作业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她不实写孩子被太多的作业所苦所困的故事,而是抓住一段对话片段以梦反映现实。他梦见自己当了总统,“管学校的大臣”跪在他面前,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给老师的孩子作业留得多多的!”好一个孩子气十足的梦!借给老师的孩子多留作业来惩罚老师,这是孩子内心深处,对超负荷的作业厌倦和反抗的曲折呈现!作者的言外之意没有直接道出,而是让读者从孩子的“梦”中“悟出,给了读者以回味联想的余地,避免了主题传达的满与实。
&& 小小说的篇幅精微,艺术空间十分有限。要使之“文短味长“,就得特别讲究构思的巧妙。
&&&&&& 请看刘国芳的《孩子和车》:
孩子想要一盒水彩笔,去向大人要钱。孩子说:“爸,给我钱。”
孩子的大人最怕孩子要钱。大人下岗很久了,也没找到事做,大人在孩子问过后训起孩子来,说:“又要钱做什么?”
孩子说:“买水彩笔。”
大人说:“多少钱?”
孩子说:“10块。”
大人说:“我哪有这么钱,不买。”
孩子说:“老师要买的。”
大人说:“老师要买就让老师给你买,我没有钱。”
孩子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他嘟嘟嘴,生着气走了出去。
女人想要一辆车,那种红颜色的小轿车,本田、丰田、奥迪都可以。女人跟先生商量,说:“我们买一辆车吧。”
先生没答应女人,说:“我现在最想你生个孩子,不是车。”
女人说:“不是说好了过几年再生吗?”
先生说:“可是我现在很想要个孩子。”
女人说:“不行,我们先买车,这是你答应了的。”
先生说:“有了车你更野了,我不能答应你。”
女人说:“你说话不算数。”
先生说:“就算我失信一次吧,下不为例。以后你要什么我都给你。”
女人没什么好说了,嘟嘟嘴,生着气出门了。
女人和孩子在街上相见了,女人看出孩子在生气。女人认得孩子,她问孩子:“你怎么不高兴?”
孩子也认得女人,。孩子说:“爸爸不给我买水彩笔。”
女人说:“你爸爸为什么不给你买呀?”
孩子说:“我爸爸没有那么多钱。”
女人说:“要多少钱呀?”
孩子说:“10块钱。”
女人说:“你爸爸还没找到事做吗?”
孩子说:“没有。”
女人说:“那阿姨给你买。”
孩子说:“我爸爸说不能要别人的东西。”
女人说:“等你爸爸找到事做,你让他把钱还给我就可以啦。”
孩子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忽然笑了,说:“谢谢阿姨。”
说着话时,女人带孩子走进了商店,给孩子买了一盒水彩笔。
从商店里出来,孩子也发现女人不高兴,于是问:“阿姨,你好像也不高兴,是吗?”
女人点点头。
孩子说:“阿姨,你为什么不高兴呢?”
女人说:“我让我家先生买辆车,他不买。”
孩子听了,笑起来,说:“阿姨不要不高兴,我给阿姨一辆车。”
孩子说着,拉着女人往家里去。
不一会儿就到了,孩子找出纸,又把刚才女人买给他的水彩笔拿出来,然后在纸上画起来。
孩子画了一辆车。
画好,孩子把画递给女人,说:“阿姨,你看这辆车好看吗?”
女人说:“好看。”
孩子说:“那我把这辆车送给阿姨。”
女人笑了。
女人到家里后脸上还挂着笑,先生看见了,说:“不生气啦?”
女人说:“哪 能一直生气呢?”
先生说:“不生气就好,你硬是要车,我也只好依你。”
女人说:“不,我现在想要个孩子。”
先生有几秒钟没有反应过来,随后反应过来了,一激动,把女人包了起来。
&&&&&&&&&&&&& (载《小说选刊》2007年第1期小小说选读)
这是一篇形式别致、寓意深刻的佳作。小说几乎是没有故事,通篇由对话组成:孩子和大人的对话;女人和她先生的对话;女人和孩子的对话;女人和她先生的对话。孩子要买一盒水彩笔,是老师要买的,孩子的家长下岗了,没有钱给孩子买水彩笔;女人想叫先生给她买一辆车,可先生想让女人先生个孩子;女人给孩子买了一盒水彩笔,孩子给女人画了一辆车;女人回到家里,先生答应给她买车,可是女人又说:“不,我现在想要个孩子。”作者就是讲了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他要告诉读者什么呢?显然,这是一篇具有多义性主题的小说,他给人诸多方面的启迪,发人深思。首先,它揭示了人与物的辨证关系:女人与孩子的一段对话,交代了女人的思想由想买车转变为想要个孩子的全过程。她和孩子的接触使她得到了真正的快乐,这是物质享受无可比拟的,所以,她毅然抛弃了想买车的念头,而自愿“想要个孩子”。这说明,物质的享受无法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和贫乏,而天真可爱的孩子,才是她精神世界的真正的寄托。其次,也可这样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有时,人的思想的变化是在不经意中完成的,有一定的偶然性。你看,女人想买出,先生不同意,但说服不了她,而女人和孩子短时间的交往之后,她就放弃了买车的欲望,而想要个孩子了。这多么不可思议,又是多么顺理成章。
对于这篇小小说,不同的读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说,一篇优秀的小小说能引起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和想象,它给人的启示也是多方面的,深刻的,有益的。
&&&暗示,含蓄,并不等于含糊、晦涩,不能片面追求含蓄,更不能故弄玄虚,令读者不知所云。匈牙利著名作家厄尔凯尼·依斯特万,在论述一分钟小说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注意!谁读了一遍要是有点不明白,那么请你再读一遍。如果还是不明白,那说明这篇小说写得有毛病。苯人是没有的,有的只是不成功的“一分钟小说”!(〈论“一分钟小说”〉)
&&&& 三、悬念法
&&& 小小说要写得曲折生动,吸引读者,巧设悬念是一个很重要的艺术手段。所谓悬念,是指在文章的开头或文章中提出问题,摆出矛盾,或设置疑团,目的在于由此而引起读者对作品中人物命运的关注,或对于矛盾冲突发展前景的关注,产生一种急欲知道后事如何的心理,并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非一口气读完不可。
&&&&&制造疑团,使读者惊异不定,猜不着,是巧设悬念的具体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先将疑团设在那里,然后,或者“顾左右而言他”,故意不予理会;或者作出种种猜想,令人念念不忘。总之,作者不急于揭开谜底、解决矛盾,而是蕴蓄比较长的时间后,再解开“悬念”小小说《身份不明的乘客》,写当公共汽车售票员的“我”今天碰上了一个身份不明的乘客。这个乘客,在闷热的车上,却戴着鸭舌帽,大口罩和太阳镜。从装扮上,就使读者感到疑惑不解,此为一疑;这乘客挤到“我”面前,压低嗓门说:“请买到终点站。”红领巾让座他不坐,而且躲躲闪闪,朝前张望。“我”心里嘀咕:这人真怪。此为二疑;当汽车拐弯时,他不但不抓扶手,反而朝前挤去,站在一个长发青年背后悄然不动。“我”心里更加惊疑不定。此为三疑。正在这时,那长发青年“啊哟”一声,夹着钱包的手,被那怪客粗壮的手紧捏住举到半空。刹时,人声哗然。“我”认出长发青年是一个目前被擒而逃的扒手,正要上前扭住他,怪客已从衣袋里掏出尼龙绳将那个扒手捆了个结实。这时,大家都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怪客,他竟流出两行泪水。他为什么“流泪”?读者还是不解。此为四疑。当那位被掏钱包的妇女向他表示感谢时,他摆摆手,摘下口罩嘘了一口气:“唉,都怪我没教育好,今天总算为社会除了一害!”这时长发青年听见说话声,惊讶地抬起头,羞愧地失声叫道:“爸爸。”至此,“我”和读者才恍然大悟,疑团烟消云散,不由为怪客大义灭亲的行动拍手叫好。这一个个疑团的设置,把读者紧紧地吸引住,迫使读者去思考,去想象,去解开一个个谜一样的疑团。
&&&&悬念,是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的集中概括。它往往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突发性。这就决定了运用悬念既要出人意料之外,又要在意料之中。如果离开生活的真实蓄意制造“疑团”,或者照抄生活的样本客观介绍“矛盾”,都不能构成悬念。因而,运用悬念必须新奇而真实。这样,文章才能写得情节曲折,富有魅力,引起读者阅读和思考的浓厚兴趣,从而取得“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请看下面一篇小小说:
文艺评论家和部长
& &“你看斯普罗塔创作的小说怎么样?”部长问道。
&&&评论家回答说:“部长,我以为他创作的小说是好的。”
&&&部长摇了摇头。
&&&“我说的‘从某种意义上将讲’,是针对咖啡馆里那些为数很少的庸俗的知识分子。”
&&&部长摇头。
&&“确切地说,就是对那些没有鉴赏的人。刚才我没表达清楚。”
&&&&部长摇头。
&&&“总的来说,部长先生,这是一部坏小说。”
&&&部长又摇头。
&&“当然,也不能全部否定。”
&&&部长摇摇头说:“这衣领真别扭。”
这篇小小说写文艺评论家向部长谈对一部作品的意见,部长听了,连续摇了几次头,而部长每一次摇头,文艺评论家就改变一次观点。部长为什么不住地摇头呢?这就是作者故意设下的悬念。悬念冰释后才知道,部长摇头是因为衣领难受,并不是否定评论家的意见。这是由误会产生的悬念,是有生活根据的,是可信的。
设置这个悬念,其目的就是刻画人物,通过释悬,抖包袱,揭示了一个风派评论家没有主见,唯长官意识之是从的丑恶而可笑的嘴脸。
清代文人袁枚说:“凡做人贵直,而作文贵曲。”这就是说,写文章要做到曲折多变,尺水兴波,跌宕起伏,妙趣横生,才能吸引读者。
&&&& 再请看侯希辰的《猎人与狼》:
&&&&猎手穿行在灌木丛中,查看前几天挖下的陷阱,可惜一无所获。当他走进一片槠林时,微微有些心跳,那是最后一个陷阱了。
&&&伪装的树枝不见了,陷阱露出阴森森的洞口,猎人狂喜,端着枪走进阱口。猎物是只成年的公狼,金黄色的皮毛闪烁着金属的光泽,在阱底低嗥着,焦躁地团团转。
&&&&靠近点儿,再靠近点儿,猎手告诫自己。小心地挪动脚步,边举枪瞄准——他只有将尖锐的弹头射进公狼的前额,才能获得一张完整的狼皮。猎手觉得手心有点儿湿,全神贯注地往前挪步。突然,他脚下一滑,眼前一黑,耳边响起尘土和落叶的坠落声。猎手意识到,他正掉进自己挖的陷阱里,他忽略了昨晚的那场大雨。
&&&&现在,猎手和凶恶的公狼,共同被困在狭小的阱底。四周是三米多高垂直光滑的泥壁。猎手心中滑过一阵微笑:这大概就是报应了吧,打了一辈子猎,结果却要死在亲手挖掘的陷阱和已捕获的猎物口中!
&&&&在猎手掉进陷阱中的那一刻,公狼被这突如其来的坠落物给镇住了,它转过身,目光凶狠地盯着近在咫尺的猎人,龇着白森森的狼牙,鼻孔里发出威慑的低嗥。
&&&&赤手空拳的猎手知道,无论如何是敌不过眼前凶狠的公狼的。凭他多年狩猎的经验,他很快镇定下来,也龇着牙,目光狠狠地瞪着公狼不动。
&&&人和狼都不敢轻举妄动,互相对峙着。时间似乎静止了。不知过了几分钟或是几小时,公狼也许感到眼前的人对它并不构成威胁,也无暇顾及,逃命要紧。公狼盯着猎人后退两步,见猎人没有反映,便转过身,不再顾及背后的人,开始义无返顾地用尖锐的前爪飞快地扒着阱壁。
&&&雨后的土很暄,狼很快就在脚下扒下一大堆土,把陷阱底垫高了一层。公狼用后腿跳上土墩,竖起前爪,继续往高处抓。
&&& 猎手很快就明白了公狼的意图,不禁在心中骂道,他娘的,狡猾的家伙!旋即,跟在公狼的身后,把公狼抓下的松土踩实、垫宽,做成台阶状。
&&&&狼和猎人,在这一刻成了同舟共济的合作者。人和狼,为了求生,竟配合得如此默契。
&&&只用了两个多时辰,狼和人都看见了头顶上的地面。狼一纵身,蹿上地面,向前走了几步,停住,回转身坐下来,目光定定地望着洞口。猎手最后也艰难地攀援上洞口。他看见狼正定着自己,慌忙拾起掉在地上的枪,端起瞄准狼的前胸。
&&&公狼见到猎人上来,全然不觉危险就在眼前,而是偏着头,对猎人眨眨眼,然后缓缓起身,慢吞吞地朝着密林深处走去。在转过山脊时,公狼又回过身来望了望猎人。猎手端着枪,怔怔地瞄准着渐渐远去的公狼,僵硬的手指,没有扣下扳机,一任猎物从容地隐入林间……
&& 从此,猎手不再进山。他告诉别人,他已失去作为猎手应有的那股劲了。
&&&&&&&&&&&&&&&&&&&&&&&&&&&&&&&&&&& (选自《作文与考试》)
这篇小小说写猎人与狼的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故事本身就具有强烈的震撼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为小说创造了悬念。小说家都很重视“悬念”这个武器,它是吸引读者兴趣的最直接的手段。
猎手去查看自己前几天挖下的陷阱,可是一无所获。当他查到最后一个陷阱时,发现里面有一只狼,他想更靠近陷阱一点,以便近距离射击,谋取一张完整的皮。不乘想,雨后的林中,土很暄,猎人随着阱壁的坍塌,落进了自己亲手挖掘的陷阱里。他现在与狼“共处一室”,形成了人与狼近距离对峙的惊险场面。小说的悬念由此而生,这是由巧合产生的悬念,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出于逃命本能,狼“不再顾及背后的人,开始义无返顾地用尖锐的前爪飞快地扒着阱壁”;猎人明白了它的用意之后,与它同舟共济,跟在它后面,把土踩实。最后,猎人和狼双双逃出了陷阱。接下来的发展出人意外。狼先跳上洞口,并“向前走了几步,回转身坐下来,目光定定地望着洞口”。猎人也艰难地爬了上来,他看见狼在盯着自己,马上拿起地上的猎枪。但是狼对他表示了“友善”之后,慢吞吞地消失在密林深处。狼的友好得到了应有回报:猎人没有扣下扳机,任其隐入林间。不但如此,猎人从此不再进山,他自认为,他已经失去了作为一个猎手的勇气。至此,悬念解开了,读者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个小说故事体现了多方面的思想意义,发人深思:一是人自以为聪明,但往往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二、在死亡面前,无论动物还是人,其生存的欲望都是无比强烈的,在这种欲望的制衡下,其他的矛盾都可以得到暂时的缓解;三、狼与猎人之间的妥协,不是相互妥协,而是对自然的妥协。这充分说明,人也好,动物也好,在大自然面前都是渺小的。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设置疑团只是巧设悬念常见的一种方法。运用悬念发,要自然巧妙,不能脱离生活硬性编造,否则就会给读者以虚假、不可信的感觉。
&&&& &四、巧合法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这里说的“巧”,就是巧合,就是利用生活中的偶然事件来结构故事情节的方法。在写作中,巧合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方法,它可以把互不关联的人物、事件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集中而强烈地反映社会生活种的矛盾冲突,深化作品的主题,增强作品的故事性、戏剧性,使作品波澜突起,奇事巧合,读者在惊讶之中得到美的精神享受。
&&&巴尔扎克说过:“偶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若想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就行,”小小说的形体特征是一个“小”字,但其本质特征却是小中见大、是小而大、蕴而深、短而快。这就必然给作者在选材、立意、构思、结构、想象、人物刻画、情节、细节、描写、叙述、抒情、对话等方面带来更为特殊的局限,因此,小小说更需要“研究偶然”,研究“巧合”,因为小小说是从“顷刻”、“瞬间”入手反映现实生活的,就更应以“巧”谋篇。偶然性情节主要就是误会和巧合,特别是巧合,对于提炼小小说的情节特别重要。
&&&运用这种方法,关键是一个“巧”字。“巧”的独特的运用形式,总是在诸多必然的交叉点上产生,一个巧合的形成前后,有许许多多的促成因素,这就给我们构思情节留下了余地,正因为“巧”,也就更能集中生活矛盾,我们可以写巧合最精彩的“爆发点”而把“空白”留给读者去思考,使但单一偶然的情节呈现出复杂、巨大的功能。“合”是基本要求,要“合”得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外,“合”得新颖别致,方见其“巧”。这种“巧”往往是一种偶然性事件,但偶然中有必然,因而巧合要符合必然性,符合情理,即在巧中有常,巧而不伪。那种卖弄噱头、胡“凑合”的做法,那种离开生活的可信性、必然性的奇巧不但不能以巧见大,反而会弄巧成拙,是必须要防止的。
&&&& 请看郭美文的一篇小小说《送伞》:
&&&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他放下手中的报纸。电话是父亲打来的,父亲在电话那头说,最近老觉得有点有些头重脚轻,可能是感冒了,问他有没有时间,好陪着去一趟医院。他不禁蹙起了眉头,告诉父亲,现在单位正开会呢,只怕没有时间。父亲“哦”了一声,挂断了电话。
&& 他又拿起那张翻了一下午的报纸,眼神虽在铅印的字里头穿梭,但心里早已在其他事上。他想起自己年近不惑,还是是个副科级,况且在这样一个日子淡如水清闲部门,这辈子只怕再也难熬出头。幸好他有个儿子,儿子是他的希望,更寄托了他几乎所有的梦想。儿子也挺争气,如今在镇上的小学上六年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上次期中考试,儿子又考了全镇第一。开家长会的时候,当老师把大红花挂在儿子胸前,他陡然升腾起一种无与伦比的自豪感。照此下去,儿子会像他希冀的那样考上名牌大学,怎么说也会比他强。想着想着,他的脸上荡起一层笑意。
& &这时,从窗户透进一阵寒风,把他捏住的报纸刮起了一角。他抬头望着窗外,天阴沉沉的,像是大雨来前的征兆。他踱到窗前,准备把窗框边的金属插销插上,却忽然记起中午出门时,儿子并没有带伞。他抬腕看看表,时针指向4点30分,正是儿子该放学的时间。这寒冬天气,如果儿子遇上雨怎么办?他越想越担心,向同事打声招呼,急匆匆地走出去。
&&&&刚到大门口,寒风夹着豆大的雨点打在他的脸上,冰凉冰凉的。他寻思,再回家取雨伞肯定来不及了。他咬咬牙,踮起脚尖冲向对面一家商场。直到撑起这把刚买的雨伞,他才发现伞有些小,遮不住两个人。他一怔,仍然硬着头皮走向前方,他不想让儿子在雨中等候太久。
&&&这是一条不长的路,他加快步伐,任凭水洼中的泥星儿溅上裤腿。他的眼睛始终注视着前方,雨雾中那座四层教学楼已隐隐可见。他嘘了一口气,把伞擎得更高。一群孩子在楼下的走廊上嬉闹,儿子也夹在中间。他朝前一挥手,喊了一声儿子的名字,儿子扭过头,兴奋地向他跑过来。
&&&他接过儿子背上的书包,说冷吗?儿子嘟起嘴摇摇头,他笑了笑,麻利地脱下身上的大衣罩在儿子头上,然后紧紧地把儿子依偎在胸前。儿子太矮,他将伞压得很底,几乎把伞偏向一边。他的半边身体暴露在雨中,猛地打了一个寒战,一股冷气瞬间穿透全身。
&&&&快走到单位门口,儿子突然拉了拉他的衣袖,他抬起头,只见一个老人擎着伞在门前徘徊,胳膊下还夹着一把伞,时不时朝这边张望。老人见到他,一路小跑着过来‘手里的伞整个儿举到他头顶。
他愕然问,你怎么来了?
老人腾不出手车撑开另一把伞,雨水霎时染湿了花白的头发,老人微微咳嗽了几声,说,中午出门的时候天气不好,我估摸着你没带伞,怕你回不了家,刚才听你的同事说,你去接娃了。
他想起下午接到的那个电话,不由得全身一热,喉头哽咽:爸!
&&&&&&&&&&&&&& &&&&&&&&&&&&&&&&&&(原载2007年3月15日《齐鲁晚报》)
&&&&这是一篇由巧合构成的小说。故事情节并不复杂:父亲来电话,说可能感冒了,问他有没有时间陪着去医院,他以“单位正在开会”为借口挂断了电话”。不料,天气突变,他担心儿子淋雨,匆匆去接儿子,回来路过单位门口时,看到父亲正站在那里,他是给儿子送伞来了。他和父亲在此情此景中相遇了。这是个巧合,这个巧合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父亲关心他,他关心自己的儿子,这是人之常情,本无可非议。发人深省的是,“他”做为儿子,对父亲的病,对父亲这个小小的愿望,他漠然视之,无动于衷,他关心的只是儿子的成绩,担心儿子挨雨淋。这个巧合,使“他”受到心灵的震撼,那一声“爸”是“他”忏悔的心声。
这就是巧合手法的成功运用,这就是巧合的魅力,巧合的力量。
&&&&五、误会法
&& 误会法,就是作品中的人物一方误会另一方,或双方互相误会,从而引起矛盾,造成故事情节的发生和进展。它将事实上的一条因果链,错误地判断或想象成另一条相反的或毫不相干的因果链,这样就出现了种种的矛盾和纠葛,为人物性格的展示添加了新的情境,为故事的推进添加了新的契机。如《红楼梦》写林黛玉与贾宝玉相亲相爱而又多次发生误会。一次误会,一次理解,使他们的感情关系波澜递进,多姿多彩;而且,也表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和相同的感情倾向。
&&&误会法是利用生活中的偶然事件来结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技法。
偶然性与必然性是相互联系的,偶然的生活现象中往往隐藏着必然的生活规律。巴尔扎克曾说过:“偶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若想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就行。偶然性结构的情节主要就是误会和巧合,特别是巧合。误会和巧合,对于提炼小小说的情节特别重要。因为小小说是从“顷刻”、“瞬间”入手反映现实生活的,就更应以“误会 ”和“巧合”谋篇。利用误会和巧合,能集中生活的矛盾,写出误会和巧合最精彩的“爆发点”,而把“空白”留给读者去思考,使单一的偶然性呈现出复杂的、巨大的功能。
&&&&在小小说创作中运用误会法,不失为一个好着数,但要运用得当,切忌陷入俗套。
&&&运用误会和巧合,当然追求新颖,出人意外,但又必须符合事实,理在其中。如果一味追求标新立异,胡编乱造,人为地制造误会和巧合,那将适得其反。运用误会,只有符合现实生活的情理和人物性格的逻辑,在能使故事情节波澜曲折,引人入胜,含意深长。
&&&& 请看刘国芳的小小说《见面》:
&&&&单位吴阿姨要给张平介绍对象。吴阿姨跟张平说女孩姓李,十分漂亮。张平一听女孩漂亮,就打退堂鼓。张平说,漂亮女孩看不上我这副尊容。吴阿姨说,你不去见,怎么知道人家不会看上你。张平就去了。
&&&见面的地方在文昌桥头,张平早去了5分中钟,才站定,就见一个女孩走了过来。这女孩张平认识,张平天天上班要坐2路车,女孩上班也坐2路车,经常见得到。女孩走近些,看见张平了,便跟张平笑了笑,说:“你好。”
&&&&张平也说:“你好。”
&&&&女孩突然站住了,张平见女孩站住了,就说:“走走吧。”
&&&&女孩说:“走走?”
&&&&张平说:“对,不走一走,站在这儿做什么呢?”说着,张平走动起来。
&&&&女孩犹豫了一会儿,跟上了张平。
&&&&走了几步,张平说:“刚才你先跟我打招呼,说明你也在2路车上见过我。”
&&&&女孩说:“见过,经常坐2路车,怎么会没见过?只是不知道你叫什么。”
&&&&张平说:“我姓张。”
女孩说:“我姓李。”
张平说:“你很漂亮。”
女还说:“谢谢。”
张平说:“漂亮的女孩惹人注意,我注意过你。”
女还说:“我也注意过你。”
张平说:“不可能吧,我这样的人会惹人注意?”
女还说:“真的,我记得有一次一个小偷在车上偷东西,在小偷要把手塞进一个小女孩的裤袋时,你牢牢地把小偷的手捉住了,对吧?”
张平点了点头,说:“有这事,2路车上小偷太多了,但不要被我碰到,被我碰到,我一定不会让他们得逞。”
女还说:“你这话没吹牛,还有一次,你又抓住了一个小偷的手,但这小偷太张狂了,在下车时竟然打了你一拳,把鼻血都打了出来,我当时在你边上,还给了你餐纸巾。”
张平说:“你这样说,我记起来了,是有一个人给了我纸巾。对了,好像你也是那种爱管闲事的人,有一次我看见一个小偷要把手往一个女人包里伸,你看见了,忙把女人推开了,弄得那女人不知道做什么,还训了你一句。”
女孩说:“有这事,我最看不惯那些好吃懒做的贼,什么事都不想做,跑到车上来偷,我看见了,都会想法子不让他们得逞,有一次一个贼把一个女人的皮包都拿到手上了,我一把抢过来。”
张平:说:“你真了不起。”
女还说:“你也一样呀,说实话,尽管我们在车上没说过话,但我还是很敬佩你的。”
张平说:“真的吗?”
女孩说:“真的。”
这天张平和女孩谈得很投机,后来要分手了,张平说:“你对我印象怎么样呀?”
女孩说:“蛮好呀。”
张平说:“我对你的印象也非常好,你把你的电话号码抄给我吧,我明天再跟你联络。”
女孩爽快地把号码给了张平。
第二天上班,张平见到吴阿姨。张平满脸带笑,但吴阿姨却冷着一张脸,吴阿姨说:“你不愿见面也打个招呼呀,害得人家在文昌桥头等了你半个多小时。”
张平说:“我们见面了呀。”
吴阿姨说:“你见的是谁呀?”
&&&&&&&&&&&&&&&&& (原载2004年5月23日《齐鲁晚报》)
&&& 这篇小说是利用巧合造成的误会,没有巧合就没有这场误会。张平去跟吴阿姨给他介绍的女朋友见面,巧的是他在约定的见面地点见到了他认识的女孩,在天天上班乘坐的2路车上经常见面。张平误认为这女孩就是吴阿姨介绍的那个女孩,更巧的是这个女孩和吴阿姨介绍的一样,“女孩姓李,十分漂亮”,看来这误会是要误会下去了。在自然、和谐而又热烈、投机地交谈中,两个人俨然是一对初恋的情人,谈着他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分手时,他们互留了电话号码。当第二天吴阿姨“冷着一张脸”责怪他的时候,他还蒙在鼓里:“我们见了面呀!”看看,这误会可真够大的了。
&&&&& 这个误会的设置,真实而又自然。在见面的特定地点,遇见认识的女孩,这是巧合;巧合自然造成误会。“女孩姓李,十分漂亮”,这又是巧合。这个误会,是基于现实生活的误会,真实可信。
&&&&&小小说有时也用巧合构成故事的主要情节,但多用误会法。巧合是两条或两条以上原本可以不交会的因果线索(索链)交会在一起形成的,而小小说情节单纯的特点,决定了它宜多用误会法。
&&&& 六、反常法
&&&“常”,指常情、常理,就是读者心目中所习惯之情,熟悉之理。反常,就是置读者心目中的常情、常理于不顾,反其道而行之,从而表达出深刻的主题。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就是运用“反常法”的绝妙例子。从表面看,狂人满嘴疯话,“反常”至极;其实,狂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狂人,他在本质上是清醒的反封建战士。鲁迅运用这一手法,揭露了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表达了深刻的社会真理。
人们常说“顺理成章”,反常则是“逆理成章”。有创见的作者,都十分注意独辟西机蹊径,不落窠臼,力求以“反常”的构思、新颖的手法表现主题思想。这样,往往可以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惊险,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突出,给读者留下强烈的印象。
运用“反常法”要做到“反常合道”,亦即合情合理,令人信服,否则,就会给人以虚假的感觉,也损害了人物形象,从而削弱了作品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 请看马来西亚作家丁云的《回乡曲》:
&&&&&据闻福水叔是操劳而死的,享年五十四岁。
&&& 他殁时,四个子女和一个媳妇都带着欢愉的、如释重负的笑容办理丧事。只有两个年幼不懂事的孙儿,擎香拜祭时给香火烫着了,哭个稀里哗啦,劳动母亲又哄又吓地才止了哭,令灵堂上仅有的那么一点悲哀气氛也消失了。
&&&&吊丧的亲戚朋友开始议论纷纷。
&&&&“那些不肖子孙,真的大逆不道。老爸过世,一滴眼泪也没流,居然还笑呢,天打雷劈呀!”
&&&&“等分财产嘛,他们恨不得老爸早点咽气!”
&&&&“财产?福水叔一穷二白,哪来的财产?”
&&&&“那块地呀,你懂什么!这些年到处在发展,以前两百块钱买到的烂泥芭(低洼地),现在值二十万咧……”
&&&&&福水叔的遗照似乎浮漾着一些感慨。他是由唐山南来的,韩站爆发那年胶价好,他把新婚妻子留在乡下,随着淘金梦的浪潮涌到星洲大伯的胶园干活儿。后来发觉大伯只当他是廉价劳工,一气之下跑到雪兰莪开荒,真正是披荆斩棘,劈出良田,有一种“含恨立志出乡关,淘金未成誓不还”的意味。
&&&&子子孙孙披麻戴孝的,排成队伍,轻步走过乡间小路,过桥,越过北山的老橡树林……从山溪里汲起半桶清水,又慢慢地回到乡居。
&&&&他们脸上仍然带着欢悦的微笑,像是去郊游一样悠闲!然后一致福建人的习俗,做大儿子的用毛巾蘸了清水,小心翼翼地洗涤父亲的遗体,试抹干净,才穿上寿衣。
&&&&&福水叔脸上很安详。他仿佛在临终前已彻悟了,这辈子的淘金梦是幻灭了。守在福建乡下的妻儿等待的是他每年两封的家信!而守在南洋这头儿的他却仍然一锄一耙地开沟筑堤,保护着那三英亩的可可园,免得被黄泥浆及工业垃圾所掩埋……他就是这样累垮了,含恨归不了乡!道士作法事的诵祷声嗡嗡地响。
&&&&&孝子孝媳们仍然保持那愉快的笑容,不肯稍露一丝一毫的悲哀神色。吊丧的人们还在七嘴八舌。
&&&&“不是吧?福水叔要是有钱,这些年早就回唐山了,就是等不到旅费,不能衣锦还乡,跟唐山的妻儿团聚……唉,你们知道吗?他连做梦都希望自己死后能葬在故乡。”
&&&“说来说去,都是那些不肖子孙……唉,也难怪,娶了半唐番的女人,生的孩子差了点,改天没把祖宗的牌位拿去烧,就谢天谢地了!”
&&&&丧事到了尾声。子孙们站在坟前,将孝服除下,投入熊熊焚烧着的冥纸堆里,一瞬间便化为飞灰……孝子孝媳们仍带着笑意擎香朝坟头叩拜,然后离去。
&&&& 回到乡居,大儿子带头下跪朝父亲的灵位再次焚香祷告:“爸爸,我们都依照您的吩咐,在丧事期间不敢悲伤流泪,怕真如相士所言,子孙一哭,你回头一望,灵魂便找不到回唐山的路……”
&&&&跪在灵位前的媳妇、子孙们这才抑制不住地号啕大哭,悲痛的泪水似决堤般泛滥。
&&&&&&&&&&&&&&&&&&&&&&&&&&&&&&&&&&&& (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文艺城》)
&&&&&& 这篇小小说,是春兰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获奖作品。它把老一辈海外华人思乡情深、落叶归根的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与作者运用了反常手法是分不开的。小说一开篇就写出了人物的反常行为——丧事喜办。你看,主人公福水叔去世了,他的“四个子女和一个媳妇都带着欢愉的、如释重负的笑容”,而且在去下葬的路上“他们脸上仍带着欢悦的微笑,像是去郊游一样悠闲”;甚至在作法事时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悲哀神色,这自然引起了人们的议论和责骂。反常手法的运用,吸引着读者阅读的兴趣,急于要弄明白这是为什么。这个反常手法制造的悬念,直到结尾,当儿孙们终于“号啕大哭”、“泪水似决堤般泛滥”的时候,我们才明白,原来这是福水的遗言,他怕真如相士所言,子孙一哭,自己的灵魂便找不到回唐山的路了。“思乡魂”,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主人公一生坎坷,只有在死后才能实现回乡的愿望,读来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从反常的人物行为的描写中,从反常的环境气氛的描绘中,揭示出带普遍意味的立意,这是小小说构思的一个规律。因为这反常手法,能够形成对读者的速效审美刺激,并使读者在偶然的反常中把握必然的生活哲理,这便是《回乡曲》提供给我们的宝贵的艺术经验。
&&&&& 七、反弹法
&&&&反弹法,小小说写作手法之一,反弹者,反而弹之,即读到最后又弹回去。不弹行不行?不行!作者的艺术匠心驱使你,非弹回去不可。弹回去一回味,柳暗花明,仿佛见到大海一样浩茫、深邃。作者的立意、人物动人的形象,会在这一弹之中闪烁光辉。延伸下去,会使读者得到更多的人生启迪。
&&&& 请看下面一篇小小说:
&&&&一个同学告诉过我这样一个故事。
&&&&他很有一点小聪明,可惜那时候待分配在家,常常“吃饱了饭没事做”。一天,他邀了两个同学,到大街上去寻求刺激。
&&&&他们来到闹市口的一个阴沟边,蹲下,全神贯注地往里看。不到一分钟,他们身后已站下了五、六个人。“看什么?”有人问。
&&&“一只大老鼠,浑身雪白,这么大。“他那同学用手比划着说。
&&&“喏,头露出来了!”他的同学趁机起哄。七、八个脑袋立刻一齐凑向阴沟洞。
&&“缩回去了,等会儿还会出来的。”
&&& 不消十分种,阴沟边上已经已围上了几圈人,外圈的人焦急地向里层的人打听:“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白毛老鼠,绿眼睛,连尾巴两长”“哟!”
&&& 我那同学和他的同学,悄悄地引退了。
&&&&待他们到别处逛了一大圈再回来时,那里已经围得黑压压的。十字路口被堵塞了,排成长蛇阵的电车、卡车像乌鸦一样狂叫。
&&&&“什么事?”我那位同学拉住一个踮脚张望的人问。
&&&&“一只大老鼠。”那人摆摆手,向人圈里挤。阴沟边有人在喊:“头露出来罗!”
&&&&&多么伟大的愚蠢啊!
&& &&&&&&&&&&&&&&&&&&&&&&(《沈善增&&& 见《微型小说选》上海文艺出版社》
&&&&这篇小小说用的就是反弹法,类似“欧·亨利式”手法。这是一个常见的街头恶作剧,很引人逗笑的轶事。类似的事,似乎司空见惯,并没有引起人们特别的思考,然而作者在结尾处挖掘出了发人深思的意义:“多么伟大的愚蠢啊!” 真是振聋发聩!这就不能不使读者返回到故事本身,进而思考它的不平凡的意义,它所反映的深刻的含义。这就不由得促使我们反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此类愚蠢的事还少吗?我们自己参与其中的此类愚蠢的事还少吗?这篇小小说含有多么深广的社会意义!
&&&& 八、铺垫法&&&&&&&&&&&
&&& 铺垫,是“水涨船高”的表现手法,即为了突出主要人物或事物,用另外的人物或事物做“衬垫”。这正如为了让雕像高高地耸立起来,就得把它安放在坚实的基座上,没有合适的基座做“铺垫”,碉像就将因站得不高而黯然失色。
铺垫有两中类型:一种是积极铺垫,先写某人(或事物)好,再写另一个人(或事物)更好;一种是消极铺垫,先写某人(或事物)更坏,再写另一人(或事物)更坏。对于“衬垫”,固然要尽情描写,但不能喧宾夺主,要恰如其分,使被垫的人物和事物“高耸”而稳当;还要注意二者的内在联系,使被垫的人物或事物的出现显得别开生面而又自然和谐。这种手法,具有“山外有山山更高”艺术效果。
请看《聊斋志异》中小小说《嘉平公子》:
嘉平公子,风仪秀美。年十七八,入郡赴童子试,偶过许娼之门,见内有二八丽人,因目注之。女微笑点首,公子近就与语。女问:“寓居何处?”具告之。问:“寓中有人否?”曰:“无。”女云:“妾晚间奉访,勿使人知。”公子归,及暮,屏去僮仆。女果至,自言:“小字温姬。”且云:“妾慕公子风流,故背媪而来。区区之意,愿奉终身。”公子亦喜。自此三两夜辄一至。一夕,冒雨来,入门解去湿衣,罥诸椸上;又脱足上小靴,求公子代去泥涂。遂上床以被自覆。公子视其靴,乃五文新锦,沾濡殆尽,惜之。女曰:“妾非敢以贱物相役,欲使公子知妾之痴于情也。”听窗外雨声不止,遂吟曰:“凄风冷雨满江城。”求公子续之。公子辞以不解。女曰:“公子如此一人,何乃不知风雅!使妾清兴消矣!”因劝肆习,公子诺之。往来既频,仆辈皆知。公子姊夫宋氏,亦世家子,闻之,窃求公子,一见温姬。公子言之,女必不可。宋隐身仆舍,伺女至,伏窗窥之,颠倒欲狂。急排闼,女起,逾垣而去。宋向往甚殷,乃修贽见许媪,指名求之。媪曰:“果有温姬,但死已久。”宋愕然退,告公子,公子始知为鬼。至夜,因以宋言告女。女曰:“诚然。顾君欲得美女子,妾亦欲得美丈夫。各遂所愿足矣,人鬼何论焉?往往”公子以为然。试毕而归,女亦从之。他人不见,惟公子见之。至家,寄诸斋中。公子独宿不归,父母疑之。女归宁,始隐以告母。母大惊,戒公子绝之。公子不能听。父母深以为忧,百术驱之不能去。一日,公子有谕仆帖,置案上,中多错缪:“‘椒’讹‘菽’,‘姜’讹‘江’,‘可恨’讹‘可浪’。”女见之,书其后:“何事‘可浪’?‘花菽生江’。有婿如此,不如为娼!”遂告公子曰:“妾初以公子世家文人,故蒙羞子荐。不图虚有其表!以貌取人,毋乃为天下笑乎!”言已而没。公子愧恨,犹不知所题,折帖示仆。闻者传为小谈。
&& 这篇小说,实际上就是今天的小小说,总共才七八百字。人物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风流多才的女鬼温姬,一个是容貌出众而胸无点墨的嘉平公子。作者采用铺垫手法,入手只说公子“风仪秀美”,接着便着力渲染温姬的一往情深。她一见公子便微笑,点头,探问住所,深夜来访,自言倾慕,许奉终身,甚至一夕冒雨而来,犹恐公子不知其情之痴而让让公子看她沾满了泥涂的“五文新锦”小靴,真是笔触细腻,情致缠绵。接着,除了作者故意让公子偶露一点马脚——温姬求公子联句,而公子辞以不解——以增强文意的顿挫以外,两人的关系始终直线向前发展,最后一直到了明知是鬼而仍旧相爱,无论是父母的严命还是道士的驱攘,都不能把他们拆开的地步,然而,就在这十二分快意的当儿,作者笔锋陡转,让温姬在公子手书的一张别字连篇的“谕仆帖”中发现了真相,她顿时万分沮丧,发出“有婿如此,不如为娼”的愤激之词,悔恨自己“以貌取人,毋乃为天下小乎!”,并且“言已而没”,再也不来了。
这篇小小说构思上的妙处,就在于作者既能紧紧抓住人物之间的思想性格冲突(温姬的风流多才和公子的形不符实),又能自然地安排一种情势,使它可以较长时间地不暴露出来。这样,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表面上看,好象是把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遮盖住了;实际上则是让它以一种隐蔽的方式进行着。最后,只要找到一根导火线,就可以获得戏剧性的“爆发”,最终完成整个作品的形象刻划和主题深化的任务。就“嘉平公子”这个故事给人的感受来说,犹如一条江水,先是顺流直下,然而就在那峰回路转的当儿,忽然迎面撞上就一块大石头,顿时浪花飞溅,怒涛澎湃,涌出一个动人肺腑的高潮来了。
&&&& 九、隐喻法
&&&隐喻是象征手法之一,但这种形式并不都具有象征意义,如寓言是用隐喻的形式,引出经验和教训。隐喻,也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是比喻的一种,又叫暗喻。这种形式的比喻是把某种事物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写小小说,巧妙运用隐喻的手法,能使小小说选取的那些生活琐事摆脱平庸陈旧的表层意义,开掘出更丰厚的内蕴,从而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请看小小说《钓》:
水中,一条鱼儿正在悠闲自得地游来游去,突然,一块饵料飘飘悠悠落下来。岸上,身材臃肿的吴局长在清闲垂钓。一旁,干练精瘦的刘经理殷勤地跑前跑后忙乎着,调饵、挂钩、支遮阳伞……忙毕,刘经理敬上一支香烟,点燃,然后不失时机地问:
& “吴局长,关于我们公司项目的事,您看……”
&& 哎!不好办啊,这事还需局领导再进步研究一下的。“吴局长两眼直直地盯着水面,缓缓地吐出一个个煞是好看的烟圈。见漂一动,猛地一甩渔杆,结果是空空的;吴局长重新挂上一块饵料,将钩甩进水里。过了一会儿,见水漂又是一动,猛地一甩鱼杆,结果又是空空的。
&& 刘经理盯着很是懊丧的吴局长,笑笑,从兜里掏出一包早已准备好的饵料,挂上钩,满脸媚笑着说:“吴局长,您使使这饵料怎么样。”
&& 水中,一条鱼正悠闲自得,游来游去。突然,一块饵料飘飘悠悠落下来,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 “关于公司的事,还需吴局长多多帮忙。”刘经理狡黠的目光向四周瞅了瞅,麻利地从怀里掏出一个沉甸甸的信封,塞进了吴局长的口袋里,“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 “这怎么好意思,这怎么好意思。”吴局长脸上的肥膘肉抖动着,堆出满脸的笑意。
&&&& 水中,鱼儿终于低档不住诱惑,猛地一口将那块散发香气的饵料吞了下去。
&&&& 吴局长突然觉得手中一沉,猛地一甩手中的鱼杆。
&&& “呀!”刘经理惊喜地看见一条又肥又大的鱼儿上钩了。
&&&&&&&&&&&&&&&&&&&&&&&&&&&&&&&& &&&&&&(《微型小说选刊》1999·15)
&&&&这篇小小说的题材并不新颖,故事也可以说是非常老套了。它无非是讲一个当官的如何受请钓鱼,其间接受了别人塞的红包。作者如果就这样赤膊上阵,援笔直书,这将是一篇毫无个性、直白乏味的平庸之作。《钓》的作者对凡俗的题材故事作了巧妙的艺术处理,使之具有独特的情致和韵味,在更深的哲理层面上给人以深刻的警示。
&&&作品既写了身材臃肿的吴局长如何在干练精瘦的刘经理的服侍下垂钓,如何接受刘经理沉甸甸的红包,如何钓上大鱼,也写了水中一条大鱼上钩的全过程。写水中的大鱼是影射岸上之人——贪官吴局长,这是作者着力要表现的艺术形象。人和鱼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在因贪婪而上钩这一点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小说最后写道:“‘呀!刘经理惊喜地看见一条又肥又大的鱼上钩了!”一语双关,言在“鱼”而意在“吴局长”式的人物,这里隐喻手法的运用,本体和喻体合而为一。读者透过这个凡俗的故事可以看到:“局长们”们怡然垂钓水中之鱼时,却不知背后有“刘经理”们将他们推向毁灭的深渊,题旨精警,相信“吴局长”式的人物看到这里,一定会惊出一身冷汗。
&&& 十、夸张法
&&&运用夸张乃至荒诞手法,把人物特征放大,稍作勾勒,活画出讽刺人物可笑可憎的脸相,从而折射生活,针砭现实。这类作品,或隐喻象征,或辛辣讽刺,或无情揭露,或深沉叹息,从披露现实的角度给人以教育和启示。这类作品,既幽默风趣,又具有强烈的批判色彩和讽刺效果。正像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曲话》中所言:“于嬉笑诙谐处包含绝大文章。”蒋子龙说:“写微型小说难,难在会变色,它像哈哈镜,不负责任地映出一个真实的世界。”(《关于“微型”的深思》载《小说界》1986年第二期)
&&&&文学的本质是夸张的。写小说虚构加工的目的,就是要使所写人和事,比实际生活更典型、更集中、更感人。正如高尔基说的:夸张美好的东西,使它更加美好;夸张坏的使它引起厌恶,激发人们的决心,来消灭那些生活中可耻的卑鄙龌龊的东西。
&& 小说中用夸张,就是将事物放大,“放大”是最显见的夸张。著名作家王蒙善于创造夸张乃至荒诞的场面,抓住讽刺对象的某一特征,稍作勾勒就能活画出讽刺人物可笑可憎的嘴脸。他写一组小小说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他一贯的幽默犀利的色调。比如他的《扯皮处的解散》、《越说越对》、《维护团结的人》、《雄辩症》等作品,都有这种特色。《维护团结的人》有意赋予一个名叫“艾团结”(“艾”与“爱”谐音)的人物以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的语言:
&&“你知道,老周说你的鼻子是假的。”
&“老周说,你的鼻子是从他家的垃圾堆里找来的,用猪皮胶粘在脸上的。”
&“老周还说,你把你原来的鼻子卖给走私商了。没有缴纳赋税。”
作者以这些纯属荒诞无稽的语言,成功地“扩大”了讽刺人物的特点,从而有力地嘲讽了生活中那些搬嘴弄舌、挑拨离间、又可笑地以“爱团结”自我标榜的人,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这类人物的憎恶感情和批评态度。
&&&&&&& 请看王蒙的小小说《雄辩症》:
&&&&&&雄辩症&&&& &
&&&&一位医生向我介绍,他们在门诊中接触了一位雄辩症病人。
&&&&医生说:“请坐。”
&&&&病人说:“为什么要坐呢?难道你要剥夺我的不坐权吗?”
&&&&医生无可奈何,到了一杯水,说:“请喝水吧。”
&&&&病人说:“这样谈问题是片面的,因而是荒谬的,并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例如你如果在水里掺上氰化钾,就绝对不能喝,”
&& 医生说:“我这里并没有氰化钾嘛。你放心!”
&&&&病人说:“谁说你放了毒药了呢?难道我诬告你放了毒药?难道检察院起诉书上说你放了毒药?我没说你放毒药,而你说我说你放了毒药,你这才是放了比毒药还毒的毒药!”
&&&医生毫无办法,便叹了口气,换了一个话题说:“今天天气不错。”
&&&病人说:“纯粹胡说八道!你这里天气不错,并不等于全世界的今天都是好天气。例如北极,今天天气就很坏,刮着大风,漫漫长夜,冰山正在撞击,……医生忍不住反驳说:”我们这里并不是北极嘛!”
&&&&病人说:“但你不该否认北极的存在。你否认北极的存在,就是歪曲事实真相,就是别有用心。”
&&&&医生说:“你走吧。”
&&&&病人说:“你无权命令我走。你是医院,不是公安机关,你不可能逮捕我,你不可能枪毙我。”
&&&&……经过多方调查,才知道病人当年参加过“梁校”的作协写作班子,估计可能是一种后遗症。
&&&这篇小小说运用夸张手法,把人物特征放大,为读者提供了辛辣的喜剧美,也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短见长,平中见奇,着微显著的艺术效果。
&&&&由于受到外国“变形”、“魔幻”小说的影响,我国小说在运用夸张方面,也有了进一部的尝试。不仅根据生活真实运用放大和集中的办法,而且还用了超越生活真实的夸张法。谌容的小小说《减去十岁》(载《人民文学》1986年第2期),写的是个怪诞的故事,说上面即要来一个文件,把大家的年龄都减去十岁。说是年龄研究会经过两年的调查,开了三个月的专业会议,认为“文革”十年,耽误了大家的宝贵岁月,这十年中的生命负数,应当减去。这一“特大喜讯”使很多人大为振奋。即将退下来的领导干部,因为减十岁,不退了,他精神大振,要重新培养接班人;刚要接替领导职务的,却有了一点失落感;本来就不相配的、一对四十岁的夫妇,因为减了十岁,就各自有了各自的生活打算,因此还吵了一场;二十九岁未婚的“大女”,也一下子年轻了十岁,而感到从此就不受人歧视了,她要上大学,向着新的目标前进。但当大家都欢天喜地,要开大会庆祝“欢庆青春归来”时,忽然几十个办了离职手续的老同志要回机关工作了。新招来的十八、九岁的青工抗议了:“又要把我们大回去上小学三年级,没门儿!”幼儿园的娃娃也嚷道:“减去十岁,我们回哪呀?”显然,小说是超越了显示生活的,是荒诞的、夸张的。但是我们读了小说&,都会发出会心的笑,这是因为小说写出了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存在的的一种心理。这篇小说真实地写出了虚幻的设想化为“真实”时的种种情况。从这个荒诞、夸张的故事中,反映了很多令人思考的东西。
&&&& 十一、象征法
&&&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于之相似或相近的观念、思想或感情,这就是象征。运用象征手法,以物喻理,揭示深刻的主题。这类小说描写人物、事物,运用象征手法,暗示深刻的主题,给人以真理的启示。它不注重生活本身的描述,往往撷取生活中许多闪光的瞬间,编织成哲理性很强的小故事,表现某种抽象的主观意念。立意于深远的哲理,观念胜于描述&,是这一类小说的特点。
&&&象征比比喻丰富、复杂得多,它往往以一个内涵丰富的形象作为基础,揉合作者种种理解,它不是在语言上用个别词句打个比方,而是以整个艺术形象,或全篇构思的形象比拟。由于它有一种不确定性,有时像迷一样难猜,读者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认识,这就产生了含蓄的力量。小小说用象征手法构思,更能若即若离,余味无穷。例如《混浊》(《百花园》1986年8月号),小说叙述了一个极富神秘意味的故事:一条混浊的大河,小船上载着两个人,一个胖子,一个瘦子,当小船完全失去控制,无可挽回地滑向可怕的排沙泄流洞时,胖子纵身投入河中丧命,瘦子则蜷缩于船内获生,作品采用的就是象征性表现形式。这两个人的行为,哪一个可取可赞可叹?哪一个可耻可笑可悲?“似乎永远也不会澄清”。这便成为生活的一种的象征。在猝然袭来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出于本能的欲望,下意识地避难求生,这是极其自然合乎情理的。如果有人非要在胖子与瘦子之间进行理性的审判评价,或感叹胖子死得勇敢,或赞叹瘦子活得勇敢,那就只能像一片混浊的河水——永远也和会澄清。
&&&&《混浊》的构思并不玄妙,只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可贵的是作者从故事中引出了人生的哲理,并引导读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思索,使得作品的分量加重了许多,笔调也沉重了许多。
再请看邢可的《耳朵》:
&&&&&一天,我在X车站等车,走进候车室,迎面一个青年引起我的注意。他
&&&&&正埋头读书,读得很着迷,人们来往走动、吵嚷,他全不在意。
&&&&&这青年很一般,只是他耳朵与众不同。那耳朵内独特,宽大厚实,
&&&& 光泽红润,嫩白透明,上面长着一层淡淡的茸毛,肉乎乎的;耳唇很长,像《三国演义》中的刘备,颇具福相,整个耳朵往前拢着,既像一个无彩大海螺,又像一扇金色的小瓢。从科学角度讲,这种形状的耳朵是最聚音,最利于收听声音。
&&&&“好漂亮的耳朵!”我在心里想。只有这种最佳耳朵,才不枉占着耳的位置。
&&&&&我很羡慕那青年,羡慕他的耳朵。
&&&&&车来了,人们骚动起来。那青年仍在潜心读书,毫无所动。
&&&&&我眈心他误车,走向前说:“车来了,你坐哪趟车?”
&&&&&他像一座雕像,丝毫不动。我拍一下他的肩膀。
&&&&&他终于抬起头,莫名其妙地看着我,似乎有点不满。
&&&&&“车来了,你坐哪趟车?”我忙说,并向外指指。
&&&&&他眨眨眼睛,指指耳朵,摇摇头。
&&&&&他是聋子。
&&&&&我走出候车室,车已开走。
&&&&&&&&&&&&&&&&&&&&&&&&&&&&&&&&&&&&&&&&&&&& (选自(郑州晚报》)
这显然是一篇象征小说。这类小说的特点是使作品的整体构成的意像,具有象征意义,从而为读者提供超越作品的具体形象,去理解作品主题的指向。指向显然有不确定性。所以对一篇象征性小说的理解,往往会出现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的情况。小说作者邢可说:“《耳朵》发表后,很多读者来信谈读后感。奇怪的是,他们的理解既与我原意不同,又各自相异。”有人说它写的是关系他人的新风尚,有人说它表现的是在知识爆炸时代人们刻苦学习的精神,也有人说它是对不倾听别人意见的人的批评……这些,我们用写实小说的眼光来看,也许有些道理,因为作品确实包含有这方面的内容。假如,我们换一副眼光,从象征的角度去看,《耳朵》的主题就要开阔、深刻、有趣得多了。作家用嘲讽的方式不惜笔墨地描写了一只漂亮却毫无用处的耳朵。我们从作品的字里行间一点看不到作家嘲讽生理缺陷的意思,到使我们从中想到了一个歇后语:“聋子的耳朵——摆设”,想到了“华而不实”、“徒具虚名”这样一些词语。由此发现,原来作家并不是在嘲讽他所描写的那个具体的事物,而是通过这中描写为我们构造了一个广大的嘲讽空间,仿佛人世间所有的那些类似“聋子耳朵”的现象——诸如不称职者,不进孝者,徒具虚名者等等,都在这可嘲讽之例。不过,这些可都是我们想出来的,并不是作家直接写出来的——他只不过写了一篇关于“耳朵”的几百字的短文。由此及彼,声东击西,把具象描写和具象以外的某种意念结合成有机的生命体,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象征的艺术。
&&& 象征性小说都具有两层结构,一个是作为作品的表层结果的本体世界,如邢可描写的《耳朵》的故事;另一个则是作为作品的深层结构的象征世界,这是对表层的本体世界的一种延伸,一种超越。这种超越越大,象征式小小说的艺术魅力也就越强。刘海涛先生在微型小说研究领域卓有成效,他在《象征式微型小说的写作》(《写作》1989年第九期)一文中指出:要精心创造表层的本体世界。表层世界是深层的象征世界的艺术载体,犹如建房子的地基。因此,首先要使作品的人物、情节、细节成为整体象征的框架。
&&&&在情节式的一般小说中,他的象征往往是局部的,或者是一个细节,或者是一个景物,如鲁迅的《药》的结尾出现的花环,象征着革命的光明前途;《苦菜花》中的根苦花香的苦菜,象征着对革命充满着献身精神的母亲。而在象征性小说中,它的象征则是整体的,整个故事的框架是个象征,或者整个情节,或者整个人物形象,或者整个意境都应是一个象征。如果小小说仅仅把局部细节的象征当成点缀,那它就不会成为象征式作品,而成为情节式作品了。写作象征式小小说可用一个物件细节作为作品的核心来展开全篇内容,构成作品的表层本体世界,也可用一个完整的小故事来构成作品的表层世界。例如,台湾作者李昌治的《蛇》(选自《文学知识》1988年第8期),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爱蛇成癖,他和蛇玩,和蛇睡,把自己的食品省下来喂蛇,他在蛇的身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愉悦和快感,最后,他把蛇放进自己的口中以寻找更大的刺激,结果终被蛇咬死。这是一个完整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小故事,但这个故事仅仅是一个表层的世界,它负载着深刻的象征意蕴:人被自己的所爱葬送了生命。这个象征体相当发人深省。借小故事来寄托作者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意识,很容易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又能启动读者对深层象征意蕴展开想象和思考,因此,这种类型的小小小说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馆藏&229047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勇者掉进我的陷阱结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