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毫毛在观音给他三根救命毫毛之前可以用毫毛变猴子吗?

孙悟空全身的毫毛都能变化,观音为何还赐他三根 Q言Q语文章
孙悟空全身的毫毛都能变化,观音为何还赐他三根
内容概要:
1. 但是阴阳二气瓶的本事显然不止这些,其中又冒出来三条火龙,这下孙悟空没辙了。
2. 这就要先研究一下孙悟空到底有没有用过这三根毫毛。
3. 即伸手浑身摸了一把,只见脑后有三根毫毛,十分挺硬,忽喜道:‘身上毛都如彼软熟,只此三根如此硬枪,必然是救我命的。
读《西游记》的人都知道,观音菩萨曾赐给孙悟空三根毫毛,那是菩萨从自己玉净瓶中的杨柳叶枝上摘下的三片叶子,变作三根毫毛,放在了孙悟空脑后,并说道:“若到那无济无主的时节,可以随机应变,救得你急苦之灾。”
达子一直以为,孙悟空拔根毫毛变成这变成那,用的是观音赐下的那三根,其实不然。孙悟空拔毫毛,是随便拔的,有时候从身上,有时候从尾巴上,而极少从脑后拔。也就是说,孙悟空全身上下的毫毛都能变化,为什么观音菩萨还要赐下三根毫毛呢?
这就要先研究一下孙悟空到底有没有用过这三根毫毛。
孙悟空在西天路上遇到的一个大妖怪,乃是金翅大鹏。金翅大鹏有一件宝贝,叫做阴阳二气瓶,能装人。
金翅大鹏将孙悟空抓了起来,装进了阴阳二气瓶里。这个瓶子非常厉害,满瓶的大火,孙悟空捻个避火诀,火就烧不着他了。
这时,火焰中钻出四十条火蛇,要咬孙悟空,孙悟空把这四十条火蛇抓过来,撕成了八十段,又躲过一劫!
但是阴阳二气瓶的本事显然不止这些,其中又冒出来三条火龙,这下孙悟空没辙了。《西游记》原著中写道:“少时间,又有三条火龙出来,把行者上下盘绕,着实难禁,自觉慌张无措道:‘别事好处,这三条火龙难为。再过一会不出,弄得火气攻心,怎了?’”
这个阴阳二气瓶着实厉害,要知道,孙悟空可是曾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炼过七七四十九天的人,在那里他都没被烧着。但是在这阴阳二气瓶里,孙悟空却被烧软了。原著中写道:“说不了,孤拐上有些疼痛,急伸手摸摸,却被火烧软了,自己心焦道:‘怎么好?孤拐烧软了!弄做个残疾之人了!’忍不住吊下泪来。”
孤拐就是脚踝,在这瓶子里,孙悟空的脚踝已经被烧软了,而他又逃不出去。如果继续烧下去,孙悟空十有八九要交代在这里。
此时他想到了观音菩萨的三根救命毫毛。原著中写道:“正此凄怆,忽想起菩萨当年在蛇盘山曾赐我三根救命毫毛,不知有无,且等我寻一寻看。即伸手浑身摸了一把,只见脑后有三根毫毛,十分挺硬,忽喜道:‘身上毛都如彼软熟,只此三根如此硬枪,必然是救我命的。’”
这里说得清楚,在阴阳二气瓶的大火中,孙悟空全身的毫毛都给烧软了,唯有观音菩萨赐下的三根救命毫毛还依然坚挺!
孙悟空急忙拔下这三根毫毛,分别变作金刚钻、竹片、绵绳,在瓶底一顿钻,钻了个一个洞,瓶中的阴阳二气全都泄了,他也趁机逃出升天!
观音菩萨将三根毫毛赐给孙悟空时曾说得明白,这是救命毫毛。什么意思?孙悟空全身的毛虽然都能变化,但是观音菩萨赐下的三根毫毛却更加强大。
当遇到了极其强大的法宝或者恶劣的环境,孙悟空身上的毫毛无法再发挥作用时,这三根毫毛却丝毫不会受到影响,依然能够随心所欲的变化,可救孙悟空一命!
只是可惜了金翅大鹏的阴阳二气瓶,明明是《西游记》中排的上号的强大法宝,结果被孙悟空钻漏了,就此废掉了!
本文「孙悟空全身的毫毛都能变化,观音为何还赐他三根」转载自网络,作者Q言Q语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邮箱
您可能也感兴趣的
Q言Q语更多文章《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摸清底限:观音菩萨为什么给孙悟空三根救命毫毛? - 简书
摸清底限:观音菩萨为什么给孙悟空三根救命毫毛?
人生就是取经路,山高水远妖怪多。跟着贝勒解西游,勇往直前把妖捉。29、观音菩萨为什么给孙悟空三根救命毫毛?【一】孙悟空着了观音的道儿,被哄骗着戴上了紧箍咒,只好死心塌地,保唐僧西去。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就要讲政治,圈子再小也不例外。如取经队伍,此时虽然只有唐僧和孙悟空两个人,也是矛盾重重。虽然观音菩萨给孙悟空套上了紧箍咒,但是只能保证猴子不会在发脾气时把唐僧打死,二人间的矛盾、摩擦还是一直不断,二人还需要磨合。取经路上的困难,有来自外界的妖魔鬼怪,也有来自队伍内部成员的不团结,有时候,后者比前者的危害更大。比如,在收服白龙马这一回,师徒二人行到蛇盘山鹰愁涧,马被小白龙给吃了,想到没有了马骑,唐僧就开始哭哭啼啼。三藏道:“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进!可怜啊!这万水千山,怎生走得!”说着话,泪如雨落。行者见他哭将起来,他那里忍得住暴燥,发声喊道:“师父莫要这等脓包形么!你坐着,坐着!等老孙去寻着那厮,教他还我马匹便了。”三藏却才扯住道:“徒弟啊,你那里去寻他?只怕他暗地里撺将出来,却不又连我都害了?那时节人马两亡,怎生是好!”行者闻得这话,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道:“你忒不济,不济!又要马骑,又不放我去,似这般看着行李,坐到老罢!”唐僧不但爱唠叨,是个话痨,更让孙悟空受不了的,是他的懦弱,他的胆小怕事。只是丢了白马,根本没伤到自己,就开始“泪如雨落”,孙悟空要去捉,又怕妖怪撺出来吃了自己,不让他去。也难怪孙悟空说他“脓包”,伺候着这样一个师父,也真是难为齐天大圣了。还好观音派来的六丁六甲等神仙正好在此时出现,他们护着唐僧,孙悟空才得脱身去找妖怪。经过一番打斗,最后找来了观音菩萨,才成功降伏了白龙马,给唐僧做了一个脚力。这仅是开始,在此后的西行路上,直到到达灵山,师徒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唐僧的肉眼凡胎、迂腐懦弱,孙悟空的神通广大,还有他的猴急性子,有好几次甚至危及到了取经队伍,差点导致师徒们提前散伙,到不了西天。【二】《西游记》是一部政治小说,是一部世俗人情小说。但是,古人很少明目张胆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写书都很隐晦,多是用影射的方法。吴承恩想通过《西游记》来表达对政治、对大明朝的看法,也不敢明说。所以,他给这部书披上了神仙妖怪的外衣,这是掩人耳目,为了自保。以《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这一回为例,本回要交待的其实只有三件事:一是收服了小白龙,让他做了唐僧的脚力。二是观音菩萨向玉帝借来了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等神仙,来暗中保护唐僧。三是猴子被套上了紧箍咒,而且和唐僧合作的很不愉快,他就和观音诉苦,想摞挑子,不干了。观音就答应他,在困难时会亲自来帮助他,并给了孙悟空三根救命毫毛,留着在危急时刻使用。这一回作者要交待的其实就是这么三件事,至于其他情节则无关紧要,甚至可有可无。孙悟空怎么与小白龙打斗,怎么询问土地,小白龙是如何变成白马的,鹰愁涧的水神如何送唐僧过河,落伽山山神如何送给唐僧马鞍……大家读到这些段落时,是不是觉得索然无味,看不出什么精彩之处?而且这些文字对整部书的情节发展基本没起什么作用,作者似乎是在浪费笔墨。为什么?因为这只不过是吴承恩的声东击西之术,是他的障眼法,他写这些用处不大的文字就是为了迷惑大家,让他的真实写作动机不易被人发现,以免留下口实。所以,对于《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这一回,我们只需要分析上面这三件事就足够了。第一件事,小白龙变成了白马,做了唐僧的脚力,也无需多讲。第二件事,观音从玉帝那里借来六丁六甲等神仙,用以暗中保护唐僧,从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两点。一,观音能从玉帝那里借来诸神,说明玉帝对如来传经计划的大力支持。同时,这也从侧面证明,支持猴子造反闹天宫的根本不是如来佛祖。否则,如来暗中造反,玉帝还这么支持他的传经计划,那玉帝真就是个大傻帽了,这样的人怎能做上皇帝呢?二,观音借来的这些神仙,大家可能都没听说过。六丁六甲和四值功曹,是道教中的神仙,五方揭谛和一十八位护教伽蓝(读作茄蓝)则是佛教中的神仙。有一点需要注意,前面贝勒说过,《西游记》里的神仙并不等同于现实中的佛教和道教的神仙,吴承恩只是把名字借用过来而已。小说中的神仙是自成体系的,如果参照佛教与道教理论来解读《西游记》中的人物,我们会误入歧途。至于六丁六甲和五方揭谛具体是干什么的,有什么传说来历,我们不必深究,只要明白,在小说里,他们都是玉帝手下的官员就足够了。六丁六甲等人的职责,一是暗中保护唐僧,其实这只是表面,要说保护唐僧,有谁比孙悟空更合适呢?所以,他们被观音派过来,另有目的。是什么目的呢?那就是暗中监视唐僧师徒的言行举动,记下他们的表现和功绩。当唐僧师徒到达西天后,六丁六甲和四值功曹等人的任务也算完成了,菩萨就问六丁六甲:(菩萨)又问道:“那唐僧四众,一路上心行何如?”诸神道:“委实心虔志诚,料不能逃菩萨洞察。但只是唐僧受过之苦,真不可言。他一路上历过的灾愆患难,弟子已谨记在此,这就是他灾难的簿子。”这一路之上,六丁六甲们不但监视唐僧师徒们的言行,还用簿子记下了唐僧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所以说,记下他们的表现和功绩,才是六丁六甲们的主要任务。观音为了取经计划的顺利实施,真是考虑周详、煞费苦心啊。【三】第三件事,孙悟空向菩萨诉苦,不想干了。菩萨就对他说了许多好话,并给了他三根救命毫毛。这件事也值得我们重点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被压了五百年之后,孙悟空学会了思考,不再像以前那样简单鲁莽,也就是说,猴子已经开始适应官场,开始学会做官。五百年前,孙悟空诳上造反,大闹天宫,这可是极严重的大罪。要是搁在大明朝,判他个凌迟,千刀万剐那都是轻的,说不定还会诛连九族。可是,如来佛祖既没有当场杀死猴子,也没有把他交给玉帝处理。若是交给玉帝,猴子肯定难逃一死。如来只是将其压在五行山下,还派人监押保护他。这时的孙悟空可以确定,自己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但这个监狱要蹲多久,却心里没谱。五百年后的一天,观音菩萨出现了,并且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只要孙悟空皈依佛法,给取经人做个徒弟,保他西去,不但可以重获自由,还会在佛派内谋个一官半职。这么好的事儿,孙悟空当然“愉快地”答应了。这就相当于一个被判了无期徒刑的官员,有一天政府突然给了他一个任务,不但可以立刻刑满释放,事成之后,还可以重新做上公务员。这样的好事,谁不会答应?但是,孙悟空慢慢地发现,保护取经人这差事儿,并不好做。他对西天取经的认识,以及自己在取经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逐步看清的。事成之后,他能得到多少好处,如来能封他一个多大的官职,也是不确定的。当初,观音解救孙悟空时,并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的承诺,观音只是模糊地说: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东土大唐国寻一个取经的人来,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个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如何?菩萨只是让他先入佛门,再修正果。也就是说,先归顺我佛派,好好做事,尽心保取经人西去,至于最后能修个什么样的“正果”,得个什么样的官职,就要看你路上的功绩和表现了。而观音对唐僧的承诺,则是明明白白:“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正果金身,只有佛才可称为“金身”,所以,只要唐僧能到达西天,那他就必定会成佛。在西去的路上,唐僧能百折不回,坚心不改,多少也是因为菩萨的承诺吧。孙悟空就不同了,菩萨没有给他明确的承诺,将来在佛派做到什么级别,还是未知数。最后孙悟空能被封为斗战胜佛,成为“佛级干部”,那都是他自己争取来的,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提。所以,猴子西去的信心,刚开始并不坚定。他保了唐僧的第二天,因为唐僧的几句唠叨,就一气之下跑了。还是东海龙王的好言相劝,才回心转意。结果回来之后,就被戴上了紧箍咒儿。这让孙悟空明白,自己虽然重获自由,归顺了佛派,但前路依然坎坷。既然无奈重回官场,这一回,我齐天大圣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任着性子蛮干,我得好好为自己的将来打算。所以,猴子在这一回,就开始跟菩萨讲条件。菩萨教悟空领他去见三藏,“我回海上去也。”行者扯住菩萨不放道:“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西方路这等崎岖,保这个凡僧,几时得到?似这等多磨多折,老孙的性命也难全,如何成得什么功果!我不去了,我不去了!”一是唐僧这个人太难相处,很难合作,二是刚被菩萨戴上紧箍咒,他心里也有气,所以猴子就跟菩萨说不想去西天了。还说什么“似这等多磨多折,老孙的性命也难全”,其实这都是诓人的话。当年大闹天宫时,猴子被绑在斩妖台上都杀他不死,八卦炉也炼他不死,路上的妖怪有几个能杀死孙悟空?菩萨是什么反应呢?她是很耐心地对猴子讲了许好多话,并给了他很多好处。“假若到了那伤身苦磨之处,我许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十分再到那难脱之际,我也亲来救你。”并给了猴子三根救命毫毛,教他:“若到那无济无主的时节,可以随机应变,救得你急苦之灾。”行者闻了这许多好言,才谢了大慈大悲的菩萨。猴子这一次的诉苦,收获很大,不但得了很多好处,还搞清楚了菩萨的底限。虽然给我戴上了紧箍咒,但是她许我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危急时刻还会亲自出面帮我,还给我三根救命毫毛,这一切让孙悟空明白:他在取经队伍里是不可或缺的人物,离了孙悟空,经肯定是取不成的。西天取经的计划,唐僧要实现它,孙悟空要实现它,观音菩萨更需要实现它,因为这可是如来交给她的政治任务。真是“吃一堑,长一智”啊,若是在五百年前,孙悟空哪有这许多心思?哪里会和别人谈条件?看来,这五百年的监狱真是没有白蹲,孙悟空已然成熟起来,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官员”,他的官场之路也会越走越顺。摸清了菩萨的底限,认识到了自己在取经队伍中的地位,孙悟空开始变被动为主动,开始大胆起来。正是因为这个,才有了后面猴子的火烧观音院。(未完待续)
微信公众号:明清书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悟空吹毫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