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地区在哪里战火集中在哪里

当前位置:
>>>中东地区历来战火纷飞,争议不断,该地区主要的语言和宗教是()A...
中东地区历来战火纷飞,争议不断,该地区主要的语言和宗教是(  )A.阿拉伯语、基督教B.葡萄牙语、佛教C.阿拉伯语、伊斯兰教D.英语、基督教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德城区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中东地区历来战火纷飞,争议不断,该地区主要的语言和宗教是()A...”主要考查你对&&世界的国家和区域划分&&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世界的国家和区域划分
世界上的国家:目前世界上有180多个国家。各国的面积大小不一。面积最大的俄罗斯有1700多万平方千米。中国的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第三位。面积很小的摩纳哥(在欧洲地中海沿岸),不到2平方千米(最小应是梵蒂冈,面积0.44平方千米)。还有30多个地区,如北美洲的格陵兰地区,是欧洲丹麦的属地。 世界各国的人口,数目相差也很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有13亿多。第二是印度,2006年已达11.298亿,占世界人口的16.7%。国界和领土: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本国与邻国之间的界线,这就是国界。它是用来划分国家间各自行使主权范围的界线。世界政治地图上都画有各个国家的国界线。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领土是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它是不允许别国侵犯的。凡是允许通过国界线的人和船只等,都要持有许可证。& 国界划分的几种特点:1.以自然的山脉、河流和湖泊为界;2.以经纬线为界;3.一些国家根据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原因划定国界线。例如,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以安第斯山为界;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以湖泊中心线为界,西部有一段以纬线为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国界的划分:&现在,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之间都有明确的国界线。但是,也有少数国家之间有些地段的国界线没有划定,这叫做未定国界。  国家之间因国界和领土问题发生争端的事例很多,有时甚至发生流血战争。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法,协商解决这些争端,反对用武力和强权单方面改变国界,侵略别国的领上。 区域划分:1.地球表面按水陆分布,分为七大洲、四大洋;2.按热量、水分和植被的分布,在陆地上分为几个自然带;在政治上按领土主权分为许多国家和地区。3.人们还可以按自然、人文要素,把世界分为若干区域,目的是便于比较和研究,了解各区域的地理特征,更好地地说世界。4.按照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人们将世界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13个地区。世界分区图:
发现相似题
与“中东地区历来战火纷飞,争议不断,该地区主要的语言和宗教是()A...”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449431380001268751415841191271274544发现相似题动荡的中东地区说课
您现在的位置:&&>>&&>>& >>
>> 浏览文章
动荡的中东地区说课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动荡的中东地区说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一、&&& 教材分析《动荡的中东地区》是选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的一节课。本课内容紧紧围绕一个主题——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按照一条线索中东动荡局面的产生——动荡局面的频仍——动荡根源的复杂性展开叙述。层层推进,逐步深入。二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两大主题,世界大战短期内不会爆发,但地区冲突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中东问题尤为突出,它集中了战后国际社会的各种矛盾,民族、宗教、政治、经济、地缘……任何构成混乱与动荡的因子都能在中东发现其渊薮,这也是中东问题至今悬而未决的症结。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中东矛盾的复杂性这一关键问题。解决好了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二战后世界政治局势的把握,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二、学情分析:中东地区的相关知识学生在地理课中已有所涉猎,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关于中东问题,多数学生对其动荡表象很感兴趣,但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对动荡局势的成因、后果缺乏理性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贴近历史。并设置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达到认识上的提高。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及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中东地区在地理、交通、经济方面的重要价值;知道为解决中东问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掌握中东战争的基本概况。(2)在收集并运用资料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整合资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小组合作意识;并通过讨论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分析中东战争的严重后果,认识到冲突与战争最终受害的是广大人民,战争不是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树立和平观念,认识到生命与和平的可贵。(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中东战争概况、认识战争的严重后果&&&&& 2、理解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确立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通过对历次中东战争的分析,不仅可以准确把握中东政治局势的特点,而且为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作了铺垫。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是中东局势动荡的重要原因,也是中东问题难以顺利解决的症结所在。难点:分析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确立依据】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其原因错综复杂,而九年级学生知识储备有限、理性思维能力不足,让他们有条理的分析交织在一起的诸多矛盾,存在一定的困难。(三)教法与学法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对本课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法:1、情境创设法: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2、探究式教学法:设计恰当的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3、引导点拨法: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思维、为学生指点迷津。&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以下学习方法:1、收集与处理资料的方法 :此法主要用在课前自学阶段,为进一步的问题探究打下基础。2、合作学习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群体优势,激发个体的创造力。3、表格归纳法:将复杂的问题直观化、简约化,提高学生归纳、分析、比较的能力。(四)教学程序:课前准备阶段:分组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处理,分别以图片、数据、PPT、剪贴报等形式呈现。【设计意图】收集资料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此环节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做知识和情感上的双重准备。第一组:中东地理位置概况及国家第二组:中东地区的民族、宗教状况第三组:中东地区的资源概况(石油、水资源)第四组:为中东和平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物第五组:收集中东地区发生冲突的新闻、图片。制作中东时事追踪剪报课堂实施阶段:我设计了五个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预计用时3分钟)【理论依据】参照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的观点。课前布置:在课前将第五组学生制作的中东时事追踪剪报在教室内张贴,布置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场景。课上,利用PPT播放反映中东局势的新闻片段。提出问题:置身于这样一种情境中,你对中东地区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概括中东局势的特点。明确本课将围绕中东的局势动荡展开学习。【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上课伊始就知道本课的学习主题,使学习心中有数。环节二:展示成果、作好铺垫(预计用时5分钟)前三个小组代表以不同形式对本组收集的资料进行成果展示。(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第一组展示:中东地理位置概况及包括的国家第二组展示:中东地区的民族、宗教第三组展示:中东地区的资源概况(石油、水资源)【设计意图】通过成果展示,让学生初步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保持学习动力。环节三:问题探究,学习新知(预计用时28-30分钟)1、播放视频《中东冲突》,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中东局势动荡的根源。(即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预计用时6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当时的阿拉伯人,面对《巴勒斯坦分治决议》,会作何反应呢?(此时学生思维极为活跃,有的表达强烈的不满、抗议情绪,有的学生提出用战争捍卫利益,也有学生提出应该政治和谈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真切体验历史,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过渡:借助学生的情感宣泄,引入下一学习内容——用历史事实来验证中东的战争与和平之路。2、中东战争(本课的重点,预计用时 10 分钟) 教学中,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设计三个层面的学习内容:①& 运用表格归纳法完成《中东战争简表》②& 引导学生分析表格信息(历次中东战争发动者、直接原因、结局),得出前四次中东战争的共同点。③& 观看图片资料战火中的中东,让学生谈感受,进而分析中东战争的严重后果。认识到战争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巴以双方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中,加剧了中东局面的动荡,造成了世界的不和平因素。【设计意图】通过三个层面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前四次中东战争概况,对中东战争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层面,建构正确的历史观。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过渡:战争不能解决问题,那我们来尝试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3、艰难的和平之旅(预计用时4分钟)第四小组学生运用收集到的资料,讲述图片新闻,教师及时进行材料的补充及过程评价。【设计意图】在收集并运用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去体验中东和平进程的曲折与反复,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中东战火频仍、和平历程举步维艰,原因究竟是什么?水到渠成引出本课重、难点问题。4、错综复杂的中东矛盾(本课重、难点,预计用时 10 分钟)错综复杂的中东矛盾问题较大、学生难以把握。因此我借助前几个环节的知识铺垫,把错综复杂的中东矛盾这个大问题细分成几个切口小、具有可操作性的小问题,。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任选两题进行讨论。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的合作讨论、交流,将中东地区内部的、外部的、历史的、现实的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的矛盾梳理清楚,使之条理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把握:(1)阿、犹两个民族生活在同一地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利益的冲突?(2) 中东地区内部在思想意识形态上存在哪些冲突?(3)耶路撒冷为什么是以色列与巴基斯坦的圣城?(4)就国际方面而言,实现中东地区和平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5)大国为什么要介入中东地区的事务?(以美国为例)【设计意图】通过搭建问题支架,帮助学生找准兴趣点从点入手、以点带面。达到分散难点,将知识化整为零,变难为易,各个击破的目的。环节四:知识迁移、学以致用——中东和平,路在何方?(预计用时5分钟)3月19日,中东问题有关四方(俄罗斯、美国、联合国和欧盟)会议在莫斯科举行。呼吁就巴以和平展开地区对话。   &&&&&&&&&&&&&&&&&&&&&&&&&&&&& 新华网莫斯科3月19日电用一则新闻引出问题:你认为阻碍中东和平的关键因素是什么?通过解决哪些问题,能促使巴以间展开地区对话?引导学生提出如:合理分配水资源、寻求文化上的认同(相互尊重宗教、生活习俗)、解决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美国的中东政策等解决思路。【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与导入新课环节首尾呼应,使历史教学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之中。这也是创造性学习的体现。环节五:课堂小结,升华主题(预计用时2分钟)师生共同听、唱《拯救地球》,在音乐中结束学习内容。【设计意图】音乐、画面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升华珍爱生命、呼吁和平的主题思想。(五)板书设计:本课采取结构式板书设计,直观展示知识结构体系,突出重难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分析能力的培养。&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上一篇: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东战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