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自弃于盗贼指南中文版奸宄的中文翻译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信息可以看出,科举制实行以后,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各阶层都有了入仕为官的机会,这就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树立了新的价值取向,即“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故D项正确;AC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从题干“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的信息可知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故C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5届浙江富阳市高三上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A.①②
D.②④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5届浙江嘉兴市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引起的全面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1)根据材料一,简析新航路的开辟是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2分)材料二
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是如何“克服专制王权”的,并指出“克服专制王权”又是如何促进英国“继续前进”的。(6分)材料三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钱乘旦等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先进人士在19世纪上半期有何理论探索?(3分)材料四
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近代企业呈现出沿着纺织、缫丝、面粉为中心的民间轻工业,军需工业、船舶修造、机械工业等政府主导的重工业两个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在上海和东北等地设立的外国企业,在向中国引进技术方面来说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和具有特殊的意义。——朱荫贵《日本学术界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两个新动向》(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特点。结合相关史实,分析其主要成因。(5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5届浙江嘉兴市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它是一个被创造物,但是它有权毁掉它的创造者。它既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它是被造的,但它可以破坏;从起源上讲它是派生的,但在行动中它却具有毁灭性。”这里的“它”应该是指近代英国A.国王
B.议会C.内阁
D.首相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5届浙江嘉兴市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通典·田制》对授永业田规定如下:“其永业田,亲王百顷,职事官正一品六十顷,郡王及职事官从一品各五十顷,国公若职事官正二品各四十顷……石骑尉、武骑尉各六十亩”,“丁男给永业田二十亩”。这反映出唐朝的均田制A.助长了土地兼并的风气 B.是一种地主土地私有制C.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 D.对特权阶层存在两面性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5届浙江嘉兴市高三10月自主测试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李四光的科学成就中,能为寻找煤炭提供直接依据的是A.地质力学理论
B.冰川学研究C.虫筳科化石研究
D.地震预报成就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5届浙江嘉兴市高三10月自主测试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兴起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D.新型工厂制产生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5届浙江余杭区普高第二共同体高三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英国《权利法案》到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及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这种现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
)A.反封建性
B.民主性C.普选制
D.法制化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5届浙江乐清市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它是汉代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以下关于九品中正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正”是在中央设置的负责评定等第的中正官B.“九品”指中正官据人物的才能按九等进行评定C.“中正”所评定的品级即被评人所授官职的品级D.选官方式的封闭,便利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 山西省浮山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百度文库
山西省浮山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山西省浮山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一、 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
B.宗法分封逐渐瓦解
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
2.唐代张九龄担任宰相时有条用人原则“不历州县不拟(拟定为)台省(中央部门官员)”这为唐朝官僚制度注入了活力。这一原则
A.杜绝了以门第选官的现象
B.符合唐朝中央制定政策的流程
C.体现了科举制选官的特性
D.有利于提高唐朝官员的素质
3.在中国古代社会,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与该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B.中央集权制
4.“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一曰(
)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 ”括号中应为
A.“封建亲戚”
B.“世卿世禄”
C.“立子立嫡”
D.“敬天法祖”
5.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A.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D.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6.秦代只设置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宋代设置路府州县四级机构,地方事权分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君主专制的加强C.地方实权的扩大D.中央消除了地方的威胁
7.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第1 / 13页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D.影响了社_百度作业帮
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D.影响了社
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答案带解析】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
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大意是宋朝扩大科举取士,有利于让读书人把精力用于科举考试,从而把对封建王朝不满甚至反抗的潜在因素,转化成对其效忠服务的因素,进而维护社会稳定。也就是说科举制的实行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故D项正确;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但也有禁锢知识分子思想的一面,故A 项错误;“社会各阶...
考点分析:
考点1:宋明理学
列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宋明理学时期儒学的发展。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系统,即理学。
2、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朝—王守仁(王阳明)
3、主要内容:
程朱理学:“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陆王心学: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④宋明理学的影响:
历史作用:
①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②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相关试题推荐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D、墨家 
历史观是指对古今世象变迁的感性认识的理性升华。下列言论所信奉的历史观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将从周矣”B、“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C、“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D、“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道争锋,儒墨争雄,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种“争”从根本上讲是(
)。A、对国家统治权的争夺
B、对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争C、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D、学术思想与智慧的创新 
某公司有一匾额如下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注:落款为“清廉诚信勤慎宽和、广东公司廉洁文化理念、丁亥首夏沈永泰书”)①匾文的观点主要出自于道家②匾文的字体使用的是篆书 ③匾额落款的时间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④匾额彰显了该公司的发展理念A、①②③
D、②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 材料二:日,刘少奇在中南海受到残酷批斗。他抗议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摘编自《历史上的今天》材料三: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让民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他还表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进一步健全法制,特别要重视那些规范和监督权力运行的法律制度建设。创新政府立法工作的方法和机制,扩大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中新社(1) 根据材料一的相关信息,说明建国初期新中国在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4分)(2) 依据材料二,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政治背景,并说明这种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3) 依据材料三,概括总理的工作报告反映了我国现阶段民主政治的特征,并指出其根本目的。(3分)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暗试规则之一:科举考试强大的隐形功能
暗试规则之一:
科举考试强大的隐形功能&&
说实话,我阅读的书目比较苛刻,大都比较偏门,不太喜欢读正儿八经的东西,想问题不入主流。比如,我思考科举制度问题,但我不去思考科举制度的历史问题,而是思考科举制度带来隐形的社会问题。
&&&&&&&&&&&&&&&
发现科举隐形功能&&&
我去年就思考过一个问题,古代科举考试那么难,能考上的人那么少,那么没有考上的知识分子都干嘛去了。今年这段时间,我又思考同样的问题。这些落榜的知识分子到底干嘛去了?
我阅读有限,当我在浩瀚的古文献中查找的时候,没有发现社会学意义的完整统计。历史大都是王侯将相的历史,古代笔记记录大都也是官吏逸事。但是,通过零星记录,我发现了科举制度一个强大的隐形功能。这个发现让我震撼。不是震撼古代人的智慧,而是震撼这个隐形功能延续性。
这个隐形功能到底是什么?
&&&&&&&&&&&&&&&&宋代进士录取率千分之十三&&&&
先来看一组骇人的数据。南宋招考太学生的时候,到临安投考的考生就有10万人,所谓太学生,就是在太学读书的生员,亦是最高级的生员,明、清时太学即国子监的俗称。宋代太学也就能容纳1000多人,加上补考,也就四五百人,录取率千分之十五。
全国每年考进士的举人大约有10万多人,但平均录取只有133人,淘汰率极高,录取率只有千分之十三。大量的读书人流落到江湖,他们身无一技之长,其实就是游民知识分子。
按清代的科举制度,举人可以到吏部注册,每年名额有限。不是考上就能做官,按我们现在理解,是候补处级干部。乡试是头年的八月份考完,第二年的二月到京城“春试”,这就是会试。如果考中了,称为进士,进士每年的名额大概有300名左右。会试考完以后还要殿试,殿试考中后可以直接做官了。
可见,要混个干部身份是多么艰难。我手头目前没有这方面的历史记载数据,但可想而知,这三次考试不知淘汰出多少知识分子
&&&&&&&&&&&&&&
科举催生了游民知识分子阶层&&&&
问题来了,一次考试,就有八九万人落榜,这八九万落榜的知识分子出路基本有两个,一个是继续头悬梁锥刺股,准备来年再考;另外一个就是不考了,干别的。这个比例我就无法核算了。假如来年还考不上呢?他们就会选择第二个,干别的。可是,这些读书人即不精通农业,也生疏生意,他们一旦走上社会会带来什么?
一旦他们走上社会,就会成为当时的游民,尽管他们身上带有知识分子的烙印,但是,他么是精神无所皈依的游民。
中国知识分子的流浪史具有很悠久的传统,最早可以追随到先秦时代的游士,他们也是中国最早的文化游民。游民知识分子大集中大爆发的时代是宋朝,也就是从宋朝开始,出现了成批的游民知识分子。
宋朝和元朝恰恰相反,元朝重武轻文,儒生被划入妓女、乞丐一个级别。但宋朝重文轻武,这两个极端的国家文化都造成了大量的游民知识分子队伍,并不断壮大,把中国传统游民知识分子的精神继承和发扬。
这些游民知识分子首先不是训练自己的政治理想,干一番革命事业,而是为了生存,解决温饱问题,这个需求和江湖的游民是一致的,同时,他们都有精神危机,失去了精神家园,需要精神皈依,很显然,游民知识分子和江湖中刀尖上生活的亡命之徒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他们走到一起合抱成团合情合理。
比如元代的关汉卿,混迹烟花巷中。元末朱经《青楼集·序》记载:“我皇元初并海宇,而金之遗民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已斋辈,皆不屑仕进,乃嘲弄风月,流连光景。”从这里看出,关汉卿也是科举制度之外的知识分子。他说:“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关哥此豪语很像黑社会老大的口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豪气干云,其实是游民知识分子内心虚弱的表现,用豪语掩饰内心无所皈依的失落。
&&&&&&&&&&&&&&
公费资助举人参加考试&&&&
在我有限的阅读中,看到唯一用公款资助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的时代,是在宋太祖时期。五代科举考试几乎停考了,大约是受五代时期战乱的影响,这些读书人家徒四壁,衣不遮体,参加完乡试后成为了举人,如果再想参加进士考试,就麻烦了,因为路途远,这帮穷读书人没有盘缠。怎么办?
公元969年,宋太祖下了一个诏书,说西川、山南、荆湖等地到礼部参加进士考试的举人,来回的路费都是由朝廷资助(礼部是一个综合部门,很像我们现在专管文教的国家部委,主管科举考试是其职责之一。大智若注)。原话是“盖自初起程以至还乡,费皆给于公家”。但此政策是短时的,后来就没有实行过了。以后的大宋帝国均没有这等好事了。
为什么把这项政策取消了?作为俗人,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考的人太多,每年10万人来考进士,朝廷得出多少银子啊,而且中间没准有冒充的,再加上官员贪污点。这每年的赞助费估计是天文数字。
宋太祖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行伍出身的宋太祖不太喜欢耍枪弄棒的武人,他在这一块做了很多善举,很多和科举考试无关,我不一一列举了。
从这项短命国家政策的积极意义来看,是国家出钱资助读书人参加科举,无疑会促进读书人功名之心。
公费资助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是宋太祖的独创,但宋太祖的科举考试,模仿的是唐代的制度,每年的进士只有30人左右。到了977年的时候,录取的人数是500人左右,而宋太祖开国之初,每年录取的进士只有20人左右,从录取结果上来看,扩招了20多倍。
从表面上看
,宋太祖不喜欢用武人,对人才求贤若渴。但是,宋太祖发现了科举制度隐形的强大功能,这也是宋太祖如此重视科举考试,并公费资助考生的真正原因。
&&&&&&&&&&&
落榜的知识分子蓄意谋反&&&&
成千上万人报考,录取率如此之低,那些没有被录取头悬梁锥刺股的知识分子做什么去了?他们给社会带来什么?
落榜的游民知识分子给社会带来的问题,不是我发现的,早在宋朝有人发现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宋代就有人提出了治理策略,这就是科举制度强大的隐形功能。
宋代王栐《燕翼诒谋录》中的第一篇讲的就是这个严肃的社会问题。
“唐末,进士不第,如王仙芝辈唱乱,而敬翔、李振之徒,皆进士之不得志者也。”这段话被《宋史-职官志》引用,王仙芝和黄巢一样,是革命者,他比黄巢还要早起义反唐,不过王仙芝起义不算农民起义,而是知识分子起义,因为他是科举考试的落榜者,敬翔、李振都是落榜的知识分子。
宋代最有名落榜知识分子算是水泊梁山里的吴用了。据说吴用小时候曾经中过状元,被蔡京陷害,说吴用和无用谐音,不吉利,皇上不用。来年再考的时候,路上遇到高人,转学旁门左道,所以,吴用绝了考取功名的念头。不管怎么解释,吴用肯定是科举考试的落榜者。
从这里看出,原来,这些落榜的知识分子成为反对朝廷的重要力量。最少他们也是起义队伍中的中高层领导。所以,王栐说:“故圣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是啊,一定要把科举制度搞下去,而且要搞的很有规模,不断扩招,让知识分子整天想着走科举之路,就不会做盗贼了。古文中的盗贼不是指小偷小摸,而是意欲推翻朝廷的谋反。
宋太祖是非常明智的,而且很狡猾。宋江起义是后来的事情了,但宋太祖的确看到了唐末落榜知识分子反动的精神,他发现了科举制度强大的隐形功能。
&&&&&&&&&&&&&&
天地会中的落榜知识分子&&&&
乾隆年间,抓获的早期天地会成员中,有50人已经明确了职业,这50人中,有文书一人,算卦的一人,监生一人,绘画的二人,巫师一人,私塾教师一人,在当时,这7人的职业都算是知识分子,虽然他们是下层的知识分子。50人有7人是知识分子,占14%,这个比例足够震撼了。清代的监生是可以买的,但也是读书人,如果他们都是科举考试的胜利者,他们会舒舒服服做官搞腐败,干嘛要加入天地会啊。可见,黑社会中知识分子比较多的,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黑社会都是一些只知道打斗杀人放火的文盲。看来,宋太祖的发现并不是空穴来风。
&&&&&&&&&&&&&&
科举制度可以维护社会稳定&&&&&
录取的进士人数在早期极其少,扩招是后来的事情。怎么办?宋太祖玩了一个很中国的谋术。他下诏书说:“贡士司马浦等一百六人,困顿风尘,潦倒场屋,学固不讲,业亦难专,非有特恩,终成遐弃,宜各赐本科出身。”
司马浦等160人命运,按现在的理解,就是落榜生了。诏书的意思是,国家没有遗弃你们,你们很穷,不讲学,也不能就业,如果没有特殊政策,你们终身穷困潦倒。赐给你们本科出身的身份吧。“本科”可不是我们现在的大学本科,所谓“本科”就是相当于参加科举考试,获得进士的身份。没有录取,没关系,给你加一个括号,注明“相当于进士的身份”,很象现在的巡视员,括号里是“局级”“处级”一类的级别。
所以,王栐在《燕翼诒谋录》里说,“英雄豪杰皆汨没消靡其中而不自觉,故乱不起于中国,而起于夷狄,岂非得御天下之要术欤。苏子云:“纵百万发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
王栐的意思很明白,为什么国内没有出现动乱,因为这些知识分子都积极参加科举考试了,没有精力从事反革命的事业。把百万虎狼放到山林里虎视眈眈,不如把这些老虎给吃掉,通过什么方式吃掉,就是通过科举考试,把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斗志给吃掉了。
到这里应该能说明科举制度强大的隐形功能了,如果翻译成现代汉语,大致意思就是,科举制度可以维护社会稳定。
套用一句俗话来说,宋太祖利用科举制度麻痹知识分子,使他们失去反抗的精神。&&&&&&&&&&
&&&&&&&&&&&&&&&&
科举制度能消弭社会矛盾吗&&&&&&
科举制度真的有这么强大的政治功能吗?刚开始我也有这种疑问,但在当时,普遍有这种认识。这在当时是一个重大的发现。王栐在《燕翼诒谋录》讲,宋朝起初模仿唐朝科举制度,唐朝科举殿试的时候,往往三取一,或者三取二,或者二取一,总之不是百分之百。结果有一个叫张元的人落榜后,情绪激烈,一怒之下反叛朝廷,投靠了宋朝的敌人元昊,成为中国之患。朝廷就把其家眷囚禁起来,但没什么意义,就把家眷放了。大臣们商量来商量去,寻找原因,后来他们发现了,都是科举制度惹的祸,如果张元不落榜,他就不会反叛朝廷。于是在嘉佑二年出了一个临时规定,没有落选,等额录取,有多少人考进士的就录取多少人。这个政策的确实行一段时间,我说是临时,因为后来还是取消了,否则就不会出现10万举人考进士的悲壮场面了。一个叛臣贼子居然给后世的读书人谋取了福利。很荒诞。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居然把社会矛盾的焦点放到科举制度上,太幼稚。
不管怎么扩招,都会有落榜的考生,不管采用什么办法,各个时代都有处于异端的知识分子,他们往往是民众的意见领袖,弄不好就会成星星之火。这个社会矛盾是很难消弭的。
顺便说一下,“燕翼诒谋”典故很有意思,来自《诗经--文王有声》,原文是“有来雍雍,至止肃肃,诒阙孙谋,以燕翼子”,大致意思是,把国家大略方针留给后人,像燕子那样爱护和扶助子孙。时过境迁,到了今天,我在想,到底什么东西留给我们这些后来的子子孙孙了?
国家制造了游民知识分子,还得想办法把他们招安了,使他们失去反抗的精神,宋代用的办法是科举制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盗贼指南中文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