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南非白人重量级拳击手手

三,现代化失败之时(3-10)罗德西亚:白人的叛乱
10)罗德西亚:白人的叛乱
  尽管六十年代的信息一直留存到了今天,但是当年还有些曾经接连数月以致数年占据报纸头版的故事几乎转眼之间就被人遗忘了,恐怕是因为想得越深就越痛苦。罗德西亚的《单方面独立声明》或曰UDI,以及其后的短命联邦,整整纠缠了麦克米伦、道格拉斯-休姆、威尔逊以及希斯连续4届首相。这一事件占据着头版头条,毫不客气地将其他同一时代的危机推搡到一边,例如今天在世界史中膨胀得无远弗届的越战。它在两大主要政党的内部都带来了分裂,两边的党魁根据不同口味而被指斥为种族奸细或者非洲叛徒。它带来了军舰甲板上的古怪峰会与联合国内部的戏剧性对抗。它用三名绞刑待决的非洲犯人将年轻的伊丽莎白女王推入了一场宪法大战。这出戏的主要演员,加菲尔.陶德(1),罗伊.韦伦斯基(2)以及汉弗莱.吉布斯爵士(3)如今虽然默默无闻,但当年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是现在回想起六十年代的历史很少有人提及这段情节。它与反战抗议与时尚、音乐与高层住宅并肩坐在一起总显得局促不安。至于罗德西亚危机的最终结局则是彻头彻尾的悲剧。漫长而血腥的游击战结束后最终上台的却是罗伯特.穆加贝,这个史上最无能的自大狂之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初依然大权独揽
  这一悲剧可以溯源到维多利亚时代全盛时期的帝国理想主义。塞西尔.约翰.罗德斯(4)是一位病弱牧师的儿子,来自赫特福德郡,他头脑里充满了英国担负世界重任的观念,银行账户里充满了南非淘金热带来的丰厚掘金利润。运用外交与贿赂,威胁与计谋,罗德斯创建了一家公司在非洲腹地获取特许权,地点位于英属好望角省以北很远。这一地区当时叫做赞比西亚,即今天的津巴布韦、赞比亚与马拉维。这一地区部落林立,尤其是好战的马塔贝勒部落。罗德斯的愿景是开辟一片无远弗届的英国领土,从非洲最南端一直延伸到最北端。这一愿景从未成为现实,但是愿景中的中心地区终究成了白人定居者的国家,并以他的名字命名。吊诡的是,英国政府从未直接控制这一区域,而是允许罗德斯的公司保有高度自主权,还用地区外部的英国军队为其撑腰。主要来自英国与南非的白人定居者首先会利用农业与矿业特许权来牟利,之后则在政治上彻底控制这片广袤、富饶且矿产丰富的土地。在北部,一个完全成形的英国殖民地北罗德西亚将会开采这一区域的铜矿,并试图采取措施保障当地失地非洲人的利益。但是在南罗德西亚情况则完全不同。这里的首都萨利斯伯里以当时在任的保守派首相命名,当地的白人定居者们建立了一套毫不留情的种族歧视制度,与南非不无相似之处,该制度设置了用工肤色限制,还禁止黑人在城市以及任何有农业价值的区域拥有土地。
  尽管祖籍在英国的南非人以及许多罗德西亚人都参与了二战,这种赤裸裸的种族主义依然令伦敦既感到威胁又十分难堪。南非最终于1961年脱离英联邦。如同许多其他布尔人一样,丹尼尔.弗朗西斯.马兰(5)是个亲纳粹反英国的共和派。人们普遍将日后完全形态的种族隔离归功于他(如果“归功”二字也能用在这里的话)。艾德礼与丘吉尔政府都害怕罗德西亚不久也会走上这条路。为了将脖颈强硬的定居者纳入一个更为良性的体系当中,伦敦方面提出将其与北罗德西亚以及当时的尼亚萨兰联合成一个联邦,借此诱惑罗德西亚就范。这两块殖民地受伦敦的直接管理,对于非洲当地人的政策也没这么咄咄逼人。但是北罗德西亚有着丰富的铜矿资源,因此联邦的形成可以为萨利斯伯里的白人带来经济繁荣。这个主意是殖民地办公室一位很有才华的公务员安德鲁.科恩(6)想出来的,其主要思路是为南罗德西亚的白人定居者带来远超过单纯务农所能取得的财富,作为交换他们要接受“不那么南非”的态度来应对当地的黑人多数。1953年,就选举体系与土地所有权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价还价之后——为数不多的几位黑人代表对最终结果先是大失所望,然后又怒火满腔——一个比加拿大小不了多少的国家就此面世,也就是中非联邦。
  一开始一切还算相对顺利。萨利斯伯里开设了大使馆,建起了高层住宅,进驻了跨国公司。南罗德西亚(今天的津巴布韦)政府的掌权者是一位温和自由派基督教会学校校长加菲尔.陶德。过去4年里他一直一点一滴地劝诱白人定居者们采取更为公平的社会制度,借此赢得了当地占十二比一多数的黑人领袖的谨慎信任。非洲大陆上能否出现一个走自由派路线的南非呢?整个联盟的大权掌握在一位铁路职工、兼职拳击手以及反共工会领袖罗伊.韦伦斯基的手里。他在家里排行十三,父亲是波兰裔犹太人,母亲是布尔人,他称自己是“百分之五十的犹太人,百分之五十的波兰人,百分之百的英国人。”*20*
他的性格要强硬得多。殖民地办公室希望看到通向民主的平稳过渡,萨利斯伯里的白人固守着自己的种族主义,黑人则因为非洲其他地区纷纷脱离帝国桎梏而越发躁动不安,三者之间的冲突不可能得到长期压制。最终心存良善的加菲尔.陶德将会因为拒绝支持禁止跨种族婚姻的法律以及试图推动选举权开放而遭到罢免。
将硕大的联盟炸成碎片的火花来自一个十分意料不到的地方。尼亚萨兰,即今天的马拉维,是一个相对不发达的区域,此地与苏格兰的关系十分密切,早在大卫.利文斯通的时代苏格兰就开始向这里派遣传教士。这里的白人居民很少,不过这里有一位难得的独立运动领袖,即精明又老于国际事务。黑斯廷斯.班达(7)是一个贫困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早年受到传教士的鼓励并设法在南非接受了教育,然后又前往美国留学,在芝加哥获得政治学位,在田纳西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来又在爱丁堡考取了行医执照,成为了苏格兰教会的长老,在利物浦和伦敦行医多年,又搬到刚刚独立的加纳居住。1958年他衣锦还乡,回到了尼亚萨兰。班达是个基督徒,亲英国,反共,对军事叛乱毫无兴趣。简而言之他是那种最难丑化成为叛乱极端分子的人。
  但是通过一系列精彩的演讲以及调动数量庞大且愤怒的听众,班达成功地令韦伦斯基相信必须用武力对付自己。南罗德西亚的军队进驻了这里,尽管保守党当局进行了新闻封锁,苏格兰传教士们依然设法将消息传递回了爱丁堡,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抗议。班达正如他自己期望的那样遭到了逮捕。但是在一场只能用荒诞不经来形容的指控之后——指控罪名是密谋大量谋杀白人——他最终在伦敦方面的坚持下得到释放。尼亚萨兰独立了,联邦也随之崩溃。北罗德西亚在保守党殖民地大臣伊安.麦克劳德的支持下得到了独立,他是个正牌的自由派,背着韦伦斯基与日后将要领导独立赞比亚的肯尼思.卡翁达(8)做了一笔交易。很多人都视麦克劳德为下一任托利党领袖,但是这次用意良善的两面派手法令他遭到了党内大佬萨利斯伯里勋爵(9)(当年罗德西亚首都借以命名的老勋爵是此人的祖父)的攻击,说他无所顾忌,满腹心机,“聪明过头”。六十年代初在托利党内聪明过头是灾难性的评价,麦克劳德的仕途也就此一蹶不振。
  这样一来,包含22万白人人口与250万黑人人口的南罗德西亚就遭到了彻底孤立。白人定居者们想要脱离英联邦获得独立,建立一套将黑人彻底排除于权力之外的宪法。如果伦敦真的接受了这一要求,英联邦成员国的怒火恐怕将无法遏制,足以引发集体退出并彻底了结这一组织。问题不仅仅是哄年轻的女王开心这么简单,也不仅为了维护大英帝国残存的权力体系。六十年代初期的民意对于英联邦国家竟然模仿南非搞种族隔离十分反感。结果这就成了无解的死局。令局势死上加死的是,言语简练、性情狡猾的新任萨利斯伯里首相伊安.史密斯(10)这时也走上了前台。此人是一个右翼农场主,战时加入过皇家空军,他的追随者奉其为偶像。史密斯意识到直接宣布从英国独立并建立全白人国家会有些棘手。罗德西亚的法官与士兵都要向女王宣誓效忠,罗德西亚的金融与其大部分贸易都要通过伦敦股市来完成。
  史密斯没有这么不安。他为UDI做好了准备。这一幕算不上1776年北美独立运动的重演,但是依然有几点令人如坐针毡的相似之处。假如他们决心一意孤行,英国有什么反制办法呢?至少可以派出英军前去征讨——尽管这一招在美国那次效果不佳。但是罗德西亚距离皇家海军足有上千英里,而且再怎么说这此造反的也是声称自己正战斗在抗击马克思主义者叛乱第一线的白人,其中许多都是战时英军的老兵。英国选民真的能够接受骨肉相残的局面吗?萨利斯伯里方面会对这一威胁认真对待吗?另一方面,声称效忠英国的罗德西亚士兵们会对落地的英国空降兵射击吗?
这就是威尔逊在1964年就职时接手的烂摊子。当年托利党竭力应付四分五裂的联邦时,亲罗德西亚的右翼分子为麦克劳德找了很多麻烦。现在狂热的左翼反殖民主义者也不打算让工党首相好过。威尔逊一开始先用UDI将会导致的严重经济后果来威胁罗德西亚,并且给出了伦敦方面接受独立的条件,包括通向多数人统治的无阻碍进程,终结种族歧视与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压迫等——对于史密斯及其追随者来说这些要求根本无法接受。双方在伦敦的会面也于事无补。于是威尔逊踏上了造访罗德西亚的灾难性旅程。到站之后他坚持要会见入狱的非洲领袖约书亚.恩科莫(11)与恩达班宁基.西托莱(12),于是饥渴交加的两人就被带到了他的面前。最后还是因为勃然大怒的威尔逊以自己带人亲自进商店为这两人购买饮食相要挟,罗德西亚人才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水。之后不久威尔逊遭到了史密斯手下大臣的无情讥笑。然而真正要命的是,威尔逊坦言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使用武力。他在广播里承认道,如果有人期待“皇家空军如万钧雷霆一般从天而降,那我可以保证这个雷打不下来。”这是一步错棋。史密斯一直十分担忧英国动武的可能性,并真心认为罗德西亚没有抵抗能力。也许威尔逊担心英镑受到影响,也许他还满脑子想着苏伊士事件的奇耻大辱。总之,在威尔逊亮明底牌后,史密斯意识到自己已经一无所惧(他从不担心经济制裁),并且干脆利落地于1965年宣布独立。
  从那以后,英国尝试了各种政策与制裁来逼迫罗德西亚就范,尽管白厅内部的大多数人对这些手段的效果都不报希望。出入这个国家的渠道太多了,愿意做买卖的中间商也太多了。罗德西亚发展了自己的消费者产业并通过南非销售烟草以及其他农产品,他们的石油则来自葡萄牙属莫桑比克。威尔逊又与史密斯进行了两次会谈,两次的地点都在地中海里的军舰甲板上,这样双方都不必踏上对方领土。英国方面提出的可接受独立条件可怜兮兮地一再削弱,但国内支持稳定且意识到威尔逊毫无硬性威胁手段的史密斯将它们全部扫到一边。英国的罗德西亚总督汉弗莱.吉布斯爵士以及大法官休.比德尔爵士在旧政府楼里依然维护这最后一片忠于英国的绿洲,用餐时穿全套礼服,餐前必定向女王敬酒,尽管他们的电话线与座车已经被裁撤了。但UDI真正的野蛮现实直到1968年才得到彰显,当时三名因谋杀罪获判绞刑的非洲人被剥夺了向伦敦上诉的权利。女王在威尔逊的建议下动用了自己的赦免特权对这三人施以缓刑,但他们最终还是被绞死了,联合国将这一行径称作行刺与谋杀。而史密斯则继续推进,建立了一套在国际范围内都以种族歧视与不公正著称的新宪法。直到1970年威尔逊卸任之时,罗德西亚问题依然无解,直到撒切尔时期当地黑人大多数终于掌权为止,这个问题将一直拖累英国政治。
  史密斯政权尽管被人普遍视为化外蛮国,但还将硬挺过越发暴力、越发复杂的游击战,直到最后穆加贝的一党制政府掌权为止。津巴布韦的命运可谓悲惨至极,暴力、饥荒与瘟疫轮番上阵,与此同时在白人手下领教了多年极端主义教导的马克思主义领袖们终于将会展开报复,报复对象与其说全是白人——许多白人最后跑掉了——倒不如说是自己人。一个自塞西尔.罗德斯就不愿对萨利斯伯里使用武力的自由派白厅当年有可能制止这一切吗?除非做好前往非洲开战的准备,这次不是为了土地与财富,而是为了消除之前行为的后果并驱逐说英语的白人精英。这样做的风险无法估量。其他欧洲国家在非洲作战的惨痛经历以及英国自己在北爱尔兰遭遇的流血悲剧都告诉人们这样的战争很可能失控并背离原意。正如他的托利党前任以及继任者那样,威尔逊认为这样一场战争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他们预感到中非人民的命运未来将会如何,他们很可能会多想一下。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帖子主题:貌似只有苏联拳击手能与美国黑人拳击高手较量
共&7311&个阅读者&
军号:1805179 工分:204
左箭头-小图标
貌似只有苏联拳击手能与美国黑人拳击高手较量
文章提交者:汉武大帝国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8-0-1.html
际上/俄罗斯拳击在世界各地都很有名气,甚至可以说能与美国黑人拳击高手较量的,也只有苏联的白人拳击手。其原因:第一,熊那坚韧的体魄;第二,高寒下苦练出来的意志力;第三,苏联人性格方面特有的爆发力除了苏联/俄罗斯的拳击手之外,好像没有哪里的人在拳击方面能与美黑人拳击手尤其是美国黑人重量级拳击手较量。白种人里面的拳击手估计是苏联/俄罗斯方面的比较强些,而黄种人似乎在拳击方面更加不行,最多也就是能出几个轻量级的。不过,如果是自由搏击就难说了,貌似泰国的泰拳多次击败美国拳王。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貌似只有苏联拳击手能与美国黑人拳击高手较量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06286 工分:2143
左箭头-小图标
还有毛子的摔法可不是一般的熟练。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51761 工分:329
左箭头-小图标
都说俄国人是北极熊和狗熊。事实上俄国人一点也不笨重,而且向当地灵活。黑鬼历来是以体力强悍出众。狗熊VS黑鬼,还真不好说哪个强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21561 工分:13763
左箭头-小图标
拳击手反应还是挺快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74227 工分:18145
左箭头-小图标
1989年泰森如日中天的时候,人们就期待苏联拳手雅可布列夫来灭了狂妄之极的泰森。当时有人对比了两人的力量、耐力、反应及抗击打能力,北极熊均不输于美国牛。但遗憾的是不知何故这一比赛没能举办,雅可布列夫也没再听说。后来冒出个布鲁诺等人来挑战泰森,都被泰森轻松击败,直到因个人问题被弄得精疲力尽时才被一个不为人看好的道格拉斯夺下拳王称号。如果当年雅可布列夫能够战胜泰森,之后拳坛如春秋战国一般的故事也就被改写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77654 工分:565
左箭头-小图标
说的有道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43889 头衔:我是中国人 工分:908591
/ 排名:246
左箭头-小图标
河南武林风,中国选手次次有惊喜。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6394 头衔:天空骑士 工分:48208
左箭头-小图标
因为美国黑人盲流人口跟俄罗斯黑社会一样多(这篇帖子是通过手机发表,请参与手机体验 wap.tiexue.net)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8条记录]&分页:
&对貌似只有苏联拳击手能与美国黑人拳击高手较量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量级拳击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