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称号中以排行命名的称号有哪些

古人称呼他人时称字判断下列涂兰的字是谁
时间: 3:44:28
14届文化常识竞赛乃禾&&&&日会议: 关于古文化常识的考查,此能力点 没有写到考试说明中,怕增加负担。 2014年背诵默写的范围没有增加,古文 化常识的考查,限制在这个范围之内, 但有些比较生僻的内容要避免。还有一 些应知应会的内容,如“令尊,令堂” 类的内容,虽不在范围之内,但是是应 知应会的,不会太难,也会涉及,分值 在一两分。&&&&1、请写出大写的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 壹贰参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 *你知道这是谁的发明吗? 朱元璋 2、请背出十天干 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 辛、壬、癸 3、请背出12地支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 未、申、酉、戌、亥 4、请说出2018年的干支纪年 戊戌&&&&5、请按顺序背出12属相【生肖】 1鼠 2牛 3虎 4兔 5龙 6蛇 7马 8羊 9猴 10鸡 11狗 12猪 十二生肖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 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 酉鸡、戌狗、亥猪。&&&&6、请按顺序背出24节气 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 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 个节气; 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 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 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日属哪个节气? 大寒第一天&&&&7、古人对下列岁数的称呼是什么:10、20、 30、40、50、60、70、80、90、100 8、古人对女子的年龄如何说?&&&&7、古人对下列岁数的称呼是什么:10、20、 30、40、50、60、70、80、90、100 垂髫之年, 童年称为 幼学之年, 10岁称为 男子20岁称为 弱冠, 而立之年, 30岁称为而 不惑之年, 40岁称为不 知命之年, 50岁称为 花甲之年, 60岁称为 古稀之年, 70岁称为 喜寿之年, 77岁称为 米寿之年, 88岁称为&&&&7、古人对下列岁数的称呼是什么:10、20、 30、40、50、60、70、80、90、100 99岁称为 白寿之年, 80、90岁称为 耄耋之年, 100岁称为 期颐之年。&&&&8、古人对女子的年龄如何说? 金钗之年—— 女子十二岁。 豆蔻年华—— 指十三四岁的少女。豆蔻是一种初 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 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 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及笄—— “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 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 年。碧玉年华、破瓜之年—— 女子十六岁。(旧时文 人拆“瓜”字为二八纪 桃李年华—— 女子二十岁。 年,谓十六岁,多用于 花信年华—— 女子二十四岁。 女子。) 半老徐娘—— 女子三十岁。&&&&已知“辛亥”指公元1911 年 ,2006年是农历什么年?丙戌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 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 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A、对 B、错 答案( A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 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 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古人在什么年 龄可以取字? A、男子20岁,女子16岁 B、男子16岁,女子14岁 C、男子20岁,女子15岁 D、男子20岁,女子14岁 答案( C )&&&&(2)表字和名在意义上有何联系古人取表 字十分讲究, 古人名字中“伯、仲、叔、季”代表什么? 家中男子排行 屈原名什么?字什么?名与字有什么关联? 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 孟子名什么,字什么?名与字有什么关联? 孟轲,字子舆。轲、舆都是车。 曾晳名什么,字什么?名与字有什么关联? 曾点,字皙。点为黑污,皙为白色。 曹操名什么,字什么?名与字有什么关联? 曹操,字孟德。互补&&&&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 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 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 出于礼貌和尊敬。 “元亮”是谁 的字?陶渊明&&&&在称呼上,古人常常把几种特征杂在一起 来称呼,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 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 安上纯父”,请说一说前两人的称呼依次是 用其什么。 A、籍贯、姓、名及字B、籍贯、姓、字及名 答:(A )&&&&古人尊称时一般先称 字 、 号 称 。官名 ,次称籍贯 ,后《游褒禅山记》中说:“四人者:庐陵萧 君圭君玉, 长乐王回深父……”这里, 籍贯 “庐陵”、“长乐”是所记的人 的 ,“君圭”、“回”是所记的 人的 的名,“君玉”、“深父”是他们 字&&&&【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 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 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 种敬称。判断下列号分别指谁: 号少陵野老, 杜甫 号香山居士, 白居易 李商隐 号玉溪生, 号六一居士, 欧阳修 晚年号半山, 王安石 号湖海散人, 罗贯中 号已斋叟, 关汉卿&&&&【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 叫谥号。判断下列谥号分别是谁: 陶渊明 靖节征士 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 王安石 王文公 范仲淹 范文正公 林则徐 林文忠公&&&&“八大山人”是谁? 明朝末年画家朱耷,在明亡时取号“八大山 人”。“八大”二字连写,似哭非哭,似笑 非笑,寓哭笑不得意,来寄托自己怀念故国 的悲愤之情。 明天考题: 古人的谦称与敬称&&&&纪 年甲 乙 丙 丁 天 戊 干 己 庚 辛 壬 癸地 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2008年戊子年 2009年 己丑年&&&&1998年是农历戊寅年,按传统说法是属 虎人的本命年;据此推算,2000年是 属 龙 人的本命年。“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 141 还多一度春秋。”这是一副写给 岁老人 的寿联。5.古代兄弟之间用“ 伯、仲、叔、季 ”表示排 行。 伯 ”表示最大,“ 季 ”表示最小。&&&&称杜甫为杜工部,左光斗为左忠毅公, 称陆游为陆放翁 ,分别是以 官职 、 谥号、 号 来称呼人。我国古代对人的称谓有一些特殊的标志, 如“从”表示 关系,“先”表 堂房亲属 示 已去世 。&&&&判断下列字,是谁的 字子美 杜甫 字摩诘 王维 字子瞻 苏轼 字子由 苏辙 字鹏举 岳飞 字润之 毛泽东&&&&判断下列原名的作者笔名 艾青原名 蒋海澄 郭沫若原名 郭开贞 冰心原名 谢婉莹 琼瑶原名 陈喆 毛泽东曾用名 “二十八画生” 老舍原名 舒庆春&&&&古人自称名,称人称字。 平辈间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行为。古人称呼他人时称字判断下列涂兰的字是谁?(1)不然,籍何以至此?“籍”,项羽名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王勃(2)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苏武传》)李陵称苏武的字&&&&【谦称】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常见愚、 鄙、敝、卑、窃、臣、仆 请分别说说它们的含义 谦称自己不聪明。 愚, 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鄙, 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敝, 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卑, 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 窃, 的含义在内。 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臣, 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 仆,效劳之意。&&&&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 “舍”等谦词。 “家”是对说谁用的? 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 用的谦词, 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舍”是说谁用的? 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 如寒舍、敝舍, 舍弟、舍妹、舍侄等。&&&&称谓前加上“家”或者“舍”表示对自己 的谦称。下列称呼具体指谁? ? 家父、家严、家君--- ? 自己的父亲 ? 自己的母亲 ? 家母、家慈-----------? 自己的家 ? 寒舍--------------------? 自己的兄长 ? 家兄--------------------? 自己的妹妹 ? 舍妹--------------------? 自己的哥哥 ? 舍弟--------------------? 自己的儿子 ? 犬子-------------------? 自己的妻子。 ? 内子、内贤------------&&&&将下列词语归位: A。小可 B。老朽、老夫、老汉、老拙 C。老衲;D。妾; E。寡君。F。在下;G。小子 1.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 低的人谦称 F。在下; ; A。小可 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 2. 己很平常、不足挂齿; 3. G。小子 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 4.老人自谦时用 B。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 ; 5.女子自称 D。妾; ; 6.老和尚自称C。老衲; ; 7.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 E。寡君 。&&&&敬称:表示尊敬客气,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说出5个】; 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 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 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 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 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 上去,陛下代称皇帝。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 殿下 。 (3)对将军的敬称-------------- 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使节-------- 节下;&&&&(5)对尊长者\朋辈之间的敬称---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6)君对臣的敬称-----卿或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 “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 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 上、圣驾等&&&&敬称: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仁等。说出下列词语指谁或什么意 思: 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 ?尊, (称对方父母) ?尊上 (称对方)、 ?尊驾 (对方的嘱咐)、 ?尊命 (对方的意思)。 ?尊意 用于称平辈或晚辈, ?贤, (称对方)、 ?贤家 (称对方的儿子)、&&&&判断下列敬称分别指谁 ? 令尊:--- ? 别人的父亲 ? 令堂:--- ? 别人的母亲 ? 令爱:--- ? 别人家的女儿 ? 令兄:--- ? 别人家的兄长 ? 令婿:--- ? 别人家的女婿 ? 令郎:--- ? 别人家的儿子 ? 令妹:--- ? 别人家的妹妹 ? 令正:--- ? 别人的妻子 ? 府上:--- ? 别人的庭院 ? 跨灶: --- ? 别人贤能的儿子 ? 高足: --- ? 别人的学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 仁兄 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 仁公 称地位高的人。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丈人指谁? 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 丈、丈人专指岳父,又称泰山, 妻母称 丈母或泰水。 “先大母、先君、先帝”加“先” 表示 已经逝世的尊长; 先考: 去世的父亲 先妣: 去世的母亲 “太母、太公”加 “太”表示 对方是长辈&&&&纪 年甲 乙 丙 丁 天 戊 干 己 庚 辛 壬 癸地 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1839年己亥 生肖是什么 猪&&&&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从弟” 指谁? 从:堂房亲属 。从弟:堂兄弟。 “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 事。”“天伦”指什么? 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天然的亲属关 系。 这里专指兄弟。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群季” 指谁? 群季:诸弟。古人兄弟按年龄排列,称 伯、仲、叔、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孔子称子路 由:名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 曾晳 点:名点,字曾皙, 冉有 求:冉氏,名求,字子有。 公西华 赤:名赤,字子华,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在何时要称名?长辈对晚辈说话称晚辈名;晚辈或同辈说话 表尊敬对方,也表自谦自称名&&&&古人尊称老师: 恩师、夫子 学生称: 门生、受业 同学称: 同窗 学校称: 先秦较:痒序、 汉代:国子监、 汉代的学校分为官学与私学两种。其中 私学的书馆,亦称蒙学,系私塾性质,相当 于小学程度。 清朝一般的学校称为“书院”、“书 指冬日寒冷的窗前,比喻艰苦 堂”、“私塾”等。 的学习环境;也指非常贫困的 寒窗是什么意思?家庭&&&&请说出5种古代对百姓的称谓。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 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庖丁解牛》中的“庖丁”,“庖”指什么? “丁”指什么? “庖”是厨师,表明职业。“丁”是名, 《师说》中的“师襄”,“师”指什么? “襄”指什么? “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襄”是名 《伶官传序》中的“伶”指什么? “伶”,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 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 “贫贱之交”;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 “金兰之交”;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 “刎颈之交”; 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 “患难之交”;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 “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 “竹马之交”;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 “布衣之交”; 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 “忘年交”; 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 “忘形交”; 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 “车笠交”;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 “君子交”; 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 “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知音”是什么意思?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 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 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 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 牙不再弹琴,以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 得自己的音志。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 非常了解的人;知己朋友。&&&&“天汉元年,且鞮(dī)侯单于初立,恐汉 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 也。’” 《苏武传》 “丈人行”是什么? 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行:辈分 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判断下列句中涂兰的词的意思: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举:推荐;选用。被动 辟:征召来授予官职。被动 (汉和帝)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 去应荐;三公官署屡次召请去任职(他)也 不去应召。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出:调出京 (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被调出京城,去当 河间王刘政的相国。&&&&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 法: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简作“乞骸” 征:征召。 拜:授与官职;任命 张衡治理河间政务三年后,就向朝廷上书, 请求辞职告老还乡,朝廷却把他调回京城, 任命为尚书。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左迁:降低官职调动。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谪:封建时代特指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 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lián);后刺 (cì)史臣荣,举臣秀才。 察:考察后予以举荐。 举:推举 诏(zhào)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méng)国 恩,除臣洗(xiǎn)马。 拜:授予官职,动词 除:原指除旧官,任新官,后来统指授职。&&&&给下列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归类: 任、升、降、调 关于调动职务的: 移、调、徒、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关于降级免职的: 罢、免、解、贬、谪、革、左迁。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 进、起复、超迁。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 任、授、除、拜、封、赠、征、辟、荐、 举、点。&&&&高考是擢拔人才的的考试,”“擢”是什么 意思? 擢:提拔&&&&【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旧说周代有 公、侯、伯、子、男 五种爵位, 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太师、太傅、太保】 【少师、少傅、少保】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前者为为“三 公”,后者为“三孤”,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 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曾被加太师衔。其二, 古代又称前者为“东宫三师”,后者为“东宫三 少”,都是 的老师,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太子&&&&下列涂红的称呼指谁或什么官职? 至今人们称其王右军,他是谁?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 【赤】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 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相:赞礼人,司仪。小相:小司仪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都督是中国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 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 央军事长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 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 临别时赠给他这首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太守,原为战国时代郡守的尊称。西汉景帝 时,郡守改称为太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至隋初遂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后 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 宋仁宗庆历五年(公元一零四五年),参知政事 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 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宰是古代官吏的通称,这里“作宰”,指做 交趾县县令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 识分子。在中世纪,通过竞争性考试选拔官 吏的人事体制为中国所独有,因而形成了一 个特殊的士大夫阶层,即专门为做官而读书 考试的知识分子阶层。士大夫是中国社会特 有的产物,“士大夫”出现于战国,在中国 历史上形成一个特殊的集团。他们是知识分 子与官僚相结合的产物,是两者的胶着体。&&&&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 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 起源有多种说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说法是 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 。 春节一般指正月初 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 “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 指从哪天到哪天? 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 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 高潮。&&&&【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 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等 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 【请说出三种称呼】,而今人称春节,是在 采用公历纪元后。 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 俗多与农事有关。说出下面活动的意思: 迎龙舞龙 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 ;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说说过春节的一些常规活动【不少于3种】: 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 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这些活动均以 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 祈求丰年 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多姿,带 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 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 春节的习俗。 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何时?为什么? 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 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 初一改名为"春节"。&&&&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 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 新年。春节一般要到何时才结束?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 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 这一天。从哪天起人们开始忙年? 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 们便开始“忙年”: (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 旧迎新”)。&&&&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 说出春节要祭祀神【不少于3种】 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 明, 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 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 得到更多的福佑。 大年三十,给小孩子的钱原本叫什么?晚辈 给老人的钱叫什么? 小孩的是“压祟钱”,老人的才是“压岁 钱”。老人的“压岁钱”是指为了他们不再 增长岁数,可以多活几年。&&&&民国以后的压岁钱基本和今天很相像了, 长辈用红纸包100文铜钱当压岁钱给晚辈, 取“长命百岁” 的寓意。货币改为纸币后, 长辈喜欢用连号的新钱做压岁钱,意味着什 么? 连连好运、连连高升。 判断下列春联的优劣: 横批:马到成功 上联:福寿双全 下联:人财两旺 上联:巨龙载梦行中国 下联:天马迎春报小康&&&&判断下列对联的优劣: 马到成功: 辞旧岁不忘昔日挚言书宏图念一元复始; 迎新年无悔明朝可立饮风露盼万象更新。 雄姿勃发: 鹰舞长空浩气存;苍穹万里壮志在; 新年大吉: 花开天下福;马跃人间春; 欢度新春: 有情红梅报新岁;得意桃李喜春风; 不负韶华: 升烟袅袅风谣咏诵今朝梦; 逝水淙淙雪赋歌吟往岁情; 逝水淙淙雪赋歌吟往岁情;【高三五班】&&&&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 “上元节” (Lantern Festival),是中国汉族和部分 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亦是汉字文化圈 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汉族传 统的元宵节始于汉代,正月是农历的元月, “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 古人称夜为 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 第一个重要节日。还是“中国情人节”。&&&&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 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 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 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 民间习俗。 灯谜产生于何时? 灯谜在春秋时代就有,那时叫“隐语”,到汉魏 时才开始称为“谜”,南宋时有人将谜语写在灯 上,在上元节让人猜灯谜。南宋后,赏花灯、猜 灯谜让元宵节的气氛热闹而温馨。由于灯谜都难 以猜中,如同老虎难以被射中一样,所以也称为 “灯虎”(也叫文虎)。传统灯谜的制作讲求一 定的格式,需运用巧思才可以制出十分高妙的灯 谜,是中国独创的文学艺术。&&&&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 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 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 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们也出谜联, 让大家猜一猜。大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 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 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 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 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 谜底:猜谜。&&&&《红楼梦》中的灯谜【小说二十四回中】 贾政给贾母出的灯谜: 自身端方,体自坚硬。 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谜底:砚台。 贾元春出的灯谜: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振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谜底:爆竹 探春的灯谜: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愿离别。 谜底:风筝&&&&贾母的灯谜: 猴子身轻站树梢。 谜底:荔(立)枝。 宝玉的灯谜: 南面而坐,北面而朝。 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谜底:镜子 有趣灯谜: 拜年。 (打一中国现代作家名) 贺敬之 大热天吃雪糕(打一中国现代作家名) 冰心 百年古屋(打一中国现代作家名) 老舍 四川钞票(打一中国现代作家名) 巴金&&&&山东快书(中国现代作家,2字) 鲁迅 我为祖国添荣耀(台湾诗人,3字) 余光中 翌日清晨(历史朝代,2字) 明朝 喜话马年好繁荣 中国地名 许昌 马年伊始(猜民间节日一) 端午&&&&江山如画(国家,2字) 美国 首尔来函(古代将领名,2字) 韩信 欧洲见闻录(中国古代文学名著,3字) 西游记 再三出巡(南宋诗人,2字) 陆游 “日本投降”--打一中国古代名人 屈原、苏武、华佗皆可“屈原”:日本屈服于美国之原子弹、乃投降 也。 “苏武”:指苏联出兵东北,日本投降之决定 因素乃苏联之武力也。 “华拖”:中国战场拖死了日本。所以“华佗” 涵义极明:中国是打败日本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无底洞(打一成语)。 谜底: 深不可测 爬竹竿(打一成语)。 谜底: 节节上升 纸老虎(打一成语)。 谜底: 外强中干 飞行员(打一成语)。 谜底: 有机可乘 打边鼓(打一成语)。 谜底: 旁敲侧击 举重比赛(打一成语)。 谜底: 斤斤计较 愚公之家(打一成语)。 谜底: 开门见山 盲人摸象(打一成语)。 谜底: 不识大体 清浊合流(打一成语)。 谜底: 泾渭不分 没关水龙头(打一成语)。 谜底: 放任自流 给家捎个话(打一成语)。 谜底: 言而无信 哑巴打手势(打一成语)。 谜底: 不言而喻 空对空导弹(打一成语)。 谜底: 见机行事&&&&一骑来者国姓爷(成语) 谜底:马到成功 此谜用借代法。“国姓爷”指明代收复台 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今朝千里穿云岭 成语 天马行空 明知电话响,无奈受难闲(成语) 应接不暇 神秘的老巷子(成语) 故弄玄虚 岳父在上(成语) 泰山压顶&&&&爱到各地瞧一瞧(成语) 喜出望外 合起来五句话(成语,4字) 三言两语 两个领导正发言(成语,4字) 头头是道 2468(成语) 无独有偶&&&&猜字谜: ①昨日之日不可留(字,5笔)乍 ②乘人不备(字,8笔) 乖 ③骂不还口(动物,1字)马 ④顶破天(字,4笔) 夫 ⑤一个个都帅(字,12笔)筛 ⑥一斤多一点(字,5笔)斥 ⑦失去凡心(字,少笔)几 ⑧点睛能飞(字,4笔) 乌 ⑨人人都走横道线(字,5笔)丛 焱 ⑩炒一半,熘一半,烧一半(字,12笔)&&&&猜字谜: 心 ①打断念头(字,4笔) 明 ②太阳西边下,月儿东边挂(字,8笔) 许 ③话说马年(猜一字) 九 ④旭日东升(字,少笔) 出 ⑤山上还有山(字,5笔) 丸 ⑥九点(字,少笔) ⑦存心不让出大门,你说烦人不烦人(字, 闷 7笔) ⑧需要一半,留下一半(字,13笔) 雷 豪 ⑨家中添一口(字,14笔) 人 ⑩巧夺天工(字,少笔)&&&&1) 一出头就牛(字,4笔) 午 2) 雨落横山(字,11笔) 雪 3) 猜错一半(字,11笔) 猎 4) 十个哥哥(字,7笔) 克 5) 九辆车(字,6笔 轨 6) 多出一半(字,6笔) 岁 7) 有人无人都是你(字,5笔) 尔 8) 主动一点(字,5笔) 玉 9) 一夜又一夜(字,6笔) 多 10) 灯火阑珊(字,少笔) 丁 11) 五口之家,旁种一树(字,11笔) 梧 12) 请勿讲话(字,8笔) 青 13) 听得其声是马鸣(字一) 嘶&&&&寒食节还叫什么名?是哪天?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 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即清明前一、二 日。 与纪念谁有关? 相传,为追念介子推而设。【忠君爱国、淡泊名利 的典范】 节日特点是什么? 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 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 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 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 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 秋为一人。”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所言 即是寒食节的来历“子推绵山焚身”的故事。 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子推(贤臣, 姓介名推,又称介之推,之为虚词,子为敬称,后 人尊为介子,)。当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 国,割股(即大腿)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 子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 子推坚决不出山,和他的母亲一起抱树而死。文公 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之推焚死之日 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因“割股奉 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 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 但韩国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清明节是哪一天? 农历在三月上半月,阳历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 日。 为什么叫“清明”?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 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 显,因此得名。” 清明节的起源是什么?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 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 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其习俗 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端午节又叫什么?为什么叫“端午”? 又称端阳、重午、重五、午日节、五月节等。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 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 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 午”。 端午节是那一天?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是什么节日? 最初是我国人们以祛病防疫的节日,一般认 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但部分地区也有 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 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 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节还叫什么名? 女儿节 主要的节日习俗是什么? 穿针乞巧 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自 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的节日。这 也就是“乞巧”这名称的来源。迢迢牵牛星 (梁)萧统 说说此诗的体裁、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材、语言风格。 体裁:五言古体诗;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题材:爱情诗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语言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质朴清丽、意 蕴深沉】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中国三大灯节分别是?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 中秋节又叫什么名字?在哪一天?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 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 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 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 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 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起源于何时?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 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的传统活动有哪些? 祭月、赏月、拜月,观潮,玩花灯,猜 谜,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螃蟹 宴。 中秋节与什么神话有关? 嫦娥奔月 重阳节是哪一天?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 四大祭祖的节日 。 重阳节又叫什么名? 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传统活动是哪些?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 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等活动。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 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 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 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 登高“避灾”。&&&&《兰亭集序》中“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 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修禊” 指什么? 修禊(xiū xì),源于周代的一种古老习俗,即 农历三月上旬“巳日”这一天,(魏以后始固定 为三月三日),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叫做 “修褉”。人们相约到水边沐浴、洗濯,借以除 灾去邪,古俗称之为:“祓禊”。后文人饮酒赋 诗的集会,也称为修禊。春日踏青有“春禊”, 秋日秋高气爽,文人怎能辜负这大好时光,自然 会有“秋禊”,时间一般是在农历七月十四。历 史上最为有名的修禊当数兰亭修禊和红桥修禊。&&&&《逍遥游》中,“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 知春秋,此小年也。”“晦朔”指什么? 晦:阴历每月末的一天; 朔:阴历月初的一天。 晦朔农历每月末一日及初一日。 《前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既望”指什么? 一月内的有些天有特定的称呼,十六称既 望“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 “既”表示达到的状态(例如,易经中的 “既济”)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 月后一天。&&&&《岳阳楼记》中“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 具兴”的“越明年”指什么? 到了第二年。 《滕王阁序》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三秋”是什么意思? 古时人们将秋季的七、八、九月份分别称为 孟秋、仲秋、季秋,合称“三秋”,代指秋 天。“三秋”有时亦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 农历九月。&&&&《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 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 张良西向侍。”你知道为什么吗?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 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东向, 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时,长者东向,幼者 西向。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 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 项王、项伯是首席,范增是第二位,再次是 刘邦,张良则为侍坐。&&&&还记得《林黛玉进贾府》的第一次宴会座次 吗? 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 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 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 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 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 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 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你能说说古代宴会的座次吗? 古代宴会席次。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 朝大门,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 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 有上桌与散座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 同,散座则不分席次。 1 2 3 4 5 6 7 8&&&&你能说说古代官场座次吗?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 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 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 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室东西长而南北窄, 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 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成语“虚左以待”是什么意思? 典故名,典出《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 古时一般以右为尊,但是在车上例外以左为尊。 空着左边的位置。古代以左为尊,虚左表示对宾 客的尊敬。&&&&中国古代何时尊左,何时尊右? 中国古代各代情况不一,考核史籍,情况如 下: 夏商周,朝官尊左;燕饮、凶事、兵事尊右。 战国时朝官尊左;军中尊右。 秦尊左。汉代尊右。 六朝朝官尊,燕饮尊右。 唐宋明清尊左,元代尊右。 一般在喜庆活动中,以左为贵,在凶伤吊唁 中,以右为尊。&&&&水 如 碧 玉 山 如 黛策马扬鞭人 奋 雄 心 马 奋 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诗人称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