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歌名,歌词里面有对白,讲的是两个皇子争位,皇帝说什么可怜生在旧时燕飞帝王家 微盘

熊仔歌的喜欢 | LOFTER(乐乎) - 每个人的理想国
LOFTER for ipad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熊仔歌 的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1d42b95a_9060f20',userId:,blogListLength:30};愿生生世世勿生帝王家&——古代皇子悲剧考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大军突入北京,明朝崇祯皇帝敲景阳钟紧急集合大臣——在这个时候,商议防守之策已经毫无意义
,但是最起码也
要集体殉国,死得壮烈一点。可是这个时候,明朝有点骨气的大臣大多数不是死于战场,就是被崇祯皇帝自己杀了,剩下那些文武大臣几乎都
是平时贪渎成性结党营私攻击贤良的酒囊饭袋,他们此时早已开始准备迎接新主子,谁肯为旧主子送死!结果竟无一人前来。
绝望的崇祯皇帝决定单独以死殉国(还算有点皇帝的尊严)。死之前,他让人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送出宫去
,然后逼自己的皇后和妃嫔们自杀-
-老子为国而死,你们就得为老子而死!他的皇后在埋怨了丈夫一顿之后,命令宫女把自己的衣服所有开口都用线缝的死死地——防止农民军
奸尸,崇祯又用剑砍伤自己的大女儿,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愿生生世世勿生帝王家!”
这一句苍凉的语句,道出了几千年中国皇室子弟的悲情和血泪
。这些看似天下最幸运的特殊群体,其实也是天底下最不幸的群体。他们坐拥豪
华的王府,却实际上毫无生存的余地
。他们搂着绝色的佳人,却实际上常常朝不保夕。他们卫兵林立,实际上杀他们却只要简单的一张圣
旨............
我们下面要做的,就是对古代皇子的悲剧进行一点浅显的探索,简言之,就是一个题目:“古代皇子被杀的原因。”
一.争夺皇位,死于非命
皇子生来就是皇位的候选人 ,这是他们出生的目的
,也是一切悲剧的源头。皇子们的母亲,绝大多数都是宫中的嫔妃(只有极少数皇子是皇
帝风流在外的“意外收获 ),这些女人个个花容月貌冰雪聪明,在激烈甚至是惨烈的后宫争宠当中,她们无所不用其极
,在这种严酷竞争这
么之下的皇子们,从小就必然变得工于心计,缺乏同情心和真诚的感情,父子之情兄弟之爱,对于他们来说实在少得可怜(而且父子兄弟相处
的时间也实在少得可怜)。他们的身边聚集了一大帮各式各样各种关系的人---有老师,伴读,外戚,乃至宦官,奶妈。。。。。这些人聚
集在皇子周围,其实都是希望有朝一日皇子“真正”发达了,可以带给自己“真正”的荣华富贵 。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皇子们在他们的挑唆之下,最终的目标多半只会是一个——皇位,因为只有皇位,才能真正体现他们的价值,因为其他的
东西---财富,美女,权力,荣誉,一直到死后的墓地---全都可以不劳而获
,但是这些皇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强烈的成功欲望驱
使着他们去争取那似乎只有一步之遥的最终极点---至高无上的皇权。可是这一步下面却是万丈深渊 。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皇子们明知成功的概率太小,仍然前赴后继地去夺去抢去骗皇位,因为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历史
上少数成功的夺权例子,也在激励着这些皇子。比较著名的有:齐桓公杀兄即位。秦始皇幼子胡亥杀兄即位。隋炀帝杨广弑父杀兄即位。唐太
宗李世民杀兄屠弟即位。唐中宗李显逼宫夺母复位。宋太宗“风声斧影”事件杀兄即位。明成祖朱棣杀侄即位。。。。既然别人做得到,自己
为什么做不到
?历朝皇子的政变活动,几乎全是拿这些成功例子作为自己的动力(更为可怕的是,前一个政变成功者的儿子几乎肯定会发动新
的政变,因为他们的父亲就已经给他们树立了可怕的但是也充满诱惑的榜样)。  
但是政变毕竟是高风险行业,谋反不成被杀死的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粗略统计了一下,古代政变失败与成功的比率几乎高达二十比一。我们举
几个比较惨烈的政变故事,让大家感受一下残酷皇权下的亲情 。
南北朝时南朝宋江夏王刘义恭密谋废除宋废帝刘子业(他的亲侄孙),结果事情败露,刘子业大怒,亲自率领御林军冲入刘义恭的家,杀死刘
义恭和他的四个儿子
(值得一说的是,当年为了拥戴刘子业的父亲登位,刘义恭先前的十二个儿子已经被刘子业的亲叔叔刘劭杀个精光),这
还不算,刘子业愤怒之下,下令将自己的亲叔祖的尸体开膛破肚,大卸八块,又把眼睛挑出来,浸在蜂蜜里,做成了“鬼目粽”---也不知
道味道如何。
无独有偶 ,历史上还有一个可以相提并论的事情
,发生在明朝。明宣宗时,他的亲叔叔朱高煦造反,被明宣宗轻松拿下,囚于暗室。有一天
,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明宣宗忽然要去看望他的亲叔叔,两人谈了几句,自然话不投机就分手了,可是当明宣宗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武功不
错的朱高煦突然伸脚,绊了明宣宗一大跤!这个玩笑开大了,明宣宗当时就火了,把朱高煦做的事情抖落了一遍,命令手下搬来一个巨大的铜
缸,将他的亲叔叔倒扣在铜缸之下,在周围放上木炭,点火烧烤!任凭自己的亲叔叔在里面哭喊,终于把自己力大如牛的亲叔叔做成了烤鸭,
与上一个例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说叔侄之间的亲情稍微淡漠一些的话,那么我们再看看兄弟之间的闹剧:清朝雍正皇帝上台之后,对昔日自己的对手们----------自己的弟
弟们进行了严厉的打击:继续囚禁自己的二哥前废太子胤礽和大哥胤是致死,连续贬罚自己的三哥胤祉和十二弟胤祹.十四弟胤祯(注意:他可是雍
正的同母的弟弟,可是在雍正朝被实际囚禁十三年,雍正甚至派人用土墙封住他的大门,幸好后来被自己的亲侄子乾隆释放)..二十弟胤祎,而打击
最厉害的却是八弟胤禩.九弟胤唐和十弟胤俄,他们是雍正上台过程中的主要对手,他们先是被"重用"(当然是欲擒故纵的政治手段),然后就是一
系列雷厉风行的打击,最后被削爵抄家圈禁,最可笑的是,雍正下令将八弟胤禩改名为"阿其那"(满语"猪"的意思),将九弟胤唐改名为"塞斯黑"(满
语"狗"的意思),把自己的弟弟叫作猪狗,那么雍正自己是什么东西呢?恐怕也不是什么好畜生吧.
兄弟之间如此也可以理解,毕竟在一夫多妻制下兄弟数目庞大而且感情不深,让我们再看父子之间的惨剧:后赵石虎为了当皇帝,在哥哥死后起
兵谋反,杀掉了太后和一些大臣,强行让侄子把位置禅让给了自己,然后把侄子杀了。从而也为自己的儿子们做了表率。
当时有很多的国家大事是由太子石邃负责的,但是石虎其实很烦石邃,便经常打他,石邃便想造反。当石虎发现自己儿子的怪异行动后便派人
去询问。石邃一刀杀了使者。石虎听说后气的大骂!派人把石邃软禁了起来,最后杀死。接着立自己的另外一个儿子石宣为太子。
但是后来石虎又喜欢他的小儿子石韬。结果石宣便和石韬干上了,石宣派人把石韬的眼睛挖掉,舌头剁掉,然后又砍了他的四肢,可怜的石韬
在几天几夜的奇怪的哀号声中死去。
愤怒的石虎命令自己的手下抓来太子,用铁环穿通石宣的颌骨,用铁嚼子,穿透石宣的脸腮,在石宣前面放了一只喂猪的食槽,石宣饿了,只
能把头埋到食槽里,像猪一样吞几口槽里的食物。
行刑的时候,石宣被摁倒在地上,用舌头把残杀石韬时留在刀剑上的血迹舔干净。然后,被割断喉咙、割掉舌头、剜掉双眼,他的小腹也被剖
开,小肠被血淋淋地拉出来。完成这个过程,石宣仍然没有死掉,他被砍下手足,再被砍掉双臂和双腿。这时候,石宣已经却仍然没有死掉。
他最后剩下的半截躯体被吊起来,吊在早已经架好的刑具上,被活活烧死。
石宣的小儿子年幼可爱,是石虎平时最疼爱的一个孙子,他把孙子抱在怀里,孩子在石虎怀里惊恐地哭喊,双手紧紧拉住石虎的衣服。石虎把
他举过头顶,狠狠一摔,摔死在脚下的石阶上。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父子相残事件。一切,都起源于对皇权的疯狂追逐,至高无上的皇权
,成为一个吞噬人的生命的无休无止的巨
大黑洞,亲如父子,亦不能相容.
还有一首我们大家小时候就很熟悉的一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就是曹操的儿子曹植在被自己的同父同母的
哥哥曹丕步步紧逼即将杀戮的情况下,急中生智写出的一首千古绝唱,他把自己的血泪写入了诗中,皇位之争,会使人泯灭一切人性,成为魔鬼.读
史至此,令后人嗟叹!
二. 皇子存在即威胁
如果说皇子们夺位被杀,也许还死的值得。可是,历史上大多数皇子被杀,都是没有理由的被杀。他们其实并没有参与任何阴谋,只是由于他
们是皇子,是有权合法即位的皇子,所以只要有人利用他们,他们就是一块响铛铛的金字招牌
,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所以,每一个
皇子对于他们的皇帝亲戚来说,都是一颗随时会爆炸的政治炸弹。
于是历朝皇帝常常只是为了消除政治上的“安全隐患”,就对自己的叔伯兄弟子侄大加杀手,毫不留情。无辜被杀的皇子,最多只能在临死时
挤出几滴悲哀的眼泪,叹一声:“为何生于帝王之家?”罢了。
北齐皇族兰陵王高长恭,英勇无比,率军屡破突厥.北周大军,威望很高,其部下创制一首《兰陵王破阵乐》来歌颂他的英勇战功。后来,他的
侄子后主高纬在邙山大战结束后问他:“叔叔你进入敌阵太深,万一失利,后悔也就来不及呀。”这句充满了关心和温情的问候使高长恭放松
了警惕,忘情地回答了一句:“家事亲切,不觉遂然(这是咱们家的大事,我不知不觉就冲进去了,也没想这么多。”)这话一说,犯了大忌
,后主认为你虽然是叔叔,可也是我的奴才,你有什么资格说这是你的家事?这说明你肯定有野心,加上你掌握兵权,万一哪天你领着部下关
心起家事来,把我的宝座关心走了怎么办?于是不久之后,这位刚刚还温情脉脉的皇帝侄子,就派人给高长恭送来了一杯毒酒,可怜忠勇的高
长恭,竟然死于对自己侄子说的一句真心话。
  他的兄弟们也好不到哪里去,大哥河南王高孝瑜,只是因为参加太子婚礼和皇帝的一个女人说了几句话
,就使得皇帝的醋劲大发,让手下
连灌河南王三十七杯酒,可怜的河南王肚子胀大无比,最后被扔到护城河里淹死。
  河间王高孝琬,就因为为自己的哥哥哭了几句,就被皇帝亲自折断大腿而死。安德王高延宗也因为为自己的哥哥说了几句同情的话,就被
皇帝按倒在地,抽了二百马鞭,几乎被打死。后来北齐灭亡之后,高延宗被北周武帝俘虏,周武帝还是不放心,担心他谋反,还是要杀。在“
赐死”的时候,高延宗只是手抓自己的衣襟,一句话都不说,眼泪不停地往下掉,但是行刑者还是不放心,担心他突然大声说出一些秘密来,
居然给他的嘴里塞满了辣椒,然后活活的闷死。
  高长恭兄弟六个,只有一个广宁王高孝珩,据说是在北齐灭亡之后自然死亡。纵观他们北齐高氏皇族所有男性,没有活过四十岁的,其中
七成死于非命,他们大多数并没有谋反的企图,只是由于特殊的身份,是当权者必除之而后快。
我们再来看个残酷和灭绝人性的例子,同时却也有几分黑色幽默的味道:南齐高宗认为自己的弟弟和侄子们可能会谋反,于是便召这些人进宫
,晋安王萧宝义。江陵公萧宝览等人住在中书省,其他王公住在西省,命令他们每人只能带两个仆人。令人震惊的是史书这样的记载:“孩童
者乳母随入。”连吃奶的孩子都不放过————只因他是皇子!
  把他们大家抓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杀了他们。皇帝原计划是这天夜里三更天动手,当时太医院已经在动手煮制毒药(怎么也得让这
些皇子皇孙死的体面一点,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太没有皇家的尊严了),宫中的太监们已经准备了几十口上好棺材,看来一切都已经是定局。可
是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王侯中间有一个南康侯萧子恪,居然逃出囚笼,直接跑到皇帝的寝宫门口向皇帝求情!当时皇帝正在睡觉,中书舍
人沈徽宗和皇帝的亲信羊景隽见到他当然如同见了鬼一样——--煮熟的鸭子居然飞出来了!令人欣慰的是这两个人居然还有点人心,于是商
量怎么挽救这些可怜的龙子龙孙的生命。
  大概是听到了外面的声音,这时候皇帝醒了,羊景隽赶紧报告:“萧子恪来求情来了!”皇帝大惊:“未邪?”(你们怎么还没下手啊?
)面对着死而复生的亲属,皇帝终于有一点点的良心发现,下令把这些人全部放回,这场闹剧终于告一段落了。
  可是过了不久,这些人还是被处死,毕竟,奇迹只能发生一回,良心,终究敌不过权欲。
  更让人伤感的是,当屠杀成了习惯,当事人双方——-杀人者和被杀者居然都能平静对待,好像曲终人散一样自然。
  南齐武帝二十三个儿子,除七人早死外,剩下十六人全部死于非命。其中巴陵王萧子伦,在延兴元年被赐死,派来执行的居然是他的老朋
友茹法亮。萧子伦一本正经的穿戴好朝服接旨,然后心平气和地对茹法亮说:”过去我们萧家大杀前朝刘家,现在轮到我们自己互相残杀,也
是很正常的事。你也用不着难为情,你是我的老朋友,今天的事,你根本做不了主。“茹法亮根本说不出话来,默然退出,萧子伦于是平静的
  他能够死得如此镇静,大概是见惯了皇室内部凶残的屠杀场面,早已经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如鸿毛一样轻了,既然生不如死,那么对于他这
个可怜而又无力的皇子来说,死,难道不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吗?
三.权臣小人眼中钉
  每个皇帝身边都聚集着很多的亲近之臣,皇帝对他们言听计从(当然也是利用他们),他们为了自身的荣华富贵,也对皇帝知无不言.但
是,皇帝毕竟也是有寿命的,这些宠臣们必须为自己找好后路,那就是结好未来的皇帝.
  但是,宠臣们对于老天子是重臣,常常喜欢的爱屋及乌,比如汉文帝对于邓通,汉武帝对于韩嫣,乾隆皇帝对于和珅,可是对于新天子却
可能是敌人,要么是新天子鄙其为人,要么是自己对于新天子关系太浅,要么是自己和新天子有私仇,要么是新天子担心自己造反.........总
之,只要自己不喜欢的皇子上台,或者不喜欢自己的皇子上台,那么这些大臣的命运多半都没有好下场,所以,保命的最好方法就是千方百计
地阻止对自己不利的皇子上台,如何阻止呢?就是诬陷.可是皇子与皇帝有父子之情,普通的坏话打动不了皇帝,所以只能诬陷其造反.
汉武帝时的巫蛊之祸,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汉武帝做梦梦见一些小人用针扎自己,年老而糊涂的汉武帝就命令自己
的宠臣江充调查后宫,江充立刻认识到这是干掉对自己毫无好感的太子的好机会,于是在搜查的时候,人们震惊地发现那些据说用来诅咒皇帝
早死的小人居然出现在太子生母卫皇后的房间里!
卫皇后就是卫青的姐姐,当年美艳绝伦的卫子夫,如今年老色衰,早已经得不到好色的汉武帝的信任,于是江充向汉武帝控告卫皇后母子
大逆不道,企图诅咒皇帝早死,汉武帝竟然信以为真,下令将皇后和太子收监。
在实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之下,太子铤而走险,发动百姓和自己的亲兵暴乱,父子两个的军队在繁华的长安大打出手,最后,皇后死了,太子死
了,太子的儿子们都死了,卫家灭门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竟然听信小人的几句话,就把自己的妻子儿孙置于死地,落得晚景凄凉,再次证
明,小人的巨大破坏作用,死在小人手中的皇子实在是太多了.
  不只是小人,还有很多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权臣贤臣甚至是廉洁之臣,为了自己的利益,对可怜的皇子们大加杀手,造成了很多悲剧。
唐太宗的儿子吴王李恪,文武双全,颇似太宗,在废除了第一个太子李承乾之后,唐太宗十分想将其立为皇太子,可是受到了首席宰相.
太宗大舅子.文臣集团首领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长孙无忌的两个亲外甥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都是长孙皇后的亲生儿子,是封建礼法中的"嫡
子",长孙无忌以此为由,强烈的反对立李恪为太子,太宗愤怒的对长孙无忌说:"你是因为吴王李恪不是你的亲外甥的原因(才不同意立他
为太子的吧)."可是长孙无忌毫不让步,居然硬顶了皇帝一句:“储君重位,岂可数易!”(太子的位置至关重要,你当年夺权当了太子,
现在又废黜了一个太子,还要再立外人吗?!)
于是我们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名垂青史的唐太宗不得不对自己的臣子低头,同意不立李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因为唐太宗自
己也知道,除非自己活着的时候进行大清洗,彻底杀掉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帮功勋卓著的据说又是忠心耿耿的天下敬仰的贤臣(可是那样做,
就会使自己在玄武门之变后已经蒙上"弑兄杀弟篡位夺权"的骂名之后,连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敬贤勤政君臣和睦"的好名声也会失掉,自
己立刻就会从一个旷世贤君变为一个屠杀忠臣的暴君),否则根本无法在朝廷正常的讨论中册立李恪为太子,即使勉强册立,将来长孙无忌发
动政变几乎是肯定的,满朝都是长孙无忌的人,自己年龄大了,重新建立一套班子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唐太宗只好做了这个痛苦的选择,他可
怜巴巴的连续给李恪写信,劝他不要造反,保住自己的小命。
退而求其次,太宗想立魏王李泰为太子,因为他既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又富有才华刚毅果断,可是没想到还是受到长孙无忌的坚决反对
,这一回他的理由是魏王李泰脾气过于暴躁,不适合做皇帝,这种牵强附会的理由居然也说得出口(有几个皇帝脾气是温柔的)。为了表达抵
制,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对魏王居然毫无恭敬之礼,唐太宗大怒,在朝堂之上大发雷霆,但是大臣们以长时间的沉默相对抗,反正法不责众
,有本事把我们大家都杀了。
唐太宗只好再次让步,册封自己的年幼而且软弱的儿子李治为太子,长孙无忌终于满意了,因为这意味着在唐太宗死后,他可以继续掌控
朝政,而且可以将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中。
而唐太宗自己居然也认为这是一个好选择,他一厢情愿地认为,李治软弱仁慈,他当了皇帝,他的兄弟们尤其是李恪和李泰都可以活下来,就
不会重演当年自己兄弟手足相残的惨剧,虽然他也知道李治实在是太无能,可是这实在是他最后的选择了,说到这里,我们哪里还看得到一点
他当年叱诧风云出入万军如履平地的英雄形象?只能看到一个可怜巴巴地拼命保全自己儿女性命的老父亲的形象,我们也只能为其垂泪了.
可是他还是错了.长孙无忌是不会放过那些潜在的造反者的,在太宗死后,李恪和李泰均死于非命,更可怕的是,后来,更有才能的阴谋家武
则天登上了历史舞台,首先就对长孙无忌集团进行大清洗,接着又对李氏宗室进行大清洗。
最后,唐太宗的皇子们最后的下场是:
  皇太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密谋造反,未成,下狱后废为庶人,徙往黔州,两年后死在那里。
  楚王李宽(母不详,早薨)
  吴王李恪(母隋炀帝女杨妃) 被控谋逆,被迫自杀.
  魏王李泰(母长孙皇后) 被贬,徙往均州郧乡县。永徽三年(652年),死于郧乡县,时年33岁。
  齐王李佑(母阴妃)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佑发动叛乱。事败,赐死于内省,贬为庶人,国除。他是唯一被唐太宗处死的儿子。
  蜀王李愔(母隋炀帝女杨妃)
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李愔被废为庶人,后改为涪陵王。干封二年(667年)死于流配地巴州。
  蒋王李恽(母王氏)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有人诬告李恽谋反,李恽惶惧自杀。
  越王李贞(母燕妃) 后来与其子琅琊王李冲联合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服毒自尽。
  高宗李治(原为晋王,母长孙皇后),受了一辈子的气,看着自己的弟弟和儿子们一个个被迫害致死而自己却无能为力,最后孤独去世.
  纪王李慎(母韦妃) 武则天将他贬谪巴州,改氏“虺”,薨于道。
  江殇王李嚣(母燕妃,早薨)
  代王李简(母不详,早薨)
  赵王李福(母杨妃) 出继隐太子李建成。咸亨元年(670年)去世,他是除高宗外唯一善终的一个.
  曹王李明(母李元吉妻巢剌王妃杨氏) 诏令继巢剌王李元吉后。贬至黔州。在武后的授意下,都督谢佑逼李明自杀.
  十四个皇子,一个当傀儡皇帝而受尽折磨(说来可笑,唐高宗先是受制于长孙无忌,后来又受制于武则天,中间只有一件事是自己做主的
,就是把武则天从感业寺里面接出来,等于完成了自己的两大操纵者的过渡),三个早死,六个被逼自杀,三个死于流放,只有一个因为过继
给别人总算得到善终(过继给别人实际上就是失去皇位继承权),这就是唐太宗最大的悲剧(当然也有人说这是玄武门之变的报应).
  这样的悲剧在唐太宗之后仍然上演,宋太祖,康熙帝都为此流下过相同的泪水,康熙帝在废黜自己的皇太子胤礽的时候,曾经十分愤怒的
说:“我要是不废他,早晚不是被他毒死就是拿刀砍死............”老父亲的泪水,被淹没在淋漓的鲜血里,可怜。
四. 亡国皇子命运惨
  改朝换代,是中国历史上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一旦一个王朝的统治者控制不了局势,那么更强的新的统治者就会很正常的取而代之。可
是,臣民中总是会有很多的死脑筋的遗老遗少,一旦这些人拥戴旧主子的龙子龙孙起来造反
,那么新王朝就会有倒台之危。每个新王朝当然都
不希望前任来个回锅肉,怎样能够消除这种危险呢?还是老办法,杀。于是,亡国的皇子皇孙绝大多数都逃脱不了被杀的命运,尽管他们本人
可能更愿意做一个新王朝的普通老百姓。
  比较惨烈的是顺治年间,清朝平西王吴三桂率军追击南明永历皇帝
,居然追出国去,追到缅甸。吴三桂威逼缅王交出永历帝父子,带回昆
永历帝父子被押回昆明后,关在篦子坡头金禅寺内,到公元1662年(康熙元年)4月,吴三桂在金禅寺里用弓弦勒死永历父子。吴三桂这个世代
受明朝大恩的臣子,用颤抖的双手把皇帝和皇子的脖子上套上坚韧的弓弦
,然后用弓做绞棍,一圈一圈拧紧,再拧紧。。。。。人之无情,何
云南人民同情永历帝的遭遇,鄙夷愤恨吴三桂的为人,改篦子坡为逼死坡,逼死坡后又被清政府改为升平坡,以回避历史。
如果说干干脆脆把人杀了就算了,可是有时候,新的主子会学习猫捉老鼠的方式,在正式的屠杀之前,显要尽情的羞辱戏弄这些落魄皇帝和皇
子一回,满足自己的虐待狂。比如西晋末年,匈奴人刘聪派大军杀入洛阳,俘虏晋怀帝司马炽,但是两人在战争之前都不是皇帝的时候曾经见
过面,当时司马炽对刘聪印象不错,还曾经赐给他礼物,加上司马炽能说会道,把刘聪奉承得很高兴,所以暂时没杀他,还赏了几个女人给他
解解寂寞。
两年之后(公元313年正月),刘聪在光极殿大宴群臣,居然让司马炽身穿青衣(仆人的服装)为大臣们倒酒,司马炽本人为了活命当然不敢拒
绝,可是他原来手下的那一大帮大臣们却实在忍受不住侮辱哭出声来。刘聪一见大家对司马炽热这么有感情,当然感到这是个严重的威胁,于
是,顺理成章的编了个阴谋造反的罪名把他们这些人全部处死了。
还有著名的南唐李后主,被俘之后写了几首思念故国的诗词,你说他已经被囚禁在汴梁的一座孤单单的小楼之上,写点孤苦无依的词句又能对
你的政权造成什么威胁呢?尤其是其中那首最为著名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简直是宋词中的一流上品,如果允许这样的才子活着,对
你的宋朝不也是很有利的事情吗,最起码也能衬托出你宋朝统治者的博大胸怀。再说,当时李后主的政治影响力已经归零,对早已巩固的北宋
政权已经不可能构成威胁。可是,猜忌之心极强的宋太宗却立刻对李后主起了杀心(而且当时他自己正在享受李后主的妻子小周后),既然这
么思念故国,那我就送你回去吧。派人用最惨的毒药“牵机毒”毒死了文风飘逸的皇帝才子李后主。
,中国确实有一个对待亡国之主极为宽容的皇帝,不是别人,就是宋太宗的哥哥,宋太祖赵匡胤,他的心胸和气度远远超过他的弟弟
。南汉国主刘怅在独立为王的时候,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大臣经常是赐给一杯酒毒死了事.在他投降宋朝之后,被押送来见宋太祖,宋太祖于是亲手
倒了一杯酒给他,当时刘怅就吓傻了!他可怜巴巴地哭着说:"陛下,我只是希望当你手下一个小老百姓,亲眼看看太平盛世,我是真的不敢喝您这杯
酒啊!"宋太祖大笑道:"我把自己的一颗红心推入别人的胸膛里,又怎么会这么做呢?"(你以为我和你一样没水平啊),立刻拿起那杯酒喝了下去,弄
得刘伥一个大红脸!这是我们从浩瀚的历史中发现的极其罕见的放过亡国之主的例子,武将出身的宋太祖自己也经历了后周世宗对军队将领的大
清洗,对手下的大臣和将领基本上保持了宽仁的态度.可是历史真的很残酷,对别人宽仁的宋太祖,最后极有可能死于自己的亲弟弟宋太宗手中,这
就是著名的"风声斧影"案,对于这个历史有名的案件,读者们都有了大致的了解,这里不再赘述.
不过,残酷的屠杀之中偶尔也有让人发笑的闹剧:最著名的是刘备的儿子刘禅刘阿斗,他被俘之后送来见司马昭,司马昭当然要按照对待亡国之君
的传统套路来对待他:先戏耍试探他是否思念故国,如果发现一丁点苗头,立刻就杀了他以绝后患,于是就挑选了一帮蜀国原来的鼓舞姬,来给众大
臣歌舞助兴(唐诗中的名句:“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就是说的这件事).可是预想中的蜀国君臣大哭失色的画面居然没有出现,刘先生居
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声唱歌欢乐之情溢于言表。司马昭于是问刘禅:"思蜀否?"看歌舞看得兴高采烈的刘禅脱口而出:"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昭
长叹一声:"人之无情,何至于此!虽诸葛亮不能辅之,况姜维乎?"面对对自己的祖宗八代和辅政老臣都毫无感情的白痴和低能儿,残暴的司马昭居
然找不到下手的理由,自己如果跟一个白痴过不去,也太没面子了吧?!后人会怎么说?于是,刘禅居然得到了善终,真是应了那句俗话:"傻人又傻
不过这个例子与上个例子一样,都是对待亡国之君的极特殊的例子.绝大多数的亡国之君都死于非命,他们的妻子儿女自然也都跟着他们走向历史
的坟墓,正所谓"破巢之下,安有完卵?"
1992年,俄罗斯历史学家在西伯利亚发掘出了1918年革命当中被处死的俄国沙皇一家几十口的尸体,沙皇的小女儿才几岁......
  看来,如此对待亡国之君,也是古今中外的惯例吧。
五,内宫之中杀皇子
  说起来令人吃惊,皇子们的争斗其实早在他们没出娘胎就已经开始了。在历朝的后宫,妃子们的斗争同样惊心动魄,不亚于朝堂之上。妃
子们为了自己的权势,有时根本不考虑皇帝的“绝后”问题,可怜的未出生的和刚刚出生就死掉的小皇子不知有多少!
  以清朝为例,清朝十二个皇帝,皇子共有113名,其中早夭竟达27名!清朝皇子的过早死亡率居然达到惊人的百分之二十四!也就是说,即
每四个皇子中就有一个过早夭折。如果仅仅是因为疾病问题,以清朝太医院的医学水平,应该不至于有这么大的死亡比率。
  查阅历史我们发现,小皇子们的最大的死亡病因是天花,这确实是当年很流行的几乎无药可救的传染病。但问题是,在十分注重卫生的皇
宫之内,为什么还会如此持久的流行此种疾病呢?根据很多有关的历史传说的解释,原来是清朝后宫的很多妃子巧妙的利用了这一重大疾病,
将染有病菌的食物和物品用各种手段送给这些天真无邪的小皇子们,然后他们染病,很“正常”的死于很正常的疾病。乾隆第一个皇太子是皇
后富察氏所生的皇次子永琏。9岁时因痘症死去。乾隆在永琏病故后,又立皇九子永琮,但他2岁时又因痘症早殇。乾隆十六个儿子,居然有七
个早亡,七个中居然有五个都死于痘症,这是能用常理来解释的吗?
  根据一些当世人的杂书的记载,最有可能的下毒方法是:从宫外弄进一两块染天花死亡的小孩的衣服的布条(这在当时十分容易找到),
买通照顾小孩的宫女或者太监,缝在小孩子的百衲衣中,神不知鬼不觉的小孩子就感染了天花,最后谁也拿这些人没办法,因为毫无证据,古
代并没有细菌学。
  风流的乾隆皇帝的孩子数量(16存9)居然远远少于刻板的康熙皇帝(35存24),显然与其对后宫的治理无方有关。
  我们都知道,清朝的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和宣统皇帝连续绝后,光绪从小就有遗精症,宣统性无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其实同治皇帝有
后,他的皇后阿鲁特氏,在同治死亡时已经怀有身孕,但是阿鲁特氏与慈禧太后有深刻的矛盾,如果她生下皇子,她就是皇太后,那么慈禧的
听政地位就会失去合法性,心狠手辣的慈禧是不会容忍的,她找了个借口打骂阿鲁特氏,居然抓着她的头往墙上撞,深受屈辱的阿鲁特氏只能
吞金自尽,连带着慈禧的亲孙子在内。
  汉成帝时赵飞燕姐妹宠冠六宫,汉成帝居然把赵飞燕妹妹赵合德的胸脯称之为“温柔乡“,可是再喜欢也有腻的时候,皇帝难免吃点”小
吃“换换口味,于是先后有两位妃子怀孕
,当时汉成帝还没有子嗣,这应该是多么喜庆的事情啊!可是,赵氏姐妹想尽办法诬蔑这两个孩子是
来历不明的野种,最后终于连母带子统统杀了算了,在整个过程中汉成帝居然都没有说一句挽救的话---不要妃子还可以理解,居然心狠到
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不要了!更可怕的是,赵飞燕姐妹由于长期服用美容药,根本就不能生育(而且她们是明知的)!最后汉成帝居然断子绝
孙!可怜的小皇子,更可怜的是皇帝本人!
  明宪宗宠幸大他十几岁的万贵妃(是不是从小缺乏母爱的原因啊),万贵妃专权,在后宫为所欲为
,宫中谁怀孕就整死谁(可是她自己根
本不能怀孕),后来还是有一个宫女怀孕,居然逃过一劫把孩子生下来了,几个宫女和太监冒着巨大的危险把孩子交给先帝的一个太妃抚养,
这就是后来的明孝宗朱祐樘,直到六年之后,明宪宗对镜梳头,发现白发多多,自己连个儿子都没有,不禁长叹连连(活该,谁让你怕老婆了
?),这时候皇帝身边的太监才敢乘机告诉他 ,你还有个儿子被藏起来了,父子得以相认,抱头痛哭。
  万贵妃妒兴大发,连这个六岁的小孩子自然也不放过,非要请朱祐樘来自己的住处吃饭(这类酒饭中下毒的事情历朝历代我们见得太多了
,更可怕的是 ,明知是谁下的毒,最后还是“追查”不出来,最多找一两个替罪羊罢了,这类事情我们也知道太多了)。
朱祐樘不能不去,
去了却什么也不吃,什么也不喝,万贵妃自然十分奇怪,这是个六岁小孩子的行为吗?于是问他:”你为什么不吃不喝啊?你不饿吗?”朱祐
樘直截了当地回答:“我怕你的食物里面有毒!”万贵妃哑然而止,不久就死了。有什么比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的谴责更能杀伤人心的呢?
!宫廷悲剧,令人心碎!
  看完以上的种种悲剧,我们不由得心生悲悯.
皇帝之家,万人瞩目,悲剧多少,令人嗟叹!
皇室成员的富贵荣华后的血泪究竟有多少,我们作为后人是不能理解的,我们只是知道,他们的伤悲远远大于自己的荣耀,如果上天能够给他
们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们相信他们必定不会选择仍然走这条不归之路
.而今天,虽然君主专制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对于财富和权力的追逐仍然
不会停止,贪欲是人间悲剧的总导演。我们能否从古人的悲剧中得到一些启示呢?当那些追名逐利达到疯狂的六亲不认的人深夜被噩梦惊醒的时
候,会不会听到古代那些可怜的皇子的呼喊声呢?
  愿人间悲剧不再重演!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情最是帝王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