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玩梦幻手游打造装备买了装备既然没扣费???

【今日话题】熊孩子竟然买游戏装备花掉家里那么多钱……
家住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社区的支先生最近头很大,因为他9岁的儿子为了玩手游,竟然悄悄刷掉了他卡里的两万多块钱。
“我会长大了还你钱的"
"你长大了,你现在都不知道怎么长得大,你现在才读二三年级,你怎么想到长大以后的事情,现在没钱过生活了,没钱报名了,怎么办啊。”
面对9岁儿子如此的回应,支先生感到既气愤却又无奈!
支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从事装修行业的,之前在卡里存了一笔钱,是要支付给别人的材料款,可是7月28日他准备转账的时侯却发现,卡里的钱不见了。
“钱少了,之前一直都不知道钱少了,连短信都没有收到。”
在手机里翻找一番之后,支先生发现,不见的两万多块钱,都是通过QQ钱包转走的,从7月20号到7月26号之间,就有35笔消费记录,几乎每笔消费都在600块以上,而这些钱都被用来购买了虚拟的Q币。
直到这会儿,支先生9岁的儿子小毅才承认,钱是自己转走的,因为他在同学的带动下,最近迷上了一款新的手机游戏。
记者:为什么要去花钱呢?
小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因为我看到别人有装备,我没有。
记者在小毅的手游账号中发现,各种武器、角色和道具,应有尽有,小毅说,这些装备都他通过用父亲的手机购买游戏币换来的。
小毅:就是点开QQ,然后点Q币,然后向好友索要,转给爸爸,喊爸爸拿钱就可以了。
小毅说,在通过QQ向爸爸发出索要Q币的要求之后,他就会乘爸爸不注意的时候拿过手机,点击“准了”,也就是同意选项。
因为之前就知道爸爸的QQ及手机密码,每次购买装备成功后,小毅都会将银行发来的提示短信删除,就这样,短短几天时间,9岁的小毅就将父亲银行卡里的两万多块钱,变成了账号中的虚拟装备。
记者:你这么花钱,你父亲早晚会知道,他知道了怎么办?
小毅:就向他承认错误。
听见儿子这样的回复,支先生显得特别的无奈,一个9岁的孩子怎么能明白,两万块钱对他们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支先生:家里没有钱了,要怎么过,书还要不要读,还要不要报名,你看爸爸妈妈在外面赚钱,能赚多少钱,一天都赚不了一百块钱,你一下子给我整几万块钱,你看怎么办。
记者和支先生试图和游戏客服联系,但遗憾的是,游戏客服只有智能回复,并没有人工回复。在向系统提交了申诉后,支先生也只能苦等游戏方的回复。
记者:夏洪凯
那么小孩刷掉的钱,能不能追回?
又怎么避免这种的情况再发生呢?
根据《民法通则》,10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民事活动,需要法定代理人代办或同意。
《合同法》中则明确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需要法定代理人追认,合同才是有效的。
不过与现实中的交易不同,在互联网世界,商家很难分辨支付方是否为未成年人。家长如果想追回款项,需要举证。
《民事诉讼法》中谁主张,谁举证。父母就要去举证整个交易行为是孩子完成的。这个举证是很困难的,因为这是在网络上的交易,难道装个视频录像吗?
那么网络交易的商家就完全没有责任吗?记者发现,大多数孩子刷父母的银行卡,都是为了购买网络游戏、手机游戏里的装备或虚拟货币。
根据文化部《网络游戏暂行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提供服务时,应保证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注册,并绑定与该用户注册信息相一致的银行账户。
如果网络游戏公司没有尽到审查义务,发生了上面这些案例,商家就是有责任的。应当承担多大责任,双方举证后,法院认定。
对此,社会学教授梅志罡表示,因为中小学生都涉世未深,家长们在平常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
一方面要保护好网络相关联的银行卡账号密码,让孩子在不经过大人同意下有大笔支出;另一方面教育好孩子,在需要用钱的时候,要经过大人的批准才能使用,只有讲清楚这些道理,孩子在运用网络的时候才能够得到好的保障和保护。
而面对同样的熊孩子
有一对父母干了这样一件事
去年4月,小豪迷上了手机游戏“全民枪战”,还偷偷用了妈妈的支付宝买了“装备”,产生了9000多元的消费账单。事后,这对父母没有过多责骂孩子,而是给孩子制定了一张特别的“分期还款清单”,清单中写着:
当天,杨先生夫妇严厉批评了孩子,告诉他这样的行为十分恶劣。为给孩子“长记性”,杨先生想了个主意——让孩子用成绩和劳动来偿还妈妈的损失。
杨先生让儿子在他的指导下写了一张一万元的借条,9000多元当做补偿妈妈的损失,还有些零头当做“利息”。这份借条里还附着一张“分期清单”,一份“还款进度表”。“分期清单”上写着“洗碗10元”、“煮饭5元、“拖地板20元”、“数学考试95分以上100元”等字样,意思是每完成一项任务,就能获得相应奖励;“还款进度表”记录着今后每一天积攒的钱。
杨先生坦言,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通过劳动等方式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埋单,目的是让孩子明白钱来之不易。
“拖1000次地板,或是考100次好成绩,才能还清妈妈的钱。”杨先生说,如果能让孩子吸取教训,培养好的学习和劳动习惯,这9000多元花得也是值得的。
教育归教育,防范也是要有的,万一刷走卡里的钱的不是你家熊孩子那恐怕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手机绑定银行卡千万要注意!
1、免密码登录要不得持卡人一定要注意平时登录这些购物软件后一定要退出登录,下次需要时再次输入密码,不要因为嫌麻烦而有大损失。
2、设置短信提醒服务及支付验证。开通短信提醒有利于持卡人实时掌握信用卡的消费动态,并且建议大家最好设置网上支付交易短信验证,只要消费超过一定金额就需要短信验证才可以支付成功,具体金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定。
3、手机丢失首先致电银行申请冻结。手机丢失之后持卡人要第一时间致电银行卡中心客服,向客服人员说明情况申请临时保护或调整消费额度,将被盗刷的风险降到最低。
4、修改账户密码如手机或电脑丢失一定要记得修改电子账户的密码,避免泄露个人信息。因为很多情况下即使犯罪分子不知道持卡人的密码也是可以通过直接登录软件完成盗刷的。
另外,iPhone可以通过以下设置防止熊孩子乱花钱:在iPhone的设置--通用--访问限制里--将“App内购买项目”关闭。这样熊孩子就没法再游戏里购买任何商品了。
各位家长可是要当心自家熊孩子啊
整理来源于:百姓关注
家长们注意自己的密码那些别被自己小孩给知道了,以免小孩偷偷充值在游戏上面,还有就是要控制好自己孩子玩游戏的时间。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11岁小孩玩手游 乱按被扣费两万元
[摘要]“手机下了几个游戏,孩子一通乱按,结果被扣了两万多元。”昨日市民郑先生反映称,今年“十一”期间,孩子用自己爱人的手机下载游戏后,支付宝内莫名支出两万多元账单,随后查询账单得知,当日下午1时许,郑先生爱人的手机共支付了17笔账单,均为购买游戏装备。对此,支付宝客服提醒用户,要在网络安全环境下进行支付宝付款,不要向他人泄露支付密码。“孩子经常拿我手机下游戏玩,但从没出现过扣钱的情况。”郑先生的爱人崔女士回忆称,当天下午自家11岁的孩子照常拿自己的手机玩游戏,“玩了半个多小时,其间也没收到任何短信通知,结果过了几天我往支付宝里转钱时发现少了两万多元”。崔女士以为支付宝被盗,随后拨打客服电话查询消费信息,“账单信息显示支付宝共有17笔消费,都用于购买游戏装备”。郑先生和崔女士均证实,曾询问过孩子,“他说下了游戏后,的确弹出好多支付对话框,并选择了支付宝一选项,但是孩子并不知道支付宝密码,感觉是把支付宝跟游戏绑定了,自动支付了”。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mlightw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孩子玩游戏消费过万 家长纳闷谁刷走了银行卡的钱
  齐鲁网3月27日讯(记者 聂秀向)淄博的王先生,有一张银行卡,自去年开始总感觉钱动不动就少了,为此也没少跟媳妇吵架。可是最后突然发现,这莫名其妙被刷走的钱,另有原因。
  银行卡扣费 孩子花钱买了装备
  王先生说:“从今去年开始我就发现银行卡里的钱就少,当时以为是买了东西,后来每月每月的还款都很少啊。”
小孩子玩手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由于银行卡还绑定了一张信用卡,信用卡在王先生的妻子那里,两个人因为钱的事也没少吵架双方以为是对方花了,两个人因为钱的事也没少吵架。直到有一天晚上,上高中的大女儿看见8岁的弟弟玩手机游戏,这才发现了这其中的端倪。
  王先生说:“那一晚上9点多了,孩子不睡玩游戏,我没夺过来,我那个(女儿)夺过来的。她在说,怎么花了这么多钱。这一把就交易了648块钱。”
  不过更让他惊讶的还在后面,王先生打开了支付宝的交易记录一查。儿子可不止花了六百多,而是一万八千多块钱。
手机游戏充值也是孩子玩游戏的一部分
  王先生告诉记者:“后来我打开一看,全部是买的也有钻石,也有金币,也有至尊贵宾卡,一共共计1万8千多块钱。你看,648、499、648、648、328、499、499。”
  不过让王先生不理解的是,自己的银行卡交易密码都在自己手里,孩子并不知道,那这些交易都是怎样完成的呢?
  小游戏花了一万八千元
  王先生说:“我这个银行卡都有密码,他就是买游戏也得经过密码,所以这事我就感觉很奇怪。”
  那么这些钱都是如何花费的呢?记者通过反复沟通,孩子终于同意跟我们说说情况。孩子熟练的重新下载了一款名为《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玩了起来。
种类繁多的充值道具
  记者看到在孩子的账户余额里,还有9千多没有花掉的钻石,而这些都是通过人民币购买的。
  那么没有支付密码,孩子究竟是怎样操作的呢?在记者的沟通下,孩子终于答应给记者演示一遍。
  孩子说:“先按两元,然后点华为,然后再按这个,然后立即付款,然后随便输一个,就这样。”
  原来,孩子并不是不知道密码,而是在大人输密码的时候,他都偷偷的记了下来。然后也就能够顺利的完成支付了。
  近几年,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像类似王先生这种遭遇的家长并不在少数。1月25号,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济南张女士家10岁的孩子,游戏花费一千多元。寿光的殷先生10岁孩子,二十天,花费1万3。淄博的张先生,9岁的女儿玩手机游戏,花掉3万2。那么出现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游戏准入的年龄门槛越来越低
  陈龙常年从事手机游戏的开发工作,他告诉记者,手游主要的盈利点就是充值。所以在充值端口等方面会加强设计,孩子学习力强,往往通过自己的学习很快就能掌握充值流程。
  他告诉记者:“孩子充值完全是受到手机的引导,误操作的,它对于孩子来说他可能就不知道这可能是要花钱的,因为他没有经过真金白银吗,孩子就是根据手机的支付引导,一步步操作下去。”
  为了防止出现孩子玩手机产生花费的情况,很多家长往往会在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关掉网络或者切换到飞行模式,那么这种方式是否有效呢?
  陈龙说:“这个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你会关,孩子也会开,如果说是孩子已经会充值的话,说明他们对手机已经非常了解了,单纯的你靠人为去关的话,这种控制方式可能是不会很奏效。”
  小孩子玩游戏花的钱能要回吗?
  另外陈龙还说,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能够证明游戏花费确实是孩子所为,游戏运营公司是可以返还一部分金额的。这种说法记者在律师那里也得到了确认!
  律师陈正斌说:“按照法律规定,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所做的购买网络游戏,金额巨大,应该是无效的,作为手机运营商,应该返还这笔财产。”
  不过现实生活中,由于存在取证难的问题,能把损失追回的家庭并不多。
  陈律师说:“如果说想要证明购买网络游戏装备,是孩子的行为。那么可以通过这种相应的视频监控,或者在场的其它的证人来证明,但是由于孩子玩手机这种行为非常的隐蔽,可能取证非常困难。”
  【编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与我们传统认知,已经不太相符。电子交易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这种确定身份识别,怎么确定购买人是不是本人。以后可以相应的完善,比如说可以交易时进行人脸识别,或者指纹支付。在这里也要提醒各位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在孩子面前一定少玩手机。同时要看管好自己的支付密码!
(本文来源:齐鲁网 编辑:袁筱)
关键词:熊孩子;玩游戏;银行卡;绑定
相关新闻:
襄阳日报讯(记者徐勇通讯员焦华一王炜豪卫星宇)说到集中供暖,大部分人第一印象会想到烧煤,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可利用的自...
京东宣布618战报;累计下单金额达1199亿元????京东618促销昨晚结束,京东对外发布销售数据显示,自6月1日始截至18日24点...
腾讯娱乐讯浙江卫视和腾讯视频《高能少年团》“人生十二课之表演课”上周六激烈开播。一场以手机病毒引发的争夺战,让以王大...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为 荆楚网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奇手游法师装备搭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