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会不会毁灭出现脑动游戏

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当我们成为了地球大脑的神经元,科技或许从来不曾属于人类在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中,故事是围绕着谢顿提出的“心理史学”展开的。文中所谓心理史学,指的是通过对群体心理学的研究,把所有人类看成一个整体,以数学模型去预测群体的行为,从而推算出未来千百年之后的历史进程。虽然只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人类自我群体意识的探究从来没停止过。尤其在在今天,互联网联系起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群体间交互、动作的脉络正在清晰起来。于是,又有人开始讨论起了类似的概念——Global brain,全球脑。全球脑假说的概念是,人类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影响下正在紧密联合在一起,整个地球可以被视作是一个大脑,每个人是其中的一个神经元。1982年,彼得拉塞尔在他写的《全球大脑》中率先提出了这种概念,把人类技术的发展比作一种普遍的进化——进化不再是让我们的身体机构产生变化,而是技术发展带来群组组织变迁,最后在全球范围实现一种“超生物”的精神协同。提出过这种概念的人很多,其中还包括在中国饱受追捧的凯文凯利和著名技术预言家Nova Spivack。你一定很好奇,这个听起来如此神棍的概念到底有怎样应用,又会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强人工智能真的会出现?首先,很多人认为地球脑的出现会导致(或者说)导致了技术奇点的出现。这种想法来自低等动物的群体智慧,比如在《土味算法》那篇文章中提到蚁群确定寻找食物最短路径的方式,虽然单只蚂蚁的智商很低,但蚂蚁在向食物爬行时会留下信息素,其他蚂蚁会沿着信息素的痕迹前行,最后信息素浓度最高的路径,一定是最短的路径。单一蚂蚁的智商很低,联合在一起,信息共享则出现了超越个体的群体智能现象,当蚂蚁展现出群体智能时,它们就不再以个体的角色存在,而是以“蚁群”这一群体的角色存在。互联网的存在也是一样,当人类一切行为都变成数据,成了整个地球的“共享回忆”。就像KK说的“互联网是一台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机器,是全球性的,它使用了世界5%的电力,却永远不会休息,从不停止,你不能将其关闭。”在这之中,是否有可能诞生高于人类个体的群体智慧?比如说,强人工智能?
上一页&1共3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长安月下)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星人来地球会不会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