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二符式问道紫微星金符多少钱符?

道教符咒大全
我的图书馆
道教符咒大全
&&& 道教以符、咒、诀、步四大功能为主体,都以想象的鬼神世界为前提,面对鬼神世界施行的;主要靠存想和气法。存想,又名存思,简称为"存",若存想专精,则称为"精思",是道教最普遍、最具有特色的思维方法。在道教徒的修炼中、法术中、中,都运用"存想"的方法,往往成为全程法术、科仪的关键。
道教之法的产生、形成与完善,是道教发展历史的折射投影。论道教思维方法,不能不讨论存想。因为存想是道教思维方法的实质所在。气法的修持与运用是道教的重要特点。存想原是气法的一种,以后成为服气和发放外气的意念引导方法。靠存想,符、咒、诀、步面对的鬼神世界才能在法师眼前发威功效;靠气功的内气外运,符、咒、诀、步才能和外物兼容并企图控制对方的意识型态。
从道教斋醮祀神仪式中,蕴含着道教的神学理论、哲学思想、祀神观念、信仰习俗,及的诸多层面,开拓道教文化研究领域,推动的仪式研究,丰富宗教学的基础理论,具有重要的。因而研究,有助于正确认知与评价,宏扬中华传统文化,准确把握道教文化的现实意义所在。
第一。 符咒的类别符咒之类别烦多,不胜枚举,至少有千种以上,以下列两种方式来化分,各加以说明。&一、由符咒的功用来化分&1、小儿用符:有小儿关煞符、小儿夜啼符、小儿夜遗尿符、小儿犯新娘杀符、冲犯符,收惊符……等等。&2、和合符:和合洗符,相催向符,修脚符,和合符,和合符,合心情符,变合符,男女和合符,良缘符,情通符……等等。&3、治病用符:大吉符,治腹痛,目痛符,狗咬符,治虐符,五灵冶病符,金力气符,除寒热符……等等。&4、孕妇用符:插花换斗符,难产符,胎死腹中符,安胎符,……等等。&5、六畜用符:六畜平安符,治瘟符……等等。&6、财利符:财神符,财利符,福运符,繁荣符……等等。&7、其他用符:镇宅用符,化骨用符,吉利用符,丧葬用符,婚日用符,开工、动土用符,精神符,调兵符,收兵符,替身符,风水用符,修炼用符,斗法用符……等等。&二、由符咒的使用方法区分&1、带身符:置于所需用者身上,用以保平安,避邪,祈福。&2、化食符:将符令烧化于水中,后饮用,或擦洗全身。&3、贴用符:将符令贴于门上,或床下,或屋梁上……等等。&4、放水符:将符令放于水中流走。&5、洗符:将符令化于水盆中,以洗患部,或身体等。&6、煎药符:配合中药外方,一起煎者食用。&7、埋符:将符令埋厌处或动土处等用符。第二。 符令的架机及符胆研究符 令是由"符头","主事神佛","符腹","符脚","符胆"等五要素所组成。若以符令引喻为人的话,符头好比一个人的头;主事神佛就好比一个人的思想和 心脏;符腹就好比一个腹部的肠胃,是我们书明符咒作用之地方;符脚就好比一个人的脚;符胆就好比一个人的肝胆,一个符令若没有符胆就好像门没有锁一样,坏 人都可随便进入。因此,符胆对符令而言有深足轻重之地位。&一、符头&自古以来,符咒派别不少,但各拜其祖师,有所不 同,就因为如此其符头的暗号也有所不同。如许多符图上常见的"三勾"就是代表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或三界公(城隍,土地,祖师)的记号。 三勾在整个符上代表三清,在敕令及神名之下者代表三界公。下笔书此"三勾"时应暗念咒语:"一笔天下动;二笔祖师剑;三笔凶神恶煞去千里外。"一笔一句须 恰到好处,就是所谓"踏符头"。&"符头"也有敕令,雷令……等等作为符头,其种类繁多,因教派不同有所差异,一般请神,调兵遣将,多书以"敕令"为符头。如无"三勾"三清符号时,必须咒日"天圆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笔,万鬼伏藏。"即可。&二,符胆&符胆是一张符令的灵魂,是符的主宰,一张符能否充分发挥效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符胆镇守其中。&书符一般都称为入符胆,入符胆的意思就是请祖师(神明)镇座这一张符令之内,把守此符的门户。&一般常见的符胆是"罡"字,也有"井"字,也有"马"字,"化"字等不胜枚举。然何谓符胆呢?符胆是由一些秘字所组合而成。&三、符脚&"叉符脚",用以结束符胆,结束一张符的书写手续,它也有点极重要的地位。&四、一般常用之符胆&&&&&&& v v v&1、三清符头,它象征生气,无中生有之意,又有三才之意有 意,暗合人之精气神,天之日月星,地之水火风。&(1)v一笔天下动(中间)(2)v二笔祖师剑(左边)&(3)v三笔凶神恶煞去千里外&罡&2、此符胆名四正公,有两种写法。第一种书法,罡十书,表示"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第二种写法罡,表示"子丑寅 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1)四:开天门;(2)一; 杀鬼路;(3)卜:开地府;(4)亠:杀鬼卒。&井&3、此符胆为万丈深井,就是隧落万丈深坑之意。&此井口要开一口,以免太绝人路,太损阴德,而不利已。&敕&令4、书敕令咒&咒日:一围天地动,二围主病动,三围不求血,四围不求脓,五 围不生疽,六围不生疖,七围大神咒,急急随咒灭。第三。 符令的形式&书符时其字体愈有力愈好。符字之体有数种形式,有正楷字体式,草字体式,草开字体式,半字圆体式等。正楷体式与草体式,草开体式多为下乘符式所用。至于篆字体式,多用于中乘符式,半字圆式则多用于上乘符式。&符令有头有身有脚,以敕令为头,符胆为脚。至其头部有面,目,耳,口等。这头是敕令,脚是罡字,敕下符令字式就是身,这三点就是书符要诀。符令的要字即是书定在敕令之上,或敕令之下,罡字符胆之上的字式,也就是填写在敕令与罡字的中间。&第四。 符内入神式说明&符内入神多入神,王,将,星,雷,日,月,丁,甲,斗,等的字在鬼字之上,式煞字之上。而用以制煞斩鬼,消灾解厄,镇 宅平安,收惊治病者。以外也有八卦图,大金刚等字用以入神于符内,以作为辟邪斩鬼之用。入神之字式甚多,于此甚难尽载。&第五 符咒的要点&初 学画符念咒,最重要的要点,就是须熟知天,地,日,月,星,辰,风,云,雷,雨,山,川,河,海,水,火等各神及神鬼兵将的姓名字语及其职等,也须知其相 貌,嗜好。如不知这些则无法得到他们的相助。其所画之符令,所念的咒语,都无法得到精通。因这些神,神将等,生前有的也是人,他们都是念勇善战的勇士,他 们也与人一样有其性情,有其情感,喜怒哀乐怨恨爱等的七情六欲,与人一样都是肯助朋友,知已的。如无情份,无相识则要求他相助,我想是不可能的吧!&依古留传符咒书册之内所记载的其神将们的生活,相貌,嗜好等者,这些都具有些道理的用意,而不是无端乱写的。凡书符念咒在符令之内载著所驱役神将的神职,在咒语之内,请所需神将服役助法,此皆与神灵及神将有关。&符 令的写法,最重要者有四字的方式,是敕令罡等式,这四个字式在书写各种符之内,都是得填上的。其中敕令两字式要填写时必须要看情形而书定在符令之中。再有 罡字式,这罡字式在符家称谓符胆,在符术家来说符胆有两样式,一式是罡字,另一式是字式。书符时两式之中只填 一式就可,不必填写两式,但是不说明这两式要分填在何种符令的,只是在各符式之中有填 罡字式者,也有填 写字式者。&书符必须先写敕令两字,这敕令必须写大字,最后把罡字写在最下,这罡字也须写大字,在敕令之上填 字式字体,也要写大。在敕令字下就填写驱役的神将,再填 事项,最后在事项之下填写罡字式式字式符胆。&第六。 敕令的填法&填" 敕令"二字必须要有分别,如不分则所画之符令不但不灵,且会贻笑于他人。敕令二字是只可填在下级神名之上,如中级神灵,上级神灵的神名之上是不可填 写的。如主管正神,高级神灵则其神灵字语上必须其神名先写在敕令之上才可,如填 在其神名之上则会对神灵不礼而不灵。必须先写奉天在敕令之上,才可得用。有差错,则神不受命而致使符令不灵。&如奉请高级神及主管神灵,则不可写敕令二字,只可写奉字式在神名之上,这些这些填 法皆有其意义及用意。
书符秘诀第一。 画符秘法一,符缘&符 咒法术家,不同于凡家,所用符法器物必须经过祭炼,注入灵气灵光才能使用。具体如何祭炼将在后面叙述。画符前应先念敕水咒,敕砚咒,敕笔咒,敕墨咒,敕纸 咒,然后烧香诚心祈祷。取笔雄姿,眼开全不注视纸心,松静心身,凝神注于笔峰,才开始运气念咒画符。念咒画符一气呵成,不可间断,错乱。不能与人说话,更 不能心神不定,否则符咒不灵。初修习时可口中含水,符画好后,将姿势威灵入符胆,持符在香炉之前置举时,其姿势更应雄风,以降龙伏虎,鬼神伏藏之力注入符 咒之中。念咒时应咒从心出,非于口舌之间念念了事。&二,符仪符咒法术忌用刑破日,最佳时为阴阳交接,灵气最显的亥时,基次是子午卯酉时亦可,每年农历四日不可施法画符,当慎之。当然,如果法术高强,也可不拘时日。&画符时左手结印,即将左手食指向内卷曲,指端置于大拇指靠近虎口侧的根部,拇指掐在无名指根处,其余三指自然伸直,轻轻按在符纸上,右手执笔,神意,气力,目光完全投注于笔峰与纸之间。书符时不可有鸡犬血光之物及经期妇女近前。(妇女修炼应避开经期)&三,咒秘&修炼符咒法术,应熟悉天地间日月星辰风云雷电,阴阳五行,山川河流 之灵气力场,以古人说,它们相应都有神灵神职。古有万物有灵之说,因为在符咒之内都有请各方大小神灵及神兵鬼将之意。&符 咒法术多允邀请主神借兵将相助护法,接着请属下神兵神将相助,打鬼斩煞,祛疾镇宅,消灾解厄。所以法术有效否与鬼神之是否熟悉息息相关。咒自心出,符由心 写,如此才能动天地而惊鬼神。咒语结句如"奉太乙真人急急如律令"是咒的敕令句,再如"奉九天玄女神兵火急如律令"等等是告诉神兵神将,说明术若是奉某某 神灵所定的敕令叫他们行事的。要他们急速依照,天律敕令而兴兵不可怠慢。"急急如律令""神兵火急如律令",是押咒之句。一般说人要驱使 神鬼兵将是不可能的,他们不听从,必须奉太上老君,太乙真人,瑶池金母,九天玄女的神威才能伏从你的命令。咒语的结构是先请主神或下级神,次嘱他们干什么 事,最后对他们说奉某某敕令执行符令,要他们依照所敕的律令急敕进行。&四,符咒诀的关系&符为法术之魂,咒为法术之魄,诀手印和身印为法为法术之形。&第二。  书符秘诀一、 画符程序&书符有一定之式,并非随便可以为之,常人不,以为胡乱书即成,及不免贻笑大方。&书 符之前,必须吃斋沐浴,洗手嗽口,这是虔诚的表示。后将案桌置于大厅门外,清静之地,或神像之前。备置书符的工具(笔,黑,纸,砚,水,株砂),烛台, 香,花,茶,果,香茗,桌围,拜垫,慈怀普度,打开灵符部,端放于香炉后,焚香路拜天地神祈,向神明或上天祷台表明为何事,如消灾解厄,或医病作法等 ,然后咒水咒朱(墨),咒笔,咒纸,而后念咒书符。书符时必须意念集中,一气呵成,不能有杂念,不可停顿,这样符篆才会发生神奇效力。决非随时随地,随意 随手能操笔书符的。古人所谓"一诚可感格天地鬼神。"&将符书好之后,将笔反向,以全身之精气全神贯注在笔头,用笔头,撞符纸三次,(由下往上撞)然后用剑指或金刚掼敕符,敕符时,手指要用力,要有一种仿佛接受神力指三次,如此才算是功德圆满。根据需要还必须加盖印章。(注:安胎符千万不能倒跺笔头,切记!!!)。&灵符用后,效果良好,则必须"谢符",所谓"谢符",只是一种仪式,略备四果,清香,清茶,感谢诸神恩师的佑助,不求铺张浪费,最重要是心诚,意要真,简单隆重的仪式,最表达主人心诚之意。&二,祭祀礼仪祭祀的利用牲畜祭品,花酒,焚香,烧冥钱以告神明及其兵将的一种仪式。在祭祀中,我们焚香及念清神咒拜请神明降临,也可以掷杯筷与神明进行接触。一般祭祀的用意在敬神,或求神,而其礼仪如下:&1、在神桌上排列品,水果,鲜花,茶,酒等祭品;&2、燃点神案蜡烛,点蜡烛又叫"发蜡",表示对神佛的尊敬;&3、神前献茶三杯;&4,焚香迎神,不可用檀香,用檀香恐神不降,不受;&5、敬酌第一次酒;&6、掷杯筷,问神明是否已降临,须等片刻后再掷杯筷,问神明是否已降临;&7、神明降临后敬第二次酒;&8、有事求神明者,可掷杯筷问神明是否允诺;&9、双手捧持冥纸和爆竹,拜靖神明查看;&10、焚烧冥纸,燃放爆竹;&11、敬第三次酒;&12、掷杯筷问神明是否餐毕,若餐毕收取祭品,若未毕,须等片刻向再掷杯快问于神明.&注:每次敬酒,须把前一次的酒淋于冥 纸灰炉周围,以防纸灰乱飞。如有特殊情况,可用其他方法请神。&画符应注意事项及禁忌第一。画符应注意事项一、 书符十戒&当 在书符之际,心中应屏除一切妄念,邪想,诚心诚意书符,所谓"十戒"者:首戒心有二念;再戒荤口;三戒手秽;四戒笔墨不洁;五戒方向不正(书符须依方向, 有须向南方,有须向东方者,不可任意为之);六戒造次;七戒复笔(书符不比写字,须一笔出之,不可如写字描顺。)八戒口不应笔;九戒吐痰作恶;十戒改笔 (书符既成不可改动笔画)。二、注意事项&1、符纸有一定尺寸,不可乱用,一般以门公尺星上之吉祥尺为之。&2、书符之纸一般为红色或黄色之纸张,不可乱用。&3、书符之工具虽到处可买,但必须经过敕咒,祭祀,通灵后方可使用。所用朱砂以上等为佳。&4、书符之前,必须诵咒。&5、取笔书符时必须雄姿,全神注视符纸,不可不定神或与他人讲话,不可有污秽在周围。&6、下笔时,必须念下笔咒三次。&7、书符完毕 ,将笔反向以笔头压符三次,由下而上摇符纸三次。&8、书好符后以指诀压符,敕符时以雄姿贯力直接指触符纸。&9、焚符时将符头折成令符,焚符时先点符尾。&10、书好或未书好之符,如果不用,不得乱抛弃,须用寿金一起火烧化。&第二 学符禁忌一、巧圣先师留言1、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勿用,以免鬼怪缠身,自取灭亡,绝己后代。2、翁姑婆媳妯娌兄弟姐妹不合,亦勿乱用。3、不尊师重道之徒,切勿乱用,免以绝自己之路。4、心术不正,举止轻浮者,不可授。二、学法禁忌1、 每月农历初一、十五日斋戒,最好吃长素;2、 九独日夫妻分离,不可行房;3、 青蛙,鳝鱼,狗,龟,甲鱼,鸽子,无鳞鱼,蛇,驴马不可食;4、 多行善以积功德,不可杀生;三、书符禁忌日1、 三月初九日2、 六月初二日3、 九月初六日4、 十二月初二日第三。 书符禁忌日符法之用与灵气同样,虽是无法科学的表现,但其妙在秘玄中而取之。有时书灵符灵验颇有功效,有时不应,总是其时空灵气不引接关系,或者其身之精神与静关欠佳等等,不得其效能。所谓施符也应择吉为要。书符最佳时刻应选在子时和亥时两刻最灵,此是子亥交脱之侯,阴阳交代之时。或是子午卯酉四时,均可灵验。有特殊情况和高功者,只要不是刑破之日,同样灵验。书符不可用刑破之日,用之不灵,而发生不灵,反之为害。第四 诵咒的要诀诵 咒者,其意既与神鬼讲话,将所受之痛苦。所求之要者,告诉鬼神,而祷其默佑也,这是何等郑重之事,必须恭而敬之,心中目中有神明昭乎于上方,方寸之间别无 他念,则处能感动鬼神。所谓"志诚可以格天地"即是此意。诵咒的方法各有不同,有先诵咒后书符,也有先书符后诵咒,有的随咒随书,其方法虽然不同,但其志 诚者都出自于心,其中随咒随书随诵的方法最适宜。念咒时,身心意念要深深地溶化于咒语的意境之中。每一道咒语都有其独特的特殊作用和意境,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为我所用。这样就要求对咒语要熟练如流,念咒速度不宜过快,必须精、气、神集中于一体,其关键是以心应咒,心咒统一,这样才能产生效验。民间纸符中国民间传统积累了很多充满神秘色彩的习俗。例如在拜先人和向神佛祈福的时候,要燃烧香烛纸符。本章就是一些所常见的各种民间纸符,进行介绍,让读者了解其名称,分类和用法。镇土符(又名土牛符)赈宅之用,在动土之前火化或在"摄"地主时用,有稳定宅运的功效。青色土牛符稳定东方宅运,制东方土煞。红色土牛符稳定南方宅运,制南方土煞。黄色土牛? 榷ㄖ泄 耍 浦泄 辽贰?br&白色土牛符稳定西方宅运,制西方土煞。黑色土牛符稳定北方宅运,制北方土煞。七彩色纸七彩色纸多在农历七月用,一般来说多在拜祭七姐诞时用,内陆很少拜祭,在香港\台湾特别流行.传闻七彩色纸经火化后变成色彩鲜艳的布匹.除了在七姐诞外,孟兰节也有火化七彩衣纸的习俗,亦等于送布匹给阴间的阴灵。转运宝牒全名为"三天赐福转运将鸿宝牒",一般作为改善运气之用,所以名为"转运宝牒",内里还有四张黄色宝牒,亦含有4种该运用途。一、 解冤免难宝寿金章宝牒解除因冤而带来的隔世恶运,且有延寿的功效。二、三天赐福贵人宝牒这宝牒为招贵人,无论作任何事都能得到各方贵人的帮助。三、九天玄女因缘和合宝牒这宝牒要使家人夫妇更加恩爱,少争执吵闹,念感情增长。四、九天玄女招财和合宝牒这宝牒是增加财运的,做生意的则财运享通,打工的则能聚财。所以"转运宝牒"有一大牒及四小牒,可于火化衣纸时用,则可祈求上述作用。"转运宝牒"又可作"宝袋"用,只要用胶水或胶纸封袋底及底后方,然后人所需物品,再摆放在适宜的位置,亦能催吉。平安符在向佛菩萨或神灵祖先拜祭时,火化这平安符,含有保护家人平安,招贵人,延寿,招财的效果。禄马符(禄马贵人)八字及紫微命局都有"禄马格",主人名成利就,而衣纸中的"禄"是主贵人,"马"是加快速度,即含有"立即招贵",可催旺名举地位,金钱财运之意。禄马符又有长禄马和圆禄马。长禄马,绿色为长禄,红色为长马,有强力加速之意,多是配合圆禄马之用。圆禄马,面是一张红色为圆马,底是一张为圆禄,主要是招八方贵人,配合长禄马,一般都认为含有"立竿见影"之效应,所以禄马是常用衣纸之一。& BR&百解符百解符为常用衣纸之一,有大有小,图案却一模一样,主能够化解灾难,亦具辟邪驱鬼之效力。符的上右方为"张天师"像,上左方八卦为治邪,有辟邪赶鬼的功效。凡宅内有邪灵骚扰阳人,便在祭后火化衣纸等加上此符。上中"金玉满堂、长命富贵"者(有些独立辑为一款衣纸,亦属于百解符,功效不及大百解符好),有十个功效:一赦千年罪,二赦万年愁,三赦流年病,四赦水火灾,五赦盗贼患,六赦儿女虚,七赦前生债,八赦口舌非,九赦宅舍刑,十赦家宅凝。不论有没有犯之,都能化解,而达到最好功效,在左方的表格填写资料,在"信士"下写姓名,其次填写地址与日期。中下为五个金牌,依次是:赐福禄寿金牌一道免灾厄金牌一道免刑厄金牌一道免凶星金牌一道免诸难金牌一道以上五道金牌作用除了第一道金牌为招吉外,其他都是消灾解难的。下方为大成北斗"七元星君"百解符,除了三道主要符咒外,更拥有十二个功效:一解十灾百难,二解四季凶星,三解百无禁忌,四解疮疥跌星,五解官非口舌,六解家宅不安,七解水火盗贼,八解日上凶星,九解不详之兆,十解夫妻不和睦,十一解鸟立恶卷,十二解百病消除。幽衣幽禄两者通常是并用的,幽衣是一份给阴人做衣服用,幽禄是化解阴人孽障所用,火化给阴人,便可以增加福报,亦有衣着,这样阴人便会回报,加旺阳人的金钱财运。所以可以拜祭过路"人"火化之,则阴人可以助其人财旺。转运盘转运盘又名"三星转运盘",盘中有福禄寿三星。福星主增加服气贵人力量。禄星主增加财锦俸禄力量。寿星主增加延年益寿力量。转运盘又见服气、金钱、寿子,亦为财丁贵寿共全之象,在拜祭时化之,可以增加丁财运。七言咒(又名佛手或七经咒)七言咒为拥有七种咒的经文衣纸,包括有:楞言心咒、准提佛母神咒、楞言咒、劝善神咒、解冤结咒、往生咒、大悲咒等。楞言咒为咒中之皇,大悲咒为最流行而具威力之咒,往生咒可以超度亡灵,此咒有消除阳人业障,增加阴人福力之威力,亦有增加阴神之福力的作用。贵人符贵 人符又称为 "贵人指引",指无论在工作方面、出外求事或所遇种种问题,都可以得到有力人士或专业人士的帮助。贵人符内有小符,含"禄马旺财"、"和合二仙"、"辟邪 "、"大成北斗星君百解符",此符咒在百解符中也有登录,所以贵人符亦有大符与小符之分,而大符的金牌也与百解符内的金牌相同,不过,在明间流行的贵人符 比百解符还要多。观音经观音经多用在祈福方面,有增加福力之力量,一般人祈求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多是在拜祭时将观音经火化用之。净水符及敕令符净水符是在净宅时用,如旺五方后(俗成拜四角或旺五土),再化净水符净宅,则家运兴隆,又不犯鬼邪入宅。敕令符有"加强"的意义,如贵人符加敕令符,则加强贵人帮助的力量;在禄马符加敕令符,则有催财及旺事业的功效。其实,敕令符还会配上某些符来应用,效果更佳。五龙符五龙符多是拜祭地主或者土地才用的,家中有供奉地主的人都知道地主牌位如何的写法:"五方五土龙神 前后土地财神"右方就是"五土龙神",而五龙符就是增加龙神的力量,当龙神的力量增加以后,便自然能够招财。所以拜祭地主或者土地的大都在火化十加上"五龙符",在"摄"地主是也会加上五龙符,令功效更增一层。而五龙符各有各主:青龙符--为东方龙神用赤龙符--为南方龙神用黄龙符--为中央龙神用白(金)龙符--为西方龙神用黑(银)龙符--为北方龙神用所以五龙符是一起并用的,不会单用,这样才能保证屋内各方都兴旺。金紙分类说明1、 天金: 写著天金,并绘有画卷图案,形制约五寸四方,金箔为一寸五分。祭拜玉皇上帝,平时可用於改运。2、 尺金:写著尺金,并绘有花草图案,形制约五寸四方,金箔为一寸五分。祭拜玉皇上帝,平时可用於改运。3、 盆金:为一尺三见方,纸上钉满针孔线样。祭祀玉皇上帝、谢神时用。4、 寿金:约四寸九分乘四寸兩分,印有三尊财子寿神像,金箔上写著「祈求平安」字样。分大箔、小箔或大花、小花寿金。祭祀一般神明、祈求许愿用。5、 刈金:约四寸九分乘四寸兩分,分大箔、中箔。祭祀一般神明、祖先、地基主、拜门口好兄弟等。6、 九金:常用的金纸,约四寸乘兩寸九分,上面或绘有橘色多角金星狀,或无此图样,但写有福祿寿字样,金纸兩旁印有九金。用於一般神明、犒將、拜门口、拜祖先等。7、 顶极金:是最高级的金紙,金箔上写有红色「叩答恩光」字样。有九寸、尺一、尺二规格(南部称二刈、三刈、四刈),金箔分为四寸、七寸见方。祭拜玉皇上帝。&8、 四方金:北部约四寸乘兩寸九分,有大箔、小箔兩类,大箔为二寸四分,金箔为八分四方;小箔为二寸四方,金箔为四分四方。而南部的福金尺寸较大。祭祀福德正神、财宝神、诸神等。9、 中仔金:尺寸为三乘四寸,金箔为九分見方。用於「谢外方」,与山水郊野有关的神明。10、 极金 (财子寿金):印有三尊财子寿神像,又称为大百金寿金,金箔上为有「祈求平安」字样。有九寸、尺一、尺二规格(南部称二刈、三刈、四刈),金箔分为四寸、七寸见方。11、 大银:四寸七分乘四寸,北部有大箔、小箔之分;南部则有大、中、小箔之分。祭祀祖先、丧葬、阴鬼。12、 小银:三寸乘兩寸四分,北部有大箔、小箔之分;南部则有大、中、小透之分。用於普度、祭拜众鬼时。13、 大光元宝:也叫大金元宝,为天界所用,所以一般在拜祭天神或之上神灵(如:佛、菩萨、关帝、黄大仙、吕祖、财神、太岁……等等)时来供奉。大光元宝有两层,低层为宝号,上层是金纸元宝。是用大张金纸折成元宝的样子。14、 黄金元宝:多是化给阴人使用,作为地府的贵金属,就如人间的黄金一样。纸钱分类说明1、 库钱:白色,为一尺五寸乘八寸大,上有打点线八十条,折为四折,三十張为一封,再用白紙包住,俗称一万元,多以十万为一束。纳入棺木中,或焚化供死者清还向库官支借的银钱,並在冥界使用。2、 高钱:黃色,约一尺一寸乘五寸九分,內有六条长锯齿文,锯齿文又有十二齿、二十四齿、三十六齿之別。高钱为拜玉皇上帝、三官大帝时挂於甘蔗上祭拜用。3、 经衣:为五寸一分乘兩寸一分,印有墨色的男女衣服、靴子、梳子、剪刀、扇子等器具。凡拜门口祭祀好兄弟、或地基主时用。4、 替身:为一寸乘三寸五分,属印绘的人形替身,有男性和女性之分。常配合印有改运真经和阴阳本命钱的纸钱一起使用。用於祭鬼、祭改、改运时。5、 甲马:为五寸乘兩寸五分的长方形纸,黃底红字,上印有盔甲、弓刀、长靴、或是神马、马夫等图案。用於迎神、送神、犒赏天將、天兵。6、 往生钱:为黃色五寸见方的正方形,上印有红字的往生神咒。多折成元宝狀或莲花形。用於丧事、佛教的祭拜。7、 金百钱:五寸兩分乘兩寸一分的长方形,有黃色和白(土灰)色兩种为一组,素面上有兩道锯齿文。用於众神部將,也可当压墓纸,或犒將时用。8、 床母衣(娘妈襖或乌母衣):兩寸乘兩寸五分,为紫红色,上印有紫色云和花草纹,为衣料的代表;或是印有床公床母神像的纸钱。祭祀床母、七娘妈、注生娘娘、十二婆等祭祀时用。9、 改运真经 (本命钱、补运钱):为五寸兩见方,印有「改运真经」及「阴阳本命」钱的黃底红字。凡运途不佳者,用於祭祀城隍爷、大众爷、诸府王爷等消灾改祸所用。&
道教符咒咒语是在道法的过程中配合符,印,罡,诀,法器来行道施法,代神明宣言的一种咒术,是行法演道的核心手段。是修道之士日常生活中防身保命的武器,也 是沟通神灵的媒介,更是驱妖除邪的法宝。。符,是凭证、征兆,是印证符合之意;这是道教人与神沟通的印鉴凭据。咒,谓之真言,是神的言辞; 是视人之行为善恶而予人以福祸的言辞。《》卷三十六说:“夫大法旨要三局,一则行咒,二则行符,三则行法。咒者上天之秘语也,群真 万灵随咒呼召,随气下降。”可见在道教法术中,道教咒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皇经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一章》云:以经中秘法语,能度人箓仙,制星,制魔,制水,镇五方,济法界,故曰神咒。从此可看出咒是神明宣经说法的秘言法旨,是具有很多神通力量的一种语言。
咒语的种类很多,广泛应用在道教各类法事科仪及日常生活中。如召请,祝禳,修炼,镇伏,洗漱,饮食等等。
落幡咒幡懸寶號 普利無邊 諸神衛護 天罪消愆經完幡落 雲旆回天 各遵法旨 不得稽延急急如玉皇上帝律令
九星神咒九曜順行 元始徘徊 華精塋明 元靈散開流盼無窮 降我光輝 上投朱景 解滯豁懷得駐飛霞 騰身紫微 人間萬事 令我先知土地神咒此間土地 神之最靈 昇天達地 出幽入冥為吾關奏 不得留停 有功之日 名書上清甘露咒悲夫長夜苦 熱惱三塗中 猛火出咽喉常思饑渴念 一洒甘露水 如熱得清涼二洒法界水 魂神生大羅 三洒慈悲水潤及於一切斗母玄靈秘咒玄靈節榮 永保長生 太玄三一 守其真形五臟神君 各保安寧延內真咒天地同生 掃穢除愆 煉化九道 還形太真百官纳靈 節節受新 清虛掩映 內外敷陰度命延生 吉日良辰 金童玉女 為我執巾玄臺紫蓋 冠帶其身 使我長生 天地同根金光神咒天地玄宗 萬氣本根 廣修億劫 證吾神通三界內外 惟道獨尊 體有金光 覆映吾身視之不見 聽之不聞 包羅天地 養育群生誦持一遍 身有光明 三界侍衛 五帝司迎萬神朝禮 役使雷霆 鬼妖喪膽 精怪亡形內有霹靂 雷神隱名 洞慧交徹 五氣騰騰金光速現 覆護真人 急急如玉皇光降律令敕破地獄咒茫茫酆都中 重重金剛山靈寶無量光 洞照炎池煩九幽諸罪魂 身隨香雲旛定慧青蓮花 上生神永安淨身神咒靈寶天尊 安慰身形 弟子魂魄 五臟玄冥青龍白虎 隊仗紛紜 朱雀玄武 侍衛我軒破酆都離寒庭咒功德金色光 微微開幽暗 華池流真香蓮蓋隨雲浮 千靈重元和 常居十二樓急宣靈寶旨 自在天堂遊祝香神咒道由心學 心假香傳 香爇玉爐 心存帝前真靈下盼 仙旆臨軒 今臣關告 逕達九天淨口神咒丹朱口神 吐穢除氛 舌神正倫 通命養神羅千齒神 卻邪衛真 喉神虎賁 氣神引津心神丹元 令我通真 思神鍊液 道 常存淨心神咒太上台星 應變無停 驅邪縛魅 保命護身智慧明淨 心神安寧 三魂永久 魄無喪傾解冤結咒眾生多結冤 冤深難解結 一世結成冤三世報不歇 我今傳妙法 解除諸冤業聞誦志心聽 冤家自散滅羅真君神咒神首循黑道 冥冥超至靈 暗明期朔望陽德晦陰精 高鎮黃旛闕 茅戢耀霜鈴至心俟多福 稽首諷真經三光化食咒浩精生法  氤氳凝天中 兩曜共澄澈五緯相交通 三光煥已明 寶 凝三宮帝鄉會九老 咽服百骸豐 金華照光景身與日月同 念道上聖前 萬劫壽無窮甘露法食咒冷冷甘露食 法味食無量 騫和流七珍冥冥何所礙 受此法飲食 昇天登紫微福德高巍巍 供食令清淨 一切有為事普皆成代命 拔汝三塗苦 施汝九玄慶臨當受食時 諸天皆讚詠 寒庭多悲苦回首禮元皇 女青靈寶符 中山真帝書一念昇太清 再念皈虛無 功德九幽下旋旋生紫微回度往生咒勤修大道法 精心感太冥 黃華真 降五臟結胎嬰 幽魂生天堂 飛昇朝上清福慧無不遍 此食施眾生安土地神咒元始安鎮 普告萬靈 嶽瀆真官 土地袛靈左社右稷 不得妄驚 回向正道 內外肅清各安方位 備守壇庭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護法神王 保衛誦經 皈依大道 元亨利貞沐浴度魂咒巍巍道德尊 功德已圓成 降身來接引師寶自提攜 慈悲灑法水 用已洗沉迷永度三清岸 常辭五濁泥荐拔往生神咒塵穢消除 九孔受靈 使我變易 返魂童形幽魂超度 皆得飛仙救苦往生神咒太上敕令 超汝孤魂 鬼魅一切 四生沾恩有頭者超 無頭者生 鎗殊刀殺 跳水懸繩明死暗死 冤曲屈亡 債主冤家 叨命兒郎跪吾台前 八卦放光 湛汝而去 超生他方為男為女 自身承當 富貴貧賤 由汝自招敕就等眾 急急超生 敕就等眾 急急超生淨天地神咒天地自然 穢氣分散 洞中玄虛 晃朗太元八方威神 使我自然 靈寶符命 普告九天乾羅答那 洞罡太玄 斬妖縛邪 度人萬千中山神咒 元始玉文 持誦一遍 卻病延年按行五嶽 八海知聞 魔王束首 侍衛我軒凶穢消散 道氣長存 急急如律令普濟法食咒自然天廚食 吾今與加持 一粒變河沙十方鬼神共 饑渴永消滅 食之宴瑤池今將施幽魂 功德不思議 一切有為鬼普皆成大冥 拔度三途苦 施如九玄親靈壇受持自 諸天皆讚詠 幽魂昇天堂飛昇朝上清開經玄蘊咒雲篆太虛 浩劫之初 乍遐乍邇 或沉或浮五方徘徊 一丈之餘 天真皇人 按筆乃書以演洞章 次書靈符 元始下降 真文誕敷 昭昭其有 冥冥其無沉痾能自痊 塵勞溺可扶幽冥將有賴 由是昇仙都
八大神咒注释
大神咒是道士日常功课中用来涤除心中罪孽,卫护心神,请召神明护持,开经演道所用。是学道修道入门必修必会之咒。我等应熟记于心。
八大神咒出自《早晚功课经》,是道教诸多门派广泛普遍遵行的几种常用咒语。网络上很多道友对这些咒语的内涵并不能完全理解,我今尝试浅显的语言来释义,希望能更好的使道教咒语广被人知。
太上台星 应变无停
驱邪缚魅 保命护身
智慧明净 心神安宁
三魂永久 魄无丧倾
净心神咒为八神咒之首,顾名思义为修道之人早晚功课及学炼时净化身心,排除杂念,安定心神时所用之咒。此咒能使凡心入于冥寂,返观道心,入于清静之中。并有保魂护魄的作用。
太上台星 应变无停
语释:太上者即为太上老君,在此为大道之尊神,居上清境,名道德天尊,为道教三宝之师宝。
三台者即。唐有诗云:“三台星里拜文星”。应变无停是指大道(太上)无处不在,易处于运动中的状态,变者变化也。《清静经》云:“大道无情运行日月”是也。
驱邪缚魅 保命护身
语释:大道随声感应,无处不在能驱除邪祟,而弘护正道,卫护修道之士能身心安泰,不受鬼魅侵扰。
智慧明净 心神安宁
语释:此言常诵此咒能使人智慧开朗,明净,摒除杂念,心道合一,神明安宁。不染六尘。
三魂永久 魄无丧倾
语 释:三魂者:《》云:“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二名爽灵,三名幽精。胎光主命,爽灵主财禄,幽精主灾衰。三魂为阳,易上升,故应常守三魂。七魄为: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一代丹道大师真人在《周易参同契》说:曰魂,阴神曰魄。七魄为阴神,故其性使人性坚贪嫉,遗精好色, 迷失自我,暴敛奢淫。故修道之人使三魂永固,七魄安然。
布坛施法,修炼功课之前都应先诵持此咒,宁静心神,使心神归于正道,魂魄安固。从此可看出修道之下手功夫即先修心。
丹朱口神 吐秽除氛
舌神正伦 通命养神
齿神 却邪
喉神虎贲 气神引津
心神丹元 令我通真
思神炼液 道气长存
净 口神咒含有两层真意,一为:我人生于世俗,难免谤经毁道,妄言他人之过。更有世人不信鬼神,指天骂地,绮语两舌,咒诅谀曲。此皆为口业。另居于尘俗,三荤 五腥难免避讳。口气腥檀膻臭。诵经论法,污秽三宝。故应常诵净口神咒消除口业,祈请正神,涤除口中秽气。清静口舌后方能诵经念咒,通真达道。
语 释:按《黄庭内景真经》云:口神为丹朱,舌神为正伦,齿神为罗千,喉神为虎贲,炁神导引津液,心神固守丹元。口中常有秽气故应常吐故纳新,呼吐污浊之气于 外,吸引清新之气于内。其法有六:嘘、呵、呼、呬、吹、嘻六气之法,能使五脏六腑康泰。《》云:真人道士常吐纳以和六液。另通过舌神吞咽津液,可 保津液。丹经有云:;白玉齿边有,涓涓育我度长年。这样引吞津液直接人任脉化为阴精,是造精之捷径,健身之妙法,故能通命养神。道家认为牙齿为坚硬之 物,能摧万物而食之,故能驱除邪魅。喉为吞咽之重楼,口中之液为玄泉,故吞咽生津聚精,滋养精气。
心为五脏之主宰,丹元为体内元神,是主宰思虑意识,体内生机之神。思神是指存想体内口部诸神,炼液是运炼体内玉液还丹。此咒令口齿喉舌心思之元神,除口中之罪业,清口之浊气。心神与道合一,存无守有,长生久视,道炁常存。
灵宝天尊 安慰身形 弟子魂魄 五脏玄冥
 队仗纷纭 朱雀 侍卫身形
净身神咒可令身体内的四正之神归于正位,消除身业,拥护身形,保卫道体,所谓身业即杀盗透淫等罪。使修道之人身体清静,能以清静之身感召神灵。
语 释:灵宝天尊为三清境第二尊神,居上清真境,为经宝。念诵此咒时要万法俱忘,心神合一,神宁泰定。眼内视神光焕于玉阙,耳返听妙韵于琼台,心存灵宝天尊于 上,三魂七魄不外游,五脏灵神玄冥。玄者玄妙,冥者寂静。安慰为静养,身形安稳,五脏之气化为四正神兽,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侍卫自身左右前 后,养护肝肺心肾。自能修成道果。
中国道教学院的《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中是 侍卫我真,上海的《日诵早坛功课经》 侍卫我真,四川的《太上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中是 侍卫身形,福建福州的经本中的“净身神咒”是 侍卫我身。“真”和“身”都是可以的。一个字的区别是不会影响神咒的作用,可能是身(真)的用法和地方习惯的问题。
元始 普告万灵 岳渎真官 土地祗灵
左社右稷 不得妄惊 回向正道 内外澄清
各安方位 备守坛庭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护法神王 保卫诵经 皈依大道 元亨利贞
此咒为结坛行法召遣土地山神,以使之代为凡夫奏告上天,保卫正道时所用。
元始安镇 普告万灵
元始为道教三清之一,号元始天尊,居圣境,安为稳定,镇为镇守,普告是广而宣告。万灵是指山川河岳十方之万灵众神。此句是以奉元始天尊法令,召告十方法界万灵神众。此中需要存想元始天尊法像。
岳渎真官 土地祗灵 左社右稷 不得妄惊
山岳河渎,山川大地一切神灵,社稷为正神,即福德正神。社为古代祭祀地神之处,稷为粮食作物,是百谷之长。传有百穗。在此广泛指山川河岳之神神龙神土地等神灵。不得妄惊指不妄自扰乱惊惶。
回向正道 内外澄清 各安方位 备守坛庭
有 的门及有的修道之人自视功高,不用此咒。殊不知山川地神是备坛守护不可缺少的护法,一来可命他们护卫传达,二来能领他们皈依大道。澄清是指身心内外似水之 清,走入。内净其心,外净其身。各安方位此处是指神灵依此备护好自己的位置,各安守岗位。在家诵经者可将坛庭诵作:“备守家庭”
如是律坛则又应诵作“备守律坛”。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护法神王 保卫诵经
语释:太上有命是指奉太上老君敕令,各地山川神灵搜捕妖邪,不得作祟于人间,弘扬道法,保卫家国社稷。使人们幸福,世界太平,并且保卫诵经者。
皈依大道 元亨利贞
语释:皈者,反黑为白,转染成净,把凡心住于正念清净境界成就道心。“依者身之依怙,如子恋母。
元亨利贞出自《易经乾卦》::“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此为君子之四德。故土地神明行具君子之德,皈依大道。
天地玄宗 万气本根 广修浩劫 证吾神通
三界内外 惟道独尊 体有金光 覆映吾身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包罗天地 养育群生
诵持万遍 身有光明 三界侍卫 五帝司迎
万神朝礼 役使雷霆 鬼妖丧胆 精怪忘形
内有霹雳 雷神隐名 洞慧交彻 五气腾腾
金光速现 覆护真人
此 金光神咒以修炼道体之心性为主,主张以内炼金光元神护体,降魔卫道!此咒因其用途广泛,法威强大。所以为道门秘咒神咒,其咒暗藏修炼之法。各门派的修法也 不尽相同,民间道派也有很多关于此咒的秘法,或用此咒结金光讳为符令;或是运潜金光,内炼成丹;或悟道修真,雷神护卫;或加持法宝,遁地偷天。
金光为道之发见,神之神光。金者刚强不坏之意,求道者玄功广博,光华外着,足以驱鬼魅、斩妖气,役神将。如金器之刚强不屈,灼然赫奕也,是号金光。
天地玄宗 万炁本根
注解:天地,一阴一阳;玄者道也,宗者万事万物根本。故玄宗虽云浩渺,莫非天地化生,道之体现。万炁,总括万事万物,天地变化也,勿泥本根源头也。言天地之众炁莫非阴阳合散所为,是天地有万气炁之本根也。
广修万劫 证吾神通
注解:广,博也.修,修持,即炼玄之功也。万劫,言其修链历经浩劫之多也。盖炼玄之士,时时修奉、其数无穷,如万劫之累修。证,证明。神通,神明通灵。盖神通本人所自有,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求道者能万劫修持,则吾之神通不亦证明而扩充乎!
三界内外 惟道独尊
注解: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令为天地水三界,宇宙之三界为无极,太极.有极三界.人之三界精气神者,内而五脏六腑,外而手足耳目之类也。此言天人内外.法界上下。惟,独也。道,玄妙大道。独尊,言无有出其右者。盖有道而天地乃立;有道而民物斯顺,故曰独尊。
体有金光 覆映吾身
注解:体,道体。金光,金罡之炁。大道本无形体,道体蕴显金光,依人为体至有金光,则充足于内而发乎外也。覆,覆宥。映,庇映。吾身,求道者之身。盖人能志道则道不远人,而身即是道,道即是身。指修炼后金光圆满,围绕道体.
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
注解:视,望也。天下惟有形者可见,大道本属虚渺,故视而不见。听,以耳去听。天下之有声者可闻,大道湛寂清净,故听而不闻。老子曰: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见名曰希.此言修炼者到离六尘,断却六根,无我境界.
包罗天地 养育群生
注解:至大莫如天地,然犹有可穷而道则无穷。包罗者,所谓道通天地有形外也。此言道体广大。养育,受其孕育也。群生,兼人及众物而言,而人之耳目口体,三元六府亦曰群生。此言大道虽无形与声,而涵天盖地,群生莫不赖之养育也。
受持万遍 身有光明
注解:受持此咒者,于人以物与己受之,而持于心也。万遍,受持不怠也。万者形容其多也.身,受持者之身。光,金光。明,昭著。犹大学所谓德润身也。
三界侍卫 五帝伺迎
注解:三界,见前解。侍卫,尊卫其道也。五帝,五方帝君,心肝脾肺肾也。司,司其职。迎者,彼来此受,如主之迎宾也。此为修者存道体之金光,三界上下,五老五帝都要迎候。
万神朝礼 役使雷霆
注解:万神,尊且多。在天为众神,在人为人之全体而言。朝礼,同相集会也。盖胎凝于紫府,百体毕具,如万神朝礼于上帝也。役使,听其命令,无不达也。雷霆,天之阳气足以威天下者,此言修道者一呼一吸莫非真阳之运动也。能运使雷霆万钧。
鬼妖丧胆 精怪忘形
注解:鬼妖,背道之徒。丧胆,不敢肆也。人身亦有鬼妖,道气存则万缘俱息,不啻失其胆也。精怪,木精土怪。忘形,失其真形也。此指声色货利而言也,既入道则诸念不生,不啻忘其形也。修道者既证金光,则鬼魅邪祟则丧胆而显露原形。
内有霹雳 雷神隐名
注解:内,道体之内。霹雳,雷声。金光威力甚大,一震而动,万物凛威,道之尊严亦犹是也。雷神,先天一炁正神。隐名,三十六尊雷神名讳隐藏。此言道虽尊严性本自宁,雷神隐藏摄伏精怪。
洞慧交彻 五炁腾腾
注解:洞,空也。慧,灵也。通灵交彻,五炁,,五行之气辉映,互相萤而无微不照,无幽不烛也。五炁,五行之气。腾腾,形容金光耀眼,五行正气升腾。
金光速现 覆护真人
注解:速现,现实时发见,犹云而时出之也。金光本隐藏于性海之中,今日速现则其得力于平时者深矣。覆护,金光遍体也。真人,求道者自称。真人云者覆其真性,无愧于人之道也。此言神光护体,金光护法!
天地自然 秽炁分散 洞中玄虚 晃朗太元
八方威神 使我自然 灵宝符命 普告九天
乾罗答那 洞罡太玄 斩妖缚邪 度人万千
中山神咒 元始玉文 持诵一遍 却邪延年
按行五岳 八海知闻 魔王束首 侍卫我轩
凶秽消散 道炁长存    注:本咒中度人万千,本作杀鬼万千,但道门慈悲,喜愿幽众安乐,楼嘉咏道长在白云观2011年为道教居士讲座上,说解此时道:“人家本来高兴来听经,与你无怨无仇,你念成杀鬼万千,要杀他们,这不是结仇吗,就成了罪过。”此处应作度人或度鬼。查白云观早课视频念“赦鬼万千”。在 “净天地神咒”中有 度鬼万千(杀鬼万千、赦鬼万千)三种中国道教学院的老师是说,一般都不用杀鬼万千。都是用度鬼万千和赦鬼万千,度鬼万千主要用于晚课度亡。平时念成度人万千无妨。
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爇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令臣关告,迳达九天.
注:非是道长,善信和居士诵经将”令臣关告“改念”弟子关告“。
云篆太虚,浩劫之初。乍遐乍迩,或沉或浮。
五方徘徊,一丈之余。天真皇人,按笔乃书。
以演洞章,次书灵符。元始下降,真文诞敷。
昭昭其有,冥冥其无。
沉疴能自痊,尘劳溺可扶,幽冥将有赖。由是升仙都。
(玄蕴咒:与诸路仙真神将结缘,日后法成之时,可得其相助。)
元始安镇神咒:关键在于号令坛场内外的方隅神众,各自归于正位,备守坛场,保护行者不受外邪侵扰,当境神灵,各安其位,各守其职,外邪就不能假得其便了。
1、玄蕴咒:道教法事中常用“八大神咒”之一,又称“开经玄蕴咒”。即准备翻开道经奉诵时所念。“玄蕴”,指经中蕴藏着玄妙的义理。早期灵宝派即有此咒,其后各派具有仿作与衍变,其辞不尽相同。
2、云篆太虚,浩劫之初:“云篆”,灵图符篆。指撰集云书或符篆文字。形体如云。云:“篆者,撰也,撰集云书谓之云篆。”道教认为此符类符字皆系三天自然之气结成,天真仰写,方传至下界。又《三洞神符记》:“撰集云书谓之云篆,道教符篆文字形体如云,故名云篆。”“太虚”,指辽廓的太空。《庄子·知北游》:“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又《太上灵宝金庭无为妙经·太虚章第一》:“道言无形合虚,中有万物,而行二仪,是谓太虚……太虚者,神运也,神命而万物生。”其意指在漫长劫运之前,元始云篆灵书,以告下界。
3、乍遐乍迩,或沉或浮:“乍”,忽然。“遐迩”,远近。此句意为元始告传下界的云篆灵文在“太虚”阶层忽远忽近,或沉或浮,不断地上下传播。
4、五方徘徊,一丈之余:“五方”,指东南西北中。其意言元始告传下界的云篆灵文不断地、不停地在天地间出现、不停地传送下界。
5、天真皇人,按笔乃书:“天真皇人”,指元始天尊侍卫之尊。此句意指元始开经讲道的云篆灵文在太初吋,就记叙诸法音,由天真皇人将此云篆灵文记载并以此演说教化俗世。
6、以演洞章,次书灵符:此句意为元始在为下界众生演说大洞真经,而后陆续传播云篆灵符,普渡众生。
7、元始下降,真文诞敷:此句意指元始天尊亲临下降,开始为下界敷讲《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等真文。
8、昭昭其有,冥冥其无:“昭昭”,光明、明亮。“冥冥”,昏暗。按《荀子·劝学》:“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此句意指元始演说之真文,其经含义深奥,玄之又玄,只可意领,不可言传。
9、沉疴能自痊,尘劳溺可扶,幽冥将有赖。由是升仙都:“沉疴”,指重病。“尘劳”,指堕落尘世。此四句为开经偈语,其意指诚心诵念此经者,能使重病痊愈;只要悔过自新,多积功累德,不断持诵此经,即使堕落凡尘,亦如同有人扶持,在幽暗阴昏之地亦将有人搭救。真仙上圣无不护佑,使人人都可升入仙都,长生久视。
修真图金光护身心法
金光神咒是玄门八大神咒之一,在道教,科仪,斋醮,施法中,无不运用。在起坛中可威慑鬼神。熟读之中,心领神会,必达通灵。辨析正邪。有制鬼祛邪,制敌惩恶之功效!常用于修道者加持护身,去精邪,辟秽物,开光,益智、延年,转摺⑵砀5取
金光神咒曰: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万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唯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诵持万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鬼妖丧胆,精怪亡形;内有霹雳,雷神隐名;洞慧交彻,五炁腾腾;金光速现,覆护真人。急急如律令。”
修持密法:
每天清晨卯时(5~~7点),面向修真图正身端坐,存神静观,万念归一注于修真图中,深吸一口气于丹田,暂屏呼吸,将此气存于下丹田后,再缓缓呼气,将能量充盈全身,形成一●,然后,用自己的真神意想五彩祥云将自己全身托起,一闪之间,进入修真图金光能量场○中(修真图即道),先给修真图三叩首,然后盘坐修真图金光场中,默念金光神咒。
用鼻息呼吸.存想万道金光不断扩大,金光充满全身透过全身毛孔向外扩展,充满整个房间或身体周围一至二丈的范围。至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同场场融,可观见体内金光透射,与修真图之金光能量场互相辉映、浑然一体,我即金光、金光即我,包罗天地,养育群生,自然灵光照体,感而遂通,而得修真图之妙境,与天地同体,日月同辉。自然“三界侍卫,五帝伺迎。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鬼妖丧胆,精怪亡形……”
金光神咒,为玄门修真妙法,其威力不可思议,一般至二十一天就能体生金光,日久功深金光圈外产生紫光辉,诸邪不侵,甚至防兵器伤害,入老子所谓“无死地”之境。其中妙用,修炼日久自知。
本法也可贯穿于生活之中,于人群杂处之机场、车站、会场等地,静观守中,虔诚诵念,自有奇效。旧社会游方各地,往往藉此趋吉避凶,预先知警。不论社会上还是空间界的干扰,可以先避之。
北斗七元,神气统天。天罡大圣,威光万千。上天下地,断绝邪源。乘云而升,来降坛前。降临真气,穿水入烟。传之三界,万魔擎拳。斩妖灭踪,回死登仙。    念咒一般结尾不念急急如律令之语,道人一般也只默念。更不用说一般正信和居士了,更是于此不能了。有命令严词之意。
道家九字真言详解经文之中手指密号多矣。今且出行记中所用示之。
谓两手名二羽,亦名满月。
两臂亦称两翼。
又十指名十度,亦名十轮十峰。
右手名般若。亦名观、慧、智等。左手名三昧。亦名止、定、福等。
十度号。从左小指起以次数之上,即檀、戒、忍、进、禅。从右小指起以次数上,即慧、方、顾、力、智。
五轮密号亦然。从左右小指起次第向上数之,即地水火风空也。
密教以左手为常静,故名为慈悲之手,渡顽愚众生,右手为常动,故名为智慧之手,渡上根利器,称为“悲智双运”渡尽无余凡夫。合此双手即表示断除“贪嗔痴疑慢”之烦恼障惑,是远离身语意之无始无明,其合掌的姿势名为“印”,即断身业的杀盗淫等3恶业,念佛号等密语,及观诸尊相好庄严,则成涅槃实相之常乐我净。
九字真言简介
九字真言,又名奥义九字,分别为: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九字,往往也有人将“阵”做“陈”字,大概是被两者的繁写体搞混的缘故,与之相对应的九个手印(说是九个,其实不过是个虚名,可以从中化出恒河沙数的手印来,又名奥义九字切,括号内是异译法)分别为:
不动根本印(独占印、普贤三昧印)
大金刚轮印
智拳印(知券印)
宝瓶印(隐形印)
九字真言详解一
九字源自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卷篇登涉篇,云:'祝曰:'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常当视之,无所不辟’。意思是说,常念这九个字,就可以辟除一切邪恶。东密受到我国道教的影响(使用护咒法),可是在抄录这九个字时,把'数组前行’误抄成'数组在前’或'阵裂在前’,而沿用至今。日本所传的九字其实出自于密教的“九会坛城”,即“灵镖统洽解心裂齐禅”,九字各有其意义:
表示临事不动容,保持不动不惑的意志,表现坚强的体魄。
结合天地灵力------降三世三昧耶会
手印:不动明王印
咒语:金刚萨埵心咒
表示延寿和返童的生命力。
行动快速如镖------降三世羯摩会
手印:大金刚轮印
咒语:降三世明王心咒
勇猛果敢,遭遇困难反涌出斗志的表现。
统合一切困难------理趣会
手印:外狮子印
咒语:金刚萨埵法身咒
表现自由支配自己躯体和别人躯体的力量。
万物之灵力,任我接洽------一印会
手印:内狮子印
咒语:金刚萨埵降魔咒
表现知人心、操纵人心的能力。
解开一切困扰------四印会
手印:外缚印
咒语:金刚萨埵普贤法身咒
心电感应/隐身
表示集富庶与敬爱于一身的能力。
透视、洞察敌人心理------供养会
手印:内缚印
咒语:莲花生大士六道金刚咒
表示救济他人的心。
分裂一切阻碍自己的障碍------微细会
手印:智拳印
咒语:大日如来心咒
五元素控制
表示更能自由自在地使用超能力。
使万物均为平齐------三昧耶会
手印:日轮印
咒语:大日如来心咒
表示佛境,即超人的境界。
我心即禅,万化冥合------根本成身会
手印:宝瓶印(或隐形印)
咒语:摩利支天心咒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经名: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又名《雷霆玉枢宝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北宋末或南宋。经文为雷声普化天尊所说。此神为上天神霄府九辰之一,是总司五雷,普化群生,赏善罚恶之神。经文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两节。第一节论述“至道”。内称:“道者以诚而人,以默而守,以柔而用。用诚似愚,用默似讷,用柔似拙。夫如是,则可与忘形,可与忘我,可与忘忘”。又曰:“惟其忘而不忘,忘无所忘,无可忘者,卽是至道。”第二节论“气数”。认为人之禀受不同谓之气,智愚清浊谓之数;数系乎命,气系乎天。学道之士若为气数所囿,天命所梏,则不得眞道。经文又述消灾解厄之法。谓凡遇三灾九厄,可依法持诵经文,若默念普化天尊之号,卽有诸神消灾解厄;若归命此经,可以长生。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爾時,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在玉清天中,與十方諸天帝君,會於玉虛九光之殿鬱蕭彌羅之館紫極曲密之房,閱太幽碧瑤之笈,考洞微明晨之書,交頭接耳,細議重玄,諸多陪臣,左右踧踖。天尊宴坐朗誦洞章,諸天帝君長吟步虛,綵女仙姝散花旋繞,復相引領,遊戲翠宮。群仙導前,先節後钺,龍旂鸞轄,飄諷太空,並集於玉梵七寶層臺。   時有雷師皓翁,於仙衆中越班而出,面天尊前,頫音府。顱音信。作禮,勃變長跪,上白天尊言:天尊大慈,天尊大聖,為羣生父,為萬靈師。今者諸天咸此良覿,音敵。適見天尊閱寶笈,考瓊書於中祕賾,不可縷計。唯有玉霄一府所統三十六天內院中司、東西華臺、玄館妙閣、四府六院及諸有司,各分曹局,所以總司五雷天臨三界者也。天尊至皇,心親庶政,此等小兆,以何因緣得以趨服,願告欲聞。   天尊言:雷師皓翁,爾等仙卿,儲勳夙世,累行昨生,故得玉府登庸,瓊宮簡錄。今玆勳行,視夙昨多,爾其悉力,雷司委心火部。日復日,歲復歲,勳崇行著,性霽神融,克證高真,即階妙道。惟是雷部鬼神,晝勞夕役,動有捶楚,大則考戮屑雲雕雪,無有已時,檄龍命鴉,此息彼作,彼所因故爾其耳焉。雷師皓前及諸天諸仙,聳耳而默。天尊所坐九鳳丹霞之宸,音倚。手舉金光明之如意,琅風清微,綺雲郁麗,天尊寂然良久。   天尊言:吾昔於千五百劫,以先心縫此道,遂位上真,意釀此功,遂權大化。嘗於大羅元始天尊前,以清浄心發廣大願,願於未來世,一切衆生,天龍鬼神,一稱吾名,悉使超涣。如所否者,吾當以身身之。爾等洗心,為爾宣說。 天尊言:爾諸天人,欲聞至道。至道深窈,不在其他。爾既欲聞,無聞者是無聞,有見即是真道,開見亦泯,惟爾而已。爾尚非有,何況於道,不聞而聞,何道可談?   天尊言:道者,以誠而入,以默而守,以柔而用。用誠似愚,用默似訥,用柔似拙。夫如是則可與忘形,可與忘我,可與忘忘。入道者知止,守道者知謹,用道者知微。能知微則慧光生,能知謹則聖智全,能知止則泰定安。泰定安則聖智全,聖智全則慧光生,慧光生則與道為一,是名真忘。惟其忘而不忘,忘無可忘,無可忘者即是至道。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有情無情,惟一無二。   天尊言:吾今於世,何以利生?為諸天人演此妙寶。得悟之者,俾躋仙昨。學道之士,信有氣數。夫風土不同,則禀受自異,故謂之氣。智愚不同,則清濁自異,故謂之數。數繫乎命,氣擊乎天,氣數所囿,天命所梏,不得真道。愚可以智,濁可以清,惟命俾之。愚昏昏,濁冥冥,亦風土禀受之移之。天地神其機,使人不知,則日自然。使知其不知,則亦曰自然。自然之妙,雖妙於知,而所以妙,則自乎不知。然於道則未始,有,以愚之濁之。諸天聞已,四衆咸悅。   天尊言:吾今所說,即是玉樞寶經。若未來世,有諸衆生,得聞吾名,但冥心默想作是念,言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或一聲,或五七聲,或千百聲,吾即化形十方,運心三界,使稱名者,咸得如意。十方三界,諸天諸地,日月星辰,山河草木,飛走蠢動,若有知若無知,天龍鬼神,聞諸衆生一稱吾名,如有不順者,馘首刳心,化為微塵。   天尊言:吾是九天貞明大聖,每月初六及旬中辛日,監觀萬天,浮遊三界。若或有人欲學道,欲希仙,欲逭九玄,欲釋三灾,當命正一道士,或自同親友於樓觀、於家庭,於里社,釂水饋花,課誦此經,或一過,三五過,乃至數十百過,即得神清氣爽,心廣體胖。音盤。凡所希求,悉應其感。   天尊言:身中九靈,何不召之?一曰天生,二日無英,三曰玄珠,四日正中,五日子丹,六曰回回,七日丹元,八日太淵,九曰靈童,召之則吉。身中三精,何不呼之,一曰台光,二日爽靈,三日幽精,呼之則慶。五心煩懣,音悶。六脈搶攘,四肢失寧,百節告急,宜誦此經。   天尊言:若或有人五行奇賽,九曜嶔鐵,年逢刑衝,運值尅戰,孤辰寡宿,羊刃劍鋒,劫煞亡神,鬼門絞,祿遭破敗,馬落空亡,動用凶危,行藏坎,即誦此經。上請天官解天厄,地官解地厄,水官解水厄,五帝解五方厄,四聖解四時厄,南辰解本命厄,北斗解一切厄。   天尊言:沈痾伏枕,痼疾壓身,積時弗廖,求醫罔效,五神無主,四大不收。或是五帝三官之前,泰山五道之前,日月星辰之前,山林草木之前,靈壇古跡之前,城隍社廟之前,里巷井竈之前,寺觀塔樓之前,或地府三十六獄冥官七十二司有諸冤枉,致此牽纏。或盟詛呪誓之所招,或債探負償之所致。三世結釁,累劫興仇,埒其咎尤,庫其執對,皆當首謝,即誦此經。   天尊言:天官符,地官符。年月日時,各有官符。方隅向背,各有官符。大則官符,小則口舌,是有赤口白舌之神以主之。凡諸動作興舉,出入起居,不知避忌。如遇官符口舌,則使人擊聒。曉夜煎縐音炒。多招唇吻。面是背非,動致口牙。盟神詛佛,始於謗,讟,音瀆終於詬詆。由是獄訟生焉,刑憲存焉。若欲脫之,即誦此經,遂得口舌港消,官符永息。   天尊言:土皇九壘,其司千二百神,土侯土伯,土公土母,土子土孫,土家眷屬。若太歲,若將軍,若鶴神,若太白,若九良,若劍鋒,若雌雄,若金神,若火血,若身黃,若撞命,若三煞,若七煞,若黃旛豹尾,若飛廉刀諶,如是等土家神煞。若人興修卜築,一或犯之,即致病患,以迄喪亡。纔誦此經,則萬神皆起,天無忌,地無忌,陰陽無忌,百無禁忌。   天尊言:世人夫婦,其於婚合,或犯咸池,或犯天狗,三刑六害,隔角交加,孤陰寡陽,天羅地網,艱於嗣息,多是孤獨。若欲求男,即誦此經,當有九天監生大神,招神攝風,遂生賢子。於其生產之時,太乙在門,司命在庭。或有冤愆,或有鬼魅,或有禁忌,或有凶戹,致令難產。請誦此經,即得九天衛房,聖母默與抱送,故能臨盆有慶,坐草無虞。凡有嬰孩,在於襁褓,為梅檀神王座下一十五種鬼,加諸惱害,因多驚癇,音閑。宜誦此經。   天尊言:若人居止,烏鼠送妖,蛇蟲嫁孽,拋磚擲瓦,驚雞弄狗,邀求祭祀,以至影脅夢逼,及於姦盜。而敢據其所居,以為巢穴,遂使生人被惑。庭戶不清,夜嘯於梁,晝瞰其室,牛馬犬豕亦遭瘟疫。禍連骨肉,灾及孳生,淫祠妖社,黨茁神姦,弔客頻仍,喪車疊出。若誦此經,即使鬼精滅爽,人物咸寧。   天尊言:九天雷公將軍,五方雷公將軍,八方雲雷將軍,五方蠻雷使者,雷部兵使者,莫賺判官,發號施令,疾如風火。有廟可伐,有壇可擊,有妖可除,有祟可遣。季世末法,多諸巫覡,邪法流行,陰肆魘禱。是故上清乃有天延禁鬼錄姦之庭,帝由束妖考邪之房。能誦此經,其應如響。   天尊言:天瘟地瘟,二十五瘟。天蠱地蠱,二十四蠱。天療地療,三十六療。能誦此經,即使瘟疸清浄,蠱毒消除,勞療平復。亦有其由,或者先亡復連,或者伏屍故氣,或者塚訟墓注,或者死魂染惹,或者尸氣感招。凡此鬼神,或悲思,或恚恨,牽連執證,並綠注射乘隙伺間,乃得其便。故此經者,上通三天,下徹九泉,可以追薦魂爽,超度祖玄,太上遣素車白馬大將軍以監之。   天尊言:若或有人治裝遠行,賊盜騁姦,五兵加害。陸行則虎狼魈蟻磨其牙,水行則蛟龍電黿張其頤。或灘瀨有幽枉之魂,或風濤有劫數之會。前亡後化,捉生代死,能於此經歸命投誠,故得水陸平康,行藏協吉。   天尊言:亢陽為虐,雨澤愆期,稽顙此經,應時甘澍。積陰為厲,雨水浸淫,稽顙此經,應時朗霽。祝融扇禍,飛火民居,赤鼠遊城,驚熱黎庶,此經可以禳之。海若失經,魚鼈妄行,洪水稽天,民生墊溺,此經可以止之。   天尊言:世人欲兔三灾九橫之戹,即於靜夜稽首北辰。北辰之上,上有三台,其星並纏,形如雙目,疊為三級,以覆斗魁,是名天階。若人見之,生前無刑囚之憂,身後不淪沒之苦。斗中復有尊帝,二星大如車輪,若人見之,留形住世,長生神仙。歸命此經,投心北極,即有冥感。斗為天樞,中有天罡,在內則為廉貞,在外則為破軍。雷城十二門,並隨天罡之所指。罡星指丑,其身在未,所指者吉,所在者凶,餘位皆然。若人見之,壽可千歲。   天尊言:世衰道微,人無德行。不忠君王,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不友兄弟,不誠夫婦,不義朋友,不畏天地,不懼神明,不禮三光,不重五穀,身三口四丹,大秤小斗,殺生害命,人百己千,姦私邪淫,妖巫一叛逆。從微至著,三官鼓筆,太乙移文,即付五雷斬勘之司。先斬其神,後勘其形,斬神誅魂,使之顛倒。人所鄙殘人所嫌害,人所怨惡,以至勘形震屍,使之崩裂。驅其捲水,役其驅車,月廉音核。旬校,復有考掠。一聞此經,其罪即滅。若或有人為雷所嗔,其屍不舉,水火不受,即稱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作是念言,萬神稽首,咸聽吾命。   天尊言:此經功德,不可思議。往昔劫中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所曾宣說。至士授經,皆當剸金置幣,盟天以傳。  雷師皓爺翁,長跪拜興,重白天尊言:是經在處,當令土地司命,隨所守護,雷部按臨,以時稽審。若人家有此經,至誠安奉,即得祥煙滿庭,慶雲蔭軒,禍亂不萌,吉福來萃,於其亡段,不經地獄。所以者何?死即往生,生歸善道,承天尊力,有此靈通。出入起居,佩帶此經,衆人所欽,鬼神所畏。遇諸險難,一心稱名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悉得解脫。於是,雷師皓翁對天尊前,而說偈曰: 無上玉清王,統天三十六。 九天普化君,化形十方界。 披髮騎麒麟,赤腳躡層冰。 手把九天炁,嘯風鞭雷霆。 能以智慧力,攝伏諸魔精。 濟度長夜魂,利益於衆生。 如彼銀河水,千眼千月輪。 誓於未來世,永颺天尊教。   時雷師皓爺說是偈己。   天尊言:此經傳世,世人未知。吾今所治九天應元府,府有九天雷門使者,以斜錄典者、廉訪與者佐之。復有四司:一曰掠剩司,二日積逮司,三日幽枉司,四日報應司,各有大夫以掌其事。吾之所理,卿師使相,咸贊元化。   天尊說是經畢,玉梵七寶層臺天花繽紛,瓊香繚繞。十方諸天帝君,咸稱善哉。天龍鬼神,雷部官衆,三界萬靈,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俺吽吒例??嚩萝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问道紫微星金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