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我的世界之最终一战在一战的结果与影响来看 有什么看法

一战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影响_百度知道
一战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影响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四大帝国覆灭。而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
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削减,而其经济亦因战争以大受影响,出现严重衰退,从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给了美国。
大战期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这场大战削弱了英、法、意;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转移到纽约;日本也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侵占了原属...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四大帝国覆灭。而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
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削减,而其经济亦因战争以大受影响,出现严重衰退,从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给了美国。
大战期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这场大战削弱了英、法、意;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转移到纽约;日本也由债务国变成债...
战争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30几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对人类的精神和物质都造成了极大的摧毁。
  民族国家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四大帝国覆灭了。而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
  英国削弱
  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削减,而其经济亦因战争以大受影响,出现严重衰退,从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给了美国。
  十月革命
  大战期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美日兴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一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4年高二历史同步测试题: 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人教版选修3) Word版含.
下载积分:700
内容提示:2014年高二历史同步测试题: 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人教版选修3) Word版含解析(
2013高考)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59|
上传日期: 01:53:3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4年高二历史同步测试题: 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第一次
官方公共微信周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不在德国一边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关键字:&德国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平崛起德意志帝国欧洲历史欧洲霸权工业化一战百年
前日,笔者有幸在观察者网看了施洋先生的文章笔者对施洋先生的许多观点还是支持的,但也有些无法苟同之处,并且认为其中许多论证和结论太过牵强附会,缺乏事实和研究支撑。
首先,在德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和历史环境下谈&和平崛起&就十分不恰当。
欧洲近代史就是一部战争史,这一点谁也无法否认。
<font color="#19年6月28日,德国被迫和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签订《凡尔赛和约》
在19世纪20世纪列强环伺、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奢谈和平主义或者&和平崛起&是没有什么意义的,&铁与血&才是国家崛起的主旋律。难道和平主义能让普鲁士打赢法国进而统一德意志帝国吗?难道和平主义能够让日本帝国崛起,进而打败清国和俄国,挤进列强的末班车成为亚洲第一个近代工业国吗?
显然是不能的。
德意志帝国是以三次王朝战争的形式统一的,是在战火中催生的,即使他们能够放下刀枪,他们能够让其他列强放下武装打倒德国这一个巨大威胁的想法吗?
大家别忘了,在欧洲历史上,一个强国显著地强于其他领国,并且引发其他国家的结盟围攻,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哈布斯堡家族、路易十四时代和拿破仑帝国时代的法国所面临的情况都是这样,他们毫无例外地都被人结盟来打,这是欧洲历史常态。
德国人面对这么多历史教训,难道能够相信自己可以&和平崛起&,邻国们会放下刀剑吗?恐怕是不会的。
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很大程度上是被核武器带来的恐怖平衡所干扰过的,对核武器和废土的恐惧,才使得冷战时代两大阵营无法&热战&。用今天的环境,来套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列强的作战决心,是十分牵强的。
其二,&德国在忤逆自身意志的情况下&机械地&被动加入了一战&一语,也是具有重大疏漏的。
前文已经说过,在欧洲历史上,一国想要称霸,而他的敌国们前来围攻是历史常态。那么德国是否不希望发生这种战争呢?
并非如此。
这是一场德国人处心积虑要发动的战争。
法国和俄国因为恐惧德国而结盟,在德国人看来是十分正常的,也是他们所必须打垮的。他们早已经为此做出了准备。
两线作战的计划,德国人在1906年就最终制定好了(大战开始前八年)&&通过低地国家绕过法德边境堡垒群攻入法国腹地(也就是他们最终执行的施里芬计划),而这个时候英国人还在和俄国人谈判协约!到底是谁更加处心积虑呢?
1914年,是德国人怂恿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开战的,也是德皇向奥地利人保证&支持奥国的一切决定&。1916年,奥国被俄国人的&勃鲁西洛夫攻势&打得溃不成军,他们向德国求援的时候就直接说了&当初是你们一力怂恿我们开战的,难道现在还能对我们见死不救?&
1914年,是他们在最后通牒中要求法国人&交出凡尔登要塞和一系列边境堡垒,作为中立保证,以换取不进攻法国!&(这就相当于今天,美国人要打某国的时候,要求中国交出东三省作为中立保证。难道中国人能够接受这种要求吗?这难道不是逼着中国参战吗?)。这难道不是德国人强行想要对法国开战的证明吗?这难道不是德国人处心积虑的证明吗?
英国人会参战,也是德国人所事前就预料到的&&比利时根本不是英国人参战的主要原因,遏制德国,不让欧洲大陆上出现任何一个打破平衡的强权,才是英国外交的真谛。数百年来英国接受了西班牙的崛起吗?接受了法国的崛起吗?不进行一战,英国怎么会接受德国夺取霸权?
实际情况是:德国人知道英国人肯定会参战,会谋求武力遏制德国。但是,他们认为当时英国陆军的规模很小,在施里芬计划结束、德国顺利攻占巴黎击败法国的情况下,英国人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其三,&这场战争爆发的时间,恰好是德国在和平竞争出现转折的有利时机&一语,也是有重大的错误。
在实际上,1914年是德国人武力夺取欧洲霸权的最好机会,也是最后机会。
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德国人的优势和劣势。
德国最大的优势是什么?诚如施洋先生所言,是德国工业化程度高,士兵素质高训练优良,而且有一个优秀的军官团。
那么德国的劣势是什么?是版图太小、资源贫乏,是人口太少。
先说资源,德意志帝国的资源很少,在重要的资源中,最丰富的就是煤,但是极其缺乏有色金属(比如铜),也极其缺乏硝石。
再说铁矿,洛林-阿尔萨斯是德国从法国手中强行夺过来的,一大重要原因是那里有铁矿,但是那里的铁矿储量不高。在德国中部也有一些菱铁矿,但是品位很低,开采价值不高(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大规模利用)。
在人口方面,德国人拥有6500万人口,而他西面的英国人和法国人,人口分别为3000万和3800万,旗鼓相当。但是他的东面呢?
那个俄国,人口有2亿!是德国人口的3倍多!
很明显,德国人的优势方面,很容易被别国的发展所缩小或者抵消,尤其是对方的人力数倍于己的情况下。德国人最大的机会,就在于俄国没有发展起来,一旦俄国人发展起来,它就再也没有了夺取霸权的可能。
1914年的俄国,已经依靠英国法国的贷款,从1905年日俄战争的失败的阴影中慢慢走了出来,已经开始了大踏步的工业化。如果再等下去,那么显然俄国会一天天变得更加强大,然后用他的人力优势,慢慢地将德国人的一切优势所抵消。
别忘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初步发展起来的苏维埃俄国,已经有了独力击垮德国的能力,如果在1920年开打,那么必须同时面对英法、初步发展起来的俄国,德国人还有任何取胜的可能性吗?他还能够去追求霸权吗?那时候就算德国人想要&和平崛起&,它的敌人们会同意吗?谁来保证?
这种紧迫感,德国领导人们当然感受到了,&趁自己最有优势的时机开战&,这也成了开战的主要动因。
综上所述。
在20世纪初那个关键时刻,如果德皇和他的大臣们有错,那也不是选错了战争,或者选错了开战时机,而是错在想要以一个只拥有六千五百万人口、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去强行夺取欧洲乃至世界霸权,这个宏伟的目标,超过了德国人的能力。
但是,在那个时候,方兴未艾、血气方刚的德国人又怎么会对英国人和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优越地位感到心平气顺呢?他们又怎么可能觉得自己天然就要面对没有&阳光下的地盘&的窘境呢?
中国拥有巨大的幅员和巨量的资源,这些都是中国的实力资本,而中国数十年的经济发展,也给了领导人大量的资本来推行国策。
中国领导人应该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兴亡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和平崛起&,而应该是对自己的国家实力有一个清醒的评估,该忍耐的时候忍耐,该强硬的时候却必须强硬,不能被激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所左右,也不能被失败主义情绪而影响,而是应该带领这个国家走好自己的路,守护好自己如今来之不易的地位。
不要盲目自信,对他国的实力和承受力要有谨慎的判断。
同时,也不要老是用所谓&德国人的教训&来自己吓唬自己,反而让自己畏首畏尾。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观察者网
责任编辑:李楚悦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人表态
o&最热新闻&o
o&最热评论&o> 【答案带解析】有人指出:“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
有人指出:“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形成这个观点的依据是A.一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B.一战就局限在欧洲范围内进行C.一战中实际交战国均为欧洲国家D.一战给欧洲带来了毁灭性打击&#xa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用排除法较好,一战的主要战场是在欧洲,但也涉及到其他地方,如日本宣战后,进攻中国山东,攫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故B项错误;一战后期,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先后宣战,因此实际交战国不仅仅是欧洲国家,故C项错误;一战削弱了欧洲帝国主义的力量,但不能称之为毁灭性打击,故D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一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
考点分析:
考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大战的历史背景
1.两大军事集团:①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列强之间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②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其中法德之间、英德之间、俄奥之间矛盾是主要矛盾。③1879年在德国宰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奥首先缔结了“同盟条约”。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德国成为同盟的核心。④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英国分别在1904和1907年与法、俄签定了协约,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根源与实质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横规律的作用。资本主义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经济政治不平衡加剧,列强力量对比出现显著的新变化。
实质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随着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不能容忍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倒挂状况,新老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矛盾尖锐起来。&
2.巴尔干火药桶:①1912年秋“巴尔干同盟”发动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即“第一次巴尔干战争”。②1913年,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与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作战,保加利亚战败。③两次巴尔干战争后,俄国、奥匈帝国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④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激化,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⑤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二、战争的进程
1.爆发:①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②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俄国,后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投入战争,战争范围越来越大,演变为具有世界规模的大战。③一战爆发后,在欧洲形成了西线、东线、南线三条战线,其中西线和东线是这次战争的主要战线。
2.过程:①第一阶段,德国按“施里芬计划”企图实行速决战,然而马恩河一役彻底打破了德军想在6周内打败法国的计划。随后不久战争进入了第二阶段。②在第二阶段中,德军主攻东线,并且在德奥军队的联合下,使得俄国节节败退,损失惨重。随后德国又集中了50个师的强大兵力向法国的凡尔登展开进攻,从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战争——凡尔登战役。这次战争双方伤亡共70多万人,因此,凡尔登战役又被成为“绞肉机”。但这次战争却牵制了德国在凡尔登的攻势。德国在欧洲大陆发动进攻的同时也不忘对制海权的抢夺。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海战——日德兰海战,然而经过这次战争,英军的损失虽然远大于德国,但却仍掌握着制海权。随后,双方开始将转向潜艇战和反潜艇战。③1917年,战争进入了第三阶段,出现了相互间的僵持状态。1917年2月1日,德国公开宣布全力开始无限制潜艇战。这给英、美国等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随后美国也放弃了自己的“中立”,宣布对德作战。由于美国的参战,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走向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接近了尾声。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各国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政治危机。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奥匈帝国宣告瓦解,德军也士气大损,接连不断的军事失利也加速了德意志帝国的崩溃。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时,德国接受了协约国的停战条件,并派出代表签定了“贡比涅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三、一战的后果
1.战争给全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战争造成的伤亡和损失使得欧洲的工业发展至少倒退了8年。同时,战争也给数已万计的家庭带了抹不去的伤痛。
2.战争使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产生了变化。英国遭受了沉重的战争创伤,失去了原有的地位。而美国和日本却利用战争机会大大发展了自己,特别是美国,从1915年起进入了一个为时5年的“战争繁荣”周期。而日本也从原来的农业国转为了工业国,从原来的债务国变为了债权国。
3.战争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革命,特别是俄国的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增强了维护和平和正义的力量,鼓舞了人们斗争的勇气和决心,让人们看见了黎明的曙光,并且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4.我们可以看见导致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还没有得到解决,帝国主义之间还是存在着重重矛盾,并且这种矛盾在战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反而不断激化,而所谓的维护战后和平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也只是打了个和平的幌子,国际关系呈现除了新格局,这就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1.从战争的起因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
2.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各帝国主义国家都以夺取霸权和殖民地;&&&&&& 为自己战争目标,显示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3.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将战败国的殖民地加以瓜分也看出这场战争的性质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不符合19世纪晚期世界历史发展特点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B.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斗争激烈C.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D.英国调整与法、俄的关系,正式结成三国协约&#xa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一个结果是193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中国爆发,当时日本军队在中国领土上建立了殖民帝国。②20世纪30年代,纳粹政权执行领土扩张政策,冲突扩大到了欧洲。③到1941年,世界上所有的大国都卷入了这场吞噬了大部分欧洲国家,几乎所有的亚洲和太平洋国家和地区、非洲部分地区的暴力和痛苦的大漩涡之中。……④随着美国和苏联在战争中起主导作用,盟国于1945年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材料二:远东国境,根据斯大林的指令,已经用钢筋水泥加固,并且由勇敢的拥有优良装备的远东苏军和强有力的太平洋舰队守卫着。党以及政府除了完成这种难于攻破的防卫态势外,还对远东地区的农业交通、社会文化及其他方面进行异乎寻常的开发。——日苏联真理报社论《社会主义在东方的胜利》材料三:1935年5月,日本开始在中蒙边境不断向苏联进行大规模的挑衅。为了使日本陷入中国战场而无法北进苏联,苏联加强对华援助。……日,苏联为了避免同日本冲突,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这是苏联又一次拿别国的领土与主权做交易,条约签订后,苏联对中国的秘密援助也在不断减少,并逐步趋于停滞。而且,苏联为了遵守条约,迟迟没有对日宣战。只是到1945年8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日本败局已定时,为了争取实现与英、美在雅尔塔会议上达成的对日作战的条件,苏联才对日宣战,与日本进行了20多天的正式战斗。
——《世界全史》(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为了避免两线作战,苏联在远东地区作了哪些准备?(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中国的援助从减少到最后停止原因?(2分)(4)综合上述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苏联在二战中的行为。(3分)材料四: “9.11”事件发生后, 恐怖主义危害人类, 破坏和平的罪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共愤和反对。然而, 历史并非总是如此。当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横行肆虐, 战火蔓延, 成为世界公敌的时候, 人们却屡屡错失良机, 终于酿成了人类历 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一次讲话中指出:“痛苦的回忆, 使人们更加清醒……历史表明,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 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5) 材料四中提到的“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和“痛苦的回忆”指的是什么? 举两例说明这一最为惨烈的灾难前后, 主要大国怎样“屡屡坐失良机”自食其果的? (3分)&#xa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保留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和约中受到不公正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报复的手段。因此,我强烈反对把更多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前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材料二: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四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的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就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的国家。——《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三:德国全部的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队以及它控制的海外市场,已被剥夺或将被剥夺。因此德国已经感到给予它的最大的打击,而人们以为通过某些领土条件的改善能使德国平息下来,这纯粹是幻想。——克里孟梭《对劳合.乔治先生3月25日照会的总意见》材料四:(英国)于1935年6月同德国签订《英德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可以拥有舰队总吨位永不超过英国海军总吨位的35%,德国潜水艇吨位将不超过英国吨位总额45%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主张如何处置德国?(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持这种主张的原因是什么?(3分)(2)根据材料说明法国的主张与英国的主张有什么主要分歧?(4分)说明法国的目的和表面理由。(2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说明了什么?(2分)&#xa0;
19世纪末,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夺世界霸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柏林,日,德国外交大臣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的密令:2月初我们将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尽管如此,我们仍希望美国保持中立。如果这个计划不成功,我们将在下列基础上与墨西哥结成同盟:我们将一起发动战争并一起走向和平……相信墨西哥一直想收复在新墨西哥州、德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的领土材料二:美国在欧洲受挫,但它的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它的目光自然转向世界其他地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英俄矛盾一度是主要矛盾,战后美日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了。1919年11月,略奇等美国参议员公开声明,其要点是“中国不已本国领土或沿海之无论何处,割让或租借于无论何国”。 “中国赞同所称门户开放主义,并实行中华民国各地方,无有例外”。中国代表的表态得到美国的赞许。材料三: 漫画《坍塌的桥》材料四: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于1918年写下一本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言: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迟早将会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于1917年卷入战争的原因(2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对山东问题的变化的原因(4分)(3)材料三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的“空缺”产生什么影响?(6分)(4)人们对材料中“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各有不同的理【解析】有人理解为“战争结束了,和平已经来临”;有人理解为“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拉开了序幕”。你同意哪种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4分)&#xa0;
1939年8月,希特勒私下宣称:“让我们把这一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看作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目前苏联并不危险……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在以后一两年中,目前的局面将继续存在。”这表明德国签约的首要目的是
A.在未来的战争中免于两线作战
B.在德军突袭波兰时避免与苏军发生冲突C.首先攻占西欧,为将来进攻苏联作准备
D.防止苏联与英法构筑集体安全体系&#xa0;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希特勒德国如此强大,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了?_百度知道
希特勒德国如此强大,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了?
1,其次。他并不明白每种战术的物质支援需要与应用方法,也不明白其战略决定的意义所在——比如说、补给和敌人等各种情况,我想他会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他的统帅们的,这无疑又给了苏联喘息的机会——而德国是打不起消耗战的,做出决定再下达到前线,搞得他天才的战将们无所适从,就完全过时了,不断投入兵员。而中路攻势正猛时却拖延对莫斯科的进攻,造成部队转移大量浪费资源和时间。而在42年的斯大林格勒、希特勒过分自信,之后成为消耗战,能做的只有控制整个战局即制定战略、希特勒是军盲希特勒仅仅在一战中当过一段下士,让人无法执行——而元首的命令又是必须执行的,对战略战术没有任何研究,对希特勒唯命是从,并注定了他的失败,希特勒把大军分成三路,违背闪击战原则这点主要体现在攻苏战役中,这犯了用兵之大忌也就是兵员分散,这些人都会一致的支持希特勒的计划,以致于战争最后希特勒盲目而天真地制定了那么多必败的军事计划,他得到的消息对瞬息万变的战场来说都已经是过时的了:第一,争取最大程度的胜利,而且转移途中情况复杂。为此他还专门养了一群最高统帅部人员。
2。军盲希特勒不明白。
3,想三路并进,疯狂独裁如果希特勒知道自己是个军盲,我个人认为,军事计划的选择也全部来自他的将领们,不能发挥他们的才能,攻法战役后没有设法攻占英国、临时变更作战计划,他们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这就是德国的战争机器反应迟缓,这就违背了闪击战集中兵力突袭的原则:一个不去前线的统帅,而是任第6集团军毁灭却不允许顿河集团军群搭救,这些人都是思想保守的高级军官,这个后方人员不会清楚的了解前线的兵员。而希特勒的战将们又是二战时战略思想最先进的一群人!首先。在北方仅分配了20多个师就想去进攻要塞列宁格勒,不合理分配兵员。变更制定好的计划弊端是很多的,让这些战将无功而返,把中路优势兵力拆到南北两路。这些人的奉承更助长了希特勒高傲自大的心理,不给北非的隆美尔足够的补给却要求其死守……这导致了他对战将们的态度。然而他却以为自己是天才。就这样浪费了又一支宝贵的战斗力。他们能够灵活的改变战术,希特勒又犯了不合理分配兵员的大忌——先投入不足的兵员,二战德国的战败亦是如此,战争的成败(尤其是现代战争)与政治因素联系是并不紧密的、对陆军总参谋部及前线战将战术计划的疯狂干涉这点是由以上两点共同导致的。首先,不容易组织和指挥军队,前线战将是最能把握战场每个部分的人了首先,二战中做出的决定全部来自建议,之后成为消耗战——只不过这次没继续投入兵员,以致到后来攻苏时所有(包括前线的)行动计划及变更都由他一人作出,注定了其失败。在前线的和陆军参谋部的将军们向希特勒提出建议和反对时。然而希特勒经疯狂到干涉前线战将的行动。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德国失败的原因
第一:德军在西线战役时没有歼灭敦克尔克的30万英法联军,使之成为日后盟军反扑的中坚力量。
第二:德国的资源无法承受长时间的战争消耗。
第三:德国没有在战争初期消灭英国皇家空军,导致德军在不列颠空战中的失败,海狮计划的泡汤,致使德国在今后处于和一战时期同样的两线作战的泥潭。
第四:日珍珠港事件的爆发,使一直处于孤立主义中的美国觉醒,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唤醒了美国强大的军事和工业实力。
第五:德国没有在日苏德战争爆发的第一年将苏联击败,使德军与苏联陷于长期的拉锯战,苏联国土辽阔有着极大的战略纵身,人口众多工业实力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德军只有在战争的第一年战胜苏联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
第六:如果就算没有在第一年...
很多人认为击溃纳粹德国的根本力量来自东方的苏联红军,而美英盟军在西线的作战似乎仅仅是一种渔翁得利的行为,综观整个二战战局及结果似乎这种推论能令人信服,但事实呢?恰恰相反!其实真正击败了纳粹德国的力量是来自西方,那么下面由笔者用自己的看法和言论来解读二战德国崩溃的根本原因。
( 1 )战争早期德军在西线作战时的失误和为后来作战埋下的潜在威胁
其实早在德军闪击法国时,德国犯下的战略败笔和失误已为后来的战败埋下了祸根。我们让时间回到日,那时希特勒的坦克集团军已推进到了布伦和加来,并将英法军队逐渐包围在敦刻尔克。此时英法军队的厄运此时看来已是命中注定的了,然而就在这时,第19装甲军和第41装甲军同时接了装甲兵团司令克莱斯特发来的命令,要他们停止前进,并...
希特勒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终一战卡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