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为什么要争影响力

3,905被浏览1,123,029分享邀请回答9.8K24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5K26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韩国是不是大国(不论国土只看影响力)我举最简单的例子说明!_韩国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61,329贴子:
韩国是不是大国(不论国土只看影响力)我举最简单的例子说明!收藏
联合国秘书长现在是潘基文,潘基文就是韩国人!但是很多人恐怕不知道,自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要想当联合国秘书长就必须是影响力弱的国家人,因为这个位置太敏感,美国、中国、法国、德国等国的人无论多优秀永远不可能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一旦你们国家的人当了联合国秘书长,那么这个国家一定是棋子国
韩国首尔自助游攻略,中国移动推出韩国流量包,3/5/7天套餐,低至22元/天,包天流量任用;开通国际漫游功能即可享有,方便快捷,更多优惠详情,请咨询中国移动10086.
有人说英国法国过图面积比韩国小我就笑了
韩国综合国力强,科技研发能力强,韩国有三星、LG、现代、起亚 等众多影响全球的知名品牌,在娱乐圈韩国文化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连欧洲人很多都在看韩剧学韩语,鸟叔一首江南skyle 全世界都在模仿,韩流席卷全球,韩国的国际巨星也很多,韩国明星来中国,很多粉丝都会在机场接机,一出场引起全场众多粉丝尖叫,所以韩国影响力是很大的。
的确是这样。联合国五大流氓的人是不能当秘书长的,这是默认的潜规则
你可逗死我了韩国嘛!一个风骚的小国而已,但是地理位置好,做一个墙头草就可以得到好生活啦!在大国的夹缝中混的风生水起但也是蛮可贵的了
你以为联合国秘书长是干嘛用的?
奥巴马欠欠费 潘基文都不敢问要 就一个渣5
别忘了 联合国是五大流氓说了算
美中俄法英
圣诞节是中国的
我就笑了,韩国拿什么来比?什么都比不了、懂?要比先把驻韩美军撤了、 战时荡平的玩意、一个垃圾、虚伪、劣等的国家、就这么简单、
视频来自:
联合国秘书长不就一个吉祥物能有什么作为?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这国人口虽少, 却拥有世界大国的影响力, 和中国关系恐或修复
新奇军事文化
特别声明:本文由新奇文化团队原创文章,全网推送,禁止转载抄袭!如有发现,必将严肃处理,谢谢。【当兵女神第1164期】梵蒂冈,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全球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更是台湾在欧洲唯一的“邦交国”。对于台湾当局来说,他们是十分看重和梵蒂冈的关系的。换句话说,台湾更看重的是梵蒂冈的立场,毕竟梵蒂冈是唯一一个明面支持他们的欧洲国家。再加上梵蒂冈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所以梵蒂冈在政治和文化等领域拥有和美国,中国,俄罗斯一样重要的影响力。而台湾前驻教廷大使吴祖禹却说,台梵两边的关系犹如风中的蜘蛛网,随时都有吹断的可能,但台湾当局却不以为然。1952年,因为中国驱逐了一批反新中国的外国传教士,采用三自原则却遭到了梵蒂冈的坚决反对,梵蒂冈承认台湾政府,还将获得中国政府承认的主教从教会开除,中梵自此断交。虽然梵蒂冈和中国大陆在宗教问题有很多争议,但中国人口众多,梵蒂冈教廷为了宣教,当然不会放弃任何可以和大陆往来的机会。教廷的外交方针就是不与任何邦国断绝关系。近日,就被传出梵蒂冈决定在主教任命的问题上对中国做出让步,似乎意味着中梵两国关系将打破僵持,得到升温。得知消息的台湾当局立马否认,称消息不确实,却紧张的派出5名立法委员前往梵蒂冈进行访问希望面见教皇。历史以来争领土的国/党为什么非要内战_百度知道
历史以来争领土的国/党为什么非要内战
譬如春秋战国 韩赵魏楚燕齐秦偏偏要自个打自个 不打外面又譬如三国 明明魏国势力那么强大还要绞尽脑汁打蜀吴 那兵力往外一打 领土不是妥妥的有南北朝……五代十国……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因为都想当中国最高领袖。1946年6月下旬,国、共两党的军队在中原地区(湖北、河南交界)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长达三年多的全国内战就此开始。国民党军队仍称国民革命军,共产党的军队则自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时期被共产党称为战略防御时期。期间,国民党依靠优势兵力对共产党统治区域(共产党称为解放区)展开了全面进攻,但被共产党挫败。共产党方面并没有摆出主力决战的样子,采用边打边撤的方针将军队转移到山区以保存实力,包括张家口在内的华北重镇最多有105座城市被国民党方面占领。其中国民革命军在刘峙、程潜的统率下,以20万优势兵力攻打共产党中原解放区的核心宣化店,共产党被迫开始全线撤退,将主力调往延安地区。史称“中原突围”。同时潜入山区的共产党军队再度使用了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的运动战战略,利用国民革命军分散搜索的契机,集中2~6倍的兵力展开包围进攻。这种方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首要作战策略。经过8个月的作战,国民党方面战斗减员约71万人,可用于一线作战的兵力由1946年6月的117个旅,下降至85个旅。
采纳率:78%
来自团队:
单纯点的解释谁占了中原 谁才是正统 谁才能在法理上站在制高点 全国人民才服你你是牛B 你跑北极圈占了很多土地
别人不觉得你牛B你只有占了北京 才说明你成为正统了说的稍微复杂点中原之地富庶
人民开化程度高外面都是蛮荒烟瘴之地
是流氓犯人的地方住的都是蛮夷戎狄谁牛B了 不想住市中心去 那个年代也没什么像样的交通工具
住的那么偏僻 说明你实力太差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统治者自然选择较为简单的内战了,想要巩固统治,需要旷日持久的同化过程才能彻底消弭反抗势力。因此这是政治人物的根本利益诉求。掌握大权的政治人物通过战争,获取更多的领土和人口,给参与的人千古留名的机会。至于为什么优先内战而后对外扩张,很简单,因为内战的对象同文同种,内战成功之后更容易统治,不容易激起人民的反抗。而对外扩张,扩大统治者的利益;其次,这可以扩大掌权者的统治范围和影响力,可以获得名利两方面的好处。首先,这可以带来功绩
是因为国民党中的强势集团顽固坚持“一党化”。他们希望通过与共产党的作战“一箭多雕”:既消灭共产党军队,又消灭地方势力武装;即使在中央军内部,也企图趁机“收拾”非嫡系部队;既通过战争使共产党无法在中国存在,也企图迫使民盟等党派最终淡出乃至解散──也就是说,民盟等组织的存在,不仅难以起到中介作用,相反其本身都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1.现在为尊者讳,一般不批评孙中山先生。但搞一党化,恰恰是孙先生先提出来的,而且搞的最彻底:按他的要求,完全是不允许其他党派参政的,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共产党员必须加入国民党──不是国民党党员不能参政啊!到了抗战胜利后,多党制已经成为事实,可老蒋集团仍然坚持这一点。与共产党谈判,仍然坚持“党即国”理念,连称呼都是“政府与共产党……”,根本没有平等谈判的诚意。所以旧政协谈判过程中,国民党缺乏准备,仓促弄出来的东西绝大多数都被大家否定了(因为其指导思想就不对,是“党即国”)。2.把国共双方都说成“一党专政”是不对的。按当时国民党中的强势集团的思路,国民党是真正的“一党专政”,搞的是“一党独存”,是不允许其他党派存在的;而共产党后来实行的,是“一党执政、多党参政”,之所以长期“一党执政”是因为“一党独大”,世界上很多国家如日本都长期如此(其他党派难以撼动最大党的优势地位,这也是很正常的),并非真正的“一党专政”──什么叫“专”,就是其他党派不能参政嘛!最后完全破裂,表面上的原因是40个政府代表名额的分配,共产党和民盟要求占14个,国民党中的强势集团坚决只给最多12个。其实是因为国民党中的强势集团缺乏诚意。大家想啊,14个名额意味着什么?一般议案有过半比例就可以通过,根本不影响国民党正常运作;重大议案需要2/3比例才能通过,可民盟哪里会那么听共产党的?国民党就这么不自信?恐怕也就是他们的议案特别不像话的时候,共产党和民盟能合作制衡一下,如此而已,可国民党中的强势集团居然不接受,这不是缺乏多党合作的诚意又是什么?通过上述分析,一个结论非常清晰:国民党中的强势集团悍然发动内战,是他们顽固坚持“一党专政”的结果。是非正义的,也得到了国内其他势力的抵制:后来他们召开“国大”,民盟愤然退出;内战中,杂牌军很多“出工不出力”,有不少干脆投诚或起义:据统计,解放战争中,解放军接受反共阵营军队起义和投诚、收编、俘虏达640万之众!
这就是权利的争夺战,你要想成为王者,就需要战争,有道是,一将成名万古朽,因为对立的双方存在,多不会有安全高,谁多想成为至高无上的那个人,王者就是用战争实力说话的。
毛要夺天下,与天公比高您的回答内容不完整知识型提问需要先直接对提问进行回复,开门见山,
因为蒋介石觉得一山容不下二虎,所以想和共产党决一死战,让自己的独裁统治不会受到威胁。他不想组成联合政府,如果这样的话,他的利益就会受损。
其他5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内战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为什么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复杂.最难驾驭的大国关系?
不确定因素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也是影响国际战略形势变化的重要因素。进入 21 世纪以来,美国对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进行了多次重大调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一度将国际恐怖主义视为最现实、最紧迫的安全威胁。小布什政府执政八年,对外政策奉行单边主义,过分依赖军事手段,在伊拉克战争等问题上一意孤行,导致美国硬实力受损,软实力受挫,影响国际事务的能力明显下降。
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面对诸多内外难题,持续进行战略调整,但迄今并没有摆脱内外所面临的多重难题。从阿富汗撤军一波三折,伊拉克战争留下严重后遗症,插手叙利亚危机导致了严重后果。“伊斯兰国”迅速扩张,恐怖袭击本土化、恐怖分子年轻化、恐怖活动网络化的趋势明显,对国际安全和地区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伊斯兰国”的迅速扩张,使美国的中东反恐面临困境。中东多国政局动荡,巴以矛盾、阿拉伯世界内部分歧、教派冲突以及西方同阿拉伯世界的矛盾等均呈上升趋势。
面对中东的混乱局面,美国仍坚持推动战略重心东移,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上加大对亚太地区的关注,插手亚太安全事务。毫无疑问,美国全球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未来走向,将对大国关系、亚太安全形势和我国周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从发展趋势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亚太,更多地关注亚太、关注中国,将对中国周边安全带来长期的重要影响。
从大国关系的角度考察,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最复杂、最难驾驭的大国关系。这种大国关系过去可能从来没有过。我觉得,中美关系大门打开至今 40 多年,中美正式建交 35 年,两国关系走到今天,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句话是中美关系非常重要。这不难理解。当今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国家,两个最大的经济体,2014 年双边贸易 5550 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达 1200 亿美元,美国每天对中国公民发放签证 8000 人,两国每年来往人次超过 600万,平均每天约有 1.2 万人往返两国之间。
由此可见,中美关系不仅影响各自国家,而且具有远远超出双边的全球性影响。另一句话是非常复杂。讲到中美关系的复杂性,难道俄罗斯跟美国的关系不复杂吗?其实也很复杂,但是它没有中美关系复杂。目前,乌克兰危机仍在继续,美国带领其他西方大国制裁俄罗斯,俄罗斯反制裁,但是全世界并没有感受到美俄之间制裁与反制裁对全球经济带来多大影响。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美国与俄罗斯每年双边贸易现还不到 300 亿美元。然而,如果中国和美国制裁与反制裁,打起贸易战,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剧烈的冲击和影响,中美每年的双边贸易是俄罗斯与美国的 20 倍。中美关系复杂远不止这一点。
随着中美关系的发展,两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两国关系中的矛盾分歧点也越来越多。近年来,在中美高层接触中,美国领导人一再表示,美国欢迎中国和平崛起。现在问题是,美国目前在中国周边的所作所为,很难让中国人相信美国讲的这是真话。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一问题,中国要说服美国的精英,让他们深信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但作为一个学者,结合多年与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学者接触,令我感到印象最深的一点,正是中美建立战略互信的困难之大。
美国作为当今唯一超级大国,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历来有自己的分析角度和逻辑。冷战结束至今,美国的政治精英对中国的发展强大,概括起来持有两种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只要中国发展,只要中国强大,中美对抗就不可避免。美国政府高官有人这么看,美国的国会议员这么看的人可能更多,美国著名专家学者也有人这么看。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斯海默就是一个代表。在他看来,纵观世界 1500 年的发展历史,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原来的大国。直到近期,他还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上撰文,断言只要中国按照现在的速度发展,中美对抗甚至是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美国还有另外一种观点,一些有远见的美国战略专家认为,中美对抗不仅应当避免,而且可以避免。如美国资深战略家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等人,对此都曾有重要的论述和看法。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远见和看法,主要是他们看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面临的共同安全威胁越来越多,如全球气候变化、环境问题、恐怖主义,等等。面对这些共同安全威胁和挑战,任何一个国家包括美国在内都无法独自解决,像中美这样的大国对维护世界安全负有重大责任,理应携起手来应对人类共同安全挑战。
现在的问题是,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哪一种对美国的政策影响更大。一个时期以来,中美对抗不可避免的观点对两国关系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干扰。美国认为,中国的发展崛起对其构成三个方面的基本挑战。
一是资源能源方面的挑战。地球上的资源能源是有限的,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是对资源能源需求消耗最多的。但是,中国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在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上,有些方面甚至超过美国了,这对美国是挑战。
二是发展模式的挑战。中国改革开放 30多年,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编者注 :2016 年,习近平主席在“七一”讲话中又提出“文化自信”),这对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走下坡路的美国来说是挑战。
三是中国军事力量发展的挑战。
美国这样看中国,中国该如何看美国?该如何看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美国是一个危机意识、忧患意识非常强的国家,美国社会精英尤甚。美国《时代周刊》的一篇文章指出:“不断地谈论实力下降是美国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之一,它意味着对未来有更高标准和预期,如此警惕才能让美国远离噩梦般的未来。”美国是周边安全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但是美国的安全标准非常高,忧患意识强烈。美国总统不止一次讲,“我们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世界第二”,意思是美国必须当世界老大。基辛格在冷战结束后讲过,苏联解体后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是防止欧亚大陆上再出现一个能够挑战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的大国或大国集团。我们应当相信,随着中美关系的不断发展,随着两国共同利益的不断扩大,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识到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会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支持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但是,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美国致力于维护世界霸权的战略是不会改变的,对中国崛起的担心和疑虑很难放下。
但是我们又看到中国和美国共同的战略利益是在上升的。但是不管怎么讲,从美国这样的战略指导思想来看,我觉得,美国的战略处境越困难,中美关系稳定的难度越大。中国发展得越快越好越稳定,中美之间的矛盾摩擦越多,摩擦点会越多。我们讲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国这么多年的发展,经济发展,我们人均还很落后,但是美国特别是西方一些大国,对中国经济力量的发展,还是有担心。
中国这些年,正在由大向强的历史发展阶段,从 2004 年到 2017年十几年的时间,我们已面临很多困难,很多矛盾。总的来讲,中国的经济规模在迅速地扩大。2004年我们超过意大利排在世界第六,2005 年超过英国,排在世界第四,2010 年超过日本。这几年,一些国际智库预测 2021 年到 2030年之间中国经济规模有可能超过美国,但是我打个问号,这么长时间还有变数。经济规模只是一点,说明不了多少问题,人均我们还非常落后。但是不管怎么讲,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美国对亚太的关注,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大。
中美两国的综合国力越是接近,美国越可能将抗衡重点转向中国。这样讲并不意味中美关系会走向无解,而是表明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全面客观地认识中美关系,对于认识美国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
面对世界格局转换,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下思考,充分认识格局变化对国家安全带来的影响。当前,美国霸权地位相对下降,新兴大国崛起,多极化仍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国际秩序规则在调整,亚太战略格局在变化,重点领域的国际战略竞争空前激烈。
在格局转换之际,我们应把周边安全问题看清楚。新加坡外交部驻外巡回大使比拉哈里认为,中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从世界历史上看从来没有一个大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经历影响这么多人的深远经济和社会转型,快速的改变可以造成不稳定,外部不稳定加上内部不安全是最可怕的时候。
在世界格局演变中思考周边安全问题,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下思考周边安全问题,站在这样的一个层次看周边安全,我觉得,美国是唯一有能力对中国构成综合性影响的国家,中美关系重要,很大程度上是说美国对中国有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当然,中国对美国的影响也在不断上升。
从安全角度看美国,我有几点结论性的看法:一是中国当前所面临所有的重大安全问题,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同美国有关;二是美国在安全上对中国的定位是清楚的,“一个正在崛起的潜在战略竞争对手”;三是在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外部因素中,美国因素不仅最突出而且具有长期性。因此,中国在整个发展崛起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对美国的关系,准备应对来自美国的压力和影响。
中国老百姓对美国了解的深度,远远超过了美国老百姓对中国的了解;但是,在战略研究领域,中国对美国研究的深度落后于美国对中国研究的深度。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基辛格博士,出生于 1923 年,他在88 岁高 龄时 仍 著书立说,写了一本专著《论中国》。我们缺少基辛格这样对中美关系有如此深入了解的专家。的确,基辛格对中国友好,但他同样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而奔波。
美国的亚太战略调整给中国的周边带来一些不确定性,这个我们都感受到了。当前有些方向形势仍然比较复杂严峻,这当然是与美国的亚太战略调整有关。美国在利用该地区国家之间存在的矛盾分歧,有些地区国家也利用美国的战略重心东移谋利。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以致出现了现在的复杂局面。
现在看,美国推动战略重心转移,共和、民主两党有共识。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当然是谋求自身的战略利益,但美国的中东战略也不是想要把中东搞乱,不过美国的中东政策推行的结果是中东大乱。同样,我们也不能说美国亚洲战略的目的就是把亚洲搞乱,但未来美国政策落实的结果可能是亚洲更乱。所以,要警惕美国的亚太战略给亚太地区安全稳定带来的冲击。特别是围绕中国周边所做的动作,更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作者简介:王宝付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技术 3 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陆海空军副武官,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训练处处长,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现任国防大学战略咨询小组副组长。国防大学杰出教授,获军队杰出技术人才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在美国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日本防卫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特约专家。长期从事国家安全战略和中美军事关系问题研究。著有《国际战略形势分析》《中国国家安全战略问题研究》《美军特种作战部队与特种作战》。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争与大国崛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