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长之野望13武田信玄4武田长筱之战到底要击溃哪几支部队援军才会来啊而且我的武田长筱没有动画是怎么了

& 织田信长与武田信玄之比较
查看: 12214|回复: 27
UID1824502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26金钱135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4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6金钱135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我认为日本战国中后期真正拿的出手比较的大名应该有这么几位: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上杉谦信和毛利元就。这六个人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信长和信玄、第二层次是秀吉和家康、第三个层次是谦信和元就,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来看第二层次的秀吉和家康,这两个人都是天下人,如仅从结果来看,两个人不仅超过了信玄,某种程度上说也超越了信长。那为什么说他们比不上信长和信玄呢?因为成功不仅要看人的能力,还要看诸多客观条件的影响。秀吉和家康都是很好的继承者,秀吉继承了信长的基业,他的能力主要体现在高超的外交政治手段,在信长死后,他巧妙的运用各种政治计谋快速平定了内乱,击败了政治对手,成功的接手了信长的遗产,做了天下人。家康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他首先是利用武田家的败亡,迅速收服了武田家的地盘和人才,某种程度上是继承了信玄的领地和政治军事体制,使他自己强大到足以让秀吉不敢强行吞并,在秀吉死后又挑起丰臣家的内讧,逐步蚕食(同样也是继承)丰臣家的反对势力,最终成为天下人。
但这两个人都缺乏创新性和开拓性,有随波逐流之嫌,尤其是家康,如果天下无变,那象他这样的性格是难有成功的机会的。所以如果把这两个人放在信长和信玄的位置,是否能取得同样的成功,我认为缺乏证据。
再来看谦信和元就,这两个人都有着骄人的战绩,从开疆拓土的能力来看,不比信长和信玄差多少。尤其是元就,从一个地方小豪族发展成百万石的大名,着实令人惊讶。但这两个人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对于家族的发展没有纲领性的指导思想,走到哪儿算哪儿,对家臣、领地、军队、内政的管理属于粗放型模式,没有象样的法度和规则。属于只有模糊的理想,没有蓝图的那种大名,这样的人是夺不了天下的。谦信的军事能力极强,对下属也有吸引力,但那所谓的义字当先的纲领是注定与天下人无缘的。元就的智谋天下无双,但自始至终对家臣采取松散型管理,终其一生都没有进行过集权的尝试,这样的体制到一定规模后就缺乏上进的能力了。也正是由于松散型体制,导致元就死前将本家分为三股势力,这样的情势再谈天下就完全是一种奢望了。事后也证明吉川和小早川的东西分进严重的削弱了毛利的发展势头。所以这两位也比不上信长和信玄。
好了,说了那么多,下面开始进入正题了,咱们来看看信长和信玄这两位高人在各方面的比较吧。
一、 宿命的挑战
这两个人是日本战国时期极为少见的从小就极有想法的人物,对于所谓的上天安排的宿命都是不屑一顾的。信长自小就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甚至被人视为傻瓜,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他的想法。信玄也是如此,一味的喜欢游山玩水,还喜欢女人。只不过两个人的表现略有不同,一个象野孩子,一个象纨绔子弟。但事实上两个人见识的增长却没有因为这些常人不以为然的行为而有丝毫减慢。首先向宿命发起挑战的是信玄,那就是先手流放了身为家督的父亲,这个看似忤逆的日后常招人诟病的行为事后看来是绝无仅有的惊人之举。虽然战国时期下克上的行为盛行,但流放亲生父亲还是极为少见的,何况还有几点前提:1、父亲信虎是战国名将,是十分强势的大名。2、流放得到几乎所有家臣的支持,甚至包括信虎圈定的新继承人信繁。3、流放行为居然得到盟友今川家的支持4、流放后武田家没有任何内乱。5、整个流放过程没有流一滴血,信虎甚至还比信玄晚死了一年。很多人把此归因于“家臣的放逐”,说晴信是糊里糊涂被家臣们推上家督的位置的。其实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整个流放过程极为周密,家臣几乎无人反对,铁板一块,如果没有人指挥策划,没有一个能让全体家臣信服的后继者,根本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事实上,晴信已经获得了足够的认可,至少所有家臣都认为他的上台是有利于自己的。这说明晴信根本就不是什么纨绔子弟,他的拉拢人心的本事是极为出色的,只是这些暗地里的行为我们不得而知罢了。信玄在面对一生的命运和理想遭受威胁时是非常果断、毫不犹豫的。我只有一句评价,这个人实在是厉害角色。
信长第一次挑战宿命是面对他弟弟的谋反,在继承家督这件事情上,信长第一次显示出他高于信玄的运气,因为他的父亲似乎对这个傻瓜十分的了解,在大多数家臣都反对的情况下,还是传位给信长。即便如此,当时织田家的家臣们多数还是不看好信长,甚至母亲也站在弟弟一边。但这个人显示出了他一生都伴随他的高超的战略观察力和行动力,十分迅速的平息了叛乱,这种能力的显示彻底结束了人们对他的傻瓜的看法。
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与随波逐流的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往往能以出人意料的行为改变自己的境遇,从而改变身边的人,改变敌人,改变战局,甚至改变天下。这两个人正是不甘宿命的强者。
二、 理想与蓝图
理想是一切成功人士的必备元素,蓝图则是达成远大目标的具体步骤,信长和信玄两人在这方面都是明显强于他人的。前面说过,要说到成功,可能秀吉和家康的成果更有说服力,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人虽然不缺乏理想,但对于实现理想的蓝图却没有很多的可圈之处,他们的成功体系都是建立在他人的理论体制基础上,对机会的等待多于对机会的创造。所以他们俩不如信长和信玄。
信长是个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的人,在自己还不够强大的时候,他的野心已经十分露骨的表现了出来。天下布武的总方针更是为天下人所知。早早的袒露野心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这样可以使家臣目标明确,同时对未来的广阔前景充满憧憬。而信长的蓝图也构划的非常的及时和出色,他对商业、经济的重视,他对家臣统驭的新方法的实施,以及他对军队体制的革命性改革都对他之后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信玄的理想在整个人生中体现的并不十分突出,但最终的上洛使他的终极目标清晰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他与信长不同,他没有信长那样张扬,同时也比较尊重传统;但从他一系列治国方略的推进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推断他的志向远大。信玄同样十分重视经济这一战略重点,只是出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他把经济的重点放在了整治灾害,稳定农业以及开发矿业方面,他所构筑的信玄堤几乎一劳永逸的解决了甲斐的农业问题。同时他对家臣的领导也采用了不同于常人的新方法。而在军队建设方面,他虽然不象信长一样全面实行军队职业化,但却是最早进行精兵政策的大名,“风林火山”看似只是一个口号和标识,其实却是精兵化军事改革的纲领。同样他的这些方略为武田家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所以我们说,信长和信玄都是不仅有理想,而且为了理想都对国家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改革,这正是他们比之其他人高明的地方。
当然,我认为在这些高端的方针策略方面,信长还是略胜信玄一筹,差在什么地方呢?下面的段落我们将详细讨论。
UID1824502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26金钱135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4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6金钱135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上一段提到的经济、官员体系、军事体制都是决定整个国家命运走向的战略问题。是本质性的东西。比打一场胜仗的意义要大的多。我个人认为战国时期,魔王同志在战略方面是首屈一指的,即使以信玄比之也要逊色不少。下面我们一一道来。
我们应该知道,经济实力其实是决定战争走向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战争双方都已经具备一定规模,无法一口吃掉对方时。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二战德国陆军多么之强大善战,但即使他能在几个月里消灭苏联几百万军队,但还是被苏联拖入了消耗战,最终盟国完全是靠强大的经济资源战胜德国的。而信长就是极其重视经济的大名,而最值得人赞赏的是他的经济眼光跳出了长期以来以农业为唯一支柱的模式,他通过与洋人的接触深刻体会到贸易所能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从而把商业变成为自己的经济支柱。在信长之前,只有西国的大内家是以与大明的贸易作为重要经济来源的,在日本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信长把商业和贸易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仅凭这一点,就足以为他的霸业打下一半的基础。
信玄同样重视经济,整个战国中为消除灾害,稳定农业而兴建水堤这样的大工程,而又如此成功的绝无仅有。但我们从实际效果看,当然不会有信长的经济政策好,对一个总石高仅23万石的领国来说,水堤的建成恐怕只能带来每年不超过10万石的经济利益吧。不过,信玄的经济选择更多的是无奈之举。首先从眼界角度来讲,武田家世居甲斐山区,信息闭塞,自然导致了眼界的短浅,你想信玄本人直到给今川、北条调停时才第一次见到大海。这样的环境很难要求他在商业贸易方面有什么大的想法。其次,甲斐的地理位置也极大的限制了其除农业以外的其他经济形式的发展,甲斐一不临海,二不临道(中山道是从信浓穿过),四面环山,发展贸易的条件极差,作为只有甲斐一国的武田家来说,为了巩固自身的发展基础,治理水灾、发展农业恐怕是当时唯一可行的经济政策了吧,同时这种政策也缓解了领内农民生存的矛盾,巩固了武田家的根基。
所以我认为虽然织田家的经济发展明显好于武田,但也不能说武田的经济政策的选择是错误的,只能说在当时的条件下,信玄选择了他认为最正确的方针。
从家臣制度来看,信长和信玄都不同于之前的大名,都趋向于集权,信玄的父亲信虎是战国时期最早尝试这种集权方式的大名,但效果并不好,因为信虎只善战,但对经济等战略问题却并不擅长,所以领地的扩张没有跳出甲斐的框框,家臣无法从新的体制下得到更多的利益,同时信虎对家臣的集权方法较为粗糙,只是一味的严管和索取,引起了很多家臣的不满。由于信虎的方法失当,武田家臣往往把利益的缺失都归因于家臣制度,所以信玄继承家督时,武田家的集权相当困难,但信玄却是个很有策略的人,他很明白之所以家臣不接受集权主要是因为利益的缺失。所以通过一系列正确的内政军事行动的实施,家族和家臣的利益获得保障,情况慢慢好转。许多人都说信玄的家臣体制是合议制,并不集权,而且这种制度后来导致了胜赖的失败。其实在我看来情况并非如此,合议制其实只是一种形式,当主君的行为越来越被证明是正确的时候,合议就会变成一种传达会议,事实上夺取信浓后,信玄已经完全变成了集权制大名。土地的所有情况更能说明集权状况,当时武田家除了象小山田这样的甲斐豪族和木曾等少数投降的领主外,大多数领地被掌握在大名自己手中,这就决定了武田家的制度是集权的,信玄在扩张领地时也很注意对新土地的控制,比如诹访,逼迫赖重自杀,驱逐高远家,再先后以赖重儿子的名义和湖衣姬儿子的名义获得诹访的控制权,本领派出的家臣只做行政官员,如板垣信方只做军代,却没有土地的封分。这样的手段保障了土地主要控制在领主自己手里。再比如北信浓,对大领主坚决打击,对小领主积极拉拢,成功后大领主的土地都归武田本家控制,而小领主保留领地对整体构架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例如信浓的大领主小笠原和村上均遭驱逐,而象真田、相木这样的小领主却是拉拢对象。事实上信玄死后,信赖治下并没有发生大的叛乱,甚至众多主要的家臣在对胜赖不满的前提下还是为武田家决然赴死,这一方面是因为信玄的集权体制仍然被很完整的遗留了下来,家臣仍然忠诚,另一方面就是土地还是牢牢的捏在本家手里。有些人想造反也没有资本。直到长筱之战后,才发生了大规模的背叛,而且主要都是有土地的领主。信玄是很早的把家臣集中到主馆管理的大名之一,而且重要家臣以每年的薪俸为主,土地的赏赐并不多。这是集权的一个重要特征,而正确的集权是大规模扩张的有力保障。
信长治下的织田家也是非常注重集权的,虽然信长封分的土地比例比武田家高,但就信长生前来看,对土地的控制还是很牢固的。首先织田本家所控制的土地比任何一个家臣都占有绝对优势。其次,家臣的领地被频繁调动,以免根基太过牢固。第三,织田信长在开疆拓土过程中对家臣恩威并济,树立了很高权威性。使他的集权达到一个高峰。但信长有一方面与信玄孑然不同,信长喜欢放手让有能力的人去干,这种做法好处是可以充分发挥家臣的能量,使领地迅速扩展,但缺点是一要封分这些功臣不小的领地,二是使家臣有了独挑大梁的能力,也使家臣身边围绕了不少能人,从而会带来不稳定因素。虽然信长在世时大多数家臣还比较伏贴,但一旦不在,就完全无法收拾。他自己的死也是因为家臣实力太大,明智光秀一个人就能拉起2万人的队伍,这样的人一旦谋反后果不堪设想。
我认为信玄比信长更为集权,效果上来看各有优缺点,信长的体制,扩张速度快,但容易出事,信玄的体制扩张速度慢,但领主的权力绝对大。很有趣的是秀吉和家康两个人在体制上分别继承了信长和信玄的思路。秀吉扩张办法更像信长,但不稳定因素多,有实力的大名比比皆是,最后尾大不掉。家康的办法更像信玄,扩张领地细嚼慢咽,逐步蚕食,消化的很好,家康的家臣和信玄家臣一样领地很小,主要权力都集中在家康手中,最终成功的果然是他。他唯一比信玄强的地方就是活的够长。
再比较一下毛利和上杉,我们可以发现,毛利几乎完全是一个松散型家族,大量的土地分散在豪族手中,因为大多数家臣是带着资产来归顺的,你无法剥夺他的话语权,所以毛利家才是真正的合议制,这种制度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因为内部意见的不统一就会停滞不前。元就死前为了有效的控制领国,只得把本家分成三部分,这样的分家本身就代表着利益的不同取向。从此毛利家再也没有觊觎天下的能力了。上杉家在制度上则更为粗糙,谦信其人主要是靠个人能力和魅力来整合家族,他的军事能力极强,内政外交能力也不算差,但一直缺少可以把统治方略固化下来的制度。所以家族的发展只能用“乱哄哄”来形容。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杉景胜在治家方面要强于他的义父。
3、军事体制
这里不是指军事能力,而是整个军队构架的建设问题。也是战略方面的要素,对于战乱中发展的国家至关重要。
先来说信长,信长的军事体制改革大家都应该耳熟能详了,那就是“兵农分离”,说白了就是军队职业化,这在当时来讲是个了不起的成就。我相信信长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思路还是应该来自于西方商人带来的西方军事体制的影响。前面讲了,信长是一个眼界非常开阔的人,同样有许多大名接触到了西方商人,但没有人象信长一样大规模的接受西方先进的经济军事思想。兵农分离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信长军队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优化了后方经济与前方军事的组合架构,提高了整个国家的效率,降低了战争成本。信长的军队战胜率并不高,但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打之不尽,灭之不绝。这就是强大经济实力和高效的军事动员能力的表现。
再来说信玄,信玄被周边大国嘲笑为山猴子,因为甲斐地处偏僻,见不了世面当然就不会有“兵农分离”这样的主意。但信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依靠自己的设想对军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建立了日本战国史上最令人畏惧的武田甲州军。我们看到“风林火山”的旗帜时总是以为这是武田家弄出来的一个新鲜标志,它代表了武田信玄的军事指挥思想。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我个人认为,风林火山旗帜的使用其实是拉开了武田甲州军军事体制改革的帏幕。“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这其实可以看成武田军的军事战术条令,对军队在各种情况下所应遵守的战术纪律作出了十分生动的诠释。而之后武田军开始分别依据“风、林、火、山”这四个字配以不同的颜色的旗帜来分建军队。也就是军队建制的建立。我们从现代角度完全可以把他看成是甲斐国的四个建制师,从此武田家打仗不再是一个个小地主带着自己的几个农民兵不断汇入高一级领主军队而形成的乌合之众了。各个师不仅具有了固定建制,使作战人员彼此有了默契,而且还根据不同的特点将军队加以整合,使四支军队各有所长。所以我们之后看到的武田军成为了战国时期最有纪律,最有战术素养,最有战斗力的部队。正因为有这种战斗素质,所以武田军在面对多于自己的武勇冠于天下的上杉精锐的拼命攻击时能坚持下来,最终获取第四次川中岛合战的战略胜利。如果换一支军队,恐怕早就崩溃了吧。
而对于兵制而言,武田家虽没有兵农分离,但很明显,他的军制是与其他大名迥然不同的,他的兵制就是“精兵政策”,武田家的军队是战国时期武士比重最大的,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武田家的军官数量是首屈一指的,而这些军官其实也就是常备军、职业军人。同时这些“军官”统领的足轻也是相对固定的,所以虽然没有进行兵农分离,军队的职业化却不输于织田。只是在兵员动员时没有织田家那样高的效率。武田一直是走精兵政策的,而且一直保持低伤亡率(除了第四次川中岛),这也使武田军队的军事经验极为丰富,战斗力极强。信玄在上洛时以百二十万石的实力,却只出动了3万军队,正是因为这支精锐足以摧毁除上杉以外任何野战的敌人了。
织田和武田两种军事体制是“职业化制”和“精兵制”的颠峰,他们也是仅有的从战略角度改革兵制的大名,两人死后他们的军事制度也都得到了延续。尤其是德川家康,综合了两种兵制改革的优点,成为最后成功的人。
总结一下,信长与信玄两人在战略上都有自己极为鲜明的特色,都是主动对领国的各项战略要点作出创新或改革,是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遗憾的是信玄出生于甲斐,地理位置的限制使他更趋向于传统,他虽有雄才大略,却限于认知上的落后而注定无法与织田信长媲美,等到认知上有所突破,人已老矣。岁月无情的夺去了他的生命,实在是可惜。
UID1824502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26金钱135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4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6金钱135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四、军事能力
现在来谈一谈他们的军事才能,前文说过,当国家达到一定的规模后,经济、政治、军事制度等战略因素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军事才能在战乱时期仍然会占到重要地位,当战略力量相若的时候,军事能力就决定一切了。同时在大名们从小国发展到大国的过程中,由于国小民寡,缺乏战略纵深,往往一场战役的胜败就决定了国家的命运。所以在早期阶段战争才能比战略资源更为重要。
武田信玄的军事才能在日本战国中后期可能只有上杉谦信可以与之相提并论。而他的谋略更是让所有对手都防不胜防的。我们可以把他的军事才能的成长分成几个阶段来看。
第一阶段我称之为出庐阶段,从其初阵开始到户石之崩结束。在遇到村上义清之前,晴信是全胜将军,而且极喜欢使用计谋、调略,不管是他在海之口的初阵还是继承家督后抵抗信浓联军的入侵还是攻略诹访,都是充满智慧的战役,尤其是诹访战役,将高远赖继和诹访赖重以及西方众玩弄于鼓掌之间,最后几乎兵不血刃的占领了诹访这块肥沃的土地。这个时期他与他父亲信虎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这个时期甲斐的国内情况并不好,能够在继位之初成功平定内忧外患,之后又兵不血刃的夺取富饶的诹访,极大的提高了他在领国内的威信,也向家臣和领民们昭示了他与他父亲的不同,将甲斐的力量团结到了自己的身边。而户石之崩给一帆风顺的晴信上了一课,晴信因为之前骄人的战绩,不顾天降大雪,同时轻视了北信豪族的决心和战斗力,认为只要到了义清面前,根据具体情况调略一番便可成功。哪里知道村上义清以必胜之觉悟,乘武田军立足未稳,给予迎头痛击,大败晴信。这场战役是晴信战争观念的一个转折点,首先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敌军,其次是要关注天气、地形等一切潜在的“敌人”的存在,第三是不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调略成功的,第四是调略不是战争的全部,部队的战斗力是一切战争的基础。虽然最后村上义清还是败在了信玄的调略上,但只能说明有备而来的作战或调略比任何的盲目出击都要有效。
第二阶段我称之为成长阶段,从击败义清到第四次川中岛会战。这个阶段大家都清楚了,整个就是和上杉谦信的对峙,不可否认的是信玄和谦信的战争虽然只有一次极为激烈的战斗,但却是战国期间最最顶级的对抗。信玄经过户石之败后,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此时他的能力已经在日本首屈一指,武田家的军制改革也使武田军战斗力大幅提升。而上杉谦信则是天生的军事天才。这两个人的前三次对峙虽然没有什么战斗,但那些表面战场下的暗斗都已经让人心惊不已。第四次合战则充分显示了双方能力的强大,信玄的分兵而击不能说不好,但被谦信察觉,说明谦信的间谍工作做的好。而信玄本阵八千人抵御谦信一万两千人全力攻击达5个小时,最后在别动队到达后还能发起反击,扭转劣势,足见武田军军事素养之高。信玄与谦信的对峙其实是战国军事能力体现的颠峰,这两个人之间从未发生过被另一人调略的情况,因为两个人势均力敌,在比较两人之后与其他大名的战争时,我们才真正意识到他们的强大,也正是因为这种势均力敌的对抗使两人在军事才能的颠峰上更进一步,体会着其他人无法企及的战争之谛。
第三阶段我称之为成熟阶段,从四次川中岛后到信玄辞世,这个阶段信玄的战争指挥艺术已经提高到了一个随心所欲的境界,除谦信外已无人可与之争锋。入侵骏河时面临中途倒戈的德川家与北条家的合击,武田军显得从容不迫,分头击破,甚至直逼小田原城城下。迫使北条氏政在父亲死去后与武田重结盟友。而最为经典的就是三方原,将后来夺取天下的德川家康调略于股掌之间,叫他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注定战败。可惜天不假年,武田信玄在即将去实现一生最大的宿愿时被老天夺去了生命。
信长的军事才能与信玄和谦信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但他却能在最危急的时刻爆发出惊人的决心和洞察力,最典型的就是桶狭间,我认为这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战,此战过后他就没打过仗,因为象他这样的战略天才,在获得生存空间后就不用再去操心打仗这种事了,反正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一两场战役的成败并不会改变大局。本来可以有平生第二战的,那就是与信玄的决战,但信玄早逝,使信长失去了再次显示其战争能力的机会。如果有这次战役,也许会是天下第一战吧。
五、环境比较
说了这么多,我想两个人的成败其实受到了他们所处环境的巨大影响。这里不得不分析一番。
前面说了,信长一生只有一场战争,那就是桶狭间,或者说他一生真正被迫而战的就这么一次,第二次被迫之战中途因信玄的病死戛然而止,信长也许是逃过了一劫吧!这一点比信玄好的多,之所以被迫之战少并不是因为信长的各方面能力强过信玄多少,而是周边环境所决定。
先来看看信长的环境,平定了家族内乱后,织田家与斋腾家结成了亲家盟友,唯一的威胁来自于今川义元,这个威胁确实是大到足够灭族。义元的上洛是织田家整个战国时期最大的危机。桶狭间后,织田家进入一个十分顺畅的阶段,东边的威胁完全解除,而斋藤义龙的谋反给了信长一个十分好的进攻斋腾家的口实,而且斋腾家的方向与天下之路的方向是一致的,织田家可以毫无犹豫的去实施自己的战略意图。而正在愁于无法击败斋藤时,义龙又“乖巧”的死了,对两家之间的战争局面发生了决定性的扭转。当击败斋腾家后,那个足利义昭殿下又送来了上洛勤王的大礼,那个三好家做足了功夫形成的大好局面因为雄才大略的当主的早亡而将拱手让给信长。而近畿地区早被三好家收拾的七零八落,已经没有人能对织田家形成真正的威胁。虽然我们能看到一些势力对织田家的顽强抵抗,如浅井、朝仓、伊贺、伊势的豪族、本愿寺等,但这些势力都只有抵抗或防御的能力,没有反攻的可能,对于强大的入侵者来说没有本质性的威胁,所以织田家就算败了几次却也不会影响大势。而当真正的威胁从东方再次降临时,老天再一次夺去了敌人首领的生命。总体而言,信长的运气实在是不错。同时他的领地尾张是一个富饶的地区,桶狭间后,织田处于没有敌人的状态,可以集中所有人力物力来进攻斋藤。夺下斋藤后,织田家马上就变成了超过百万石的大名,又没有实质性的外来威胁,以织田信长的能力不成功才怪。所以信长出身好,运气又好,福星高照。
而反观信玄,与信长完全是两种境遇,首先来看领地,甲斐的石高只有尾张的三分之一,还水灾不断,又不临海,商业也很落后,绝对是个穷山沟。迫使信玄对这个23万石的小领地还要建堤防洪,实在是出身很差。再看周边势力,南有今川,东南有北条,东北有关东管领,西面是群山,只有北面的信浓处于分裂状态,但信浓的豪族又都是些桀骜不逊的强悍人物;象今川、北条都是当时战国的大国,毋庸赘述,关东管领更是实力强大,他与公方足利家又是盟友关系,曾经在著名的河越夜战中动员了8万兵源。这些势力都是动不得的,唯一的出路就是信浓,而信浓的方向又和上洛截然相反,真是信玄的悲哀。而最倒霉的是夺取信浓后,又莫名其妙的惹上了长尾景虎这个愣头青,还死活不肯罢兵,足足搅和了近十年,浪费了大好光阴。所有的这些重大选择无一不是被迫而为,虽然信玄能力很强,但老天不加眷顾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所以总结下来,信长和信玄能力上各有所长,但信玄运气太差,实在是一种遗憾。
UID1824502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26金钱135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4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6金钱135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六、人才的运用
前文提到过,信长和信玄的用人有很大的不同,这里详细分解。
首先,信长在用人方面喜欢充分、全面的发挥家臣个人的能力,最典型的就是丰臣秀吉,他在发挥才能为织田家立下赫赫功劳的同时也在身边聚集了大量的人才,为之后的一统天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同样得到重用的还有明智光秀、柴田胜家、丹羽长秀、泷川一益等。而信玄用人则不喜全面发挥家臣才能,他治下的家臣很少有能独当一面的人,并不是他们没有这个能力,而是家主没有给他们锻炼的机会。
其次,信长在培养人才方面很注重多方面开发,他旗下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军团长们都是文武全才之外,其他家臣也是各有特色,从军事、经济、外交、内政等各方面发挥所长,都可以在织田家有立身之本。而信玄则是更加注重军事方面的发展,家臣中军事能力强的人很多,但其他方面则偏弱,外交、内政、经济权力被十分集中的捏在领主自己手中。
这两种用人方式,从总体上讲是信长的更为有效先进,他的方法使织田家发展迅速,人才济济。但也有缺点,那就是家臣能力太强,功高震主。信长威信很高,他在时还能驾驭,一旦他不在,天下之路又没有走完,那必为人所攒。事实证明两个最杰出的家臣,一个把他送上了归路,一个夺走了他的天下。信玄则非常注重对家臣实力的控制,家中大事都由自己亲历亲为,尤其是内政、经济等决定国家财源命脉的更是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开疆拓土的主要功劳也集中在自己,这使得武田本家的直控领地永远遥遥领先与家臣手中控制的经济资源,家臣谋反变的几无可能。当然这样的弊端也随之而来,首先是导致武田家发展速度太慢,失去了争夺天下的先机,其次是这种用人策略高度依赖领主本人的能力和正确性,一旦早逝,继任者能力又比不上信玄,在面临巨大的外来威胁时,国家将不复存在。所以两种策略都各有所长,都严重依赖领主本人的威信和能力,在最终两人都早逝的情况下,两家都随他们的离去而分崩离析。
在用人方面有一个人是集中了两个人用人的优点,那就是德川家康,他把家族权力牢牢掌握在本家手中,但又很注重家臣经济、内政能力的培养,同时采用行政管制,使家臣没有太多的实际可世袭的经济资源。当然家康的用人还是更像信玄。还有就是他活的足够长,如果信玄和信长活的足够长的话,也许也能成功的吧。
七、两人之间的关系
最后我们来谈谈信长和信玄这两位战国强者之间的关系吧,也挺有趣的。
两个人差了不到二十岁,信长起步比信玄晚,但发展快。两个人都是对天下大势有深刻理解的大名,信长成名前,信玄已经名满天下了,所以信长对信玄的敬畏是早已有之的。而信玄在桶狭间之战后,对信长也有了充分的认识,只是没想到他发展的那么快而已。两个人都清楚对方是难惹的主,所以虽然中间还隔着德川和今川,还没有直接厉害关系时就缔结了盟约,甚至还结亲,虽然不是真正的直系结亲。信长对信玄的畏惧其实是非常明显的,首先他明了信玄的军队不是西国军队可比的,在没有几倍的优势时是决不能与之一战的。信玄上洛时,信长几乎是以绝望的心情来应对,因为信玄上洛的时机正点在信长的腰眼上。而信长在之后对付胜赖时也用出了桶狭间后从未有过的吃奶的劲。武田败亡后,信长犹如搬走了心中最大的一块石头,自此他觉得天下无忧,才会有后来的种种反常行为,这是压抑已久的心态的一种爆发,但这种肆意妄为却最终导致了他的早亡。信玄则认为除了自己在打仗时不怕信长外,其他人是肯定不行的,所以在病危时,连已经获得的土地都不要了,赶紧退回甲斐。这两个人相互都是敬畏的,若不是在这个乱世,可能会惺惺相膝吧。
UID1816409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336金钱742 荣誉12 人气0 在线时间19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3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4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336金钱742 荣誉12 人气0 评议0
先占個坑了再看 202020
艾弗森の左手★★★★★
UID391392主题阅读权限100帖子精华3积分4183金钱3417 荣誉7 人气3 在线时间889 小时评议0
帖子精华3积分4183金钱3417 荣誉7 人气3 评议0
谦信,自守之贼耳。
问: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答:金钱与美女!
问:粗俗!
答:好吧。事业与爱情!
UID527930主题阅读权限40帖子精华0积分590金钱1182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16 小时评议0
Lv.4游侠高级会员, 积分 5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590金钱1182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比较贴又来了..哎,话说回来毛利元就能算是战国中后期的大名么..
UID1680549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0积分1263金钱3262 荣誉4 人气4 在线时间83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2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3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263金钱3262 荣誉4 人气4 评议0
分析得有理有据,不错,值得鼓励,给你95分吧!
 -------------------------------
UID1351529主题阅读权限40帖子精华0积分821金钱931 荣誉1 人气0 在线时间107 小时评议0
Lv.4游侠高级会员, 积分 8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9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821金钱931 荣誉1 人气0 评议0
毛驴儿和这些人比起来太早了。。。
剩下三个儿子没法和这些人比了。。。
世事如棋,乾坤莫测,笑尽英雄啊
UID1604649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240金钱997 荣誉2 人气0 在线时间169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2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40金钱997 荣誉2 人气0 评议0
刚在百度看过了,是篇好文
UID1743118主题阅读权限40帖子精华0积分956金钱8831 荣誉3 人气12 在线时间2807 小时评议0
Lv.4游侠高级会员, 积分 9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956金钱8831 荣誉3 人气12 评议0
太长了。。。。。。。。。。。。。。。
说实话,每次看到这种帖子,觉得革新又有的玩头了。。。。重开撒。。。。。
天妒英才啊~~~~~~
UID1537503主题阅读权限40帖子精华0积分910金钱4452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776 小时评议0
Lv.4游侠高级会员, 积分 9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910金钱4452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不错,分析得很好,很好很强大。。。。。。。。。。。
CPU: 英特尔 Corei7 950 @ 3.07GHZ 四核
主板:华硕SABERTOOTH X58
内存: 12 GB(金士顿 DDR3 1333MHZ)
主硬盘: 希捷STAS( 2TB)
显卡:Nvidia GeForce GTX465(1GB/Nvidia)
UID669744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294金钱1972 荣誉1 人气0 在线时间555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6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94金钱1972 荣誉1 人气0 评议0
元就没有纲领性作用。。。。
在那个乱世,让家族繁衍下去,取得尽可能多的的功名是最大的纲领吧?
UID1605727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225金钱1422 荣誉2 人气0 在线时间261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2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5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25金钱1422 荣誉2 人气0 评议0
嗯,不管是转贴还是怎么样,文章还是不错的,
不像之前的比较贴那么水。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坚持给论坛灌水,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UID1854334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39金钱158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7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1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39金钱158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家康有点象韩信了,卧薪尝胆那么多年,终于夺得天下,相当有远见的一个人才!
UID863482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35金钱238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35金钱238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信玄上洛的时机并不是信长最窘迫的时刻,事实上终生求稳的信玄之所以上洛很可能是因为肺痨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而下的反常的重注,以求在有生之年打垮或者至少是大幅滞后织田统一战争的脚步,但这个时候老虎其实已经不具备战略上战胜信长的条件。信长政权最危如累卵的时刻是第一次包围网的时候,义弟背叛,四面皆反,手下人心思动,要不是猴子和老龟的奋战,还有反骨仔松永说得了朽木馆的朽木元纲(此人才是信长最终逃跑成功的关键),信长公估计就要交代在越前那旮沓了,第一次包围网的时候老虎如能下决心举兵上洛,信长不死也得脱层皮。遗憾的是信玄没有抓住这个天赐良机(当然,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是一个方面,但是老虎并没有主动的去争取,条件是可以创造的,而这个时机是一去不返的= =)
经常有人举信长在老虎干乌龟时只给他三千援军的例子说明织田政权在那时多么脆弱和不堪,信长在派佐久间去的时候曾反复叮嘱乌龟绝不要出城迎战,龟缩死守到底,过去战盟某位大大的意见我很同意:这三千人其实不是援军,而是监军。最后还是因为利益上的不一致(德川固守一城一地的死守可以最大限度拖延武田攻入浓尾的脚步,有利于织田先弄妥四方后再来重点解决,但德川自身会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经济、兵员这些硬实力也会极大削弱,信长难保没有一箭双雕之意)和年轻乌龟尚存的三分豪气 (或者说是制造桶狭间第二的迷梦),最后有了三方原惨败。但形势对信长来说并不是绝望的,首先,心腹大患的浅朝两家经过数年鏖战已经被严重削弱,尤其是浅井,在信长的江北烧讨战蹂躏之下已经几乎没有出击的余力,朝仓一者当主无能,二来地形太差(武田进军时听说义景与信长单独媾和,气的暴跳如雷)信长真正的大敌仅仅剩下长岛的一众邪教徒而已,调动大军布防浓尾一线甚至进入三河作战都是可行的(本愿寺也曾数度和信长和谈,只要开的条件合适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而且武田消化取得的德川领并从新领土上获得战争资源所需要的时间更长,而时间恰恰是信玄最消耗不起的
UID1452034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432金钱1329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253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4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68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432金钱1329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魔王第一没的说.老虎抬的过高了,大局观连今川义元都不如!只从一件事来说,如果他不是选择和今川断盟,而是直接邀请今川派兵联合上京,以当时的关系和形式,今川不会也不敢不从.魔王哪里可能坐大.世事没有早知道,一步错,步步错.最后只能感觉自己大限快到的情况下仓卒上京最后客死异乡,以当时的情况,就算老虎过的了乌龟,到了魔王的地盘能过的去么?他蹂躏乌龟的时候魔王派了几个兵?我敢说下场绝对不会比胜赖好多少.胜赖真的是无能么?当骑兵对上有准备的火炮的下场,我们国家的耻辱史是怎么开始的?如果世上没了火炮,有人能侵略的了腐败到底的清王朝和战胜义和团么?
&&唯一能和魔王比拟的也就毛利元就了,感叹既是时势造英雄又是生不逢时,机遇来了的时候,他已经缠绵病榻了.如果多给他10来年精力,或者辉元有他70%的能力,后战国时代肯定是3足鼎立了,毛利,织田,北条!至于北条,被两个同盟挡住了上京道路,没的选
PS:评比的时候别把感情因素掺合在里面,还有别把乌龟捧的太高,小日本所以差点亡国,只因为他的闭关锁国政策,如此短浅的目光,不该拿来和群杰比
UID721099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58金钱793 荣誉0 人气1 在线时间263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58金钱793 荣誉0 人气1 评议0
分析的不错~~~期待楼主的下一个课题~~~加油
UID984889主题阅读权限40帖子精华1积分864金钱1551 荣誉17 人气0 在线时间30 小时评议0
Lv.4游侠高级会员, 积分 8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6 积分
帖子精华1积分864金钱1551 荣誉17 人气0 评议0
笑。。。。懒得敲楼上的楼上的闷棍了。。。。。。。。。。。。搬板凳坐看帖子发展。。。PS:对楼主转的分析还是比较赞同。。。。
[ 本帖最后由 wyl3533876 于
18:02 编辑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UID722900主题阅读权限70帖子精华4积分13139金钱6020 荣誉83 人气128 在线时间9478 小时评议0
Lv.7游侠白金会员, 积分 131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61 积分
帖子精华4积分13139金钱6020 荣誉83 人气128 评议0
前清被火枪大炮扣开国门是18XX年,安土桃山时代是15XX年......300年后,没准就用透视波直接损害人体结构的武器打架了,如果现在有人用透视仪在大街上晃......充其量个企图偷拍的变态而已...
我也真是无聊,每次扯到武田老肥都进来搅和一下....其实我真的不喜欢日本男人....更何况姓武田的里面又没有什么pp的女淫,或者著名cv我是知道的.....不值得.....不值得......
任职满12个月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长之野望13武田信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