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lol盒子上的7月3号在灵域注册送10000点券,6300英雄联盟1月10号几点开始的是不是真的?要得到这些奖励会不

lol幸运征战1月活动地及奖励一览
lol幸运征战1月活动地及奖励一览。lol幸运征战1月活动怎么参与?lol幸运征战1月活动奖励是什么?lol幸运征战1月活动活动地址在哪里?接下来小编就来为你介绍一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lol幸运征战1月活动介绍
2018LOL幸运征战礼包领取地址:
2018LOL幸运征战常见问题:
Q:活动中每个人都有永久皮肤可以拿吗?
A:是的。所有参与本次幸运征战活动的玩家,都可以免费领取一份永久皮肤,最高有机会拿到终极皮肤。
Q:我拿到的永久皮肤可以领到任意大区吗?没有对应的英雄怎么办?
A:活动奖励会领取至绑定大区,获得皮肤时会一并获得对应的永久英雄。
Q:奖励皮肤多久到账?
A:通常来说奖励会立即到账。当活动参与量较大时可能出现发放延迟,请稍作等待,一般等待时间不超过24小时。
Q:活动时间和奖励领取时间是?
A:本次活动奖励领取时间为号至1月23号。
Q:为什么我在1月9日之后登陆过英雄联盟,还是不能领取皮肤?
A:如遇到此类情况,请您关闭英雄联盟客户端之后,再通过WeGame重新登录一次。
Q:为什么我没有获得活动参加资格呢?
A:被幸运女神眷顾的召唤师可以参加本次幸运征战活动,可以免费领取一份永久皮肤,也有机会拿到终极皮肤噢!
大小:2.10MB类别:
最新安卓游戏排行
类别:社区经营
类别:休闲益智
类别:休闲益智&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好多人不服哦
查看: 3620|回复: 20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11:01 编辑
北京时间10月13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颁奖词为:“鲍勃·迪伦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带来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14:53 编辑
鲍勃·迪伦:在风中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风中飘
一个人要走多少路
别人才能把他称为人一只白鸽要飞越多少海 才能在沙滩沉睡炮弹要发射多少次才会永远作废
我的朋友,答案就在风中飘答案就在风中飘
一座山要存在多少年才能被大海淹没一些人要生活多少年才能获得自由一个人要转多少次头还假装什么都看不见我的朋友答案就在风中飘答案就在风中飘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看见天空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才能听到人们的哭声
到底还要死多少人直到他知道太多的人已死去我的朋友答案就在风中飘就在风中飘
你到过哪里游历,我蓝眼睛的孩子 我亲爱的孩子,你到过哪里游历我曾在那十二座迷雾山旁踟躇, 我曾沿着那十二条蜿蜒的高速公路慢行我曾走进那七座伤心森林的深处 我曾面对那十二汪死海 我曾进入墓地中一万里 暴雨、暴雨、暴雨、暴雨 暴雨将至
你见到过什么,我蓝眼睛的孩子我亲爱的孩子,你见到过什么我看见一个新生儿被野狼包围着, 我看见一条钻石公路空无一人 我看见一根黑枝上滴血不止我看见满屋子的人手握嗜血的锤子我看见一条白色阶梯被水淹没我看见无数空谈者的舌头断裂 我看见孩子们手里拿着刀枪 暴雨、暴雨、暴雨、暴雨 暴雨将至
你听到过什么,我蓝眼睛的孩子我亲爱的孩子,你听到过什么我听见雷声,那雷声吼出一个预兆 我听见能淹没整个世界的波涛的怒吼我听见无数的鼓手,他们的手都在燃烧我听见无数的低声细语,但没有人在听我听见一个人饿死,而许多人在大笑我听见一个惨死贫民窟的诗人的歌我听见一个小丑在小巷里哭喊暴雨、暴雨、暴雨、暴雨 暴雨将至
你遇见过谁,我蓝眼睛的孩子我亲爱的孩子,你遇见过谁我遇见一个小孩站在死去的小马旁我遇见一个白人,踏着一条黑色的狗
我遇见一个年轻的女人,她的婴儿正在燃烧
我遇见一个小女孩,她送我一道彩虹
我遇见一个男人,爱情把他伤害
我遇见另一个男人,仇恨把他伤害
暴雨、暴雨、暴雨、暴雨 暴雨将至
你现在要做什么,我蓝眼睛的孩子
我亲爱的孩子,你现在要做什么
我要回去,赶在这暴雨来临之前
我要走进那最黑暗的森林深处
那里的人们两手空空
那里流淌着有毒的河流
山谷里的家园仿佛潮湿肮脏的监狱
屠夫的脸在人群中隐匿
到处是饥饿,灵魂已经被遗忘
黑色是那里唯一的颜色
我要讲述,要思考
我要呼吸,要歌唱
我要让所有的灵魂都能看到
那里的景象
然后,我要站在那大海上
直到我开始沉没
我会听懂我的歌声
在我即将沉没
暴雨、暴雨、暴雨、暴雨 暴雨将至
来吧,你们这些战争贩子
你们造出了长枪利炮
你们造出了杀人的飞机
你们造出了所有的炸弹
你们这些躲在墙后的家伙
你们这些藏在桌后的家伙
我只想让你们知道
我能透过面具看穿你们
你们什么也不创造
你们只知道毁灭
你们玩弄我的世界
就像玩弄一个玩具
你们把枪塞到我手中
然后消失于我的视线
你们转过身,跑得老远
在子弹飞速而至之前
就像古时的犹大
你们满口谎言
你们口口声声说
世界大战终将胜利
可是我看透了你们的双眼
可是我看透了你们的内心
就像我能看清这清流
它奔腾于我的沟渠
你们扣紧了扳机
却要其他人去开枪
然后眼睁睁看着
尸体堆积如山
你们躲在高楼里
这时年轻人的血液
迸出他们的身体
混进了稀泥
你们抛出所谓的恐惧
让大家没法反抗
不敢让孩子们
来到这个世间
因为你们威胁
我的孩子将会无名无命
血管里流淌的血液
你们不配拥有
我到底要懂得多少
才能保证不弄错问题
你们会说我还太年轻
又会说我还缺少经验
但是有件事我是知道的
就算我确实年轻
上帝也绝不会放过你们
原谅你们做过的事情
让我来问问你们吧
金钱真是万能的吗
你们以为它果真能够
买到你们所需的饶恕
我想你们终会发现
在死神宣告降临之时
你们挣得的所有金钱
都无法买回你们所谓的灵魂
我真希望你能够死掉
你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在那死灰的午后
我紧跟着你的棺木
我会注视着你的身体
塌落入你的墓床
然后我还要站在你的墓旁
直到确定你真正死去
自由的钟声
在日落与午夜之间
我们一头扎进门廊,雷声隆隆
闪电庄严地敲钟,撞击巨响中的影子
好像自由的钟琴在响亮
照亮了那些真正勇敢的士兵他们拒绝向人民开枪
照亮了那些流亡的人他们手无寸铁走在逃难的路上
这自由的钟声为在黑夜中向命运抗争的斗士们带来了希望
我们正凝视着这自由之钟的光芒
在这个城市火炉般炎热的夜晚眼前的景象完全出乎意料
我们藏起了自己的脸,意外地观看着
婚礼的钟声回响在风雨之前
融入那闪电的钟
钟声敲给反叛者,敲给浪子
敲给倒霉的 被放弃的 被抛弃的人
敲给被驱逐者 他们在生命线上久久燃烧
我们正凝视着这自由之钟的光芒
穿过野蛮肆虐的冰雹疯狂神秘的锤击
天空以它一览无遗的奇迹爆裂诗篇
微风中飘着教堂的钟声
留下的是洪亮如钟的雷鸣和闪电
这钟声敲给和善而友好的人们
敲给那些思想解放的监护人
这钟声敲给所有那些过时或者前卫的贫穷的画家们
我们正凝视着这自由之钟的光芒
穿过狂乱教堂之夜
大雨为剥光的无名小卒
拆开了一个传说
这钟声敲给不能说出想法的舌头
这个世界好像理应如此多少年都一样
这钟声敲给耳聋 声哑和失明的人
敲给那些被歧视的人 落单的母亲 侮称的妓女
敲给因与众不同而被认为有罪的人他们被追捕被打击被欺骗
我们正凝视着这自由之钟的光芒
即使一片云的白窗帘在遥远的角落一闪
催人入眠的断续的雾正慢慢消散
电光闪耀就像羽箭离弦
只为那些宣布有罪去流亡的和不准流亡的
为上下求索的人 他们走在无言的 寻找的路上
为内心孤独的情人 她有着过于隐秘的故事
为冤狱的从未伤害别人的温良灵魂
我们正凝视着这自由之钟的光芒
我眼放幻想 面带微笑
当回想起被钟声迷醉的一刻
时间不再受限制因为它被暂时挂起
我们最后一次去倾听最后一起去凝视
被咒语定住 被强力俘虏直到那钟声消失
那钟声敲给那些痛苦的人,他们伤口无人护理
敲给数不尽的困惑者、被告、被虐待的吸毒成瘾以及所有境况更糟糕的人们
这钟声敲给每一个想不通的人
我们正凝视着这自由之钟的光芒
时代正在改变
人们都来聚在一起吧
不管你在哪 承认吧
那围困你的水 它又上涨了
过不了多久 你还必须接受
你会湿透的 直到你的骨头
假如你的时间
值得你挽留
最好现在开始游吧
免得变成落水的石头
因为时代正在改变
来吧 作家批评家
用你们的笔写出预言的话
睁大你们的眼睛
机会不会再来了
也不要说的太早
因为轮子还没停下
谁也没办法知道
谁会被选中
因为现在的输家
稍后会是的赢家
因为时代正在改变
来吧 两院的议员
请倾听这个呼声
不要站在门口
不要堵在走道
因为那受伤者
将会变得失控
外面有场战斗
打得异常凶猛
将会震动你的窗
让你的墙嘎嘎响
因为时代正在改变
来吧 父亲和母亲
所有的父亲母亲
不要去批评
你不理解的事情
你的儿子女儿
不会听你的号令
你的老路子
越来越不灵
如果你不能伸手相助
就请离开这条新路吧
因为时代正在改变
界限已经划好
咒语已经播撒
现在走得慢的
呆会儿走得快
现在存在的
呆会儿不存在
现在的秩序
正迅速逝去
眼下的头名
因为时代正在改变
鲍勃·迪伦凭什么获得诺贝尔奖 中外趣闻 [url=]北美崔哥[/url]
瑞典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13日下午1时,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向全世界音乐爱好者丢了一颗重磅炸弹。
欢呼声说:“这是一场属于摇滚诗人的胜利!”尖叫声说:“村上春树,请来听我的演唱会!”
鲍勃·迪伦,美国民谣诗人,在他75岁的时候,摘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偶然: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音乐家
瑞典文学院在新闻公报中说,迪伦因为“在美国歌曲传统形式之上开创了以诗歌传情达意的新表现手法”而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
诺奖搞出的“新意”惊呆了网友。从文化新闻直接被推上了娱乐头条。有网友评论:
“得诺奖的去年是记者,今年是歌手,感觉很快就会轮到新媒体文案了。”“写过小说的汪峰也有希望了。”“这是一个跨界的年代,总是陪跑的村上春树说,格莱美,等着我。”
必然:十年以前早已获得诺奖提名
1996年,在美国著名诗人艾伦·金斯堡的大力举荐下,迪伦被诺贝尔奖首次提名。诺贝尔奖委员会对他的评价是:“他把诗歌的形式以及关注社会问题的思想融入到音乐当中,这一点就足以获得诺贝尔的关注。”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萨拉·达尼乌斯说,迪伦将他的诗歌通过歌曲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与古希腊那些通过音乐表达的经典作品别无二致。鲍勃·迪伦的作品虽然是让人“听”的,但完全可以把它们当做诗歌来“读”。
事实上,歌手仅仅是鲍勃·迪伦的其中一个身份。写歌也仅仅是他表达与释放的其中一种方式。
如歌: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民谣歌手
“在我看来,我写的任何一首歌都不会过时,无论他们是关于什么话题的,他们承载的是那些我永远找不到答案的东西。”——鲍勃·迪伦
鲍勃在高中的时候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1959年高中毕业后,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在读大学期间,对民谣产生兴趣,开始在学校附近的民谣圈子演出,并首度以鲍勃·迪伦作艺名。
他曾多次获得格莱美奖,2000年为电影《奇迹小子》创作的歌曲Things Have Changed获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鲍勃·迪伦被《时代》杂志选入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人名单,他影响的音乐人中有尼尔·杨、大卫·鲍依、娄·里得、布鲁斯·斯普林斯丁、约翰·列侬等等。鲍勃·迪伦不仅改变了摇滚乐的历史,也影响了无数音乐领域之外的人。
2004年,《滚石》杂志评选出史上最伟大的500首歌,鲍勃·迪伦的Like a Rolling Stone名列首位,这首歌被引申为一种摇滚精神,一种生活态度。而他的另外一首作品Blowin' in the Wind同样进入史上最伟大500首歌曲,是“民歌摇滚”的代表作,被奉为民权运动的圣歌。
如画:把跨界玩得专注
“你要能让所有东西融为己用,并铸上自己的风格。但拥有这样的能力,要靠多年的积累,需要持续不断的牺牲。”——鲍勃·迪伦
他是作家、诗人,他还是一个画家,画作产量质量都非常稳定。艺术家玩跨界,虽然很常见,但是像鲍勃·迪伦这样,把跨界玩得专注的,不多见。“我会画什么呢?嗯,我猜会是手头的任何东西。我坐在桌边,放好纸和笔,拿来一台打字机,一朵玫瑰,笔、刀、大头针、空的烟盒。我完全忘记了时间……倒不是我把自己当成了画家,只是喜欢在混乱中寻找秩序的感觉。”
他其实很早就开始画画了。1966年的一场摩托车车祸,让鲍勃·迪伦差不多有两年时间没与公众见面,也让当时养伤在床的他执起了画笔。他的画作开始与其创作的诗歌、散文、音乐互通生气,他曾说“倒不是因为我自认是大画家,而是我感觉在绘画时,我能赋予周遭的混沌以秩序。”
如诗:诗意的歌词独立成章
“我觉得自己得先是一个诗人,然后才是音乐家。我活着像个诗人,死后也还是个诗人。”——鲍勃·迪伦
如果你不熟悉鲍勃·迪伦,那么,记住一件事就够了:他是个诗人,他对音乐最大的贡献是通过如诗般的歌词,令歌词的深刻寓意与音乐旋律成为同等重要的部分。民谣是迪伦成名和探索世界的方式,而诗意的歌词则是他作品中最核心的因素。他的歌词完全能够脱离曲调而被当做诗作来阅读,而他的文学成就也完全可以在他的传记里独立成章。
瑞典学院常任秘书长萨拉·达纽斯在颁奖时这样讲到“他的歌曲是一首送给耳朵的诗。”
那些年,送给耳朵的“诗”Knockin' on Heaven's Door
妈妈,帮我摘掉这枚徽章。我不再需要佩戴它了。天色越来越暗,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感觉我是在敲天国之门。 Don't Think Twice, It's All Right
现在开灯又有什么用呢,亲爱的,那是我从未见过的光亮。不必劳驾了,亲爱的,我正走在路的黑暗的那一边。 Blowin' In The Wind
一个人要跋涉多少里路,才能被称为男人?白鸽要飞越多少重海洋, 才能止于沙滩安眠?炮弹究竟还要呼啸多少次, 才能永远被禁?这答案,我的朋友,它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 Wallflower
我已见过, 你独自站在烟雾中的模样。并且我确信, 你注定会成为我的爱人,就在这几天, 只属于我一个人。壁花姑娘,壁花姑娘, 不如给个机会,坐我的车回家吧。 Make You Feel My Love
当雨水击打着你的脸颊 ,当整个世界都在不断地批评你,我多想将你深深拥入怀内 让你感受我的爱,当夕阳西下、群星显现 没有人为你拭去脸上的泪痕,我愿将你捧在掌心今生今世 让你感受我的爱。 Young At Heart
童话会变成现实,它会降临在你身上。如果你永葆年轻的心,你将会发现心胸狭窄是如此折磨。如果你永葆年轻的心,你可以挑战不可能的计划来挖掘你的极限。当你的梦想在即将达成却最终破灭时,你可以放声大笑。
如果说鲍勃·迪伦在上世纪60年代为世人所做的贡献,是赋予流行乐以知性的灵魂,那么现在,已步入七十高龄的他则被诠释为极大地扩展了民谣文化的关键人物,而这种民谣文化正是他最初的崛起之地。
1997年,鲍勃·迪伦在一场音乐会上演唱Knockin' on Heaven's Door,身后是教皇约翰·保罗二世
重读鲍勃·迪伦:迷人之谜原创
柏琳 [url=]新京报书评周刊[/url]
微信ID:ibookreview
『阅读需要主张』
按:在诺奖历史上,曾数次把奖项授予“非文学”人士,最出名的当属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1950年)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1953年),而去年的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严格意义上也是一个记者,并非作家。但是,把文学奖颁给一个歌手,却是头一次。 为什么是鲍勃·迪伦?这位伟大的摇滚民谣歌手,无疑是20世纪美国文化的符号。很多人都记得鲍勃·迪伦年轻时那张桀骜不驯的脸庞,他能抱起木吉他唱民谣,也能抱着电吉他玩电摇滚,昨天还是个反战英雄,今天变成了迷幻抒情,明天可能就是乡村大叔。他在不断地形成标签,同时不断地撕碎标签。 过去50年来,鲍勃·迪伦发行了超过40张专辑,歌曲影响了遍布全球的音乐人,他的音乐涉及很多严肃的社会问题,和美国当代史上的越战、民权解放运动、学生运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像一块滚石》、《答案在风中飘》、《手鼓先生》、《政治世界》、《重访61号公路》等作品,不仅确立了其在摇滚音乐史的教父级地位,也奠定了他20世纪伟大诗人的身份。
这个曾经叛逆而不合作的民谣歌手,他朴素而自由的诗歌,一直隐匿在音乐的盛名背后。民谣是迪伦成名和探索世界的方式,但世界似乎想从他身上要的更多。 反叛文化领袖、摇滚贵族、垮掉的一代……他却拒绝所有的标签,最终成为了一个迷人的悖论。当《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将要裹挟他进入公共的激情漩涡之时,他选择转身独自回家。上世纪70年代以后,他远离了喧嚣舞台,独自阅读,研习宗教,探索乡村音乐,重拾对巡演的热爱。 “一个人要走多久的路,才能被称为一个人。一些人要生存多少年,才能被容许自由”……如同在那首著名的《答案在风中飘》里吟唱的那样,鲍勃·迪伦依然我行我素地在探索灵魂所归。 当迪伦24岁时曾被视为左翼的抗议歌手,当时人们期待他成为民权运动的旗帜,公民紧急自由联盟要为他颁发自由奖章,但迪伦说,“我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宴会司仪”,“我花了很久才让自己变得年轻,你们不要来绑架我”。不知这一次面对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时,他又会说出怎样一番答谢词呢?
撰文 | 柏琳
世界累了,世界醒了,世界需要灵魂。世界的灵魂,此刻是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是谁?扑朔迷离。
现在,世人对他的最新认知是什么?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颁奖辞是,“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
从前,大家怎么说他?诗人、抗议歌手、美国的良心、60年代的代言人、民谣教父、摇滚宗师……
从前,他怎么说自己?“我确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用噙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灰色的烟雾,写一些在朦胧光亮中漂浮的歌谣。”
现在,他怎么说自己?“先生女士们,让我们一起欢迎摇滚乐的桂冠诗人,60年代亚文化梦想的代言人。他在70年代化过一脸浓妆,而后在药物滥用的迷雾中销声匿迹。接着他重现人间,信了耶稣。80年代末期,他被当成过气角色一笔勾销,却又忽然改弦易辙,在90年代末开始推出他毕生最强的若干作品——先生女士们,哥伦比亚唱片公司艺人,鲍勃·迪伦!”
一个从来“都只是我自己”的美国人鲍勃·迪伦,在音乐中吟唱诗歌。他的歌词契合了保罗·策兰赋予诗歌的使命:诗人应该穿越这个时代。 然而,穿越了整整半个世纪,鲍勃·迪伦的灵魂去往何处?
鲍勃·迪伦在上世纪60年代的经典形象。
狂飙突进的“酒神”歌者
1985年,电影导演斯科特·科恩采访鲍勃·迪伦时这样描述他:桂冠诗人,身穿摩托夹克的先知,神秘的游民,衣衫褴褛的拿破仑,一个犹太人,一个基督徒,无数的矛盾集合体。完全不为人所知,像一块滚石。他曾经被分析、定级、分类,钉在十字架上,定义、剖析、调查、检验、拒绝;但是从来没有被弄明白过。 日,鲍勃·迪伦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祖父母是犹太裔的移民,十九世纪末从立陶宛和乌克兰移民到美国。 少年时期的迪伦便显示出音乐天赋,10岁时自学了吉他、钢琴、口琴等乐器。高中时,他就加入了一个小型摇滚乐队。1959年,他来到明尼苏达大学继续学业。 也是在1959年,迪伦读到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也读到从巴黎空运来的另一本“垮掉的一代”的著作《裸体午餐》。他说:“我完全爱上垮掉的一代、波希米亚、咆哮那群人、凯鲁亚克、金斯堡、柯索、费林格提……他们对我的影响就如同猫王对我的影响一样。”
也许是受到某种感召,这个少年在刚满20岁时,出走了。电影《醉乡民谣》的片尾,男主角走出纽约著名的民谣酒馆“Gaslight”,他的背后躲藏着一个被虚化的身影,拿着口琴,抱着一把木吉他,这个身影就是鲍勃·迪伦。他刚从大学辍学,孤身一人来到纽约。他即将开始一段美国民谣的传奇。 去纽约之前,他给自己起了“迪伦”的艺名,部分灵感据说源于威尔士酒鬼诗人迪伦·托马斯,那个将生命浓度增加到最强的疯子。 诗意的荷尔德林说过,在贫困的年代,诗人是酒神的祭司,在黑夜中走遍大地。 一首歌就像是一个梦,你努力想将其变为现实。它们像是你必须要进入的陌生国度。你能在任何地方写出一首歌,在火车车厢,在船上,在马背上——动着是有帮助的。——鲍勃•迪伦
上世纪60年代是“酒神”景观的年代,也是一个精神贫困的年代。那是美国疯狂时代的开端,冷战、越战,美国已经疲乏,怀疑日复一日增长,年轻人在酒馆里歌唱或者在高速公路上狂奔,某种变化正在发生。鲍勃·迪伦赶上了这个狂飙突进的时代。 1962年,他发行处女专辑《鲍勃·迪伦》,致敬美国最伟大的民谣音乐人之一、可以用“政治民谣”做标签的伍迪·格思里。他对迪伦的影响延续到1963年的第二张专辑《自由驰骋的鲍勃·迪伦》中,《答案在风中飘》(Blowing in The Wind)成为20世纪中下叶美国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圣歌”。 专辑《自由驰骋的鲍勃·迪伦》(1963)
1964年,《时代变了》发行,被认为是迪伦的“抗议专辑”。他的朋友艾伦·金斯堡在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号啕大哭,“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年轻人。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使他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 这些表达对核武器军备赛的担忧,以及有关贫困、种族歧视、监狱、沙文主义、战争、反思原教旨主义等内容的歌曲,迪伦只花了20个月就全部写完了。 此后他对于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刻意要与60年代轰轰烈烈的反叛文化运动保持距离,他甚至用“撒谎扯淡,吵吵嚷嚷”来形容那个年代。 他说:“我不想再为任何人写歌,不想成为什么代言人,我只想从我的内在出发来创作音乐。”1964年另一张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中,已经不见抗议歌曲的影子。
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1964)我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宴会司仪
“我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宴会司仪”,当人们期待迪伦能成为民权运动的旗帜时,他这样回答。他走了另一个极端——1965年的新港音乐节上,鲍勃·迪伦给民谣音乐插上了电。 1965年美国迎来了抗议运动的高潮,迪伦却带上一把电吉他,给一个彷徨的时代诊断了病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孑然一身,你无家可归,你默默无闻,像一颗滚石。” 辍学者与嗑药者纷涌而至……我家门口总聚集着希望我能带领他们去炸掉白宫的革命者,我被称作叛逆的佛陀、抗议的牧师、持不同政见的沙皇、拒绝服从的公爵、寄生虫的领袖、变节者的国王、无政府主义者的主教……我心里明白,这些头衔本应全部属于亡命之徒……俄狄浦斯去寻找真理,当他找到时,真理摧毁他——这是个非常残酷的笑话。——鲍勃•迪伦
这首收录在专辑《重返61号公路》里的摇滚乐,叫做《像一块滚石》,几十年后被《滚石》杂志评为500年来最佳歌曲的第一名。当时,迪伦不仅在政治上被视为脱逃的懦夫,也被视为民谣的叛徒。但对迪伦来说,这首歌不仅意味着他找到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更意味着一场挣脱——从一个“抗议歌手”的躯壳逃往自己灵魂深处。 鲍勃·迪伦与艾伦·金斯堡在凯鲁亚克墓前。
此时,他的兴趣转移到了诗歌和小说上,因为这不受歌词长度限制。他呆在纽约的公寓里,埋首大堆书籍,陷入了疯狂的诗歌阅读中,读兰波也读布莱希特,喜欢T.S.艾略特,还曾为爱伦·坡的《钟》谱上吉他曲。“我就这样训练自己的思维,丢掉不好的习惯,并学着让自己沉静下来。我读了整本的拜伦的《唐璜》,从开始到结束都集中精神,同时还有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 1966年,迪伦发生了摩托车事故,这成为他彻底走入自我内心的契机。他从热闹的格林威治搬到安静的伍德斯托克,静养、戒毒、生子,家里常摊开一本《圣经》,宗教开始影响他的音乐。 当1970年的新年钟声敲过,疲惫的美国年轻人终于意识到,火红的60年代只不过是一场梦。此时,复出的迪伦以乡村音乐新面孔示人,专辑《纳什维尔地平线》在混乱局势中用温情抚平了褶皱的人心。
70年代末,迪伦回归基督教,和“猫王”一样摇身变成半个福音歌手,歌词中充满《圣经》的语句。当嬉皮士文化与政治风潮过去后,人们再次发现他的诗歌天赋。1996年鲍勃·迪伦正式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垮掉的一代”中最杰出的作家艾伦·金斯堡在推荐信中写道:“他的作品帮我们恢复了音乐与诗歌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
我活着像个诗人,死后也还是个诗人。实际上,无论是死是活,我都是一个一般人。——鲍勃•迪伦
迪伦的文学传统是深厚的。2000年,曾被奥登誉为“每个诗人梦寐以求的评论家”的克里斯朵夫·瑞克斯曾在迪伦演出后台问他最近读什么书,迪伦脱口而出:莎士比亚。瑞克斯后来撰写了《迪伦对原罪的先见之明》,将迪伦称为“当代美国最好的用词专家”。 美国诗歌研究专家克里斯托弗·瑞克斯著《迪伦的原罪观》
80年代至今,迪伦逐渐减少了发行唱片的数量,他全身心爱上了巡回演出,重新回到了行吟歌手的传统。回顾迪伦这十多年的唱片:《很久以前》、《爱与贼》《近代》……其间挥之不去的是老年迪伦对逝去年代的怀旧。 后人按照自己的想象,把他塑造成了各种模样,惟独不说他是个怀旧的人,问题却是,鲍勃·迪伦比谁都喜欢怀旧。“我喜欢旧新闻,不喜欢新新闻,一个二十四小时都是新闻的世界就是地狱。” 怀旧者鲍勃·迪伦,用巡演的方式,做回了一个吟游诗人。事实上,这才是伟大文学的源头所在——无论是西方的《荷马史诗》还是东方的《诗经》,文学最初是用来歌唱的。 歌唱者本就是诗人,而诗人鲍勃·迪伦的灵魂,也是文学的灵魂。
本文刊载于日《新京报·书评周刊》B01-B02版。作者:柏琳;编辑:孔雪、小井。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0月15日《新京报》B01版~B12版
此时此刻,全世界都想知道鲍勃·迪伦了解自己得奖之后的反应。有人说他会拒绝领奖,有人甚至说他会发起联盟抵制诺贝尔奖。正是因为诺奖坚持了一种纯粹性,不需要填报(当然就更不需要给评委送礼或者刷选票),不管迪伦是否悦纳这个桂冠,都会产生一件为他定制的艺术品,这个传统,已逾百年。
这艺术品就是诺贝尔证书,每一份都是独一无二的。
证书中的插画是由来自瑞典、挪威的一流艺术家依据获奖者的特点进行创作的。过去那些年的证书书评君已经整理好了(包括对于插画的解读),看罢之后真的想知道,这次的插画将如何刻画一个鲍勃·迪伦这样的人。
阿列克谢耶维奇2015年度“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颁奖词
插画师:延斯·梵歌
阿列克谢耶维奇,纪实文学作家,记录二战、阿富汗战争、切尔诺贝利泄露等重大事件。画师延斯·梵歌1965年生于瑞典哥德堡,现在斯德哥尔摩工作。画中的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与无名的受难者拥抱。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2014年度
“他用记忆的艺术展现了德国占领时期最难把握的人类的命运以及人们生活的世界”——颁奖词
插画师:延斯·梵歌
小说家莫迪亚诺善于运用回忆和想象结合现实与虚构,捕捉二战时法国人的普通生活。画中的空间超脱了现实空间,人物关系疏离不明。延斯·梵歌喜欢在作品中玩弄主体与空间,让他们呈现出一种捉摸不透的关系。
爱丽丝·门罗2013年度
“当代短篇小说大师”——颁奖词
插画师:约翰•斯滕博格
约翰·斯滕博格在他的个人网站上这样解释这幅图——某个时刻,一个典型的窗口,清凉的晚风突然吹进了房间,窗帘布轻轻掠过,然后呼气一般,缓慢回落。在平静中凝视,想象,远方超越地平线以外的炽热,仿佛进入天堂一般。
爱丽丝·门罗善于描绘各种各样的在不同的生涯历程中挣扎的女性,并善于利用时空转换塑造新的文本世界。她说读小说就像在一间房屋中行走,观察房间时,还要向窗外看看。斯滕博格绘制的或许就是读门罗小说的感受,又或者是门罗小说中主人公的心境——人生虽然荒凉,可仍有令人心驰神往的风景。
莫言2012年度
“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颁奖词
插画师:约翰•斯滕博格
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在莫言的作品中我们认识到充满天马行空想象和魔幻色彩的中国乡土。证书插画有一种镇静剂般的功效,约翰·斯滕博格这样解读——山间的流水,映照远方美丽却遭受蹂躏的风景。冷雾,枯树,依稀可见。我们互相看不到彼此,独自远行。你,我,他,乡间的驴子都不属于历史,而是这画中的一抹红。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2011年度
“通过凝炼、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颁奖词
插画师:约翰•斯滕博格
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是一名超现实主义隐喻大师。诗歌在他眼里,是感受,是幻想,是醒着的梦——“醒,是梦中往外跳伞……当穿越死亡的漩涡之后/是否有一片巨光会在他(漫游者)的头顶上铺开?”画中所有意象都符合黄金比例,在迷雾中我们放佛听到群星的合奏,剩余的所有都化为渺小不值一提的存在。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10年度
“对权力结构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对个人的抵抗、反抗和失败给予了犀利的叙述”——颁奖词
插画师:约翰•斯滕博格
约翰·斯滕博格:红色就是一切。破碎的愈合,猩红的眼睛,记忆,历史。外部,内部,血腥,紫色,一切背景皆是如此。那汲汲于生存的人们,透过轮廓共同迈进。崩溃脱落的碎片,形成新的锁链。
作为结构写实主义大师,略萨的作品经常触及社会最敏感的神经,用深刻的怀疑道出尖锐的现实,尖锐如画中的红,充满不容忽视的张力。
赫塔·米勒2009年度
“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颁奖词
插画师:约翰•斯滕博格
德国女作家米勒以写作德裔罗马尼亚人在苏俄时的遭遇著称。画中的元素选取自她的小说——单词、短语、符号……用印刷字体表现并叠在一起,像一种宣誓般的呼号,你仿佛能听到作家在你面前亲自读到:“Blick,……”
勒·克莱齐奥2008年度
“展现了新的起点、诗意的冒险和感官狂喜;作为探险者,发掘了隐藏于主流文明底部和外部的人性”——颁奖词
插画师:约翰•斯滕博格
法国文坛领军人物,作品主题涉及西方都市的野蛮与疯癫,远方的旅行,少数民族等。画师本人对这幅插图的解读:被召回的记忆,自己的,或是他人的。沙漠,无尽的平原,雷雨后的燥热,那有令人心动的风景,天地合一。银色的图像在闪耀,反射环境中永恒的变动,并未环境奠定了基调。这银色的图像就是勒·克莱齐奥。
多丽丝·莱辛2007年度
“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的史诗”——颁奖词
插画师:玛玛·安德森
玛玛·安德森,瑞典艺术家,现居斯德哥尔摩。她善于描绘家庭、自然的场景。画中的鲜花让人联想到多丽丝·莱辛的家乡,宁静的英国小镇,当中的一把剪刀打破了这份安逸,正如莱辛的笔锋,戳破人类伪装表面下复杂阴暗的内心。
奥罕·帕慕克2006年度“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颁奖词
插画师:玛玛·安德森
土耳其当代小说家奥罕·帕慕克生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是奥斯曼帝国贵族的后裔。他的作品不仅描绘了伊斯坦布的忧伤与呼愁,而且反映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从这幅作品中看不出伊斯兰文化的痕迹,那个倒行看人群远走的妇人,可能象征了作家的觉醒意识吧。
哈罗德·品特2005年度“他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颁奖词
插画师:玛玛·安德森
哈罗德·品特,英国剧作家、导演,关注因受“性解放”运动影响而出现的新的性和婚姻伦理。从古至今,四方屋檐下,来自火星的男人和来自金星的女人总有说不完的故事。
艾尔芙蕾德·耶利内克2004年度
“她小说和剧本中表现出的音乐动感,和她用超凡的语言显示了社会的荒谬以及它们使人屈服的奇异力量”——颁奖词
插画师:玛玛·安德森
艾尔芙蕾德·耶利内克,奥地利女作家,反对男权统治,认为男性话语禁锢了女性的发展,大胆的写作引发了不少争议。她的大胆在画中也有体现,看右下角那个女性。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2003年度
“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颁奖词
插画师:博·拉松
新画师登场!博·拉松,一位来自斯德哥尔摩的画家、装置艺术家。他一共为诺贝尔文学奖绘制了15幅插图。这幅插图是为南非小说家库切所做,库切的小说主题通常为人如何在逆境中得到拯救。
凯尔泰斯·伊姆雷2002年度
“他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划以及他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颁奖词
插画师:博·拉松
伊姆雷是一名匈牙利犹太作家,大屠杀是他作品永恒的主题。
维·苏· 奈保尔2001年度
“通过敏锐而真实的文学笔调向世人展示受压抑的历史现实”——颁奖词
插画师:博·拉松
奈保尔生于中美洲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印度裔作家,后定居英国。他曾以新闻记者的身份游历世界。画中对称的花纹有一块不那么对称的“污渍”,这可能描绘的是奈保尔的心境吧。他是一个移民作家,虽然是印度裔但生活中没有接受过印度传统,从小接受英式教育,但对于英国人而言他永远是一名“局外人”。
高行健2000年度
“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颁奖词
插画师:博·拉松
高行健祖籍江苏泰州,后移民法国,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语作家。他的作品注重人性描述,搀杂佛家禅思,但并不带有强烈的政治性,跨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创作可能伴有符号意义解读的偏差吧。
君特·格拉斯
“其嬉戏之中蕴含悲剧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类淡忘的历史面目”——颁奖词
插画师:博·拉松
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坚定的和平主义者,他的作品塑造一个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揭露历史遗忘的一面。画中体现的可能是阴暗历史中的记忆碎片。
若泽·萨拉马戈1998年度
“由于他那极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的作品,我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颁奖词
插画师:博·拉松
葡萄牙作家,代表作《失明漫游记》,城市中蔓延奇怪的失明症,空前灾难袭来,社会原来如此脆弱荒诞。画中混乱的线条构成城市的俯瞰图,白茫茫的一片象征失序的世界。
达里奥·福1997年度
“其在鞭笞权威,褒扬被蹂躏者可贵的人格品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堪与中世纪《弄臣》一书相媲美”——颁奖词
插画师:博·拉松
政治讽刺的天才。在他这里,“笑”是一种武器。
巴勃鲁·聂鲁达1971年度
“诗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颁奖词
插画师:那贡尔·布吕塞维茨
布吕塞维茨为诺贝尔文学奖绘制插图长达25年。因为年代久远,在诺贝尔奖的官网上,在他之前的插画师作品很少收录。
萨缪尔·贝克特1969年度
“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颁奖词
插画师:那贡尔·布吕塞维茨
《等待戈多》的作者。幽暗的黑白灰,孤立的头像,很好地体现了现代人的迷茫。
海明威1954年
“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于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颁奖词
插画师:Bertha Svensson Piehl
看到《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了。
塞尔玛·拉格洛夫1909年度
“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颁奖词
在诺贝尔奖官网收录的最早的文学奖证书。获奖者塞尔玛·拉格洛夫的代表作是家喻户晓的童话作品——《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本文图片来自诺贝尔奖官网、部分内容编译自John Stenborg个人网站。翻译整理:榕小崧,编辑:榕小崧、小井。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究竟偏爱什么菜?原创
朱桂英 [url=]新京报书评周刊[/url]
微信ID:ibookreview
『阅读需要主张』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大抵真的可以称作一个“神秘组织”。 譬如今年,便将公布时间从10月6日挪至10月13日,更改的原因为“时间不凑巧”。恕书评君无知,那这“凑巧”又是何意?此为一;其二乃是其评审机制、流程皆乃云里雾里,同年布克奖、普利茨奖、塞万提斯奖、毕希纳文学奖皆可参考也只能参考,博彩公司奖池赔率总居上游的几位作家也基本位于“陪跑”之列;其三世界各地国家数不胜数,而其中大量作品因没有译介作品在国内读者间毫无知名度亦是自然之事…… 嗯,好吧,既然大家都只能猜(恶劣些的便散布谣言),作为国内图书界一大神秘组织的书评君便也端庄揣测一番好了。
撰文 | 朱桂英
诺贝尔文学奖究竟热爱怎样的作品?关注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们,不会错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文学评论家们更是将其作为长期研究讨论的对象。几乎每一位新人添位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之列,都会再次激发人们对诺奖所蕴含的价值判断的分析。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作为一种关于价值阐述的文本来阅读,不失为一种探究方式,虽不是最深邃的,却可能是最有趣的,当然,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冒一点“过度诠释”的危险。
还有谁记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获得者吗?那是一个在文学史上悄无声息的人——法国诗人普吕多姆,彼时他因“崇高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而获奖,在颁奖词中,还有一段,“在实践-伦理领域,像康德一样,在义务的不可否认和绝对的事实中,找到了人类超感觉目的的证据。”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来是对文学作品的赞美之辞。
不乏有研究者指出,诺贝尔文学奖始于平庸。最初十位获奖者,除了波兰小说家亨里克•显克维支与英国小说家吉卜林仍在世界文学家序列中接受人们的敬意,其余几位则游离于文学史之外,唯有在谈论诺贝尔文学奖时被再次记起。而他们的获奖,多是因伟大、理想主义、卓越、高贵等。
然而批评者眼中的“平庸”,却是瑞典学院的院士们的认真的努力,他们立志在分崩离析的时刻充当文学理智和保守主义的桥头堡。在诺贝尔关于文学奖的遗言中,“最具有理想主义倾向”、“最杰出”是两个关键词,年事已高的院士们,仍然逡巡在十九世纪的古典美学中,那是强调真审美合一的黑格尔主义美学。于是,“高尚而纯洁”被置于评奖大旗上,文学被要求是高尚、理性、均衡、和谐的,同时,基督教文化背景,以及由之而来的爱上帝和有神论,是获奖的必须因素。
由此而留下的遗憾是,托尔斯泰因对《圣经》的无知而落选,托公晚年不信教会,信一个他自己心中的上帝,他认为上帝在所有人的心里。易卜生现在已是挪威民族的骄傲,但他举世闻名的《玩偶之家》,却因为讽刺社会以及攻击基督教家庭秩序而落选。哈代因其作品中的主人公缺乏性格,充满繁琐细节,偏爱耸人听闻、扣人心弦的效果,以及刻薄的宿命论和不尊敬上帝而被诺贝尔奖抛弃。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日—日)。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几部被视作经典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亨里克·约翰·易卜生(Henrik Johan Ibsen,日-日),被认为是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人。知名作品包括《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等。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日-日),英国诗人、作家。知名作品包括《还乡》、《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
1910年到191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理想主义”是一个高频词汇,光从颁奖词中看,看不出有大的波动或者新的涟漪,十九世纪的古典美学,在二十世纪的历史现实里逐渐隐退,却被瑞典学院的院士们严谨地看护着。即便一战的爆发,也未能有所松动。惟一的亮点,是泰戈尔的获奖,一个用孟加拉语写作的地方诗人,因其英语诗作获奖而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诗人。
一战结束至二战爆发这段时间,院士们对诺贝尔遗嘱中关于“理想主义”的解读,开始有所松动,最明显的标志,是不再将基督教文化背景严格置入获奖要求,不信神、对社会批判和冷嘲热讽不再作为否定作家的理由。颁奖词中出现了新的词语:人道主义与民族精神。
我们可以看看法郎士、叶芝、萧伯纳的获奖理由。法郎士由于保卫真理,反对沙文主义和军事种族歧视,具有纯粹的艺术风格、襟怀坦荡的人道主义而获奖,萧伯纳是因真正的仁慈和善良,富有人情味,叶芝展现了民族精神。尤金•奥尼尔则因表现出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而获奖。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将其形容为一个再也无法继续下去的世界,介于已经死亡的过去和尚未诞生的将来之间的过度状态。我们在诺贝尔颁奖词里读到了这些与人道主义,与关心人本身的存在状态相关的表达,比如,在洞察人类现状上表现出深度与怜悯、反映了人类的基本面貌、描绘了农民的生活等。
这个时期最受争议的一位获奖者是赛珍珠,她于1938年获奖,理由主要为“对中国农民生活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但马上有人认为,此乃末流作家的红运,只反应了评委注重大众审美趣味,将文学从象牙塔之中拉下来,还至于芸芸众生的倾向。而普鲁斯特、乔伊斯、卡夫卡等现代主义作家的作品,尚未进入诺奖视野,虽然基督教的教义不再被严格遵循,但院士们对高尚与秩序的坚守,使得诺奖与文学新发展各行其道。一方面,是对新文学形式的排斥,这个很类似于当时中国文坛对朦胧诗的排斥,因其新颖而怠慢。同时还被排斥的,是那种在内容批评社会秩序的,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赫尔曼•黑塞,他因伦理上的无政府主义和内容上缺乏人物刻画而被指责为具有破坏性。
有意思的是,1946年,曾被否定的黑塞以《荒原狼》获奖,被赞以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象征了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风格。这个迟来的加冕所携带的一个新词“创意”,成为下一个阶段诺奖标准的新范域。
二战结束后的世界令人沮丧,用丘吉尔的话来讲,是“一个愤怒和发抖的世界”。但在幻灭绝望的悲观里寻觅,却也能发现一点孤注一掷的希望。很多知识分子把人类所经历的苦难以及在苦难中的孤立无援,看成是上帝不存在的证据,人类要自我复苏,就得摒弃对彼岸的渺远希望,回到当下生活中来,他们呼喊,不要再等地上出现天国,而是动手自己来筑就。那是一个存在主义突然流行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来看诺奖对1944年获奖的丹麦小说家约-廷森的评价,饶有意味。评委们认为约-廷森借着丰富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职心和大胆、清新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次年获奖的智利女诗人米斯特拉尔的抒情诗,则被认为是由强烈感情孕育而成。接下去便是黑塞的获奖,继而过渡到纪德,因其对真理无所畏惧的热爱、敏锐的心里洞察力、对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的呈现。
纪德的获奖,让现代主义作家颇为振奋。在此之前的诺奖获得者,并未因为对人性的处境的呈现而受到赞誉,那种要求高贵、高尚的要求,内在包含着对人性的赞美与热爱,如果有所松懈,那也是允许去责备环境、制度败坏了人,而在纪德这里,人性本身的困境被提出来。现代主义作家们的特殊风格,从一定程度上讲,正是由于对人本身的质疑与反思。
安德烈·纪德
于是,1948年,艾略特登上了诺奖颁奖台,颁奖词曰:“对于现代诗之先锋性的卓越贡献”。如果仅从颁奖词来讲,这是诺奖第一次从文学发展的角度,而非现实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评价作品,之前的颁奖词里,充满了对文学作品教育意义、对现实与人类处境的关怀。
T.S 艾略特
我们在1949年福克纳的获奖辞中会读到更清晰文学尺度:“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良知与自由
1950年至1990年的世界,统而观之,是一个东西对峙的世界。仅阅读罗素与丘吉尔的获奖辞,其相同之处,都是捍卫人的价值,所不同的是,罗素因捍卫思想自由而被赞以意义重大,丘吉尔则因在演讲中捍卫了崇高的人的价值。
这段时间内的诺奖获得者,从丘吉尔到帕斯捷尔纳克、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聂鲁达,从西方的正义捍卫者到东方的离经叛道者,构成一种饶有意味的图谱,让人在文学与政治之间寻觅某种相关性。仔细阅读他们的获奖辞,可以明显感觉到诺贝尔文学奖对人类价值的肯定,以及对政治立场的极力避免。当然,还有此前所开拓的关于艺术创新的标准。
举例而言,提出人们既要预防虚无主义也要预防乌托邦主义的作家加缪,被认为是照亮了人类良知的种种问题,但身在苏联甚至不能获得当局允许出国领奖的帕斯捷尔纳克,被肯定的是他在抒情诗和俄国史诗传统上的努力。后来成为政治夜莺的肖洛霍夫,则是因其作品描述了俄罗斯民族生活的另一历史层面而获奖。
揭露苏联极权之丑恶的索尔仁尼琴获奖,被肯定的是其作品的道德力量。积极抵抗极权的波兰诗人米沃什,则是因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而获奖。更惹人注目的是1987年获奖的布罗茨基,他曾被以社会寄生虫的名义送往劳改营,颁奖词赞美的是他作品对时空限制的超越,以及广阔的思想与浓郁的诗意。
这些多少带有反抗形象的作者被置于诺贝尔文学讲台上,且在他们的答谢辞中一遍遍表达对人类良知的坚守,恰好与颁奖词中对其作品偏文学性的肯定,构成一种双调式赞美,诺奖不直接要求文学有道义担当,作家的写作却因道义而更具分量,他们对极权的反抗、对时代的反思、对人存在尊严与自由的捍卫,都成为后人景仰的理由。
而所有这些,集中到一起而成的图景,也许可以引用米沃什所说的话:“我的信仰始终如此,一个社会一个文明,只有通过在这个或那个人身上选取善的种子的积聚,才能延续。”
冷战之后,世界进入一个开放而多元的时代。诺奖的颁奖词里,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大词“人类文明”。比如南非小说家纳丁•戈迪默获奖,其理由是她史诗般壮丽的作品,对人类大有裨益。君特·格拉斯的作品使人们反复重温被遗忘的历史,奥尔罕·帕慕克的作品则是发现了文明的冲突,勒·克莱齐奥则是探寻了文明支配下的边缘人性。
纳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日-日),南非女作家,作品包括《爱的时机》、《贵宾》、《自然资源保护论者》等。君特·威廉·格拉斯(Günter Wilhelm Grass,日-日)德国作家。知名作品《铁皮鼓》,也是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认为他“以嬉戏中蕴含悲剧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类淡忘的历史面目。”费里特·奥尔汗·帕穆克(Ferit Orhan Pamuk,日-),作品包括《我的名字叫红》、《纯真博物馆》、《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等。日,瑞典皇家学院以“在寻找故乡的忧郁灵魂时,发现了文化冲突和融合中的新的象征”为由,授予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位土耳其人。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日-),法国作家,知名作品《诉讼笔录》、《寻金者》。
若再细看作品的具体内容,也许我们应该赞美评委们,他们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多元化审美眼光,以及迅速的反应、宽容的胸怀来评定作品。他们不仅为谢默斯•希尼和托尼•莫里森因丰富的想象力和充满诗意而加冕,也为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喝彩,而格拉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也被他们所赞美。
其实阅读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诺奖颁奖词,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表达的精致,意蕴深长。我们直接可以读到的是这样的信息:辛波斯卡在她的诗歌中,以精确的讽喻揭示了人类现实中的历史背影和生态规律;萨拉马戈以充满想象、同情和讽喻的语言故事,不断使我们对虚幻的现实加深理解;伊姆雷在其作品中探讨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个体的生命和思想不能存在于一个人们几乎彻底屈从于强权的时代。
维斯拉瓦·辛波丝卡(Wisława Szymborska,日-日),波兰诗人,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José Saramago,日-日),葡萄牙作家,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包括《盲目》、《修道院纪事》。凯尔泰斯·伊姆雷(Kertész Imre,日-日),匈牙利作家,作品包括《无命运的人生》、《惨败》、《苦役日记》等。
颁奖词还出现了有趣的修辞,说品特的戏剧发现了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并在此处强行打开压抑者关闭的房间;而关于耶利内克,则认为她的小说和戏剧中各种声音和反诘之声汇成的一种音乐之流,它们以独一无二的语言的激情,揭露社会的成规陋习、它们的荒诞和淫威。
阅读至此,我们可以借助作品再深入一点探究。关于达里奥•福,这位善于插科打诨的弄臣,一个集编、导、演于一身的丑角,其著名的作品,莫过于《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死亡》,一个无辜的人被警方当做无政府主义这逮捕,他在拘留岁坠楼自杀,又被称为畏罪自杀。作家对专制与不平等的鞭挞,非常明显。君特格拉斯可算是二战以后西方文坛中少见的具有强烈政治意识、政治参与热情的作家,《铁皮鼓》所写历史背景从纳粹德国到之后的联邦西德,充满对极权的讽刺与抗议,也批评普通人因缺乏独立思考,随波逐流终为虎作伥。
达里奥·福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礼现场
伊姆雷的作品的一个情结,是奥斯维辛集中营,他被认为是引导人们重温噩梦般的往事来触动脆弱的神经,以展现极限生存坏境而启示人们去追求更高的价值,比如自由、尊严,仿如回到黑暗而寻光明。耶利内克则以最简单的母女关系,展现出丰富的人性图景和生存困境,在专制面前,个体生命无法拥有爱与生活的能力,只会一点点变形、溃败,在带领读者进入人性恶的深处时,激发起人们回归善的渴望。
在多元与丰富中,要描述我们所看到的总印象,也许不得不借助诺贝尔最后的遗嘱中的表达,in anideal direction,在理想的方向上。
本文为独家原创文章,图片来自网络。作者:朱桂英;编辑:一一。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鲍勃·迪伦:每个深情的浪子都有一颗老灵魂 文艺君 [url=]新京报书评周刊[/url]
微信ID:ibookreview
『阅读需要主张』
已经看了太多鲍勃·迪伦吗?但这毕竟是让我们能努力去了解一个诗人,一个歌者,一颗老灵魂的好时机。
所以,不如,再读读这篇吧。
鲍勃·迪伦每个深情的浪子都有一颗老灵魂北京时间10月13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鲍勃·迪伦(Bob Dylan,日— ),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风云人物,也是当时青年精神的象征。作为60年代潮头浪尖上的人物,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评语:“猫王”和“甲壳虫”创造了摇滚乐的形式,而鲍勃·迪伦为摇滚乐注入了灵魂。迪伦涵义深刻的歌词,朴素简洁、意气风发的音乐,迄今依然是摇滚艺人难以超越的高峰。他用左手写着象征主义的诗歌,将时代的事件、场景、心态统统化作富于艺术魅力的隐喻;右手则写出动人心旌的音乐和歌曲,这为他的诗歌注入更强大的灵魂、更高扬的力量、更激荡人心的激情。即便那些表面浅近的两性情话,在迪伦饱经沧桑的演唱下,往往也成了充满揭示性的时代的暗语。迪伦的歌曲具有一种随口而出、自然粗朴同时却又完美无比的特征,证明朴素的内心激情有时比虚伪的艺术修饰更重要。正如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所说,迪伦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带来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
1鲍勃·迪伦的人生碎片Bob Dylan
《像一块滚石》鲍勃·迪伦与金斯堡等
1997年以后,迪伦几乎每一年都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金斯堡在采访中称赞这位摇滚诗人的歌词,尖锐和简约得“就像圣经中的箴言”。金斯堡说,1964年他从印度回到纽约,一位诗人给他放迪伦的《暴雨将至》。金斯堡听完后掩面哭泣,他说,一个“在路上”的颓废时代结束了,年轻的一代看到了亮光和生命的激情。金斯堡讲述他第一次与迪伦及披头士乐队见面的情形,列侬问他为什么不和迪伦坐得更紧一点。金斯堡则问列侬是否读过威廉·布莱克的诗。列侬说,谁啊,我从没听说过。他的妻子洋子说,约翰,不要说谎。于是他们倒在一起笑个不停。这一幕令人回想中国的80年代,诗歌、音乐与社会运动曾经的关联。金斯堡发觉,这些年轻人尽管已处在大众话语权力的顶峰,成为万人膜拜的文化英雄。但他们依然对内心信念极不确信。也许每一个时代,每一场运动,当你走入中心,都会发现世界的高歌猛进,原来总是被某种没有确据的激情所左右。|《像一块滚石:鲍勃·迪伦回忆录第1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放任自流的时光》鲍勃·迪伦和琼·贝兹堪称民谣界的“帝与后”,他们曾经的恋情也为民谣歌迷所津津乐道犹记得,在当年的格林威治村,我们将画作挂于墙上、登台歌唱、发表演讲;我们让每个夜晚都充满了爱的火焰;我们离经叛道、洞若观火,我们追求着真理、燃烧着激情,我们向世界宣告着理想、在现实的残酷中怒吼;当然,我们的生活还充满诗歌、文学和音乐。除了我在书中提到的人物以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身处历史舞台背后,他们也亲眼见证、亲耳聆听、亲口评论乃至亲自参与推动了这段历史。它看似一朝铸就,实则有太多人在后面推动。作为其中一员,我深感自豪。我想,当年我义无反顾从皇后区登上的,是一列开往春天的地铁。| 苏西·罗托洛《放任自流的时光:一九六零年代的格林威治村,我与鲍勃·迪伦》,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11月
《编年史》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都不属于任何人。我有妻子儿女,我爱他们胜过世界上其他的一切。我竭尽全力为他们奉献,不让他们受到什么困扰,但最大的麻烦是媒体总想把我当成话筒、发言人,甚至是一代人的良心。这太可笑了。我所做的就是唱歌,这些歌直截了当,表现了巨大的崭新现实。据说我替整整一代人发出了声音,但我和这代人基本没什么相似之处,更谈不上了解他们。我离开家乡不过十年,没有大声表达过任何人的观点。我的命运就是随遇而安,这与代表任何一种文明毫不相干。真实地面对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事。与其说我是一个花衣魔笛手,不如说我是一个放牛娃。| 鲍勃·迪伦《编年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
2鲍勃·迪伦为什么伟大?听听中国诗人的评价
王敖鲍勃·迪伦的文字功力超过很多成名的诗人,在营造词语的幻像,暗用典故方面尤其出色。当代诗歌批评大家克里斯托弗·瑞克斯(Christopher Ricks)就是他的崇拜者,瑞克斯曾经在2004年推出一部五百多页的专著,研究迪伦关于信仰和罪的观念。要知道,瑞克斯以往研究的都是经典大诗人,比如密尔顿和济慈,在批评界备受尊重。当年的《新共和》杂志的标题是,“迪伦做了什么,以至于能让瑞克斯写一本书?”答案是,迪伦绝非一个歌手那么简单,瑞克斯不但挖掘出了迪伦歌词里的大量关于宗教文化的典故,而且经常把它们跟很多大诗人的作品相比,从莎士比亚到布莱克,从丁尼生到艾略特。
廖伟棠我曾直接师从他的歌而写我的新诗,这首先是一种意气风发的精神,我来了,我看见,我唱出。一个最敏感的心坦然直面最晦涩疯狂的现实,像美国当代诗歌,拥有一个消化一切的胃,世界于是向他敞开——在我最初的理解中,Bob Dylan就是这么一个魔术师一般的吟游诗人。但是即使是十五年前单纯的我,也从Bob Dylan处学习了不单纯以及批判。坦荡之气骨与神秘繁复之意象,是他的两面,在现代诗中很少有人能综合之,除了洛尔迦——由此也可以看出影响Bob Dylan的,除了迪伦·托马斯,还有洛尔迦和布莱希特。 Dylan和他们的叙事歌谣和我们的《诗经》、乐府有同样珍贵的质量:直接、纯朴又婉约、新奇,他们教会我如何以诗歌的形式叙事而不是藉小说、戏剧的形式叙事。
李皖迪伦不光有时代精神,更有他自己的个人世界。他以不顾世人不顾风向不顾潮流不顾时代的勇气,以一己之血性、灵魂,听从内心召唤,坚守住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他是艺术家,不止在大时代才是艺术家,而是在任何年代都是艺术家,他的艺术一直在跟随他的际遇而变,在各个年代崭露不同的表情。他的诗艺在不同时期展示出完全不同的面貌。迪伦从没有简单地重复他自己,越到后期,迪伦歌词的精粹度越高,越展现了想象力、独创性和启发性。60年代是激情澎湃的、泥沙俱下的、排比化散文化风格明显的朗诵诗,与金斯堡的垮掉派诗风同出一辙,在诗风上其实没有太多创造性。70年代开始有了一种收敛,有了一种冷的、确切的叙述。80年代专属于迪伦的独有个性开始形成,一种重在刻画两性关系的复杂和纠缠,完全口语化日常化,特别平凡朴素,但在平凡中机锋四出、紧张矛盾四处绽露的诗风;这些诗有时候表面上会显得重来复去绕来绕去唠里唠叨,有时候又会突现出异常的决断干脆隽永。90年代迪伦开始写出完全属于他自己的诗歌杰作,铺张完全不见,长诗完全不见,泥沙完全不见,含糊其辞完全不见,统治迪伦的不再是激情、铺排、描写、时代画卷,而是短小机趣的套式和套式中偶发的艺术生殖力,他的诗歌形式的启发性曾让我一见难忘。
3鲍勃·迪伦的诗与歌中英文
Under the Red Sky
[url=]Under The Red SkyBob Dylan - Bob Dylan's Greatest Hits, Vol. 3[/url]There was a little boy and there was a little girl.and they lived in an alley under the red sky.There was a little boy and there was a little girl.And they lived in an alley under the red sky. There was an old man and he lived in the moon.One summer's day he came passing by.There was an old man and he lived in the moon.And one day he came passing by. Someday little girl, everything for you is gonna be newSomeday little girl, you'll have a diamond as big as your shoe Let the wind blow low, let the wind blow high.One day the little boy and the little girl were both baked in apie.Let the wind blow low and the wind blow high.One day the little boy and little girl were both baked in a pie. This is the key to the kingdom and this is the townThis is the blind horse that leads you around Let the bird sing, let the bird fly.One day the man in the moon went home and the river went dry.Let the bird sing, let the bird fly.The man in the moon went home and the river went dry.
红色天空下
有一个小男孩 有一个小女孩。他们住在一条小巷在红色的天空下。有一个小男孩 有一个小女孩。他们住在一条小巷在红色的天空下。 有一个老男人 他住在月亮上。夏日的一天他打此地经过。有一个老男人 他住在月亮上。有一天他打此地经过。 有一天小女孩 所有事对你将变成新的有一天小女孩 你将得到像你鞋子一样大的钻石 让风低低吹 让风高高吹。一天小男孩和小女孩双双在一个馅饼中被烤熟。让风低低吹 让风高高吹。一天小男孩和小女孩双双在一个馅饼中被烤熟。 这是打开王国的钥匙 这是那城市这是那匹瞎马它领着你乱转 让鸟儿唱 让鸟儿飞。一天月亮上的男人回家了河流变得干枯。让鸟儿唱 让鸟儿飞。月亮上的男人回家了河流变得干枯。
Born in Time
[url=]Born In Time(Unreleased, Oh Mercy)Bob Dylan - Tell Tale Signs: The Bootleg Series Vol. 8[/url]In the lonely nightIn the blinking stardust of a pale blue lightYou're comin' thru to me in black and whiteWhen we were made of dreams. You're blowing down the shaky street.You're hearing my heart beatIn the record breaking heatWhere we were born in time. Not one more night, not one more kiss.Not this time baby, no more of this.Takes too much skill, takes too much will.It's too revealing.You came, you saw, just like the law.You married young, just like your ma.You tried and tried, you made me slideYou left me reelin' with this feelin'. On the rising curveWhere the ways of nature will test every nerve.You won't get anything you don't deserveWhere we were born in time. You pressed me once, you pressed me twice.You hang the flame, you'll pay the price.Oh babe, that fireIs still smokin'.You were snow, you were rain.You were striped, you were plain.Oh babe, truer wordsHave not been spokin or broken. In the hills of mystery.In the foggy web of destiny.You can have what's left of me.Where we were born in time.
上图:22岁的鲍勃·迪伦演出时的情景
在我们出生的年代
孤独的夜从闪耀着微蓝光芒的星团你漆黑雪白向我袭来当我们是用梦做成的。 你吹过不安的街你倾听我的心跳在破纪录的高温中在我们出生的年代。 不要再多一夜 不要再多一吻这一次不要宝贝 再不要这一些需要太多的技巧 需要太多的意志这实在明显不过。你来了,你看到,就像是定律。你嫁得年轻,就像你的妈妈。你试了又试,让我滑倒让我摆脱不了这种感觉。 在上升的曲线上勇气受到自然规律的考验。你得不到你不应得的在我们出生的年代。 你压我一下,又压我一下。你熄灭那火焰,你将付出代价。噢宝贝,那火仍在冒烟。你是雪,你是雨。你是条纹的,你是单色的。噢宝贝,没有人说过讲过比这更真的话。 在神秘的山中。在命运雾蒙蒙的蛛网里。你可以得到残留的我。在我们出生的年代。
上图:1963年发行的第二张专辑《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封面,背景为格林威治村
[url=]10,000 MenBob Dylan - Under The Red Sky [Remastered][/url]Ten thousand men on a hill.Ten thousand men on a hill.Some of 'm goin' down,some of 'm gonna get killed. Ten thousand men dressed in oxford blue.Ten thousand men dressed in oxford blue.Drummin' in the morning,in the evening they'll be coming for you. Ten thousand men on the move.Ten thousand men on the move.None of them doing nothin' that your mama wouldn't disapprove. Ten thousand men digging for silver and gold.Ten thousand men digging for silver and gold.All clean shaven, all coming in from the cold. Hey! Who could your lover be?Hey! Who could your lover be?Let me eat off his head so you can really see! Ten thousand women all dressed in white.Ten thousand women all dressed in white.Standin' at my window wishing me goodnight. Ten thousand men looking so lean and frail.Ten thousand men lookimg so lean and frail.Each one of 'em got seven wives, each one of 'em just out of jail. Ten thousand women all sweepin' my room.Ten thousand women all sweepin' my room.Spilling my buttermilk, sweeping it up with a broom. Ooh, baby, thank you for my tea!Baby, thank you for my tea!It's so sweet of you to be so nice to me.
10000个男人
10000个男人在山上。10000个男人在山上。他们中一些人走下来一些人将被杀害。 10000个男人身穿牛津蓝。10000个男人身穿牛津蓝。在早晨击鼓在傍晚向你扑来。 10000个男人在转移。10000个男人在转移。他们中没人做你妈妈不同意的事情。10000个男人挖金掘银。10000个男人挖金掘银。所有人脸刮得干净所有人不再受冷清。 嗨!哪个是你的爱人?嗨!哪个是你的爱人?让我好好教训他一顿这样你好真的看清! 10000个女人一身白衣。10000个女人一身白衣。站在我的窗前,祝我晚安。 10000个男人又瘦又弱。10000个男人又瘦又弱。每一个人娶了七个老婆每一个人刚刚出狱。 10000个女人打扫着我的房。10000个女人打扫着我的房。打翻了我的乳酪用扫帚将它们归拢。噢宝贝,谢谢你的茶!宝贝谢谢你的茶!你是多么甜对我多么好。
注 以上诗歌均译自专辑《红色天空下》(Under the Red Sky,1990),译者李皖。
毫无疑问,被鲍勃·迪伦“轰炸”了一天多。哦,不,是被关于鲍勃·迪伦的报道和文章“轰炸”了一天多。忙了一天两夜头晕智障的书评君依然知道,迪伦本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啊。
从“竟然”是鲍勃·迪伦获奖,到“实至名归”、“颁给灵魂”、“是诺奖更需要鲍勃·迪伦”……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后的24小时,永远很热闹,不无争议,却见证着一个熟悉或陌生的作家瞬间为众人所知、并迅速被经典化的过程。
但鲍勃·迪伦又可能不一样。一天过去,人们竟又开始猜测:他会去领奖吗?他会在颁奖礼上发表怎样的“奇谈怪论”?又或者,他有没有可能拒领诺奖?(想想就让人更兴奋了起来……)
这些猜测和议论是有道理的。看,这位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出现在了拉斯维加斯的表演现场,然而根本没有提及获奖之事,“酷得像根黄瓜”。
嗯,听不到迪伦的“感言”,我们还是可以听一听众声喧哗。
很想知道,鲍勃·迪伦自己有没有想到过会得诺贝尔文学奖。
如今,76岁的他在干什么呢?我们知道,2011年,70岁的时候他来到上海、北京开演唱会,那么多中外四五十开外、曾经的嬉皮衣冠楚楚地赶去听。按照费翔的说法,他这么老了,还在酒吧里演唱,就像他二十岁的时候从老家希宾前往纽约时一样。
2011年,鲍勃·迪伦的北京演唱会
鲍勃·迪伦,这个在漫长的历史中变得如此熟稔实际却又陌生的名字,我和很多人一样,在他得奖后恶补着关于他的一切。看着他的黑白相片,从反抗、叛逆、嬉皮的少年到平静、安详、依然不羁的老人,我们就会明白诺贝尔奖作为终身成就奖的意义:一方面她关注你过往的贡献和最近的成就,另一方面,她暗暗注意你如何面对自我,如何在人生中左冲右突,如何应付虚无感,如何坚持,如何重生——后者正表现了你和文学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因此,村上又没有获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因为诺贝尔奖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我愿意想象,鲍勃·迪伦是在酒吧的唱歌间隙得知获奖消息的;正如他在自传《编年史》中说的,“我从来都是我自己。”他表演、他唱歌、他写作、他画画,只是做他想做的;他遭遇车祸、遭遇创作灵感的消退,他改变、重生、被人赶下台……他只负责专注、同样艰难地做自己,诺奖是对这一切的肯定。
从年轻到年老的鲍勃·迪伦
诺奖不是他的目标,否则他不会在70岁的时候还进行着“永不结束的巡演”;诺奖只是他有生之年飞来横奖,尽管他早早被提名。他拒绝标签,反抗别人称他为“反抗歌手”,追求彻底的独立和自由,不依傍任何派别、外在的潮流和声名,肯定不会把诺奖放在心上。
不用那么急功近利,否则有可能忘了最想做的事、最想做的自己,人生无异于买椟还珠,这是鲍勃·迪伦获奖给我们的启示。
听,质疑的声音
日,瑞典学院授予鲍勃·迪伦诺贝尔文学奖,表彰其“在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表达”。这是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授予一位歌手/歌词作者。尽管瑞典学院的秘书莎拉·丹纽尔(Sara Danius)用“荷马和萨福写诗也是拿来唱的”,来解释迪伦的获奖。在很多读者心中,一个问题还是挥之不去:如瑞典学院所说,迪伦“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他对当代音乐的影响是深刻的”,毋庸置疑他是个伟大的歌手;可是他所写的,是不是好的文学?以文学的标准来衡量,他的小说《塔兰图拉》(Tarantula,又译《毒蜘蛛》)能不能作为他获得诺奖的依据?——迪伦迷们常常对《塔兰图拉》的第一段了然于胸,可是几乎没有人读到最后一段。
鲍勃·迪伦写于1966年的小说《塔兰图拉》
消息公布之后,质疑的声音很广泛,从作家、学者到普通读者。黎巴嫩裔美籍小说家Rabih Alameddine毫不讳言他的不满:“把诺贝尔文学奖给鲍勃·迪伦,就和1953年把该奖授予丘吉尔一样愚蠢。”“嗯,如果他们一定想把这个奖发给一个诗人的话,应该发给一位真正的诗人,而我确定迪伦是个写歌词的。”
苏格兰作家欧文·威尔许表示:“尽管我是迪伦的粉丝,但这个奖着实考虑欠妥。要是你是个‘音乐’迷,那么你应该去查查词典。要是你热衷于‘文学’,那么应该学会对比和比照。”
10月13日,诺贝尔奖官网上鲍勃·迪伦获奖的页面
美国《大西洋月刊》在诺奖公布后即发文称:“诺贝尔奖的评委们本来有机会重新定义‘文学’,将有巨大影响力和相对年轻的艺术形式——流行音乐囊括其中。然而似乎他们并没有这么做。迪伦得奖的原因是他写下的文字,而非写下的歌曲,这让他在其事业的主要成就之外赢得了过多赞誉。今天的奖的言外之意就是,迪伦主职之外的副产品和那些以写作为生的人的作品,比如村上春树、菲利普·罗斯、阿多尼斯、恩古吉·瓦·提昂戈等等一样好,或更优秀。”质疑诺奖的可信度。
这样的声音主要集中在迪伦的文学创作之于音乐成就的薄弱,以及维护文学的纯度及边界的重要性。
迪伦还是济慈?
莎拉·丹纽尔女士面对更多潜在的质疑,建议不太熟悉迪伦、又想了解他的人从他1966年的专辑Blonde on Blonde 开始听起,她说“这是迪伦卓越的节奏韵律的典范,而且融合了节制和绘画般的思维。”
鲍勃·迪伦早年画作
实际上,早在20多年前,就有类似的讨论:“迪伦和济慈谁的诗更好?”或者说,“迪伦比济慈还好吗?”这个争论从那时起一直绵延不断,特别是在迪伦发现他又得到一个荣誉博士的学位的时候。
是迪伦还是济慈,某种程度上表达了我们今天的疑问:迪伦的歌词值得作为文学来讨论吗?它可以在文学史上被经典化吗?
2001年,英国的桂冠诗人()、济慈研究者安德鲁(Andrew Motion)认为,“迪伦和济慈的不同显而易见,济慈不弹吉他,也不为音乐而写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文字是独立的,而迪伦的不是);而迪伦没有写过连篇累牍的叙事长诗”;“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觉得这是个虚假的二分法,这本不是非此即彼的,他们各自有卓越且独特的东西去表达,不好说谁比谁更伟大。”
前剑桥大学教授,现任职于波士顿大学的著名诗歌评论家克里斯托弗·瑞克斯(Christopher Bruce Ricks)被认为是这场“迪伦还是济慈”讨论的背后主脑。他是迪伦的热情追捧者。“迪伦还是济慈”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他2005年出版的著作《迪伦的原罪观》一书所讨论的背景和潜在的声音。
《迪伦的原罪观》作者:[美]克里斯托弗·瑞克斯
瑞克斯在书中像传统的文学批评审视济慈的诗那样,逐行审视迪伦的诗(歌词),极尽细读(close reading)之能事。他以“七宗罪”(还包括美德、恩典)为主线研究迪伦的诗歌,比如他认为“愤怒”是迪伦创作的主要动力。书中随时把迪伦和济慈、丁尼生、克里斯托弗·马洛等人比较,指出迪伦与他们诗作的联系,迪伦在诗歌谱系中的位置。
然而瑞克斯的巨著并没有完全得到迪伦迷的喜爱,有人抱怨他的书中充斥着太多知识,阅读后得到的却有限,以及他的书聚焦在文本上,而忽略了迪伦作为艺术家40年的发展。
英国《卫报》发文称:
“从本质上说,鲍勃·迪伦的作品,文字和音乐是不可分离的。例如,1965年他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没事儿,妈妈(我不过是在流血)》:‘传教士对邪恶的命运布道/教师给恭候已久的知识讲课/能通往那些盛满百元大钞的盘子/美德隐藏于它的大门之后/但就算是美国总统/有时也必须得赤身裸体站着。’或是1966年的《乔安娜的幻象》中的那句:‘这不就像是一个捣乱的夜晚,当你试图安静下来?我们坐在这儿,陷入困境,虽然我们极力否认。’抑或是1968年《沿着瞭望塔》:‘远处一只野猫发出了不详的叫声,两个骑马的人渐渐走近,四周狂风呼啸。’不管是哪一段,当你默念这些字句的时候,你会听见他的嗓音,他的声线,他的音乐。”
文中特别提到迪伦在1986年创作的长达11分钟的《布朗斯维尔姑娘》中的一句“奇怪的是,患难与共的人之间的关系比无忧无虑的那些要紧密”,认为仅在一口气之内就能完成的句子,迪伦却可以写得这般引发共鸣、发人深省——这就是“鲍勃·迪伦的本事”。
“迪伦的作品,对他的读者或观众而言,绝无始终如一的范式,道德说教上的花拳绣腿,或心灵鸡汤式的精神食粮,”前滚石乐队贝斯手比尔·怀曼在2013年《纽约时报》的专栏中写道。“他的抒情方式是独一无二的,他的关照和主题是永恒的,在任何时代,很少有诗人能比他的作品产生更大的影响。”
除了肯定迪伦作品的时代意义和政治作用之外,支持者大多认为,文学起源自音乐,吟游诗人和口述文学的传统不可抛弃和忘却。
美国诗人雷克斯罗斯曾说:“是迪伦首次将诗歌与民谣相结合,在欧洲,自查理曼大帝时代就有游吟诗人首开口述文学之先河,而在美国却是由迪伦首创。是他首创将诗歌从常青藤学府大师们的垄断中解放出来,使其普及于广大民众之中。”同样,萨尔曼·拉什迪在推特上发布消息,称这是一个“伟大的选择”:“从俄耳普斯到法伊兹,歌曲和诗歌向来密不可分。迪伦就是这种吟游诗人传统的出色的继承者。” 从欧洲吟游诗人的口述文学传统,肯定迪伦的音乐与这一传统紧密相连。
迪伦自己怎么看?
1991年,当迪伦本人被问到,有人称他为“最伟大的活着的诗人”,他怎么看这个问题时,迪伦说:
“有时候,有个‘诗人’在我的身体里。但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是个需要努力去做的事。诗人们不开车、不购物、不丢垃圾,不参加家长会……诗人甚至不打电话、甚至不和别人说话、诗人听别人说……总之,诗人通常知道他们为什么是诗人!这个世界并不需要那么多诗歌,我们已经有莎士比亚了。这个世界什么都不缺,要什么有什么,应有尽有。也许已经有人说过了吧?——电力(现代化)带来了一切,到处灯火辉煌;(也许不再需要诗人行吟、游走,传递文化和价值了)。诗人生活在大地上,以一种绅士般的方式;他们靠他们的符码生活,直到死亡打断这一切,比如沉入湖底或浴缸。诗人的结局都不大好。如果你想称一个人为诗人,那先看看济慈、看看吉姆·莫里斯,再去看看他,哪怕有人称他确实处于巅峰。”
鲍勃·迪伦近年画作《桥上的人》
去年,在格莱美奖的颁奖典礼上,被授予音乐关怀年度人物奖的鲍勃·迪伦说,自己“将使那些期待挫败作为自己全部的事业”。
“诗人”的桂冠对迪伦而言,不是荣耀,而是感伤和对这个世界的批判。至今,迪伦仍保持着这一贯“虚无”的底色——他那么专注地做自己,“虚无”注定要与他终身相伴;也许这正是他如此高龄还在进行“Never Ending Tour”(永无止境巡演)的原因。不管世人怎么看他,把何种荣誉、身份加诸于他,他最想做的,是收获当下的感觉和与这个世界最真实的连接。
果然,最新消息表明,迪伦在拉斯维加斯的表演现场,根本不提及获奖之事,淡然之极,“酷得像根黄瓜”。
媒体上的报道,尽管有诸多粉丝到场守候,成为诺奖获得者之后首次亮相的鲍勃·迪伦完全没有提及此事。
哦。所以,他最终会对这一“飞来横奖”说什么吗?猜不到。但这就是鲍勃·迪伦。
本文为独家原创文章,图片来自网络。作者:书评君(们);编辑:小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为什么鲍勃·迪伦配得诺奖?
柏琳 新京报书评周刊
微信ID:ibookreview
“阅读需要主张”
2016年诺奖,奖给了灵魂,没有奖给修辞或观念。
撰文 | 柏琳
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姗姗来迟,除了公布时间比往常的“十月份的第一个周四”晚了整整一周,今年的诺奖更是以一个出人意料的方式开了奖——在北京时间日晚上七点(瑞典时间13日下午一点),瑞典学院常务秘书长莎拉·丹纽尔(Sara Danius)宣布,美国民谣诗人鲍勃·迪伦摘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现场宣读的授奖词这样评价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
反常的诺奖?音乐人折冠
这份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获奖公告,似乎有些让大众回不过神。事实上,甚至是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本身,都显得有些反常。除了“推迟”公布时间,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向来以保密严格、难以竞猜的诺贝尔文学奖,居然在开奖之前就“泄露”了得奖者为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网上流传着“阿多尼斯接到诺奖获奖电话“的个人社交网站留言截图,更有新闻网站在开奖之前几分钟就提前推送了阿多尼斯折冠的快讯。当媒体在为提前“知晓”结果而半信半疑时,官网直播传来了鲍勃•迪伦得奖的消息,而他们依然在半信半疑地猛刷网页。
然而,诺贝尔文学奖让一个75岁的音乐人拿奖,其实并不反常。请记住,鲍勃•迪伦不但是一位歌手,也是一位摇滚诗人。事实上,他分别于1996年和2006年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昨日的英国《卫报》官网这样评价他,“鲍勃•迪伦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音乐唱作人。由于在赔率名单上出现的频率高,曾被视作是诺贝尔奖的陪跑成员之一。2011年,已结束的赔率赌注使其获奖概率飙升至第四,正如英国立博公司形容的那样:‘这是消息灵通的文学爱好者们一场筹码颇多的赌博’。”
今年,鲍勃•迪伦终于成为了自1993年托尼•莫里森之后,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人。瑞典学院常务秘书长莎拉•丹纽尔说,尽管这个结果可能让人惊奇,“但要是你回望过去的5000年,你会发现荷马和莎孚。他们写下的充满诗意的篇章本身就是用来表演的,鲍勃•迪伦就是如此。我们如今仍在阅读荷马和莎孚,而且我们都乐在其中。”
文学魅力?他的音乐超越了音乐
鲍勃•迪伦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1941年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希宾,是著名的美国流行乐歌手,作曲家和诗人。20多年以后,成了60年代世界反主流文化的主将。他的音乐涉及很多严肃的社会问题,和美国当代史上的越战、民权解放运动、学生运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的《像一块滚石》、《答案在风中飘荡》、《手鼓先生》、《政治世界》、《重访61号公路》等作品,不仅确立了其在摇滚音乐史的教父级地位,也奠定了他20世纪伟大诗人的身份。
他的歌词包含了政治抗议、社会评论、哲学和诗歌。除了在音乐上形式的探索以外,他也继承了美国传统的民谣、摇滚乐、乡村和蓝调音乐,甚至包括爵士音乐和摇摆乐。在第92届美国普利策奖文艺奖的颁奖礼上,鲍勃•迪伦因其“歌词创作中特有的、非凡的诗歌力量对流行音乐和美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而被授予了特别奖。1988年鲍勃•迪伦入选了美国摇滚名人堂,1991年获得格莱美终身成就奖。
作为惟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获奖的音乐人,读者能够了解鲍勃•迪伦的书其实非常多,单看已被译成中文出版的就有不少——旧爱苏西•罗托洛的《放任自流的时光》、《滚石》杂志创刊人大卫•道尔顿的《他是谁?探究真实的鲍勃•迪伦》、英国传记作家霍华德•桑恩斯的《沿着公路直行》,还有迪伦自己在打字机上敲了三年写出来的《编年史》(旧版译作《像一块滚石》)。
《他是谁?探究真实的鲍勃·迪伦》
[美] 戴维·道尔顿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15年6月
《编年史》
[美] 鲍勃·迪伦 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上河卓远,2015年2月
诗人鲍勃•迪伦的文学魅力体现在何处?瑞典学院在公布获奖时,在鲍勃•迪伦的生平简介中这样说,“一些歌词不断翻新,出现新的版本,作为一位艺术家,他让人意想不到的全能多才;他也曾以画家、演员和编剧的身份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迪伦有着符号般的地位。他在当代音乐的影响是深远的,他在文学上,被源源不断地创造着。”
《他是谁?探究真实的鲍勃•迪伦》的译者余淼认为,简单将鲍勃•迪伦理解为一个摇滚歌手是很片面的,看过他的作品就会发现他所表现出来的文学才华,以及深藏其中对社会以及文化的敏锐观察。“鲍勃•迪伦的歌词创作,是对美国诗歌文学的继承与发扬,而他作为一名歌手,所吸纳的诗歌及音乐的类型也就更为多样和自由,这也就相应地拓展了诗歌创作天地。”
鲍勃•迪伦最广为人知的一首歌《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是“滚石”杂志评选的史上最经典500首单曲排名首位的作品。这首歌也超越了歌曲的意义,无论对于现代摇滚乐的发展,还是西方整整一个时代的流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上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中,迪伦高唱的“Like A Rolling Stone”和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自传小说《在路上》(On The Road)的书名一起,成为那个时代嬉皮士们的精神语录和生活指南。
余淼这样理解迪伦的歌词魅力,“鲍勃•迪伦经常会在他的作品中为读者和听众构筑一种语境,构建一个意象,而这种意象往往会带有寓言和语言性质,这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探究。比如’滚石’这个意象,可以说是一种随心所欲或者愤世嫉俗的生活态度,但他不是简单将某一种意象直白的陈述出来,而是间接地通过各种描写将意象搭建起来,从而使得读者和听众获得更多的欣赏体会和共鸣。”
迪伦是谁?答案在风中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lowin' In the Wind
& && && && && &&&
Bob Dylan - Biograph
& && && && && && && && && && &
中国诗人于坚认为诺奖颁给迪伦是名至实归,“奖给了灵魂,没有奖给修辞或观念。将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世界厌倦了,它只是要生活,要爱,要唱歌,要忧伤。于是,鲍勃迪伦来了。这是向垮掉的一代,向六十年代,向浪漫主义,向波西米亚,向嬉皮士,向口语一一致敬。世界醒了。”
作为曾经“垮掉的一代”的一份子,24岁时的迪伦曾被视为左翼的抗议歌手,《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使他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但是迪伦自己对于外界的标签从来都是拒绝的姿态。上世纪60年代的某一天,当有当记者问迪伦是否参加反越战游行时,他说,“我今晚很忙”。
70年代末,迪伦回归基督教,和“猫王”一样摇身变成半个福音歌手,歌词中充满圣经的语句,今人对他的印象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今年三月,鲍勃•迪伦的6000页私人档案被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两家机构以大约1500万美元到2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它会开启人们研究鲍勃•迪伦的新方式。”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鲍勃•迪伦在美国》作者肖恩•威伦茨(Sean Wilentz)说。
然而,关于迪伦的浩瀚档案足够学者们研究很久,除了歌词和文本工作以外,还包括大量的多媒体资料。事实上,作为一个始终“漂”在路上的人,从民权歌手到桂冠诗人,鲍勃•迪伦留给今人的形象定位,也许就像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阿多尼斯’被’得奖”之谜一样,“答案在风中飘了”。而对于全世界的读者和乐迷们,沉浸在这位新晋诺奖得主的诗歌音乐世界里,也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为什么大众文学不受诺贝尔文学奖待见?
[ 不惑 ] 是我们推出的一个固定专栏,每周末更新,致力于探讨时下的各种热门话题与现象,并尽可能发掘其背后的原因与故事。知也无涯,应当不惑。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
“不要批评你所不了解的。”
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很难说清。在中文互联网上,这样一段近似阴谋论的表述似乎更深得人心: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最爱说的谎话:1.我们评奖只关注文学水准,对所有作家一视同仁;2.我们评奖只看作品,不考虑作家国籍与语种;3.我们评奖没有政治因素,只看文学价值。
瑞典人诺贝尔在1895年立下遗嘱,捐献自己的遗产作为基金,并把每年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社会贡献最大的人”。在文学方面,遗嘱里交待这笔奖金将授予“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这被认为是诺贝尔文学奖唯一的评选标准。
美国人鲍勃·迪伦获得2016诺贝尔文学奖让很多人始料不及,在日之前,这位获奖者更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摇滚、民谣艺术家。
诺贝尔文学奖每年都会引发人们广泛的讨论、争执、赞叹和遗憾。就像看奥斯卡一样——大家总是会觉得最终捧得奥斯卡的演员是该年度水准最高的演员,同样,大家也总会觉得水准最高的作家才能拿下当年的诺贝尔奖。所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ol1月10号更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