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推理自我的心理,遇到了一点麻烦。神武一个人能遇到变异在取得了一点小胜利后,例如在游戏里赢了或者在游戏里完成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每天读一点怪诞心理学:鬼压床的秘密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深夜里,你躺在床上,你意识清醒,你感到什么东西死死地压着你,你呼吸变得困难,睁不开眼,四肢无力,喊不出声,内心充满恐惧。但是你越想摆脱这种状态,越感到手脚抬不起来,越感到害怕。这种无力感和恐惧感有时候会持续一段时间然后你突然能动起来,醒来后发现自己出了一身汗。不禁让人想起平日里人们常说的&鬼压床&,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鬼吗?真的存在鬼压床吗?不妨一起来揭开鬼压床的秘密吧!
鬼压床为什么只发生在睡觉的时候?
有一个女大学生,毕业之后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做了没多久就发现不是自己喜欢的于是辞职在家。因为迫于工作问题,她开始考公务员。一开始还好,但是一段时间过去之后,她发现自己感觉被什么东西缠上了。因为每晚都睡不好,每次半睡半醒的时候,她总感觉有什么很重的东西压着自己,压得她不能动弹,呼吸困难,明明知道这种情况却动不了,越使劲越难受,醒来后更加的疲惫。因为始终休息不好,导致学习很困难,注意力和记忆力都变得迟钝。她把自己的遭遇告诉自己的朋友,朋友告诉她,她遇到了&鬼压床&!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提及睡眠和梦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地提到&鬼压床&,老人们都觉得这不吉利是跟死人啊、鬼怪啊有关系。但是心理科学和医学却并不这样认为。俗话说的&鬼压床&心理学上为梦魇,医学上称为睡瘫症。很奇怪,这种被东西压着的感觉只会出现在我们睡在床上的时候。侧面说明了,这跟我们睡眠是有关系的!
鬼,是人造出来的!
这种被称之为睡眠神经性瘫痪的睡眠障碍,通常的症状是人在睡眠中,感觉自己身体无法动弹,眼睛无法睁开,嘴里发不出声音,有时候也会伴随相应的梦境,甚至还会产生幻觉。根据美国有关调查发现,在人群中大约有40%-50%的人一生中至少会遭遇一次睡眠瘫痪。所以,如果你经历过这样的情况也不要害怕和惊讶,这是正常的!
那这种情况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这其实跟我们人自身有关系。人的睡眠是分阶段的,一共分为入睡阶段、浅睡阶段、熟睡阶段、深度睡眠阶段和快速眼动阶段。人的梦多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而睡眠瘫痪也跟快速眼动睡眠有关,这是由于快速眼动阶段提前造成的。梦魇多发生在入睡和快醒来的时候,在那个时候如果大脑的神经中枢与运动神经中枢表现的不同步的话,鬼压床就很容易发生。确切地说,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时候,人的身体处于休息状态,与大脑的联系的中断的,而睡眠瘫痪出现的时候,大脑已经从睡眠中苏醒过来,因为来不及与身体取得重新连接,于是身体要比大脑更晚醒来。这样,人体就处在大脑清醒,而身体僵硬的半睡半醒的状态。人体与大脑无法协调,肌肉张力那时候是最低的、最弱的,根本就是不足以支持四肢动弹或起身等行为,这就是身体无法动弹的原因。
然而,这种令人害怕的&鬼压床&其实是人本身引起的。根据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有鼾睡症的、作息不规律的、压力大的、经常失眠的、蒙头睡或趴着睡等错误睡姿的都可以导致梦魇的发生。之前文中提到的大学生,就是因为自身压力过大,导致出现神经紧张,在焦虑的状态下,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会提前导致梦魇的出现。所以说,这个世界不存在鬼,它不过是我们自己造出来的!
&&&相关测试:
如何避免出现&鬼压床&?
这种梦魇的易发人群是青少年、老人、有鼾症和压力大的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时候注意减压,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和习惯,要多运动保持身体健康,不要经常熬夜加班,防止过度疲劳和紧张。
&&&相关测试:
其次,是保证充分的睡眠,用正确的睡姿去睡觉。
最后,要要对这种诡异的现象进行科学的认识,了解真相,这样即使以后出现心里也有底而不至于不知所措而恐惧、害怕。&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心灵咖啡网和本文出处。&
&&查看更多,解答心理问题可添加心灵咖啡微信公众号:psycofe,也可直接搜索&心灵咖啡&
&&&随时随地相约心灵咖啡&&
编辑推荐&&&
无锡:一路风光美如画卷,这不&人在画中跑&嘛!
心理学究竟在做什么?带你重新认识心理学
不论中西方,科学都是由哲学脱胎而来,心理学也不例外。当一个人对全世界的奥秘有了好奇心,Ta就有了做哲学家的潜质,当一个人对人类内心的奥秘有了好奇心,Ta就有了做心理学家的潜质。不管是哪个时代,也不管是什么职业,哪个阶层,人们都会对人类内心的奥秘感到好奇,其中以哲学家、思想家、医学家、宗教领袖等好奇心旺盛的人为典型,他们对人类内心活动的规律深深好奇,因此会做一些观察,也得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好比孔子说,朽木不可雕也,意思是&当人的内心败坏到一定程度就再也没法改变&,这就是一种对&人类内心活动的可变性&的看法;《黄帝内经》说&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这就是对&人类内心活动和躯体健康关系&的看法;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没错就是那个数学家)他认为灵魂分三个部分:理性、智慧和情欲,理性和智慧在脑,情绪在心脏,动物只有智慧和情绪,这是对&人类内心活动的功能分布&的看法;佛教提出&轮回转世&,这是对&人类内心活动是否会随着肉体的活动而消亡&的看法。
但是,如果所有的观察家都是凭一己的观察而拍脑袋得出结论,那我们永远不会得到最客观的知识,也因此无法了解人类内心的真相。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明明白白的、看得见的、可推敲的、经得起检验的、能推而广之的心理学,而不是凭借个人臆想得来的、只适用于观察者这一个人或者他身边一小撮人的心理学,这才诞生了科学心理学。自从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心理学便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使用更科学的方法,来寻找心理学的真相。
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学,动机何在?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了解人的内心活动呢?问这个问题之前,不如先问人们为什么希望了解科学。
我们学习科学,是为了了解世界万物的规律,从而掌握这些规律、运用这些规律,让我们自己过得更好。
那些先贤们之所以要探索人的内心世界,其实也是为了了解人类内心活动的规律,从而掌握这些规律、运用这些规律,让我们自己过得更好。
所以心理学的出现一开始就是&动机不纯&的。我们之所以想要了解,是因为我们想要控制。学科学是为了控制大自然,而学心理学,是为了控制自己,控制别人。
所以,心理学和科学一样,都是双刃剑,心存善念,造福人类,一念之差,万劫不复。
但不论是科学还是心理学,现阶段破坏性都没有人们想象的可怕。说好的2012世界末日已经过去了,咱们也还活得好好的,心理学目前的力量其实还远不及科学,因为心理学的研究有四阶段,前三个阶段是描述、解释、预测,做到了前三个,最后才能做到控制,而全世界人口这么多,流动性这么大,文化这么多元,语言又不通,方法论也没完善,要想做到全面描述都很困难,更别提最难的控制了。要想研究人,研究所有人,研究全人类,谈何容易。
这就是为什么当你问一个学心理学的同学&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永远问不出答案的缘故&&你的提问是在&预测&这个阶段,你是要Ta根据你的外表、说话的声音、体味和表情来&预测&你的想法,这属于第三阶段的内容。而我们的科学心理学,由于暂时还未解决个体差异的问题,无法对全人类作出统一的描述,所以还没有完全进入第二阶段&解释&的层面,你的提问,对整个心理学界来说都已经超纲了。
叹,如你所见,科学心理学的现状,就是这么无力。
你也许会举出反例说,你看《Lie&to&me》里面不是有微表情嘛?这不作数?读心术又是怎么回事?星座呢?催眠呢?
作为心理系学生,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你:
一、对于微表情:
1.&首先,电视剧中的研究群体主要是西方人,西方人表情夸张,而东方人善于克制情绪,从小被教育遇事要不动声色,你能捕捉到&微表情&的机会也许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多。这在心理学中叫文化差异。
2.&其次,微表情只能代表情绪,却不能代表想法。一个男人在摸鼻子的时候不一定是说谎,也许是因为其他原因而紧张,而这其他的原因,也许是你未曾了解的。这叫情境差异。
3.&最后,微表情最短只持续0.04秒,相当于40毫秒,而实验表明,人类视觉从看到表情到做出反应,最短也需要150毫秒,是40毫秒的3倍还多。(注:反应时是指一个个体从接受感官刺激作用开始,到开始做出外部反应之间的这段时间。测量反应时的实验,早在19世纪唐德斯就已经做过。)
也就是说,只要对方的微表情消失得够快,比你的反应速度还快,在你反应过来之前它就消失了,你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连有没有看到都不敢确定,又怎么可以用自己不确定的东西来预测对方的想法呢?
因此,即使微表情的确有可信度,可行性也是无法保证的。
二、对于读心术和星座:
1.&读心术的常用手段是通过一个人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判断一个人的性格,但穿着打扮可以换,言行举止可以伪装,而个性特征却是相对稳定的东西,要用一个变化莫测的东西,预测一个相对稳定的东西,其准确性有多少,不得而知。更何况,这些外在的东西有时是受文化风俗影响的,但我们也知道每个民族里面,也有各式各样的人。
2.&读心术就是那个宣称&知道你在想什么&的人,星座也常常宣称&知道什么时间段出生的人是什么性格&,但从现有的科学上讲,直接读取别人的想法是不可能的,想知道的话,只能根据常理去推测,那么假如你的常理和Ta的常理有出入,那就没法推测了,所以不论是算命的还是星座,都不会把话说死,都说得很含糊,只求一个大致上的符合,再要细致地分析下去,对与不对都只能碰运气了。从神秘学上讲,或许读心术可能实现,但,这已经脱离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而是心灵学。
三、对于催眠:
荧屏上的催眠是有夸大成分的,节目甚至为了效果,会实现挑选参与者。事实上,并不是催眠师想催谁就能把谁催倒,催倒一个人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①&被催眠者信任催眠师
每个人的潜意识有一个坚守不移的任务,就是保护这个人。实际上,即便在催眠状态中,人的潜意识也会象一个忠诚的卫士一样保护自己。催眠能够与潜意识更好地沟通,但不能驱使一个人做他的潜意识不认同的事情,所以不用担心会被控制或者暴露自己的秘密。
②&这个人本身催眠感受性高
文献表明,有很大一部分人完全无法被催眠,一部分是因为器质性原因,另一部分是因为催眠感受性弱。催眠感受性是指受试者接受暗示程度的高低,在一般人口中,大约有25%的人,具有较高的催眠感受性,换言之,仅有四分之一的人可以较深地催眠,而真正能催眠进入深层恍惚意识状态者,在一般人口中,只有10%。所以,即使被催眠,也基本不必担心自己会失控。
最后多说一句,即便不是属于隐私,但作为催眠师来说,也应该对于催眠过程中的情况为受术者保密,这是基本的职业道德。对于职业道德,业内有长期严格的考核,假如职业道德有问题,是绝对没有机会上岗的。
辟谣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心理学现在根本不是万能的,大家不要迷信心理学。
那么,现在并非万能的心理学,做了些什么?
为了更好地了解人类,从1879年到2014年,这135年的时间里,心理学家使用描述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来探索人类内心的运作方式:
一、描述性研究:
1.&档案研究:如使用人口普查文件等已存档的数据来分析。档案研究的例子好比通过数据来观察近年来的离婚率的变动趋势。
(局限性:这种方式虽然便宜,也有普适性,但多数情况下无法获得有价值的数据)
2.&自然观察:观察者对人们自然发生的行为进行观察,然后忠实地记录下观察的结果。好比说达尔文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观察,写出了《一个婴儿的传略》一书,是用观察的方法长期系统地获取婴儿发展的实证资料,为发展心理学研究婴儿打开了一扇窗口。
(局限性:期间保证不让被观察者知道自己在被观察,否则被研究的对象可能会表现地不自然;另外,由于无法对情境做任何改变和控制,所以观察者不能预计想要看到的行为什么时候会出现)
3.&调查研究:当想要研究一个群体的某些特点时,从这个群体中抽取足够数量的样本来,让他们回答一系列关于他们思想、行为、态度的问题。这个方法也被许多电视台和网媒采用,用来调查相关人群,只不过心理学研究中的调查研究多半会问更多的问题,用纸质问卷或网络问卷把结果记录下来,而且每个人问的基本是同样的问题。
(局限性:如果所抽取的样本不能很好地代表所要研究的整体,那么这个调查结果的意义就不大了;另外参与调查的人员可能自己都不能意识到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无法在调查问卷中给出真实的结果)
4.&个案研究:对于典型的个人或者小群体进行非常深入透彻的考察。这种研究方法尤其适合小众群体,好比研究同性恋人群,由于群体人数本身就很少,做大范围研究不太现实,群体内成员的同质性也较高,所以个案研究就比较适合。
(局限性:如果研究对象在某些方面是非常独特的,那么结果的推广性可能就会受到限制。)(但是不能推广的经验在小范围内也许仍有大用处:以往有心理学家通过个案研究方法发展出了不少新理论,并应用到了心理障碍的治疗中,成为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疗法。)
5.&相关研究:当想要研究两件事之间的关系时,好比学习心理学中研究学习时间的长短会不会和考试得分的高低有关,就会找来足够多的人(通常&30),然后调查他们学习时间的长短和考分的高度,然后使用统计方法计算相关系数,根据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判断相关的程度,根据相关系数的正负来判断两件事是&A升B也升,A降B也降&的关系,还是&A升B降,A降B升&的关系。举个例子,好比说心理学家研究夫妻关系满意度和夫妻每天相处时间长短的关系,就可以用相关研究的方式。
(局限性:当两件事存在高度相关时,我们尽管希望是其中一个导致了另一个的发生,但是事实上并不一定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好比说春天来了和树开花了只是相关关系,因为在花棚里只要达到了温度,不是春天也一样开花,所以只能说春天和开花是相关关系,而并非直接的因果关系。世界上很多事情也是一样的。)
二、实验性研究: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心灵咖啡网和本文出处。(部分资料来源:妙趣横生的心理学,重要观点来源:美格劳-希尔编写组)&
&&查看更多,解答心理问题可添加心灵咖啡微信公众号:psycofe,也可直接搜索&心灵咖啡&
&&&随时随地相约心灵咖啡&&
编辑推荐&&&
人气测试&&&
金钱心理学:你为什么存不住钱?
很少有人希望自己能当个穷人,于是我们向往财富。但存着钱不花,我们即使有钱,也依旧过得清苦,有人说,别学乔帮主,有命赚钱没命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钱,就应该通过消费的方式转化为生活质量的提升。于是,存钱和消费的拉锯战就开始了&&
&&&相关测试:
&&&相关测试:
&&&相关测试:
花钱的感觉:让&女屌丝&把自己幻想成&白富美&?
假如有两个妹子,一个是&白富美&,一个是&白穷美&,一般人都会更羡慕前者。心理学研究发现,拥有金钱的多少会影响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就是对自己评价更高或更低),而自我评价的高低就影响了一个人的自尊。
还有专家认为,对于后现代社会中的消费者来说,消费不再只是消耗、破坏和使用物品的过程,也不是经济活动循环的终点,而是产生消费体验与自我想象的过程。我们用所有的感官体验生活质量的提升,沉浸在对消费之后的生活,以及消费之后的自我状态的想象中。
也就是说,我们喜欢的其实不是买到的东西本身,甚至也不是消费这件事本身,而是消费这件事使我们的感官产生的愉悦感,而是当我们拥有了新东西后,我们自身状态的变化。
赚着女屌丝的钱,却向往白富美的生活,所以便模仿着白富美的品味,在自己能消费得起的价格上,购买品味相似的产品或服务。前阵子淘宝上,韩剧女神千颂伊同款的衣服、唇彩、包包卖疯了,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当我们只需付出极小的代价,就能幻想自己和女神有某些共通之处。这感觉,确实挺美!
每月赚着刚刚过税线的工资,却向往五星级的生活,所以便模仿着富豪们的品味,热衷于用团购的价格享受高品质的服务。当你幻想你能用富豪的一半价格就能吃到同样美味的牛排、泡上同样温度的温泉时,简直就像已经过上了富豪的生活。这感觉,确实挺美!
于是,就在这一次一次的&精打细算&中,钱包君的体重一去不复返了~
更不用说那些连&精打细算&都不肯,就爱花大钱,好像不花钱就没法证明自己有钱的人了。
说实在的,有钱的人很多,但陷入&不得不花&的泥潭中出不来的人,并不是全部。明明能不花却偏要花,而且是花给别人看,这其实是内在的自卑心理在作祟:虽然有了钱,但仍觉得自己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所以便产生一种失落感,于是就要用花钱来弥补自尊心的缺口。(心理学研究也确实提到,当自尊和钱这两样东西缺了任何一样的时候,另外一样就会及时地补上,用这样的方式来取得心理平衡)
明明不想花钱,却还是花掉了不少钱?教你看透商家的伎俩!
1.&靠营造感官体验来打动你
①&颜色促销法:你是否觉得坐在快餐店里会越坐越饿?研究表明橘红色调的快餐店装演使人感到饥饿、移动速度加快,这是因为颜色能够影响人的情感,店家用了橘红色调,使你饿,又使你快点吃完走人。我们所获得的信息有80%以上是通过视觉进入人脑的,因此利用色彩来促发消费行为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蓝瓶的钙、蓝色包装的脑白金等(尽管有专家曾爆料脑白金的主要成分其实是激素)。蓝色调会让人感觉更专业,蓝色还能让人脉搏减缓,情绪也沉静下来。
在一片火红的保健品柜台中,蓝色格外醒目,在一堆棕甁的口服液中,&蓝瓶的钙&格外醒目,在吸引注意力的同时,用蓝色调传递着专业的形象,让你产生更多的信赖。
②&听觉促销法:苹果公司为其每款产品均度身打造广告曲,每次产品推出后该广告曲在互联网的搜索量均会激增,这就是一种听觉营销。其实我们身边的例子也有很多,好比在咖啡馆会播放舒缓的音乐,让顾客得到更好的放松,对店铺产生更好的印象;过年的时候超市会播放喜庆的音乐,让我们在节日气氛的影响下多买年货。
③&嗅觉促销法:在小时候你更喜欢带香味的文具吗?这就是嗅觉促销。
④&味觉、触觉促销法:当我们品尝或是触摸产品后,可能会增加购买欲望。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2.&用行为主义的方法给产品增加附加值,让你产生更多联想,更多渴望
你知道巴普洛夫的狗吗?巴普洛夫他老人家每次给他的狗喂食儿之前,都会在狗面前摇铃铛,狗渐渐明白原来摇铃铛之后就要喂食儿啊!于是乎,有回他老人家给狗摇铃,先不给狗喂食,看狗馋不馋,只见大狗口水直流。
聘请名人作为其代言人,并增加广告的曝光率,你就像是巴普洛夫的狗一样,会自然而然地把该产品与该名人联系起来,把对该名人的好印象嫁接到产品上,就像狗把对食物的喜爱嫁接到铃铛上,于是产品就&沾光&了。当这个产品被做大做强之后,它就从铃铛变成了食物,当它开发出附属的新产品时,就轮到新产品沾旧产品的光了。
同样的,持续在令人兴奋的体育节目中宣传某种产品时,则该产品本身也能令人兴奋。想起电影院的爆米花,你的脑中是否会联想到刺激好玩的大片?
另外,心理实验中发现,当人们的某些情绪唤起之后,人们的行为倾向也可能发生改变,因此你会发现,在礼品商店中播放祝福和歌颂友谊的歌曲能引发消费者对朋友的感情,增加购买倾向。
3.&给你更多、更多、更多&&让你眼花缭乱
iPhone虽好,但不是每个人都需要iPhone所有的功能。我们最初对手机的要求,只是需要它能打电话和发短信,但近年来它却已经快成了掌上电脑了,价格也越来越多样化。
这恐怕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追求最酷炫的东西,商家也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们开发出更酷炫的东西,然后让我们心甘情愿地掏钱。
4.&用低价来打动你,用赠品和奖品制成糖衣炮弹
中国人最受不了低价的诱惑了。研究表明,同一商品在中国内地促销效果永远是最火爆的,在新加坡则反应冷淡,他们往往觉得便宜的东西没必要买,而香港消费者反应则居中。有些商家会利用这一点,先打个虚高的高价,再弄个超低的折扣,形成&货很不错,但现在可以便宜买&的假象。
同时,人们还青睐有赠品的商品,尽管赠品本身可能并不值什么钱。
商家还会用奖品来激励老顾客,并且随着购物数量的增加奖品也不断增加。
5.&迎合你的常识来营销
消费者在品牌上,会觉得销量大的就是好产品;在购物地点上,觉得专卖店的销售人员更具备专业知识;在价格上,会觉得大降价的商品是划算的;包装上,则通常认为大包装产品的单价要比小包装产品单价低。这些都会让我们更坦然地购买自认为实惠的产品。
我们还往往被一些特殊的购买点所刺激,如天美时手表曾被摆放在金鱼缸中售卖,许多消费者被这种营销方式所刺激进而进行了购买&&而不见得是因为他们真的缺少一块手表。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心灵咖啡网和本文出处。&
&&查看更多,解答心理问题可添加心灵咖啡微信公众号:psycofe,也可直接搜索&心灵咖啡&
&&&随时随地相约心灵咖啡&&&
编辑推荐&&&
金钱心理学:你也得了“钱少忧郁症”吗?
&钱少忧郁症&不是什么心理疾病,而是缺钱一族借用心理学名词进行的一番自我调侃。
得了&钱少忧郁症&的人,主观上觉得自己的收入比别人低,生活条件比别人差,于是便产生的一种愁闷抱怨的情绪。自从这个世界有了贫富差距,不论是在乡村还是城市,都会有人患上这种&病症&,或许,你也是其中一员。
&&&相关测试:
&&&更多测试:
&&&更多测试:
解析&钱少忧郁症&
&钱少忧郁症&的&病症&主要表现为:
由于经济收入相对不足,消费欲望经常得不到满足,这样就产生一种忧虑、郁闷的情绪,总觉得很多事情都令人发愁,整天唉声叹气,认为自己生活艰难,活得很累。
认为自己活得比别人差,觉得世界很不公平,所以一谈起经济问题便愤愤不平、抱怨不止,好像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认为自己事事不如别人,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暴自弃情绪,不愿到公众场合参加公共活动,不愿交往,喜欢幻想等。
心灵咖啡网点评:
这种&病症&虽说名为&钱少忧郁症&,但是钱少,人不一定真的忧郁。世界上也有安贫乐道的穷人,他们不觉得钱少是什么问题;还有承认钱少是个问题,但却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增长财富&上的人,他们也不觉得忧郁。
真正会得&钱少忧郁症&的,其实是那些把钱少当做大问题,并且看法和行为都很消极的人。
为什么缺钱会让人产生消极情绪?钱的多少和自尊心密切相关!
心理学研究发现,金钱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很可能是通过&自我&产生的,特别是与&自尊&的关系密切。理由是,拥有金钱的多少会影响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就是对自己评价更高或更低),而自我评价的高低就影响了一个人的自尊。
那自我评价是受什么影响的呢?有心理学家认为,人有努力使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相一致的本能,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你怎么评价你自己这个人,你就会主动去寻找和你自己的评价一致的、别人的对你的评价,也更容易接受这些评价。
不过,当你认为在别人身上找不到你想要的评价时,你就可能会改变你对自己的评价。好比说,当你发现周围的亲人朋友都认为没钱的人可耻,那么,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你就可能改变自己的想法,从&我没钱,我也不可耻&变成&我没钱,我真可耻&。
这样的想法就导致了自尊的降低,导致自卑的情绪。当你认为你即使努力想要改变现状也很难改变时,就可能产生自暴自弃、抱怨不止、自我封闭等等的消极后果。
如何走出&钱少忧郁症&
不做任何心理上的改变,也能摆脱&钱少忧郁症&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钱多起来。也确有研究认为,提高收入能够增强自尊。
假如你的钱暂时多不起来,你也可以先调整心态。因为研究表明,当金钱和自尊中一方较强而同时一方较弱时,两者能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替代和补偿。
啥意思?举例来说,好比周杰伦去年自导自演的电影《天台》中,天台居民都很穷,但他们齐刷刷地认为自己就是比那些有钱人有良心,生活过得更简单更快乐也更有趣,这就是拿出多一点的自尊来补偿缺钱问题的一个例子;
至于有钱人自尊较低时的例子也顺便举一下,好比说,一个半身瘫痪的有钱人在感叹&我怎么这样不幸啊&之后,通常还会庆幸地想&还好我是个有钱人&,潜台词是&我有钱,即便我是个废人,你们也不能看不起我&。
追求钱财时,还需懂得取舍
电影《黄海》中,贫穷的出租车司机久南为了尽早还清因送妻子去韩国打工而借下的6万元巨款,尽早去韩国与妻子见面,竟然答应了帮一个黑社会头目去韩国杀人的请求。而事情的发展,也一步步陷入万劫不复之中:先是目睹了另一个杀人凶手杀人,后来是为了躲避被灭口的命运,而杀人,最后被警方通缉,又被雇主追杀&&终于勉强找到了回国的船,胁迫渔民把他带回自己的家,但渔民趁他夜晚意识不清时,把他扔进了黄海。从此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说了这么多不是为了推荐一部电影,而是为了说:即使缺钱,有些事是万万做不得。杀人做不得,凡是昧良心的事,都做不得。
假如说你挣钱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看得起,那么为了挣钱而去做让人看不起的事,这就本末倒置了,再说,也未必真能挣着什么钱。
《黄海》的故事是有现实原型的,但笔者真心希望,下一个悲剧的原型,绝不会是你我。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心灵咖啡网和本文出处。(部分资料来源:《有钱没钱都心烦&&谈涉及金钱的心理偏差》、《金钱启动对自尊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来自ERP的证据》,重要观点来源:东方、陈晨)&
&&查看更多,解答心理问题可添加心灵咖啡微信公众号:psycofe,也可直接搜索&心灵咖啡&
&&&随时随地相约心灵咖啡&
编辑推荐&&&
微博心理学:是心理学,还是心理迷魂汤?
今日,微博已成了人们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通道,如果我们的关注名单中有那么几个心理机构、心灵刊物,或者心理咨询师,那么便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得不少心理平衡的知识和技巧。不过,细心的网友也渐渐发现,许多名为&&&心理学&的微博,随便一条转发量成百上千,粉丝动辄几百万,但所发的&心灵鸡汤&、&人生智慧&等内容,却很值得商榷。
&舒缓&、&减压&、&放松&、&疗伤&,这样的标签暗含着普罗大众在压力重重的生活中对心理抚慰的渴求。有意思的是,这些&微博心理学&背后的主人几乎都没有心理学背景,一条条的微博也并非都是原创,大多是摘抄、搜集而来,比如&女人情场中需要知道的潜规则&、&神奇读心术之留住男人心&、&十句话理好人脉&&&。痛饮这些心灵鸡汤后,真的能起到修身养性的效果吗?
真真假假的心理学扰得人找不到方向
有网友说,她已被真真假假的心理学扰得找不到方向了。那在此,我们不妨把这真真假假的心理学做一下分类,看看它们是怎么蛊惑人心的&&
■&第一类:如何做个女人
此类微博,主要是在传达这样一种观点:女人就要&美丽、风情、母性、女人味、独立、高贵,能做男人的红颜知己。&&抽烟、纹身、说脏话、生不出孩子的男人统统不要。&倘若你是&高学历、高收入&,或者是&太胖或者太瘦&,你也会完蛋,肯定会当剩女&&
这类言论过分强调外表、外在特质,且带着传统的男人视角,教育女人应该怎样怎样,有一种&标准化&的倾向。正如网友Sita-h所说:&就是这些好女人标准,让人不敢做自己。&
■&第二类:如何搞定男人
这是&&&心理学&中的经典话题。《如何做一个一世受宠的女人》、《女人情场需要知道的潜规则》、《说给小三的21个真相》等等,强调&女人不狠地位不稳&、&抓住老公的钱包&,&&手管一手宠&,为女人们指明的爱情方向是:永远不对他说有多爱他,永远不要对他太好,因为&最卑贱不过感情,最凉不过人心&。
此类言论强调控制男人,以及如何巩固自己在男人心中的地位,抓住关系。有网友评论说:&感觉很焦躁、很虚浮,安全感匮乏,看不到爱。&
■&第三类:如何为人处世
&厚黑学&内容是&&&心理学&的典范。&不能锋芒太露,不能显得比别人聪明,想钓到鱼就要像鱼一样思考&;&言多必失,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努力、努力,再努力,不努力的女人只有两种结果,穿不完的地摊货和逛不完的菜市场&&&
这一类言论强调谋略,与其说是心理学,更像是传统文化中的&厚黑学&。网友&帮腔先&称,这些内容的基调并不关心某个具体的人的心灵,没有把对方当平等的人对待,而是想摧毁对方意志,以奴役对方。
另一网友&家彬&则看出了成功学的影子:这些内容倾向于让人进行积极的正向思考,但是如果没有反观自身并进行如实的觉察和自我揭露,就不能真正了解自己起心动念模式,恐怕慢慢就会形成自我合理化的倾向,所以效果也不会太好。
网友观察:大多数是打着心理学的旗号吸引人
&&张力峰,心理学爱好者
刚开通微博时,看到这么多的&心理学&微博很高兴,纷纷关注。有些句子看似淡淡,其实是一些人生哲理的总结,看了还蛮有启发。但此类信息越来越多,也逐渐发现里面的内容很成问题,有时候会让人看了觉得很胡扯、不舒服,最后发展成纯属消遣,当笑话看。
这些帖子大都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几点几点,做一个女人要做到什么什么&&有些时候简直令人不堪忍受:要是接受他们的意见,我还要不要做人了?有一条&心理学领悟&微博是这样的:&无论你有多喜欢对方,爱情里的主动必须是男人。如果这个男人不主动,宁愿错过&。这么一刀切,简直让人无法忍受。
其实这些微博与&心理学&关系不大的,大多是打着心理学的旗号吸引人。仔细研究了这些微博之后,我发现博主基本上都没有心理学背景,有的甚至还是某些微博营销公司的商业运作,当然还有一部分就是心理学人士为了迎合大众趣味而炮制的&心理快餐&。
这类信息如此&繁荣昌盛&,想必还是因为有市场,得承认是有很多人处于情感迷茫状态,希望能找到些人生格言来慰藉下。所以如何用通俗化的语言来传播心理学,让人们更多地从中获得帮助,是这个行业需要更加努力的方向。
心理学的&通俗化&与&世俗化&有本质区别
&&刘松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纵观这类微博,可发现一个明显特征,那就是它们习惯用笼统的否定或肯定的语气。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反映了中国教育的特征。小时候父母总说:你不是好孩子,而不是说哪个行为有问题;评论你不行,而不说你某个能力需要加强&&所以,我们就会形成这种习惯。这是所谓&好教育&的标准,但这是不尊重人性和差异性的。喜欢绝对化,在中国来说,也是权威的一种象征,国人还是有比较强的从众心理。
这一类的帖子转发率高,其实反映了当下中国的集体情绪:焦虑、不安全,集体需要慰藉。有些人就是靠这些句子活的,无论个体和集体的&痛苦之身&,都需要靠这种能量场喂养。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数量庞大的微博会教你应该怎样怎样,却很少教你应该如何找到自己的特质,然后活出这个特质的。然而,这才是真正的心理学要告诉大家的&&心理学从来不会告诉你这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它只会引导你去了解你自己、接受你自己,以及你怎样发展出自己的潜能和特质等等。心理学尊重每个生命的差异,鼓励每个人去发掘自己的真相和天赋。
所以说,一个心理咨询师可以将心理学的内容讲得通俗易懂,却不意味着要去迎合大众的趣味,而丢掉了那个本质性的东西。
且撇开网上这些名为&&&心理学&的微博,市面上也有不少机构在做&心理培训&、&心理调试&、&心理疏导&、&心理减压&。经常有人问,这些服务都科学吗,它们是心理学吗?回答是,它们大部分和心理学没关系,尽管它们也可能有效,并且有存在的价值。&心理&本来就不是&心理学&,少一个字就差到十万八千里去了。(资料来源:《心探索》;文/蓝莲花)&
查看更多,解答心理问题可添加心灵咖啡微信公众号:psycofe,也可直接搜索&心灵咖啡&
&&&随时随地相约心灵咖啡&&
编辑推荐&&&
人气测试&&&
强迫症的意象对话治疗
三段对话帮你了解自己&意象对话技术
意象对话技术是应用象征性意象进行心理治疗的一种技术。有心理障碍的来访者或患者在进行想象时,想象出的意象的内容可以以象征性的方式反映出其基本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冲突。而心理医生可以诱导他们改变心理意象,达到消除心理障碍的目的。
作者曾经应用意象对话技术治疗过恐怖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多种心理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通过3个治疗强迫症的个案,简单介绍强迫症的意象对话治疗方法。为了形象具体地表述治疗过程,而又不占用过多的篇幅,对每个个案都仅写出一段治疗过程,而不全面介绍其治疗。在引用治疗对话后,我将简单解释这段对话的部分象征意义,但是这个解释在我做意象对话治疗时是不做的。
&&&相关测试:
&&&相关测试:
来访者蒋某,男、23岁、职员。因强迫性思维求诊,问题主要是不可以控制地想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DSM&IV诊断为强迫症(CCMD-2-R强迫症)。我对他应用了精神分析治疗,并有了一定效果。他对潜意识、象征等概念都有足够的知识。我没有对他做介绍直接应用意象对话技术。
治疗者:&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个房子&。
来访者;&我想象的房子是一个两层的房子,象城门,下面的门进不去&。
治疗者:&城门在2层也有房间,可以有门进去,不要从下面的门穿过去。&
来访者一开始坚持说2楼上不去,进不了屋子,在治疗者的坚持下,来访者找到一个门进了屋子。
来访者:&&&屋子里是一个冰场,大家都在滑冰,我在一边看。&
治疗者:&你也去滑吧&。
来访者:&我划了,但是我摔了一个跟头,满脸的血&。
治疗者:&摔了一个跟头没有关系,你初学吗,继续滑吧&。
来访者:&冰化了,大家都在划船,我在岸边&。
治疗者:&划船你会的&。
来访者:&我在划船,水面波澜不兴,很舒服&。
治疗者;&好&。
来访者:&但是,突然一个旋涡,船翻了&。
治疗者:&你觉得倒霉事情又让你遇到了?你只好游泳了,不要怕,人总要遇到旋涡的,镇静就不会淹死&。
解释:房子在这里象征着心理、心灵。强迫症的患者最常出现的想象是&这个房子没有门,或者有门进不去&,这代表一种对内心体验的回避态度,不进入自己内心。
这个例子中的来访者的想象中不断出现意外事故和灾难,象征着缺少安全感、对独立的恐惧。&在一边看&的意象和他生活中的方式是一致的,他从来不敢采取行动改变自己。
治疗者&摔了一个跟头没有关系,你初学吗,继续滑吧&,是一种鼓励,代表让他勇敢地尝试生活。&人总要遇到旋涡的&,旋涡代表生活中可能有的挫折,&镇静就不会淹死&,代表一种生活态度。
来访者张某,男、24岁、电脑工程师。主诉不可自制的反复洗涤,DSM-IV诊断为强迫症(CCMD-2-R强迫症)。
在介绍了意象对话技术后,引导来访者进行想象。在过程中间,来访者想象自己在一座桥上,突然桥塌了,自己掉入水中。
治疗者:&在水里游泳,越紧张越容易沉,放松、顺其自然,你就会游得很好。&
来访者:&我在游,很好。&&水突然干了。&
治疗者:&你认为水为什么突然会干?&
来访者:&有一条龙,把水吸干了。我又想要水,又怕,那龙突然一吐水,会不会淹死我?&
治疗者:&现在干死还不是一样要死?&
解释:这个来访者和前一个个案一样,有&灾难&的想象,代表焦虑和不安全感。但是有一个不同:根据精神分析理论,桥、龙(类似蛇)都有可能是性的象征。所以,这个想象的意义是,在过渡阶段(桥也可以代表过渡),可能是失去依赖,落入不安定不可以控制的景况(落水代表进入难以控制的景况)。水代表本能力量&力比多&。没有它生命很干枯,没有活力,但是他又害怕本能力量淹没自己。(龙吐水淹死我)
治疗者的指导是:&放松、顺其自然&,和不要害怕自己的本能,&现在干死还不是一样要死?&
来访者许某,女、22岁、职员。主诉不可自制的反复洗手,洗脸,有强迫性思想,例如:&见到的人、想到的思想沾在手、脸上&,在吃饭时如果看到别人或看到电视上的人,就怕&把他们吃下去了&,因此要吐饭。严重影响生活。患者知道这只是想象,但无法自控。DSM-IV诊断为强迫症(CCMD-2-R强迫症)。
治疗者简单介绍了意象对话技术,告诉来访者想象的内容和心理问题有关,并举梦的解释为例证,告诉来访者我们要用意象对话做治疗,然后告诉来访者在想象时不必要考虑想象的内容是否合理,也不要评判。
让来访者想象一座房子,问她是什么样的房子,门是否开着?
她说想象中的是&一个大房子,但是没有看到门&。
治疗者说:&肯定有门,你仔细找,找到它,不要担心&,来访者说还是看不到门,治疗者继续要求她找到这个房子的门,反复3次。
来访者;&我看到门了&。
治疗者:&想象你进去&。
来访者:&好象进不去&。
治疗者:&你可以进去的,努力一下&。
来访者:&我进了门,房子里很空,有灰&。
治疗者:&看一看房子里有什么?&
来访者:&有一个钢琴,有圣母像&圣母像活了,我坐在椅子上,&&出现了一个魔鬼,我害怕&。
治疗者:&放松、放松,就看着他,看他怎么样。&
来访者;&他在半空中,满脸血,上楼去了,魔鬼在诅咒,他的诅咒在我脸上,&&楼上满是死人骨头,阴暗、肮脏,魔鬼在煮毒药,好象就是那种童话中巫师用的那种大锅,毒药沾在我手上&&我想洗手&。
治疗者打断:&停!看看四周,让自己清醒。这是心理咨询中心,没有魔鬼,魔鬼是想象,你的手上真是沾上毒药了吗?&
来访者:&没有魔鬼,那只是想象,我知道。不过我还是感到手不舒服。&
治疗者:&手不舒服是真的沾上毒药了吗?&
来访者:&不是。&
治疗者:&你想象它沾上了毒药,所以感到不舒服。真实的感觉是什么?你现在在心理咨询中心,今天天气很好,手的真实的感觉如何?你能区分想象的感觉和真实的感觉吗?&
来访者:&想象中我在魔鬼那里,恐怖、厌恶,脸、手都肮脏,真实我在你这里,房子里有花、明亮,手放在衣服上,感到布、舒服。&一次治疗后,要求患者在平时感到脸、手脏了需要洗的时候,或怕&把别人的形象吃下去&时,练习区分想象和真实。
一周后,患者来访,报告有明显好转,她说&因为,我知道那些都是想象&。
患者的父亲证明了这一点。这一治疗尚未结束。
这一个案中的圣母是她心中理想自我的形象,一个没有性欲的形象,但是她追求&圣母&这个理想形象时,滴血的魔鬼的意象就随之出现,(滴血是月经象征)反映出她对性的观念不正确,压抑了性。而且这个魔鬼还带有她母亲的一些特点,母亲的批评被转化为&魔鬼的诅咒&。在这个例子中,治疗者在唤起意象后没有改变它,而是随即让患者体验真实情境。原因是这个来访者的问题比较严重,还没有到直接可以改变的时候。从她的想象内容,可以判断她平时的强迫性行为的潜意识根源。&他的诅咒沾在我脸上&、&毒药沾在我手上&,这就是她洗手时的潜意识心理活动。通过让来访者把想象和真实情景区分,可以让她意识到现实世界不是她想象中的世界,现实的手没有沾毒药、血,从而减少强迫性行为。
在这3个例子中,意象对话技术都有效地改善了来访者的心理状况。
经验表明,在意象对话过程中,强迫症经常出现的意象有&打不开门&、&进不去屋子&,这象征着回避情感体验的倾向;另外,强迫症还经常有灾雄性的想象和&最纯洁(好、有能力)的和最肮脏(坏、愚蠢)的同时出现&的想象,前者是焦虑和不安全感的象征,后者代表一种&非黑即白&的认知方式,追求&最纯洁、最好、最强&的完美主义的倾向和来访者潜意识中的一个认知,追求完美,压抑自己&不完美&的情感和冲动,结果是最好的永远摆脱不了最坏的。这3个例子明显表现出了强迫症的这些特点,所以我选择它们来说明强迫症的意象对话治疗。&
查看更多,解答心理问题可添加心灵咖啡微信公众号:psycofe,也可直接搜索&心灵咖啡&
&&&随时随地相约心灵咖啡&&
编辑推荐&&&
对你有一点动心 每天懂点恋爱心理学
在心理学的领域中,&恋爱心理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知名度还很低。掌握了有关恋爱的心理学知识,不仅可以使我们的&恋爱之路&变得顺畅,还能从中学到很多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技巧,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那么,接下来我们了解下什么是恋爱心理学。
对人魅力的研究
恋爱,是人生的重要一课,它能给我们带来最最幸福的感受,也能让我们尝到世间最痛苦的滋味。在电影、小说、音乐中,我们能找出无数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可以说,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那天起,恋爱就一直伴随着我们,而且是我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相关测试:
我们经常听人说&喜欢一个人需要理由吗?&&爱情是没有道理的&&&确实,爱情是一种非常神秘的东西,目前从科学的角度我们还无法将其解释清楚。但是,正因为爱情是我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对人生有重大的影响,我们才不能简单地用&没有道理的&、&神秘的&作定论,那是一种不求甚解的态度和自欺欺人的做法。虽说现代科学尚未完全破解&爱情的密码&,但也不是一无所获,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已经解明的部分,尽量多掌握爱情的原理。了解了爱情的本来面目,也许就可以帮我们减轻由爱产生的痛,抑或扩大恋爱的成果。
最近,恋爱心理学的知名度不断提高,研究恋爱心理学的人也逐渐多起来。本来,对恋爱心理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的一部分,而对人魅力的研究是恋爱心理学的开端,其主要研究的课题为:人会对什么样的异性产生好感,人会在什么时候产生恋情,喜欢和讨厌的感情是如何产生的&&在研究人员的努力下,我们在上述课题上已经有所突破。另外,根据行为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恋爱行为的背景也逐渐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再有,研究人员还发现多巴胺(dopamine)和血清素(serotonin)等荷尔蒙也与爱情有着紧密联系。
本书将从心理学、脑科学、生理学、人类学等多个角度,分析研究恋爱的秘诀、恋人与夫妇的心理、感情破裂的原因等与恋爱心理有关的种种问题,以期解明爱情的本质和原理。
&&&更多测试:
&&&更多测试:
关于恋爱的问卷调查
关于恋爱的各种数据倒是有很多,不过,不是欧美的就是很久以前的,我怕引用这些数据有脱离实际的危险。因此,为了取得最新的第一手资料,我开展了一项&关于恋爱经验的问卷调查&。设计的问题主要有&关于初恋&、&被对方的哪一点吸引&、&从恋爱到结婚的时间&、&从结婚到离婚的时间&等。共有2242人参加了问卷调查,其中男性1341人(59.8%),女性901人(40.2%)。受调查者的年龄范围很广,从10多岁到90多岁皆有,不过最多的还是30、40多岁的中青年。
另外,既是世界著名人类学家、又非常精通恋爱心理学的海伦&费舍尔博士,也进行过有关恋爱的问卷调查。费舍尔博士在问卷调查中设计了55个调查项目,其中包括&上课或工作中不知不觉会想念一个人&、&一天中想念对方的时间所占比例&等恋爱中呈现的显著&心理状态&。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费舍尔博士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不同年龄、性别、民族、宗教信仰的人,回答问题的结果并没有太大差异。虽然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在心理状态上有所差异,但恋爱的心理状态,则是&万国共通&。可以说,在恋爱的世界里,人类取得了空前的统一。另外,生物学家通过对昆虫等动物的研究,发现它们的很多&恋爱行为&也和人类非常相似。本书将从多个角度以崭新的思维方式来分析爱情。&
查看更多,解答心理问题可添加心灵咖啡微信公众号:psycofe,也可直接搜索&心灵咖啡&
&&&随时随地相约心灵咖啡&&
编辑推荐&&&
人际心理交流中害怕被拒绝背后的心理
关于人际之间的沟通方式,确实会让部分人抓狂,过分憨直可能会得罪人,过分顺从则让自己陷入困境。
这里有一个个案:为人厚道的公务员小张,似乎从来就是很平和、没烦恼的样子,有一天他终于向他朋友诉苦:&我并不像你们认为的那么快乐。我是一个不会拒绝别人的人,生怕对别人说'不&以后会伤害到别人,常常是违心地有求必应。我不想这样讨好别人,因为很委屈自己,但我对'不&又说不出口。真不知我的问题出在哪里,也不知该怎样才能自如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其实,生活中有太多像小张这样的人,陷入跟他一样的社交焦虑。我们谁没有讨好别人的心理呢?每个人从小就在讨好父母,讨好同伴,讨好老师,讨好权威人物等关系中体验着讨好的好处:被表扬、被重视、被奖励、不被指责、不被怪罪、不被惩罚等等。这是人在成长时的无奈,也是人成为社会人所需的啊。
判断人社交中的心理成熟度,要看你能否自如地对别人说&不&,能否主动要求别人帮助自己,能否承受别人的拒绝。能够说&不&和能够接受被拒绝,都是需要自信和勇气的。不会拒绝也不能自如地提出要求,又怕被别人拒绝的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上称为&被拒敏感&。这样的人其人际关系看起来挺好,他总是热心助人,口碑好,别人喜欢找他&麻烦&,可内心苦水只有自己吞。这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社交焦虑。
人际中的讨好别人有双重含义:一是功利性的,即通过主动讨好别人而达到自己某种目的;二是防御性的,通过讨好别人而达成情感联盟,避免树立攻击对象,为自己取得宽松的生成环境。所以,讨好别人有着它的积极作用。
过分&讨好&又会给人带来无穷烦恼,就像公务员小张那样有苦都说不出口,在他不得不&讨好&的背后掩藏着一种内心冲突,存在着人际交往的不安全感。害怕说&不&的心理,是一种以自己主观为蓝本来看别人的心理投射。因为说&不&未必就能伤害到别人,本质上是自己内心受不了被人拒绝,所以认为(外投射)别人受不了拒绝而不敢拒绝别人。
怕说&不&的内心情结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被拒创伤。
怕说&不&的人,在他过去经历和人际环境中,一定存在&不许你&太多。&不许你&氛围下,人的思维和思想被制约,难有自主性和创造力的发挥,人的所作所为无形中被一种势力控制着,总是听到和遭到&你不能&&&你不要&&&你如果不&就会&&的指引,脑海容纳了与&不&相关的内容,为达到&不&之要求和避免违犯&不&的惩罚,一个人的个性里会渐渐形成对&不&的高度敏感,他不得不服从权威,又厌恶和敌视权威的&不许你&,他心里体验着&不也不是,不是也不是&的种种焦虑。这是人在文化禁忌影响下,害怕被拒绝的原始创伤。
2、厚重而脆弱的自尊。
过重的自尊来自东方哲学熏染,中国佛、儒、道家文化是有厚重耻感内涵的,如&三纲五常&&厚颜无耻&&恬不知耻&&知耻近乎勇&(孔子),&无羞耻之心,非人也&(孟子)等文化,造成了中国人高度重视做人的&礼仪、节气&,高度重视人的&脸面&,这些文化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心理。而现代社会仍然很讲究&面子工程&的。
可以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是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情结。中国文化中&面子&的惟一含义是:他人眼中的我,即你做任何事情要顾忌面子、做得体面,不能让别人在背后戳你脊梁骨,你得顾忌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是文化所形成的人际行为规范,本质上是人的自尊需要。
只是耻感文化对有些人而言,形成了束缚他内心的枷锁,或者说,有些人由于个性懦弱、内心自卑而在一个讲究面子的文化环境里很不自由,备受人际焦虑折磨。这种人是活在别人的印象中,其自我概念是建立在他人评价上的,其个性决定了他在人际交往时,会高度关注他人的行为反应,包括他人的需求。如果他在意了别人和满足了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好的态度和好的评价,自己就会感觉被重视,觉得自己做得很对,很有成就感!
这种自我肯定来于别人肯定的人,是无法在他人面前给予否定的,即害怕说出&不&的。因为对别人否定,就意味着对自我的否定,这会断绝看清自己是谁的被肯定来源(给自己评价的客体)。
所以,他在对别人有求必应的&讨好&中,充分感到自我的存在和存在的价值。由于&讨好&是以压抑自我为代价,他必然会逐渐感觉是在为别人而活,会逐渐产生拒绝别人的愿望,但他欲拒不能。因为他内心的弱小与不安全感,使他无力承受&万一被拒绝&的后怕,他潜意识的&讨好&欲望,使他还不愿丧失他人的好评和好感,惟有&讨好&能感觉自己是好人,也惟有实现&讨好&才能免除他社交中的焦虑。当然他的心理现实是,要么顾了自尊(面子)委屈了内心自由,要么顾了内心自由而伤了面子(自尊)的矛盾冲突。
但一般情况下,他宁愿忍辱内心而不愿丢失面子。看看那些吃酒席的人就知道&面子&何等厉害:本来不胜酒力,但为了在朋友中撑面子他可以&宁伤身体不伤感情&,可以豪情壮举到烂醉如泥,甚至肝硬化、肝坏死。中国的酒文化就足以说明人际社会中人&拒绝&人难啊。
3、依赖与分离焦虑。
人人都有依赖性或依赖情结,只是依赖的对象、性质和程度不同而已。人的依赖性与分离焦虑高度相关,即你对某人某物过度依赖,必然伴有恐失去他(它)的焦虑。害怕说&不&的心结之二,是人的依赖性和分离焦虑。这份焦虑不仅指母婴分离的原始焦虑,还指人进入社会化后对仿效者的依赖与分离焦虑。
因为在一个人的意识成长中,是很需要重要关系人物予以他人格方面的精神关注与肯定的。如果他没有获得足够认可,在他心里会埋下被忽视的自卑,会产生寻求重视的渴望。有些孩子的&多动症&就是一种寻求你关注我的表达,他关注愿望的本意是&你要重视我,承认我跟别的孩子一样好!&。
人从小就很依赖重要关系人物的夸奖,依赖别人对&我好吗、我重要吗&的看法,也从来就不喜欢关系人物总是暴躁地对你&就你惹人烦!&&你总是不听话!&&规矩点!&的关注。这是教育者爱护孩子的操控行为。青春期孩子的任性、固执、逆反等,都是渴求被理解与认同失败的一种怨恨,其潜意识是依赖重要关系人物认可的需要。
所以,现实中害怕说&不&的心理实质,是害怕否认和被否认,是一种内心依赖他人认同和害怕他人不接纳自己的分离焦虑,是用&有求必应&的讨好行为而实现受重视、被接纳的心理需要,同时也能回避被否定的焦虑。
&不&,象征无或没有。&不许你&&的教育模式,是对人的根本否定,是压抑自我,用他人思想&武装&我的成长环境。不会拒绝,象征超越拒绝的逆反,是一种对&不&的反向而温柔的攻击。因为&不允许&带给人的似被囚禁的压抑与痛苦,他会本能性反感被拒,也自然会拒绝自己使用拒绝。就像许多人在小时候,受尽了自己父母打骂的痛苦,便在心里痛恨父母的打骂,并暗暗发誓今后决不对自己的儿女打骂一样。
不会拒绝的人,虽然很想拒绝人,但潜意识仇视拒绝。因为拒绝和被拒绝对他而言都是一种伤痛,他不自觉地会远离拒绝。&讨好&便是远离被拒伤痛的最好补偿。不会拒绝的人,最关心的是怎样才能自如地拒绝别人?
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思路:
1&、学会允许自己。
怕说&不&的人,是接受了别人和自己&不许你&太多的人。如果要能自如地说&不&,不妨先放弃对自己的许多&不许&,然后对自己多一些&允许&甚至&放纵&:
允许或放纵自己&坏&,比如说话粗俗一点,允许自己多提反对意见,可以教训或指责别人,可以让家里乱一点,允许自己偶尔失约、违约,允许自己动怒、发火,做事前可以拖沓和被动一点,允许自己&先为己而后为人&,允许自己反击别人&&
2、掌握说&不&的技巧。
比如可以委婉地拒绝:&如果我有时间的话&会&&;可以温和地拒绝:&不好意思,这次不行呵&&;可以巧妙地拒绝:&我也正愁着呢&&&我试试看&&朋友能否帮你?&;可以直接地拒绝:&不行的,我没有时间&等等。
&&&相关测试:
3、认同不会拒绝。
如果拒绝别人难于不会拒绝,可以接受&讨好&行为,也即是认同自己的不会拒绝。
&&&更多测试:
&&&更多测试:
4、首先学会拒绝自己。
这面临一个心理悖论,即个体对&拒绝&既仇视又向往的矛盾心理。人对某事怀揣矛盾,是难以搁平事情。假如说&拒绝别人&的结果一定是得罪人,不能让你&拒绝了&和没得罪人的愿望两全,试想想,你能做选择吗?又会选择实现哪一个愿望?如果要拒绝别人,就意味着接受&得罪人&。
当然,这跟不能拒绝别人一样难!这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之人的心理悖论。理论上,能做到自如地拒绝别人,也等于能接受得罪人或不怕得罪人,但还是有个时序问题,首先要不怕得罪人,才能做到自如地拒绝别人。因为不能拒绝的背后,存在若得罪人而遭孤立疏远(关系丧失)的惧怕。
怎样才能不怕得罪人呢?从前面分析来看,需要处理自己的情结,即学习放弃依赖别人的好评价,克服别人或许不接纳我的分离焦虑。这可以从&你拒绝自己&做起:
&&拒绝你要求自己的严格。如果你存在必须守时、整洁、完整、早睡早起之类的严格;
&&拒绝你对自己的讲究。如果你存在社交时,一定要讲究穿着得体、说话温和、举止谦卑;做事前,讲究三思而后行之类;
&&拒绝你对自己的某些要求。如:宁可我欠别人不能别人欠我(学会平等地欠对方);隐忍对别人的不满(学习情绪外释放,直接或间接表达自己真实的愤懑感觉);取悦别人(减少、打住在交流中的赞美词);做事要主动、给人留下好印象之类。
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会,总有他不会的方面。接受自己的不会,不强求自己做不会的,这叫不为难自己或放过自己。况且不拒绝别人也有它的好处啊,如前面谈到,能满足你潜意识心理需要、避免你怕被否认等焦虑,还可以换回别人对你的感激,当你敢于向别人求助时,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多半是不会拒绝你的。世上毕竟好人多,懂感恩的人也不少啊。
要不受被拒敏感的困扰,能够自如地拒绝和提出要求,最根本的还要从改善和培养个性做起。被拒敏感,是一个人缺乏自主性、自我概念弱、自卑等个性因素的存在,才使人在人际交往中需要反击性回应时,显得没底气没自信的紧张反应。因此,练就开放性个性,才意味着解放自己、获得人际自由。&
查看更多,解答心理问题可添加心灵咖啡微信公众号:psycofe,也可直接搜索&心灵咖啡&
&&&随时随地相约心灵咖啡&&
编辑推荐&&&
为何很多事要亲身经历才明白
为什么我们常说很多时候一定要亲身经历了之后才能明白?
1.&切身体验。亲身经历一个负性事件带来的情绪记忆要比看着或听说别人遭受一个同样的事件所感受到的强烈得多,形成的负性条件反射也远远更持久。我们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感同身受,但心理学实验同样也表明,自己是无法从强度上真正感同身受别人的痛苦的。
好友徐宥最近经历了7个小时的肾结石,在博客中写道:
有句话叫感同身受。我没有体验过肾结石的那种痛苦前,只是道义上支持三鹿宝宝的维权;现在,我真心的支持三鹿宝宝维权行动。我甚至很想折腾一下那些往奶粉里面加三聚氰胺的人,那些知情封锁几个月的人和那些不许家长维权的人。有生之年,得给那些害人之人,一人冲杯三聚氰胺奶粉,让他们&感同身受&一下这种绞痛,认识一下自己干的是不是人事。
&&&相关测试:
2.&别人口中的故事。别人口中的故事也许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难免受到他们自己观念的影响而产生偏见,我们每个人都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个世界,客观且全面的描述一个事情极少有人能做到。别人的故事也许只是他们的想法,你自己亲身经历同样的事情也许完全又是另一种想法了。
3.&为什么。别人在告诉你一个道理的时候往往只能告诉你怎么(how)做,而难以说清为什么(why)要这么做,遑论&为什么一定(have&to)要这么做&了(因为他们自己也不一定能说清)。在没有听到逻辑严密、无法辩驳的证据之前,你很难说服自己A选项优于B选项,直到最终自己在某一条路上撞了南墙才肯死心。
4.&世界是复杂的。更何况,很多时候人们根本无法确切地向你保证A选项一定优于B选项:比如,好好学习并不一定会有好的前程;不好好学习也并不一定以后就一塌糊涂。吸烟不一定短命,不吸烟也不一定长寿。坚持到底不一定就胜利(甚至有可能万劫不复),而不坚持到底也不一定就失败(学会放弃也是很重要的)。这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互相影响,用单一因果来解释事件几乎总是不恰当的,唯一能够靠谱地搞清因素X和因素Y之间的关系的方式就是通过随机控制实验。
5.&未来是不确定的。人类天生有一种寻求确定性的需要,以及控制周遭的小世界的需求。我们总是希望听到&你只要这样这样,以后就一定能够那样那样&这类令人窝心的话。然而与我们的控制错觉相反,这个世界有太多因素是不确定的,除了自己的因素比较可控之外,外界的机遇因素几乎完全不是能够控制或预测的。我们最多只能做好头脑准备,尽量不错失机遇。也正因此,你几乎永远也听不到足够有说服力的证据来告诉你&你只要&,就一定能够&&,因为成功并不是仅取决于个人因素的。个人因素往往只是成功的一个既非充分又非必要的条件,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无需悲观,因为毫无疑问,改善个人因素的确能够大大增加成功的几率。
6.&别人的道理,自己的事情。我们常常说类似&你说的没错,但是并不适用于我这里的情况&这样的话,自己的事情和别人的事情往往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微小或巨大的差异,如果我们先入为主地不想听取别人的意见,就很容易自己说服(欺骗)自己说&情况不一样,所以道理不适用&(而实际上到底哪些情况不一样,为什么道理不适用,是不是真的不适用,我们根本就不去深究了)。另外,朋友给出的道理或故事总是跟他当初经历的情境细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记下了朋友的道理和故事,同时也就将这个道理和他当时经历的情境线索给挂钩起来了,于是当类似的情境发生的时候,你的记忆系统就能够根据情境线索提取出朋友当时说给你听的那些道理(《找寻逝去的自我》);然而,这种记忆提取机制同时也有他的弱点,那就是当你经历的情境跟朋友当初经历的情境相似性不足(尽管抽象到本质上可能是一回事)的话,你就不会想起他曾经说的那些道理。这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自己道理是听了一堆,结果自己生活中却不会用的原因。而所谓的能够&活学活用&,就是那些善于抓住知识本质,触类旁通,将道理外推到表面不相似但本质一样的问题领域之中的人,对此《Psychology&of&Problem&Solving》的第11章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先让被试(皆为大学生)阅读一段军事材料,这个材料是说一小撮军队如何通过同时从几个不同方向小规模攻击来击溃一个防守严实的军事堡垒的。事实上这个例子的本质是对一个点的同时的弱攻击能够集聚成强大的力量。然后被试被要求解决一个问题:一个医生想要用X射线杀死一个恶性肿瘤,这个肿瘤只可以通过高强度的X射线杀死,然而那样的话就会伤及周围的良好组织。医生应该怎么办呢?在没有给出先前的军队的例子的被试中只有10%想到答案,这是控制基线。然后,在先前学习了军队例子的被试中,这个比例也仅仅只增加到30%,也就是说只有额外20%的人&自动&地将知识进行了转移(自己就能触类旁通)。最后一组是在提醒之下做的,达到了75%,即比&自动&转移组增加了45%之多(需要别人提醒)。这个例子说明,知识的表象细节会迷惑我们的眼睛,阻碍我们对知识的转移运用,在这个例子中,两个问题领域表面上是不相似的,但本质上是一样的。然而就是因为表面上不相似,而我们的记忆提取又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些表象上的线索来提取的,因此这些表面不相似性便阻碍了我们在问题之间进行的类比,阻碍了我们将在一个情境下掌握的道理运用到另一个情境下。
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我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经常使用&Google&,遇到知识性问题第一反应就是上&Google&,或者上&Wikipedia&。然而,在实际生活当中遇到一些生活问题的时候,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却不是&Google&,而是之前解决生活问题的时候建立起来的习惯(比如询问身边的朋友,或者干脆放一边不管)(虽然我曾经总结并告诉自己说&遇到任何知识性问题,第一时间问&Google&&),怎么会这样呢?生活问题难道不也是问题?难道不也应该联想到对待专业问题的方法&&Google&之吗?可是我们的记忆系统的特点决定了不是这样的,生活问题就是生活问题,大脑会第一时间将我们之前怎样解决生活问题的方式提取出来,这个优先级要远远高于一个更一般的策略&&Google,只有当没有特定策略的时候,大脑才会退而求其次寻求一般性策略。
还有更生动的:有一次在豆瓣上看到某人日记里面提到一个讲座,后面写了一些感想,但讲座的链接没有给出,于是我第一反应就是留言问他要链接,但是实际上呢?只要把讲座的关键字扔到&Google&上就行了。我可是&Google&的重度使用者啊,怎么会忘了这个呢?!
事实上,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般有两个思维步骤:一是根据问题情境线索从记忆系统当中提取以往成功过的方案(沿袭类似情境下用过的可行方法,这个也被称为&mental&shortcut),然后评估该方案是否已经能够解决当前问题了,如果能够,就中止记忆搜寻(这个也被称为&satisficing&原则),在刚才提到的日记问题中,留言询问作者是我在成为&Google&重度使用者之前建立起来的、针对这类情境的特定习惯,甚至也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的第一习惯(如果一个人详细说到某件事情,他肯定知道个中究竟),而且这个方法的确满足可行原则,因此,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我不假思索地就沿袭了旧习惯,而没有成功地将在另一个问题领域建立的更好的方法推广到这个问题中来。如前面所说的,如果这个日记是不允许留言的,并且我不认识这个作者,我可能就会立即想到去&Google&了。
如何解决这个&知识经验跨情境转移失败&的问题?除了多多反省观察自己之外,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多抽象其本质也是一个有力的办法,因为前面提到,正是表面不相似性阻碍了知识的迁移运用,我们常说有些人善于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样的人往往就是那些聪明人,因为他们更能够举一反三,将一个地方领悟的道理推广到另一个看上去很不一样的地方。
7.&认知失调与自我辩护。如果我们在听到别人的道理之前已经有了一个心理上的倾向,那么即便别人给出一个有一定说服力的理由,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我们也会竭力为自己辩护;又由于世界是复杂的,所以我们几乎总是能够找到辩护的借口&&&上次报纸上说一个英国老太太每天必吸一支烟,活了一百多岁呢。&&(《Mistakes&were&made(but&not&by&me)》)
8.&失败即成功。有时候,我们的确需要在撞南墙的过程中总结出经验教训(特别是对于尚未有人走过的路),并到达成功的彼岸。从信息收集者的角度来说,世界上没有成功或失败,失败的事情中揭露出来的信息一点也不比成功事件中的信息少,或许往往还能得到更多的东西。
9.&情绪对照。经历了失败之后,我们在做&正确&的事情的时候便会觉得更理直气壮。如果没有经历失败后的糟糕记忆,我们就算理性地认识到目前的做法是更合适的,也很难从情绪上强烈地感受到这么做的&正确感&。
&&&相关测试:
10.&天性。我们有很多根植在大脑中的进化选择出来的天性(《Mean&Genes》,《进化心理学》,《Predictably&Irrational》,《别做正常的傻瓜》,《摇摆(Sway):难以抗拒的非理性诱惑》,Behavioral&Economics)。在判断与决策时这些天性的优先级总是最高的。然而,由于这些天性是在远古社会选择适应的,并不适应短短几百年我们才迈入的现代社会,所以我们总是听到内心两个声音吵架。比如我们的天性是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也许这对物质匮乏的远古社会是适应的)。所以即便有时候别人说服我们应该往长远考虑一些,他自己就曾经吃过只看眼前的亏,然而你的内心一个声音仍然在高叫着&管他呢!&。&
查看更多,解答心理问题可添加心灵咖啡微信公众号:psycofe,也可直接搜索&心灵咖啡&
&&&随时随地相约心灵咖啡&&
编辑推荐&&&
家庭治疗的经典五十句
海灵格的《爱的序位》大量的排列案例让人震撼,但即使没有参加排列,也可以从他的一些主要观点中获得巨大收益,书中的主要观点如下:
&&&更多测试:
&&&更多测试:
&&&更多测试:
1、获得内在洞见经验的首要条件是一颗没有意图的心,我们的意图会迫使我们将自己的观点置于真相之上,或者会根据我们先入为主的概念而去改变事实真相,或者是去影响或说服他人。
2、获得内在洞见经验的次要条件是无所畏惧。当我们害怕可能展示出来的真相时,我们便如同带上了眼罩,将会视而不见。
3、家庭的归属权:我们的所作所为是维持和保障我们的归属权,所以,&良知&带有相对性,随著群体的不同而不同。
4、被感受的良知与被隐藏的良知之间的矛盾便是每一个悲剧的基础,基本上也是每一个家庭悲剧的起因。它会引发悲剧性的牵连纠葛,在家庭中导致重病、意外或自杀。这种矛盾也导致很多伴侣关系的悲剧结局,例如男女双方虽然有无比的爱,但他们的关系却仍然会破裂。
5、人在幸福中会体验到危险与不安,因为幸福令人感到孤独;对于问题的解决之道也是如此,也会有这份危险不安的感觉。反之,在遭受重重困难和不幸时,人与人更可以保持在群体中。(我的评论&&家庭中的人要么一人荣,带动其他人荣;要么在自己荣后让自己差下去,以达到与家庭中其他人平衡;要么远离家庭,以为逃避)在困难和不幸当中,人有一份清白和忠诚的感觉;但在脱离困境和拥有幸福时,却有罪恶和反叛的感觉
6、家庭中的认同:如果家庭或家族中有一个人被排除或不被认同,一个人没有刻意模仿甚至不知道这个人的情况下,却变成像那个人一样,有著与那个人相同的情绪感受、行为模式和命运遭遇。
7、很多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人有一种想法,以为他可以靠著说服力,或是用努力,或是用爱去驾驭秩序。但秩序却是早已被排定了的,也是不能用爱来取代的,爱只可以在秩序范围内成长。
8、秩序的优先原则:原生秩序&&根据归属权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而定的,排列一个家庭的话,层级较低的人以顺时针方向排列在层级较高的人的左边(我的评论:是不是在家庭中就餐时座位排列也是如此呢),夫妻关系较之作为父母的身份有优先权;与旧的系统相比,新的系统有优先权,新组建的家庭较之与原来家庭的关系有优先权。
9、在家庭内出现的悲剧,往往是因为后人违反了原始的秩序,意思是他做了本应属于前人份内的事情。例如:孩子尝试代替父母赎罪或承担所犯错误的后果。所以,家庭辅导中要注意的是:是否有人做出了僭越。
10、孩子永远不准知道属于父母亲密关系的事情,这与他无关。伴侣之间发生的事,别人也绝对不能干涉。亲密的事应永远对其他人保密,否则会带来严重后果。父母如果对孩子讲述他们之间亲密的事,对孩子是非常不幸的,例如:堕胎。
11、父母之间出现问题,孩子总会在自己身上找过失,宁愿是自己有错。如果父母说,&我们不再作为伴侣在一起生活了,但我们还是你的父母,你还是我们亲爱的孩子&,这可以解除孩子的心理负担。所以,孩子应该跟著比较尊重另一方的那位,一般来说是父亲,往往父亲会更为尊重孩子的母亲。
12、当某人做决定时,他通常要放弃另一样东西。对他来说,他所决定的东西是存在著的,可以实现的;另一样他放弃的东西其实也是存在的,可以实现的,但他只视它为&不在&。每一样存在的、实在的、可以实现的东西都是被一种&不在&包围著,但是,&不在&也有它的位置,有它的影响力,绝对不是一无所有。当我鄙视&不在&时,&不在&会带走存在的东西。例如:当一个女人决定选择事业,而放弃家庭和孩子时,如果她鄙视或看轻家庭、孩子或男人,这个她没有选择的东西会带走她选择的其中某些东西。反之,如果她尊敬为了事业而放弃的东西,那些东西会对她的选择做出赐予,一切也变得更伟大和丰盛.
13、当孩子的成绩差,你作为父母要对他说:我以前也是一样,成绩一旦下降,也就没有什么好转。当一个女儿迷上了一个明星之类的,父母也可以说:我从前也是这样的。
14、以不幸作为补尝:家庭中的孩子往往会因为减少罪恶感,而作出补偿&&拒绝成功、拒绝生命等。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进行补偿。例如,家庭中有早逝的孩子时,生存下来的孩子可以说:亲爱的XX,你已经死了,而我再活一段日子,然后我也会死去。它包含了补偿和自由,是非常谦卑的。
15、从心理学方面看,背痛总是来自一个原因,也很容易治疗:那就是借著一个深深的鞠躬。问题是要向谁要鞠躬。鞠躬的同时,在内心说:我尊敬你。
16、头痛的问题可能是来自被堵塞的爱,通常是因为与母亲的联系被中断了。
17、在自杀事件中,自杀者的亲属常有一种被侮辱的感觉,他们因为有亲人要自杀而感到受辱。解决方法的第一步便是对已自杀者说:我尊重你的决定,你永远是我的XX。尊重与接受是不同的,尊重的话对方便没有被贬。
18、某人如果在系统中(家庭系统中)杀人或企图杀人(如:威胁自杀),他便丧失了在系统中的归属权。谁曾经在家庭内杀人和有杀人的念头,或者严重侵害其他人,他一定会失去归属权,他要离开系统或遭受排除,否则另外一个无辜的家族成员便会代替他而受到排除。
19、孩子到了父亲死时的年纪,常会感到不能生存下去,因为他会为著追随父亲而做出寻死的行为。如果孩子从母亲的身上得到这种感知或有这种推测,孩子中的一个便会代替他,做出本应是母亲应该做的事,如果有这种情况,孩子在想到死亡时是会笑的。
20、在每个家庭中,有一个最理想的餐桌序位,当父母坐在边,孩子依著长幼次序坐在另一边,由右而左排列下去(即顺时针)。
21、孩子无意识地认同父母之前的伴侣,有时会导致精神病变,尤其是当家中没有女儿时,那么其中一个儿子便必须要代表父亲从前的女人;又或者家中没有儿子时,其中一个女儿便要代表母亲从前的男人。
22、孩子通常是从母亲那里得到食物,并且是母亲关心照顾著他们。但如果一个人得到的远远多于他所需要的,直至损害自己,那么这就是成瘾,也可以说是成瘾行为中的动力。所以,只有男人才适合处理有毒瘾的人,除非女人尊重有毒瘾的父亲。如果父亲有酒瘾,则父亲对儿子说:我敬重你的父亲,如果你要学他,跟他一样,我会接受的。当父亲获得尊敬,孩子便无需变成酒鬼了。男人如果被女人看不起或鄙视,则孩子成瘾的行为机会便增加了.
23、孩子与父母中断联系的处理方法:1)拥抱或想象拥抱;2)通过代表拥抱;3)深深地鞠躬;4)超越与父母的联系,看到更大的系统。
查看更多,解答心理问题可添加心灵咖啡微信公众号:psycofe,也可直接搜索&心灵咖啡&
&&&随时随地相约心灵咖啡&
编辑推荐&&&
如果你有梦想,就去捍卫它
如果你有梦想,就一定要捍卫它。那些比你累的人都没有说什么,那些比你优秀的人比你努力的多,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唉声叹气?!要么滚回家里去,要么就拼。
以前在墨尔本的一个室友,突然打电话给我,在我这里马上要凌晨3点的时候。他让我猜他现在在哪里,我说不是在墨尔本嘛,你还能去哪。他很神秘地说,不是哦,我现在在西班牙。然后我一下子就愣住了。因为很久之前我在一个相册里看到有关西班牙的照片的时候,曾经跟他说,西班牙那么漂亮自己将来一定要去一次。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我就要把自己曾经一闪而过的想法忘记的时候,他的电话就这么来了。到最后,站在我最想去的地方的人,却不是我。
挂了电话之后酷我音乐盒正好放到阿姆的lose&yourself,依旧是那熟悉的节奏,和他的那段:
look,&if&you&had,&one&shot,&or&one&opportunity,&to&seize&everything&that&you&ever&wanted&&&one&moment.&Would&you&capture&it&or&just&lst&it&slip.
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浮现的是《当幸福来敲门》,是男主角最穷困潦倒的时候在车站的厕所里过夜,是他身上只有20每分的日子,可是他从来就没有放弃过。
如果你有梦想,就一定要捍卫它。
&&&更多测试:
&&&更多测试:
&&&更多测试:
老爸同事的女儿,比我大三届,我刚进那个高中的时候她已经出国两年了,正好我们的老师是一样的。高二的时候我们老师给我们读了一封信,是她从英国寄回来的。她说现在过得很好,谢谢老师当年的教导,然后班主任慢慢地念出信的最后几个字&&来自剑桥。
当时一下子就懵了,对那种学校也只有敢想的份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是我老爸同事的女儿。老爸总是感慨地对我说,一个女生,能那么优秀真的很不容易。后来有幸跟她见面,她说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她说,因为想要过自己的人生吧,很多事情就像是旅行一样,当你决定要出发的时候,最困难的那部分其实就已经完成了。
突然就想到了自己,第一次出国的时候,离自己的17岁生日还差3个月。奇怪的是在机场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安,我只是反复告诉自己,这条路是你自己选的,不管怎么样,也要走下去。可是留学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恋爱也是无疾而终,毕竟隔着那么远的距离,一时兴起去打工,却因为太累最后还是辞职了。
后来有一天在fb上看到Leo,一个澳洲本地小伙,成绩好到令人发指,最可贵的是他的性格还很好,做事能力好到让人嫉妒。我就开始跟Leo聊起最近的生活,到后来就变成了我的诉苦。等我说完了很多,过了很久,我才看到他打过来的字。
他说,我到现在都用不起iphone这种在你们那里随手可见的东西,我现在的学费都是自己赚的,虽然你离家很远但是你父母一直在后面资助你,你每天就做这么一点事情,你凭什么说自己撑不下去了,你有资格么,那些比你累的人都没有说什么,那些比你优秀的人比你努力的多,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唉声叹气?!
然后他对我说了一句我到现在还一直记着的话:要么滚回家里去,要么就拼。(go&home&or&stand&up,&it&s&your&fucking&choice.&Do&you&still&remember&the&reason&why&you&are&here?!)
我突然间就醒了,我一直只看到那些闪闪发光的人身上的闪光点,却不知道他们到底是用了一个什么样的代价,才换取了这样的一个人生。我又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抱怨。我为什么要出国,在那个时候义无反顾的自己,怎么现在反而后悔了呢。什么时候起,那个有着梦想的自己就死了?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青春很苦逼,老是在想这么下去会不会有未来。自始至终也没能对这个不属于我的城市产生过一丝归属感,很多想法都只是一闪而过。为什么明明知道时间那么少,青春那么短,想的最多的,不是怎么样去接近梦想,而是反复的不安疑惑?
终于觉得,我的苦逼、熬夜,都会在最终让我迎来属于我的结局。从我离开家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无法回头的青春。
记得上次一夜没睡跟朋友去山上看日出,偶然听他们说起自己之前的生活,才明白不管是表面多么快乐优秀的一个人,不管是外表多么光鲜漂亮的一个人,都有各自的心结和苦逼的过去。就像是青春注定要漂泊和颠沛流离一般,那些流过的泪受过的苦,总有过去的一天,又有谁的青春不曾苦逼过?
一个人二十岁出头的时候,除了仅剩不多的青春以外什么都没有,但是你手头为数不多的青春却能决定你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往往你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在于在这个阶段你想要什么。一个人一辈子能去往几个想去的地方,能看过几个难忘的风景,能读到几本改变你人生的文字,又能经历多少次难忘的旅行。这个世界那么多不顺心的事情又能怎么样,对他们说一句fuck&you,然后继续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就像阿姆歌里唱的那样,我不能在这里变老。我要在变老之前,做一些到了80岁还会微笑的事情。
我想,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就是平静一点,哪怕一个人生活,穿越一个又一个城市,走过一个又一条街道,仰望一片又一片天空,见证一次又一次别离。然后在别人质疑你的时候,你可以问心无愧地对自己说,虽然每一步都走的很慢,但是我不曾退缩过。
写的时候一直想着有关去巴塞罗那的那次旅行,就像一个遥远的梦想,像是永远实现不了一样。可是却又暗自坚定下来,想去的地方为什么不去,难道想要等到将来老了动不了了才想到要去吗?一辈子的青春那么短,为什么不去疯去爱去浪费,去旅行去经历去相信。至少没有人能夺走我们做梦的自由。
我从来不觉得人的成长是为了证明之前的不切实际和幼稚,而是它会让自己知道,梦想是用来实现的,但是太容易实现的,那不叫梦想。&
查看更多,解答心理问题可添加心灵咖啡微信公众号:psycofe,也可直接搜索&心灵咖啡&
&&&随时随地相约心灵咖啡&&
编辑推荐&&&
媒体中情感倾诉类栏目的吸引力探微
传媒中的情感倾诉是指普通人以匿名或真名通过传媒来讲述的有关个人或家庭的情感、生活经历。这类栏目最初出现在电台晚间的情感倾诉热线中,近几年来,许多报纸也开办了百姓倾诉专栏,刊登老百姓讲述的自己的情感生活故事。例如,在传媒竞争激烈的武汉,几乎所有的市民报,绝大部分调频电台都开办了这样的栏目,许多媒体还不遗余力地将其作为品牌来打造。而普通的读者、听众对这样的栏目反应都非常积极,他们或对其他人讲述的个人经历发表意见,进行热烈的讨论,或是参与其中,讲述自己的故事。传媒中情感倾诉热的出现,说明此类节目具备巨大的吸引力,那么这一吸引力是如何产生的,隐藏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究竟是哪些因素吸引人们去注视它,促使人们大胆地去参与其中呢?
既然是个人的情感倾诉,其中必然大量涉及到个人的情感隐私,或痛苦的人生经历,通常,这些内容是个人不愿对人讲述,也不愿让人知道的,大众传媒也不敢随便侵入个人的这一领域。因此,这类节目要成功开办,除了要引起了普通受众的兴趣之外,还必须吸引了倾诉者的大胆参与,本文将从视听者与倾诉者两个方面来讨论其吸引力之源。
从视听者或受众的角度来看,情感倾诉类栏目一方面满足了他们了解他人隐私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普通人对传媒人性化、平民化的要求以及对人间真情的渴求。
日本社会学家藤竹晓认为,社会大众都有一种"窥淫癖"心理,即有一种窥视、了解他人隐私的欲望,而窥视行为是一种未被社会认可的行为,"但是,在了解人们怀有的窥视心理以及接近信息的幌子下,大众传媒拥有了社会认可的机制&&"(藤竹晓,第97页)。他的这一见解比较刻薄,但却向我们点明了传媒为什么会报道隐私,以及受众为什么会欢迎这类节目的原因。今天,中国传媒中此类节目的出现,虽然不能完全归因于此,但却也不能脱离这一因素的影响。无可否认,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有这样一种了解他人隐私的心理,但出于社会的压力,我们并不敢公开窥视他人的隐私,也无多少窥视他人隐私的机会。而大众传媒却为我们窥视他人的隐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例如,对名人隐私的报道一直是大众传媒的经久不衰的热点之一,许多媒体通过炒作明星们的个人私生活,或刊登政治家的情感丑闻,来引起受众的兴趣,满足受众的窥视欲望。通过了解这些名人们的隐私,我们"每天都可以窥视到英雄和当权者的弱点,&&会不断产生大家都平等的感觉"(藤竹晓,第87页),即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但是传媒必须为大众也是为自身侵入个人隐私领域提供有力的借口,即"保证视听者知情权这一正当理由",正是这一借口要求公众人物应该能容忍传媒的报道,接受大众的监督。虽然许多媒体对名人个人生活的报道,常常超过一定的限度,也常常由此引起官司,但这种报道却从未中断过,大众对此类报道也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在我们看来,情感倾诉类栏目实际上是经过大众传媒包装后的另一种个人隐私形式,而大众对情感倾诉类栏目的关注,也正体现了其窥视他人隐私的心理需求。
不过,长期以来,传媒对普通个人的隐私,或是出于新闻价值的考虑,或是出于隐私保护法的限制,一直缺乏足够的关注,也缺乏介入的正当理由。但是在今天,随着市民阶层的崛起,某种程度上出于对炒作明星的厌烦,对传媒精英化的反对,普通民众对传媒人性化、平民化的需求日益上升,社会大众越来越关心自身的生活状况,关心与自己一样的其他人的日常生活。因为只有与自己一样的普通人,其生活经历才更现实,更接近于自己,值得自己去借鉴回味。而大众传媒中情感倾诉类栏目,正好为大众了解其他与自己一样的普通人提供了机会。并且视听者所了解的,不是一种表面的东西,而是平常时刻许多倾诉者深埋心里,不被他人了解的真实情感。对于视听者来说,不但可以在了解他人的私密中获得一种窥视之后的心理满足,更重要的是从他人喜怒哀乐的真情倾诉中,获得某种人生启迪或情感身份上的认同。因此这种了解也是一种情感心灵的碰撞与交汇。许多情感倾诉类栏目,正是以"真情"二字作为其栏目宗旨来吸引视听者的,以普通人的真情实感来触动人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
&&&相关测试:
&&&相关测试:
&&&相关测试:
从倾诉者的角度来看,情感倾诉类栏目是其进行心理宣泄,接受心理治疗的有效途径,也是其进行社会表达,寻求社会认可的重要渠道。
尽管每个人对了解他人的隐私有着极大的兴趣,但却没有人愿意公开自己的隐私,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内敛国民性的社会,向人倾诉自己的内心情感已经很需要勇气,更不用说通过传媒将这种倾诉过程公开化。但是在传媒的情感倾诉类栏目中,受众却对参与倾诉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为什么积极地参与情感倾诉,甚至自爆隐私呢?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压力地社会,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变革带给人们的压力是极大的,如下岗、家庭代际隔阂、婚姻不幸、学习工作不顺等等是许多中国人都可能遇到的。因此,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面临巨大精神压力而又需要宣泄的时刻,将内心郁积的苦闷与压抑倾诉出来,是我们常用的宣泄手段。正是通过向他人的倾诉,我们才能释放压力,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投入充满压力的生活之中。"说出来后心里舒服多了",正是倾诉完之后许多倾诉者的真切感受。可以说,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倾诉者,也都需要善解人意的倾听者。没有向他人的倾诉,没有善解人意的倾听者,我们的生活将不知面临怎样的困难。传媒中的倾诉类栏目,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专业化的接受人们倾诉的机构,它的出现正适应了人们在情感心理上的这一需求,但是这一倾诉毕竟是在大众传媒中进行的,为什么人们不向自己的朋友亲人倾诉,而选择传媒,并愿意将倾诉内容公开化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亲人朋友固然是我们获取情感和心理支持的来源,但同样,也是我们在生活中产生巨大精神压力的来源。许多时候,我们正是因为承受着对朋友亲人的责任、义务才感到压力,向他们倾诉,反而会增加他们的烦恼。况且,许多人都想在生活中表现得自尊自强,不希望周围的人看到自己脆弱无助的一面。因此,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不便向朋友亲人倾诉心事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置身事外,能够静静地听我们倾诉的倾听者。当然,出于个人安全的考虑,我们也不可能找一个完全缺乏了解与信任的陌生人来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而向报社和电台倾诉栏目的主持人、编辑进行倾诉,则可以避开这些顾虑。其一,对方会尊重我们的隐私,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使用匿名。这样,即使倾诉内容公开了,毕竟自己的个人信息没有公布,可以避免隐私倾诉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其二,这些栏目的采编或主持人都是专业化的倾听者,他们的职业素养可以让人们放心地相信他们。许多主持人或采编都以其良好的职业素养赢得了倾诉者的信赖。正如一位报纸倾诉栏目的采编人员所说:"尽管我们素不相识,但他们给予我们信任,我给予他们尊重与理解&&正是这种真诚的对话与心灵交流才使我们听到一首首感人肺腑的心曲&&"
其次,倾诉类栏目也承担了心理咨询的功能。许多时候,倾诉者在面临心理压力进行倾诉时,需要的并不只是简单地发泄一下,他们在情感心理上面临的问题常常需要得到专业人员的有效指导。但是,在当前,由于心理咨询机构专业人员的缺乏,再加上昂贵的咨询费用,许多人往往无法得到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因此许多倾诉者,同时作为咨询者,往往把倾诉栏目的主持人当作自己情感、心理上的专家来看待,希望从他们那儿得到有效的指导。倾诉类栏目的主持人本身并不是出身于相关职业,也很少由专家组成,但却表现出了很强的专家色彩。首先,这些栏目常常聘请一些心理方面的专家作为客座嘉宾或顾问,解答倾诉者提出的问题。其次,更重要的还在于这些栏目的主持人或采编,往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武一个人能遇到变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