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 世界屋脊是什么意思的屋脊 上非法采金

来自世界屋脊的钻石
来自世界屋脊的钻石
Russell Shor(罗素·肖尔)和 Robert Weldon(罗伯特·韦尔登)
莱索托偏远的马洛蒂山脉堪称这个内陆国风景最美的地区之一,该国全境都完全被南非共和国环抱。 这些山脉也是世界上若干最令人垂涎的 IIa 型钻石和大颗钻石晶体的原产地。 摄影:Robert Weldon(罗伯特·韦尔登)/GIA
八年前,一名工人从莱索托的莱特森矿分拣区发现一颗巨大的晶体。 这块钻石原石的重量超过 603 克拉,成为迄今为止全世界发现的第 15 大钻石。 该矿的主要股东(即总部位于伦敦的 Gem Diamonds 公司)将这颗钻石命名为“莱索托诺言”(Lesotho Promise),作为对该钻石的出土国的认可。
在 Mazvi Maharasoa(马兹维·马哈拉索亚,该矿合伙人 Letseng Diamonds 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看来,这颗钻石和后来发现的三颗超过 450 克拉的钻石不仅仅是一个承诺,更是民族自豪感和诺言实现的源泉。
“这个矿区独一无二,产出了世界上平均价值最高的钻石(2,043 美元/克拉,全球平均值为 106 美元/克拉),”她说。 “对一些人来说,莱索托只是地图上的一个点,但这些出产的钻石让我们得到认可。”
该矿也是世界上最令人垂涎的 IIa 型钻石的最大产地。 IIa 型钻石通常只占全世界所发现钻石的 2% 左右,但在莱特森矿区,它们约占矿石产量的四分之一。
在这个崎岖山国中,该矿坐落在海拔约 3,100 米(刚好超过 1 万英尺)的位置。Maharasoa(马哈拉索亚)一边参观矿区,一边说道:“这个矿区在 2000 年时还是‘一无所有’。 如今,我们已聘请了 1,500 名员工。该矿为我们国家贡献了 70% 的企业税收和 60% 的外汇收入。”
Maharasoa(马哈拉索亚)出生在首都马塞卢,并从伦敦北部的白金汉大学 (University of Buckinghamshire) 取得国际商法专业学位。 她回到莱索托,担任国土资源部的法律顾问。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我开始熟悉钻石领域”,她补充道,作为工作的一部分,她要负责针对重新启动莱特森矿区的钻石法和新合同的变更展开谈判。
Mazvi Maharasoa(马兹维·马哈拉索亚),Letseng Diamonds 的首席执行官。 摄影:Russell Shor(罗素·肖尔)/GIA重新恢复矿区的生产是一个挑战。 1957 年,南非地质学家 Peter Nixon(彼得·尼克松)在马洛蒂山脉的深层发现金伯利岩,当时,深山中有一些小村庄和牧羊人小屋,看起来像是在那儿静立了一千年。 直到第二年,有两个南非勘探者 Keith Whitlock(基思·惠特洛克)和 Jack Scott(杰克·斯科特)出发寻找钻石。 他们忍受着极度严寒和暴风雪的天气带回 1,800 克拉钻石。
之后几年来,政府允许个体采矿者提出申请开采矿区,但在 1968 年,邀请矿业巨头 RTZ(现为“力拓集团”)来勘探矿区。 该公司花了四年时间开发该矿区,但最终决定,矿石的品级(每百吨矿石中的宝石含量低于 2 克拉)太低,无开采利润。
RTZ 撤走后,政府邀请时任戴比尔斯公司董事长的 Harry Oppenheimer(哈里·奥本海默)前来勘查。 考察结束后,戴比尔斯实施有限开采方案,主要开采金伯利岩最富集的区域,这项工作持续了将近 10 年,直到 1982 年全球钻石业陷入严重危机才停止开采。
矿区自此休矿将近 20 年。 此后,数家公司曾来承包矿区,但都未能赚取利润。 马塞卢的政治动荡也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 1998 年的暴力冲突,摧毁了首都大部分地区和周围的几个乡镇。
次年恢复和平后,各派系组成一个联合政府,并决定重新开采莱特森矿来为国库筹集资金。 政府成立莱特森钻石公司 (Letseng Diamond Company),从占据该矿区几年的南非金矿公司手中收购回采矿租约。 该公司花了五年时间恢复了小规模生产——每年的宝石产量低于 4 万克拉。
到 2004 年,Maharasoa(马哈拉索亚)已成为莱索托中央银行的一名高管,当时该银行正与政府合作达成一笔关于 Gem Diamonds 收购矿区 70% 股权的交易。 “矿区中的(金伯利岩)矿管从未得到过恰当的开采,所以有很多工作要做,”她说。 “即使是现在,也仍然有很多未完成的工作。”
Gem Diamonds 于 2006 年恢复采矿作业不久就发现了“莱索托诺言” (Lesotho Promise) 这颗矿石。 该公司将其以 1240 万美元卖给了 Safdico。Safdico 是南非的一家钻石打磨公司,由伦敦珠宝商 Lawrence Graff 持有大部分股权。
Graff 的切磨师花费一年的时间打磨“莱索托诺言” 。 从 Graff 制作的一个关于切磨钻石的视频中得知,由于这块宝石的成色等级可能为 D,有斑点状的黑色内含物,他们的规划处理流程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作战地图。
从这颗宝石中共切磨出 26 颗经 GIA 鉴定成色等级为 D、净度为无暇的钻石,其中最大的一颗为 76.41 克拉梨形钻石,最小的一颗为 0.55 克拉的圆形明亮式钻石。 Graff 为每颗钻石都刻上编号来标示它们的原产地。 这 26 颗钻石都用于专门设计的一款项链上,总重量达 223 克拉。
“莱索托诺言”(Lesotho Promise) 钻石的复制品。 摄影:Russell Shor(罗素·肖尔)/GIAMaharasoa(马哈拉索亚)于 2009 年加入莱特森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在此之前,该公司在 2007 年开采出一颗 493 克拉的“莱特森传说” (Letseng Legacy),以一千万美元出售给 Graff/Safdico;2008 年又发现了 478 克拉的“莱特森之光”(Light of Letseng),这颗钻石于 2009 年被切磨成 102.79 克拉的“格拉夫星座之石” (Graff Constellation),根据 GIA 的鉴定以及 Graff 的说法,它是目前发现的最大 D 级无瑕圆形明亮式钻石。
在她任职后不久,该公司就宣布,他们已发现两颗分别重 196 克拉和 184 克拉的无色钻石。 2014 年 9 月,该公司在安特卫普拍卖会上售出一颗重 198 克拉、成色等级可能为 D 级、净度为无瑕的钻石,售价为 1060 万美元。 这些钻石的发现为莱特森公司赢得了作为大型优质钻石供应商的全球声誉。
这儿的采矿业依然充满挑战,Maharasoa(马哈拉索亚)说道。
“这是世界上正在开采的海拔最高的钻石矿,因此,这儿的天气极不稳定,冬天最低气温为零下 25°C,”她说。 “我们必须维护好这一段路,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进出矿区的通道,而且也是连接着 Mokhotlong 小镇与矿区北部的通道。”
为矿区供应食物、燃料和设备也不是能简单解决的物流问题。
“我们每个月要消耗 150 万升的燃料,都需要通过卡车运送,”Maharasoa(马哈拉索亚)说。 “还有一个挑战就是,要将我们的 50 吨 Caterpillar(卡特彼勒)矿车运到山上的矿区中。”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Gem Diamonds 在五年内的的矿石产量仍然翻了一番,每年产量约 10 万克拉。
“莱特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Maharasoa(马哈拉索亚)说。 “目前,莱索托的钻石对国家的 GDP 贡献率约为 7.5%,而我们设定的目标是在几年内将这个数字提高到 15%。”
尽管在 1 万英尺海拔的高山开矿面临诸多挑战,Letseng(莱特森)的矿石产量五年内仍然几乎翻了一番。 图中 204.89 克拉的混合矿石,只是五天开矿产量的很少一部分。 摄影:Robert Weldon(罗伯特·韦尔登)/GIA
Russell Shor(罗素·肖尔)和 Robert Weldon(罗伯特·韦尔登)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州卡尔斯巴德 GIA 的资深行业分析师以及摄影和视觉传播经理。
在线访问《宝石与宝石学》(Gems & Gemology)
获取最新一期《宝石与宝石学》(Gems & Gemology) 刊登的全部内容,以及访问自 1934 年以来的每一期季刊。
GIA 现场拍摄
来自全世界矿山和行业热点的实地报告、录像、摄影和第一手资料。
了解更多关于钻石的信息
探索钻石的历史、研究、质量要素,更多信息请参阅《GIA 宝石百科全书》。
《宝石与宝石学》(Gems & Gemology) 相关文章
Richard T. Liddicoat 宝石学图书馆
查询 GIA 图书馆馆藏目录,图书馆内收藏了 57,000 本书籍、150,000 张照片、1,800 条视频、700 种期刊以及著名的卡地亚善本资源库及档案。
您或许还会喜欢
寻找零售商
在校区商店购物
品质保证基准
G&G Summer 2017 Edition
This JavaScript enables OnlineOpinion, a method for collecting secure feedback data.Redirecting...【图文】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
&&世界文化遗产
大小:2.1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在世界屋脊上感受和抒写崇高 李炳银序张亚明长篇报告文学《国家决策:解码第三极》
我的图书馆
在世界屋脊上感受和抒写崇高 李炳银序张亚明长篇报告文学《国家决策:解码第三极》
加载中...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文 “亚洲金融危机”和“资源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全方位震荡,出于对国家现实及前途的严重关注,共和国紧急应对,在青藏高原打响了一场“填补地质空白”的伟大战役。这是中国地质人对大自然的进军挑战,也是检验中华民族自身潜藏能力的伟大实践。在《国家决策——解码第三极》里,作者以地质勘探单位属地化改革及西部大开发为宏阔背景,以真实的笔触、恢宏的气势、激越的情感报告了这场战役的起因,从中南海的战略决策到世界屋脊的鏖战硝烟,从国务院总理的牵挂到冰河遇险的科技人员,从学富五车的专家院士到刚出校门的高校学生……全国上百家地质勘查单位及科研院所开展了空前规模的产学研用联合攻关,这是一场中华民族面对历史与现实的国际话语权竞争,也是一场中国地质人立志振兴中华的现代与传统的奋争,表现了我们党中央、国务院对历史方位的战略判断和正确抉择。前线的艰巨鏖战和智慧的高层决策内容,构成了浑厚的英雄交响。由真实性产生的现场亲切感,情节故事传奇性、激动人心的震撼力、形象雄强峻拔的美感力,重大的题材本身包含的厚重内容及惊心动魄的表现,经作家张亚明真诚激情的文学表达,构成了这部作品深入地质科学内里、接近人类文明及人生追求的时代格局与昂扬向上开拓的精神行动基调,使这场举世瞩目的大调查的品质更加地威严雄壮和大气磅礴起来,具有了真实记事写史的气魄和作用。作品这种带有珍贵的国家历史记述性质和文学真实表达价值,在此得到很好的呈现。报告文学的题材对象,固然对作品具有很强的决定性作用,但作家将社会真实事实现象文学艺术化的能力和程度,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存在情形,也决定了作品的质地和品格。可惜,虽然很多国家的重大事变和矛盾变革几乎都有长篇报告文学的跟进记述,可不少涉及重大工程、科技领域题材的创作往往出现见事不见人的事务性流程展示,或者形成不伦不类的科普读物而欠缺文学特性表达的作品。要将真实的事实成功的进行文学表达,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准备和文化修养,需要有将事实上升为艺术的智慧和能力。这部作品同样也躲不开这个难题,其中涉及地质矿产领域复杂深奥的理论与实践,涉及地学领域诸多方面的专业术语和知识,驾驭不好往往会出现无味的材料堆砌和“流水账”式记录。可读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感到了释然,作者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已经比较成功地将真实事实能动地变成了“艺术的资料”,使自己的作品更多地拥有艺术生命和品格。在既不虚构又不能主观夸饰的前提下,作者对大量材料进行了巧妙的概括和提炼,采用多种文学表达方式,尽量避开那些枯燥的专业名词、乏味的数据等知识性内容,更多地深入到了人物的行动表现、内心情感世界,以对人的国家民族情怀、责任担当、科学精神行为表现为中心展开叙述,既有全景式多方位的广角铺排,也有微观上的文学化描绘和科普知识性表达,真正艺术地传达了科技创新精神、生动地活画出了地质人的坚毅性格与雄壮魂魄。宏大的叙事笔墨和激情绽放的理性见识理解抒写,跌宕起伏的生死顽强奋斗现场以及生活工作情景所包含的浓厚情感浪花,使众多真实发生在青藏高原的奇特人物故事及其鲜活感人情节与细节成为作品富有个性的重要关键内容,一系列高寒缺氧、峰峦叠嶂,湖泊纵横、沼泽丛生的环境描写,中国地质人挑战生命极限,趟冰河、攀悬崖、跨峡谷、勇闯生命禁区的镜像集合,形象而逼真的构成了中国地质人以真正的主体姿态屹立高原的战斗图画。这一幅幅博大苍凉而又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象给读者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一个个地质人由卑微走向崇高的英雄镜像,无不折射出地质人身上丰富高尚的精神蕴含和品格质地。当中国地质人以4公里的间距在世界屋脊,在高寒缺氧的2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质探点将“空白”填满,在“人类无法生存的地方”将最难的难题攻克,我们不难看到这些创新性重大理论成果和找矿实践的突破所释放的伟大民族精神。在社会环境日益变得浮躁自我和物化的今天,地质人对共和国的这种无私忠诚与坚定信仰、对国家责任勇于承当的表现,这些伟大的事业开拓建设者的出色表现,无疑为读者丰富自己的精神和构建自己的人生格局提供了相当大的遐想空间。我曾多次说过:“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现实生活是报告文学的舞台、理性精神是报告文学的灵魂、文学艺术性表达是报告文学的翅膀。”作家的理性精神和能力,可以说是报告文学的内功,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作家高屋建瓴的认识反思精神越突出,作品的理性思考越深刻,作品的个性独立品格就会突出,美学意蕴就越浓厚。阅读这部作品我感觉到,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这场地质事件本身,而是围绕青藏高原的前世今生以及近当代从孙中山、到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领袖人物对中国西部设计的宏伟蓝图,围绕一系列国内外地质领域的科学事件和科学人物、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和社会事理进行了理性的梳理、判断和把握,在纵横捭阖的文学叙事中着力于这场地质大调查“思想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探求和反思,字里行间包含了强烈的国家忧患意识和清晰炽热的科学爱国情愫。譬如,他把地质人生存的卑微艰辛和曲折坎坷放到市场经济的波峰浪谷、青藏高原恶劣的生态、生存空间考量,很多地质高级工程师在建筑工地搬砖、街头摆摊、菜场叫卖的尴尬境遇,院士高原遇险、博士冰河陷车、教授野外自己注射胰岛素的很多生动细节,地质人真切的历史信息、动人的精神情感及人生的命运故事密集的呈现和描述,充分表现了中国地质人为了祖国敢于与死神搏斗、敢于赴死、死中求生的悲壮与悲怆,也让我们看到了作者悲悯的人文观照和对生命的尊重敬畏。在科研人员经费奇缺不能正常开展科研时、在生命禁区地质队员生死大营救时、在总理为地质调查批示安全保障资金时……作者以崇尚正义的激情与鞭挞丑恶的精神力量,对弥漫社会的贪腐奢华、“三公消费”、滥用公权等腐蚀共和国肌体的丑恶现象时而直接站出来直抒胸臆、慷慨陈词反诘拷问,时而“托物言志”、“借景抒怀”抨击时弊,时而夹叙夹议、情理合一犀利解剖,这种对地质人生存的社会环境和人生命运富有智慧理性风貌的必要辐射和事实表达,这种注入了作家独特个性而具有鲜明现实指向性的理性议论与反思,较好的烘托了地质人的英雄主义血性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维度,作品内容也就因其深刻独到的理性表现而具有了非常智慧的风貌和撩拨心灵的冲击力量,从而在社会历史、文化心态、伦理道德等领域给读者提供了人文情怀的深度思考。因此我感觉,这部作品尽管还有可凝练规整的地方,但这是一部悲壮而豪放、成熟而大器的作品,也是意义深厚、现实性分明、背景深重、思考深邃、书写蕴涵的作品。作家对于这场大会战事实本真的自觉抒写与留存,无论是对于过去还是现实的中国,都是一种非常有益的作为。对于中国地质考察勘探的历史,更是留下了生动的篇章。报告文学是“行走文学、在场文学”的文体特质,决定了报告文学不仅是行动的艺术、见证的文学,也是思想者的载体,作者深入的采访,亲身的体验,真诚的表达,将会大大强化作品的现场感和真实性。但在如今这个喧闹浮躁、媚俗功利的社会生活环境里,如果不是情之所至,心之所系,这样耗时费神的苦差事已经很少有人去做了。从这部作品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一个作家强烈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意识。为了占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素材,作者曾忍受着胃溃疡、高血压、关节炎的折磨,伴随着缺氧胸闷头痛耳鸣,从世界屋脊的西藏、青海高原到中国海拔最低处的福建;从唐古拉山、昆仑山脉到横断山脉,横跨大半个共和国版图,执着的沿着地矿人的足迹走向地质的高地、精神的高地。张亚明先后采访了大大小小30多个参战单位,200多名大会战的亲历者。虽然经历了空前的艰辛,甚至付出了异乎寻常的物质和精神代价,但他创作的冲动与激情也愈发深沉和凝重。在从河南采访返回途中突患肠动脉血管栓塞,在医院治疗修养期间仍然坚持写作不辍,终于几易其稿完成了他带有生命意义的文学抒写。这样的严肃创作态度,这样痴情的文学事业追求精神,这样顽强执着的行动坚持,非常令人钦佩。从这个角度上说,在社会担当意识已经被太多国人丢弃的今天,在人的利己私欲严重、一切待价而沽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作者为中国地质人树起的这座高耸伟岸的文学丰碑,也看到了作家艰辛的文学书写活动留下的真诚投入与敬畏崇高的大美意义。是为序。日 于北京(作者为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会长)
N同时转发到微博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嘉玲访世界屋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