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付是高地什么意思思

河滩上的高地
一片本来就不宽阔的河床,让四座大山在周围那么沉重的一压,愈发显得封闭塞和逼窄起来。纵然有来自东、北、西三条河流从中疏通,但县城的小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本来苍翠的山和清澈的水,让小商贩的叫卖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那么一折腾,立马就失去了山川的韵味。
大概是因为昼夜温差太大的原因吧,房子西面那道三七式的砖墙就像一张薄纸一样,不是热得难受,就是冻得揪心。多亏了校园外面河道中央那块隆起的高地,大家才不至于在在阴湿的房子里堵得心慌。
那时候,长我不多几岁的仲旭还是一个执着的诗人,举手投足衣服落魄文人的样子。一双缺油滋润的大红皮鞋干巴巴地向上翘着,那件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和红褐色花格子西服相得益彰,使得头发乱蓬蓬的终须的他在整个校园里愈加另类。大开放时期的中学校园里,像仲旭一样不男不女打扮的人很多,但能在甘肃广播电台发表作品的人却非常罕见。因为没有别的娱乐,课间广播操之后,那首令他自豪的《黄河象畅想曲》像固定广告一样划过九龙河的上空,即便是天上最有特色的云彩,也失去了本身的雅致。每至于此。仲旭会享受的把教本别在上衣口袋,在人堆里讨上一支烟,悠悠的点上,任凭学生们指着袅袅娜娜的烟圈指指点点个不停。
钟声从校园中央那棵最大的槐树上荡开来,学生们归鸟一样急匆匆的跑向各自的教室。等我们从树荫下跑到门房的时候,那本新到的《诗歌报》已经不翼而飞了。仲旭无奈地摊开双手对我说,就差那么一步。我说是要是我们不听广播直接去门房就对了。走吧,也不差这几分钟,我们去丹晖的宿舍找找。现在是丹晖的第一节语文课,他的房子一定是敞开的,新来的《诗歌报》也一定在桌子上。我们怀着一脸的希望走到丹晖宿舍门前的时候,看到的是一把他平常很少启用的铁锁,这家伙,一本杂志,用得着这样吗,还把门给锁起来。从窗子外面看到杂志的仲旭气得直跺脚。
二十五、六年前,在宁县南山下的县城中学里,我们语文组的十几个老师,经常为了几本文学杂志的归属纠缠不清,《新华文摘》《人民文学》《小说月报》《诗刊》《诗潮》《诗歌报》《当代诗歌》《星星》大家每人一份,交换着阅读,时间一长,谁都说不清的事情时有发生。除了陈于思老师的《新华文摘》,其他人的杂志基本上不同程度地发生过遗失现象。那时候信息渠道比较单一,除了节假日跑到少数几个同事家里看看黑白电视之外,大家平常最在意的就是这些来自校外的杂志和报纸。
语文组的老师们差不多都是刚刚从新生代诗风流行的大学校园里出来的半吊子诗人,加之我们的领头人陈于思老师又是全省为数很少的省作协会员,所以,在十二三个人的语文组里,喜欢文学的人占到了绝大多数。这样的教师结构,即使在很多大学的中文系里也不多见。因为大家大都发表过几篇像模像样的作品,加上喜欢阅读,又谙熟文坛动态,所以随便一个人就能对学生进行文学讲座,学生们受其影响,仿效老师的样子课内课外拼命地写,一时间,班班办起了油印刊物,同学们创作的热情盖过了学习,从事理科教学的校长一看着了急,在职工大会上连连让我们抓纲务本。平常喜欢鼓吹文学的我们立即噤如寒蝉,举手投足从此拘谨了许多。时间一长,大家真还有些憋不住了,于是,河滩上的那块高地就成了大家谈文说诗的一个重要去处。
在县城汇流后的马莲河大约五六十米宽的样子,顺着平缓的落差,不露声色的流向远处的泾河,全然没有苏东坡诗词里那种大浪滔天的气势。那块隆起在河滩中央的高地,是三条支流从不同方向带来的泥沙冲积而成,大概三五百个平方米的样子,上面丛生的是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野草,偶尔,也有几枝不成形的小树混在在杂草里,但不知什么原因,总是无法脱颖而出。高地两边的河岸不是很直,弯弯曲曲特别富有韵味。河岸之上高大黧黑枣树和梨树,在田地的映衬下,彰显出无限的诗意。
爱上那片高地是在一个毫无激情的冬天,阳光像清漆一样照着没有一丝绿意的河床,但这并不影响河谷的静谧与生动,两边河床上垂直而下的冰棱远远看去就像一条条瀑布,在寒风中一泻而下,河边上的冰棱花以不同的姿态向你呈现着冬日的凄美,和我们几个落寞的心境一拍即合。大家迎着从河道里吹过来的北风,争论着谢冕先生主编的《诗选刊》里的某个话题,或者自己对现代主义作品的某种理解。走累了,就在避风处点一把干柴,火苗升起来,大家的情绪也高涨到了极点。
不上课的日子,随便捏一本书从校园里出来,沿着河岸向南走不远,那块属于我们的高地就在眼前了。枯水期的河流细的清瘦而无力,一块青石可能就是一座桥梁,抬脚过去,你已经在河的中央了。随便找一块光洁的石头坐下,土地的寂静和阳光的和煦便扑面而来。间或有野兔或者飞鸟从头顶仓皇而过,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我酝酿了很长时间的惰意。
抽烟、看云、听薄冰下水流的声音,干什么随你。没有了汽车的喧嚣和领导们的聒吵,你头顶的天一下子宽阔了许多。惬意够了,这才想起口袋里的书和没有写完的诗。叶芝、惠特曼、夸西莫多、阿赫玛托娃,看得懂读,看不懂也读,先牛吃草一样把语言装在心里,反正有懂得那么一天。不知不觉之中,时间在你的身旁匆匆而过。回到学校,灶上已经关门,只好拉下脸向做饭的师傅讨冷馒头吃。
夏天的傍晚,因为蚊虫的骚扰,我们无法在房子里安生。只好踱出校园去找安静的地方。汛期的河水比平常要多出许多倍,平常坐着看书的高地只剩下一个湿溜溜的头。没办法,大家就坐在河边上继续说文学的事情。你说你的艾略特,我谈我的里尔克,俨然一个学术味十足的沙龙。满天的繁星在远处看着我们激烈的争论,如果没有人提醒的话,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坐到天亮。
拥有文学的日子总是充满了无尽的浪漫,大家一边激烈地争论着有关文学的热点话题,一边在私下拼命的创作投稿。忙完作业和备课后,剩下的事情就是爬格子。写作是一件费脑子的事情,关键时候得来点刺激。夜半时分,写意正浓,有人敲门,不是仲旭又是谁呢。他说诗歌刚开头,就有点瞌睡了。我说别的没有,不带嘴的山丹花烟和二元钱一斤的茉莉花茶有的是。仲旭左手夹烟,右手捏茶,满意而归。我却思绪断裂,久久回不过神来。
邮寄出去的作品多数像石头一样沉入了杂志的大海之中,但从没有人泄气和放弃。大家一方面憋足劲想成为一个诗人的同时,也因为周围那些下海人的成功对自己的信仰发生了怀疑。仲旭过来找我借钱,说是给家里捎点东西。生活拮据的他,已经好些日子没有写作品了,可一走进我住的那间又黑又破的小房子,他的精神立马就来了。末了,他拍着我的桌子说,从现在开始开始我们各就各位,明天早上互交作业。互交作品是我们之间不成文的约定,大家很少有违约的先例。不管平时多么忙碌,诗却是非写不可的。现在回忆起来,当年留下来的那些不成器的作品,差不多都是相互督促着完成的。1999年我在整理出版自己的诗作《与清风对坐》时,其中的很多首诗歌都出此当年那些烟熏火燎的夜晚。
不足三平方公里的宁县城有很多意气相投的文友,但经常交往的不外乎两个人,一是在庙坪宁县师范教书的建荣老兄,一是县委党校的郑丹晖。建荣是高我四级的学兄,当年,黄河象青年诗社成立的时候,我听说过他的名字,等到我们再次见面的时候,他已经是很有几分名气的大才子了。当时,他正在策划一套叫悄悄话的师范生丛书,出于对朋友的支持,我应邀承担了一部分选稿校稿人物。建荣兄词锋犀利,不避锋芒,在生活中的经常不被大家所理解。但谈起文学来却有板有眼,颇多见底。特别是他在九龙桥头给妻子创办的黄河象书店,在宁县城里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对面的新华书店。从黑格尔、叔本华,到卡耐基,从《双桅船》到《诗探索》,当时县城里很多有影响的书籍和杂志都得力于他的鼓吹和推介。
在黄河象诗社里,身为学弟的丹晖的才情是出了名的,正因为如此,在写作的意识和手法上均高我们一筹。性格随和,行动乖张的他在整个文学圈子里,个性张扬的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建荣。丹晖爱诗更擅长书法,每有佳作必请朋友们共赏。丹晖新婚的妻子是我们大家的学生,在县广播站当播音员,大家的诗作经她绘声绘色的诵读之后,立马就有了味道。在宁县党校洋溢着温馨的新房里,丹晖用他花血本买来的那台雅马哈电子琴,演奏着刚刚学来的《秋日私语》,端着茶杯的大家心情一下子惬意到了极点。
从党校大门出来,大约七八十米就是县文化馆,因为对《宁县文艺》和《金钟》小报的崇敬,从文化馆旁边走过的时候,我总要留恋的看上几眼。虽然我工作的单位与文化馆只有一步之遥,但发稿的时候,我一直都是很规范地装上信封、贴上邮票,跑到邮局去寄。记得《春天
孩子们的时令》《九龙河的歌》等稿子被采用后,编辑老师和我一样,用打印着《金钟》编辑部的信封直接邮到学校。于是,我发作品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校园里传开来,我一边无比受用的接受着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祝福,一边在心底里默默感谢那个我不认识的编辑老师。
此后不长时间,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告别了与文学结缘的日子和我的几个文友,到距离县城不远的另外一个城镇生活。丹晖去了广州,建荣和仲旭也先后调入我们现在居住的这个小城市,由于那时的信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况且大家都忙着成家立业,年少时期的激情被接踵而来的现实消磨地锐气全无,于是,我们所钟爱的文学只好搁浅在业已枯干的马莲河畔。倒是当时偶尔也来县城与我们交流的永康和天宁初衷不改,一路坚持到现在。
等到从朋友手中看到来自家乡的文学杂志《九龙》的时候,时间的指针已经在我们的身上滑过了十二个年头。那时,我刚刚出版完自己的诗集《与清风对坐》,并且已经开始有意识的淡出文坛,所以对形形色色的文学活动和杂志反应很迟钝,直到有一天,《北斗》的陈默老师代他们向我约稿的时候,我才觉得应该重新考虑一下这个事情。高自珍我早有所闻,一片关于李勇的通讯火遍了大半个中国,此后,他的纪实文学写一个成功一个。李安平此前我一无所知,但其极富穿透力的散文语言和以及在杂志经营上超前理念,不得不让我们对他刮目相看。
时隔不久,《九龙》发表了我十多年前在宁县二中写的《九龙川桃花》,并在《九龙》选稿论坛上将我的名字和众多熟悉老师一起置顶。在不断翻新的《九龙》杂志上,我不止一次地邂逅到许多久违了的文友,比如笔耕不辍的李兴义、刘政、窦万儒、郑晓红等等。他们的创作精神重新燃起了我业已消失的激情。于是,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又一次拿起了手中的笔。2006年以来,我亲眼见证他们一次又一次的以专辑方式推介庆阳80后创作群体地事实,作为一个经济贫困县区的文学杂志,这需要多大的胆识和努力。现在,《九龙》已经在陇东乃至西北因为团结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新锐作家群,成为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的龙头。在某种意义上讲,《九龙》的存在已经超出了文化大县的范畴。因为《宁县文艺》《金钟》《九龙》的传承,有贾治龙、李建荣、郑丹晖、刘政、高自珍、李安平、李兴义、高自刚、王天宁、窦万儒、郑晓红、索新存、周富全等在创作上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知闲、曹大鹏、巢贞等八零后青年势头正猛。
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初那些在九龙河畔和我一起纵论文学的文朋诗友们,大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高地】的意思是什么?【高地】是什么意思?
【高地】的意思是什么?【高地】是什么意思?
【高地】的意思是:
地势高的地方。
●《史记o河渠书》:「北载之高地,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勃海。」
●明周光镐《黄河赋》:「独不见夫乘四载者之疏导,凿上流而行乎高地。」
军事上特指地势较高能够俯视、控制四周的地方。如:无名高地。
★「高地」在《汉语大词典》第17734页 第12卷 933
★「高地」在《现代汉语词典》第430页
★「高地」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高地」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
地勢高的地方。
? 《史記o河渠書》:「北載之高地,過降水,至于大陸,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勃海。」
? 明·周光鎬《黃河賦》:「獨不見夫乘四載者之疏導,鑿上流而行乎高地。」
軍事上特指地勢較高能夠俯視、控制四周的地方。如:無名高地。
高地的拼音gāo dì
高地gāo dì
&1.&&地势高的地方。
&&●《史记o河渠书》:「北载之高地,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勃海。」
&&●明周光镐《黄河赋》:「独不见夫乘四载者之疏导,凿上流而行乎高地。」
&2.&&军事上特指地势较高能够俯视、控制四周的地方。如:无名高地。
★「高地」在《汉语大词典》第17734页 第12卷 933
★「高地」在《现代汉语词典》第430页
★「高地」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高地」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
高地gāo dì
&1. & &地勢高的地方。&& ? 《史記o河渠書》:「北載之高地,過降水,至于大陸,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勃海。」
&& ? 明·周光鎬《黃河賦》:「獨不見夫乘四載者之疏導,鑿上流而行乎高地。」
&&2. & &軍事上特指地勢較高能夠俯視、控制四周的地方。如:無名高地。
1.(摩门教)高地位的教士一种具有较高职位的教士职位,有权祈求福佑2.* 高地板甲护肩:购买所需荣誉值恢复到应有数值。3.202高地一战;敌人全军覆没了。4.绷索通常用金属丝制成的拉得很紧的绳索,杂技演员高高地离开地面在其上表演5.除了在高地重播,我们情愿选谷物而不种油菜。6.当高地受到侵蚀,物质沉积到别的地方时,地壳的重量就改变。7.敌人已到再衰三竭之时;他们对两处高地的进攻已经失败。8.地板上高高地堆放着许多包纺织品。9.地主就会收回租地或抬高地租。10.对地震采集各个环节的分析、究对提高地震信息的保真度都具有重要意义。11.发出尖声地高地像母鸡一样的叫声。12.繁星象宝石似地发出晶莹灿烂的光,月亮高高地升向天空。13.风笛变奏曲根据传统的挽歌或战争主题,用高地风笛演奏的一系列变奏曲14.戈兰高地上的大炮能支配以色列的一大片土地。15.戈兰高地问题是阻碍叙以发展关系的主要症结。16.工业国可耕地的数量或多或少是固定的,因此高的农场价格和农业高收入所造成的过度需求将会抬高地租。17.后来我才知道是海米把我从高地区送出来的。18.还有一件事,你可千万干不得,那就是:把你的臭钱塞给一位高地的绅士。19.黄昏时分,邮车在灌木高地的“乔治王”旅店门前搭载了我们。20.黄浦的夕潮不知怎的已经涨上了,现在沿这苏州河两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舱面比码头还高了约莫半尺。21.噍,那亭子高高地立在空中呢。22.她高高地抬着头,假装没注意到边上小姑娘们的指手划脚和窃窃私语。23.她扑到了他的怀里,一只手高高地举着一只红丝织成的钱袋。24.她一时竟迁怒于自负高傲,不知天高地厚的马克罗里。25.今天,我们幸运地站立在先贤梦寐以求的理想高地。26.经过全体将士们浴血奋战;三一五高地终于被我们夺了回来。27.井里的蛤蟆,不知天高地厚28.劳德,哈里 麦克伦南美国歌唱家,以讽刺怀旧的苏格兰高地人的喜剧舞台形象而著名29.老师高高地坐在他那把软条底的大扶手椅上,听着催眠的读书声,正在打瞌睡。30.里面还有一个貌似于电塔并设有陷阱的栖身高地,秃鹫一旦飞到小塔之上就会触到微绵的电波。31.刘心武《钟鼓楼》第三章:“绝不是那种不知天高地厚、贪心不足的人。”32.茅草屋用桩柱高高地建在稻田之上。33.门生受恩师三番知遇,今日小小效劳,止可少答科举而已,天高地厚,未酬万一。(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八)34.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两下一边的讨价多,一边的还钱少,差得天高地远。”35.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0回:“那西门庆吃了一夜酒的人,倒去头,那顾天高地下,鼾睡如雷。”36.那是一幢漂亮的近代建筑,耸立在一片高地上。37.那些讨厌的龙骑兵将守住这荒原中的高地,除了有翅的飞禽,谁也休想飞出亚品。38.普雷克尔中尉把她举得高高地说:“她不是相当出色吗?”39.千姿百态的瓷器琳琅满目,且以瓷手执茶壶作爲“国际首脑”会议国礼,可见瓷手执茶壶祟高地位!40.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41.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42.如今年过知非,想起幼年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来,真觉后悔。★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43.上海新电视塔;以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度;如东方的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高高地矗立在黄浦江的岸边。44.四处是凹槽纵横的高地和犬牙交错的棱堡;45.苏格兰打褶短裙苏格兰高地男子所穿的服装的一部分,带深褶,通常是格子花呢缝制的,长至膝部的一种裙子46.所有常用的棉纤维都具有柔和的奶油色泽。埃及棉在颜色上比高地棉和海岛棉的奶油色更重。47.他把柴棍高高地举过头,走回洞穴。48.他把自己变成七岁的孩童,用绳捆住手脚,高高地吊在树枝上喊“救人”。49.他还在这里鼓吹奏乐,后人纪念这位乐师,便又将这块高地叫做“古吹台”。50.他们是那样地害怕如突其来的海潮以致都急跑向高地上。51.眺台:一种观景楼,形式有塔楼、圆顶小亭等,多设在可供登临远望的高地。52.我们要避其锐气,智取这个无名高地53.雾气正在渐渐消散,月亮早已把旅店两边的高地照得透亮。54.新几内亚高地55.兴奋的情绪消失了,独奏小提琴高高地飘在乐队上。56.幸得主人释放,留为家丁,又以妻子配我,此恩天高地厚,未曾报得,岂可为此背恩忘义之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九)57.一种苏格兰帽子,它有整齐的面,帽顶有一条从前到后的折痕;苏格兰高地的人戴着作为军队制服的一部分。58.伊卡络斯违背了父亲的指示,高高地朝太阳飞去。59.以色列刚刚重新攻占戈兰高地(不包括赫尔蒙山地区的一些叙利亚前哨阵地)。60.由于冰只局限在高地和极区,所以每年流水搬运的岩屑比冰所运走的多得多。61.于是又转向催促她一妇人却抱着春宝,这时坐着不动。 老妇人声音很高地:62.原来苏格兰高地的人使用的战斧。63.原生于地中海地区的多年生高地耐旱稻,已经引入北美。64.月亮已经把两侧的高地照得亮堂堂的。65.在我面前以及高地西侧,望去尽是广袤的田野。66.在游戏中也有迫击炮,可以把炮弹高高的抛向空中-对于和躲在掩体之后的敌人或者在高地的敌人非常好用。67.在月球的高地上留下无数环形山,有的直径达236千米。68.战鼓发出前进的命令,身穿红外套的英国士兵向前推进,高地人被击败后退。69.这些大陆构成了崎岖不平的高地,这些高地差不多高出广阔的海洋的洋底三英里。70.总统高高地坐在椅子上,用非常高明的技巧,毫不疲倦地给大家切牛肉。71.最后,当老场长的拿手好戏《借东风》收场的时候,三星高高地升起,天已经是在半夜了。(峻青《壮志录》)72.最后,我们终于跨过了那片荒凉可怕,没有向导根本无法通行的地区,来到了一块莽莽苍苍,起伏不平的高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地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